《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平正义的守护》 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公平正义的守护》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材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中的第二课时公平正义的价值,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习了公平正义的含义,而本框更是对上节课的延伸,引导学生认识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明白维护社会公平,离不开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制度保障,追求正义不开个人的努力,守护正义更需要司法的守护。
从而实现课标中对学生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的要求。
【学情分析】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公平正义有了大致的了解,对公平正义有了初步的理解和判断,但对公平的重要性等问题缺乏理性的思考,不利于学生树立公平、正义的意识,再加上社会阅历、个人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制约,当遭遇不公平、不正义的时不能正确、客观的处理,因此进行公平、正义的教育非常有必要。
【课程标准】本节课对应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具体的课程内容标准是“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
”。
知识目标1.知道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离不开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卫公平。
2.知道个人维护公平的具体做法和制度保障公平的一些做法。
3.知道个人守护正义的具体做法和司法机关维护正义的做法。
能力目标1.面对利益冲突,学会担当,能够以公平之心待人处事,提高个人处理冲突问题能力。
2.做有正义感的人,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3.提高对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的认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公平、正义观念,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2.自觉守护公平正义,面对不公平、非正义行为敢于斗争。
重点1.个人守护公平、正义的具体做法。
2.制度保障公平、正义。
难点1.个人守护正义的方法、策略。
2.制度保障公平、司法维护正义。
教师准备:制度保障公平、正义的情景幻灯片。
学生准备:预习新课。
一、故事导入,场景激趣故事:《一视同仁的警卫》一家外资企业有一项规定:当有外籍员工经过各警点时,警卫都要立正敬礼,对中方员工则没有这个必要。
初中道德与法治《公平正义的守护》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第二框公平正义的守护【教材分析】本框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
” 本框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还有“我与国家和社会” 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正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本框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还有“我与国家和社会” 中的“法律与秩序”。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增强公民意识。
”本框所依据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大纲》的相应部分是“总体内容”中的“将自由、平等、公正、民主、法治等理念,宪法至上、权利保障、权力制约、程序正义等法治原则,立法、执法、司法等法律制度,与法律常识教育结合,在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中统筹安排、层次递进”。
本框所依据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大纲》的相应部分还有“青少年法制教育内容”中的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具体对应的内容是:“初步形成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
本框共安排两目内容。
第一目“坚守公平”。
本目引导学生认识要实现对公平的坚守,就需要个人维护公平,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公平;还需要制度保障公平,无论立法还是司法,都要公平的对待每一个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第二目“守护正义”。
本目引导学生认识要实现对正义的守护就需要个人守护正义,要敢于斗争,讲究策略;还需要司法维护正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
【学情分析】中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些观念需要经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亲身体验才能内化。
初中生富有生命力,求知欲强,但认知能力、思维方式和社会经验等有待进一步发展。
对公平正义的认识尚处于懵懵懂懂的初始阶段,有些学生存在考试作弊、不能平等对待同学等现象。
初中道德与法治《公平正义的守护》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初中道德与法治《公平正义的守护》优质教学设计、教案1.让学生深入理解公平和正义的概念,认识到个人和制度在维护公平正义方面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具备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和能力,包括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公平,以及敢于斗争和讲究策略的守护正义能力。
3.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法律和司法的基本原则和程序,从而增强对法律和司法的信任和尊重。
4.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让他们明白法律和社会规则对于社会稳定和公正的重要性,以及作为公民应该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教学重点】1.让学生深入理解公平和正义的概念,认识到个人和制度在维护公平正义方面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具备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和能力,包括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公平,以及敢于斗争和讲究策略的守护正义能力。
3.增强学生对法律和司法的信任和尊重,让他们了解法律和司法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教学难点】1.让学生从道德的层面升华到法律的高度,理性地看待公平和正义。
2.帮助学生理解法律和司法的基本原则和程序,从而增强对法律和司法的信任和尊重。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公平和正义的具体情境和实践方法,引导他们思考如何维护公平正义。
2.讨论法: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法律和司法的基本原则和程序,增强他们对法律和司法的信任和尊重。
3.观摩法:通过观摩法庭审判过程和参观法院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司法实践和司法机构的工作,增强对法律和司法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时所学的内容,简单介绍本课时的主题和目标。
2.提出问题:你们觉得什么是公平?什么是正义?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不公平或不正义的事情?二、讲授(25分钟)1.讲解公平和正义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和制度在维护公平正义方面的作用。
2.分别介绍制度保障公平和司法维护正义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法律和司法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最新) 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二框《公平正义的守护》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丁女士:自信而有良好交往能力,尤其是自律能力强的孩子不容易卷入校园欺凌中……,
吴同学:作为一名学生,在遇到类似“校园欺凌”的事件时,一定要勇敢地站出来说“不”!
(1)根据材料一,请判断校园欺凌会侵犯学生的哪些权利?
(1)召开见义勇为表彰大会有何积极意义?
提示:有利于弘扬社会正能量,伸张正义。
(2)作为中学生,你如何守护正义,做一名有正义感的人?
提示:面对非正义行为,要敢于斗争,见义勇为,同时,注意讲究策略,寻找有效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3.材料 一 某校初中生小田,自开学以来,多次受到同学小张、小叶等人的欺凌,导致情绪反常、精神恍惚,学习状态受到影响,成绩不断下滑,痛苦不堪。
课堂活动
活动一: 学生自学
让学生自学课本,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个人应如何维护公平?2.国家如何维护公平?3.个人如何守护正义?4.司法如何守护正义?
活动二: 学生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学习,相互核对答案,共同讨论。
活动三: 重点讲解。
展示课件
个 人
国 家
坚守
公平
①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坚守为人处世。②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取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五、作业布置
复习巩固本课时主干知识。
板
书
设
{计
坚守公平
公平正义的守护{
守护正义
课
后
反
思
组长签批
教 学 重 点
坚守公平、守护正义的做法。
教 学 难 点
八年级下册《公平正义的守护》教案、教学设计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将设计以下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判断题:让学生判断一些陈述是否符合公平正义的原则。
2.选择题:设计一些与公平正义相关的情境题,让学生在选项中做出选择。
3.简答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回答一些实际问题。
在学科知识方面,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法律常识,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不足。他们对案例分析、讨论等教学形式较为感兴趣,愿意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然而,学生在独立思考、辩证分析等方面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背景、性格特点及学习需求,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公平正义的内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能成为公平正义的守护者。
-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重难点: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注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其自觉维护公平正义;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公民。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现实生活中的公平正义案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际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公平正义的感悟日记,字数不少于300字。要求真实、具体、深入,体现学生对公平正义的认识和理解。
2.设计一份关于公平正义的调查问卷,包括至少10个问题,旨在了解同学们对公平正义的看法和态度。完成后,可邀请同学或家人填写,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展开)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平正义的守护》 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奖教案

《公平正义的守护》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材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中的第二课时公平正义的价值,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习了公平正义的含义,而本框更是对上节课的延伸,引导学生认识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明白维护社会公平,离不开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制度保障,追求正义不开个人的努力,守护正义更需要司法的守护。
从而实现课标中对学生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的要求。
【学情分析】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公平正义有了大致的了解,对公平正义有了初步的理解和判断,但对公平的重要性等问题缺乏理性的思考,不利于学生树立公平、正义的意识,再加上社会阅历、个人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制约,当遭遇不公平、不正义的时不能正确、客观的处理,因此进行公平、正义的教育非常有必要。
【课程标准】本节课对应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具体的课程内容标准是“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
”。
知识目标1.知道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离不开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卫公平。
2.知道个人维护公平的具体做法和制度保障公平的一些做法。
3.知道个人守护正义的具体做法和司法机关维护正义的做法。
能力目标1.面对利益冲突,学会担当,能够以公平之心待人处事,提高个人处理冲突问题能力。
2.做有正义感的人,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3.提高对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的认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公平、正义观念,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2.自觉守护公平正义,面对不公平、非正义行为敢于斗争。
重点1.个人守护公平、正义的具体做法。
2.制度保障公平、正义。
难点1.个人守护正义的方法、策略。
2.制度保障公平、司法维护正义。
教师准备:制度保障公平、正义的情景幻灯片。
学生准备:预习新课。
一、导入新课近日,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人民法院对一起公务员考试集体作弊案做出一审判决,以组织考试作弊罪,判处被告人莫某等15人有期徒刑一年一个月十日至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五千元至一万元不等的刑罚。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平正义的守护》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追求和守护的价值。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公平正义的含义、意义和维护方法,培养学生的公平正义意识,提高他们维护公平正义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活跃,对社会现象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过不公平、不正义的现象,对公平正义有一定的感知。
但他们对公平正义的内涵、意义和维护方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课堂学习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公平正义的含义和意义,认识到公平正义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提高他们维护公平正义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公平正义的含义和意义。
2.维护公平正义的方法和途径。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公平正义的含义和意义。
2.讨论探究法:学生分组讨论,激发他们的思考,提高他们维护公平正义的能力。
3.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分享、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
2.设计讨论探究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准备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公平正义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公平正义?为什么我们要追求和维护公平正义?2.呈现(15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讨论如何维护公平正义,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出维护公平正义的方法和途径。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不公平、不正义现象,以及如何应对和解决,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我国社会中维护公平正义?如何成为一名有公平正义意识的公民?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公平正义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生活中要时刻关注和维护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

“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课程标准1.理解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和社会正义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矛盾,理解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
2.懂得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社会规则,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有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教学目标1.知道公平正义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追求,知道个人维护公平正义的和法律制度维护公平正义的做法。
2.面对利益冲突,学会担当,能够以公平之心待人处事,提高个人处理冲突问题能力,并提高对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的认识能力。
3.增强公平、正义观念,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自觉守护公平正义,面对不公平、非正义行为敢于斗争,以实际行动维护公平正义。
教学重难点个人和法律制度守护公平正义的方法、策略。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活动探究、谈话式教学。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板块一追求公正课前热身,播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歌之《公正歌》。
教师:一首好听的歌带我们走进今天的法治课堂。
大家还知道课前播放的这首歌歌名吗?对话活动(一):你心目中的公平正义是什么?学生在回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上,谈对公平正义的理解,以及对公平正义的期望。
通过简单明了切入,直指主题,并在课堂上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对前面知识进行衔接。
价值提炼:“追求公平正义,人人盼为”版块二守护公正对话活动(二):个人守护公正问题设置:你曾遭遇过哪些不公平现象或非正义行为?你会怎么办?材料呈现:漫画“里应外合”。
问题设置:从公平正义的角度,说说漫画中人物是什么行为?上述行为的发生,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面对上述行为,你如何来维护公平与守护正义?除个人努力外,还有哪些途径可以阻止上述行为?出示相关法律链接。
话活动(三):法律守护公正视频播放:《为了公平正义》问题设置:司法的生命线是什么?我们党维护公平正义的铮铮誓言是什么?你从上面视频中还获取了哪些有效的信息?出示案例:聂树斌案(案件简要回顾)问题设置:聂树斌案为什么要再审?聂树斌案再审中司法是怎样维护公平正义的?聂树斌蒙冤22年,再审公开宣判无罪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在生活中遭遇的或者听说到的不公平现象和非正义行为。
《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

第八课公平正义的守护第二框自觉维护正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
(2)以自己的实际行为来自觉维护正义、伸张正义,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3)积极主动追随见义勇为、匡扶正义的时代精神。
2.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的习惯。
(2)培养自觉维护正义的实际行动能力和见义巧为的践行能力。
3.知识目标(1)明确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维护正义。
(2)了解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的具体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正义感的定义、表现及具体要求。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觉维护正义,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质疑自探观看视频,导入新课。
我们都愿意生活在一个充满正义的社会,每个人也愿意做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去维护社会的正义。
哪么如何自觉维护正义呢?是这节课我们要探讨的问题,(出示课题——自觉维护正义)自主探究(阅读课本112-114页,完成下列学习任务)1、为什么说遵守规则和程序就是维护正义?2、非正义的行为有哪些危害?3、有正义感的人对正义行为有何举动?对非正义行为呢?4、做人应该具有的优良品德是什么?5、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同桌交流自主学习内容)二、合作交流共同提高(过渡:我们生活中总会有一些非正义的行为,这些行为会对我们造成什么影响呢?让我们通过课本上的一个案例来认识)(阅读课本112页案例)探讨交流(出示交流问题)1、保送为什么要通过综合考评的方式来确定人选?(公正的对待,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通过综合考评的方式,就是为了体现公平和正义。
)2.吴敏得到保送名额会带来什么影响?(对非正义行为的认识)(吴敏同学没有像小赵和小孙那样经过综合考评直接进入面试并最终获得了这个保送名额,破坏了规则和程序,会损害别人的权利和机会,必将引起不良的社会影响。
)(危害)非正义的行为,会损害别人的权利和机会,进而危害整个社会。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下8.2《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

新授课
教师展示、解读学习目标
教师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
教师设问、点评、补充及解题技巧指导
现实生活中存在哪些不公平现象?
点
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科代表周夏进行抽查
1.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方式进
自主学习,掌握基础知识
以小记者的形式进行抽查学生如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启发我们从点滴做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重点
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
难点
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默写
课前布置任务
学生背记,科代表抽查
落实上一课的知识点。把课前默写常规化。
导入新课
《扫黑除恶》宣传片导入新课。
思考:视频讲了什么?为什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下8.2《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
课题
公平正义的守护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下册
学习
目标
1.知识目标:发现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引导我们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激励我们努力追求社会公平,捍卫公平。
2.能力目标: 引导我们在生活中坚守公平,学会运用合理的方式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
何看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解决本课的重点
过渡到守护正义、守护正义应该怎么做?解决本课的难点
提升学生的情感
培养学生建构知识网络的思维
提升学生的情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板书
见课件
课后反思
1.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运用信息技术融合到学科课堂;3.注重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4.在第四个教学环节中要注意时间的分配。
《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

《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公平和正义的概念,掌握维护公平正义的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识别和应对不公平现象,培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公平正义的观念,对不公平现象产生共鸣,积极维护公平正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公平和正义的概念,掌握维护公平正义的方法。
2.教学难点:能够识别和应对不公平现象,培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案例导入,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
2.新课讲授:讲解公平和正义的概念,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维护公平正义。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针对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制定解决方案并付诸实践。
4.课堂小结:回顾知识点,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讲解法、讨论法。
2.教学手段:PPT演示、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等。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们制定出针对生活中不公平现象的解决方案。
2.作业:搜集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制定解决方案并付诸实践。
3.评价方式:通过小组报告、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口头提问等方式进行评价。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学资源:案例库、视频资料、图片资料等。
2.教学工具:PPT演示文稿、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七、结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公平正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识别和应对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并积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同时,学生们在实践中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学生们对公平正义的概念有了深入理解,能够积极参与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行动中。
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案例库的丰富程度还有待提高,课堂练习的设计还可以更加贴合实际生活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公平正义的守护》优秀教学案例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介绍公平正义的基本概念,阐述公平正义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2.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讲解公平正义的具体表现,如平等对待、公正无私等。
3.引导学生了解维护公平正义的方法和途径,如法律法规、道德教育等。
4.讲解我国在维护公平正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仍需努力改进的地方。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一个与公平正义相关的主题展开讨论。
2.小组讨论主题可以是教材中的案例,也可以是教师提供的其他真实案例。
3.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案例中公平正义的体现,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4.教师巡回指导,关注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提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尊重法律、关爱他人、维护公平正义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增强学生对公平正义的认同感,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公平正义建设的热情。
3.培养学生面对不公平和非正义现象时,具有敢于发声、勇于担当的精神。
4.培养学生具备同理心,关注弱势群体,学会换位思考,消除歧视和偏见。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时事新闻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案例为切入点,提出与公平正义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与关注。
例如:“某学校在分配奖学金时,采取了公平公正的原则,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奖励。那么,你们认为什么样的分配方式才是公平正义的呢?”
2.学生分享自己对公平正义的看法,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公平正义的守护》。
(四)反思与评价
1.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公平正义问题上的认识与收获。
《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

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公平正义听起来似乎很抽象,但实际上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
大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小到个人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公平正义的环境,就难以健康发展。
能力目标:要帮助学生树立公平意识和正义感,使学生学会公正待人,与他人之间公平竞争、公平合作;要要正义感,能够辨别是非善恶,对弱者富有同情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要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让学生明白,无论是实现社会的公平竞争还是伸张正义,都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即便是出于良好的目的而违背法律,也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也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成为负责任的公民。
教学重难点:1、重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维护社会主义。
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公平的含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活动平台:辨别公平。
讨论:谈谈上面的现象中,哪些是公平的,哪些是不公平的,为什么?(分12个小组讨论,四个小组代表发言。
)生活中处处需要公平。
竞争与合作,要求我们公平参与;法律诉讼,要求法官公平判案;各种比赛,要求裁判公平判罚;利益分配,要求公平分配。
公平是社会生活的度量衡。
学习新课:公平的作用是什么?维护公平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社会的公平可以保障每个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讨论:你认为学习和生活中怎样是公平?学生结合班级中实际事例发言。
1.家庭生活中,-----------------------------2.-同学交往中,------------------------------3.师生关系中,------------------------------4.社会生活中,------------------------------为什么我们需要树立公平意识?社会公平的实现,离不开我们的共同努力。
社会需要公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同样需要公平。
《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

《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公平和正义的概念,明确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性。
2.了解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措施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道德观念,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措施和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公平和正义的概念,明确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概念,如通过描述一些不公正的现象,让学生感受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性。
2.讲解:详细解释公平和正义的概念,同时介绍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措施和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措施和方法的具体应用。
3.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道德观念,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性,同时总结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行动中。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讲解法:通过讲解公平和正义的概念和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措施和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点。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平和正义的概念和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措施和方法的具体应用。
3.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道德观念,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通过实例让学生判断什么是公平和正义的行为,加深学生对公平和正义的理解。
2.作业:布置一些关于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措施和方法的思考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点。
同时,让学生收集一些关于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例,增强学生对这一主题的认识。
3.评价方式:通过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讨论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
教学设计--公平正义的守护

《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 明确坚守公平,守护正义的措施及要求;2. 领悟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3. 培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责任意识,富有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个人维护公平、正义的途径和方法。
2.教学难点: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情境探究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良好的法治社会里,你我的安全感来自何方?这就是法治的力量。
它的每一次进步都闪耀着公平正义的光芒,让你我更有安全感,让社会发展更健康。
那么,怎样维护公平正义呢?本节课我们将共同探讨《公平正义的守护》。
(二)讲授新课第一目:坚守公平活动一:“公平”初体验高考期间,英语考试铃响以后,老师按照规定进行收卷,张三答题卡没有填涂完,于是哭着哀求老师再给他一分钟时间。
小组讨论:(1)在监考老师应不应该给他这一分钟?(2)如果老师收卷时没有发现该学生未停笔,你会怎么做?课堂小结:个人维护公平(1)面对利益冲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
(2)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活动二:维护高考公平公正材料展示:高考命题到评分流程1.命题;参与命题的大学教授和高中老师必须非常优秀;孩子是当年的考生、高三的老师、参与高考培训的任何人员不能参与高考命题工作。
进行全封闭式命题,命题工作严格保密,24小时有人站岗,电话有监听,电子设备被干扰,不能私自离开驻点。
2.印刷、运输;每年有一部分高考试卷是在监狱里印刷的;试卷印刷完毕后,它们就会被装入密封车内,由公安或者武警押运护送。
单车需要三人以上押运,两车以上每车不少于两人。
3.考场;每年有一部分高考试卷是在监狱里印刷的;试卷印刷完毕后,它们就会被装入密封车内,由公安或者武警押运护送。
单车需要三人以上押运,两车以上每车不少于两人。
名师教学设计《公平正义的守护》完整教学教案

《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积极增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责任意识,自觉树立互惠公平的合作观念。
二、能力目标1.增强公平互惠的社会合作的能力。
2.具有自觉维护正义的实际行动能力。
三、知识目标1.知道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
2.掌握维护公平的方法和途径。
3.掌握维护正义的方式、途径。
【教学重难点】重点:如何坚守公平、守护正义。
难点:以实际行动守护公平正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展示古语: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
一一《淮南子•修务训》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一一《史记•太史公自序》请同学们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从以上内容可以知道,从古至今,人类都想生活在公平正义的社会里,而现实总是不能如人所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公平正义的守护》,来探讨如何守护公平和正义。
二、新授(一)坚守公平1、活动:我发现我解决(1)说一说你知道的不公平现象(我们身边、社会生活)。
(2)这种不公平的现象可以怎样得到解决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和讨论结果,思考:怎样坚守公平(1)个人维护公平。
面对利益冲突,以公平之心处世;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敢于说“不北(2)制度保障公平。
对于立法而言,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对于司法而言,要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守护正义1、观看视频:朱振彪见义勇为的事情经过,回答:(1)朱振彪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2)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既能帮助到被肇事人,又不会使肇事人受到伤害吗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和朱振彪的事例,思考:如何守护正义个人守护正义。
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
一方面要敢于斗争;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
2、观看视频:法院对朱振彪的判决结果。
回答:你认为法院对朱振彪的判决公正吗为什么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和法院判决,思考:如何守护正义司法维护正义。
《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

《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课标依据】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还有“我与国家和社中“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具有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则和维护社会公正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矛盾,理解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
”本课所依据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相应部分是“总体内容”中的“将自由、平等、公正、民主、法治等理念,宪法法律至上、权利保障、权力制约、程序正义等法治原则,立法法、执法、司法以及权利救济等法律制度,与法律常识教育相结合,在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中统筹安排、层次递进”。
本课所依据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相应部分还有“青少年法治教育内容”中的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具体对应的内容与要求是:“初步认知罪刑法定、无罪推定等原则”;“初步理解程序正义在实现法治中的作用,建立依法处理纠纷,理性维护权利的意识”。
本课所依据的《中小学法治教育专册教材编写建议》的相应部分是“内内容设计”中的“初步形成尊重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等”。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公年级下册第八课课。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坚守公平”、“守护正义”。
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面对非正义行为,敢于斗争,能够做到见义“智”为。
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的立场,学会想当:面对非正义行为,敢于斗争,能够做到见义“智”为。
自觉树立起公平意识,具备公平素养,富有正义感。
深刻认识依宪治国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自觉树立宪法观念,增强守法意识。
【学情分析】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人在一生中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是一个急剧变化的关键时期。
例如,少年时期的初中学生可能出现校园欺凌、弄虚作假甚至违法乱纪等非正义行为,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增强公平正义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努力践行公平正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讲授
活动一:明辨公平
小组讨论:(1)你曾遭遇过哪些“不公平”的事?
(2)你会怎么办?
师:同学们说到的不公平现象确实都是我们身边常见的,那么我们再拿出一些典型的现象,来一起分析,我们遇到这些情况应该怎样做?
活动二:坚守公平
通过观看视频,对于视频中的分析,形象清晰的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司法是捍卫公平的最后一道防线。
过渡:追求正义也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性。期盼正义、实现正义、维护正义,是我们的共同心声。我们要做有正义感的人,以实际行动建构正义的大厦。
活动三:坚守正义
1.【拍照义举】谈启示
2.【三名出租车司机见义勇为】从中学习到什么?
“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1.理解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和社会正义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矛盾,理解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
2.懂得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社会规则,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有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教学目标
1.知道公平正义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追求,知道个人维护公平正义的和法律制度维护公平正义的做法。
这个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师总结: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
材料二:“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截至目前共纳入失信人673万例。司法机关与公安部、中航信、中铁总联手,把当事人的身份证与其他证照一块绑定,彻底限制其通过各类身份证照来购买机票和火车票。”通过这些措施督促还款,维护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国家完善法律,让学生明白不仅个人维护公平,并引到法律维护公平。
通过国家的一些举措,让学生分析,从国家立法以及司法的角度,对于维护公平做了哪些举措
3. 呈现材料:“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截至目前共纳入失信人673万例。司法机关与公安部、中航信、中铁总联手,把当事人的身份证与其他证照一块绑定,彻底限制其通过各类身份证照来购买机票和火车票。”通过这些措施督促还款,维护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这个材料又说明什么道理?
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同时利用视频及案例等有效信息,组织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分析法律对公平正义的维护,从而得出个人和法律制度如何守护公平正义,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材料案例分析,谈启示,以及学习人物行为,感悟出个人应该如何坚守正义
活动四: 践行公正
在实际生活中,你打算怎样践行公平正义,请写下一句话作为自己的行动宣言。并举例进行引导。
学生回答在生活中遭遇的或者听说到的不公平现象,学悟出个人如何守护公平。
维护社会公平,从而认识法律制度如何守护公平。
本环节旨在突破重难点,是本堂课的重要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幸福扬州》。在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了和谐美好的画面,我市贯彻国家方针,努力构建幸福扬州,而建设幸福扬州不可缺少的内容就是“社会公平正义”。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公平正义?这就是这节课我们需要共同探讨的——公平正义的守护。
从我们身边幸福生活,设疑,引导学生思考,导出课题
1.呈现图片:插队现象
思考:如果遇到右下图片中的问题,你会怎么办?
2.呈现漫画:考试抄袭现象
思考:(1)从公平角度,说说漫画中人物是什么行为?
(2)上述行为的发生,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3)面对上述行为,你如何来维护公平?
知识拓展:刑法修正案(九)对于考试作弊的处罚
师总结: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与尊重,形成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追求公平正义是人们的不懈追求,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总会遭遇一些不公平、一些非正义,以此承转过渡到学生遭遇过哪些不公平现象及哪些非正义行为,并以贴近学生生活的考试作弊行为,从个人维护到
板书设计
2.面对利益冲突,学会担当,能够以公平之心待人处事,提高个人处理冲突问题能力,并提高对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的认识能力。
3.增强公平、正义观念,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自觉守护公平正义,面对不公平、非正义行为敢于斗争,以实际行动维护公平正义。
教学重难点
个人和法律制度守护公平正义的方法、策略。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情景教学、活动探究、
3.【电梯劝烟案】
思考:(1)你认为该不该赔?
(3)双方各执一词,协调未果,该怎么办?
本环节意在升华课题,引导学生从知到行,进一步崇尚法治精神,培养法治思维,引领法治行为,做到知行合一。
结合前面所学知识,学生自己,在书上或纸上写下一句话,并展示自己践行公平正义的行动宣言。
师总结: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