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浪的远方》观后感精选十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浪的远方》观后感精选十篇《阿浪的远方》是一部由宋媚执导,周子龙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阿浪的远方》观后感(一):阿浪的远方

远方不仅仅是诗,也有眼前的现实。难得的是主人公在现实与诗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影片前部分是情怀,中间出了个现实的插曲,最后用成果说话!想支教想实现人生价值,心里只有诗,有梦还不够,还要有对抗现实的才华,有面对生活的当担、勇气,有对孩子们的爱和责任,有对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看完真的很感动,特别是最后的声律启蒙,全程眼泪不住。遇到这样的老师,是孩子们一生的幸运!更希望我们的教育理念,真的不要仅仅是教会孩子理论知识,认识世界,更希望能教孩子们懂得用心感受文化,感受事物的美。

《阿浪的远方》观后感(二):为梦想,努力都将不负余生

一座大山,一所小学,一位老校长,一名老师,十六个孩子,原生态秀丽的风景,韵味十足的诗歌,光是脑补一下这画面就已经陶醉于这诗意人生场景中了,而片名《阿浪的远方》本身,也直接让人感受到仿佛来自田野的自然芬芳。

影片中韵味十足的古诗词,总是让人心旷神怡。从课堂上传出朗朗的读诗声,飘荡于幽静的大山中,将诗的意境展现的淋漓尽致。壮美悠扬的侗族大歌也给影片增添了很多精彩,而加入古

诗词韵律的《声律启蒙》以侗族大歌的形式传唱出来,更是惊艳了我,全新改编的歌曲如若天籁,为影片增分不少。

这部电影还很现实,它接近于我们的生活。李阿浪其貌不扬,普普通通,有点“轴”又有点“拧”,甚至有点“一根筋”,典型的“憨人”形象,但他也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他愿意放下一切,为了心中那份执着,敢不顾一切、只身一人远赴他乡,寻求他的梦想所在。当看到影片高潮部分,山中遇暴雨的那场戏,阿浪与孩子们一起齐声歌唱《赤壁怀古》时,不禁为之感动,眼眶湿润。实现梦想的过程虽然充满艰难险阻,但《阿浪的远方》让我们相信,只要是为了梦想,所有的努力都将不负余生。

《阿浪的远方》观后感(三):追梦赤子心

电影中的主角阿浪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旁人看来他是有些痴傻的,但是仔细斟酌起来,在现实生活中像阿浪这样的人正是缺乏的。执着、坚持、倔强,是他的特点,也是他的优点,他就像是一个涉世未深,一腔热血的少年,眼里只有理想。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是如今颇为流行的一句话,我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其实可以在电影中找到答案。阿浪的理想是诗词,而对于诗词的热爱就是他的初心,其实说到理想,它平凡到每个人都拥有,可是它又奢侈到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实现。毕竟理想这个概念实在是太虚幻甚至有些遥不可及,以至于在追逐的路上许多人逐渐开始认清现实的残酷和命运左右的无奈之后,最终还是以放弃作为结束。但是阿浪不一样,他让我看到一个质朴、天真、纯粹的追梦赤子初心不改的模样,无论出走多远,他依旧是出发时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

其实在看影片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会突然开始播放《追梦赤子心》的BGM,有一句歌词好像正是为阿浪量身定做的,“用力活着用力爱哪怕肝脑涂地,不求任何人满意只要对得起自己,关于理想我从来没选择放弃,即使在灰头土脸的日子里”。一直很喜欢这一段歌词,也十分惊喜能在阿浪的身上看到关于这段文字的真实写照。

我在上下班的路上经常观察周围的人,大多的人都面无表情,在地铁里跟着车厢摇晃或闭眼或凝神,像是一具具没有灵魂的傀儡,任现实和生活宰割和剥削。其实很多人的内心曾经也有过熊熊燃烧的理想,也曾是眼底清澈,满腔热血,只是这些都早已消失殆尽。

然而相比之下阿浪是幸运的,他能够为自己做选择为自己而活,阿浪也是勇敢的,他活得自由而肆意,其实就算是极不切实际的理想即便是没有实际权力作为后盾,但一样可以让人产生最大无畏的胆气,毕竟怀有大希望者的力量可以有最荒谬的来源:一个口号,一句话或是一枚徽章。

《阿浪的远方》观后感(四):演员是底蕴

看完电影,真的被李阿浪执着的古诗词梦想所感动,为了实现他的教诗梦想,他甚至放弃了一切,毅然决然的走进大山任教,这份“放得下”的勇气就不是一般人所具备的。现在太多人空喊着“梦想”的口号,实际不愿意为这个梦想付出哪怕一点点努力,对比之下,就会更加觉得阿浪的“憨人”性格可爱。

但是除此之外,最让我惊艳的是孩子们的表演,完全没有违和感,自然纯真,若不是看弹幕说孩子都是当地村民,我真的以

为这是一群小戏骨!每个人物的人设都被塑造的很好,刘二球淳厚老实,小花叛逆却又成熟,吴富贵的可爱呆萌……相信导演也是下了大功夫的。

后来又去看了花絮,里面还有提前接小演员进组培训的片段,果然好的表演不止需要演员的天赋,也需要时间得打磨,但其实在花絮中,我还关注到,小演员在初到剧组时的状态与杀青后的片段对比,很明智孩子们在完成拍摄后变得更自信,更敢于表达自己的情绪,我想这是这部电影对于社会来说最有意义的一件事了吧,它不止讲了一个故事,它还真真切切的给这些素人小演员一次面对镜头的机会,甚至可以说给了他们一个不一样的童年!而在片尾处,字幕组说影片得到了美丽中国支教项目的关注,呼吁大家关注山区教育,这直接在我这又刷了一波好感值,说自己有社会意义的剧组太多,但是没有自吹自擂,没有大肆宣传,安安静静做好事的剧组还是头一次见,真的很暖心,很治愈。

真的很希望,以后这样的好电影能多拍出,不说所谓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就只说能够有唤醒越来越多“阿浪”这样的人走进山区、关注山区教育本身,也已经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了。

《阿浪的远方》观后感(五):出发,便是远方

这个电影是满满推荐我去看的,她只说了这是讲一个老师去山里支教,看哭了她,我应该也会喜欢。那我就只带着对支教,对山区的念想,看完,有欢笑,有感动,最后细想还是有一点真实的触动。再看完第二遍,才敢写下这一篇文,结合个人经历的一点点想法,不求苟同,也接受意见。关于剧情一位向往诗和远方的老师,钟爱诗词,不喜欢在县城学校应试教育一般的教书,

便申请去山区二郎山小学教书。当最纯净的灵魂,遇上最纯粹的古诗爱好者,当一心想着读高中,考大学的孩子,遇到只教古诗的老师,当城里的小伙子,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山村,遇到最淳朴的农家生活,故事便开始了…… 关于人物阿浪。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在某县城当语文老师,不喜欢为了考试的教书,而唯独喜欢讲诗。为了自己喜欢的诗,或者说心中的诗和远方,勇敢地去往了山区教书。王校长。当初插队来的二郎山,在这扎根便是五十年,一直陪着这小学和孩子们,到现在也一直操心着孩子们的上学问题。也算是这村里的一个leader,思想和眼光还是清晰和清楚。王小花。喜欢诗词,喜欢唱歌,但却因为小时候父母离去的阴影,不愿去热爱自己喜欢的东西。性格有一点点小孩般的叛逆,却也着超越她这个年纪的成熟。刘二蛋。一个懂事的孩子,一个典型的山村里朴实的孩子,勤劳,踏实,有礼貌。有着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关于诗和远方对于诗和远方,我一直以来的态度是不刻意追求,但有些许向往。喜欢接触有趣的人和新鲜的事物,一直在路上,朝着远方。电影中的阿浪,也算是像大多数年轻人的缩影。热爱心中的远方,也勇敢地在追寻。可是,现实总会让你有所改变,也会让你有不一样的收获。阿浪的远方可能就是简单纯粹的教诗,让更多人喜欢诗词,具体点就是在一个学校,只教孩子们诗。因为他对诗词的热爱,他觉得孩子们对诗词的喜爱,这一切都是真实的,绝对比考试和试卷强多了。可是,当他到了二郎山,似乎并没有他想象的远方。由于一些矛盾冲突,他还是得按照教学大纲,教孩子们语数外等课程。这时候,他有点失落,这点失落,也改变了他的想法,或者说让他认识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