烷烃中的同分异构体
烷烃同分异构体:碳原子数为10以内的所有烷烃(共150种)

碳原子数为10以内的所有烷烃同分异体(共150种)1种)一、CH4同分异构体(共1、甲烷二、C同分异构体(共1种)2H61、乙烷同分异构体(共1种)三、C3H81、丙烷四、C同分异构体(共2种)4H101、丁烷2、2—甲基丙烷五、C同分异构体(共3种)5H121、戊烷2、2—甲基丁烷3、2 , 2—二甲基丙烷六、C同分异构体(共5种)6H141、己烷2、2—甲基戊烷3、3—甲基戊烷4、2 , 2—二甲基丁烷5、2 , 3—二甲基丁烷同分异构体(共9种)七、C7H161、庚烷2、2—甲基己烷3、3—甲基己烷4、3—乙基戊烷5、2 , 2—二甲基戊烷6、2 , 3—二甲基戊烷7、2 , 4—二甲基戊烷8、3 , 3—二甲基戊烷9、2 , 2 , 3—三甲基丁烷同分异构体(共18种)八、C8H181、辛烷2、2—甲基庚烷3、3—甲基庚烷4、4—甲基庚烷5、3—乙基己烷6、2 , 2—二甲基己烷7、2 , 3—二甲基己烷8、2 , 4—二甲基己烷9、2 , 5—二甲基己烷10、3 , 3—二甲基己烷11、3 , 4—二甲基己烷12、2—甲基—3—乙基戊烷13、3—甲基—3—乙基戊烷14、2 , 2 , 3—三甲基戊烷15、2 , 2 , 4—三甲基戊烷16、2 , 3 , 3—三甲基戊烷17、2 , 3 , 4—三甲基戊烷18、2 , 2 , 3 , 3—四甲基丁烷九、C同分异构体(共35种)9H201、壬烷2、2—甲基辛烷3、3—甲基辛烷4、4—甲基辛烷5、3—乙基庚烷6、4—乙基庚烷7、2 , 2—二甲基庚烷8、2 , 3—二甲基庚烷9、2 , 4—二甲基庚烷10、2 , 5—二甲基庚烷11、2 , 6—二甲基庚烷12、3 , 3—二甲基庚烷13、3 , 4—二甲基庚烷14、3 , 5—二甲基庚烷15、4 , 4—二甲基庚烷16、2—甲基—3—乙基己烷17、2—甲基—4—乙基己烷18、3—甲基—3—乙基己烷19、3—甲基—4—乙基己烷20、2 , 2 , 3—三甲基己烷21、2 , 2 , 4—三甲基己烷22、2 , 2 , 5—三甲基己烷23、2 , 3 , 3—三甲基己烷24、2 , 3 , 4—三甲基己烷25、2 , 3 , 5—三甲基己烷27、3 , 3 , 4—三甲基己烷28、3 , 3—二乙基戊烷29、2 , 2—二甲基—3—乙基戊烷30、2 , 3—二甲基—3—乙基戊烷31、2 , 4—二甲基—3—乙基戊烷32、2 , 2 , 3 , 3—四甲基戊烷33、2 , 2 , 3 , 4—四甲基戊烷34、2 , 2 , 4 , 4—四甲基戊烷35、2 , 3 , 3 , 4—四甲基戊烷同分异构体(共75种)十、C10H221、癸烷2、2—甲基壬烷3、3—甲基壬烷4、4—甲基壬烷5、5—甲基壬烷6、3—乙基辛烷7、4—乙基辛烷8、2 , 2—二甲基辛烷9、2 , 3—二甲基辛烷10、2 , 4—二甲基辛烷11、2 , 5—二甲基辛烷12、2 , 6—二甲基辛烷13、2 , 7—二甲基辛烷14、3 , 3—二甲基辛烷15、3 , 4—二甲基辛烷16、3 , 5—二甲基辛烷17、3 , 6—二甲基辛烷18、4 , 4—二甲基辛烷19、4 , 5—二甲基辛烷20、4—正丙基庚烷21、4—异丙基庚烷22、2—甲基—3—乙基庚烷23、3—甲基—3—乙基庚烷24、4—甲基—3—乙基庚烷25、2—甲基—4—乙基庚烷26、3—甲基—4—乙基庚烷27、4—甲基—4—乙基庚烷28、2—甲基—5—乙基庚烷29、3—甲基—5—乙基庚烷30、2 , 2 , 3—三甲基庚烷31、2 , 2 , 4—三甲基庚烷32、2 , 2 , 5—三甲基庚烷34、2 , 3 , 3—三甲基庚烷35、2 , 3 , 4—三甲基庚烷36、2 , 3 , 5—三甲基庚烷37、2 , 3 , 6—三甲基庚烷38、2 , 4 , 4—三甲基庚烷39、2 , 4 , 5—三甲基庚烷40、2 , 4 , 6—三甲基庚烷41、2 , 5 , 5—三甲基庚烷42、3 , 3 , 4—三甲基庚烷43、3 , 3 , 5—三甲基庚烷44、3 , 4 , 4—三甲基庚烷45、3 , 4 , 5—三甲基庚烷46、2—甲基—3—异丙基己烷47、3 , 3—二乙基己烷48、3 , 4—二乙基己烷49、2 , 2—二甲基—3—乙基己烷50、2 , 3—二甲基—3—乙基己烷51、2 , 4—二甲基—3—乙基己烷52、2 , 5—二甲基—3—乙基己烷53、3 , 4—二甲基—3—乙基己烷54、2 , 2—二甲基—4—乙基己烷55、2 , 3—二甲基—4—乙基己烷56、2 , 4—二甲基—4—乙基己烷57、3 , 3—二甲基—4—乙基己烷58、2 , 2 , 3 , 3—四甲基己烷59、2 , 2 , 3 , 4—四甲基己烷60、2 , 2 , 3 , 5—四甲基己烷61、2 , 2 , 4 , 4—四甲基己烷62、2 , 2 , 4 , 5—四甲基己烷63、2 , 2 , 5 , 5—四甲基己烷64、2 , 3 , 3 , 4—四甲基己烷65、2 , 3 , 3 , 5—四甲基己烷66、2 , 3 , 4 , 4—四甲基己烷67、2 , 3 , 4 , 5—四甲基己烷68、3 , 3 , 4 , 4—四甲基己烷69、2 , 4—二甲基—3—异丙基戊烷70、2—甲基—3 , 3—二乙基戊烷71、2 , 2 , 3—三甲基—3—乙基戊烷72、2 , 2 , 4—三甲基—3—乙基戊烷73、2 , 3 , 4—三甲基—3—乙基戊烷74、2 , 2 , 3 , 3 , 4—五甲基戊烷75、2 , 2 , 3 , 4 , 4—五甲基戊烷。
烃基的同分异构体数目

烃基的同分异构体数目烃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结构可以通过不同位置的碳碳键构建而成。
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
对于烃基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可以通过分析其分子结构的不同排列方式来计算。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烃基的基本结构单位:甲烷(CH4)。
甲烷是最简单的烷烃,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
根据碳原子与其他原子的连接方式,可以将甲烷的结构表示为:CH4、H3C-H、H2C-H2、H-CH3等。
可以看到,甲烷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只有1个,因为它只有一种连接方式。
接下来,我们考虑另一个基本结构单位:乙烷(C2H6)。
乙烷由两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组成。
根据碳原子与其他原子的连接方式,可以将乙烷的结构表示为:C2H6、H3C-CH3、H2C-CH3、H-CH2-CH3等。
可以看到,乙烷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只有1个,因为它只有一种连接方式。
然而,对于更复杂的烃基分子,同分异构体数目就会增加。
为了计算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我们可以运用多项式组合的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烃基中碳原子的数目。
假设碳原子的个数为n,那么氢原子的个数就为2n+2(因为每个碳原子有四个化学键,每个氢原子只有一个化学键)。
然后,我们需要将这些碳原子进行排列,即考虑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
对于烷烃(所有碳原子之间都是单键连接),我们可以将n个碳原子排列在一条链上,此时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1。
对于n>3的情况,我们还可以考虑分支烷烃,即将一个或多个碳原子连接到主链的侧面。
我们可以计算每个位置上的分支的可能性,然后将这些位置的可能性相乘,最后将分子的线性结构和不同的分支位置组合起来。
对于环烷烃(含有环状结构的烃基),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更加复杂。
我们可以考虑将n个碳原子排列成一个环状结构,此时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1。
之后我们可以在环上引入分支,就像在前面的烷烃中一样。
同样,我们需要计算每个位置上的分支的可能性,将这些位置上的可能性相乘,并将环结构和分支结构组合起来。
烷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烷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烷烃是一类仅由碳和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为直链或环状的碳骨架。
同分异构体是指具有相同分子式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
书写烷烃同分异构体时,可以通过改变碳骨架的连接方式或分子的空间排列来产生不同的结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烷烃同分异构体的示例:
1. 丁烷(分子式:C4H10)的同分异构体:
-正丁烷:
CH3-CH2-CH2-CH3
- 2-甲基丙烷:
CH3-CH(CH3)-CH3
2. 戊烷(分子式:C5H12)的同分异构体:
-正戊烷:
CH3-CH2-CH2-CH2-CH3
- 2-甲基丁烷:
CH3-CH(CH3)-CH2-CH3
- 2,2-二甲基丙烷:
CH3-C(CH3)2-CH3
3. 己烷(分子式:C6H14)的同分异构体:
-正己烷:
CH3-CH2-CH2-CH2-CH2-CH3
- 2-甲基戊烷:
CH3-CH(CH3)-CH2-CH2-CH3
- 3-甲基戊烷:
CH3-CH2-CH(CH3)-CH2-CH3
这只是一小部分烷烃同分异构体的示例,实际上,随着碳原子数量的增加,同分异构体的数量将呈指数级增长。
通过在碳骨架上引入支链或环状结构,可以生成更多不同的同分异构体。
【新教材】烷烃的同分异构体书写及取代物的种类

【新教材】烷烃的同分异构体书写及取代物的种类【学习目标】1、掌握同分异构体的概念,会辨析“四同”2、会用“减碳法”正确书写常见烷烃的同分异构体,掌握烷烃取代物的找法 【主干知识梳理】一、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现象 正丁烷和异丁烷物理性质的比较1(1)同分异构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的结构的现象 (2)同分异构体: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3)同分异构体特点①分子式相同,即:化学组成和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②可以是同类物质,也可以是不同类物质 ③结构不同,性质可能相似也可能不同 ④同分异构体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 【微点拨】①同分异构体要求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二者缺一不可;分子式相同,则相对分子质量相等,但相对分子质量相等的物质,分子式不一定相同,如:CO 和C 2H 4②结构不同意味着同分异构体不一定是同类物质,如:CH 3CH 2CH===CH 2和③同分异构体的结构一定不同,因此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差异;如果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相似,属于同类物质,则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如果同分异构体是不同类别的物质,则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④烷烃中,甲烷、乙烷、丙烷不存在同分异构体,其他烷烃均存在同分异构体,且同分异构体的数目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增多,如:丁烷有2种同分异构体、己烷有5种同分异构体、癸烷有75种同分异构体。
同分异构现象是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之一 2、化学“四同”的比较对象原子单质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性质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物理性质略有差异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化学性质相似,熔沸点、密度规律性变化化学性质相似或不同,物理性质有差异【对点训练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式相同,各元素含量也相同的物质是同种物质B.通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属于同系物C.分子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是同分异构体D.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是同分异构体二、烷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减碳法” (烷烃只存在碳链异构,以C6H14为例)书写的步骤碳架式注意①将分子中所有碳原子连成直链作为主链C—C—C—C—C—C (a)②从主链一端取下一个碳原子作为支链(即甲基),依次连在主链对称轴一侧的各个碳原子上,此时碳骨架有两种(b)(c)甲基不能连在①位和⑤位碳原子上,否则与原直链时相同;对于(b)中②位和④位碳原子等效,只能用一个,否则重复③从主链上取下两个碳原子作为一个支链(即乙基)或两个支链(即两个甲基)依次连在主链对称轴一侧的各个碳原子上,此时碳骨架结构有两种(d)(e)②位或③位碳原子上不能连乙基,否则主链上会有5个碳原子,则与(b)中结构重复(1)两注意:①选择碳原子数最多的碳链为主链;②找出对称轴(2)四句话: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排列对、邻到间(3)取代基不能连在末端,否则与原直链时相同(4)从母链上取上的碳原子数,不得多于母链所剩余的碳原子数【当堂训练】烷烃(C n H2n+2,只可能存在碳链异构)n=1n=2n=3n=4n=51、分子式为C7H16的烷烃中,在结构式中含有3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是( )A.2个 B.3个 C.4个 D.5个2、分子式为C8H18,每个分子中含有4个甲基的烃的结构可能是( )A.5种 B.6种 C.7种 D. 8种三、烷烃烃基的找法、一卤代烃的找法和多卤代烃的找法1、烷烃烃基的找法2(1)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接的氢原子等效如:甲烷(CH4)分子中4个氢原子是等效的(2)同一个碳原子上所连接的甲基上的氢原子等效如:新戊烷()分子中四个甲基等效,各甲基上的氢原子完全等效,也就是说新戊烷分子中的12个H 原子是等效的(3)分子中处于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如:分子中的18个氢原子是等效的3、烷烃一氯代物和多氯代物的找法(1)一元取代物的找法:烃分子中有多少中结构不同的氢原子,其一元取代物就有多少种同分异构体①根据烷基的种类确定一元取代物种类如:丁基(—C4H9)的结构有4种,戊基(—C5H11)的结构有8种,则C4H9Cl有4种,C5H11Cl有8种②等效氢法:有几种等效氢原子就有几种一元取代物1、某烃的一种同分异构只能生成1种一氯代物,该烃的分子式可以是( )A.C3H8 B.C4H10 C.C5H12 D.C6H142、某烃的一卤代物有四种不同沸点的产物,则烃可能是( )A.甲烷 B.C3H8 C.C4H10 D.2-甲基丙烷3、(多选)C6H14的各种同分异构体中,所含甲基数和它的一氯代物的数目与下列相符的是( )A.2个甲基,4种一氯代物 B.3个甲基,4种一氯代物C.3个甲基,5种一氯代物 D.4个甲基,4种一氯代物4、含碳原子个数为10或小于10的烷烃中,其一卤代烷烃不存在同分异构体的烷烃共有( )A.2种B.3种C.4种D.5种(2)多元取代物种类——分次定位法如:C3H8的二氯代物,先找一氯代物,再利用等效氢法,再用氯原子取代一氯代物上的氢原子①二氯代物的找法:先找一氯代物,再用氯原子取代一氯代物上的氢原子CH2Cl2C2H4Cl2C3H6Cl2C4H8Cl21、某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6,其结构中含有1个—CH2—和4个—CH3,则该烃的二氯代物有()A.5种 B.6种 C.7种 D.8种2、C4H10的二氯取代产物异构体数目为( )A.7种 B.8种 C.9种 D.10种②三氯代物的找法:先找二氯代物,再用氯原子取代二氯代物上的氢原子CHCl3C2H3Cl3C3H5Cl34如:乙烷分子中共有6个H原子,若有一个H原子被Cl原子取代所得一氯乙烷只有一种结构,那么五氯乙烷有多少种?假设把五氯乙烷分子中的Cl原子转换为H原子,而H原子转换为Cl原子,其情况跟一氯乙烷完全相同,故五氯乙烷也有一种结构。
烷烃1~10的同分异构体口诀

烷烃1~10的同分异构体口诀烷烃是一类只含有碳和氢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简单,但同分异构体种类繁多。
对于初学者来说,区分它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以下是一些能够帮助您记住烷烃1~10的同分异构体的口诀,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一种同分异构体是甲烷,氢填沿轴。
甲烷,也叫沼气,是最简单的烷烃。
它的四个氢原子围绕着碳原子沿着四面体排列。
第二种同分异构体是乙烷,氢填tp二向。
乙烷分子中的两个碳原子连成一条直链,其余六个碳原子绕着这条链分布。
这样排列出来的乙烷分子看上去像一个"八"字,tp表示这个"八"字沿着平面的两个向量平移得到的,也就是这个"八"字是个无规则晶体结构。
第三种同分异构体是丙烷,平面互切r螺旋。
丙烷分子中含有三个碳原子排成一条链。
这个链可以被看作一条螺旋线(比如说一个旋转的螺丝)在平面上互相穿切。
如果把其中的氢原子去掉,使得只剩下碳原子,你就会得到一个螺旋线的线框模型。
第四种同分异构体是丁烷,两端直连轴中弯。
丁烷分子由四个碳原子组成,沿着一条直链排列,两端分别连接着氢原子。
但是,这条链是有两个转折的地方,分别在第二个和第三个碳原子处,使得分子呈现出中间凸起的弯曲形状。
第五种同分异构体是戊烷,直连r缩两中。
戊烷中有五个碳原子形成一条直链,排列成为一个长方形。
但是分子的两端,也就是第一个和第五个碳原子处,没有连接着相同数量的氢原子,使得分子在两端略微收缩。
第六种同分异构体是己烷,平面r荡四端。
己烷的分子中有六个碳原子,排列成为一个六边形状的平面晶体结构。
四个碳原子在六边形的四个角落上,另外两个附着在接近角落的两个边上。
因此分子两端呈现出弯曲的形状。
第七种同分异构体是庚烷,两端并r缩分。
庚烷分子由七个碳原子组成,排列为一条直链。
就像戊烷一样,分子两端没有相同数量的氢原子,而且还进一步并在一起,使分子看上去像是有两个圆锥形的断面。
第八种同分异构体是辛烷,直缩中弯端r。
烷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

烷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烷烃的命名规则。
烷烃的命名是根据碳原子数目来进行的,以“烷”作为后缀,如甲烷、乙烷、丙烷等。
在书写烷烃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式时,首先需要确定碳原子数目,然后按照碳原子的连接方式进行排列。
其次,对于同一种烷烃分子式的同分异构体,我们需要根据碳原子的连接方式
来确定其结构式。
例如,对于分子式为C4H10的烷烃,可以存在两种同分异构体,正丁烷和异丁烷。
在书写结构式时,需要明确每个碳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氢原子的位置。
在书写烷烃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确定碳原子数目,按照碳原子的连接方式进行排列;
2. 使用直线表示碳原子的连接,每个碳原子连接四个键,氢原子连接在碳原子
的空位上;
3. 确保结构式的简洁明了,避免出现混乱的连接方式或重复的结构单元。
在实际书写过程中,可以通过化学软件或手工绘制的方式来完成烷烃同分异构
体的结构式。
化学软件通常提供了丰富的结构式绘制功能,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烷烃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式书写,同时也可以进行结构式的编辑和调整。
总之,正确书写烷烃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式对于化学研究和实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掌握烷烃的命名规则和结构式书写方法,可以准确地表示烷烃分子的结构特征,为化学实验和理论研究提供准确的参考。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烷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烷烃系统命名法和同分异构体书写方法

烷烃系统命名法一、习惯命名法:1、通常把烷烃泛称“某烷”,某是指烷烃中碳原子的数目。
由一到十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自十一起用汉字数字表示。
例如:(1)CH4叫甲烷,CH3CH3叫乙烷,CH3CH2CH3叫丙烷;(2)C15H32叫十五烷。
2、为了区别异构体,用“正”、“异”和“新”来表示。
(1)丁烷(2)戊烷二、系统命名法:在系统命名法中,对于支链烷烃,把它看作直链烷烃的烷基取代基衍生物。
烃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所剩余的部分叫做烃基;烷烃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所剩余的部分叫做烷基。
通式:C n H2n+1 (n≥1),通常用“R—”表示。
常见的烷基:甲基CH3—乙基正丙基异丙基对于支链烷烃的命名法可按照下列步骤进行:1、选定分子里最长碳链为主链,并按主链上碳原子的数目称为“某烷”。
2、选主链中离支链最近的一端为起点,用“1,2,3”等数字给主链上碳原子编号定位,确定支链在主链上的位置。
例: 1 2 3 4 5 6CH3—CH 2— CH — CH2— CH2— CH3∣CH33、将支链的名称写在主链名称前面,在支链前面,用阿拉伯数字注明它在主链上的位置,并在数字与名称之间用短线“-”隔开。
4、如果主链上有相同的支链,可以将支链合并起来,用“二、三┉”等数字表示支链个数,表示支链位置的阿拉伯数字之间要用“,”隔开。
5、如果主链上有几个不同的支链,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烷基的大小顺序是: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异戊基<异丁基<异丙基)。
例:CH3∣CH3— CH2—C—— CH — CH2— CH3∣∣CH3CH2 CH3命名:2,2-二甲基-3-乙基己烷注意:最小原则:当支链离两端的距离相同时,编号应使支链位置的的阿拉伯数字之和最小。
书写烷烃同分异构体的方法步骤:1、把所有碳原子排成直链2、依次去取一个碳、两个碳作支链连在主链上注:主链上的碳原子数一定大于支链上的碳原子数练习:CH4 CH3CH3CH3CH2CH3C4H10C5H12C6H14。
烷烃的同分异构体

烷烃是一类碳氢化合物,由碳和氢原子构成。
它们的分子结构由碳原子形成链状,氢原子附着在碳链上。
烷烃的同分异构体是指具有相同分子式(相同的碳氢比)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
烷烃的同分异构体主要是由于碳原子在空间中的不同排列方式导致分子结构的差异。
以下是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示例:
1.丙烷(C3H8)和异丙烷(C3H8):它们的分子式相同,都由三个碳原子和八
个氢原子组成,但结构不同。
丙烷的三个碳原子排列成直链,而异丙烷的三个碳原子中间的碳原子与两个其他碳原子形成支链结构。
2.正丁烷(C4H10)和异丁烷(C4H10):它们的分子式相同,都由四个碳原子
和十个氢原子组成,但结构不同。
正丁烷的四个碳原子排列成直链,而异丁烷的四个碳原子中间的两个碳原子形成支链结构。
3.戊烷(C5H12)和异戊烷(C5H12):它们的分子式相同,都由五个碳原子和
十二个氢原子组成,但结构不同。
戊烷的五个碳原子排列成直链,而异戊烷的五个碳原子中间的一个碳原子形成支链结构。
烷烃的同分异构体是有机化学中的常见现象,同分异构体的存在使得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在有机合成和化学工业中,对同分异构体的识别和区分是十分重要的。
专题13 烷烃的命名及同分异构体书写

专题十三烷烃的命名及同分异构体书写第一部分:烷烃的命名一、习惯命名法:1、通常把烷烃泛称“某烷”,某是指烷烃中碳原子总数(系统命名法为主链碳数)。
由一到十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自十一起用汉字数字表示。
例如:CH4叫甲烷,CH3CH3叫乙烷,CH3CH2CH3叫丙烷;C15H32叫十五烷.2、为了区别同分异构体,用“正”、“异”和“新”来表示.(1)CH3—CH2—CH2—CH3 正丁烷(2)CH3-CH-CH3 异丁烷∣CH3习惯命名法只能使用于结构比较简单的烷烃.对于结构比较复杂的烷烃必须用系统命名法.二、系统命名法:在系统命名法中,对于支链烷烃,把它看作直链烷烃的烷基取代基衍生物。
烃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所剩余的部分叫做烃基;烷烃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所剩余的部分叫做烷基。
通式:C n H2n+1 (n≥1),通常用“R-”表示.常见的烷基:CH3—甲基CH3—CH2—乙基CH3—CH2—CH2—正丙基CH3 -CH—异丙基(注意:碳原子处于上下位置时中间短线不能省)∣CH3对于支链烷烃的命名法可按照下列步骤进行:1、选主链,称“某烷”。
(最长最多为主链)选定分子里最长碳链为主链,并按主链上碳原子的数目称为“某烷”。
(碳原子数在1~10的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命名。
)例:主链含八个碳原子故叫辛烷.侧链则当作取代基。
2、编碳号,定基位。
在选定主链以后,就要进行主链的位次编号,也就是确定取代基的位次,主链从一端向另一端连续编号,号数用1,2,3┉等表示,读成1号位,2号位,3号位等。
①主链中离支链最近的一端作为起点,用阿拉伯数字给主链的各个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以确定支链的位置②若有两个不同支链,且分别处于距主链两端同近的位置,从较简单的支链一端开始编号③若两个相同支链分别处在距主链两端同近位置,中间还有其他支链,从主链两个方向编号,可得到两种标号,将支链位置相加求和,和小者为正确编号.3、按规则,写名称。
烷烃的同系列及同分异构现象

2-1第2章 烷 烃一、 烷烃的同系列及同分异构现象(一) 烷烃的同系列最简单的烷烃是甲烷,依次为乙烷、丙烷 、丁烷、戊烷等,它们的分子式、构造式为:分子式 构造式 构造简式 甲烷 CH 4 CH 4乙烷 C 2H 6 CH 3CH 3 丙烷 C 3H 8 CH 3CH 2CH 3丁烷 C 4H 10 CH 3CH 2CH 2CH 3从上述结构式可以看出,链烷烃的组成都是相差一个或几个CH 2(亚甲基)而连成碳链,碳链的两端各连一个氢原子。
故:通式烷烃的为 或 C n H 2n+2 。
具有同一通式,结构和化学性质相似,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多个CH 2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同系列。
同系列中的化合物互称为同系物。
由于同系列中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相似,其物理性质也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增加而呈规律性变化,所以掌握了同系列中几个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成员的化学性质,就可推知同系列中其他成员的一般化学性质,为研究庞大的有机物提供了方便。
在应用同系列概念时,除了注意同系物的共性外,还要注意它们的个性(因共性易见,个性则比较特殊),要根据分子结构上的差异来理解性质上的异同,这是我们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方法之一。
(二) 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H CH H C H H H H C H H C H H C H HH H C H H C H H C H H C H HH H CH 2H()H C H H H2-2 1. 异构现象甲、乙、丙烷只有一种结合方式,无异构现象,从丁烷开始有同分异构现象,可由下面方式导出,正丁烷(沸点-0.5℃)异丁烷 (沸点-10.2)由两种丁烷可异构出三种戊烷上述这种分子式相同而构造式不同的化合物称为同分异构体,这种现象称为构造异构现象。
构造异构现象是有机化学中普遍存在的异构现象的一种,这种异构是由于碳链的构造不同而形成的,故又称为碳链异构。
随着碳原子数目的增多,异构体的数目也增多。
2. 异构体的导出步骤(三) 伯、仲、叔、季碳原子在烃分子中仅与一个碳相连的碳原子叫做伯碳原子(或一级碳原子,用1°表示) 在烃分子中与两个碳相连的碳原子叫做仲碳原子(或二级碳原子,用2°表示) 在烃分子中与三个碳相连的碳原子叫做叔碳原子(或三级碳原子,用3°表示) 在烃分子中与四个碳相连的碳原子叫做季碳原子(或四级碳原子,用4°表示) 例如:H C H H C C H H H H H H C C C C H H H H H H H HH H C C C H H H CHH HH H H CH 3-CH 2-CH 2-CH 3CH 3CH 2CH 2CH 2CH 3CH 3-CH 2-CH-CH 3正戊烷 b.p 36.1℃异戊烷 b.p 28℃CH 3-CH 2-CH-CH 3CH 3C CH 3CH 3CH 3新戊烷 b.p 9.5℃CH 3CH 3CH 3 C CH 2 CH CH 3CH3CH 31234CH 31°°°°°2-3与伯、仲、叔碳原子相连的氢原子,分别称为伯、仲、叔氢原子。
同分异构体的教学教案

同分异构体的教学教案【篇一:《烷烃中的同分异构体》教学设计】烷烃中的同分异构体教学设计烷烃的学习,是学生在有机化学的学习尚处于启蒙阶段,对有机物结构的知识了解较少的情况下展开的,因此。
如何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有机物的结构知识,从结构的角度分析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是教师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
本节内容的教学可采用模型引导、驱动性问题情境的设置、学生主动搭建模型、体验小组合作探究等方法,使学生掌握同分异构现象、烷基等基本概念及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从而掌握知识与技能,体验探究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章知识起着连接高中化学必修和高中化学选修模块的作用,必修模块的有机化学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提供有机化学最基本的核心知识,使学生从熟悉的有机化合物入手,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为尽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的学生打好基础,帮助他们了解有机化学的概况和主要研究方法,激发他们深入学习的欲望。
而本节知识多从结构分析的观点,进而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从本质上认识掌握研究有机物结构的方法,为今后有机化学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需要有同分异构体的概念,教材以烷烃的结构和性质为背景,介绍了有机物的这些基本概念,因此这节课的内容在这一章是举足轻重的。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烷烃同分异构体及烃基的概念,学会判断简单烷烃及烷基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及灵活应用所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用实物组装简单烷烃的结构模型,帮助学生建立对有机物空间结构图的想象模型,掌握科学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方法,提高解决有关同分异构体书写判断等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互结合从而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增加对有机化学学习的兴趣,通过搭建模型,使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培养积极的创新能力和勇于探索的学习品质。
C6H14同分异构体

C6H14同分异构体C 6H14属于烷烃,其同分异构体有:CH3(CH2)4CH3,名称为正己烷; CH3CH2CH2CH(CH3)2,名称为2-甲基戊烷;CH3CH2CH(CH3)CH2CH3,名称为3-甲基戊烷;CH3CH2C(CH3)3,名称为2,2-二甲基丁烷烷;CH3CH(CH3)CH(CH3)CH3,名称为2,3-二甲基丁烷,C5H11Cl同分异构体C5H10同分异构体直链状的有2种:C=C-C-C-C,C-C=C-C-C.支链是甲基的有3种:C=C-C-C(第5个碳在第2,3位),C-C=C-C(第5个碳在第2位).另:环状的有4种:五元环,四元环外有一个甲基,三元环外有2个甲基或一个乙基.共有9种.C8H10同分异构体芳香烃的分子式是C8H10,则可能为乙苯或二甲苯(邻、间、对)共四种同分异构体C7H8O的同分异构体芳香族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7H8O,故A含有1个苯环,其侧链可能含有的结构为:①1个甲醇基、②一个醚基、③1个甲基和1个酚羟基,其中①形成的化合物为苯甲醇,只有1种结构;②形成的化合物为苯甲醚,只有1种结构;③形成的结构为甲基苯酚,存在邻、间、对三种结构,所以该芳香族化合物总共含有5种同分异构体,即X=5;C8H9Cl的同分异构体当是乙苯时,乙基上每个C原子上的氢被氯取代,有两种;氯取代苯环上的氢,有邻、间、对三种,计五种.当是两个甲基时,对-二甲苯时,有三种;邻-二甲苯时有三种;间二甲苯时有四种.计10种,总计有15种.C4H10O(醇),C5H10O(醛),C5H10O2(酸),C5H10O2(酯)的同分异构体C5H10O2(酯)的同分异构体。
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C C C C C |1234C C C C C 43|21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学习目标】1掌握烃基的概念及简单烃基的书写,根和烃基的区别。
2理解同分异构体的概念,理解等效氢和等效碳原子.3能熟练应用烷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则书写烷烃的同分异构体。
一、烷烃的同分异构体1、烃基(1)定义:烃基:烃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所剩余的部分叫做烃基;烷基:烷烃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所剩余的部分叫做烷基。
烷基的通式: CnH2n+1 (n ≥1),通常用“R —”表示.【练习1】写出甲基、乙基的结构简式 、 。
写出丙烷(CH 3CH 2CH 3)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后的烃基的结构简式、 。
(2)根和基的区别:“根" 电荷,“基" 电荷。
(填“带”或“不带”)例如:OH - 根能独立存在,而—OH 基不能单独存在,原因是存在不成对电子性质活泼。
2、烷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1)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性质不同的有机化合物叫同分异构体。
这种现象叫同分异构现象。
(2)书写技巧:先写最长链;然后从最长链减少一个碳原子作为取代基,在剩余的碳链上连接,即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中心排向两边(2) 以戊烷(C 5H 12)为例:①先写出最长的碳链:C-C —C —C —C 正戊烷 (氢原子及其个数省略了)②然后直连减少一个碳原子:③然后写减少二个碳原子的 :CH 3C (CH 3)2CH 3 ④最后,根据碳原子四个价键,添氢原子即可。
戊烷的同分异构体如下:CH 3CH 2CH 2CH 2CH 2CH 3CH 3CHCH 2CH 3CCH 3CH3CH3CH3(b.p, 36.1)?(b.p, 28 )?(b.p, 9.5 )?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通过书写C 5H 10的同分异构体归纳总结书写规律:1. 写出所有碳原子连成一线的碳链作为第一种情况:2. 去掉一个碳原子形成一个甲基接在剩余五个碳的碳链中间..: 3. 去掉两个碳原子形成两个甲基连在剩余四个碳的碳链中间:其中又分成两种情况①两个甲基接在中间同一个碳原子上;②两个甲基接在中间不同碳原子上。
烷烃同分异构体

Q(n)表n顶点轴树个数。
S(n)表n顶点轴称树(即含有对称轴的树)个数。
由(1)式有:$sum_{TinX_n}p-sum_{TinX_n}q+sum_{TinX_n}s=sum_{TinX_n}1$
即P(n)-Q(n)+S(n)=C(n).
于是要计算无根树个数C(n).转化成计算根树个数P(n),轴树个数Q(n)和轴称树个数S(n).
考虑p与q的关系:
(图中同轨顶点圈在一起,同轨边用相同字母。
边轨道划分方法如下:如果两边两端对应同轨,则此两边同轨。)
T1任一边两端不同轨。所以显然有p=q+1.
T2有一边(边b)的两端同轨,若不计此边的轨道,则为p=q+1,再于q中计入此轨道,q增加1,所以是p=q。
故得结论:(*)若树T中任一边两端不同轨,则p=q+1;若存在一边两端同轨,则p=q。
若存在一边e的两端A,B同轨,则说明根树$T_A$与$T_B$同构(据1),所以e是T的对称轴(T关于e的垂直平分面对称)。反之,如果某边e=(A,B)是T的对称轴,则有$T_A$与$T_B$同构,所以e的两边A,B同轨。所以“T存在两端同轨的边”<=>"T有对称轴"。另外易知,树至多有一条对称轴(注)。于是(*)可叙述为:
再看Tb,标号最小的顶点只有一个,所以不存在对称轴。
S(n,t)表n顶点t-轴称树个数。
由前面推理不难看出,同样有关系:
P(n,t)-Q(n,t)+S(n,t)=C(n,t).
P(n,t),Q(n,t)及S(n,t)的计算在其它文章中提到。
--
注:确定树的对称轴方法如下:
烷烃有同分异构体区别

烷烃同分异构体的应用
烷烃的同分异构体在化学工业中具有广泛的 应用。例如,可以利用烷烃的碳链异构体来 生产不同性质的塑料和橡胶,以满足不同的 工业需求。此外,位置异构体和官能团异构 体也可以用于合成不同的有机化合物,如药
物、农药和染料等。
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
烷烃的同分异构体
石油工业中,烷烃的同分异构体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正烷烃和支链烷烃的同分异构体在石油的组成和性质上 具有显著差异。正烷烃是石油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含量和性质对石油的加工和使用具有重要影响。支链烷烃则是 石油中的杂质,会影响石油的质量和加工性能。
对石油化工的贡献
提高石油资源的利用率
烷烃同分异构体的研究有助于石油化工企业更有效地利用石油资源,通过优化烷烃的分离和加工过程,提高产品的质 量和产量。
开发新型石油化学品
烷烃同分异构体的研究有助于发现和开发新型石油化学品,如高辛烷值汽油、柴油等,满足市场需求并推动石油化工 行业的发展。
促进石油化工技术的进步
烷烃的同分异构体及其区别
目录
• 烷烃的同分异构体 • 同分异构体的定义与分类 • 烷烃同分异构体的鉴别方法 • 同分异构体的应用 • 同分异构体的研究意义
01 烷烃的同分异构体
正烷烃
1 2
定义
正烷烃是指所有碳原子都以单键直接相连,形成 直链的烷烃。
结构特点
碳原子之间形成单键,没有支链,碳原子呈直线 排列。
烷烃同分异构体的应用
在石油工业中,可以利用烷烃的同分异构体来改善石油的性质和加工性能。例如,通过调整石油中正烷烃和支链 烷烃的比例,可以改善石油的流动性和燃烧性能。此外,烷烃的同分异构体还可以用于生产不同的石油化学品, 如汽油、柴油和润滑油等。
烷烃一卤代物同分异构体的分析方法

02 烷烃一卤代物同分异构体 的分析方法
碳链异构分析
确定烷烃分子中碳原子数,并列出所 有可能的碳链排列方式。
分析不同碳链排列方式下的一卤代物 数目,确定异构体数目。
位置异构分析
根据碳链排列方式,分析每个碳原子上氢原子的取代位置。
药物代谢研究
了解药物分子的一卤代物同分异构体有助于 研究药物的代谢过程和药效的发挥机制。
05 烷烃一卤代物同分异构体 的研究进展
烷烃一卤代物同分异构体的合成研究进展
烷烃一卤代物的合成方法不断改进,目前主 要采用卤化剂和烷烃在催化剂存在下的反应 ,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效率。
新的合成策略,如离子液体辅助合成、光化 学合成等方法,为烷烃一卤代物的合成提供 了新的途径,有助于合成出更复杂的烷烃一
卤代物同分异构体。
烷烃一卤代物同分异构体的分离研究进展
随着分离技术的不断发展,烷烃一卤代物的同分异构 体分离效果不断提高。
新型分离技术如超临界流体萃取、分子蒸馏等在烷烃 一卤代物同分异构体的分离中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 分离效率和纯度。
烷烃一卤代物同分异构体的表征研究进展
随着谱学技术的发展,烷烃一卤代物同分异构体的表 征手段越来越丰富。
常见的烷烃一卤代物有甲烷的一氯代 物、乙烷的二氯代物等。
同分异构体的概念
同分异构体是指具有相同分子式,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 同分异构体可以是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官能团种类异构等。
烷烃一卤代物同分异构体的分类
根据取代卤素原子的个数,烷烃一卤代物同分异构体可以分 为一卤代物、二卤代物、三卤代物等。
烷烃一卤代物同分异构体的分析方 法
烷烃的一卤代物同分异构体数目

烷烃的一卤代物同分异构体数目烷烃的一卤代物同分异构体,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拗口?不过别担心,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有趣的化学话题,让它变得轻松又幽默!想象一下,烷烃就像是一群在大街上溜达的朋友,他们的名字可能叫甲烷、乙烷、丙烷什么的。
乍一看,似乎都差不多,但一旦加入了卤素元素,比如氯、溴或者碘,这群朋友就开始变得五花八门,简直是变化无穷,就像万圣节的变装派对一样!烷烃的一卤代物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在烷烃的结构上,某个氢原子被卤素替代了。
这就像是你家的沙发上原本只有一个抱枕,结果你来了个换装,把这个抱枕换成了一个亮闪闪的金色抱枕,立马就让你的客厅焕然一新!这些卤代物不仅长得各有特色,连性格也是五花八门。
有的性格温和,有的却霸道得很,就像你身边那些各种类型的朋友。
一卤代物有多少同分异构体呢?这可是个大问题,涉及到分子内部的排列组合。
有些烷烃,一旦加了卤素,便开始了它们的“舞蹈”。
以丁烷为例,丁烷是四个碳原子的组合,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形式。
要是你在这四个碳原子中,换掉一个氢,给它来个卤素替代,那你就会发现,哇,居然有好几个不同的样子。
像把四个人排成一队,他们的站位不一样,就会形成不同的风格,活脱脱就是变换无穷的舞步。
每个同分异构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比如说,你的朋友中,有的人喜欢安静地待着,有的人则喜欢聚会疯玩。
在这些卤代物中,也会因为卤素的位置不同,导致化学性质和反应活性的差异。
就像同一群朋友,去酒吧和去图书馆,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氛围。
一个是热闹喧哗,一个是静谧温馨。
你想,这些化学反应就像是不同的聚会,谁和谁的搭配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再往下聊聊那些令人惊叹的异构体。
你可能听说过,异构体是指化学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
简单来说,就是同一份食谱,却能做出不同口味的菜。
比如说,我们用氯替代丁烷的一个氢,产生了1氯丁烷和2氯丁烷。
前者的氯原子在第一位,后者在第二位,虽然都是四个碳原子和氯,却像是同一家的两兄弟,各自有各自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烷烃中的同分异构体教学设计
烷烃的学习,是学生在有机化学的学习尚处于启蒙阶段,对有机物结构的知识了解较少的情况下展开的,因此。
如何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有机物的结构知识,从结构的角度分析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是教师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
本节内容的教学可采用模型引导、驱动性问题情境的设置、学生主动搭建模型、体验小组合作探究等方法,使学生掌握同分异构现象、烷基等基本概念及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从而掌握知识与技能,体验探究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知识起着连接高中化学必修和高中化学选修模块的作用,必修模块的有机化学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提供有机化学最基本的核心知识,使学生从熟悉的有机化合物入手,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为尽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的学生打好基础,帮助他们了解有机化学的概况和主要研究方法,激发他们深入学习的欲望。
而本节知识多从结构分析的观点,进而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从本质上认识掌握研究有机物结构的方法,为今后有机化学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需要有同分异构体的概念,教材以烷烃的结构和性质为背景,介绍了有机物的这些基本概念,因此这节课的内容在这一章是举足轻重的。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烷烃同分异构体及烃基的概念,学会判断简单烷烃及烷基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及灵活应用所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用实物组装简单烷烃的结构模型,帮助学生建立对有机物空间结构图的想象模型,掌握科学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方法,提高解决有关同分异构体书写判断等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互结合从而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增加对有机化学学习的兴趣,通过搭建模型,使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培养积极的创新能力和勇于探索的学习品质。
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认识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教学重点难点
为了从结构的角度深化对有机化学结构的认识,所以要学习同分异构体的概念,才设计了本节的教学内容,所以教学重点为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和判断,教学难点是同分异构体的理解和应用,从实物模型转换为学生头脑中的思维模型。
二、教学方法
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任务或问题的提出开始的,本节课以问题教学法为主导,运用模型构建立体结构,通过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利用模型的多变和问题的多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和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了学生对有机化学的认识。
三、学法指导
观察法、讨论法、练习法,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利用实物模型构建学生头脑中的思维模型。
四、教学媒体
多媒体投影、模型
碳链骨架,不必写H,看有多少种写法。
II.找同学总结书写C6H14的方法,从而总结出书写烷烃同分异构体的方法:先写出最长的碳链烷烃,然后写少一个碳原子的直链,将取下的C连接在非顶端碳原子上,然后在写少两个碳原子的直链,将取下的两个C连接在非顶端碳原子上,最后将H补齐即可。
小结:碳原子数越多,同分异构体也就越多。
《环节五》正向思维向逆向思维转变,提升思维能力
I.教师将黑板学生书写的己烷的同分异构体氢补齐,向学生提问,每个结构中有几个-CH3,几个-CH2-,几个
,几个
II.调整思维,逆向思维,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1、已知某烷烃分子中含有,一个
-CH2-、一个其余都是-CH3请写出符合要求的烷烃的结构简式:有无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
问题2、已知某烷烃分子中含有,一个
其余都是-CH3,请写出符合要求的烷烃的结构简式:
有无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
问题3、已知某烷烃分子中含有,二个
-CH2-、一个其余都是-CH3请判断有几种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案思考)
三名学生黑板前演示
书写
学生思考、理解、体会
学生总结
学生回答
(学生参照学案练习)
学生活动,学生找模
型。
无同分异构体
学生活动,学生找模型
无同分异构体
学生活动
三名学生上台演示,两
人各拿一个-CH2-,一人
拿进行组合,得
出2种同分异构体
的方法。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积
极总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
力
为学生从正向思维转
向逆向思维做好铺垫
通过问题1、2,结合学
生组装好的模型,培养
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题目难度有所提升,学
问题4、已知某烷烃分子中含有,一个-CH2-、一个一个其余都是-CH3
请判断有几种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
《环节六》利用模型引入烷基
I.让学生将甲烷模型拿在手中,去掉一个氢,称甲基,乙烷去掉一个氢,称乙基,化学上烃失去一个氢原子剩余的原子团就叫烃基。
板书:烃失去一个氢原子剩余的原子团就叫烃基
烷烃失去一个氢原子剩余的原子团就叫烷基
《环节七》判断烷基同分异构体方法I.教师拿起手中的丙烷,指着模型向学生提问:
1、丙烷有同分异构体吗?
2、丙烷去掉一个氢的去氢方式有几
种?
得出结论:丙基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II.利用模型思考丁基的同分异构体有几种?
教师分析:丁烷有两种同分异构体,每种都有两种去氢方式,所以丁基有四种同分异构体。
III.得出结论:烷基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方法是先确定相应烷烃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在确定每种同分异构体有几种去氢方式,相加在一起即可。
《环节八》思维发散,举一反三,提升能力。
I.将思维发散起来进行深入研究,如果丁基与一个氯原子相连,那么所形成的有机物有几种呢?三名学生上台演示,一
人拿-CH2-,一人拿
,一人拿进
行组合,得出3种同分
异构体
学生观察模型回答
动手感受
小组讨论
学生观察模型进行思
考
学生回答
生对同分异构体有了
更深入的认识,提高了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一次利用模型,充分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引入烷基,深入学习烷
基的同分异构体,使学
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
到进一步提升,思维得
到了升华。
通过模型演示实践,使
学生逐步体会到烷基
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方
法,提高学生归纳总结
的能力
使学生举一反三的思
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
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