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分析法原理和方法论小结与训练
精选矛盾分析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
![精选矛盾分析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429e6113169a4517723a3b4.png)
精选矛盾分析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1、对立统一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这就要求我们要一分为二、全面看问题;要学会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反对]:片面看问题;割裂对立统一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2.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这就要求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有利的方向转化。
[反对]否认转化的条件性,把矛盾双方的转化看成是任意的。
3、矛盾普遍性、客观性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矛盾还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
这就要求我们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解决矛盾的方法。
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反对]:害怕矛盾,回避和掩盖矛盾。
片面地看问题,一点论。
4、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反对]:反对不对事物作具体分析,搞形而上学的“一刀切”、“一风吹”。
5、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这就要求我们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
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认识事物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还要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
[反对]:反对割裂二者关系的形而上学观点,只看到事物的普遍性,看不到特殊性,而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别;只看事物的特殊性而否认普遍性,而看不到事物之间的联系。
6、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和决定作用,次要矛盾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善于抓住并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矛盾分析法原理及方法
![矛盾分析法原理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7d64f59581b6bd97f19ea88.png)
矛盾分析法原理及方法矛盾客观性的认识误区:(1)人们能有意识地制造矛盾的问题。
自然界本身就存在矛盾,不是人们制造出来的。
矛盾的产生和消灭是客观事物自身运动的结果,不是人能够有意识地制造出来的。
因而,决定了我们只能承认矛盾,并敢于揭露矛盾。
(2)解决矛盾就是取消矛盾。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人们解决的是某一具体矛盾,当这一矛盾解决后,又会有新的矛盾出现,是不可能取消矛盾的。
(3)有矛盾就是坏事。
矛盾分析法一分为二矛盾具有普遍性,但是不能认为有矛盾是坏事。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就没有世界的变化和发展。
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这才是正确对待矛盾的态度。
正确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从事物的性质上来讲的,二者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是从范围上来讲的,可见有根本的区别。
(2)不能说“普遍性包含特殊性”。
因为各种特殊性、个性是千差万别、丰富多彩、具体生动的,而普遍性、共性是抛开了事物各自特殊的东西,是抛开了许多丰富多彩、具体生动的个性、特殊性,只是概括、抽象出了它们的共同的本质。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表现上存在着对应: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①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②是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③是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的理论依据。
(2)发展中国特色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矛盾含义:矛盾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矛盾分析法一分为二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1)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它有两方面的含义,意识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分析法原理及方法
![矛盾分析法原理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962672ff524ccbff0218401.png)
(2)统一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同一性是相对的。
它包含两个方面,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双方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二)方法论坚持用一分为二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一) 原理内容(1)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3)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二) 方法论我们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三、矛盾的普遍性原理(一) 原理内容矛盾具有普遍性。
(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即事事有矛盾;(2)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二) 方法论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解决矛盾。
四、矛盾的特殊性原理(一) 原理内容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它包含三种情形:(1)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2)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3)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其特殊性。
(二) 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五、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一) 原理内容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1)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2)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二) 方法论(1)遵循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顺序。
(2)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的历史的统一。
六、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的原理(一) 原理内容(1)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2)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辩证统一的。
(二) 方法论(1)办事情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矛盾分析法原理及方法
![矛盾分析法原理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e324ea8767f5acfa0c7cd0e.png)
矛盾分析法原理是:指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进而解决矛盾的一种方法。
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它的意义在于使我们更清楚的看待各种问题,有利于解决这些问题。
那么,我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怎样正确地应用矛盾分析法呢一般说来,有以下三种方法:一、坚持深入地观察和认识问题,忌表面性在分析事物的矛盾时,不能仅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上,而应该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即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分析和把握各种矛盾的特点,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马克思说:“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
”可见,,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矛盾,不是单凭直觉就能达到。
相反,只有耐心、细致、艰苦地深入到事物内部去分析各种矛盾的各个部分,一步一步地深入到问题的实质上去分析,才能有效地解决矛盾。
二、坚持全面地分析和认识问题,忌片面性.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就是要全面地分析和认识事物统一体中的各种矛盾及其两个方面的特点,既要了解正面的、肯定的因素,又要了解其反面的、否定的因素;既要了解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了解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而且还要了解主次矛盾及矛盾主次方面的相互联结、相互作用和互相转化。
只有这样,才能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对事物的认识既是全面的,又能把握重点和主流,否则就会陷入片面性。
三、坚持从事物本身的矛盾出发去认识事物,忌主观性要做到从客观事物本身的矛盾出发去认识事物,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由于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多样的,又是千变万化的,因此我们对事物矛盾的分析,不能套用统一的模式或先验的根据,只能遵循事物自身的逻辑和矛盾运动的法则。
经验主义者根据过去的经验来推断当前事物的矛盾及其性质;教条主义则把某些抽象的理论原则强加在现实事物中的具体矛盾上。
这两种态度都是主观主义,脱离具体事物自身矛盾的客观实际,因而不能正确认识事物。
总之,要做到正确运用矛盾分析法去认识事物,必须遵循矛盾规律,因为矛盾是客观存在的,矛盾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矛盾分析法原理及方法
![矛盾分析法原理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16d98b9bb4cf7ec4afed0de.png)
矛盾分析法原理及方法一、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一)原理1、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斗争性——相互排斥、相互分离。
2、辩证关系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二)方法论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二、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一)原理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具有普遍性。
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二)方法论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批判与继承相统一。
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二)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矛盾分析法的核心要求是善于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四、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方法(一)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二)方法论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观点。
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个别——一般——个别。
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我们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
五、“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一)原理1、两点论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都包含有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都有自己的两点。
矛盾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
2、重点论(1)主次矛盾辩证关系。
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在复杂事物中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
(2)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每一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
(二)方法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分析法原理及方法
![矛盾分析法原理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ebf61821a37f111f0855b0b.png)
矛盾分析法原理及方法(一)原理1、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斗争性——相互排斥、相互分离。
2、辩证关系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二)方法论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二、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一)原理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具有普遍性。
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二)方法论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批判与继承相统一。
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二)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矛盾分析法的核心要求是善于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四、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方法(一)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二)方法论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观点。
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个别——一般——个别。
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我们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
五、“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五、“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一)原理1、两点论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都包含有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都有自己的两点。
矛盾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
2、重点论(1)主次矛盾辩证关系。
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在复杂事物中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
(2)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每一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
(二)方法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的原理和方法论总结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的原理和方法论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5fd494eb307e87101f696ed.png)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矛盾分析法)一、矛盾的观点、矛盾的普遍性原理1.【原理】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2.【方法论】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二、矛盾的特殊性原理1.〖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2.〖方法论〗: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①两者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②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这一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标志性词语:四、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
标志性词语:五、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
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善于把握事物的性质,抓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标志性词语:六、“两点论”和“重点论”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重点论”指分析和解决问题时,首先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抓住重点和主流;“两点论”指要恰当处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的原理和方法论总结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的原理和方法论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18e9a539e314332386893a0.png)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一、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辩证关系原理1.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矛盾即对立统一。
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割的。
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基本属性。
2. 〖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即既要看看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的关系;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变。
)3. 〖反对〗:反对片面看问题(一点论),割裂对立统一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重点掌握】1.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矛盾的客观性是指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 〖方法论〗:要求我们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还要坚持一分为二,两分法,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
3. 〖反对〗:反对回避、否认和掩盖矛盾,遇见矛盾绕着走的做法,又要反对片面地看问题的观点(一点论,绝对化,片面化)。
三、矛盾的特殊性原理【重点掌握】1.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矛盾分析法]矛盾分析法: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矛盾分析法:矛盾分析法](https://img.taocdn.com/s3/m/a98d12d24693daef5ef73d4d.png)
[矛盾分析法]矛盾分析法:矛盾分析法[矛盾分析法]矛盾分析法:矛盾分析法篇一 : 矛盾分析法:矛盾分析法-特点,矛盾分析法-要求矛盾分析法是依据对立统一规律,在方法论上必须坚持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看问题、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解决矛盾的根本方法。
矛盾分析法作最根本的认识事物和分析问题方法,在整个辩证唯物主义方法体系中居于基础和核心地位,公共政策分析离不开唯物辩证法的视野,也离不开矛盾分析法这个基该方法。
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核方法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
矛盾分析法_矛盾分析法 -特点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核方法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
它不仅能说明现在,而且能预测未来。
尤其对宏观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有它独到的作用。
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
矛盾分析法_矛盾分析法 -要求第一、矛盾分析法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法矛盾就是对立和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就是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就是矛盾的同一性。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2种基本属性,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
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另一方面,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矛盾的斗争性是以矛盾双方具有内在的同一性为前提的。
在采用矛盾分析方法进行公共政策分析中,必须把握好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必须将同一性与斗争性有机的结合起来,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去认识和把握社会问题。
第二、矛盾分析方法是内外因分析法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矛盾,矛盾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事物的内部矛盾就是事物发展的内因,事物的外部矛盾就是事物发展的外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
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https://img.taocdn.com/s3/m/997d1abb960590c69ec37652.png)
5、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关系原理 (1)原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的过程 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集 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2)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 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不能忽略次要矛盾的解 决,做到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7、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
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 论的统一,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
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七个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发在一定条 件下相互转化。 2、矛盾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第一,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用正确的方 法解决矛盾。 第二,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3、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都各有其 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 原理 第一、要坚持共性和个性具体的历史 的统一 第二、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和 原理 (1)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矛盾内部处 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 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要善于把握矛盾主 要方面,抓住其本质和主流。 (2)原理: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 也有一定的影响。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的 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不能忽视支流。
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https://img.taocdn.com/s3/m/af38cc619b6648d7c1c746e8.png)
矛盾观点和矛盾分析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1、对立统一的观点。
(全面的观点)原理内容:(1)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2)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坚持两点论。
例:蝉噪林愈静,鸟鸣叫更幽2、矛盾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的矛盾。
方法论:要求我们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反对一点论。
(片面)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讳疾忌医3、矛盾特殊性原理。
原理内容:(1)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3)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反对一刀切。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原理。
原理内容:(1)矛盾的普遍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有助于我们学会正确认识事物的秩序,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例:举一反三5、主次矛盾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但次要矛盾反过来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
(2)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办事情既要抓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例:中心,重点,关键,牵牛要牵鼻子,经济建设6、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矛盾分析法的四个原理是
![矛盾分析法的四个原理是](https://img.taocdn.com/s3/m/8253617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6.png)
矛盾分析法的四个原理是
矛盾分析法是一种用于解决问题和矛盾的方法,它基于以下四个原理:
1. 矛盾普遍存在原理: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在社会生活中,矛盾都是普遍存在的。
2.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原理: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和变化的动力,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3. 矛盾的主要和次要方面原理:矛盾具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主要方面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次要方面则对事物的发展起次要作用。
4. 矛盾的转化原理: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会发生转化,即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可能会发生变化,矛盾的性质和形式也会发生变化。
这些原理是矛盾分析法的基础,通过运用这些原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中的矛盾。
矛盾分析法总结
![矛盾分析法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da99c523b3567ec102d8af4.png)
六: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原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占主导地位, 对事物的发展其决定作用。主要矛盾和次 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 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 要矛盾。还要统筹兼顾,恰当的处理次要 矛盾。
七、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原理:1.区别 :矛盾主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占 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2.联系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排斥,并在 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 和支流。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 特殊性之间是共性和个性、一般与个别的 关系。①两者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 寓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 开普遍性。②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 殊性相结合, 坚持从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 的认识方法,做到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 史的统一。
三、矛盾的普遍性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具有普遍性, 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 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 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四、矛盾的特殊性
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 其特点。 方法论: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五、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矛盾分析法
一、矛盾含义
原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 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反映 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 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 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片面的观点。
二、矛盾的基本属性
原理:矛盾双方既相互依赖,相互贯通,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又相互排斥、相 互对立。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同一 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看到事物的对立,又 要看到事物的统一,要善于在统一中把握 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矛盾观与矛盾分析法总结(精华版)
![矛盾观与矛盾分析法总结(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f3cc1da5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4d.png)
矛盾的斗争性原则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
矛盾的普遍性原则
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要承认矛 盾、揭露矛盾、解决矛盾。
矛盾的同一性原则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Part
03
矛盾的转化与解决
矛盾转化的条件
事物功能的改变可以引起
事物的质变,如人工智能
的发展和应用。
质的变化
2
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可
以引起事物的质变,如化
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
结构的变化
3 事物内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可以引起事物的质变,如 机器的改进和升级。
矛盾解决的途径
01
调和妥协
通过协商和妥协的方式解决矛盾, 使双方或多方达成一致意见。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理论应用于实践,通 过实践来检验和发展理论。
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未来的研究可以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 方法,从多个角度深入研究和理解矛盾的本质和特性。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矛盾分析法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
通过分析社会现象中的矛盾关系,揭示社会问题的本质和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例 如,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等。
矛盾分析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例如,家庭关系、人 际关系等。
矛盾分析法的原则
矛盾的特殊性原则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 物发展的过程中,贯穿于每一事物发 展过程的始终。
矛盾分析法原理总结
![矛盾分析法原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fbba77d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68.png)
矛盾分析法原理总结矛盾分析法(Contradiction Analysis Method)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它起源于苏联的发明家和工程师阿尔图尔·谢尔盖耶维奇·格谢利克的研究。
矛盾分析法基于对问题矛盾存在的假设,通过分析问题的矛盾因素和矛盾解决方法,寻求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下面将对矛盾分析法的原理进行总结。
矛盾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两个或多个因素之间存在的冲突或对立关系。
矛盾分析法通过分解问题,找出存在的矛盾因素,以及矛盾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矛盾进行分析,找到解决矛盾的办法,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它存在于任何问题和现象之中。
矛盾是事物内部因素相互制约、相互矛盾的结果,而非外在的干扰因素。
2.矛盾的特点: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唯一性。
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任何事物和现象之中,唯一性是指不同事物、不同现象之间的矛盾是特定的、直接相关的。
3.矛盾的主次关系:矛盾存在主次之分,其中一方是主要的矛盾方面,另一方是次要的矛盾方面。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主要矛盾并解决它,从而消除次要矛盾。
4.矛盾的变化规律:矛盾的存在不是恒定不变的,它具有发展变化的规律。
矛盾从量变到质变,从不稳定到稳定,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解决方法。
基于以上原理,矛盾分析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明确问题: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分析问题的矛盾因素。
要准确把握问题的本质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避免陷入次要矛盾的纠缠。
3.寻找解决方法:通过分析矛盾因素之间的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以采用逐一排除矛盾、转化矛盾、矛盾互补等方法,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
4.验证解决方法:对提出的解决方法进行验证和修正。
可以使用试错法、实验法、模拟法等方式,验证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5.总结和应用:总结矛盾分析的经验和教训,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通过反思和总结,提高矛盾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矛盾分析法的原理
![矛盾分析法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2d88c8a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f.png)
矛盾分析法的原理
矛盾分析法是一种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它是由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所提出的。
该方法的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矛盾的普遍性:维果茨基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存在。
在任何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的需求、目标、价值观等之间的矛盾。
这些矛盾驱动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2. 矛盾的推动作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
当存在着不同的需求或目标时,矛盾就会推动人们去寻求解决办法,进而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3. 矛盾的辩证性:维果茨基认为,矛盾不仅是对立的,还具有统一的一面。
他提出了矛盾统一律,即矛盾的对立面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最终达到新的统一状态。
4. 矛盾的分析方法:在矛盾分析中,重点是发现和分析矛盾的本质、矛盾双方的相互关系以及解决矛盾的方法。
这一方法可以通过调查研究、实验观察、对比分析等手段来实施。
矛盾分析法的核心思想是以矛盾为切入点去理解和解决问题。
通过揭示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寻找矛盾的解决方法,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矛盾分析法原理及方法
![矛盾分析法原理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d8cecce8762caaedd33d448.png)
矛盾分析法原理及方法一、矛盾分析法原理(一)什么是矛盾?所谓矛盾即对立统一,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基本哲学范畴,是指事物之间普遍存在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种状态。
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就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
关于事物矛盾及其运动的规律,叫做对立统一规律,它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二)什么是矛盾分析法?矛盾分析法是指运用矛盾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内部的各个方面及其运动的状况,以达到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
认识事物就是认识矛盾,解决问题就是就解决矛盾。
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
二、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及其包含的方法论概括起来,对立统一规律具体包含5大方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等,但4大关系又具体表现为7大原理及其衍生出的7种方法论。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即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1.原理内容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两种基本属性,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不可分割的,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共处在一个统一体中。
2.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既看到对立又看到同一,既看到问题的一面,又要看问题的另一面,切忌片面看问题。
(二)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原理1.原理内容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存在发展的根本原因和依据;事物的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存在发展的条件;内因和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方法论要认清事物的内部矛盾,抓住内因;也要分析事物的外部矛盾,把握它的外因;还要高度重视内外因之间的转化。
(三)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原理1.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每一事物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的矛盾运动。
矛盾的客观性是指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个基本原理和方法论1、矛盾对立统一原理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5、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关系原理6、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关系原理7、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1、矛盾对立统一原理【原理容】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具有相互依赖和相互转化的【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A、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B、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又要看到双方的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注重统一;)【反对】反对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一点论),反对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关键词】“既……又……;虽然……但是;双赢;双刃剑;成就……困难……;机遇…挑战;相反相成”【该原理经常应用于】用对立统一原理分析A和B的关系------(通常是一对反义词,二者之间存在冲突,顾此失彼)【答题模式】(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A与B是对立统一关系(2)一方面,A与B存在一定的对立性,……分析……另一方面,A与B也具有统一性……分析……(3)总而言之,我们必须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既要……又要……(或把……和……有机结合或兼顾……)例1:(2007·)“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
”这句格言说明事物是( D )A.相互依存B.相互转化C.相互渗透D.相反相成例2:(2009·)“5.12”汶川震后,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川中学高三学生时,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大字。
“多难兴邦”一词蕴含的哲理是( B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例3:(2008·)下边的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C )A.要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要坚持运动的观点C.要坚持全面的观点D.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例4:(2008,26)“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说明( A )A.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C.矛盾的斗争性决定矛盾的同一性D.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矛盾的普遍性例5:(2011年第30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漫画《羡慕》(作者:周中华)中双方改变处境的努力最终失败的原因是( A )①只注意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忽视其曲折性②只注意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忽视其前进性③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同一性,而忽视其斗争性④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斗争性,而忽视其同一性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例6:[2011·卷] 观察右图(改编自耶门《沉默集》),请你从矛盾同一性的寓意出发选择漫画标题,最贴切的是( C )A.目标:奋斗的方向B.信念:勇者的利器C.障碍:跨越的支点D.天才:勤奋的结晶例7: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A )A.兼听则明,偏信则暗B.人无远虑,必有近忧C.一着不慎,满盘皆输D.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例8:某些地方政府管理理念错位,为提升城市形象,忽视民生问题,要建“无摊贩城市”。
目前,的无证摊贩约5万个,市政府经调查研究,一改往日对马路摊点一律封杀的做法,出台《城市设摊导则》,规定:部分市区路段经市民同意,便可设置部分便民摊点,政府颁发临时许可证,这既可扩大就业,方便居民生活,又可规城市摊点管理。
运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民生问题的关系。
(10分)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摊点问题既涉及城市形象又涉及民生问题,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②一方面,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民生问题存在一定的对立,有时塑造城市形象与民生问题会有冲突;另一方面,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民生问题具有统一性。
塑造城市形象必须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民生问题的解决也要有利于维护和塑造城市形象。
③在二者关系问题上,应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应将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民生问题有机结合起来。
2、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原理【原理容】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矛盾的客观性是指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坚持用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注:考试时这一哲理可以这样表述:矛盾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反对】反对回避、否认和掩盖矛盾,遇见矛盾绕着走的做法,又要反对片面地看问题的观点(一点论,绝对化,片面化)例9:(2009·天津,4)丝瓜俯视南瓜说:“我的藤蔓很长,可以爬得很高。
清晨能看到冉冉升起,傍晚能看到夕阳徐徐落下。
”南瓜说:“我的果实很重,无法爬到高处。
但我依托着泥土,感到踏实和温暖;也能观察到身边细微的变化。
”下列说法中与该寓言寓意一致的是( B )A.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C.金无足赤,人无完人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例10:(2008全国卷Ⅱ29)“借用别人的智慧来做事,因为你的智慧是有限的。
”这句话所强调的是( B )①做事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各种有利条件②做事要考虑事物的联系,割断那些不利的联系③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人不可能没有缺憾④任何理性认识都是正确有用的,要借用别人的认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例11:一系列惠农政策措施在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我国农业也面临着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
上述对当前农业农村形势的认识符合的辩证法道理是( D )A.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B.整体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的C.主次矛盾是相互影响的D.矛盾是普遍存在的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原理容】矛盾具有特殊性。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1)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2)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3)复杂事物的诸多矛盾、同一矛盾双方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注:考试时这一哲理可以这样表述: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12:(2010高考·卷27)孔子对不同问“孝”的人回答不同。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上述问答表明(D )①“孝”的涵不具有共性②“不孝”的表现大体相同③“孝”的要求要体现个性④“孝”的方式应因人而异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例13:(2010年高考·卷31)针对中小学办学中存在的偏离国家课程计划、片面追求升学指标、学生在校集中学习时间过长等问题,2009年6月省教育厅颁布了深入人心的实施素质教育的“五严”规定。
这表明(D)A.制度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B.理论创新决定实践创新C.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例14:(2010年高考·卷21)碘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但“一刀切”补碘会使有些人摄碘过量。
作为非缺碘地区,市场增售无碘盐,市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调节摄碘量。
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A )①事情要把握度②看问题要力求全面③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④做事情要突出重点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 D. ①③④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的。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事物的共性指导下,研究事物的个性。
要善于从事物的个性中概括出事物的共性。
要坚持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注:考试时这一哲理可以这样表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的,在一定条件下又相互转化。
要求我们要坚持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这一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1)坚持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先试点,后推广(普及);先进经验的推广运用等工作方法;(2)说明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共同特征和基本原则,如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共产党的领导等,又要立足于本国的实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说明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的辩证统一;(4)说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具有社会主义的一般特征,而且具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国情。
【反对】既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忽视矛盾的特殊性(个性),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别;又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个性),忽视矛盾的普遍性(共性),看不到万事万物的联系。
例15:[2011·卷] 当今,各地城市建设除了追求“人文、生态、宜居”的目标,还注重展现个性魅力、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
这种城建思路体现的哲理是( B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D.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例16:(2009·,9)中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一是“取类”,把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集中起来,发现事物之间的相类性,“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二是“比象”,在对“类”有了认识之后,“因而伸之,触类而长之”。
中医“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包含的哲理是(D )A.把握主要矛盾才能抓住问题关键B.从整体着眼才能把握局部的性质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依存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例17:(2008卷31)经验告诉我们,手接触到火会感觉到烫,甚至被灼伤。
《庄子。
天下》中辩者却提出了“火不热”的命题。
分析这一看上去荒谬的命题,可以使我们在一般与个别、主观与客观关系等问题上得到一些有益启示。
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C )①“一般的火”独立于“个别的火”,前者不热,后者热②“一般的火”寓于“个别的火”之中,不能说“火不热”③“热”感觉由“火”引起,但不存在于“火”中,所以说“火不热”④“热”与“不热”因人而异,没有标准,所以可说“火不热”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例18:(2008卷30)在传统京剧表演中,同一类型角色的表演有大体一致的程式,就像唱歌、奏乐要遵循一定的乐谱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