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

合集下载

媒介建构现实的三种研究范式

媒介建构现实的三种研究范式

媒介建构现实的三种研究范式媒介建构的现实有别于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的现实世界,它是一种高度依赖个体经验的意义世界,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媒介建构现实方式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查看。

“媒介建构现实”已经成为传播学界的一种共识,然而对于媒介如何“建构”现实的说法存在很大的争论。

这种争论一方面是因为传播学理论基本来自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直接导致了传播研究中不同的理论范式;另一方面,传播学往往被视为社会学科,学者们更为关注具体问题的解决,例如媒介效果、传播语言等等,而对一些理论问题经常缺乏刨根究底的兴趣。

但是“媒介建构现实”作为一个基础理论问题,从研究范式的视角来深入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媒介现实”作为一种建构的社会现实“媒介建构现实”之所以成为共识,是因为人们意识到媒介化语境下的现实只是一种“建构”的媒介现实。

“建构”一词来自英语“Construct”,具有构造、建筑、创造、生产、结构等意义。

也就是说,媒介所建构的现实与我们亲身体验的现实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复制关系,而是再度创造或生产的关系。

媒介建构论者认为这是一种以“虚拟”为特征的社会现实。

沃尔特·李普曼(WaltLipp-mann)(1922)很早就注意到了媒介现实的虚拟性。

他认为,新闻媒介对现场事件的表达经常是错误的:它所创建的形象经常是误导的、歪曲的,也错误地描画了我们头脑中对外部世界的形象。

他同时又认为,人们经常不是按照实际的事实与事件来作出决定,而是按照他们从新闻媒体中感知到的他们自认为真实的环境中发生的一切来做决定[1]。

李普曼所提到的新闻媒体所构建的环境就是媒介现实。

C怀特·米尔斯(CWright·Mills)(1967)提出了“二手世界”的概念。

他认为,“理解人类处境的第一条原则就是人们生活在一个二手世界中。

……他们关于世界以及自身的印象是由他们从来不曾遇见将来也不会遇见的众多的目击者所给予的……”[2]。

媒介研究框架

媒介研究框架

媒介研究框架媒介研究框架是指在进行媒介研究时,所使用的一种理论模型或概念框架,其作用是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媒介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从而更加准确地突出研究问题的关键点。

下面将从概念、组成部分和实际应用三个方面,来探讨媒介研究框架的基本特征。

一、概念媒介研究框架是指在媒介研究中所使用的理论模型或概念框架,其基本特征是能够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媒介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二、组成部分媒介研究框架主要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是:理论框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 理论框架:理论框架是构成媒介研究框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一般来说,理论框架由相关的学科理论和已有的研究成果构成。

通过理论框架,研究者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研究方向,确定研究方法,以及探索新的研究问题。

2.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指研究者在媒介研究中所关注的具体内容,例如媒介产品设计、媒介意识形态、媒介文化产业等。

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分析,研究者能够获得更加深入的理解,从而为实际研究的展开提供支撑。

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指研究者在实际工作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例如问卷调查、实验研究、文献分析、案例研究等。

通过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研究者能够更加全面地把握今日媒介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演进方向。

三、实际应用在实际媒介研究中,媒介研究框架的应用并不是一个固定的、不变的过程。

根据实际研究指向的不同,研究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

此外,有关学科的发展也会影响媒介研究框架的制定。

因此,在实际研究中,研究者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进行相关的调整和修改,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媒介研究框架是指在媒介研究中所采用的一种理论模型或概念框架,其目的是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媒介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媒介研究框架的制定不是一个固定的、不变的过程,研究者需要根据自身研究的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

媒介的框架理论

媒介的框架理论

框架理论(frame theory)对于大众传媒来说,框架就是一种意义的建构活动,在社会系统中新闻框架是消息来源、社会情境、新闻工作人员等因素互动的结果。

在近十年,框架论开始为传播学者所运用。

框架的概念源自人类学家贝特森,贝特森认为心理框架是一组讯息,或具有意义的行动。

由高夫曼将这个概念引入文化社会学,代表了个人组织事件的心理原则与主观过程。

高夫曼也借用了贝特森的心理情境的说法,认为框架乃是在特定心理情境中,由一群语言符号讯息所发展出来的经验,人们借此建立了观察事物的基础架构,用来处理和分析外在世界层出不穷的社会事件。

可见,框架概念经历了从贝特森的人类学到高夫曼的符号互动理论,再到传播学的历程。

后来再被引入到大众传播研究中,成为了定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观点。

高夫曼是戏剧主义理论中的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家,他用戏剧性的比喻来分析人的行为。

高夫曼认为对一个人来说,真实的东西就是他或她对情景的定义。

这种定义可分为条和框架。

条,是指活动的顺序,框架,是指用来界定条的组织类型。

对于信息传播活动的研究,高夫曼也是放在框架分析的背景中进行的。

高夫曼认为框架是人们将社会真实转换为主观思想的重要凭据,也就是人们或组织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

那么框架是如何来的呢?高夫曼认为一方面是源自过去的经验,另一方面经常受到社会文化意识的影响。

加姆桑进一步认为框架定义可分为两类,一类指界限,也就包含了取舍的意思,代表了取材的范围;另一类是架构——人们以此来解释外在世界。

这里可以把框架概念理解为一个名词和动词的复合体。

作为动词,是界限外部事实,并心理再造真实的框架过程;作为名词,就是形成了的框架。

对于作为动词的框架,学者们对于它的具体机制作了许多的研究,并且有不同的说法,如,基特林认为是选择、强调和排除,恩特曼指出是选择与凸选,台湾的钟蔚文与藏国仁认为是选择与重组等。

对于新闻媒体的框架研究,学者们基本上是源自高夫曼的思想。

坦克德认为框架是新闻的中心思想。

论媒介真实与客观现2

论媒介真实与客观现2

论媒介真实与客观现实论文摘要为了研究媒介真实与客观现实二者间的关系,通过查找文献,上网查资料等方法,阐述了媒介真实与客观现实以及媒介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系,论证了媒介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人们的思想,现实世界的存在不依赖于媒介世界,但现实世界的发展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时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媒介世界的反作用。

媒介真实是虚拟的片面的主观的,而,客观现实则是已经存在的,不由人们思想变化的物质。

最终得出结论:媒介真实不可能与客观现实完全一致,它主观片面的反映了客观现实。

正文媒介:马歇尔·麦克卢汉首创了我们现在惯用的术语--"媒介",同时还是孕育"地球村"概念的母体。

他在《理解媒介》中强调"媒介即是信息",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

(1.所有媒介都具有解释性。

媒介产品是多种因素决定的解释性产品。

媒介素养的宗旨就是理解对这种解释的构建,即这些解释是如何建构的,包括假新闻是如何生产的,传播的目的是什么,以及后果如何等。

2.媒介构建真实。

媒介的责任是为多数人建构个人对真实世界的理解和其运行规律。

我们的真实观来源于媒体提供的讯息,人们的真实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众传媒。

)(1)从以上信息可以知道绝大多数的人们对于外在世界的形象与观念还主要依赖于来自各种媒介的信息和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

我们所了解的真实,只是传媒所展现给我们以及人们口口相传的。

而客观现实是怎样的,对于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来说,显然那是未知的。

人们常说我们生活在两个世界之中,一是真真切切的现实世界,一是多多少少有点"虚幻" 的媒介世界。

有人把前者称之为"第一经验环境",将后者称之为"第二经验环境"。

(2)李普曼也在其名著《舆论学》中提出了"身外世界与脑中图景"这个意味深长的命题。

大众传播与现实“框架”

大众传播与现实“框架”

大众传播与现实“建构”一、框架与媒介框架、新闻框架Who:人类学家贝特森1955年《一项关于玩耍和幻想的理论》(使用框架考察人的认知和传播行为)社会学家戈夫曼1974年《框架分析》(直接影响)What:框架:指人们用来认识和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构,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归纳、结构与阐释都依赖一定的框架,框架使得人们能够定位、感知、理解、归纳众多具体信息。

含义:①框架作为一定的知识体系或者认知定势预存在我们的大脑中,它来自于我们过去实际生活的经验;②我们根据既有的框架来“建构”我们对新事物的认识。

个人框架:每个人在“关于存在、发生和意义这些问题上进行持续不断的选择强调和表现时所使用的准则组织框架:一个组织信息处理的认知结构或定性准则,根据这种认知结构或准则对信息处理的结果,体现了一个组织对该信息性质的基本判断及其动机、立场、倾向和态度媒介框架:媒介机构信息处理的组织框架,适用于多类型的媒介信息生产和传播过程新闻框架:新闻选择、加工、新闻文本和意义的建构过程受众框架:受众个人接触和处理大众传播信息的认知结构和诠释规则,来自于受众过去的社会生活经验积累、既有的价值观念和态度、行为取向,并引导着受众个人处理新的信息理解新闻框架:1)新闻框架是新闻媒体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性处理的特定原则,这些原则来自于新闻媒体的立场、编辑方针以及与新闻事件相关的利益关系,同时又受到新闻活动的特殊规律(如新闻价值)的制约2)在一定的新闻文本中,新闻框架通过一定的符号体系(定性的关键词或具有特定意义的图像符号等)表现出来,这些符号形成对新闻事件的意义的建构(Case:反恐,反独裁,解放人们,资源争夺。

入侵,霸权主义)3)在新闻报道中,框架的存在是一种必然,由于时效性和新闻文本的特性,新闻记者不可能在一篇报道中事无巨细地罗列这些属性,而只能抓住事件的若干主要属性,并把它纳入一定的框架之中(所谓的打包)。

在这个意义上,坦卡德把新闻框架的建构定义为“采取集中的组织思路,通过选择、强调、排除和精心处理等方式对新闻内容提供背景,并提出中心议题的活动”4)新闻框架作为媒体为新闻事件定性的主导性框架,对受众认识、理解新闻事件以及对新闻事件作出反应具有重要的影响(框架效果)。

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

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

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作者:张业彤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2018年第15期《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的成书,源自臧国仁对传统新闻定义及新闻客观性的思考。

其基本核心观点可以概括为:新闻并非是对世界镜子般的反映,本质上,新闻是各方力量在[互动]中共同建构出的一种媒介真实。

作为消息来源的组织及其内部文化,作为新闻最终决定者的媒体及其工作常规、内部文化和规范,作为潜藏在人们心中的对新闻媒体、对社会的情境预设,以及作为被报道对象的事件本身,都属于影响新闻报道的力量。

在臧国仁已有图式的基础上,我得到了图1。

由于《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对政策、读者未展开详细的讨论,因此图1想要展现的重点是影响单个消息来源与单个新闻媒体间互动形式的因素,而对读者、政策的关系未做改动。

如图1所示,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双方在互动时会受到各自内在文化的影响。

新闻工作者个人常受到新闻常规潜移默化的影响(如路线、时间)而选择消息来源,另一方面,消息来源也根据其组织文化中的价值观,决定以何种策略或方式与新闻媒体交往。

已有研究显示,组织文化背后的世界观会影响选择何种沟通策略(包括对内对外的沟通)。

开放式的组织倾向于采取双向对等模式,而持较保守组织文化的消息来源则倾向于单向宣传式的沟通行为,因此也更容易和新闻媒体产生资讯不协调的现象。

简言之,[互动]过程中的能动性因素并非一句体制或一句媒体定位就可涵盖的。

其中,[高层次结构]指向戈夫曼所言的“这是什么事”。

我认为不妨将“这是什么事”当做[中心思想]来理解,其内涵并不是对新闻事件5W的描述,而是对事件的定义。

最后,[框架]也可以通过语言或符号表现,于新闻媒体而言就是其新闻作品的语句句法结构及用字技巧。

在论述[低层次结构时],臧国仁提出,框架须要透过语言或符号表现,对于这个说法,我目前的观点是:臧的理论建基于建构主义,从其理论传统来讲,符号便已囊括了我们所认知的世界(这一方面我还不是特别清楚)。

目前来说,符号互动是解释人类互动的一种比较好的路径,但人类是否还有其他互动形式,仍有待探究。

框架理论与框架效果

框架理论与框架效果

不同的表述框架对决策选 择的影响
决策一 方案表述内容 选择率
方案A
200人可以获得救治
72%
方案B
1/3 的人被救治而 2/3 的 28% 人会死亡
方案表述内容 选择率
决策2
方案C
将会导致400人死亡
22%
方案D
无 人 死 亡 概 率 为 1/3 且 78% 600 人 全 部 死 亡 概 率 为
国内的许国贤( 2005)曾以「民主政治的成本」专文探 讨「政治庸俗化」产生的原因,并对「表演政治」有较 深刻的剖析与阐释;而由「政治庸俗化」角度延伸之硕 士论文,王建雄( 2006)也有类似发现,不过该论文主 要探讨即便政策牛肉不断的端出,但政策的设计却在政 客操弄下,沦为讨好选民的一种短视(王建雄, 2006), 和「名人政治」概念显有落差。李人豪( 2005)针对国 会立委、电视记者、电视新闻之表现,分析电视新闻如 何再现立法委员,是否着重呈现其表演行为,和本研究 的取向接近,但更偏重政治人物表演行为的动机以及政 治逐渐市场化之营销取向。而非政治「名人」的新闻报 道特色和趋势分析。
新闻框架的“建构”包含了两 层含义 :
第一层是“框限” ,即决定新闻取材范围, 主要使用选择策略,选择不同的事实或事物不 同属性加以提示或凸显; 第二层是“内在结构” ,这里主要使用 重组 策略,即在入选的报道内容各要素之间,按照 一定的逻辑进行系统的联系与组合,由此建构 新闻文本的完整意义。
传播效果表明受众对于大众传播并不是被动 反应,其反应受既有倾向,群体规范,社会关 系网络 选择性接触等因素影响制约,这些因 素也是受众框架的组成部分。
作为不定量多数的个人集合体,受众框架也 是多样的,应用不同的框架解读的结果可能出 现对新闻信息的同向解读 对抗式解读 妥协式 解读等各种情况。围绕新闻事件的受众个人反 应或作为集合反应的舆论态度是媒介框架与受 众框架相互作用的结果。

媒介建构现实:理论溯源、建构模式及相关机制

媒介建构现实:理论溯源、建构模式及相关机制

媒介建构现实:理论溯源、建构模式及相关机制一、本文概述在数字化信息时代,媒介已成为人们获取和解读世界的重要工具。

媒介通过选择、加工和呈现信息,不仅传递了知识,更在无形中建构了我们的现实认知。

本文旨在探讨媒介如何建构现实的理论基础,分析媒介建构现实的多种模式,以及深入揭示其内在机制。

我们将首先回溯媒介建构现实的理论渊源,从历史的角度梳理相关理论的发展脉络,包括媒介环境学、符号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分析媒介建构现实的多种模式,包括选择模式、强化模式、框架模式等,探讨不同模式下媒介如何塑造我们对现实的感知和理解。

本文还将探讨媒介建构现实的相关机制,包括媒介议程设置、媒介偏见、媒介依赖等。

这些机制共同作用于媒介信息的传播和接收过程,影响我们对现实的认知和理解。

通过对这些机制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媒介如何建构现实,以及这种建构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产生的影响。

本文将对媒介建构现实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进行总结,探讨如何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更好地利用媒介的功能,提升我们的现实认知和理解能力。

二、理论溯源媒介建构现实的理论可以追溯到多个学科领域,包括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

在这些学科中,一些关键的理论和思想家为媒介建构现实提供了理论基础。

社会学领域的建构主义理论为媒介建构现实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现实是通过社会互动和符号系统建构出来的。

媒介作为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符号系统之一,通过其传递的信息和符号,塑造了人们对现实的认知和理解。

媒介通过选择、强调和解释现实事件,影响人们对现实的看法和态度。

心理学领域的认知心理学也为媒介建构现实提供了理论支持。

认知心理学强调人类认知过程的主动性和建构性,认为人们是通过自己的认知结构和经验来解读和理解现实的。

媒介通过其传递的信息和符号,与人们的认知结构和经验相互作用,从而影响人们对现实的感知和理解。

媒介通过操纵信息和符号,可以引导和控制人们的认知过程,进而影响人们对现实的看法和态度。

媒介的建构理论名词解释

媒介的建构理论名词解释

媒介的建构理论名词解释媒介的建构理论是一种广泛运用于传媒研究领域的理论框架,它通过深入探讨媒介的表现形式和构造过程,帮助我们理解媒介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媒介建构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媒介并非中立的传递工具,而是通过选择内容、强调某些信息并忽略其他信息来主动塑造社会现实。

1. 建构行为及建构过程媒介的建构行为是指媒介在呈现信息时选择和塑造的方式。

媒介机构在报道时往往会做出选择,可能基于他们的意识形态、商业利益或其他因素。

这种选择不仅限于关于内容的选择,还包括故事框架、语言风格以及图像和音效的运用。

通过这些选择,媒介塑造了观众对事件的理解和反应。

媒介建构过程是指媒介如何将现实世界转化为呈现出来的形象。

媒介并非以完全客观的方式传递信息,而是通过摄影、采访、编辑等加工工序将现实进行再构建。

这样一来,媒介就具备了选择性,可以通过突出某些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来传递特定的信息。

2. 意义和符号媒介的建构理论还强调意义和符号在媒介传播中的作用。

按照这一理论,媒介并非简单地传递现实世界的真实信息,而是通过符号和意义对现实进行编码和解码。

符号是指那些具有特定含义的物体、行为或概念,而意义则是通过符号所传达的信息和观念。

在媒介的建构过程中,媒介机构会选择特定的符号和意义来呈现某个事件或主题。

这种选择不仅影响了观众对事件的认知,还可能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例如,当媒体选择以负面方式报道某个群体时,可能会强化负面刻板印象,导致社会对该群体的偏见加深。

3. 观众的角色媒介的建构理论还关注观众在建构过程中的作用。

观众并非被动接收媒介呈现的信息,而是通过对信息的选择和解读来赋予其意义。

观众根据自身的背景、经验和价值观对媒介内容进行解码,并形成自己的认知和理解。

然而,观众的解码并不是完全自主的。

媒介建构理论认为,媒介的建构行为和表达方式会对观众的解码产生影响。

同时,观众也受到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可能会受到主流观点和社会预设的引导。

因此,观众在理解和对待媒介内容时也需要保持批判意识,积极参与媒介的建构和重构过程。

媒介环境学派的理论分析框架

媒介环境学派的理论分析框架

媒介环境学派的理论分析框架媒介环境学派认为媒介技术是塑造人类社会和思维方式的重要因素。

它强调媒介环境的整体性和复杂性,认为媒介技术与社会、文化、经济等多个方面相互交织、相互影响。

这个学派还媒介技术的历史演变和人类社会的变迁之间的关系,试图揭示媒介技术对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和国家政治等方面的影响。

媒介环境学派的要素包括媒介技术、媒介环境、人类社会和思维方式。

其中,媒介技术是媒介环境学派的核心,它包括各种不同的传播媒介,如文字、图像、声音、电子等。

媒介环境是指由媒介技术构建起来的信息交流环境,它涉及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如政治、经济、文化等。

人类社会和思维方式也是媒介环境学派的重要要素,它们受到媒介环境的影响,同时又反作用于媒介环境。

媒介环境学派的分析手法包括媒介分析、语境分析和批判性分析。

媒介分析的是媒介技术的特性、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语境分析则注重考察媒介技术在特定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媒介环境的复杂性。

批判性分析是对媒介环境的反思和批判,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媒介环境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从而提出改进的建议。

媒介环境学派在实践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新闻传播:媒介环境学派对新闻传播业有深刻的影响。

例如,在突发事件中,新闻媒体如何快速、准确地传递信息,同时避免谣言和误解的传播?媒介环境学派提供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新闻从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问题。

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媒介环境学派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在线教育、MOOCs等新兴教育形式的出现,教育环境和教学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媒介环境学派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娱乐产业:娱乐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媒介环境的支持。

媒介环境学派对娱乐产业的传播方式、受众心理以及市场运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娱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政治宣传:政治宣传是媒介环境学派的重点之一。

论框架理论与媒介形象之建构

论框架理论与媒介形象之建构

论框架理论与媒介形象之建构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框架理论与媒介形象建构之间的紧密联系,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实证研究,揭示框架理论在媒介形象建构中的重要作用。

媒介形象作为社会公众对某一事物或个体的认知和印象,其形成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框架理论提供了一种理解和分析媒介形象建构的重要视角。

本文首先将对框架理论的基本概念进行阐述,明确其在媒介研究中的应用。

接着,本文将探讨媒介形象建构的过程和机制,分析框架理论如何影响媒介形象的生成和传播。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分析具体案例中框架理论的应用及其对媒介形象建构的影响。

本文将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讨论,提出框架理论在媒介形象建构中的实践意义和改进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框架理论在媒介形象建构中的作用,为媒介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框架理论概述框架理论源于社会学领域,后被引入传播学,成为研究媒介信息处理和受众认知的重要视角。

它主张,媒介在选择、强调和解释信息时,会遵循一定的框架,这些框架既可能是媒介组织内部的规范,也可能是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

框架理论的核心在于理解媒介如何通过特定的视角和表达方式,来塑造和影响公众对于特定事件或现象的认知。

在框架理论中,媒介被视为一种社会建构的工具,它通过选择性地呈现信息和解读事件,帮助受众形成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看法。

媒介框架不仅反映了媒介自身的立场和偏见,也反映了更广泛的社会、文化和政治背景。

因此,分析媒介框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媒介信息如何被生产和传播,还可以揭示媒介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框架理论在媒介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它可以用来分析新闻报道、电视节目、社交媒体等各种媒介形式。

通过对媒介框架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媒介如何塑造公众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认知和态度,进而探讨媒介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运用框架理论来分析媒介对于特定议题或事件的形象建构。

媒介形象再现与社会真实建构【转】

媒介形象再现与社会真实建构【转】

媒介形象再现与社会真实建构:国内主要报纸对农民形象的再现研究作者:卢迎安关键词:研究生学术年会再现文化研究农民形象报纸┊阅读:1940次┊[摘要]:通过分析《人民日报》报系和《农民日报》的相关报道,本文研究了国内主要报纸对农民群体形象的再现。

研究发现,作为一家综合性报纸,《人民日报》报系对农民形象的再现是一种误现;作为一家专业性报纸,《农民日报》的再现则是一种低度再现。

再现中的偏差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农民的基本特征方面,报纸倾向于中年年龄段、男性、农村干部群体,二是报纸再现的农民生活现状与真实情况有区别。

因此,国内主要报纸对农民的再现是不真实的,不充分的,并有明显的模式化倾向,再现中体现了一种不平等的政治权力关系和中国社会传统的性别权力关系。

对于如何改进报纸媒体对农民的再现,本文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引言农民问题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已故的美国农民学家丹尼尔•托尼曾说:即使在当代发达工业化国家,“农民与农民的子孙”仍构成人口的大多数。

而在中国,他们可以说几乎构成了人口的全部。

[1]据《人民日报》报道,当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世界总人口的15%,世界农业人口的35%,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农民的规模与数量都无法与当代中国相比。

[2]中国农民的这种数量特征,构成了中国社会最基本的国情之一,也是中国根本性的问题之一,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征。

中国要在21世纪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庞大的农民队伍不能不是这一奋斗目标的重要发展动力。

他们创造的物质财富将在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举足轻重,他们的精神状态、思想情绪和社会行为也举足轻重。

可以说,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农民问题,在今年举行的“两会”上,关于三农问题的提案最多,显示了社会各界对农民问题的高度重视。

农民一词在英语中有两种译法,即farmer或Peasant。

从词义上说,farmer强调的是职业涵义,它完全是一个职业概念。

新闻传播中的媒介框架和认知建构研究

新闻传播中的媒介框架和认知建构研究

新闻传播中的媒介框架和认知建构研究媒介框架和认知建构是新闻传播研究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影响着我们对新闻事件的理解和看法。

媒介框架指的是新闻媒体在报道新闻事件时所采用的一种方式或结构,它对于观众的认知和评价具有重要影响。

而认知建构则涉及个人的认知过程,即通过与外界信息的交互来构建自己对于事物的理解和看法。

媒介框架对于新闻传播的影响是深远的。

传统的媒介框架通常是由媒体机构自身决定的,它可以通过选择什么新闻报道、如何报道以及报道中的表述方式等方面来塑造观众对于事件的认知。

例如,媒体可以通过选择报道某一特定事件来引导观众关注重要性,或是通过强调某些细节来影响观众对事件的理解。

这种选择和表述方式可以使观众产生不同的认知偏见,从而影响他们对新闻事件的评价和态度。

然而,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媒介框架的影响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现在,个人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来发布和传播新闻事件,他们的选择和表述方式同样会影响观众的认知和评价。

这意味着观众会接收到不同的信息来源,并根据自己的认知构建来理解新闻事件。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接触到的媒介框架会与他们已有的认知建构相互作用,进一步影响他们对事件的看法。

除了媒介框架,认知建构也是新闻传播研究中一个关键的概念。

认知建构涉及到个体如何从不同的信息来源中接收、处理并构建自己对于事物的理解。

不同的个体在同一事件上可能会有不同的认知建构,这是由于个体的背景、价值观和经验等因素的差异所导致的。

因此,认知建构可以解释为什么同一个新闻事件会在不同人群中产生不同的解读和评价。

认知建构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们与社交群体的互动。

个体常常会通过社交媒体和亲朋好友讨论新闻事件,从而获得不同的观点和信息。

这些观点和信息会进一步影响个体的认知建构,使他们对于新闻事件的理解更加多样化。

此外,个体的认知建构也受到新闻媒体的传播方式和时间限制的影响。

例如,当一个事件被反复报道或过于强调时,个体可能会对该事件形成一种固定的认知建构。

媒介建构的真实——媒介的物化和物的媒介化

媒介建构的真实——媒介的物化和物的媒介化

媒介建构的真实——媒介的物化和物的媒介化作者:金淘来源:《新闻世界》2015年第04期【摘要】受到政治、经济以及资本主义的影响,媒介在新闻采制过程中不断物化,政府掌握话语权,媒介成为发声工具。

与此同时,受商品经济影响,通俗文化、性别问题和重大事件被媒介化,媒介越来越符合公众认知。

【关键词】物化话语权媒介化现代社会由于媒体和传播的高度发达,人们获得的社会经验的重点已经朝着影像倾斜,而不再侧重于现实生活,“影像饱和”的时代已经到来。

人们的认知和行为也越来越受到媒介的影响,但是就像李普曼提到的,“外部世界和人们头脑中的世界是不一样的”。

李普曼把“现实”主要归纳为三种:客观现实、拟态环境和主观现实。

人们形成的对现实的认知即“主观现实”是经过媒体的中介之后的产物,这些认知已经偏离了原本的客观真实,而是一种“拟态”的现实。

而对于社会大众来说,媒介成为了讯息获得的主要渠道,成为引导民心和塑造民意的中介,因此媒介也常常被用来制造和操纵舆论。

从微观的新闻的产生过程来看,各个岗位的新闻从业人员都会从自己的角度来对事实进行加工,使其能够更加贴近自己的价值取向,无论在此过程中他们是有意还是无意的;但是从宏观上来看,整个社会的政治环境、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策法规等这些看不见的手都对新闻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早期有关于新闻媒介的研究认为,新闻媒介在社会中起着“镜子”般的作用,社会发生什么,新闻就报道什么。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新闻报道不可能像镜子一样反映社会真实,媒介已经无法完整的反映社会真实。

但是新闻从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并没有在“镜子论”中提及,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又相继有“类向论”和“再现论”的提出。

“类向论”认为媒介对真实的反映是一种模拟;而“再现论”认为新闻媒体对社会的反映是主动的,通过一种有秩序的,可被理解的方式来呈现。

“类向论”和“再现论”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新闻产制过程已经不再纯粹客观,新闻内容也已经掺和了相关人员或者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

媒体对社会事件的框架建构分析

媒体对社会事件的框架建构分析

媒体对社会事件的框架建构分析对于一个社会事件的报道,媒体在构建新闻框架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媒体对事件的选择、报道角度的确定以及用词和图片的选择等等,都会对事件的公众认知产生深远的影响。

然而,媒体的框架建构往往不可避免地受到自身利益、观点偏见、潜在的隐喻等因素的影响。

首先,媒体在选择社会事件进行报道时面临着多个因素的考量。

新闻媒体是以商业模式运营的,因此某些事件的新闻价值会因其对受众的吸引力而得到优先选择。

同时,媒体也会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对敏感事件的报道受到一定的限制,进而影响了报道的框架建构。

所以媒体在选择报道的社会事件时,往往会考虑其新闻销量与政治合规性。

而在确定报道角度时,媒体的偏见也不可忽视。

每个媒体机构都有其自身的价值观和利益,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报道角度的偏向。

例如,某些媒体偏向于强调负面的社会事件,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和观众;而另一些媒体则更倾向于报道正面的事例,以提升其公信力和形象。

这些不同的报道角度会导致公众对同一个事件产生不同的认知。

除此之外,媒体在用词和图片的选择上也会对事件的框架建构产生影响。

用词的选择可以通过对事件主体的标签化来影响公众对事件的看法。

例如,某些媒体可能会使用贬低性的词汇来形容一些社会事件的参与者,从而制造舆论的一方。

而图片的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因为图片可以很直观地传达情感和信息。

媒体在选择图片时可能会选择那些能够引起共鸣和情感激发的画面,从而影响公众对事件的态度和情绪。

媒体的框架建构不仅存在于新闻报道中,也可以在剧集、综艺节目甚至社交媒体上找到。

在社交媒体上,用户也会对社会事件进行关注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这些用户的观点往往会受到媒体报道的影响,从而形成一个更大的舆论场。

因此,媒体对社会事件的框架建构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传播,也是一种相互影响的过程。

然而,媒体对社会事件的框架建构并非所有负面。

在某些情况下,媒体的报道可以引发公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讨论,从而促进社会进步和改革。

媒介构造与当下中国社会真实_

媒介构造与当下中国社会真实_

媒介构造与当下中国社会真实_
附件2 编号: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课题申报表
基地名称媒介构造与当下中国社会真实
课题名称
研究类型□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对策研究成果形式
课题负责人
所在单位
联系电话
浙江省社科联民研处印制
栏目的填写,请直接在选中的选项前空格处打√。

预期成果形式为论文的,填写篇数,其它填写字数。

3. 应用对策研究最终成果形式之一必须是研究报告,要求成果去向为相关部门采纳或有关领导批阅。

省社科联民管(科研)处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71-********、87053182、87057483;邮箱:zjssklmgc@
通讯地址(EMS快递地址):杭州市省府路省府大楼省社科联民管(科研)处 (邮编310025) 办公地址(非EMS快递地址):杭州环城西路33号省计算机研究所大楼508室(邮编310006)
二、课题设计论证(限5000字以内,可加页)
三、完成项目的条件和保证(可加页)
四、预期研究成果
五、申请者所在单位意见
六、基地初审推荐意见(通讯评审或会议评审,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七、省社科联学科专家评审组评审意见
八、省社科联审批意见
九、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审批意见

号: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第七章 媒介的真实建构

第七章 媒介的真实建构

第三节 新闻框架与媒介真实的建构
首先,框架可谓是“人们或组织对事 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包括了选传 媒文化研究择与重组两个机制。吉特林在 观察学生运动与新闻机构的长期互动之后 发现,新闻媒体并非被动的镜子,而是一 盏不断“移动的探照灯”。
第三节 新闻框架与媒介真实的建构
一般语义学所提到的语言特性是: (1)语言是静态的,真实是动态的 (2)语言是有限的,事实是无限的 (3)语言是抽象的,事实是具体的
第一节 客观真实、符号真实与主观真实
所谓客观真实,是指不容置疑的真理,不需 验证,也验证不来。
所谓符号真实,是指以符号来描述的真实。 所谓主观真实,是指个人对真实的了解与信 仰,多半来自社会情境及媒介的建构,而形成个 人的“脑中图画”,这是从受众角度来看待的真 实。
第一节 客观真实、符号真实与主观真实
第四节 “真实”与再现真实
“再现”一词是英文representation的翻 译,这一词汇在符号学中的内涵比较丰富, 也有翻译成“表征”的,字面意思可以理 解为“再次呈现”,它代表了一个表述的 世界而非现实世界,是“真实”世界里一 些事物的一种映像、类似物或复制品。
第五节 媒介真实的文化属性
新闻是选择事实、建构意义的领域, 新闻事业对社会的意义不仅在于报道事实, 更在于借助新闻事件的报道,传达与政府、 政党声音相关联的意义,建构一个有意义 的国家及社会的符号世界。
阿多尼与曼恩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 为以下几个方面: 1.符号真实与客观真实的关系 2.符号真实与主观真实的关系
第二节 意识形态与“真实建构”
媒体的再现真实问题,并不仅限于媒 体研究,在索绪尔的符号理论中早就有 “再现世界”和“真实世界”的二元划分。 在这种二元关系下,索绪尔将符号和参照 物(referent)加以区分,同时也相应指出, 前者次于后者,受到后者的控制。

第四节 大众传播与现实建构

第四节 大众传播与现实建构

第四节大众传播与现实建构——新闻框架和框架效果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并不是对现实的镜子反应而是根据一定的新闻立场与价值标准对各种事实进行选择加工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对现实世界及其意义的一种构建。

主流媒体的主导性新闻框架对受众认识现实会产生重要影响,但这种框架效果不是绝对的,只能经过与受众框架的互动才能够体现出来。

一.框架构建和媒介框架新闻框架●G贝特森《一项关于玩耍和幻想的理论》元传播:即人们为了传播而进行的传播行为,包括对所传递符号的定义及其诠释规则的约定。

传播活动都在传递着有三个元素构成的信息组合:感官刺激符号该符号的指代和区别性指代传授双方围绕该符号产生的互动行为的规则。

(框架)●E戈夫曼《框架分析》框架指的是人们用来认识和诠释外在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构,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归纳结构禅师都是依赖一定的框架,框架使得人们能够定位感知理解归纳众多具体信息。

双重含义:一是框架作为一定的知识体系或认知定势预存在我们大脑中。

它来自于我们过去实际生活的经验。

二是我们根据框架来构建对新事物的认识。

——基模●框架分为个人框架和组织框架●个人框架:我们每个人在关于存在发生意义这些问题上进行持续不断的选择强调表现时所用的准则。

●组织框架:一个组织信息处理的认知结构或定性准则,根据这种认知结构或这些准则对信息处理的结果,则体现了一个组织对该信息性质的基本判断及其动机立场倾向和态度。

(记者编辑部)●媒介框架:媒介机构信息处理的组织框架,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媒介信息生产和传播过程的研究。

可以使记者在错综复杂的常常矛盾的大量信息进行迅速而理性的加工与打包。

成为大众媒介文本进行编码和受众解码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新闻框架:1.新闻框架是新闻媒体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性处理的特定原则,来自于新闻媒体的立场编辑方针以及与这些新闻事件的利益关系,同时又受到新闻活动的特殊规律的制约。

这些原则规定着一家媒体对新闻时间的基本态度和本质判断。

2.在一定的新闻文本中新闻框架通过一定的符号体系表现出来,这些符号形成对新闻事件意义的建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
作者:张业彤
来源:《报刊荟萃(上)》2018年第04期
摘要:《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的成书,源自臧国仁对传统新闻定义及新闻客观性的思考。

其基本核心观点可以概括为:新闻并非是对世界镜子般的反映,本质上,新闻是各方力量在[互动]中共同建构出的一种媒介真实。

关键词:新闻框架;消息来源;媒体;互动
《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的成书,源自臧国仁对传统新闻定义及新闻客观性的思考。

其基本核心观点可以概括为:新闻并非是对世界镜子般的反映,本质上,新闻是各方力量在[互动]中共同建构出的一种媒介真实。

作为消息来源的组织及其内部文化,作为新闻最终决定者的媒体及其工作常规、内部文化和规范,作为潜藏在人们心中的对新闻媒体、对社会的情境预设,以及作为被报道对象的事件本身,都属于影响新闻报道的力量。

在臧国仁已有图式的基础上,我得到了图1。

由于《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对政策、读者未展开详细的讨论,因此图1想要展现的重点是影响单个消息来源与单个新闻媒体间互动形式的因素,而对读者、政策的关系未做改动。

如图1所示,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双方在互动时会受到各自内在文化的影响。

新闻工作者个人常受到新闻常规潜移默化的影响(如路线、时间)而选择消息来源,另一方面,消息来源也根据其组织文化中的价值观,决定以何种策略或方式与新闻媒体交往。

已有研究显示,组织文化背后的世界观会影响选择何种沟通策略(包括对内对外的沟通)。

开放式的组织倾向于采取双向对等模式,而持较保守组织文化的消息来源则倾向于单向宣传式的沟通行为,因此也更容易和新闻媒体产生资讯不协调的现象。

简言之,[互动]过程中的能动性因素并非一句体制或一句媒体定位就可涵盖的。

其中,[高层次结构]指向戈夫曼所言的“这是什么事”。

我认为不妨将“这是什么事”当做[中心思想]来理解,其内涵并不是对新闻事件5W的描述,而是对事件的定义。

最后,[框架]也可以通过语言或符号表现,于新闻媒体而言就是其新闻作品的语句句法结构及用字技巧。

在论述[低层次结构时],臧国仁提出,框架须要透过语言或符号表现,对于这个说法,我目前的观点是:臧的理论建基于建构主义,从其理论传统来讲,符号便已囊括了我们所认知的世界(这一方面我还不是特别清楚)。

目前来说,符号互动是解释人类互动的一种比较好的路径,但人类是否还有其他互动形式,仍有待探究。

总体而言,臧国仁通过研读大量文献为框架研究做出了贡献,他对学术的不懈追求让人十分敬佩。

而就其观点而论,臧国仁的理论建立在[单一力量无法决定真实]的世界观基础上,这对于其他学者的研究无疑是个启发。

但是,另一方面,臧的研究主要基于文献,极有可能有时代局限性,其论述虽然经典,但仍有可能过时。

社会组织与新闻媒体的互动方式、社会对新闻媒体的角色理解、社会气候都有可能发生变化,对此后来的研究者需要警惕。

近些年来,大陆的框架研究风生水起,但亦有学者(如杜涛、杨柳)发现了其中的问题。

国内框架研究集中于对新闻文本框架的研究,而其中的许多论文,尤其是研究生所做的论文,常被冠以这样的题目,即从框架理论看XX媒体对XX事件的报道,或是从XX事件看XX媒体的报道框架。

而细看其内容,虽然对于框架的选择各有不同(臧国仁的三层次结构、坦卡德框架清单以及加姆森的诠释包裹均是运用较多的),但其分析结果却总是给人大同小异之感:XX媒体采用了XX框架,XX媒体采用这个框架的可能原因是什么,而说到原因便围绕体制、媒体自身的定位等因素泛泛谈论一下。

在如今人们已经不再迷信科学和客观的情况下,这样的结论难免让人质疑其研究的意义究竟何在。

学者分析背后原因,大致可归为这样几点:一是国内框架研究缺少理论支撑,二是社会背景和理论背景的不同导致了国内学者对框架理论本身的探讨不够深入和全面。

其次,作为学术共同体的国内新闻传播学者在研究中更加关注某个领域是合理的。

仅本人观点而言,除第三点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外,第一个及第二个原因更像是研究者为自己的懒惰所找的托辞。

在阅读《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后,我认为,分析新闻文本框架并非是件意义不大的事情。

致使国内的文本框架分析被诟病的原因多且复杂,而众多原因中,最致命的可能是对[互动]的忽略。

臧国仁强调[单一力量无法决定真实],并基于此对消息来源与新闻媒体间的不同互动形式,以及造成互动形式不同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但是国内文本框架分析到最后却仍带有“媒体中心”或“权力中心”的意味,而这恰恰是与臧国仁的初衷背道而驰的。

但是,辨识新闻文本框架是否真的毫无意义?我认为并非如此。

如果将不同新闻文本框架研究的成果进行分类整理,或许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

比如,对当今媒介生态环境下众多新闻媒体的[高层次框架]进行整合、分析,或许可以帮助我们看到社会强势话语背后隐藏着的价值观。

此时,新闻媒体仅是社会真实的建构者之一。

参考文献:
[1]臧国仁.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M].三民书局,2000.
[2]潘忠党.架构分析:一个亟需理论澄清的领域[J].传播与社会学刊,2006(1):17-46.
[3]杜涛.框中世界:媒介框架理论的起源、争议与发展.[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张业彤(1993—),女,汉族,山东梁山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网络与新媒体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