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模-公司工作人员调整问题

合集下载

数学建模-人员安排问题及参考答案

数学建模-人员安排问题及参考答案

Reduced Cost 0.000000 0.000000 0.000000 0.000000 0.000000 0.000000 0.000000 18000.00 18000.00 18000.00 18000.00 18000.00 18000.00 18000.00 18000.00 18000.00 21000.00 21000.00 21000.00 21000.00 21000.00 21000.00 21000.00 21000.00 21000.00 19200.00 19200.00 19200.00 19200.00 19200.00 19200.00
目标函数值:203400 元; 费用增加量:203400-198000=5400 元; 当重新安排工程师甲到工期 2 时的损失不超过 5400 元时, 可以将 他的工作重新安排。 5.2 问题三 模型构成: 增加约束条件: (不一起工作可理解为不同时在一个项目中工 作) : 0 x2 jk x3 jk 1 , j 1, 2,3 , k 1, 2,3 ; 求解: 最 优 解 : x123 x131 x132 1 , x213 x222 x231 1 , x313 x331 x332 1 ,
Value 3000.000 3500.000 3200.000 3900.000 3.000000 2.000000 5.000000 0.000000 1.000000 0.000000 0.000000 0.000000 0.000000 1.000000 0.000000 1.000000 0.000000 0.000000 1.000000 1.000000 0.000000 0.000000 0.000000 1.000000 0.000000 1.000000 0.000000 0.000000 0.000000 1.000000 0.000000

数学建模B题:人员安排问题

数学建模B题:人员安排问题

数学建模B 题:人员安排问题问题综述:该问题主要是为了求解在客户的要求下公司每天收益的最大化,属于优化问题;我们在对这个问题建模时,主要是基于客户的两个要求来建立的: (1)客户对员工的人数要求; (这个要求是本来题目有的) (2)客户对工期的要求; (这个要求是我们进一步假设的)对于第一个要求我们建立了基本模型,而对于第二个要求,我们在第一个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了基本模型,从而建立了某个项目先完工的模型。

具体的解题思路如下图所示:一.模型基本假设:1.假设客户对项目的工期没有限制,项目的工期由公司决定,且四个项目同时开工,同时完工,中间也不停工。

2. 假设所有人员总能在岗位上工作,不考虑由于生病或是其他意外事件而造成人员的缺席。

3.假设四个项目同时需要的最多人数不超过现有公司工作人员的人数,即使超过,也只分配公司现有的工作人员。

4.假设C 、D 两个项目的管理费由公司支付;5.假设所有工作人员都安排完毕,即每个人都有工作。

6.假设同等级别的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是相同的,即他们可以接受任意等同的任务。

二.符号说明:i :用i =1,2,3,4分别表示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和技术员。

j :用j =1,2,3,4分别表示项目A,B,C 和D 。

ij X :公司分配第i 级别工作人员到第j 个项目上的人数。

例如23X 表示公司分配工程师到项目C 上的人数。

ij a :第i 级别工作人员分配到第j 个项目上的收费。

ij b : 第i 级别工作人员分配到第j 个项目上时公司的开支(包括工资和管理费)。

ij A : 表示到项目j 工作的第i 级别工作人员为公司贡献的纯利润收入。

j : 表示第j 个项目的总工时(即项目j 的总工作量)。

j T : 表示第j 个项目客户所要求的工期(即项目j 所需要的完工时间)。

j M : 表示客户要求第j 个项目一天所必须完成的工作量。

j m : 表示公司分配给第j 个项目的所有工作人员一天能够完成的工作量。

数学建模——人员安排问题

数学建模——人员安排问题

B题人员安排问题“PE公司”是一家从事电力工程技术的中美合资公司,现有41个专业技术人员,其结构和相应的工资水平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公司的人员结构及工资情况目前,公司承接有4个工程项目,其中2项是现场施工监理,分别在A地和B地,主要工作在现场完成;另外2项是工程设计,分别在C地和D地,主要工作在办公室完成。

由于4 个项目来源于不同客户,并且工作的难易程度不一,因此,各项目的合同对有关技术人员的收费标准不同,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项目和各种人员的收费标准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各项目中必须保证专业人员结构符合客户的要求,具体情况如表3 所示:表3:各项目对专业技术人员结构的要求说明:●表中“1~3”表示“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3”,其他有“~”符号的同理;●项目D,由于技术要求较高,人员配备必须是助理工程师以上,技术员不能参加;●高级工程师相对稀缺,而且是质量保证的关键,因此,各项目客户对高级工程师的配备有不能少于一定数目的限制。

各项目对其他专业人员也有不同的限制或要求;●各项目客户对总人数都有限制;●由于C、D两项目是在办公室完成,所以每人每天有50元的管理费开支。

由于收费是按人工计算的,而且4个项目总共同时最多需要的人数是10+16+11+18=55,多于公司现有人数41。

因此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合理的分配现有的技术力量,使公司每天的直接收益最大?并写出相应的论证报告。

问题重述:本问题是人事安排,在满足客户要求,和公司人员结构的前提下,公司获得最大利润问题,即: 4个项目总共同时最多需要的人数是10+16+11+18=55,多于公司现有人数41。

因此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合理的分配现有的技术力量,使公司每天的直接收益最大?要建立模型:1,客户要求:不同工种的人数,见表3. 2,公司人员结构:见表1.3,不同项目,和各种人员收费标准:见表2.建立最佳收益模型f(x)max,并列出不同项目的人员结构.模型假设:假设四个项目同时开始,并且同时结束,所有人都工作.同等级别的人的能力一样. C 、D 项开支由公司支付。

(数学建模)人力资源安排模型

(数学建模)人力资源安排模型

人力资源安排模型摘要:近年来,我国电力工程发展越来越快,高级人力资源渐渐成为发展的瓶颈.如何在保证专业人员结构符合客户的要求下合理的分配现有的技术力量,使得公司直接收益最大已成为每个公司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针对某一公司在承接4个项目工程时的人力资源如何安排使得直接收益最大这一问题进行建模。

本文建立模型主要依据公司的人员结构及工资情况、各项目对专业技术人员结构要求、以及不同项目和各种人员的收费标准三个要素。

其中人员结构和对人员结构的要求为约束条件,各种人员的收费标准、工资和管理开支为权重。

本文针对这一特点建立16个变量的整数规划模型。

并分别运用启发式算法和软件求解该模型。

在启发式算法中,先将人员结构分为两个部分,固定部分即客户的最低需求部分,调派部分即需要安排部分。

其中固定部分所对应的直接收益是固定的,所以只需考虑调派部分所产生的最大收益,将收费标准减去所有对应的开支,得到该公司的利润标准,并给出不同项目和各种人员的利润图表。

对简化后的11个变量考虑,运用启发式算法给出调派部分的人员安排以及直接收益,最后给出具体人员安排如下:A项工程需高级工程师1名,工程师6名,助理工程师2名,技术员1名;B项工程需高级工程师5名,工程师3名,助理5名,技术员3名;C项工程需高级工程师2名,工程师6名,助理2名,技术员1名;D项工程需高级工程师1名,工程师2名,助理1名,技术员无;最大利润为每天27150元。

用Lindo软件对16个变量的整数规划求解得到答案和上面相同,最大利润为每天27150元。

本模型的优点在于运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求解,得到了相同的结果,启发式算法在去掉固定部分的调派人员后,使问题大大简化,有利于计算;同时给出利润标准,使问题更加直观,由于所建立的是整数规划模型,在变量比较多时,用Lindo软件易于求解,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推广性;同时,在变量较少时,启发式算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启发式算法,整数规划模型,灵敏度分析,最大收益,优化分析一.问题重述“PE公司”是一家从事电力工程技术的中美合资公司,现有41个专业技术人员,其结构和相应的工资水平分布如表1所示。

第10章 人员安排问题

第10章  人员安排问题

第十章 整理输出结果如表10-5所示。
Matlab数学建模案例分析
第十章 10.7 问题二
Matlab数学建模案例分析
假设由于个性冲突,工程师乙和丙不能同时在一个项目中工作。他们 的个人矛盾会对人员的安排带来额外损失吗?即使工程师乙和丙在时期 一、二、三不能同时出现,即增加这些约束条件:
b11 c11 1 b c 1 21 21 b31 c31 1 b12 c12 1 b22 c 22 1 b13 c13 1 b23 c 23 1 b c 1 33 33
A11
0.000000 A21 A31 A12 A22 A32 A13 A23 A33
0.000000 0.000000 1.000000 0.000000 0.000000 1.000000 0.000000 0.000000 1.000000
0.000000 0.000000 0.000000 0.000000 0.000000 0.000000 0.000000 0.000000
10.6.3 改进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第十章
Matlab数学建模案例分析
第十章 编写LINGO程序求解如下:
Matlab数学建模案例分析
model: min=3000*t11+3000*t21+3000*t31+3500*t12+3500*t22+3500*t32+3200*t13+32 00*t23+3200*t33+3900*t14+3900*t24+3900*t34; a11+a21+a31<=1; a12+a22+a32<=1; a13+a23+a33<=1; b11+b21+b31<=1; b12+b22+b32<=1; b13+b23+b33<=1; c11+c21+c31<=1; c12+c22+c32<=1; c13+c23+c33<=1; d11+d21+d31<=1; d12+d22+d32<=1; d13+d23+d33<=1; t11+t21+t31+t12+t22+t32+t13+t23+t33+t14+t24+t34>=60; t11+t12+t13+t14>=18; t21+t22+t23+t24>=12; t31+t32+t33+t34>=30; t11+t21+t31<=18;

人员调整优化方案模板 -回复

人员调整优化方案模板 -回复

人员调整优化方案模板-回复以下是一个基本的人员调整优化方案模板,旨在帮助组织在需要进行人员调整时有一个系统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请注意,该模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

【引言】在一个组织中,人员调整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活动。

当组织发生重大变化、战略调整或业务需求调整时,往往需要对人员进行优化和调整,以确保组织的有效运营和发展。

本文将提供一份人员调整优化方案模板,帮助组织进行系统性、可持续的人员调整。

【背景和目标】第一步是明确调整的背景和目标。

在这一部分,我们需要回答以下问题:- 为什么需要进行人员调整?- 调整的目标是什么?是为了提高效率?还是为了降低成本?还是为了提升团队的技能和能力?- 调整的范围是什么?是针对整个组织还是特定的部门或团队?【数据分析】第二步是进行数据分析,以确定当前人员状况和需求。

在这一部分,我们需要回答以下问题:- 当前组织的人员结构如何?有哪些岗位和职位?- 各个岗位和职位的任务和职责是什么?- 当前各个岗位和职位的人员数量、素质和绩效如何?- 预测未来的业务需求和变化,对人员的数量和素质有什么影响?【人员需求规划】第三步是进行人员需求规划。

在这一部分,我们需要回答以下问题:- 未来组织的业务发展方向和需求是什么?- 哪些岗位和职位需要新增人员?- 哪些岗位和职位需要减少或合并人员?- 对新增人员的要求是什么?【人员调整方案】第四步是制定人员调整方案。

在这一部分,我们需要回答以下问题:- 哪些人员需要调整?他们将被调整到哪些岗位或职位?- 调整过程中是否需要进行培训和辅导?- 是否需要进行绩效评估,并有针对性地优化人员分布?- 调整后人员的职责和要求有哪些变化?【沟通和执行】第五步是进行沟通和执行。

在这一部分,我们需要回答以下问题:- 如何有效地沟通人员调整方案和原因?- 如何平衡员工情绪和组织利益?- 如何确保人员调整方案的顺利执行?- 动员和激励员工参与和支持人员调整方案。

数学建模解决基本人力资源分配问题

数学建模解决基本人力资源分配问题

数学建模解决基本人力资源分配问题091001000摘要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多人口国家,人口基数大是我国的一个显着特点,但与此同时也给我国带来了一个很大并且很难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就业问题。

说到就业问题就不能不谈到人力资源分配问题,多人口也就意味着多劳动力•但劳动力分配不均反而给社会带来了负担。

因此不仅仅是知识型人才的分配,就算是社会基层的工作人员的分配也是很重要的问题。

与此对应的是企业公司的收益问题,收益最大化是每个企业的最终目标这是不可否认的,这样的话,人员分配与收益最大的平衡将成为一个很值得考虎的问题。

本文就针对某中型百货商场如何对售货员的分配使得商场需要的人数最少■支付工资最少这一问题进行建模。

本文建模主要从售货员的人数,售货员的交接及岗位需要的人数与时间来着手分析问题•以配备售货员人数最少为目标来解决问题。

丄•问题的重述_家中型的百货商场对售货员的需求经过统计分析如下表所为了保证售货员充分休息,要求售货员每周工作五天,休息两天•并要求休息的两天是连续的,应如何安排售货员的休息日期•既满足工作需要,又要使配备的售货员的人数最少?2 •问题的分析在本模型中,要解决售货员分配人数最少的问题,最先要明白的是售货员的人员分配方式及每天所需的售货员人数,其次要注意的是对售货员连续两天休息时间的安排。

从题中可看出,售货员的时间安排都应该是5天工作2天休息接着再是5天工作2天休息,为使配备人员最少就要使得各售货员之间的工作与休息时间衔接好。

因为每个售货员都工作5天■休息2天.所以只要计算出连续休息2 天的售货员人数■也就计算出了售货员的总数。

把连续休息2天的售货员按照开始休息的时间分成7类勒昭每天所需的售货员的人数写出约束条件,即可建立模型•求出最优方案。

3假设与符号X^X厶…汎7分别表示从星期一■二日开始休息的人数Min=Xi+X2+X3+X4+X5+X6+X7为所要求的目标函数4•模型的建立与求解目标函数为:X1+X2+X3+X4+X5+X6+X7.再按照每天所需售货员的人数写出约束条件。

如何应对工作计划中的人员调整

如何应对工作计划中的人员调整

如何应对工作计划中的人员调整一、背景介绍在职场中,人员的调整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无论是因为部门业务发展需求,还是因为个人能力匹配度等考量,都可能导致组织对工作计划中的人员进行调整。

本文将探讨如何应对工作计划中的人员调整,帮助读者应对这一挑战。

二、倾听和理解人员调整所涉及的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感受和情绪。

作为领导者或团队成员,我们首先需要倾听和理解每个受影响的人的想法和感受。

这可以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来实现,让员工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担忧。

对于这些担忧和问题,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回应并提供解决方案。

三、及时沟通和说明有效的沟通和说明对于工作计划中的人员调整至关重要。

在调整方案确定后,我们应尽快向团队成员进行沟通,并向他们解释调整的原因、调整后的目标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需要向他们传达支持和帮助的信息,让他们知道我们会与他们一同面对挑战,并为他们提供所需的资源和培训。

四、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在人员调整后,我们需要与团队成员共同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确保每个人都清楚自己在新的工作环境下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以及如何评估自己的表现。

这可以通过团队会议、个人目标设定和定期绩效评估等方式来实现。

同时,我们也可以鼓励团队成员建立互相支持和合作的文化,共同努力实现团队的目标。

五、培训和发展人员调整可能导致员工在新的岗位上面临新的挑战和要求。

因此,我们应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他们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并提升自己的能力。

这可以通过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和跨部门交流等方式来实现。

同时,我们也可以鼓励团队成员之间互相学习和交流经验,共同成长。

六、持续关注和支持人员调整后,我们应该持续关注团队成员的工作情况和心理状态,在需要时提供支持和帮助。

这可以通过定期的一对一会议、团队会议和工作反馈等方式来实现。

同时,我们也可以建立一个开放的沟通渠道,让团队成员可以随时提出问题和困惑,并及时反馈和回应。

七、总结工作计划中的人员调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但也是组织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员调动后比例变化数学题

人员调动后比例变化数学题

假设原来的一个组织中一共有50个人,其中有25个员工需要调动到新的岗位。

现在的组织中有30个员工需要进一步地考虑人员的比例变化。

为了计算比例变化,我们需要知道这些调动后的员工在新组织中的比例。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调动前后的总人数。

调动前总人数为50人,调动后总人数为50+25=75人。

那么调动后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为:
调动后的人数/ 总人数= 75 / 75 = 100%
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调动后员工在新组织中的比例。

调动后的总人数为30人,其中调动后的员工人数为25人。

那么调动后员工在新组织中的比例为:
调动后的员工人数/ 新组织总人数= 25 / 30 = 83.33%
所以,人员调动后,员工在新组织中的比例变化为:
比例变化= (调动后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调动后员工在新组织中的比例) / 调动后员工在新组织中的比例
= (100% - 83.33%) / 83.33% = 16.67%
所以,人员调动后,员工在新组织中的比例变化为16.67%。

以上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实际情况可能会因为各种因素而有所不同。

例如,可能存在一些不可预见的情况导致实际调动的人数与预期不符,或者新组织的规模和结构与原来的组织有所不同等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计算。

人事变动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

人事变动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

人事变动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人事变动是组织运作过程中常见的现象,经常涉及到员工的离职、招聘、调动等情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析人事变动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以帮助组织更好地处理人事变动。

一、人事变动的原因分析人事变动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员工个人原因:员工因为个人发展需求或者其他原因选择离开公司,这可能包括个人职业规划的需要、薪资待遇不满意、不和谐的工作环境等。

2.组织调整原因:公司战略调整、重组或者部门整合等变动会引起人员的调动或者裁员。

3.业务需求原因:业务增长或者缩减、新项目启动或者关闭等都可能导致人员的调动或者变动。

二、针对人事变动问题的解决方案针对各种人事变动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解决方案来应对,以保证人事变动的顺利进行。

1.加强员工福利和关怀: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资和福利待遇,建立良好的员工关系,加强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减少因个人原因引起的人事变动。

2.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发展机会,加强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员工的职业发展空间,增加他们留在公司的动力。

3.提供留任激励措施:通过制定激励政策,如奖金、股权激励计划等,激励员工留在公司并发挥更大的能力和潜力。

4.合理安排人员调动:在进行组织调整时,要确保合理安排人员的调动,尽量减少员工离职和裁员的现象,同时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5.优化招聘流程:在招聘新员工时,加强对人才的筛选和背景调查,确保新员工适应公司文化和工作要求,减少因招聘不合适而引起的员工流动。

6.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加强组织内部的沟通和协调,确保员工能够及时了解公司的变化和决策,减少因信息传递不畅而引起的人事变动问题。

7.分类管理人事变动:根据不同人事变动的原因和性质,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和措施,确保人事变动过程的顺利进行。

结论人事变动是组织运作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对于组织来说,合理处理人事变动问题,减少员工离职和流动,保障人员配置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对于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

数学建模人员调整

数学建模人员调整

学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数学建模校内选拔赛A题题目:学校行政管理人员调整问题学院(系):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专业年级:机电113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应用数学系完成日期: 2013年8月18日学校行政管理人员调整问题摘要:本文根据数学建模的思想,通过对人员考核结果以及各岗位的素质需求等进行综合分析,为学校提供了科学实用的内部人员调整途径。

首先,根据各岗位对工作人员的要求、单位评价,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意向建立模型,并进行检验。

其中学校满意度分为四个岗位对员工的满意度,它是通过层次分析法量化得到;员工的满意度分解为四个员工对各个岗位的满意度,它是由员工的志愿量化而得到的;员工对工作岗位的评价,它是由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工作强度和晋升机会综合评价得到。

最后综合所有影响因素得到最佳方案。

最终的调整方案为:分别将员工1、2、3、4分配到岗位4、3、1、2.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满意度权重1 问题重述学校为了尽可能发挥工作人员的作用,拟将4名工作人员的工作岗位进行适当调整。

现给出了单位对4名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综合处理能力,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等四方面的评价以及四名工作人员的工作志愿(即申请岗位)和各岗位的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工作强度,晋升机会和对工作人员希望达到的要求。

现希望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给出该单位人员的最优调整方案。

2 模型假设1)假设单位和员工的各项条件是客观真实的; 2)四个岗位对于学校的效益贡献是一样的,用四个岗位各自效益的简单代数和表示学校的总效益;3)学校的各个岗位的分配要符合员工的志愿,而且每个岗位只分配一人; 4)假设岗位情况中的四项指标在对岗位优劣的评价中均占有相同的比重;5)发挥员工的作用是指员工学校评价各项指标的级别尽量接近其所在岗位要求级别,即使资源浪费和能力不足的程度尽可能小;6)总满意度权重等于学校满意度,员工满意度和员工对岗位的评价之积;3 符号及说明i A :准则层对岗位层建立的一致性矩阵;λ:矩阵的最大特征值; ω:矩阵的特征向量;CI 、RI 、CR:一致性指标、随机一致性指标、一致性比率;k B :第三层对第二层的一致性矩阵;W:以)(3k ω为列向量构成的矩阵;i W :岗位i 的组合权向量C i X :第X 中方案对岗位的i 的权重 V i X :第X 中方案对员工岗位i 的满意度; K :员工对岗位的综合评价;X F :总满意度的权重4利用层次分析建立模型4.1 建立学校满意度的层次结构模型图1 层次模型图层次图说明如图一所示,不失准确性,我们把四个层次图简写成一个层次图。

数学建模--部门调整方案模型

数学建模--部门调整方案模型

题目:公司搬迁的数学模型学生姓名:葛贺祥学号:201464100130班级: 数学1401所在院部: 数学与统计学院指导教师:罗煦琼2014 年1 月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1401 班课程名称运筹学题目公司搬迁的数学模型任务起止日期:2016.5.12-2016.5.22学生姓名葛贺祥学号201464100130指导教师罗煦琼教研室主任年月日审查课程设计(论文)任务注:1. 此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

如不够填写,可另加页。

2. 此任务书最迟必须在课程设计(论文)开始前下达给学生。

学生送交全部材料日期学生(签名)指导教师验收(签名)摘要对于部门调整方案问题,我们可以理解为为了使综合利益最大而采取部门调整措施。

本题的综合利益就是经济效益和通讯费用的净收益。

对于部门是否迁往Bristol 或Brighton这两种状态,选择运用运筹学中的0-1线性规划方法,然后根据部门调整后三地的部门是否存在通讯费用这两种状态,确定另一个0-1线性规划方法,故该问题是一个二次指派问题。

列出目标函数和约束方程,建立数学模型,最后利用LINGO软件得出最优方案。

关键词: 0-1线性规划部门调整LINGO软件AbstractTo the problem of adjusting department .we can understand that it is a measure in order to get the most comprehensive benefits .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 is net income of economic benefits and the costs of communication inthis question. We can select using 0-1 linear programming in operational research method for department whether to move to Bristol or Brighton this two kinds of state, 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 department of three departments adjusted whether there is a communication cost these two kinds of state to decide a 0-1 linear programming method, so the problem is a quadratic assignment problem. List the objective function and constraint equation, mathematical model is set up,We can get the optimal solution finally by using LINGO software.一、问题重述伦敦一家大公司计划将公司的一些部门搬出伦敦,以节约诸如房租人事等方面的费用,当然部门间的通信费用必将增加。

数学建模(公司人力资源配置方案的最优设计)

数学建模(公司人力资源配置方案的最优设计)

公司人力资源配置方案的最优设计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公司进行人力资源分配的重要工作,合理地安排人力资源,能够为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

公司不只要对现有的人员进行任务分配,还要使公司的人力资源结构保持一个科学的比例。

本模型旨在为A建筑公司提供一个良好的人员分配方案,达到公司获利最大的目的,以及怎样在以后的人员招聘中使人力资源结构保持一个良好的比例。

在公司现有的情况下,通过分析各种影响因素,排除掉一些不必要的干扰因素,运用整数线性规划和分支定界法的知识建立数学模型,并使用LINGO软件进行编程求解,得出公司人员分配的最佳方案。

在对本模型优缺点评价之后,根据公司可能会采取临时招聘技术人员的情况,对模型进行了改进,通过模型计算,为公司提供了一个合理的人员招聘方案。

关键字:线性规划,人员分配,最大收益,LINGO软件目录一、问题重述 (1)二、问题分析 (1)三、问题假设 (2)四、模型建立 (2)五、模型求解 (4)六、结果分析 (5)七、模型评价 (6)八、模型改进 (6)九、附录 (8)参考文献: (11)一、问题重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科学,而人力资源管理最主要的任务是如何把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安排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以使企业能够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尤其是在人力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合理的安排各人员的任务更是显得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们将要解决的就是一个企业人员分配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中,A建筑工程公司有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等四种不同级别的工作人员,并且公司同时承接了A、B、C、D四个不同的工程项目。

公司不同级别的技术人员的工资是固定不变的,各级别技术人员的数量也是一定的,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各项目中必须保证专业人员结构符合客户的要求,在各项目的收费标准也是一定的情况下,合理的安排现有的技术人员的任务,将使公司获得一个最大的利润。

那么,为了获得最大收益,A公司到底应该如何把这四种不同级别的技术人员安排到四个不同的项目中去呢?本文中,我们将重点对该问题进行分析。

人员调配问题【模板范本】

人员调配问题【模板范本】

工作人员调整问题一摘要本题主要解决单位内部工作人员的调整情况,它的意义在于通过人员调配,将对应能力的人员安置到需要的岗位,这样做能够更好的发挥人员的自身能力,也可以为单位提供更大的工作效益.本题的解题思路主要是通过每个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意向作为首要考虑因素进行分配,因为这样更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我们可用的方法有循环比较法、模型建立法。

首先,把公司的用人要求:工作能力,管理水平,综合处理能力,技术水平按照A,B,C,D由高到低进行量化,例A=4,B=3,C=2,D=1,然后为使员工在既能满足自己的工作意向又能满足单位的要求,我们引入了欧氏距离概念。

关键词:循环比较法、模型建立、欧氏距离、表格法二问题重述某单位为了尽可能发挥工作人员的作用,拟将4名工作人员的工作岗位进行适当调整。

单位根据以往的工作表现对4名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综合处理能力,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等四方面的评价(每项从高到低按A、B、C、D四个等级)以及四名工作人员的工作意向(即申请岗位)详见附件一.各岗位的工资待遇(好、中、一般),工作环境(好、中、一般、差),工作强度(大、中等、轻松)晋升机会(多、一般、少)和对工作人员希望达到的要求详见附件二.请你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给出该单位人员调整的方案。

附件二:各岗位的基本情况及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三模型假设1.假设单位和员工的各项条件是客观真实的;2。

假设岗位情况中的四项指标在对岗位优劣的评价中均占有相同的比重;2。

假设单位评价和岗位要求中各项指标的4个等级之间量化时是等间距的;3. 假设岗位基本情况的4个指标中的各个等级之间量化时是等间距的;4. 发挥员工的作用是指员工单位评价各项指标的级别尽量接近其所在岗位要求级别,即使资源浪费和能力不足的程度尽可能小;超过要求视作人才资源的浪费,低于要求视为能力不足。

5。

单位各个岗位的分配要符合员工的志愿,而且每个岗位只分配一人;四符号说明表一:五模型的建立与求解模型一:利用附件一经验判断模型与求解,根据工作人员工作意向、单位评价和各岗位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本模型将单位评价做为调整方案的设计标准,以岗位希望工作人员达到的要求为对照进行比较,最后用工作意向做为最后评判标准。

数学建模银行工作人员安排

数学建模银行工作人员安排

储蓄所服务员雇佣优化方案摘要:目前很多公司企业都在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去完成更多的任务,或在特定条件下,如何完成耗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去实现目标。

本论文中讨论的是如何安排某储蓄所每天营业所需雇佣的服务员人数,使其所需支付的报酬最少。

论文中模型的约束条件有:各个时段的所需服务员数量,各个类型的服务员报酬,聘请人数上限。

因为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均为线性,所以我们选择利用数学知识联系实际问题以及优化软件LINGO做出相应的解答。

关键词:储蓄所、报酬、服务员、约束条件、LINGO一、问题重述A. 某储蓄所每天的营业时间是上午9:00到下午5:00。

根据经验,每天不同时间段所需要的服务员数量如下:储蓄所可以雇佣全时和半时两类服务员。

全时服务员每天的报酬是100元,从上午9:00到下午5:00工作,但中午12:00到下午2:00之间必须安排1小时的午餐时间。

储蓄所每天可以雇佣不超过3名的半时服务员,每个半时服务员必须连续工作4小时,报酬40元。

问该储蓄所应如何雇佣全时和半时两类服务员?如果不能雇佣半时服务员,每天至少增加多少费用?如果雇佣半时服务员的数量没有限制,每天可以减少多少费用?二、问题分析储蓄所所雇用的员工分为全时和半时两类服务员,半时员工需要连续工作四小时,全时员工在12:00-2:00需要安排1个小时的午餐时间,从问题可以看出(1)全时员工的报酬比较高,因此雇用全时员工越少越省钱,同时雇用半时员工受到每天不能超过3名的限制,因为中午需要安排全时员工吃饭时间和下午最后两小时需要服务人员最多,因此需要雇用半时员工。

(2)不用半时员工时,全时员工要满足在12:00-2:00吃饭时段和最后两小时人手足够。

(3)半时工不受限制,则全部雇用半时工最省钱。

三、模型假设1)储蓄所每天各个小时的所需服务人员数量相同2)储蓄所每天都能随时雇佣到足够服务员3)每天两类人员都能按时完成所分配任务4)两类人员上班与吃饭的时间都是从整点开始5)中午之后雇佣的半时服务员工作未够4小时,按4小时的工作报酬支付四、模型建立与求解问题一:符号说明:m为一天雇佣全时服务人员数m1为 12:00-1:00时去吃饭的人员数m2为1:00-2:00时去吃饭的人员数n为一天雇佣的半时服务人员数n1为12:00上班的半时服务人员数n2为1:00点上班的半时服务人员数因为假设5)可知:未够4小时的半时服务人员按4小时支付工作报酬,因此,半时工作人员上班最迟是由中午1点开始的。

工程公司岗位调整方案模板

工程公司岗位调整方案模板

工程公司岗位调整方案模板一、方案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行业的变化,工程公司所需人员的技能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工程公司需要不断调整岗位,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公司发展。

本文旨在提出工程公司岗位调整方案,以满足公司未来发展的需要。

二、现状分析1. 岗位职责不清晰在过去的工作中,许多岗位职责边界不清晰,导致工作流程不畅,效率较低。

2. 技术人员短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增加,工程公司对技术人员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技术人员的短缺问题仍然存在。

3. 岗位培训不足部分员工在现有岗位上缺乏相关培训和技能提升,企业发展需求与员工技能匹配度较低。

三、调整目标1. 优化岗位结构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边界,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2. 加强技术人才培养通过加强培训和招聘,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满足公司的技术需求。

3. 提高员工技能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技能提升,使员工的能力与企业需求更加匹配。

四、具体方案1. 优化岗位结构根据公司的发展方向和项目需求,重新评估各岗位的重要性和职责范围,明确、规范各岗位的角色和职责。

2. 加强技术人才培养(1)增加技术人员的招聘根据公司的发展需求,适当增加技术人才的招聘数量,以满足公司项目的需求。

(2)技术人员培训为技术人员提供规范化的培训,包括技术知识培训、项目管理培训等,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3. 提高员工技能(1)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将员工的技能和绩效相关联,提高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2)加强员工培训针对员工的不同岗位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五、实施步骤1. 确定调整方案公司领导团队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确定最终的岗位调整方案,并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2. 通知员工公司领导团队向员工宣布岗位调整方案,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任务,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岗位调整根据调整方案,对各岗位进行调整,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

人员调整分析方案

人员调整分析方案

人员调整分析方案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人员的调整是一个困难的问题,如果不得当处理,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不良的影响。

本文主要介绍人员调整的方案与分析。

人员调整的背景人员调整是一个涉及到公司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的重大事件。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人员调整通常源于以下几个方面:•公司业务发展需要•工作岗位变动•业务合并、收购等情况人员调整的方案人员调整的方案包括以下步骤:确定人员调整的目的和原则首先,企业必须确定人员调整的目的和原则。

确定人员调整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员工和促进企业发展。

在进行人员调整时,需要遵守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人员调整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制定人员调整的方案作为企业管理层,需带领团队制定调整方案。

此过程需要详细说明方案的调整内容、标准、程序等,并确保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还需考虑到员工的个人特长、素质状况等,为难度大、性质强烈的方案做好具体的确认。

实施人员调整方案实施人员调整方案也是企业管理层的关键任务之一。

在执行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充分考虑工作性质和员工的个人特点•与员工进行积极沟通,讨论调整细节•确保实施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做好员工调整和后续工作的安排和管理持续跟踪和总结在人员调整方案完成后,企业管理层需进行持续跟踪和总结。

持续跟踪包括对人员调整方案实施的情况进行跟进,总结包括制定总结报告,分析调整效果等。

这样可以进一步优化调整方案,且便于推进企业发展。

人员调整的分析针对人员调整后企业发展的情况,需对人员调整进行合理的分析。

分析包括:影响人员调整的利弊人员调整带来的利弊是一定的,对调整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详细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在人员调整过程中发挥最大的好处。

需要在关注企业的收益增长和业务的发展的同时,考虑到员工的利益,使员工感到被尊重和重视,不会产生不满,失去员工的支持。

社会效益分析企业不仅要考虑到自身的利益,还需考虑社会效益。

合理的人员调整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增加税收收入,为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人员调整换人方案

人员调整换人方案

人员调整换人方案背景在企业运营中,人员调整换人是一个重要的管理手段。

人员调整换人方案包括人员选择、岗位分配、培训安排、沟通协调等方面,关系到组织的效益和员工的福利,因此需要认真考虑和实施。

人员调整的原因在企业中,人员调整换人通常由以下原因引起:•企业业务调整:由于市场环境、客户需求或企业策略等原因,需要调整企业的业务方向,从而需要重新调整人员构成。

•组织机构调整:由于业务发展、管理需求或公司整合等原因,需要对组织机构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发展方向。

•个人问题:由于员工职能不符、工作表现不佳或离职等原因,需要对员工进行调整。

•其他原因:如劳务合同到期、团队配合不良、人员流动等原因也可能引起人员调整。

人员调整的原则在人员调整换人方案中,应当考虑到以下原则:1.以公司利益为重。

人员调整换人是为了增强公司的战略竞争力和运营效率,因此应当综合考虑公司利益、人员福利和企业形象等因素。

2.面向未来发展。

人员调整不仅要看到当前的需求与压力,更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

应将人员调整计划与公司战略和业务发展需求相结合,对现有人才与未来发展进行充分预判。

3.公平公正。

人员调整是管理者的责任,应当根据工作表现、资历和能力等多方面因素来进行评估和衡量,避免出现任意性的主观和随意性的判断。

4.置身于员工角度。

员工调动虽是人员管理的手段,但不可因此疏忽对员工的关注、帮助和尊重。

应当考虑到员工的职业规划、职业发展和人生意义等方面因素,为员工进行指导和支持。

人员调整换人方案在确定人员调整换人方案时,应当细致周全、合理公正、充分沟通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低效问题。

具体方案包括:1. 人员选择对于人员调整和换人,首先要进行人才评估和成本评估。

根据企业需要,对人员进行业务技能、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以制定出不同岗位的招聘和调整纲要。

同时,确定调整后的人员编制规模和薪酬福利待遇等问题。

2. 岗位分配岗位分配应当根据企业新的业务需求和员工的能力特点,科学安排岗位和职责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工作人员调整问题摘要:一个现代企业应该具有完善的用人制度,特别是考核制度。

本文根据数学建模的思想,通过对人员考核结果以及各岗位的素质需求等进行综合分析,为现代企业提供了科学实用的内部人员调整途径。

首先,根据工作人员工作意向、单位评价和各岗位对工作人员的要求,结合单位录用人员的一般经验,建立经验评判模型,得出初步的调整方案。

然后,将决策的目标分解为公司满意度和员工满意度,其中,公司满意度分解为四个工作岗位对员工的满意度,它是综合公司对员工以往工作的考核结果以及各个岗位对每种职工能力的要求程度,它是通过层次分析法将定性的量定量化得到的;员工的满意度分解为四名员工对各个岗位的满意度,它是综合员工的志愿以及每个志愿之间的待遇差别,进行层次分析得到的。

其次,在得到每个员工对每个工作岗位的满意度以及每个工作岗位对每个员工的满意度的基础上,我们再通过0-1规划模型求出最优解;最后,对所求得的最优解的模型进行改进,对两个满意度指标的权重进行灵敏度分析,也证明模型的有效性,使得决策更加合理。

最终确定最优的人员调整方案为:分别将员工1、2、3、4分配到岗位4、3、1、2。

关键词:经验判断模型满意度层次分析法 0-1模型灵敏度分析Ⅰ问题背景及问题重述一、问题背景对员工的调整,虽说是一种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机制,但并不是说用人单位可以随意对员工的岗位进行变动,其调整的依据,一方面是用人单位生产经营需求,即各个岗位对于所需员工各方面的能力(工作能力、管理水平、综合处理能力、技术水平)的要求,另一方面就是员工的工作意向。

只有充分考虑两方面的因素,才能使用人单位以及员工都满意,那样生产效率才会更高。

二、问题重述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某单位为了尽可能发挥工作人员的作用,拟将4名工作人员的工作岗位进行适当调整。

单位根据以往的工作表现对4名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综合处理能力,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等四方面进行了评价,已知四名工作人员的工作意向和各岗位的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工作强度晋升机会和对工作人员希望达到的要求。

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不同人员分配到不同的岗位。

Ⅱ问题分析本问题是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

首先,单位调整的目的是尽可能发挥工作人员的作用,另外,出于人文关怀的目的,公司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员工的意愿,可以根据经验判断法求出初步调整方案。

然后,进一步的把优化的目标分解为公司满意度与员工满意度两个方面,这里的公司满意度应该赋予相对较大的权重,然后对两者进行加权求和得到总的满意度。

我们通过对题目所给的各个表格进行分析,运用层次分析的思想,量化每个员工对不同岗位的满意程度以及每个岗位对各个员工的满意程度,后者也就是把每个人对各个工作的“称职能力”进行量化。

各个员工的总满意程度加各个岗位的总满意程度相加和就是我们的优化目标。

最后我们希望用0-1规划模型对各种组合进行比较得到最优解。

我们用到两个模型,分别是层次分析与0-1规划。

Ⅲ模型假设1)假设单位和员工的各项条件是客观真实的;2)每位员工的满意度对员工总满意度的权重是相同的,用简单的代数求和方式表示总的员工满意度;3)四个岗位对于单位的效益贡献是一样的,用四个岗位各自效益的简单代数和表示公司的总效益;4)单位各个岗位的分配要符合员工的志愿,而且每个岗位只分配一人;5)综合满意度等于员工满意度与公司满意度加权之和。

Ⅳ符号说明x表示人员i与岗位j要求的关于能力k的等级差值(k=1,2,3,4分别表示工作ijk能力、管理水平、综合处理能力和技术水平);ij x 当人员i 分配至岗位j 时ij x =1;当人员i 不分配至岗位j 时ij x =0;ij a 表示人员i 分配至岗位j 的公司满意度;ij b 表示人员i 分配至岗位j 的员工满意度;p 公司决策中公司满意度对决策的权重,而决策中员工满意度的权重; Z 表示公司决策中总的满意度;A n n ⨯ 表示公司满意度层次分析模型中第二层对第一层的成对比较矩阵;λ 表示特征值;w 表示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

Ⅴ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一、模型一:经验判断模型的建立与求解根据工作人员工作意向、单位评价和各岗位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本模型将单位评价做为调整方案的设计标准,以岗位希望工作人员达到的要求为对照进行比较,最后用工作意向做为最后评判标准。

为方便对比和观察,将各种能力的评价等级换成数字,其中A 换成4,B 换成3,C 换成2,D 换成1,数字越大,表示的能力水平越高,具体见附表一和附表二,分别表示单位对四位工作人员的能力评价和各岗位对工作人员的能力要求。

将单位的对工作人员四种能力评价等级与各岗位希望工作人员的要求进行对比,用单位对人员i (i=1,2,3,4)的能力评价等级分别与4种岗位希望的能力等级相减,得到具体的差值,通过表一可以知道人员i 的能力满足各岗位能力要求的基本状况。

表一 单位对工作人员的能力评价等级与各岗位希望的能力等级的差值在此,根据一般单位实际录用员工的办法可以知道三条经验:第一,对于各岗位的人员录用,应尽量满足各方面能力的要求;第二,应尽量做到适合的人做适合的事,不要大材小用;第三,各岗位的录用尽量选择满足能力种数多的人员。

因此,要尽量满足x ijk>0,而且|x ijk|要尽量趋近于0,此外,还应使每个人员对所分配的岗位关于四项能力的差值x ijk<0的个数尽量少。

根据这三条经验,再结合表1的具体数值,首先可以发现,人员3分配至岗位1的各项能力差值都为0,而其他的分配都没有这种优秀的情况,因此,可以确定人员3分配至岗位1。

接着,分配剩下的三个人员至剩下的三个岗位。

先对人员2进行分配,根据经验二,不难得出,最优的工作岗位是岗位3。

同理,对于人员4,根据经验三,将其分配至岗位2。

最后,剩下的人员1就分配至岗位4,在此,我们还可以稍微对其进行检验,将人员1分配至岗位4与分配至其他三个岗位进行对比,可以知道分配至岗位2明显比分配至岗位4差,而分配至岗位1和3不好判断,为此,我们可以分别对两种情况进行重新分配比较,通过比较可以得出,这两种情况都会使得其他人员的分配明显变的差很多。

因此,最终确定最优分配方案如表二所示。

表二最优人员分配方案最后,我们将所得的最优分配方案进行检验,以工作意向为评判标准,由评判标准可以知道,除工作人员1选择的是第三志愿外,其他三个工作人员都是选的第一志愿,没有超出工作人员所填的志愿范围,初步判定此方案是最优方案。

这个模型只是经验判断模型,接下来我们用更加科学的方法---层次分析法(AHP)来建立0-1规划模型来解决此问题。

二、改进模型的建立1、模型二:AHP的建立1) 公司满意度的确定。

图一公司满意度的层次图(1) 层次图说明:如图一所示,不失准确性,我们把四个层次图简写成一个层次图。

第一层是各个工作岗位(一、二、三、四)作为目标层,第二层是直接决定岗位满意度的员工的各种素质作为准则层,第三层是各个员工作为方案层。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我们假设不给任何一个员工他的三个志愿之外的工作,所以第三层并不应定是全部员工,而是将目标层作为三个志愿之一的员工。

岗位一作为目标层是的方案层是员工一、员工二与员工三;岗位二作为目标层时方案层是员工二与员工四;岗位三作为目标层时方案层是所有员工;岗位四作为目标层时方案层是员工一、员工三与员工四。

(2) 成对比较矩阵确定准则:第二层:每个岗位对不同素质(工作能力、管理水平、综合处理能力、技术水平)的要求不同,题目所给只是用A 、B 、C 、D 度量的,没有数量化。

我们用Satty 等人提出的1-9原则对其进行量化,规定指标之间进行重要性比较的原则是A/B=3,A/C=5,A/D=7,B/C=2,B/D=4,C/D=2,这种原则符合人们进行判断的思维方式。

在后来的一致性检验中我们也发现这个方法得到的效果非常好。

第三层:对于某一种素质,不同员工相对应的这种素质得分的比较进行量化。

我们的原则是根据公司给出的评价,用第二层相同的原则确立成对比较矩阵。

(3) 组合权数的计算方法:不失一般性,我们仅以i=1时为例说明计算方法,也即求员工对岗位一的组合权向量。

首先对每个成对比较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记第二层对第一层的成对比较矩阵为A n n ⨯(此处4n =),我们求出A n n ⨯的最大特征值max λ,通过MATLAB 软件包可以计算出相应的一致性比率0.0016<0.1CR =(见附件一)。

MATLAB 同时输出了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我们记为(2)(2)(2)1(,...)n w w w =,根据层次分析的相关理论知识知道,(2)w 可以作为第二层对第一层的权向量,也即工作能力、管理水平、综合处理能力、技术水平四项素质在岗位一对员工的要求的数量化权重。

同样的我们可以得到第三层对第二层四个指标(工作能力、管理水平、)每个指标的成对比较矩阵A n n ⨯、最大特征值max λ、max λ对应的特征向量(也就是四名员工对所具备的某一种素质的比较大小)3k w (其中1,2,3,4k =)、一致性比率CR 并作出一致性检验。

然后我们进行了组合权向量的一致性检验,发现全部通过检验,进一步说明了我们确定的评价原则的合理性。

做完以上的基本工作以后,令(3)(3)21a w W w =,(3)1a w 就是第三层员工一、二、三对第一层岗位一的权重,即第三层每个员工对第一层工作岗位的“称职程度”的数量化。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已假设不会给任何一名员工分配他的三个志愿以外的工作岗位,而员工四的一、二、三志愿均不是岗位一,所以我们认为员工四对岗位一的权重为0。

(4) 公司满意度的计算方法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得到了四个员工在四个岗位中的权重,也即四项工作对四个人的四项素质的认可程度。

我们把人员i 分配至岗位j 的公司满意度记作ij a ,记1.2,3,4;1.2.3.()ij i j a a ===2) 员工满意度的确定图二 员工满意度的层次图(1) 层次图说明:如图二所示,不失准确性,我们把四个层次图简写成一个层次图。

第一层是各个员工一、二、三、四作为目标层,第二层是岗位的基本情况,以此作为准则层,第三层是各个岗位(一、二、三、四)作为方案层。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每个员工只有三个志愿,我们假定的是员工除三个志愿外不接受其他岗位,所以对于单独的每个员工,第三层并不应是全部岗位,而是员工的三个志愿。

员工一作为目标层是的方案层是岗位一、岗位三、岗位四;员工二作为目标层时方案层是岗位三、岗位一、岗位二;员工三作为目标层时方案层是岗位一、岗位二、岗位三、岗位四;员工四作为目标层时方案层是岗位二、岗位三与岗位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