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第九章 阿拉伯国家与其它伊斯兰教国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殿等世俗建筑逐 渐丰富起来 •城堡防卫严密,坚 固高大 •印度之珠---泰姬. 玛哈尔陵墓
坐落于印度古都阿格的泰姬陵,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17
世纪莫卧儿帝国皇帝沙杰汉为纪念其爱妃慕塔芝玛,动用了数 万名工人,以宝石镶饰修建陵寝,图案之细致令人叫绝。
泰姬陵最引人瞩目的是用纯白大理石砌建而成的主体建筑,
伊斯兰教产生: 6 ~ 7 世纪初,阿拉伯贵族为了维护阶级 利益、寻求新的商路、夺取土地和财富,要求建立一个统一 的强大帝国。这种愿望反映在意识形态里,成为伊斯兰教产 生的社会根源,而伊斯兰教的产生又促进了阿拉伯的政治统 一。伊斯兰起源于阿拉伯草原和沙漠中的游牧民族。生活在 干燥、不毛之地和严峻环境下的人民响往着某种天堂形象。 在可兰经中用花园、泉水、树木成荫、甜水充沛来描绘这种 形象。这对伊斯兰城市设计与宫殿设计起着重要影响。
8 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最后形成,疆域东起印度河流域, 西临大西洋,地跨欧亚非三洲,史称萨拉森帝国。
二、中世纪伊斯兰城市
伊斯兰教的产生改变了近东和中东一带早期城市的设计和 建设观念,借以描绘对天堂的向往。
城市反映教义,也反映对宇宙的认识---城市的象征性。以 穆斯林区为单位组成城市:伊斯兰城市常简单地划分为若干地 区,城市整体性较弱。以清真寺为核心(包括图书馆、浴室、 医院、学校、经文学院、井亭等)的穆斯林区穆斯林在建设环 境中,倾注于对尘世的淡漠和对神明、对永恒的无限向往。 受气候影响---封闭式设计:封闭式的城镇、封闭式的穆斯 林区和封闭式的院落式住宅。城市内部分成两区即统治者的宫 室或官邸和与在其周围的信徒区。道路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 是弯弯曲曲的盘街,时而转变走向。另一种是死胡同,只到某 些住户门前就截断。
叶蒙古军几次入侵,14世纪末,帖木儿由中亚侵入印度。
自称 帖木儿后 裔 的巴布尔自中亚入侵,
灭德里苏丹,建立了
莫卧儿帝国(公元 1526~1827)。在莫卧 儿帝国统治时期,印 度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对外贸易颇为发达。 据当时初来印度的西 方人的记载,印度的
大城市比西欧的大城
市大得多。
德里
阿格拉
泰姬.玛哈尔陵墓
泰姬的棺木
—穆莫泰姬· 玛哈尔 泰姬陵的主人公
第三节 日本中世纪封建城市
一、中世纪日本社会概况
7世纪进入封建社会,受中国唐文化影响。飞鸟时期(694 年)的京城藤原京、奈良时期(710年)的平城京(奈良)、 平安时期(794年)的平安京(京都)均受中国影响。 9世纪始形成独特的日本文化。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史 称镰仓时期,庙会、市集比较发达。有些神社寺院前的庙会发 展为常设市场的市镇即“门前町”。有些城市则是从行政中心 港湾或驿站发展起来的。 16世纪中叶,日本各个封 建领国,依托城市里的小高丘, 建造卫城。卫城中央是一座高 楼,叫做天守阁,这是个军事 堡垒,也是藩主权力的象征。
第九章 阿拉伯国家与其它伊斯兰教国家 以及印度、日本的中世纪封建城市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阿拉伯国家与其它伊斯兰教国家中世纪封建城市 印度中世纪封建城市 日本中世纪封建城市 中世纪时期城市的特点
第一节 阿拉伯国家与其它伊斯兰教国家 中世纪封建城市
一、中世纪阿拉伯国家与其它伊斯兰教国家社会概况
会初期,婆罗门教经过同佛教的长期渗透融合过程,发展成为印 度教。公元9~10世纪,印度教在全国获得优势,成为国教,佛
教衰落。
突厥人带来伊斯兰教以及新的建筑类型,经文学院、清真 寺、塔、陵墓等。从 10 世纪后期起,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先 后统治了印度西北部,其势力曾达到恒河流域,在北印度建立的 政权统称德里苏丹国 (公元1206~1506年)。300年间,13世纪中
巴扎(Bazzar)
---经商的场所,市场,商业街道。
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这个名称,根 据传统的说法,体现着人类 最崇高的渴望,即全人类的 和平。
耶路撒冷且有异常浓厚 的宗教色彩,这在全球是独 一无二的。世界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都曾先后长期统治该城。
巴格达 此城于公元 766年建成。聘 请了波斯星卜师 汉立特为顾问, 仿效逊尼亚的廓 尔城进行修建。 城市平面为圆形, 是太阳的象征, 直径2.8公里, 占地600公顷, 有四座城门。
城市内蜿蜒曲折而又宽窄变化的街道是最有特色的空间
介质,弯曲的街道消除了狭长而单调的街景,街道空间的收 放变化形成很多小而变化的空间节点。
4.追求有机平和背后的内在秩序
城市格局以广场为中心,道路以扇形渐次展开,呈中心 放射形;
城市空间格局呈现封闭的形式,把各自分散的建筑组成 绚礼多姿的建筑群体。
(1)伊斯兰地区的自然和社会以及宗教文化在其城市
皇陵上下左右工整对称,中央圆顶高六十二米,令人叹为观止。 四周有四座高约四十一米的尖塔,塔与塔之间耸立了镶满三十 五种不同类型的宝石的墓碑。陵园占地十七公顷,为一略呈长 形的圈子,四周围以红沙石墙,进口大门也用红岩砌建,大约 两层高,门顶的背面各有十一个典型的白色圆锥形小塔。大门 一直通往沙杰罕王和王妃的下葬室,室的中央则摆放了他们的 石棺,壮严肃穆。泰姬陵的前面是一条清澄水道,水道两旁种 植有果树和柏树,分别象征生命和死亡。
伊斯兰国家在西班牙的最后一个据点是格兰纳达,人口40 万。位于一个地势险要的小山上的阿尔罕伯拉宫(l3~14世纪) 是伊斯兰世界中保存得比较好的一所宫殿,有一圈3500米的红 石围墙蜿蜒于浓荫之中。
西班牙科尔多瓦大清真寺内景
格兰纳达城鸟瞰照片
第二节 印度中世纪封建城市
一、中世纪印度社会概况
公元5~7世纪是印度封建制度形成的时期。在印度封建社
伊斯法罕
伊斯法罕重建于公元 903 年,城市平 面为圆形,有4座城门,100座塔。宫殿和 宏伟的大道和桥梁,显示了几何的规则性。 他为这个城市移植了一个新的心脏——皇 家广场。
皇宫
皇家广场
雪克鲁夫 塔拉清真寺
大清真寺
伊斯法罕皇家 广场
伊 斯 法 罕 城 中 心 想 象 复 原 图
撒马尔罕
哥多瓦和格兰纳达
并逐渐形成蜘蛛网状的曲折道路系统。
2.实行自然主义的非干预规划
城市形态以环状、放射状为主,体现了城市本身自发生长 的空间特征; 蛛网状的曲折道路系统则体现了工商业临街布局的需要。
3.力显丰富多变的景观与亲和宜人的特质
城市与建筑普遍具有宜人的尺度与亲切感,建筑环境亲 切可人,广场的规模和尺度非常适合于所在的城市社区;
平城京(公元708~710年) • 仿隋唐长安城制, 约1/4大小,南北约 4.8公里,东西约 4.3公里; • 方格网道路形式,
条坊制,有东西京、
东西市; • 宫城位于主轴线 北,坐北朝南; • 日本城市均无城 墙;
平安京(公元793~805年)
平安京也采用方格形 (条坊形)的布局。南北 5.3公里、东西4.5公里。 东西向大路宽24~30米, 南北向大路宽36米。宫城 前大路宽50米,朱雀大街 宽85米。宫城南北1400米, 东西1100米。 除了平安宫以外,在 平安京里和近郊还有一些
阿拉伯人占领比利尼斯半岛 (今西斑牙)后,从9世纪起,哥 多瓦逐渐发展成为伊斯兰教世界在西方的最大城市,并成为首都。 城市四周筑有坚厚的城墙,有架空输水道引清水入城。在郊区修 筑了—座宫殿与花园。哥多瓦的宫殿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的建筑 之一,有房400间。哥多瓦大清真寺也是伊斯兰世界最大的清真 寺之一。大殿面积广达 14000 多平方米,有密林般的柱子共 648 根,寺院内部有一种阴森、迷离、惝恍的宗教气氛。相传当时哥 多瓦强盛时,为50万人口,有清真寺700座,还有当时世界上最 大的哥多瓦大学及藏书 40 万册的大图书馆。在市政建设方面, 哥多瓦有铺砌的街道好几公里,并行街灯照明。
规划建设中有何反映?除在西亚以外,在欧洲、印度还留下
什么宝贵的历史遗产?试分析其空间艺术构图的成就。 (2)日本在中世纪如何吸收中国城市文化?有哪些仿 中国城市规划的作品?何时独立发展自己的文化?
离宫别馆。
十 九 世 纪 京 都 平 面 图
天守阁
1576年至1643年间, 卫城中央的高楼, 军事堡垒, 权力象征。
第四节Βιβλιοθήκη 中世纪时期城市的特点1.凸显以教堂为核心的空间组织理念
在教堂前面形成半圆形或不规则的但围合感较强的广场, 教堂与这些广场一起构成城市公共活动的中心; 道路基本上是以教堂、广场为中心向四周边地区辐射出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