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脑关闭右脑开启状态下的神奇体验案例
有关大脑的认识实验报告分析
有关大脑的认识实验报告分析没有哪种物质像人类大脑一样复杂又神奇,它是宇宙中最神秘的1.5公斤重的物质,也正是如此,大脑成为了科学家们最乐于研究的对象。
如何知道左右脑功能各不相同?人在被催眠时拥有自主性吗?这些问题被心理学家一一解开,彻底颠覆了我们对大脑的认知。
下面是5个有关于大脑的实验,希望大家能够看看!【一】一个大脑两个心智我们如何知道左右脑功能各不相同?发现者:罗杰· 斯佩里,迈克尔·加扎尼加如果把我们的大脑粗略的分成三部分,那么它可以由左脑、右脑和连接两个半球的神经纤维(学名胼胝体)组成。
过去,为了防止癫痫病恶化,使病变不至于由脑的一侧延伸到另一侧,人们曾切除过一些严重癫痫病患者的胼胝体,他们的大脑左右分裂开来,因而被称作裂脑人。
虽然手术并没有影响裂脑人的性格与生活习惯,但他们的右脑再也无法与左脑进行信息交流了,这总要带来某些改变。
裂脑人究竟与正常人有哪些不同?迈克尔·加扎尼加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他让裂脑人W.J.坐在一个屏幕前,屏幕被分为左右两部分,他要求W.J.注视屏幕的中心不动。
加扎尼加首先给W.J.快速闪现了一张正方形图片,图片的位置在注视点右侧。
位于右侧的图片信息会进入他的大脑左半球(视觉传导路有交叉的特点,右侧视觉信息会进入左脑,左侧视觉信息会进入右脑)。
当被询问看到什么时,W.J.说自己看到一个框。
之后,实验者再次呈现了一张正方形的图片,不过这回呈现位置在注视点的左侧,因此,图片信息只能进入他的右侧半球。
而这时W.J.表示自己什么也没看见。
加扎尼加又在幻灯片的左侧或右侧随机呈现小圆圈,要求W.J.用手去指他看到的东西。
当圆圈出现在注视点右侧时,被左脑控制的右手会指向它;而当圆圈出现在注视点左侧时,就变成受右脑控制的左手来完成指的动作。
惊人的结果出现了,W.J.总有一只手会指出屏幕上正确的位置。
这说明,当圆圈出现在一侧大脑半球的视野中时,该侧半球的确能够看到圆圈,并控制相应的胳膊和手做出独立的反应。
左右脑并用创造记忆的神奇效果
左右脑并用创造记忆的神奇效果左右脑分工理论告诉我们,运用左脑,过于理性;运用右脑,又容易流于滥情。
从IQ(学习智能指数)到EQ(心的智能指数),便是左脑型教育沿革的结果;而将“超个人”这种所谓的超常现象,由心理学的层面转向学术方面的研究,更代表了人们有意再度探索全脑能力的决心。
若能持续地进行右脑训练,进而将左脑与右脑好好地、平衡地加以开发,则记忆就有了双管齐下的可能:由右脑承担形象思维的任务,左脑承担逻辑思维的重任,左右脑协调,以全脑来控制记忆过程,自然会取得出人意料的髙效率。
发挥大脑右半球记忆和储存形象材料的功能,使大脑左右两半球在记忆时,都共同发挥作用,使大脑主动去运用它本身所独有的“右脑记忆形象材料的效果远远好于左脑记忆抽象材料的效果”这一规律。
这样实践的效果,理所当然地会使人的记忆效率事半功倍,实现提升记忆力的目的。
另据生理学家研究发现,除了左右半脑在功能上存在巨大差异外,大脑皮层在机能上也有精细分工,各部位不仅各有专职,并有互补合作、相辅相成的作用。
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智力的片面运用以及不良的用脑习惯的结果,不仅造成了大脑部分功能负担过重,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而且由此影响了思维的发展。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就需要运用全脑开动,左右脑并用。
使左右半脑交叉活动交叉记忆是指记忆过程中,有意识地交叉变换记忆内容,特别是交叉记忆那些侧重于形象思维与侧重于抽象逻辑思维的不同质的学习材料,以使大脑较全面发挥作用。
记忆中,还可以利用一些相辅相成的手段使大脑两半球同时开展活动。
进行全脑锻炼全脑锻炼是指在记忆中,要注意使大脑得到全面锻炼。
大脑皮层在机能上有精细的分工,但其功能的发挥和提高还要靠后天的刺激和锻炼。
由于大脑皮层上有多种机能中枢,要使这些中枢的机能都发展到较高水平,就应在用脑时注意使大脑得到全面的锻炼。
比如在记忆语言时,由于大脑皮层有4个有关语言的中枢——说话中枢、书写中枢、听话中枢和阅读中枢,所以为了使这些中枢的机能都得到锻炼,就应当在记忆时把说、写、听、读这几种方式结合起来,或同时进行这几种方式的记忆。
左脑_右脑_控制转向.真的很神奇_耶鲁大学5年研究
老仙的心得--境由心造
我巳經可以利用念力,控制 她的順逆轉動。 大家不妨照文中說明的方法 一試,這樣您就可以掌握右 腦神奇的世界。 我的秘訣是要她逆轉時,須 在腳掌著地瞬間。而要她順 轉時,則是在腳掌轉動的最 高點之際。 加油!! 你們的IQ都會在160以上。
資料:Jcliao提供
• 有關右腦的神奇功能研究 ,是始於 1 9 8 1年 加州理工學院羅傑·史貝利 博士研究右腦獲 得諾貝爾獎以後 ,人們才開始對右腦有所認 識 ,在此之前 ,人們並不認為左腦與右腦的 功能有那麼大的差別。史貝利在分割腦的 實驗中發現 ,左腦與右腦這兩個半球完全以 不同的方式在進行思考 。 • 他發現左腦用語言進行思考 , 右腦則是以圖像進行思考; 左腦偏向語言、邏輯性的思考 ,右腦則是影像和心像的思考。
• 你相信超能力嗎?或許你會認為, 現實世界中 ,人不可能具備那樣 的能力。如果你這麼想 ,你就是 犯了習慣左腦思考的錯誤 ,其實, 人類大腦的另一半 -右腦 ,擁有的 能力是左腦思考者很難想像的。 • 當我盡量不看人像,而是把目光對準地面上腳的 陰影的時候,可以在腦子裡"想",要它順時針轉, 她就順時針,要她逆時針,她就逆時針,彷彿你 的思維可以控制圖片的轉動一樣。而如果精神高 度集中,就可以讓人像左右擺動,根本繞不出一 個完 整的圈子。
• 根據七 田真 博士的研究 ,原來人在誕生之 初 ,右腦的能力還很發達 ,右腦具備了超越 常識那種幾乎可稱為全然未知的天才似的 能力 ,這種能力自古以來就隱藏在人們腦海 裡 ,是一種超越時間、空間 ,與無限境界相 連結的能力 ,但是因為人類世界是以教導、 開啟左腦為主 ,讓小孩子努力學習語言以及 往後生存所必需的知識 ,久而久之 ,左腦越 來越發達 ,右腦卻因為少用而日形退化。至 於什麼樣的成人比較容易打開右腦 ,七 田真 博士認為 ,心思專注、純真沒有成見的人 , 比較容易進入神奇的右腦世界。
幼儿园全脑开发:左右脑训练游戏教学案例
幼儿园全脑开发:左右脑训练游戏教学案例幼儿园教育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幼儿园的全脑开发更是备受家长和教育者关注的话题。
全脑开发理论强调了对孩子左右脑的平衡发展,通过各种游戏和教学案例来激发幼儿的潜能和智力。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些教学案例来探讨幼儿园全脑开发的左右脑训练游戏。
1. 左脑训练游戏:拼图拼图是一项经典的左脑训练游戏,幼儿可以通过拼图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空间认知能力。
在教学案例中,老师可以为幼儿准备各种形状和难度的拼图,让他们根据图案和颜色进行组合。
通过这种游戏,幼儿可以培养自己的专注力和耐心,提高思维灵活性和动手能力。
2. 右脑训练游戏:音乐启蒙音乐启蒙课程是右脑训练的重要一环,幼儿可以通过学唱儿歌、敲打乐器等活动来激发右脑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
在音乐教学案例中,老师可以设计各种有趣的音乐游戏,让幼儿在欢乐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自己的音乐细胞和审美情感。
3. 整合训练游戏:手工制作手工制作是左右脑整合训练的有效方式,幼儿可以通过DIY手工、涂鸦绘画等活动来锻炼自己的左右脑协调能力。
在教学案例中,老师可以引导幼儿使用各种材料和工具进行手工制作,让他们在创造中享受乐趣,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以上是幼儿园全脑开发的左右脑训练游戏教学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全面培养自己的左右脑功能,提高认知能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教育需要注重全脑开发,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和教学案例,让幼儿在快乐中茁壮成长。
幼儿园全脑开发是培养孩子综合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中左右脑训练游戏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下面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幼儿园全脑开发的左右脑训练游戏教学案例,为家长和教育者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启发。
4. 左脑训练游戏:拼图迷宫除了传统的拼图游戏,幼儿也可以通过拼图迷宫来进行左脑训练。
在教学案例中,老师可以为幼儿设置各种形状和难度的迷宫,让他们在其中寻找正确的拼图组合路径。
这样的游戏不仅能够锻炼幼儿的逻辑思维和空间认知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神奇的右脑及其开发(初稿)
神奇的右脑及其开发2012.3、3大约在94年前后,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开始对人的潜能产生兴趣,开始积累有关资料,并在适当的机会向学生宣传。
2005年暑假,开始研究记忆方法,由“联想记忆”进而发现了“神奇的右脑及其开发”问题。
一开始我认为,人的潜能仅仅包括体能和大脑两个方面。
现在发现不止这些,具体还有: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
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应试教育丑态毕现,国人都在呼唤、期盼着素质教育春天的真正来临。
养成教育、自信教育、责任教育、成功教育、闲暇教育、创新教育、快乐教育、幸福教育等等应运而生。
虽叫法不同,骨子里是相通的。
责任教育让我们发现,闲暇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是应该深入持久的开展起来的。
它面向未来,面向人潜,强调轻松自在,兴趣乐趣,和谐发展,奇妙发展。
我校双育并举,才能打造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教育。
今天,我们主要把有关大脑潜能及其开发的粗浅的认识成果与大家分享,恳请大家的批评指正和参与思考、研究。
一、右脑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1、必要性全世界每天有5万篇专业论文发表,有2000项发明获专利。
今天世界的知识总量是2050年的1%。
知识爆炸的年代,不开发右脑是注定要落伍的。
据专家说,人的左脑记忆能力极其有限,右脑潜能非常大。
现在的大多数中学生学习感到累,主要原因是只是左脑在工作,右脑闲着不动。
2、可能性相关案例:2003年英国科学家预言,人能活1200岁。
上世纪一次日本筑波国际博览会上,一株西红柿杰出1万多个果实。
理论方面:人脑有149亿个神经元,9000万个辅助细胞,能储存1000万亿个信息单位,相当于5亿册图书。
显然,人脑目前远未开发。
乐观的估计,90%的潜能未被开发出来,悲观的估计是95%左右的潜能未被开发。
美国著名科学家凯奇发现,人的大脑细胞是会不断生长的。
一旦人的行为发生变化,比如加强自身锻炼。
关键是我们要有自信。
要勤奋,自我挑战。
每个人都有两个自我?左脑右脑揭秘,自我意识只是幻觉
每个⼈都有两个⾃我?左脑右脑揭秘,⾃我意识只是幻觉神经科学家迈克尔·加扎尼加是神经科学的奠基⼈之⼀,他以“裂脑⼈”为实验对象,做的⼀系列实验,让我们对“⾃我”和“意识”有了新的解读!其中最震撼的莫过于:我们的左脑和右脑,或许有不同的性格和⾃我!“裂脑⼈”听起来不太礼貌,不过在加扎尼加的《双脑记》中是这么叫的——他们是指左右⼤脑被切断连接的病⼈。
为什么会有裂脑⼈呢?早年为了治疗癫痫,切开病⼈的胼胝体(只切除胼胝体还不算完全切断左右脑,有的也会切断前联结,使左右脑完全分离)。
⼿术后病⼈确实不犯癫痫了,⽽且看起来⾮常正常,整个⼈仿佛都没受什么影响。
于是他们就成为了神经科学家⾮常好的实验对象——左右脑被分离的⼈,会有什么不同?左脑右脑可以玩问答游戏⾸先需要知道的是,左脑右脑有着不同的功能。
负责语⾔的⼤脑区域在左脑,或者说:左脑会说话,⽽右脑不会。
右脑控制左眼和左边⾝体,左脑控制右边。
在裂脑⼈⾝上,他们的左右脑虽然部相连,但却可以通过⾝体做问答游戏。
左右脑的不同功能因此,裂脑⼈实验的基本原理是:如果蒙住右眼(不然左脑看见东西)右脑可以通过左眼看东西,通过左⼿做任务。
⽐如左眼(右脑)看到“拿起钥匙”,左⼿就会拿起钥匙。
——但此时左脑并不知道发⽣了什么!!⽽且,右脑不会说话,⽆法说出来看到了什么。
如果你⾮要让右脑“说出来”也是可以的:左脑的语⾔区会猜⼀个答案,⽐如“⼀个⼩东西?”,然后右脑可以听到,并作出⼀些肢体反应告诉左脑对不对(⽐如摇摇头,每个病⼈会有⾃⼰独特的⽅式),然后左脑再猜……——有点像左脑和右脑之间玩“20个问题内猜我想的啥”,左脑猜,右脑回答yes or no(有时候也可以是“⼤了”和“⼩了”)。
解释器:左脑编造“解释”让我们有了统⼀的意识类似上⾯的解释,右脑看到指令并且做完了任务,左脑是不知道的。
这时候如果你问病⼈(只有左脑会说话)为什么选这个?左脑会强⾏编造⼀个解释,仿佛有理有据。
有关大脑的左右控制的一个小实验
有关大脑的左右控制的一个小实验
据说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左脑控制右半边身体,右脑控制左半边身体。
前几天我无意中做了一个小实验,与此有关,很简单,当时我在办公室里上班,有几只蚊子在我两只脚上叮了几个包,我往后移了下座椅,然后弯下腰,用左手抓右脚,右手抓左脚上的痒处,结果越抓越痒,好一会儿,感到很奇怪,才发现,抓了半天,居然两只手都没抓准位置。
反过手再抓就抓准了,然后,我不信邪,又左手抓右脚,右手抓左脚再试一次,还是没抓准,这次我有认真注意的,真的很邪门,不信你可以试一下,你一定会发现,两只手不可能同时抓准你要的位置,而左手抓左脚,右手抓右脚就一点问题都没有。
七田真--右脑革命
右脑革命第一章了解右脑的世界●右脑是神秘之脑我们对右脑开始有所了解,是1981年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的罗杰●斯佩利博士因右脑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以后的事,说起来这段历史还非常之短。
在那以前,人们都认为左脑和右脑的若能并无很大差异。
即使到了今日,有关右脑及其问题还是未被人们所了解,甚至可以说即使是从事脑研究的专家学者们,对于右脑的功能也是所知甚浅。
右脑确实隐藏着令我们感到神奇的能力,要彻底搞清楚有关右脑的问题,也许还要走一段相当长的路。
在下面的章节,我将阐述尚未被普遍理解的,有关右脑功能的七田氏理论。
至今为止的科学,物理学都只是以人的五官感觉所能够感受、理解的事物为研究对象,超越了五官感觉、超意识的现象则受到无视、被排除在研究对象之外。
而右脑的功能就超越了左脑五官感觉的范围,人们称之为直觉、灵感或第六感等等,把它看作是凌驾于普通意识之上的神秘现象。
支配着这些神秘现象的朖的机能,就属于右脑所有。
●右脑有右脑的五感左脑和右脑的最大不同,在于左脑是意识脑,而右脑则是潜意识脑;左脑有意识性的五感,而右脑则另具潜意识的五感(另一种感觉体系)。
人们通常运用左脑的感觉体系,而让右脑的感觉体系处于休眠状态。
如果人们能够唤醒自己的右脑感觉体系,那么,另一种类型的信息体系、另一种类型的知性体系便会随之开启。
其实,人类本来是具有特殊能力的,只是人们并不知道这一点,因而自己的特殊能力得不到发挥。
人类的特殊能力是一个无以伦比的至宝,我们不应该让它腐蚀、风华,而应该让它焕发光芒、发挥作用,那样,人类的能力将会完全改变,而且那将是一种巨大的改变!在以往的众多天才之中,很多都向世人显示出他们令人难以解释的能力。
这就是因为全心他们具备了一种能力、开启了常人所不曾使用的感觉系膜和信息合格率。
例如,在明治时期,有一位叫做山崎辩荣的人,他曾以种种神奇轶事为世人所熟悉。
他的这些特异能力其实谁都具有,只是人们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引导出自己的这些能力而已。
左脑中风右脑开悟
左脑中风右脑开悟《左脑中风右脑开悟》[美]吉尔·泰勒著,杨玉龄译《左脑中风右脑开悟》是一部脑中风患者的医疗手册,更是第一本由患有严重脑溢血并完全康复的神经解剖学家所写的书。
《左脑中风右脑开悟》的作者、哈佛大学脑神经学家吉尔·泰勒在37岁那年亲身经历了左脑中风。
中风后,观察到她大脑的功能——运动、语言、自我意识,一个接一个关闭。
开颅手术后花了8年时间完全康复。
身为神经解剖学家,吉尔感受到,“因为这次中风而得到的关于我的脑袋以及它如何运作的知识,不亚于我长年在学术领域所学到的”。
为了将这次经历贡献出来,吉尔从自己的生活背景开始落笔,并用了两个章节为读者介绍了简单的脑科学知识,让读者了解中风的医学原理,接下去描述中风后的一系列感受和求助以及护理、康复之路。
“这本书和其他医学类书籍一样,给中风患者提供了一定的康复指导和建议。
”该书责编刘铮说,不同之处在于作者亲历了中风的整个过程,并把这个过程完全呈现出来,通过第一人称让读者更直观清晰地感受到中风患者的感觉,给人们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对如何护理和照顾中风病人提供了宝贵经验。
吉尔的专业知识让这本书的准确性更强,让人们能够更深入、准确地了解中风。
中风的4个小时1996年冬天的一个早晨,CD机传出熟悉的音乐,可突然一股来自左眼正后方的、撕裂脑门的刺痛,让吉尔·泰勒从睡梦中惊醒过来。
她感觉到自己的左眼以缓慢的节奏跳动着,眼睛后面的痛楚依旧强烈,“好像一口咬下冰欺凌时,齿根传来的那种尖锐的酸痛”。
起床后,吉尔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开始不对劲了:自己的手和手臂前后滑动,方向和躯干的律动相反,似乎身体和自己的正常认知功能脱离;此外自己处理的听觉信息的能力也不对劲了,言语的思维也变得不连续,“除了我那充满韵律的心跳声,我什么都听不见”。
这一切的症状都是因为,吉尔大脑里之前一直没有检查出来的先天动脉血管畸形,在这天早上突然爆裂,并喷出了一堆血在左脑里。
左脑中风右脑开悟读后感
左脑中风右脑开悟读后感英文回答:The experience of having a stroke on the left side of my brain and the subsequent enlightenment on the right side has been a life-changing journey for me. It has taught me valuable lessons about the power of the brain, the resilience of the human spirit, and the importance ofliving in the present moment.Before the stroke, I was a highly logical andanalytical person, relying heavily on my left brain for problem-solving and decision-making. However, the stroke completely changed my perspective and forced me to tap into the creative and intuitive abilities of my right brain.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realizations I had was the importance of balance. The left brain is responsible for logic, reasoning, and analysis, while the right brain is associated with creativity, intuition, and emotions. It wasonly when both sides of my brain started working together that I truly felt a sense of wholeness and completeness.For example, before the stroke, I would often overthink and analyze every aspect of a situation, which often led to indecisiveness and anxiety. However, after the stroke, I learned to trust my intuition and go with my gut feelings. This shift in mindset has not only helped me make quicker decisions but has also allowed me to enjoy life more fully.Furthermore, the stroke also made me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in the present moment. Before the stroke, I was constantly worried about the future and dwelling on the past. However, the near-death experience made me realize that life is too short to be consumed by regrets or anxieties. I learned to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each moment and find joy in the simplest of things.For instance, I used to take my morning walks for granted, often lost in my thoughts. But after the stroke, I starte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sights, sounds, and smells around me. I would notice the vibrant colors of the flowers,the chirping of birds, and the refreshing scent of the morning dew. These small moments of mindfulness brought me immense happiness and gratitude.In conclusion, the experience of having a stroke on the left side of my brain and the subsequent enlightenment on the right side has been a transformative journey. It has taught me the importance of balance, trusting my intuition, and living in the present moment. I am grateful for the lessons learned and the opportunity to embrace a more holistic and fulfilling way of life.中文回答:左脑中风和右脑开悟的经历对我来说是一次改变人生的旅程。
大脑双系统原理
大脑双系统原理
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超有趣的大脑双系统原理呀!
你知道吗,咱的大脑就像一个超级复杂的机器,有两个很不一样的系统在里面工作呢!比如说,咱走在路上,突然看到前面有个坑,大脑的一个系统“唰”地一下就让你赶紧避开,连想都没想,这速度,简直绝了!这就好像是开车时的自动驾驶模式,自然而然就做出反应啦。
再举个例子,当你在做一道数学题的时候,得绞尽脑汁地思考,一步一步地分析,这就是大脑的另一个系统在努力工作啦。
就像是手工打造一件精致的工艺品,得精心雕琢呀!
想象一下,大脑里就像有两个小人,一个反应超快,能迅速帮你应对各种紧急情况;另一个则慢悠悠的,但特别擅长深思熟虑。
咱平时做决定的时候不也这样嘛!有时候就是凭直觉,“哎呀,就这么干吧”,这就是那个快系统在起作用;可有时候就得好好琢磨琢磨,“到底选这个还是那个呢”,这就是慢系统发力啦。
哎呀,大脑双系统原理可真是太神奇啦!它就像一对好搭档,相互配合,让咱能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游刃有余呀!咱可得好好重视它们,利用好它们,让自己变得更聪明、更厉害呀!所以说,了解大脑双系统原理真的超级重要,不是吗?这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在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大家说是不是呀!。
右脑冥想的故事范文
右脑冥想的故事范文
有一点要明白:是否运用想象来学习所取得的成果是非常不同的。
发挥想象力是比较简单的事情。
要进入右脑的意识状态,想象是很必要的。
有一个公式可以教我们如何进入右脑意识状态和使用右脑,它就是1、冥想;2、呼吸;3、想象。
也就是说,进入右脑意识之前首先要闭上眼睛,平静心情,然后深呼吸三次,再进行必要的想象。
右脑中想象过和事物能够栩栩如生地记忆在脑海里,这是右脑的一种机能。
把这种机能全部运用到学习中去吧!这对你很有帮助。
此时你是在自己的头脑里进行着想象的,但是如果你能够一边听着磁带一边想象,会更有效果。
为什么呢?因为当你只是自己想象的时候,会不知不觉在冥想时用语言告诉自己“放松、进入深层意识”等等,这样就动用了大脑的语言区,注意力容易分散。
但是如果跟着暗示的诱导集中精神来听就可以了。
这时语言区全部休息,听觉区开启,通往海马记忆的回路也被打通,这样就能够一直深入深层记忆。
想象学习法的做法如下:
1、学习前闭上眼睛,平静心情,然后深呼吸三次。
开始用8秒钟时间缓缓呼气,在呼气有同时将心中的不愉快也一起呼出去。
2、然后用8秒钟吸气。
这时边吸气边放松,想象自己心情平静,宇宙间清爽的能量充满全身。
3、接下来的8秒钟屏住呼吸,想象自己有外语已经说得很好,能够自由地用外语交谈了。
收听左右脑的协调能力启示与感悟作文
收听左右脑的协调能力启示与感悟作文小丽好奇地问:“真的吗?是什么神奇的东西呀?快告诉我!”“我们学到了左右脑的秘密!”小明的眼睛闪闪发光,“老师说,左脑主要负责逻辑和语言,而右脑则负责创造和想象。
像画画、听音乐这些都是右脑的工作,而数学题、读书就是左脑的事情!”“哇哦,这样的话,那我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左右脑都变得厉害呢?”小丽歪着头问。
“老师说,最棒的方法就是做一些两者都能用的活动!”小明兴奋地说,“比如说,画画的时候,我们可以想象画面,再用数学的方法来计算比例;或者写故事时,用右脑的创造力构思情节,用左脑来组织语言。
”小丽眼睛瞪大了:“哇,那真是太神奇了!我平时画画时,老是想着画得好看,但从来没想到还可以用数学来帮忙!”“对啊!”小明点点头,“我上次试了一个小游戏,就是用左右脑的方式来做任务。
比如说,我一边用右脑想象一个超级英雄的形象,一边用左脑计划他的装备和能力!”“哇!这样做的话,是不是能让我们的脑袋变得超级聪明呢?”小丽兴奋地说。
“没错!”小明回答,“左右脑协调真的很重要。
就像老师说的,左右脑就像是一对好朋友,一起合作才能做出最棒的成果!”“真希望我也能像你一样聪明!”小丽有些羡慕地说,“那我们今天可以一起做个游戏吗?”“当然可以!”小明笑着说,“我们可以试试用右脑的想象力来编一个故事,然后用左脑来给故事设计一些数学谜题,这样既有趣又能锻炼脑袋!”两个人一起动手做了起来。
小丽兴奋地用彩笔画了一个充满幻想的世界,而小明则认真地用数学公式计算这个世界的各种比例和数据。
他们玩得非常开心,也发现了原来协调左右脑这么有趣!“哇,我们今天真的学到了很多!”小丽高兴地说,“左右脑的合作真的很神奇!”“是啊!这就是左右脑的奇妙之处!”小明点点头,“只要我们好好利用左右脑,就能做出更多有趣的事情!”两人对未来充满了期待,期待着用自己聪明的脑袋去创造更多奇妙的东西。
【潜能开发】天才们都能同时使用左脑和右脑两个系统
【潜能开发】天才们都能同时使用左脑和右脑两个系统我们现在的人们都是左脑极度发达,完全不知道去运用具有右天才能力的右脑。
与此同时,那些被称作天才的人们,也并不了解自己在运用右脑,他们可以在运用右脑的同时,让左脑连动地发挥作用。
古今的天才们无一例外地都能使左脑和右脑两个系统充分地调动起来。
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创造了许多关于天才的理论,但是没有一篇文章能够从右脑理论的角度解释天才的能力。
一旦理解了右脑理论,人们就可以清楚地解释天才变成天才的原因。
当天才们毫无例外地展示他们的才华时,他们的右脑也在工作。
天才使用右脑获得的图像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转换为左脑的语言信息。
例如,ibm的数学家贝诺伊特.曼德布赖恩创造出的新的数学理论“分形几何论”中,所谓的“分形”是指具有不规则的碎片图形。
这是一个对纷繁变化的自然界形态进行解释说明的法则性理论。
它最出现在贝诺伊特.曼德布赖恩的想象中,然后曼德布赖恩把这一理论的内容再用左脑的语言能力将其表述和说明,于是就诞生了“分形几何论”。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最初出现在他的想象中。
这一超越物理学的新理论在一个虚构的梦中诞生后,深受感动的爱因斯坦表达并整理了他在黑板前感受到的幻觉,将其形式化和系统化,最终实现了泽菲后来的物理理论。
天才们最初都是在想象、直觉中得到灵感,做出令人称赞的成果。
爱因斯坦就是一位左脑功能不良,而右脑才能卓越的人。
据说爱因斯坦在小的时候经常用想象的方法来做游戏。
他曾经说过,“我所有创意的源泉在于想象游戏。
任何语言,不管是书面语言,还是口头语言,在我的思考中不起任何作用”。
通常的学校教育是针对人的左脑功能进行的,以左脑的功能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
左脑擅长于进行理论思维,而右脑所进行的是不依靠语言而建立在想象基础上的思维意识。
为了能使这两个半脑的思维能够达到平衡,我们有必要对曾经一度被忽视的右脑功能加以重视。
我们应该了解,对于右脑来说,胎儿期到六岁之前是最好的开发时机,右脑在这一阶段得到的开发越充分,孩子就越有可能具备优秀的才能。
左脑中风,右脑开悟?!
左脑中风,右脑开悟?!美国《时代》杂志选出2008年最具影响力100位世界人物,美国印地安纳大学医学院女神经解剖学家、哈佛医学院毕业博士吉尔·泰勒(Dr. Jill Bolte Taylor)被选入名单。
在她37岁时,因其颅内血管破裂导致的一次罕见的左半大脑中风经历和8年的恢复过程,由此亲身获得深刻的关于生命意义、治疗康复与人类能普遍“开悟”的洞见,对当今的医学界和人文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其经历由自己写进了最近出版的书“My stroke of insight”。
2010年2月泰勒博士在世界著名的TED会议作了一场激励人心弦的 18分钟演讲,该演讲录像目前正在世界广为流传。
我从事大脑的研究是因为我的一位弟弟患有精神分裂症,作为他的姐姐,我一直都在想:为何我可以将现实与虚幻区分开来,知道什么是我的梦想,以及如何去实现这样的梦想,而我弟弟却不能分辨真实的世界与他大脑里虚构出来的世界,也无法实现他的梦想?于是我决定投身于精神疾病方面的研究。
我从印第安纳的老家搬到波士顿,在哈佛大学精神病学院的弗朗辛博士的实验室工作。
我们当时问的问题是:寻常人的大脑与那些患有精神分裂症状的病人的大脑有何不同?所以我们绘制出大脑里头的微电路图,逐一考察每一个细胞,寻找其与其余的细胞、化学物质的联系,还具体考察了这些参与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数量。
我的生活很有意义。
白天,我在实验室上班,而到了晚上或者假日,我就以NAMI(美国精神疾病联盟)成员的身份到社区普及有关此一疾病的知识。
可是在1996年12月的10号的那天早上,我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竟也碰上了神经错乱。
那时我的左脑血管破裂,造成大量出血。
随后的4个小时里,我的大脑完全失去了处理外界信息的能力。
不能走、说、读、写,或者回忆起我过往人生的任何片段。
我那时简直成了一个婴孩,不过是活在一个女人的躯体里。
假如你看过人体大脑的话,你会知道大脑的两个半球是完全分离的。
今天我还特意给大家带来一个真实的人体大脑。
从左脑状态进入右脑状态的方法
从左脑状态进入右脑状态的方法我们的右脑和左脑有着不同的信息处理回路,大脑会根据不同的信息选择不同的回路。
如果我们能将大脑的状态从左脑转移到右脑,就能更好的利用右脑的潜在能力。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无意识中进入右脑状态,如我们集中精神思考某一件事情时,或是完全沉浸在音乐或是书籍中时,就听不到周围的喧闹声。
大家都有过这种体验吧,这种时候也就是意识非常集中的时候,我们就会从正常的状态突然进入到白日梦的状态。
在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时候,我们常常会产生一种时间消失,从不安和紧张中解放出来的快感,这种身体的感觉和平常的情况完全不同。
与在高速公路上奔驰相同,高速视听读训练中的速视、速听、速读也是一种高速体验。
普通的视、听、读训练利用的是左脑的信息处理回路,而高速视听读训练利用的是右脑的信息处理回路,当左脑无法处理高速输入的信息时,就会切换到右脑,派右脑来处理。
有左脑工作状态切换到右脑工作状态,就打开了右脑的大门。
这种方法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进行:1、冥想冥想就是通过快速放松的技巧迅速获得放松的感觉,它是转换到右脑状态的第一步。
如果人感到紧张和不安就无法发挥右脑的作用,而冥想会使身体放松下来,心情平静,心无杂念,有助于开发右脑。
2、呼吸在冥想的过程中,还要自然的调整自己呼吸的频率,将身体和意识合为一体。
因此开发右脑的第二步骤就是呼吸,即通过呼吸集中意识。
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使用和平常不同的深层呼吸方法——丹田呼吸法,所谓丹田是指脐下三寸的地方,即下腹部。
丹田呼吸法有以下三个部分组成:呼气,吸气,屏气,重点是放在呼气上。
首先,放松心情,呼气5秒钟。
将双手交叠,放在丹田处,将身体向前倾,同时收拢嘴,把胸腔里的空气尽可能的全部吐出来,这时人内心的不安、烦恼,以及负面的能量都随着气息排出了体外。
接着,一边直起身子,一边用鼻子吸气,使腹部凸起,这是积极的、正面的能量会从头部进入你的身体,接着将吸入的气沉落到丹田,将注意力集中在丹田,感觉丹田变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脑关闭右脑开启状态下的神奇体验案例:
泰勒博士自己感慨地说,作为一个科学家,一个研究大脑的专业人士,能够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来从当事人内部(from inside out)来研究自己的大脑,这是非常罕见而幸运的一件事,假如这一切重新再来,再让她回到1996年她颅内血管破裂的那个上午,即使冒着生命的危险,她仍然会去选择这个经历!
泰勒博士的这个珍贵体验,让我再一次想起并确认克里希那穆体曾不断对人类说的话语:能不能停止你的思想?封存你的记忆,尝试着大脑宁静不要带任何语言去体验观察事物,对事物没有分别和边界感,消除自我中心感觉,这样,你才会发现那个无边无际的永恒和爱......,以及老克关于教育和时间是个假象的谈话,等等。
另外,在与奥普拉对话的过程中,奥普拉本人不断提到Eckhart Tolle(《当下的力量》和《A New Earth》的作者)的体验和许多说法的对比,值得我们注意,而不是简单的以“假开悟者”来否定Tolle的经历。
由于研究积极心理学和超个人心理学的兴趣,本人一直在寻找有关“开悟者”的大脑活动(生理学)和心理特性的资料。
人死后是否有可以脱离肉体的灵魂或者“轮回”等等如何,这里暂且不谈,泰勒博士在与奥普拉的对话中说,她自己并没有宗教信仰,但在这次经历后,她坚信在死亡后,人是进入peace宁静平和的境界的,她说,因为此时大脑全面关闭了,更不会有像左脑的那种干扰了。
但是,从心理生理学的角度来看,至少,人在活着的时候,人的任何一种思维和情绪的活动都应该有其对应的物质基础和物质表达,这点在1981年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的心理生理学家Roger Wolcott Sperry的工作中已经研究得很清楚,即:
左半脑主要负责逻辑理解、记忆、时间、语言、判断、排列、分类、逻辑、分析、书写、推理、抑制、五感(视、听、嗅、触、味觉)等,思维方式具有连续性、延续性和分析性。
因此左脑可以称作“意识脑”、“学术脑”、“语言脑”。
右半脑主要负责空间形象记忆、直觉、情感、身体协调、视知觉、美术、音乐节奏、想像、灵感、顿悟等,思维方式具有无序性、跳跃性、直觉性等。
斯佩里认为右脑具有图像化机能,如企划力、创造力、想像力;与宇宙共振共鸣机能,如第六感、透视力、直觉力、灵感、梦境等;超高速自动演算机能,如心算、数学;超高速大量记忆,如速读、记忆力。
右脑像万能博士,善于找出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许多高级思维功能取决于右脑。
把右脑潜力充分挖掘出来,才能表现出人类无穷的创造才能。
所以右脑又可以称作“本能脑”、“潜意识脑”、“创造脑”、“音乐脑”、“艺术脑”。
右脑的神奇功能征服了全世界,斯佩里(Sperry)为全人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受到全世界人民的爱戴,被誉为“右脑先生”、“世界右脑开发第一人”,斯佩里的重要研究成果是对人类大脑科学研究的重大里程碑。
人的左脑主要从事逻辑思维,右脑主要从事形象思维,是创造力的源泉,是艺术和经验学习的中枢,右脑的存储量是左脑的100万倍。
然而现实生活中95%的人,仅仅只是使用了自己的左脑。
科学家们指出,终其一生,大多数人只运用了大脑的3%—4%,其余的97%都蕴藏在右脑的潜意识之中,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吃惊和遗憾的事实!人的大脑蕴藏着极大的潜能,这种潜能至今还“沉睡”着,所以深入挖掘左右两半球的智能区非常重要,而大脑潜能的开发重在右脑的开发。
左脑是人的“本生脑”,记载着人出生以来的知识,管理的是近期的和即时的信息;右脑则是人的“祖先脑”,储存从古至今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遗传因子的全
部信息,很多本人没有经历的事情,一接触就能熟练掌握就是这个道理。
右脑是潜能激发区,右脑会突然在人类的精神生活的深层展现出迹象;右脑是创造力爆发区,右脑不但有神奇的记忆能力又有高速信息处理能力,右脑发达的人会突然爆发出一种幻想、一项创新、一项发明等等。
右脑是低耗高效工作区,右脑不需要很多能量就可以高速计算复杂的数学题,高速记忆、高质量记忆,具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人的大量情绪行为也被右脑所控制。
右脑开发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右脑的优势,并不是以右脑思维代替左脑思维,而是更好地将左右脑结合起来,进行人类左右脑的第二次协同,充分调动起人脑的潜能。
斯佩里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脑两半球存在着机能上的分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左半球是处理语言信息的“优势半球”,它还能完成那些复杂、连续、有分析的活动,以及熟练地进行数学计算。
右半球虽然是“非优势的”,但是它掌管空间知觉的能力,对非语言性的视觉图像的感知和分析比左半球占优势。
有研究表明,音乐和艺术能力以及情绪反应等与右半球有更大的关系。
对于正常人来说,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功能是均衡和协调发展的,既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一个统一的控制系统。
若没有左脑功能的开发,右脑功能也不可能完全开发,反之亦然,无论是左脑开发,还是右脑开发,最终目的是促进左右脑的均衡和协调发展,从整体上开发大脑。
所以,我们在佛经、禅宗书上和关于瑜伽士的记载里读到的那些“开悟、顿悟”的体验描述,那些谆谆告诫要我们超越语言、超越逻辑去“直指人心而见真性”的教导,现在我终于有了“顿悟”:原来这就是左右大脑功能分工的关系,修行“开悟”的努力方向,就是去有意识地开发右半球大脑的功能,把左脑主导让位给右脑主导!换句话说,我之前(见本人博文“以幻治幻,以思想对治思想”)欲先从逻辑上来理解“无我”的内在合理性,然后再求得获取直觉上的直接“看到”真相,也就是先借用逻辑和现有的各种知识,然后抛掉逻辑与思考去亲身证悟,这条路是对的。
可以说,我在思想逻辑上已经“悟了”,现在就期待我的右脑半球醒过来了,而且希望少一些“保任”的努力,最后到达“不退行”的状态。
另外,从泰勒博士的例子中,我确认并解开了自己一直在怀疑的一个问号,即,佛家和印度教修行者传统奉行的“看破红尘”、摈弃世俗快乐、“苦行”的长期和终极必要性真的成立吗?当然,一段时间的屏蔽外部世界的干扰,以便积聚维持专注力所需的能量是完全必要的,但如果人类的灵性觉醒是以“看破红尘”作为基本条件,那么,一旦大家都往内心觉醒的道路上行进时,这个世界就要“百业俱休”了,这完全不符合人类进化的规律,否则,也就没有去“开悟”的必要了!
有幸啊,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因为有最新的科学、信息技术、心理学、生命科学知识来帮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开悟”到底是怎么回事,同时在心灵探索的道路上就有了更明确的前进方向。
最后,虽然本文标题写成“克里希那穆提或佛陀的“开悟”不再是人类极少数人的幸运”,但我们仍以最高度的敬仰之心深深感激佛陀、耶稣、老子、克里希那穆提、圣拉马纳等这些人类的在自身探索道路和彻底解脱生死烦恼大问题上的先驱和英雄们,正是他们最初给人类展示了我们发展的可能性和明确了人类自己到底在宇宙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