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地貌旅游景观共63页文档
中国旅游地理(修正完整版)
![中国旅游地理(修正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cf02903b90d6c85ed3ac611.png)
中国旅游地理1.简述中国地貌旅游资源类型和典型代表答:一、登山探险胜地——高山和极高山海拔3500-5000米为高山,5000米以上为极高山。
登山以其艰险的的攀登路线、变化不定的气候条件、缺氧的环境、高山冰雪世界、冰川地貌的奇诡景象、珍贵的地质资源而成为旅游胜地。
著名的有珠穆朗玛峰、乔戈里峰等。
二、观光旅游胜地——中山和低山海拔1000-3500米为中山,500-1000米为低山。
这种高度的山地保留着许多大自然的刀斧神工所形成的奇观,又经过一定程度的开发,所以无论在自然景观方面,还是人文景观方面,可供观赏的内容都比较丰富。
又这种高度也是人们较易到达的,所以是游人最青睐的旅游地。
1、花岗岩地貌花岗岩地貌主峰突出,山岩陡峭险峻,气势宏伟,岩石裸露,沿节理、断裂有强烈的风化剥蚀和流水切割,多奇峰、深壑、怪石,球状风化作用突出,可形成石蛋。
著名的有黄山、华山、泰山、厦门鼓浪屿和万石山、泉州清源山、福州鼓山、安徽天柱山、京东盘山等。
2、丹霞地貌为红色砂砾岩在内外营力作用下发育而成的方山、奇峰、赤壁、岩洞等特殊地貌。
著名的有广东仁化丹霞山、福建武夷山、河北承德磬锤峰和僧帽山、江西弋阳龟峰、贵州赤水五柱峰、湖南武陵源等。
3、流纹岩地貌流纹岩为酸性喷出岩所形成,常有流纹构造。
各种尺度的造型及其丰富、逼真,而且在不同时间、从不同角度看,会呈现不同形象。
以浙江乐清雁荡山最典型。
4、熔岩地貌地下岩浆涌出地表凝固所形成的地貌。
著名的有山西大同、黑龙江五大连池、云南腾冲火山群、黑龙江长白山、台湾大同火山群。
5、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
是以碳酸类岩石为主的可溶性岩石在以水为主的内外营力作用下形成的地貌。
地面分为岩溶孤峰和峰林、石林岩溶洼地、岩溶漏斗、岩溶残丘等。
地下则分为溶洞和地下河。
著名的有桂林-阳朔、广西南宁的伊岭岩、柳州的都乐岩、安顺织金洞、龙宫洞、湖南利川腾龙洞、贵州绥阳双河洞、重庆芙蓉洞、重庆奉节小寨天坑、广西乐业的天坑群、北京房山上方山天坑、周周紫云县“苗厅”、云南石林县石林、四川兴文石林、江苏宜兴三洞、浙江铜炉瑶琳仙境、北京石花洞、辽宁本溪水、旱二洞、广东肇庆七星岩、四川黄龙等。
旅游景观赏析第三章地质地貌景观
![旅游景观赏析第三章地质地貌景观](https://img.taocdn.com/s3/m/ed1d49a76bd97f192279e9d5.png)
•太湖石: 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小可缺少的组成部
分,用以堆叠假山或作为独立观赏对象,其孤
峰以“瘦、漏、透、皱、丑”为佳; •瘦:秀,形态挺拔,瘦骨突兀 •皱:起伏不平,有明暗变化 •漏:各孔穴孔孔相通 •透:玲珑剔透,能透光线 •江南三大名石:皱云峰、瑞云峰、玉玲珑
旅游景观赏析第三章地质地貌景观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景观赏析第三章地质地貌景观
❖ 丹霞地貌景观 为红色砂砾岩(其中富含氧 化铁,呈红色)在内外营力作用下发育而成 的方山、奇峰、石墙、石柱等特殊地貌。
•贵州赤水的丹霞景观
•丹霞山茶壶峰——由方山、奇 峰、石墙、石柱组合而在于成 的奇特景观
❖ 由于红色砂砾岩有较好的整体性,可雕可 塑,因而,大量的石窟、石刻,如麦积山 石窟、云岗石窟、大足石刻、乐山大佛等 均创作于这类砂砾岩地区。
❖ 杨慎《艺林伐山》:“玲珑剔透,桂林 之山也;巉嵯窳窆,巴蜀之山也;绵延 庞魄,河北之山也;俊峭巧丽,江南之 山也。”
❖ 因此,人们从总的观赏感受出发,常将 中国风景概括为“北雄南秀”。
2、地貌形态本身就是观赏型旅游资源
3、地质地貌影响人文景观的形成 下一页
4、地质地貌是陆上活动型旅游资源最重要的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景观赏析第三章地质地貌景观
PPT文档演模板
l 瑞云峰——是一块 太湖石,现坐落在 江苏省苏州市第十 中学校园内。此石 形若半月,多孔, 玲珑多姿,峰高 5.12米,宽3.25米, 厚1.3米,涡洞相 套,褶皱相叠,剔 透玲珑,被誉为妍 巧甲于江南。为宋 徽宗“花石纲”遗 物。
旅游景观赏析--地质地貌景观
![旅游景观赏析--地质地貌景观](https://img.taocdn.com/s3/m/faebf49bfe4733687f21aacd.png)
崀山的丹霞地貌
• 崀山是目 前全国最 大乃至世 界稀有的 大面积丹 霞地貌景 区。
旅游景观赏析--地质地貌景观
❖4、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石英砂岩是一种比较坚硬 的砂岩,一般情况下很难被风化侵蚀产生造型地 貌。但在湖南张家界,却形成了举世罕见的“砂 岩峰林峡谷地貌”。这也是世界唯一的石英砂岩 峰林。
旅游景观赏析--地质地貌景观
旅游景观赏析--地质地貌景观
二、我国地文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
1、花岗岩地貌景观
❖花岗岩地貌景观 花岗岩原本形成于地下深 处,经过抬升作用常形成高大挺拔的山体。 其主峰突出,山岩陡峭险峻,气势宏伟。
❖我国的泰山、华山、黄山、天柱山、九华 山、崂山、普陀山等都是典型的花岗岩地 貌。
旅游景观赏析--地质地貌景观
泰山
九华山
黄山
❖花岗岩地貌岩石裸露,沿节理、断裂有强 烈的风化剥蚀和流水切割,多奇峰、深壑、 怪石,球状风化作用突出,可形成“石 蛋”(最典型的为“风动石”);或者形成 为浑圆多姿的巨石兀立形态。
风动石——福建东山岛风景名胜区的海滨崖上,有一块重约 200吨的临海巨石,状似玉桃,底部触地仅数寸,风吹石动, 故名“风动石”,然而历经台风地震而不倒,有“天下第一 奇石”之称。
❖因此,人们从总的观赏感受出发,常将 中国风景概括为“北雄南秀”。
中国地理风景地貌
![中国地理风景地貌](https://img.taocdn.com/s3/m/92ccda1fdd3383c4ba4cd25a.png)
峰丛——桂林山水 峰丛和峰林是石灰岩遭受强烈溶蚀后形成的山峰集合体。
中国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领 土辽阔广大,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 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 四位为美国。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山18000多千米,气温降水的 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
丹霞地貌景观
贵州赤水的丹霞景观
为红色砂砾岩(其中富含氧化 铁,呈红色)在内外营力作用下发 育而成的方山、奇峰、石墙、石柱 等特殊地貌。
我国丹霞地貌分布很广,著 名的丹霞地貌有广东的丹霞山、福 建武夷山、江西龙虎山、湖南新宁 的良山。
泰山 九华山
黄山
喀斯特地貌景观
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是 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 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 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以斯洛文尼亚 的喀斯特高原命名,中国亦称之为岩溶 地貌,为中国五大造型地貌之一[1][2]。
中国的地理环境及自然景观
![中国的地理环境及自然景观](https://img.taocdn.com/s3/m/80015591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32.png)
地形类型:山地、高原、平 原、盆地、丘陵等
湖泊:青海湖、鄱阳湖、洞 庭湖、太湖等
海岸线:大陆海岸线、岛屿 海岸线等
气候类型:热带、亚热带、 温带、寒带等
季风气候:中国 大部分地区属于 季风气候,四季 分明,雨热同期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中国北方地区属 于温带大陆性气 候,冬季寒冷, 夏季炎热
环境监测与预 警:监测环境 变化,及时采
取措施应对
环保教育与宣 传:提高公众 环保意识,促 进环保行为的
形成
保护自然环境:减少对自然环境的 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
发展绿色旅游:推广绿色旅游产品, 如生态旅游、绿色酒店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提高游客素质:加强环保教育,提 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故宫:中国古代皇家宫殿,世界最大的 宫殿建筑群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一部分,世界著名 的考古遗址
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以湖泊、瀑布、 雪山等自然景观著称
黄山: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以奇松、 怪石、云海、温泉等景观著称
桂林山水:世界自然遗产,以漓江、阳 朔、龙脊梯田等景观著称
九寨沟:位于四川阿坝州,以自然风光和藏族文化著称 黄山:位于安徽黄山市,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著称 武夷山:位于福建南平市,以丹霞地貌、武夷岩茶、朱子文化著称 喀纳斯: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以喀纳斯湖、喀纳斯河、喀纳斯森林著称
高原山地气候: 中国西部地区属 于高原山地气候, 昼夜温差大,气 候多变
热带海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气候: 中国南部地区属 于热带海洋性气 候,全年高温多 雨,四季如春
水资源:长江、黄河等河流,以及湖泊、水库等 矿产资源:煤炭、铁矿、石油等 森林资源:东北、西南等地的森林资源丰富 生物资源:物种丰富,包括珍稀动植物和药用植物等
中国的自然地理景观
![中国的自然地理景观](https://img.taocdn.com/s3/m/8737ca81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32.png)
中国的海洋资源和海洋产业
海洋资源:包括石 油、天然气、锰、 铁、铜等矿产资源, 以及生物资源。
海洋产业:包括海 洋渔业、海洋交通 运输业、海洋旅游 业等,其中海洋渔 业是最大的产业。
海洋经济:中国海 洋经济总值连续多 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对国民经济的贡 献率逐年提高。
中国的珍稀动植物及其栖息地
珍稀动物:大熊 猫、金丝猴、中 华鲟等
珍稀植物:水杉、 银杉、银杏等
栖息地:自然保 护区、森林公园 等
保护措施:建立 自然保护区、制 定法律法规等
04
中国的自然资源
THEME TEMPLATE
中国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
土地资源:中国拥有广阔的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资源,这些资源 为中国农业、林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水资源:中国拥有大量的淡水资源,包括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等。 这些水资源为中国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提供了必要的水源。
中国的高温、干旱、洪涝等主要气象灾害
高温:中国夏季 高温现象严重, 主要发生在南方 地区,影响农作 物生长和人体健 康。
干旱:中国干旱 灾害频繁,主要 发生在北方地区, 导致农作物减产 和地下水位下降。
洪涝:中国洪涝 灾害严重,主要 发生在东南沿海 地区和长江中下 游地区,造成人 员伤亡和财产损 失。
中国的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中国拥有多种矿产资源,如煤、铁、铜、铝等,是世界上最大的矿 产品生产国之一。
能源资源多样化:中国拥有丰富的化石能源和水能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 水能等。同时,中国还在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中国政府在开发资源的同时,也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地理常识——我国地貌旅游资源
![地理常识——我国地貌旅游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7510e5d684254b35eefd3420.png)
我国地貌旅游资源地貌指的是地表起伏的形态,也称为地形。
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各种地表形态,就是地貌旅游资源。
地球表面71%的面积被海洋覆盖,只有29%的面积是陆地。
因此地球表面的地貌分为海洋地貌和陆地地貌两大类。
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地貌旅游资源基本上是陆地地貌。
1、根据形态结构,地貌划分五大地貌类型:(1)、平原一般是指海拔高度在200米以下,内部相对高差在50米以下的地形区。
平原给人以平阔畅达的美感,一些河流冲积平原又往往是人类从远古以来的主要栖息地,不仅其自然风光美丽,而且人文景观荟萃,城乡繁荣发展,因此多具较好的旅游价值。
(2)、高原通常把海拔超过500米(在我国通常超过1000米),面积较大、地面起伏平坦的地区称为高原。
高原以其高亢、辽远的空间美感,以及特殊的高原气候、自然环境和民俗特征,给人带来特殊的体验和神秘感,由此具有观光、休养、考察、探险等多种旅游价值。
(3)、山地通常把海拔超过500米,坡度较陡的地形称为山地。
山地是五大基本地貌中最富有多样性造型的自然景观资源,雄、奇、险、秀、幽及其组合变化,是山地景观地貌的主要审美特征。
(4)、丘陵通常把海拔高度低于500米,相对高度小于200米,坡度较缓的地形称为丘陵。
丘陵起伏比山地和缓,但两者难以截然分开。
因此丘陵部分地具有山地的旅游价值,同时有可能具有更丰富的人文景观。
丘陵也容易被开发成果园和茶园,发展观光农业条件最好。
(5)、盆地四周高中间低,相对高差一般在500米以上的地貌类型。
盆地往往是众水汇集之地,多具有与冲积平原相类似的旅游价值。
四川盆地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2、按照地貌的不同成因,又可把地貌分成岩溶地貌、熔岩地貌、丹霞地貌、花岗岩地貌、流纹岩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黄土地貌等等。
不同成因的地貌具有各自不同的美感,都可以被开发成旅游资源。
我国地貌旅游资源概况我国地貌旅游资源概况一、我国地貌特点(一)、地貌类型复杂多样陆地上五种基本地貌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而且绝对面积都很大。
(整理)中国特色地质地貌集锦.
![(整理)中国特色地质地貌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cae602e8cc22bcd126ff0c76.png)
赤色奇迹——张掖丹霞地貌来源:中国甘肃网整理 2013-03-25 08:24 进入论坛张掖丹霞地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古为河西四郡之一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
张掖丹霞地貌在方圆一百平方山地丘陵地带,有造型奇特,色彩斑谰,气势磅礴的丹霞地貌。
丹霞是指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
这里的丹霞地貌发育于距今约200万年的前侏罗纪至第三纪。
张掖丹霞地貌奇观形成于600万年前,位于张掖市临泽、肃南县境内,面积约510多平方千米,仅次于中国最大的赤水丹霞。
她是中国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特别是窗棂式、宫殿式丹霞地貌,是丹霞地貌中的精品。
彩色丘陵色彩之缤纷、面积之大冠绝全国。
张掖丹霞地貌分布广阔,场面壮观,造型奇特,色彩艳丽,是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和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观,具有很高的科考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张掖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在临泽、肃南两县境内,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以上,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层级错落交替、岩壁陡峭、气势磅礴、形态丰富、色彩班斓而称奇,有七彩峡、七彩塔、七彩屏、七彩练、七彩湖、七彩大扇贝、火海、刀山等奇妙景观令人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张掖丹霞地貌8月被《图说天下·国家地理》编委会评为“奇险灵秀美如画——中国最美的六处奇异地貌”之一。
张掖丹霞地貌分布广阔,主要分布在临泽、肃南两县,面积300多平方公里,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
入围“中国最美六处奇异地貌”的其他五处为:九寨沟、黄龙、野柳、澎湖列岛、天山托木尔冰川。
天工匠作——黄河石林来源:中国甘肃网整理 2013-03-25 08:24 进入论坛景泰黄河石林位于白银市景泰县东南部,与中泉乡龙湾村毗邻。
这里群山环抱,环境幽静,空气清新,风景秀丽。
中华地理风貌与旅游资源
![中华地理风貌与旅游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65c1ad21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4e.png)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中07国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
护
中国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及策略
旅游资源开发原则:保护优先、合理开发、可持续 发展
• 保护优先:保护旅游资源,减少旅游 开发对环境的破坏 • 合理开发:合理利用旅游资源,提高 旅游资源利用效率 • 可持续发展: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 展,保障国家旅游资源安全
旅游资源开发策略:资源整合、产品创 新、市场营销
少 • 南北分异:南部地区动物资源丰富,北部地区动物资源相对较
少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旅游资源的开发
生物多样性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 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 生态旅游等旅游活动 • 野生动植物:提供观赏、科普等旅游 活动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 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 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旅游开发对生 态环境的破坏 • 合理利用资源,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 发展
• 地貌分布特点呈现出东西差异和南北分异 • 东西差异:西部地区以山地和高原为主,东部地区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 南北分异:南部地区以丘陵和盆地为主,北部地区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02
中国气候特点及旅游资源
中国气候类型及分布特点
• 气候类型多样,包括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等 • 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广西、云南等地 • 亚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福建、广东等地 • 温带气候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东北地区等地 • 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新疆等地
中国的地质地貌景观
![中国的地质地貌景观](https://img.taocdn.com/s3/m/ec64601876c66137ee0619ab.png)
• •
3.变质岩 火成岩和水成岩因地质环境、理化条件改变而发生变 化所形成的岩石,如石英岩、大理岩、片麻岩等。 • (四)根据山地在旅游活动中的功能 • 1.体育探险登山旅游地 • 我国西部地区分布着许多著名的极高山和高山。这些 山峰险峻峭拔,终年冰雪覆盖,冰川发育,景色瑰丽,气 候多变,是开展体育登山旅游和科研探险旅游的极佳场地.
•
•
• •
•
衡山72峰挺拔秀丽,气候温暖湿润,古木参天,终年 苍翠,有“五岳独秀”之誉。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祝 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为“衡 山四绝”。衡山上始建于公元725年的南岳大庙是我国南 方现存规模最大、布局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具有较高 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衡山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是读书人聚集讲学之地, 建有南岳书院、邺侯书院等。 (四)黄山 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 经历多次地壳运动和大自然神工鬼斧的雕琢而形成的典型 的花岗岩峰林景观。莲花峰、天都峰和光明顶为三大主峰, 海拔均超过1800米。 黄山是在明朝才被发现和开发的,虽然黄山进入世人 视野的时间远远不能与泰山相比,然而,一经发现,便一 鸣惊人,成为名山之最,享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 来不看岳”的美誉。
•
一类是欣赏火山喷发后所形成的地质景观,如锥形的 火山锥、漏斗状的火山口、碧绿的火口湖等。此类地质景 观有日本富士山、我国吉林天池的火口湖等。 • 第二类是观赏火山的喷发和探险休眠的火山口。目前 全世界共有活火山1500多座,美国夏威夷火山和菲律宾的 皮纳图博火山,都是观赏火山喷发和探险休眠火山口的绝 佳胜地。 • (二)根据山地的高度 • 根据山地的高度,我国的山地可分为五大类型,如下 表所示: Nhomakorabea•
中国地质地貌旅游景观
![中国地质地貌旅游景观](https://img.taocdn.com/s3/m/af102c1ea8114431b90dd824.png)
变质岩
岩浆岩(火成岩)
火成岩又称岩浆岩,它是因地壳变动,熔融的岩浆由地壳内 部上升后冷却而成。火成岩是组成地壳的主要岩石,占地壳 总质量的89%。火成岩根据岩浆冷却条件的不同,又分为深 成岩、喷出岩和火山岩三种。 1.深成岩 深成岩是岩浆在地壳深处,在很大的覆盖压力下缓 慢冷却而成的岩石,其特性是:构造致密,容重大,抗压强 度高,吸水率小,抗冻性好、耐磨性和耐久性好。例如,花 岗岩、正长岩、辉长岩、闪长岩、檄揽岩等。 2.喷出岩 喷出岩是熔融的岩浆喷出地表后,在压力降低、迅 速冷却的条件下形成的岩石,如建筑上使用的玄武岩、安山 岩等。当喷出岩形成较厚的岩层时,其结构致密特性近似深 成岩,若形成的岩层较薄时,则形成的岩石常呈多孔结构, 近于火山岩。
• 沉积岩虽仅占地壳总质量的5%,但在地球上分布极广,约占 地壳表面积的75%,加之藏于地表不太深处,故易于开采。 沉积岩用途广泛,其中最重要的是石灰岩。石灰岩是烧制石 灰和水泥的主要原料,更是配制普通混凝土的重要组成材料。 石灰岩也是修筑堤坝和铺筑道路的原材料。
浊积岩(turbidite) 碎屑岩
丹霞山
• 丹霞山位于粤北仁化盆地 锦江一带。北距仁化县城 8千米,风光奇秀,与西 樵山、罗浮山、鼎湖山合 称“广东四大名山”。
• 武夷山在福建崇安县,四面溪谷环绕。“桂林山水甲天下,武夷 山水天下奇”,素有“奇秀甲于东南”之誉,是首批全国重点风 景名胜区之一,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 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 与中国同类遗产地的景观方面相比,武夷山集山岳、河川风景于 一身,“奇、秀、美、古”兼而有之。 • 自然遗产: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珍稀动植物资源、碧 水丹山、奇峰异洞、秀甲江南; • 文化遗产:4000多年前古闽族“文化、悬棺葬俗的发祥地 、长 江以南保存最完整的汉代古城址 、朱熹理学
中国地文景观介绍
![中国地文景观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35b5be4aeaad1f346933f97.png)
中国地文景观介绍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沿岸,大多处在中纬度地带,南北延伸5500公里,跨纬度约50度;东西距离5200公里,跨经度将近62度。
地质地貌复杂多样,干差万别,不论是名山、胜水、峡谷、洞穴,还是江河、湖泊、飞瀑、流泉,都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地表各种地文景观的形成和演变,直接受地层和岩石、地质构造、地质动力等因素的影响与控制。
地文景观主要是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地球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形成的。
它包括山岳形胜、喀斯特地貌、风沙地貌、黄土地貌、海岸地貌、特异地貌、地质现象等类型,具有重要的地文科学价值。
l、山岳形胜在所有的地文景观类型中,最吸引旅游者的是多样的山地景观。
名山是山地中一种独特的地理实体,也是富有综合美的自然景观实体,多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
富有雄、奇、险、秀、幽、旷等美学形象特征。
名山既是历史文化遗存,又是自然的产物,除了作为旅游观赏、文化教育的场所,是科学研究和普及知识的“户外博物馆”,还是具有科学价值的宝贵遗产。
我国名山大川众多,其中,黄山、华山、衡山、崂山、祁连山、庐山、泰山、九华山、安徽天柱山、甘肃贺兰山、浙江天台山是花岗岩形成的山体,一般主峰突出,山岩陡峭险峻,气势宏伟,多奇峰、深壑、怪石、奇峰异峦、形成千姿百态的天然岩石造。
此外,如厦门鼓浪屿的万石山、浙江普陀山、海南天涯海角和鹿回头等都是属花岗岩名丘。
浙江雁荡山、天目山,杭州西湖的孤山和宝石山等属于流纹岩山峦,造型丰富逼真,而且在不同时间、从不同角度观看,常常会呈现出不同形象,有变幻之妙。
比如,雁荡山中著名的灵峰,可变幻成双手相合、雄鹰展翅、夫妻幽会等形象,故又有合掌峰、雄鹰峰、夫妻峰等名称;因为同样的原因,其大剪刀峰,又有一支香、一支笔、一帆峰、天柱峰等名称,因此,雁荡山也有“造型地貌博物馆”之称。
砂岩一般化学性质稳定,抗风化力较强,又易于雕凿,也常是摩崖石刻的优先选材选址区,如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岗石刻、南京栖霞山千佛洞石窟等,都是以砂岩为物质基础的。
中国地形地貌概况
![中国地形地貌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3429bdc7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05.png)
中国地形地貌概况中国西高东低、三级阶梯状地势我国地势状况图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高山、高原都分布在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西,丘陵和平原主要分布在这一线以东。
黄河、长江、珠江等主要河流发源于西部的高原、山区,顺着地势的倾斜,东流入海。
这西高东低的地形,按海拔的差别,略呈阶梯状,可以分为以下较明显的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第一级最高的阶梯为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在它的南沿高耸入云的喜马拉雅山脉,屹立于印度次大陆印度河──恒河平原之北,山脉主脊海拔平均7000米左右,矗立于中国、尼泊尔边境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 米;它西与帕米尔高原相接,北以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东以横断山脉同第二阶梯区分,地势从海拔4000米以上急剧下降到海拔1000~2000米的下一级高原、盆地。
第一级阶梯面上形成是印度板块不断插入青藏高原底部所致。
每当印度板块北移,青藏高原亦相应上升。
从4000万年前开始,印度板块就不断北移,到现在,这一板块已大部分插入到青藏高原下面,把青藏高原抬高为世界最高的高原,这里地壳厚达70千米。
高原面上横亘着几条近乎东西走向的山脉,自北向南依次为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海拔为6000米~7000米。
第二级阶梯第二级阶梯介于青藏高原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间,其中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等地区,海拔一般为1000~2000米,惟四川盆地较低,海拔在500米以下。
这一级阶梯面有些在1亿年前的白垩纪时代已经形成,比较年轻的部分也都有3000万年的历史。
它经受地壳运动的次数较多,地壳、断陷和抬升也较显著。
断陷的地方往往成为盆地,如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而在这两个盆地之间的天山山脉却拔地而起,最高达7000多米,但在山顶部还保留着平缓的山顶面。
深陷的盆地可以吐鲁番盆地、四川盆地为代表。
中国的自然旅游景观地文景观分析
![中国的自然旅游景观地文景观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35a6aa9680203d8ce2f24db.png)
花岗岩名山
景观特征:主峰明显、群峰簇拥、 峭拔危立、雄伟险峻。 代表:泰山、华山、黄山、衡山
1、泰山
又称东岳,为五岳之首,位于山东泰安市,主峰为玉皇顶。
泰山的著名景观: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 盘。 泰山封禅,是历代帝王举行的重大祭祀天地的仪式。 岱庙与故宫、孔庙被誉为我国古代三大宫殿建筑群。
• 按旅游功能划分:观景游览型、度假休养 型、特殊活动型(登山科考型)
我国的名山
• “五岳”与“四镇” • 佛教名山 • 道教名山 • 传统山水名山 • 近代历史名山 • 当代风景名山
• 五岳
东岳泰山 (山东)
西岳华山 (陕西)
南岳衡山 (湖南)
北岳恒山 (山西)
中岳嵩山 (河南)
泰 山华
山
• 佛教名山
《 导游基础 知识 》 武陵源风光
(三)变质岩
江西庐山 湖北武当山 贵州梵净山
武当山太和宫
《 导游基础 知识 》
庐山云雾 贵 州 梵 净 山
一、中国山地的分类
1、根据成因划分为: 褶皱山——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 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褶皱山起伏明显,大都有多个山峰组 成。如衡山
断块山——如果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 超过了岩石的强度,岩层会断裂错开,从断层两 侧岩块的相对移动方向(可能一侧上升或一侧下沉) 可看出,相对上升的岩块,在地貌上常形成块状 山地或高地,另一侧相对下沉的岩块,则常形成 谷地或低地。由断层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统 称为断块山地,简称断块山。断块山的边缘极陡 峭,高度上几乎没什么过渡,都比较险峻。如华山 火山——地壳之下100至150千米处,有一个“液态区”,区内存在着高 温、高压下含气体挥发份的熔融状硅酸盐物质,即岩浆。它一旦从地壳薄 弱的地段冲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
我国特殊地貌及分布(可编辑修改word版)
![我国特殊地貌及分布(可编辑修改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b958c4d35f0e7cd185253608.png)
我国典型地貌及分布1、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
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喀斯特(Krast)一词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名称,当地称为,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
我国著名的喀斯特景观名胜区分布:广东、广西、云南路南石林风景区、贵州、四川、湖南、江西、浙江、江苏、吉林。
2、丹霞地貌一般认为,有陡崖的陆相红层地貌称为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
红层地貌中所谓“红层”是指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
水平构造地貌指由产状水平或近于水平的第三纪厚层红色砂砾岩为主组成的平坦高地,受强烈侵蚀分割、溶蚀和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而造成平顶、陡崖、孤立突出的塔状地形。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
丹霞地貌红色的奇峰异石与嶂石岩有点相似,但它是由流水整体侵蚀切割形成的,以块状结构为主。
3、雅丹地貌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
“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ft包”。
由于风的磨蚀作用,小ft包的下部往往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渐形成向里凹的形态。
如果小ft包上部的岩层比较松散,在重力作用下就容易垮塌形成陡壁,形成雅丹地貌,有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
中国的雅丹地貌面积约 2 万多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青海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疏勒河中下游和新疆罗布泊周围。
4、“岱崮地貌”是沂蒙ft区特有的一种地貌景观,过去在地貌学上称之为“方ft”,人们通常叫做“崮”。
“崮”的顶部平展开阔,峰巅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下面坡度由陡到缓,远处观望,像是戴着平顶帽子的ft头。
“崮”的成因主要是古生代寒武纪灰岩经受了强烈的地壳切割和抬升运动,地壳切割和抬升运动区经过侵蚀、溶蚀、重力崩塌和风化等多重地质作用,形成了现在外表呈圆形、ft顶平展、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以下陡坡逐渐由陡到缓的崮,多呈驼、帽、桌和鸡冠等形态。
中国的地质地貌景观
![中国的地质地貌景观](https://img.taocdn.com/s3/m/ec64601876c66137ee0619ab.png)
•
•
• • •
• •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绝大部分高山和极高山分布在西 部青藏高原周围。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享有 “世界屋脊”之美誉。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27米,为世 界第一高峰。 我国的中、低山和丘陵遍布全国各地,不少山岳风景 秀美,环境宜人,同时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是 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 (三)根据山地的岩性特征 1.岩浆岩 地质学上又称为“火成岩”,它包括火山侵入岩和火 山喷出岩两大类。火山侵入岩以花岗岩为主要代表,此类 名山有黄山、泰山等。火山喷出岩包括火山流汶体和玄武 岩等,这类名山主要有雁荡山、黑龙江五大连池和长白山 等. 2.沉积岩 又称为“水成岩”,主要有以石灰岩为代表的岩溶地 貌、红色砂砾岩构成的丹霞地貌等等。
• •
2.风景观赏型山岳 风景观赏型山岳是指那些具有自然美的山岳景观和蕴 含着丰富人文景观美的山地空间综合体。我国著名的风景 观赏型山岳遍布神州大地,先后有泰山、黄山、庐山、武 夷山、武陵源、九寨沟、黄龙、峨眉山等名山大川被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
• • •
•
二、花岗岩名山 花岗岩名山在我国分布广泛,花岗岩质地坚硬,造型 丰富,常形成山地的核心。根据其高度和景观特征,可分 为花岗岩高山和花岗岩丘陵。 我国著名的花岗岩名山主要有: (一)泰山 泰山又名东岳,为“五岳之首”,位于山东省泰安市。 泰山山体高大,以雄著称,尤其是南坡,山势陡峻,主峰 突兀,山峦叠起,气势非凡。正是由于泰山雄伟壮丽,历 代帝王都把泰山当作神的化身。早在2000多年前,它就是 皇帝举行封禅大典的地方。 泰山脚下的岱庙与故宫、孔庙齐名,被誉为我国古代 三大宫殿式建筑。岱庙是古代帝王登临泰山举行祭祀大典 时居住的地方,其主体建筑天贶殿高耸于露台之上,显示 出神权与皇权合一、至高无上的尊严。
中国的特色地貌与自然景观
![中国的特色地貌与自然景观](https://img.taocdn.com/s3/m/51dab5c4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8.png)
中国还有许多独特的自然景观,如雅 鲁藏布江大峡谷、云南的石林等,这 些地方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地质奇 观吸引着游客。
珍稀动植物资源
中国拥有丰富的珍稀动植物资源,如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等。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以保护这些珍稀动植物资源。 中国的自然景观为这些珍稀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推动生态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平原等。
地貌与气候的相互 作用:随着气候变 化,地貌也会发生 变化,如冰川融化 导致海平面上升, 进而影响沿海地区
的地貌。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景观
壮美的山河
中国拥有世界 上最高的山 脉——喜马拉 雅山脉
中国拥有世界 上最深的峡 谷——雅鲁藏 布江大峡谷
中国拥有世界 上最长的河流 之一——长江
中国拥有世界 上最深的湖泊 之一——青海
中国在全球自然 景观多样性中的 地位和作用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美食文化:中国美食种类繁多,口 味独特,是吸引众多游客的重要因 素之一。
中国旅游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当前中国旅游业概况:旅游人数和 收入持续增长,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消费升级和旅游 需求的多样化,中国旅游业将更加注 重品质和服务,同时推动旅游与文化、 科技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中国地貌与自然景观对全球气候变 化的响应机制和影响途径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中国地貌与自然景观在全球气候变 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中国地貌与自然景观在全球气候变 化中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对全球自然景观多样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