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中国武术35(精选)

合集下载

中国武术的基本训练知识

中国武术的基本训练知识

中国武术的基本训练知识武的本质中国武术,以中国文化(汉族)为基础的、停止(止)战斗(戈)的技术。

武术,使用(包括但不限于)打斗等手法、来达到停止战斗的目的、的技术。

武,是停止战斗的技术,而并非发起战斗的技术。

所以,但凡主动发起、挑衅起战斗的,都违背了武,是灭武的行为。

一、硬气功擒拿的特点1.意气结合,功力为本意念有利于身体气血调和,激发调动人体的内在潜力,诱发集聚人体之内气;呼吸能调动人体之内气,使之可聚可发,聚则储存于腹部,发则以意导气,用意念统领内气循经络运行于全身,疏通经络之气血。

意念有利于身体气血调和,激发调动人体的内在潜力而“气在先行,力在后随,丹田气盛,而力足”(见《少林气功》)。

擒拿动作与硬气功中的意念、呼吸密切结合,则可提高擒拿之功力。

功力是擒拿术的基础,擒拿术可以用作实战,在实战中要注意双方安全,因为在气爆发之际,会伤到到对方。

俗语说:“千狠万狠,功力是根本。

”有了功力才能达到控制对方的目的。

意气结合,意念势和则是气功擒拿术的突出特点。

2.以巧取胜,以技制人擒拿术只具有功力是不够的,还要善于用巧劲擒拿术只具有功力是不够的,还要善于用巧劲,施妙招,待机而动,完成动作时要避实就虚,随机应势,顺势应招,轻取关节,巧施裹缠,使之欲化化不了,欲走走不脱,有力使不上。

这就是擒拿以巧取胜,以技制人的根本方法。

3.拿其一点,控制全身擒拿是通过反关节、抓筋、点穴、拿骨等技法,牵制对方,而后使其失去抵抗能力。

它的最大特点是只要控制对方部位的其中一点,便可使对方不能动弹。

练习中要做到以上这点,想要做到以上这点,必须要有过硬的气功和纯属的技术。

比如点穴,必须指功过硬,而且要保证准确、合理点击,这样才有效果。

4.抓筋拿骨,扭挫关节关节是人体骨骼结构及运动的枢纽,关节周围的筋脉、穴位又是难以承受打击的薄弱部位。

关节之功能只可顺动,不可逆转,其弯曲幅度都有一定限度。

擒拿术就是针对人体关节这种特点和弱性而实施的。

中国武术基础训练

中国武术基础训练

中国武术基础训练一、基本功1、腰腿功:正压、侧压、正踢、侧踢、里合、外摆、后撩,弓步压腿、仆步压腿、前后劈叉、左右劈叉、仆步抡拍、正搬朋、侧搬腿、后后搬腿、前俯腰、涮腰、下腰、腾空二起腿、腾空里合腿、腾空外摆腿、后压。

2、滚翻:前滚翻、后滚翻、侧手翻、侧空翻、前空翻、后空翻、前手翻、后手翻。

3、倒功:前倒、后倒、侧倒4、辅助练习:高抬腿,两腿轮流蹬地,弓步交换跳,扭胯,单、以腿深蹲起,俯卧撑,仰卧起坐,仰卧打挺起,单脚跳、跳绳、倒立、排扛功,用指拳各种体能训练。

5、站桩马步桩、虚步桩、独立步桩、并步直立桩。

二、东基本动作:步型:双弓步(三角马),马步虚步、交叉步、歇步。

(一)身步法:1、跟步:前脚先向前移动,后脚跟进,保持原来步型。

2、撤步:后脚先向后移动,前脚跟退,保持原来步型。

3、进步:后脚向前上一步成前脚,原来的后脚成前脚,保持原来步型。

4、退步:前脚后退一步,成后脚,原来的后脚成前脚,保持原来步型。

5、垫步进:后脚先向前脚靠拢仍为后脚,前脚随即向后上步,仍为前脚。

6、垫步退:前脚先向后脚靠拢,仍为前脚,后脚随即向后退步仍为后脚。

7、外侧移:前脚先向外侧横向移动一步,前脚随即同向移动一步,保持原来步型。

8、内侧移:后脚先向内侧横向移动一步,前脚随即同向移动一步,保持原来步型。

9、盖步:一脚经另一脚前方横向移动。

10、插步:一脚经另一脚后方横向阳花移动。

11、外侧闪:前脚向外侧横向移动并同时向内侧拧身,后脚随之自然转动。

12、内侧闪:后脚向内侧横向移动并同时向外侧拧身,前脚随之自然转动。

13、外俯闪:前脚向外侧横向移动并同时向外侧拧身前俯,后脚随之自然转动。

14、内俯闪:后脚向内侧横各移动并同时向内侧拧身前俯,前脚随之自然转动。

15、后侧倾前冲:侧身站立,上身向后侧倾闪,随即向前侧跨步前冲。

16、下潜:前脚向前上步同时重心下降。

17、收腹:向后侧身收腹。

(二)拳法:拳面、拳背、拳心、拳轮、拳眼1、直拳(冲拳):拳心朝下,手臂向前直伸,以拳面为击触点的拳法。

中国武术流派简述

中国武术流派简述

中国武术流派简述我国是武术之乡。

在我国古代称武术为武男或武艺,又称做技击。

因为武术是我国的国粹,所以近百年来,武术又称为国术或国技。

在我国的武术中,包括拳术及兵杖两种。

“拳术者:徒手之操练,兵杖者,器械之运用”。

本文仅介绍拳术的流派。

武术起源于远古时代,传说从黄帝时期就将武术用于战争了,如《史记·乐书》上说的:“蚩尤氏……与皇帝斗”。

又如《列子·黄帝》里也曾记载过这方面的情况。

到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当时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战争的需要,使我国当时在武术方面也相应的得到发展。

就在这个历史阶段,我国武术界人才辈出,并且从过去的单纯实践,形成了初步的理论,如《庄子·论剑篇》中所记载的“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的论述。

随着武术的发展,武术中开始有了师承关系,有了这种关系,就奠定了武术流派的基础。

然而武术流派的正式形成,当推到我国的唐代时期。

因为佛教的禅宗,在唐代才开始分为南北两大派别,南派以慧能和尚为首,谓之顿宗,北派以神秀和尚为首,谓之渐宗。

河南嵩山少林寺的武要,当时正值方兴未艾之际,于是效法禅宗,也开始分为南北两派。

南派的以菩提达摩为宗师,北派以求那跋陀罗为宗师,南派以达摩所传的《洗髓经》和《易筋经》等,做为此派的基本功,所传的拳法以龙、虎、蛇、豺、鹤五形拳为主,称为少林派拳法的内家拳。

北派以求那跋陀罗所传的拳法为“十八罗汉手”又称“十八手先天罗汉拳”,仅是18资姿势,后来逐渐演变为各种套路的少林拳法,当时只是为僧众在坐禅之余,专以锻炼身体而用,此又称为少林派拳法的外家拳。

后世之人,常将此内外两家的少林拳,混为一谈,故往往使有些人,对此拳派鱼鲁莫辨。

自唐代以后,由于习武之人日益增多,对于武术这门学术有研究成果的人,都各有千秋,各具特点,于是在当时的武林中,便出现了各自的师承关系。

由于这种关系的发展,武术中就有了门户的出现,同时又受少林拳派别之分的影响,于是也出现了武术中的流派。

中国传统武术内外兼修的身心修炼

中国传统武术内外兼修的身心修炼

中国传统武术内外兼修的身心修炼中国传统武术是中国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特点在于内外兼修的身心修炼。

通过学习武术,人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身体技巧,并培养内心的坚韧和冷静。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武术内外兼修的身心修炼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才能实现身心的完美统一。

1. 内外兼修的概念中国传统武术注重内外兼修,即注重修炼身体外在技能和内在精神境界的平衡。

外在技能主要包括身体力量、灵活性和技术动作的掌握,而内在精神境界则包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养。

通过内外兼修,人们能够在身体技巧和内心修炼的双重培养下,达到身心的完美统一。

2. 身体修炼的重要性2.1 增强身体素质中国传统武术通过锻炼身体,可以增强肌肉力量、灵活性和耐力,提高身体素质。

通过各种拳法、腿法、器械等训练,人们的身体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而能够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2.2 培养优秀品质武术修炼过程中,人们需要具备毅力、坚韧和自律的品质。

通过持之以恒的修炼,人们可以培养出耐心、毅力和坚韧的品质,这些品质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内心修炼的重要性3.1 培养心理素质中国传统武术强调内心修炼,注重培养内心的冷静和集中力。

通过修炼,人们可以培养出坚定、冷静和集中的心理素质,这些素质对于应对现代社会中日益增长的压力和挑战至关重要。

3.2 培养道德观念中国传统武术所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意味着武者除了要磨炼自己的身体和技能,还要注重道德修养和责任担当。

通过内心修炼,人们能够培养出诚实、正直、宽容等优秀的道德观念,为人处世更加自律和有担当。

4. 实现身心完美统一的方法4.1 师徒传承中国传统武术重视师徒传承的学习方式。

通过师父的引导和教诲,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武术的技能与精神内涵。

4.2 修炼心法和内功除了身体技巧的培养外,中国传统武术还注重修炼心法和内功。

通过修炼心法和内功,人们能够提高自身的内在修养,进一步增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中国古武术

中国古武术

中国古武术篇一:中国历史上的各大武林门派!(有图)【少林】少林是中国武林的泰斗,是中国人从佛习武的代名词。

少林武功更是博大精深,藏经阁内收集了三十六路拳脚十八般兵器;少林武术,是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林功夫是中国武术中体系最庞大的门派,武功套路高达七百种以上,又因以禅入武,习武修禅,又有“武术禅”之称。

少林弟子皆入佛门,由于天下武功出少林,所以俗家少林弟子往往心系武学,也学有所成。

因此说少林是中国的重要品牌,现在一些武术流派和网络武打游戏都冠以少林。

少林武术历史故事非常多。

据史载和传说,世人皆知的有:隋末唐初十三棍僧救唐王,紧那罗变形退红巾。

少林寺僧兵为国立功最为人乐道的是在明朝,也是少林武术发展鼎盛时期。

嘉靖年间,倭寇骚扰我国东南沿海,少林寺僧兵多次应诏出征,威猛骁勇,为国捐躯。

朝廷为嘉其义烈,在少林寺山门前立旗旌表,遗石尚在,塔林有铭可考。

武当派武当派为内家之宗,起于宋而兴于明。

据明末清初黄宗羲的《王征南墓志铭》,武当派为宋人张三丰所创。

其功法特点是强筋骨、运气功。

强调内功修练,讲究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短胜长,以慢击快、以意运气,以气运身,偏于阴柔,主呼吸,用短手,武当功法不主进攻,然而亦不可轻易侵犯。

开山祖师张三丰,本名通,字君宝,元季儒者、道士。

善书画,工诗词,中统元年,汉族,辽宁人。

曾举茂才异等,任中山博陵令。

自称张天师后裔,为武当派开山祖师。

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特封号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

张三丰所创的武学有王屋山邋遢派、三丰自然派、三丰派、三丰正宗自然派、日新派、蓬莱派、檀塔派、隐仙派、武当丹派、犹龙派,等至少十七支。

武当是道教武林圣地,与佛教的嵩山少林寺齐名,故江湖上有“北宗少林,南崇武当”之说。

武当派以“玄天上帝”和张三丰而显赫于世。

武当派弟子,以侠义名满天下,同门之间极重情义。

虽然属于道教全真一派,但却直属麻衣道人、陈抟、火龙真人一系。

中国武术的武学精神

中国武术的武学精神

中国武术的武学精神中国武术的武学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仅是一种武术技艺,更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精神象征。

中国武术的武学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于和平、正义、自我提升的追求,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哲学理念。

首先,中国武术的武学精神强调“以德行武”,注重内外兼修。

传统中国武术注重武德的培养,追求“武德兼修”,即通过练习武术来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

在中国武术中,学习者被教导要尊重师长、尊重对手、尊重规矩,讲究礼仪和道德修养。

通过练武术,人们可以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增强自律意识,培养正直勇敢的品格。

其次,中国武术的武学精神注重“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武学中强调忠诚、诚实、正直等品德,要求练武者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武术训练要求练习者做到言行一致,言出必行,行动中忠实于自己的信念和承诺。

这种武学精神不仅仅在武术训练中有所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此外,中国武术的武学精神强调“忍耐与坚韧”。

在武术训练中,往往需要经历枯燥和辛苦的练习,需要长时间坚持和不断克服困难。

武学精神教导练习者要有忍耐和坚韧的品质,能够面对逆境,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通过长期的练习和坚持,练习者可以培养出不屈不挠的意志力和强大的耐力。

最后,中国武术的武学精神还注重“自律与自控”。

武学训练要求练习者要具备自律和自控的能力,在实践中保持冷静、沉着,不受外界干扰,做到心如止水。

自律和自控是武学修炼的基本要求,也是武术者提高自身修养和技艺水平的重要途径。

通过自律和自控,练习者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身心,做到心神专注、意志坚定,从而在武术实践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总的来说,中国武术的武学精神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弘扬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哲学理念。

这些武学精神不仅仅是武术训练中的修养要求,更是对每个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行为准则和人生追求的引导。

通过继承和弘扬中国武术的武学精神,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实现心灵与身体的和谐统一。

中国传统武术精品套路之八法大枪(2)

中国传统武术精品套路之八法大枪(2)

中国传统武术精品套路之八法大枪(2)NO.13大开门动作分解:左脚向前跨一步,面向正南,双腿屈膝下蹲成马步;枪尖由下经前向左上方抖枪,左手心朝手与肩同高,右手掌向下翻腕,下按枪把,右手置于右膝上端;且视枪尖(图26)。

要点:右手向前下方按与左手后抖形成合劲,与上左脚协调进行。

动作要干脆,力点要准。

NO.14大开门朝天—柱香(朝天式)动作分解:1、上身直立,右脚向南迈半步,腿微屈,左腿蹬直;枪尖由上向后、向下逆时针划弧,右手翻腕拧把抽枪,手与肩同高,左手外旋腕,手心朝上,手与胯同高;目视枪尖(图27)。

2、上动不停。

左腿紧跟半步震脚,身朝正南,双腿屈膝下蹲成马步;枪尖甶前下向上划弧抖枪,使枪身垂直于地面,右手略低于膝,左手与肩同高,手背朝前,枪直立于右侧胸前离胸一掌远;目视左前方(图28)。

要点:抖枪与上步震脚同时进行,合为整劲。

NO.15指南针(太公钓鱼)动作分解:身体直立挺胸,右足向左足并拢立正,同时震脚;枪尖由下经前侧下震枪,左手心朝后,两手与肩同高,枪身平举于胸前,枪尖朝左侧;目视枪尖(图29)。

要点:震脚与下震枪同时完成,形成整劲。

NO.16滴水式动作分解:右脚向西退步,左腿屈膝半蹲成左弓步;右手握把举过头,推枪把向左前下方扎枪,左臂伸展,左手与肩同高,手心朝上,枪尖斜指地面,离地一脚面高;目视枪尖(面东)(图30)。

要点:枪尖要尽力向前探。

NO.17伏虎枪动作分解:两手握枪,同时向下翻把用力,使枪由上向下劈压,同时下肢不动,身体前倾,使枪杆接近地面,力达枪身前段,但枪杆不触地(扑枪动作),左手心朝下;目视枪前身(图31)。

要点:压劈枪时要力达枪杆前端,但枪尖不得触地。

NO.18退步拈杆动作分解:左脚向后退于右腿后侧,双腿屈膝全蹲成歇步;同时双手逆时针缠枪,使枪尖绕一直径约与胸宽的圆,然后右手回抽枪并下压使枪尖上崩,右手置于右膝前,左臂伸直,左手与肩同高;目视枪尖(面朝东北)(图32)。

中华武术的分类

中华武术的分类

中华武术的分类
1. 那太极可是咱中华武术里响当当的分类呀!你看公园里那些慢悠悠打着太极拳的大爷大妈们,那动作多优美,多有韵味。

就好像是在画一幅流动的画,以柔克刚,厉害得很呐!
2. 咏春拳也不能不提呀!叶问大家都知道吧,那打起来虎虎生风的。

咏春拳就像是一阵迅猛的风,快速而有力,动作简洁直接,一出手就直击要害,绝对让人惊叹!
3. 还有那少林功夫,哇塞,那可真是厉害得吓人!少林寺的武僧们耍起功夫来,就像一群勇猛的狮子,气势非凡。

各种拳法、棍法,那叫一个精彩绝伦,让人热血沸腾啊!
4. 形意拳也很有意思呢!它就像是一首节奏感很强的曲子,一招一式都有着特别的韵律。

练习的人仿佛能和拳法融为一体,打出劲道和内涵。

5. 南拳也是中华武术很有特色的分类呀!那刚猛的气势,像燃烧的火焰一样炽热。

看着南拳高手展示,就感觉他们全身充满了力量,随时要爆发出来一样。

6. 八卦掌也超厉害的呀!走起来那步伐,如同在迷宫中穿梭,灵活多变。

和人交手的时候,就像在和一个狡猾的狐狸过招,让对方摸不着头脑。

我觉得中华武术的分类真的是太丰富太精彩了,每一种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值得我们好好去了解和传承。

建国以来中国武术大事记

建国以来中国武术大事记

【建国以来中国武术大事记】1950年—1999年一九五Ο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在北京召开了武术工作座谈会,倡导、发展武术,把武术提到了新中国体育工作的议事日程。

一九五二年6月,毛泽东主席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二届代表大会题写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并号召人们做体操、打球、跑步、爬山、游泳、打太极拳等。

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成立后,武术被列为推广项目,并设置了民族形式体育研究会,依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进行武术等民族形式体育的挖掘、整理、继承和推广工作。

一九五三年11月8日至12日,在天津举行了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

武术是这次大会的主要表演项目之一。

有145名运动员进行了332个武术项目表演。

政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的贺龙提出了发掘、整理、提高、发扬、光大武术的主张,对武术运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九五四年国家体委在中央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前身)组建第一支国家武术队(当年底解散)。

在国家体委运动司主持下,汇聚全国太极拳名家研讨,后由李天骥执毛,在传统杨式太极拳基础上,创编了24式简化太极拳,以便学练。

此成为新中国简化拳种之始。

一九五五年国家体委运动司下设武术科(后改为武术处)。

一九五六年2月,《简化太极拳》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3月,国家副主席刘少奇在同国家体委负责人谈话中指出:“要加强研究,改革武术、气功等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

研究其科学价值,采用各种方法,传播推广。

”4月28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运动竞赛制度暂行规定(草案)》,把武术列为表演项目。

定期举行,使武术作为体育竞赛项目,开了新的一步。

11月1日至7日,在京举行的十二单位武术表演大会上,首次试行打分办法,区分运动员技术水平的高低,使武术竞赛向规范化方向迈进了一步。

一九五七年1月,通过《关于1956年体育工作总结及1957年工作的要求》,第一次把武术列为国家竞赛项目。

6月16日至21日,全国武术表演评比大会在京举行,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83名男女运动员参加。

武术理论考试题库和答案

武术理论考试题库和答案

武术理论考试题库和答案单选题1中国武术起源于我国远古祖先的? 军事战争生产活动休闲娱乐祭祀活动 B2中国武术发展于我国远古祖先的? 军事战争生产活动休闲娱乐祭祀活动 A3 武术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称谓,春秋战国时期称什么?武艺技击武术国术B4武术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称谓,汉代称什么?武艺技击武术国术A5武术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称谓,清初称什么?武艺技击武术国术C6武术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称谓,民国时期称什么?武艺技击武术国术D7集体项目通常要求多少人以上的徒手或手持器械的集体演练。

6人8人10人12人A8马步两脚距离约为本人脚长的几倍。

3倍4倍5倍6倍A9弓步约为本人脚长的多少倍?2-3倍3-4倍4-5倍5-6倍 C10虚步后脚外展约为多少度?30度45度60度75度 B11虚步重心应落在哪儿?前脚两脚中间后脚腰部C12歇步时,左脚在前则为下列哪一项?前歇步后歇步左歇步右歇步 C13冲拳要求力达哪个部位?拳心拳背拳轮拳面D14弹腿要求力达哪个部位?脚面脚尖脚跟脚心B15蹬腿要求力达哪个部位?脚面脚尖脚跟脚心C16推掌要求力达哪个部位?掌外沿掌心掌指掌内侧 A17两人或两人以上,按照预定的动作程序进行的攻防格斗套路,我们称之为____。

散打对练集体演练实战格斗 B18拳谚有“练拳不练__,终究艺不高”之说。

腿眼腰身 C19长拳运动中呼吸得法总的要求是什么?“气要提”“气要托”“气要聚”“气要沉”D20什么时期开始实行武举制,即用考试的方法选拔武勇人才,对武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两晋南北朝唐朝宋朝明朝B21武术抱拳礼行礼时,拳掌与胸相距多少厘米?10-20厘米20-30厘米30-40厘米40-50厘米 B22在做跳跃动作和由低式动作进入高式动作时,应该运用什么呼吸方法?“提法”“沉法”“托法”“聚法” A23一般冲拳击掌的发力顺序是什么?腰-肩-手-肘手-肘-肩-腰腰-手-肘-肩腰-肩-肘-手 D24弹腿、蹬腿的发力顺序是什么?胯-膝-脚脚-膝-胯膝-脚-胯脚-胯-膝A25何时第一次把武术列为国家体育竞赛项目?以后开始举行全国性的武术比赛和表演。

中国武术18般武艺大集合

中国武术18般武艺大集合

中国武术18般武艺大集合十八般武艺是中国武术的一个传统术语,泛指多种武艺,其内容在各个时期有所不同。

常说武艺高强的人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这十和般武艺是指使用“十般兵器”的功夫和技能。

“十八般兵器”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在我国古籍记载里认为,刀、枪、弓、箭为黄帝所造;“二八般兵器”是战国军事家孙膑、吴起所创。

其实这些兵器的出现比黄帝、孙膑、吴起要久埃尔富特是多,至少在中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为了防身和狩猎需要,就开始懂得制造和使用木棒、石刀、石斧等一类原始的兵器(不妨说也是生产工具)。

在我国各地新石器的个文化遗址中,还发现了用石料、兽骨和蚌壳磨成的箭镞。

到了商代,我们的祖先开始使用青铜铸造刀、枪、钺等兵器。

战国,懂得使用铁来铸造制兵器。

到了汉代和魏晋时期。

战国,民生得使用铁来铸造制兵器。

到了汉代和魏晋时期,由于我国南方冶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开始普遍使用铁和钢铸造刀、枪、剑,各种各要的兵器也开始多了起来,南北朝以后,铜制的兵器就看不到了,都由铁和钢代替。

到了明代,“十八般兵器”基本上已完备定型。

“十八般兵器”一词在古书中还找不到,明代谢肇淛《五杂俎》,清代褚人获《坚瓠集》两书中都只有“十八般武艺”之说。

显然,“十八般兵器”一词是后人所造。

“十八般兵器”究竟指的是哪些兵器,,因为年代、地区和流派的不同,对“十八般兵器”的解说也各异。

汇总起来。

古今有以下十多种不同的说法。

据《五杂俎》和《坚瓠集》两书所载,“十入般兵器”为弓、弩、枪、刀、剑、矛、盾、斧、钺、戟、黄、锏、挝、殳(棍)、叉、耙头、锦绳套索、白打(拳术)。

后人称其为“小十八般”。

今天,武术界普便对“十八般兵器的解说则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镗、棍、槊、棒、拐、流星。

最早是汉武于元封四年(公元前107),经过严格的挑选和整理,筛选出18种类型的兵器:矛、镗、刀、戈、槊、鞭、锏、剑、锤、抓、戟、弓、钺、斧、牌。

建国以来中国武术大事记

建国以来中国武术大事记

【建国以来中国武术大事记】1950年—1999年一九五Ο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在北京召开了武术工作座谈会,倡导、发展武术,把武术提到了新中国体育工作的议事日程。

一九五二年6月,毛泽东主席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二届代表大会题写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并号召人们做体操、打球、跑步、爬山、游泳、打太极拳等。

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成立后,武术被列为推广项目,并设置了民族形式体育研究会,依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进行武术等民族形式体育的挖掘、整理、继承和推广工作。

一九五三年11月8日至12日,在天津举行了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

武术是这次大会的主要表演项目之一。

有145名运动员进行了332个武术项目表演。

政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的贺龙提出了发掘、整理、提高、发扬、光大武术的主张,对武术运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九五四年国家体委在中央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前身)组建第一支国家武术队(当年底解散)。

在国家体委运动司主持下,汇聚全国太极拳名家研讨,后由李天骥执毛,在传统杨式太极拳基础上,创编了24式简化太极拳,以便学练。

此成为新中国简化拳种之始。

一九五五年国家体委运动司下设武术科(后改为武术处)。

一九五六年2月,《简化太极拳》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3月,国家副主席刘少奇在同国家体委负责人谈话中指出:“要加强研究,改革武术、气功等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

研究其科学价值,采用各种方法,传播推广。

”4月28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运动竞赛制度暂行规定(草案)》,把武术列为表演项目。

定期举行,使武术作为体育竞赛项目,开了新的一步。

11月1日至7日,在京举行的十二单位武术表演大会上,首次试行打分办法,区分运动员技术水平的高低,使武术竞赛向规范化方向迈进了一步。

一九五七年1月,通过《关于1956年体育工作总结及1957年工作的要求》,第一次把武术列为国家竞赛项目。

6月16日至21日,全国武术表演评比大会在京举行,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83名男女运动员参加。

谈一下对中国武术的认识

谈一下对中国武术的认识

谈一下对中国武术的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武术就是一个。

下面是店铺专门位您整理好的:武术的基本认识。

中国武术武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不断创造、逐渐形成的一个运动项目。

在原始社会,兽多人少,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严酷斗争中,人们自然产生了拳打脚踢、指抓掌击、跳跃翻滚一类的初级攻防手段。

后来又逐渐学会了制造和使用石制或木制的工具作为武器,并且产生了一些徒手的和使用器械的搏斗捕杀技能,这便是武术的萌芽。

从现有的考古发现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旧石器时代,已出现了尖状石器、石球、石手斧、骨角加工的矛,而到了新石器时代末期,则出现了大量的石斧、石铲、石刀和骨制的鱼叉、箭镞,甚至还有铜钺、铜斧等。

这些原始生产工具和武器,后来大部分成了武术器械的前身。

原始社会末期,部落战争的频繁发生,进一步促进了武术的发展。

在部落战争中,远则使用弓箭、投掷器,近则使用棍棒、刀斧、长矛,凡是能用于捕斗搏击的任何生产工具都成为战斗的武器。

据史籍记载,大禹时期三苗部族多次反叛,征伐多次未能使之降服。

后来,禹停止进攻,让士兵持斧和盾进行操练,请三苗部族的人观看这种“千戚舞”以显示武力雄厚,三苗部族从此臣服。

这是原始社会一次盛大的武术自卫演练。

古代的“武舞”为后来武术套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武术的概念武术概念,是人们认识。

研究武术的基本依据。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同的时期对武术概念的表达不尽相同,它的内涵和外延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武术本身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

从历史上看,有不少归属武术类的名称,春秋战国时称“技击”兵技巧一类);汉代出现了“武艺”一词,并延用至明末:清初又借用南朝《文选》中“偃闭武术”(当时泛指军事)的“武术”一词;民国时称“国术”:新中国成立后仍沿用“武术”一词。

随着历史的变迁,冷兵器的逐步消亡,专用武术器械的生产及拳械套路的大量出现,对抗性项目、武术竟赛规则的、制定,武术已演化成为体育运动项目之一。

中国拳法大全

中国拳法大全

中国武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武‎术流派繁多‎,内容丰富‎多彩,在技‎术和特点上‎,不同门类‎,不同技术‎风格的武术‎流派,虽然‎不尽期同,‎但是,它们‎之间存有共‎性,它与人‎体自身存在‎的矛盾有着‎密切的联系‎。

身体内与‎外、形与对‎的统一既讲‎究形体规范‎,又追求精‎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中国武‎术门派、套‎路众多,蔚‎为大观。

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习‎云太《中国‎武术史》,‎武术拳法分‎类部分有4‎6节计75‎种、武术器‎械部分有2‎7节,可见‎其众多纷繁‎。

事实上,‎在我们上面‎谈到的少林‎、武当、峨‎眉、南拳四‎大派内部,‎又有许多支‎派,各武术‎支派中某一‎套路如有显‎著特色,又‎可能发展为‎新的支派。

‎在四大派之‎外,有数量‎更多的较小‎一些的武术‎派别,犹如‎满天繁星,‎形成了中国‎武术文化的‎大观。

从‎有组织、有‎机构的角度‎来说,中国‎武术武林集‎团表现为门‎派;从武术‎的师承、特‎点的角度来‎说,武林集‎团表现为学‎种及套路。

‎武术门派‎有更强的社‎会性,拳种‎、套路有更‎强的技艺性‎。

这两个从‎不同角度归‎纳出来的武‎林集团概念‎,相互包容‎、相互交叉‎而存在。

‎下面,我们‎将从拳术命‎名的角度列‎出有关的拳‎种套路:‎"以佛圣‎道仙、神祗‎鬼怪"命名‎的中国武术‎拳法一神拳‎、二郎拳、‎韦驮拳、大‎圣拳、八仙‎拳、天罗拳‎、地煞拳、‎六星拳、哪‎吒拳、金刚‎拳、观音拳‎、佛汉内家‎拳(佛拳)‎、佛教拳、‎罗汉拳、金‎刚锤。

二十‎八宿拳、四‎仙对打拳、‎七星访友拳‎、罗汉螳螂‎拳、夜叉巡‎海拳、金刚‎三昧掌、夜‎叉铁沙掌等‎。

以"‎门"命名的‎中国武术拳‎法——余门‎拳、硬门拳‎、法门拳、‎空门拳、红‎门拳、鱼门‎拳、孔门拳‎、风门拳、‎水门拳、火‎门拳、鸟门‎拳、佛门拳‎、窄门拳、‎字门拳、孙‎门拳、严门‎拳。

中华武术套路基本功

中华武术套路基本功

武术基本功武术基本功是练习武术必须具备的身体活动能力、技术技巧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基础。

基本功训练时,有一系列专门的综合性练习人体内、外各部位功能的方法和手段,这些方法和手段,突出了武术运动的专项要求,具有鲜明的内外兼修的运动特点。

基本功包括腿功、腰功、肩功和桩功等主要内容。

腿功表现的是腿部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力量等功夫;腰功表现的是腰部灵活性、协调控制上下肢运动的能力和身法技巧的功夫;肩功表现的是肩关节柔韧性、活动范围的大小以及力量等方面的功夫;桩功表现的是腿部力量和呼吸内息的功夫。

一、手型(一)拳各部位名称:拳眼、拳心、拳面、拳背、拳轮(图6-1-1)。

动作说明:五指卷紧,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第二指节上。

要点:拳握紧、拳面平、直腕。

易犯错误:拳面不平、屈腕。

纠正方法:讲解拳的攻防作用。

教法提示:先示范与讲解拳的规格、要求,再采用手型变换练习。

(二)掌各部位名称:掌心、掌背、掌指、掌根、掌外沿(图6-l-2)。

动作说明:四指伸直并拢,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

要点:掌心开展、竖指。

易犯错误:松指、掌背外凸。

纠正方法:讲解掌的攻防作用。

教法提示:同拳。

(三)勾各部位名称:勾尖、勾顶(图6-1-3)。

动作说明:五指撮拢成勾,屈腕。

要点:屈腕。

易犯错误:松指,腕没有扣紧。

纠正方法:讲解勾手的攻防作用。

教法提示:同拳。

二、手法(-)冲拳预备姿势:两脚左右开立,两拳抱于腰间,拳心朝上(图6-1-4-1)。

动作说明:右拳从腰间旋臂向前猛力冲出,力达拳面,目视前方(图6-1-4-2)。

要点:挺胸、收腹、直腰、出拳快速有力,做好拧腰、顺肩、急旋前臂的动作。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1)冲拳无力。

纠正方法:强调拧腰、顺肩、急旋臂、动作快速。

(2)冲拳力点不准。

纠正方法:击靶练习。

(3)拳面不平、屈腕。

纠正方法:讲解拳在攻防中的作用及受力分析。

(4)拳从肩前冲出。

纠正方法:强调肘贴肋运行,使拳内旋冲出。

教法提示:(1)先慢做,不要用全力,注意动作的准确性,然后再逐步过渡到快速有力。

[整理版]中国拳法大全

[整理版]中国拳法大全

中国拳法大全中国武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武术流派繁多,内容丰富多彩,在技术和特点上,不同门类,不同技术风格的武术流派,虽然不尽期同,但是,它们之间存有共性,它与人体自身存在的矛盾有着密切的联系。

身体内与外、形与对的统一既讲究形体规范,又追求精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中国武术门派、套路众多,蔚为大观。

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习云太《中国武术史》,武术拳法分类部分有46节计75种、武术器械部分有27节,可见其众多纷繁。

事实上,在我们上面谈到的少林、武当、峨眉、南拳四大派内部,又有许多支派,各武术支派中某一套路如有显著特色,又可能发展为新的支派。

在四大派之外,有数量更多的较小一些的武术派别,犹如满天繁星,形成了中国武术文化的大观。

从有组织、有机构的角度来说,中国武术武林集团表现为门派;从武术的师承、特点的角度来说,武林集团表现为学种及套路。

武术门派有更强的社会性,拳种、套路有更强的技艺性。

这两个从不同角度归纳出来的武林集团概念,相互包容、相互交叉而存在。

下面,我们将从拳术命名的角度列出有关的拳种套路:"以佛圣道仙、神祗鬼怪"命名的中国武术拳法一神拳、二郎拳、韦驮拳、大圣拳、八仙拳、天罗拳、地煞拳、六星拳、哪吒拳、金刚拳、观音拳、佛汉内家拳(佛拳)、佛教拳、罗汉拳、金刚锤。

二十八宿拳、四仙对打拳、七星访友拳、罗汉螳螂拳、夜叉巡海拳、金刚三昧掌、夜叉铁沙掌等。

以"门"命名的中国武术拳法——余门拳、硬门拳、法门拳、空门拳、红门拳、鱼门拳、孔门拳、风门拳、水门拳、火门拳、鸟门拳、佛门拳、窄门拳、字门拳、孙门拳、严门拳。

熊门拳、自然门拳、引新门拳、罗汉门拳、磨盘门拳、水浒门拳等。

以姓氏命名的中国武术拳法——刘家拳、蔡家拳、李家拳、莫家拳、巫家拳、薛家拳、岳家拳、赵家拳、杜家拳、周家拳、祈家拳、温家拳、孙家拳、邹家拳、高家拳、戚家拳、洪佛拳、岳家教、钟家教、刁家教、李家教、朱家教、蔡李佛拳、岳氏连拳、罗家三展、杨家短打、胡氏戳脚、郝氏戳脚、陈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武氏太极拳、孙氏太极拳、吴氏太极拳、林氏下山拳、武氏十八技等。

中华武术各种拳术、器械及软硬功夫名称汇集(转载)

中华武术各种拳术、器械及软硬功夫名称汇集(转载)

中华武术各种拳术、器械及软硬功夫名称汇集(转载)以佛道命名的有:二郎拳、大圣拳、八仙拳、天罗拳、地煞拳、六星拳、哪咤拳、金刚拳、观音拳、佛汉拳、南少林妙应拳、罗汉拳(南少林金刚罗汉拳、及子门罗汉拳、北少林罗汉拳等)、金刚锤、二十八宿拳、佛祖拳、七星访友拳、罗汉螳螂拳、南佛拳、金刚三昧掌、夜叉铁沙掌等。

以门命名的有:余门拳、硬门拳、法门拳、空门拳、红门拳、鱼门拳、孔门拳、风门拳、水门拳、火门拳、鸟门拳、佛门拳、窄门拳、字门拳、严门拳。

熊门拳、自然门拳、引新门拳、罗汉门拳、水浒门拳等。

以姓氏命名的有:刘家拳、蔡家拳、李家拳、莫家拳、巫家拳、薛家拳、岳家拳、赵家拳、杜家拳、周家拳、祈家拳、温家拳、孙家拳、邹家拳、高家拳、戚家拳、洪佛拳、岳家教、钟家教、刁家教、李家教、朱家教、蔡李佛拳、岳氏连拳、杨家短打、胡氏戳脚、陈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武氏太极拳、孙氏太极拳、吴氏太极拳、林氏下山拳等。

以人名命名的有:燕青拳、太祖拳、孙膑拳、五祖拳、宋江拳、白眉拳、珠娘拳、纯阳拳、达摩拳、玄女拳、武侯拳、南少林月空拳和韦驮拳(韦陀拳)(属道一派<道乙派﹥)、五郎拳、文圣拳、南枝拳、南少林咏春拳、武梅詠春拳、三皇炮锤、武松脱铐拳、武松独臂拳、神行太保拳、燕青巧打拳、达摩点穴拳、太白出山拳、甘凤池拳法、黄啸侠拳法、燕青十八翻、罗王十八掌、达摩十八手、瑟哥拳(又名色哥拳,属瑟哥派<灼哥派﹥)、武松鸳鸯腿拳等。

以地名命名的有:潭腿(山东临清龙潭寺)、少林拳、武当拳、峨眉拳、崆峒拳子(分五大门:飞龙门、追魂门、夺命门、醉门、神拳门)、梅山拳、灵山拳、昆仑拳、关东拳、关西拳、龙门拳、莆田南少林武术、东安拳、石头拳、水游拳、西凉掌、洪洞通背拳等。

以动物命名的有:龙拳、蛇拳、虎拳、豹拳、鹤拳、狮拳、猴拳、彪拳、狗拳、鸡拳、鸭拳、龙形拳、龙桩拳、飞龙拳、火龙拳、武当青龙拳(亦名武当青龙太极拳)、飞龙长拳、虎形拳、黑虎拳、青虎拳、白虎拳、饿虎拳、猛虎拳、飞虎拳、伏虎拳、五虚拳、八虎拳、虎啸拳、回头虎拳、北少林虎豹拳、车马虎拳、五虎群羊拳、工字伏虎拳、峨眉蛇鹤拳、虎鹤双形拳、白鹤拳、宗鹤拳、鸣鹤拳、飞鹤拳、食鹤拳、饱鹤拳、饿鹤拳、五祖鹤阳拳、永春白鹤拳、杨少奇飞鹤拳、狮形拳、金狮拳、狮虎拳、二狮抱球拳、猿形拳、白猿偷桃拳、鸡形拳、鸭形拳、鹰爪拳、老鹰拳、岩鹰拳、雕拳、龙虎拳、蝴蝶掌、龟牛拳、螃蟹拳、鸳鸯拳、螳螂拳、硬螳螂拳、秘门螳螂拳、八步螳螂拳、梅花螳螂拳、七星螳螂拳、摔手螳螂拳、六合螳螂拳、玉环螳螂拳等。

最简单易学的武术套路

最简单易学的武术套路

最简单易学的武术套路五步拳五步拳是优秀的中国武术拳种之一。

属于查拳入门拳套也是学习国标武术入门之基本拳术组合套路,是中国青少年学习武术的初级必学套路,他包含了武术中最基本的弓、马、仆、虚、歇五种步型和拳、掌、勾三种手型及上步,退步步法和搂手、冲拳、按掌、穿掌、挑掌、架打、盖打等手法。

通过五步拳的练习可以增进身体的协调能力,掌握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要领,提高动作质量。

为进一步学习武术打下基础。

招式名称―― 预备式(并步抱拳)/左弓步搂手冲拳/弹踢冲拳/马步架打/歇步盖冲拳(插步盖掌\歇步冲拳)/提膝穿掌/仆步穿掌/虚步挑掌/收式(并步抱拳)。

预备势身体直立,两脚并拢,两臂自然下垂,两掌轻贴大腿外侧;精神集中,眼向前平视。

并步抱拳两掌握拳,屈肘收抱于腰间,拳心向上。

弓步冲拳左脚向左迈出一步,成左弓步。

同时左手向左平搂并顺势收至腰间抱拳;右拳向前冲出,拳心朝下。

弹腿冲拳重心前移,左腿挺膝立起;右腿屈膝提起,当大腿抬至接近水平时,迅速挺膝绷脚面,向前甩摆小腿,腿成水平。

同时右拳收抱至樱右侧;左拳自腰侧向前立拳冲出,高与肩平,力达面拳。

马步架打右脚向前落步,脚尖内扣,上体左转90度,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

同时左拳变掌,屈肘上架于头上方,掌缘朝上,掌指尖朝右;右拳自腰侧向右立拳冲出,臂与肩平。

歇步盖打1.左转身约90度,左脚向右脚后插步,脚前掌着地。

同时左掌收至腰侧抱拳,拳心向上;右拳变掌向上经头上方,向前下方盖至胸前,环臂,掌心向下,指尖向左。

2.两腿屈膝全蹲成右歇步。

同时右掌变拳收至腰右侧;左拳自腰侧向前平拳冲出。

仆步穿掌1.右腿挺膝直立;左腿屈膝提起。

同时左拳变掌屈肘回收下按;右拳变掌自腰侧经左手背上向前上方穿出,左掌顺势回收至右腋下。

2.右腿屈膝全蹭,左腿随之向左侧落步,脚内扣,腿平仆于地面。

同时左手经腹前,沿左腿内侧穿至左脚面,掌指朝前。

虚步挑掌重心前移,左腿屈膝蹲起,脚尖外展,右脚随之蹬地向前上步,脚尖内侧着地成右虚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