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出核心问题引领探究反思(一)

合集下载

核心问题——引领学生走向思维深处(1)

核心问题——引领学生走向思维深处(1)

核心问题,引领学生走向思维深处希望我们今天就像老朋友一样,聊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这个共同的话题,既希望老师们能提问探讨,有不当之处,也希望老师们的拍砖。

我今天讲座的主题是——《核心问题,引领学生走向思维深处》。

我们常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仔细想想的确如此,我们每天的课堂教学都离不开“问题”,不管是理解的深入、联系的建构,还是运用的拓展,都有“问题”在穿针引线。

那么老师们,关于“问题”你有问题吗?我有:什么样的问题才是能让学生产生高阶思维的核心问题?怎样才能提出有价值的核心问题?提问后,如何让教学更有价值?提问如何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怎样让学生学会提问?学生会从提问中学会学习吗?……我只是基于我自己的课堂,从这三个方面和大家聊聊关于“问题”的话题,“为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个老生常谈的“旧话题”、“是什么”——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核心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才能让学生走向思维深处、“怎么做”——教师怎样才能提出有价值的核心问题,怎样让学生学会提问。

一、为什么为什么确定“核心问题”作为我今天讲座的主题,我想和大家分享三个方面:“一张评价表”、“一个调查问卷题”、“一个教学片断”。

我们一切的话题都离不开我们每天面对的小学数学课堂。

“课堂”是我们一切教学行为的根本所在,不管是“立德树人”还是“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最终还是要在我们的课堂中去实现的,离开了老师日常的课堂实践,再顶层、再完美的设计也只是空中楼阁。

我们把南通的课堂教学评价表俗称为“十二字十二条”,“十二字”——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十二条”——即十二条课堂评价标准。

在2019年的9月,南通在原来的基础上又修改出台了新的评价标准,新的标准仍然是十二字十二条,十二字不变,十二条进行了修改,学生表现方面:“有效先学”改为“自觉先学”,“适当合作”改为“有效合作”,“主动交流”改为“踊跃展示”,“善于归纳”改为“自主建构”,“认真倾听”变为“应用技术”;教师素养方面:每一条变得更具体,更具可操作性,修改之后的十二字十二条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科为根本,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其最终目的是构建这样的课堂教学新样态:“以问题驱动,学生自主先学,组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最终目标是让学生会思、会说、会做。

巧设核心问题,引领学生的深度参与

巧设核心问题,引领学生的深度参与

巧设核心问题,引领学生的深度参与摘要:教学中我们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些学生平时单元测试成绩挺好,到了期末考试就差了;有些学生四五年级的知识学得不错,到六年级相关部分的内容又似乎都忘了。

究其原因,我想可能是有的学生平常学习只注重记忆与模仿,没有真正探索问题,深入了解知识本质,所以所学内容过一段时间就淡忘了。

如何尽量避免教学中的这种浅层学习,机械学习的问题呢?本文通过合理、灵活、有效利用教材,善于预设核心问题,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让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探索、深度交流、深度体验、深度思考,达到真正的深度学习目的,促进知识和能力拓展。

关键词:核心问题;深度参与;自主参与数学课堂的核心问题是指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经验、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整体着手设计的。

能统领教学主线,触及教学本质,涵盖教学重难点,具有深度的、以探究为主的主要问题,即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课堂上只有围绕核心问题组织教学,才能真正引领学生深度参与,增加深度体验,引发深度思考,凸显深度学习。

一、巧设核心问题,引领学生深度参与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一个好的数学核心问题,能够驱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引发深度思考,直击数学本质。

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老师课前先通过“猜一猜”游戏,让孩子们猜猜魔法箱中的立体图形是什么,由此来激发学习兴趣,并引出正方体的话题,接着通过实际操作演示红萝卜切成正方体的过程,介绍立体图形的面、棱、顶点三个新的概念,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提出“正方体有什么特点”这个核心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主动探索数学问题,深度参与,获得真正的新知识。

二、利用核心问题,增加学生深度体验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中积累的感悟、体验等对数学活动的顺利展开,数学思想的领悟、数学观念的形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数学课堂上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带着自己独特的学习经验和认知水平参与学习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资源,抓住核心问题,精准把握生成,引导学生交流互动,在同伴互动交流中获得知识体验,为后续深度理解知识打下更好的基础。

“核心问题”引领下的小学数学“四问题”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核心问题”引领下的小学数学“四问题”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核心问题”引领下的小学数学“四问题”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在数学教学中,问题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驱动学生积极思考、推动课堂教学的有效载体。

在课程标准背景下,我尝试开展了“四问题”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应用多种教学策略,初步形成了“问题引思——问题激试——问题促议——问题助省”(简称“四问题”)的“四问题”课堂教学模式。

“四问题”教学基本模式以“问题”为载体,师生共同合作以问题背景创设情境,以教学内容提出的核心问题为主线,围绕提出的疑问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以此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进步,实现师生互动,师生综合素质共同提高的目的。

一、“四问题”教学模式研究(一)问题引思:创设真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真问题情境”是指在真实情境中设计含有数学思维含量的真问题,真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主动思考,还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关键。

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认知冲突,触发问题意识,进而围绕问题来探究新知识。

做法:创设现实真问题的情境,激起学生兴趣,让学生以渴求解决问题的心理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例如:《圆的初步认识》学校创玩活动的某一项目:在一个长方形的场地正中间放一个圆柱体,往圆柱体上投套圈,需要同学们设计比赛的规则,看谁设计的规则最公平。

说明:通过设计套圈的比赛规则,自然引出了学生对圆及其特征的议论。

用学生熟悉的事例来引出问题,既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主动思考。

(二)问题激试:明确问题解决任务,激发学生主动尝试解决1.明确问题解决任务,把问题呈现出来,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

做法:PPT呈现要解决的学习任务;教师即时板书要解决的学习任务。

2.组织学生自主尝试问题的解决。

做法:学生独立完成;先同桌讨论,后各自独立解决;先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

例如:《梯形的面积》在出示课题后,就向学生布置任务:现在请你们用转化的思想来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以“核心问题”为导向引领课堂教学-2019年教育文档

以“核心问题”为导向引领课堂教学-2019年教育文档

以“核心问题”为导向引领课堂教学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已经认识到问题教学的重要性,他们会在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课后复习中设计问题情境,将数学学科中的知识点进行拆分来设计问题,这样的问题设计思路往往多而杂,不成体系,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混乱,反而起不到问题引领教学的目标。

基于此,就需要数学教师转变思路,以核心问题改革当前的数学教学现状。

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设计若干个核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学生在学习时,需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独立或与他人合作来找到问题的答案,在获得答案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解决的过程进行总结、思考等,从而不断深化新知识,掌握新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

一、数学教学“核心问题”概述数学教学“核心问题”,顾名思义,与一般问题具有明显的区别,教师在设计“核心问题”时,应具备整体思维,从教学内容的整体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年级段、课前预习效果、对新知识的学习心态等方面,从而使设计的问题既符合新课标要求,又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教师在设计数学教学的“核心问题”时,可运用“以学定教”的理论思想,即通过学生的学习状况,来选择最核心的教学问题,促进学生的最优化发展。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在设计核心问题时,应设计一些思考性强,具有较强的数学味,需要学生通过探究、合作、交流的问题。

对于那些零碎的、肤浅的问题教师应勇于舍弃,以充分发挥核心问题的引领作用。

二、数学教学“核心问题”引领课堂教学的策略1.导入阶段,以核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诚如此言,一个良好的开端,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为其后续学习开个好头,应引起教师的重视。

在导入阶段,教师应对问题进行精心设计,用问题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引发他们进行深度思考,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

例如,我在教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课时,在上课之初,我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相关图片,卡通的动物形象、鲜艳的画面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趁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时,我说道:“同学们,奶奶住在乡下,她有一个很大的院子,里面简直是个百宝园,既有许多动物如小鸭子、小鸡,也有很多植物如月季花、太阳花等。

小学科学核心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小学科学核心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科学探究核心概念教学是学科教学中知识点教学向上发展的必然产物,对于小学科学教学意义重大。

当前小学科学核心概念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对核心概念教学的忽视,核心概念的构建契机不合理,教学方式刻板僵硬等,本文针对以上问题逐一提出了改进对策,以期有所助益。

核心概念教学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一条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设置,帮助学生们在知识点的掌握了解基础上,构建核心概念,增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小学科学核心概念教学概述核心概念是指知识内容的核心概括,是一种教师必须清晰呈现给学生们帮助其充分理解记忆准确应用的关键信息。

人的知识结构是金字塔形状的,最下底层是学科视角下的零碎的知识点,往上是学科视角下的核心概念,再往上是跨越学科的统一概念,最上面则是所有知识理论的统摄概念。

越高级层的知识越精练,越概括,越往下层的知识越庞杂、琐碎。

而根据相关研究,人们对于越凝练的知识越容易长久地记忆和理解,越易于形成知识的体系框架,而对于零碎、庞杂的知识点的记忆则没有太大意义。

所以,根据小学科学的学科教学目标和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进行学科的核心概念教学是最适宜的、最有利的教学方式。

二、小学科学核心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在小学科学核心概念教学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一)忽视核心概念教学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正确认识到核心概念教学的重要性,而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忽视了核心概念教学。

学生跟随教师的课程安排设置,学习和理解了大量的知识信息,但是却难以形成核心关键的体系线索,难以完成知识框架的构建,难以长久记忆庞杂的知识点,也难以在需要时恰当抽取相对应的知识点进行运用。

(二)核心概念的构建契机不合理核心概念的构建需要安排合适的契机,教师应围绕这一点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

根据知识体系的金字塔原则,可以发现从学科角度出发,核心概念实则是学科知识内容的概括凝练。

教师在引导学生构建核心概念时,应注意首先搭建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石,将核心概念分解到客观现实的典型案例中,帮助学生理解渗透,组成核心概念框架,最终完成核心概念的构建。

以“核心问题”为导向引领课堂教学

以“核心问题”为导向引领课堂教学

探索篇•教学研究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已经认识到问题教学的重要性,他们会在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课后复习中设计问题情境,将数学学科中的知识点进行拆分来设计问题,这样的问题设计思路往往多而杂,不成体系,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混乱,反而起不到问题引领教学的目标。

基于此,就需要数学教师转变思路,以核心问题改革当前的数学教学现状。

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设计若干个核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学生在学习时,需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独立或与他人合作来找到问题的答案,在获得答案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解决的过程进行总结、思考等,从而不断深化新知识,掌握新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

一、数学教学“核心问题”概述数学教学“核心问题”,顾名思义,与一般问题具有明显的区别,教师在设计“核心问题”时,应具备整体思维,从教学内容的整体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年级段、课前预习效果、对新知识的学习心态等方面,从而使设计的问题既符合新课标要求,又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教师在设计数学教学的“核心问题”时,可运用“以学定教”的理论思想,即通过学生的学习状况,来选择最核心的教学问题,促进学生的最优化发展。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在设计核心问题时,应设计一些思考性强,具有较强的数学味,需要学生通过探究、合作、交流的问题。

对于那些零碎的、肤浅的问题教师应勇于舍弃,以充分发挥核心问题的引领作用。

二、数学教学“核心问题”引领课堂教学的策略1.导入阶段,以核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诚如此言,一个良好的开端,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为其后续学习开个好头,应引起教师的重视。

在导入阶段,教师应对问题进行精心设计,用问题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引发他们进行深度思考,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

例如,我在教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课时,在上课之初,我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相关图片,卡通的动物形象、鲜艳的画面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趁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时,我说道:“同学们,奶奶住在乡下,她有一个很大的院子,里面简直是个百宝园,既有许多动物如小鸭子、小鸡,也有很多植物如月季花、太阳花等。

问题引导教学法心得体会4篇

问题引导教学法心得体会4篇

问题引导教学法心得体会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述职报告、条据文书、合同协议、策划方案、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job reports, policy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问题引导教学法心得体会4篇下面是本店铺收集的问题引导教学法心得体会4篇问题引领教学,供大家赏析。

核心问题引领促进深度思维——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核心问题的策略研究

核心问题引领促进深度思维——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核心问题的策略研究

核心问题引领促进深度思维——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核心问题的策略研究摘要:核心问题是指那些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更能促进学生深度思考的问题,在教学中起到统领、主导作用。

笔者通过对新课程标准下核心问题的理解,分析了数学课堂中核心问题的缺失现状,并结合实例说明如何设计和实施核心问题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问题设计策略实施策略一、缘起:数学课堂中核心问题的缺失现状案例:数的认识总复习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这些数。

总复习时,要把正负数、整数、自然数、分数、小数等数进行整理和复习,以一条主线串起零散的知识点。

笔者设计了用数轴把所有的数串起来,提出核心问题:回忆刚才在数轴上表示这些数的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看似独立的知识,通过一条数轴,重建知识结构,把正负数、整数、分数、小数的关系理清楚。

普通的问题设计,让学生体会整数、小数、分数,都是在不断地度量中建立概念的,体会整数、小数、分数基于计数单位表达的一致性。

反观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对核心问题的设计存在着很多问题。

开学初的课堂调研,笔者对所有课的问题设计与实施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记录研究,选了5位老师,结果及分析如下:节次问题总数是非问题选择问题指向不清问题评价性问题高效核心问题我们的调研课基本都是磨了两次以上,从表中,我们发现课堂问题设计上也是存在种种问题:1.课堂提问零碎,缺乏统整性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教师的提问都是琐碎的、浅层次的思考问题,比如“是不是”、“对不对”等。

若大量使用这类问题,不仅会占用课时,增加学生的无效思考,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高效的核心问题基本都不到20%,很难使我们的课堂形成较为完整的教学板块,缺乏统整性。

2.课堂提问随意,缺乏主题性“你有什么收获?”“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等为了“提问”而“提问”的问题。

事实上,这类看似开放,却缺乏主题性的提问,不能让学生获得数学的本质知识,也不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思维冲突,学生的体验不够深刻。

以“核心问题”引领学生深度学习

以“核心问题”引领学生深度学习

小学教学计·数学2021/07文|陈华忠(特级教师)所谓核心问题就是指中心问题,是教学过程诸多问题中最具思维价值、最有利于学生思考及最能揭示事物本质的问题。

围绕着核心问题,学生思维就有了聚焦点、有了主线,思维活动就会体现出连贯性、层次性和整体性。

一、核心问题要适合学生内需深度学习,首先应该是学习主体发自内心的、主动的学习。

教学时所设计的核心问题应当注意深入学生内心,引发他们由内而外的学习热情和思维动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任务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外在的指令性要求,而是随着学习进程自然而然产生的内在的心理需求。

例如,在教学《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一课时,可以这样引入:“同学们,我国不仅有广阔的陆地面积,还有辽阔的海域面积,为了更好地保护我国领土、领海不受侵犯,展示我国的军力,解放军举行了盛大的军事演习。

在演习中,我军的一艘舰艇A正在海面上行驶,舰艇上的观察员在雷达屏幕上仔细搜索着海面上的情况,这时,观察员突然发现敌方一艘舰艇正向我方逼近。

如果你是观察员,准备怎样向舰长报告敌方舰艇的位置呢?现在,就请同学们都来当观察员,试着描述敌方舰艇的位置。

”这个问题情境的创设及核心问题的引入,源于当前的热点时事及学生感兴趣的军事演习,学生心中的爱国情怀被有效激活,激发了作为“优秀观察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的内心自然生发出对核心问题“描述敌方舰艇位置”的探索需求,从而引发他们积极学习的内驱力。

二、核心问题要切中教学要害课堂时间是宝贵的,要把时间用在刀刃上,每一个问题都要切中教学的要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一课时,如何让学生掌握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呢?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亲自探究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师可提供给学生相应的小棒和问题,让学生一边动手去摆,一边思考问题,进而探究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问题1:是不是任意的三根小棒都可以围成三角形?学生利用小棒动手去摆,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发现并非任意的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

小学数学课堂核心问题驱动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核心问题驱动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核心问题驱动探究性学习的策略摘要:核心问题是数学课堂的中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问题如果设计得好,就可以明确整节课的中心和重点,使整节课的内容很好地串联在一起。

但如果核心问题设置得不好,则会影响整个教学流程,进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现阶段,核心问题是数学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

通过对核心问题的探究,教师可以更好地设计教学流程,引领学生进行探究学习,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并进行分析解答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一个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核心问题驱动;探究性学习;策略分析素质教育要求各阶段的学生需培养符合当下的学科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与综合能力培养打下基础。

而说理课堂具有较强的探究性,属于启思型课堂,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充分发散思维,探究数学的本质。

所以,应用核心问题引领学生进入说理课堂,启发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有助于学生提升数学思维的广度和高度,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较强作用。

为此,有必要提高说理课堂的教学质量,提高核心问题的利用效果。

一、核心问题概念核心问题即“教学的统领性问题”,也可以理解为教学目标的具体化。

它集中体现为“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学生疑难为起点,以教学意图为导向”的“三位一体”取向。

是对教学有牵引力与支撑力的问题,是基于核心知识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关注数学核心素养、引领课堂教学的问题。

核心问题直指教学本质,能统摄学科知识,并贯穿探究学习过程始终,引导学生学习过程的走向和思维活动的深入,驱动他们改变学习方式,进入深度学习,促进学生理解数学教学内容的本质,培育其良好的数学素养。

教师设计核心问题时应考虑学生的认知起点和最近发展区,尤其要注重将数学核心概念与课时核心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起来,将数学核心概念转化为一些“基本理解”,围绕“基本理解”设计核心问题。

二、小学数学中核心问题应用的现状(一)探究欲不强问题的发现是一切创造活动的起点,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因一颗苹果从树上掉下砸到头,从这一常见的生活现象引发思考到深入思考。

核心问题引领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究

核心问题引领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究

核心问题引领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究1.1 核心问题引领下教学的意义核心问题引领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以引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学习质量为出发点的一种教学模式。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是以题目为中心,教师讲解较多,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核心问题引领下的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 引入真实问题情境在核心问题引领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真实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

在教学中可以设置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比如购物、旅行、家庭日常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这样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知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美妙性。

2.2 鼓励学生的自主探究在核心问题引领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自主解题。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注重知识与方法的应用在核心问题引领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知识与方法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知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知识的联系和方法的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能力。

2.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核心问题引领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团队合作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共同解决问题,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1 案例一:购物算账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消费意识和算术运算能力,让学生在购物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教学过程:教师设计购物情境,让学生假设自己去超市购物,根据所给的物品清单和价格表,计算出购物所需的总金额。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加减法和乘除法知识进行计算,比较不同购物清单的总金额,让学生感知数学在购物中的应用价值。

“问题引领课堂”:理解、实践与反思

“问题引领课堂”:理解、实践与反思

有问题作载体 , 学生就 难 以展 开积极 、 有 效的
思维 。新课程特别强 调学生在 数学课 堂 中的 主体地位 。教 师要通 过 问题 的引领 , 促进 学 生 问题意识 的发展 , 彰显 学 生主 体思 考 的特
征 。设计螺旋上升 式 的问题 链 , 从横 向上看 ,
可 以让不 同层 次 的学生 都 能参 与 思考 , 都有
效 的发 展 。 二、 “ 问题 引领课堂” 的重要性
标准规 定 的 知识 体 系转 换 成 连 续性 的 问题
链, 就能够使教学过程 成为循 序渐进 、 逻 辑建 构 的认知途 径 , 使 教 学 活动 成为 围绕 问题 解 决 的一种能动性 主体建构 活动 。 问题引领也是 数学学 习 的基本 需要 。没
“ 问题链 ” ) , 作 为教学 活动 的主要 出发点 和课 堂互动 的关键 材料 。以问题链 为主要形 式 的
课堂教 学 , 不仅 可 以落实 数学 课 程 的培 养 目
标, 体现数学课 程独特 的育人价 值 , 更 能够在 连续 的系列 问题 中 , 让 学 生 的思 维得 到有 效
“ 问题 引领 课 堂 " : 理解 、 实 践 与反 思
孙 福 明
( 江 苏省常 州 市教 育科 学研 究院 , 2 1 3 0 0 1 )

要: 所谓“ 问题 引领课堂” , 就是根据教学 目标 , 围绕 核心 问
题, 设计 若干有逻辑关联 、 有层次 梯度 的子 问题 , 组成“ 问题链 ” , 作
层次梯 度 的子 问 题 , 组 成 系 列 问题 ( 又称 为
适合 的问题 能调 动学 生 学 习的积 极性 , 让 学
生积极反省 , 改善 自己的认 知结构 , 促进 已有 图式 的扩展 和 更新 , 而 知识 的不 断 重构 是数 学思 维 的一个 重 要 特 点 。从 性

核心问题引领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究

核心问题引领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究

核心问题引领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究一、背景和意义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数学教育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变革。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无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探索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数学思维的新型教学模式成为当前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核心问题引领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它通过引导教师和学生关注数学问题的核心,从而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核心问题引领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思考、独立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将核心问题引领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二、核心问题引领的教学模式核心问题引领的教学模式是指将核心问题作为教学的起点和导向,通过编排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组织探究等方式,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策略。

1. 提出问题:教师选取一个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问题作为核心问题,将其呈现给学生。

2. 引导学生思考:教师通过适当的提问、启发思考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核心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和推理。

3. 组织探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实验观察、解决问题等活动,帮助学生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答案。

4. 总结归纳:通过学生的探究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达到知识的提取和知识的梳理。

5. 拓展应用:在解决核心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拓展应用,将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其他相关的问题中。

6. 反思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核心问题引领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

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提出具有挑战性、启发性的问题,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教师如何进行课后反思

教师如何进行课后反思

教师如何进行课后反思课堂教学是教师教育工作中最为核心和重要的一环。

然而,仅仅完成了教学任务并不代表教师的工作完成了。

课后反思作为一种教学质量的提升手段,对于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如何进行课后反思呢?本文将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总结经验三个方面来探讨教师进行课后反思的方法和技巧。

一、提出问题课后反思的第一步是要提出问题。

教师需要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和结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1.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回顾自己在课堂上设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2. 教材使用是否得当: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是否与教学目标相符合?内容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3. 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教师在课堂上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是否灵活多样、生动活泼?4. 学生参与情况如何: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何?是否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和互动?5. 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通过提出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针对性地找出问题所在,为下一次的教学做出改进。

二、分析问题在明确了存在的问题后,教师需要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这一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归因分析:教师需要搞清楚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是教师自身方法不当,还是学生学习状况不佳?还是其他因素造成的?2. 教学环节分析:教师需要对课堂上的每个环节进行仔细回顾,看看是否存在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比如,在讲解环节是否过于简单或复杂,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等。

3. 学生反应分析:教师需要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和表现。

他们对教师的讲解是否理解、接受,是否参与讨论等,这些都能为教师提供宝贵的改进意见。

通过深入分析问题,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三、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只是课后反思的一个环节,更重要的是要从中总结经验。

总结经验可以是对教师个人经验的累积,也可以是与同事的共同经验的汇总。

探讨“核心问题”引领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策略

探讨“核心问题”引领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策略

探讨“核心问题”引领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策略摘要:核心问题是数学教学内容中具有相当架构性与领导性的高价值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数学老师往往需要依靠核心问题的提出来引导课堂教学的节奏与走向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了更好的使用数学教学中核心问题这一教学素材,本文将围绕核心问题的概念阐述与价值分析,提出使核心问题的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的教学方法,实现小学传统数学课堂教学质的转变。

关键词:核心问题;数学教学;引发思考;自主探究核心问题是多年来前线小学数学教师们经验的结晶,是引领数学教学方式的关键,是数学的课堂教学变得更为尽然有序,脉搏清晰,条理分明。

以核心问题为中心延展出一系列问题与解答方法的提出构成了课堂的基本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根据核心问题提出与展开的方式不同既可以是辐射型的也可以是线型的,并在核心问题提出数量为复数的时候呈现出多核心模式。

一、什么是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借鉴语文教学中对“主问题"的界定,笔者认为所谓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就是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考虑,设计的思考性强、数学味浓、需要探究、合作、交流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

它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判断式的、学生思考活动短暂的应答式问题而言的。

一般来说,数学教学中"核心问题"的设计与运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规律。

在教学的导入阶段,用一两个"核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产生疑惑和探究的欲望;在教学的探究阶段,用一两个"核心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形成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师生、生生互动场面;在教学的深化阶段,用一两个精粹的“核心问题来激发思考、引发讨论、练习运用、深化理解。

二、“核心问题"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外,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推动着课堂教学的进程,在众多数学问题中,“核心问题”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在具体课堂教学上,教师核心问题的提出对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因为数学“核心问题”具有启发性,引论性、探究性,深远性等特点,它可以引发学生独立思考数学问题、自主探究讨论问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掌握、运用、推动数学课堂教学的进程,保证数学学习目标的完成,与此同时,在“核心问题"为引领的数学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增强,由原来被动的接受学习变为主动地参与学习,并且对待问题能够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问题引领式”教学例析

“问题引领式”教学例析

“问题引领式”教学例析作者:吕维华概要:“问题引领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或许不是最好的教学模式,但它的核心是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讲堂’变成‘学堂’,通过对问题的引领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和教师的‘主导性引领’,使师生在课堂上形成一个有效的‘学习共同体’。

概要:总结:一、如何设计有效的引领式问题?众所周知问题是思维的导火线,是探究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为活跃状态。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设计出一个个带有开放性的、适合学生质疑探究的有价值的问题,并把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

1. 问题设计要有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充分调动和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是每位教师不断追求的宗旨。

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就能让学生对问题产生极大的兴趣,这就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基础、动力和保证。

我在上《where is...》一课时,一站上讲台我就故意装出找不到我的book的样子,着急地问孩子们“Where’s my book,children?”孩子们显然不知情都开始帮我找寻起来,我不失时机地说“-Look!It’s under your desk!”“-Look!It’s on your head!”“-Look!It’s in your bag!”.自然而然引出今天要学习的方位词in,on, under,behind等等,这样的问题贴近孩子们的生活,特别容易调动起他们学习的兴趣,课堂效果可想而知。

2. 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所以问题设计更应该有助于学生的这种需要,学生能够自己发现的问题,以问促思,以问促问,促进学生不断再思考。

比如在学习《my school》一课时,教师问“what can you see?”因为之前《my classroom》中已经学习过通过该句型来回答I can see boards, I can see four lights. I can see a computer.等等,所以再回答类似问题时就会轻而易举。

聚焦“核心问题” 引领课堂教学

聚焦“核心问题” 引领课堂教学

聚焦“核心问题” 引领课堂教学作者:陈华忠来源:《江西教育B》2018年第03期导读:核心问题是指在教学中能起主导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课前,我们要认真解读教材,准确地提炼出“核心问题”,教学时,围绕核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课后,反思核心问题提炼是否准确,从而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主动积极的“学”都是从“问”开始的。

问得其所,才能保证学得有效。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设计的问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一个问题的提出,能引领学生积极思考,自动探究,合作交流,去获取新知与掌握新知。

一、课前,提炼“核心问题”课前,我们要认真解读教材,只有读懂教材内容,才有可能准确地提炼出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并围绕“核心问题” 进行教学。

1.潜心研读——罗列问题。

教材凝结了众多编者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它是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体现了基本的教学要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只有把教材的纵向联系、横向联系摸清读透,读懂领会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意图,才有可能设计并提炼出有价值的核心问题。

教师要读懂问题情境,读懂教材中例题,读懂每一道习题,读懂教材的旁注、留白,读懂教材的对话、提示语以及问题等,让教材中的信息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信息。

同时,教师还应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识规律,研读学生已有的认知起点、学习困难、学习方式以及需求,才有可能设计出有针对性的问题。

2.用心梳理——分清主次。

找到课堂上要解决的问题并罗列出来后,教师就必须用心去分析这些问题,理清这些问题的先后关系、内在联系以及作用。

在分析的基础上,教师要对这些问题进一步进行梳理,需要根据问题的重要程度,分出主要问题与次要问题。

一般来说,决定重点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的问题就是主要问题,教师要梳理清楚每一个问题是不是具有这样的特性。

这样,教师就能进一步明确编者的编排意图、教学的重难点以及学生的困惑点,课堂教学就有了“主线”,思路就会清晰起来。

小学数学“核心问题”的内涵、提炼与引领

小学数学“核心问题”的内涵、提炼与引领

小学数学“核心问题”的内涵、提炼与引领作者:张卫星来源:《辽宁教育·教研版》2019年第12期摘要:小学数学“核心问题”是直指数学本质,涵盖教学重点,需要学生深入思考,便于学生开展自主探究的一个或两个问题。

“核心问题”是一节课的“课眼”,也是一节课的“主线”。

它指向教材的重、难点,指向学生学习的困惑点,是数学思想方法的聚焦点,也是教师钻研教材的着力点。

“核心问题”需要教师的智慧投入,需要教师的精心提炼。

“核心问题”的提炼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一般要经历“读懂问题、比较问题、调整问题”三个过程。

引领是“核心问题”能够展示出其价值的重要抓手。

“核心问题”应该根据教学进程适时介入,一般在学生的思维产生困惑时、接近知识本质时、需要实际操作时介入。

不同的“核心问题”,其引领方式和过程也不相同,要根据实际教学,灵活确定。

关键词:数学教学;核心问题;内涵;提炼;引领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曾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更是特别关注“问题”,关注“问题的四能”,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此可见,作为数学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反观当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以“碎小问题”亦步亦趋推进的教学方式仍然存在。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笔者及团队大胆提出了如下设想:以一、二个“核心问题”来引领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让学生在较大的时间和空间里展开探究,使教学目标获得更高的达成度。

一、“核心问题”的内涵什么是“核心问题”?由于“核心问题”是“问题”的下位概念,我们首先要认识什么是“问题”。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其基本的解释有五种:一是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二是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三是关键、重要之点;四是事故或麻烦;五是属性词,即有问题的、非正常的、不符合要求的。

显然,前三种解释都可以作为教学中“问题”的解释。

问题引领探究过程 着力培养核心素养——以“垂径定理”教学为例

问题引领探究过程 着力培养核心素养——以“垂径定理”教学为例

追问 1:什么是等弧?根据已
追问 2:如果把图 8沿直径 AB折叠后,弧 BC与
弧 BD,弧 AC与弧 AD是否会重叠?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从图形的对
称性出发,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追问
1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从弦、弧、角的关系出发证明两
条弧相等,追问 2的目的是将合情推理与逻辑推理
理,变式练习是为了总结与垂径定理相关计算的一
般方法,突出半径、弦心距、弦长、拱高这些条线段之
间的关系,利用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可以由其中任
意两个量求其他的两个量.
3 小结与思考
(1)垂径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利用 垂径定理可以求哪些量?如何求得?
(2)本节课是怎样发现并证明垂径定理的?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以及应 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犯法,同时帮助学生回顾知识获 得过程的思想方法.
4 拓展与延伸
已知 AB、CD是的两条弦,AB∥CD,弧 AB与弧 CD 相等吗?为什么?(要求:学生根据题意自己画图)
师生活动:学生通过读题画图,大部分学生基 本上只画出一种情况,教师指导分析总结两种类型 的图示(如图 14、图 15).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画图可以加强学生对题 目的理解和图形的认识,对后续平行弦间距离的认 识作个铺垫,同时使学有余力的同学思维能力有所 提高.


(1)图 8是轴对称图形吗?如 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
(2)你能发现图中有哪些相等

的线段和弧?为什么?
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学生观察思考、讨论、
交流,对于 CM=DM有些学生可能会联想到用等腰
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全等来证明,但对于如何说
明两条弧相等,大部分学生不会容易想到叠合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提出核心问题引领探究的反思(一)
“问题教学”的研究无疑是当下的教学研究热点。

“问题教学”研究的抓手是“核心问题”。

如果把一节课比作一个人,那么课堂中的核心问题就是这个人的心脏,围绕核心问题设计的问题串就是这个人的骨架,而由核心问题及问题串带来的课堂生成就是这个人的血肉。

显然,核心问题的提炼是课的关键,问题串的设计是课的支撑。

然而,走进课堂,我们不难发现,关于数学核心问题的提出还存在着很多误区。

现象一:提问多,思考空间不足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

的确,问题让学习发生,问题激发思维。

然而,目前的很多课堂上,满堂提问的现象还是存在。

琐碎的问题,留给学生的只有狭窄的思维空间,学生往往轻而易举就可以获得答案。

因此,这样的提问非但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反而容易让学生产生思维的懈怠。

现象二:问题散,聚焦重点不够
在课堂上,一些教师对于问题缺乏科学的设计和组织,提问的随意性较大,问题的指向性不明确。

往往学生随着问题答了一大堆,却云里雾里,不清楚教师的用意是什么。

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解决问题的策略”。

播放动画片《名侦探柯南》。

问:柯南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表示,柯南是个善于观察、心地善良、有智慧的人。

指出:解决问题也需要细心观察。

出示例题的部分:小猴帮妈妈摘桃子,第一天摘了30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

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知道了什么?
提问: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选择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第三天摘了多少个”,让学生解答。

再出示表格:
提问:列算式和列表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点?
……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从条件思考的解题策略。

上例中,教师提问的指向性不明确。

“根据这些信息,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列算式和列表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点?”显然,这些问题的设计与从条件思考的策略没有必然联系。

问题的散、乱,导致了“策略教学”重点的偏离。

因此,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问题需要聚焦重点的理解与难点的突破。

使得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

现象三:问题浅,深入内里不及
一些课堂上,由于教师没能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对教材例题的教学价值没有很好地领会。

因此所设计的问题往往浮于表面,就例题教例题,对学生后续的学习没有帮助。

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10+几”。

出示主题图:
提问: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提问:你能根据图列出四道算式,并说说每道算式的意思吗?;学生写出四道算式。

教师指着算式10+5=15,提问:你能用数的组成说说10+5为什么等于15吗?
上面片断中,教师提了三个问题。

乍一看,似乎体现了教材意图,且目的性比较明确,;如先促使学生读图,然后在读懂图意的基础上;用数学符号表示图意,最后通过追问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然而,细细推敲,三个问题的设计显得浅显。

因为“10加几”是后续“9加几”“8:加几”等内容的教学基础,“10”在后续学习中意义重大,一般“9加几”“8加几”的算式都是转化成“10加几”进行计算。

因此,这节课的价值并非仅仅是算出“10加几”的结果,还需要引起学生对10的关注,体会“10加上一个数”可以根据数的组成口算出结果。

三种现象,说明我们的课堂缺少这样的问题:问题有空间,能够“搅动”学生的思维;问题能聚焦,指向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有深意,既顾及当下,又能着眼未来。

课堂中的每一个问题不可能都符合上述要求,但是,至少我们的课堂应该由这样的问题去统领,即用核心问题去统领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