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探究活动回顾和反思
主题教研活动教学反思(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校于近期开展了一次主题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题,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观摩、教学反思等方式,探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在活动开始前,各教研组进行了集体备课。
各教研组针对本次教研活动主题,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共同研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对教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教学目标、重难点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2. 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期间,各教研组分别进行了课堂教学观摩。
教师们认真观摩了其他教师的课堂,记录了课堂中的亮点和不足,并在课后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观摩课后,各教研组对本组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提出了改进意见。
3. 教学反思在观摩课后,教师们进行了教学反思。
以下是部分教师的教学反思:(1)教师A:通过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堂,我发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课堂导入不够生动,未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课堂提问过于简单,未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三是课堂评价方式单一,未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改进课堂导入,提高课堂提问的深度,丰富课堂评价方式。
(2)教师B:在本次教研活动中,我深刻认识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二是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教师C:在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堂后,我发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不足:一是课堂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教学内容无法完成;二是课堂互动不足,学生参与度不高。
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加强课堂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活动反思1. 教师间的交流与协作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积极参与,共同研讨,充分体现了教师间的交流与协作。
教研活动过后的反思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教研活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经验交流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近期,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教研活动,活动结束后,我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总结,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
二、活动回顾本次教研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题,邀请了多位优秀教师进行经验分享,并组织全体教师观摩了他们的课堂。
活动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优秀课例展示:几位优秀教师分别展示了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实例。
2. 经验交流:优秀教师们分享了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包括如何备课、如何设计课堂活动、如何进行教学评价等。
3. 集体备课:全体教师围绕一个共同的教学主题,进行了集体备课,共同探讨如何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 互动讨论:针对活动中的问题,教师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三、反思总结1. 优秀课例带来的启示通过观摩优秀课例,我深刻认识到,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
以下是我从优秀课例中得到的几点启示:(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优化教学设计: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使教学活动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和递进性。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2. 经验交流的价值本次教研活动中的经验交流,让我受益匪浅。
以下是我对经验交流价值的几点认识:(1)拓宽视野:通过倾听其他教师的经验分享,我了解到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拓宽了我的教育教学视野。
(2)促进反思:在交流过程中,我对自己以往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反思,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改进方向。
幼儿园自然探索主题活动反思与总结

幼儿园自然探索主题活动反思与总结幼儿园自然探索主题活动反思与总结自然探索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主题,通过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学习,幼儿可以培养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然而,在进行自然探索主题活动时,我们也需要对活动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不断改进和提升活动的质量。
本文将对幼儿园自然探索主题活动进行反思与总结。
一、活动反思1. 活动的目标和内容是否明确?在进行自然探索主题活动时,我们应该明确活动的目标和内容。
活动的目标可以包括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培养对自然的热爱等,而内容可以包括观察植物、观察动物、观察天空等。
在反思活动时,我们需要评估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内容是否丰富多样。
2. 活动环境是否符合需要?自然探索主题活动需要提供适合的环境,例如室内外环境都可以利用。
在反思活动时,我们需要评估活动环境是否能满足幼儿的需求,是否能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观察和学习机会。
3. 活动是否能激发幼儿的兴趣?自然探索主题活动应该是有趣和吸引人的,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反思活动时,我们需要评估活动的吸引力,是否能够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4. 活动是否具有互动性?自然探索主题活动应该是具有互动性的,能够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在反思活动时,我们需要评估活动是否具备互动性,是否能够促进幼儿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二、活动总结1. 幼儿在自然探索主题活动中的表现如何?在活动的总结中,我们需要评估幼儿在自然探索主题活动中的表现。
幼儿是否能够积极参与活动,是否能够主动观察和学习,是否能够保持对自然的热爱等。
通过对幼儿表现的总结,我们可以了解他们在自然探索中的成长和进步。
2. 活动的效果如何?在总结中,我们需要评估活动的效果。
活动是否能够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是否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等。
通过评估活动的效果,我们可以不断改进和优化活动。
3. 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哪些?在总结中,我们需要识别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幼儿园自然探索主题活动反思与总结 幼儿园主题活动

幼儿园自然探索主题活动反思与总结近年来,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开展成为了教育的重要内容。
主题活动是指园所根据教育目标,以一定的主题为依托,通过计划、组织和引导,使幼儿获得良好的教育体验。
在主题活动中,自然探索主题活动是一种常见的形式。
通过这样的主题活动,幼儿能够接触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从而促进幼儿在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在开展自然探索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需要进行反思与总结。
一、主题活动的选题在自然探索主题活动的选择上,我们通常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出发,选取与幼儿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相关的主题,如春天里的蝴蝶、秋天里的果实、冬天里的雪花等。
但在选择主题时,我们有时未能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兴趣和认知发展水平,导致有些主题对于幼儿来说过于抽象或者难以理解。
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幼儿的实际需求,选取更加贴近幼儿生活和认知水平的主题。
二、主题活动的设计在自然探索主题活动的设计方面,我们通常围绕主题进行,选取了一些适合幼儿的教育活动,如野外观察、植物种植、动物观察等。
但在具体实施时,我们发现一些教育活动的设计并不够符合幼儿的特点,导致幼儿难以参与或者参与效果不佳。
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习惯,设计更加贴合幼儿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的教育活动。
三、主题活动的实施在自然探索主题活动的实施中,我们通常注重了活动的过程,但有时忽视了活动的结果。
虽然在活动中幼儿能够充分地接触自然、了解自然,但在活动结束后,我们并没有对幼儿所获取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导致幼儿未能够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
在今后的实施中,我们需要加强对活动结果的总结和引导,帮助幼儿将所获取的知识和经验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
四、主题活动的评价在自然探索主题活动的评价中,我们通常注重了幼儿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但有时忽视了活动对幼儿的实际影响。
虽然幼儿能够积极地参与活动,但活动结束后,并未能够真正促进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每月活动主题教研反思(3篇)

第1篇一、引言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学校每个月都会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教研活动。
本月,我们围绕“课堂高效性”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对课堂高效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发现了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以下是我对本次教研活动的反思。
二、活动回顾1.活动主题:课堂高效性2.活动时间:本月3.活动形式:听课、评课、研讨4.活动内容:(1)听课:各教研组选取优秀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其他教师观摩学习。
(2)评课:听课结束后,各教研组进行评课,分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3)研讨:针对课堂高效性问题,各教研组展开深入研讨,分享教学经验,探讨解决策略。
三、反思与总结1.课堂高效性的重要性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课堂高效性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提高课堂高效性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责任。
2.自身在课堂高效性方面存在的问题(1)教学目标不明确。
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教学目标的认识不够清晰,导致课堂内容偏离主题,影响教学效果。
(2)教学方法单一。
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缺乏互动和启发,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气氛沉闷。
(3)课堂管理不到位。
部分教师在课堂管理方面存在疏漏,导致学生纪律松散,课堂秩序混乱。
3.改进措施(1)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在授课前,要明确教学目标,确保课堂内容围绕目标展开,提高教学针对性。
(2)丰富教学方法。
教师应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加强课堂管理。
教师要提高课堂管理能力,关注学生纪律,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确保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四、展望未来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们对课堂高效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找到了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本次教研活动为契机,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贡献力量。
主题活动教研的反思

主题活动教研是我校为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而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
通过主题活动教研,教师们可以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探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本次主题活动教研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题,旨在引导教师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探索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
二、活动过程1.前期准备活动前,教研组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
方案包括活动主题、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形式等。
同时,教研组组织教师进行专题学习,提高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为活动奠定理论基础。
2.活动实施(1)专题讲座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解读核心素养内涵,分享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讲座内容丰富,贴近实际,使教师对核心素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分组研讨将教师分成若干小组,围绕核心素养培养策略进行研讨。
各小组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探讨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案例分享教师们分享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和心得体会,相互学习、借鉴。
通过案例分享,教师们拓宽了思路,提高了教育教学能力。
(4)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课例,学习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
观摩课后,教师们进行评课,交流心得,共同提高。
3.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教研组组织教师进行总结,梳理活动成果,提出改进措施。
同时,对教师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
1.活动目标达成情况通过本次主题活动教研,教师们对核心素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教育教学观念得到了更新,教育教学能力得到了提升。
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
2.活动过程中的不足(1)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
(2)活动时间安排较为紧张,部分环节不够完善。
(3)活动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
3.改进措施(1)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
(2)合理安排活动时间,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丰富活动形式,提高活动吸引力。
(4)加强教研组建设,发挥教研组在活动中的作用。
幼儿园自然探索主题活动反思与总结

幼儿园自然探索主题活动反思与总结自然探索主题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大自然,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这种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好奇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然而,要让这些活动发挥出最大的教育效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实施自然探索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进行反思与总结,以便不断提高活动的质量,并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幼儿园自然探索主题活动进行深入探讨,并进行反思与总结,以期能够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
一、活动主题选择的重要性在幼儿园自然探索主题活动中,活动主题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活动主题应该符合幼儿的芳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同时也要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可以选择季节性的主题,如春天的小昆虫、夏日的植物、秋天的果实、冬日的动物等。
通过这样的主题,可以让幼儿在活动中亲身感受自然的变化,激发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活动内容设计的关键要点活动内容设计是自然探索主题活动的核心。
在设计活动内容时,我们需要考虑幼儿的认知水平和身体发展特点,遵循“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
在探索春天的小昆虫主题活动中,可以先让幼儿通过图画、玩具等形式认识一些常见的昆虫,然后在户外进行实地观察,最后再通过故事、手工等形式加深对昆虫的理解。
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幼儿在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和操作能力,从而更好地体验自然探索的乐趣。
三、活动环境的营造与利用活动环境的营造对自然探索主题活动的效果至关重要。
在营造活动环境时,我们需要注意环境的安全性和亲和性,同时也要注重环境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在探索夏天的植物主题活动中,可以在活动室内搭建一个小型的花园,让幼儿在这里亲身感受植物的生长过程;同时也可以组织户外实地考察,去附近的公园、田野等地方,让幼儿近距离地接触自然的美好。
这样的环境营造可以让活动更加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幼儿园主题活动教研反思(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幼儿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主题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了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能力,我们开展了本次主题活动教研活动。
二、活动过程1. 主题选择与讨论首先,我们针对主题活动的内容进行了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富有教育意义、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主题至关重要。
经过讨论,我们确定了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为“快乐成长”。
2. 主题实施策略针对“快乐成长”这一主题,我们分析了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为幼儿提供安全、舒适、充满爱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感受到关爱与尊重。
(2)关注幼儿个体差异:针对幼儿的不同兴趣、能力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3)培养幼儿良好习惯:通过游戏、故事、儿歌等形式,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4)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组织各类游戏、户外活动、艺术活动等,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成长。
3. 主题活动实施案例分享在本次教研活动中,我们邀请了经验丰富的教师分享主题活动实施案例。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了解到在实施主题活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4. 教师互动与交流在教研活动中,教师们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
大家就主题活动的设计、实施、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氛围。
5. 总结与反思在活动最后,我们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针对本次教研活动,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1)主题活动设计要贴近幼儿生活,富有教育意义。
(2)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3)实施主题活动时,注重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4)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成长。
三、反思与改进1.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们发现教师在主题活动设计、实施、评价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心得与反思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心得与反思作为一名幼儿相关工作多年的人士,我深刻认识到科学探究活动对于幼儿的重要性。
这些年来,我见证了无数个孩子在这些活动中成长、进步,也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我的心得与反思,以期为幼儿的科学教育贡献力量。
一、活动设计在设计科学探究活动时,我们需要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
活动内容要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
活动形式要丰富多样,如观察、实验、操作等,以激发幼儿的兴趣。
我们要注重活动的过程,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二、教师引导三、活动实施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幼儿的参与程度,确保每个孩子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可以采用分组合作、同伴互助等方式,让幼儿在互动中学习、成长。
我们还要及时调整活动方案,以应对突发情况。
五、家园合作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我们要注重家园合作,让家长了解活动的重要性和目的,引导他们在家中继续培养幼儿的科研兴趣。
同时,我们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为幼儿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六、持续关注与培养科学探究活动不仅仅是一次性的体验,而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我们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发现他们的兴趣和潜能,为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我们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确保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成长。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心得与反思在设计科学探究活动时,我们需要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
例如,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来说,他们对色彩鲜艳的物体特别感兴趣,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设计一些关于颜色混合的实验,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了解科学原理。
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孩子们的个性差异,对于那些内向的孩子,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让他们在活动中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幼儿的参与程度,确保每个孩子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幼儿园科技探究活动总结与反思 幼儿园科技

探究活动总结与反思一、活动主题本次幼儿园科技探究活动的主题为“探索科技世界,培养创新能力”。
通过这一主题,我们希望能够引导幼儿对科技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科技探究活动,也能够帮助幼儿了解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科技意识和科技素养。
二、活动内容1. 科技展示在活动开始之前,我们为幼儿准备了一些与科技相关的展示品,包括简单的机械装置、电子产品、科学实验器材等。
这些展示品可以引起幼儿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科技的魅力。
2. 科技制作在活动中,我们让幼儿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科技作品,比如橡皮发射器、小风车、简易电路等。
通过动手制作,幼儿不仅可以体验到科技带来的乐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科技游戏我们设计了一些科技主题的游戏,比如拼图游戏、科技知识问答游戏等。
这些游戏既可以让幼儿在玩中学,又可以激发他们对科技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科技观念。
4. 科技探究为了让幼儿深入了解科技,我们还选择了一些简单的科技实验让幼儿操作,比如水的溶解实验、小灯泡的发光实验等。
通过这些实验,幼儿可以亲自动手操作,体验科技的神奇,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三、活动总结通过本次科技探究活动,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各项科技活动。
他们在制作科技作品时,展现了出色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在科技游戏中,积极思考、互相合作;在科技实验中,表现出了对科技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活动反思1. 活动准备不足活动前期,我们在科技展示品的选择和准备上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些展示品的质量和数量都不够理想,没有很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们需要更加认真地选择和准备展示品,确保能够真正切合幼儿的兴趣。
2. 活动设计有待改进在活动设计上,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设计更加贴近幼儿实际的科技探究活动。
比如可以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设计一些简单的科技实验;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设计一些更具挑战性的科技制作活动等。
关于主题活动教研反思(3篇)

第1篇一、前言主题活动教研作为一种有效的教研方式,旨在通过组织教师共同参与、探讨、实践,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本文将结合近期参与的主题活动教研,对活动过程、成果及不足进行反思,以期为进一步提升主题活动教研质量提供借鉴。
二、活动过程1. 确定主题本次主题活动教研以“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实践”为主题。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确定了这一主题。
旨在引导教师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 活动准备活动前,教研组制定了详细的教研计划,明确了活动目标、内容、形式等。
同时,组织教师进行了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为活动提供理论支撑。
3. 活动实施(1)专家讲座:邀请知名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为教师解读核心素养内涵,分析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特点。
(2)案例分析:组织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分享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3)课堂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其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4)分组研讨:将教师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深入研讨,提出改进措施。
(5)总结交流:各小组代表分享研讨成果,教研组长对活动进行总结,提出进一步改进方向。
三、成果与不足1. 成果(1)教师对核心素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能够将其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2)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培养。
(3)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2. 不足(1)活动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性。
(2)部分教师参与度不高,对活动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3)教研成果转化不足,未能有效指导课堂教学实践。
四、反思与建议1. 丰富活动形式,提高教师参与度(1)结合教师实际需求,开展多样化的主题活动,如教学设计大赛、教学观摩活动等。
(2)邀请优秀教育工作者、学者进行讲座,拓宽教师视野。
(3)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活动,分享教学经验,促进共同成长。
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总结与反思

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总结与反思近期,我积极参与了一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深入学习、思考和交流,对自己的工作与生活进行了全面的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我收获颇丰,并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
以下是对这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总结与反思。
一、重视学习从前期准备到实际操作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学习是提升自我的有效途径。
首先,在主题教育活动开始之前,我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了必要的准备工作。
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查找网络资料和倾听优秀经验分享等方式,我增加了对于该主题的理论知识储备,并为接下来的实践做好充分准备。
其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注重观察和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
通过与同事们进行沟通交流,并关注他们在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教训,我可以更好地汲取经验并应用于自己的工作当中。
二、勇于改变本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使我勇于面对自身的问题,并积极寻求改进与突破。
首先,我对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全面分析。
通过仔细观察和反思,我发现在某些关键环节上存在决策不够果断、组织能力有待提高以及沟通协调能力有限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在决策方面,我加强与同事们的讨论和交流,广泛听取多种意见,并更加注重整合各方资源来做出明智决策。
其次,在组织能力方面,我参加了相关培训课程,并学习先进管理经验进行实践运用。
最后,在沟通协调方面,我深入学习有效沟通技巧,并在团队中实践运用。
三、加强团队合作团队合作是主题教育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本次活动中,通过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我深刻体会到团队的力量以及每个人都可以为整个团队做出贡献。
从这次活动中学到的经验告诉我,在团队工作之前,我们应该充分了解每个成员的特长和优势,将其发挥到最大化。
同时,在团队工作中,主动关心并倾听他人的声音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有效沟通和互相协作,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并共同实现目标。
四、加强自我反思在本次活动中,我深刻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点,并付诸行动进行改进。
主题式教研活动反思(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成为了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开展了以“主题式教研活动”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主题研讨、课例展示、专家点评等方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主题式教研活动的认识,使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2. 通过主题研讨,提升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 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活动内容1. 主题研讨:针对某一教育教学问题,组织教师进行深入研讨,分享经验、探讨方法。
2. 课例展示:选取优秀课例进行展示,让教师们在观摩中学习、借鉴。
3. 专家点评:邀请教育教学专家对课例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4. 教学经验交流:教师们分享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四、活动反思1. 主题研讨的有效性在本次教研活动中,主题研讨环节得到了教师的积极响应。
通过研讨,教师们对教育教学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解决方法也有了新的思考。
然而,部分教师在研讨过程中,过于注重理论阐述,忽视了实际操作。
在今后的活动中,应引导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研讨效果。
2. 课例展示的实效性在课例展示环节,教师们认真观摩,积极参与讨论。
然而,部分课例在展示过程中,教师过于追求形式,忽视了教学内容的质量。
在今后的活动中,应加强对课例展示的评价标准,确保展示的实效性。
3. 专家点评的针对性在专家点评环节,专家们对课例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
然而,部分教师对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接受度不高,认为专家的观点与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存在较大差异。
在今后的活动中,应加强教师与专家之间的沟通,使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更具实用性。
4. 教学经验交流的广泛性在教学经验交流环节,教师们积极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为其他教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主题活动教研活动反思(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我校于近期开展了一次以“主题活动”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分享,提升教师对主题活动的设计、实施和评价能力,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主题活动的认识,明确主题活动的设计原则和实施策略。
2. 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教师对主题活动的设计、实施和评价能力。
三、活动过程1. 主题讲座活动伊始,由我校资深教师为全体教师进行了一场主题讲座。
讲座内容包括主题活动的定义、设计原则、实施策略以及评价方法。
讲座过程中,教师们认真聆听,积极提问,对主题活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2. 主题活动设计分享随后,各教研组选派优秀教师进行主题活动设计分享。
分享内容包括主题活动的背景、目标、内容、实施过程以及评价方式。
教师们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了自身在设计主题活动时的不足,并从中汲取了有益的经验。
3. 主题活动实践为了检验教师们在讲座和分享中的所学所得,活动安排了主题活动实践环节。
教师们根据所学知识,结合自身学科特点,设计并实施了一节主题活动。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们充分发挥了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完成了活动任务。
4. 主题活动评价活动结束后,各教研组对所设计的主题活动进行了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活动目标的达成度、活动内容的合理性、活动实施的有效性以及评价方式的科学性。
通过评价,教师们对主题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四、活动反思1. 主题活动的重要性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深刻认识到主题活动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主题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们应更加重视主题活动的开展。
2. 教师专业成长本次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
在讲座、分享和实践环节中,教师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了主题活动的设计、实施和评价能力。
教研活动主题梳理反思(3篇)

第1篇一、引言教研活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它旨在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分享经验,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本文将围绕一次教研活动的主题进行梳理与反思,以期为今后的教研活动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教研活动主题梳理1. 活动背景本次教研活动主题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旨在探讨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入学科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活动邀请了信息技术专家、学科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参加,共同探讨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 活动内容(1)专家讲座:信息技术专家就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学科教学中的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
(2)案例分析:学科教师分享了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过程中的成功案例,展示了信息技术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的优势。
(3)分组讨论:参会教师围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这一主题,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展开讨论,提出改进措施。
(4)成果展示:各组代表就讨论成果进行展示,分享教学心得和经验。
三、活动反思1.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们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提高教学效率: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助于教师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信息技术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助于实现个性化教学。
2.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待提高在活动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信息技术应用意识不足: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认识不足,缺乏主动学习和应用的积极性。
(2)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限: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不够熟练,难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
3. 加强信息技术培训与交流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1)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定期组织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教研活动后的反思(3篇)

第1篇一、前言作为一名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是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近日,我们学校举办了一次教研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让我受益匪浅。
以下是我在教研活动后的反思。
二、活动内容回顾1. 教学案例分析在本次教研活动中,我们首先对几个优秀的教学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
这些案例涉及不同学科、不同年级,涵盖了课堂导入、教学过程、课堂评价等多个方面。
通过分析这些案例,我深刻认识到教学艺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教学研讨在研讨环节,我们针对某个具体的教学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大家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
这个过程让我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也让我学会了如何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3. 专题讲座讲座环节邀请了知名教育专家为我们讲解教育教学的最新理念和方法。
专家的讲解深入浅出,让我对教育教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激发了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4. 教学观摩最后,我们观摩了多位优秀教师的教学示范课。
这些示范课精彩纷呈,让我对教育教学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不足,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反思与总结1. 教学理念的更新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深刻认识到教育教学理念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以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要求。
2. 教学方法的改进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教学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课堂导入不够生动,教学过程缺乏互动等。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本次教研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加强与同事的沟通交流,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 教学评价的优化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教学评价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例如,评价方式单一,评价内容不够全面等。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优化教学评价方式,使评价更加科学、合理。
5. 自我反思与成长参加本次教研活动,让我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主题探究活动回顾和反思

整理完《运动》、《汽车》、《叶子》、《我们的幼儿园》四个主题探究活动的资料,我园教师张红英、陈俞、旷静、郑颖、陈昱含、薛愔在一起对几个主题探究活动在设计、实施以及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回顾与反思,我们感到这四个主题代表了我园课程发展的一个阶段,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有一些问题在最近一年的时间里已经得到解决,有些问题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在不断尝试、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园的园本课程和教师团体会逐步走向成熟。
现将研讨内容记录如下:陈昱含:在进行《我们的幼儿园》这个主题时,我发现孩子们对平时不经常接触的人有很强的探究欲望,比如:厨房里的工作人员、园长等,于是我们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和孩子们一起商讨用什么方法来了解幼儿园的这些工作人员。
任冬英:我看你们班的孩子主要是通过采访。
陈昱含:对,孩子们主要采用采访的形式来了解幼儿园的工作人员,活动进行完后,我感到他们对怎样了解一个人、从哪方面了解还比较缺乏经验,在我们的探究活动中,为幼儿提供的探索途径比较单一,应该和孩子探讨更多的形式,形式多了幼儿的思路也会开阔,形式和内容是相辅相成的。
张红英:主题探究活动的主题选择应考虑主题是否贴近幼儿的生活,能否引起幼儿的兴趣,是否容易获得幼儿动手操作、探索的各种材料,是否对幼儿当前或未来发展具有价值等。
我在做《我们的幼儿园》这个主题时,对这几方面考虑的不是很全面,只考虑“幼儿园”这个主题比较贴近幼儿的生活,而没有想到能否引起&幼儿的兴趣,幼儿对哪些事物探索是有价值的,所以在实施时就出现东一榔头、西一棒的情况,开始先从幼儿园的环境引入主题,发现幼儿对这方面的经验已经非常丰富,孩子们没有继续探究的兴趣,于是教师又引导幼儿对幼儿园的人进行探讨,结果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研究探讨的问题很多,但都不够深入。
任冬英:我记得张老师在进行《我们的幼儿园》这个主题时自己很快就发现了问题,马上与我交流,在进行《汽车》主题探究活动时,这个问题就避免了。
2024幼儿园主题教研总结反思

2024幼儿园主题教研总结反思____年幼儿园主题教研总结反思一、引言____年,作为幼儿园教师,我参与了一场主题教研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我和其他教师共同探讨了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尝试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本文将对这次主题教研进行总结和反思,以期发现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二、教学设计的创新在这次主题教研活动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我们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计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
首先,在绘本阅读环节,我们引入了角色扮演的形式。
学生们在阅读绘本之后,可以选择一个角色并扮演其中的一个人物。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并能够主动参与到故事中去,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其次,在科学实验环节,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简单的科学实验,如水和油的混合试验、植物生长的观察等。
通过这些实验,学生们能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并观察实验的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并鼓励他们进行自由探索和实验设计,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成果的评估在这次主题教研活动中,我们采用了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除了传统的笔试和口试评估外,我们还引入了一些新的评估方式。
首先,我们采用了观察记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观察学生的表现,并记录下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行为。
通过观察记录,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发现他们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其次,我们采用了小组合作评估的方式。
在一些课堂活动中,学生们被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并在合作过程中互相学习和评估。
通过小组合作评估,学生们可以相互帮助和交流,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四、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在这次主题教研活动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一是教学内容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
主题教研活动记录及反思(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成长成为了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我校于2022年3月15日开展了以“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观摩、研讨、反思等方式,探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养。
二、活动内容1. 观摩课例本次活动共观摩了4节优秀课例,分别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学科。
观摩课例的教师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2. 专题讲座在观摩课例的基础上,我校邀请了著名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讲座内容主要包括核心素养的内涵、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策略、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等方面。
专家的讲座深入浅出,为教师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3. 研讨交流在讲座结束后,教师们围绕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
大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探讨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问题。
4. 反思总结在活动结束后,教师们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反思总结。
大家认为,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们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才能取得实效。
三、活动反思1.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在本次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上。
要想实现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核心素养导向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良好的教育情怀。
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3. 教学评价方式需要改革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学评价方式也需要相应改革。
幼儿园主题教研总结与反思

幼儿园主题教研总结与反思
幼儿园教研是幼儿园教育发展的推动者和保障者,通过主题教研可以促进学校
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校对幼儿园主题教研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反思。
整体总结
1.主题确定:在教研活动中,我们精心选择了与幼儿园教学内容和特
点相适应的主题,如“五感探索”、“身体健康”等,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丰富了教学内容。
2.教研活动安排:我们合理安排教研活动时间,统筹规划各个环节,
确保教研工作有序进行。
教师们积极参与,共同讨论问题,形成合力。
3.教研成果展示:结合主题教研的成果,我们举办了家长开放日、主
题展示等活动,让更多的家长和幼儿了解本次教研的成果,增加了对幼儿园教育的认同感。
反思与改进
1.教研深度不足:在主题教研中,我们更多关注于教学活动设计与开
展,而忽略了对教学成效和效果的深度研究,今后需要加强对教学评价的研究。
2.成果应用不足: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教研成果,但在实际教学中
的转化运用还存在欠缺,未能充分发挥教研成果的效益,下一步需要更好地将教研成果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3.师资培训需要加强:教师队伍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需要不断提升
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加强师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
未来展望
在今后的教研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主题教研的机制,加强教研成果的转
化应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不断推动幼儿园教育的发展,为幼儿的全面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以上是我们对幼儿园主题教研的总结与反思,希望通过持续的努力和改进,为
幼儿园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完《运动》、《汽车》、《叶子》、《我们的幼儿园》四个主题探究活动的资料,我园教师张红英、陈俞、旷静、郑颖、陈昱含、薛愔在一起对几个主题探究活动在设计、实施以及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回顾与反思,我们感到这四个主题代表了我园课程发展的一个阶段,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有一些问题在最近一年的时间里已经得到解决,有些问题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在不断尝试、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园的园本课程和教师团体会逐步走向成熟。
现将研讨内容记录如下:陈昱含:在进行《我们的幼儿园》这个主题时,我发现孩子们对平时不经常接触的人有很强的探究欲望,比如:厨房里的工作人员、园长等,于是我们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和孩子们一起商讨用什么方法来了解幼儿园的这些工作人员。
任冬英:我看你们班的孩子主要是通过采访。
陈昱含:对,孩子们主要采用采访的形式来了解幼儿园的工作人员,活动进行完后,我感到他们对怎样了解一个人、从哪方面了解还比较缺乏经验,在我们的探究活动中,为幼儿提供的探索途径比较单一,应该和孩子探讨更多的形式,形式多了幼儿的思路也会开阔,形式和内容是相辅相成的。
张红英:主题探究活动的主题选择应考虑主题是否贴近幼儿的生活,能否引起幼儿的兴趣,是否容易获得幼儿动手操作、探索的各种材料,是否对幼儿当前或未来发展具有价值等。
我在做《我们的幼儿园》这个主题时,对这几方面考虑的不是很全面,只考虑“幼儿园”这个主题比较贴近幼儿的生活,而没有想到能否引起&幼儿的兴趣,幼儿对哪些事物探索是有价值的,所以在实施时就出现东一榔头、西一棒的情况,开始先从幼儿园的环境引入主题,发现幼儿对这方面的经验已经非常丰富,孩子们没有继续探究的兴趣,于是教师又引导幼儿对幼儿园的人进行探讨,结果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研究探讨的问题很多,但都不够深入。
任冬英:我记得张老师在进行《我们的幼儿园》这个主题时自己很快就发现了问题,马上与我交流,在进行《汽车》主题探究活动时,这个问题就避免了。
张红英:通过整理记录资料我还发现一个问题,即每个幼儿的兴趣点不同,幼儿关注的是活动过程,而教师关注的是活动结果,所以在我们整理资料当中,很多都是小朋友的语言记录,而疏忽了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对话,这说明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变了,但落实到活动过程中,教师的行为又会出现反复,常常有意无意地以活动组织者身份出现在幼儿面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幼儿。
如《汽车》主题探究活动中,我们通过与幼儿交谈,了解到幼儿经常坐车外出游玩,幼儿对车的部件、车的构造津津乐道,老师自以为捕捉到幼儿的兴趣点,所以在参观停车场时,给幼儿提出了一系列的参观要求,比如要先看车的外部结构,再看车的内部结构;要先看大的地方,再看小的地方等。
等到了停车场,幼儿并没有按教师的要求,而偏偏喜欢蹲下来看车轮,孩子之间一个影响一个,都对车轮的花纹发生了兴趣。
幼儿的言行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回来后我们马上对活动安排做了调整,产生了分支网络——《车轮》。
旷静:在主题活动进行中,孩子们的兴趣点可能很多,但在选择深入进行研究的内容时,教师不但要考虑孩子感兴趣的因素,还要考虑所选择的内容是否有价值研究下去:孩子们能从这个分支主题的研究当中得到什么?有什么可收集的材料和资源可用于加强和支持研究活动等。
在《运动》的主题中,通过对体育中心的参观,孩子们对卡丁车和体育场很感兴趣,没有进行仔细的考虑就选择这两个内容进行研究。
可是在进行过程中就出现了问题,卡丁车的资料很难收集到,在参观时卡丁车场的人员也不愿意担任讲解。
由于这些原因,我们的研究活动只对卡丁车的结构、外型等进行了研究。
在第二个分支网络出现时,教师做了全面衡量选择了“球”的分支主题,在活动中收集材料、参观等活动都为幼儿提供了探索、研究的机会,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更浓了。
陈昱含:现在回想起来,我班的孩子对采访活动中做“小记者证”很有兴趣,他们觉得自己在扮演一个角色。
应该多采用小组活动形式,按幼儿对幼儿园不同的人的探究兴趣自然分组,分别采访不同的人,采访完后可将幼儿的美术作品、采访记录做成一本“人物专访”,各组进行交流、分享彼此的经验,这样幼儿对幼儿园的人的了解可能更全面一些,而且不会出现活动开始孩子的兴趣很高,到主题进行到后期他们的兴趣就减少这种情况。
任冬英:你在和孩子探究幼儿园的人时,好象没有把活动延伸下去。
其实在进行主题探究活动时,维持孩子的兴趣是很重要的。
郑颖:我们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常会出现孩子被束缚、限制的现象,这表明教师对幼儿的把握不准确,必须加强对幼儿的观察,做到真正了解每一个孩子。
针对主题探究活动的特点,教师将选择主题或活动的权利还给孩子,主题要来源于孩子在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兴趣倾向及自身对一些问题的学习需要,同时,结合教师对主题的价值判断(包括主题对促进孩子学习和发展的价值,对《课程指南》中目标的落实以及资源的可获得性等),从而将孩子偶发的兴趣随着活动的深入发展变成理智的一种兴趣,成为一种学习的内在动力持久地延续下来,并在活动中不断得到延伸。
张红英:让孩子自己把在采访中获得的经验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表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到幼儿还需要补充哪些经验,对哪些问题还有继续探究的愿望,在此基础上可以生成新的活动。
陈俞:这要求教师在进行一个主题探究活动时要对幼儿出现的多种可能性进行估计、思考,在活动过程中还要及时捕捉孩子表现出来的有价值的问题或言行。
任冬英: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孩子是在不断互动的,孩子是主题探究活动设计与实施的主人,他们对主题提出的所有问题就是一个主题网络,围绕这些问题教师和孩子收集、利用资源,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寻找问题的答案,这个过程就是主题进展的过程。
教师和孩子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调整活动方案,共同学习成长的。
郑颖:教师在和孩子一起进行主题探究活动时,能体验到与孩子共同学习,分享成果的乐趣。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能逐渐发现自身的差距,及时补充有关主题的一些知识和其他专业知识。
我们在做《叶子》主题时,对很多树都叫不出名字,和孩子一起查阅资料让我们也了解了许多知识。
薛愔:我觉得在进行一个主题之前,教师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设想,如果我是一个孩子,我可能对哪些内容感兴趣,然后与孩子交流,看看他们的兴趣是否在教师的设想之中,教师还需要做哪些调整。
在进入主题之前,教师可以提前收集资料,尽可能地使自己对主题有关的问题有个思考。
在主题探究活动过程中,我们没有把活动想得很完美,在我们的活动中比较好的一点就是注意了每个活动之间的联系,往往第一个活动中的问题导致第二个活动内容的产生,从头到尾的每个活动之间有一些内在的联系,有一个因果关系。
在参观“厨房”的过程中,我们本着让孩子在看的同时能发现一些问题,围绕这些问题或疑惑再设计活动,最后能让孩子的问题通过自己的探索得到解决。
教师在主题探究活动中的作用应体现在对孩子的问题进行归类,选择适宜的材料或资源供幼儿操作、探索,支持孩子付出努力获得问题的答案等过程之中。
任冬英: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还体现在对幼儿的观察和纪录上,教师对幼儿进行观察、评量、分析,能帮助教师自己更好地把握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更好地了解每一个孩子的优势和孩子之间的差异,从而较准确地对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可能性做出估计,提前准备好可供幼儿利用的资源,选择有价值的活动内容。
教师对幼儿观察,利用录音、照相、摄像,谈话记录、幼儿作品等方式保存孩子学习的过程,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可帮助教师反思、调整自己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角色,这些资料也可作为与家长交流孩子发展情况的依据。
旷静:在和幼儿互动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精力是在观察孩子,及时回应和支持孩子的探究活动,忽视了现场的记录,教师有时提出的问题还比较封闭,在记录时教师也只留下了自己认为较正确的部分。
从这方面可以看出教师的思想中还潜在着控制活动的意识。
陈俞:在记录孩子对话时,有一些教师的主观意识,孩子的争论、讨论没有真实地再现,孩子的回答与教师的期望有不同或分歧时,教师就可能筛选,而把与自己的理解相符的幼儿语言记录下来。
任冬英:在我们以后的主题探究活动中,教师应该尊重幼儿活动过程的真实性和原始性,还要增强及时进行资料整理的意识。
张红英:在教师与孩子互动时,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观察孩子、与之互动上,许多对话是在活动后回忆整理的,那么在回忆时孩子的语言就加入了教师自己的理解了。
薛愔:在活动过程中经常有孩子之间的对话,我们整理出来的资料感觉孩子的对话比较平板了一些,孩子之间的讨论、孩子与教师之间的讨论反映的不是很明显,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希望整理出来的资料是很完美的、正确的,所以还是反映了我们在观念和行为上存有差距。
陈昱含:记录孩子的对话还是要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和教师之间分工、合作的可能性,来选取不同的记录方式,比如用笔录或用录音机录音,活动完后再进行整理,这样可以保证记录的真实、原始、完整。
旷静:活动记录中的照片表现力也不够,教师在拍照时要注意抓住幼儿与材料互动的过程,能通过照片说明幼儿探索活动的过程,而我们往往要借助于语言来加以解释或说明。
任冬英:我们教师拍出来的相片往往是一个活动的片段,而没有把过程连续地拍摄下来,这也需要我们在以后的主题探究活动中注意。
郑颖:主题探究活动给我们教师带来了许多交流、合作的机会,教师之间的关系变的更接近于同伴,当遇到困难或问题时,我不会担心别人耻笑而羞于开口,而是将难题摆到大家面前一同协商,寻找答案,这样不仅自己更有信心解决问题,也可以使同样的问题不至于重复出现在其他教师身上。
合作、互助、共享的团队精神已慢慢渗透到教师的心中。
这种精神也被我们用到家长工作中,家长的主动参与也给我们的主题探究活动带来了更多的资源。
旷静:在我们的主题探索活动中,不仅加强了教师间交流、合作的机会,还加强了幼儿园和周围社区间交流、合作的机会。
在刚开始的社区参观活动中,教师不太清楚怎样为参观、访问制定计划、进行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在经历过几次的碰壁后,教师渐渐总结出一些经验:教师和幼儿代表先预访递交申请信——告诉别人自己的学习计划(参观内容)——讨论可以提供的帮助——预约成人陪同者(家长助教),提出注意的问题——准备材料——对孩子提出要求。
这样我们既尊重了社区资源提供者,又可以使活动更有效益。
在与体育中心或一些其他单位合作后,都建立了较好的关系。
任冬英:我非常喜欢这样的一种氛围,虽然在进行主题探究活动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问题,比如在借鉴国外的课程理论与实务时,我们从理解、接受,到与自己实际情况结合运用,最后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东西,这里面凝聚了每个教师的智慧,我为我们有这样一个团队感到高兴。
旷静:我们在主题探究活动中,把high scope教学法中的关键经验引入我们的活动,这样能使教师更好地从孩子出现的行为中去评析他们的发展水平,不再把教师希望的因素强加给孩子,而是提供丰富的资源,让幼儿在与之互动的过程中主动地学习,获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