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热容教学设计优质课教学文案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1.3比热容优质教案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1.3比热容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 知道物质的比热容的概念和在热传递中的作用。
2. 理解比热容的单位和它的计算方法。
3. 能够通过实验和计算确定物质的比热容。
4. 认识到不同物体的比热容差异和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热容器、热量计、温度计、电热丝。
2. 实验材料:水、铜、铁、铝等材料。
3. 课件及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分析图中物体受热的变化。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比热容。
二、学习新知识(20分钟)1. 比热容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材料的不同,得出“不同物质受热的程度不同”的结论,然后再引导学生系统化地描述和整合这些有关物质受热差异的归纳和感性理解。
通过对比热容的概念的介绍和分析,领悟比热容在其实现过程、应用过程中对于物质热传递的影响以及其在需要调节热传递时的作用。
{引导学生回顾热容量的计算过程,然后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的处理,让学生了解比热容的计算及单位。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物质沉浸在水中受热的过程,同时让学生关注实验数据的变化,并在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基础上归纳总结比热容计算公式和比热容的单位。
帮助学生理解比热容的单位是J/(kg·℃)、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升高单位温度所需的热量。
三、分享讨论(10分钟)进行思维导图的提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想和问题,并通过教师的带领或小组展示,发散讨论各自的疑问。
推导过程、其他材料的比热容等相关问题均可作为讨论话题。
四、实验操作(20分钟)利用温度计、热容器、热量计、电热丝计算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并将数据进行记录和汇总,帮助学生加强对比热容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怎样能更好地做好实验操作的准备、数据记录和分析整理。
针对本节课内容,教师进行总结,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及应用,加强对比热容的实验操作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教学反思:本节课中,我们主要通过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此外,通过分享讨论和课堂小结等环节,加强比热容的应用能力。
比热容教学设计(优秀3篇)
比热容教学设计(优秀3篇)比热容教学设计篇一一、新课引入:(设计意图: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播放一段动画:炎热的夏日,两个同学正在争论到哪里去凉快。
一个说划船到湖中心去,另一个要到岸边树荫下散步。
你认为谁的建议好?让学生思考、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同学们的想法很多,到底谁说的对呢?学了这节课就知道了。
(设计意图: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二、探究问题引入:(设计意图: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并讨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明确探究问题)提出问题:1、烧开一壶水和烧开半壶水,哪个需要时间长?2把一壶水烧热和烧开,哪个需要时间长?3、烧水时水需要的热量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系?有什么关系?让学生思考、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操作要点:随时表扬发言积极的同学和合作好的小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分析、论证、总结得出结论,即探究问题:吸收热量的多少或者温度变化的多少,都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物质吸热能力的大小。
今天我们探究的问题就是:怎样比较物质的吸热能力?三、设计试验:(设计意图:通过运用物理方法,明确实验为什么这样设计)1、给出试验器材,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试验方案。
2、各组展示自己的设计,取长补短。
(操作要点:老师加入学生的设计环节,实时加以指点。
)3、老师提出试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让学生讨论。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完成试验,让学生在试验过程中学习物理方法的应用。
)(1)怎样得到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控制变量)(2)怎样确定他们吸收的热量相等?(控制变量)(3)怎样比较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转换法)四、学生实验。
五、讨论、归纳、总结得出比热容的概念。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能力在争辩中得到提高。
)1、各组展示实验数据2、学生发现:从数据中得不到物质的特性。
3、学生自由讨论并归纳总结:物质确实存在这样一种性质(吸热能力不同),但是要比较这种特性需要控制几个变量。
(操作要点:对学生的正确猜想和从实验中得到的有用信息随时加以肯定,从而引导他们往正确方向前进。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比热容(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实验和探究任务。
2.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四)反思与评价
1.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比热容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பைடு நூலக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热爱和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未知、追求真理的热情。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合作与交流。
3.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4.通过对比热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态度,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比热容的概念,理解比热容的物理意义,能够运用比热容解释生活中的热现象。
2.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比热容的测量方法,掌握比热容的计算公式,能够运用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3.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分析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使学生了解比热容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1.布置实验任务:测量某种物质的比热容。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物质的质量、升高温度和吸收的热量。
3.引导学生运用实验数据,计算物质的比热容。
4.学生之间交流实验结果,讨论比热容的测量方法和计算公式。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比热容的理解。
2.强调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醒学生学以致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比热容(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比热容教案(精选3篇)
比热容教案(精选3篇)比热容教案1复习提问:1、什么叫热量?2、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多少热量?讲授:提出问题:所有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是不是一样多呢?实验探究:物质的比热容1、猜想: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的热量谁多?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我们要在什么条件下比较水和炼油吸收热量的多少?(引导学生讨论:在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的条件下研究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这样的条件下研究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需要测出哪些量?用什么时候样的器材?怎样测量?记录哪些数据?(进行实验前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记录表格:液体名称液体质量m/g液体初温t1/℃液体末温t2/℃升高的温度t1-t2/℃通电时间t/min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按照设计方案,分组实验,小组成员合作,注意操作规范。
设计记录表格,准确记录数据。
4分析与论证做好两种物质的数据对比,学会分析数据,探究结论,先小组交流意见,再师生共同交流,最后确定实验结论。
5、评估交流实验的得与失,操作是否规范,实验误差的原因,结论是否恰当,描述是否准确等等。
比热容通过实验知道,不同物质吸热能力不同,如何描述这一不同需要引入物理量——比热容。
引导学生归纳,得出比热容的概念比热容教案2一、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热传递、热量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提出了比热容的概念,它是__的重点知识。
本节教材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常识出发提出问题,经过探究活动得出结论,并应用探究所得解决实际问题,新教材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验探究。
本课时教学内容主要是比热容的概念的建立,这是下节课进行热量计算的基础。
从学生角度看,学生已基本掌握探究的模式程序,基本掌握了控制变量、转换、比值定义等方法的运用,本节的探究活动教材采用的是一种开放式的探究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切实体验物质的热属性,以加深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比热容》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比热容》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三节比热容。
比热容的概念及其应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又因为比热容的概念比较抽象,涉及到质量、温度的变化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三个物理量,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所以又是整个教材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a、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b、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c、能用Q吸=cm(t-t0)和Q放=cm(t0-t)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2、过程与方法:a、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b、尝试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等简单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分析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应用以及吸放热的计算。
比热容是表示物质吸热能力的物理量,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生活中应用比热容的知识也较多,是中考中的重要知识点。
突破重点的思路:从生活现象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从中体会比热容的物理意义,为建立比热容概念奠定基础。
四、教学难点分析难点:理解比热容的概念,以及利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突破难点的思路:比热容的概念比较抽象,概念中涉及质量、温度的变化和热量三种概念间的关系,比较难理解,所以比热容概念的理解及应用是本节难点。
为突破难点,让学生从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入手,解释其含义,知道它是物质的一种属性,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及应用加深学生的理解。
五、教法学法分析教法:五步探究教学法、实验法、推理归纳法学法:合作交流、讨论法、实验探究法、知识迁移法本节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采用五步探究教学模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学生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加深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利用推理归纳法逐步入深让学生理解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和计算热量的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3比热容(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3.组织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比热容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2.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4.因材施教,注重个体差异:本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探讨和思考;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引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5.教学策略灵活多样:本案例运用了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策略,使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通过反思与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下一步的学习方向,提高了教学效果。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下一步的学习方向。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烧水场景,引导学生关注水的温度变化,引发学生对热量传递的思考。
2.提出问题:“为什么水的温度变化会慢?”,“你们认为这与பைடு நூலகம்质的什么属性有关?”让学生思考并发表意见。
3.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比热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本案例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实践性与生活化的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因材施教,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比热容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物理素养。
1.布置实验任务,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质的比热容。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发现,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比热容的计算方法。
比热容教学案例
比热容教学案例第一篇:比热容教学案例比热容教学案例(一)教学目的1.知道什么是物质的比热容,知道比热的单位及其读法。
2.知道比热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会查物质的比热表。
3.会根据水的比热较大这一特性来解释一些有关的简单现象。
(二)重点:知道什么是物质的比热容;难点:根据水的比热较大这一特性来解释一些有关的简单现象。
(三)教具烧杯,电加热器,空气温度计,水,煤油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2、什么是热量? 家里烧水时,水吸收热量的多少与什么有关? 学生猜想:水的质量越多,升高温度的度数越多,需要吸收的热量越多。
提问:3、举例说明物体吸热的多少跟物体的质量和物体温度升高的度数有关。
水和煤油,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是不是一样多呢? 学生猜想:是或不是教师总结: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跟它的质量、变化温度有关,还可能与它本身的特性有关,你用什么方法来探索解决这个问题?生:实验。
师:该实验怎样设计?用什么器材?实验怎样操作?怎样观察现象,记录数据?(提示:可以参考使用研究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这一段话用投影打出)? 学生讨论后回答二、质疑探究,合作交流:该实验怎样设计?采用控制变量法。
用什么器材?酒精灯,温度计,2个烧杯,2个相同的电加热器,水。
实验怎样操作?学生回答,老师引导归纳:1.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跟质量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烧水时,水的质量越多,需要吸收的热量越多。
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跟质量有关(提醒学生注意前提条件:水升高的温度相同;控制比热容和温度差。
)2.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跟温度差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烧水时,水温升得越高,需要吸收的热量越多。
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跟温度差有关(提醒学生注意前提条件:水的质量相同;控制比热容和质量。
)3.物质种类不同,如水和煤油,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是不是一样多呢?(学生思考)师: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吸热相同或不同呢?生:做实验.师:好主意!那么如何来设计实验呢?生:(讨论)生A:我们可以取1千克水和1千克煤油,让他们都升高1℃,看看它们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生B:我们还可以取相等质量的水和煤油,使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观察各自升温是否一样.师:我们一起按第二个思路设计实验装置.(教师出示酒精灯,温度计,水及煤油.)师:我们的加热源就用常见的酒精灯,下面请同学们讨论实验怎样做?生:(讨论)生C:把相等质量的水和煤油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使各自的加热时间相同,这样它们吸收的热量便一样,然后看看升高的温度是否相等.师:有道理,但是请看!(教师点燃火焰大小明显不同的酒精灯)师:用这样两只酒精灯加热相同时间,吸热会相等吗?生:不相等.师:看来我们应该用火焰大小相同的酒精灯以保证放热速度相同.那么对用来盛放水和煤油烧杯有何要求呢?生:(思考)……生D:要用完全相同的烧杯!师归纳:我们使用的两组器材应一模一样,以保证水和煤油吸热速度一样.师:我们已保证了相同的质量,相同的酒精灯,相同的烧杯,相同的加热时间及相同的初始温度,这些因素都相同了,液体温度升高的差异情况就只与物质种类有关了.下面我们就来演示一下.(教师量取100克水与100克煤油,按上述要求同时加热,几分钟后可见插在煤油中的温度计示数已明显高于水中温度计的示数.)师:可见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相等.那么要使它们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的热量是否相等?生:不相等.师:从实验可知,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哪种物质吸收的热量更多些?生:水.师:若换用其他两种物质做实验,使它们升温相同,发现吸收的热量应也不同.前人都已大量做过实验了,时间关系,我们不演示了.师:综上所述,我们得到这样的结论(可由学生总结得出):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等.(板书)可见不同的物质在这一性质上是有区别的.如何方便地比较这一区别呢?生:可以用一个概念来表明这种性质.师:对,我们把“相等质量”取为“单位质量”,“升高相同温度”取为“升高1℃”,这样就有了“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板书)师:同样,实验也证明了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放出的热量,跟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相等,都等于它的比热.那么比热的单位是什么呢?(生讨论片刻,教师引导)单位:J/(Kg℃)比热容的符号:C;注意:(1)比热单位的写法与读法,应适当练习一下.(2)教师指导学生会看会用物质的比热容表,引导学生叙述某些数据的物理意义。
人教版九年级上物理13.3比热容优秀教学案例
3.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培养他们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在合作中思考、交流、共享。例如,在实验探究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讨论实验现象,分析比热容的规律。
本节课通过以上五个亮点,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力,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交流、共享。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总结归纳:对比热容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强调比热容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力。
5.作业小结:布置结合生活经验的作业,让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强调作业要求,提醒学生认真对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例如,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分别负责实验操作、数据记录、结果分析等环节。
3.鼓励小组之间进行交流、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比热容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巩固所学内容。例如,在课程结束时,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比热容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在教学设计上,我以“探究水的比热容”为主题,通过实验、讨论、思考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比热容的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我还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示比热容的原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比热容物理教案范文
两小儿辩日赏析《两小儿辩日》原文及翻译《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御寇所编的《列子·汤问》,是一篇极具教育意义的寓言文言文。
通过两小儿争辩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的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两小儿辩日》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译文有一天,孔子向东游历,看到两个小孩在为什么事情争辩不已,便问是什么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中午时离人近些。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孔子也不能判断是怎么回事。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您的知识渊博呢?”注释1、东游:向东游历。
2、见:看见。
3、辩斗:辩论,争论,争辩。
4、其:代词,代“两个小孩”。
5、故:缘故,原因。
6、以:认为。
7、始:刚刚,才。
8、去:离。
9、日中:正午。
10、初:刚刚。
11、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12、及:到。
13、则:就。
14、盘盂(yú):古代盛放食物的器皿。
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15、为:说,通“谓”。
16、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
沧沧:寒冷的意思。
17、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意思是天气很热。
汤,热水。
初三物理比热容授课教案(精选5篇)
初三物理比热容授课教案(精选5篇)初三物理比热容授课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初三物理比热容授课教案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初三物理比热容授课教案(精选篇1)教材分析:比热容是初中物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也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物理量。
教材首先从日常生活常识出发,说明物质在温度变化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与物体质量和温度变化量有关,从而为比热容概念的引出作好铺垫。
然后安排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分析,最终抽象出比热的概念,并进一步由比热的定义说明其单位。
最后列出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表,并联系实际讨论一些日常现象。
同时比热容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本节在设计时运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激趣引新;通过设计实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通过联系社会生活,拓展升华,来提升学生能力。
教学设计:问:同学们有烧开水的经历吗?问:是一壶水容易烧开还是半壶水容易烧开?问:将一壶水烧开还是烧热,哪个需要时间长?问: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水温升高的多少有关。
质量越大、水温升高越高吸收热量越多。
问:在烈日当空的夏天,我们都有过在沙滩上玩耍的经历。
当我们光着脚在沙滩上奔跑、在浅水中行走时,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呢?问:你能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吗?回答学生的提问然后板书课题。
1、学生思考问题并回答2、学生互相交流、反驳,对回答不完善的地方可补充完善,共同讨论、回答、得出结论。
结论一: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大吸收热量越多。
结论二:与水温升高多少有关,水温升高越多吸收热量越多。
3、当老师提到美丽的青岛海滨,同学们热情高涨,讨论热烈,都会抢着回答。
都有“脚在水中感到凉,在沙滩上感到暖”的生活经验。
《比热容》教案(优秀6篇)
《比热容》教案(优秀6篇)比热容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3.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教学重难点1.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的计算。
2.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方案一:多媒体展示:炎热夏季的一天傍晚,甲、乙两人在湖边游玩,为了纳凉问题两人发生激烈争执,甲主张划船到湖中去,乙则认为在岸上散步更凉爽,你认为谁的意见对?学生思考、猜想、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可能岸上、湖中、两者一样三者观点都有,到底哪种观点对呢?从而引入新课。
方案二:出示图片,夏天,岸上的沙子被晒得很烫,而海水却很凉,你有这种感觉吗?你想不想知道为什么?推进新课一、探究物质的吸、放热性能探究不同物质的吸、放热性能是初中物理中比较困难的实验之一,设计和实验操作的难度较大,需要注意及时指导和协助学生,以保证每组学生都观察到相应的实验现象,得到较好的实验结果。
下面对探究的各个环节加以具体说明。
(1)提出问题从生活中学生已经意识到不同物质的吸、放热性能不同,这里还要把这个比较笼统的问题描述为明确具体的可验证的物理问题。
教师可以予以引导:如果上面两幅图中都是水或都是砂子,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也相等,显然,它们吸收的热量必定相等。
那么,不同物质(如水和砂子),在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等时,它们吸收的热量也相等吗?这已经是一个可验证的问题,其中包含限制条件,如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等、不同物质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实验技术条件予以控制和测量,为下面设计实验提供了基础。
(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要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性能,需要取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使其升高相等的温度,比较各自吸收热量的多少。
这仅仅是一个实验计划而已,还要具体设计怎样实现这些要求。
具体做法是:不同物质选择水和砂子;质量相等要用天平称量;升高的温度通过温度计测量出来;水和砂子吸收热量的多少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判断,因此要用两个相同的加热源(如相同的酒精灯,但从安全性考虑,尽量不要用通常的“热得快”等电加热器)。
比热容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幼儿园
比热容教案幼儿园一、教学目标:1.学习了解物体的热容概念,能够理解热容的定义和作用。
2.掌握热容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热容概念解决简单的热现象问题。
3.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力,增强他们的科学探究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热容概念的认识,掌握热容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参与实验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保温杯、热水、冷水、温度计。
2.教学辅助工具:幻灯片、黑板、白板。
3.教学资源:相应的教育科学类书籍。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幼儿观察和感受实际生活中的热现象,例如热食的口感、夏天的高温等,进而探究其中的道理。
通过问题导入,引发幼儿的思考:为什么热食口感好?为什么夏天会很热?2.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幻灯片或黑板,向幼儿介绍热容的概念和定义。
解释热容是物体在具体温度条件下吸收和释放热量的能力,并与物体的质量和材质有关。
3.实验演示(20分钟)教师展示实验场景,将一定量的热水倒入保温杯中,记录初始温度。
然后将冷水倒入另一个保温杯中,记录初始温度。
接着,将每个保温杯内的水温分别测量,记录相应的变化。
通过对比两个保温杯的水温变化,引导幼儿观察和总结保温杯的作用:保温杯具有较强的热容能力,能够有效地阻止热量的传递。
4.热容计算(10分钟)通过实验演示的例子,教师向幼儿介绍热容的计算方法:热容= 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 温度变化。
并让幼儿通过实际计算练习,巩固掌握计算方法。
5.练习与讨论(15分钟)分组讨论,给幼儿几道热容计算的练习题,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鼓励幼儿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并引导他们互相讨论与反思。
6.拓展应用(10分钟)让幼儿观察和思考其他实际生活中的热容现象,例如为什么厚实的毛衣比薄薄的一层衣服保暖效果好?为什么冬天人们喜欢喝热饮料?通过与幼儿的讨论和解释,引导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7.小结与评价(5分钟)通过回顾教学内容,向幼儿总结所学的知识点,培养他们对热容概念的理解。
2023最新-比热容的教学设计精选7篇
比热容的教学设计精选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比热容的教学设计精选7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比热容的教学设计篇一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实验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根据新课标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过渡句)想要上好一节课,就要对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基于此,我将对教材与学生情况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本节选自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第2节,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物质升高相同温度能量变化情况得出物质具有不同的吸放热能力,也就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理解比热容物理意义,然后总结出热量的计算公式,并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本节课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难点。
本节课的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过渡句)分析完教材我再来说一说我所面对的学生:二、学情分析而我所面对的学生是九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期,已经能够独立思考一些问题,但是比热容这一概念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针对这一特点,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引入课题,并突出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特点,进行实验探究,体现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
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本节课知识。
(过渡句)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特点的分析,结合新课标的理念,我将从三维角度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比热容的物理意义、计算公式;能用比热容的意义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物质升高相同温度能量变化情况得出比热容这一特性的过程,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活中的物理,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
(过渡句)确立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也就显而易见了。
比热容教学设计【5篇】
比热容教学设计【5篇】比热容的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通过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并了解一下“热岛效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演绎法。
教学用具:等质量的水和煤油、烧杯、电热水器。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学生阅读教材前面的“想想议议”,在学生理解“水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和水的质量、温度升高的度数有关,水的质量越大,温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所有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之间的关系。
二、进行新课(1)演示实验:出示盛有等质量的水和煤油的两只烧杯,但我们明显地看出两者的体积不相同,这是为什么?(请学生回答)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不同,密度是物质的属性。
介绍电加热器(俗称:“热得快”),强调电加热器每一秒钟放出的热量是一定的,两个电加热器是相同的,在相同的时间里它们放出的热量也是相等的。
请两名同学帮助观察温度计,并随时报告温度。
实验结果:煤油温度升得快。
这表明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水吸的热量比煤油多。
(2)比热容:换用其他物质,重复上述实验,得到的结果是类似的。
就是说,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这跟我们在测量物体质量时,遇到的情况相似;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一般不相同。
当时为表示物质的这一特性,引入了密度的概念棗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那么,现在我们应该怎样表示上述实验所反映的'物质特性呢?(启发学生讨论,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比热容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比热容教学设计精品3篇
比热容教学设计4物质的比热容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比热容是在温度、热量基础上引出的一个重要物理量。
教材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提出物体吸热与什么有关,从而引出不同物质吸热是否相同的问题,通过实验探究从而揭示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
经历实验探究是正确认识比热容的关键。
对比热容含义的理解及应用是本节的难点。
在正确理解比热容物理意义的基础上,总结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是本节的又一重点。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3、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重、难点和关键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的计算难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关键:做好水与煤油吸热升温的对比实验是突破难点的关键四、教法和学法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的全过程,学生在交流合作中深入理解比热容的含义。
指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和归纳去寻求知识,从而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程序设计(一)新课引入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进社会,这是新课程理念。
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汽车发动机用水冷却这一实际情景,引出需要探究的物理问题。
情景引入合理,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二)水吸热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从生活经验入手,联系烧水的过程,让学生猜想水吸热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并能说出猜想的依据。
水的质量这一因素,学生容易理解。
对于升高的温度这一因素,学生理解有一定困难,在充分挖掘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需要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在这一环节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制定实验方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正确得出结论。
设计本次实验为下面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对比试验做好铺垫,分散了难点。
(三)比热容实验探究:1、提出问题在研究一种物质吸热的基础上,延伸到探究不同物质吸热。
比热容教学设计
比热容教课方案比热容教课方案(优选 4 篇)“比热容”教课目的a.知道什么是物质的比热b.知道比热的单位是焦/ ( 千克 ? ℃) 及其读法c.会查物质的比热表d.能用学的比热知识解说一些常有平时现象,培育学生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教课建议教材剖析剖析一:比热是初中物理中一个特别重要的物理量,也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物理量.教材第一从平时生活知识出发,说明物质在温度变化时,汲取(或开释)的热量与物体质量和温度变化量有关,进而为比热看法的引出作好铺垫.而后安排练示实验,指引学生察看、对照、剖析,最后抽象出比热的看法,并进一步由比热的定义说明其单位.最后列出一些常有物质的比热表,并联系实质议论一些平时现象.剖析二:比热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看法,经过对它的学习,能够存心识地培育学生抽象思想能力.教法建议建议一:比热的看法比较抽象,所以经过实验总结出来是一个好方法,做好演示实验,指引学生存心识地察看和思虑至关重要.实验前明的确验要研究的是不一样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高升同样时汲取的热量能否同样.在实验前要分外重申杯子内的水和煤油质量同样,两个热水器也是完好同样的,这些实验条件对学生正确得出比热看法是特别重要的.当学生察看到煤油的温度上涨得快时,要指引学生认识到相等质量的不一样物质在汲取同样热量时,高升的温度不一样,并进一步引申到其余物质.最后指引学生如何描绘物质的这一特征,进而得出比热的看法.建议二:在介绍比热表时,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比热表,经过比较,指出水的比热较大,为解说水在平时生活中应用做好铺垫.此外,依据水和冰的比热不一样,说明不单不一样的物质比热不一样,即便是同一种物质在不一样状态下的比热值也不一样.建议三:为稳固学生对照热看法的理解,能够多联系实质,列举一些平时生活中的现象,并运用比热进行解说.“比热容” -- 示例课题比热容教课要点掌握并理解比热的看法教课难点掌握并理解比热的看法教课方法解说、实验教具温度计、煤油、水、电加热器、天平知识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实验(1)常有有关比热现象(2)煤油、水对照实验二、比热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高升 1℃汲取的热量,叫做这一物质的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所开释的热量也等于比热.比热的单位是焦/( 千克 ? ℃)三、比热表四、水的应用由比热表能够看出水的比热较大五、小节六、作业记忆并理解比热的看法,想想平时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够用比热来解说.列举平时生活中的常有有关比热现象演示实验现象指引学生察看思虑经过实验我们能够看出不一样物质汲取同样的热量高升的温度不一样,而高升(或降低)同样的温度所汲取(或开释)的热量不一样,那么用什么方法来描绘物质的这一特征呢?指引学生看比热表,加深学生对照热看法的理解解说大海性天气形成原由指引学生回想什么是比热,其物理意义是什么察看实验思虑实验所说明的问题思虑问题,提出描绘不一样物质的这一特征.看比热表,对照各样物质的比热解说平时生活中的暖气以及冷凝剂为何常用水回答下列问题,复习稳固知识“比热容”研究活动想想平时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利用水的比热较大的原理?一、教材剖析比热容是在温度、热量基础上引出的一个重要物理量。
比热容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模板
比热容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和公式,掌握比热容的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比热容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掌握比热容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数据处理。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热容器、热水槽、温度计、烧杯、热水、冷水等。
2. 实验步骤:制定实验步骤,确认实验流程。
3. 实验数据处理:准备数据处理表格和计算公式。
四、教学过程1. 问题导入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什么是比热容?为什么物体在加热或冷却时会有温度变化?2. 知识讲解介绍比热容的概念:比热容是物体单位质量在单位温度变化下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公式为Q = mcΔT,其中Q为吸收或释放的总热量,m为物体的质量,c为比热容,ΔT为温度变化。
3. 实验演示进行一个比热容实验演示,选取一个金属块和一个木块,按照相同的方法加热两个物体并测量温度变化。
通过对比两者的温度变化和质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实验结果。
4. 实验操作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操作,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5. 数据处理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实验数据,让学生掌握如何通过实验数据计算比热容。
6. 拓展应用举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如比热容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能量转换等。
7. 总结归纳对比热容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强调学生对比热容的理解和应用。
五、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比热容相关的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答案讲解。
六、课后作业留下一些比热容的细化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和思考。
七、教学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和教学改进措施。
八、教学延伸推荐一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实验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
九、教学资源1. 《物理实验教程》2. 相关实验视频链接:(省略)十、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实验报告、作业和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比热容”教学过程的设计个案
“比热容”教学过程的设计个案比热容是热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描述物质的热学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热容的概念,需要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和案例分析。
下面将结合课程内容和实际案例,设计比热容的教学过程。
一、课程内容介绍比热容是物质单位质量在单位温度变化下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它是一个描述物质热学性质的重要参数,通常用符号C表示。
比热容反映了物质对热的响应能力,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是不同的。
常见的比热容单位有J/(kg·K)和cal/(g·℃)等。
二、教学目标设定1.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比热容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3.学会运用比热容计算物质的温度变化。
三、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通过举例引入比热容的概念,如冬天取暖时为什么要用暖气片,为什么冷水比热容比热水高等,引起学生思考。
2.理论讲解:讲解比热容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介绍常见物质的比热容数值。
3.实验操作:设计实验验证比热容的概念,可以选取不同物质的样本,测量它们的温度变化,通过实验数据计算比热容。
4.案例分析:提供多个比热容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计算比热容,如冬天取暖时暖气片需要吸收多少热量才能升温等。
5.讨论与互动:组织学生讨论比热容的应用,如工程中的热力设计、生活中的热管理等,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6.总结与归纳:对比热容的概念和应用做系统总结,强化学生对比热容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案例分析假设实验中测得水的比热容为4186 J/(kg·K),求100g水从20℃升温到40℃所需吸收的热量。
解题步骤:1. 计算水的质量:100g=0.1kg;2.计算温度变化:ΔT=40℃-20℃=20K;3. 利用比热容公式计算热量:Q=m*C*ΔT=0.1kg*4186J/(kg·K)*20K=8372 J。
通过这个案例分析,学生可以了解比热容的计算方法和应用,提升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初三物理比热容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初三物理比热容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热容及其计算方法。
2.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3. 掌握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及其计算方法。
4.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
二、教学重点1. 热容的概念。
2. 比热容的计算方法。
3.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
三、教学难点1. 比热容的概念与计算方法的理解。
2. 加热物体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简单的实例向学生引入比热容的概念。
比如:将相同质量的铁块和木块同时放入沸水中加热,观察它们的升温情况。
询问学生为什么两者的温度变化不同,引出比热容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5分钟)解释比热容是物质单位质量的物质在单位摄氏温度变化下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并介绍比热容的计算公式:Q = mc∆T,其中Q代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m是物质的质量,c是物质的比热容,∆T是物质的温度变化。
3. 理论练习(2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计算一些实际问题,例如:一个质量为0.5kg的铝块温度升高了10摄氏度,问它吸收了多少热量。
通过这些练习,加深学生对比热容计算方法的理解。
4. 实践操作(30分钟)让学生在实验室中自行设计和进行一组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比热容的差异。
学生可以使用热熔炉加热不同材料的物体,并记录不同材料的温度变化。
然后,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不同材料的比热容。
5. 讨论与总结(15分钟)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讨论不同材料的比热容差异。
引导学生总结出不同材料的比热容与材料性质的关系,并解释原因。
六、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写一份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实验结论以及心得体会。
七、教学反思通过设计实验和理论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通过讨论与总结,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堂作业,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践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比热容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道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
2.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3.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4.记住水的比热容.
5.了解生活中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实例.
6.会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一:自主预习
____________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_______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__________.用符号_____表示,它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外:比热容的概念还可以表述为: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______1℃所______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二:讨论交流
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猜想:_______(填“水”或“沙子”)的吸热能力较强.需要的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前需考虑的问题:
(1)怎样得到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是不是还需要其它的器材?
(2)怎样保证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的热量?
(3)测量温度时应注意些什么?
结论: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______的,也就是说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________的. (填“相同”或“不同”)
2.为了表示不同物质在吸热能力上的差别,物理学里引入了_________这个物理量.
想想议议:我国北方楼房中都装有“暖气”,用水做介质,把热量带到房中取暖,用水做介质有什么好处?生活和生产中,还有没有用水来加热或散热的情况?试举例.
三:展示反馈
1.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质量是5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3.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10℃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4.质量为5kg的水,温度升高10℃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如果以Q代表物体吸收的热量,c代表物质的比热容,m代表物体的质量,t0和t 分别是加热前后物体的温度,通过以上计算,可以总结出一个计算热量的公式:Q=_______________
如果要计算物体降温时放出的热量,那么公式又应是Q=________________. 四:精讲点拨知识归纳
三、比热容
(一)比热容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符号c。
2.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J/(kg?℃)-1
3.意义: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二)比热容与生活
(三)热量的计算
1.公式:Q=cmΔt
五:检测巩固
1.把质量为2kg,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多少?(已知铝的比热容是0.88×103J/(kg·℃))
2.有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800℃,质量是1.5kg,温度降低到20℃,放出多少热量?(已知铁的比热容是0.46×103J/(kg·℃))
3.质量为500g的某中物质,温度从20℃降到30℃,吸收了2.1×104J的热量,则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是多少?它可能是什么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