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散热量计算

合集下载

人体辐射换热的计算.

人体辐射换热的计算.

人 体 辐 射 换 热 的 计 算 方 法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Radiative Heat Loss From Human Body同济大学楼宇设备工程与管理系 叶海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两种情况下人体辐射换热的计算方法,即人体与室内整体环境间的辐射换热、人体与单一壁面间的辐射换热。

作者力求避免繁复的理论推导,而仅仅就研究结果,研究方法作了归纳与总结,列出了一些计算参数的取值范围,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在计算时参考。

在热舒适的研究中,我们经常要计算人体与室内环境间的热交换,进而对人体的热感觉进行预测。

人体与环境之间主要通过对流和辐射方式换热,导热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在普通的室内气候条件下,人体外表温度高于环境平均辐射温度,而室内风速一般较小,因此辐射散热量可占总散热量的50%左右,对流散热为30%左右,其余为蒸发散热。

一、人体与室内环境间的辐射换热人体与室内环境间的辐射换热量Q R 可按空腔与内包壁面间的换热计算,即 W )11(1 )(44-+-=SS eff p mrt surf eff R A A T T A Q εεσ (1) 式中,eff A ——人体的有效辐射面积,m 2; 428K W/m 1067.5⋅⨯=-σ,黑体的辐射常数。

surf T ——人体外表的平均温度,K ; mrt T ——环境的平均辐射温度,K ;P ε ——人体外表的平均发射率,无因次; S A ——包围人体的室内总面积,m 2;S ε ——环境的平均发射率,无因次;式(1)中,由于人体面积远小于环境面积,且一般室内材料的发射率接近于1,故分母的第二项可略去不计。

在热舒适研究中,对人体的产热(即代谢率)和散热计算一般取单位皮肤面积,于是得到244W/m )(mrt surf eff cl P r T T f f Q -=σε (2) 式中,cl f ——称为服装面积系数,无因次;后面将作进一步介绍。

恒温恒湿洁净室设计及热湿分离控制

恒温恒湿洁净室设计及热湿分离控制

恒温恒湿洁净室设计及热湿分离控制前言与舒适性空调相比,恒温恒湿洁净室空调主要用于将室内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及气流速度控制在一定的波动范围内,以满足工业生产、科学研究等特殊场合对室内环境的要求。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恒温恒湿空调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同时在洁净室空调系统中,采用冷却除湿方式时,必须把空气温度降至其露点温度以下,因此需要低于被处理空气露点温度的冷源。

而针对空气或洁净室的降温处理时,只需要冷源的温度低于空气温度,原则上就可以做到。

由于洁净室内空气温度远远高于其露点温度,因此降温所需要的冷源温度也就远远高于除湿所需要的冷源温度。

这一规律的发现,就可以采用不同冷源品质应对不同的任务需求成为可能,这不但有利于大幅降低制取空调冷源的能耗,因此热湿分离控制系统,是“高质高用,低质低用”的能源应用原则。

为此,本文将以一工程实例对恒温恒湿室空调的设计及热湿分离控制进行阐述。

1空调系统的设计1.1工程概况:某某科技有限公司恒温恒湿洁净室。

与车间相关的洁净面积736m2,层高 3.9m,有北窗及南窗,西面外墙。

南窗与洁净室之间有一条参观走廊。

室内设备散热约为120KW,照明散热为3.24KW,室内工作人员最高峰时为100人,洁净度要求为“美国联邦(USA Federal Standard)209E(1992年)”10000级。

生产车间内部亮度要求为300~350Lux,更衣室及参观通道的亮度为200Lux即可。

车间内的照明灯使用LED灯。

1.2设计条件、参数根据工程所处地理位置,参数按《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中标准气象参数选用如下:外部气象条件:夏季温度35℃,相对湿度为70%;冬季温度-8℃,相对湿度为50%。

室内设计参数为温度:22±3℃;相对湿度:55±10%。

1.3设计方式:采用MAU+FFU+DC(新风处理空调机组+风机过滤机组+干盘管)方式a) 利用MAU机组处理新风,夏季由处理后的新风承担室内湿负荷及部分热负荷。

热负荷及散热量计算..

热负荷及散热量计算..

热负荷及散热量计算所谓热负荷是指维持室内一定热湿环境所需要的在单位时间向室内补充的热量。

所谓得热量是指进入建筑物的总量,它们以导热、对流、辐射、空气间热交换等方式进入建筑。

系统热负荷应根据房间得、失热量的平衡进行计算,即 房间热负荷=房间失热量总和-房间得热量总和 房间的失热量包括: 1)围护结构传热量Q1;2)加热油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Q2;3)加热油门、孔洞和其他相邻房间侵入的冷空气的耗热量Q3; 4)加热由外部运入的冷物料和运输工具的耗热量Q4; 5)水分蒸发的耗热量Q5;6)加热由于通风进入室内冷空气的耗热量Q6; 7)通过其他途径散失的热量Q7; 房间的得热量包括:1)太阳辐射进入房间的热量Q8;2)非供暖系统的管道和其他热表面的散热量Q9; 3)热物料的散热量Q10;4)生产车间最小负荷班的工艺设备散热量Q11; 5)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散热量Q12; 1.1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a t t KF q w n )(''-= 式中 'q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 ;K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F —围护结构的面积,㎡; w t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n t—冬季室内计算温度,℃;a —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

整个建筑物的基本耗热量等于各个部分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的总和:)(Q '''1w n t t KF q -==∑∑1.2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在实际中,气象条件和建筑物的结构特点都会影响基本耗热量使其发生变化,此时需要对基本耗热量加以修正,这些修正耗热量称为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

附加耗热量主要有朝向修正,风力附加和高度附加耗热量。

1.2.1朝向修正耗热量朝向修正耗热量是太阳辐射对建筑围护耗热量的修正。

表1-1朝向修正率朝向 修正率 朝向 修正率 北 0 西 -5% 东-5%南20%1.2.2风力附加耗热量《暖通规范》规定:在一般情况下不必考虑风力附加。

散热量计算公式

散热量计算公式

一、标准散热量标准散热量是指供暖散热器按我国国家标准(GB/T13754-1992),在闭室小室内按规定条件所测得的散热量,单位是瓦(W)。

而它所规定条件是热媒为热水,进水温度95摄氏度,出水温度是70摄氏度,平均温度为(95+70)/2=82.5摄氏度,室温18摄氏度,计算温差△T=82.5摄氏度-18摄氏度=64.5摄氏度,这是散热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散热器厂家在出厂或售货时所标的散热量一般都是指标准散热量。

那么现在我就要给大家讲解第二个问题,我想也是很多厂商和经销商存在疑问的地方。

二、工程上采用的散热量与标准散热量的区别标准散热量是指进水温度95摄氏度,出水温度是70摄氏度,室内温度是18摄氏度,即温差△T=64.5摄氏度时的散热量。

而工程选用时的散热量是按工程提供的热媒条件来计算的散热量,现在一般工程条件为供水80摄氏度,回水60摄氏度,室内温度为20摄氏度,因此散热器△T=(80摄氏度+60摄氏度)÷2-20摄氏度=50摄氏度的散热量为工程上实际散热量。

因此,在对工程热工计算中必须按照工程上的散热量来进行计算。

在解释完上面的术语以后,下面我介绍一下采暖散热器的欧洲标准(EN442)。

欧洲标准(EN442)是由欧洲标准化委员会/技术委员会CEN所编制.按照CEN内部条例,以下国家必须执行此标准,这些国家是:澳大利亚、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瑞典、英国等18个国家。

而欧洲标准(EN442)的标准散热量与我国标准散热量是不同的,欧洲标准所确定的标准工况为:进水温度80摄氏度,出水温度65摄氏度,室内温度20摄氏度,所对应的计算温差△T=50摄氏度。

欧洲标准散热量是在温差△T=50摄氏度的散热量。

那么怎么计算散热器在不同温差下的散热量呢?散热量是散热器的一项重要技术参数,每一个散热器出厂时都标有标准散热量(即△T=64.5摄氏度时的散热量)。

但是工程所提供的热媒条件不同,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工程所提供的热媒条件,如进水温度,出水温度和室内温度,来计算出温差△T,然后计算各种温差下的散热量。

散热量计算公式

散热量计算公式

一、标准散热量标准散热量是指供暖散热器按我国国家标准(GB/T13754—1992),在闭室小室内按规定条件所测得的散热量,单位是瓦(W)。

而它所规定条件是热媒为热水,进水温度95摄氏度,出水温度是70摄氏度,平均温度为(95+70)/2=82.5摄氏度,室温18摄氏度,计算温差△T=82.5摄氏度—18摄氏度=64。

5摄氏度,这是散热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散热器厂家在出厂或售货时所标的散热量一般都是指标准散热量。

那么现在我就要给大家讲解第二个问题,我想也是很多厂商和经销商存在疑问的地方。

二、工程上采用的散热量与标准散热量的区别标准散热量是指进水温度95摄氏度,出水温度是70摄氏度,室内温度是18摄氏度,即温差△T=64。

5摄氏度时的散热量。

而工程选用时的散热量是按工程提供的热媒条件来计算的散热量,现在一般工程条件为供水80摄氏度,回水60摄氏度,室内温度为20摄氏度,因此散热器△T=(80摄氏度+60摄氏度)÷2—20摄氏度=50摄氏度的散热量为工程上实际散热量.因此,在对工程热工计算中必须按照工程上的散热量来进行计算。

在解释完上面的术语以后,下面我介绍一下采暖散热器的欧洲标准(EN442).欧洲标准(EN442)是由欧洲标准化委员会/技术委员会CEN所编制.按照CEN内部条例,以下国家必须执行此标准,这些国家是:澳大利亚、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瑞典、英国等18个国家。

而欧洲标准(EN442)的标准散热量与我国标准散热量是不同的,欧洲标准所确定的标准工况为:进水温度80摄氏度,出水温度65摄氏度,室内温度20摄氏度,所对应的计算温差△T=50摄氏度。

欧洲标准散热量是在温差△T=50摄氏度的散热量。

那么怎么计算散热器在不同温差下的散热量呢?散热量是散热器的一项重要技术参数,每一个散热器出厂时都标有标准散热量(即△T=64.5摄氏度时的散热量)。

但是工程所提供的热媒条件不同,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工程所提供的热媒条件,如进水温度,出水温度和室内温度,来计算出温差△T,然后计算各种温差下的散热量。

人体散热量计算教学内容

人体散热量计算教学内容

人体散热量计算2007.04.25 网络日记空调房间人体的散热及散湿量计算文章引用自: [引用] 2007-04-25 | 发表者: 五洲韩威空调房间人体的散热及散湿量计算人体的散热量可分为显热和潜热。

显热是由人的体温与周围空气温度之间的温差而产生的;潜热是体表排汗或肺呼吸而带入空气的热量。

精密空调第一章机房专用精密空调特点能够充分满足机房环境条件要求的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机(也称恒温恒湿空调)是在近30年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新机种。

早期的机房使用舒适性空调机时,常常出现由于环境温湿度参数控制不当而造成机房设备运行不稳定,数据传输受干扰,出现静电等问题。

精密空调机,通常具有如下一些性能特点:1.1 大风量、小焓差与相同制冷量的舒适性空调机相比,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机的循环风量约大一倍,相应的焓差只有一半,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机运行时通常不需要除湿,循环风量较大将使得机组在空气露点以上运行,不必要像舒适性空调机那样为应付湿负荷而不得不使空气冷却到露点以下,故机组可以通过提高制冷剂的蒸发温度提高机组运行的热效率,从而提高运行的经济性。

根据经验,显热比为1.0的机组的单位制冷量的能耗仅是显热比为0.6的机组的6 0%左右。

同样,机房要求温湿度指标相对稳定,较大的循环风量将有利于稳定机房的温湿度指标,显然,在制冷量一定的情况下,风量的增大将导致焓差的减少,因而通常机组只能在显热比相当高的工况下运行,这恰恰与机房的负荷特点相适应。

通常舒适性空调冷负荷中有30%是为了消除潜热负荷,有70%是为了消除显热负荷。

对机房来讲,其情况却大不相同,机房主要是设备散出的显热,室内工作人员散出的热负荷及夏季进入房间的新鲜空气的热湿负荷(仅占总负荷的5%)。

并且冬季是需要加湿而不是减湿,即使在冬季机房仍需要消除热负荷,特别是程控机房更是如此。

鉴于以上特点,如将一般舒适性空调机组用于机房,则会造成能量浪费。

例如一个热负荷为 7056kcal/h的机房,若使用机房专用空调机组,则总耗电量为2.7kw,而舒适性空调机组则需耗电8.1kw,即多耗电两倍。

人体辐射换热的计算.

人体辐射换热的计算.

人 体 辐 射 换 热 的 计 算 方 法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Radiative Heat Loss From Human Body同济大学楼宇设备工程与管理系 叶海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两种情况下人体辐射换热的计算方法,即人体与室内整体环境间的辐射换热、人体与单一壁面间的辐射换热。

作者力求避免繁复的理论推导,而仅仅就研究结果,研究方法作了归纳与总结,列出了一些计算参数的取值范围,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在计算时参考。

在热舒适的研究中,我们经常要计算人体与室内环境间的热交换,进而对人体的热感觉进行预测。

人体与环境之间主要通过对流和辐射方式换热,导热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在普通的室内气候条件下,人体外表温度高于环境平均辐射温度,而室内风速一般较小,因此辐射散热量可占总散热量的50%左右,对流散热为30%左右,其余为蒸发散热。

一、人体与室内环境间的辐射换热人体与室内环境间的辐射换热量Q R 可按空腔与内包壁面间的换热计算,即W )11(1)(44-+-=SS eff p mrt surf eff R A A T T A Q εεσ(1)式中,eff A ——人体的有效辐射面积,m 2; 428K W/m 1067.5⋅⨯=-σ,黑体的辐射常数。

surf T ——人体外表的平均温度,K ; mrt T ——环境的平均辐射温度,K ; P ε ——人体外表的平均发射率,无因次; S A ——包围人体的室内总面积,m 2; S ε ——环境的平均发射率,无因次; 式(1)中,由于人体面积远小于环境面积,且一般室内材料的发射率接近于1,故分母的第二项可略去不计。

在热舒适研究中,对人体的产热(即代谢率)和散热计算一般取单位皮肤面积,于是得到244W/m )(mrt surf eff cl P r T T f f Q -=σε(2)式中,cl f ——称为服装面积系数,无因次;后面将作进一步介绍。

散热量计算公式

散热量计算公式

散热量计算公式⼀、标准散热量标准散热量是指供暖散热器按我国国家标准(GB/T13754-1992),在闭室⼩室内按规定条件所测得的散热量,单位是⽡(W)。

⽽它所规定条件是热媒为热⽔,进⽔温度95摄⽒度,出⽔温度是70摄⽒度,平均温度为(95+70)/2=82.5摄⽒度,室温18摄⽒度,计算温差△T=82.5摄⽒度-18摄⽒度=64.5摄⽒度,这是散热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散热器⼚家在出⼚或售货时所标的散热量⼀般都是指标准散热量。

那么现在我就要给⼤家讲解第⼆个问题,我想也是很多⼚商和经销商存在疑问的地⽅。

⼆、⼯程上采⽤的散热量与标准散热量的区别标准散热量是指进⽔温度95摄⽒度,出⽔温度是70摄⽒度,室内温度是18摄⽒度,即温差△T=64.5摄⽒度时的散热量。

⽽⼯程选⽤时的散热量是按⼯程提供的热媒条件来计算的散热量,现在⼀般⼯程条件为供⽔80摄⽒度,回⽔60摄⽒度,室内温度为20摄⽒度,因此散热器△T=(80摄⽒度+60摄⽒度)÷2-20摄⽒度=50摄⽒度的散热量为⼯程上实际散热量。

因此,在对⼯程热⼯计算中必须按照⼯程上的散热量来进⾏计算。

在解释完上⾯的术语以后,下⾯我介绍⼀下采暖散热器的欧洲标准(EN442)。

欧洲标准(EN442)是由欧洲标准化委员会/技术委员会CEN所编制.按照CEN内部条例,以下国家必须执⾏此标准,这些国家是:澳⼤利亚、⽐利时、丹麦、芬兰、法国、意⼤利、荷兰、西班⽛、瑞典、英国等18个国家。

⽽欧洲标准(EN442)的标准散热量与我国标准散热量是不同的,欧洲标准所确定的标准⼯况为:进⽔温度80摄⽒度,出⽔温度65摄⽒度,室内温度20摄⽒度,所对应的计算温差△T=50摄⽒度。

欧洲标准散热量是在温差△T=50摄⽒度的散热量。

那么怎么计算散热器在不同温差下的散热量呢?散热量是散热器的⼀项重要技术参数,每⼀个散热器出⼚时都标有标准散热量(即△T=64.5摄⽒度时的散热量)。

但是⼯程所提供的热媒条件不同,因此我们必须根据⼯程所提供的热媒条件,如进⽔温度,出⽔温度和室内温度,来计算出温差△T,然后计算各种温差下的散热量。

人体热舒适方程的计算与分析

人体热舒适方程的计算与分析
5;:7B!%R!C-58!9S%XK.:;<!5;X!C-58!&%77:;<!D:%&%<:.5&&E!5;X!9CE7:.5&&E
#
DE!K7:;<!8C-!&5W!%R!.%;7-SL58:%;!%R!-;0
-S<E
#
8C-!8C-SB5&!.%BR%S8!-UK58:%;!R%S!.&%8C:;<!%R!CKB5;!D%XE!W57!-78:B58-X’=C:7!-UK58:%;!:;X:.58-7!8C58

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生理学基础’
I(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13’
’"
(!吴
清才#王宪民

人体散热稳定度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Z(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11"#
**!
+"
)
*1#0*12’
’1
(!朱
方龙#张渭源

基于人体皮肤热模型的热防护服评价方法研究’
Z(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
*2!
人体着装热舒适方程&同时#根据自然界中物体散热的定律#给出了热舒适方程中各物理项的数学表达式%
分析及计算结果表明#要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以及必要的工作效率#就必须维持人体的相对热平衡&当
人处在一定的环境中时#其热舒适感觉受其本身$服装和环境的影响#是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该方法简单
易行#对人体热平衡计算$环境的热舒适评价及特种服装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
$人体表面平均黑度取

冷热负荷的计算

冷热负荷的计算

安装中央空调室内冷热负荷是怎么计算的发布时间:2011.09.05 新闻来源:浏览次数:34对于一个建筑物来讲,影响冷热负荷的因素很多,如果每项都进行细致的计算,计算量是很大的,也非常复杂,甚至有些计算是无法办到的。

因为建筑物所处地区的环境、气象条件我们并不一定清楚,甚至可能气象部门也不能拿出准确的气象参数,另外建筑物外表所用涂料以及涂刷的厚薄、平整度、颜色等都会影响墙体的吸热系数及换热系数,即使所用建筑材料相同,由于材料的密度不同传热系数也不尽相同。

所以,要想准确计算建筑物的冷热负荷是很困难的。

既然这么多因素都很难确定,是不是就本能计算建筑的冷另负荷呢?不是的。

这里所说的吸热系数、换热系数、传热系数是很难确定的,是说很难精确地确定,但还是能找到一个相对合适的值,这个值也是基于对各种建筑材料、气象条件等的了解总结出来的。

但它相对于“冷热负荷估算表”中的经验值来讲更接近实际。

因为它对建筑物的冷热负荷采用的是逐项计算,而不是估算,尽管各种系数不够准确,但一般说来计算结果与实际值的偏差不会超过10%。

况且,对于规模较小的建筑的冷热负荷没有必要做到绝对精确。

空调冷热负荷计算公式2010-09-26 16:12:48| 分类:空调|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冷负荷计算(一)外墙的冷负荷计算通过墙体、天棚的得热量形成的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CLQτ=KF⊿tτ-εW式中K——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2?K;F——墙体的面积,m2;β——衰减系数;ν——围护结构外侧综合温度的波幅与内表面温度波幅的比值为该墙体的传热衰减度;τ——计算时间,h;ε——围护结构表面受到周期为24小时谐性温度波作用,温度波传到内表面的时间延迟,h;τ-ε——温度波的作用时间,即温度波作用于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时间,h;⊿tε-τ——作用时刻下,围护结构的冷负荷计算温差,简称负荷温差。

(二)窗户的冷负荷计算通过窗户进入室内的得热量有瞬变传热得热和日射得热量两部分,日射得热量又分成两部分:直接透射到室内的太阳辐射热qt和被玻璃吸收的太阳辐射热传向室内的热量qα。

散热量计算公式

散热量计算公式

散热量计算公式(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一、标准散热量标准散热量是指供暖散热器按我国国家标准(GB/T13754-1992),在闭室小室内按规定条件所测得的散热量,单位是瓦(W)。

而它所规定条件是热媒为热水,进水温度95摄氏度,出水温度是70摄氏度,平均温度为(95+70)/2=摄氏度,室温18摄氏度,计算温差△T=摄氏度-18摄氏度=摄氏度,这是散热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散热器厂家在出厂或售货时所标的散热量一般都是指标准散热量。

那么现在我就要给大家讲解第二个问题,我想也是很多厂商和经销商存在疑问的地方。

二、工程上采用的散热量与标准散热量的区别标准散热量是指进水温度95摄氏度,出水温度是70摄氏度,室内温度是18摄氏度,即温差△T=摄氏度时的散热量。

而工程选用时的散热量是按工程提供的热媒条件来计算的散热量,现在一般工程条件为供水80摄氏度,回水60摄氏度,室内温度为20摄氏度,因此散热器△T=(80摄氏度+60摄氏度)÷2-20摄氏度=50摄氏度的散热量为工程上实际散热量。

因此,在对工程热工计算中必须按照工程上的散热量来进行计算。

在解释完上面的术语以后,下面我介绍一下采暖散热器的欧洲标准(EN442)。

欧洲标准(EN442)是由欧洲标准化委员会/技术委员会CEN所编制.按照CEN内部条例,以下国家必须执行此标准,这些国家是:澳大利亚、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瑞典、英国等18个国家。

而欧洲标准(EN442)的标准散热量与我国标准散热量是不同的,欧洲标准所确定的标准工况为:进水温度80摄氏度,出水温度65摄氏度,室内温度20摄氏度,所对应的计算温差△T=50摄氏度。

欧洲标准散热量是在温差△T=50摄氏度的散热量。

那么怎么计算散热器在不同温差下的散热量呢散热量是散热器的一项重要技术参数,每一个散热器出厂时都标有标准散热量(即△T=摄氏度时的散热量)。

散热量计算公式

散热量计算公式

散热量计算公式(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一、标准散热量标准散热量是指供暖散热器按我国国家标准(GB/T13754-1992),在闭室小室内按规定条件所测得的散热量,单位是瓦(W)。

而它所规定条件是热媒为热水,进水温度95摄氏度,出水温度是70摄氏度,平均温度为(95+70)/2=摄氏度,室温18摄氏度,计算温差△T=摄氏度-18摄氏度=摄氏度,这是散热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散热器厂家在出厂或售货时所标的散热量一般都是指标准散热量。

那么现在我就要给大家讲解第二个问题,我想也是很多厂商和经销商存在疑问的地方。

二、工程上采用的散热量与标准散热量的区别标准散热量是指进水温度95摄氏度,出水温度是70摄氏度,室内温度是18摄氏度,即温差△T=摄氏度时的散热量。

而工程选用时的散热量是按工程提供的热媒条件来计算的散热量,现在一般工程条件为供水80摄氏度,回水60摄氏度,室内温度为20摄氏度,因此散热器△T=(80摄氏度+60摄氏度)÷2-20摄氏度=50摄氏度的散热量为工程上实际散热量。

因此,在对工程热工计算中必须按照工程上的散热量来进行计算。

在解释完上面的术语以后,下面我介绍一下采暖散热器的欧洲标准(EN442)。

欧洲标准(EN442)是由欧洲标准化委员会/技术委员会CEN所编制.按照CEN内部条例,以下国家必须执行此标准,这些国家是:澳大利亚、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瑞典、英国等18个国家。

而欧洲标准(EN442)的标准散热量与我国标准散热量是不同的,欧洲标准所确定的标准工况为:进水温度80摄氏度,出水温度65摄氏度,室内温度20摄氏度,所对应的计算温差△T=50摄氏度。

欧洲标准散热量是在温差△T=50摄氏度的散热量。

那么怎么计算散热器在不同温差下的散热量呢散热量是散热器的一项重要技术参数,每一个散热器出厂时都标有标准散热量(即△T=摄氏度时的散热量)。

人体散热量计算范文

人体散热量计算范文

人体散热量计算范文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基础代谢率(BMR),即当人体在完全静息状态下所需要的热量。

BMR的计算可以通过哈里斯·本尼迪克特公式或者Mifflin-St Jeor公式来进行,其中的参数包括年龄、性别、体重和身高等。

这些公式通过考量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来估算基础代谢率。

例如,对于哈里斯·本尼迪克特公式而言,男性的计算公式为:BMR = 88.362 + (13.397 × 体重kg) + (4.799 × 身高cm) - (5.677 × 年龄);女性的计算公式为:BMR = 447.593 + (9.247 × 体重kg) + (3.098 × 身高cm) - (4.330 × 年龄)。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公式只是估算值,实际值可能存在差异。

除了基础代谢率外,人体的运动也会消耗热量。

运动代谢的计算可以通过运动的强度、时间和体重来进行,常见的方法有卡路里计算和METs (代谢当量)计算等。

卡路里计算法通常根据运动的类型、强度和时间来估算热量消耗量,而METs计算则是将运动的强度与人体静息状态下代谢率相比较,通过MET值来估算热量消耗。

运动代谢的计算需要考虑到每个人的体重、年龄、性别以及运动的特点等因素。

除了基础代谢率和运动代谢外,食物的代谢也会对人体散热量产生影响。

食物的代谢热效应(Thermic Effect of Food,TEF)指的是我们消化、吸收和代谢食物所需要的热能。

TEF的计算通常采用食物的热值乘以食物特定的热值系数,例如蛋白质的热值系数为0.20,碳水化合物的热值系数为0.05,脂肪的热值系数为0.10,然后将这些系数乘以我们所摄入的各类食物的热量总和,即可得到TEF的值。

综上所述,人体散热量的计算涉及到基础代谢率、运动代谢和食物代谢等多个因素,并需要考虑到个体的特点和运动、食物的具体情况。

通过合理计算和控制人体散热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体能量的平衡情况,从而做出适当的饮食和运动调整,维持身体的健康和合理的体重控制。

人体辐射换热的计算

人体辐射换热的计算

人 体 辐 射 换 热 的 计 算 方 法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Radiative Heat Loss From Human Body同济大学楼宇设备工程与管理系 叶海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两种情况下人体辐射换热的计算方法,即人体与室内整体环境间的辐射换热、人体与单一壁面间的辐射换热。

作者力求避免繁复的理论推导,而仅仅就研究结果,研究方法作了归纳与总结,列出了一些计算参数的取值范围,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在计算时参考。

在热舒适的研究中,我们经常要计算人体与室内环境间的热交换,进而对人体的热感觉进行预测。

人体与环境之间主要通过对流和辐射方式换热,导热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在普通的室内气候条件下,人体外表温度高于环境平均辐射温度,而室内风速一般较小,因此辐射散热量可占总散热量的50%左右,对流散热为30%左右,其余为蒸发散热。

一、人体与室内环境间的辐射换热人体与室内环境间的辐射换热量Q R 可按空腔与内包壁面间的换热计算,即W )11(1 )(44-+-=SS eff p mrt surf eff R A A T T A Q εεσ (1) 式中,eff A ——人体的有效辐射面积,m 2; 428K W/m 1067.5⋅⨯=-σ,黑体的辐射常数。

surf T ——人体外表的平均温度,K ; mrt T ——环境的平均辐射温度,K ; P ε ——人体外表的平均发射率,无因次; S A ——包围人体的室内总面积,m 2; S ε ——环境的平均发射率,无因次;式(1)中,由于人体面积远小于环境面积,且一般室内材料的发射率接近于1,故分母的第二项可略去不计。

在热舒适研究中,对人体的产热(即代谢率)和散热计算一般取单位皮肤面积,于是得到244W/m )(mrt surf eff cl P r T T f f Q -=σε (2) 式中,cl f ——称为服装面积系数,无因次;后面将作进一步介绍。

人体散热计算

人体散热计算

人体散热量的计算,需要根据人体散热的方式和相关的物理定律进行。

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包括对外热辐射、流体(空气/水)对流散热和呼吸以及皮肤蒸发散热。

其中,对外热辐射的散热量可以通过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进行计算,即:Q辐=AΔj∗=Aδ(T14−T04),其中Q辐为损失的辐射热量,A为物体表面积,Δj∗为物体表面单位面积对外的辐射功率,δ为斯特藩-玻尔兹曼常量,T1和T0分别为物体表面和周围环境的热力学温度。

此外,人体通过流体(空气/水)对流散热的散热量也可以根据相关物理定律进行计算。

例如,在自然对流情况下,散热量Q对流=hΔT,其中h为对流换热系数,ΔT为人体表面和周围环境的温度差。

然而,由于人体散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方式的相互作用,因此精确计算人体散热量需要更多的信息和具体的条件。

热负荷及散热量计算讲解

热负荷及散热量计算讲解

热负荷及散热量计算所谓热负荷是指维持室内一定热湿环境所需要的在单位时间向室内补充的热量。

所谓得热量是指进入建筑物的总量,它们以导热、对流、辐射、空气间热交换等方式进入建筑。

系统热负荷应根据房间得、失热量的平衡进行计算,即 房间热负荷=房间失热量总和-房间得热量总和 房间的失热量包括: 1)围护结构传热量Q1;2)加热油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Q2;3)加热油门、孔洞和其他相邻房间侵入的冷空气的耗热量Q3; 4)加热由外部运入的冷物料和运输工具的耗热量Q4; 5)水分蒸发的耗热量Q5;6)加热由于通风进入室内冷空气的耗热量Q6; 7)通过其他途径散失的热量Q7; 房间的得热量包括:1)太阳辐射进入房间的热量Q8;2)非供暖系统的管道和其他热表面的散热量Q9; 3)热物料的散热量Q10;4)生产车间最小负荷班的工艺设备散热量Q11; 5)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散热量Q12; 1.1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a t t KF q w n )(''-= 式中 'q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 ;K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F —围护结构的面积,㎡; w t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n t—冬季室内计算温度,℃;a —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

整个建筑物的基本耗热量等于各个部分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的总和:)(Q '''1w n t t KF q -==∑∑1.2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在实际中,气象条件和建筑物的结构特点都会影响基本耗热量使其发生变化,此时需要对基本耗热量加以修正,这些修正耗热量称为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

附加耗热量主要有朝向修正,风力附加和高度附加耗热量。

1.2.1朝向修正耗热量朝向修正耗热量是太阳辐射对建筑围护耗热量的修正。

表1-1朝向修正率朝向 修正率 朝向 修正率 北 0 西 -5% 东-5%南20%1.2.2风力附加耗热量《暖通规范》规定:在一般情况下不必考虑风力附加。

人体散热功率

人体散热功率

人体散热功率人体散热功率是指人体辐射到周围空气中的热量强度,它取决于人体的体表温度。

因此,研究人体散热功率对于人类舒适性和健康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空气对人体的热量转移有影响,其中的散热机制有三种:辐射、对流和蒸发。

其中,辐射是人体散热最显著的一种机制,其主要特征是人体辐射出去的热量,其传播方式是电磁波。

散热以吸热法(吸收空气中温度较低的热量)和蒸发法(以水蒸发的形式将多余的热量排出体外)两种形式进行。

人体散热功率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一是空气温度:当空气温度高时,人体散热功率增加,反之降低。

空气温度低于人体温度时,辐射最显著,空气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时,蒸发和对流散热较显著。

二是湿度:随着湿度的增加,人体散热功率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当湿度高时,空气中含水量增多,使得热量的传播速度变慢,从而阻碍人体散热功率。

三是风速:当风速增大时,人体散热功率也会随之增加,因为会加快空气的流动,使得人体热量更快传播出去。

四是人体表层温度:人体表层温度越高,散热功率越大,因为温度差越大,热量的传递越快。

五是衣着内衬厚度:衣物和内衬的厚度会影响衣表与空气之间的温度差,从而影响散热功率。

此外,还有三种不同的人体散热模式:恒温模式、恒温平衡模式和气候恒温模式。

恒温模式是指人体温度维持在舒适范围内,即在37度左右,需要以较低的散热功率来实现。

恒温平衡模式是当人体的温度超出舒适的范围,或过热时,会采用更高的散热功率来实现恒温平衡。

气候恒温模式是指当环境温度和人体温度接近时,散热的目的是维持周围环境的温度,而非维持人体温度。

当空气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时,人体会以较低的散热功率将过剩的热量放出。

总之,人体散热功率是实现人体热量平衡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尤其当人们处于恶劣气候环境中时,更加显示了它的重要性。

因此,认识到人体的散热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对捍卫人类舒适和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日记空调房间人体的散热及散湿量计算文章引用自: [引用] 2007-04-25 | 发表者: 五洲韩威空调房间人体的散热及散湿量计算人体的散热量可分为显热和潜热。

显热是由人的体温与周围空气温度之间的温差而产生的;潜热是体表排汗或肺呼吸而带入空气的热量。

精密空调第一章机房专用精密空调特点能够充分满足机房环境条件要求的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机(也称恒温恒湿空调)是在近30年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新机种。

早期的机房使用舒适性空调机时,常常出现由于环境温湿度参数控制不当而造成机房设备运行不稳定,数据传输受干扰,出现静电等问题。

精密空调机,通常具有如下一些性能特点:大风量、小焓差与相同制冷量的舒适性空调机相比,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机的循环风量约大一倍,相应的焓差只有一半,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机运行时通常不需要除湿,循环风量较大将使得机组在空气露点以上运行,不必要像舒适性空调机那样为应付湿负荷而不得不使空气冷却到露点以下,故机组可以通过提高制冷剂的蒸发温度提高机组运行的热效率,从而提高运行的经济性。

根据经验,显热比为的机组的单位制冷量的能耗仅是显热比为的机组的60%左右。

同样,机房要求温湿度指标相对稳定,较大的循环风量将有利于稳定机房的温湿度指标,显然,在制冷量一定的情况下,风量的增大将导致焓差的减少,因而通常机组只能在显热比相当高的工况下运行,这恰恰与机房的负荷特点相适应。

通常舒适性空调冷负荷中有30%是为了消除潜热负荷,有70%是为了消除显热负荷。

对机房来讲,其情况却大不相同,机房主要是设备散出的显热,室内工作人员散出的热负荷及夏季进入房间的新鲜空气的热湿负荷(仅占总负荷的5%)。

并且冬季是需要加湿而不是减湿,即使在冬季机房仍需要消除热负荷,特别是程控机房更是如此。

鉴于以上特点,如将一般舒适性空调机组用于机房,则会造成能量浪费。

例如一个热负荷为 7056kcal/h的机房,若使用机房专用空调机组,则总耗电量为,而舒适性空调机组则需耗电,即多耗电两倍。

同样制冷量的空调机其风量各异,舒适性空调机的风量与冷量比为1:5,而恒温恒湿机风量与冷量比为1:,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机具有大风量、小焓差、高显热比的特点,通常焓差为2kcal/kg左右。

也就是说,机房的热负荷90%~95%是显热负荷,同样的热负荷显热比越高要求送风量越大。

这就要求机房的空调系统能够提供较大的送风量,所以一般机房送风量要比通常舒适性空调房间所需的送风量大~2倍。

机房的热负荷变化幅度较大通常要在10%~20%之间变动,这是由于主机设备所处的工作状态不同,消耗的功耗不同所造成的。

因此,机房精密空调系统必须能够适应这种负荷的变化,以使电子元器件工作在所要求的环境条件之中,保证电路性能的可靠性。

送回风方式多样由于要与电子通信设备的冷却方式相适应,机房的空调系统的送风回风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上送风、下送风,有上回风、下回风、侧回风等,生产企业一般是利用标准化手段开发一系列机型,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要。

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机送风形式多为上送下回和下送上回式。

机房中铺设防静电活动地板,机房专用精密空调采用下送上回式送风,使冷气直接进入活动地板下,这样使地板下形成静压箱,然后通过地板送风口,把冷气均匀地送入机房内,送入设备机柜内。

为此,机房专用精密空调应有足够的风量把机房中的热量带走。

采用这种送风形式可大大提高空调效率,同时还可以大幅度节省过去习惯的管道送风的工程费用,降低工程造价,使室内布局美观。

这是机房理想的送风方式。

当然,机房送风形式要与设备散热形式一致。

过滤通常标准型机组中,空气过滤器均采用粗、中效过滤,而在一些进口的特型机组中,从结构设计上采用预留亚高效过滤器或高效过滤器的安装位置,根据用户需求选用(如净化手术室等就选用亚高效过滤器)。

只要用户要求,过滤系统可以很方便地以更换过滤器或者增加过滤器的方式进行升级。

一般A级洁净要求使用高效或亚高效过滤器,B级洁净要求使用亚高效或中效过滤器,即使是C级洁净要求也应该使用中效过滤器。

然而,舒适性空调机一般只有初效过滤器,如果需要提高过滤效率,也只能是改装,而且往往还需增加风机、加大风压,以免空调机因安装了高效或亚高效过滤器而使送风能力大幅度下降。

可靠性较高针对机房精密空调系统高可靠性的要求,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机在结构与控制系统设计和制造以及空调系统组成等方面都必须相应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设置后备机组或后备控制单元,微机控制系统自动对机组运行状态进行诊断,实时对已经出现或将要出现的故障发出报警,自动用后备机组或后备控制单元切换故障机组或故障单元。

众所周知,机房专用精密空调的控制系统功能比舒适性空调完善得多。

控制系统的性能与空调系统技术经济性能密切相关。

不少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机生产企业专门开发一系列的控制器作为空调系统的组成部分。

采用电子控制器或微机控制已经十分普遍,有些企业已经把模糊控制技术应用在计算机房专用空调系统中。

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机组均采用先进可靠的微电脑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由两大部件组成,即智能控制器I2-manager和操作显示器组件Tmaster。

控制器提供强大的模拟和数字控制能力,可以满足广泛的监测和控制功能,包括实时钟、RS232/RS485通信接口以及标准的网络连接。

大屏幕液晶多制式显示器,可显示地道的中文,更加适合中国用户需求。

操作人员可通过键盘/显示器组件查询设备运行状态及各种故障记录,调整设定参数,保证最高的运行效率。

控制系统可以控制同一机组内各台压缩机分时启动,降低启动电流,均衡同一机组内各台压缩机的工作时间,防止压缩机频繁启动。

多台机组可互相串联,互为备份。

多台机组可自动分时启动,降低启动电流,均衡不同机组的工作时间。

这样,有利于提高专用空调机组的寿命和运行的可靠性。

全年制冷运行无论是大、中型计算机,还是程控交换机,都要求空调机全年制冷运行。

而冬季的制冷运行要解决稳定冷凝压力和其它相关的问题。

多数机房专用空调机能在室外气温降至-15℃时仍能制冷运行,而采用乙二醇制冷机组,可在室外气温降至-45℃时仍能制冷运行。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舒适性空调机或常规恒温恒湿机,在此种条件下,根本无法工作。

设计点对应运行点如果把舒适性空调机用作机房精密空调系统,由于机房要求其运行点为:冬季:20±2℃,夏季:23±2℃,而舒适性空调机的设计点温度一般为27℃,所以机组的实际供冷能力一般比样本标明的额定值低10%~25%。

此外,运行点偏离设计点时,在一定程度上机组的部分机件性能由于偏离了最佳运行点,从而影响了机组整体的匹配状态,不利于机组性能的充分发挥和高效率运行。

然而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机,由于把运行点作为设计点,因而机组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点,这就从根本上避免了这些问题。

综上所述,根据机房负荷特性及特点,就需要设计出一种将这些要求综合于一体的空调机,实现以处理干冷却工况为主的空气处理过程。

使用寿命一般机房专用精密空调厂家的设计寿命是最低是10年,连续运行时间是86400小时,平均无故率达到25000小时,实际运用过程中, 机房专用精密空调可运行15年。

根据国家家电行业标准,舒适性空调机的基础设计寿命每年按运行半年计算,为3年时间,无连续运行时间指标,平均无故障时间5000小时,只适合于间断运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舒适性空调机可连续运行的时间为3~5年,比机房专用精密空调相差3倍。

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机与舒适性空调机的区别表1-1 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机组与一般舒适性空调机组的对比序号比较内容一般空调专用空调1 冷风比(kcal/m3) 5 ~32 显热比(显冷量/总冷量%)~~3 焓差(kcal/kg) 3~5 2~4 控制精度 3℃±1℃,±3%RH5 温度控制通常没有有加湿和去湿功能6 空气过滤一般性过滤要求过滤~的粒子,10~30万级7 蒸发温度较低﹥5℃~11℃8 蒸发器排数 4、6、8 2~4排9 迎风面积较小~10 迎面风速(m/s)较大≤11 备用单制冷回路双制冷回路或能够双机热备12 运行时间(h) 8~10 2413 全年运行可靠性不设计冬季运行全天候运行14 控制一般控制微机控制15 监控-能进行本机或远程监视温湿度、空气处理状态和各种报警等第二章气流组织方式空调的气流组织方式一般分为两种:上送风和下送风。

下送风形式的气流从空调机的底部送出,在机房地板下流动,比较容易分布到房间的各个角落。

通过活动地板开口进入机房内冷却设备,并从空调机的上部回风。

这种送风方式是绝大部分机房所采用的气流组织方式。

上送风形式分为上送风、正面回风、上送风、背部回风和上送风、底部回风三种方式。

第三章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机选型指南估算空调机的制冷量,选定设备型号时通常要考虑以下主要因素机房内设备发热量机房面积机房条件(包括层高,密封,装修,室外机安装位置等)当地气候条件型号规格圆整统一程控交换机房按交换机“门”或“线”数概算:~h?门或线按交换机房“面积”校核:165~222w/m2[150~200kcal/h?m2]*.交换机散热量随话务量的增减而变化,但其变化量不大;*.在室外环境温度特别高的地区如50℃,可按每100m2约考虑机房本身的散热量;其它气候条件则无须考虑。

计算机房按单位面积估算冷量:中国机房在单层建筑内 290~350w/m2 [250~300kcal/h?m2]机房在多层建筑内 175~290w/m2 [150~250kcal/h?m2]前苏联 450~565w/m2 [390~485kcal/h?m2]美国 350~405w/m2 [300~350kcal/h?m2]日本 407~525w/m2 [350~450kcal/h?m2]备注:1、随着计算机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及芯片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体积越来越小,散热量也较以前大为降低,相应地估算指标也需要作一定的调整;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要求计算机的可靠性更高,运行速度更快,相应地散热量又有所增加,因此,冷量的估算应当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2、对于绝大多数机房(设备发热量一般),在无法准确计算机房内的设备发热量的情况下,在进行精密空调选型时可直接按照290~350w/m2即等同于250~300kc al/h?m2)的标准进行设计,而为了安全起见,大多数情况下都按照m2(即300kcal/h? m2)的标准进行设计。

按计算机房内设备的散热量估算冷量:在国外有的公司往往以整套计算机设备安装电功率进行计算,在国内还应乘以一定值的系数①主机设备的散热量 Q=1000NKQ──散热量 wN──主机设备安装功率 kwK──总系数,国产设备取~;进口设备取~②外部设备的散热量 Q=1000NKQ──散热量 wN──外部设备安装功率 kwK──总系数,国产设备取~;进口设备取照明灯具散热量 Q=1000n1n2n3N人体散热量和散湿量 Q=nq W=nw备注:1. 由于实际选型时往往按空调机的系列型号规格向上取整,这样就留有一定的安全系数,因此3,4项的散热量可以忽略不计;2. 其它电讯机房的选型可参照计算机房的参数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