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与禅宗

合集下载

《西游记》的禅境界

《西游记》的禅境界

《西游记》佛教境界《西游记》所表现的虽然是道教全真道的教义,但全真道中却包含着儒、释、道三教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精髓。

而三教合一,最根本的焦点便在于“心性”二字。

儒家要“存心养性”,道家要“修心炼性”,佛家则是“明心见性”。

《性命双修万神圭旨. 大道说》云:故三教圣人以性命学开方便门,教人熏修以脱生死。

儒家之教,教人顺性命以还造化,其道公;禅宗之教,教人幻性命以超大觉,其义高;老氏之教,教人修性命而得长生,其旨切。

教虽三分,其道一也。

《西游记》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中,菩提祖师: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

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

那么,《西游记》到底表现了禅宗的什么样的境界呢?禅宗讲究“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要人觉悟,首先在于“明心见性”。

孙悟空西游求法之时,来到祖师洞前,见:洞门紧闭,静悄悄杳无人迹。

忽回头,见崖头立一石碑,约有三丈余高,八尺余阔,上有一行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这个说法,就是佛教的“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而彼岸就在此心。

而“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十字,则又是中国文字的道家游戏。

“灵台”是脊柱上的一个穴位,正好对着心脏。

《性命双修万神圭旨.涵养本源救护命宝》云:儒曰“灵台”,道曰“灵关”,释曰“灵山”,三教同一法门,总不外此灵明一窍。

释教曰:“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论其所也;玄教曰:“大道根茎识者稀,常人日用孰能知。

为君指出神仙窟,一窍弯弯似月眉。

”论其形也。

同上《普照图》中,明明把心脏部位称做“灵台”、“灵关”、“灵山”、“方寸”等名称,且画一偃月,上挂三星。

而元代萧廷芝的《金丹大成集.天心图》画了一个“心”字,东边一点写“龙”字,西边一点写“虎”字,下边一弯钩写“偃月”,只有上边一点空白而无字。

有四句话云:钩横偃月,三点台星。

斗杓斡运,虎啸龙吟。

王重阳有两句诗云:“莫问龙儿与虎儿,心头一点是明师。

西游记中的佛教文化解读

西游记中的佛教文化解读

西游记中的佛教文化解读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这部小说以佛教故事为背景,融入了丰富的佛教文化元素。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读西游记中的佛教文化,探讨其内涵和意义。

一、功德与修行在西游记中,主要人物唐僧取经历程可以视为修行的过程。

唐僧作为佛教的化身,代表着理性和善良的一面。

他出发取经是为了救度众生,完成自己的修行任务。

这体现了佛教中追求利益众生、修行成佛的核心思想。

二、化生与转世西游记中,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均是因果报应下的化身。

孙悟空是因斩妖除魔有功而被佛祖封印在花果山,成为石猴化身。

猪八戒则是因为在之前的生活中犯罪而被贬下凡间。

沙僧则是之前的罪行造成他被贬为沙漠中的沙僧。

这些化身的存在暗示了佛教中因果报应的概念,并提醒人们要清楚自己的行为会对未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三、观自在菩萨与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和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很重要的菩萨形象。

在西游记中,观音菩萨是唐僧取经的后援,为他们提供种种帮助。

观自在菩萨则是佛祖的弟子,他在取经过程中多次与唐僧等人打交道。

观自在菩萨和观世音菩萨的出现,代表了佛教中慈悲与智慧的象征,也展现了佛教中菩萨救度众生的理念。

四、五行山与苦行孙悟空被佛祖封印在五行山下是因为他在天宫中捣乱。

五行山的形象象征着佛教中的苦行,孙悟空的苦行也成为了他修炼的一部分。

在佛教中,苦行是为了净化自己的心灵,戒除尘世的欲望。

孙悟空最终能够从五行山下解脱出来,也代表了他个人的修行成果和超越尘埃世界的境界。

五、达摩祖师与禅宗思想达摩祖师在西游记中以菩提祖师的形象出现。

菩提祖师是佛教禅宗祖师,他传授给孙悟空禅宗的思想和修行方法。

禅宗强调觉悟与直接体验,孙悟空通过菩提祖师的指导,逐渐领悟了禅宗的精髓。

这种禅宗思想在西游记中体现为孙悟空通过自己的修行和觉悟逐渐成长,最终成为佛教的护法神。

西游记中的佛教文化融入了丰富的佛教元素,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中巧妙地体现了佛教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念。

论《西游记》对禅宗以牛说法思想的继承

论《西游记》对禅宗以牛说法思想的继承
禅宗中的以牛说法表现在许多禅师常以泥牛牯牛老母牛铁牛等喻人或自喻禅宗中有些禅师想做水牯牛禅宗把心外觅法比作骑牛觅牛把本来面目比作露地白牛把心性的修行比作牧牛以牛喻佛法大意的不可言说及描述形而上的道体还涉及了禅宗无情说法的思想
2 0 年 1 月 09 2
济南职业学 院学报
Ju  ̄ o Jn nVo a o  ̄ C l g om f ia c f n i o ee
收 稿 日期 : 0 9 1 — 0 2 0 —0 2
作者简介: 李洪武 (9 2 ) 男, 16 一 , 山东安丘人, 山东潍坊学 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
・6 ・ 6
的草蛇 灰 线 。
神 获 得 渠 ” 但 牛魔 王却 神 通 广大 , 坚 决 不借 芭 。 且 蕉 扇。“ 魔 王 , 也 有七 十二变 , 艺也与大 圣一 好 他 武


“ 碍” “ 运 ” “ 无 、任 、 相忘 ” “ 照 ” 最 后 “ 泯” 、独 , 双 ,
法 的公案 。 石巩 慧 藏 “ 日在 厨房 作 务次 , 马 ) 一 ( 祖 则人也不见, 牛也不现。 普明禅师的《 十牛图并颂》
不 仅 为 个人 的修 行 指 明 了次 第 , 是 中国禅 宗 文 也 中国古 典 名 著 《 游 记 》 承 了禅 宗 以牛 说 西 继
回入草去 , 鼻拽 将 回。祖 日:子真 牧牛。 『 蓦 ’ ‘ ”'I 学 的优秀组 成部 分。 l 叫 南泉普愿 禅 师是 善 于 以牛说 法 的大德 ,王 老 “
其 师( 自称 ) 自小 养 了- 头水 牯 牛 , 向东 溪 放 , 一 拟 不免 法 的 思想 , 主 要 表 现 就 是 把 心 性 的修 行 比作 食 它 国水 草 , 向西 溪放 , 不免 食 他 国水 草 。 亦 如今 牧牛。 牛魔王是 《 西游记 》 寄寓禅宗思想最重 要 不 免 随 分 纳 些 些 , 不见 得 ” [【 ’ 泉在 此 讲 的 形 象 载 体 , 西游 记 》中的以牛说 法 , 要 通 过 总 。2 南 1 《 主

试析百回本《西游记》的禅宗文化立场

试析百回本《西游记》的禅宗文化立场

文试析百回本《西游记》的禅宗文化立场○吴姗珊摘 要:百回本《西游记》中体现了儒、释、道三种思想“合一”的趋向,在人物和情节的处理中包含三教之间的复杂关系,最后的思想立足点是禅宗的“明心见性”,并且选择用《心经》思想作为师徒五人迎难应劫的精神内核,从中体现出文本整理者的禅宗文化立场。

关键词:百回本《西游记》 “三教合一” 《心经》 禅宗一、百回本《西游记》的三教融合思想明代百回本《西游记》在讲述唐僧师徒五人西天取经的故事时构建了独特的神话背景,其中呈现的神仙妖魔形象具有完整的体系,而这部“神魔小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为宣扬某一种宗教而书写的“辅教小说”,它体现着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儒、释、道三家之间的融会关系,下面就从其发展源流和生成背景、人物设定等方面来分析三教在当时的融合现象。

首先,百回本《西游记》本身的形成和发展就伴随着儒释道三教融合的过程。

百回本《西游记》在元末明初最终形成,在此之前,西游故事已经以戏曲、话本、佛教传记和笔记小说等多种形式有了长时间的流传和发展,其内容主要讲述唐代初年玄奘法师赶赴天竺取经求法的故事,于唐五代时期发轫。

唐代讲述西游故事的重要文本有《法师传》(及其《续传》)《西域记》《酉阳杂记》等,中心人物法师玄奘是一个信仰坚定、意志坚强、处变不惊的高僧形象,无论是文人塑造还是佛教内部典籍的记述,都重点突出了他作为僧侣不畏艰险、取经东还的功绩,在处理与其他人物关系时,都将玄奘放在中心位置加以凸显,更不曾为他分配同行弟子。

在贞观十九年轰动一时的玄奘还都已经成为历史中一段难以具体推敲的往事时,宋元两代对西游故事的塑造反而更加丰富完整,一方面,不再是分开讲述有限的、片段的几个情节,完整的故事系统渐渐形成,相应地,故事背景和文化氛围也更加丰富和复杂,不再仅仅发生于纯粹的佛教体系之中,开始有许多逸出佛教的文化元素。

到了元末明初,百回本《西游记》逐渐形“江流儿”故事为例,在此前的流传中,虽然已经有《江流记》的文本材料,但是作者不详,故事情节也未经加工润色,百回本在选材时对其加以雕琢,情节中突出了玄奘作为人子的俗世身份,也将其他非神魔的人物作为重点描写对象,冲淡了对单独书写某一宗教人物和情节的侧重。

西游记禅宗思想

西游记禅宗思想

西游记禅宗思想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部举世闻名的神话小说。

作品中不仅展现了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的情节,还融入了诸多的宗教思想。

其中,禅宗思想在西游记中占据重要地位,贯穿于整个故事中。

本文将深入探讨西游记中禅宗思想的内涵和意义。

一、禅宗的理念禅宗,又称为宗元佛教,是佛教的一个重要宗派。

禅字源于梵文的dhyāna,意为“禅定”或“冥想”。

禅宗强调直接体验、直接觉悟,超越文字和思维的限制,通过打破传统的宗教仪式和教条,追求心灵的自由和解脱。

禅宗注重内观,即通过静坐冥想来观照自己内心的本性,从而认识自己并获得解脱。

二、西游记中的禅宗元素1. 和尚的修行在西游记中,唐僧作为禅宗的代表人物,展现了禅宗僧人的修行之路。

他具备无上的智慧和慈悲心,坚守佛法,不畏艰险,一心向善,致力于西天取经,普渡众生。

唐僧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教化了悟空、猪八戒和沙僧等徒弟,让他们逐渐开悟、修行,并最终取得真正的成果。

2. 心魔的战胜西游记中的心魔战胜描写,与禅宗思想中对心魔的理解密切相关。

禅宗认为,众生心中存在着无尽的欲望、执著和迷惑,这被称为“心魔”。

唐僧一行四人在取经路上,不断面对各种妖魔鬼怪的诱惑和阻挠,同时也要应对内心的困惑和挣扎。

唐僧在修行的道路上,坚持信念,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心魔,最终取得了真正的悟道。

3. 知足常乐禅宗强调心灵的宁静和对于现状的满足。

“知足”即满足,接纳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不再追求更多的物质和地位。

“常乐”则是因为心境的宁静和平和而引发的快乐。

在西游记中,悟空、猪八戒和沙僧的修行过程中,渐渐摆脱了对于名利和欲望的执着,最终实现了心灵的宁静和快乐。

三、西游记禅宗思想的意义1. 唤醒人们的内在觉悟西游记通过唐僧的取经之旅,向人们传递了悟道的信息。

故事中的修行者们通过面对各种苦难和困境,逐渐觉悟到人生的本质和真谛。

这对于当代社会的人们来说,是一种重要的启示和提醒,激励着每个人寻求内在的觉悟和解脱。

2. 弘扬禅宗的价值观西游记中的禅宗思想回归内心,通过直接觉悟来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平和。

西游记与佛教禅宗思想的关系

西游记与佛教禅宗思想的关系

西游记与佛教禅宗思想的关系西游记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被广大读者所熟知和喜爱。

在《西游记》中,我们可以看到明显的佛教禅宗思想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西游记》与佛教禅宗思想的紧密联系,并分析佛教禅宗在小说中的体现。

在《西游记》的情节中,我们可以发现佛教禅宗元素深深渗透其中。

首先,主人公孙悟空即具备了禅宗思想的特质。

禅宗强调通过内心的参悟来觉悟真理。

孙悟空在修炼中通过参悟,悟出了世间众生的痛苦和无常的真相。

他体悟到生死是一个循环,而人应当超越生死,摆脱痛苦。

这与佛教禅宗的“舍离痛苦,超越生死”理念不谋而合。

其次,在《西游记》中,人物形象和佛教的禅宗思想也有着紧密联系。

比如,唐僧师徒一行人就代表着人们在修行路上的种种障碍和磨练。

他们面临种种磨难,需要不断超越自我,修炼心性。

这与佛教禅宗强调修行者在人生旅途中面对种种诱惑和困难时,要坚持修行,不受外界干扰的观念相契合。

再者,《西游记》中的佛教禅宗思想还体现在一些情节和对白中。

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表达了禅宗智慧的对白和故事情节。

例如,游戏、动漫中常被人引用的“入我门来,坐化西天”的经典台词,道出了佛教修行者追求出世解脱、开悟的愿望。

另外,行者斩妖除魔时实践了禅宗的“见性成佛”观念,从而化解了一个个巨大的困扰正义的妖魔。

这些情节和对白通过艺术形式将禅宗思想传达给读者,起到启发与激励的作用。

此外,小说中的西天取经之旅也可以视为佛教禅宗的一种象征。

取经之路,就如同一种修行的过程。

唐僧师徒在路上遇到各种考验和困惑,需要坚持好的信念、战胜自己和外界的困扰,最终实现自身的成长与超越。

这符合佛教禅宗强调修行者应在修行路上履行种种苦行,痛苦困苦是修行的一部分。

总之,西游记与佛教禅宗思想有着紧密的关系。

通过主人公孙悟空、唐僧师徒等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情节和对白的设定,小说充分体现了佛教禅宗的精神内涵和修行观念。

这种紧密联系不仅使得小说更加具有思想深度和内涵,也为读者传递了佛教禅宗的智慧和精神价值。

西游记佛教禅宗的思想导向

西游记佛教禅宗的思想导向

西游记佛教禅宗的思想导向佛教禅宗作为一种重要的佛教传统,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西游记》这部古代文学巨著承载着丰富的佛教禅宗思想,通过对主要角色的表达和情节的安排,传递了佛教禅宗的思想导向。

本文旨在探讨《西游记》中佛教禅宗的思想导向,并分析其对个人修行和社会伦理的影响。

以下将从《西游记》的故事背景、角色形象、故事情节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1. 故事背景《西游记》的故事背景设定在唐朝时期,其主要情节是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艰苦旅程。

从故事的背景可以看出,《西游记》的创作深受佛教禅宗传统的影响。

禅宗注重人的心性修行,强调超脱纷扰,寻求真理。

在这个背景下,主人公孙悟空作为一个具有佛性的神猴,在整个故事中扮演着禅宗的化身,代表了禅宗的思想导向。

2. 角色形象《西游记》中的角色塑造都与禅宗的思想密切相关。

首先,主人公孙悟空作为一只神通广大、智慧非凡的猴子,具有舍我其谁的精神和卓越的悟性,体现了禅宗追求解脱和超越的理念。

其次,唐僧师徒四人代表着不同的心性境界。

唐僧作为精神导师,体现了禅宗师徒传承和修行的重要性;悟空则是修行者和导师,通过不断的战胜困难和拯救众生,表达了禅宗的菩萨精神;沙僧和猪八戒则分别象征着冥想和欲望,体现了禅宗修行道路上的种种磨难和诱惑。

3. 故事情节《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贯穿了佛教禅宗的思想,通过一系列旅程和考验,揭示了个人修行的必经之路。

例如,唐僧师徒四人在西行取经的过程中,遭遇了各种妖魔鬼怪的阻挠。

这些妖魔鬼怪代表的是修行者内心的烦恼和诱惑,唐僧师徒通过智慧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最终战胜了一切困难,完成了自己的修行。

这种修行过程与禅宗的心性修炼和超脱纷扰的理念相契合。

同时,故事中悟空的身份变化、他与观音的对话等桥段也展示了禅宗的觉醒和超越。

总而言之,《西游记》在故事背景、角色形象和故事情节中都蕴含着佛教禅宗的思想导向。

通过书中的情节和角色塑造,读者可以感受到佛教禅宗所追求的超脱和解脱的理念。

《西游记》中的禅宗元素

《西游记》中的禅宗元素
( 一 )菩 提 老 祖 给 美 猴 王 取 名 , 完全 借 用 了 中 国 禅 宗 四 祖 道 信 度 化 五 祖 弘 忍 的 故 事
济 等五 县 ) 大量 民 间传 说 , 并 根 据 玄 奘取 经 的史 实 , 创作 出千古 传诵 的长 篇神话 小说 《 西 游记 》 。但 随 着 人们 对《 西游 记 》 文 化 的深 入 研 究 , 又 惊 奇 地 发 现 在
现 、 禅 宗历代 公案 在《 西游记 》 中的 引用 、 禅 宗思想 在《 西 游记 》 中的 体现 四个 方 面 , 论 述 了 《西 游 记 》
中的禅 宗元 素 。
关 键词 : 《 西游记 》 ; 禅 宗文化 ; 禅 宗四祖 ; 司马道信 ; 武 穴
中图分 类号 : I 2 0 7 . 4 1 4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2 0 9 5 - 3 3 3 X( 2 0 1 5 ) 0 8 — 0 0 3 1 - 0 3
书 。其二 , 《 西 游 记 》 中 运 用 了 大 量 的 禅 宗 术 语 。 例
四祖 非常 高兴 , 将 小 孩 带 回寺 庙 。 以后 , 四 祖 即 将 心 法 及 袈 裟 传 给 他 。无 姓 儿 后 来 就 是 禅 宗 五 祖 弘
忍大 师 。
如 : 真禅 景象 不凡 同 ; 尽 是 参 禅 拜 佛人 ; 修 禅 何 处 用 工夫; 盗 道缠 禅静 九 灵 ; 爱 赏 花 灯 禅 性乱 ; 每 于 禅 静 之间; 挑 禅远 步三 千 水 ; 自从 秉 教 入 禅 林 ; 只 见 那 正
《 西游记 》 书 中 自始 至 终 呈 现 的 主 要 是 禅 宗 , 与“ 禅”
有 着密 切关 联 。《 西 游 记 》 中所 发 生 的人 或 事 , 都 源

西游记中的佛教文化与禅宗

西游记中的佛教文化与禅宗

西游记中的佛教文化与禅宗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在这部小说中,佛教文化和禅宗思想渗透在每一个章节中,为故事增添了深刻的内涵和哲理。

本文将探讨西游记中的佛教文化与禅宗的几个重要方面。

1. 佛陀的智慧与慈悲在西游记中,佛陀被塑造为一个具有无穷智慧和慈悲心的形象。

佛陀的智慧体现在他的言行举止中,他能够看破人心的欲望与执着,以平等和智慧的态度对待众生。

佛陀的慈悲则表现为他对于众生的不离不弃和无私奉献。

这一形象在孙悟空与观音菩萨的对话中得以体现,孙悟空在取经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观音菩萨始终不离不弃地给予他指引和帮助,这展现了佛陀的慈悲之心。

2. 人物角色的修行与悟道西游记的每个主要角色都经历了一次次的修行与悟道过程,体现了佛教教义中的修行路径。

孙悟空作为唐僧的大弟子,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获得佛陀的赐予,成为了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

他通过一路的磨砺,不断超越自我,最终悟道成佛。

而猪八戒和沙僧也在与孙悟空共同修行的过程中逐渐修正了自己的缺点与错误,完成了自我内心的净化与提升。

3. 禅宗思想的体现禅宗是佛教中的重要流派之一,注重修行的体验与悟道的直接领悟。

在西游记中,禅宗思想得到了广泛的展现。

例如,可以通过孙悟空的变化来理解禅宗的无我观念:孙悟空在取经过程中逐渐放下了自己的自我观念与个人欲望,实践了无我的道理。

同时,禅宗的一味静心与观察内心也可以通过师徒四人修行的过程中找到。

在他们遇到种种困难与诱惑时,只有通过深入内心的冥想与反思,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4. 佛教文化的象征与启示佛教文化在西游记中还以各种象征的方式展现。

例如,宝塔、佛像、经书等都是佛教文化中的常见符号。

这些象征物不仅代表着佛教的智慧与神圣,还给予师徒四人以指引与力量。

同时,在小说中也出现了许多佛陀与菩萨的形象,这些形象给予人们以信仰与敬仰,启示了善良与慈悲的力量。

总结:在《西游记》中,佛教文化与禅宗思想贯穿于整个故事情节之中。

西游记中的禅意思想

西游记中的禅意思想

西游记中的禅意思想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作品。

作为一部史诗般的阐述,它不仅仅是对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再创作,更是对禅意思想的深入探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分析西游记中的禅意思想。

首先,在西游记中,主人公孙悟空的形象展现了禅意思想中的自由与无我。

孙悟空自幼聪明机智,法力高强,却又深受师父如来佛祖的限制,处处受到束缚。

在一次压抑感觉极强的情境中,他从眉间血花中悟出自身的本性——石猴的傲气与逍遥,最终获得了学成归来的自由身份,以及法力和智慧的自由运用。

这一情节暗示着禅宗思想中“本来无一物”的真理,即心中无物即自由,自由自在。

其次,西游记中的旅程也体现了禅意思想中的“寻找”的概念。

孙悟空等行者们的西游之路,实质上是一次内省和成长的旅程。

他们踏上艰难险阻的路途,经历了魔王、妖精的诱惑与战斗,逐渐认识到自身的慾、执着和道德观点的局限性。

通过战胜种种困难与怪物,他们逐渐认识到内心的自由境地,达到了“本体的解放”和“大智慧”的境界。

第三,在西游记中,对时间和空间的超越也突出了禅意思想的概念。

孙悟空等人修行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时间的扭曲与空间的错乱,这是作者用来突出修行者们超越凡尘世界限制的手法。

通过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他们进入到宇宙的奥秘中,体现了禅宗中超越相对世界的境界。

这种超越不仅仅是对立体尺度的超越,更是一种心灵解放的超越。

最后,西游记中的对待生死的理解也体现了禅意思想中对无始无终的洞察。

在西游记中,战斗与死亡重重,无论是孙悟空的身子痛苦分裂,还是沙悟净的身世迷茫,都在强调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然而,通过他们对生死的理解和悟思,他们逐渐明白生死只是身体上的改变,真正的本体却是永恒的,这种对本体的洞察正是禅宗意义中的死生观。

通过对生死边界的超越与颠覆,他们在战胜一切死亡与战斗的同时,也在战胜了自己对于生命的恐惧和执着。

综上所述,西游记中深刻富有禅意思想的内容体现在了主人公孙悟空的自由无我形象、旅程中的成长和探索、时间与空间的超越,以及对生死的洞察等方面。

论_西游记_中的禅宗教育法

论_西游记_中的禅宗教育法

禅宗讲求悟道,但道又不可言说,一落言筌,便是第二义,于是禅宗在弘法过程中,就产生了丰富而独特的教育法,著名的有“德山棒”、“临济喝”、“云门饼”、“赵州茶”,越到后来,方法越多,或擎拳竖拂,或瞬目扬眉,或棒喝以示宗旨,或默然以符心要,还有挤脚、割指、拧耳、拳打、脚踏,不一而足。

这些教育法,是禅宗祖师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活用法门,是禅宗祖师在指导学人方面的方便说法,它们给禅宗的弘传注入了鲜活的因子,使禅宗一直久盛不衰。

《西游记》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禅宗思想体系,禅宗教育法就是其重要内容之一。

这些教育法的出现,大大深化了《西游记》的禅宗文化内涵,下面就《西游记》中的禅宗教育法作一阐述。

一、唐僧的“钳口不言”与禅宗的“不立文字”《西游记》第十三回,众僧热烈议论佛门定旨,唐僧在一边默默无言。

众僧问唐僧对佛门定旨有何看法,唐僧却“钳口不言,但以手指自心,点头几度。

”[1](P60)唐僧的“钳口不言”与“指心点头”,就是对禅宗“不立文字,见性成佛”的诠释。

禅宗弟子经常问师父这样的问题:“如何是佛法大意”,“如何是西天祖师西来意”,“如何是人的本来面目”,等等。

对于这些问题,禅宗祖师不会给出明确的答案,所以香严智闲禅师解释说:“若论此事,如人上树。

口衔树枝,脚不蹋枝,手不攀枝。

树下忽有人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不对他,又违他所问,若对他,又丧身失命。

”[2](P538)唐代庞蕴居士参马祖道一时问:“不与万法为侣的是什么人?”马祖回答:“待汝一口吞尽西江水,再向汝道。

”药山惟严曾开示众人:“我有一个句子向你们道,不过道是道,得等公牛生了小牛时才能道。

”“一口吞尽西江水”、“公牛生子”不可能,所以给上述问题一个明确的答案同样不可能。

“不二法门”是最高的佛法,《维摩诘所说经》这样表述“不二法门”:“如是诸菩萨各各说已,问文殊师利:‘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文殊师利曰:‘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禅宗与西游记

禅宗与西游记

中国禅宗与西游记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中国也是儒、佛、道三教之一,对中国的思想文化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在佛教的所有宗派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则数禅宗无疑。

禅宗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达摩祖师传入中国的。

禅宗衣钵传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直至六祖慧能。

慧能于公元662年到湖北黄梅参拜五祖弘忍。

弘忍问他:“汝从何来?”慧能答道:“岭南。

”五祖说:“欲须何事?”慧能答:“唯求作佛。

”五祖说:“岭南人无佛性,怎么做佛?”慧能答道:“人地即有南北,佛性岂有东西?”五祖听了,便叫他跟着大家去做苦工。

我认为慧能所的“佛性岂有东西”这句话暗含禅机佛理。

“佛性岂有东西”中的“东西”二字不仅仅是指与上句中的“南北”相对应的东西方向,更是指我们平常所说的物,这样“佛性岂有东西”这句话的意思就和他后来所说的“本来无一物”差不多了。

有一天,五祖弘忍宣布要传授衣钵,叫弟子们呈述心得。

弘忍的大弟子神秀上座做了一首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弘忍看后便说:“后代依此修行,亦得胜果。

”慧能听到神秀的偈子便说:“美则美矣,了则未了”也作了一首偈子,由于他本人并不识字,便请人代劳题于壁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见后,招慧能登堂入室为其宣讲《金刚经》,并传衣钵。

禅宗思想不仅对诗词影响深刻,对明清小说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最值得一提就是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

《西游记》是一部以佛道为主要内容的小说,包含着大量的禅宗思想。

下面就谈谈《西游记》与禅宗吧:书中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孙猴子去拜师时,菩提祖师问他姓什么,他回答:“我无性”,按禅宗的说法,无性便是佛性。

菩提祖师给猴子取名为“悟空”,并有诗:“鸿蒙初辟原无性,打破顽空须悟空。

”依禅宗看来,人类(或者说宇宙万物)原本就无性,即都具有佛性,只不过还处于“顽空”的状态下而已,要通过“悟”才能明心见性,达到“真空”的境界。

西游记中的佛教禅宗思想

西游记中的佛教禅宗思想

西游记中的佛教禅宗思想佛教禅宗思想在《西游记》中的体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内容丰富多样,其中融入了众多的宗教思想,其中包括佛教禅宗思想。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西游记》中佛教禅宗思想的具体体现。

首先,在《西游记》中,禅宗思想通过孙悟空这个角色得到了鲜明的展示。

孙悟空作为一个猴子精,展现了禅宗修行者的特质。

他自负、聪明、喜欢思考,这些特点恰恰与禅宗强调的自由自在、超越世俗相契合。

孙悟空通过修行,获得了与众不同的能力和智慧,使他能够化解各种困难和敌人。

他的心性和行为表现均体现了禅宗强调的无我、无念、无欲的境界,从而达到了超脱尘俗的境地。

此外,禅宗思想在《西游记》中还体现在对修行者境界的描述上。

《西游记》中的三藏法师作为佛门弟子,代表了禅宗中的凡夫和菩萨境界。

在修行的过程中,三藏法师经历了各种磨难和险阻,但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平静和觉悟。

他对佛教教义的坚持以及对菩萨救度众生的决心,体现了禅宗中要超越自我利益、利他利众的精神。

三藏法师在面对挫折和危险时,常常能够冷静地思考,以智慧和忍耐来克服难题,这正是禅宗修行强调的心灵的觉醒和超越。

再者,禅宗思想在《西游记》中的体现还表现在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人性的揭示上。

在《西游记》中,人物形象十分丰富多样,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缺点和特点。

正因为如此,他们通过一系列的冒险和困境,逐渐认识到人性的弱点和错误,并通过修行和自我反省努力改正。

这种对人性的揭示和思考,与禅宗提倡的人性本善相符。

禅宗认为,在人的内心深处本就存在着佛性,只要通过修行,超越种种烦恼、修正种种错误,人们就能够实现心灵的觉醒和归真。

《西游记》中的人物,在这个意义上都具有开悟的潜质,并通过一系列的历程来实现自我的觉醒和转化。

最后,禅宗思想在《西游记》中还通过一些场景和对话的描绘来得以展示。

比如,在取经路上,三藏师徒常常需要面对恶魔的阻挠和考验。

在这些时候,他们不仅需要运用智慧和勇气来应对,更需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专注,以抵御外界的干扰和诱惑。

元末明初蒙古族戏剧家杨景贤所作杂剧《西游记》中的禅宗人物形象分析

元末明初蒙古族戏剧家杨景贤所作杂剧《西游记》中的禅宗人物形象分析

1980年创刊MASTERPIECES REVIEW元末明初蒙古族戏剧家杨景贤所作杂剧《西游记》中的禅宗人物形象分析《西游记》是一部以玄奘西行取经为题材而创作的杂剧作品。

明代贾仲明《录鬼簿续编》以及今人隋树森《元曲选外编》都将此剧列在元末明初蒙古族剧作家杨景贤的名下,而王季思先生的《全元戏曲》则将此剧列在了元代剧作家吴昌龄的名下。

据元代钟嗣成《录鬼簿》记载,吴昌龄名下有《唐三藏西天取经》一剧,可见吴昌龄的确创作过取经题材的作品,必然对后世出现的《西游记》等同类题材杂剧产生巨大影响。

总的来看,明清至今的研究者们认同《西游记》为杨景贤所作的居多。

笔者认为,即使杂剧《西游记》不是杨景贤所作,他也至少是此剧的一个整理者或改编者。

该剧主要塑造了以下四位禅宗人物形象。

一、玄奘之师丹霞禅师丹霞禅师是杂剧《西游记》中第一个出场的禅宗人物。

杂剧《西游记》中的丹霞禅师是禅宗五祖弘忍大师的弟子,驻锡金山寺几十年。

山下一位渔夫将襁褓中的唐僧从江中救起,送往寺院,是丹霞禅师将唐僧抚养至十八岁,将其培养为禅宗后学、佛门新秀。

在第四出《擒贼雪仇》中还帮助唐僧为母解困,惩治恶人刘洪,为其父陈光蕊报仇,并且见证了陈光蕊的死而复生,玄奘与其父母团圆。

丹霞禅师常因有玄奘这样一个才华出众的得意门生而欣慰。

在第三出中,丹霞禅师说:“自幼收得江流儿,七岁能文,十五岁无经不通,本宗性命,了然洞彻。

老僧与他法名玄奘。

玄者妙也,奘者大也,大得玄妙之机,是以名曰玄奘。

今年十八岁!提调满寺大众”。

而玄奘对其恩师也是满怀感激,敬爱有加。

在此出中,他曾感恩丹霞禅师:“若非吾师抬举,玄奘焉有今日?此恩生死难忘。

”语短情长,如同父子般真挚的师生情谊令人感动。

然而,历史上的丹霞禅师(739—824)比玄奘(602—664)晚出生一百三十七年,是不可能成为玄奘之师的。

丹霞禅师,法号天然,曾驻锡河南南阳丹霞山,故世称丹霞天然。

丹霞禅师也并非五祖弘忍(601—675)大师的亲传弟子。

《西游记》中的佛教思想与修行意义

《西游记》中的佛教思想与修行意义

西游记中的佛教思想与修行意义介绍《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以其丰富的情节和深刻的人物形象闻名于世。

在这部史诗般的作品中,佛教思想贯穿始终,为故事注入了深厚的宗教意味。

本文将探讨《西游记》中所体现的佛教思想以及修行意义。

1. 万千生灵,众生平等佛教强调众生平等的思想在《西游记》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主要角色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都代表着不同种类的众生。

他们团结一致并相互帮助,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彰显了佛陀所强调的一切众生皆有成佛之能。

2. 因果报应,善恶不落空另一个重要的佛教概念是因果报应。

在《西游记》中,观音菩萨给唐僧颁发“金箍咒”,限制了孙悟空以及他三位徒弟的力量。

这是为了让他们修行,清除前世所积下的业障,从而获得救赎和增长智慧。

通过经历各种艰难险阻,主要角色通过修行、忍耐和奉献最终获得了解脱。

3. 禅宗思想与空灵境界《西游记》中描绘了不少禅宗思想。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铁扇公主的木屋,内部空间远超外表,可以容纳无数人。

这象征着禅宗对于心灵境界的理解:实际上一切现象都是虚幻假象,在内观自己心灵深处时才能找到真正的平静与解脱。

4. 救苦方便,慈悲渡众在《西游记》中,观音菩萨以及其他佛教神圣道士常常以身作则来帮助众生。

他们无私地为人类指引正确道路,并展现出大慈大悲的精神。

这种渡化众生的行为向我们传递了佛教信仰中关于仁爱与奉献的重要价值观。

结论《西游记》作为中国文化瑰宝之一,不仅是一部富有冒险精神和幽默感的故事,更是对佛教思想和修行意义的生动诠释。

通过角色的旅程、遇到的困难和实践中获得的成长,我们能够深刻领悟佛教信仰中有关众生平等、因果报应、禅宗思想以及慈悲救苦的重要原则。

这些价值观可引导我们在个人成长和舍己为人方面追求更加有意义和充实的生活。

西游记第九十章故事背景解读

西游记第九十章故事背景解读

西游记第九十章故事背景解读西游记第九十章:菩萨送行,故事背景解读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部经典巨著,而第九十章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篇章。

本章节故事背景选自《法华经》,描述菩萨送别行者的情景,表达了禅宗思想中的“舍得”和“放下”的含义。

本文将从故事情节、禅宗思想、文学表现等角度解读西游记第九十章。

一、故事情节该章节始于唐僧四人到达妙应观,与菩萨普贤会面。

接着,众人顺道前往净骨塔,由菩萨送别行者上路。

行者踏上归途,遇见妖精扰乱行程,经过一番斗法,行者方能通过。

最后,行者回归宫殿,借助菩萨之力成为金仙。

二、禅宗思想在本章节中,菩萨送别行者表现出“舍得”和“放下”的禅宗思想。

首先,菩萨普贤对行者说:“勿问何维,便是无量。

”这句话指的是精神世界的境界,是对世间的超越。

其次,在送别前,菩萨又说:“尘凡既隔,各自相安。

”这句话表达了“放下”的意思,表示人类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可以放下的。

三、文学表现在文学表现方面,西游记第九十章通过对行者离别、奋斗和重归三个环节的描写,表现了人物的成长、情感和转变。

行者能通过菩萨的教诲,克服困境,最终获得了金身。

这种过程中的成长必然伴随着情感的波动,行者在面对困境时会有过气馁的时候,但是,在菩萨的指引下,他能以敢为天下先的决心和坚定的意志度过此关,成为一个更加完整的人。

总结:本章节可以说是西游记的重要篇章之一,表达了禅宗中“舍得”和“放下”的思想,并通过行者的成长、情感和转变展示了人类在成长过程中的价值。

对于读者来说,这一章节同样可以给予启示,让我们明白人生中“舍得”和“放下”的重要性,以及在面对困境时坚韧不拔的意志才能战胜一切困难。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哪个佛教神仙的化身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哪个佛教神仙的化身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哪个佛教神仙的化身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部具有极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作品,它以独特的方式讲述了四位主角历险西行取经之路的故事。

其中,孙悟空这一角色因其个性鲜明,智勇无双以及强大的神通被广大读者所关注和喜爱。

孙悟空的身份一直是人们研究和讨论的话题之一,而根据小说描写及佛教传统,孙悟空被认为是佛教神仙菩提祖师的化身。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是取经团队的核心成员之一,他是唐僧师徒四人团结一心、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前往西天取得真经的重要力量。

他具有非常强大的神通和变化本领,能够七十二变、神通广大,且擅长猴棒之术。

这些特点在佛教传统中彰显着孙悟空与菩提祖师之间的联系。

根据《西游记》的描写,孙悟空的身世并不寻常。

他在蟠桃盛会上被观音菩萨选为天宫美猴王,并被赐予称号“齐天大圣”。

但他骄傲自大、作恶多端,最终被如来佛祖降服并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

佛祖降服孙悟空后,将其封为斗战胜佛,并让观音菩萨投胎于母猴肚中,孕育孙悟空。

在孙悟空被释放出来后,他开始了自己的修行之路,并从菩提祖师那里学到了神通广大的本领。

这使得孙悟空成为了修行道路上的重要人物,在帮助唐僧取经的过程中,他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保护了师徒四人的安全。

孙悟空作为菩提祖师的化身,他的形象在中国佛教传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佛教中,菩提祖师被称为菩提达摩,他是禅宗六祖,并被视为中国禅宗的奠基人之一。

菩提达摩是印度南天竺人,他传播了禅宗的法义,并对中国佛教产生了深远影响。

因此,孙悟空作为菩提祖师的化身,在《西游记》的故事中也体现了禅宗思想和佛教智慧。

孙悟空的形象也具有独特的佛教符号意义。

他头上的毫毛化作了他的分身,而佛教中也有所谓“毫毛大力士”的概念,指的就是孙悟空这样具有超凡力量和神通的存在。

此外,孙悟空乘坐的筋斗云象征着他的超凡能力和快速行动的本领,与佛教中修行者超越尘世、快速传达佛法的理念相呼应。

总的来说,根据《西游记》的描写以及佛教传统,可以确定孙悟空是佛教菩提祖师的化身。

解读_西游记_禅宗的心性修炼

解读_西游记_禅宗的心性修炼

158
2009 年第
5期
安徽文学
经 典 重 释
(十七回)七十八回开篇诗也说“一念才动生百魔。 ” ” 所以, 而生。 第五十八回, 两个孙悟空的故事, 耐人深思, 书中写道: 有。 : “悟空有不睦之心, 八戒、 沙僧亦有嫉妒之意, 师徒都面是背 非” , 正由此 “二心” 遂生出六耳猕猴假冒孙悟空打伤唐僧, 并 导出 “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 的美妙故事。 作者 并赋诗一首: “人有二心生祸灾。……禅门须学无心诀, 静养 婴儿结圣胎。 ” 细心品味, 这与 “心学” 之关联是十分紧密而明 显的。众生苦难的根源在于以自我为前提。若通达法性无 我, 则苦海波平, 爱河浪息。 又如 “观音院僧谋宝贝” 一回, 孙悟空将唐僧的锦斓袈裟 拿给观音院主看, 老和尚见了宝贝, “果然动了奸心” , 引得 “广 智” “广谋” 出奸计火烧唐僧师徒。 孙悟空得知后, 并没立即制 止, 却去请天王借了 “辟火罩儿” 罩住唐僧, 自己却 “望巽地上 吹一口气将去, 一阵风走, 把那火转到刮得烘烘乱着。 ” 将观音 观烧得 “处处通红” , 引得黑风山妖精来救火, 见到袈裟动了 心, 不救火, 不叫水, 拿起就跑了。引得唐僧西行又遭劫难。 这一回由袈裟为媒介, 引出和尚奸心, 以致身败名裂; 又引出 悟空 “起这不善之心, 只顾了自家, 就不管别人” , 引得妖怪窃 衣、 再添新劫难。这形象地证明, 为人须诚心正意, 方可避外 魔摄心, 去魔还须正心。 第十七回, 观音收黑熊精, 书中道: “那黑熊才一片野心今 日定, 无穷顽性此时收。 ” 均明白无误地说明, 修心才是人生最 佳的选择, 最理想的途径。 因此, 一部 《西游记》 说的就是修心 过程, 所取的佛经即是 《心经》 , 是人类实现自我、 走向圆满的 心路历程。 《心经》 是 《西游记》 反复写到的一部佛经, 作品以丰富多 彩的故事, 在洋洋八十余万言的字里行间, 充斥着 “心学” 的诸 多言词、 概念、 义理。 《心经》 是浮屠山乌巢禅师传授给唐僧的 (十九回), 他在西行途中时时念诵。 《心经》 大旨主 “色空” , 以 万法为心所幻造, 众生当打破此迷执“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色 : 即是空, 空即是色。 ……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 修炼心性, 驱除心中的迷惑, 是最为要紧的。从这个意义说, 一路去西天取经的历程, 不仅是以有字真经的取得为究竟, 而 且也是成佛成圣的心路历程。 或许西行本身的意义还远不及 这过程中所获得的内心觉悟。 小说中悟空多次表露此意, 如: 佛在灵山莫远求 , 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 , 好向灵山塔下修。 ( 八十五回 ) 作为师傅, 唐僧却往往无法参透此意, 虽然他诵经不辍, 反倒不及悟空一朝彻悟, 三十二回里师徒的对话便很可玩味: 师徒正行赏间, 又见一山挡路。 唐僧道“徒弟们仔细, 前 : 遇高山, 恐有虎狼阻挡。 ” 行者道: “师父, 出家人莫说在家话。 你记得乌巢和尚的 《心经》 云 ‘心无挂碍;无挂碍, 故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之言?但只是 ‘扫除心上垢, 洗净耳边尘, 不受 苦中苦, 难为人上人’ 。 ” 禅宗强调 “万法唯心” 、 “唯我独尊” ,认为 “心” 是世界的 本源, 万物都是由 “心” 触缘所现, 并无自性, 世界六尘而已, 乃 一心之迷妄所化, 本不实有, 念生即有, 念去即无, 世间万事万 物都是转瞬即逝的, 但同时也充分地肯定了人存在的价值和 主体地位, 从根本上否定了超越于世界之上的人格神和上帝 的存在, 否定了神权, 肯定了人权, 把现实个体的人当作主体 推上至尊的地位。禅宗信奉的 “万法唯心” 的世界观, 从根本 上确立了人的精神的主体地位。 人的主体精神作为世界观的 基石和核心, 支起了禅宗哲学辉煌灿烂的精神大厦; 它向世人 当头棒喝: 昂起你神圣的头颅, 做自己的主人! 修身诚意, 清心寡欲, 以求得精神的永恒至上, 这就从精 神上与传统的追名逐利、 蝇营狗苟划清了界限, 步入了近代新 兴人生价值取向的行列。孙悟空、 唐僧、 八戒、 白龙马的成长 过程, 孜孜追求的努力方向及克服困难、 永往直前的精神虽是 以修心为宗旨, 却以磨砺意志, 躬行践履的实践为基础, 证明 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奋斗努力中。 作者讴歌了取经路上的孙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禅宗视角下对《西游记》的主题反思
一立题原因
我们都知道,《西游记》不单单是一部神魔小说,它其实是在至简的故事里包含着至深的文化信息,在光怪陆离的表面之下折射出了哲理的意蕴,因此它所反映的主题具有多重性和深度性,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去诠释。

下面我主要是从禅宗的角度来讲述。

二禅宗简介
既然是要从禅宗的视角来解释《西游记》的主题,那么我首先对禅宗作一些简单的介绍
这里所说的禅宗是指中国的本土禅宗,先来说说本土禅宗的形成。

按照禅宗的传法谱系所说,本土禅宗起源于印度禅宗,经二十七代传至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终于到了中国,那菩提达摩也就是中国本土禅宗的初祖,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达摩祖师,这个谱系到底可靠不可靠,我们也不好去评说,不过根据现在一些学者的考证,中国本土禅宗的形成应该还可以追溯到更早。

现在说一下发展,自达摩向下传了五代,因为是一脉单传,所以在当时社会的影响并不是太广泛。

到了六组慧能禅师时本土禅宗才是真正在中国大陆站稳了脚跟,可以说是大放异彩吧。

因此在明代的时候禅宗对整个社会生活的影响不可谓不深,从当时王阳明根据禅宗而开创心学体系就可以看到其冰山一角。

所以这也是我为什么要从禅宗的视角下来审视《西游记》的主题。

禅宗有四句格言,分别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第一句是说禅宗的来源,后三句是讲主张的。

《西游记》文本中在很多地方都体现了这三句主张,具体在文本中的表现我们接下来再讲。

【下面我来解释下什么是禅。

禅:一词来源于梵文,音译叫做“禅那”,简称为禅。

根据佛经的评述禅大致有两层含义:
第一种与定相近,意思是要让心绪意念宁静下来;第二种与慧相近,但慧不是一般所说的知识或者是智慧,它是佛教特指的一种观照能力,简单说就是能力。

佛教讲由定发慧,就是把定视为了获得佛教慧的基本条件,这样讲这两层含义其实是有着递进的关系。


三无字经的真谛
我们先来说一下无字经。

不知道大家对《西游记》结尾时出现的无字经有没有感到很疑惑,当时阿难迦叶给他们师徒传经前先是问他们这么远来有没有给带来什么人事啊,悟空认为这简直就是在公然向他们索贿啊!对此就很气愤,非要拉着两位尊者到如来面前理论一番,好在唐僧和八戒悟净来劝悟空才算作罢,后来又是在几人好言劝说下两位尊者才是把真经给传了,但最后师徒几人经大鹏提示才发现他们原来受的真经竟是无字的,顿时就有了一种被人骗了的感觉。

这就让人感到很蹊跷了。

为什么阿难迦叶两位尊者要传给他们无字经呢?无字经难道就真的是如同悟空所说的是因为两位尊者没从他们师徒讨来好处就故意刁难,给了他们无字的白本来糊弄他们师徒呢?还是像燃灯古佛和如来所说的那是无字的真经呢?我个人从情感上来说是认同后者的。

怎么来解释无字白本是真经呢?从禅宗的主张上来解释就显得有些道理了。

《西游记》文本第八十五回有这么一处情节与禅宗的主张联系很密切,说是
有一天走在西行的路上,忽然有一座高山阻路,唐僧勒马道:“徒弟们,你看这面前山势巍峨,切需仔细!”行者就笑道:“放心!放心!,保你无事!”可唐僧还是免不了惊慌,行者就问他说:“你把乌巢禅师的《多心经》早已忘了?”行者接下来就说了那其中的四句颂子,具体就是: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行者继续说道:“心净孤明独照,心存万境皆清。

但要一片志诚,雷音只在眼下。


这么多主要想说明的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说佛在自己心里,只要潜行修行,即使不远去灵山,也可立地成佛。

这就体现了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主张。

那么显然禅宗是主张对心性的修行。

既然这种修行是一种个人的感悟,很显然用语言和文字来记录这种感悟就显得很困难。

因此禅宗就认为真正的大境界是没办法用语言来描述的,它只能是靠个人的开悟来领会,这也就有了不立文字的传统。

但不立文字归不立文字,佛经还是要读的,毕竟上根之人还是极少,多数人还是要靠参悟佛法来实现开悟。

从这个意义上讲怎样达到开悟的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个过程不仅需要参悟佛法,还需要个人的经历和生活体验,最后还要看慧根,看你究竟是不是修佛的这块料。

看重过程也是禅宗区别于其他佛门宗派的一个特点之一,从这一点看唐僧师徒一路克服艰难险阻这样一个过程,受尽诱惑不为所动,本身就说明了对佛法的一种领悟,在这个意义上,完成了过程就是求得了真经。

另外根据佛经中的空有观念的辩证关系来解释无字经的话,我们可以这样认为:
无字不为有
有本不为空
所以说无字经是符合佛家的最高境界的,说是真经一点都不为过。

四每一个人的真经
说完了无字真经,现在我们就该说一下从无字经的真谛中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启迪。

真经本无字,我们为之奋取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这个过程无疑是充满艰辛和磨难的,经受磨砺并有所成长其实不仅是个人价值的体现,同时因为目标的实现也会有其社会价值。

唐僧师徒四人的取经经历就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唐僧脱去了肉身凡胎,悟空脱去了顽劣,八戒和悟净不再因曾经的过错而继续受罚,这是他们个人的超脱,而之后取得真经普渡一方百姓又体现了广泛的社会价值。

因此,对于我们个人来讲,只要我们有所希冀,有所追求,心头都有一座灵山,那么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部西游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