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绝句》教案【市一等奖】
绝句的优秀一等奖说课稿

绝句的优秀一等奖说课稿《绝句的优秀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绝句的优秀一等奖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及设计理念《绝句》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开篇之作。
本单元的主题都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绝句》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
该诗画面明丽,语言形象,情感欢悦,意蕴畅达,描写了成都草堂明媚的春色,表达了诗人愉快的心情和对和平的向往。
新课程强调落实学生的主题地位,教师的职能不再是“教学生念书”而是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研究性地学习。
本节课的教学我充分体现以生为本,以读为本,以自主发展为灵魂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学习了本诗的色彩美,结构美,意境美。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掌握5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理解“含”的妙用。
2、能力目标: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心情。
3、情感目标:通过诵读古诗,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三)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从中感受春之美,大自然之美。
(四)、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诵全诗,使学生在朗读与想象中领悟诗的意境。
二、教法、学法叶老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的语文课一定要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
古诗的学习方法很多,本节课我教给学生最基本的学习方法,那就是: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
三、教学流程本课的教学,我力求把诗歌的美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
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整个教学程序我设计了5个环节。
激情导入——让学生期待美初读古诗——让学生体会本诗的色彩美再读古诗——让学生领悟本诗的结构美品读古诗——让学生感受本诗的意境美拓展迁移——让学生延伸美(一)激情导入——让学生期待美新课伊始,我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诗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人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今天我们又要让李白的好友——“诗圣”杜甫带领我们到四川成都浣花溪草堂去领略那里的美景,你们愿意去吗?不过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位大诗人及他的大作[课件出示杜甫简介,绝句简介](这样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二)初读古诗——让学生体会本诗的色彩美在初读古诗,读通古诗的同时,我让学生划出诗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再读,再体会。
统编版二年级下册课文 15古诗二首绝句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二年级下册课文15古诗二首绝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绝句》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会认“鹂"、“鹭”等生字,会写“含"、“岭”等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并能简单描述诗中景象。
(3)通过诗中意象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生字新词,并能正确书写。
(2)理解诗意,感受诗中的自然美。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深远意境。
(2)体会诗人杜甫的情感和创作背景。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创设春日情境①展示春景图片师:同学们,大家看大屏幕,这些图片展示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呢?生:春天!师:没错,这就是生机盎然的春天。
瞧,花儿绽放,绿草如茵,小动物们也都活跃起来。
②播放春天视频师:现在我们来观看一段视频,大家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
(播放视频)师:看完视频,大家是不是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和美好呢?(2)畅谈眼中的春天①提问引导师:那么,在你们眼中,春天是什么样的呢?有没有特别喜欢的春天的景象或者事物?②学生自由发言生1:我喜欢春天的花朵,五颜六色的,特别好看!生2:我喜欢春天的风,吹在脸上暖暖的,很舒服。
师:大家的回答都很有想象力,看来大家都对春天有着美好的感受呢!③引出新课师: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古诗,看看诗人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
请大家翻开课本,找到《绝句》这首诗。
(二)学习生字新词(1)认读生字,掌握字音①出示生字卡片,指导学生正确认读每个生字。
老师:同学们,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首诗里的生字吧。
请看黑板上的生字卡片,大家一起来读一下。
②强调易错字的读音,引导学生反复练习。
老师:注意,“鹭"字的发音是lù,不是lǜ,大家跟我一起读一遍。
(2)理解字义,组词造句①讲解每个生字的基本意思,并通过组词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老师:我们来看看“含”这个字,它表示包含、包容的意思。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15古诗二首《绝句》(一等奖创新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5古诗二首《绝句》(一等奖创新教案)绝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诗歌中的生字。
借助课件,图文结合,用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了解古诗,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美丽景象。
引导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读中感悟,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话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领略春天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通过学习本诗,领悟到古诗的对仗美,音韵美,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想象诗中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绝句》所描绘的情景。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以导为主,适时点拨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感受美1、做游戏说古诗。
(《锄禾》《春晓》《静夜思》)教师:孩子们,见到你们很高兴,早就听闻我们二年级(1)班的同学聪明能干,活泼可爱,今天左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你们欢迎吗?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好不好?请伸出你的双手,我说一,你们就说“我说二”,我说上句,你们说出下句,好吗?我说一(我说二),我说三(我说四),我说锄禾日当午(我说汗滴禾下土)我说谁知盘中餐(我说粒粒皆辛苦)我说春眠不觉晓(我说处处闻啼鸟)我说夜来风雨声(我说花落知多少)。
我说床前明月光(我说疑是地上霜)我说举头望明月(我说低头思故乡)你们对得又快又好,请把掌声送给自己。
2、介绍绝句。
我们说的这些古诗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绝句。
绝句是中国诗体名,每首有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写好诗以后没有另取题目,所以它的题目就叫《绝句》。
诗人是谁呢?——唐代诗人杜甫,他可会写诗了,被后人尊称为“诗圣”。
请打开书翻到72页。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探究美学法指导一: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三遍,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绝句》教学设计及反思二年级下册语文

《绝句》教学设计及反思二年级下册语文绝句教学设计一等奖第1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背诵古诗。
3.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的愿望。
2学情分析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古诗,也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他们基本能读懂古诗的大意。
但是对古诗所表达出来的意境、情感的体会能力还不强。
3重点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激趣导入背诵以前学过的描写春天的古诗导入。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古诗——《绝句》,板书课题。
活动2【讲授】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打开书第78页,生自由读古诗。
2.读生字。
3.把你认为难读的字告诉大家。
4.学生自由练读难读字。
5.小老师教读。
6.引导孩子们再读翘舌音、平舌音、后鼻韵的字。
7.指名读全诗、评价。
8.齐读全诗、读准字音。
活动3【讲授】三、再读古诗,读出节奏1.教师范读。
2.请学生说说教师读的节奏。
板书:七言诗二二三式3.生按照二二三式来画节奏。
出示:带有节奏线的古诗。
4.你能按照这样的停顿朗读吗?自己练习练习。
5.男、女同学比赛朗读,互相评价。
6.齐读古诗。
活动4【讲授】四、细读古诗,看图背古诗1.课件展示第一个画面。
(1)你们听,这是什么鸟儿在唱歌?瞧两只活泼可爱的黄鹂正在翠绿的柳树上啼叫!(学生猜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看着它们在树上欢快地唱歌,飞翔,你们心里一定也感到——(高兴、愉快)。
(2)指导学生用高兴、愉快的语气读第一句诗。
2.展示第二个画面。
(1)你们看蓝蓝的天空中飞来了一群——(白鹭),它们飞行时队伍的形状像什么?白鹭总是成群结队地飞,飞起来队伍总是那么整齐。
(学生猜诗句:一行白鹭上青天)(2)指导学生配上动作,读第二句诗。
3.展示第三个画面。
(1)师描述:一行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飞上蓝天,推开窗户,你们看到了?西岭的雪终年不化,即使炎热的夏天,上面也覆盖着厚厚的白雪,诗人看到如此奇特的景观,发出了由衷的赞叹——窗含西岭千秋雪。
二年级语文教案 绝句-市赛一等奖

《绝句》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绝句》是部编版教材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的第二首古诗。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所写,在此期间,诗人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绘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色。
同时,诗人舒畅愉悦的心情,也蕴含于写景之中。
整首诗对仗工整,朴实自然,一句一景,远景交错,动静结合,有声有色,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清新开阔的画卷。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两句诗是一组对仗句,意思是,两只黄鹂在翠柳树上欢快的歌唱,一行白鹭飞向高远高远的蓝天中。
诗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个颜色的词语,黄翠互衬,白青相应,“鸣”字让人感受到黄鹂歌声婉转动听,传出欢快愉悦的心情。
“一行白鹭”将视角从近处引向蓝天,引向高远处。
这两句诗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清新开阔的画卷。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两句诗也由对仗句构成,意思是透过窗户看见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外江面上停泊着,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
“含”字十分贴切生动,表明诗人是在屋内远望西岭,西岭雪山被包含在窗窗之中,像画框中镶嵌着一幅壮美雪山图。
“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
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二、学情分析: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在学习古诗方面学习经验还是太少,在朗读方面、诗意理解方面都有一定的难度。
他们虽然活泼好动,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
因此在具体课堂学习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借助课文插图,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对课文学习理解方面有一定的帮助。
同时,教师应发挥所长,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注重朗读方法,懂得划分节奏朗读古诗。
读出诗味,大致读懂诗意。
为今后学习古诗文培养兴趣,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绝”“鹂”等六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行”,会写“绝”字。
《绝句》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绝句》教学设计12教学目标常规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本,学会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维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说话写话的能力。
教学重点准确理解诗意,有感情地通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愉悦之情。
教学难点理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窗含”、“千秋雪”及相关诗句的意思。
教法设计情境导入法、朗读感悟法、合作交流法。
学法指导读一读、议一议、想一想、画一画。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设想鼓励学生图文对照,自读自悟,合作解疑来理解诗歌内容,通过朗读、想象来体会诗歌的意境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师导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创新发展一、谈话激趣,揭题解题。
1、谈话导入:现在什么季节?春天是什么样的?2、是呀,春天万物复苏、繁花似锦,到处都充满了生机!同学们都积累了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指名背诵。
3、师板书课题,解释“绝句”4、学生交流诗人杜甫的.资料,师补充。
二、自读自悟,学习古诗。
(一)绘一幅彩画1、初读全诗,要求把诗句读准确、读通顺。
2、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游戏识字,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识记生字。
3、字正腔圆地读给自己听,指名读古诗,正音。
4、读词语。
5、小组合作,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那些疑问。
6、质疑,交流对这首诗的疑问。
带着疑问再读古诗。
解决一些疑问。
7、师解说诗句的意思,生接诗句。
8、古人说:“诗不离画,画不离诗。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再读古诗并思考给这首诗配一幅画,你认为都应该画上哪些景物?关键是要说明自己的理由。
(二)品一幅彩画1、用波浪线画出诗中描写颜色的词语,从中体会诗中所描绘的亮丽色彩。
2、用单横线画出诗中描写动作的词语,从中体会动态画面的美。
3、用双横线画出诗中出现的数量词。
4、指导朗读,看动画听录音范读,指名读,挑战读。
5、试着背诵这首诗。
(三)展一片天地1、杜甫的诗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2、比较阅读。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5古诗二首绝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1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5古诗二首绝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绝句》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并正确朗读课文中的生字“鹂"、“鹭”、“泊”,并能够书写“黄”、“鸣"、“柳”等字。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绝句》全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3. 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激发他们对自然和古诗文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记忆《绝句》全文,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认识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理解诗歌中的关键字词。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理解诗中意象,如“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等,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
2. 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春天风景图片,激发兴趣①展示春日里柳树抽芽、鸟儿鸣叫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所看到的景象。
②询问学生对春天的感受,鼓励他们用词语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2. 介绍杜甫,铺垫背景①简述杜甫作为唐代诗人的身份,以及他的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②讲述杜甫创作《绝句》时的社会背景,让学生了解诗歌背后的历史情境。
3. 朗读示范,感受韵律①教师朗读《绝句》,注意语调和节奏,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②邀请学生跟读,教师及时纠正发音,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准确朗读。
4. 诗歌意境,引导想象①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述的景象,如黄鹂在柳树上鸣叫,白鹭飞向蓝天。
②通过提问,如“你觉得黄鹂为什么在柳树上鸣叫?"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5. 诗歌情感,引发共鸣①讨论《绝句》中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②通过师生对话,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感情,增强对诗歌情感的共鸣。
(二)朗读课文1. 引入新课,激发兴趣(1)通过多媒体展示春天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描述所看到的景象,如“嫩绿的柳树”、“飞翔的白鹭"等,以此激发学生对春天和诗歌的兴趣。
(2)简短介绍诗人杜甫的生平,以及《绝句》的创作背景,为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提供历史和文化背景。
统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五)15古诗二首绝句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五)15古诗二首绝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绝句》教学教案一、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阶段,对于具象、生动的教学内容具有较高的兴趣和好奇心。
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量,能够初步理解简单的诗句意思,但对于抽象意境的感悟和景物描写的运用仍存在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直观展示与情感体验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诗歌意境并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创作。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学过程中获得发展和提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绝句》,并背诵全诗。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诗中的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想象、感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力,学会运用景物描写的方法进行简单的创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绝句》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美的魅力,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三、教学重点1. 识字写字:让学生掌握诗中的生字,正确书写。
2. 理解诗意: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3. 朗读背诵: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四、教学难点1. 意境感悟:引导学生深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理解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 景物描写:让学生学会运用景物描写的方法进行简单的创作。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 展示春天美景,营造氛围为了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我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了一系列春天的美景图片,包括翠绿的柳树、欢快歌唱的黄鹂、蓝天下飞翔的白鹭以及覆盖着白雪的西岭山脉。
这些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画面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仿佛置身于春天的怀抱中。
2. 提问引导,分享感受在展示完图片后,我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这个问题立刻引发了学生的热烈讨论。
新编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绝句》 【市一等奖】优质课优质教案.doc

(2)学习3、4行
(1)理解千秋雪:
六、看图指导背诵。
1、师:诗人不是画家,但他仅仅用了二十八个字,就画出了一幅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绚丽多彩的图画。
2、配画背诵:①擦掉部分板书,留下景物的词背诵。看着板书为这幅图配上诗吧,先背给你的同桌欣赏欣赏!(同桌互背)(分小组背)
②全擦掉就留下简笔画。指名背诵(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③齐背
3、唱诗:唐人绝句大都配乐歌唱,所以,绝句也被人视作唐人乐府。想听吗?
解决疑难点
(一)学习1、2行。重点体会:(翠和青) (1)理解“翠”
(生:我要用绿色画柳树。)诗中就有一个字点出了柳树的颜色。①师:翠绿究竟是什么样的颜色呢。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②你喜欢这翠绿的颜色吗?为什么?
③我真佩服杜甫,他仅仅用一个翠字,就交代了作诗时的季节是(春天)④教师简笔画柳树(2)理解“青”①生:天应该画蓝色的。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一、看图猜诗,导入新课
Hale Waihona Puke 1、出示《鹅》《草》《望庐山瀑布》《咏柳》所配的图让同学们看图猜诗句。2、介绍杜甫
今天我们要来认识另一位唐朝的诗人,他和李白是唐朝乃至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大明星,他叫杜甫。(图片) 3、揭题。
像这样,每行有7个字的,我们把他叫做七言绝句。如果每行只有五个字,就叫做(五言绝句)。
一个“含”用得如此巧妙。通过这个含字,诗人把西岭雪山的美景牢牢地镶在了窗框里。透过窗户诗人还看到了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出示插图}(门泊东吴万里船)还看到了什么(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草堂前真是春意浓浓,除了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在这美丽的春天里,诗人还会看到什么样的春天景象呢!(说话练习) (4)引导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统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15 古诗二首 绝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15 古诗二首绝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15 古诗二首-《绝句》【教材分析】《绝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的古诗诵读,《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作品,该诗画面明丽,语言形象,情感欢悦,意蕴畅达。
【教学目标】学习古诗中的生字,弄清诗句的含义。
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
对比中品味用词,想象中感悟诗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透景悟情,通过图画再现诗人作诗的景象,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之处。
感受色彩美,色彩丰富,表达诗人欢快的心情。
对比中品味用词,想象中感悟诗情。
【教学过程】导入激趣。
孩子们,昨天我们学了一首诗,是杨万里写的。
同学们知道是哪一首吗?对,他写的诗像画画一样,里面有很多的颜色。
比如说到荷叶的颜色,你会想到这首诗中的哪一句话?那荷花呢?2.今天我们还要再学一首诗,这位作者也很像一位画家,因为他的诗中有很多很多的颜色。
名字叫绝句。
板书课题“绝",一类字,讲解,组词。
【设计意图:在比较中了解“绝句”。
在这一环节,首先回顾上节课《古诗二首》中学习过的第一首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点出荷花、荷叶的颜色丰富,由此引出今天学习的古诗“颜色还要多",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初步感知,认读词语,引读中感受对账。
由《经典诵读》中学生熟知的杜甫所写的另外一首《绝句》引入,引导学生质疑,自己发现问题,,由“五言绝句”引出“七言绝句"。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出示第一组词语黄鹂,白鹭。
学生读。
这两个事物的名称都和什么有关?怎么去分辨呢?根据图片认识。
白鹭长得很漂亮,而且喜欢一块儿活动,有时候会排成一字往天上飞,于是就有了一行白鹭上青天。
那么除了白鹭会上青天,看图(大雁、大树),他们也会怎样?可以改编诗句。
出示第二组词语:黄鹂白鹭翠柳青天在读的过程中有没有重要的发现?这几个词的第一个字都有什么特点?(颜色)词语放入前两句诗中再读。
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绝句》教案(精选11篇)

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绝句》教案(精选11篇)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绝句》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会认“绝、鹂”等6个生字,会写“绝、含”等4个生字,掌握“行”1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绝句》。
3.理解古诗《绝句》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二、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绝、鹂”等6个生字,会写“绝、含”等4个生字,掌握“行”1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绝句》,理解诗句的大意。
难点根据诗意想象画面,感悟春天的色彩明丽、景色迷人,感受诗人的心情。
三、复习导入1.小组比赛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填句: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揭示诗题“绝句”,简要介绍诗人杜甫。
四、自读古诗,初步感知1.自由朗读,画出生字新词。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
3.汇报生字词解决情况,教师相机强调。
“行”是多音字,在诗中读“háng”,还有另外一个读音是“xíng”,组词“行走”。
4.同桌互认生字新词。
5.指名读诗,齐读,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
五、图文对照,理解诗意1.老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观察插图,思考:画面上有哪些景物?(柳树、黄鹂、白鹭、积雪、船)2.看图思考:诗人是站在哪里看到这些景物的?(理解“窗含”“门泊”两个词语的意思)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
(先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根据学生的提问,师生一起答疑)4.看图读古诗,想象诗人欣赏大自然美景时的心情。
(让学生带着感情再读古诗)5.梳理诗句,说说诗意。
(出示课文插图,小组讨论,说说诗意。
)六、活动激趣,记诵诗句1.找对应的词语。
老师读一个词语,要求学生找出与它相对应的词语。
(如:两个——一行,黄鹂——白鹭,翠柳——青天,窗——门,西岭——东吴,千秋雪——万里船。
)2.师说生读。
(老师描述诗句的内容,学生读相对应的诗句)3.词语连诗。
二年级语文教案 绝句-一等奖

《绝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读准字音,了解字义,指导书写“鹂”“鹭”。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3、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古诗的兴趣。
4、通过对对联的反复吟诵和吟唱古诗的方法使学生熟背古诗,并领略古诗的魅力。
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正确书写生字“鹂”“鹭”。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懂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背诵古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
教学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使学生在朗读与想象中感受诗的意境。
2、背诵古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
教学准备:课件、作者相关资料、写作背景、配音朗读、春景图片、童声儿歌《绝句》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春天,是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更是个美丽的季节,(课件:绝句背景图,创设情境),你能告诉我,看了这幅画面,你想说些什么(太美了)是啊!这就是美丽的大自然,这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饱经了战乱之苦后重返四川成都草堂时所看到的周围美景。
于是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段流传古今的千古《绝句》。
齐读课题,读完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生:什么是绝句)1、绝句:是我国古代诗歌中诗体的一种,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就是杜甫的七言绝句。
这里的“绝句”是诗体的名称,并不是诗歌的题目,诗人兴之所至,来不及细想题目,就以“绝句”为题了。
2、简介杜甫。
出示杜甫的个人资料及写作背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初读感知:学生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请学生来试着读一读,并适时评价。
3、学习生字:出示“鹂”“翠”“鹭”“含”“岭”“泊”等生字。
组词,并理解字意。
指导书写“鹭”“船”,利用希沃授课助手展示学生的汉字书写。
4、认识了生字,现在你能把这首古诗读好吗指名读。
5、师范读,再请学生读。
6、同学们读的真好,因为诗歌美,景色更美,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草堂,去和他一同分享这天然之美。
杜甫的绝句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第1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第一首古诗《绝句》。
教学目标:1、能读懂古诗《绝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泊”的字音;能结合诗句理解“含、千秋、泊”等词语。
3、会背诵、默写《绝句》。
4、初步感受古诗中所描绘的景色。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1)说说学古诗的基本方法。
(2)揭题,板书:古诗二首(3)教师范读。
思考:这两首诗写哪个季节的景色?写了哪些景物?二、教学《绝句》。
1、解题:“绝句”是旧诗体裁之一,一首四句。
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
有的古诗按诗的'内容列题目,这首诗就用旧诗体裁做题目。
2、介绍作者:杜甫,唐代诗人。
这是他重返成都时写的。
他自幼好学,七岁就会吟诗,他的诗很有名。
3、初读古诗。
(1)自由读,拼读生字音节,观察插图,想想哪些地方你能读懂。
(2)检查自学效果。
认读生字和多音字“泊”。
(3)指名朗读古诗,说说哪些地方学懂了。
4、再读古诗,逐句理解。
(1)理解第1句。
问:“鸣”是什么意思?“翠柳”指什么?“鸣翠柳”怎么理解?回答后,教师小结:黄鹂,鸟的名称,又叫黄鹂,这句的意思是:两只黄鹂在翠绿色的柳丛中一唱一和地叫着。
(2)理解第2句。
问:“一行”是什么意思?“青天”指什么?“上青天”怎样理解?回答后教师小结:白鹭是一种颈和腿都很长的白色水鸟。
青天:蓝色的天空。
这句诗的意思是:一群白鹭在蓝色的天空中排成一字形飞翔。
(3)理解第3句。
问:“窗含”是什么意思?“千秋雪”指什么?回答后教师小结:窗含,从屋里往窗外看,外面的景物就像被窗口包含着。
也就是窗柜里围着的景物。
“千秋”指好多年。
这句诗的意思是:从窗口可以看见岷山终年不化的积雪。
(4)理解第4句。
问:“泊”是什么意思?“万里船”指什么?回答后教师小结:“泊”是船在岸边停靠的意思。
“东吴”是指古代吴国所在地,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在我国东部。
这句的意思是:门外江边停靠着远航东吴,行程万里的船只。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15.古诗二首《绝句》(一等奖创新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5.古诗二首《绝句》(一等奖创新教案)绝句教学目标1.通过联系生活、字源字理、词义延展等方法学习“绝”“鹂”“含”等7个生字,在田字格中正确、美观地书写“吴”“含”“岭”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背诵古诗,能根据古诗想象画面,感受春天景物的色彩明丽。
3.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歌中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根据诗句想象画面,理解诗句意境,感悟诗人的愉悦心情,以及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一)话题导入,发现诗歌的美1.美丽的风景在我们的生活中、大自然中随处可见,含苞待放的桃花,雄伟的高山,银装素裹的冬日。
古代诗人就用他们敏锐的眼睛,绝妙的语言,将这些美景化作诗篇流传后人。
刘老师带来了三幅画,你看着画,能想起哪些诗句?(生回答诗句)小结:这就是古诗最为神奇的地方——画中有诗!2.今天我们将欣赏另外一幅画,这幅画被诗人藏在古诗《绝句》中。
3.板书课题,读课题,识“绝”字(1)出示课题,指名读课题。
观察“绝”字,你有什么方法记住它?教师引导:绞丝旁和丝线有关,在古代“绝”的书写右边部分表示一个人拿着刀,是要做什么?学生交流,明确“绝”有“断”的意思。
(2)扩词巩固:根据这个理解,给“绝”组词。
(相机出示:“断绝”“拒绝”“绝交”……齐读)当然“绝”还有其他的意思,课后同学们可借助字典好好探索。
(3)解题《绝句》课题中“绝”就是“绝句”的意思。
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由四句组成,每一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称为五言绝句或七言绝句。
4.简介作者和创作背景杜甫,唐代诗人,“诗圣”。
有一天杜甫看到自己房子周围的春景,情不自禁,写下了这首小诗。
(二)初读古诗,感受音律美请同学们翻到第十五课借助拼音,自读古诗。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想一想诗里描写了哪些景物?用△△标记。
1.学习生字,读准字音。
(1)指名读古诗,了解自读情况,相机正音。
(2)归类识记,理出读音难点。
二年级下册古诗《绝句》教案(精选5篇)

二年级下册古诗《绝句》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下册古诗《绝句》教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二年级下册古诗《绝句》教案1【教材说明】《绝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的古诗诵读。
《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作品,该诗画面明丽,语言形象,情感欢悦,意蕴畅达,描写了成都草堂明媚的春色,表达了诗人愉快的心情和对和平的向往。
【学生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
【教学目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从学生的角度和课程阶段目标及教材特点,初步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本,学会生字。
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朗读时间活动,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诵读古诗,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设计理念】在低年级的古诗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是学生有感情朗读的重要前提,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在理解诗句上,结合画面让学生体会意境,在评价朗读中来提高学生诵读能力。
【教材说明】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现古诗内容。
【教学策略】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采用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学习方式。
根据以上分析,设计了情境激趣——自读古诗——感悟意境——拓展迁移的教学模式。
【教学流程】一、情境激趣揭示课题1、播放春景,引导想象: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春天是美好的季节,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我们边听音乐,边去找一找春天的足迹。
引导学生想象。
2、指名说自己眼中的春天。
《绝句》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绝句》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1、[注释]鹭:一种水鸟名,鹭鸶。
西岭:指岷山。
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靠。
2、[简析]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
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
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
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
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
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
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远景。
“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
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
“泊”,停泊着,但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
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3、[作者简介]杜甫,字子美,公元712年生于河南巩县(现巩义市)。
二十岁起,漫游吴越、齐赵。
746年赴京应试,落第后旅居长安十年。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逃往风翔投奔肃宗拜为左拾遗。
故世称杜拾遗。
后因得罪肃宗,被贬华州。
759年弃官西行,经天水同谷入蜀,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筑茅屋而居。
前后住了四年,写诗两百四十余首,其中包括《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
一度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765年携家经水路出蜀,至夔州又滞留二年。
出三峡后飘泊于荆、湘,以舟为家。
770年病逝于湘江舟中,卒年59岁。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战乱的时局把他卷入颠沛流离的人群中,使他真实而深刻地接触和认识了当时的种种社会景象。
他忧国忧时,挥毫赋诗,直书情怀。
二年级语文教案 绝句-说课一等奖

人教版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5.古诗两首《绝句》学校:北流市民乐镇南庆中心小学执教者:郑广梅【教学思想】针对学生文化底蕴薄弱,诗词形象思维能力差等特点,本课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等优点,采用图片、游戏等方式营造诗歌气氛,调动学生的情感。
本课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小结和学生的朗读、分析等互动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以期达到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的思想。
【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朗读古诗,结合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理解全诗的意思,感悟诗人情感,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古诗朗读视频、多媒体PPT课件学生准备:田字格本、铅笔【教学过程】一、导语揭题,激发兴趣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背古诗吗请同学们背诵描写春天的古诗。
(学生自由背诵,教师鼓励,并指名背)2今天带领大家走进一幅春天的画卷,3.出示课题《绝句》(板书课题,齐读两次)二、初读古诗(一)学习目标(二)朗读古诗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师范读,注意听老师读诗的节奏。
这首诗的节奏是223。
3.自由练读,注意节奏。
4.师生合作读。
5.指名一名同学来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诗句给我们勾勒了一幅怎样画面【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来朗读古诗,能有效的记忆和背诵古诗。
(三)走进作者和了解创作背景1.出示诗人简介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于“诗圣”。
【设计意图】杜甫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诗人。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有必要对其进行简单的介绍,为今后学习杜甫的古诗做铺垫。
2.了解创作背景这首《绝句》是1200多年前安史之乱得以平定的第二年写下的,那个时候是唐代的由盛变衰的时候,发生了安史之乱。
在安史之乱中杜甫就到处去流浪、漂泊。
二年级语文教案 绝句(省一等奖)

《绝句》吐鲁番市第五小学王小磊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7课《古诗两首——绝句》教学。
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感受祖国山河和大自然的美。
德育渗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法: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的意境。
学法: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读赏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学习绝句)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提问:老师知道你们都是爱学习的孩子,你们喜欢古诗吗那么有谁能为我们背诵一首学过的古诗呢请生背诵。
2、老师谈话,由古诗的感慨引到诗人,李白、杜甫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一个称“诗仙”,一个称“诗圣”。
他们俩漫游祖国的山山水水,写了许多著名的诗篇,你们读过他们的诗吗还想读他们的作品吗生答。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绝句”,课件出示并简要说说诗人杜甫(可先请生说说所了解的杜甫)。
二、自由读文,初步感知1、将诗句中要求会认的字词请学生读认,可简要说说识记方法,出示黄鹂和白鹭图片。
2、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再读正确,画好节奏,诵读这首诗。
3、指名朗读,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
(如“行”读xíng)4、师范读。
5、指名朗读。
师可跟读指导。
6、齐读古诗。
三、图文对照,理解诗意1、交流理解。
在小组里读读古诗,先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再提出不懂的地方,同学之间讨论、解疑,教师做点拨、讲解,在小组里解决不了的,或自己认为有意思的问题提出来,全班交流。
2、请生说说读懂的和不懂的。
课件出示插图,要求学生观察插图,思考:从画面上找找诗中的有哪些景物(柳树、黄鹂、天上飞的白鹭,山上的积雪,江面上的船)。
老师在学生回答后板书:黄鹂白鹭雪船3、学生理解诗句后,再请女生读读这句。
绝句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二下

绝句教案二下教学目标:1.了解绝句的特点和构成要素;2.学会识别和理解绝句的意境和冲击力;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绝句的基本结构和韵律特点;2.理解绝句的寓意和主题;3.提高学生创作绝句的能力。
教学难点:1.理解绝句的深层意义和情感表达;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课件、绝句范例和相关学习材料;2.学生准备了笔记本、作业本和绘画用具。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教师出示一幅中国画,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画中的景物。
然后与学生讨论中国画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画和诗歌一样,都能通过简洁的表达传递深刻的情感。
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绝句这一特殊的诗歌形式。
第二步:绝句的特点和构成要素教师介绍绝句的起源和发展,解释绝句的特点和构成要素。
以范例展示绝句的形式和韵律,让学生感受绝句简洁而含蓄的韵味。
第三步:绝句的意境和冲击力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绝句的意境和情感表达,通过多个范例让学生感受绝句的冲击力和情感张力。
同时,通过解读绝句的主题和隐喻,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第四步:绝句的写作技巧和创作能力培养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绝句的写作技巧和创作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思考个人的情感和体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让学生自主创作绝句,并进行相互欣赏和评价。
第五步:巩固与拓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绝句的分享和交流,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
同时,教师也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其他诗歌形式,如词、律诗等,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第六步:小结与反馈教师对本课的内容和学习效果进行总结,与学生共同回顾本课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针对学生的问题和困惑进行解答和指导,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欣赏绝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鉴赏能力;2.可以邀请专业诗人或诗词爱好者来学校开展诗歌创作与欣赏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3.组织学生进行绝句写作比赛,并对优秀作品进行展览和奖励,增强学生对绝句的学习兴趣。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5古诗二首--绝句》【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5古诗二首--绝句》
【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教学目标:
1. 认识“绝、鹂、鸣、含、岭、泊”这6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行”,会写“绝、含、岭、吴”这4个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绝句》,并背诵下来。
3. 能初步了解《绝句》中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绝句》,并背诵下来。
教学难点:能初步了解《绝句》中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作者
1. 激情导入,了解作者。
同学们,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黄鹂、白鹭、雪山、小船、柳树)
2. 介绍作者:唐代诗人杜甫就在这里生活。
3. 一天,诗人坐在家中向外望去,被外面的美景深深地吸引住了,提笔写下了这首古诗。
(板书课题,相机指导“绝”字的写法)
二、初读古诗,识字写字
1. 学生自由读古诗,圈出生字,看清字形,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 结合插图,学生认读生字和多音字。
(1)出示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画面,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2、学会本课中的7个生字,会写4个字。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绝句》所描写的景色。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一、看图猜诗,导入新课
1、出示《鹅》《草》《望庐山瀑布》《咏柳》所配的图让同学们看图猜诗句。
2、介绍杜甫
今天我们要来认识另一位唐朝的诗人,他和李白是唐朝乃至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大明星,他叫杜甫。
(图片) 3、揭题。
像这样,每行有7个字的,我们把他叫做七言绝句。
如果每行只有五个字,就叫做(五言绝句)。
今天我们就跟随这首《绝句》去欣赏草堂周围多姿多彩、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观吧。
二、初读古诗
1、打开书,把生字带入诗中,试着读一读,把音读准,把诗歌读流利。
2、2、指名带拼音读
3、正音
4、比较“含“和“岭”: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谁能用这2个字分别组个词呢。
5、出示图片,认识(黄鹂、白鹭)。
6、全班齐读。
三、通过过创设画面情境,整体感知,体会诗的意境。
1、师:这是一首很美的写景诗,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静静地听老师朗读,一边在脑海中想象出诗中所描写的画面。
2、师: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用上我仿佛的句式,说说看。
3、生说话练习。
4、朗读:(1)小组开火车读。
(2)齐读。
四、学习古诗,增强画面感。
1、师:在这首诗里边藏着很多的景物和很多的色彩。
我们打开书看看插图,并快速默读古诗,看看图上的这些景物藏在诗歌的什么地方?拿上笔,做上记
号。
2、如果你是画家你会用上哪些色彩给这些景物上色呢? (老师根据学生反馈边说边画简笔画)
解决疑难点
(一)学习1、2行。
重点体会:(翠和青) (1)理解“翠”
(生:我要用绿色画柳树。
)诗中就有一个字点出了柳树的颜色。
①师:翠绿究竟是什么样的颜色呢。
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②你喜欢这翠绿的颜色吗?为什么?
③我真佩服杜甫,他仅仅用一个翠字,就交代了作诗时的季节是(春天) ④教师简笔画柳树 (2)理解“青”①生:天应该画蓝色的。
②平时中,我们最常见的青表示什么颜色呢!(绿色)比如(绿色的山,比如绿色
的菜绿色的草) ③在这里(青天)的青,表示(淡蓝色)(有句古语是这样说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色是从一种叫蓝草的植物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所以青原
意就是指蓝色). (3)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3、4行
(1)理解千秋雪:
①生:雪山要画上白色。
②春回大地,冰雪融化,可是西岭山上为什么还堆积着厚厚的白雪呢?(因为雪没有融化) ③看,这就是西岭雪山,(出示雪山图片)他的最高峰海拔5364米,高耸入云。
那里气候寒冷、常年积雪。
春天到了,雪不会化,夏天到了,雪(不会化),秋天到了雪也(不会化),冬天到了,
雪(更不会化)。
就这样雪在山上也不知道积了多久。
哪个词点出积雪时间长(千秋)
这就是终年不化的(千秋雪)
④这西岭山该怎么画呢?要画高高的西岭山,山上覆盖着厚厚的白雪。
(2)理解万里船:
①谁来读读第4句诗,其他同学思考:这船要画在什么地方呢? ②这船将扬帆起航开往何处呢?(东吴)
③东吴就是今天的苏州一带。
从苏州到成都今天坐火车还要将近2天的路程,更何况,当时交通不便的唐朝。
更是路途遥远。
诗中哪个词点出了路途远呢?所以我们要画一只停在门前即将开往遥远的东吴的船。
(3)指导朗读(雪的厚,路的远)(多名读,男女生读) 五、描绘诗意,引读全诗
(1)同学们,此时我们的诗人是在哪里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呢?看看图,再读读古诗,看看诗中有没有交代。
(出示窗户图) (2)理解“含”透过窗户他看到了什么?(出示雪山)这西岭山上的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银白色的光,远远望去就象(一幅画)。
如果要把这幅画挂起来,供人们欣赏加点什么会更好呢!(画框装裱)透过窗户,远处这美丽的西岭雪景,尽收眼底。
如果说这雪山是一幅别致的高山雪景画。
那窗户就象什么(画框)把这美景镶在了窗框里。
这就是“窗含西岭千秋雪” (3)回顾全诗,拓展思维。
一个“含”用得如此巧妙。
通过这个含字,诗人把西岭雪山的美景牢牢地镶在了窗框里。
透过窗户诗人还看到了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看。
{出示插图}(门泊东吴万里船)还看到了什么(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草堂前真是春意浓浓,除了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在这美丽的春天里,诗人还会看到什么样的春天景象呢!(说话练习) (4)引导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六、看图指导背诵。
1、师:诗人不是画家,但他仅仅用了二十八个字,就画出了一幅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绚丽多彩的图画。
2、配画背诵 :①擦掉部分板书,留下景物的词背诵。
看着板书为这幅图配上诗吧,先背给你的同桌欣赏欣赏!(同桌互背)(分小组背)
②全擦掉就留下简笔画。
指名背诵(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 ③齐背
3、唱诗:唐人绝句大都配乐歌唱,所以,绝句也被人视作唐人乐府。
想听吗?
七、总结:学习古诗不仅仅是在书中,在课外书中,你也可以读到很多的古诗,
在和爸爸妈妈去各处旅游的时候,在旅游胜地也可以看到很多的名人名家留下的经典作品,我想学古诗就是要在生活不断地积累,那么你的古诗就会越学越
好。
八、作业 1、背诵古诗
2、找出杜甫的其他3首古诗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