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法PPT
拔罐疗法PPT医学课件

提示:操作完毕后,嘱患者穿宽松衣服,
避免摩擦患处,三小时内勿洗浴。
此法应特别注意火罐的清洁与消毒。
22
(四)咳嗽
*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咯吐 痰液而言,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
*分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 *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
28
5.如此往返推拉10~15次,反复操作,直至 皮肤深红或紫色为度。
6.然后于腰部脊柱两侧同法操作,起罐后, 擦净润滑剂。
7.1周1~2次,5次为一疗程。
*提示:适当可配合痛点刺络放血疗法,每
次以2~3点为宜。
29
谢 谢!
30
类病证。 *表现为肩背部重痛、酸麻、拘急,或麻木
不仁及不用。 *本病相当于西医的背筋膜炎等。
27
常用走罐及留罐法。
操作步骤:
1.患者取俯卧位,背腰部皮肤充分暴露。 2.先在背腰部正中均匀涂抹液体石蜡等润滑 剂, 3.用闪火法将中号玻璃罐扣在督脉上, 4.医者左手扶住患者肩部,右手握住火罐, 缓慢沿督脉推进或拉回,
7
闪罐:
将罐快速拔住后,又立即取下,再迅速拔 住,如此反复多次地吸拔5-10次,直至皮肤潮为 度。
8
刺络拔罐:
将应拔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或粗毫 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刺,然后将火罐快速吸 拔在点刺的部位上,使之出血,加强刺血治疗的 作用。一般留置5~10分钟。
9
三、适应证
感冒、头痛、不寐、咳嗽、哮喘、胃脘痛、 呕吐、泄泻、眩晕、胁痛、水肿;落枕、颈椎病、 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急性腰扭 伤、坐骨神经痛、风湿关节痹痛、痛经、牛皮癣、 带状疱疹等。
拔罐法ppt课件

拔罐法原理及适应症
拔罐法原理
通过罐内负压和温热作用,使局部毛孔、汗腺开放,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旺盛,从而促 进体内废物、毒素的加速排出;同时,通过刺激体表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脏腑功能协调,达到阴阳平 衡的状态。
拔罐法适应症
拔罐法适用于多种疾病,如感冒、咳嗽、哮喘、头痛、风湿痹痛、腰背痛、腹痛、胃痛、泄泻、痢疾、痛经、中 风偏瘫等。此外,还可用于预防保健,如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等。
拔罐器具使用注意事项
操作前检查
使用前检查拔罐器具是否完好无 损,如有破损应及时更换。
消毒处理
拔罐器具使用前应进行消毒处理, 以避免交叉感染。
避免烫伤
拔罐时应注意火罐的温般每次510分钟即可,避免长时间拔罐导
致皮肤损伤。
03
拔罐法操作技巧与步骤
拔罐法ppt课件
目 录
• 拔罐法基本概念与原理 • 拔罐器具介绍与选择 • 拔罐法操作技巧与步骤 • 拔罐法在临床应用及案例分析 • 拔罐法安全问题及预防措施 • 拔罐法发展趋势及展望
01
拔罐法基本概念与原理
拔罐法定义及作用
拔罐法是一种利用燃烧、抽吸、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 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患处、穴位),产生广泛 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瘀血现象,而达到防病治病、强壮身体 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者的舒适度。
03
融合创新
拔罐法将与其他中医疗法和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形成融合创新的治疗
模式。例如,拔罐法与针灸、推拿等疗法的结合,可以形成综合性的治
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
拔罐法创新点及研究方向
创新点
拔罐法的创新点主要包括拔罐器具的创新、 操作方法的创新、治疗领域的拓展等。例 如,开发新型拔罐器具,提高拔罐的舒适 度和安全性;探索新的操作方法,如动态 拔罐、穴位拔罐等,以增加拔罐法的疗效 和适应症;拓展拔罐法在治疗领域的应用, 如将拔罐法应用于美容、减肥等领域。
2024版拔罐法课件课件完整版

2024拔罐法课件课件完整版目录•拔罐法基本概念与原理•拔罐法常用器具及选材•拔罐法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拔罐法在临床应用中的案例分析•拔罐法与其他治疗方法的结合应用•拔罐法在现代医学中的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01拔罐法基本概念与原理拔罐法定义及作用拔罐法定义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汽等方法造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体表的一定部位,以产生良性刺激,达到调整机体功能、防治疾病目的的外治方法。
拔罐法作用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
其适应范围较为广泛,一般多用于风寒湿痹、腰背肩臂腿痛、关节痛、软组织闪挫扭伤、伤风感冒、头痛、咳嗽、哮喘、胃脘痛、呕吐、腹痛、泄泻、中风偏瘫等。
拔罐法原理与操作技巧拔罐法原理通过物理的刺激和负压人为造成毛细血管破裂淤血,调动人体干细胞修复功能及坏死血细胞吸收功能,能促进血液循环,激发精气,调理气血,达到提高和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操作技巧包括选穴、留罐时间、拔罐力度等。
在操作过程中,医者需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以及拔罐部位的不同,灵活掌握拔罐技巧。
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多用于风寒湿痹、腰背肩臂腿痛、关节痛、软组织闪挫扭伤等局部病证,也可用于伤风感冒、头痛、咳嗽、哮喘、胃脘痛、呕吐、腹痛、泄泻等全身病证。
禁忌症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患者禁用;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禁用;孕妇腹部、腰骶部禁用。
02拔罐法常用器具及选材竹罐陶罐玻璃罐常用拔罐器具介绍采用直径3~5厘米坚固无损的竹子,制成6~10厘米长的竹管,一端留节作底,另一端作罐口,经多种制作工艺后做成的管壁厚度约2~3分米的竹罐。
这种竹罐的优点是不易摔碎,取材容易,制作简便,价格便宜。
缺点是铁爆裂漏气。
由陶土烧制而成,口底平正,里外光滑,厚薄适宜。
此罐适用于火力排气法。
采用耐热质硬的透明玻璃制成,形状如笆斗,肚大口小,口边微厚而略向外翻,大小分3、4、5号。
优点是质地透明,使用时可以窥见罐内皮肤的瘀血、出血等情况,便于掌握拔罐治疗的程度。
拔罐疗法课件ppt课件

注意保暖
拔罐后身体较为虚弱, 应注意保暖,避免风寒 侵袭。
饮食调理
拔罐后饮食宜清淡,避 免辛辣、生冷等刺激性 食物。
适当休息
拔罐后应适当休息,避 免过度劳累。
提高拔罐疗法安全性和有效性措施
专业培训
确保操作人员接受过专业拔罐培训,具备相 关技能和知识。
个体差异考虑
规范操作
严格按照拔罐疗法的操作规范进行,避免随 意性和不规范性。
注意事项
拔罐前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体质情况,选择合适的拔罐器具和拔罐方法;拔罐时要选择肌肉丰厚、没有毛 发和骨骼突出的部位;拔罐时要保持室内温暖避风,避免患者受凉;拔罐后要让患者休息片刻再走,不要 立即进行剧烈运动或洗澡等。
03 拔罐操作技巧与规范流程
操作前准备工作
01
02
03
确定拔罐部位
根据病情和患者体质,选 择合适的拔罐部位,一般 选择肌肉丰满、毛发较少 的部位。
03
机械刺激作用
拔罐时,罐体在皮肤上产生的压力、牵拉力等机械刺激作 用,可以刺激皮肤和穴位,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缓解疼痛 和肌肉紧张。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拔罐疗法适用于多种疾病和症状,如感冒、咳嗽、哮喘、颈椎 病、肩周炎、腰肌劳损等。同时,拔罐还可以用于预防保健和 美容美体等领域。
禁忌症
虽然拔罐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外治法,但也有一些禁忌 症需要注意。如高热抽搐者、孕妇的腹部及腰骶部、皮肤溃疡 或过敏者禁用拔罐疗法。此外,对于某些特殊疾病和症状,也 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拔罐治疗。
准备拔罐器具
检查拔罐器具是否完好, 有无破损或裂纹,确保拔 罐器具安全可靠。
消毒处理
对拔罐部位和拔罐器具进 行常规消毒处理,防止感 染。
拔罐疗法ppt课件完整版

多元化宣传手段
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进行宣 传推广,包括社交媒体、广告 、义诊活动等,提高拔罐疗法 的知名度。
合作与联盟
与相关医疗机构、保健中心、 养生会所等建立合作关系,共 同推广拔罐疗法,扩大市场份 额。
打造品牌形象
通过优质的服务、专业的技术 和良好的口碑,树立拔罐疗法 的品牌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
拔罐疗法安全性 及规范化研究
加强拔罐疗法安全性评估, 制定拔罐操作规范,提高拔 罐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推动拔罐疗法的标准 化和国际化发展,让更多人 受益于这种绿色、安全的中 医治疗方法。
06 拔罐疗法市场推广与培训教育
拔罐疗法市场推广策略
制定明确的市场定位
根据拔罐疗法的特点和目标受 众,制定清晰的市场定位策略
操作规范
01
拔罐疗法需遵循严格的操作规范,包括拔罐部位、拔罐时间、
拔罐力度等,以确保安全有效。
禁忌症与慎用情况
02
了解拔罐疗法的禁忌症和慎用情况,如皮肤破损、过敏体质、
孕妇等,避免不当使用导致不良后果。
消毒与清洁
03
拔罐前需对拔罐器具和拔罐部位进行彻底消毒和清洁,防止感
染。
拔罐疗法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
对学员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包括理论考试 和实际操作考核,确保学员达到培训要求。
拔罐疗法在医疗保健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地位
拔罐疗法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在医疗保健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临床治疗 和康复保健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用
拔罐疗法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对于多种疾病 具有显著疗效,如感冒、咳嗽、哮喘、胃痛、腰痛等。同时,拔罐疗法还可以调 节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拔罐疗法 ppt课件 共39页

禁忌证:高热抽搐,凝血机制障碍患者,皮肤过敏、
溃疡破溃处、水肿、肿瘤和大血管处,孕妇的腹部 及腰骶部等均不宜拔罐。
17
一、拔火罐法
(三)操作前准备 患者准备:患者信息、操作事宜、皮肤、体位、二便 用物准备:罐具、止血钳、酒精棉球、火柴、小口瓶 环境准备:室温适宜、隐私保护。 操作者准备:仪表整齐、洗手、戴口罩。
近年来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拔罐疗法向国外传播应 用,并依托其特殊优势,成为了世界医学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
6
二、拔罐疗法的作用原理
中医理论对拔罐疗法的认识
拔罐疗法遵循中医理论,在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的 指导下,用罐具通过吸拔病变部位或特定经络、穴位,将充 斥于体表的病灶及经络、穴位乃至深层组织器官内的风寒、 瘀血、热毒、脓血等排出体外,使邪出正复,气血疏畅。
22
一、拔火罐法
(六)不良反应及处理
1.局部不适、晕罐 局部发热、发紧、发酸、疼痛较明显时,应取下重拔; 有晕罐先兆时,应及时起罐,协助患者平卧,轻者饮温
开水,静卧片刻即可恢复,重者应立即做相应的处理。 2.烫伤 如局部出现小水泡,可不必处理,待自行吸收; 如水泡较大,应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无菌注射器吸出液
拔罐疗法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牟善芳 主任护师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罐法概述 第二节 拔罐法
2
教学目标
1. 了解罐具种类及拔罐疗法的分类。 2. 掌握拔火罐法。 3. 熟悉负压吸罐法和平衡火罐法。
3
罐法概述
一、拔罐疗法的源流
【古代】
拔罐疗法古称“角法”; 晋代医家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记载用牛角制罐拔脓
《拔罐法课件》PPT课件

摇罐 提罐 旋罐 排罐
2018/10/7
10
2018/10/7
11
2018/10/7
12
2018/10/7
1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18/10/7
14
2018/10/7
15
2018/10/7
16
2018/10/7
17
2018/10/7
18
2018/10/7
19
2018/10/7
Function and indication of cupping 作用原理 刺激皮部与络脉 负压作用 A)气体交换 B)自家溶血 a.刺激神经末稍、 b.类组织胺物质刺激机体器官 温热作用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2018/10/7 6
治疗作用 通经活络
行气活血
消肿止痛、祛风散寒 适应范围:无痛创 简便易行
Cupping Therapy
2018/10/7
1
一、罐的种类(Types of cups)
竹罐 陶罐 玻璃罐
抽气罐 多功能罐 替代罐
2018/10/7
2
二、拔罐方法
1.吸罐
吸力
火罐法(fire-cup method)
闪火法:罐口 酒精 投火法/贴棉法
煮罐法( fire-removing method) 抽气法(drawn-qi method)
2018/10/7
7
四、注意事项:
拔罐的部位 罐的选择(种类\大小) 水泡的处理 不宜拔罐的部位与疾病 孕妇的禁忌
2018/10/7
8
关于水泡的几个问题
影响起泡的因素:疾病与部位、时间、季节(夏季) 颈椎病:大椎、肩胛岗上方 泡液的颜色:清水样(未见细胞) 浅黄(少量红细胞) 橙黄(5-10个红细胞) 浅红(20-35个红细胞) 暗红(红细胞满视野) 泡液为单纯组织液或组织液+含量不等的血液 软组织劳损一般出现软组织水肿等无菌性炎症变化、 吸取组织液可减轻或消除无菌性炎症的状态 水湿、痰浊之邪、瘀血 中国针灸 1998-11-663
中医八大护理之一拔罐疗法ppt课件

04
拔罐器
选择合适的拔罐器,如玻璃罐 、竹罐等,确保其密封性能良
好。
酒精棉
用于点燃后加热拔罐器,使其 产生负压。
纸巾
用于擦拭拔罐部位和拔罐器。
毛巾
用于覆盖拔罐部位,防止烫伤 。
拔罐的操作步骤
确定拔罐部位
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穴位或肌肉丰厚处进行 拔罐。
清洁皮肤
用毛巾擦拭拔罐部位,保持皮肤干燥清洁。
涂抹酒精
用酒精棉球涂抹拔罐部位,点燃后迅速将拔罐器 扣在相应部位。
固定拔罐器
确保拔罐器紧密吸附在皮肤上,避免漏气。
观察反应
观察拔罐部位的颜色变化和患者的反应,如出现 异常应立即停止拔罐。
取下拔罐器
等待一段时间后,用纸巾擦拭拔罐部位,然后轻轻取下 拔罐器。
拔罐的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95% 85% 75% 50% 45%
调节身体机能
通过拔罐刺激身体特定穴位和经络,调节人体内部 机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拔罐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感冒、咳嗽、哮喘、慢性胃炎、 消化不良、神经衰弱、月经不调 等。
禁忌症
高热、抽搐、痉挛、皮肤过敏、 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的部位 等。
02
拔罐疗法的操作方法
拔罐工具的准备
01
02
03
乳腺增生
拔罐可以缓解乳腺增生症 状,减轻乳房疼痛和肿胀 感,改善乳房健康。
04
拔罐疗法的优势与局限性
拔罐疗法的优势
01
02
03
04
操作简便
拔罐疗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 技巧,只需一个拔罐器即可进 行操作,方便快捷。
适用范围广
拔罐疗法适用于多种疾病和症 状,如感冒、咳嗽、肌肉酸痛 等,且对于一些慢性病也有一 定的缓解作用。
拔火罐PPT共24张(2024)

探索拔火罐与针灸、推拿等中医传统疗法的联合应用模式,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治疗效果 。
拔火罐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将拔火罐与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探索其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应用前 景。
35
THANK YOU
2024/1/30
36
实践操作中的体验
在实践操作中,学员们亲身体验了拔火罐的独特魅力,感 受到了其在缓解疲劳、舒筋活络等方面的显著效果。
对未来学习的展望
学员们表示将继续深入学习中医传统疗法,努力掌握更多 的技能和方法,为传承和弘扬中医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33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医传统疗法的普及与推广
随着人们对健康观念的转变和对中医文化的认可度不断提高,中医传统疗法将在未来得到更加广泛的普及和推广 。
常用拔罐部位
背部、腰部、肩部等肌肉 丰厚处
2024/1/30
穴位选择原则
根据病情和经络理论,选 择相应穴位进行拔罐
常见穴位
大椎、肺俞、心俞、肝俞 、肾俞等
14
拔罐前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拔罐器具准备
选择合适大小的火罐,检查罐 口是否光滑,有无破损
患者准备
排空大小便,穿着宽松舒适的 衣服,取适宜体位
拔罐时间,以减少不适反应。
2024/1/30
29
拓展应用范围,探索新领域
2024/1/30
拓展一
01
将拔火罐应用于美容领域,通过刺激面部穴位和经络,改善肌
肤状态。
拓展二
02
将拔火罐与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相结合,形成综合治疗方案
,提高治疗效果。
拓展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拔罐法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一、拔罐法
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 抽气等方法排 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 的腧穴或病患处,使局部皮肤充血或瘀 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罐法的发展
起源:先秦古人,角法、吸筒疗法、火罐气。 最早记载见于马王堆《五十二病方》。如治疗
留 罐 法 罐子吸附在皮肤上后保留 10-15分钟再起下
走 罐 法 罐子吸附在皮肤上后用手 推动罐子在皮肤上移动
闪 罐 法 罐子吸附在皮肤上后立即 起下如此反复多次
刺血拔罐法
先用三棱针或梅花针刺破 皮肤再将罐子吸附在皮肤 上将血拔出
要有一定的吸附力以 镇痛祛寒 防中途脱落;留罐时 各类痛证 寒证 间不宜过长,防止起泡
中心的部位上
确,不能碰到针
七、起罐方法
九、注意事项
(一)罐子的检查 (二)部位的选择 (三)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四)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拔罐的人群和疾病
谢谢聆听
涂抹介质要均匀,罐 的吸附力要恰当,移 动时应有向下的压力, 速度不易过快
活血通络
外感高热,瘀血内 阻,经络气血运行不 畅
掌握好拔罐和起罐的 祛风解表
时机,动作要连贯
外感,麻痹不仁,
不宜留罐的患者
罐子要吸附在刺出血 泻实清热 的部位;要有一定的 热证 实证 吸附力
留针拔罐法 留针时将罐子拔在以针为 罐子吸附的部位要准 加强针刺作用
痔疾“以小角角之”。 形成及发展: 先秦:角法 东晋《肘后备急方》:兽角罐。 唐宋、明清:普及竹筒罐、水角、陶罐。 近现代:玻璃罐、金属罐、抽气罐等等
原理
气体热胀冷缩 的原理
大气压强的作用
二、拔罐的作用
开泄腠理 扶正祛邪 疏通经络 调整气血
三、拔罐的适用范围
外科病症 内科病症
各种疾病导致 的颈肩腰腿关
节疼痛
感冒,头痛, 咳嗽,哮喘, 胃脘痛,泄泻
四、罐的种类
电罐
玻璃罐
陶罐 竹罐 抽气罐
竹罐 陶罐 玻璃罐
抽气罐
罐的比较表
出现时间 优 点 缺 点
继兽角后,隋 轻巧价廉,不 易爆裂,漏气,
唐时期
易摔坏
吸附力不大
继竹罐后,清 吸附力大 代出现
质地较重,易 摔坏
现代
可以直接从外 导热快,易摔坏 部观察罐内的 情况
近年来
使用方便安全 不便于消毒 不易碎
五、罐的吸附方法
火吸法
水吸法 抽气法
闪火法
投火法
滴酒法
贴棉法
闪火法
投火法
滴酒法
贴棉法
水吸法
蒸汽
抽气法
六、拔罐方法
留罐法
闪罐法
走罐法
留针拔罐法
刺血拔罐法
留罐法--单罐、多罐
走罐法
闪罐法
刺血拔罐法
留针拔罐法
拔罐方法比较表
含义
操 作 要 点 作用及适用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