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用急救技术

合集下载

常用的中医急救措施

常用的中医急救措施

常用的中医急救措施中医急救措施是指在紧急情况下,采用中医理论和方法进行救治的方法。

中医急救措施广泛应用于各种急性疾病和意外伤害的处理中。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医急救措施。

1. 中医急救措施之一:止血法止血是中医急救中的重要环节。

常用的中医止血方法有穴位止血、药物止血和中药敷贴止血等。

穴位止血是通过按压特定的穴位来达到止血的目的,如合谷穴、曲池穴等。

药物止血主要是应用中药内服或外用的方法,如用龙胆草煎汤内服,或将蒲黄粉敷于出血部位等。

中药敷贴止血是将具有止血作用的中药研磨成粉末,与适量的水混合后敷于出血部位。

2. 中医急救措施之二:急救穴位按摩中医急救中,穴位按摩是一种常用的急救措施。

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气血运行,缓解疼痛,促进病情的好转。

常用的急救穴位按摩包括太冲穴、涌泉穴、曲池穴等。

按摩时可以用拇指或食指适度用力按压穴位,每次按摩约1-2分钟,每天可进行多次。

3. 中医急救措施之三:中药煎汤中药煎汤是中医急救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将中药配方煎煮后服用,可以起到清热解毒、祛邪散结、活血化瘀等作用。

常用的中医急救煎汤包括麻黄汤、桂枝汤、白虎汤等。

煎汤时,应按照医生的指导将中药材加水煎煮,煎煮时间和火候要掌握好,煎好后过滤出药液,温热服用。

4. 中医急救措施之四:中药外敷中药外敷是中医急救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将中药研磨成粉末,加水调成糊状后敷于患处,可以起到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

常用的中医急救外敷包括蒲黄粉敷贴、红花油外敷等。

外敷时,应将中药糊敷在患处,用纱布或绷带固定好,每天更换一次。

5. 中医急救措施之五: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急救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气血运行,促进病情的好转。

常用的中医急救针灸包括三针、五针、七针等。

针灸时,应选择合适的针具,准确找到穴位,适度用力刺激,每次针灸时间约15-30分钟。

以上是常用的中医急救措施,但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急救方法,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常用的中医急救措施

常用的中医急救措施

常用的中医急救措施中医急救措施是指在突发疾病或急性病情加重时,通过中医的方法进行紧急救治,以缓解症状、稳定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医急救措施。

1. 中医急救措施之拍打法拍打法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急救技术,适用于各种急性疾病和突发病情。

拍打的方式可以是用手掌或者拳头轻拍患者的背部、胸部或者其他部位,以刺激患者的经络和穴位,促进气血流通,达到急救的效果。

例如,在中暑时可以用手掌拍打患者的头部和背部,帮助散热降温。

2. 中医急救措施之按揉法按揉法是指用手指或手掌按压、揉动患者的经络和穴位,以调理气血、舒缓症状。

按揉的力度要适中,可以根据患者的反应进行调整。

例如,在急性胃炎发作时,可以用手指按揉患者的足三里穴和中脘穴,以缓解胃痛和恶心。

3. 中医急救措施之针灸法针灸法是中医急救中常用的一种疗法,通过刺激穴位来调理气血、平衡阴阳,以达到急救的效果。

在急性心绞痛发作时,可以选择刺激合谷穴和内关穴,以缓解胸痛和胸闷的症状。

4. 中医急救措施之中药煎剂中药煎剂是中医急救中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将中药煎煮成药汤,让患者口服来缓解症状和病情。

例如,在急性咳嗽发作时,可以用川贝母、杏仁等中药煎剂,以缓解咳嗽和咳痰的症状。

5. 中医急救措施之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急救中常用的一种手法,通过按压、揉动和推拿患者的身体部位,以调理气血、舒缓症状。

在急性扭伤时,可以用推拿按摩的方法来缓解疼痛和肿胀。

6. 中医急救措施之穴位救治穴位救治是指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达到急救的效果。

例如,在中暑时可以刺激足三里穴和合谷穴,以缓解头晕、恶心等症状。

在急性心梗发作时,可以刺激内关穴和太渊穴,以缓解胸痛和胸闷。

总结:中医急救措施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通过拍打、按揉、针灸、中药煎剂、推拿按摩和穴位救治等手段,来缓解急性疾病和突发病情。

这些方法可以起到舒缓症状、稳定病情的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来选择合适的急救措施。

常用的中医急救措施

常用的中医急救措施

常用的中医急救措施中医急救措施是指在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等急性情况下,通过中医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紧急救治的措施。

中医急救措施主要包括中药、针灸、推拿、拔罐等多种方法,下面将详细介绍常用的中医急救措施。

1. 中药急救措施:中药急救是中医急救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中药急救措施包括中药煎剂、中药外敷、中药熏洗等。

例如,在急性胃炎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黄连汤来缓解胃部疼痛和消炎作用;在急性扁桃体炎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银翘解毒片来缓解咽喉疼痛和抗炎作用。

中药急救措施需要根据具体疾病情况和个体差异来选用合适的中药,并遵循中医的用药原则。

2. 针灸急救措施:针灸是中医急救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针灸急救主要通过刺激人体穴位来调节气血运行,以达到缓解症状和促进病情恢复的目的。

例如,在急性腰扭伤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刺激腰部的腰俞穴和肾俞穴来缓解疼痛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针灸急救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操作,确保安全和疗效。

3. 推拿急救措施:推拿是中医急救的常用手法之一。

推拿急救主要通过按摩和推拿人体特定部位来改善气血运行和调节脏腑功能,以达到缓解症状和促进病情恢复的目的。

例如,在急性肩周炎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按摩和推拿肩部的肩井穴和天宗穴来缓解疼痛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推拿急救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操作,确保安全和疗效。

4. 拔罐急救措施:拔罐是中医急救的特殊疗法之一。

拔罐急救主要通过在特定部位使用拔罐器具,产生负压效应,以促进局部气血循环和消除淤血瘀阻,从而缓解症状和促进病情恢复。

例如,在急性肠胃炎的情况下,可以在腹部使用拔罐器具来促进肠胃蠕动和缓解腹痛。

拔罐急救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操作,确保安全和疗效。

总结:中医急救措施是一种传统而有效的紧急救治方法,在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等急性情况下发挥着重要作用。

常用的中医急救措施包括中药、针灸、推拿、拔罐等多种方法,不同的疾病症状需要选用合适的急救措施,并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操作,确保安全和疗效。

中医急救方法

中医急救方法

中医急救方法中医急救方法是指在紧急情况下,采用中医药理论和技术进行急救的方法。

中医急救方法注重整体观察和辨证施治,以平衡和调理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等方面的失衡,以达到缓解症状、稳定病情、挽救生命的目的。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医急救方法。

1. 中医急救常用穴位按摩法:中医急救中,穴位按摩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例如,在中风的急救过程中,可以通过按摩手太阴肺经的“尺泽”穴位来缓解症状。

具体方法是用拇指按压尺泽穴位,每次按压约10秒钟,每天多次重复按摩。

这种方法可以促进气血运行,改善病情。

2. 中医急救常用草药煎剂:中医草药煎剂在中医急救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心脏病急性发作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麦冬、丹参等草药制成煎剂,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缓解心绞痛、心悸等症状。

3. 中医急救常用推拿按摩法:中医推拿按摩法在急救过程中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例如,在急性腰扭伤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推拿按摩来缓解症状。

具体方法是用手掌按摩腰部,轻柔地揉捏患处,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4. 中医急救常用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在中医急救中也有重要的地位。

例如,在中风急救过程中,可以通过刺激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穴位来缓解症状。

具体方法是用针刺激合谷穴位,每次刺激约10分钟,每天多次重复。

这种方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病情。

5. 中医急救常用草药外敷法:中医急救中,草药外敷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例如,在烧伤的急救过程中,可以使用黄连、黄柏等草药制成外敷药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能够缓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

中医急救方法是一种独特的急救方式,它注重整体观察和辨证施治,能够从根本上调理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等方面的失衡,对于缓解症状、稳定病情、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中医急救方法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随意尝试。

如果遇到急救情况,请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中医常用急救技术

中医常用急救技术

中医常用急救技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意外受伤或突然感觉身体不适,这时候就需要进行急救处理。

对于许多人来说,急救通常与西医相关,然而中医也有许多常用急救技术,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一、穴位按压法穴位按压法是中医的常用急救方法之一。

穴位是人体经络上的重要点位,通过按压可以调节生命体征和身体状况,起到平衡和改善作用。

1. 风池穴按压法风池穴位于头颈交接处,是缓解头痛、颈痛、眩晕、呕吐等症状的重要穴位。

按压方法为:•用手掌根在头颈交接处横着放置,双手握拳,用拳头的第二个关节自上而下捶打颈部一分钟左右。

•双手自然垂放在身旁,用手指指腹按揉,每侧按压1分钟。

2. 曲池穴按压法曲池穴位于前胸部,是缓解呼吸不畅、胸痛、心悸等症状的重要穴位。

按压方法为:•双手交叉抱在胸前,然后交替用手掌指压曲池穴,每侧按压1分钟。

•直接用手指指腹按揉曲池穴,每侧按压1分钟。

二、熏法中药熏法是利用中药材的气味及其特性,通过吸入法治疗疾病的方法。

中药熏法对于缓解一些呼吸系统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1. 桂枝汤熏法桂枝汤是中医的经典方剂之一,是治疗感冒、头痛、发热等症状的常用方剂。

桂枝汤熏法的制作方法为:•在汤碗里加入热水,将桂枝汤药材放入汤碗中,用勺子推浮在汤面上不断地搅动,同时将口鼻对准汤面靠近吸入热气。

•如果热气过于热,可以加入适量凉水,但要保持热气持续地飘浮。

2. 石膏熏法石膏是能够清热利水、解热毒、凉血止血的药材,在中医中应用广泛。

石膏熏法的制作方法为:•取适量石膏,放入沸水中煮沸,将煮沸后的水,倒入一个小盆中。

•将盆放在地上,将自己的床铺靠近盆,将被子盖住自己的身体至颈项。

三、茶叶敷法茶叶敷法是中医的传统急救方法,用茶叶的特性治疗皮肤、手足等各种部位的疼痛。

茶叶具有清热解毒、止痛、消肿等功效。

1. 绿茶叶敷法绿茶叶敷法是缓解眼部疲劳、眼睛浮肿等症状的常用方法。

操作方法为:•取一些绿茶叶,放入锅中煮开,等到水温适宜后,用被子裹住整个锅身,让茶叶保持温热状态。

中医急救方法

中医急救方法

中医急救方法中医急救方法是一种传统的医疗手段,旨在通过调理人体的气血、阴阳、脏腑等方面来缓解急性病症或者伤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医急救方法,供参考。

一、按摩穴位1. 人中穴:位于上唇中央凹陷处,用力按压此穴位可缓解突发心悸、胸闷等症状。

2. 劳宫穴:位于手掌中央,用拇指按压此穴位可缓解突发头痛、晕厥等症状。

3. 太冲穴:位于足底第一、二趾关节之间,用拇指按压此穴位可缓解突发呼吸难点、心悸等症状。

二、使用中药1. 人参:具有提神醒脑、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急性疲劳、虚弱等症状。

2. 三七:具有止血、消肿的作用,可用于外伤出血、扭伤等症状。

3. 石斛: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作用,可用于急性咽喉炎、口腔溃疡等症状。

三、运用中医技术1. 刮痧:用刮痧板或者硬币等工具在患者的皮肤上刮拭,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风寒感冒等症状。

2. 拔罐:用火烧罐或者机械吸引罐等工具在患者的背部或者其他部位产生负压,可促进经络通畅,缓解寒湿痛、肺炎等症状。

3.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可缓解急性疼痛、中风等症状。

四、中医药熏蒸中医药熏蒸是一种通过吸入中草药熏蒸气体来调理身体的方法,可用于缓解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症状。

常用的中草药有白芷、薄荷等,将其研磨成粉末,加入热水中,患者挨近水蒸气进行吸入。

五、中医推拿中医推拿是一种通过按摩、揉捏等手法刺激人体穴位,调理经络、舒缓肌肉的方法,可用于缓解急性肌肉拉伤、腰痛等症状。

常用的推拿手法有捏、推、揉、拿等。

六、饮食调理中医急救方法还包括饮食调理,根据患者的症状选择适宜的食物来调理身体。

例如,对于急性腹泻,可食用蒸熟的香蕉、稀饭等易消化的食物;对于急性发热,可食用降火的食物如绿豆汤、黄瓜等。

总之,中医急救方法是一种传统的医疗手段,可用于缓解急性病症或者伤害。

以上介绍的方法仅供参考,具体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中医急救方法。

在实施中医急救方法时,应确保操作正确、安全,如情况严重或者不明确,应及时就医求助。

中医常用急救技术

中医常用急救技术
酒精中毒
对于酒精中毒患者,中医急救技术包括使用中药如葛根解 酒汤等进行醒酒、止呕等治疗,同时配合针灸治疗。
药物中毒
对于药物中毒患者,中医急救技术包括使用中药如黄连解 毒汤等进行解毒、排毒等治疗,同时配合针灸治疗。
05
中医急救技术的优 势与局限性
中医急救技术的优势
整体观念
01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全面了解
重要性
中医急救技术具有简捷、实用、有效的特点,对于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挽救 生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中医急救技术还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适用于各种 急危重症的救治。
中医急救的发展历程
起源
中医急救技术起源于古代,早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古籍中就 有关于急救技术的记载。随着中医理论的不断发展,中医急救技术也不断完善。
刮痧急救法
刮痧祛除邪气
通过刮痧,将体内的邪气排出, 改善身体状况。
刮痧缓解疼痛
对于急性疼痛或慢性疼痛,刮痧可 以缓解疼痛,减轻症状。
刮痧促进气血流通
刮痧可以促进气血流通,改善局部 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03
中医常用急救药物
常用中药急救药物
紫金锭
具有开窍、解毒、辟秽、化痰的 功效,常用于治疗中暑、脘腹胀
按摩可以促进气血流通,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 症状。
推拿按摩复苏
对于休克或昏迷的患者, 推拿按摩可以促进复苏, 提高生命体征。
拔罐急救法
拔罐祛除湿气
拔罐促进气血流通
通过拔罐,将体内的湿气拔出,改善 身体状况。
拔罐可以促进气血流通,改善局部血 液循环,缓解症状。
拔罐缓解疼痛
对于急性疼痛或慢性疼痛,拔罐可以 缓解疼痛,减轻症状。

中医急救方法

中医急救方法

中医急救方法中医急救方法是一种传统的医疗技术,旨在通过调理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来缓解急性疾病和伤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医急救方法:1. 穴位按摩:中医认为人体有多个穴位,通过按摩这些穴位可以调理身体。

例如,头痛可以通过按摩太阳穴、风池穴和攒竹穴来缓解。

按摩时可以用适当的力量,顺时针或逆时针按摩,每个穴位按摩1-2分钟。

2. 中药煎汤:中药煎汤是中医急救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根据病情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中药材。

例如,感冒可以使用薄荷、板蓝根和黄芩等草药煎汤,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散寒的作用。

3. 刮痧:刮痧是一种通过刮擦皮肤来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排毒的方法。

使用刮痧板或牛角刮,可以在背部、腹部、四肢等部位刮擦。

刮痧时要注意力度适中,不要过度刺激皮肤。

4. 拔罐疗法:拔罐疗法是一种通过在皮肤上制造负压,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调理的方法。

使用玻璃罐或竹罐,在背部、颈部、肩部等部位进行拔罐。

拔罐后会在皮肤上形成红色的圆形瘀斑,这是正常现象,一般会在几天内消退。

5. 中药敷贴:中药敷贴是将研磨成粉末的中药材敷在患处,通过药物的渗透作用来缓解疼痛和消肿。

例如,扭伤可以使用红花和川芎等草药制成的敷贴,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6.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急救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来调理身体。

例如,呕吐可以通过刺激内关穴和合谷穴来缓解。

针灸时要注意使用消毒的针具,避免交叉感染。

请注意,以上介绍的中医急救方法仅供参考,如果遇到严重的急性疾病或伤害,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中医急救方法应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不宜自行尝试。

常用的中医急救措施

常用的中医急救措施

常用的中医急救措施中医急救措施是指在突发疾病或意外情况下,通过中医理论和方法进行紧急救治的方法。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医急救措施,以供参考。

1. 温针灸温针灸是一种通过燃烧艾草或者其他草药,将温热传导到穴位上,以达到治疗作用的方法。

在急性疼痛、呕吐、腹泻等症状出现时,可以选择适当的穴位进行温针灸。

常用的穴位有合谷、内关、足三里等。

温针灸可以促进气血运行,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缓解疼痛和不适。

2. 刺络放血刺络放血是通过刺激经络,使血液流通畅通,达到疏通经络、疏散邪气的目的。

适用于急性中风、心脑血管疾病等突发情况。

在刺络放血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穴位,如太冲、合谷、曲池等。

刺破皮肤后,用指压或拔罐的方式使血液流出,同时可以配合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3. 逍遥散逍遥散是一种中药制剂,由多种草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宣肺平喘的作用。

适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哮喘等症状。

逍遥散可以通过口服或者煎服的方式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需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来确定。

4. 五灵脐贴五灵脐贴是一种中药外用贴剂,由多种草药制成,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

适用于急性腹痛、腹泻等症状。

使用时,将五灵脐贴贴于腹部肚脐周围,可以起到温中散寒、舒筋活络的作用。

5. 热敷热敷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急救措施,适用于急性扭伤、疼痛等症状。

热敷可以通过增加局部血液循环、舒缓肌肉、减轻疼痛等方式起到治疗作用。

使用时,可以选择热水袋、热毛巾等物品,将其放在患处,保持一定时间。

总之,中医急救措施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在突发疾病或意外情况下发挥重要作用。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个体差异来确定使用方法和剂量,以确保安全有效。

如果遇到急性疾病或紧急情况,请及时就医或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中医急救方法

中医急救方法

中医急救方法中医急救方法是指在紧急情况下采用中医理论和技术进行急救的方法。

中医急救方法注重整体观察、辨证施治,强调个体差异和因时因地制宜。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医急救方法。

1. 中医急救方法之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急救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气血、平衡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急救中,针灸可以用于缓解急性疼痛、控制出血、恢复呼吸等。

例如,对于突发性胸痛的患者,可以选择刺激“心俞”、“心包俞”等穴位,缓解疼痛并稳定病情。

2. 中医急救方法之中药疗法:中药疗法在中医急救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中药可以通过药物的作用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急救中,中药可以用于缓解急性症状、控制病情发展等。

例如,对于急性中风患者,可以使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来降低体温、减轻症状,并配合其他治疗方法。

3. 中医急救方法之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急救中常用的非药物疗法之一。

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和经络,可以调节气血运行,缓解病痛,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

在急救中,推拿按摩可以用于急性扭伤、拉伤等病情的处理。

例如,对于急性腰肌劳损的患者,可以使用推拿按摩来缓解疼痛、消肿止痛。

4. 中医急救方法之气功调理:气功调理是中医急救中的一种特殊疗法。

通过调整呼吸、运动和心理状态,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在急救中,气功调理可以用于缓解急性疼痛、调节心理状态等。

例如,对于急性焦虑症患者,可以通过练习深呼吸、冥想等气功方法来缓解紧张情绪、稳定情绪。

5. 中医急救方法之饮食调理:饮食调理是中医急救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提升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在急救中,饮食调理可以用于缓解急性胃炎、腹泻等症状。

例如,对于急性胃炎患者,可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综上所述,中医急救方法包括针灸疗法、中药疗法、推拿按摩、气功调理和饮食调理等。

这些方法在急救中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应用范围。

中医常用的急救方法

中医常用的急救方法

中医常用的急救方法
1. 舌下含片:将一片草药片(如麻黄素片、荆芥片等)放在舌下含服,以快速吸收药物,缓解急性病症。

2. 针灸:对于急性疼痛、呼吸困难、心慌等急救情况,采用针灸疗法可以缓解病症。

3. 神灵宝气:适用于外伤出血、经络受阻、中风等急性病症,该方法是将几味草药研成粉末,加入醋和鱼腥草叶,然后敷贴于患处。

4. 中药内服:常用于急性感冒、胃肠炎、中暑等病症。

如感冒可用荆芥热汤、板蓝根冲剂等中药内服治疗。

5. 推拿按摩:适用于肌肉酸痛、关节扭伤、颈椎病等病症。

采用推拿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快速缓解疼痛。

中医急救方法

中医急救方法

中医急救方法中医急救方法是一种传统的医疗技术,旨在通过中医理论和经验来处理紧急情况下的疾病和伤害。

中医急救方法注重整体观察和辨证施治,以恢复人体的平衡和自愈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医急救方法:1.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急救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插入细针,可以调节气血运行,缓解疼痛和恢复身体功能。

例如,对于急性扭伤或拉伤,可以选择针灸穴位来减轻疼痛和促进康复。

2. 中药疗法:中药疗法是中医急救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中药可以通过内服或外用的方式,调理身体的气血和脏腑功能,以加速康复和缓解急性症状。

例如,对于急性胃炎,可以使用中药来减轻胃部疼痛和消炎。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一种中医急救方法,通过按摩和推拿特定的穴位和部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舒缓紧张。

例如,对于急性头痛,可以进行头部按摩来缓解症状。

4. 拔罐疗法:拔罐疗法是一种中医急救方法,通过在特定的部位上使用罐子产生负压效应,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疼痛和消除淤血。

例如,对于急性肌肉疼痛,可以使用拔罐疗法来缓解症状。

5. 水疗法:水疗法是一种中医急救方法,通过使用热水或冷水来刺激身体的反应,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舒缓疼痛。

例如,对于急性关节扭伤,可以使用冷水敷或热水浸泡来减轻疼痛和消肿。

6. 气功调理:气功调理是一种中医急救方法,通过调整呼吸和运动来平衡身体的能量和气血循环,以促进康复和缓解急性症状。

例如,对于急性焦虑症,可以进行深呼吸和冥想来缓解症状。

总结起来,中医急救方法是一种综合性的医疗技术,通过针灸、中药、推拿按摩、拔罐疗法、水疗法和气功调理等方法,来处理紧急情况下的疾病和伤害。

这些方法注重整体观察和辨证施治,以恢复身体的平衡和自愈能力。

在应急情况下,及时采取适当的中医急救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症状、促进康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常用的中医急救措施

常用的中医急救措施

常用的中医急救措施中医急救措施是指在突发疾病或急性病情加重时,采取中医药方法进行紧急救治的措施。

中医急救措施注重整体观察和辨证施治,以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恢复脏腑功能为目标,常用的中医急救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针灸疏通经络:针灸是中医急救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针刺穴位,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运行,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例如,对于急性胃炎引起的胃痛,可以选择针刺足三里、中脘等穴位,以缓解疼痛。

2. 中药煎剂治疗:中药煎剂是中医急救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因,选择合适的中药组合,煎煮后口服或外用。

例如,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可以使用川贝母、杏仁、蜂蜜等中药煎剂,以缓解咳嗽症状。

3. 推拿按摩调理:推拿按摩是中医急救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按摩经络,调理气血,促进疾病康复。

例如,对于急性扭伤引起的肿胀和疼痛,可以进行局部推拿按摩,以减轻症状。

4. 中药外敷治疗:中药外敷是中医急救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将适量的中药研磨成粉末或煎煮后敷于患处,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例如,对于急性扭伤引起的肿胀,可以使用研磨后的薏苡仁、红花等中药外敷,以减轻肿胀。

5. 中药熏蒸疗法:中药熏蒸疗法是中医急救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将适量的中药研磨成粉末或煎煮后,用蒸气熏蒸患者的身体部位,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例如,对于急性鼻窦炎引起的鼻塞,可以使用研磨后的薄荷、苍术等中药进行鼻腔熏蒸,以缓解鼻塞症状。

6. 中药熨贴治疗:中药熨贴是中医急救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将适量的中药研磨成粉末或煎煮后,敷于药布上,贴于患处,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例如,对于急性腰肌劳损引起的腰痛,可以使用研磨后的巴布草、秦艽等中药熨贴,以缓解腰痛症状。

总结起来,中医急救措施包括针灸疏通经络、中药煎剂治疗、推拿按摩调理、中药外敷治疗、中药熏蒸疗法和中药熨贴治疗等。

这些措施在中医急救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迅速缓解症状,促进疾病康复。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施治,遵循中医整体观念,辨证施治,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常用的中医急救措施

常用的中医急救措施

常用的中医急救措施中医急救措施是指在紧急情况下,利用中医药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急救处理的方法。

中医急救措施在一些突发疾病、意外事故等紧急情况下发挥着重要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医急救措施及其应用。

一、中医急救常用药物及其应用1. 人参:人参具有补气、健脾、益肾的作用,可用于虚弱、气短、心悸等症状的急救处理。

2. 丹参:丹参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作用,可用于心脑血管急症、中风等疾病的急救处理。

3. 三七:三七具有止血、消肿的作用,可用于外伤出血、瘀血积聚等情况的急救处理。

4. 石斛:石斛具有清热生津、滋阴润燥的作用,可用于高热、口渴等症状的急救处理。

5. 炙甘草:炙甘草具有和中、止咳的作用,可用于胃痛、咳嗽等症状的急救处理。

二、中医急救常用手法及其应用1.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指通过按压、揉捏等手法刺激人体穴位,调理气血,舒缓疼痛。

可用于急性腰扭伤、肩周炎等症状的急救处理。

2. 刮痧:刮痧是指用刮痧板在患者体表刮拭,达到疏通经络、祛寒散热的作用。

可用于急性感冒、发热等症状的急救处理。

3. 灸法:灸法是指使用艾绒、艾条等燃烧物质熏烤患者体表,起到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的作用。

可用于急性腹痛、关节扭伤等症状的急救处理。

4. 拔罐:拔罐是指使用罐具在患者体表产生负压,促进气血流通、排除寒湿。

可用于急性背痛、肺炎等症状的急救处理。

三、中医急救常用疗法及其应用1.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指通过针刺患者体表的穴位,调理气血,调整脏腑功能。

可用于急性疼痛、呕吐等症状的急救处理。

2. 中药煎汤疗法:中药煎汤疗法是指将中药配方煎煮后口服,通过药物的作用调理人体病理状态。

可用于急性咳嗽、腹泻等症状的急救处理。

3. 中药外敷疗法:中药外敷疗法是指将中药煎汤或药物糊剂外敷于患者体表,起到温通经络、消肿止痛的作用。

可用于急性扭伤、烫伤等症状的急救处理。

四、中医急救常用穴位及其应用1. 太冲穴:太冲穴位于足跟部,是治疗中风、心悸等症状的重要穴位。

常用的中医急救措施

常用的中医急救措施

常用的中医急救措施中医急救措施是指在突发疾病或急性病情恶化时,采用中医药的方法进行紧急救治的措施。

中医急救措施可以迅速缓解症状,稳定病情,并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医急救措施。

1. 中风急救措施:中风是指由于脑血管破裂或阻塞导致的脑部供血不足而引起的急性疾病。

中风急救的关键是迅速恢复脑部供血,减轻脑损伤。

中医常用的急救措施包括:- 调理气血:使用中药调理气血,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脑部供血不足的症状。

- 穴位按摩:按摩头部的太阳穴、百会穴等穴位,可以缓解头痛、头晕等症状。

- 吹口气:中风患者常常会出现口角歪斜、说话不清等症状,可以通过吹口气的方式来刺激面部肌肉,恢复面部功能。

2. 心脏病急救措施: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疾病,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中医急救心脏病的措施主要包括:- 舌诊:通过观察舌苔、舌质等来判断病情,指导后续治疗。

- 心脏按摩: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可以进行心脏按摩来维持心脏功能。

- 中药治疗:中药可以通过调节心脏功能,缓解心绞痛等症状。

3. 呼吸急救措施:呼吸急救是指在突发呼吸困难或呼吸骤停时,采取紧急措施维持呼吸功能。

中医急救呼吸困难的措施包括:- 刺激穴位:通过按摩涌泉穴、胸骨中线等穴位来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

- 中药治疗:中药可以通过调节气血运行,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

4. 消化系统急救措施:消化系统急救是指在急性胃炎、急性肠炎等疾病发作时,采取紧急措施缓解症状。

中医常用的急救措施包括:- 调理脾胃:使用中药调理脾胃功能,缓解胃痛、腹泻等症状。

- 穴位按摩:按摩足三里等穴位,可以缓解腹痛、腹泻等症状。

总结:中医急救措施是在突发疾病或急性病情恶化时,采用中医药的方法进行紧急救治的措施。

常用的中医急救措施包括中风急救、心脏病急救、呼吸急救和消化系统急救。

这些措施可以迅速缓解症状,稳定病情,并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在实际急救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综合判断和处理,以确保及时有效的救治。

常用的中医急救措施

常用的中医急救措施

常用的中医急救措施中医急救措施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用于处理急性疾病和突发状况。

这些措施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快速的帮助和缓解,但并不替代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中医急救措施:1. 按压止血:在出血部位用纱布或干净的布料轻轻按压,以减少出血。

可以使用中医经络穴位按摩来促进止血,如合谷穴(在手背上,拇指和食指之间的凹陷处)。

2. 烧烫伤处理:首先用凉水冲洗烧烫伤部位,以降低温度。

然后使用中医草药外敷,如黄连粉或黄连水,具有消炎和止痛的作用。

避免使用冰块直接敷在烧烫伤上,以免引起更严重的损伤。

3. 中暑处理:中暑是因体温调节失常而引起的热应激症状。

在中暑时,应将患者移到阴凉处,解开衣物,用湿毛巾或冷水擦拭患者的额头、颈部和手腕等处。

同时,可以使用中药降温,如黄连汤或薄荷油。

4. 心脏病急救:如果怀疑患者出现心脏病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可以使用中医急救措施来缓解症状。

例如,可以用手指按压太冲穴(在脚背上,第一和第二脚趾之间的凹陷处),以减轻胸闷和心悸。

5. 呼吸急救:如果遇到突发的呼吸困难,可以采取中医急救措施来帮助患者。

例如,可以用手指按压涌泉穴(在脚底部,足跟前凹陷处),以促进呼吸畅通。

同时,可以使用中药来缓解呼吸困难,如麻黄汤或紫苏叶。

6. 中毒处理:如果怀疑中毒,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可以采取一些中医急救措施来减轻中毒症状。

例如,如果中毒是由食物引起的,可以使用中药解毒,如竹叶汤或连翘汤。

如果中毒是由药物引起的,可以使用中药清热解毒,如银翘散或板蓝根。

总之,中医急救措施是一种快速缓解急性疾病和突发状况的方法。

但是,这些措施仅供参考,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和指导。

同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在医生的监督下使用中医草药和按摩等疗法。

常用的中医急救措施

常用的中医急救措施

常用的中医急救措施中医急救措施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特定的中药、针灸、按摩等手段来缓解疾病的症状,提供紧急的救治。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医急救措施。

1. 温针灸温针灸是一种常用的中医急救方法,适合于急性疼痛、呼吸难点等症状。

操作时,将针灸针加热至适宜温度,然后迅速插入病人的穴位,以达到疏通经络、舒缓疼痛的效果。

2. 穴位按摩穴位按摩是中医急救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来调理身体,缓解疼痛或者不适。

例如,对于头痛、眩晕等症状,可以按摩太阳穴,以舒缓症状。

3. 中药煎剂中药煎剂是中医急救中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适合于急性感冒、发热等症状。

根据病情,中医师会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患者将药材煮成煎剂后饮用,以达到清热解毒、祛寒散邪的效果。

4. 刺络放血刺络放血是中医急救中的一种疗法,适合于急性中风、高热等症状。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使血液循环畅通,促进体内湿邪的排出,以达到清热解毒的效果。

5. 艾灸疗法艾灸疗法是中医急救中的一种方法,适合于急性腰痛、肩周炎等症状。

通过燃烧艾绒,将热量传导到特定的穴位上,以温通经络、舒缓疼痛的效果。

6. 拔罐疗法拔罐疗法是中医急救中的一种方法,适合于急性肌肉疼痛、感冒等症状。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放置罐子,形成负压,促进血液循环,以达到舒筋活络、祛寒散邪的效果。

7. 急救按摩急救按摩是中医急救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适合于急性心绞痛、呼吸难点等症状。

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刺激神经系统,促进血液循环,以缓解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急救措施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在应急情况下,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并等待医护人员的到来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不同人群的体质和病情也会对中医急救的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急救方法。

总结起来,中医急救措施包括温针灸、穴位按摩、中药煎剂、刺络放血、艾灸疗法、拔罐疗法和急救按摩等。

这些方法在不同疾病和症状下有不同的应用,但都旨在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常用的中医急救措施

常用的中医急救措施

常用的中医急救措施中医急救措施是指在突发疾病或者意外伤害时,采用中医理论和方法进行紧急处理的方法。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医急救措施。

一、中风急救措施中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中医急救措施可匡助患者迅速缓解症状,减少后遗症。

1. 寻觅草药:取黄芪、当归、川芎等中药,煎汤后让患者饮用,可起到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的作用。

2. 精油按摩:取薄荷精油、迷迭香精油等,加入基础油中,轻轻按摩患者头部和颈部,有助于缓解中风引起的头痛和肌肉僵硬。

3. 穴位按摩:按摩风池穴、曲池穴、合谷穴等穴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中风引起的症状。

二、心脏病急救措施心脏病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性疾病,中医急救措施可以匡助患者稳定病情,争取时间救治。

1. 心脏病急救草药:取丹参、桃仁、山查等中药,煎汤后让患者饮用,可起到活血化瘀、舒缓心绞痛的作用。

2. 穴位按摩:按摩内关穴、涌泉穴、神门穴等穴位,可以缓解心脏病引起的胸闷、心悸等症状。

3. 心脏病急救按压法:用拇指按压患者手心中央的劳宫穴,以及手腕横纹上方三个手指宽度处的神门穴,每次按压1-2分钟,有助于缓解心脏病引起的胸痛。

三、中暑急救措施中暑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热病,中医急救措施可以匡助患者降温、祛暑。

1. 中暑急救草药:取苦参、黄芩、连翘等中药,煎汤后让患者饮用,可起到清热解毒、降温的作用。

2. 中暑急救穴位:按摩太阳穴、风池穴、大椎穴等穴位,可以促进体内阳气的运行,缓解中暑引起的头晕、恶心等症状。

3. 中暑急救冷敷法:用冷毛巾或者冰袋敷在患者的头部、颈部和腋窝等部位,有助于降低体温。

四、胃痛急救措施胃痛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症状,中医急救措施可以匡助患者缓解疼痛、舒缓胃部不适。

1. 胃痛急救草药:取枳壳、白术、陈皮等中药,煎汤后让患者饮用,可起到健胃消食、舒缓胃痛的作用。

2. 穴位按摩:按摩足三里穴、关元穴、中脘穴等穴位,可以促进胃气运行,缓解胃痛。

3. 胃痛急救饮食:给患者喝些温开水,可以匡助稀释胃酸,缓解胃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操作方法
• ① 操作方法:先将准备刮痧的部位擦净,用刮 痧板的边缘蘸上刮痧油或按摩油,用手掌握着刮 痧板,治疗时刮板厚的一面对手掌,保健时刮板 薄的一面对手掌,再确定部位进行刮痧。刮痧要 顺一个方向刮,不要来回刮,力量要均匀合适, 不要忽轻忽重;
• ② 刮拭方向:颈、背、腹、上肢、下肢部从上 向下刮拭,胸部从内向外刮拭;
• ③ 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 在原处进行再次刮拭出痧。再次刮痧时间 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 ④ 刮痧出痧后最好饮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 糖盐水),并休息1 5~2 0分钟。
刮痧适应症
• 感冒、发热、头痛、中暑、 哮喘、心绞痛、颈椎病、高 血压、神经性头痛、肩周炎、 坐骨神经痛来自乳腺增生、小 儿消化不良等疾病。
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 至阳 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 肝俞 在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操作:日月沿肋间隙由内向外斜刺; 胆俞向下或朝脊柱方向斜刺,勿深刺, 以免刺伤内脏;肝俞、胆俞可用大艾 炷灸至皮肤灼热;余穴常规针刺,宜 强刺激,久留针(可根据病情留针1~ 2小时),间歇行针以保持较强的针感。 每日2次。
• 加减:肝胆气滞加太冲、侠溪;肝胆湿热 加三阴交、阴陵泉;蛔虫妄动加百虫窝、 迎香透四白;发热寒战加曲池、支沟、外 关;恶心呕吐加内关、足三里;湿热发黄 加至阳、肝俞、阴陵泉。
• 中脘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 日月 在上腹部,当乳头直下,第七肋间
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 胆俞 在背部,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
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患者不可行刮痧疗法; • ⑦ 过度饥饱、过度疲劳、醉酒者不可接受重力、大面
积刮痧; • ⑧ 眼睛、口唇、舌体、耳孔、鼻孔、乳头、肚脐等部
位禁止刮痧; • ⑨ 精神病患者禁用刮痧法,因为刮痧会刺激这类患者
发病。
放血疗法
• 放血疗法就是指用三棱针、粗毫针或 小尖刀刺破穴位浅表脉络,放出少量 血液,以外泄内蕴之热毒,达到治疗 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消肿止痛,祛 风止痒、开窍泄热、镇吐止泻、通经 活络之功效。
• 穴位定位
• 人中: 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 /3与中1/3交点处
• 百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 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 内关: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 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 肌腱之间。
• 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 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 操作:实证、热证诸穴强刺激泻 法,百会可点刺出血,再开 “四关”(合谷向后溪透刺, 太冲向涌泉透刺),或同时针 刺“五心穴”(即百会、双劳 官、双涌泉);虚证、寒证针 灸并用,重灸,补法,神阙、 关元可用隔盐灸,或重灸“五 心穴”。
• 穴位定位
•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 脐中上4寸。
• 天枢:在腹中部,脐中旁开2寸。
• 梁丘 :屈膝,在大腿前面,当髂前 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 上2寸。
•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 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 内关: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 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但没落归没落,中医 可以急救病人的这个 事实,是无可否认的。
中医急救方法
1. 针灸 2. 刮痧 3. 放血 4 . 中医急救方剂
针灸急救
针灸不仅可以用于治疗各种常见病、 多发病,而且具有可靠的急救作用。 早在几千年前就有用针灸进行急救、 治疗突发疾病的记载。临床上针灸 急救范围较广,具有方法简便,起 效迅速,经济实用等特点。针灸最 常用于晕厥、抽搐、胃痛、腹痛、
• 阴陵泉 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 百虫窝 正坐屈膝或仰卧位,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上3
寸,即血海上1 寸。 • 曲池 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
髁连线中点
• 支沟 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 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 外关 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
• 其他疗法:
• ①指针:紧急情况下用拇指重 力掐按水沟、合谷、内关穴, 以病人出现疼痛反应并苏醒为 度。
• ②三棱针:适用于实证晕厥, 取穴大椎、百会、太阳、委中、 十宣。点刺出血。
• 注意事项:
• ①晕厥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病症,应紧急 救治。针灸急救能收立竿见影之效。但患 者苏醒后要特别注意查找病因,明确诊断, 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免贻误病情。
• 二、针灸治疗
• 1.治则 :苏厥开窍,实证只针不灸,泻法; 虚证针灸并用,重灸,补法 。
• 2.主穴:以督脉腧穴为主。人中 百会 内 关 合谷
• 加减:气厥实证配太冲、行间;虚证配足 三里、气海;血厥实证配行间或涌泉;虚 证配关元、膈俞、足三里;痰厥配中脘、 丰隆;热厥配大椎、中冲;寒厥灸神阙、 关元;牙关紧闭加颊车、下关。
• ②急救时患者应去枕平卧、注意保暖、保 持气道通畅,有条件的地方立即给以上氧; 医生应动作迅速、沉着冷静、不慌不乱; 应嘱咐患者家属加强护理,防止发生意外。
胃痛
一、诊断要点:又称“胃脘 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疼 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常伴 有胃脘部痞闷或胀满、恶心 呕吐、食欲不振、吞酸嘈杂 等症状。
• 操作:寒邪犯胃和脾胃虚寒者,中脘、 气海、神阙、足三里、脾俞、胃俞、 阿是穴等施行一般灸法或隔姜灸(中 脘、气海还可施行温针灸),并可加 拔火罐;期门、膈俞等穴不可直刺、 深刺,以免伤及内脏;其他腧穴常规 针刺,强刺激泻法,动留针20~30分 钟;针后加灸或用温针灸。急性胃痛 每日治疗1~2次。
•常见于西医学的急、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 疡、胃痉挛、胃扭转、 胃下垂、胃黏膜脱垂 症、胃癌、胃神经官 能症等。
• 二、针灸治疗
• 治则:消食化滞、通调腑气、温中散寒、 理气镇痛,以针刺为主,泻法。
• 主穴:以足阳明胃经腧穴及相应募穴、郄 穴为主。中脘 天枢 梁丘 足三里 内关 公 孙
• 加减:饮食积滞加建里;寒客胃肠加灸神 阙、关元;胃痉挛加梁门;肠痉挛加上巨 虚、下巨虚;恶心呕吐加膈俞;腹皮挛急 加筋缩、阳陵泉。
• 其他疗法:①指针:取胆俞或其附近 的阳性反应点;以拇指重力点压10~ 20分钟。
注意事项:
• ①针灸对胆绞痛止痛效果较好, 对急性发作、病程短、无严重并 发症者疗效更佳。但在治疗中应 查明原因,结合病因治疗才能进 一步提高疗效。
• ②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忌食肥 甘厚味。注意保暖。
刮痧疗法
“刮痧”是用刮痧板
• ③ 刮痧时间:用较重刺激手法进行刮痧,每个 部位一般要刮3~5分钟。用轻刺激手法,每个部 位刮拭时间为5~1 0分钟。对于保健刮痧无严格 的时间限制,以自我感觉满意、舒服为原则。
• 注意事项
• ① 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 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 刮拭部位;
• ② 刮痧出痧后1小时以内忌洗澡;
• 其他疗法:
• ①指针:取中脘、至阳、内关、足三里等 穴,以双手拇指或中指点压、按揉,力度 以患者能耐受并感觉舒适为度。同时令病 人行缓慢腹式呼吸。连续按揉3~5分钟即 可止痛。间歇5分钟,再重复操作1次。② 热熨法:将食盐和吴茱萸混合炒热,装人 布袋中,热熨脘腹部,至脘腹疼痛消失为 止。③艾灸:中脘、足三里、神阙;隔姜 灸适用于寒性胃痛。④刮痧:背部脾俞、 胃俞;腹部中脘、天枢;上肢部内关、手 三里;下肢部足三里。
• 非常可惜的是,中医急 救学现在差不多快要失 传了,除了在我们农村, 真正用中医来急救人的 生命的,真的是凤毛麟 角。
• 其实
急救,中医不输西医
认为中医救缓不救急的观念完全是误解。
•为什么现代中医的急 救功能消失或者说萎 缩了呢?
• 其中的原因很复杂。最主要的 原因可能在于:西药服用较方 便,西药的原理非常明确。相 对的,中医的理论较模糊,中 药服用非常不方便。在同样疗 效的情况下,人们当然愿意选 择用方便且原理明确的西医来 急救性命。这就是中医急救日 渐没落的主要原因。
• 《内经》,就有“苑陈则除之者,出 恶血也”的记载
适应症
内科、外科、妇科、伤外科、皮 肤科、眼科、耳鼻喉科等。如高 热、头痛、痹症、腰痛、心脏疾 病、肺病、肝胆疾病、肾脏疾病、 各种痛证、跌打损伤、衄血、咽 痛、失音、齿疾等。

1、放血的部位:头痛取穴大椎和太阳。大椎用三
棱针点刺3-5针,上罐,大约出血5-10毫升。太阳穴放
寸。 • 阳陵泉 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 胆囊穴 正坐或侧卧位,在小腿外侧上部,
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直下2 寸。
• 太冲 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 侠溪 在足背外侧,当第4、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
肉际处。
• 三阴交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
内侧缘后方。
蘸刮痧油反复刮动, 摩擦患者某处皮肤, 以治疗疾病的 一种方法。
• 工具选择
• 刮痧板“是临床首选的刮痧工具 ,民 间常将一些边缘圆滑的生活用具可用 来刮痧,如光滑的铜钱、铜勺柄、瓷 汤匙等。
• 刮痧之前,为了防止划破皮肤,务必 在皮肤表面涂一层润滑剂,首选的是 由天然中药经科学配方和方法提炼加 工而成的刮痧专用油剂;也可就地取 材用香油、色拉油等作为皮肤润滑剂。
• 公孙: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地的前下方。 • 建里:在上腹部,当前正中线上,脐上3寸。 •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 梁门:在上腹部,脐上4寸,旁开2 寸。 • 上巨虚:在犊鼻穴下6寸,足三里穴下3寸。 • 下巨虚:在上巨虚穴下3寸。 • 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阳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胆绞痛
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以突发性右上 腹剧痛、持续性绞痛、阵发性加剧为 主要特征,疼痛部位拒按、压痛或叩 击痛,并向右肩背部放射。常见于西 医学的多种胆道疾患如胆囊炎、胆管 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病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