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阅读考级古诗词试题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等级考试古诗必背题目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等级考试古诗必背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74a14c7431b765ce050814b8.png)
五级考试——15首必背古诗1、《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2、《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3、《四时田园杂兴》其一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4、《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5、《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6、《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lóu hāo)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7、《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8、《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9、《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jī chǐ)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0、《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1、《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2、《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3、《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4、《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5、《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人教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积累练习
![人教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积累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8dca7a38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13.png)
人教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积累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古诗词阅读理解1. 课内选文考查。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宣告结束,爱国诗人杜甫“初闻涕泪满衣裳”,他的泪水不包含下列哪项?()A.国家平定了安史之乱,重获安定,诗人喜极而泣。
B.诗人回想战乱期间,乾坤疮痍,黎民受苦,因此感怀。
C.浩劫过去,诗人可以返回故乡了,不禁喜不自胜,高兴得哭了。
D.52岁的诗人回想起自己这些年颠沛流离的苦日子,痛定思痛,悲从中来,无法压抑。
[2]“青春作伴好还乡”中的“青春”的意思是()A.春天。
B.年轻的时光。
C.年轻的朋友。
D.春天的歌。
[3]“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很远的距离,而诗人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让我们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_____________,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古诗的作者是_______代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词语。
之:________________ 广陵:________________尽:________________ 烟花:________________[4]解释诗歌后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首诗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然而在诗句中却找不到“友情”这个字眼。
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________________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年级古诗词测试卷(含答案)
![五年级古诗词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d98e1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1d.png)
五年级古诗词测试卷(含答案)第一篇:五年级古诗词测试卷(含答案)2015学年下学期古诗词竞赛(五年级)班别:姓名:一、我会选。
(20分)1、诗人李白人称(B)。
A、诗圣B、诗仙C、诗囚D、诗鬼2、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C)。
A、高适B、岑参C、王维D、孟郊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B)A、汉朝名将霍去病B、汉朝名将李广C、赵国名将廉颇D、三国名将赵云4、“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 出自一首构思巧妙的咏(A)诗。
A、风B、雨C、雪D、竹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出自孟郊《游子吟》是一首赞美(B)的诗。
A、父爱 B、母爱 C、师爱 D、友情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出自(A)的《小池》。
A、杨万里B、苏轼C、贺知章D、陆游7、“姑苏城外寒山寺”中的“姑苏”是指(B)。
A、杭州B、苏州C、徐州8、“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的作者李清照是(C)A、清代B、唐代C、宋代D、明代9、以下哪一句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忆江南》中的名句。
(F)A、春风送暖入屠苏B、春风不度玉门关C、春江水暖鸭先知D、春潮带雨晚来急E、春风又绿江南岸F、春来江水绿如蓝10、“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这两句诗描写的是(C)A、春夜景色B、夏夜景色C、秋夜景色D、冬夜景色二、我会填。
(31分)(一)、按提示填。
(15分)1、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填颜色)2、(白)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天。
(填数词)5、(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6、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填叠词)7、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8、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填植物)9、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0、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填动物)11、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五年级古诗阅读练习题
![五年级古诗阅读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54b756f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b8.png)
五年级古诗阅读练习题1. 请阅读以下古诗,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题目一:请问这首古诗的作者是谁?题目二:这首古诗的内容主要描写了什么?题目三:请简述你对这首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2. 请阅读以下古诗,并根据古诗内容完成填空题。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题目一:这首古诗的题目是什么?题目二:请将这首古诗中的三个动词填写完整。
3. 请阅读以下古诗,然后根据古诗内容回答问题。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天下文章唯钱是命,奴才当户终不改。
从今四海为家日,寸土不留名与官。
题目一:请简述这首古诗的主题或者中心思想。
题目二:这首古诗中的词语“猿啸哀”表达了什么情绪?4. 请阅读以下古诗,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题目一:这首古诗主要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题目二:请问这首古诗中的词语“情人怨遥夜”是描写了哪种情绪?题目三:请给出这首古诗的标题。
解题思路:1. 在回答题目一时,根据古诗的内容和作者的风格,推测出古诗的作者是谁,并给出相应的理由。
2. 在回答题目二时,将古诗的内容进行概括,简明扼要地表达出古诗所描绘的主题。
3. 在回答题目三时,可以从个人角度出发,对古诗的感受、理解进行阐述,可以包括对古诗意境的感受和对作者用词的赞赏等。
4. 在回答题目二时,根据古诗中的上下文,理解古诗中的动词所表达的意思,将其填写到相应的填空题中。
5. 在回答题目一时,对古诗的主题或中心思想进行概括,可以结合古诗所描绘的景色、情感,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回答。
6. 在回答题目二时,根据猿啸哀所表达的情绪,推测出与古诗整体的情感、主题相符合的答案。
7. 在回答题目一时,根据古诗的主题和情感,给出一个简洁而表达深意的标题。
8. 在回答题目二时,根据古诗中的具体词语或表达方式,推测出这首古诗所描绘的符合题目要求的情绪词语。
五年级古诗词比赛试题
![五年级古诗词比赛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0b27c49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51.png)
五年级古诗词比赛试题一、选择题(1 - 10题)1.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出自()2.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中的“九州”指()A. 中国B. 九个州C. 泛指很多州。
解析:在古代,“九州”是中国的代称。
这句诗的意思是本来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悲哀没有见到国家统一。
所以这里的“九州”指中国,答案是A。
3. 下列诗句中不是描写春天景色的是()A.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B.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解析:A选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描写的是春天柳树的姿态;C选项“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描绘了春天乡村的美景。
而B选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描写的是夏天西湖荷花盛开的景象。
所以答案是B。
4.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句诗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 比喻B. 拟人C. 夸张。
解析:诗人在这里以“冰心”和“玉壶”自喻,表明自己的心地纯洁,光明磊落。
所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答案是A。
5.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A. 孤独B. 对友人的不舍C. 惆怅。
解析:这两句诗描绘了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所以答案是B。
A. 归还B. 回家C. 还有。
解析:“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意思是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呢?这里的“还”是回家的意思。
所以答案是B。
7.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描写的是()季的景色。
A. 春B. 夏C. 秋。
解析:诗中的“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都是夏季典型的景物特征。
所以描写的是夏季的景色,答案是B。
8.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这两句诗中的“一叶舟”让人感受到()A. 渔民捕鱼的艰辛B. 小船的轻快C. 景色的优美。
2019年五年级阅读考级古诗词试题
![2019年五年级阅读考级古诗词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2f1cf34f12d2af90242e64f.png)
2019年五年级阅读考级古诗词试题班级姓名分数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9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从文中可以看出,事情发生的时间是____,地点是____,被送的人要去的地方是_____。
2、写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说明作者站在江边久久不愿离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5、这是一首送别诗。
你还学过哪些送别诗?试着默写两首。
题目__________题目__________作者______作者______内容:____________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按要求填写诗句。
1、补充下列诗句。
(8分)(1)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________。
(2)春色满园关不住,______________。
(3)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报得三春晖。
2、补充下列有关“惜时与勤奋”的诗句。
(12分)(1)____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
(2)______________,白首方悔读书迟。
3、请选用恰当的诗句来描述下列景物。
(8分)(1)长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梅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西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写出下列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5分)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青天。
()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2024年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同步专项练习题
![2024年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同步专项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a845a60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c5.png)
2024年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同步专项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古诗词阅读理解1. 默写古诗《牧童》并回答问题。
(1)默写《牧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前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
阅读回答《清平乐•村居》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画面,朗读时要读出感情。
[1]这首词给我们描绘出什么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词借此又表现了什么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课内外对比阅读。
桑茶坑①道中[宋]杨万里晴明②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③,一牛吃过柳阴④西。
(注释)①桑茶坑:地名,在安徽泾县。
②晴明:晴朗,明澈。
③眠正着:正睡得酣甜。
④柳阴:柳下的阴影。
[1]选一选。
(1)这首诗所写的时间是(____)季节。
A.初春 B.初夏 C.初秋(2)当时的天气情况是(____)。
A.小雨 B.晴朗 C.雨后初晴[2]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1)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桑茶坑道所见的______情景,描绘了江南田野水边的景色。
诗中描述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字写出了小溪涨水、堤上花儿草儿繁盛的样子,“___________”一句描绘出牧童正悠闲地躺在柳阴下酣睡,任他的牛随意吃草的画面。
[3]给下列诗句选择正确的解释。
(1)草满花堤水满溪。
(____)A.草遮住了花儿,水涨满了小溪。
B.小溪里的流水涨满河槽,岸边野草繁茂,野花肆意开放。
(2)一牛吃过柳阴西。
(____)A.那头牛只管埋头吃草,越走越远,一直吃到了柳林西面。
B.那头牛一口气把柳阴西边吃了。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古诗词、阅读考级试题 附参考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古诗词、阅读考级试题 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1b66cd915f804d2a16c1bb.png)
赵墩镇小学生古诗文、阅读考级试题(五年级)得分:一、从方格中找出一句诗(12分)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6分( A )1. 《山居秋暝》一诗中,从诗人的感觉来写空山雨后秋凉的诗句是:A.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B.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B )2.“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中用什么修辞手法说明了涨潮前后行船的情况?A. 比喻B. 对比C. 反衬( C )3.“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诗人王昌龄在什么地方为好友辛渐送行:A 黄鹤楼B 鹳雀楼C 芙蓉楼D 望湖楼( C )4.《咏鹅》的作者与哪三位诗人齐名,并称“初唐四杰”。
A王勃李白卢照邻 B 李峤杨炯卢照邻C王勃杨炯卢照邻 D 白居易王勃李白( D )5. 下面哪句诗表达了作者的光明磊落,高洁清白的品质。
A 任尔东西南北风B 不教胡马度阴山C 斜风细雨不须归D 一片冰心在玉壶( A )6. 诗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讽刺的是:A 忘了国难,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B 来杭州游玩的人C 在西湖游玩的公子小姐D 不关心国家大事的杭州百姓( A )7 . 高适、岑参、王昌龄、都是边塞诗人。
A王之涣 B王安石 C贺知章 D王维( C )8. 乐乐读书总是不用心,往往半途而废,你可以用下面哪句话来劝说他。
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C.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D.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三、填空:每空1分,第5题3分,共10分1. 在《蝉》一诗中,“流响出疏桐”中“流响”的意思是蝉长鸣不已。
2. 乞巧又名七夕,是我国古代传统节日。
古人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
3. 《题临安邸》一诗中“邸”的意思是旅社、客栈;《已亥杂诗》中的“抖擞 "的意思是振作精神。
4. 寒山寺位于江苏苏州,《枫桥夜泊》是张继的代表作。
五年级阅读考级古诗词试题
![五年级阅读考级古诗词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fb9e8e05fbfc77da269b17b.png)
五年级阅读考级古诗词试题班级姓名分数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9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从文中可以看出,事情发生的时间是____,地点是____,被送的人要去的地方是_____。
2、写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说明作者站在江边久久不愿离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5、这是一首送别诗。
你还学过哪些送别诗?试着默写两首。
题目__________题目__________作者______作者______内容:____________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按要求填写诗句。
1、补充下列诗句。
(8分)(1)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________。
(2)春色满园关不住,______________。
(3)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报得三春晖。
2、补充下列有关“惜时与勤奋”的诗句。
(12分)(1)____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
(2)______________,白首方悔读书迟。
3、请选用恰当的诗句来描述下列景物。
(8分)(1)长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梅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西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写出下列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5分)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青天。
()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小学五年级部编版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必考题型
![小学五年级部编版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必考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8f9d8e25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b9.png)
小学五年级部编版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必考题型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古诗词阅读理解1. 课内阅读。
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
[2]写出下面词语的释义。
(1)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信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翻译“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这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古诗,完成问题。
示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背诵并默写《示儿》。
[2]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示儿》这首诗表达了陆游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赏析《示儿》的情感表达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读诗句,完成练习。
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这首词描写的时间______季,地点是在______。
[2]词中描写的事物颜色非常鲜明,如鹭的颜色是______,桃花的颜色是______,箬笠和蓑衣的颜色分别是______和______,给人新鲜之感。
五年级语文版语文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真题
![五年级语文版语文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e4ced2e6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53.png)
五年级语文版语文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真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古诗词阅读理解1. 结合注释,读古诗,做练习。
塞下曲[唐]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注释)①塞下曲:古代歌曲名。
这类作品多是描写边境风光和战争生活的。
②惊风:突然被风吹动。
③引弓:拉弓,开弓,这里包含下一步的射箭。
④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⑤白羽:这里指箭。
⑥没:陷入,这里是钻进的意思。
⑦石棱:石头的边角。
[1]根据古诗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诗中的“惊”字说明将军听到风吹草动的声音非常害怕。
(____)(2)“引弓”描写的是将军的动作。
(____)(3)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勇敢机智、武艺高强、具有神力的边塞将军的威武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将领的赞颂之情。
(____)[2]朗读“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正确的节奏是( )A.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B.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观书有感(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2]解释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鉴:____________ 徘徊:_____________[3]把相应答案的序号填到括号里。
这首诗的前两句(_____),表面写景。
诗的后两句(______),富含哲理。
A.寓问于答 B.运用比喻[4]读了这首诗,让我联想到作者在古代一些名人学者关于读书的观点。
在《古人谈读书》中,他是这样说的:余尝谓__________,谓心到、眼到、口到。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___________,眼口岂不到乎?3. 阅读古诗,完成问题。
山居秋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文阅读】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试题(含答案、解析)
![【类文阅读】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试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815c664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64.png)
2.★这首写战争的诗,不写而写,表现了边塞战士在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下,过着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
A.激烈的战争场景将士们开怀痛饮
B.悠扬的民族音乐优美的大漠风景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这首词的作者是清代的,“长相思”是这首词的。
7.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8.龚自珍诗人创作的时间
9.活力,生命力,这里指朝气蓬勃的局面希望社会变革,期待人才辈出
【分析】
1.本题考查字词的理解。
解答此题时要遵循“字不离句”的原则和平时积累的字、词、句,进行分析得出答案。
但悲不见九州同:只是感到悲伤,没能见到国家统一。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5.考查诗句的理解。第二句诗人“几时休”运用反问手法,不但强化了自己的对这些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之情,也更加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而产生的忧伤之感。
6.考查体会思想感情。第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露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这首古诗的译文是: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这首古诗写的是《凉州词》,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根据译文可知这首诗没有写激烈的战争场景,而是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
小学古诗考级试卷
![小学古诗考级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81c921cd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b5.png)
小学古诗考级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下一句是“________”。
2.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下一句是“________”。
3.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下一句是“________”。
4. 孟浩然的《春晓》中,“春眠不觉晓”下一句是“________”。
5.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下一句是“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句诗出自杜甫的《绝句》?A.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B.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2.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王维C. 杜牧D. 杨万里3.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王勃B. 王之涣C. 王昌龄D. 王安石4.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辛弃疾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苏轼C. 王安石D. 李清照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2. 《登鹳雀楼》是宋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
()3. 《春望》是唐代诗人杜甫表达忧国忧民情感的诗作。
()4.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描写春天的诗。
()5. 《如梦令》是宋代女诗人李清照的词作。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静夜思》的主题思想。
2. 《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寓意是什么?3. 《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 《春晓》中“处处闻啼鸟”描绘了怎样的春天景象?五、默写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默写李白的《静夜思》全诗。
2. 请默写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全诗。
五年级古诗词比赛试题
![五年级古诗词比赛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8b12a3a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75.png)
五年级古诗词比赛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中的“九州”指的是()A. 全国B. 九个州C. 地名。
解析:“九州”在古代是中国的代称,在这里指的是全国。
所以答案是A。
2.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中“聒”的意思是()A. 声音嘈杂B. 安静C. 动听。
解析:“聒碎乡心梦不成”的意思是嘈杂的声音搅碎了思乡的心,让人无法入眠。
“聒”在这里是声音嘈杂的意思,答案是A。
3.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句诗出自()A. 纳兰性德B. 李白C. 杜甫。
5.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这两句诗描写的是()A. 秋天的景色B. 春天的景色C. 夏天的景色。
解析:诗中的“霜满天”“江枫”等意象表明这是秋天的景色。
答案是A。
6.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中“绿”字的用法是()A. 形容词B. 名词C. 使动用法。
解析:“绿”在这里是使动用法,使江南岸变绿。
答案是C。
A. 王安石B. 王昌龄C. 王之涣。
8.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的“佳节”指的是()A. 春节B. 重阳节C. 中秋节。
9.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品质。
A. 清正廉洁B. 孤独寂寞C. 思乡之情。
解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清正廉洁、坚守操守的品质。
答案是A。
10.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的作者是()A. 于谦B. 郑燮C. 王冕。
解析:“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的作者是于谦。
答案是A。
11.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中“喑”的意思是()A. 沉默B. 鸣叫C. 昏暗。
解析:“喑”在这里的意思是沉默。
答案是A。
A. 龚自珍B. 陶渊明C. 孟浩然。
13.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两句诗出自()14.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这句诗描写的是()A. 春天的景色B. 夏天的景色C. 冬天的景色。
湘教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真题
![湘教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77b5638a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9c.png)
湘教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真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古诗词阅读理解1. 阅读诗词,并回答问题。
长相思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山一程,水一程”,说明了征途的_______,“风一更,雪一更”突出了征途_________。
(2)“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进的________。
“深夜千帐灯”点明了______________。
(3)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此声”指。
(4)故园有什么呢?请通过想象,试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对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
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下列对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项是()A.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B.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C.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D.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2]《村晚》为我们展示了一幅____________图,《牧童》为我们展示了一幅_______图。
右边这幅图可以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来概括,我能结合图片,用自己的话把诗句中的情景描绘出来:_________。
[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异同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两首诗都描写了儿童自在快乐的生活状态,塑造了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充满了童真童趣。
B.两首诗都是前两句写景,其中《村晚》把草、池塘、山、落日等融合起来,构成了一幅幽静美丽的图画;《牧童》则通过“六七里”“三四声”等写出了原野的广阔、傍晚的宁静。
C.两首诗都表现了牧童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但《牧童》还通过“不脱蓑衣”让我们体会到了牧童放牧一天的劳累。
五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易考题
![五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易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139f669f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e7.png)
五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易考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古诗词阅读理解1. 古诗阅读。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时鸣春涧中。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______朝诗人________写的。
这首诗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
[3]诗中突出了春夜山涧的什么特点?()A.热闹B.幽静[4]诗中属于静态描写的诗句是哪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后两句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描绘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诗的头两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抓住了临安城的特点:__________的青山,___________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曼舞,写出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
(各填一个四字词语)[2]“暖风”、“游人”在诗中有怎样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诗人对统治者提出质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 课内精彩阅读。
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由这首诗的题目,我了解到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两句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诗中的“熏”可以换成“吹”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小学五年级语文2021年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必考题语文版
![小学五年级语文2021年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必考题语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dbdec729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f4.png)
小学五年级语文2021年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必考题语文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古诗阅读。
浣溪沙一曲新词①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②。
(注释)①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
②徘徊:来回走。
[1]从季节、时间的角度看,这首词写的是__________时词人的生活和心情。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使用了________(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形式工整,音韵谐婉,具有音乐美,是深受后人赞赏的名句。
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词人“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的感情;燕子每年都回来寻旧巢,所以说“__________”,但旧燕归来,时光已逝,表达了词人对物是人非的慨叹。
[3]下面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夕阳西下几时回?”词人由夕阳西下而生发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希望其重现的心境。
B.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蕴含着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
C. “小园香径独徘徊”说的是词人独自一人在花间踱来踱去,表现出词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无限赞美之情。
2. 拓展阅读实训。
葛溪驿——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1]结合全诗,解释下列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缺月:____明灭:____起:____[2]“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意思是什么?[3]本诗以(____________)为诗眼,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两句,作者采用的是()手法,作用是什么?[5]诗中押韵的四个字是什么?3.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练习。
斗笠孩子,戴上这顶斗笠吧,你便把故乡戴在头顶。
小学五年级语文2021年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必考题部编版
![小学五年级语文2021年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必考题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0c010d00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53.png)
小学五年级语文2021年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必考题部编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古诗二首,阅读理解。
过分水岭饮湖上初晴后雨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宣。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潋滟:______ ②潺湲:_______[2]《过分水岭》写的是诗人温庭筠在过分水岭的行程中见____引起的____。
《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的是西湖晴天时的____和雨天时的____。
[3]细读《过分水岭》,选择一个话题,想一想,写一写。
①作者和溪水在三天的相伴中会出现哪些场景?②告别时潺湲的溪水声在向作者诉说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古诗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
(对的打“√”,错的打“×”)①《过分水岭》中“有情”二字是诗篇的题眼,下面三句都是围绕着它来具体描写的。
(____)②《饮湖上初晴后雨》不是描写西湖的某处之景、某时之景而是概括描写,全面讲价。
(____)③《过分水岭》表达了溪水对作者的深情;《饮湖上初晴后雨》表达了对西子的赞美。
(____)[5]《饮湖上初晴后雨》最后一句把西湖比作西子,这个比喻恰当吗?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读诗歌,回答问题。
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代的_____________。
[2]“山一程,水一程”中,对“一程”的两次运用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叠用两个一程,既突出了路途的遥远和行程的艰辛,又突显本词韵律之优美。
B.走了一路,很累。
[3]找出词中表达主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完成练习。
五年级古诗考级试题
![五年级古诗考级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88211e502020740bf1e9b81.png)
五年级古诗考级试题五年级古诗、阅读考级试题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__等级__________ 一、补充诗句。
1.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五千仞岳上摩天。
3.生当作人杰,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不肯过江东。
4.___________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
5.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
二、连线题。
秦时明月汉时关,欲作家书意万重。
王昌龄《出塞》我劝天公重抖擞,直把杭州作汴州。
龚自珍《己亥杂诗》暖风熏得游人醉,桃花流水鳜鱼肥。
林升《题临安邸》西塞山前白鹭飞,不拘一格降人才。
张志和《渔歌子》洛阳城里见秋风,万里长城人未还。
张籍《秋思》三、选择题。
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 )的《别董大》。
A、高适B、岑参C、王昌龄2、袁枚是( )诗人,我们学过他写的古诗( )。
A、唐朝B、明代C、清朝 D《所见》 E《池上》 F《寻隐者不遇》 3、“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写的是( )。
A、荷花B、梅花C、水仙花4、“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写的是( )节日。
A、春节B、元宵节C、中秋节5、“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描写的是( )的景色。
A、春天B、夏天C、秋天四、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5分)1、“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表达了诗人杜甫的爱国之情。
2、“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出自明代王磐写的《竹枝词》。
( )3、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岭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 )4、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寸晖。
”( )5、《清平乐村居》是宋代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诗。
五年级2021年部编版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真题
![五年级2021年部编版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3940c68d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fd.png)
五年级2021年部编版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真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已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1]解释字词。
生气:____________ 恃:____________[2]下列对诗句的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B.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3]用自己的话说说“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这两句诗的意思:____________[4]对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描述最正确、全面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以祈求上天的口吻,呼唤风雷般的变革打破清王朝束缚思想、扼杀人才造成的死气沉沉的局面,表达了作者解放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B.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期盼上天不拘一格地降下人才的迫切心情C.作者表达了只有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更有生气的观点D.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朝野臣民噤声的现状的无限悲哀2. 阅读与理解。
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解释古诗文中加点的词。
①清平乐:_____________ ②相媚好:______________[2]用斜线画出下列诗句的停顿。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3]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判断下列语句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①清平乐:“乐”读lè(_______)②《清平乐·村居》中一个“卧”字使用最妙,它把小儿子的天真活泼、顽皮和盘托出。
(_______)[5]这首词的作者是宋代的___________,词中描绘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流露出作者那___________________ 的内心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阅读考级古诗词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9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从文中可以看出,事情发生的时间是____,地点是____,被送的人要去的地方是_____。
2、写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明作者站在江边久久不愿离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5、这是一首送别诗。
你还学过哪些送别诗?试着默写两首。
题目__________题目__________
作者______作者______
内容:____________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按要求填写诗句。
1、补充下列诗句。
(8分)
(1)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________。
(2)春色满园关不住,______________。
(3)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报得三春晖。
2、补充下列有关“惜时与勤奋”的诗句。
(12分)
(1)____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
(2)______________,白首方悔读书迟。
3、请选用恰当的诗句来描述下列景物。
(8分)
(1)长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梅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出下列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5分)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青天。
()
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3、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4、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
5、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四、补充诗句,并写出作者和诗题。
(30分)
1、东临碣石,以。
(三国)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悠然见南山。
()___《_______》
3、__________,只是近黄昏。
()___《_______》
4、,寒食东风御柳斜。
()___《_______》
5、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
()___《_______》
6、生当作人杰,__________。
()___《_______》
7、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
()___《_______》
8、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
()___《_______》
9、本是同根生,__________。
()___《_______》
10、欲穷千里目,__________。
()___《_______》
11、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
()___《_______》
12、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
()___《_______》
13、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
()___《_______》
14、桃花潭水深千尺,__________。
()___《_______》
15、青箬笠,绿蓑衣,__________。
()___《_______》
五、根据提供的情境写诗句。
(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啊,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我们的日子呢,却是一去不复返。
不抓住今天,永远期盼着明天,幸运会向你招手吗?
(2)我们几个手挽手默默地走在去火车站的路上,彼此无语。
朝夕相处三年的挚友呀,怎舍得刹那间的分离。
“____________________”?大家泪眼相视,情意无限!
(3)我们的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
(4)中秋佳节,皓月当空。
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朦朦胧胧地罩在大地上,清风拂面,不由撩动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____________________”。
亲人啊,可知道海外游子的心!
六、读下面小故事,写诗。
(10分)
有位厨师精通诗词,每做一道菜,都能对出一句优美的诗句来。
一位秀才故意出难题,给厨师两个鸡蛋,要他做几道菜,并且每道菜要表示一句古诗。
厨师欣然接受,做了四道菜。
第一道菜是两个纯蛋黄,几根青丝;第二道菜,把熟鸡蛋白切成小块,排成一字形,下面铺了一张青菜叶子;第三道菜是清炒蛋白一撮;第四道菜,一碗清汤,上面漂着四只蛋壳。
秀才见了,深表佩服。
你知道这四道菜表示哪四句诗吗?知道的同学默写下来。
并写上作者和朝代。
七、下面是五副对联,分别用线将相应的上下联用线连起来。
(10分)
东风吹出千山绿师生团结佳话多
校园沸腾春来早鸟语飘林鸟知春
学海无涯勤可渡春雨洒来万象新
花香满院花觉趣年年春色去还来
处处桃花频送暖书山万仞志能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