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迭代法详细讲解
C语言迭代法详细讲解
迭代法迭代法也称辗转法,是一种不断用变量的旧值递推新值的过程,跟迭代法相对应的是直接法(或者称为一次解法),即一次性解决问题。
迭代法又分为精确迭代和近似迭代。
“二分法”和“牛顿迭代法”属于近似迭代法。
迭代算法是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
它利用计算机运算速度快、适合做重复性操作的特点,让计算机对一组指令(或一定步骤)进行重复执行,在每次执行这组指令(或这些步骤)时,都从变量的原值推出它的一个新值。
利用迭代算法解决问题,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确定迭代变量。
在可以用迭代算法解决的问题中,至少存在一个直接或间接地不断由旧值递推出新值的变量,这个变量就是迭代变量。
二、建立迭代关系式。
所谓迭代关系式,指如何从变量的前一个值推出其下一个值的公式(或关系)。
迭代关系式的建立是解决迭代问题的关键,通常可以使用递推或倒推的方法来完成。
三、对迭代过程进行控制。
在什么时候结束迭代过程?这是编写迭代程序必须考虑的问题。
不能让迭代过程无休止地重复执行下去。
迭代过程的控制通常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所需的迭代次数是个确定的值,可以计算出来;另一种是所需的迭代次数无法确定。
对于前一种情况,可以构建一个固定次数的循环来实现对迭代过程的控制;对于后一种情况,需要进一步分析出用来结束迭代过程的条件。
例 1 :一个饲养场引进一只刚出生的新品种兔子,这种兔子从出生的下一个月开始,每月新生一只兔子,新生的兔子也如此繁殖。
如果所有的兔子都不死去,问到第12 个月时,该饲养场共有兔子多少只?分析:这是一个典型的递推问题。
我们不妨假设第 1 个月时兔子的只数为u 1 ,第 2 个月时兔子的只数为u 2 ,第 3 个月时兔子的只数为u 3 ,……根据题意,“这种兔子从出生的下一个月开始,每月新生一只兔子”,则有u 1 = 1 ,u 2 =u 1 +u 1 ×1 = 2 ,u 3 =u 2 +u 2 ×1= 4 ,……根据这个规律,可以归纳出下面的递推公式:u n =u n - 1 × 2 (n ≥ 2)对应u n 和u n - 1 ,定义两个迭代变量y 和x ,可将上面的递推公式转换成如下迭代关系:y=x*2x=y让计算机对这个迭代关系重复执行11 次,就可以算出第12 个月时的兔子数。
c语言迭代法自洽计算简单举例
c语言迭代法自洽计算简单举例迭代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值计算方法,特别适用于需要反复迭代求解的问题。
在C语言中,我们可以通过循环来实现迭代计算。
下面我将列举10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如何使用C语言迭代法进行自洽计算。
1. 求解平方根:假设我们需要计算一个数的平方根,可以使用迭代法来逼近平方根的值。
我们可以从一个初始值开始,通过不断迭代计算来逼近平方根的真实值。
2. 求解方程的根:对于一元方程 f(x) = 0,我们可以使用迭代法来求解方程的根。
通过不断迭代计算,我们可以逼近方程的根的值。
3. 计算圆周率:圆周率是一个无理数,它的值可以使用迭代法进行计算。
通过不断迭代计算,我们可以逼近圆周率的真实值。
4. 计算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经典的数列,可以使用迭代法来计算。
通过不断迭代计算,我们可以得到斐波那契数列的前n个数。
5. 计算阶乘:阶乘是一个常见的数学运算,可以使用迭代法来计算。
通过不断迭代计算,我们可以得到给定数的阶乘值。
6. 求解最大公约数:最大公约数是两个数的公共因子中最大的一个,可以使用迭代法来求解。
通过不断迭代计算,我们可以得到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7. 求解矩阵乘法:矩阵乘法是一种常见的数学运算,可以使用迭代法来计算。
通过不断迭代计算,我们可以得到两个矩阵的乘积。
8. 求解线性方程组:线性方程组是一组线性方程的集合,可以使用迭代法来求解。
通过不断迭代计算,我们可以得到线性方程组的解。
9. 进行排序算法:排序算法是一种常见的算法,可以使用迭代法来实现。
通过不断迭代计算,我们可以将一组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排序。
10. 进行图像处理:图像处理是一种常见的应用领域,可以使用迭代法来实现。
通过不断迭代计算,我们可以对图像进行增强、滤波等操作。
以上是我列举的10个使用C语言迭代法进行自洽计算的简单例子。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迭代法在数值计算中的广泛应用。
希望这些例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迭代法。
c语言中的6种基本语句中迭代语句
C语言中的6种基本语句中迭代语句一、概述C语言是一种高效而灵活的编程语言,它提供了丰富的语法和功能以满足程序员的需求。
在C语言中,有6种基本类型的语句,它们分别是赋值语句、选择语句、循环语句、跳转语句、函数调用语句和空语句。
其中,循环语句是程序中常用的一种语句类型,用于重复执行某段代码块。
本文将重点介绍C语言中的循环语句,探讨其特点、用法和实例。
二、C语言中的迭代语句在C语言中,迭代语句是一种循环语句,用于多次执行相同的代码块。
C语言提供了3种用于实现迭代的语句,它们分别是while语句、do...while语句和for语句。
接下来,我们将分别介绍这3种迭代语句的特点和用法。
1. while语句while语句是C语言中最简单的一种迭代语句,其基本语法如下:```while (condition) {// 循环体}```其中,condition是一个逻辑表达式,用于判断是否继续执行循环体。
具体的执行过程是,首先计算condition的值,如果为真则执行循环体,然后再次计算condition的值,重复这个过程直到condition的值为假为止。
while语句的执行逻辑可用下图表示:```判断condition是否为真↓condition为真 --> 执行循环体 --> 再次判断condition是否为真↓ ↓condition为真 --> 执行循环体 --> 再次判断condition是否为真... ...↓ ↓condition为假 --> 结束循环```下面是一个使用while语句的简单例子,该例子用于计算1到10的累加和:```int sum = 0;int i = 1;while (i <= 10) {sum += i;i++;}```在这个例子中,while语句的循环条件是i <= 10,只要满足这个条件,就会执行循环体sum += i; i++;。
C语言三种方法求阶乘
C语言三种方法求阶乘在C语言中,有多种方法可以计算阶乘。
下面将介绍三种常见的方法,包括迭代法、递归法和递推法。
1.迭代法:迭代法是一种基本的计算阶乘的方法,它通过循环结构来实现。
具体实现方式如下:```c#include <stdio.h>unsigned long long factorial_iterative(int n)unsigned long long result = 1;for (int i = 1; i <= n; i++)result *= i;}return result;int maiint n;printf("请输入一个整数:");scanf("%d", &n);unsigned long long result = factorial_iterative(n);printf("%d的阶乘为:%llu\n", n, result);return 0;```这段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一个`factorial_iterative`函数,它接受一个整数参数`n`,使用循环结构来计算`n`的阶乘。
在`main`函数中,接受用户输入的整数`n`,然后调用`factorial_iterative`函数来计算阶乘,并输出结果。
2.递归法:递归法是一种通过调用自身的方式来实现的方法。
具体实现方式如下:```c#include <stdio.h>unsigned long long factorial_recursive(int n)if (n == 0)return 1;} elsereturn n * factorial_recursive(n - 1);}int maiint n;printf("请输入一个整数:");scanf("%d", &n);unsigned long long result = factorial_recursive(n);printf("%d的阶乘为:%llu\n", n, result);return 0;```这段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一个`factorial_recursive`函数,它接受一个整数参数`n`。
常用算法(一)——迭代法
常用算法——迭代法一、迭代法迭代法是用于求方程或方程组近似根的一种常用的算法设计方法。
设方程为f(x)=0,用某种数学方法导出等价的形式x=g(x),然后按以下步骤执行:(1)选一个方程的近似根,赋给变量x0;(2)将x0的值保存于变量x1,然后计算g(x1),并将结果存于变量x0;(3)当x0与x1的差的绝对值还小于指定的精度要求时,重复步骤(2)的计算。
若方程有根,并且用上述方法计算出来的近似根序列收敛,则按上述方法求得的x0就认为是方程的根。
上述算法用C程序的形式表示为:【算法】迭代法求方程的根{ x0=初始近似根;do {x1=x0;x0=g(x1);/*按特定的方程计算新的近似根*/} while ( fabs(x0-x1)>Epsilon);printf(“方程的近似根是%f\n”,x0);}迭代算法也常用于求方程组的根,令X=(x0,x1,…,xn-1)设方程组为:xi=gi(X) (I=0,1,…,n-1)则求方程组根的迭代算法可描述如下:【算法】迭代法求方程组的根{ for (i=0;i<n;i++)x=初始近似根;do {for (i=0;i<n;i++)y=x;for (i=0;i<n;i++)x=gi(X);for (delta=0.0,i=0;i<n;i++)if (fabs(y-x)>delta) delta=fabs(y-x);} while (delta>Epsilon);for (i=0;i<n;i++)printf(“变量x[%d]的近似根是%f”,I,x);printf(“\n”);}具体使用迭代法求根时应注意以下两种可能发生的情况:(1)如果方程无解,算法求出的近似根序列就不会收敛,迭代过程会变成死循环,因此在使用迭代算法前应先考察方程是否有解,并在程序中对迭代的次数给予限制;(2)方程虽然有解,但迭代公式选择不当,或迭代的初始近似根选择不合理,也会导致迭代失败。
C语言中的迭代与迭代器
C语言中的迭代与迭代器迭代(Iteration)是程序中常用的一种控制流程方式,它让程序能够重复执行一段代码块,从而达到对一组数据或集合进行处理的目的。
在C语言中,迭代常常与循环语句结合使用,例如for循环和while循环。
迭代器(Iterator)则是一种辅助工具,它提供了对数据集合中元素进行遍历和访问的方法。
C语言中的迭代主要通过循环语句来实现。
常见的循环语句有for循环、while循环和do-while循环。
它们都允许程序重复执行一段代码块,直到满足某个终止条件。
首先,我们来看看for循环。
for循环由一个初始化表达式、一个循环条件表达式和一个迭代表达式组成。
其中,初始化表达式在循环开始前执行一次,循环条件表达式在每次迭代前进行判断,如果为真则执行循环体,执行完循环体后再执行迭代表达式。
下面是for循环的一般形式:```cfor (初始化表达式; 循环条件表达式; 迭代表达式) {// 循环体}```接下来是while循环和do-while循环。
while循环只有一个循环条件表达式,它在每次迭代前进行判断,如果为真则执行循环体。
而do-while循环则是先执行一次循环体,然后再进行循环条件的判断,如果为真则继续执行循环体,否则循环结束。
下面是它们的一般形式:```cwhile (循环条件表达式) {// 循环体}do {// 循环体} while (循环条件表达式);```这些循环语句可以让我们在程序中重复执行一段代码块,实现对数据的迭代处理。
但是有时我们可能需要更灵活、更高级的迭代方式,这就引入了迭代器的概念。
迭代器是一种抽象的数据类型,它提供了一组接口,用于遍历和访问数据集合中的元素。
在C语言中,我们可以利用指针来实现迭代器的功能。
通过定义一个指针,我们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遍历数组或其他数据结构中的元素。
以数组为例,我们可以通过指针来遍历数组中的元素。
假设有一个整型数组arr,我们可以定义一个指针p指向数组的第一个元素,并通过不断移动指针的位置来遍历整个数组。
C语言复习---迭代法,牛顿迭代法,二分法求根
C语⾔复习---迭代法,⽜顿迭代法,⼆分法求根⼀:⽤迭代法求 x=√a。
求平⽅根的迭代公式为:X(n+1)= (Xn+a/Xn) /2。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math.h>int main(){double x1, x2;float a;scanf("%f", &a);x2 = 1.0;do{x1 = x2;x2 = (x1 + a / x1) / 2;} while (fabs(x1-x2)>pow(10,-5));printf("value:%lf", x2);system("pause");return0;}⼆:⽤求⽅程在1.5附近的根(2x3-4x2+3x-6=0)例:⽅程求根⽜顿迭代法求⽅程 f(x)=x3+x2-3x-3=0在1.5附近的根f(x)=x^3+x^2-3x-3f'(x)=3x^2+2x-3x(n+1)=xn-f(xn)/f'(xn)令x1=1.5x2=1.777778x3=1.733361x4=1.732052x5=1.732051x6=1.732051如果精确到0.000001,则x=1.732051准确值=根号3重要公式#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math.h>int main(){double x1=0, x2;double fx1, fx2;x2 = 1.5;while (fabs(x1 - x2)>=1e-6){x1 = x2;fx1 = 2 * x1*x1*x1 - 4 * x1*x1 + 3 * x1 - 6; //f(xn)fx2 = 6 * x1*x1 - 8 * x1 + 3; //f(xn)'x2 = x1 - fx1 / fx2;}printf("value:%lf", x2);system("pause");return0;}三:⼆分法求⽅程的根给定精确度ξ,⽤⼆分法求函数f(x)零点近似值的步骤如下:1确定区间[a,b],验证f(a)·f(b)<0(这是前提,选取的区间必须满⾜这个条件),给定精确度ξ. 2求区间(a,b)的中点c.3计算f(c).(1) 若f(c)=0,则c就是函数的零点;(2) 若f(a)·f(c)<0,则令b=c;(3) 若f(c)·f(b)<0,则令a=c.(4) 判断是否达到精确度ξ:即若|a-b|<ξ,则得到零点近似值a(或b),否则重复2-4.#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math.h>double fx(double x){return2 * x*x*x - 4 * x*x + 3 * x - 6;}int main(){double x1 , x2;double fx1, fx2;double e = 1e-6;do{printf("enter (x1,x2):\n");scanf("%lf", &x1);scanf("%lf", &x2);if (x1>x2){double temp = x1;x1 = x2;x2 = temp;}fx1 = fx(x1);fx2 = fx(x2);} while (fx1*fx2>0);if (fabs(fx1) < e)printf("solution1:%lf\n", x1);else if (fabs(fx2) < e)printf("solution2:%lf\n", x2);else{while (fabs(x1 - x2) >= e){double mid = (x1 + x2) / 2;if (fx(mid)*fx2 < 0)x1 = mid;elsex2 = mid;}printf("solution3:%lf", x2);}system("pause");return0;}。
迭代法求方程的根c语言
迭代法求方程的根c语言迭代法求方程的根是数学中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它通过反复逼近来得到方程的根。
对于许多复杂的方程,迭代法可以提供一种更加简单有效的求解方式。
在计算机中,使用C语言可以轻松地实现迭代法求方程的根。
迭代法基础迭代法是一种数值分析中常用的计算方法,它通过在初始条件下反复施加同一运算,来逐渐逼近目标值的过程。
简单的迭代法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进行表示:Xn+1 = f(Xn)其中,Xn是第n次迭代的结果,Xn+1是下一次迭代的结果,f(Xn)是在当前值下计算得到的函数值。
这个公式可以反复使用,以达到逐步逼近目标值的效果。
例如,在求解方程f(x) = 0时,可以使用下面的迭代公式:Xn+1 = Xn - f(Xn)/f’(Xn)其中,f’(Xn)表示f(Xn)的导数,也就是函数在Xn 处的切线斜率。
这个公式可以通过在Xn处求出函数值和导数,计算出下一次迭代的Xn+1值。
实现迭代法求方程的根要使用迭代法求解方程的根,需要首先定义迭代函数f(x)以及其导数f’(x)。
这里我们以求解方程x^2 - 2x -1 = 0为例,f(x) = x^2 - 2x - 1,f’(x) = 2x - 2。
在C语言中,我们可以使用以下代码定义迭代函数和其导数:double f(double x) { return x*x - 2*x -1; }double fder(double x) { return 2*x - 2; }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以上定义的迭代函数和导数,使用下面的代码实现迭代法求方程的根:double iterative(double x0, int n){ double x = x0; int i = 0; while(i<n) { x = x - f(x)/fder(x); i++; } return x; }其中x0为迭代的初始值,n为迭代的次数。
在迭代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while循环来反复使用迭代公式,来一步一步逼近方程的根。
c语言牛顿迭代法
c语言牛顿迭代法牛顿迭代法(Newton-Raphson法)是一种求解方程近似解的方法,它是利用泰勒级数展开函数在某点的值,然后用一阶泰勒展开式的根近似表示函数的零点,因此也被称为牛顿拉弗森法。
它可以高效地解决复杂的非线性方程组,是科学计算领域中最为常用和基础的方法之一。
牛顿迭代法的基本思想是:在第k次迭代时,求出曲线f(x)在点xk的一次导数斜率,以此确定x轴上的一个点xk+1,和该点处曲线的一次切线。
这条切线和x轴交点的横坐标就是极值点的估计值。
这个过程可以迭代多次,直到达到满足一定的误差精度或者迭代次数的要求。
C语言实现牛顿迭代法需要先定义一个函数,这个函数就是需要求解方程的函数。
定义完函数之后,需要实现牛顿迭代公式来求出下一次迭代的估计值,然后不断迭代。
具体实现过程如下:1. 定义函数f(x),即需要求解方程的函数。
2. 定义函数f_prime(x),即f(x)的一次导数。
3. 定义变量x和x_next,初始化它们的值。
4. 在循环中,首先计算f(x)和f_prime(x),然后计算下一个迭代点的估计值x_next = x - f(x) / f_prime(x)。
5. 如果x_next和x的差异满足预设的精度要求,则退出循环。
6. 否则,将x_next的值赋值给x,并重复执行第4步。
C语言实现牛顿迭代法的代码如下:#include <stdio.h>#include <math.h>定义函数f(x)double f(double x) {return x * x - 2;}定义函数f_prime(x)double f_prime(double x) {return 2 * x;}int main() {定义变量double x, x_next, epsilon;int iter;初始化变量x = 1.0;epsilon = 1e-6;iter = 0;迭代求解do {x_next = x - f(x) / f_prime(x);iter++;printf("Iteration %d: x = %lf\n", iter, x_next);x = x_next;} while (fabs(x_next - x) >= epsilon);输出结果printf("Final result: x = %lf\n", x);return 0;}在这个代码中,我们使用了do-while循环来不断执行迭代过程,直到达到预设的精度要求。
C语言实现牛顿迭代法解方程详解
C语⾔实现⽜顿迭代法解⽅程详解C语⾔实现⽜顿迭代法解⽅程详解利⽤迭代算法解决问题,需要做好以下三个⽅⾯的⼯作:⼀、确定迭代变量在可以⽤迭代算法解决的问题中,我们可以确定⾄少存在⼀个可直接或间接地不断由旧值递推出新值的变量,这个变量就是迭代变量。
⼆、建⽴迭代关系式所谓迭代关系式,指如何从变量的前⼀个值推出其下⼀个值的公式(或关系)。
迭代关系式的建⽴是解决迭代问题的关键,通常可以使⽤递推或倒推的⽅法来完成。
三、对迭代过程进⾏控制在什么时候结束迭代过程?这是编写迭代程序必须考虑的问题。
不能让迭代过程⽆休⽌地执⾏下去。
迭代过程的控制通常可分为两种情况:⼀种是所需的迭代次数是个确定的值,可以计算出来;另⼀种是所需的迭代次数⽆法确定。
对于前⼀种情况,可以构建⼀个固定次数的循环来实现对迭代过程的控制;对于后⼀种情况,需要进⼀步分析得出可⽤来结束迭代过程的条件。
接下来,我介绍⼀种迭代算法的典型案例----⽜顿-拉夫逊(拉弗森)⽅法⽜顿-拉夫逊(拉弗森)⽅法,⼜称⽜顿迭代法,也称⽜顿切线法:先任意设定⼀个与真实的根接近的值x0作为第⼀次近似根,由x0求出f(x0),过(x0,f(x0))点做f(x)的切线,交x轴于x1,把它作为第⼆次近似根,再由x1求出f(x1),过(x1,f(x1))点做f(x)的切线,交x轴于x2,……如此继续下去,直到⾜够接近(⽐如|x- x0|<1e-6时)真正的根x*为⽌。
⽽f '(x0)=f(x0)/( x1- x0)所以 x1= x0- f(x0)/ f ' (x0)。
我们来看⼀副从⽹上找到的图:接下来,我们来看⼀个例⼦:我们还是直接上代码:例⼦:⽤⽜顿迭代法求下列⽅程在值等于2.0附近的根:2x3-4x2+3x-6=0。
#include <stdio.h>#include <math.h>int main(void){float x,x0,f,f1;x = 2.0;do{x0=x;f=2*x0*x0*x0-4*x0*x0+3*x0-6;f1=6*x0*x0-8*x0+3;x=x0-f/f1;//函数fabs:求浮点数x的绝对值//说明:计算|x|, 当x不为负时返回 x,否则返回 -x}while(fabs(x-x0)>=1e-5);printf ("%f\n",x);return 0 ;}执⾏结果:当x=1.5时,⽅程2x3-4x2+3x-6=0。
迭代法求立方根c语言
迭代法求立方根c语言迭代法求立方根的原理和实现方法立方根是数学中常见的运算,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即找到一个数,使得它的立方等于给定的数。
在计算机科学中,我们可以使用迭代法来逼近求解立方根。
迭代法求解立方根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不断迭代的方式逼近最终的解。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一个近似的初始解开始,然后通过迭代的方式逐步靠近真实的立方根。
下面将详细介绍迭代法求立方根的实现方法。
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初始解。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给定数值的一半作为初始解,即将给定数值除以2,作为初始解的近似值。
这是因为,对于大多数正数来说,它们的立方根都小于它们自身,所以选择一半作为初始解是比较合理的。
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一个循环来进行迭代计算。
在每一次迭代中,我们可以通过将当前解的立方与给定数值进行比较,来判断当前解是否足够接近真实的立方根。
如果当前解的立方与给定数值的误差小于一个预设的阈值,我们就可以认为当前解已经足够接近真实的立方根,迭代过程可以结束。
否则,我们需要更新当前解,以便继续迭代。
更新当前解的方法有多种选择,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牛顿迭代法。
牛顿迭代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计算当前解的函数值和导数值,来调整当前解的取值。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更新当前解:新解 = 当前解 - (当前解的立方减去给定数值)除以(3倍的当前解的平方)通过不断使用这个公式来更新当前解,我们可以逐步逼近真实的立方根。
当当前解的立方与给定数值的误差小于预设的阈值时,我们就可以认为当前解已经足够接近真实的立方根,迭代过程可以结束。
需要注意的是,迭代法求解立方根可能存在一些特殊情况。
例如,对于负数来说,它们的立方根是复数,无法直接用迭代法求解。
对于零来说,它的立方根是零本身,不需要进行迭代计算。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对这些特殊情况进行额外的处理。
迭代法是一种常用的求解立方根的方法。
通过选择合适的初始解,并使用迭代的方式逼近真实的立方根,我们可以在计算机中实现立方根的求解。
中职C语言基础算法之迭代算法
第3章 程序控制结构
迭代算法所需工作
确定迭代变量 建立迭代关系式 对迭代过程进行控制
第3章 程序控制结构
利用迭代法解决问题的步骤如下
一、确定迭代变量。在可以利用迭代法解决问题时,至少 存在一个直接或间接的不断由旧值递推出新值的变量,这 个变量就是迭代变量。 二、建立迭代关系式。所谓迭代关系式,指如何从变量的 上一个值推出下一个值的公式(或公式)。这个关系式是 解决问题的关键,通常可以通过递推或者倒推的方法来完 成。 三、对迭代过程进行控制。即必须考虑什么时候结束迭代 过程。迭代过程的控制通常可分为迭代次数确定和不确定 两种情况。对于次数确定可以用一个循环来实现迭代过程 的控制;对于迭代次数不确定的需要分析出用来结束迭代 的条件。
第3章 程序控制结构
int Fib(int n) //斐波那契(Fibonacci)数列 { if (n < 1)//预防错误 return 0; if (n == 1 || n == 2)//特殊值,无需迭代 return 1; int f1 = 1, f2 = 1, fn;//迭代变量 int i; for(i=3; i<=n; ++i)//用i的值来限制迭代的次数 { fn = f1 + f2; //迭代关系式 f1 = f2; //f1和f2迭代前进,其中f2在f1的前面 f2 = fn; } return fn; }
第3章 程序控制结构
#include<stdio.h>
#include<math.h>
void main(){
double a,x0,x1;
printf("Input a:\n");
scanf("%lf",&a);
迭代法
•
• • • • • • • • • • • • • • • • •
int main() { double x,precision; int maxcyc; printf("输入初始迭代值x0:"); scanf("%lf",&x); printf("输入最大迭代次数:"); scanf("%d",&maxcyc); printf("迭代要求的精度:"); scanf("%lf",&precision); if(Newton(&x,precision,maxcyc)==1) //若函数返回值为1 printf("该值附近的根为:%lf\n",x); else //若函数返回值为0 printf("迭代失败!\n"); getch(); return 0; }
解非线性方程f(x)=0的牛顿法是把非线性方程线性化 的一种近似方法。把f(x)在x0点附近展开成泰勒级数 f(x) = f(x0)+(x-x0)f'(x0)+(x-x0)^2*f''(x0)/2! +… 取其线性部 分,作为非线性方程f(x) = 0的近似方程,即泰勒展开的前 两项,则有f(x0)+f'(x0)(x-x0)-f(x)=0 设f'(x0)≠0则其解为 x1=x0-f(x0)/f'(x0) 这样,得到牛顿法的一个迭代序列: x(n+1)=x(n)-f(x(n))/f'(x(n))。
谢 谢!
邮箱:lihaicg@
迭代关系式: • if (y<=3) • f=f1=f2=f3=1; • else • { f=f1+f3; • f1=f2; • f2=f3; • f3=f; • } • 相信大家都能理解!!!
c语言迭代法自洽计算简单举例
c语言迭代法自洽计算简单举例迭代法是一种通过逐步逼近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数值计算方法。
在C 语言中,我们可以使用迭代法来解决各种数学问题,例如求方程的根、计算积分、求解线性方程组等等。
在本文中,我将以求解方程的根为例,来演示C语言中迭代法的应用。
假设我们要解方程f(x) = 0,我们可以使用迭代法来逐步逼近方程的根。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一个适当的初始值x0,然后通过迭代计算得到一个序列{x0, x1, x2, ...},使得lim(n->∞) xn = x,其中x是方程f(x) = 0的根。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演示C语言中迭代法的应用。
假设我们要解方程f(x) = x^2 - 2 = 0,我们可以使用迭代法来逐步逼近方程的根。
首先,我们选择一个适当的初始值x0,例如x0 = 1。
然后,我们根据迭代公式xn+1 = xn - f(xn)/f'(xn),其中f'(x)是f(x)的导数,来计算得到序列{x0, x1, x2, ...}。
最终,当序列收敛时,即lim(n->∞) xn = x,我们就得到了方程的根x。
下面是一个使用迭代法求解方程f(x) = x^2 - 2 = 0的C语言程序:```c#include <stdio.h>#include <math.h>//定义方程f(x)double f(double x) {return x * x - 2;}//定义方程f(x)的导数f'(x)double df(double x) {return 2 * x;}int main() {double x0 = 1; //初始值double xn = x0;double epsilon = 1e-6; //精度int n = 0; //迭代次数do {xn = xn - f(xn) / df(xn);n++;} while (fabs(f(xn)) > epsilon);printf("迭代法求解方程f(x) = x^2 - 2 = 0的根为:%lf\n", xn);printf("迭代次数:%d\n", n);return 0;}```上面的程序中,我们首先定义了方程f(x)和f'(x)的函数f和df,然后选择了一个初始值x0 = 1,设置了迭代的精度epsilon = 1e-6。
牛顿迭代法c语言
牛顿迭代法c语言牛顿迭代法是一种求解方程近似解的方法,通过迭代逐步逼近实际解。
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利用函数在某一点的切线逼近函数的零点,进而求得函数的近似解。
以一元函数f(x)=x^2-3为例,假设我们需要求解f(x)=0的近似解,那么我们可以利用初始值x0,通过f(x)在x0点的切线来近似零点所在的位置,并且以该点为起点再次迭代求解,例如:令x0=2,则f(x0)=1,切线的斜率为f'(x0)=4,切线方程为y=4(x-2)+1,令y=0,则可求出近似解为x1=2.25.以x1为新的起点,再次迭代即可求得更精确的近似解。
牛顿迭代法在计算中通常有以下步骤:1.选择初始值x0;2.计算函数f(x)在x0处的导数f'(x0);3.利用切线公式求出近似解x1,即x1=x0-f(x0)/f'(x0);4.以x1为新的起点,重复步骤2-3,直到达到精度要求为止。
下面是牛顿迭代法的经典算法:double NewtonIter(double x0, double epsilon){double x = x0;double y = x*x - 3;double dy;do {dy = 2 * x;x = x - y / dy;y = x*x - 3;} while (fabs(y) > epsilon);return x;}其中,x0为初始值,epsilon为精度要求。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应用,求解x^2-2=0的根:#include <stdio.h>#include <math.h>double NewtonIter(double x0, double epsilon); int main(){double x0 = 1.5;double epsilon = 1e-6;double res = NewtonIter(x0, epsilon);printf("The root of x^2-2=0 is: %.6f", res); return 0;}运行结果:The root of x^2-2=0 is: 1.414214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牛顿迭代法可以高效地求解一元方程的近似解。
用c语言实现牛顿拉夫逊迭代法
用c语言实现牛顿拉夫逊迭代法如何用C语言实现牛顿拉弗森迭代法[引言]牛顿拉弗森迭代法(Newton-Raphson method),又称为牛顿迭代法,是一种求解方程根的数值方法。
它是由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伊萨克·牛顿和法国数学家约瑟夫·拉弗森独立提出的。
牛顿拉弗森迭代法通过不断逼近方程根,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方程求解。
[原理]牛顿拉弗森迭代法的原理很简单,基于方程根附近的切线逼近曲线,通过不断迭代的方式逼近方程的根。
设方程的根为x0,代入方程得到曲线上的一个点(x0, f(x0))。
假设方程在x0附近可导,那么我们可以得到曲线在点(x0, f(x0))处的切线方程,即通过(x0, f(x0))和斜率f'(x0)得到切线的方程。
切线与x轴的交点即为新的近似根x1。
依此类推,我们可以采用迭代的方式不断逼近更精确的解。
具体迭代公式为:x_(n+1) = x_n - f(x_n) / f'(x_n)其中,x_n是第n次迭代得到的近似解,f(x_n)是方程在x_n处的函数值,f'(x_n)是方程在x_n处的导数值。
通过不断迭代,当两次迭代解的差值小于预设的误差范围时,我们可以认为得到了方程的近似根。
[步骤]接下来,让我们一步一步的使用C语言实现牛顿拉弗森迭代法。
步骤1:导入所需的头文件和函数声明c#include <stdio.h>#include <math.h>double f(double x); 定义方程的函数表达式double f_derivative(double x); 定义方程的导数函数表达式步骤2:实现方程和导数函数cdouble f(double x) {实现方程的函数表达式return x * x - 9;}double f_derivative(double x) {实现方程的导数函数表达式return 2 * x;}步骤3:实现牛顿拉弗森迭代法cdouble newton_raphson_method(double x0, double epsilon) { double x = x0;double difference = epsilon + 1; 初始化差值,使其大于预设的误差范围while (difference > epsilon) {double f_x = f(x);double f_derivative_x = f_derivative(x);x = x - f_x / f_derivative_x;difference = fabs(f(x));}return x;}步骤4:调用牛顿拉弗森迭代法求解方程cint main() {double x0 = 4; 初始值double epsilon = 0.0001; 误差范围double root = newton_raphson_method(x0, epsilon);printf("方程的近似根为:%lf\n", root);return 0;}[总结]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使用C语言实现牛顿拉弗森迭代法来求解给定方程的根。
迭代法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c语言
迭代法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c语言在数学中,最大公约数(GCD)和最小公倍数(LCM)是两个常用的数学概念。
它们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数论、代数、编程等。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C语言中的迭代法来求解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1. 求最大公约数最大公约数是指两个或多个整数共有约数中最大的一个。
要使用迭代法求最大公约数,我们可以使用欧几里得算法(Euclidean algorithm)。
欧几里得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连续的除法操作,将两个整数的较大者除以较小者,将余数作为新的被除数,再次进行除法操作。
这个过程一直进行到余数为0,此时较小者即为最大公约数。
下面是使用C语言编写的求最大公约数的示例代码:#include <stdio.h>int GCD(int a, int b) {while (b != 0) {int temp = a % b;b = temp;return a;int main() {int num1, num2;printf("请输入两个整数:");scanf("%d %d", &num1, &num2);int gcd = GCD(num1, num2);printf("最大公约数是:%d\n", gcd);return 0;在代码中,我们先定义了一个名为GCD的函数,该函数接受两个整数参数a和b,并返回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通过不断进行除法操作,直到余数为0,即可得到最大公约数。
然后,在main函数中,我们先让用户输入两个整数,然后调用GCD函数求解最大公约数,并将结果输出。
2. 求最小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是指两个或多个整数公有的倍数中最小的一个。
要使用迭代法求最小公倍数,可以利用最大公约数来进行计算。
最小公倍数可以通过两个数的乘积除以最大公约数来计算,即:LCM(a, b) = (a * b) / GCD(a, b)下面是使用C语言编写的求最小公倍数的示例代码:#include <stdio.h>int GCD(int a, int b) {while (b != 0) {int temp = a % b;b = temp;return a;int LCM(int a, int b) {int gcd = GCD(a, b);return (a * b) / gcd;int main() {int num1, num2;printf("请输入两个整数:");scanf("%d %d", &num1, &num2);int lcm = LCM(num1, num2);printf("最小公倍数是:%d\n", lcm);return 0;在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LCM的函数,该函数通过调用GCD 函数来求得最大公约数,并将两个数的乘积除以最大公约数,得到最小公倍数。
c语言迭代算法
c语言迭代算法迭代算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重复执行一系列的步骤,来逐步逼近或逼出问题的解。
在计算机科学中,迭代算法被广泛应用于解决各种问题,包括数值计算、图形处理、字符串处理等等。
迭代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待解决的问题分解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子问题,并通过重复执行某个操作来逐步逼近答案。
这种算法通常包括初始化、迭代操作和终止条件三个关键步骤。
首先,迭代算法需要进行初始化。
这意味着要为计算提供一个初始状态或初始值。
在很多情况下,初始化操作是将问题转化为某种形式的迭代过程。
例如,在计算π的值时,可以将π的初始值设置为3.14,并将迭代过程定义为计算更精确的近似值。
接下来,迭代算法执行迭代操作,即重复执行某个操作。
这个操作通常是根据已知的信息来逐步逼近问题的解。
例如,在计算平方根的迭代算法中,可以通过逐步逼近一个数的平方根来获得更精确的结果。
通过不断重复此操作,可以不断逼近问题的解。
最后,迭代算法需要设置终止条件。
这是判断算法何时停止的重要依据。
终止条件可以是达到一定的精度、得到满足特定条件的结果等等。
在设计迭代算法时,终止条件的设置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算法的效率和正确性。
迭代算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可以逐步逼近问题的解,并且可以通过增加迭代次数来获得更加精确的结果。
与传统的递归算法相比,迭代算法通常更加高效,并且不容易出现栈溢出等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迭代算法被广泛用于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如图像处理、数据分析、优化等。
总之,迭代算法是一种强大而灵活的计算方法,能够解决各种问题。
通过将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子问题,并通过重复执行某个操作来逼近解,迭代算法在计算机科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编程中,我们可以利用迭代算法来解决复杂的计算问题,提高程序的效率和准确性。
c语言简化牛顿迭代法
c语言简化牛顿迭代法牛顿迭代法是一种求解方程近似解的数值方法,它的原理是通过不断逼近方程的根来得到方程的解。
牛顿迭代法的思想非常简单,即通过不断迭代计算来逼近方程的解,直到满足预设的精度要求为止。
牛顿迭代法的基本思路是,假设我们要求解的方程是f(x)=0,我们可以通过对方程进行泰勒展开,然后取展开式的一阶导数来逼近方程的解。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取方程在某一点x0处的切线来逼近方程的解,切线与x轴的交点就是方程的近似解,然后我们再以这个交点为起点,再进行下一次迭代,直到满足预设的精度要求。
牛顿迭代法的迭代公式可以表示为:x[n+1] = x[n] - f(x[n])/f'(x[n]),其中x[n]表示第n次迭代的近似解,f(x)表示方程,f'(x)表示方程的导数。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牛顿迭代法的具体步骤。
假设我们要求解方程x^2 - 2 = 0的近似解,我们可以将方程转化为f(x) = x^2 - 2的形式,然后我们需要求解f(x) = 0的根。
我们选择一个初始值作为迭代的起点,假设我们选择x0 = 1作为初始值。
然后,我们计算初始值x0处的函数值f(x0)和导数值f'(x0)。
对于方程f(x) = x^2 - 2,我们可以得到f(1) = -1和f'(1) = 2。
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迭代公式x[n+1] = x[n] - f(x[n])/f'(x[n])来计算下一次迭代的近似解。
根据我们之前计算的值,可以得到x[1] = 1 - (-1)/2 = 1.5。
然后,我们继续计算x[1]处的函数值f(x[1])和导数值f'(x[1]),然后再使用迭代公式计算下一次迭代的近似解。
以此类推,直到满足预设的精度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牛顿迭代法并不是一定能够收敛到方程的解,有时候可能会出现迭代发散的情况。
因此,在使用牛顿迭代法时,我们需要对迭代的收敛性进行分析,并选择合适的初始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将上面的倒推公式转换成如下的迭代公式:
x=x/2(x的初值为第15次分裂之后的个数2A20)
让这个迭代公式重复执行15次,就可以倒推出第1次分裂之前的阿米巴个 数。因为所需的迭代次数是个确定的值,我们可以使用一个固定次数的循环来实现对 迭代过程的控制。参考程序如下:
cls
x=2A20
for i=1 to 15
x=x/2
next i
print x
end
ps: java中幂的算法是Math.pow(2, 20);返回double,稍微注意一下
例3:验证谷角猜想。 日本数学家谷角静夫在研究自然数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现 象:对于任意一个自然数n,若n为偶数,则将其除以2;若n为奇数,则将 其乘以3,然后再加1。如此经过有限次运算后,总可以得到自然数1。人们把
例1: 一个饲养场引进一只刚出生的新品种兔子,这种兔子从出生的下一个月
开始,每月新生一只兔子,新生的兔子也如此繁殖。如果所有的兔子都不死去,问到 第12个月时,该饲养场共有兔子多少只?
分析:这是一个典型的递推问题。我们不妨假设第1个月时兔子的只数为u
1,第2个月时兔子的只数为u2,第3个月时兔子的只数为u3,……根据
x1=(x0+a/x0)/2;
do
{
x0=x1;
x1=(x0+a/x0)/2;
}while(fabs(x0-x1)>=1e-6);
}
printf("Result:\n");
printf("sqrt(%g)=%g\n",a,x1);
谷角静夫的这一发现叫做 “谷角猜想”。
要求:编写一个程序,由键盘输入一个自然数n,把n经过有限次运算后,最
终变成自然数1的全过程打印出来。
分析: 定义迭代变量为n,按照谷角猜想的内容,可以得到两种情况下的迭代 关系式:当n为偶数时,n=n/2;当n为奇数时,n=n*3+1。用QBASIC言把它描述出来就是:
利用迭代算法解决问题,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确定迭代变量。在可以用迭代算法解决的问题中,至少存在一个直接或间接 地不断由旧值递推出新值的变量,这个变量就是迭代变量。
二、建立迭代关系式。所谓迭代关系式,指如何从变量的前一个值推出其下一个 值的公式(或关系)。迭代关系式的建立是解决迭代问题的关键,通常可以使用递推 或倒推的方法来完成。
三、对迭代过程进行控制。在什么时候结束迭代过程?这是编写迭代程序必须考
虑的问题。不能让迭代过程无休止地重复执行下去。迭代过程的控制通常可分为两种 情况:一种是所需的迭代次数是个确定的值,可以计算出来;另一种是所需的迭代次 数无法确定。对于前一种情况,可以构建一个固定次数的循环来实现对迭代过程的控 制;对于后一种情况,需要进一步分析出用来结束迭代过程的条件。
分析: 根据题意,阿米巴每3分钟分裂一次,那么从开始的时候将阿米巴放入 容器里面,到45分钟后充满容器,需要分裂45/3=15次。而“容器最多可以装阿米 巴2A20个”即阿米巴分裂15次以后得到的个数是2人20。题目要求我们计算分
裂之前的阿米巴数,不妨使用倒推的方法,从第15次分裂之后的2人20个,倒推
cls
input "Please input n=";n
do until n=1
if n mod2=0then
rem如果n为偶数,则调用迭代公式n=n/2
n=n/2
print"—";n;
else
n=n*3+1
print"—";n;
end if
loop
end
迭代法开平方:
#include<stdio.h>
#include<math.h>
void main()
{
double a,x0,x1;
printf("Input a:\n");
scanf("%lf",&a);//为什么在VC6.0中不能写成“scanf("%f",&a);?”
if(a<0)
printf("Error!\nn为偶数then
n=n/2
else
n=n*3+1
end if这就是需要计算机重复执行的迭代过程。这个迭代过程需要重复执行多少次,才 能使迭代变量n最终变成自然数1,这是我们无法计算出来的。因此,还需进一步 确定用来结束迭代过程的条件。仔细分析题目要求,不难看出,对任意给定的一个自 然数n,只要经过有限次运算后,能够得到自然数1,就已经完成了验证工作。因 此,用来结束迭代过程的条件可以定义为:n=1。参考程序如下:
参考程序如下:
cis
x=1
for i=2 to 12
y=x*2
x=y next i
print y
end
例2:阿米巴用简单分裂的方式繁殖,它每分裂一次要用3分钟。将若干个 阿米巴放在一个盛满营养参液的容器内,45分钟后容器内充满了阿米巴。 已知容器 最多可以装阿米巴220,220个。试问,开始的时候往容器内放了多少个阿米巴?请 编程序算出。
题意, 这种兔子从出生的下一个月开始,每月新生一只兔子”,则有
u1=1,u2=u1+u1X1=2,u3=u 2+u 2X1
根据这个规律,可以归纳出下面的递推公式:
un=un—1X2(n>2)
对应u n和u n—1,定义两个迭代变量y和x,可将上面的递推公式转
换成如下迭代关系:
y=x*2
x=y
让计算机对这个迭代关系重复执行11次,就可以算出第12个月时的兔子数。
迭代法
迭代法也称辗转法,是一种不断用变量的旧值递推新值的过程,跟迭代法相对应
的是直接法(或者称为一次解法),即一次性解决问题。迭代法又分为精确迭代 和近
似迭代。二分法”和牛顿迭代法”属于近似迭代法。
迭代算法是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它利用计算机运算速度快、适合 做重复性操作的特点,让计算机对一组指令(或一定步骤)进行重复执行,在每次执 行这组指令(或这些步骤)时,都从变量的原值推出它的一个新值。
出第15次分裂之前(即第14次分裂之后)的个数,再进一步倒推出第13次分
裂之后、第12次分裂之后、……第1次分裂之前的个数。
设第1次分裂之前的个数为x0、第1次分裂之后的个数为x1、第2次分裂之后的个数为x2、……第15次分裂之后的个数为x15,则有
x14=x15 /2、x13=x14 /2、xn-1 =x n /2 (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