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控制柜导线配线规格选用.docx

合集下载

电气控制柜导线配线规格的选用

电气控制柜导线配线规格的选用

电气控制柜导线配线规格的选用电气控制柜导线配线规格的选用绝缘导线载流量估算铝芯绝缘导线载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导线截面(mm 2 ) 1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载流是截面倍数9 9 9 8 7 6 5 4 3.5 3 3 2.5 2.5载流量(A) 9 14 23 32 48 60 90 100 123 150 210 238 300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

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

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

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

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

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

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

电气控制柜(箱)安装接线配线规范标准

电气控制柜(箱)安装接线配线规范标准

电气控制柜(箱) 安装接线配线规范2014年5月设计文件名称 安装接线配线规范产品型号、名称GRU1川川汨冃巩分有服公司SICHUR -!匸i- IMITEO4. 电控柜(箱)电器元辅件安装规范4.1. 电控柜(箱)电器元器件安装规范:4.1.1 按产品电气原理图进行安装;根据电气原理图和电气元件清单领取元器件等各类材料。

4. 1.2元器件和辅件的代用,须经技术部门同意,并办理代用手续后,方可用于装配不产生危险层现象,紧固后应露出1-8牙,不接导线的螺钉也应拧紧连接接地线到柜内接地排上电柜进线母排单相截面面积1/25. 1.2按电气元件清单和电气原理图的要求确定布线方案,导线排列应均匀合理,作到横平竖直、整齐美观。

5.1.3导线不允许受压力,以免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减少其寿命,在线或线束的转弯处应有过渡,线束应有固定座或线夹以免振动或冲击,硬导线接线端应有V 型缓冲击电器元件端头或导线通过金属孔时,必须加装绝缘套圈,不容许从母线相间或安装孔中穿过。

5.2线径选择:5. 2. 1 一次线导线线径选择:以电控柜(箱)内交流接触器额定电流为该回路额定电流,选择线径参考表一导线载流量。

表5.2.2二次线路的导线采用截面积在0.5-1.5 mm2范围内的聚氯乙稀塑料铜芯线,模拟量采用屏蔽电缆接线。

5. 2.3号牌管管径必须与导线线径匹配。

若导线截面积大于10mm 2,可不用号牌管,采用标签打印机打印好线号,粘贴在热缩管或导线上。

5.3导线颜色5. 3. 1 一次线导线的颜色统一采用黑色,必须用不同颜色的预绝缘端头或热缩管标识每相颜色,三相分别用黄色(U 相),绿色(V相),红色(W 相)区分,N线用蓝色.特殊的按电气清单和图纸要求执行。

5. 3. 2二次回路使用导线颜色规范如表二,:特殊的按电气清单和图纸要求执行表5.4下线步骤和方法5. 4.1下线长度比试测的线稍长。

二次线下线长度比试测的线大约长40- 50 m m ,以防导线经捆扎后长度不够。

电气配线标准.docx

电气配线标准.docx

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规范一、元器件安装1.1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

●适用条件●需要的灭弧距离●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1.2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1.3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1.4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1.5必须按图安装 (如果有图)1.6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下1.7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1.8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

元件名称安装高度(m):●指示仪表、指示灯 0.6-2.0●电能计量仪表0.6-1.8●控制开关、按钮 0.6-2.0●紧急操作件00.8-1.6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操作方便。

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维修容易。

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 4.4 条的规定。

●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1.9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

1.10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矩。

1.11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1.12对于发热元件 (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 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

额定功率率为 75W 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

下图为错误接法:1.13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

1.14接线面每个元件的附近有标牌,标注应与图纸相符。

除元件本身附有供填写的标志牌外,标志牌不得固定在元件本体上。

(1)端子的标识1.15 标号应完整、清晰、牢固。

标号粘贴位置应明确、醒目。

(2)双重的标识1.16 安装于面板、门板上的元件、、其标号应粘贴于面板及门板背面元件下方,如下方无位置时可贴于左方,但粘贴位置尽可能一致,(3)门上的器件1.17 保护接地地连续性⏹保护接地连续性利用有效接线来保证。

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规范(图解)

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规范(图解)

电气操纵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标准〔图解〕1元器件安装1.1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

适用条件需要的灭弧距离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关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1.2组装前首先瞧明图纸及技术要求1.3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 1.4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1.5必须按图安装(要是有图〕1.6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1.7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1.8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元件名称安装高度〔m〕指示仪表、指示灯0.6-2.0电能计量仪表0.6-1.8操纵开关、按钮0.6-2.0紧急操作件0.8-1.6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操作方便。

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维修轻易。

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4.4条的。

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1.9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外表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坦后再涂敷导电膏。

1.10关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重相应的扭距。

1.11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以如下面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1.12关于发热元件(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

额定功率为75W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

以如下面图为错误接法1.13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

1.14接线面每个元件的四面有标牌,标注应与图纸相符。

除元件本身附有供填写的标志牌外,标志牌不得固定在元件本体上。

a)端子的标识1.15标号应完整、清楚、牢固。

标号粘贴位置应明确、醒目b)双重的标识1.16安装于面板、门板上的元件、其标号应粘贴于面板及门板反面元件下方,如下方无位置时可贴于左方,但粘贴位置尽可能一致,c)门上的器件1.17保卫接地连续性保卫接地连续性利用有效接线来保证。

电气控制柜配线知识

电气控制柜配线知识

电气控制柜配线知识电气控制柜配线有柜内和柜外两种。

柜外配线常用线管配线,柜内配线有明配线、暗配线和线槽配线等。

一、线管配线对不在电气控制柜内的所有导线都应穿管,管配线具有耐潮、耐腐、导线不易遭受机械损伤的特点,常用于承受一定压力的地方。

1 .铁管配线l )根据使用场合和导线截面及导线根数选择铁管类型及管径,所穿导线截面积应比管内径截面积小40 %。

2 )尽量取最短距离敷设铁管,并且管路应尽可能少转角或弯曲(一般不多于三个),管路引出地面时,离地面高度不得小于0.2m 。

3 )铁管弯曲时,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径的4 一6 倍,且弯曲后不可有裂缝和凹陷现象,管口不能有毛刺。

4 )线管敷设前,应先清除管内杂物和水分,管口塞上木塞;对明设的铁管应采用管卡支持,并使管路做到横平竖直。

5 )不同电压、不同回路的导线不得穿在一根管内,除直流回路导线和接地线外。

铁管内不允许穿单根导线。

6 )铁管内导线不准有接头,也不能穿人绝缘破损后经包缠绝缘的导线。

7 )穿管导线的绝缘强度应不低于500V ;导线最小截面积规定为铜芯线1.5mm2,铝芯线2.5 mm28 )管路穿线时,选用直径1.2mm 的钢丝做引线。

当线管较短且弯头较少时,可把钢丝引线由管子一端送向另一端,这时一人送线一人拉线。

若管路较长或弯头较多时,在引线端弯成小钩,从管子的两端同时穿人引线。

当钢丝引线在管中相遇时,转动引线使其钩在一起,然后从一端把引线拉出,即可将导线牵引人管。

注意穿线时需在管口加护圈并保证穿管导线的长度大于所穿管路的总长度。

9 )铁管应可靠地保护接零或接地。

2 .金属软管配线在机床本身各电器或设备之间的连接常采用金属软管配线,在使用金属软管配线时,应根据穿管导线的总截面选择金属软管的规格;对有脱节、凹陷的金属软管不能使用;金属软管两头应有接头连接,中间部分用管卡固定;对移动的金属软管应采用合适的固定方式且有足够的余量。

二、柜内的配线根据电气线路的特点、设备要求选择合理的电气控制柜内配线方式,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配线方式。

电气控制柜(箱)安装接线配线规范

电气控制柜(箱)安装接线配线规范

电气控制柜(箱)安装接线配线规范2014年5月设计文件名称安装接线配线规范文件代码产品型号、名称电气控制柜(箱)共12页。

电气控制柜(箱)安装接线配线规范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公司生产的各种低压电气控制柜(箱)、仪表盘及非标准电器产品的安装、接线、配线。

2.目的规范电气控制柜(箱)的安装、接线、配线,提升产品品质。

3.参照标准GB5226.1-2002/I E C 60204-1:2000GB 14048.1-2006GBT 14048.7-2006GBT 14048.8-20064.电控柜(箱)电器元辅件安装规范4.1.电控柜(箱)电器元器件安装规范:4.1.1按产品电气原理图进行安装;根据电气原理图和电气元件清单领取元器件等各类材料。

4.1.2元器件和辅件的代用,须经技术部门同意,并办理代用手续后,方可用于装配。

4.1.3安装前仔细检查元器件是否完整无损,并经入厂检验合格,具有产品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的方可进行装配。

装配过程中如果发现元器件有问题,凡能修复的应及时修复,不能修复的应更换新的元器件。

4.1.4元器件安装和布置必须考虑到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维修容易,牢固可靠,对称一致,整齐美观。

4.1.5装配元器件时,安装件应轻拿轻放,避免震动磕碰变形油漆脱落,所有电镀件的镀层(包括元件本身的电镀件和紧固件)不得有起皮、脱落、发黑、发霉及生锈等现象;4.1.6仪表板、元件板安装,应先衬橡胶条,后上仪表板、元件板;装配板件时允许用木锤轻轻敲打,不允许用铁器猛击。

4.1.7一般大型器件应安装于条架或角钢上,小型器件应安装于座板或板条上。

4.1.8所有元件应按照其制造厂的安装条件(包括使用条件所需的飞弧距离,拆卸灭弧装置需要的空间等)进行安装,对于手动操作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

4.1.9所有电器件(除电阻外),应牢固的固定在滑架或支架上,不得悬吊在其它电器的端子或连接上。

4.1.10安装主回路元器件时,一般应保证上、下器件的B 相接点对正,器件之间应有母线安装的足够距离,数量多的同一型号规格的元器件须安装一致。

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规范

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规范

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规范一、元器件安装1.1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

●适用条件●需要的灭弧距离●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1.2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1.3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1.4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1.5必须按图安装(如果有图)1.6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下1.7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1.8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

元件名称安装高度(m):●指示仪表、指示灯 0.6-2.0●电能计量仪表0.6-1.8●控制开关、按钮0.6-2.0●紧急操作件00.8-1.6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操作方便。

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维修容易。

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 4.4 条的规定。

●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1.9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

1.10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矩。

1.11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1.12对于发热元件(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 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

额定功率率为75W 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

下图为错误接法:1.13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

1.14接线面每个元件的附近有标牌,标注应与图纸相符。

除元件本身附有供填写的标志牌外,标志牌不得固定在元件本体上。

(1)端子的标识1.15 标号应完整、清晰、牢固。

标号粘贴位置应明确、醒目。

(2)双重的标识1.16 安装于面板、门板上的元件、、其标号应粘贴于面板及门板背面元件下方,如下方无位置时可贴于左方,但粘贴位置尽可能一致,(3)门上的器件1.17 保护接地地连续性⏹保护接地连续性利用有效接线来保证。

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规范标准

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规范标准

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规范1.低压框架断路器简介及故障排除框架断路器适用于额定工作电压690V及以下,交流50Hz,额定工作电流6300A 及以下的配电网络中,用来分配电能和保护线路及设备免受过载、短路、欠电压和接地故障等的危害,万能式断路器主要安装在低压配电柜中作主开关。

额定工作电流1000A及以下的断路器,亦可在交流50Hz、400V网络中作为电动机的过载、短路、欠电压和接地故障保护,在正常条件下还可作为电动机的不频繁起动之用。

一.框架断路器的功能介绍1.万能断路器保护模块有热-电磁和智能两种,我司常用智能断路器。

智能断路器的智能控制器分为以下三种:电子型、标准型、通讯型,其基本功能有过载长延时反时限保护;短路短延时反时限保护;短路短延时定时限保护;短路瞬时保护;接地故障保护功能;整定功能;过载报警功能;试验功能;电流显示功能;自诊断功能;热模拟功能;故障记忆功能;触头损耗指示;MCR功能;通讯型控制器通过RS485实现双向传输各功能2.万能断路器有固定式和抽出式。

摇动抽屉座下部横梁上手柄,可实现断路器的三个工作位置(手柄旁有位置指示,国内的断路器指示是大概位置,国外的断路器指示都有位置联锁):1)“连接”位置:主回路和二次回路均接通,此时隔离板开启;2)“试验”位置:主回路断开。

并由绝缘隔离板关闭隔开,仅二次回路接通。

可进行必要的动作试验;3)“分离”位置:主回路与二次回路全部断开,此时隔离板关闭。

抽屉式断路器具有可靠的机械联锁装置,只有在连接位置和试验位置时才能使断路器闭合。

相同额定电流的抽屉式断路器(包括本体和抽屉座)具有互换性。

3.智能断路器的复位功能当断路器发生保护动作后复位按钮会自动弹出来,此时断路器手动和电动都不能合闸,需把复位按钮按回去复位方可合闸。

二.框架断路器的常见故障1.断路器不能合闸。

可能原因如下:1)没有操作电源或电源电压太低2)断路器处在未储能状态3)欠压脱扣器未接通额定电压或欠压脱扣器已烧坏4)合闸线圈已烧坏导致电动不能合闸,但手动应可以合闸5)抽屉式断路器所处位置不对,或不到位,断路器应在“试验”或“连接”位置方可合闸6)断路器在“试验“位置能合闸而在“连接”位置不能合闸,因为是位置联锁有问题7)合闸后又自动跳闸,这种故障有3类情况:1.欠压线圈未接通电源2.分闸线圈在合闸后接通电源3.过载和短路保护动作8)保护动作后未复位9)断路器之间有联锁2.断路器不能电动分闸1)没有操作电源或电源电压太低2)分闸线圈已烧坏3.储能电机不能电动储能1)储能电机未接通电源或电压低2)储能电机限位开关接触不好会导致电机不能储能或储能后不能停转3)储能电机已烧坏2.塑壳断路器简介及故障处理等,塑壳断路器适用于额定工作电压690V及以下,交流50Hz,额定电流至630A 的电路中作不频繁转换及电动机的不频繁起动之用。

电气控制柜(箱)安装接线配线规范

电气控制柜(箱)安装接线配线规范

电气控制柜(箱)安装接线配线规范2014年5月设计文件名称安装接线配线规范文件代码产品型号、名称电气控制柜(箱)共12页。

电气控制柜(箱)安装接线配线规范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公司生产的各种低压电气控制柜(箱)、仪表盘及非标准电器产品的安装、接线、配线。

2.目的规范电气控制柜(箱)的安装、接线、配线,提升产品品质。

3.参照标准GB5226.1-2002/I E C 60204-1:2000GB 14048.1-2006GBT 14048.7-2006GBT 14048.8-20064.电控柜(箱)电器元辅件安装规范4.1.电控柜(箱)电器元器件安装规范:4.1.1按产品电气原理图进行安装;根据电气原理图和电气元件清单领取元器件等各类材料。

4.1.2元器件和辅件的代用,须经技术部门同意,并办理代用手续后,方可用于装配。

4.1.3安装前仔细检查元器件是否完整无损,并经入厂检验合格,具有产品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的方可进行装配。

装配过程中如果发现元器件有问题,凡能修复的应及时修复,不能修复的应更换新的元器件。

4.1.4元器件安装和布置必须考虑到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维修容易,牢固可靠,对称一致,整齐美观。

4.1.5装配元器件时,安装件应轻拿轻放,避免震动磕碰变形油漆脱落,所有电镀件的镀层(包括元件本身的电镀件和紧固件)不得有起皮、脱落、发黑、发霉及生锈等现象;4.1.6仪表板、元件板安装,应先衬橡胶条,后上仪表板、元件板;装配板件时允许用木锤轻轻敲打,不允许用铁器猛击。

4.1.7一般大型器件应安装于条架或角钢上,小型器件应安装于座板或板条上。

4.1.8所有元件应按照其制造厂的安装条件(包括使用条件所需的飞弧距离,拆卸灭弧装置需要的空间等)进行安装,对于手动操作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

4.1.9所有电器件(除电阻外),应牢固的固定在滑架或支架上,不得悬吊在其它电器的端子或连接上。

4.1.10安装主回路元器件时,一般应保证上、下器件的B 相接点对正,器件之间应有母线安装的足够距离,数量多的同一型号规格的元器件须安装一致。

电气控制柜箱安装接线配线规范

电气控制柜箱安装接线配线规范

电气控制柜(箱)安装接线配线规范————————————————————————————————作者:————————————————————————————————日期:2电气控制柜(箱)安装接线配线规范2014年5月设计文件名称安装接线配线规范文件代码产品型号、名称电气控制柜(箱)共12页。

电气控制柜(箱)安装接线配线规范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公司生产的各种低压电气控制柜(箱)、仪表盘及非标准电器产品的安装、接线、配线。

2.目的规范电气控制柜(箱)的安装、接线、配线,提升产品品质。

3.参照标准GB5226.1-2002/I E C 60204-1:2000GB 14048.1-2006GBT 14048.7-2006GBT 14048.8-20064.电控柜(箱)电器元辅件安装规范4.1.电控柜(箱)电器元器件安装规范:4.1.1按产品电气原理图进行安装;根据电气原理图和电气元件清单领取元器件等各类材料。

4.1.2元器件和辅件的代用,须经技术部门同意,并办理代用手续后,方可用于装配。

4.1.3安装前仔细检查元器件是否完整无损,并经入厂检验合格,具有产品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的方可进行装配。

装配过程中如果发现元器件有问题,凡能修复的应及时修复,不能修复的应更换新的元器件。

4.1.4元器件安装和布置必须考虑到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维修容易,牢固可靠,对称一致,整齐美观。

4.1.5装配元器件时,安装件应轻拿轻放,避免震动磕碰变形油漆脱落,所有电镀件的镀层(包括元件本身的电镀件和紧固件)不得有起皮、脱落、发黑、发霉及生锈等现象;4.1.6仪表板、元件板安装,应先衬橡胶条,后上仪表板、元件板;装配板件时允许用木锤轻轻敲打,不允许用铁器猛击。

4.1.7一般大型器件应安装于条架或角钢上,小型器件应安装于座板或板条上。

4.1.8所有元件应按照其制造厂的安装条件(包括使用条件所需的飞弧距离,拆卸灭弧装置需要的空间等)进行安装,对于手动操作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

控制柜配线标准

控制柜配线标准

控制柜配线标准1. 引言控制柜是工业自动化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用于安装和配线各种控制设备,如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变频器、继电器等。

控制柜的合理配线对于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档旨在制定控制柜配线的标准,以确保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

2. 控制柜配线标准概述• 2.1 接地标准控制柜的接地是保证电气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环节。

接地应符合国家电气安全标准,并遵循以下原则:–控制柜主接地线径为4mm²,采用黄绿两色的导线;–所有金属外壳、框架、导槽等部件均要与主接地线连接;–控制柜周围环境的电气设备、金属水管等需要接地的部件也要连接到主接地线。

• 2.2 电源线和控制线的划分控制柜内的电源线和控制线应该分开布置,并在控制柜内使用不同的颜色标识,以便于维护和故障排除。

具体要求如下:–电源线:使用黑色绝缘线缆,并用白色粘贴标签标识;–控制线:使用不同颜色的绝缘线缆,如红色、蓝色、黄色等,并用相应的标签标识。

• 2.3 导线标识和编号控制柜内的导线应进行标识和编号,以方便维护和排查故障。

标识和编号规则如下:–标识:在导线端部使用不褪色的标识管进行标记,并用相应的编号或字母代表设备或连接的功能;–编号:根据控制柜内的设备数量和复杂程度,采用统一的编号系统,以确保连续性和条理性。

3. 控制柜配线标准细则• 3.1 主供电线的布置主供电线是指控制柜与电源之间的连接线路,布置需遵循以下原则:–采用铜导线,截面积应根据负荷电流来定;–主供电线与控制柜边界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受到外界干扰;–主供电线需采取至少3圈的垂直绕线方式,以减小电磁辐射;• 3.2 控制设备的接线规范不同类型的控制设备的接线规范可能略有差异,但一般需满足以下要求:–采用弹簧接线端子,确保可靠接触;–控制设备的接线端子应平整、整齐,避免交叉和松动;–接线端子应采用相同颜色的导线连接,方便识别和维护。

• 3.3 控制柜内导线的敷设控制柜内的导线敷设应注意以下细节:–导线应整齐地放置于导槽内,避免交叉和纠缠;–导线的连接点应采用定位连接器,确保连接的可靠性;–导线与机壳、金属件的接触应牢固,使用专用的固定夹具或槽铁。

电气操控柜导线配线规范的选用

电气操控柜导线配线规范的选用

电气操控柜导线配线规范的选用依据电磁学剖析,载流导线中的电流密度散布规矩为:式中:Jo导体外表(x=0)处的电流密度;sigma;:电导率;mu;:磁导率;x:导体内部距外表的深度。

从上式可知,载流导体的电流密度的巨细随导体内部距外表的深度x值的添加而按指数规矩衰减,换言之,当电流流过导线时,载流子将趋于导线的外表,载流子趋于导体外表的这一景象称为趋肤效应。

依据这一理论,通电导体中能有用传导电流的仅仅导体的表层,而在导体的内部构成了一个载流子简直为零的真空带。

在通电导线中,因为电流的趋肤效应而降低了导线的有用运用率。

因而,国家规范局发布的《机床电气设备通用技能条件》(GB5226-85)中有关机床电气设备所用导线的额外载流容量等级就反映了这一景象。

如该规范A1-3条规矩有关敷设在线槽中的铜导线电流满负荷载流容量时的选用规范为表1所示。

从表1中均匀电流密度一栏可见,跟着负载电流值增大,所选用的导线载面积也跟着增大,而导线的均匀电流密度值却减小了,因而降低了导线的有用运用率。

笔者依据多年的作业履历,在不违背规范规矩的状况下,在电气设备设备中选用组合导线技能来敷设导线取得了比照满意的效果。

所谓组合导线技能,即是概括思考了导线的强度、实习操作的便当程度和资料本钱等要素后,依据导线通过的额外负载电流值的巨细,选用多根较小规范的导线并联组合的办法来替代规范中规矩的所需导线规范。

详细组合办法见表2。

比方:负载电流为89A,依照GB5226-85规范应选用25mm;平方;规范的导线,而选用组合导线技能试用两根10mm;平方;规范的导线并联组合,依据规范规矩,10mm;平方;规范的导线容许通过的额外电流是50A,所以,导线通过恰当组合后可通过100A的电流。

依照此办法,25mm;平方;规范以上的导线可依据表2由10mm;平方;或16mm;平方;规范的导线组合而成。

依据实习履历,选用组合导线技能有以下几个显着的利益:a.电气设备制作厂家为了满意纷歧样容量设备的出产需要,有必要装备多种纷歧样规范的导线以确保出产需要,而选用组合导线技能后可削减所需导线的种类数量,便于会集批量收买,节省收买本钱。

电气控制柜(箱)安装接线配线规范甄选

电气控制柜(箱)安装接线配线规范甄选

电气控制柜(箱)安装接线配线规范(优选.)电气控制柜(箱)安装接线配线规范2014年5月设计文件名称安装接线配线规范文件代码。

电气控制柜(箱)安装接线配线规范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公司生产的各种低压电气控制柜(箱)、仪表盘及非标准电器产品的安装、接线、配线。

2.目的规范电气控制柜(箱)的安装、接线、配线,提升产品品质。

3.参照标准GB5226.1-2002/IEC 60204-1:2000GB 14048.1-2006GBT 14048.7-2006GBT 14048.8-20064.电控柜(箱)电器元辅件安装规范4.1.电控柜(箱)电器元器件安装规范:4.1.1按产品电气原理图进行安装;根据电气原理图和电气元件清单领取元器件等各类材料。

4.1.2元器件和辅件的代用,须经技术部门同意,并办理代用手续后,方可用于装配。

4.1.3安装前仔细检查元器件是否完整无损,并经入厂检验合格,具有产品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的方可进行装配。

装配过程中如果发现元器件有问题,凡能修复的应及时修复,不能修复的应更换新的元器件。

4.1.4元器件安装和布置必须考虑到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维修容易,牢固可靠,对称一致,整齐美观。

4.1.5装配元器件时,安装件应轻拿轻放,避免震动磕碰变形油漆脱落,所有电镀件的镀层(包括元件本身的电镀件和紧固件)不得有起皮、脱落、发黑、发霉及生锈等现象;4.1.6仪表板、元件板安装,应先衬橡胶条,后上仪表板、元件板;装配板件时允许用木锤轻轻敲打,不允许用铁器猛击。

4.1.7一般大型器件应安装于条架或角钢上,小型器件应安装于座板或板条上。

4.1.8所有元件应按照其制造厂的安装条件(包括使用条件所需的飞弧距离,拆卸灭弧装置需要的空间等)进行安装,对于手动操作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

4.1.9所有电器件(除电阻外),应牢固的固定在滑架或支架上,不得悬吊在其它电器的端子或连接上。

4.1.10安装主回路元器件时,一般应保证上、下器件的B相接点对正,器件之间应有母线安装的足够距离,数量多的同一型号规格的元器件须安装一致。

电气控制箱接线配线规范.doc

电气控制箱接线配线规范.doc

电气控制箱接线配线规范一、控制柜元器件的安装1、安装前准备: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A、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B、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C、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2、元器件布局:A、操作方便: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妨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B、维修方便: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C、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4.4条规定D、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3、安装要求:A、必须按图安装B、元器件组装应从底板前视,由左到右,由上至下C、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D、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E、接线面每个元器件的附近有标牌,标牌应与图纸相符。

除元器件本身附带填写的标志牌外,标志牌不得固定在元器件本体上F、标号字迹应完整、清晰、牢固、且不易脱色。

标号粘贴位置应明确、醒目G、H、安装于面板、门板上的元器件,其标号应粘贴于面板及门板背面元器件下方。

如下方无位置时可贴于左方,但粘贴位置尽可能一致4、端子排的安装要求:A、端子排应无损坏,固定牢固,结缘良好B、端子应有序号,端子排应便于更换且接线方便,离地高度宜大于350mmC、强、弱电端子宜分开布置,当有困难时,应有明显标志并设空端子隔开或加强绝缘的隔板D、正、负电源之间以及经常带电的正电源与合闸回路之间,宜以一个空端子隔开E、接线端子应与导线截面匹配,不应使用小端子配大截面导线二、控制柜二次接线1、基本要求:A、按图施工、连线正确B、二次线的连接(包括螺栓连接、插接、焊接等)均应牢固可靠,线束应横平竖直,配置合理,层次分明,整齐美观。

同一柜内的相同元器件走线方式一致C、所有连接导线中间不应有接头,导线绝缘良好、芯线应无损伤D、每个元件的接点最多允许接2根线2、二次线截面积要求:A、单股导线不小于1.5mm²B、多股导线不小于1.0mm²C、弱电回路不小于0.5mm²D、电流回路不小于2.5mm²E、保护接地线不小于2.5mm²3、其他要求:A、每个端子的接线点一般不宜接2根导线,特殊情况时如果必须接2根导线,则连接必须可靠,对于插式端子,不同截面的2根导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对于螺栓连接端子,当接2根导线时,中间应加平垫片B、电流表与分流器(或CT)的连线之间不得经过端子,其线长不得超过3米C、二次线应远离飞弧无件,并不得妨碍电气操作D、二次线不得从母线相间穿过E、电缆连接在面板和门板上时,需要加塑料管和安装线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控制柜导线配线规格的选用
电气控制柜导线配线规格的选用
绝缘导线载流量估算
铝芯绝缘导线载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
导线截面 (mm 2 ) 1 1.5 2.54610162535507095120
载流是截面倍数99987654 3.533 2.5 2.5
载流量 (A)91423 32 48 60 90100123150210238300
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
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 (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 (安全电流 )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

由表 5 3 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 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
的 9 倍。

如 2. 5mm’导线,载流量为2.5×9= 22 .5(A) 。

从 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 l,即 4×8 、6×7、10×6、16×5、 25×4 。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 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 5 倍,即 35×3 .5=122 .5(A) 。

从 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
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 .5 。

即 50 、 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 3 倍; 95 、 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 2. 5倍,依次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 ℃的条件下而定的。

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
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
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


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 铝线计算。

参考资料:电线电缆及附件知识问答: /
根据电磁学分析,载流导线中的电流密度分布规律为:
式中: Jo 导体表面( x = 0) 处的电流密度;σ:电导率;μ:磁导率;x:导体内部距表面的深度。

从上式可知,载流导体的电流密度的大小随导体内部距表面的深度x 值的增加而按指数规律衰减,换言之,当电流流过导线时,载流子将趋
于导线的表面,载流子趋于导体表面的这一现象称为“趋肤效应”。

根据这一理论,通电导体中能有效传导电流的只是导体的表层,而在导体的内部
形成了一个载流子几乎为零的“真空”带。

在通电导线中,由于电流的“趋肤效应”而降低了导线的有效使用率。

因此,国家标准局颁布的《机床电气
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5226 - 85)中有关机床电气设备所用导线的额定载流容量等级就反映了这一现象。

如该标准A1-3条规定有关敷设在线
槽中的铜导线电流满负荷载流容量时的选用标准为表1所示。

从表 1中平均电流密度一栏可见,随着负载电流值增大,所选用的导线载面积也随着增大,而导线的平均电流密度值却减小了,因而降低了
导线的有效使用率。

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在不违反标准规定的情况下,在电气设备装配中采用“组合导线工艺”来敷设导线取得了比较满意的
效果。

所谓“组合导线工艺”,就是综合考虑了导线的强度、实际操作的方便程度和材料成本等因素后,根据导线通过的额定负载电流值的大小,采
用多根较小规格的导线并联组合的方法来代替标准中规定的所需导线规格。

具体组合方法见表2。

比如:负载电流为89A,按照GB5226-85标准应选用25mm2 规格的导线,而采用“组合导线工艺”试用两根10 mm2 规格的导线并联组合,根据标准规定,10mm2 规格的导线允许通过的额定
电流是 50A ,所以,导线经过适当组合后可通过100A 的电流。

按照此方法,25 mm2 规格以上的导线可根据表 2 由 10mm2 或 16mm2 规格的导线组合而成。

根据实践经验,采用“组合导线工艺”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点:
a .电气设备制造厂家为了满足不同容量设备的生产需要,必须配备多种不同规格的导线以保障生产需求,而采用“组合导线工艺”后可减少所需导线的品种数量,便于集中批量采购,节约采购成本。

b.采用“组合导线工艺”后,用较小规格的导线代替大规格的粗导线,因为小规格的导线比较
柔软,使得现场操作更加容易。

c .可将导线的电流密度保持在5~ 6A/ mm2 ,提高了导线的使用率,降低材料成本。

根据粗步测算,以市面上每100米导线售价基准,完成相同工作,按“组合导线工艺”可节约导线成本见表 3 。

当然,在采用“组合导线工艺”时,一定要综合考虑所选用的导线的强度和便于生产等因素,不能从单纯追求降低材料成本为目的而选用过小规格的导线来组合。

以上是我们在工作中得出的一点小经验,有兴趣的读者不妨试一试。

铜芯电线承载功率的计算方法
2009-08-12 12:58
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是根据所允许的线芯最高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件来
确定的。

根据经验可得1 平方的铜导线安全载流量为5-8A; 铝导线的安全
载流量为 3~5A. 经验口诀 :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 橡皮和塑料绝缘线 ) 的载流量 ( 安全电流 ) 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
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

由表 5 3 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
而减小 .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
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 倍。

如 2.5mm’导线,
载流量为 2.5×9= 22.5(A) 。

从 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 ,即 4×8、6×7、10×6、16×5、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 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 倍,即 35×3.5=122.5(A) 。

从 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
一组,倍数依次减 0.5。

即 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 3 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 2.5 倍,依次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
度 25℃的条件下而定的。

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
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

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