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钙、氢氧化钙变质
2021年沪教版中考化学专项复习训练: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氧化钙的变质
![2021年沪教版中考化学专项复习训练: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氧化钙的变质](https://img.taocdn.com/s3/m/3219653180eb6294dd886ce8.png)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氧化钙的变质1.[2020·成都]忘盖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变质。
下表中分析与设计错误的是()选项问题分析与设计A 为何变质2NaOH+CO2Na2CO3+H2OB 是否变质取样,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C 是否全部变质取样,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观察产生沉淀的多少D 如何除去杂质取样,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2.[2019·福建]t℃时,加热烧杯中的石灰水,发现溶液变浑浊,测得此时溶液的pH>7。
关于溶液变浑浊的原因,同学们有两种观点:①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②Ca(OH)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
他们设计以下方案进行探究,其中没有意义的是()A.将装有浊液的烧杯,用冰水冷却,恢复至t℃,观察浑浊是否消失B.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渣中加入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C.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液中加入Na2CO3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D.其他条件不变,隔绝空气,再做一个加热石灰水的对比实验3.[2020·福建模拟]为测定一瓶NaOH溶液是否完全变质,分别取该溶液于A、B两个密闭容器中,将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滴加到A中,利用二氧化碳传感器测定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甲所示;将一定浓度的氯化钙溶液滴加到B中,利用pH传感器测定溶液pH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乙所示。
下列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图1A.说明NaOH溶液是部分变质B.图甲中ab段主要发生中和反应C.图乙随着氯化钙溶液不断加入,溶液的pH不可能等于7D.根据图乙,反应结束时,溶质只有NaCl4.[2020·保定模拟]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意外看到有气泡产生,查验标签后确认药品没有拿错,在瓶口发现有白色粉末状物质,猜测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
分析讨论NaOH溶液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猜想与假设这瓶NaOH溶液变质程度怎样呢?小王:NaOH溶液部分变质;小张:NaOH溶液全部变质。
理化科学学生初三错题+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氧化钙变质问题(教研成果分享)
![理化科学学生初三错题+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氧化钙变质问题(教研成果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bd8947e1ad51f01dc381f12d.png)
初三错题1.无色溶液中滴加1~2滴酚酞试液,溶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这说明该无色溶液是()A酸性溶液B碱性溶液C酸的水溶液D碱的水溶液2.现代城市中有各类喷泉,其原理都是利用了水的压强差,化学中的喷泉原理与其相似,应用了烧瓶内外的压强差.如图所示,烧杯内盛有NaOH溶液,滴管a中有NaOH溶液,实验时,先从滴管a处挤入几滴NaOH溶液,随即打开止水夹b,若要形成喷泉,烧瓶内的气体X可以是()A.SO 2B.CO C.H 2D.HCl3.如图所示,锥形瓶内盛有干燥的气体X,胶头滴管内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Y滴入瓶中,振荡,一会儿可见小气球a鼓起.则气体X和液体Y不可能的是()A.X是Cl2,Y是NaOH溶液B.X是HCl,Y是NaCl的稀溶液C.X是SO2,Y是NaOH溶液D.X是CO2,Y是稀硫酸扩展:(1)如图所示,锥形瓶内盛有干燥的气体X,胶头滴管内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Y滴入瓶中,振荡,一会儿可见小气球a鼓起.则气体X和液体Y可能的是()B.X是CO2,Y是NaOH溶液B.X是O2,Y是稀硫酸C.X是N2,Y是NaOH溶液D.X是CO,Y是氢氧化钠(2)如图所示,在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充满某气体a,胶头滴管中吸有少量液体b,当把溶液b挤进烧瓶后,打开止水夹不能形成“喷泉”的组合是()干燥气体a 液体bA N H3水B H Cl 水C C O2NaOH溶液D C l2饱和食盐水A.AB.BC.CD.D4.有四种溶液,分别是盐酸、硫酸铜溶液、氯化镁溶液、无色酚酞试液,若仅用一种试液可以将它们区别开来,该试剂是下列中的()A.BaCl2B.AgNO3C.H2SO4D.NaOHD5.某学生为了测定实验室中一瓶因保存不善而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图中铁架台已略去),实验在27℃,101kPa下进行,实验步骤如下:①按下图连接好装置;②用天平准确称取氢氧化钠样品2g,放入A中试管内,向B中集气瓶内倒入饱和二氧化碳水溶液至瓶颈处;③向分液漏斗中倒入稀硫酸,打开活塞,让稀硫酸滴入试管中至过量,关闭活塞.反应结束后,量筒中收集到饱和二氧化碳水溶液220mL.请回答下列问题:A B C(1)判断氢氧化钠发生变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 ;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 ;因此,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必须_________ 保存.(2)在实验步骤①和②之间,还缺少﹣实验步骤,该实验步骤是_________ .(3)B中集气瓶盛装的饱和二氧化碳水溶液不能用水代替,其理由是_________ .(4)判断实验步骤③中滴入的稀硫酸已过量的标志是_________(5)氢氧化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在27℃,101kPa时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8g/L;二氧化碳的体积等于排出的饱和二氧化碳水溶液的体积.)(6)用上述装置不能测定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理由是_________(1)A中有气泡产生(B中收集到气体/C中收集到液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密封(2)检查装置气密性(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4)滴入稀硫酸,A中不再有气泡产生(5)47.7%(6)氢氧化钠样品中除了碳酸钠,还有水扩展(1)通过学习碱的性质,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的“氢氧化钙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的程度”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⑴提出问题:氢氧化钙是否变质?⑵猜想与假设: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样品存在三种可能情况:没有变质;部分变质;完全变质。
专题八 碱的变质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之核心考点透析(解析版)
![专题八 碱的变质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之核心考点透析(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fa794e68856a561252d36fe5.png)
专题八 碱的变质重点突破碱的变质1.猜想溶质:在了解变质原理的前提下,从没有变质、部分变质和完全变质三方面入手。
2.实验设计(1)氢氧化钠的变质①变质原因:2NaOH+CO 2====Na 2CO 3+H 2O 。
(2) 氢氧化钙的变质①变质原因:Ca(OH)2+CO 2====CaCO 3↓+H 2O 。
(3)氧化钙的变质①变质原因:氧化钙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②探究过程:同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过程。
基础练1.实验室有一瓶长期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兴趣小组同学欲对该固体变质情况进行探究.Ⅰ固体的成分分析【提出问题】该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变质情况如何?【查阅资料】①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容易变质但不会转化为NaHCO3;②CaCl2溶液的pH=7,碳酸钠溶液的pH›7③CaCl2+Na2CO3═CaCO3↓+2NaClCa(OH)2+Na2CO3═CaCO3↓+2NaOH④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提出猜想】猜想Ⅰ:固体未变质猜想Ⅱ:固体全部变质猜想Ⅲ:固体部分变质【原因分析】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进行实验】小聪同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用足量水溶解,再向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由此他得出猜想Ⅰ正确,但其他同学很快予以否定,否定的理由是,为了进一步得出结论,组内其他三位同学分别取小聪实验后的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表所示实验.同学小红小美小伍实验操作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加入过量稀硫酸【实验结论】小红、小美的实验中都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仍是红色,于是他们都得出猜想Ⅲ正确.【反思评价】(一)老师指出,仅凭小红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无法确定猜想Ⅲ正确,理由是.(二)根据小美的结论推测小伍实验现象是.Ⅱ固体中各成分含量【提出问题】如何测定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①小明同学认为通过测定装置I中反应前后B的质量差,再通过相应计算,就可测定Na2CO3的纯度,小组内同学通过讨论认为不可以,其理由可能是;②小刚同学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设计了装置II.请分析:装置II中A的作用;若无装置C,对测定结果造成的影响是(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实验结论】称取10g样品于圆底烧瓶中,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D增重2.2g,请你计算出样品中Na2CO3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反思评价】①联想到空气中有CO2,所以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钠应保存.②若将上述5g氢氧化钠固体全部溶解在45g水中,得到的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1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答案】【原因分析】2NaOH+CO2═Na2CO3+H2O.【进行实验】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反思评价】(一)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产生的氢氧化钠干扰对样品中氢氧化钠的检验.(二)开始无明显现象,一会儿后产生气泡,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成无色.①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也被装置B吸收了.②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偏大.【反思评价】①密封.②小于.【解析】Ⅰ固体的成分分析【原因分析】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是氢氧化钠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进行实验】他得出猜想Ⅰ正确,但其他同学很快予以否定,否定的理由是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因此无论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反思评价】(一)老师指出,仅凭小红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无法确定猜想Ⅲ正确,理由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产生的氢氧化钠干扰对样品中氢氧化钠的检验.(二)小美的实验中都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仍是红色,说明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即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加入过量稀硫酸时,稀硫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后和碳酸钠反应,因此小伍实验现象是开始无明显现象,一会儿后产生气泡,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成无色.Ⅱ固体中各成分含量【进行实验】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①小组内同学通过讨论认为不可以,其理由可能是: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也被装置B吸收了.②装置II中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若无装置C,水蒸气会进入D装置中,导致测定的二氧化碳质量偏大,进一步导致测定结果偏大.【实验结论】设10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Na2CO3+H2SO4═Na2SO4+H2O+CO2↑,106 44x 2.2g=,x=5.3g,样品中碳酸钠质量分数为:×100%=53%,答:样品中碳酸钠质量分数为53%.【反思评价】①联想到空气中有CO2,为了防止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②若将上述5g氢氧化钠固体全部溶解在45g水中,由于固体中含有碳酸钠,因此氢氧化钠的质量小于5g,得到的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2.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会与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提出问题】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从哪些视角可以证明CO2与NaOH 溶液发生了反应?【作出猜想】猜想一:从生成物的视角;猜想二:从的视角;猜想三:从能量变化的视角……【实验探究1】第一组同学分别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按如下四种方案实验:A.滴加酚酞试液,若变红则说明没发生反应;B.滴加BaCl2 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发生了反应;C.滴加澄清石灰水,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发生了化学反应;D.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若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说明发生了反应。
初中化学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变质 精华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变质 精华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e59cef801f69e31433294e2.png)
样品中含氢氧化钙
小亮
另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 入足量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样品中含__C_a_C__O_3__
【讨论交流】(1)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小美的实验不足以说明样品中含有 Ca(OH)2,理由是_样__品__中__的__生__石__灰__和__水__反__应__能__生__成__氢__氧__化__钙___。 (2)小亮实验中观察到产生气泡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C_a_C__O_3_+__2_H__C_l_=_=_=__C_a_C_l_2_+__H_2_O__+__C_O__2↑__。 【实验结论】分析以上实验,猜想___三___正确。 【拓展迁移】根据以上探究分析可知,生石灰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其变质与空 气中_水__和__二__氧__化__碳___有关,故生石灰应__密__封____保存。
专题精讲
一、氢氧化钠变质的探 究1.变质的原因:_2_N__a_O_H__+__C_O__2_=_=_=_N__a_2_C_O__3+__H__2O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 氢氧化钠变质的检验(实质是检验CO32-) 分析:能和CO32-反应产生明显现象,但不能和OH-反应产生同样现象的离子有: 实验方案(事先将所取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
实验步骤 ①取部分样品溶于水
实验现象
方 ②取①中上层清液于
法 一 试管中,通入CO2
有__白__色__沉__淀___产生 无白色沉淀产生
方 ③取①中上层清液于
法 试管中,滴加无色酚
二
酞溶液
酚酞溶液变红 酚酞溶液不变色
结论拓展:氢氧化钙需要___密__封___保存。
结论
部分变质 全部变质 部分变质 全部变质
的方法是_密__封__保__存_____。 (4)如果氢氧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碳酸钠杂质,常加入适量__B__a_(O__H__)2___[填“BaCl2” 或“Ba(OH)2”]溶液除去。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 氢氧化钙(氧化钙)的变质探究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 氢氧化钙(氧化钙)的变质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93536e59b14e852459fb570b.png)
解得:x=4.4g y=10g 所以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
17.4g
-10 g
×100%
42.5%
17.4g
生石灰的变质探究
快 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它价格便宜,其包装袋上除了标明主要 成分为生石灰外,还提醒人们注意:不可食用,不可浸水,不可开 袋,儿童勿碰。
乐
探
还有生石灰吗?
究 探究Ⅰ:还可以使用吗?
实 释或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验
定性探究
猜
想
Ca(OH)2
完全变质
与CaCO3假源自Ca(OH)2和CaCO3
设
部分变质
设
第一站:证明已经变质
计 讨论提示: 方 1.怎么证明猜想1不正确?
2.用实验怎么证明碳酸钙存在,
案 现象是什么?
小组讨论结果展示
证明氢氧化钙已经变质,也就是证明碳酸钙 存在.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有明显的放热现象。
【反思提升】
(1)实验Ⅰ中加入的水必须是少量的,理由是 __大__量__的___水__会__吸__收__热___量__,__造__成___放__热__现__象__不___明__显_____; (2)打开食品包装袋后,生石灰干燥剂不宜继续与食 品放在一起,因为生___石__灰__吸__收___空__气__中__水__蒸___气__放__出__大___量__的_,热 会加速食品变质。
继续探究
探究Ⅱ.甲、乙同学想知道该干燥剂除了含有生石灰还含有什么
探 成分,又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生石灰干燥剂中还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1: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
Ca(OH)2+Na2CO3=CaCO3↓+2NaOH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变质问题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变质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ed1509a8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48.png)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变质问题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它们在工业生产
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然而,当它们发生变质时可能会
带来一些问题。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
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是一种强碱,常见的用途包括制造肥皂、纸张和清
洁剂等。
而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也被称为熟石灰,常用
于水处理、建筑材料和农业等领域。
当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发生变质时,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
1. 化学反应,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发生化
学反应,产生新的化合物,这可能会影响到原本预期的使用效果。
2. 安全隐患,变质后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可能会导致安全隐患,如释放有害气体或导致火灾等危险情况。
为了避免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变质问题,我们需要注意以下
几点:
1. 储存条件,储存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时,应该避免高温、潮湿和阳光直射,以防止其发生变质。
2. 使用期限,在使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时,应该注意其使用期限,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产品。
3. 化学储存分开,在储存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时候,应该避免与其他化学品混合储存,以免发生意外的化学反应。
总的来说,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重要的化学物质,但是在使用和储存时需要注意其变质问题,以确保安全和有效地使用。
关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变质详解
![关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变质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a1d826c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66.png)
变质后的处理方法
观察外观变化
如发现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出现 结块、变色等异常现象,应立即 停止使用。
废弃处理
变质后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应 按照化学废弃物处理规定进行安 全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 危害。
记录与报告
如发现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变质 ,应及时记录并向上级汇报,以 便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 次发生。
由于水源受到污染,会导致水生生物 死亡或变异,从而破坏生态平衡。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呼吸系统疾病
由于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在变质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如硫化氢等,会刺激呼吸系统 ,导致呼吸道炎症、支气管炎等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如果误食了变质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会导致消化道灼伤、出血、溃疡等消化系统疾 病。
02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变质过 程
变质原因
吸水和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 导致变质。
暴露在空气中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暴露在空气中时,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 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钙等物质。
变质反应方程式
氢氧化钠变质
2NaOH + CO2 + H2O → Na2CO3 + H2O
氢氧化钙变质
Ca(OH)2 + CO2 → CaCO3 + H2O
变质后的物质性质
碳酸钠
碳酸钠是一种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呈碱性。
碳酸钙
碳酸钙是一种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呈弱碱性。
03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变质防 止
储存条件
避光、干燥
01
应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存放在阴凉、干燥、避光的地方,避
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完整版)初三化学专题复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变质问题
![(完整版)初三化学专题复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变质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ab65bbfc581b6bd97e19ea80.png)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NaOH 、Ca(OH)2变质问题【探究1:NaOH变质问题】氢氧化钠没密封保存会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而变质。
2NaOH+CO2===Na2CO3+H2O。
一、氢氧化钠的变质存在这样三种情况(猜想):(1)没有变质:(成分NaOH)(2)部分变质:(成分NaOH 和Na2CO3)(3)完全变质:(成分Na2CO3)二、证明变质:(取样—-—-加试剂-——说操作——-描现象———下结论)检验是否有碳酸钠有三种不同的方法:(1)加入盐酸有气泡冒出:2HCl + Na2CO3=2NaC l+ H2O+CO2↑(2)加入石灰水有沉淀产生:Ca(OH)2 + Na2CO3 = CaCO3↓+2NaOH(3)加入氯化钙有沉淀产生:Na2CO3 +CaCl2= CaCO3↓+2NaCl取少许固体物质溶于水,配成溶液与试管中;可分别向其中滴加酸、碱、盐溶液中的一种。
【方法(1)】:取少许固体物质溶于水,配成溶液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或稀硫酸,如果产生气泡,说明已经变质。
原理:碳酸钠会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氧化钠与酸反应没有明显现象。
Na2CO3+2HCl=== 2NaCl+H2O+ CO2↑〖N l== NaCl+H2O〗【方法(2)】:取少许固体物质溶于水,配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或氢氧化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已经变质。
原理:碳酸钠会与氢氧化钡或氢氧化钙反应白色沉淀,而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钡或氢氧化钙应,没有明显现象。
Na2CO3+Ba(OH)2== BaCO3↓+ 2NaOH;NaO (OH)2≠【方法(3)】:取少许固体物质溶于水,液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或氯化钙(或硝酸钡等其他可溶性钙盐、钡盐溶液),生白色沉淀,说明已经变质.原理:碳酸钠会与氯化钡或氯化钙反应生沉淀,而氢氧化钠与氯化钡或氯化钙不反应,显现象。
Na2CO3+BaCl2== BaCO3↓+ 2NaCl;NaOH+ 2≠〖但是不能加指示剂来判断,因为NaOH 和3的溶液都显示碱性〗三、确定成分1. 没有变质(成分NaOH)的探究方法:取少许固体物质溶于水,配成溶液置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氯化钙溶液看到溶液无变化,滴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说明没变质;Na2CO3+CaCl2== CaCO3↓+ 2NaCl ;NaOH+ Ca C l2≠2. 部分变质(成分NaOH 和Na2CO3)的探究方法:取少许固体物质溶于水,配成溶液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氯化钙溶液,溶液变浑浊,向反应后的溶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说明是部分变质;Na2CO3+CaCl2== CaCO3↓+ 2NaCl3。
关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变质详解
![关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变质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f3760955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f8.png)
05
变质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方 程式展示
氢氧化钠变质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1
NaOH + CO2 = NaHCO3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
2
2NaOH + SO2 = Na2SO3 + H2O
氢氧化钠与三氧化硫反应
3
2NaOH + SO3 = Na2SO4 + H2O
氢氧化钙变质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关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变 质详解
2023-11-05
contents
目录
•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变质过程 •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的原因 •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的防止措施 • 变质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展示 • 实验展示及结论
01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 学性质
01
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
Ca(OH)2 + CO2 = CaCO3 ↓ + H2O
02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
Ca(OH)2 + Na2CO3 = CaCO3 ↓ + 2NaOH
03
氢氧化钙与碳酸钾反应
Ca(OH)2 + K2CO3 = CaCO3 ↓ + 2KOH
06
实验展示及结论
实验操作及现象记录
氢氧化钠的变质过程
吸水性
氢氧化钠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发生 潮解现象,导致其浓度降低。
光照分解
氢氧化钠在光照条件下可分解为碳酸钠、 水和氧气。
与二氧化碳反应
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 碳酸钠和水,导致变质。
氧化反应
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碳酸 钠、水和氧化钠。
氢氧化钙放在空气中变质方程式
![氢氧化钙放在空气中变质方程式](https://img.taocdn.com/s3/m/276fb8a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17.png)
氢氧化钙放在空气中变质方程式【摘要】氢氧化钙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具有吸湿性和碱性的特点。
将氢氧化钙放在空气中会导致其变质,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氢氧化钙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氢氧化钙与氧气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钙和氧化钙,而与水蒸气反应会产生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钙水合物。
这些反应会导致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发生变化,影响其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中的应用。
未来的研究可深入探讨氢氧化钙在不同条件下的变质过程,为其更广泛的应用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氢氧化钙, 空气, 变质, 化学反应, 氧气, 水蒸气, 物理性质, 研究, 条件下, 结论, 引言, 正文, 过程, 产物, 复杂。
1. 引言1.1 氢氧化钙的性质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是一种白色固体,常见的工业和化学实验室试剂。
它具有碱性,可以溶解在水中形成氢氧化钙溶液,也称石灰水。
氢氧化钙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可与皮肤和眼睛接触时造成灼伤,因此使用时需要小心操作。
氢氧化钙的晶体结构呈层状排列,属于离子晶体,其中Ca2+离子被OH-离子包围。
由于其结构特点,氢氧化钙具有一定的溶解度,其水溶液呈碱性。
氢氧化钙还具有吸湿性,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其逐渐溶解并形成氢氧化钙溶液。
氢氧化钙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可在高温下稳定存在。
在实验室中常用氢氧化钙作为吸收剂,吸收实验室中产生的CO2气体,用于净化气体或调节反应条件。
氢氧化钙是一种具有碱性和腐蚀性的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溶解性和热稳定性,常用于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
其性质的理解对于进一步探讨氢氧化钙在空气中变质的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1.2 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其中主要包括氮气、氧气和水蒸气等。
氧气是空气中的主要气体之一,占据约21%的体积比例。
它是生物呼吸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气体,用于维持生命活动。
氧气具有无色、无味、无臭的性质,是一种高度活跃的气体。
碱变质的探究
![碱变质的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6e04122a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71.png)
【实验过程及结论】 (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无明显现象:证明猜想__③____ 正确(填序号)。 (2)取少量(1)中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 证明原样品中一定含有__碳__酸__钠__。
(3)请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实验证明原样品中还可能含有什 么物质(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答:取少量(1)中所得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 液),产生白色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 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证明原样品中还含有氢氧化钠;若溶液未变色, 则原样品中不含氢氧化钠。
答:认同,因为若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则滴入稀盐酸后一开始便会 有气泡产生。
10. (2021解析与检测)实验室有一瓶敞口放置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 同学们想证明这瓶过氧化钠是否变质,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 2Na2O2+2CO2=== 2Na2CO3+O2, 2Na2O2+2H2O=== 4NaOH+O2↑。 【提出猜想】 ①没有变质 ②部分变质 ③全部变质
(2)选择任意一种实验装置,简述预计出现的实验现象,解释产生该现 象的原因。你选择的实验装置是_甲___,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试__管__内__液_ _面_上__升__,_烧__杯__内__液__面__下__降__。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C__O_2_与__N_a_O__H__溶__液__ _发_生__反__应__,__使__试___管__内__的__气__体__压__强__减__小__,__液__体__被__压__入__试__管__中__。
方案一 试剂选择:加酸,如_稀__盐__酸__(或__稀__硫__酸__)_ 现象及结论:_产__生__气__泡__,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实验设计 化学方程式:_2_H_C__l+__N__a_2C__O_3__=_=_=_2_N_a_C__l+__H__2_O_+__C__O_2_↑_ 及结论 方案二 试剂选择:加碱,如__氢__氧__化__钙__(或__氢__氧__化__钡__)_溶__液__ 现象及结论:_产__生__白__色__沉__淀__,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化学方程式:_C__a_(O__H_)_2_+__N_a_2_C_O__3_=_=_=__C_a_C__O_3_↓_+__2_N_a_O__H_
关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变质详解
![关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变质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515cdf67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6c.png)
干燥环境和避免接触酸性物质是氢氧化钠独有的防止 变质的措施,因为氢氧化钠在潮湿的环境中和酸性物
质混合容易产生化学反应。
避免高温环境和避免接触二氧化碳是氢氧化钙独有的 防止变质的措施,因为氢氧化钙在高温环境和接触二
氧化碳时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变质。
水溶液碱性
氢氧化钠溶于水后,溶液呈强碱性,能与酸反应 生成盐和水。
腐蚀性
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能与许多有机物和 金属发生反应。
热稳定性
氢氧化钠在加热条件下可分解为氧化钠和水。
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水溶液碱性
01
氢氧化钙溶于水后,溶液呈弱碱性,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微溶性
02
氢氧化钙在水中溶解度较小,微溶于水。
1 2
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
Ca(OH)2 + CO2 = CaCO3 ↓ + H2O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
Ca(OH)2 + Na2CO3 = CaCO3 ↓ + 2NaOH
3
氢氧化钙与碳酸钾反应
Ca(OH)2 + K2CO3 = CaCO3 ↓ + 2KOH
06
实验展示及结论
实验步骤及现象展示
准备试剂和设备
配制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酚酞指示剂、滴定 管、容量瓶、三角瓶等。
分别称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加入适量酚酞指示剂,溶解后转入容量瓶 中定容。
进行滴定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
使用滴定管分别滴定上述两种溶液,记录 滴定量。
在滴定过程中,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及有 无沉淀生成。
2020年江苏中考化学复习(沪教版)微专题8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氧化钙的变质
![2020年江苏中考化学复习(沪教版)微专题8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氧化钙的变质](https://img.taocdn.com/s3/m/1a6f17400c22590102029df6.png)
微专题8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氧化钙的变质
写出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式_C_考a_O__+点_H_特_2O_=_训=_=__C营_a_(O_H__)2_、C_a_(_O_H_)_2_+_C_O__2=_=_=__C_a_C_O_3_↓_+_H_2_O_。
2. 检验样品组成成分的方法 (1)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放出热__量__):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观察温度变化。 (2)氢氧化钙(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_红__):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 若 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无热感,则静置后,向上层清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 溶液是否变为红色。 (3)碳酸钙(难溶于水,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 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启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氧化钙易与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而变质, 因此它们都应_密__封__保存。
微专题8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氧化钙的变质
专题精讲
考点特训营
一、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1. 变质原因:_2_N__a_O_H__+__C_O__2=_=__=_N__a_2C__O_3_+__H__2O___(化学方程式) 2. 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1)分析:实质是检验CO32-。能和CO32-反应产生明显现象,但不能和OH-产生同 样的现象的离子有:
(2)小亮实验中观察到产生气泡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C_a_C__O_3_+__2_H__C_l_=_=_=__C_a_C_l_2_+__H_2_O_+__C__O_2_↑__。 【实验结论】分析以上实验,猜想____三____正确。
【拓展迁移】根据以上探究分析可知,生石灰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其变质与空
微专题8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氧化钙的变质
2020版河北中考化学刷题训练 专题五 实验探究题(中考第35题)
![2020版河北中考化学刷题训练 专题五 实验探究题(中考第35题)](https://img.taocdn.com/s3/m/ae43782b650e52ea5518983c.png)
专题五实验探究题(中考第35题)类型一有关物质成分或物质性质的探究例1 (2019,鸡西)实验小组将澄清石灰水和碳酸钾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了滤液M,同学们对滤液M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探究过程如下:【猜想与假设】①含有KOH;②含有__KOH和Ca(OH)2__;③含有KOH、K2CO3;④含有KOH、K2CO3和Ca(OH)2。
【设计与实验】(1)大家认为猜想__④__一定不正确,其原因是__K2CO3和Ca(OH)2不能共存__。
(2)甲同学取滤液M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的__稀盐酸__,不产生气泡,则猜想③不正确。
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Na2CO3+Ca(OH)2===2NaOH+CaCO3↓[或K2CO3+Ca(OH)2===2KOH+CaCO3↓]__。
【解析】【猜想与假设】澄清石灰水和碳酸钾溶液混合发生反应:K2CO3+Ca(OH)2===2KOH+CaCO3↓;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KOH;当氢氧化钙过量时,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有KOH和Ca(OH)2;当碳酸钾过量时溶液中的溶质有KOH、K2CO3,故②含有KOH和Ca(OH)2。
【设计与实验】(1)因为K2CO3和Ca(OH)2可以发生反应,故不能共存,所以猜想④一定不成立。
(2)由于碳酸钾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故猜想③错误,溶液中的溶质没有K2CO3。
(3)碳酸钠(或碳酸钾)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若猜想②成立,可以通过加入碳酸钠溶液(或碳酸钾溶液)来检验氢氧化钙的存在。
所以取一定量滤液M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或碳酸钾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可验证猜想②成立。
【交流与反思】因为滤液M呈碱性,直接倒入下水道,会污染水源(或地下水、污染环境)等。
对应训练1 (2019,唐山路北区三模)氢化钙(CaH2)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
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氢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09·哈尔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发生反应”为课题进行了科学探究。
同学们在烧杯中加入10mL稀硫酸。
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接着分两次向烧杯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第一次滴加几滴氢氧化钠溶液后,不断搅拌,第二次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则第一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中溶质(不考虑酚酞)的质量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第二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上述实验同学们得出了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的结论。
[提出问题]是否可以用其他试剂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呢?
[甲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现象:向a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时出现蓝色沉淀。
结论:用硫酸铜溶液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
[乙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现象:向b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氯化钡溶液时出现白色沉淀。
结论:用氯化钡溶液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
[交流评价]请你评价甲、乙两组同学由实验现象获得的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正确或错误理由
甲组
乙组
2.实验室里有一包氯化钠和氯化镁的混合固体。
晓阳设计以下实验把它们分离出来,请你帮助他完成下列实验。
实验步骤:
(1)把混合物加水溶解,向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填实验操作),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MgCl2 + 2NaOH = Mg(OH)2↓ + 2NaCl。
(2)将白色沉淀洗涤,,得到氯化镁固体。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将无色滤液,得到氯化钠固体。
氢氧化钙、氧化钙、氢氧化钠变质专题
一、生石灰、熟石灰的变质问题
考点:1.氧化钙(俗称:生石灰,CaO,常用作干燥剂,因为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与水反应,久置会变质。
与水反应放热)
2.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Ca(OH)2,不能用作干燥剂,久置会变质。
)
3.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石灰石(CaCO3)
生灰石(CaO)熟石灰(Ca(OH)2)
1.生石灰在一般情况下是一种白色颗粒状固体,露置于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粘在一起成为块状,生石灰的工业生产过程可用明朝于谦的《石灰吟》中的两句诗来形象地描述:“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建筑工地上,建筑工人把工业上得到的生石灰与水混合调和成石灰浆,用于抹墙,用石灰浆抹的墙变干时会洁白而坚硬,所以,生石灰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试写出工业生产生石灰的反应方程式。
(2)石灰浆的主要成分是Ca(OH)2,请你写出石灰浆主要成分的形成原因(用化学方
程式表示)。
(3)用石灰浆抹的墙壁变干时洁白而坚硬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你还能说出生石灰的其它用途吗?(答案一条即可)
2.有一包干燥剂生石灰,放在空气中久置,然后取部分样品放入水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测所得溶液的酸碱度,有几种情况?。
(2)如何检验该干燥剂中是否含有CaO、CaCO3?
3.有一包干燥剂生石灰,放在空气中久置,然后取部分样品放入水中,发现不放热,则该固体有
几种?写出你的猜想:;
设计实验证明其中一种猜想: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4.有一包干燥剂生石灰,放在空气中久置,然后取部分样品放入水中,发现不放热,则该固体有
几种?写出你的猜想:;
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5.刘丽同学在某食品包装袋内取出一小袋干燥剂,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
她将这袋干燥剂全部倒入一定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滤液。
(1)刘丽同学测定了滤液的酸碱度,你认为结果可能是。
(2)刘丽同学又对白色沉淀的组成提出了以下假设:
假设1:是CaO和CaCO3的混合物假设2:是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
假设3:只有CaCO3 假设4:只有Ca(OH)2 其中假设不合理。
(3)为了判断其他几种假设的合理性,刘丽同学继续进行实验:
①取少量沉淀放在试管中,加人稀盐酸,出现气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此可否定假设。
②为了得到最后结论,她再取少量沉淀放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少量水振荡、静置后,
滴入酚酞试液,显红色,说明只有假设合理。
6.上课时,老师向盛有氧化钙的小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在小烧杯上方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据此现象,老师提出如下问题,请回答:(不考虑空气中的成分对该实验的影响)
(1) 烟雾中有氢氧化钙,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 小烧杯上方有大量的水蒸气,理由是该反应(填“放出”或“吸收”)热量,使
水蒸发。
(3) 用如图3的方法收集烟雾,再将大烧杯正放,向大烧杯中加少量水燕
滴入无色酚酞试液,酚酞变色。
(4) 烟雾中固体物质的组成可能有两种情况:
【组成1】氢氧化钙;
【组成2】。
(5) 建筑工地上若有较大的石灰池,工人在此工作时应采取哪些安全措
施?(举一例)。
7.(2009年湖北龙泉中考化学模拟试题)生活中的食品包装内常附带有一小包干燥剂(其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可小明买回食品打开包装后却发现食品内的干燥剂结成了小块,对此他产生疑问:此干燥剂是否依然还能起到干燥作用?并对此做出猜想如下:
猜想一:此干燥剂没有变质,仍能起到干燥作用。
猜想二:此干燥剂变质已经失效;
猜想三:此干燥剂可能部分变质;
设计实验如下表所示: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此干燥剂加入_________,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
说明此干燥剂中
存在有生石灰
取少量干燥剂,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
说明此干燥剂中
含有___________;
由此小明可以做出如下结论:食品包装袋内的干燥剂部分变质;在此过程中生石灰与水和______同时作用,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干燥剂“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容易变质。
某研究小组对一只干燥管里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Ⅰ:没有变质,只含有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猜想Ⅱ:部分变质,含有……
猜想Ⅲ:完全变质,只含有碳酸钙、碳酸钠。
【实验探究】
操作现象结论
实验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
试管外壁发烫,得到浑浊的液
体。
推测样品中含有
实验二:将实验一所得混合物过滤,向得到的滤渣中加足量稀盐酸。
滤渣溶解,产生大量气泡。
写出产生大量气泡的化学方程
式:
向上步实验所得的滤液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
写出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
式:
【小结与思考】
⑴从上述实验现象推断:猜想成立。
⑵“碱石灰”样品里是否一定含有碳酸钙?请说明理由。
9.(2009年中考模拟测试题一)已知干燥剂“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和NaOH,在潮湿的
空气中极易变质。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中一瓶放置已久的“碱石灰”进行如下的探究:
(1)甲同学的猜想列表如下,但表格不完整,请你帮他填写完整。
猜想实验设计现象判断
猜想A 样品中含碳酸盐取少量样品,滴加
盐酸
无气泡放出_______________
猜想B 样品中含有Na2CO3,
还含有CaO、
Ca(OH)2、CaCO3中的
一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气泡放出
猜想B成立
(2)乙同学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图中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____,操作①、②都要用到玻璃棒,其中操作①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从操作③的现象分析,溶液D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