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案例(教学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生为本,构建有效数学课堂》

教研活动案例

霍州大张镇中心校背景说明: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问题和困惑也不断凸显:学生的数学意识不强,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关注不够,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不足,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着课程目标的实现,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发现: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们有的教学目标制定有偏差,有的重点和难点的把握欠准确,有的找不准突破难点的切入点,有的课上无效提问较多等等。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和老师们一起探讨,寻求解决的方法。

活动主题:

“兴课改、抓常规、提质量”是我们中心校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确定的教学管理的总体思路。简而言之,“兴课改、抓常规”是手段,“提质量”是目标。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建立课堂观测评价团队,对“课堂有效提问、学生的课堂思维度、参与度、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度”全方位进行观测。

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从数学知识、数学意识、数学思想、数学能力、数学价值观等方面展开研究,着力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能。

研讨时间:2014.4-2016.8

参加人员:高秀平成凯黄海燕晁小军

刘欣泽闫慧琴王娟闫勇勇

实施过程:

(一)、组建团队,确定任务。

我们大张镇中心校小学数学教研组11名成员由市教研室教研员、中心校课题组负责人、基层学校骨干教师组成。就课堂观察点,具体分为五个方面

1.考察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2.考察教师评价的及时性、正确性和前瞻性。

3.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的参与度和活跃度。

4.考察学生在活动中的思维状态。

5.课堂效果监测。

(二)、评价流程:

1.课前交流。

课堂观察团队和执教教师通过课前会议进行交流。(包括执教教师介绍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流程、学生情况等,以及课堂观察人员结合自己的观察任务与执教教师进行沟通。)

2.课中观察。

课堂观察人员针对观察任务记录相关数据及课堂发生的事件。

课堂教学后,各位观察员对记录的内容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3.课后分析。

各位观察员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结果,与执教教师进行信息交流,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执教教师基于课堂观察组提出的建议,进行思考并反馈。

(三)、课堂研讨

教研活动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的开展围绕课堂教学展开,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学生课堂的交流展示、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教流,通过研讨加强对日常教学的指导。此外,课题组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题活动,如新授课观摩、优质课评选、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创新课、讲评课、

复习课等课堂研讨活动,在研讨交流中,一节课的反思,一个精彩教学片段的回顾,一次磨课的经历,一次辩课的过程,都会让老师有不同的收获。通过对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研讨,老师们发挥各自特色,教学相长,教学研讨的问题来源于教学一线,服务于教学一线,有力地促进了我们的课堂教学。

案例分析:

2015年4月14日,大张小学晁小军老师和下乐坪学校闫勇勇老师,分别作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确定位置》两节公开课,针对两节课数学教研团队的观察员们从思维、流程、参与、效率等多角度进行了专题讨论和研究。专家团队对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设计等,给予了精彩的点评。这两节课反映了大张镇中心校的数学学科的整体教学水平、老师全新的教学理念、出色的教学掌控能力深得好评。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片段设计

设境置疑,产生需要

1.(课件出示学生座位图)仔细观察这幅座位图,你知道小军坐在哪里吗?

2.设疑:小军的位置没有变,为什么同学们的说法都不一样呢?

3.你能具体说一说第4组第3个是怎么看的吗?第3排第4个你们又是怎么看的呢?

4.揭题:由于同学们看的方法和角度不同,所以在描述小军位置时,产生了不同的说法。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简明地描述小军的位置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学习确定位置。(板书:确定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呈现学生比较熟悉的教室里有序排列的座位的场景,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描述物体位置的经验;然后通过交流,引发学生产生用一致的方式表示位置的需要。]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学片段设计

(1)问题情境的创设上,引领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

情景引入

课件出示教师本人的一张照片。

师:这张照片有点小了,我把这张照片进行一些放大处理。

(出现了两张变大了的照片,一张没变形,另一张变形了)

师:请同学们把这两张照片分别与原照片比较,看能发现什么?

生1:这两张照片都变大了。

生2:照片一正常放大没有变形,照片二比原照片大但却变形了。

生3:第一张照片形状没有变。

师:原照片经过不同的处理后,有的人物很正常,形状没有改变;而有的却变形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师:把一张照片放大,怎样才能使它的形状不变呢?学习了这节课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揭示课题)

(2)课堂活动的设计,注重的整体性,给学生留足活动的空间。整个活动地安排,观察、比较、归纳、思考,活动有序,比较到位。

探究新知

师:要研究图形放大的有关规律,就要研究图形在放大前后对应边的变化有什么规律。课前老师测量了这三张长方形照片的长和宽,请看表格。(课件出示表格)

师:请大家观察表中的数据,比较一下,图1、图2与原图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与同桌交流讨论)

生1:图1的长和宽都是原图长和宽的2倍。

生2:图2的长是原图长的3倍,而宽与原图相等。

师:从中你能知道为什么只有图1的形状和原图一样吗?

生:图1与原图长的比是2:1,宽的比也是2:1,这两个比相等,因此图1的形状没有改变。

师:要使图形在放大的过程中形状不改变,就要使放大后与放大前的图形长的比与宽的比相等。像图1这样,把长方形的每条边都放大到原来的2倍,放大后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1,像这种变化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