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之虚实结合教材
高考复习古诗鉴赏中的虚实结合 PPT课件 (微课件)
15、总不能流血就喊痛,怕黑就开灯,想念就联系,疲惫就放空,被孤立就讨好,脆弱就想家,不要被现在而蒙蔽双眼,终究是要长大,最漆黑的那段路终要自己走完。
16、在路上,我们生命得到了肯定,一路上,我们有失败也有成功,有泪水也有感动,有曲折也有坦途,有机遇也有梦想。一路走来,我们熟悉了陌生的世界,我们熟悉了陌生的面孔,遇人无数,匆匆又匆匆,有些成了我们忘不
7、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笑,对自己笑笑,笑着看天下,看日出日落,花谢花开,岂不自在,哪里来的尘埃!
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阳光那么好,何必自寻烦恼,过好每一个当下,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
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
掉的背影,有些成了我们一生的风景。我笑,便面如春花,定是能感动人的,任他是谁。
17、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与年龄无关。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千万不可放纵自己,给自己找懒散和拖延的借口,对自己严格一点儿,时间长了,努力便成为一种心理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18、自己想要的东西,要么奋力直追,要么干脆放弃。别总是逢人就喋喋不休的表决心或者哀怨不断,做别人茶余饭后的笑点。
虚实相生:虚实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 透与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 拓诗歌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 空间,充实审美趣味。 (效果)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PPT课件(原文)
——李白《越中览古》
明手法:虚实结合 阐运用:虚写凯旋威武、繁盛热闹的往
事,实写王城故址鹧鸪乱飞的 眼前之景。 析效果:(虚景实景相反相成)虚实 对比,表达了今昔盛衰无常 之感。
4.小试牛刀 ①(2005年全国卷Ⅱ)
①(2005年全国卷Ⅱ)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诗人设想了五种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景象并以此为誓言,是虚写。
严格地说,写过去、写未来、写对方 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
作者用瑰丽的诗句详细描写了天界的神秘与美丽,衬托出现实世界的凶险和丑恶,表达了诗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不屈志节,
虚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
这首词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虚实结合。
析效果:虚实结合,相辅相成,突出表现了诗人孤寂之感,思家之情。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 (虚景实景相反相成)虚实对比,表达了今昔盛衰无常之感。
“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
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 指出下列诗歌哪些是“实”,哪些是“虚”
2.仙境为虚
“青冥浩荡不见底, 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作者用瑰丽的诗句详细描写了天界的 神秘与美丽,衬托出现实世界的凶险和丑 恶,表达了诗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的不屈志节,是虚实结合手法的典型表现。
——(宋)饶节《偶成》
【答题要点】①前三句实写:松阴之下柴门
锁着一院绿苔,成双成对的蝴蝶不停地飞舞, 还有两腿拖着重重花粉飞来的蜜蜂,这些都是 眼前之景。②后一句是虚写:前山繁花似锦的 世界,这是想象之景。③虚实相生,交织成一 个幽僻而又充满春意与生机的画面,流露出作 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及作用》ppt课件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及作用》ppt课 件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好事近·渔父词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 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 明灭。 【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年)辞官离 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兴。 (1)简析词首“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一句在 全词中的作用。(6分)
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 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 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 乐。 14.这首词的上片写景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5 分)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特色。(2 分)静景是傍晚雨停,桐江波 静,舟船帆落;蓼 草疏淡如烟等等;(1 分)动景是江上渔船 飞、灯火闪烁等等,(1 分)这些动景更加衬托出环 境的静寂。 (1 分) 15.这首词刻画了怎么样的一个词人形象?请结合全词加以分 析。(6 分) 刻画了厌倦仕途,渴望归隐的词人形象。(2 分)上片通过写雨 后所见秋景烘托凄 凉的心情,体现出作者漂泊的孤独和凄苦, 表达出怀乡思归的心情。(2 分)下片写桐江自然美 景和宦途 形成了强烈地对比,表达出自己对游宦生活的厌倦和向往自然的 归隐心理;这样词人 的形象就跃然纸上(2 分)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及作用》ppt课 件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及作用》ppt课 件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下面词中是怎样虚实结合的?
江 城 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 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 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初中语文古诗鉴赏之虚实结合法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立志当早,存高远初中语文古诗鉴赏之虚实结合法
虚写和实写相结合。
是以下诗人李商隐常用的手法,下面我们来分析其诗文特点。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巴山夜雨”是写实,“共剪西窗烛”是拟虚,表达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总结:作者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把巴山夜雨实写,与共剪西窗烛虚写相结合,给予作者一种思想感情,表达对理想的追求。
边塞诗词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这类诗词大多和民族战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为边塞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而就造成边塞诗词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异常丰富。
第一把钥匙是要弄清边塞诗词的立意,深挖它含蓄的主旨,从总体上对作品进行把握。
因为这一问题相当复杂,所以就先举些名句来加以简要评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既表现出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也赞扬了他们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既表达了对良将及早出现的渴望,也表现出对边疆和平的向往;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既揭露了军中苦乐不均的丑恶现象,也表达了对下层士兵的深切同情;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既是对不义战争的控诉,也是对和平的渴望与追求;。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虚实结合(教案)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虚实结合(教案)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虚实结合(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研究古诗歌中虚景与实景的概念。
2.能力目标:掌握诗歌鉴赏中“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规范答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研究、探讨和总结规律的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古诗歌中虚景与实景的概念,掌握诗歌表达技巧中的“虚实结合”的鉴赏术语规范答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XXX老先生的《蛙声十里出山泉》画作,询问学生画中的蝌蚪是否符合画题要求。
引出虚实相生的手法,并介绍在古诗歌、音乐和美术作品中都会使用这种技法。
二、初步体验:1.回顾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类题型答题步骤。
2.介绍诗中的实和虚的概念。
3.练找出诗词中的虚和实。
三、链接课本,总结规律:比较两首词的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分析其区别和作用。
例1:读XXX的《雨霖铃》,试分析诗歌中的虚实手法。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XXX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XXX,暮霭沉沉楚天阔。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研究古诗歌中虚实概念。
2.能力目标:掌握“虚实结合”的鉴赏手法,规范答题。
3.情感目标:培养自主研究、探讨、总结规律的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古诗歌中虚实概念,掌握“虚实结合”的鉴赏手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XXX的《蛙声十里出山泉》画作,询问学生画中的蝌蚪是否符合画题要求。
引出虚实相生的手法,并介绍在古诗歌、音乐和美术作品中都会使用这种技法。
二、初步体验:1.回顾诗歌鉴赏答题步骤。
2.介绍诗中的实和虚概念。
3.练找出诗词中的虚和实。
三、链接课本,总结规律:比较两首词的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分析其区别和作用。
例1:读XXX的《雨霖铃》,分析诗歌中的虚实手法。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XXX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XXX,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XXX、XXX残月。
高中语文_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辨析并掌握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手法2.巩固训练,掌握赏析虚实结合手法的答题规范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近5年高考语文的高频考点,也是我们高三一轮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下面是同学们在课前预习学案中出现的4个问题,我来给大家解读一下。
(PPT出展示图片)一是手法判断不准确。
约有一半的同学误判手法,将题目中的“虚实结合”错误判断为“借景抒情”“对比”等等。
显然这部分同学对虚实结合这一手法的定义理解有偏差。
二是分析不规范。
在结合诗句分析手法时比较随意,不能用相关的术语精确解读手法的运用。
三、四是分条和书写的问题也是卷面印象的细节问题,当然也不能马虎大意。
那么本节课我们就借助虚实结合手法的鉴赏来解决表达技巧这一题型的答题规范问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1.辨析并掌握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手法2.巩固训练,掌握赏析虚实结合手法的答题规范(三)虚实结合概念的辨析1.定义(PPT、学案展示)虚实结合是古典诗歌重要的艺术手法之一。
就方法而言,详细为实,简略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
就对象而言,景为实,情为虚;眼见为实,想象为虚;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当前为实,过去和将来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虚实结合”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2.“虚”的辨析列举四首诗歌,学生找出其中“虚”诗句并说明理由,师生共同总结概括出诗歌“虚”的部分的4个分类,同时由学生补充同类别的诗句。
由教师板书四个分类内容。
PPT展示四首诗歌:⏹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如李煜《虞美人》⏹如柳永《雨霖铃》⏹如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3.课堂即时练学生小组合作判别诗歌的虚实结合手法,并在学案上分别点出虚实内容。
初中古诗鉴赏虚实结合教案
初中古诗鉴赏虚实结合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虚实结合的手法在古诗中的运用。
2. 学会分析古诗中虚实结合的作用和效果。
3. 提高对古诗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虚实结合的定义和作用。
2. 分析古诗中虚实结合的例子。
3. 练习自己对古诗进行虚实结合的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古诗,让学生思考古诗中哪些地方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2. 提问:什么是虚实结合?它在古诗中有什么作用?二、讲解虚实结合(15分钟)1. 讲解虚实结合的定义:虚实结合是指在古诗中,诗人通过对现实事物的描绘和对想象、象征等手法的运用,使诗意更加丰富、深刻。
2. 讲解虚实结合的作用:虚实结合可以使古诗的意境更加深远,形象更加生动,情感更加丰富。
三、分析古诗中的虚实结合(15分钟)1. 示例分析《登鹳雀楼》:诗人通过对鹳雀楼的描绘,引出对远方景象的想象,形成了虚实结合的效果。
2. 学生自主分析《望庐山瀑布》:诗人通过对瀑布的描绘,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了瀑布的壮观和自己的豪情。
四、练习虚实结合的分析(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古诗,分析其中虚实结合的手法。
2. 各组汇报分析结果,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五、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总结虚实结合在古诗中的重要作用。
2. 拓展学生对虚实结合手法的了解,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虚实结合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分析古诗中虚实结合的能力。
3. 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提升。
教学资源:1. 相关古诗文本。
2. 分析虚实结合的参考资料。
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 鼓励学生 multiple perspectives,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
2023届高三鉴赏古诗描写方法之虚实结合 一等奖创新教案
2023届高三鉴赏古诗描写方法之虚实结合一等奖创新教案鉴赏古诗描写方法之虚实结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理解虚实结合的含义,能准确分清诗歌中的“虚”与“实”。
理解虚实结合中“虚”与“实”的关系,并分析虚实结合的表达效果。
了解虚实结合类题目的命题方式和答题技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析虚实结合的表达效果;了解虚实结合类题目的命题方式和答题技巧。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虚”与“实”的关系,分析虚实结合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一)导入相传古时有一位皇帝曾以“深山藏古寺”为题,招集天下画匠作画。
最后选了第二幅画。
你觉得为什么呢?明确:第二幅画的作者在构思这幅画时运用了丰富的联想,使人从“和尚”自然联想到“寺庙”,从“老和尚”再进一步联想到这座寺庙年代已经很久远了。
这就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留白和虚实结合技巧,让人回味无穷。
诗画同理,中国古典诗歌也擅长使用虚实结合的方法,那么我们这节课一起来探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虚实结合技法。
探虚实,明概念师:什么是虚,什么是实,我们不妨通过以前学过的诗歌来进行归纳总结。
请大家看到导学案上,判断下列诗歌中哪些部分是虚写,哪些地方是实写,并给古诗中的“虚”写和“实”写下一个定义。
1.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虚——追溯历史)2.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虚——梦幻想象)3.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虚——畅想未来)4.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虚——遥想对方)5.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虚——梦中场景)5.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实——眼前之景)6.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实——眼前之景)虚写:诗人通过主观想象描绘的人、景、物和事。
实写:诗人眼前所见、真实存在的人、景、物和事。
虚实结合:就是一种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的表达技巧。
当堂训练,完成以下练习,判断下列诗句的虚实:1.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古代诗歌表现手法虚实结合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古代诗歌表现手法-虚实结合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中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2. 培养学生分析和欣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代诗人通过虚实结合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
教学重点:1. 虚实结合的定义和作用。
2. 分析古代诗歌中虚实结合的实例。
教学难点:1. 如何在分析古代诗歌时准确把握虚实结合的手法。
2. 如何引导学生从虚实结合的角度欣赏古代诗歌。
二、教学准备教材:选定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如《春晓》。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教学卡片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春晓》这首诗歌,引导学生回顾诗歌的内容。
提问:同学们认为这首诗中哪些是实的描写,哪些是虚的描写?2. 虚实结合的定义和作用(5分钟)解释虚实结合的定义,即在古代诗歌中,实写是指具体的景物描写,虚写是指通过景物表达出的诗人情感和思想。
虚实结合的作用在于使诗歌更具表现力和艺术魅力。
3. 分析《春晓》中的虚实结合(10分钟)引导学生分析《春晓》中虚实结合的例子,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实写是风雨声和花落,虚写是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感慨。
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明白虚实结合的手法。
4.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挑选一首古代诗歌,分析其中虚实结合的手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分享和总结(5分钟)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小组的分析成果,总结虚实结合在古代诗歌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后作业请学生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古代诗歌,分析其中虚实结合的手法,并写一篇短文进行阐述。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观察学生对虚实结合手法的理解和运用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
六、教学延伸活动1. 诗歌创作(10分钟)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首诗歌,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素材,如景物、情感等,帮助学生进行创作。
2. 诗歌朗诵比赛(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首古代诗歌,进行朗诵比赛。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课件
20
虚中有实实中有虚阐发义理摇曳神情虚实相济
20
1.命题方式:
20
三.高考解题指导
2.答题步骤:
明手法
阐运用
析效果
明手法阐运用虚写实写析效果虚实对比
26
3.鉴赏示例
注
26
4.小试牛刀①(2005年全国卷Ⅱ)
【答题要点】
26
明手法虚实结合阐运用实写虚写析效果虚实结合,相辅相成
妻子小儿女
10
3.己方为实 对方为虚
10
突破时空着眼于对方对写法
“主观之景”梦境、仙境、誓愿等等。(想象)
10
4.客观为实 主观为虚
1.梦境为虚
虚实结合设想相逢梦中
2.仙境为虚
20天界虚实结3.愿Fra bibliotek为虚20
誓言
诗词中虚实结合具体表现过去将来对方主观梦境、仙境、愿望等
20
小结: 虚实结合的作用
②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鉴赏下面这首诗。
26
答题要点实写虚写虚实相生
鹧鸪天 送廓之秋试[宋]辛弃疾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3分)
26
四.布置作业
2013年天津卷
10
二.具体表现
虚景实景对比
10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姜夔《扬州慢》
再现相反相成
10
将来
10
10
实写虚写虚实结合
10
高考复习古典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教案-人教课标版
课件题目名称:古典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教师姓名:徐双学科名称:语文使用教材:高三复习课教学目标:1、掌握并会运用中国古典诗歌鉴赏中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
2、熟悉新题型,提高判断的准确率,规范答好主观题。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并会运用中国古典诗歌鉴赏中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
教学手段:电子白板、黑板等教学方法:温故知新,链接拓展,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背诵接龙,久久为功。
以竞赛的形式呈现,坚持堂堂积累。
二、以难激趣,导入新课二、链接课本,温故知新: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和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在艺术手法上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明确:《夜雨寄北》:①虚实结合。
②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寞之苦,又想象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
③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在一起,充分表达了强烈的思念和缠绵的情感。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①这首词在结构上很特别,一反唐宋词上下阕过度转折的格式,而是前九句尽力传达那种豪迈精神,对收复失地的战争进行了酣畅淋漓的描写,末句却陡然一转:“可怜白发生。
”②梦境中疆场上的慷慨激昂与现实中投闲置散的无奈,一虚一实,对比鲜明,生动地表达了坚决收复失地的雄心,倾诉了壮志难酬的忧愤。
三、归纳总结,掌握规律:1、虚实的含义:实——眼前的、现实的景、物、人、事,情。
虚——想象、联想、梦境之景、人、事,情:2、虚实的关系: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或相反相成,形成强烈对比,从而突出中心。
①以虚写实(想象);如以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来表现现实(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设想的未来之境,烘托眼前分别之痛苦(柳永的《雨霖铃》)。
②以实写虚。
如以眼前之实景写心中之情(李商隐的《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常见的写法:①先实写眼前,再虚写过去未来;②明写眼前实景,虚写内心情感。
四、链接高考,拓展探究:通过领学案,探究古典诗歌鉴赏中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
古代诗歌表现手法虚实结合教案
古代诗歌表现手法-虚实结合教案第一章:诗歌与虚实结合1.1 诗歌的定义与特点诗歌是一种文学形式,以节奏、韵律、形象和情感为特点。
诗歌通过语言的精炼和想象力的运用,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1.2 虚实结合的定义与意义虚实结合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将现实与想象、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手法。
虚实结合可以丰富诗歌的意境,增强表现力,使读者产生更深刻的共鸣。
第二章:古代诗歌中的虚实结合实例分析2.1 李白《静夜思》分析诗歌中的虚实结合手法,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探讨虚实结合如何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
2.2 王之涣《登鹳雀楼》分析诗歌中的虚实结合手法,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探讨虚实结合如何展现诗人对壮丽景色的感受。
第三章: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3.1 想象与现实的结合通过对现实事物的描写,加入诗人的想象,形成虚实相生的效果。
举例说明古代诗歌中运用想象与现实结合的手法。
3.2 具体与抽象的结合在诗歌中,通过具体的事物描写,表达抽象的情感和思想。
举例说明古代诗歌中运用具体与抽象结合的手法。
第四章:虚实结合的创作实践4.1 创作背景与动机解释诗人在创作时,如何根据个人经历、情感和时代背景,运用虚实结合手法。
鼓励学生思考自己的创作动机和背景。
4.2 创作步骤与技巧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运用虚实结合手法。
提供创作技巧,如观察事物、运用想象力、巧妙运用象征和隐喻等。
第五章:古代诗歌虚实结合的评价与欣赏5.1 诗歌评价的标准与方法介绍古代诗歌评价的标准,如意境、情感、语言表达等。
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方法,对诗歌进行评价。
5.2 诗歌欣赏与感悟引导学生欣赏古代诗歌中的虚实结合手法,感受诗歌的美感。
鼓励学生通过欣赏和感悟,提升对古代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第六章:古代诗歌虚实结合的类型与特点6.1 景物描写中的虚实结合分析古代诗歌中如何通过景物描写,运用虚实结合手法,如山水、季节变化等。
探讨虚实结合在景物描写中的作用,如表达诗人的情感、营造意境等。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虚实结合上课教案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虚实结合上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虚实结合在诗歌创作中的含义和作用。
2.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虚实结合的概念解析2. 虚实结合在诗歌中的运用实例3. 鉴赏虚实结合的表达效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虚实结合的含义和作用。
2. 难点:如何鉴赏虚实结合的表达效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虚实结合的概念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虚实结合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
3. 鉴赏讨论法:引导学生鉴赏虚实结合的表达效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诗歌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
2. 新课导入:讲解虚实结合的概念和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虚实结合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4.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如何鉴赏虚实结合的表达效果。
5.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6. 课后作业:让学生创作一首运用虚实结合的诗歌,体会创作乐趣。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关注学生在创作中的表现,鼓励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虚实结合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虚实结合在诗歌中应用的鉴赏能力。
3. 评价学生在创作中运用虚实结合的表达效果。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阅读更多运用虚实结合的诗歌,拓宽视野。
2. 组织诗歌创作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3. 邀请诗人或文学爱好者进行讲座,分享诗歌创作经验。
八、教学资源1. 诗歌文本: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虚实结合诗歌。
2. 参考资料:有关虚实结合的理论文章和鉴赏指南。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白板、教学卡片等。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虚实结合的概念和作用。
2. 第二课时:分析虚实结合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
3. 第三课时:讨论如何鉴赏虚实结合的表达效果。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虚实结合(教案)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虚实结合(教案)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虚实结合(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古诗歌中虚景与实景的概念;2、能力目标:掌握诗歌鉴赏中“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正确运用诗歌表达技巧中的“虚实结合”的鉴赏术语规范答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研究,自主探讨,主动总结规律的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古诗歌中虚景与实景的概念,正确运用诗歌表达技巧中的“虚实结合”的鉴赏术语规范答题。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大家看一幅画,XXX老先生的《蛙声十里出山泉》。
这幅画中只有蝌蚪,你们说说它符合画题的要求吗?(符合,因为随着泉水的流淌,时间的流逝,小蝌蚪会变成青蛙,到时候就可以听到十里外泉水里的蛙声了)同学们说的很好,我们看到的蝌蚪是实景,而蛙声确是我们想像出来的,是虚的。
在鉴赏这幅画的过程中我们用到了虚实相生的手法。
的确,在音乐和美术作品中,我们往往会使用真假相生的技法。
同样,我们中国古典的诗词也经常用到这类手法,本日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诗词鉴赏中的真假相生。
二、初步体验1、有备而来:回忆:诗歌鉴赏施展阐发手法类题型答题步调:①、说明是什么技巧。
②、结合诗歌分析技巧。
③、表达了什么感情。
2、步步深切。
诗中的实: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诗中的虚:看不见摸不着,虚象。
是诗人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是通过诗人主观想象得到的部分。
3、小战热身:找出下列诗词中的虚和实:①、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繁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虚)②、今宵酒醒何处,XXX残月。
(虚)③、遥想XXX当年,XXX嫁了,雄姿英发(虚)④、XXX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虚)⑤、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实)念去去千时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虚)⑥、飞流直下三千尺,(实)疑是银河落九天。
(虚)◆小结1:诗中的虚有哪几种类型?①空想:神仙鬼魅世界和梦境②想象:假想的未来之境③回忆:已逝之景之境④联想:由此及彼,从对方的角度写三、链接课本,总结规律。
古诗鉴赏之虚实结合教材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 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 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 风情,更与何人说!
“虚”的类型:
4. 设想对方之境(当前)。 这类情景是受诗人 主观情感设想出来的,是由实境诱发的空间。往往虚 实相生,渲染诗歌意境,进而强化诗人要表达的情感。 如:
“虚”的类型: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
的境界来反衬现实。 虚实对照,突出中心。例如:
破阵子(为孙同甫赋壮语以寄)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 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 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虚”的类型:
9.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 度进行赏析。
真题再现
【 2014年全国卷】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 简要分析。(5分)
7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虚
8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实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虚
9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实 旧时王谢堂前燕虚,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
10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虚。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指出下列诗歌哪些是“实”,哪些是“虚”
1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拓展延伸
【 2013年天津卷】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
[宋]辛弃疾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 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 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 试:科举时代秋秀举行的考试,又叫秋闱。 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即龙六, 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2、已逝之境(景)。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 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常常今昔(虚实)对比, 突出当下的处境和感慨。如:
《越中览古》(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而今惟有鹧鸪飞。
“虚”的类型:
3. 未来之境(景)。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 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虚实相生,能 强化感情,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
7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虚
8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实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虚
9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实 旧时王谢堂前燕虚,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
10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虚。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 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 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 风情,更与何人说!
“虚”的类型:
4. 设想对方之境(当前)。 这类情景是受诗人 主观情感设想出来的,是由实境诱发的空间。往往虚 实相生,渲染诗歌意境,进而强化诗人要表达的情感。 如:
9.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 度进行赏析。
真题再现
【 2014年全国卷】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 简要分析。(5分)
方法总结
出题方式: 词中如何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有什么作
用?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歌。
1、指出表述方式; 2、实写什么,虚写什么(哪些是实境、虚
境); 3、A.虚实对照,强化了诗人某种感慨。
B.虚实相生,互相映衬,渲染或烘托出某 种气氛,借以表现或者强化某种情感。
课堂总结
虚实结合在古诗词中有重要作用。清朝唐彪 在《读书作文谱》中说得很精辟:”文章非实 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 虚实常宜相济也。"鉴于诗词篇幅十分短小, 容量有限,诗人谋求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趣味、诗韵俱存,使其内涵丰富,外延无边。
自主探究:虚实结合
1、实:
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景、实事、实境,是 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捕捉到的部分。
2、虚:
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 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是通过诗 人主观想象得到的部分。
合作探究
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分析下面两首诗。
① 《梦入关 》(韦庄) 梦中乘传过关亭,南望莲峰簇簇青。 马上正吟归去好,觉来江月满前庭。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虚”的类型:
4. 设想对方之境(当前)。 这类情景是受诗人主 观情感设想出来的,是由实境诱发的空间。往往虚 实相生,渲染诗歌意境,进而强化诗人要表达的情
感。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指出下列诗歌哪些是“实”,哪些是“虚”
1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虚
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虚
3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实
4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虚 5 飞流直下三千尺,实 疑是银河落九天。虚 6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虚
(3)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真题再现
【 2015年安徽卷】
月圆(1)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 逾依。(2)未缺(3)空山静,高悬列宿(4)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1)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 甫所作(2)这里指光彩更加柔美。(3)未缺:指月 圆。(4)列宿:众星。
【注释】 传:驿站的马车 莲峰:指华山,即渭南, 是韦庄童年生活的地方。
②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要求:小组合作交流,形成文字答案展示。 时间8分钟。)
虚境和实境的关系
①虚实对照。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中心。
②虚实相生。互相映衬,渲染或烘托出某种 气氛,借以表现或者强化某种情感。 (虚 境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 虚境通过实境来实现)
“虚”的类型: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
的境界来反衬现实。 虚实对照,突出中心。例如:
破阵子(为孙同甫赋壮语以寄)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 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 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虚”的类型: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 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 小桥的旁边有一条弯弯的小船 弯弯的小船悠悠是那童年的阿娇 阿娇摇着船 唱着那古老的歌谣 歌声随风飘 飘到我的脸上 脸上淌着泪 象那条弯弯的河水 弯弯的河水啊 流进我的心上……
虚实结合
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鉴赏中“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2、结合作品分析实写和虚写的内容及其作用。 3、掌握分析方法和答题思路,形成完整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