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专题复习——区位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高三地理区位因素必背点梳理

高三地理区位因素必背点梳理

高三地理区位因素必背点梳理「地理」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易经》: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小编准备了高三地理区位因素必背点,希望你喜欢。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地形:由地图判读出:地形为平原或三角洲,或地势低平或地形平坦开阔气候:由地图判读出:是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水源:临近水源(河流或冰川融水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土壤:是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2.人文因素市场:该地区人口稠密或工矿业发达或城市较多,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交通:临近河或湖,水陆(海陆)交通便利或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原料:临近某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能源:临近某能源产地(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2.经济因素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交通:临海或海港、临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便利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农业基础:临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雄厚或农业发达3.社会因素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4.环境因素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厂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远离河流上游区;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距离居民区、农田的远近: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三、城市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地形: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出:地形平坦开阔气候:由题设得出是什么气候,总结出:降水适度,气温适中河流:由地图判读出临河:①运输功能:河流交汇点、过河点、河口、河运的起点或终点,交通便利②供水功能:临近河流,水源充足或丰富2.社会经济因素自然资源:判读图中某地是否有某种自然资源或临近某种自然资源交通:由地图判读图中某地是否临铁路、公路或高速公路、港口或码头、以及多种交通方式的交汇处交通便利农业基础:本地农业基础雄厚其他因素:①是否是政治、宗教、军事中心②是否是旅游、科技中心(新因素)四、交通线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地形地质:①平原:限制少,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②山地: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地质复杂的地区(隧道避开断层,陡坡上修成之字型弯曲或开凿隧道)水文: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减少桥梁总长度、投资、施工量气候:注意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冻土、积雪的深度,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度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2.经济因素⑴合理布局交通运输,促进沿线经济发展⑵铁路、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减轻对市内交通的影响)⑶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3.社会因素①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或革命老区经济发展②促进资源的开发、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③国境铁路、公路、高速公路有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发展边境贸易)五、交通运输网中点的区位因素分析(一)港口的区位1.自然条件水域条件(航行条件):等深线密──江阔水深,空间大,便于航行和停泊港湾:避风浪陆域条件(筑港条件):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坡度适当,地质稳定,抛锚空间大2.社会经济条件经济腹地:(港口服务的区域)经济发达,辐射范围大,客货集散量大(影响港口的兴衰)城市依托:单一大城市或某个城市群为依托,为港口提供人、财、物的优势国家政策:政策支持,如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港(二)汽车站的区位汽车站区位选择的总原则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即:①路宽,与市内外交通联系方便;②地形平坦面积较大;③工程量。

地理最全区位因素知识点归纳总结

地理最全区位因素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地理最全的区位因素知识点归纳总结区位因素是指促使区位地理特性、功能的形成、变化的原因或条件,根据区位因素本身的性质和状态,可分为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区位形状、地形、地貌、地质、太阳辐射、气候、土壤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人口、民族、宗教、政策、资金、土地价格、市场等;技术因素包括科技水平、化肥、机械等。

区位因素是高中地理的常考知识点。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地形:为冲积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或地势低平土地:土地面积广阔、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昼夜温差大水源:靠近水库、河流、冰川融水区或地下水丰富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2.人文(社会经济)因素市场:该区人口稠密、工矿业发达、城市较多、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交通:临近河、湖、海,水陆交通便利,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冷藏保鲜技术高习俗:生产历史悠久、饮食偏好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能提供技术支持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土地租金低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水质好环境: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利于高科技工业的布局2.经济因素原料:靠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能源:靠近能源产地(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位于或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交通:临海港、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和通讯便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劳动力质优价廉,生产成本低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工农业基础:临近商品农业基地或农业发达,能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和消费市场;当地工业发达,生产协作条件好3.社会因素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的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多在山区、边区)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4.环境因素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厂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远离河流上游区;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距离居民区、农田的远近: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三、城市区位因素分析城市常常是因单个区位因素而兴起,却会因多个区位因素而发展。

人教版高中地理 最全的区位因素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 最全的区位因素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最全的区位因素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高中地理最全的区位因素知识点归纳总结区位因素是指促使区位地理特性、功能的形成、变化的原因或条件,根据区位因素本身的性质和状态,可分为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区位形状、地形、地貌、地质、太阳辐射、气候、土壤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人口、民族、宗教、政策、资金、土地价格、市场等;技术因素包括科技水平、化肥、机械等。

区位因素是高中地理的常考知识点。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地形:为冲积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或地势低平土地:土地面积广阔、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昼夜温差大水源:靠近水库、河流、冰川融水区或地下水丰富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2.人文(社会经济)因素市场:该区人口稠密、工矿业发达、城市较多、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交通:临近河、湖、海,水陆交通便利,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冷藏保鲜技术高习俗:生产历史悠久、饮食偏好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能提供技术支持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土地租金低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水质好环境: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利于高科技工业的布局2.经济因素原料:靠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能源:靠近能源产地(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 ),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位于或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交通:临海港、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和通讯便利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劳动力质优价廉,生产成本低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工农业基础:临近商品农业基地或农业发达,能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和消费市场;当地工业发达,生产协作条件好3.社会因素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的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多在山区、边区)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4.环境因素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厂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远离河流上游区;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距离居民区、农田的远近: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三、城市区位因素分析城市常常是因单个区位因素而兴起,却会因多个区位因素而发展。

高中地理超全的区位因素知识点

高中地理超全的区位因素知识点

高中地理超全的区位因素知识点高中地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地球,还能够提高我们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中,区位因素是地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这一知识点对于我们理解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交通、产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详细介绍高中地理超全的区位因素知识点。

一、什么是区位因素区位因素,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地区在经济、文化、环境、人口等方面的位置和条件。

它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资源、交通、通讯、市场、人口等因素。

地理位置是一个地区最基础的区位因素,也是其他所有因素的基础。

二、区位因素对国家和地区的影响1.经济影响区位因素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决定了它的物资交通和物质流通的便利程度和速度。

其次,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也影响着地区的经济发展。

在通信水平、城市化和人口分布等方面,区位因素也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2.文化影响区位因素对地区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等原因,文化也会存在差异。

比如,南方山区的人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会受到影响。

与此相对的,北方平原地区往往因为地处平原地区,地势开阔,而形成了以农业为主的文化特点。

3.环境影响区位因素还对环境等问题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为每个地区的自然环境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对该地区的环境保护和景观保护都必须加以重视。

同时,对于发展工业、制造和服务业等行业,也涉及到了地区的环境因素。

三、区位因素的常见类型1.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包括地区的纬度、经度、交通等方面。

地理位置也是一个地区最基础的区位因素。

2.地形地形是指一个地区地面特征的总称。

地形包括山地、丘陵、平原等。

3.气候气候是两个区域之间的最重要的区位因素之一。

气候包括温度、降雨量、湿度和风向等。

4.水文水文是一个地区水资源与供应系统的总称。

高中地理知识点---地理区位因素分析

高中地理知识点---地理区位因素分析

高中地理知识点---地理区位因素分析一、进行区位选择需坚持以下原则1. 可持续原则这是区位选择的核心原则。

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该地区工业、农业、商业、城市、交通、旅游等的区位因素,以寻求这种布局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

它强调经济发展首先要与资源、环境协调,工农业生产布局完成后要能得到很好的经济效益,要能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

2. 主导性原则不同的产业部门,其投资要素中各要素所占的比例不同,区位选择中一般要看是否满足其主导性需求。

如装配工业类(普通服装)要看是否有廉价劳动力;冶金工业(炼铝业)看是否有廉价电力和原料;饮料业(啤酒)看是否有便捷的市场;商品粮基地的主导因素是优良土地和水热条件;花卉业的主导因素是市场和水源;宁夏平原水稻种植的主导因素是水源;南疆长绒棉种植主导因素是昼夜温差大。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了解和把握区域特征。

因此我们在日常学习中,要注意对典型区域区位特征的归纳和概括。

如以农业为例:东北平原——优势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制约因素主要是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青藏高原河谷农业——优势在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单产高,质量好;制约因素是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西北地区灌溉农业——有利条件是光热充足;制约因素是降水稀少,水源缺乏。

华北平原——优势是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光热充足;制约因素是水源不足,旱涝、盐碱、风沙灾害严重。

南方平原地区——优势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充足;制约因素是洪灾较为严重,如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多发洪涝灾害。

3. 因地制宜原则细心地分析给定的环境特点,发挥“比较优势”是合理进行产业布局的基本方法。

如“珠三角”的区位优势是邻近港澳台,面向东南亚,对外贸易的优势无限,宜大力发展外需性产业;武汉的区位优势是“九省通衢”,对内贸易的优势无限,宜大力发展内需性产业;上海的区位优势是具有中国“大地理中心”的位置——长江流域出海口、南北沿海航线的中点,对内、对外均有无限优势,发展内、外需性产业均可。

高中地理区位因素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地理区位因素知识点总结归纳

⾼中地理区位因素知识点总结归纳有很多的同学是⾮常想知道,⾼中地理区位因素知识点有哪些,⼩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家有所帮助!⾼中地理区位因素的知识点是什么⼀、农业区位因素分析1.⾃然因素地形:为冲积平原或三⾓洲,地形平坦开阔或地势低平⼟地:⼟地⾯积⼴阔、地⼴⼈稀、⼟地租⾦低⽓候:⽇照充⾜、热量丰富、降⽔充沛、⾬热同期、光热⽔组合好、昼夜温差⼤⽔源:靠近⽔库、河流、冰川融⽔区或地下⽔丰富区,⽔源充⾜,灌溉便利⼟壤:⼟壤肥沃深厚或⼟壤较肥沃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该区⼈⼝稠密、⼯矿业发达、城市较多、靠近⼤城市,市场⼴阔(对商品农业影响⼤)交通:临近河、湖、海,⽔陆交通便利,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政策:国家政策的⽀持(扶持、⿎励)科技:科技⽔平⾼或科技发达,冷藏保鲜技术⾼习俗:⽣产历史悠久、饮⾷偏好劳动⼒:⼈⼝稠密,劳动⼒丰富,劳动⼒⼯资低⼯业基础:⼯业发达、⼯业基础雄厚,能提供技术⽀持3.⾃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洪涝、⼲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象灾害;热量、光照、⽔源、⼟壤肥⼒等不⾜,酸碱度偏⾼⼆、⼯业区位因素分析1.⾃然因素⼟地:⼟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地租⾦低⽔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多,⽔源充⾜,⽔质好环境:环境优美、⽓候宜⼈,有利于⾼科技⼯业的布局2.经济因素原料:靠近原料产地,原料充⾜──原料指向型⼯业能源:靠近能源产地(煤、⽯油、天然⽓、⽔能、风能…),能源充⾜──动⼒指向型市场:⼈⼝稠密或⼈⼝密集、位于或靠近⼤城市,市场⼴阔(对市场指向⼯业更明显)交通:临海港、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和通讯便利劳动⼒:⼈⼝稠密,劳动⼒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业;劳动⼒质优价廉,⽣产成本低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素质⾼──技术密集型⼯农业基础:临近商品农业基地或农业发达,能提供充⾜的原材料和消费市场;当地⼯业发达,⽣产协作条件好3.社会因素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励;国家政策的变化(解决就业的⼯⼚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经济差距进⾏的西部⼤开发)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多在⼭区、边区)个⼈⾏为(或偏好):如海外华⼈、华侨的投资⼯业惯性:考虑搬迁费⽤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4.环境因素风向:严重污染⼤⽓的⼯⼚,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源:有废⽔排放的⼯⼚应布局在远离⽔源地或远离河流上游区;⾃来⽔⼚布局在居民区的⽔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距离居民区、农⽥的远近:占地⾯积⼩⽆污染的⼯业,布局在城区;⽤地规模较⼤、污染较轻的⼯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态环境:⼯业布局应远离⽣态环境脆弱地区三、城市区位因素分析城市常常是因单个区位因素⽽兴起,却会因多个区位因素⽽发展。

高考地理区位因素必背知识点

高考地理区位因素必背知识点

高考地理区位因素必背知识点1500字高考地理考试中的区位因素是指影响一个地区空间分布和作用的因素。

区位因素是地理学的基础概念之一,考生在高考地理考试中必须掌握和运用好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

下面是高考地理区位因素的必背知识点:1. 自然区位因素自然区位因素是指地形、地貌、气候、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对一个地区的区位和发展产生的影响。

其中,地形和地貌对交通发展的影响是很大的,如山地和高原地区交通发展困难;气候对农业和人口分布产生的影响也很重要,如气候适宜的地区往往农业发展比较好;水资源对工业和城市发展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如河流和湖泊丰富的地区更适合发展工业和城市。

2. 经济区位因素经济区位因素是指交通、市场、资源等经济条件对一个地区的区位和发展产生的影响。

其中,交通是最重要的经济区位因素之一,它决定了地区与其他地区的联系程度,影响着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交流往来。

市场也是经济区位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的规模和需求水平决定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

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如石油和铁矿石等重要资源的丰富程度决定了地区的发展方向和水平。

3. 政治区位因素政治区位因素是指政治地理位置对一个地区的区位和发展产生的影响。

其中,国际政治地理位置对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地区安全至关重要,如亚洲中心地位的国家通常具有重要的地缘优势。

国内政治地理位置则决定了地区对国家中心的依附程度,如国内政治中心地位的地区往往具有较强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影响力。

4. 社会文化区位因素社会文化区位因素是指社会文化条件对一个地区的区位和发展产生的影响。

其中,人口对地区的区位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人口众多的地区往往具有较强的劳动力资源和市场潜力。

文化对地区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文化发达的地区往往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吸引力。

以上就是高考地理区位因素的必背知识点,高考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重点掌握和理解这些知识,以便在考试中能够准确地运用它们解答相关问题。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理区位因素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理区位因素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理区位因素距离2011年高考还有不到2个月的时间了,这个时候文科的同学要有一个清楚的头脑,总结各科的知识重点并记住。

下边小编就为大家总结了高中地理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区位”这一部分内容,有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商业、旅游等区位的分析与选择,构成了人文地理部分的主要内容,在高考地理试卷中占分量较大,又是新增内容,已经为命题者所青睐,是“重点内容重点考,重点内容年年考”,但考查重心,每年都有一些变换,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结合近几年的高考,归纳出一些共性供大家参考。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地形:由地图判读出地形,为平原或三角洲,或地势低平或地形平坦开阔。

数量:地广人稀土地广阔,土地租金低。

气候:由地图判读出是×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小)。

水源:临近水源(河流或冰川融水区、地下水、降水),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土壤:是×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

2.人文因素市场:该地区人口稠密或工矿业发达或城市较多,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交通:临近河或湖,水陆(海陆)交通便利或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国家惠农政策)。

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廉价。

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为农业生产提供先进机械,农药、化肥。

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

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原料:临近某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

能源:临近某能源产地(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

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

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

2.经济因素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

地理区位因素 知识点总结

地理区位因素 知识点总结

地理区位因素知识点总结一、自然地理条件1.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对于区位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高山、丘陵、平原、盆地等地貌对于农业、工业、交通等方面都有不同的影响。

例如,平原易于农业开发和交通建设,而高山地区则可能限制这些发展。

2. 气候气象:气候条件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气候对于农业生产、旅游业、能源开发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寒带气候、温带气候、热带气候、季风气候等不同的气候类型对于不同地域的发展有不同的影响。

3. 水资源: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河流、湖泊、雨水和地下水等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对于农业、工业、城市建设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

一些地区因为水资源的丰富而能够发展农业和工业,而另一些地区水资源的匮乏则可能限制了这些发展。

4. 土壤土地:土壤和土地资源对于农业和城市建设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肥沃的土壤能够支持农业的发展,而土地资源的利用和规划对于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人文地理条件1.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口密集的地区可能会发展出繁华的城市和经济中心,而人口稀少的地区则可能会发展出农业和旅游业等行业。

2. 文化传统:每个地区都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这些文化传统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些地区因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而能够发展出旅游业和文化产业,而另一些地区则可能因为文化传统的薄弱而发展相对滞后。

3. 宗教信仰:宗教信仰对于一个地区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些宗教信仰可能会影响一个地区的文化活动、社会风气和政治结构。

4. 社会经济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些地区可能因为社会经济条件的优越而能够吸引人才和投资,而另一些地区则可能因为社会经济条件的滞后而发展相对缓慢。

三、地理位置1. 区位优势:地理位置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些区位优势明显的地区可能因为其便利的交通、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环境而能够发展出繁荣的经济和文化,而另一些地区则可能因为其地理位置的不利而发展相对困难。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区位因素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区位因素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区位因素一、答题策略㈠把握主干知识,建构知识体系农业区位:六种地域类型及区位选择、工业区位、区位选择及传统、新兴工业区城市区位:单个城市兴衰、城市带的发展、城市功能区布局交通区位:铁路公路、港口、航空港、汽车站商业区位:商业街和商业小区、市场最优、交通最优旅游区位:旅游点和旅游区地缘政治区位:国家和区域组织㈢整合信息提取与分析要领工业区位分析:重点关注风向、河流流向、交通线路、资源和能源地、大专院校等信息。

农业区位分析:重点分析气候、地形、水源、土壤、交通线路、城市分布等信息。

港口区位分析:重点考察通航条件(河湖、海洋或人工运河),停泊条件(深水港湾可防风防浪),筑港条件(地势平坦开阔),腹地条件(广阔而经济发达的腹地),城市条件(以城市为依托)等关键信息。

㈣建立区位分析评价的基本步骤1、明确某一人类活动的主要区位因素。

2、提取区域(或材料)相关区位信息。

3、评价区位因素优劣(对相关区位因素作出有利和不利的分析)。

4、形成正确的观念(通过对其合理性或偏差性的分析,培养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㈤关注区位因素的变化对人类活动空间布局的影响农业区位:关注市场、交通、科技(保鲜、冷藏技术)等因素的变化。

工业区位:关注、原料、市场、交通、科技、环境等因素的变化。

传统工业:关注原料、动力、市场及廉价劳力等因素的变化。

新兴工业:关注技术、环境、交通等因素的变化。

信息通讯网络的通达性和对市场信息及时反馈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二常见的失分原因㈠审题时不注重条件的变化、不能区分有利和不利因素区位因素考查一般在设问中有明显的提示信息,这就要求同学们做答时,关注问题指向。

例如就某一城市发展纺织工业而言,考查区位分析可做出如下设问:①指出该城市发展纺织工业的优势条件;②简述该城市发展纺织工业的主要区位条件;③扼要说明该城市发展纺织工业的限制性因素。

注意考查指向会因设问方式不同而有所不同,因而决定了同学们思维的方向。

区位因素知识点归纳总结

区位因素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地理超全的区位因素知识点归纳总结,区位因素是指促使区位地理特性、功能的形成、变化的原因或条件,根据区位因素本身的性质和状态,可分为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区位形状、地形、地貌、地质、太阳辐射、气候、土壤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人口、民族、宗教、政策、资金、土地价格、市场等;技术因素包括科技水平、化肥、机械等。

区位因素是高中地理的常考知识点。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地形:为冲积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或地势低平土地:土地面积广阔、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昼夜温差大水源:靠近水库、河流、冰川融水区或地下水丰富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2.人文(社会经济)因素市场:该区人口稠密、工矿业发达、城市较多、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交通:临近河、湖、海,水陆交通便利,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冷藏保鲜技术高习俗:生产历史悠久、饮食偏好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能提供技术支持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土地租金低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水质好环境: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利于高科技工业的布局2.经济因素原料:靠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能源:靠近能源产地(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位于或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交通:临海港、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和通讯便利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劳动力质优价廉,生产成本低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工农业基础:临近商品农业基地或农业发达,能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和消费市场;当地工业发达,生产协作条件好3.社会因素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的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多在山区、边区)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4.环境因素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厂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远离河流上游区;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距离居民区、农田的远近: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三、城市区位因素分析城市常常是因单个区位因素而兴起,却会因多个区位因素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区位因素分析一.知识结构区位概念: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指某地理事物的位置或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

不同的主体事物其主要的区位因子是不一样的,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变化。

就工业区位而言,由于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生产技术进步以及生产中的物耗水平和投入比例的变化,在区位选择中的原料、能源、运输等区位条件的地位相对下降,相反,劳动力尤其是高技能劳动力、地区科技教育水平、市场、信息通达度等区位条件地位大大提高;一个地方区位分析专题第1 页共21 页的区位条件也是可以改变的,如政府政策的支持、基础设施的改善等;另外,一个地方的区位优势只是一种比较优势,并不是绝对性的。

新教材中引进并强化了“区位”这一部分内容,工业、农业、商业、交通、城市、旅游区位的分析与选择,构成了教材人文地理部分的主体内容,所占份量大。

再说,区位分析这部分内容,是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运用这些理论能解决现实生活中许多的实际问题,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另外,区位问题的考核能有效的考查出学生获取信息、分析迁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而区位分析题为命题者所青睐。

虽然区位问题是“重点内容重点考,重点内容年年考”,但其考查重心,每年都有一些变换,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如“工业”区位分析每年重点考,“农业”区位也出现较多,“城市区”、“城市带”、“交通点”区位都已有涉及。

其它诸如“交通线”、“海港”、“商业区”、“旅游区”等区位分析涉及较少。

二.区位问题考查设问类型类型1:评价区位问题是否合理如设问:读图分析工业区的区位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类型2:判断影响区位布局的主导因素如:简述20世纪70年代以前影响辽宁省钢铁、机械工业的区位因素,并指出这个时期辽宁省钢铁、机械工业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

类型3:分析某类最佳工位的选择类型4:分析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看行业兴衰,观地区盛衰演变。

从动态角度观察某类或某地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是一个重要的视角。

例如,钢铁工业布局就依次走过了从接近煤产地→接近铁矿地→接近交通便利地的演变。

(港口)(2004年全国文综卷.浙江等省用第39题)(4)简述近年来该省(辽宁省)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6分)类型5:分析影响某一区位的有利条件或限制性因素类型6.比较分析区位因素的空间差异三.区位问题分析的一般方法(一)分清区位分析的对象是某个区域的区位还是某种地理事物的区位(如工业、农业、商业、交通、城市等) 区位分析专题第2 页共21 页1.某个区域的区位。

就区域而言大到大陆和大洋,小到一个小地方。

2.某种地理事物的区位。

就地理事物而言包括自然地理事物和人文地理事物。

这些对象,就其形状来说:有点状的(如小比例尺地图中的城市等)、有线状的(如河流、铁路等)、还有面状的(如一个国家,一片草地等)。

3.某一类人类活动的区位。

如产业(如某特色农业、钢铁工业区位等)(二)抓住主干知识,掌握区位分析的要素总体要求:影响区位的因素大体分为: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个方面。

区位分析时要把握好这两个方面,深入分析各要素与所要分析的地理事物的联系,再抓主要方面重点进行分析。

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的原则。

抓住主要因素的原则(一般3~5点)。

区位分析要突出三个要素:位置要素、自然区位要素、社会和经济区位要素位置要素——绝对位置:纬度位置、经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如离对其有重要影响的某地理事物的距离(如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就必须提其离港澳近)地形——如海拔、地势起伏、地质状况等气候——如气温、降水、光照、水热组合状况、气象灾害等自然区位水文——如河湖等水文与水系特点、水源、水能、水旱灾害等生物——如物种多样性、植被状况、生物灾害等土地——如土地类型、面积、分布状况、土壤等经济基础——如腹地状况、产业基础、产业结构与产业发达程度资源——如资源种类、丰富程度、配套状况市场——如市场容量、距离远近、发育程度等社会、交通——如交通现状(网络组成、发达程度等)、发展变化经济区位劳动力、技术——如劳动力数量与素质、教育与科研机构多少政治——如政策、行政中心军事——如所处位置的战略地位宗教、历史、文化等——(三) 明确区位分析的要求全面分析、主导因素分析、对比分析1.全面分析——综合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区位选择的核心原则——三个效益统一的原则,即以经济效益为主(追求利润=产出-投入的最大化),兼顾社会效益(促进就业、社会进步、区域均衡发展,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等)和生态效益(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甚至提高环境质量);三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是具体布置运作、综合评价的基本出发点。

2.动态分析——因时制宜原则区位分析专题第3 页共21 页不同时间,同一个区域或同一个产业的区位因素不同。

区位因素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

除了静态地从综合、主导方面分析区位因素外,更要从发展变化角度进行分析、评价。

就工业区位而言,由于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生产技术进步以及生产中的物耗水平和投入比例的变化,一个地区的区位条件也是可以改变的,如政府政策的支持、基础设施的改善等;另外,一个地区的区位优势只是一种比较优势,并不是绝对性的。

例如,某个工业地域的繁荣、衰弱皆由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而引起的。

又如,钢铁工业分布的历史演变为:早期趋于煤矿产地,因能源的利用率低;晚期趋向于铁矿产地,因能源的利用率提高了;现代趋向于市场、临海分布。

即前期为煤铁复合型,后期为临海型,依次走过了从接近煤产地→接近铁矿地→接近交通便利地(港口)的演变。

现代高科技自动化生产工艺的运用,使其对工人的技术素质要求大大提高。

再如,劳动密集型工业来,大约每十年“飞”一下,在“二战”期间主要在美国,20世纪50-60年代主要在日本,70年代主要在亚洲“四小龙”,80年代主要在中国东南沿海和东南亚,90年代主要在中国沿海省份,21世纪初主要在中国的中部省份(即中部的崛起)。

3.对比分析(分析找出两者的相同与不同的因素)——因地制宜原则。

——试“比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与美国五大湖城市群的发展条件4.优势或劣势分析(全面分析找出在同类中具有优势或劣势的因素)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对区域特征的了解和把握程度。

日常复习中,要注意对典型区域区位特征的归纳和概括。

如以农业为例:东北平原——优势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而制约因素主要是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只能区位分析专题第4 页共21 页一年一熟。

青藏高原河谷农业——优势在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单产高,质量好;制约因素是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西北地区灌溉农业——有利条件是光热充足,制约因素是降水稀少,水源缺乏。

华北平原——优势是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光热充足,制约因素是水源不足,旱涝、盐碱、风沙灾害严重。

南方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充足,但洪灾较为严重,如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等。

5.主导因素分析(指在各区位要素中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在结合具体区域进行评价时,针对各种上述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的评价,不可能是面面俱到,关键是针对区域特点抓主导因素(一般最多3~5点),抓住了主导因素,也就回答了问题的实质。

如:农业方面:东北大豆种植、江南丘陵茶叶——土壤;青藏高原河谷农业——热量;河西走廊粮棉生产、南疆商品棉种植——水源;云贵高原梯田农业——地形;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地形、市场。

工业部门主导区位因素分析区位分析专题第5 页共21 页城市位置主导区位因素分析(四)区位分析时应掌握的原则:地域性原则全面性原则主导性原则动态性原则1.全面性分析一地的区位因素时,一定要有综合的思维、全面的眼光。

以农业为例:区位分析专题第6 页共21 页2.主导性上述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的评价,农业区位的决策,在结合具体区域进行评价时,不可能是面面俱到,关键是针对区域特点抓主导因素,抓住了主导因素,也就回答了问题的实质。

3.动态性区位因素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

除了静态地从综合、主导方面分析区位因素外,更要从发展变化角度进行分析、评价。

例如,某个工业地域的繁荣、衰弱等皆由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而引起的。

(五)学会知识迁移,掌握答题技巧如何运用知识和方法,去应对高考新的试题情景,进行迁移分析。

技巧1——充分利用题中已有的信息技巧2--充分利用已有知识进行迁移具体注意事项举例(1)对题目信息有把握力求准确到位。

区域位置,经纬度,图例注记,河湖的分布都不能忽视、遗漏,对题干的说明性文字、问题的提出及解答要求要仔细阅读,关注关键词字,以明确要求(2)重视对地理事物或现象发展变化过程的描述,如A点风向由偏北风转为东北风,再转为东风,偏东风和东南风,案中要特别重视对发展变化原因的表述,不要直接写出结论,应该有分析,并注意因果关系的一致性。

(3)对于答案感觉比较简单,而试题分值又较高的问题,更要主要切入点要小,答案要具体细致,以体现自己在知识、理论上的纵深度、准确度。

(4)对于区域地理试题中有“分析”、“解析”二字要求的,一定注意其特有的区域特征,形成因果一致的表述。

区位分析专题第7 页共21 页(5)对于产业布局条件,发展优势等题目,注意答案的多角度、多方位表述。

(6)重视地理术语的科学性,减少错别字(7)要掌握正确的区域定位三、区位问题类型类型1:评价区位选择是否合理如设问:读图分析工业区的区位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类型2:判断影响区位布局的主导因素(2004年全国文综.浙江等省用39题)(3)简述20世纪70年代以前影响辽宁省钢铁、机械工业的区位因素,并指出这个时期辽宁省钢铁、机械工业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

类型3:分析某类最佳工业区位的选择类型4:分析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看行业兴衰,观地区盛衰演变。

从动态角度观察某类或某地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是一个重要的视角。

例如,钢铁工业布局就依次走过了从接近煤产地→接近铁矿地→接近交通便利地的演变(港口)。

(2004年全国文综卷.浙江等省用第39题)(4)简述近年来该省(辽宁省)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6分)类型5:分析影响某一区位的有利条件或限制性因素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对区域特征的了解和把握程度。

日常复习中,要注意对典型区域区位特征的归纳和概括。

如以农业为例:东北平原——优势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而制约因素主要是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青藏高原河谷农业——优势在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单产高,质量好;制约因素是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西北地区灌溉农业——有利条件是光热充足,制约因素是降水稀少,水源缺乏。

华北平原——优势是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光热充足,制约因素是水源不足,旱涝、盐碱、风沙灾害严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