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噪声危害的措施
粉尘噪声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粉尘噪声危害以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26e9f84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9.png)
粉尘噪声危害以及防治措施粉尘和噪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危害因素之一、它们对我们的健康和工作环境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为了保护我们的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防治措施。
噪声是指产生的声音超过我们正常所能接受的范围。
过度的噪音会对我们的听力系统产生明显的损害。
长时间暴露在噪声环境中会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完全失聪。
此外,噪声还会引起头痛、失眠、神经衰弱等健康问题。
针对粉尘和噪声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防治措施:1.粉尘防治措施:a.使用粉尘防护设备:在工作场所应配备适当的防护设备,如口罩、滤尘器、防护眼镜等。
这些设备可以有效地过滤掉空气中的粉尘颗粒,保护呼吸道和眼睛。
b.加强通风系统:在室内工作区域,应安装良好的通风设备,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并及时排除粉尘。
通风设备可以有效地减少粉尘浓度,保持空气的质量。
c.定期清洁和维护设备:工作场所中的设备应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以避免积累过多的粉尘。
定期清洁可以有效减少粉尘的产生和蔓延。
2.噪声防治措施:a.佩戴耳塞或耳罩:在噪声环境中工作时,应佩戴适当的耳塞或耳罩,有效减少噪声对听力系统的影响。
b.加强工作场所的隔音设计:在设计和建设工作场所时,应考虑噪声隔音的因素。
采取隔音措施,如安装隔音墙、降噪材料等,减少噪声的传递和扩散。
c.控制噪声源的发声量:对于噪声源,如机器设备等,应采取措施降低其发声量,如更换低噪音设备、修理设备等。
此外,通过提高员工的意识和培训,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更好地理解粉尘和噪声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和控制它们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
员工应该了解自身的风险和责任,积极采取合理的措施来防止和减少粉尘和噪声的危害。
总之,粉尘和噪声对我们的健康和工作环境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我们应该加强对粉尘和噪声的防治措施,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粉尘和噪声的危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和员工的生活质量。
《防噪音措施[5篇范文]》
![《防噪音措施[5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138895acc22bcd127ff0ca2.png)
《防噪音措施[5篇范文]》第一篇:防噪音措施防噪音、防尘、防污措施项目部为了预防噪音、防尘、防污及有毒有害,采取以下措施:噪音:保持场界内噪声达标、尽量减少噪声;现场主要道路硬化率达到90%;现场材料装卸、搬运,脚手架及模板等的搭拆轻拿轻放。
尽量使用减少噪声要求的施工机械设备、电动工具及各种减少人为的噪声;合理安排有噪声施工,尽量将有噪声施工安排在白天,作业人员配备相应的噪声个体防护用品,严格按照。
噪声控制:施工区昼间夜间(晚22:00—次日6:00)土方施工〈75db〈55db结构施工〈70db〈55db装饰施工〈65db〈55db防污。
项目部施工现场废弃物分类存放,回收可再利用的废弃物,采取废弃物的分类管理并合理处置;回收可利用的原材料,包装材料;对现场使用的有毒有害废弃进行分类、存放和标识,实行分类管理;分类不可回收的固体废弃物,并按时外运处理。
对无能力处理的废弃物,分类存放于容器内或专门存放点,并按时外运进行处理。
联系销售商,力争废弃物能再生或重新利用,对产品合理使用,减少废弃物的产生,现场搅拌站设沉淀池,定期清掏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污水经沉淀池后排放,固体废弃物分类排放。
防尘。
施工现场搅拌站使用的散水泥采用罐装密封式;运输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采用密闭型车辆,现场办公室地坪及砂石堆场进行了硬化,办公区园内设专人洒水降尘后打扫,新开挖的土方增加压实工序,楼层清运采用容器吊运,禁止任意抛洒;杜绝二次扬尘;争取安全文明施工达到“昆明市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争创“云南省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
云南四建昆明新机场货运通道工程不扰民措施我项目部位于大板桥镇浑水塘北面临村庄为了村民的日常生活不被噪音、防尘、防污所打扰特制点以下预防措施:噪音:保持场界内噪声达标、尽量减少噪声;现场材料装卸、搬运,脚手架及模板等的搭拆轻拿轻放,尽量使用减少噪声要求的施工机械设备、电动工具及各种减少人为的噪声;合理安排有噪声施工,尽量将有噪声施工安排在白天。
施工现场防噪声污染的各项措施
![施工现场防噪声污染的各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c2e2696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1a.png)
施工现场防噪声污染的各项措施在建筑施工中,噪声污染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噪声污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建筑施工中的噪声污染控制显得十分重要。
为了控制施工现场的噪声污染,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施工现场防噪声污染的措施。
1. 合理规划施工场地建筑施工前,应该要对现场进行规划。
选择靠近居民区的地点应该尽量避免,选择距离居民区较远的地点进行施工。
同时应根据现场环境,道路和建筑物的布局,预估施工噪声的产生和扩散范围,为后续的施工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
2. 选择低噪音的机具和设备施工中采用的机具和设备是产生噪音的主要来源之一。
在选择机具和设备时,应该考虑其噪音水平是否达到标准。
目前,市场上已有许多低噪音、高效率的机具和设备,如电动工具、液压工具等,这些机具和设备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施工噪声污染,而且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 设立隔音屏障在建筑施工中,可以通过设立隔音屏障来减少噪声的扩散。
隔音屏障可以选择钢筋混凝土墙、钢制挡板等材料制成,站在隔音屏障内部时,可以减少外部噪音的干扰。
同时,在设置隔音屏障时,应尽可能地考虑其高度、宽度和形状,以使其能够有效地阻止噪声的扩散。
4. 设施降噪设备在建筑施工中,可以采用降噪措施来减少噪声污染。
降噪设备可包括降噪墙、降噪罩、降噪耳塞等。
使用这些设备可以有效地减轻噪声对人体的伤害。
5. 设置施工时间在施工现场中,噪声产生的时间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应该合理规划施工时间,避免在居民休息时间段进行施工。
如果必须在居民时间段内施工,则应该尽可能的减少噪声污染。
6. 员工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噪声污染控制的培训非常必要,让工人清楚了解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并知道如何采取措施降低噪声污染。
培训应该涉及一些基本知识,如噪声的产生和特性、噪声对人体的危害以及噪声的控制措施等。
7. 监测噪声水平采取控制噪声污染的措施后,需要对噪声水平进行监测。
可以通过专业的噪声检测仪进行监测,通过监测可以了解到噪声水平是否达到标准,以及对后续调整措施的制定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为预防噪声职业危害的措施有
![为预防噪声职业危害的措施有](https://img.taocdn.com/s3/m/10161e9c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8d.png)
为预防噪声职业危害的措施有预防噪声职业危害的措施。
噪声职业危害是指在工作环境中长期受到高强度噪声影响而引起的一系列健康问题,如听力损伤、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等。
为了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预防噪声职业危害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预防噪声职业危害的措施,以帮助企业和员工更好地应对噪声危害。
1. 合理布局工作场所。
合理布局工作场所是预防噪声职业危害的第一步。
通过合理规划工作区域、设备摆放和隔音设施的设置,可以减少噪声的传播和影响范围,从而降低员工受到的噪声危害。
此外,对于需要长时间暴露在噪声环境中的岗位,可以考虑将其与其他工作区隔离开来,以减少噪声对员工的影响。
2. 使用隔音设备。
在一些需要高强度噪声的工作环境中,可以使用隔音设备来降低噪声的传播和影响。
例如,在工厂车间、机械设备房等地方可以安装隔音罩、隔音墙等设备,以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和员工的影响。
此外,对于一些高噪声设备,还可以考虑采用减噪技术,如更换低噪声设备、安装减噪器等,以降低噪声产生的强度。
3. 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
对于一些无法通过工作场所布局和隔音设备来降低噪声危害的岗位,员工可以通过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来保护自己的听力。
常见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耳塞、耳罩等,可以有效地降低噪声对员工听力的影响。
企业可以根据员工的实际工作需要,为其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并对其进行使用和维护的培训,以确保其有效使用。
4. 定期进行噪声监测。
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场所中的噪声问题,企业可以定期进行噪声监测。
通过使用噪声监测仪器对工作环境中的噪声进行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噪声超标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此外,定期进行噪声监测还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工作场所中噪声的分布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噪声控制和管理。
5. 健康教育和培训。
为了增强员工对噪声职业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企业可以开展健康教育和培训活动。
通过向员工普及噪声危害的知识、讲解噪声防护的方法和技巧,可以提高员工对噪声危害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施工现场防噪声污染的各项措施
![施工现场防噪声污染的各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3aedd2c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87.png)
施工现场防噪声污染的各项措施1. 噪声预测与评估在施工前,需要对工程噪声进行预测和评估。
通过对预测结果和评估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噪声源、传播路径和受影响区域。
同时,可以优化工程方案,降低噪声产生和传播的概率,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 合理选址在施工前选址时,应尽量选择远离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噪声敏感区域的地点。
如果无法避免选址在噪声敏感区域附近,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防噪声措施。
3. 合理施工排期为减少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以采取合理的施工排期,避免在噪声敏感时段进行施工。
噪声敏感时段为白天和晚上的睡眠时间段。
如果必须在这些时段进行施工,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防噪声措施。
4. 噪声源治理通过采取有效的噪声源治理措施,可以减少施工噪声的产生。
具体治理措施包括:使用低噪声设备、进行噪声消音加装、限制噪声产生时段等。
5. 噪声传播控制在施工现场采取一系列噪声传播控制措施,防止施工噪声向周围环境传播。
具体措施包括:密闭施工区域、设置有效的隔声屏障、采用噪声吸声材料等。
6. 提高员工噪声防护意识提高员工噪声防护意识,让员工了解噪声危害和防护知识,配备相应的防护设备。
同时,制定严格的工作规程和标准,规范员工行为,减少施工噪声的产生和传播。
7. 建立举报投诉机制建立举报投诉机制,及时解决周围居民的投诉和举报,对违法施工行为及时处理,保障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健康权益。
以上就是施工现场防噪声污染的各项措施。
通过有效治理,可以降低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保障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健康。
防止噪声危害最根本的措施是什么
![防止噪声危害最根本的措施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1aaba34508a1284ac85043fb.png)
防止噪声危害最根本的措施是什么
噪音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一种,是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产物,已经继“三废”之后成为第四大污染。
防止噪声危害最根本的措施:
(1)控制和消除噪声源,这是防止噪声危害的根本措施;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
(2)消声。
控制和消除噪声源是控制和消除噪声的根本措施,改革工艺过程的生产设备,以低声或无声设备或工艺代替产生强噪声的设备和工艺,将噪
声源远离工人作业区和居民区均是噪声控制的有效手段。
(3)控制噪声的传播。
隔声,用吸材料、吸声结构和吸声装置将噪声源封闭,防止噪声传播。
常用的有隔声墙、隔声罩、隔声地板、门窗等。
消声,用
吸声材料铺装室内墙壁或悬挂于室内空间。
可以吸收辐射和反射的声能,降低
传播中噪声的强度水平。
常用的吸声材料有玻璃、矿渣棉、毛毡、泡沫塑料、
棉絮等。
合理规划厂区、厂房。
在产生强烈噪声的作业场所周围,应设置良好
的绿化防护带,车间墙壁、顶面、地面等应设吸声材料。
(4)采用合理的防护措施。
合理使用耳塞。
防声耳塞、耳罩具有一定的防声效果。
根据耳道大小选择合适的耳塞,隔声效果可达30~4080Db,对高频噪
声的阻隔效果更好。
合理安排劳动制度。
工作日宽余插休息时间,休息时间离开噪声环境,限制噪声作业的工作时间,可减轻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5)卫生保健措施。
接触噪声的人员应进行治疗和观察,重者应调离噪声作业。
就业前体检或定期体检中发现明显的听觉器官疾病、心血管病、神经系
统器质性疾病者不得参加接触强烈噪声的工作。
如何防止扰民噪音的方法
![如何防止扰民噪音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826c63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47.png)
如何防止扰民噪音的方法扰民噪音是指不受他人欢迎,对他人生活和健康造成困扰和影响的噪声。
为了防止扰民噪音的产生和对他人造成不必要的困扰,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一、规范噪音排放标准1. 加强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制定和完善相关噪音管理法律法规,对噪音污染行为进行明确禁止和惩罚,提高违法成本,增强扰民噪音的法律约束力。
2. 定期检查和评估噪音源:建立噪音源排放的证照制度,严格按照规定限制噪音排放,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符合相关标准。
二、加强噪声源控制1. 建立良好的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合理规划噪音敏感区和非敏感区,减少噪音源与敏感区的接触面积,使居民住宅远离噪音源,降低噪声对生活的影响。
2. 提升交通设施和工业设备的噪音控制:在建设和使用交通设施和工业设备时,采用降噪措施,如利用隔音材料、降速减震器等,减少噪音的产生和排放。
3. 加强家庭噪音管控:教育公众注意自身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噪音干扰,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选择低噪音的家用电器、减少家庭活动中的噪音,确保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
三、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1. 增强公众噪音知识:通过媒体、宣传广告等渠道,向公众普及噪音污染的危害性和防治知识,提高公众自觉遵守噪声限制规定的意识和能力。
2. 加强校园和家庭教育:在学校和家庭进行噪音教育,培养学生和儿童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对噪音扰民的认识和关注,养成良好的噪音控制习惯。
3. 建立噪音监测与举报机制:建立噪声监测网络,监测和评估噪音水平,及时发现和解决扰民噪音问题,同时设立噪音举报渠道,便于公众及时举报和反映噪音问题。
四、加强政府管理和监管1. 落实噪声治理责任:政府部门应明确划分噪声治理责任,加强组织协调,建立噪音治理工作机构,确保噪声治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2. 建立噪声源排放许可制度:对于容易产生噪声的公共场所、交通运输、工业企业等,建立噪声排放许可制度,对放置合法标示的许可证进行噪声监管。
综上所述,为了减少和防止扰民噪音的产生,我们需要从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噪音源的控制、社会宣传和教育以及政府管理和监管等方面加强工作,形成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的良好局面,确保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噪声处理措施
![噪声处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0b63d0d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b5.png)
噪声处理措施
一、降低声源噪音
1. 采用低噪音的生产设备和改进生产工艺,从根本上降低各种设备产生的噪音。
2. 在设备的外表加装吸音材料和隔音装置,例如加装隔音门、隔音窗、隔音罩等,从传播途径上降低噪音的产生。
3. 选用低噪音的电机,改进电机风扇和散热系统,降低机械摩擦产生的噪音。
4. 对高噪音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降低因设备故障产生的噪音。
二、控制噪声传播
1. 建立隔声屏障,将噪声源与周围环境隔离,减少声波的传播。
例如建设隔音墙、隔音房等。
2. 采用吸音材料和隔音结构,减少室内混响和反射,降低室内噪声水平。
例如在室内墙面、天花板等处使用吸音板、吸音棉等材料。
3. 合理规划布局生产车间和生活区域,避免高噪声区域与低噪声区域相邻,减少相互干扰。
4. 优化作业时间,合理安排作业班次和休息时间,减少员工接触高噪声的时间。
三、个人防护措施
1. 提供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具,保护员工听力不受损害。
2. 对员工进行噪声危害宣传和教育,提高员工对噪声危害的认
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 加强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噪声源,减少噪声对员工的影响。
4. 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听力受损员工,提供必要的治疗和支持。
预防噪声职业危害的主要措施
![预防噪声职业危害的主要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29a11ba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c9.png)
预防噪声职业危害的主要措施噪声职业危害是指在工作环境中受到噪声影响而引起的各种健康问题,例如听力损伤、心血管疾病、睡眠障碍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有超过1亿人受到噪声职业危害的影响。
因此,预防噪声职业危害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预防噪声职业危害的主要措施,以帮助企业和个人有效地降低噪声对健康的危害。
1. 合理布局工作场所。
合理布局工作场所是预防噪声职业危害的首要措施。
首先要尽量减少噪声源的数量和强度,例如采用低噪声设备、安装隔音设施等。
其次要合理安排工作场所的布局,将噪声源远离工作区域,避免噪声直接影响到工作人员。
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整工作流程和时间来减少噪声的产生和传播。
2.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在无法完全消除噪声的情况下,使用个人防护设备是预防噪声职业危害的重要手段。
例如,耳塞、耳罩等防护装备可以有效地减少噪声对听力的损害。
此外,还可以通过佩戴防噪耳机、耳麦等设备来隔绝外界噪声,保护工作人员的听力健康。
3.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是预防噪声职业危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诊断噪声引起的健康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和治疗措施,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
此外,还可以通过职业健康检查的结果来评估工作场所的噪声危害程度,为改善工作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4. 加强职业健康教育。
加强职业健康教育是预防噪声职业危害的重要途径。
通过开展职业健康教育活动,可以提高工作人员对噪声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使他们能够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设备,遵守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规定,减少噪声对健康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通过职业健康教育活动来普及噪声防护知识,提高工作人员的健康素养,促进健康的工作环境。
5. 加强管理和监督。
加强管理和监督是预防噪声职业危害的重要保障。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明确噪声防护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对工作场所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噪声问题。
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强管理和监督来推动技术改进和设备更新,减少噪声的产生和传播,提高工作场所的环境质量。
噪声的治理措施
![噪声的治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a6a6dc1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76.png)
噪声的治理措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噪声污染已成为困扰城市居民的一大问题。
噪声污染不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噪声治理措施来减少噪声污染的产生和传播。
以下是噪声治理的几种措施:
1.加强噪声监测
要治理噪声污染,必须首先了解噪声的来源、规模和时空分布情况,加强噪声监测是必要的一步。
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噪声监测网络,对重要噪声源进行实时监测,制定噪声污染防治计划,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2.加强宣传教育
噪声污染防治需要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
政府应当加强噪声污染防治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传递有关噪声污染的危害和防治知识,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引导市民树立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
3.加强噪声限制措施
政府应当加强噪声源的管理,采用噪声隔离、隔音措施,合理规划建筑、道路等设施,减少噪声传播。
同时,要对机动车辆、工作机具等发出的噪声进行限制,加强噪声防护,降低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4.加强管理制度
政府应当加强对噪声污染防治的管理制度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治理噪声污染的过程中,要加强执法检查,对噪声污染问题,要实施严肃的处罚和追究责任。
5.积极采用新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采用一些新技术治理噪声污染的方法也越来越多。
例如,采用绿化植被、水泵声音屏障等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少噪声污染。
政府应当积极推广这些方法,促进噪声污染防治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综上所述,治理噪声污染是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对于噪声污染防治,我们必须采取科学的、综合的措施,从源头减少噪声产生,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噪声的传播,从而使城市更加宜居。
噪声应急救治措施
![噪声应急救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0cd16af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81.png)
噪声应急救治措施噪声是指任何对人体和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声音,是城市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环境问题。
噪声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应急救治措施来降低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噪声应急救治措施。
一、源头控制源头控制是噪声应急救治的首要步骤,通过控制噪声源的产生和传播,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和人体的干扰。
具体措施包括:1.采取隔离措施,如在嘈杂的施工现场周围设置围挡、隔音墙等,将噪声源与周围环境隔绝;2.选择低噪声设备和工具,例如使用低噪声发电机、低噪声机械设备等;4.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和交通布局,减少噪声源与居民区、学校等敏感点的距离,避免噪声的扩散。
二、隔音措施对于已经产生的噪声源,采取隔音措施是一种有效的应急救治方法。
具体措施包括:1.在室内安装隔音窗、隔音门等隔音设备,减少室内噪声的传播;2.在建筑物周围设置隔音墙、隔音障等,阻止建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扩散;3.在噪声源附近设置隔音屏障,例如在公路旁设置隔音墙,减少交通噪声的传播;4.使用隔音材料进行吸音处理,减少噪声在空间中的反射和回音。
三、工程措施通过工程措施来减轻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具体措施包括:1.在城市规划和道路设计中考虑噪声控制因素,设置噪声限制标准,合理规划居民区与噪声源之间的距离;2.在建筑设计中使用隔音性能良好的材料,提高建筑物的隔声性能;3.在工厂和机械设备的设计中加入隔音措施,减少工业噪声的产生;4.加强交通管理,控制车辆的噪声排放,如限制卡车行驶时段、加强车辆尾气排放的监控等。
四、个体防护对于无法通过源头控制和工程措施解决的噪声污染,个体防护是一种有效的应急救治方法。
具体措施包括:1.佩戴噪声防护耳塞或耳罩,减少噪声对听觉器官的刺激,尽量降低噪声对人体的危害;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减轻噪声对人体的负担;3.适当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适应能力,提高对噪声的耐受程度;4.采取心理疏导措施,如通过听音乐、做瑜伽等放松身心,减少噪声对精神状态的影响。
《防止噪音的措施》
![《防止噪音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f47a0339b89680202d825b6.png)
《防止噪音的措施》热电厂大型噪声设备主要集中在汽机和锅炉车间及其他动力设备车间,主要噪声源有汽轮机、发电机滑环电刷、变压器、凝汽器、磨煤机及各类风机、空压机、泵类等。
作业人员长期在高噪声环境中工作,会引起听力损伤和中枢神经功能失调,对人体危害很大。
减若噪声的方法有很多,归纳起来有几种手段:1.从噪声的源头减弱,比如给发声体安装隔声的外壳;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比如在传播过程中建一个隔离带;3.在接受时减弱,比如说带防护耳罩等;汽机专业设备、系统多高温、高压,具体说来有以下一些防止噪音的措施:1.加强个人防护,对于生产场所的噪声暂时不能控制,或需要在特殊高噪声条件下工作时,佩带个人防护用品是保护听觉器官的有效措施尽量避免早噪音超标的区域长时间逗留;2.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听力检查,观察听力变化情况,以便早期发现听力损伤,及时采取适当保护措施;3.对参加噪声作业的工人应进行就业前体检,凡有听觉器官、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疾患者,不宜参加有噪声的作业;4.对有噪声的作业工人要合理按排休息时间,避免疲劳作业;5.采用吸声材料装饰在车间的内表面,如墙壁和屋顶,或者在车间内悬挂空间吸声体,吸收辐射和反射声能,使噪声强度减低;第二篇:噪音的防止方法有哪些噪音的防止方法有哪些噪音的存在不但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也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下面介绍一些防止噪音危害的方法。
为了防止噪音,中国著名声学家马大猷教授曾总结和研究了国内外现有各类噪音的危害和标准,提出了三条建议:(1)为了保护人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噪音的允许值在75~90分贝。
(2)保障交谈和通讯联络,环境噪音的允许值在25~50分贝。
(3)对于睡眠时间建议在35~50分贝。
心理学界认为,控制噪音环境,除了考虑人的因素之外,还须兼顾经济和技术上的可行性。
充分的噪音控制,必须考虑噪音源、传音途径、受音者所组成的整个系统。
控制噪音的措施可以针对上述三个部分或其中任何一个部分。
噪音防治措施有哪些及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噪音防治措施有哪些及噪声污染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fa5db1b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eb.png)
噪音防治措施有哪些及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工业噪声治理隔声罩。
如果是固体噪声,像是机床、碎石机发出的噪音,通常会用隔声罩把设备隔绝开来,从而达到吸声减振的降噪效果。
治理成本高昂:工业噪声治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包括技术研发、设备购置、施工安装、运行维护等各个方面,成本非常高昂。
苏州赛为斯告诉你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业噪音治理方法。
吸音材料。
如果厂界设备种类繁多,不能直接对设备降噪,那么我们可以把吸声隔音的装置安装在车间。
吸声:如钢铁厂、纺织厂这类,噪声源分布复杂,无法单独围堵,可对墙体、吊顶等增设吸声装置,削弱噪声对外传播,减少车间混响时间,从而达到厂界噪声治理效果。
隔音:隔音设备类别较多,如隔声罩、静音房、隔声屏罩等。
治理噪音污染的措施有哪些消声控制和消除噪声源是控制和消除噪声的根本措施,工艺过程的生产设备,以低声或无声设备或工艺代替产生强噪声的设备和工艺,将噪声源远离工人作业区和居民区均是噪声控制的有效手段。
在声源处控制。
降低声源噪音,工业、交通运输业可以选用低噪音的生产设备和改进生产工艺,或者改变噪音源的运动方式,如用阻尼、隔振等措施降低固体发声体的振动在噪声传播途中控制。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有哪些噪声污染控制技术,利用多孔性吸声材料和共振吸声结构行降噪。
用隔声结构把声能屏蔽、减少声辐射,从而降低噪声危害。
二控制噪音的具体措施(1)采用低噪声路面。
通过优化路面材料、结构构造、粗糙度。
如利用多孔面层材料代替常规的混凝土和沥青铺装路面,来降低车辆的行驶噪声。
使用隔音材料:在建筑物的墙壁、天花板和地板上安装隔音材料,如矿棉、玻璃纤维或泡沫塑料等。
种植树木:树木可以吸收周围的噪音并减少反射。
因此,在需要降低噪音的区域周围种植树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你知道哪些治理噪音的方法?治理噪声的方法有:一是设置道路声屏障;在学校、医院、居民住宅小区楼路段设置道路声屏障。
二是利用物理降噪音的方法;例如室内采用吸音效果好的墙壁装饰材料、隔音窗户等。
防止噪声危害的技术措施
![防止噪声危害的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2aa8965caaedd3383c4d336.png)
为了防止噪声的污染和传播,减少噪声影响与危害作业人员,保护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应采取以下措施控制噪声的污染和传播。
一、从声源上降低噪声,采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代替高噪声设备与加工工艺。
在声源处安装消声器。
二、从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1)利用吸声材料或由吸声结构形成的共振结构吸收声能,降低噪声。
(2)隔声,用隔声结构、阻碍噪声向空间传播、将接收者与噪声声源分隔。
(3)消声,利用消声器阻止噪声的传播。
(4)减振降噪,对来自振动引起的噪声,通过降低机械振动减少噪声。
三、做好个人防护,让处于噪声环境下的人员使用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减少在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以减轻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四、严格控制人为噪声,进入施工现场不得高声喊叫,无故甩打模板、乱吹哨,限制高音嗽叭的使用。
五、凡在人口稠密区进行强噪声作业时,须严格控制六、作业时间,一般晚10点到次日早6点之间停止强噪声作业。
赤峰市中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为防止振动危害,减少振动影响与危害作业人员,保护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应采取以下控制振动危害的防护措施:1、隔振,在振动源与需要防振的设备之间,安装具有弹性性能的隔振装置,使振源产生的大部分振动被隔振装置所吸收。
2、改革生产工艺,是防止振动危害的治本措施。
3、在操作手持振动工具的工具手柄上,包扎泡沫塑料等隔振垫。
4、操作时戴好专用的防振手套。
5、施工现场应按规定配备齐全各类防护设施及用具,并分发给所有作业人员,以减少从事作业人员的振动危害。
6、公司要督促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定期对从事振动作业的人员进行体检,发现病情要及时治疗。
赤峰市中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防中毒技术措施为预防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中毒带来的危害,保护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应采取以下防中毒的技术措施:1、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一定要做到主体工程和防毒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2、严格执行劳动保护法规和卫生标准。
3、依靠科学技术,提高预防中毒的技术水平。
4、改革工艺、禁止使用危害严重的化工产品。
车间噪声防治措施(五篇)
![车间噪声防治措施(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644b343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e9.png)
车间噪声防治措施1、控制噪声源: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或消除噪声源,采用无声或低声设备代替发出强噪声的设备,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噪声危害的一种办法。
2、控制噪声的传播:采用吸声材料装饰在车间的内表面,如墙壁或房顶,或在工作场所内悬挂吸声体,吸收辐射和反射的声能,使噪声强度降低。
具有较好的吸声效果的材料有玻璃棉、矿渣棉、棉絮等。
为了防止通过固体传播的噪声,必须在机器或振动体的基础与地面、墙壁联接处设隔振或减振装置。
3、个体防护:对于因各种原因,生产场所的噪声强度暂时不能得到控制,或需要在特殊高噪声条件下工作时,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是保护听觉器官的一项有效措施。
最常用的是耳塞,一般由橡胶或软塑料等材料制成,根据外耳道形状设计大小不等的各种型号,隔声效果可达25—____分贝。
此外还有耳罩、帽盔等,其隔声效果优于耳塞,耳罩隔声效果可达30—____分贝。
4、健康监护:定期对接触噪声的工人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听力检查,观察听力变化情况,以便早期发现听力损伤,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噪声作业工人应进行就业前体检,取得听力的基础材料,凡是有听觉器官疾患、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患或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者,不宜参加强噪声作业。
5、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噪声作业工人应适当安排工间休息,休息时应离开噪声环境,以消除听觉疲劳。
应经常检测车间噪声,监督检查预防措施执行情况及效果。
车间噪声防治措施(二)1、控制和消除噪声源,这是防止噪声危害的根本措施;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
采用无声或低声设备代替发出噪声的设备,如用液压代替高噪声的锻压,以焊接代替铆接,用无梭代替有梭织布等,均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对于生产允许远置的噪声源如风机、电动机等,应移至车间外或采取隔离措施。
此外设法提高机器的精密度,尽量减少机器部件的撞击、摩擦和振动,也可以降低生产噪声。
在进行厂房设计时,应合理地配置声源。
把产生强烈噪声的工厂与居民区,高噪声的车间与低噪声的车间分开,也可减少噪声的危害。
环境保护及噪音控制措施
![环境保护及噪音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e1cff8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3b.png)
环境保护及噪音控制措施
一、环境保护措施
(一)执行国家、地方、行业有关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噪声污染的环保法律、法规、及现场的管理制度。
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粉尘、噪声、震动,消除污水污染。
(二)运输水泥有遮盖措施,防止遗洒、扬尘,装卸时尽量减少扬尘,运输车辆不得带泥沙出入现场。
在施工现场禁止焚烧塑料、皮革、各种包装材料,防止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及恶臭气味。
(三)在管理上严格控制人为噪声,进入现场不得高声喊叫,无故敲击、吹哨,声源上选用低噪声电动工具,电动空压机、电锯等。
二、噪音控制与粉尘控制措施
(一)在施工期间,对施工区域进行全封闭维护,严格控制噪音及环境污染。
(二)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当地有关维护市容、市貌的文件规定,在噪音控制与粉尘控制方面,全面组织现场文明施工。
(三)粉尘较多的分项工程,单独围护施工,施工时尽力减少粉尘污染,减轻对人身健康的危害,更要避免影响周边环境,造成环境污染。
噪音污染的防治措施
![噪音污染的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29c1905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ce.png)
3、交通噪声的治理。应协调好公安、交通、 农机、建设等部门,使其各司其职,通力合作; 加快城市道路建设,改善路况。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有哪些
1、噪声污染控制技术,利用多孔性吸声材 料和共振吸声结构行降噪。用隔声结构把声能屏 蔽、减少声辐射,从而降低噪声危害。
2、政府层面、整合资源,加大宣传管理力 度,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能否取得成效,关键 在于政府的重视程度。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强对 环境噪声污染 防治工作的领导,制定并执行强 制性的噪声控制和管理法规,保证城市宁静环境。 交通噪声源噪声级别高且流动性大,污染范围广。
噪声污染的防护措施有哪些
![噪声污染的防护措施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6fe011a9998fcc22bdd10d00.png)
噪声污染的防护措施有哪些噪声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是全身性的,既可以引起听觉系统的变化,也可以对非听觉系统产生影响。
作业场所中的噪声污染可以干扰语言交流,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引起意外事故。
噪声污染的防护措施:1、从声源上消除噪声(1)从噪声源上消除噪声是消除噪声的最有效的方法。
不过,要从声源上根治噪声是很复杂的,而且受到各种条件和环境的限制。
但是,可以对声源进行适当的改造。
例如,改进机械设备的结构,改进操作方法,提高加工精度等。
(2)从改进机械设备的结构的角度来降低噪声主要可以从材料、改进设备两大方面人手。
选用发声小的材料制造机器零件,比如采用一些内摩擦较大、高阻尼合金及一些高强度塑料来代替一般的金属材料降低噪声。
(3)改革工艺和操作方法也是在噪声源上消除噪声的有效手段。
例如工业用锅炉,当高压蒸汽排放时,会产生很强的噪声,而且浪费大量的蒸汽能源。
从工艺上进行改革,将所排放的蒸汽进行回收,这样不但从排汽噪声源上消除了噪声,而且回收了能源。
2、在噪声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1)在噪声传播的途径上采取的措施,一般有闹静区分开、利用声源的指向性、利用地形地物降低噪声、建筑物内部的房间布置以及建立绿化带进行降低噪声。
(2)就城市规划而言,医院、学校、居民住宅区、宾馆等需要较高要求的安静环境,应该与商业区、娱乐场所、工业区分开布置。
在厂区内将噪声较大的车间集中起来,与办公室、实验室等需要安静的场所分开等等。
声源本身具有指向性,使其指向空旷无人区,或者对安静要求不高的区域,以减少对医院、学校、居民住宅区等需要安静区域的干扰。
如果噪声源与需要安静的区域之间有建筑物、土丘、山坡、深沟等,则可以利用地形地物来减少噪声的干扰。
3、在噪声接受点进行防护(1)在噪声接受点进行防护即个人防护,这种措施比较经济、有效。
主要是利用隔声原理来阻挡噪声。
常用的防声用具有耳塞、防声棉、耳罩、头盔等。
(2)耳塞是插入外耳道的护耳器,良好的耳塞应具有隔声性能好、佩戴舒适、无毒、经济耐用等方面的优点。
控制噪声的三个措施
![控制噪声的三个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db10a06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91.png)
控制噪声的三个措施
提高社会生活水平,减少噪音污染,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任务,也是维护民众健康的关键。
这里有三个措施可以控制噪声污染:
第一,要通过立法来强化环境噪声控制。
加强政府的管理,制定环境噪声管理条例,企业应当按照环保法定标准,进行噪声检测和排放控制,对于超大量级噪声污染源要严格管理和持续监测。
第二,要利用科技来强化工程手段,借助环保高科技,一、用消声材料全面改造噪声源环境。
二、过滤和阻挡噪声的传播。
三、使用噪音减振器来降低噪声水平。
第三,运用文化引导来综合控制噪声污染。
及时传播政策,引导及教育人们了解噪声污染对人体健康等方面的危害,以遏制不法违规活动,严格执行国家关于维护环境绿化和粉尘污染控制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自然资源环境保护教育,引导社会各界及全体公民肩负起促进绿化建设的责任;加强噪声污染控制的社会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以上是控制噪声污染的三个措施,总之,按照尊重生态环境、节约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指导,加强法规政策管理,利用技术手段控制噪声污染,充分发挥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的作用,确保室内外的环境质量,全面推进环境噪声控制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止噪声危害的措施
防止噪声危害的措施
1、减少或禁止噪声源减少或禁止噪声源是防止噪声危害的重要措施。
应加强对噪声源的监测,并及时把握到较大的噪声源,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控制或禁止使用。
如采用静音装置,避免机器运行时产生过大的噪声,同时要注意限制机器的运行时间,不要在夜间运行,以减少噪声污染。
2、加强建筑物隔声技术日常生活中,建筑物隔声技术也是防止噪声污染的重要措施。
要加强对建筑物外部抗噪声材料的选择,选用能够有效抑制噪声的隔声材料,提高建筑物的隔声性能。
对于建筑物的内部结构,也要采取必要的隔声处理措施,加强建筑物之间的隔声,以减少室内噪声的影响。
3、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同时,社会管理水平也是防止噪声危害的重要措施。
要加强对噪声污染的管理,严格执行有关法规,例如《国家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对违法的行为要予以严厉的处罚,以免造成更大的污染。
4、加强社区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此外,加强社区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是保护社会环境的重要措施。
要加强对噪声污染的宣传教育,让大家充分认识到噪声污染的
危害,加强对噪声污染的控制,尊重他人,维护社会环境的礼仪,不随地吵闹,不大声喧哗,以免造成噪声污染。
5、及时处理噪声投诉及时处理噪声投诉也是防止噪声污染的重要措施。
一旦发现有噪声投诉,应及时作出处理,并记录处理结果,确保噪声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6、建立噪声排放标准建立噪声排放标准也是防止噪声污染的重要措施。
要结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制定噪声排放标准,明确污染源可以排放的最大噪声值,并依法强制执行,防止噪声污染造成的危害。
7、实施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实施社会环境影响评价也是防止噪声污染的重要措施。
要按照国家规定进行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实施前评估项目活动所可能产生的噪声污染影响,做到有效控制噪声污染,有效预防噪声危害。
总之,要想有效地防止噪声危害,上述措施都必不可少,各级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应认真负起责任,加强对噪声污染的管理,积极采取措施,尽力把噪声污染降到最低,保护好社会的环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