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配件明细表设备维护管理思想(制造业)
设备保养和维修的记录表
![设备保养和维修的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f847ef6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4.png)
设备保养和维修的记录表
1. 背景
设备保养和维修是保持设备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的重要活动。
为了更好地管理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工作,我们需要建立一份记录表来跟踪设备的保养和维修情况。
2. 记录表内容
记录表应包含以下内容:
- 设备信息:记录设备的名称、型号、序列号等基本信息。
- 保养计划:制定设备的保养计划,包括保养周期、保养内容和保养责任人。
- 维修记录:记录设备的维修情况,包括维修日期、维修内容和维修责任人。
- 故障描述:详细描述设备出现的故障情况。
- 维修措施:记录针对设备故障所采取的维修措施。
- 维修结果:记录维修后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效果评估。
3. 填写要求
填写记录表时,需要注意以下要求:
- 准确性:填写信息时要保证准确性,确保设备的保养和维修记录真实可靠。
- 及时性:在设备保养和维修后尽快填写记录表,避免信息遗漏或遗忘。
- 完整性:记录表应包含所有必要的信息,不应有遗漏。
- 规范性:填写记录表时应按照事先设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填写,保持统一规范。
4. 使用和管理
记录表应由设备保养和维修负责人进行管理,定期检查和更新记录表。
同时,其他相关人员也可以进行填写,但需遵循填写要求和规范。
5. 总结
设备保养和维修的记录表是管理设备保养和维修工作的重要工具,通过记录和跟踪设备的保养和维修情况,可以及时掌握设备运行情况和故障情况,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效率。
建立并使用设备保养和维修的记录表,有助于提高设备管理的效果,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故障率。
设备维护管理方案三篇
![设备维护管理方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fbb48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64.png)
【其它】第一条预防性维护保养1、所有设备必须根据维修保养手册及相关规程,进行定期检修及保养,并制订相应年度、季度、月度保养计划及保养项目。
2、相关人员必须认真执行保养计划及保养检修项目,以便尽可能延长系统设备正常使用之寿命,并减少紧急维修之机会。
3、保养检修记录及更换零配件记录必须完整、真实,并须由使用方工程部建立设备维修档案,以便分析故障原因,确定责任。
4、各系统之维护保养计划及保养检修项目之制订由使用方工程部负责,并提交管理方工程部经理审阅;保养检修及更换零配件之记录由使用方工程部负责。
5、进行正常系统维修保养及检修时,如对业主使用产生影响,必须提前三天通知管理处,由管理处发出通告,确定检修起止日期及时间(须尽可能减少对业主之影响范围),以便使受影响之业主做好充分准备。
第二条紧急维修1、必须进行紧急维修时,须立即通知工程部经理,安排有关人员立即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2、如因紧急维修,必须对业主使用产生影响时, 管理处须立即通知业主,并向受影响之业主发出紧急通告,同时,需考虑尽量减少影响范围。
3、如发生故障之设备在保修期内,应做出适当之应急处理,以尽量减少对业主之影响,并立即通知有关供应商之保修负责人。
4、紧急维修结束后,须由使用方工程部填写维修记录及更换零配件记录,并以书面形式将事故障原因、处理方法、更换零配件之名称、规格及数量、品牌等、处理结果、事故发生时间、恢复正常时间等向管理方工程部报告。
此报告由工程部资料管理人员存入设备维修档案,备查。
第三条设备的更新及系统改造1、出于技术更新、提高效率、安全运行、减少污染及降低能耗等方面考虑,工程部有责任提高对现有设备做出更新或改造之建议。
2、设备更新及改造建议,必须向管理方总经理提交可行性分析报告。
3、由于此类工作通常没有迫切性,故须尽量安排在最有利及对业主影响最小之时间进行。
1.目的为确保检修工作安全、有序地进行,在检修工作过程中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制度。
配件管理制度表格
![配件管理制度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8c11bff6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4e.png)
配件管理制度表格一、制度目的为了规范公司的配件管理,提高配件的利用率和降低成本,促进公司的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配件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机械配件、电子配件、汽车配件等。
三、责任部门1. 配件采购:由采购部门负责,负责对配件进行采购和入库管理,确保配件的数量和质量满足生产需求。
2. 配件库存管理:由仓库管理部门负责,负责对配件库存进行管理和盘点,确保配件的存储安全和整齐。
3. 配件领用归还:由生产部门负责,负责领用和归还配件,确保配件的有效利用和归集。
4. 配件维修保养:由设备维修部门负责,负责对配件进行维修和保养,确保配件的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
四、配件采购管理1. 采购计划制定:采购部门根据公司的生产计划和需求,制定配件的采购计划。
2. 供应商选择:采购部门根据配件的质量、价格和售后服务等条件,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进行采购。
3. 采购合同签订:采购部门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配件的数量、质量、价格等条款。
4. 配件验收入库:采购部门根据采购合同,对配件进行验收,并及时入库管理。
五、配件库存管理1. 库存盘点:仓库管理部门定期对配件库存进行盘点,确保配件数量和质量的准确性。
2. 库存分类存放:仓库管理部门将配件按类型和规格进行分类存放,确保存储安全和方便管理。
3. 库存保管:仓库管理部门负责配件库存的保管和出入库管理,确保配件的完好和安全。
4. 库存报废处理:仓库管理部门定期对库存配件进行检查,对过期或损坏的配件进行报废处理。
六、配件领用归还管理1. 领用审批: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和需求,申请配件领用并经过审批,明确领用配件的数量和用途。
2. 领用登记:生产部门领用配件后,及时进行登记,确保配件的使用情况和流向清晰可追。
3. 归还返库:生产部门使用完配件后,及时归还仓库管理部门,并进行返库登记。
七、配件维修保养管理1. 维修计划制定:设备维修部门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和维修需求,制定配件的维修计划。
TPM全面生产维护精益管理实战读书笔记
![TPM全面生产维护精益管理实战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d0f3010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ea.png)
《TPM全面生产维护精益管理实战》读书笔记一、TPM基本理念与思想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全面生产维护)是一种综合性的生产维护管理策略,旨在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率,通过全员参与、三全管理(全员参与、全过程管控、全方位提升)来实现企业制造能力的持续提升。
TPM不仅仅是关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更是一种涵盖了企业文化、管理流程、员工行为等多个层面的管理体系。
以人为本:强调全员参与,培养员工对设备的爱护和责任感,使其成为设备维护的主力军。
通过教育和培训,激发员工积极参与生产改善和创新的热情。
效率至上:追求设备综合效率的提升,不仅限于设备正常运行的时间长短,更关注设备的整体效率和产出质量。
追求的是人机系统的最佳匹配和最优化运作。
预防为主:在故障发生之前通过例行检查、定期保养等手段提前发现问题并解决,防止设备故障的发生,从而减少停机时间和生产损失。
系统思维:将设备看作是一个整体的系统,考虑设备整个生命周期的效率和成本问题,追求系统的最优化而非单一环节的最优。
总效率的提升:不仅关注设备本身的效率,更关注整个生产流程的效率提升,包括生产准备、生产加工、质量控制等各个环节。
以自主管理为中心:倡导员工自主管理设备,通过日常点检、自主维修等手段,实现设备的自主维护管理。
开展小组活动:通过成立各种小组活动,如设备改善小组、创新小组等,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设备的改善和创新工作。
构建企业文化:将TPM理念融入企业文化之中,使之成为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和行动准则,从而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1. TPM概述及发展历程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全面生产维护)是一种源于工业设备管理的思想和方法体系,它通过充分调动组织所有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设备的整体效能。
其主要目的在于将被动的事后维修变成主动的全过程维护,旨在实现设备的全面维护和生产效率的最大化。
TPM不仅仅是一种设备维护方法,更是一种管理理念和文化。
设 备 维 护 维 修 记 录
![设 备 维 护 维 修 记 录](https://img.taocdn.com/s3/m/bd567ef108a1284ac85043bd.png)
设备维护维修记录项目部负责人:设备部门:机械设备管理规定1. 总则1.1为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减少和杜绝事故发生,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更好的发挥机械设备性能,特制定本规定。
1.2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部机械设备管理,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规定,公司材料设备科负责监督本规定的执行。
1.3本规定的解释权在公司。
2.机械设备采购2.1机械设备的采购由公司董事长根据公司的发展及工程需要来决定。
大型机械设备(5万元以上)由公司领导集体讨论决定,主管部门负责办理。
2.2大型机械设备采购前,必须对各代理商进行考察,经过充分论证后,再决定销售商家。
2.3机械设备的采购应遵循科学先进的原则,不购买国家规定的淘汰产品和低于本时期标准的产品。
购买的机械设备必须是国家或主管部门批准的定点生产厂家或推荐产品。
2.4机械设备进场后,由设备主管部门及时组织公司有关部门对其进行验收,特殊设备应申请专业部门进行验收,设备验收应作好记录。
2.5大型机械设备采购入场时,必须由生产厂家或经销商提供产品合格证、准用证、设备清单、安装和使用说明书、安装总图、易损件明细表、电气原理图及接线图。
必要时可邀请设备生产厂家技术人员进行操作技术培训。
2.6机械设备零部件的采购由设备主管部门根据实际需要提出书面采购计划,并说明原因,经董事长批准后可实施。
2.7为了保证正常施工,500元以下的零部件可由项目部或设备主管部门紧急采购,不必提出书面计划,但必须报告或电话报告给公司总经理说明情况。
3. 机械设备的安装3.1新购进机械设备的安装必须由生产厂家派人指导,公司主管部门及机械设备维修人员参加安装工作。
3.2机械设备的安装,必须严格按照厂家说明书或国家、行业有关规定进行,保证安全。
3.3大型起重机械设备安装,必须由有安装资质的专业队伍实施。
3.4机械设备安装前,现场安装技术人员或安全负责人应向安装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及安全措施交底,操作人员应熟知机械设备原理和安装技术要求。
汽车修理厂管理制度(3篇)
![汽车修理厂管理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73f8379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22.png)
汽车修理厂管理制度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汽车修理厂实际状况,特制定本制度,具体规定如下1汽车修理厂员工要树立“用户第一、质量第一”的经营观念,热情接待车主,精心维修车辆,确保修车质量。
2汽车修理厂厂长是企业的领导核心,在全厂的经营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员工要听从班组长和主管的指挥各级都要服从厂长的领导。
3汽车修理厂新员工进厂务必厂部批准,要由介绍人和担保人,填写员工登记表,带给身份证、技术等级证明试用期为____个月试用合格后与厂方签订合同。
4汽车修理厂员工要遵守作息制度。
上下班要专人考勤,请假要办理书面手续,上班不准在厂内打私人电话不准在接待室闲谈不准在厂内会客。
5坚守工作岗位,上班要穿工作服,佩带标志,不准穿拖鞋,不准串岗聊天,不准在客户车上休息不准乱动车内开关不准上班时间作私活。
6业务接待是企业的窗口,要提高接待质量,对客户要主动热情,维修项目确定要准确,工期要准时,报价要合理,交接要细心,车辆进出厂要手续完善。
业务接待是接待员的工作,不准员工同车主私下洽谈业务严禁以修车为名向客户索取额外报酬。
7严格执行门卫管理制度,进出厂车辆和人员门卫有权检查,员工携带物品出厂,要登记报告,未经批准不准带进带出。
____车间内严禁吸烟,员工要遵守安全管理制度,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禁止野蛮操作,属个人职责的零件、设备损坏要根据职责大小按比例予以赔偿。
9加强工具设备管理,建立工具设备档案。
由班组使用的设备工具要办理手续,职责到人,定期维修保养。
由厂部保管的设备要设专人保管,定期检验维护。
员工要爱护公物,对于工具设备、维修车辆及车上的物品、车间电器要妥善保管车钥匙要专人保管,下班要锁好车门,防止丢失。
属个人职责的丢失,要视状况予以赔偿。
10严禁无驾驶证移动车辆和试车,严禁私自将客户车开出厂外,发生事故职责个人承担。
11严格履行工作程序,换料领料要审批,备料要填写备料单,注明车型、年号、年份、零件名称等资料并上交旧件,市内采购要在____小时完成,市外____天,报价当天答复,特殊状况除外。
维修设备管理制度及配件管理制度
![维修设备管理制度及配件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259ae9d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b6.png)
维修设备管理制度及配件管理制度
公司为有效管理维护设备和零部件的需求,建立了维修设备管理制度及配件管
理制度,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维修配件的有效管理。
维修设备管理制度
1. 设备分类管理
公司对设备进行分类管理,包括生产设备、辅助设备、办公设备等,每类设备
分别设立专门的负责人进行管理。
2. 设备维护保养计划
制定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按照生产设备的使用频率和重要性制定不同的维护
周期,确保设备在良好状态下运行。
3. 维修记录管理
对设备的维修记录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归档,包括维修内容、费用、维修人员等,以便追溯和分析设备故障情况。
4. 设备保养培训
定期组织设备维护保养培训,提升员工的维修技能和意识,减少设备维修的频
率和损耗。
配件管理制度
1. 配件分类管理
对配件进行分类管理,包括备件、易耗品、维修零部件等,设立专门的配件库
房存放和管理。
2. 采购管理
建立配件的采购管理制度,设立采购流程和标准,确保配件的质量和及时供应。
3. 库存管理
定期进行配件库存盘点,确保库存的准确性和及时更新,避免因库存不足或过
多而导致生产中断。
4. 报废处理
制定配件报废处理规定,对过期或损坏的配件进行及时处理和清理,避免影响生产和质量。
以上就是公司制定的维修设备管理制度及配件管理制度,通过严格的管理和执行,确保设备和配件的正常使用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生产与运作管理(复习题)
![生产与运作管理(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a8486681ed9ad51f01df2c4.png)
1、全面质量管理:是指在全面社会的推动下,企业中所有部门,所有组织,所有人员都以产品质量为核心,把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数理统计技术集合在一起,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以优质的工作最经济的办法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的全部活动。
2、企业战略管理:从全局和长远的观点研究企业在竞争环境下,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是现代企业高层领导人最主要的职能,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决定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
企业战略管理是一个层次化的体系,目前的理论认为公司战略分为三个层次:公司战略(Corporate Strategy)、经营战略(Business Strategy)、职能战略(Function Strategy),每个层次针对企业不同层次的战略制定、实施和评价、控制行为进行管理。
3、装配线平衡:使人员之间或机器之间尽量平衡,这样装配线的产出才能达到要求的水平。
装配线平衡问题与设施规划相牵连。
装配线的平衡与否直接影响到制造系统的生产率。
装配线平衡问题是一个与设施规划相牵连的问题。
一个工作站要完成的工作总量与分配到该工作站的基本工作单元总数是一致的。
装配线平衡问题就是将所有基本工作单元分派到各个工作站,以使每个工作站在节拍(即相邻两产品通过装配线尾端的间隔时间)内都处于繁忙状态,完成最多的操作量,从而使各工作站的未工作时间(闲置时间)最少。
4、宽放时间: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进行非纯作业所消耗的附加时间,以及补偿某些影响作业的时间。
它是标准时间的组成部分之一,而非指所消耗的时间。
至今国内外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
需要指出的是:企业已规定l0min或15min的工间休息时间,应把这些福利作为缩短工作日的时间,不应计入宽放时间。
、5、敏捷制造:是在具有创新精神的组织和管理结构、先进制造技术(以信息技术和柔性智能技术为主导)、有技术有知识的管理人员三大类资源支柱支撑下得以实施的,也就是将柔性生产技术、有技术有知识的劳动力与能够促进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合作的灵活管理集中在一起,通过所建立的共同基础结构,对迅速改变的市场需求和市场进度作出快速响应。
设备、工器具保养及维修管理制度范本
![设备、工器具保养及维修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a55df851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dd.png)
设备、工器具保养及维修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设备、工器具得到定期保养和及时维修,以保持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设备、工器具的保养和维修管理。
二、名称和定义1. 设备:指公司内各类机器、设备、仪器以及其他工具和配件。
2. 工器具:指公司内使用的各种小型工具,如手动工具、测量工具等。
三、保养管理1. 定期保养1.1 每个设备和工器具都应有一个保养计划,并按计划进行保养。
1.2 保养人员应具备相关技能,对设备和工器具的保养进行专业操作。
1.3 保养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清洁、润滑、紧固螺丝、更换易损件等。
2. 预防性保养2.1 设备和工器具的使用人员应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修复或更换。
2.2 定期进行设备和工器具的自检,减少故障风险。
2.3 建立保养记录,包括保养时间、保养内容、保养人员等信息。
3. 应急保养3.1 设备和工器具发生故障时,应立即进行维修。
3.2 保养人员应具备快速排除故障的能力。
3.3 维修过程应记录,包括故障原因、维修时间、维修内容等。
四、维修管理1. 维修申请1.1 设备和工器具发生故障时,使用人员应及时向维修部门提出维修申请。
1.2 维修申请应包括故障描述、设备型号、使用地点等信息。
1.3 维修部门应及时响应,确认维修需求并安排维修人员。
2. 维修过程2.1 维修人员应具备相关技能,并根据维修申请进行维修操作。
2.2 维修人员应使用合适的工具和配件进行维修。
2.3 维修过程中应注意安全,确保不造成更多故障或人员伤害。
2.4 维修完毕后,维修人员应进行测试和检验,确保设备和工器具正常运行。
3. 维修记录3.1 维修部门应建立维修记录,包括维修申请、维修过程、维修结果等信息。
3.2 维修记录应详细描述维修情况,便于以后的维修参考和分析。
3.3 维修记录应及时归档,方便查阅和追溯。
五、绩效评估1. 定期检查1.1 每隔一段时间,由专业人员对设备和工器具进行检查和评估。
设备维护检修费用年度报表表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设备维护检修费用年度报表表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4ca3740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3b.png)
设备维护检修费用年度报表表格-范文模板及概述示例1:设备维护检修费用年度报表表格在企业的设备维护方面,费用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为了能够及时了解设备维护检修费用的情况,企业通常会制定年度报表表格来记录和汇总相关费用。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了解设备维护方面的开支情况,还可以为未来的预算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一般来说,设备维护检修费用年度报表表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设备维护检修费用的分类:通常将费用按照不同的项目或部门进行分类,例如按照设备类型、维修内容、维修厂家等分类,以便更清晰地了解各项费用的情况。
2. 费用明细表:将每笔维护检修费用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费用金额、维修日期、维修内容、维修厂家等信息,以便对费用进行跟踪和统计。
3. 费用汇总表:在费用明细表的基础上,将各项费用进行统计和汇总,计算出各个分类的费用总额和占比,从而更直观地了解各个分类在整体费用中的比重。
4. 费用分析和趋势预测:通过对费用汇总表的分析,可以发现费用的变化规律和趋势,进而预测未来的费用情况,为企业下一年度的设备维护预算提供参考。
总的来说,设备维护检修费用年度报表表格是企业设备维护管理中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及时了解设备维护费用的情况,制定合理的预算和决策,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因此,企业应该认真制定和维护这一报表表格,从而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设备维护方面的费用。
示例2:表格内容包括设备维护检修费用的年度报表,其中包括设备名称、维修项目、费用明细、维修公司、维修日期等信息。
通过这份报表,可以清晰地了解设备维护检修的费用情况,帮助企业进行财务预算和管理,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维护质量。
文章将详细介绍如何填写和分析这份报表,以及如何根据报表数据进行设备维护检修流程的优化和改进。
示例3: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设备的维护和检修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它可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设备保养、维修清单
![设备保养、维修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b4168a4d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4f.png)
设备保养、维修清单一、设备保养清单1.1 日常保养- 检查设备外观,确保设备干净、无划痕、无异常现象。
- 检查设备各部件连接是否牢固,有无松动现象。
- 检查设备电源线、信号线等线缆是否完好,无破损、短路现象。
- 检查设备内部灰尘,清理设备内部灰尘和异物。
- 检查设备散热系统是否正常工作,清理散热器、风扇等部件。
- 检查设备运行声音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噪音。
- 检查设备操作界面,确保显示清晰、无花屏现象。
1.2 定期保养- 每半年或一年检查设备各部件磨损情况,如有磨损严重现象,及时进行更换。
- 每半年或一年清洁设备内部灰尘,对设备进行彻底清洁。
- 每半年或一年检查设备电源线、信号线等线缆,如有破损、短路现象,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 每半年或一年检查设备油液,如有脏污、乳化等现象,及时更换油液。
- 每半年或一年检查设备润滑部件,添加或更换润滑油。
- 每半年或一年检查设备冷却系统,确保冷却系统正常工作。
二、设备维修清单2.1 设备故障排查- 根据设备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制定维修方案。
- 检查设备电路图,查找故障点,进行电路维修。
- 检查设备机械部件,找出故障原因,进行机械维修。
- 检查设备软件,修复或重新安装故障软件。
2.2 设备维修实施- 根据维修方案,进行设备维修。
- 维修过程中,确保设备安全,防止二次故障。
- 维修完成后,进行设备测试,确保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 维修结束后,对设备进行清洁,整理维修现场。
2.3 设备维修记录- 记录设备维修过程,包括维修内容、维修时间、维修人员等信息。
- 记录设备维修后的人工时、材料成本等信息,为设备维修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三、设备保养、维修注意事项- 设备保养、维修过程中,确保设备断电,防止触电事故。
- 设备保养、维修过程中,遵循操作规程,防止意外伤害。
- 设备保养、维修完成后,进行设备试运行,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 定期对设备保养、维修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
配件维修管理制度
![配件维修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24bf6d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da.png)
配件维修管理制度配件维修管理制度11.配件管理人员要懂业务,熟悉设备性能、结构和配件用途。
2.各配件使用单位要有专职或兼职配件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配件计划的编制、领取、使用、管理工作。
3.配件计划由经营科编制。
计划的编制应根据消耗定额和实际消耗情况,及时上报年、季、月度计划。
4.配件到货后要认真检查数量、质量,大型配件和关键配件应由使用单位、经营科共同验收。
不合格配件不准入库。
5.仓库保管人员要熟悉业务,掌握配件用途。
配件按型号分类摆放,定量包装,精心保管,防止锈蚀,保持库房清洁整齐。
配件标签要填写齐全,帐目清、数量准、帐、卡、物一致。
6.配件的使用要建帐、建卡,有专人负责配件领用审批。
配件的领用要以旧换新。
7.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展旧件的`修复利用工作,努力提高旧件的修复质量,节约配件资金。
配件维修管理制度21、正常情况下,维修人员每天10点以前必须入井,否则一人一次处罚10元。
2、每人每月有4天休班时间,不准集体休班,只准轮休,每天至少有两人上班,多休班一天每人每天处罚30元。
3、有事提前请假,否则每人处罚50元。
4、通知开会,班长必须参加,否则一次处罚10元。
5、维修人员工作上必须听从矿上安排,否则除所修棚子不计数外,另罚款100元。
6、架棚质量则点棚人员负责监管。
7、当天所放的材料当班没用完在下班前必须堆放整齐,否则一次处罚10元。
8、作业地点的水管、风管、电缆线及设备等必须保护好,否则将根据情节轻重处罚20~200元。
9、入井前必须将劳动保护用品佩戴整齐,否则矿部查到一次罚款10元。
10、在上级到矿检查时,维修人员必须听从矿方安排,否则一次处罚50元或50元以上。
11、在危险地段维修必须采取抬棚、点柱及飘蒜等措施控制好,否则出现冒顶时后果自负,抬棚、点柱、飘蒜等维修基本措施不给报酬,特殊情况除外。
配件维修管理制度3一、目的为了规范公司维修管理,节省成本,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并确保其使用安全。
基于精益维护思想的设备维护工单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基于精益维护思想的设备维护工单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0e7b9271168884868762d66e.png)
巫
— —
色定义, 执行相应 的使用权限。 系统实施应用过程中 , 首先进行了大量设备维护初始化工 作, 如图 2 所示。 包括细化维护项 目, 然后分别每个维护项 目建立
主
第 1 期 1
21 0 1年 1 1月
文章编号 :0 1 3 9 ( 0 1 1- 0 9 0 1 0 — 9 7 2 1 )1 0 4 — 2
机 械 设 计 与 制 造
Ma h n r De i n c ie y sg & Ma u a t r n fc u e 4 9
基 于精 益维护思想的设备 维护工单管理 系统 设 计 与 开发
( c o l f c a i l n l t ncE g er g N nh n nvri , a c a g3 0 3 , hn ) h o o h nc dE e r i n i ei , a c a g ies yN n h n 3 0 C ia S Me aa co n n U t 1
truh rci pi i ee il hog at a a la o t bfa be p c p c no l t s .
Ke r s Eq i m e t a a e e t Le n m a n e a c ;n o m a i n s se y wo d : u p n n g m n ; a i t n n e I f r t y t m m o
i dv l e ae n la ane a c hn igw ih i api n sm ne r e ,n svr e s eeo d b d o en m tn e tikn , hc s p l d i o e etr i sa d i ei d p s i n e ps f i
设备维护管理制度
![设备维护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f0c4a0d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ae.png)
设备维护管理制度设备维护管理制度1为加强计算机及设备的管理,提高计算机及设备的使用效益,保证办公用机和业务的正常开展,特制订本制度。
一、计算机及设备的管理职责1.信息中心负责计算机及设备的使用、维护、维修和报废归口管理工作,并检查、督促计算机各使用科室严格按计算机操作规程使用。
2.计算机及设备各使用科室应要求使用者严格按计算机操作规程使用,并做好计算机的维护、保养工作。
3.信息中心为机关计算机及设备的维护维修责任人,各科室信息员为本所计算机及设备的维护维修责任人。
二、计算机及设备的使用规定1.系统内各科室的计算机由使用科室负责定人定机管理,并报信息中心备案。
2.计算机操作者必须加强学习,熟悉所使用计算机及设备的操作规程和维护知识。
3.计算机开机时,应遵循电源插座、显示器、主机的顺序;每次的开、关机操作至少间隔一分钟,严禁连续进行多次的关机操作;电脑关机时,应遵循主机、显示器、电源插座的顺序;下班前,务必要关闭电源插座,节假日时,更应将电源插头从插座上拔下,彻底切断电源,以杜绝安全隐患。
4.打印设备在使用时要注意电源线和打印线是否连接有效,当出现故障时注意检查有无卡纸,激光打印机注意硒鼓有无碳粉,喷墨打印机有无墨水,针式打印机是否有断针、是否有色带。
当打印机工作时,不要人工强行阻止,否则很容易损坏打印机。
三、计算机及设备的维护保养1.计算机及设备要尽量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计算机使用者应对计算机及设备进行日常清洁、保养,切实做好防火、防尘、防潮、防晒工作。
2.计算机使用者在操作的过程中,须熟悉所使用计算机及设备的操作规程,掌握其工作状况,经常保持设备的整洁。
3.计算机使用者使用计算机时,应当按照规定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及时升级系统补丁,进行系统优化处理,并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4.计算机使用者应经常检查计算机是否有病毒,并采取措施进行杀毒,慎用外来的光盘、U盘,以防止病毒的入侵。
5.计算机使用者不得有意破坏计算机及设备,要节约设备的墨盒、打印纸等材料,防止浪费。
机房维保明细表
![机房维保明细表](https://img.taocdn.com/s3/m/834c70ea3c1ec5da51e27007.png)
机房维保明细表第 1 页共 24 页机房维保明细表序号系统名称保养范围保养计划选择总计元/年 1 装饰系统 1调平天花、地板检查并维修启角或开裂部位等 4次/ 年元/年 ____元/年 2地板调平、闭门器、地弹簧加润滑油等的使用情况 3防火玻璃、钢化玻璃、地角线等密闭情况 4检查并维修强、弱电插座面板是否松动或断开连接等 2 电气系统 1市电配电箱、UPS配电柜的运行情况 2次/年 2三项平衡检测及调整 3主要线缆过流过载情况 4电压表、电流表、电渡表、ATS或STS系统的使用情况 5. 照明灯管的保养和维修 6市电插座、UPS插座的线路整理或调整3 消防系统 1气体灭火控制器的自检和备用电池检测 2次/年 2烟感或温感报警、主机接收信号报警、警铃报警 3声光报警器报警、放气灯接收信号亮灯、电磁阀接收信号动作第 2 页共 24 页 4压力检测绿色值范围内 5悬挂标志牌 4 综合布线系统 1光纤、网线的连接速率测试报告 2次/年 2水晶头、配线架及跳线的使用状态 3110配架线、鸭嘴跳线连接 4机房网络机柜理线2次/年 5检查各数据及语音面板的连接状态 5 新风系统 1新风机空气过滤器清洗 1次/年 2铝合金防雨百叶风口清洗 3铝合金百叶风口清洗防火阀的使用状态 6 环境监控系统1感烟、感湿探头测试 4次/年 2报警主机的测4试 3短信发射器的使用情况 4漏水检测绳的测试 5视视监控主机的调试第 3 页共 24 页 6摄像机的画面调整等 7 门禁系统 1故障检测与调试 4次/年 2读卡器、电插锁控制面板的设置 3控制软件的调试 4各级权限的设置 8 防雷系统 1机房内各级防雷保护状态的检查 2次/年 2静电地网逻辑地网的设计及连接情况 3等电位1每年2次机房卫生清洁天花、地板、玻璃 2包含2000均压带的连接检测 9 材料部份元/年的材料更换或维修费用过期不延。
10 KVM系统 1提取被保修设备的主要性能指标图表并对其进行可用性评估。
BOM的分类
![BOM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3c0fc5b765ce050876321372.png)
BOM的分类BOM的英文全称为BillofMaterial,中文翻译为BOM。
也称为"物料清单"或产品结构表、产品结构树,在某些工业领域,可能称为"配方"、"要素表"或其它名称。
BOM是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产品结构数据文件,是联系与沟通企业各项业务的纽带,是PDM/ERP等信息化系统中最重要的基础数据,其组织格式设计和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处理性能,因此,根据实际的使用环境,灵活地设计合理且有效的BOM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产品要经过销售、工程设计、工艺制造设计、生产制造、成本核算、维护等多个阶段,相应的在这个过程中分别产生了名称十分相似但却内容差异很大的物料清单,如EBOM、PBOM、MBOM、CBOM等。
●EBOM(设计BOM)EBOM是产品在工程设计阶段的产品结构的BOM形式。
它主要反映产品的设计结构和物料项的设计属性。
设计结构区别于装配结构和制造结构,是工程设计人员按照客户定单合同中的产品功能要求,来确定产品需要哪些零部件,以及这些零部件之间的结构关系。
物料项的设计属性是产品功能要求的具体体现,如重量要求、寿命要求、外观要求等。
EBOM是设计部门向工艺、生产、采购等部门传递产品数据的主要形式和手段。
工艺部门依据EBOM进行工艺分工,编排零件的加工路线,进行零件的工艺设计。
因而EBOM虽然属于纯技术文件,不能用于生产计划,但它是工艺设计的直接数据源。
它包含物料项的图纸信息,即物料项的原始几何信息和结构关系。
以上文中的产品为例,该产品在某典型PDM系统中的信息如下:●PBOM(生产BOM)PBOM是产品工艺计划阶段的BOM,对于大型复杂机械产品尤其重要。
大型复杂机械产品零部件数据庞大,构型复杂,种类繁多,生产形式各种各样。
因此,建立产品的工艺计划对组织产品的生产极其重要。
同时,工艺计划的作用还在于确立产品的零部件装配顺序和装配结构。
PBOM就是反映产品装配结构和装配顺序的BOM形式。
设备维护(TPM)
![设备维护(TPM)](https://img.taocdn.com/s3/m/f9c27c4eb0717fd5370cdc29.png)
我们称这种损失为速度的降低或速度的损失,我们认为这并非是不可避免的。 另外几种类型的速度损失包括类似于以下的几种情形:
维护的预防工作是将生产维护这一概念溶入到设备的设计过程中,这意味着我们在设计或选购新设备时,需要的是这样一种 设备:它不会发生故障并且很容易对它进行维护,即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维护的预防工作要求我们研究有关维护的数据,设计出“免维护”的设备——一种不会发生故障的设备(或者即使发生故障,也 很容易修复),这种设备使用起来应该很方便,安全可靠,使用和维护的开销很少。
TPM的实施的八种主要策略
实施TPM有八种主要策略: • 重点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 自觉维护行动 •维护部门进行有计划的维护 •进行设备维护和操作的培训 •制订一个早期的设备管理程序 •质量维护行动 •建立管理体系(办公室中的TPM)用以提高行政部门和支持部门的工作效率 •建立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
急促,使得修理工作 变得手忙脚乱。
发生什么 问题了?
在工作场所中存在哪些常见问题?
在我们的车间中存在着很多各种各样的问题,以下就是一些常见的问题; 机器设备终日满身污垢 润滑油泄露,有的甚至漏光 在旋转件和移动部件上沾满了碎片和原料 电线和软管互相缠绕,无法搞清他们是如何联接的 设备的机械部分被一些物件遮住,使操作人员无法清楚看见机器的 运转状况 原料、部件、工具、配件随处乱放,最终无法知道哪些是重要的零件,哪些则是没有用的东西 对以上这些现象,每个人都认为,这不是很正常吗,车间本来就是这样的呀!
但是,如果象以往那样,仅仅依靠一些设备维护专家,是不可能保持设备的高工作效率的。现在,TPM要求每 一个设备操作员和设备、生产设计积极参与。尤其对于操作人员,我们要求他们按照操作规章操作、维护、保养他们 自己的设备,确保设备无故障工作。
修理厂设备管理及维护制度(6篇)
![修理厂设备管理及维护制度(6篇)](https://img.taocdn.com/s3/m/3bbbb8ac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c7.png)
修理厂设备管理及维护制度1、设备操作工在独立使用设备前,须掌握该设备的操作技能。
2、设备使用应定人定机,对公用设备又专人负责。
3、操作工要养成自觉爱护设备的习惯。
班前班后认真擦拭设备及注油润滑工作,使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的润滑与清洁。
4、操作工要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合理使用设备,管好设备附件。
5、对私自操作设备人员,要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由此发生的一切后果由私自操作者负责。
6、设备管理员应根据设备维护要求以及设备技术状况制定设备和测量装置的保养细则、保养周期和检定周期。
7、设备保养人应严格按照常规维修设备检查保养周期进行保养,做好记录交设备管理员验收。
8、设备维修以外修为主,本单位操作人员配合,设备管理员做好维修记录。
9、设备发生故障应及时停机,使用部门应立即通知设备管理员或单位领导,请修理人员检查排除故障。
当修理人员在排除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积极协助修理人员排除故障。
10、对设备使用年久,部件严重损坏,又无法修复和没有改造价值的,可办理报废手续报请经理批准。
11、对设备的检查、保养、修理应做好所有记录,由设备员归档,以便检查。
人员培训制度1、企业培训分为技术能力培训、管理能力培训等培训类别,技术能力培训主要针对普通员工兼顾管理人员。
管理能力培训重点针对企业的中层和基础班组负责人。
2、每年初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
3、根据培训内容____培训人员,培训设备和选定培训教师,有效的保证培训目标顺利完成。
4、积极参加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____的培训。
5、提取经营收入的____%做为职工培训费用。
6、年底对培训工作进行深入分析并总结,结合工作重点提出下年度培训目标。
配件材料管理制度1、自觉遵守各项管理制度,仓库严禁闲杂人员入内。
2、及时做好供方的选择、评审工作。
根据生产需要及时编制采购计划单,计划单经领导签字同意后即按单就近采购。
3、材料及零配件进库前要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准进库,不准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故障期
故障率
早 期 故 障 期
偶发故障期 规定故障率
有效使用寿命
耗 损 故 障 期
拐点
使用时间
设备周期性计划维修
故障率
早 期 故 障 期
偶发故障期 规定故障率
计划维修周期
耗 损 故 障 期
拐点 = 维修点
使用时间
设备周期性计划维修
故障率
增加早期故障
规定故障率
计划维修周期
使用时间
设备周期性计划维修
对象不同方法不同 多种方法组合使用
RCM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管理 要达到的目标
1. 提高企业运行的可靠性 2. 减低维护工作量和成本 3. 尽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基础资料整理 基本框架定义
预留备件,工具 领用备件,工具
扣减库存量 补充库存量
制定维护计划 下达维护工作单
RCM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管理
1. 定义所有需要维护的资产 2. 维护所有需要维护的资产 3. 管理所有需要维护的资产
维护管理的思想
CMMS - 计算机化的维护管理系统
Computerize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System
R C M -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管理
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
维护管理的问题如何解决
要清楚地知道
1. 维护什么 2. 何时维护 3. 怎么维护 4. 用何维护
维护管理的思想
CMMS - 计算机化的维护管理系统
Computerize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System
R C M -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管理
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
E A M - 企业资产维护管理 E A M nterprise sset aintenance
CMMS 计算机化的维护管理系统
控制信息流
计划调度
工作信息流
库存管理
设备维护
物流 备件采购
核算信息流
财务成本
CMMS 计算机化的维护管理系统 要达到的目标
1. 定义管理规则/组织/职责 2. 运用工具进行规范化管理 3. 在部门之间进行信息共享
E A M - 企业资产维护管理 E A M nterprise sset aintenance
维护管理的思想
CMMS
RCM
EAM
1. 定义所有需要维护的资产 2. 维护所有需要维护的资产 3. 管理所有需要维护的资产
1. 提高企业运行的可靠性 2. 减低维护工作量和成本 3. 尽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RCM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管理
前提 优点 缺点 适用
周期性维护(计划维护) 预防性维护(状态维护)
设定平均的生命周期
获得状态信息
可以做中远期计划 管理相对简单 监控工作量小
可靠性高 不浪费生命期 维护工作量小
可靠性不高 浪费生命期 维护工作量大
无法做中远期计划 管理相对复杂 监控工作量大
维修时间 <= P-F间隔
维护管理的思想
CMMS - 计算机化的维护管理系统
Computerize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System
R C M -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管理
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
E A M - 企业资产维护管理 E A M nterprise sset aintenance
1. 定义管理规则/组织/职责 2. 运用工具进行规范化管理 3. 在部门之间进行信息共享
可靠 运行 阶段
规定的水平线
P-F间隔
潜在 故障 生成 P
功能 故障 生成
F 时间/条件/方法
RCM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管理
可用性
安全性 故障率最低
可靠性
平均无故障时间最长
维护工作量最小
政府和行业规范 综合成本最低 延长使用寿命
降低理
. 分析什么是“可靠性” . 分析故障率曲线类型 . 分析P-F间隔 . 分析恢复性维修的时间方法 . 分析故障原因 . 决定采取策略 . 提高可靠性
维护设备
申请采购 下达采购单 采购单接收
汇报维护情况 故障记录分析
成本记录分析
EAM 企业资产维护管理
供应商
采购 供应
产品 生产 车间 生产 设计 计划 调度 制造
产品 销售
客户
企业 资产
企业 资产
企业资产
EAM 企业资产维护管理
移动 物品
设施 厂房
设备
工具 设备
EA
场地
企业的资产 环境
EAM 企业资产维护管理 要达到的目标
故障率
增加早期故障
增加耗损故障 规定故障率
计划维修周期
使用时间
设备周期性计划维修
故障率
增加早期故障
增加耗损故障 规定故障率
浪费有效寿命
计划维修周期
使用时间
常见的设备故障曲线
N = 4%
B = 5%
D = 14%
A = 2% C = 7% E = 68%
设备故障时的性能下降曲线
设备 性能 功能 状态
RCM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管理
紧急性维修 - 没有计划, 优先级最高 计划性检测 - 按照一定的计划进行状态检测
巡检, 定检 计划性维护 - 按照一定的计划进行维护
计划分解, 计划组合 预测性维护 - 根据事先假定的生命周期安排维护
大修/翻修, 中修, 小修/检修 经常被称为“周期性维护”
预防性维护 - 根据设备的状态情况, 以可靠性为中心 制定维护计划, 安排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