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式学试题标准答案

合集下载

曲式常识 【0832】答案

曲式常识 【0832】答案
的复乐段实际上非常罕见,因此,通常所谓的复乐段,也即指二重复乐段。
二、简答题(每题7.5分,自选其中两题作答,共15分,多答不另计分)
1、简述维也纳成熟时期回旋曲结构特点
答:第一、乐思材料的多样化: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作曲家们通过自己长期艺术实践以及对古回旋曲式的改造,逐步完善了主题的曲式结构,使其由过去的单一形象(内容)、单一调性、单一结构(乐段),发展到音乐内容更为丰富、表现力更强、结构更为完满的单二部曲式或单三部曲式结构。充分利用各大部分(主题或插部)自身乐思的不同发展阶段,更为深入地挖掘、拓展音乐内在的表现力。在注重各个插部与主题的乐思对比的同时,也加强插部之间不同乐思的对比。
2、稳定型陈述
答:1)乐思材料较为单纯、统一、完整。
2)调性与和声较单纯、明确、虽也可能包含离调或转调,但通常总是以一个主要调性的确立为中心。
3)结构较为规整、匀称。
3、三部性原则
答:三部性原则:三部性原则是在呼应原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部性结构就是在遥相呼应的两部分之间,插入一个中间部分。
4、乐节
第二、调性和声的复杂化:为了加大主题与各插部之间的对比力度,在各插部分别使用不同的乐思材料,形成音乐性格、情绪、甚至体裁上的对比,加上调性、和声方面的变化,使音乐表达的内容愈更丰富。
第三、搭配关系的规范化:一是结构的搭配关系,即叠部(主要的音乐主题)与插部结构比例关系的平衡;二是对乐曲组成部分的数量有所限制,即严格按A—B—A—C—A五个部分的格式进行写作。
2、何谓三段曲式的动力再现
答:指再现时有较大变化的再现,可以在调式、调性、和声方面表现出某些动态的不稳定发展因素,常采用结构的分裂、模进、出新等写作手法,导致结构规模的扩大等结构现象。
3、装饰变奏

曲式分析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曲式分析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曲式分析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曲式分析中常见的曲式结构?A. 单一主题B. 双主题C. 三部曲式D. 四部曲式答案:C2. 曲式分析中的“主题”指的是什么?A. 音乐作品中的重复旋律B. 音乐作品中的歌词C. 音乐作品中的和声D. 音乐作品中的调性答案:A3. 以下哪个术语是用于描述曲式中的重复部分?A. 变奏B. 再现C. 展开D. 过渡答案:B4. 在曲式分析中,"B"部分通常指的是什么?A. 第一个主题B. 第二个主题C. 结尾部分D. 过渡部分答案:B5. 以下哪个术语表示音乐作品的结束?A. CodaB. RecapitulationC. ExpositionD. Development答案:A6. 曲式分析中的“对位”是指什么?A. 两个或多个旋律线同时进行B. 音乐作品的和声分析C. 音乐作品的节奏分析D. 音乐作品的调性分析答案:A7. 以下哪个术语表示音乐作品的开始部分?A. CodaB. RecapitulationC. ExpositionD. Development答案:C8. 曲式分析中的“再现部”通常出现在哪个部分之后?A. 引子B. 展开部C. 再现部D. 结尾答案:B9. 以下哪个术语表示音乐作品的中间部分?A. ExpositionB. DevelopmentC. RecapitulationD. Coda答案:B10. 曲式分析中的“主题与变奏”结构通常包含几个主题?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三部体曲式(ABA)的基本结构。

答案:三部体曲式(也称为三部曲式或三段体)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A、B、A。

A部分是主题的陈述,B部分是对比主题或新主题的陈述,最后A部分再次出现,通常与第一部分相同或略有变化。

2. 请解释“奏鸣曲式”的基本特点。

曲式分析考研的真题和答案

曲式分析考研的真题和答案

曲式分析考研的真题和答案曲式分析是音乐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涉及到对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和组织方式的深入研究。

考研中的曲式分析题目通常要求考生对给定的音乐作品进行结构上的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解释和论证。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曲式分析考研真题及答案。

真题:请分析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曲式结构,并说明其特点。

答案:开头: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是一首著名的钢琴奏鸣曲,其正式名称为《C#小调钢琴奏鸣曲》Op.27 No.2。

这一乐章以其宁静而深沉的旋律著称,是贝多芬早期作品中的杰作之一。

主体:1. 曲式结构:该乐章采用的是一种变奏曲式,即主题与变奏的形式。

主题首先出现,随后是一系列的变奏,每个变奏都对主题进行不同程度的变化和发展。

2. 主题特点:主题以三连音的节奏型开始,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主题的旋律线条流畅,和声简洁,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3. 变奏一:第一个变奏在保持原有主题旋律的基础上,通过增加装饰音和变化节奏,使得音乐更加丰富和动感。

4. 变奏二:第二个变奏进一步发展了主题,通过改变和声和节奏,以及引入新的音型,使得音乐更加复杂和深邃。

5. 变奏三:最后一个变奏是对前两个变奏的总结和升华,它在保持主题旋律的同时,通过更加大胆的和声变化和节奏处理,将音乐推向高潮。

结尾:贝多芬在《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中巧妙地运用了变奏曲式,使得整个乐章既有统一性,又充满变化和发展。

这种曲式结构不仅展示了贝多芬对音乐形式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在音乐创作上的创新精神。

请注意,以上内容是一个模拟的真题和答案,实际的考研题目和答案可能会有所不同。

考生在准备考研时应参考历年真题和专业教材,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练习。

曲式与作品分析考试题参考答案

曲式与作品分析考试题参考答案

曲式与作品分析考试题参考答案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音乐学院《曲式与作品分析》考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在一首乐曲或一个音乐段落中,能体现该乐曲或段落的基本性格面貌的乐思,称之为(主题)。

2. 一首乐曲中的某个结构单位,如果用它自身的主要调性的主功能来完全终止,那么该结构单位称为(收拢性结构)。

3.乐段的内部结构可以细分为(乐句)、(乐节)、(乐汇)。

4. 乐段最后落于主调的属和弦,以和声的半终止结束,称之为(开放乐段)。

5. 段落之间还可能形成尾首重叠的关系,称为(侵入终止)。

6.音乐作品的结构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的要素包括:(旋律)(和声)(织体)(调式调性).7.乐段的调性结构可分为(单一调性)和(转调)的结构二、名词解释(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复乐段复乐段是一种特殊的结构。

复乐段的“复”,为重复或复合的意思。

它既是一个量的概念,即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分量,又是一个质的概念,即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内容为重复关系。

复乐段以其包含乐段数量的差别,可分别称之为二重复乐段、三重复乐段等。

但三重及三重以上的复乐段实际上非常罕见,因此,通常所谓的复乐段,也即指二重复乐段。

2.三部性原则三部性原则是在呼应原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三部性结构就是在遥相呼应的两部分之间,插入一个中间部分。

三部性原则在音乐中的具体体现,可用图式:A-B-A来表示,即主题(呈式)——离题(对比或引伸展开)——返题(主题再现)。

三部性原则的核心是再现,因而也可以称之为再现原则三、简答题(共四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音乐的非稳定性陈述语言有哪些特征答:音乐的非稳定性陈述语言有以下几个特征:(1)乐思材料比较片段化、零碎化。

(2)调性与和声呈不稳定功能。

这种不稳定功能的最基本的体现是避免全曲的主要调性而在从属调性上进行。

曲式基础_四川音乐学院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曲式基础_四川音乐学院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曲式基础_四川音乐学院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乐段补充部分的素材一般来源于乐段的基本部分。

答案:正确2.转调乐段也可以开放结束。

答案:正确3.乐段的重复不会改变乐段本身的结构类型。

答案:正确4.乐段的补充一般都在主调上进行。

答案:错误5.乐段也可以不结束在全终止上。

答案:正确6.乐段内部一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乐句。

答案:正确7.乐段可以是完整作品的曲式结构,也可以是更大型作品的一个次级结构。

答案:正确8.对比乐段是指两乐句乐段的旋律不同头。

答案:正确9.无再现单二部曲式第一段可以为三乐句结构。

答案:正确10.无再现单二部曲式的第一段一般为双数乐句的乐段。

答案:错误11.无再现单二部曲式的第二段也可以有再现的乐句。

答案:错误12.单三第一乐段可以采用各种类型的乐段结构。

答案:正确13.单三中部一般不会短于第一部分。

答案:正确14.单三中部一般分为发展中部、对比中部于综合性中部三种类型。

答案:正确15.单三中部结束前常出现“属准备”现象。

答案:正确16.单三再现部分为原样再现与变化在想两种类型。

答案:正确17.单三动力化再现属于变化再现。

答案:正确18.a+b+a1是具有再现特点的三乐句乐段。

答案:正确19.在古典音乐中,呈示性的转调乐段一般转向属方向的调性。

答案:正确20.d小调的关系大调是F大调答案:正确21.C大调的属调是G大调答案:正确22.并列的单三部曲式的第三部分一般还是要结束于单三开始的调性。

答案:正确23.在两乐句乐段中,第二句比第一句短,叫做缩减乐段。

答案:正确24.复乐段的后半部分与前半部分在素材上形成同头的关系。

答案:正确25.扩展乐段一般是指在平行乐段的基础上,后句比前句长而形成的结构。

答案:正确26.复乐段至少应该有4个乐句答案:正确27.两乐句的乐段中,每一乐句的小节数为6,这也是方整性乐段。

答案:错误28.五句或五句以上的乐段一般称为多乐句乐段答案:正确29.b小调是#F大调的小下属调。

曲式与作品分析考试题参考答案复习进程

曲式与作品分析考试题参考答案复习进程

音乐学院《曲式与作品分析》考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在一首乐曲或一个音乐段落中,能体现该乐曲或段落的基本性格面貌的乐思,称之为(主题)。

2. 一首乐曲中的某个结构单位,如果用它自身的主要调性的主功能来完全终止,那么该结构单位称为(收拢性结构)。

3.乐段的内部结构可以细分为(乐句)、(乐节)、(乐汇)。

4. 乐段最后落于主调的属和弦,以和声的半终止结束,称之为(开放乐段)。

5. 段落之间还可能形成尾首重叠的关系,称为(侵入终止)。

6.音乐作品的结构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的要素包括:(旋律)(和声)(织体)(调式调性).7.乐段的调性结构可分为(单一调性)和(转调)的结构二、名词解释(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复乐段复乐段是一种特殊的结构。

复乐段的“复”,为重复或复合的意思。

它既是一个量的概念,即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分量,又是一个质的概念,即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内容为重复关系。

复乐段以其包含乐段数量的差别,可分别称之为二重复乐段、三重复乐段等。

但三重及三重以上的复乐段实际上非常罕见,因此,通常所谓的复乐段,也即指二重复乐段。

2.三部性原则三部性原则是在呼应原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三部性结构就是在遥相呼应的两部分之间,插入一个中间部分。

三部性原则在音乐中的具体体现,可用图式:A-B-A来表示,即主题(呈式)——离题(对比或引伸展开)——返题(主题再现)。

三部性原则的核心是再现,因而也可以称之为再现原则三、简答题(共四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音乐的非稳定性陈述语言有哪些特征?答:音乐的非稳定性陈述语言有以下几个特征:(1)乐思材料比较片段化、零碎化。

(2)调性与和声呈不稳定功能。

这种不稳定功能的最基本的体现是避免全曲的主要调性而在从属调性上进行。

调性与和声的不稳定功能的进一步强化则体现为不确立一个明确的调性为目标,避免主和弦或避免完全终止式,不在一个调性上作较长的停留,较多使用不协和和弦等等。

教资曲式分析题

教资曲式分析题

教资曲式分析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括号中填上正确答案。

1、多声部音乐领域包括()和复调。

2、比例分析法是指“对称性”分析法和()分析法。

3、和声张力的强弱是指和声()的大小。

4、调性的本质在于对()的肯定。

5、当代音乐理论普遍认为,音乐“首先是时间和时间的划分组成的”,音乐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东西就是()。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中心对称”;
2、主题的“特征”;
3、织体;
4、旋律;
5、曲式。

三、请说出以下作品的作曲家(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魔鬼凯旋进行曲》
2、《黄河颂》
3、《侏儒》
4、《为什么》
5、《第三交响曲》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在主题形象分析中,概括性主题可分为哪三种?
3、决定音色的因素有哪些?
4、“主题分析”和“曲式分析”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什么?
5、关于节奏意义的三种不同认识是什么?
五、论述题(本大题20分)
为什么说和声是音乐分析者最熟悉最依赖的因素?。

曲式分析考试题型及答案

曲式分析考试题型及答案

曲式分析考试题型及答案一、选择题1. 曲式分析中,以下哪个术语表示一个完整的音乐段落?A. 乐句B. 乐节C. 乐段D. 乐章答案:C2. 古典奏鸣曲式的第二主题通常出现在哪个调性上?A. 主调B. 属调C. 次属调D. 相对调答案:D3. 在曲式分析中,“三部性曲式”的英文缩写是什么?A. ABAB. A-B-AC. Ternary formD. Binary form答案:C4. 以下哪个作曲家不是古典时期的代表人物?A. 巴赫B. 海顿C. 莫扎特D. 贝多芬答案:A5. 以下哪个术语表示音乐材料的重复?A. 模进B. 变奏C. 重复D. 对比答案:C二、填空题1. 在曲式分析中,一个完整的音乐作品通常由多个______构成。

答案:乐段2. 奏鸣曲式中,______部分是展开部和再现部之间的过渡。

答案:连接部3. 在二部曲式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通常有一个______部分。

答案:中段4. 回旋曲式的结构可以表示为______。

答案:A-B-A-C-A5. 变奏曲式的特点是在______的基础上进行变化。

答案:主题三、简答题1. 请简述奏鸣曲式的基本结构。

答案:奏鸣曲式的基本结构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

呈示部中,主题和副题分别在主调及其属调上陈述;展开部中,主题和副题的材料被发展和变形;再现部则是呈示部的再现,但副题通常回到主调上。

2. 什么是主题和副题,它们在奏鸣曲式中扮演什么角色?答案:主题是奏鸣曲式中的主要音乐材料,通常在呈示部的开始部分出现。

副题则是与主题形成对比的第二音乐材料,通常在主题之后出现。

在奏鸣曲式中,主题和副题共同构成了作品的基本框架,并在展开部和再现部中被进一步发展和变化。

3. 什么是回旋曲式,它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答案:回旋曲式是一种曲式结构,其特点是一个主要的主题(A)多次出现,每次出现之间插入不同的对比部分(B、C等)。

基本结构可以表示为A-B-A-C-A等,其中A是主要主题,B、C等是对比部分。

曲式与作品分析考试题参考答案

曲式与作品分析考试题参考答案

音乐学院《曲式与作品分析》考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在一首乐曲或一个音乐段落中,能体现该乐曲或段落的基本性格面貌的乐思,称之为(主题)。

2. 一首乐曲中的某个结构单位,如果用它自身的主要调性的主功能来完全终止,那么该结构单位称为(收拢性结构)。

3.乐段的内部结构可以细分为(乐句)、(乐节)、(乐汇)。

4. 乐段最后落于主调的属和弦,以和声的半终止结束,称之为(开放乐段)。

5. 段落之间还可能形成尾首重叠的关系,称为(侵入终止)。

6.音乐作品的结构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的要素包括:(旋律)(和声)(织体)(调式调性).7.乐段的调性结构可分为(单一调性)和(转调)的结构二、名词解释(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复乐段复乐段是一种特殊的结构。

复乐段的“复”,为重复或复合的意思。

它既是一个量的概念,即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分量,又是一个质的概念,即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内容为重复关系。

复乐段以其包含乐段数量的差别,可分别称之为二重复乐段、三重复乐段等。

但三重及三重以上的复乐段实际上非常罕见,因此,通常所谓的复乐段,也即指二重复乐段。

2. 三部性原则三部性原则是在呼应原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三部性结构就是在遥相呼应的两部分之间,插入一个中间部分。

三部性原则在音乐中的具体体现,可用图式:A-B-A来表示,即主题(呈式)——离题(对比或引伸展开)——返题(主题再现)。

三部性原则的核心是再现,因而也可以称之为再现原则三、简答题(共四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音乐的非稳定性陈述语言有哪些特征?答:音乐的非稳定性陈述语言有以下几个特征:(1)乐思材料比较片段化、零碎化。

(2)调性与和声呈不稳定功能。

这种不稳定功能的最基本的体现是避免全曲的主要调性而在从属调性上进行。

调性与和声的不稳定功能的进一步强化则体现为不确立一个明确的调性为目标,避免主和弦或避免完全终止式,不在一个调性上作较长的停留,较多使用不协和和弦等等。

【西大2017版】[0832]《曲式常识》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西大2017版】[0832]《曲式常识》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832]《曲式常识》第一次[判断题]1、一部曲式常由乐段构成。

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2、乐段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乐句。

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4、两乐句平行乐段可由不同材料构成。

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3、用不同调式布局的乐段称为单一调性乐段。

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5、非方整乐段通常由奇数乐句构成。

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6、在完全终止后,又出现一片段,此片段常称为扩充。

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7、三部性结构原则用英文字母表达为A―B―A。

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8、用原调完全终止的段落称为收拢性段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9、在乐曲中,主题的呈示、展开及再现均属于呈示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

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10、如果首部是一个大于乐段的结构,即使中部与再现部出现缩减,其全曲的整体结构仍为复三部曲式。

参考答案:正确第二次[单选题]10、作为终曲乐章的奏鸣曲式几乎全部使用A:五声调式B:弗里几亚调式C:小调式D:大调式参考答案:D[单选题]9、奏鸣回旋曲区别于其他曲式的重要标志是A:主部结束后结束在主调完全终止上B:副部结束后结束在主调半终止上C:副部结束后主部在主调上的再现D:主部与副部调性统一,副部调性回归到主调上参考答案:C[单选题]8、音乐作品曲式结构的基本原则主要有A:并列、再现、呼应、回旋、变奏B:再现、呼应、奏鸣、变奏、回旋C:并列、再现、变奏、回旋、奏鸣D:并列、呼应、变奏、回旋、奏参考答案:C[单选题]7、规范化曲式常可分为A:9种B:8种C:6种D:7种参考答案:B[单选题]6、乐段的内部结构有时还可以细分为A:乐句、乐汇和动机B:乐节、乐汇和乐句C:乐汇、动机和乐节D:乐句、动机和乐节参考答案:B[单选题]5、调性布局公式为A:T—D—S—TB:T—S—D—TC:T—T—S—DD:S—D—T—T参考答案:A[单选题]4、起承转合结构为A:a b c dB:a b c c1C:a a1 b a1D:a a b b1参考答案:A[单选题]3、三部性结构常表现出()的格局A:a a1 a2B:a b cC:a b aD:a b b参考答案:C[单选题]2、再现单二部曲式的结构为A:a b b b1B:a b b cC:a b c bD:a b c d参考答案:C[单选题]1、常见二重平行复乐段结构为A:aabbB:abcdC:abbcD:abac参考答案:D第三次[多选题]10、和声结构的收拢性是指(),开放性是指()。

曲式学基础题集

曲式学基础题集

曲式学基础题集一.选择题1.曲式(Form,musical)指的是什么?A. 音乐的音色变化B. 乐曲的结构形式C. 演奏乐器的技巧D. 音乐的情感表达答案:B2.以下哪一项不是曲式的基本原则?A. 对比B. 展开C. 重复D. 跳跃答案:D3.“方整性的乐段”通常由几个乐句组成,且每个乐句有几小节?A. 一个乐句,四小节B. 两个乐句,四小节C. 三个乐句,八小节D. 四个乐句,十六小节答案:B4.哪种曲式是由一个乐段构成的?A. 一部曲式B. 二部曲式C. 三部曲式D. 变奏曲式答案:A5.将某一主题,运用各种方法变化奏出新乐段的乐曲形式称为?A. 变奏曲B. 回旋曲C. 奏鸣曲D. 圆舞曲答案:A6.奏鸣曲式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A. 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B. 引子、中部、尾声C. 叠部、插部D. 动机、副动机答案:A7.下列哪个不是传统音乐分类中的小型曲式?A. 一部曲式B. 二部曲式C. 回旋曲式D. 三部曲式答案:C8.“再现部”在奏鸣曲式中主要起什么作用?A. 展示新主题B. 发展主题C. 重复呈示部内容D. 结束全曲答案:C9.下列哪项不是曲式附属部分?A. 引子B. 展开部C. 问奏D. 尾声答案:B10.“起承转合”原则在曲式中主要体现什么?A. 主题的对比B. 结构的平衡C. 情绪的起伏D. 旋律的变奏答案:B11.哪种曲式需要包含五个以上的相对独立部分?A. 变奏曲式B. 奏鸣曲式C. 回旋曲式D. 一部曲式答案:C12.哪种曲式强调三部性结构?A. 奏鸣曲式B. 变奏曲式C. 回旋曲式D. 一部曲式答案:A13.下列哪个不是音乐结构的陈述类型?A. 稳定的陈述类型B. 展开型C. 过渡型D. 跳跃型答案:D14.“乐段”通常由什么构成?A. 动机B. 乐句C. 乐节D. 乐汇答案:B15.哪种曲式具有循环和交替性组合特点?A. 奏鸣曲式B. 变奏曲式C. 回旋曲式D. 一部曲式答案:C16.“乐段”内部结构可划分为哪些结构部件?A. 乐句、乐节、乐汇B. 动机、副动机C. 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D. 叠部、插部答案:A17.下列哪个是复三部曲式的另一种称呼?A. 三段式B. 回旋曲式C. 奏鸣曲式D. 变奏曲式答案:A18.“收拢性结构”指的是什么?A. 用主调性和声终止的结构B. 用不稳定功能终止的结构C. 展开部中的结构D. 尾声的结构答案:A19.下列哪个不是曲式发展的基本原则?A. 照应原则B. 展开原则C. 跳跃原则D. 奏鸣原则答案:C20.“复三部曲式”的中部主要起什么作用?A. 重复主题B. 发展主题C. 引入新主题D. 结束全曲答案:B21.奏鸣曲式中最典型的结构由哪几个部分组成?A. 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B. 呈示部、发展部、对比部、再现部C. 动机、副动机、展开、回归D. 叠部、插部、过渡、尾声答案:A22.奏鸣曲式中,哪个部分用于展示主要和次要主题?A. 展开部B. 呈示部C. 再现部D. 尾声答案:B23.奏鸣曲式的“展开部”主要目的是什么?A. 重复呈示部的主题B. 引入新的主题C. 发展呈示部中的主题材料D. 结束整个奏鸣曲式答案:C24.奏鸣曲式中的“调性布局”通常遵循什么原则?A. 主调-属调-主调B. 主调-下属调-主调C. 主调-属调-下属调-主调D. 任意调性转换答案:C25.下列哪一项不是奏鸣曲式“呈示部”中的典型结构?A. 主部B. 副部C. 展开部D. 连接部答案:C26.奏鸣曲式中,“再现部”与“呈示部”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主题顺序颠倒B. 调性变化C. 省略了某些部分D. 增加了新的主题答案:B27.在奏鸣曲式中,如果副部主题出现在主部的属调上,这被称为什么?A. 调性统一B. 调性对比C. 属调呈示D. 调性模进答案:B28.下列哪种情况在奏鸣曲式中较为罕见?A. 展开部包含大量技术性的模进B. 呈示部直接连接到再现部,无展开部C. 尾声部分长且复杂D. 呈示部中的主部与副部主题形成鲜明对比答案:B29.奏鸣曲式的“连接部”主要作用是什么?A. 引入副部主题B. 重复主部主题C. 展开主题材料D. 结束呈示部答案:A30.哪种奏鸣曲式可能不包含完整的“展开部”?A. 古典奏鸣曲式B. 浪漫奏鸣曲式C. 微型奏鸣曲式D. 巴洛克奏鸣曲式答案:C31.奏鸣曲式中的“尾声”通常具有什么功能?A. 引入新主题B. 重复主部主题C. 总结全曲,加强终止感D. 展开主题材料答案:C32.下列哪种奏鸣曲式特征体现了浪漫时期的风格?A. 严格的调性布局B. 宏大的展开部C. 简短的连接部D. 统一的节奏模式答案:B33.奏鸣曲式中,如果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在性格上形成鲜明对比,这体现了什么原则?A. 调性对比B. 主题对比C. 结构对比D. 节奏对比答案:B34.哪种类型的奏鸣曲式常见于室内乐作品?A. 微型奏鸣曲式B. 交响奏鸣曲式C. 钢琴奏鸣曲式D. 弦乐四重奏奏鸣曲式答案:D35.奏鸣曲式中的“调性回归”通常发生在哪个部分?A. 呈示部B. 展开部C. 再现部D. 尾声答案:C36.下列哪项不是奏鸣曲式中的典型特征?A. 主题的对比与统一B. 调性的布局与发展C. 固定的节奏模式D. 结构的清晰与平衡答案:C37.奏鸣曲式中的“插部”通常出现在哪种类型的奏鸣曲式中?A. 交响奏鸣曲式B. 微型奏鸣曲式C. 回旋奏鸣曲式D. 室内乐奏鸣曲式答案:C(注意:传统奏鸣曲式中不直接称为“插部”,但此处为了题目需要而设定)38.哪种奏鸣曲式在古典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完善?A. 巴洛克奏鸣曲式B. 古典奏鸣曲式C. 浪漫奏鸣曲式D. 现代奏鸣曲式答案:B39.奏鸣曲式中,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之间的关系通常是什么?A. 完全相同B. 严格模仿C. 对比与联系D. 相互独立答案:C40.下列哪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奏鸣曲式的“展开部”中?A. 主题的完整重复B. 新主题的引入C. 调性的频繁转换D. 以上都是可能情况答案:D(但严格来说,A选项较少见,主要强调C和D)41.回旋曲式中最基本和标志性的结构是什么?A. A-B-A-C-AB. A-B-A-C-DC. A-B-A-B-AD. A-B-C-D-E答案:A42.回旋曲式中,“A”部分通常代表什么?A. 主部B. 插部C. 过渡段D. 尾声答案:A43.在回旋曲式中,哪个部分可以多次出现,并作为结构的核心?A. 主部B. 插部C. 过渡段D. 尾声答案:A44.下列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回旋曲式中插部(B、C、D等)的功能?A. 重复主部主题B. 引入新的主题材料C. 结束整个曲式D. 巩固调性答案:B45.回旋曲式中的插部数量是固定的吗?A. 是,总是三个B. 是,但可以是两个或更多C. 不是,根据作品需要而定D. 总是两个答案:C46.下列哪种情况在回旋曲式中较为常见?A. 插部之间调性保持一致B. 插部在主部的下属调上出现C. 插部在主部的属调或关系调上出现D. 插部不使用调性对比答案:C47.回旋曲式中的过渡段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引入插部B. 重复主部C. 巩固调性D. 结束曲式答案:A48.下列哪种作品类型常采用回旋曲式?A. 交响曲B. 奏鸣曲C. 舞曲D. 协奏曲答案:C(但需注意,回旋曲式也出现在其他类型作品中,如管弦乐、室内乐等)49.回旋曲式中,尾声部分通常具有什么功能?A. 引入新的主题B. 重复主部主题C. 总结全曲,加强终止感D. 展开主题材料答案:C50.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回旋曲式的典型特征?A. 主部的多次再现B. 插部的对比与多样性C. 固定的节奏模式D. 结构的循环性答案:C51.在回旋曲式中,如果插部在主部的属调上呈现,这通常如何影响整体结构?A. 增加调性对比B. 减弱结构清晰度C. 无需调性对比D. 使结构更加复杂答案:A52.下列哪种回旋曲式变体在古典音乐中较为少见?A. 回旋奏鸣曲式B. 双重回旋曲式C. 严格回旋曲式D. 自由回旋曲式(在特定历史时期或风格中)答案:D(注意:这取决于具体的历史时期和风格)53.回旋曲式中,主部与插部之间的调性关系通常如何设计?A. 完全相同B. 严格对比C. 根据需要灵活设计D. 总是属调关系答案:C54.下列哪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回旋曲式的展开性插部中?A. 主题的完整重复B. 主题的展开变形C. 固定的节奏模式D. 无需与主部形成对比答案:B55.回旋曲式中的尾声部分是否必须出现?A. 是,所有回旋曲式都有尾声B. 不是,根据作品需要而定C. 总是很短小D. 必须包含新的主题材料答案:B56.下列哪种回旋曲式变体在巴洛克时期较为常见?A. 古典回旋曲式B. 浪漫回旋曲式C. 巴洛克回旋曲式(如古组曲中的舞曲)D. 现代自由回旋曲式答案:C57.回旋曲式中,插部的数量对整体结构有何影响?A. 插部越多,结构越复杂B. 插部数量固定,不影响结构C. 插部越少,结构越清晰D. 插部数量与结构清晰度无关答案:A(但需注意,适量和恰当的插部也能增强结构的多样性)58.下列哪种作品采用了回旋曲式作为其结构基础?A.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B. 莫扎特的《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第二乐章C. 肖邦的《降E大调夜曲》D. 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答案:B(这是一个例子,实际答案可能因作品而异)59.回旋曲式中,过渡段与插部之间的关系如何?A. 过渡段总是直接连接到插部B. 过渡段与插部在材料上完全相同C. 过渡段可能包含对插部的预示D. 过渡段与插部在调性上必须一致答案:C60.下列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回旋曲式在大型音乐作品中的作用?A. 总是作为独立乐章出现B. 仅用于舞曲和轻音乐作品C. 可以作为大型音乐作品中的一个乐章,也可独立存在D. 总是作为作品的开头部分答案:C二、简答题1. 题目:什么是曲式?答案:曲式(Form, musical)是指乐曲的结构形式,是音乐在时间延续上的组织方式,通过不同的段落和规律性形成的结构框架。

智慧树知到答案 曲式基础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答案 曲式基础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1、判断题:4小节的乐句中,2+2的片段为乐节+乐节。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2、判断题:动机是音乐的素材概念,它和乐汇不能等同。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3、判断题:小节数为1+1+1+3的片段,构成的结构组合方式为分解结构组合。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4、判断题:方整性结构的判断依据主要是看乐段的长度。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5、判断题:转调乐段也可以开放结束。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6、判断题:乐段很少一气呵成,一般内部都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

选项:A:错答案: 【对】7、判断题:音乐的发展以某个素材为基础,该素材即为动机。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8、判断题:小节数为2+2+2的片段构成的结构组合方式为分解结构组合。

选项:A:错B:对答案: 【错】9、判断题:两乐句小节数为6+6组成,形成方整性结构。

选项:A:错B:对答案: 【错】10、判断题:乐段结束可以没有全封闭的终止。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第二章单元测试1、判断题:单二部曲式可以整首乐曲保持在主调上。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2、判断题:无再现单二部曲式的第一段可用三乐句乐段写成。

()选项:A:对答案: 【对】3、判断题:无再现单二部曲式两段可能不一样长。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4、判断题:有再现单二部曲式中段的长度不会和第一段一样长。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5、判断题:有再现单二部曲式再现段的长度不会和第一段一样长。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6、判断题:由两个乐段构成的曲式称为单二部曲式。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7、判断题:根据第二段写法的不同分为有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和无再现的单二部曲式两种类型。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8、判断题:有再现单二部曲式第一部分常采用方整性的两乐句乐段结构。

曲式分析考研的真题及答案

曲式分析考研的真题及答案

曲式分析考研的真题及答案曲式分析是音乐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涉及到对音乐作品结构的分析与理解。

考研中,曲式分析的真题通常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并分析不同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如二部曲式、三部曲式、变奏曲式等。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真题及答案示例。

真题一:请分析以下乐段的曲式结构,并说明其特点。

答案:该乐段采用的是二部曲式结构。

二部曲式通常由两个对比鲜明的主题组成,每个主题都由一个或多个乐句构成。

在这段音乐中,第一部分(A段)以柔和的旋律开始,通常在主调上进行,而第二部分(B段)则在调性上有所变化,旋律更为活泼。

A段和B段之间的对比,不仅体现在旋律上,还可能体现在和声、节奏和动态等方面。

A段在乐段的最后可能会有一个明确的终止,而B段则可能以一个半终止或开放性结尾结束,为可能的再现部分做准备。

真题二:分析以下乐段的变奏曲式,并指出每个变奏的特点。

答案:变奏曲式是一种以主题为基础,通过变化主题的某些元素(如旋律、和声、节奏等)来创造不同变奏的音乐形式。

在这段音乐中,我们可以看到主题在不同变奏中的变化。

第一个变奏可能在旋律上保持了原主题的轮廓,但在和声或节奏上有所创新。

第二个变奏可能会改变旋律的某些部分,同时在配器上引入新的乐器,为音乐增加色彩。

接下来的变奏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主题,甚至引入新的动机,使得每个变奏都具有独特的个性。

在分析时,考生需要指出每个变奏中的变化,并解释这些变化如何影响整体的音乐效果。

真题三:请根据以下音乐片段,判断其曲式结构,并给出理由。

答案:这段音乐采用的是回旋曲式结构。

回旋曲式是一种由一个主题(称为“回旋主题”)和几个不同主题(称为“插段”)交替出现构成的音乐形式。

在这段音乐中,我们可以看到回旋主题在不同插段之间反复出现,每次出现时都可能在旋律、和声或节奏上有所变化。

插段则提供了与回旋主题形成对比的元素,它们在音乐中起到连接和推动作用。

考生在分析时,需要识别出回旋主题和插段,并说明它们在音乐中的功能和作用。

曲式分析试题及答案

曲式分析试题及答案

音乐学院《曲式与作品分析》考试题(a卷)参考答案(2008.12.29)考试说明:将前三大题答案统一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将试卷与考题一并上交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音乐作品的结构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的要素包括:(旋律)(和声)(织体)(调式调性);2. 在一首乐曲或一个音乐段落中,能体现该乐曲或段落的基本性格面貌的乐思,称之为(主题)。

3.构成曲式的最小结构单位是(乐段),4. 一首乐曲中的某个结构单位,如果用它自身的不稳定功能或用转调来终止,则是(开放性结构)。

5.乐段的调性结构可分为(单一调性)和(转调)的结构。

二、名词解释(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复乐段复乐段是一种特殊的结构。

复乐段的“复”,为重复或复合的意思。

它既是一个量的概念,即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分量,又是一个质的概念,即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内容为重复关系。

复乐段以其包含乐段数量的差别,可分别称之为二重复乐段、三重复乐段等。

但三重及三重以上的复乐段实际上非常罕见,因此,通常所谓的复乐段,也即指二重复乐段。

2起承转合原则起承转合原则也是由呼应原则衍生出来的,有时与三部性原则相综合:起、承、转、合这四个阶段,在结构上具有不同的功能:起部——乐思的最初呈示;承部——起部的重复或引伸,巩固起部陈述的内容;转部——引入新材料或展开起承部分所陈述的内容,与起承部分形成对比;合部——向起承部分的内容回归,有时有明显的再现因素,具有结束、总结的功能。

三、简答题(共四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音乐的稳定性陈述语言有哪些特征?答:音乐的稳定性陈述语言表现的特征有以下几点:(1)乐思材料较为单纯、统一、完整。

(2)调性与和声较单纯、明确,虽也可能包含离调或转调,但通常总是以一个主要调性确立为中心。

(3)结构较为规整、匀称2.在多声音乐中,乐段的和声进行具有一定的布局格式,这个布局格式主要指的是什么?。

曲式学试题标准答案

曲式学试题标准答案

曲式学试题标准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40分)。

1、由各种音乐要素所构成的或同或异的音乐事件在一个有起讫的时间过程中按一定的(逻辑)加以分布、组合而成的整体(结构)关系,便是音乐作品的(曲式)。

2、在一首乐曲或一个音乐段落中,能体现该乐曲或段落的基本性格面貌的(乐思),称之为(主题)。

3、曲式的各组成部分中,担负着揭示及展开主要乐思的段落,称为曲式的(基本)部分。

而在其之间或前后出现的段落,称为曲式的(从属)部分,其中包括(引子);(间奏)和(尾声)。

4、一个音乐段落,如果用它的主调性的和声来终止,那么该结构单位称为(收拢)性结构。

相反,如果用不稳定功能或转调来终止,则称为(开放)性结构。

5、曲式发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1.(呼应原则)2.(对比原则)3.(起承转合原则)4.(三部性原则)5.(变奏原则)6.(并列原则)7.(分章组合原则)8.(回旋原则)9.(奏鸣原则)。

6、音乐的陈述类型,最概括可分为(稳定)的陈述类型与(非稳定)的陈述类型两大类;后者又可分为(展开)型与(过渡)型两种类型。

7、乐段的分类通常是1.(以乐段内部乐句的数量)为依据;2.(以乐段内部乐句间的材料的不同组合关系)为依据;3.(以乐段外部的结构形态)为依据;4.(以和声调性的功能逻辑)为依据;5.(以音乐结构陈述功能)为依据;由乐段构成的曲式,称为(一段)曲式。

8、乐段内部结构可划分为(乐句);(乐节)及(乐汇)等结构部件。

9、三段式也称为(单三部)曲式,它依据中段的不同写法主要划分为(引申型);(并置型);(综合型)三种。

10、二段曲式也称为单二部曲式,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中,有再现的二段式的结构图式常见形式为(A(a+b)+B(c+a或b));没有再现的二段式的结构图式常见形式为(A(a+b)+B(c+d))。

11、三部曲式(复三部曲式)的中部主要有(呈示型)和(展开型)两种类型。

12、奏鸣曲式的三个基本部分的表现意义分别是:1.矛盾的(发生)2.矛盾的(发展)3.矛盾的(解决)。

曲式分析试题及答案

曲式分析试题及答案

曲式分析试题及答案1. 请简述曲式分析中“二部曲式”的结构特点。

答案:二部曲式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称为A段,第二部分称为B段。

A段通常包含一个主题或主题群,B段则提供对比。

两个部分通常在调性上保持一致,但B段可以引入新的调性,形成调性对比。

2. 描述“三部曲式”的一般结构。

答案:三部曲式由三个部分组成,通常标记为A-B-A。

A部分是主题的陈述,B部分提供对比,并且经常引入新的调性。

A部分的再现通常回到原调,有时也会对主题进行变化。

3. 在“奏鸣曲式”中,哪些部分是必不可少的?答案:奏鸣曲式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包括:呈示部(Exposition)、发展部(Development)、再现部(Recapitulation)和尾声(Coda)。

呈示部中包含两个主题或主题群,发展部对这些主题进行发展和变化,再现部将主题带回原调,尾声则为整个作品提供结束。

4. 请列举“回旋曲式”的典型结构。

答案:回旋曲式的典型结构通常由一个主题(A)和多个插段(B、C等)交替出现组成。

结构可以表示为A-B-A-C-A等,其中A是主要主题,B、C等是插段,它们提供对比和变化。

5. 在曲式分析中,“主题”和“主题群”有何区别?答案:主题通常指一个单一的旋律或和声结构,它是音乐作品中的一个基本单元。

而主题群则是指一组相互关联的主题,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更大的音乐结构,如奏鸣曲式中的呈示部。

6. 简述“变奏曲式”的特点。

答案:变奏曲式的特点在于对一个基本主题进行一系列的变化,每个变奏都保留了原主题的某些特征,如旋律轮廓、节奏模式或和声结构,同时引入新的元素,如不同的和声、节奏或装饰音。

7. 在曲式分析中,“过渡”和“桥段”有何作用?答案:过渡通常用于连接两个不同的部分,如从A段到B段,它帮助平滑地过渡音乐材料。

桥段则用于连接两个调性不同的部分,它通过和声或旋律的过渡来实现调性的转换。

8. 描述“奏鸣曲式”中的“展开部”的作用。

答案:奏鸣曲式中的展开部是发展部的一部分,它的作用是对呈示部中的主题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和变化,通过各种作曲技巧,如模进、倒影、扩展、缩减等,创造出新的音乐材料和紧张感。

大学曲式分析试题及答案

大学曲式分析试题及答案

大学曲式分析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曲式的分类?A. 单二部曲式B. 单三部曲式C. 复二部曲式D. 以上都是答案:D2. 曲式分析中,哪个术语表示乐曲的开始部分?A. 引子B. 尾声C. 过渡D. 再现答案:A3.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曲式的组成部分?A. 主题B. 副题C. 过渡D. 伴奏答案:D4. 曲式分析中,哪个术语表示乐曲的结束部分?A. 尾声B. 再现C. 过渡D. 引子答案:A5. 以下哪个术语表示乐曲中的对比部分?A. 副题B. 过渡C. 再现D. 引子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曲式分析中,______是指乐曲的主体部分,通常包含主题和副题。

答案:主题群2. 在复三部曲式中,______是指连接两个主题群的部分。

答案:过渡3. 曲式分析中,______是指乐曲中的重复部分,通常在乐曲的开始和结束处出现。

答案:再现4. 曲式分析中,______是指乐曲中的对比主题,通常与主题形成对比。

答案:副题5. 在曲式分析中,______是指乐曲的结尾部分,通常对前面的音乐材料进行总结。

答案:尾声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曲式分析中主题与副题的关系。

答案:在曲式分析中,主题是乐曲的起始部分,通常具有明确的旋律和节奏特征,而副题则是与主题形成对比的部分,它在旋律、节奏或和声上与主题有明显的差异。

主题和副题共同构成了乐曲的基本结构,通过它们的对比和变化,乐曲得以展开和发展。

2. 描述曲式分析中过渡的作用。

答案:过渡在曲式分析中起着连接和过渡的作用,它通常出现在主题和副题之间,或者在乐曲的不同部分之间。

过渡的作用是平滑地引导听众从一个音乐段落过渡到另一个段落,同时也为乐曲的发展和变化提供动力。

过渡部分可以是旋律的延伸,也可以是和声的转换,或者是节奏的变化,其目的是增强乐曲的连贯性和表现力。

四、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 选取一首古典音乐作品,分析其曲式结构,并说明各个部分的功能和特点。

曲式分析试题及答案

曲式分析试题及答案

曲式分析试题及答案1. 请分析以下乐段的曲式结构,并说明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 乐段A:______- 乐段B:______- 过渡段:______- 乐段C:______2. 描述古典奏鸣曲式的结构,并解释其主要组成部分。

- 呈示部:______- 发展部:______- 再现部:______- 尾声:______3. 请解释什么是主题和副题,并给出一个例子。

- 主题:______- 副题:______- 例子:______4. 简述二部曲式和三部曲式的区别。

- 二部曲式:______- 三部曲式:______5. 描述变奏曲式的特点,并给出一个变奏曲的例子。

- 变奏曲式特点:______- 变奏曲例子:______答案1. 乐段A:主题陈述,呈现主要旋律和和声结构。

- 乐段B:对比主题,与A段形成对比,增加音乐的丰富性。

- 过渡段:连接A段和B段,为B段的进入做准备。

- 乐段C:主题再现,通常以变化的形式出现,加强主题印象。

2. 呈示部:展示主题和副题,建立作品的基本框架。

- 发展部:对呈示部的主题和副题进行变化和发展,增加作品的深度。

- 再现部:主题和副题的再次出现,通常在调性上有所变化,以增强作品的统一性。

- 尾声:结束作品,有时包含对主题和副题的总结。

3. 主题:作品的主要旋律,通常在呈示部中首次出现。

- 副题:与主题形成对比的旋律,通常在呈示部中紧随主题之后出现。

- 例子: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中,主题是A小调的和弦,副题是C大调的旋律。

4. 二部曲式:由两个对比的部分组成,通常为A-B结构。

- 三部曲式:由三个部分组成,通常为A-B-A结构,中间部分B可以是新的主题,也可以是对A部分的对比。

5. 变奏曲式特点:在主题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变奏,每个变奏都保持主题的基本特征,但通过不同的和声、节奏或旋律变化来展现。

- 变奏曲例子:巴赫的《平均律键盘曲集》中的许多作品,如C大调前奏曲和赋格曲,就是典型的变奏曲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曲式学试题标准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40分)。

1、由各种音乐要素所构成的或同或异的音乐事件在一个有起讫的时间过程中按一定的(逻辑)加以分布、组合而成的整体(结构)关系,便是音乐作品的(曲式)。

2、在一首乐曲或一个音乐段落中,能体现该乐曲或段落的基本性格面貌的(乐思),称之为(主题)。

3、曲式的各组成部分中,担负着揭示及展开主要乐思的段落,称为曲式的(基本)部分。

而在其之间或前后出现的段落,称为曲式的(从属)部分,其中包括(引子);(间奏)和(尾声)。

4、一个音乐段落,如果用它的主调性的和声来终止,那么该结构单位称为(收拢)性结构。

相反,如果用不稳定功能或转调来终止,则称为(开放)性结构。

5、曲式发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1.(呼应原则)2.(对比原则)3.(起承转合原则)4.(三部性原则)5.(变奏原则)6.(并列原则)7.(分章组合原则)8.(回旋原则)9.(奏鸣原则)。

6、音乐的陈述类型,最概括可分为(稳定)的陈述类型与(非稳定)的陈述类型两大类;后者又可分为(展开)型与(过渡)型两种类型。

7、乐段的分类通常是1.(以乐段内部乐句的数量)为依据;2.(以乐段内部乐句间的材料的不同组合关系)为依据;3.(以乐段外部的结构形态)为依据;4.(以和声调性的功能逻辑)为依据;5.(以音乐结构陈述功能)为依据;由乐段构成的曲式,称为(一段)曲式。

8、乐段内部结构可划分为(乐句);(乐节)及(乐汇)等结构部件。

9、三段式也称为(单三部)曲式,它依据中段的不同写法主要划分为(引申型);(并置型);(综合型)三种。

10、二段曲式也称为单二部曲式,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中,有再现的二段式的结构图式常见形式为(A(a+b)+B(c+a或b));没有再现的二段式的结构图式常见形式为(A(a+b)+B(c+d))。

11、三部曲式(复三部曲式)的中部主要有(呈示型)和(展开型)两种类型。

12、奏鸣曲式的三个基本部分的表现意义分别是:1.矛盾的(发生)2.矛盾的(发展)3.矛盾的(解决)。

二、(每小题6分,共30分)
1、什么是曲式学?
答:研究音乐作品构成统一整体的和各部分的结构规律,以及对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主题和非主题成分的组合及调性布局的系统阐述,称之为曲式学。

2、学习曲式学的意义?
答:其意义在于掌握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曲式结构原则以及历史形成的具有规范意义的各种曲式类型。

3、学习曲式学的目的?
答:其目的在于更深入的掌握音乐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并将所掌握的基本方法用于更为广泛的作品分析和音乐创作的实践中去。

4、什么是奏鸣曲式?
答:奏鸣曲式是一种具有明显的三部性和富于辨证性的结构,主要由呈示部、
展开部、再现部构成,形成于18世纪末,经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创作实践臻于完善。

其曲式过程体现出矛盾的发生、发展与解决的运动,非常适合表现戏剧性冲突或哲理思辨为音乐内容的作品,是音乐作品中最重要的大型曲式。

5、回旋曲式须具备何种条件?
答:1.包含五个以上的相对独立部分。

2.叠部至少出现三次。

3.有两个以上的各不相同的插部。

4.叠部隔时再现,插部穿插其间。

5.各部分的主题材料的排列既具有循环和交替性组合特点,又显示出三部性结构的连锁关系。

三、按要求分析马思聪的《思乡曲》(30分)。

1、分析说明曲式结构。

2、以小节数划分并写出结构图式。

答:这是一首三部曲式结构的小提琴作品,首部是三段曲式结构,处理很独特:其再现段是主题的变奏(采用的手法是在保持主题骨架音的基础上扩大旋律起伏的音程)。

中部是一个乐段(5+5)再加上一个补充性段落。

再现部结构减缩,仅保留首部的主题乐段。

其整体图式为:
A B A
三段式连接乐段+补充回头过度乐段小结尾
|a |b|a ||c|+ |a|
8 9 9 5 10 4 13 8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