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学2014年10月自考试题
全国自考刑事诉讼法学(多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刑事诉讼法学(多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以下情形中,经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决定,二审期限可以再延长1个月的有A.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B.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C.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D.涉及高层领导的重大复杂案件E.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正确答案:A,B,C,E解析:第二审法院的办案期限,应当在1个月内审结,至迟不得超过1个半月。
对具有《刑事诉讼法》第126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1个月。
知识模块:第二审程序2.审判监督程序的主要特点有A.处理的对象是已经生效的裁判B.原裁判确有错误C.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有其特殊性D.重新审判的程序有其特殊性E.重新审判的法院有其特殊性正确答案:A,B,C,D,E解析:审判监督程序的主要特点是:处理的对象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而又确有错误的判决和裁定;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法律有着明确而严格的规定;重新审判案件的人民法院及具体程序,根据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和案件的不同等而有区别。
知识模块:审判监督程序3.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的提起审判监督程序属于合法的有A.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提交本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是否提起审判监督程序B.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各级人民法院确有错误的生效判决进行提审C.省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提起抗诉D.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裁判提起抗诉E.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确有错误的生效裁判提起抗诉正确答案:A,B,D,E解析:院长对于本院的生效裁判发现确有错误,无权决定是否提起审监程序,只能提交审委会决定。
全国2014年10月自考刑法学试题和答案
全国2014年10月自考刑法学试题和答案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刑法学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该纯文字文档答案附带评分标准】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
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
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
超出答题区域无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根据刑法第267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携带凶器抢夺的行为【】A.应以抢劫罪定罪处罚B.应以抢夺罪从重处罚C.应以抢劫罪从重处罚D.应以抢夺罪加重处罚正确谜底:A(1分)2.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徇情枉法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主体是【】A.司法工作人员B.行政执法人员C.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D.执法人员正确答案:B(1分)3.行贿罪在主观上的法律特征是【】A.故意犯罪B.故意犯罪,且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C.故意犯罪,且具有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D.故意犯罪,且具有谋取物质利益的目的正确答案:B(1分)4.背叛国家罪的犯罪主体是【】A.中国公民B.一般主体C.国家工作人员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正确答案:A(1分)5.依照法律规定,单位主管人员指使、强令他人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围内违章驾驶机动车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A.应以滥用职权罪定罪处罚B.应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C.应以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定罪处罚D.应以重大责任事故罪定罪处罚正确谜底:B(1分)6.我国刑法规定的伪造货币罪中的货币不能是【】A.古代钱币B.港币C.台币D.外国货币正确答案:A(1分)7.我国刑法规定的拐卖妇女、儿童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A.有意犯罪,并且具有谋利的目的B.有意犯罪,并且具有出售的目的- 1 -8.刑法第263条规定的“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中的“公共交通工具”不包括【】A.飞机B.小型出租车C.火车D.船只正确谜底:B(1分)9.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A.国家工作人员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司法工作人员D.具有一定地位的国家工作人员正确谜底:B(1分)10.构造卖淫罪犯罪对象的“他人”【】A.只限于女B.包括女性和男性C.只限于有过卖淫行为的女性D.只限于有过卖淫行为的女性和男性正确答案:B(1分)11.设想竞合犯属于【】A.处断的一罪B.法定的一罪C.实质的一罪D.实质的数罪正确答案:C(1分)12.刑法分则中规定的“情节严重”属于【】A.犯罪主观要件B.犯罪客观要件C.犯罪客体要件D.综合性要件正确答案:D(1分)13.下列不属于结果加重犯特征的是【】A.基本犯罪与加重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B.刑法针对加重结果加重了法定刑C.行为人对加重结果最少有差错D.行为人对基本犯罪只能是有意正确答案:D(1分)14.下列不属于间接正犯的是【】A.利用缺乏故意的行为B.利用有故意的工具C.利用他人的正当行为D.利用共犯的行为正确答案:D(1分)15.我国刑法规定的从轻处罚是指【】A.适用最轻的刑种处罚B.在法定刑的限度内判处最轻的科罚C.在法定刑的限度内判处较轻的科罚D.在法定刑的“中间线”以下判处科罚正确谜底:C(1分)1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非刑罚处理方法的是【】A.训诫B.责令具结悔过C.赔礼致歉D.拘役正确谜底:D(1分)17.在我国,有权对犯罪者适用刑罚的是【】A.公安机关B.群众检察院C.人民法院D.法院合议庭正确答案:C(1分)18.我国刑法对在国外实施侵犯我国利益的犯罪的外国人进行管辖的原则是【】A.普遍管辖原则B.保护管辖原则- 2 -正确答案:C(1分)19.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采取的是【】A.从旧原则B.从轻原则C.从新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正确答案:D(1分)20.下列各种刑法解释中正式的刑法解释是【】A.文理解释B.司法解释C.比较解释D.补正解释正确答案:B(1分)2、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全国2014年10月自考法律文书写作试题和答案
11.监狱在年终对罪犯进行评审、鉴定时填写的表格式文书是【】
A.罪犯年终评审表B.罪犯年终鉴定表
C.罪犯年终审鉴表D.罪犯评审鉴定表
6.评议笔录正文应当记明【】
A.评议的情况和结果B.评议的人员和数量
C.评议的时间和地点D.评议的方式和方法
正确答案:A(2分)
解析:评议笔录正文应当记明评议的情况和评议的结果。特别是对案件性质、事实和证据的认定,确定适用的法律条款,以及处理决定等方面的意见,要清楚的、具体的记录在案。
7.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把单位犯罪的当事人称为【】
解析:唐代科举选官在考察制判时,特别重视判词本身的文才,要求“词美”、“文理优长”,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判词偏离其实用的目的,讲究辞藻、音韵、用典,趋向文学化。
2.公安机关为了查明案情会进行侦查实验,将侦查实验的具体情况用文字记载下来的材料是【】
A.现场勘查笔录B.侦查实验笔录
C.调查笔录D.询问笔录
正确答案:B(2分)
正确答案:D(2分)
解析:罪犯评审鉴定表,是指监狱在年终对罪犯进行评审、鉴定时填写的表格式文书。罪犯评审鉴定表,可以促使管教干部深入细致地了解、考查罪犯一年来在认罪服法、思想改造、生产劳动、监规纪律、政治文化技术学习等方面的实际表现,全面地、具体地掌握罪犯改造的真实情况,总结管教罪犯的经验教训,肯定成绩,找出差距,以便进一步做好教育改造工作,促使罪犯今后继续认罪服法,积极改造,争取光明的前途。
C.定罪量刑的意见D.审查确认的事实
正确答案:C(2分)
解析:公诉意见书在论证部分结束后,应归纳概括阐明人民检察院对本案被告人依法定罪量刑的意见。
2014年国家司法考试《刑事诉讼法》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国家司法考试《刑事诉讼法》真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每题1分。
1.社会主义法治公平正义的实现,应当高度重视程序的约束作用,避免法治活动的任意性和随意化。
据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保障,只要程序公正就能实现实体公正B.刑事程序的公开与透明有助于发挥程序的约束作用C.为实现程序的约束作用,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均应予以排除D.对复杂程度不同的案件进行程序上的繁简分流会限制程序的约束作用【答案】B【考点】刑事诉讼程序的价值;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关系【解析】B项,刑事程序的公开和透明,可以让当事人以及社会监督刑事程序有序运行,因而有助于发挥程序的约束作用。
A项,诉讼公正是维护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是体现社会正义的窗口,是诉讼的灵魂和生命,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个方面。
实体公正,即结果公正,指案件实体的结局处理所体现的公正。
程序公正,指诉讼程序方面体现的公正。
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各自都有独立的内涵和标准,不能互相代替,而且应当并重。
一方面程序公正保障实体公正的实现,另一方面程序公正具有独立的价值。
但是,程序公正不一定就能够实现实体公正。
C项,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和司法解释的规定,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并非都应予以排除,有的瑕疵证据经过合理解释或者补正后,可以作为定案根据。
D项,对复杂程度不同的案件进行程序上的繁简分流,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将司法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进而发挥程序的约束作用。
2.社会主义法治要通过法治的一系列原则加以体现。
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是《刑事诉讼法》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下列哪一案件的处理体现了这一原则?()A.甲涉嫌盗窃,立案后发现涉案金额400余元,公安机关决定撤销案件B.乙涉嫌抢夺,检察院审查起诉后认为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决定不起诉C.丙涉嫌诈骗,法院审理后认为其主观上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作出无罪判决D.丁涉嫌抢劫,检察院审查起诉后认为证据不足,决定不起诉【答案】A【考点】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原则【解析】《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全国自考(刑事诉讼法学)模拟试卷1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刑事诉讼法学)模拟试卷1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题 4. 判断题 5. 简答题6. 论述题7. 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刑事诉讼是A.国家司法行政机关处理刑事案件的活动B.国家立法机关处理刑事案件的活动C.国家行政机关处理刑事案件的活动D.国家司法机关处理刑事案件的活动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是关于刑事诉讼概念的考查。
刑事诉讼是诉讼的一种。
诉讼又叫打官司,是专指国家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案件的活动。
2.刑讯逼供合法化是A.弹劾式刑事诉讼的突出特点B.纠问式刑事诉讼的突出特点C.对抗式刑事诉讼的突出特点D.职权式刑事诉讼的突出特点正确答案:B解析:纠问式诉讼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同野蛮的刑讯、拷问始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以说,纠问式诉讼的历史也就是一部刑讯、拷问史。
法官不仅可以拷问被告人、嫌疑人,而且可以拷问证人和受害人。
刑讯、拷问是获取证据的主要方法,也是审判案件的主要方式。
从而使得刑讯逼供合法化。
3.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由A.国家性质和刑事诉讼法的性质决定的B.国家政策决定的C.刑法决定的D.刑事诉讼法决定的正确答案:A解析: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由国家性质和刑事诉讼法的性质决定的,而刑事诉讼法的任务又明显、深刻地体现着刑事诉讼法的阶级本质和特点。
4.既是国家行政机关,又具有司法机关性质的机关是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公安机关D.监察机关正确答案:C解析:公安机关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是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部分,是各级政府中专门负责治安、保卫工作的部门,公安机关又是国家的侦查机关,具有司法机关的性质,又属于我国司法组织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下列诉讼参与人中。
属:于当事人的是A.辩护人B.诉讼代理人C.法定代理人D.自诉人正确答案:D解析:《刑事诉讼法》第82条第2项规定,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和法定代理人是指刑事诉讼的诉讼参与人,而非当事人。
《刑事诉讼法学》习题及答案集
《刑事诉讼法学》习题及答案集第一章概述一、多项选择题1.按照法从不同角度的分类,刑事诉讼法属于( ABD )A.实体法保 B.公法 C.私法 D.基本法 E.一般法律2.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渊源是( ACDEF )A.宪法 B.诉讼法学家的著述 C.国际公约 D.司法解释E.行政法规 F.地方性法规二、名词解释1.诉讼就是原告对被告提出告诉,由裁判机关解决双方的争议。
可以从两个层面上去理解,一是由原告、被告和裁判者构成基本诉讼主体的活动;二是一系列不断向前推进的程序化活动。
3.刑事诉讼阶段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按照一定顺序进行的相互连接的一系列行为,可以划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单元,称为刑事诉讼阶段。
4.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是规范刑事诉讼的法律。
我国的刑事诉讼法是国家制定的规范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刑事诉讼的法律。
5.诉讼效率指诉讼中所投入的司法资源(包扩人力、财力、设备等)与所取得的成果的比例。
三、简答题1.简述我国的刑事诉讼的特征。
答:我国的刑事诉讼有如下特征:(1)刑事诉讼由国家专门机关主持进行,是属于国家的司法活动。
(2)刑事诉讼是公安司法机关行使国家刑罚权的活动。
(3)刑事诉讼是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的活动。
(4)刑事诉讼是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进行的活动。
2.划分刑事诉讼阶段的标准是什么?答:划分刑事诉讼阶段的标准是:(1)一定诉讼过程的直接任务。
(2)参加诉讼的机关和个人的构成。
(3)进行诉讼行为的方式。
(4)诉讼法律关系的特性。
(5)诉讼的总结性文件。
3.简述刑事诉讼程序公正的具体要求。
答:刑事诉讼程序公正的具体要求是:(1)严格遵守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并且刑事诉讼法本身是符合公正标准的。
(2)认真保障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特别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被害人的诉讼权利。
(3)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其它非法手段取证。
(4)真正实现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
自考刑事诉讼法学试卷及答案
自考刑事诉讼法学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共80分)1.刑事诉讼法是()A.程序法B.实体法C.一般法律D..私法ABCD正确答案:A2.下列选项中属于可以不公开审理的案件是()A.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B.有关个人隐私的案件C.审判时被告人未满18周岁的案件D.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ABCD正确答案:D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一审案件是()A.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B.恐怖活动案件C.外国人犯罪的案件D.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ABCD正确答案:C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是()A.贪污贿赂犯罪案件B.国家工作人员渎职犯罪案件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案件D.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案件ABCD正确答案:D5.下列选项中属于回避适用人员的是()A.证人B.鉴定人C.被告人D.被害人ABCD正确答案:B6.侦查阶段辩护人所享有的诉讼权利有()A.调查取证权B.阅卷权C.了解罪名权D.讯问时在场权ABCD正确答案:C7.人民法院的职权不包括()A.立案权B.所有强制措施的适用权C.审判权D.部分生效裁判的执行权ABCD正确答案:B8.取保候审的适用期间最长不超过()A.1个月B.3个月C.6个月D.12个月ABCD正确答案:D9.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期间为()A.刑事案件立案前B.立案后一审判决宣告前C.二审过程中D.刑事执行过程中ABCD正确答案:B10.下列选项中属于检察机关适用拘留的情形是()A.被害人或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B.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C.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在逃的D.有流窜作案、结伙作案、多次作案重大嫌疑的ABCD正确答案:C11.法庭审理阶段补充侦查的主体为()A.公安机关B.检察机关C.人琵法院D.司法行政机关ABCD正确答案:B12.有权申请期间恢复的主体为()A..当事人B.辩护人C.诉讼代理人D.证人ABCD正确答案:A13.对已被羁押在看守所的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的地点为()A.办案机关所在地B.犯罪行为地C.嫌疑人居住地D.看守所ABCD正确答案:D14.对于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享有核准权的主体是()A.高级人民法院B.最高人民法院C.省级检察院D.最高人民检察院ABCD正确答案:B15.开庭阶段审判长的工作有()A.传被告人到庭B.宣读庭审规则C.请公诉人到庭D.请诉讼参与人到庭ABCD正确答案:A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二审审理地点的是()A.一审法院所在地B.二审法院所在地C.被告人居住地D.案件发生地ABCD正确答案:C17.管制的执行机关是()A.公安机关B.检察机关C.监狱D.社区矫正机构ABCD正确答案:D18.下列选项中属于延期审理适用情形的是()A.通知新的证人到庭B.公诉案件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C.被告人脱逃D.无法抗拒的原因ABCD正确答案:A19.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是()A.下级法院B.上级法院C.下级检察机关D.同级检察机关ABCD正确答案:B20.对于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上诉案件,二审法院应当()A.开庭审理B.不开庭审理C.书面审理D.直接启动死刑复核程序ABCD正确答案:A21.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根据是()A.法理B.宪法C.政策D.刑法ABCD正确答案:B22.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的关系是()A.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B.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C.审级监督关系D.相互独立关系ABCD正确答案:C23.自诉人在刑事诉讼中承担()A.控诉职能B.证人的职能C.辩护职能D.审判职能ABCD正确答案:A24.下列案件中,可以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是()A..盗窃案件B.挪用公款案件C.轻伤害案件D.贪污案件ABCD正确答案:C25.下列人员中,不属于回避的人员范围的是()A.侦查人员B.检察人员C.审判人员D.辩护人员ABCD正确答案:D26.下列诉讼权利中,属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专属权的是()A.辩护权B.控告权C.上诉权D.申请回避权ABCD正确答案:A27.鉴定意见所证明的事实为()A.鉴定意见B.非案件事实C.普通性事实D.专门性事实ABCD正确答案:D28.下列对强制措施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强制措施是预防性措施B.强制措施是惩戒性措施C.强制措施是法定措施D.强制措施是临时性措施ABCD正确答案:B29.附带民事诉讼就其解决问题的性质而言,属于()A.刑事诉讼性质B.民事诉讼性质C.行政诉讼性质D.非诉讼性质ABCD正确答案:B30.刑事诉讼中的上诉期间是()A.法定期间B.指定期间C.审判期间D.强制措施期间ABCD正确答案:A31.刑事诉讼活动开始的标志是(C)A.被害人的控告B.单位举报C.立案D.侦查ABCD正确答案:C32.下列有关侦查的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A.侦查是同犯罪作斗争的重要手段B.侦查是提起公诉和审判的基础C.侦查是预防犯罪的重要措施D.侦查是刑事诉讼中最重要的阶段ABCD正确答案:D33.在人民法院判决前,人民检察院发现同案犯罪嫌疑人或者其它罪行,并适合一并起诉和审理的,可以()A.不起诉B.追加、补充起诉C.撤回起诉D.变更起诉ABCD正确答案:B34.人民法院的宣判方式分为当庭宣判和()A.立即宣判B.就地宣判C.定期宣判D.不定期宣判ABCD正确答案:C对第一审刑事判决不服,没有上诉权的是()A.被告人B.自诉人C.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D.被害人ABCD正确答案:D36.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的合议庭组成为()A.三名审判员B.三名审判员与人民陪审员C.五名审判员D.五名审判员与人民陪审员ABCD正确答案:A37.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对象是()A.第一审判决、裁定B.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C.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裁定D.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判决、裁定ABCD正确答案:B38.下列有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强调对未成年犯罪人的惩罚B.强调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C.追求对未成年人的绝对保护D.追求提高未成年人案件的办案效率ABCD正确答案:B39.罚金的执行机关是()A.公安机关B.人民检察院C.人民法院D.监狱ABCD正确答案:C40.罪犯在服刑期间又犯的罪为()A.新罪B.漏罪C.重罪D.再犯ABCD正确答案:A二、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41.证据能力,是指证据对于案件事实的证明所具有的实质上的价值。
刑事诉讼法学自考题-18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刑事诉讼法学自考题-18(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刑事诉讼法制定的根据是______• A.刑法• B.宪法• C.我国参加和缔结的国际条约• D.党中央的政策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2答案:B[解析] 刑事诉讼法的根据是指刑事诉讼法的立法根据和法律渊源。
刑事诉讼法的立法根据和法律渊源是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总章程,它集中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是“法律的法律”。
答案为B。
2.与刑事诉讼法是“母法”与“子法”关系的是______• A.宪法• B.刑法• C.立法法• D.律师法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2答案:A[解析] 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通常被称为“母法”与“子法”的关系。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包括刑事诉讼法)的立法根据。
其他法律(包括刑事诉讼法)都必须符合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各项具体规定,而不能同它相抵触,否则就会失去其法律效力。
答案为A。
3.正确适用法律的基础和前提是______• A.准确地查明案件事实• B.有关法律的存在• C.犯罪活动的发生• D.执法机构的存在SSS_SIMPLE_SIN分值: 2答案:A[解析] 正确地适用法律是在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准确地查明案件事实是正确适用法律的基础与前提。
答案为A。
4.正确适用法律是准确查明案件事实的一种______• A.必然结果• B.正常的结果• C.或然结果• D.非正常的结果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2答案:B[解析] 适用法律是在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准确地查明案件事实是正确适用法律的基础与前提;而正确适用法律只是准确查明案件事实的一种正常的结果,而非必然结果。
答案为B。
5.如果需要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加以某种限制,前提是______• A.得到公民的允许• B.有一定的法律依据• C.制定出相关的法律• D.必须有正当理由和根据有关法律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2答案:D[解析] 要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加以某种限制,必须有正当的理由和根据有关法律。
刑事诉讼法学自考题-31_真题-无答案
刑事诉讼法学自考题-31(总分97,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 在我国,可以代表国家行使公诉权的只有______A.公安机关 B.个人 C.人民检察院 D.人民法院2.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______A.自行作出决定 B.自行侦查 C.和公安机关、人民法院联合侦查 D.和公安机关联合侦查3. 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______A.7日内作出决定 B.14日以内作出决定 C.1个月以内作出决定 D.两个月以内作出决定4. 对于人民检察院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的案件,公安机关应当在______A.15日内完成补充侦查 B.一个月内完成补充侦查 C.两个月内完成补充侦查 D.三个月内完成补充侦查5. 人民检察院作出提起公诉的条件是______A.有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犯罪行为 B.有证据证明犯罪已经发生 C.有罪证据多于无罪证据 D.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并依法应追究刑事责任6. 县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时,发现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或死刑,正确做法是______A.退回侦查机关 B.向上级法院起诉 C.向同级法院起诉 D.请求移送上级检察院起诉7. 犯罪情节轻微,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的,人民检察院______A.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B.可以撤销案件 C.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D.应当撤销案件8. 对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应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至______A.公安机关 B.人民法院 C.被害人 D.被不起诉人9. 对于人民检察院所作的不起诉决定,被害人不服的,可以______A.直接向作出不起诉决定的人民检察院申诉 B.直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起诉 C.向作出不起诉决定的人民检察院的同级人民法院起诉 D.先向作出不起诉决定的人民检察院申诉,然后再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10. 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席公诉案件开庭审判时,其身份是______A.原告人 B.公诉人 C.法律监督者 D.法制宣传者11. 提起公诉是出庭支持公诉的______A.基础与前提 B.必然要求 C.继续和发展 D.结果12. 下列案件中,只能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的是______A.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第一审案件 B.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案件 C.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案件 D.上诉案件13. 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应当是______A.双数 B.单数 C.3人 D.7人14. 对于疑难、复杂、重大的案件,合议庭经开庭审理后认为难以作出决定,有权决定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是______A.合议庭提请院长 B.审判长提请院长 C.庭长 D.庭长提请院长二、多项选择题1.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时的必经程序有______A.讯问犯罪嫌疑人 B.进行复验、复查 C.听取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人的意见 D.自行补充侦查 E.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2. 下列情形中,人民检察院应当对犯罪嫌疑人做出不起诉决定的有______A.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的 B.犯罪情节轻微,按照刑法规定可以免除刑罚的 C.犯罪已过追诉时效的 D.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E.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3. 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情形有______A.经两次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后仍认为证据不足的 B.具有《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不予追诉情形之一的 C.犯罪情节轻微的 D.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刑罚处罚的 E.犯罪嫌疑人是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4. 我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与修改前相比,在有关不起诉方面的规定,不同点主要表现在______A.案件来源和性质不同 B.不起诉的种类和条件不同 C.被不起诉的人诉讼权利不同 D.被害人的诉讼权利不同 E.法律效力及其稳定性不同5. 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起诉包括______A.决定不起诉 B.法定不起诉 C.酌定不起诉 D.证据不足不起诉 E.部分不起诉6. 法定不起诉的条件是______A.犯罪情节较轻,根据法律可以免除刑罚的 B.没有犯罪事实的 C.犯罪证据不准确、不充分的 D.防卫过当的 E.不构成犯罪的7. 不起诉决定书应当送达______A.负责侦查的机关或部门 B.被害人 C.被不起诉人 D.被不起诉人亲属 E.被不起诉人所在单位8. 对人民检察院作出的不起诉的决定,被不起诉人不能提出申诉的有______A.证据不足的不起诉决定 B.对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所作的不起诉决定 C.对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没有告诉或撤回告诉所作的不起诉决定 D.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所作的不起诉决定 E.对检察院自行侦查终结案件作出的不起诉决定9. 下列有关审判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A.从诉讼形式的角度讲,审判是诉讼的最完备的形式 B.我国的审判都应当是开庭审判 C.审判活动必须在既有控诉又有辩护保障的条件下进行 D.人民法院是惟一行使国家审判权的机关 E.审判是对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的合称10. 下列案件中,应当适用合议庭审理的是______A.简单轻微的公诉案件 B.外国人犯罪的案件 C.危害国家安全案件 D.重大抢劫案件 E.被告人不认罪的贪污案件11. 下列关于审判组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A.第一审案件,应由审判员3人或者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3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B.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审判案件的,同审判员享有同等的权利 C.合议庭由院长或者庭长指定审判员或者人民陪审员一人担任审判长 D.对于疑难、复杂、重大的案件,合议庭认为难以作出决定的,由合议庭决定提请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E.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案件的处理,必须是在合议庭已经审理并提出处理意见之后12. 应当由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案件,主要有______A.拟判死刑的 B.检察机关抗诉的 C.合议庭成员意见有重大分歧的 D.有重大社会影响的 E.被告人提出上诉的三、判断题1. 公诉案件一般都要经过侦查、起诉和裁定三个大的起诉阶段。
刑事诉讼法学自考题-17
刑事诉讼法学自考题-17(总分:103.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50.00)1.下列关于诉讼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公民对某行政主管机关的罚款不服可以提起诉讼∙ B.“原告”就是受害者本人或者代表受害者利益的其他人∙ C.没有司法机关就没有诉讼∙ D.任何诉讼过程都是执行法律、应用法律的过程(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诉讼必须有当事人,即通常所说的案件的原告和被告,处于“原告”诉讼地位的控诉一方,并不一定就是案件的受害者本人或者仅仅代表受害者利益的其他人。
答案为B。
2.刑事诉讼所要解决的实体问题是______∙ A.合法与非法的问题∙ B.犯罪与刑罚的问题∙ C.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的问题∙ D.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的问题(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刑事诉讼同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最主要、最明显的差别,就是它们所要解决的实体问题和所依据的实体法不同。
刑事诉讼所要解决的实体问题是犯罪和刑罚问题,是被告人的刑事责任问题。
答案为B。
3.刑事诉讼同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最主要、最明显的区别是______∙ A.它们的诉讼主体不同∙ B.它们所要解决的实体问题和所依据的实体法不同∙ C.它们的被告不同∙ D.它们所依据的法律不同(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刑事诉讼同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最主要、最明显的差别,就是它们所要解决的实体问题和所依据的实体法不同。
答案为B。
4.我国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的共同点是______∙ A.解决的实体问题相同∙ B.遵循的基本原则相同∙ C.均由司法机关按照特定程序处理∙ D.诉讼参与人相同(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刑事诉讼、民事诉讼有如下共同点:(1)诉讼的发生是因为有可以通过诉讼加以解决的某种事实存在;(2)诉讼必须有当事人,即通常所说的案件的原告和被告;(3)诉讼必须有国家的司法机关参加、主持进行和对案件作出裁决;(4)诉讼也要存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5)诉讼应当依法进行。
2014年10月全国自考法学概论考前密卷00340(含答案)
2014年10月全国自考法学概论考前密卷00340(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第1题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可以设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的规范性文件是()A. 法律B. 行政法规C. 行政规章D. 地方性法规【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题一般认为识别的进行,主要应依()A. 法院地法B. 当事人自主选择的法律C. 行为地法D. 当事人的属人法【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3题在我国,发明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A. 5年B. 10年C. 15年D. 20年【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4题《刑法》第329条规定:“抢夺、窃取国家所有的档案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某甲犯有抢夺国有档案罪,对于他的这一罪行的追诉时效期限应为()A. 5年B. 10年C. 15年D. 20年【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5题下列可适用外交豁免的是()A. 外国国家B. 外国外交代表C. 外国国家行为D. 外国国家财产【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6题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制定,起着()A. 指导作用B. 审议作用C. 监督作用D. 补充作用【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7题依我国民法的规定,对于自然人的行为能力,正确的划分为()A. 年满20周岁的为成年人,具有完全行为能力,20周岁以下10周岁以上为限制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下为无行为能力人B. 年满18周岁的为成年人,具有完全行为能力,18周岁以下7周岁以上为限制行为能力人,7周岁以下为无行为能力人C. 年满20周岁的为成年人,具有完全行为能力,20周岁以下14周岁以上为限制行为能力人,14周岁以下为无行为能力人D. 年满18周岁的为成年人,具有完全行为能力,18周岁以下10周岁以上为限制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下为无行为能力人【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8题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历年法学类自学考试刑事诉讼法学真题
历年法学类自学考试刑事诉讼法学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依照法律的规定,刑事诉讼是A.解决被追诉人违法责任的活动B.解决被追诉人违纪责任的活动C.解决被追诉人刑事责任的活动D.解决被追诉人刑审赔偿责任的活动2、下列原则中,属于国际刑事诉讼通行原则的是A.有罪推定原则B.无罪推定原则C.依靠群众原则D.控审一体原则3、人民法院在刑审诉讼中的任务是A.依法行使刑事审判权B.査明案件事实C.惩罚犯罪分子D.进行法制宣传4、刑事案件地区管辖的一般原则是A.犯罪地人民法院管辖B.被告人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C.犯罪地人民法院管辖为主,被告人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为辅D.被告人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为主,犯罪地人民法院管辖为辅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辩护人法定责任的是A.从实体上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B.从程序上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C.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其他法律援助D.进行法制宣传教育6、刑事法律援助制度最重要的意义是A.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实B.有利于正确适用法律C.有利于保障人权D.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7、在刑事诉讼中,控方承担证明责任是A.查明案件审实的需要B.控辩平衡的需要C.无罪推定的需要D.准确适用法律的需要8、刑事诉讼中,拘传的适用对象是A.未到案的当事人B.未到案的证人C.未到庭的辩护人、代理人D.未被料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9、下列人员或单位中,作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的是A.因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公民B.因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C.未成年刑事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D.与刑事被告人有经济往来的人和单位10、人民法院当庭宣告判决的,判决书送达当事人的期限为A. 5日B. 7日C. 10日D. 15日11、控告人如果对公安、司法机关不予立案的决定不服的,可以A.再次提出控告B.申请复议C.提出上诉D.申诉12、下列对移送起诉的条件表述不正确的是A.犯罪事实清楚B.证据确实充分C.罪名认定正确D.量刑建议恰当13、在人民法院判决前,人民检察院发现有同案犯罪嫌疑人或者其它罪行,并适合一并起诉和审理的,可以A.不起诉B.追加、补充起诉C.撤回起诉D.变更起诉14、人民法院对公诉案件是否受理的审査期限为A. 5日B. 7日C. 10 日D. 15 日15、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A. 5 日B. 10 日C. 15日D. —个月16、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的核准权由A.最高人民检察院行使B.高级人民法院行使C.中级人民法院行使D.省级监狱行理部门行使17、下列主体中,无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是A.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和审判委员会B.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C.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上级人民检察院D.同级人民检察院和检察委员会18、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机关中,无权启动强制医疗程序的是A.公安机关B.人民检察院C.人民法院D.监狱19、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应当由A.最高人民法院执行B.高级人民法院执行C.中级人民法院执行D.第一审人民法院执行20、在执行过程中,罪犯因患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可以A.提前释放B.减刑C.暂予监外执行D.假释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刑事诉讼法》自考试题
《刑事诉讼法》自考试题《刑事诉讼法》自考试题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事诉讼法学试题课程代码:00260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有A.自诉人B.被告人C.法定代理人D.被害人2.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不包括A.侦查权B.起诉权C.法律监督权D.执行权3.下列人员实施犯罪行为,适用中国刑事诉讼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有A.甲国在华学习的留学生B.乙国来华访问的外交部长C.丙国驻华大使的配偶D.丁国驻华大使4.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是A.刑法可以保证刑事诉讼法的准确实施B.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C.刑事诉讼法只是保证刑法准确实施的`工具D.刑法可以离开刑事诉讼法单独存在5.下列选项中,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是A.盗窃案件B.抢劫案件C.刑讯逼供案件D.偷税、漏税案件6.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刑事案件不包括A.危害国家安全案件B.恐怖活动案件C.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D.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7.审判过程中,有权决定公诉人回避的主体是A.所在检察院检察长B.所在检察院检察委员会C.审理该案的法院院长D.审理该案的法院审判委员会8.由上海飞往巴黎的中国航班途径乌克兰上空时,发生了犯罪行为,对该案享有管辖权的法院是A.巴黎地区的法院B.乌克兰的法院C.返回中国最先降落地乌鲁木齐地区的法院D.返回中国目的地上海地区的法院9.某甲履行职责过程中因致某乙受到伤害被追究刑事责任,本案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为A.某甲B.某甲所在单位C.某甲的父母D.某甲的亲友10.监视居住的期限最长为A.3个月B.6个月C.9个月D.12个月11.某甲关于目睹某乙到过案发现场的证言为A.直接证据B.间接证据C.传来证据D.辩护证据12.下列选项中,人民检察院有权予以拘留的是A.正在预备犯罪或实行犯罪B.被害人指认他犯罪C.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D.有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可能13.某甲涉嫌**被扣押邮件、电报,批准机关为A.公安机关B.侦查部门C.人民检察院D.人民法院14.有权发布通缉令的机关为A.公安机关B.人民检察院C.人民法院D.司法机关15.人民法院对于某甲举报本单位领导**的材料应当A.接受后转交检察机关处理B.告知某甲向检察机关举报C.告知某甲向纪检部门举报D.接受后直接予以立案16.对于不起诉决定,被不起诉人有权提出申诉的是A.法定不起诉B.酌定不起诉C.证据不足不起诉D.附条件不起诉17.享有独立上诉权的主体为A.自诉人B.被害人C.被告人的辩护人D.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18.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有权对生效判决提出申诉的主体为A.被害人B.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C.被害人的叔叔D.被害人所在单位19.**判决的执行机关是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司法行政机关D.公安机关20.甲县法院对于不具备法定情节因特殊情况需减刑处罚的李某**一案作出了减轻处罚的判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真题2014年10月_真题-无答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真题2014年10月(总分100,考试时间150分钟)课程代码:00923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 法定管辖分为级别管辖和A. 裁定管辖B. 地域管辖C. 指定管辖D. 管辖权的转移2. 行政监察机关对监察对象违反行政纪律取得财物应依法没收、追缴或退赔等情况的,应当A. 向被检察部门提出监察建议B. 直接作出行政处分C. 移交上级行政机关处理D. 移送司法机关审理3. 属于行政行为的是A. 市人大选举市长B. 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C. 高校组织学生答辩D. 税务局对企业征税4. 属于行政命令的是A. 责令停产停业B. 责令限期改正C. 责令具结悔过D. 责令退还5. 关于信访的表述正确的是A. 信访是最经济便宜的申诉制度B. 信访有特定的受理范围C. 信访是行政复议的前置D. 经信访的案件不能提起行政诉讼6. 行政主体选择任意性行政程序而做出的行政行为是A. 有效的行政行为B. 无效的行政行为C. 有瑕疵的行政行为D. 可撤销的行政行为7. 在我国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法院审理涉及民族自治权利的行政纠纷案件应当选择适用A. 行政法规B. 地方性法规C. 政府规章D. 单行条例8. 行政诉讼中,对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的是A. 原告B. 被告C. 诉讼参加人D. 人民法院9. 关于我国行政机关的表述正确的是A. 行政机关都是行政主体B. 行政机关拥有行政立法权C. 行政机关实行合议制D. 行政机关在组织体系上实行垂直领导体制10. 根据行使立法权的主体不同.行政立法可以分为A. 中央行政立法和地方行政立法B. 职权立法和授权立法C. 执行性立法和创新性立法D. 限权立法和委托立法11. 在我国,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含义是指A. 人民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全程参与行政诉讼B. 人民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有权参与行政诉讼的审理C. 人民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有权对已生效的判决和裁定进行再审D. 人民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12. 可以成为受委托组织的是A. 高等学校B. 消费者协会C. 政府法制办D. 社区居委会13. 在行政诉讼法律适用中,人民法院认为规章同法律或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则处理的方式是A. 拒绝适用B. 判决撤销C. 宣布无效D. 向国务院书面提出审查建议14. 对于行政相对人不知道行政机关作出了具体行政行为所引起的争议案件,非不动产的,其起诉期限的计算是从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的A. 1 年内B. 2 年内C. 5 年内D. 20 年内15. 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的决定主要用于解决A. 实体问题B. 程序问题C. 管辖问题D. 特殊事项问题16. 在行政关系的四种类型中.最基本的行政关系是A. 行政管理关系B. 内部行政关系C. 行政救济关系D. 行政法制监督关系17. 某海洋管理部门向海域使用人收取海域使用费的行为属于A. 行政征收B. 行政处罚C. 行政征调D. 行政补偿18. 下列行为属于政府行政指导的是A. 气象局发布PM2.5 指数B. 国家发改委发布“十二五”国民经济重点产业资助计划C. 社科院发布国民经济发展趋势报告D. 高校发布招生计划19. 被录用的公务员必须年满A. 18 周岁B. 20 周岁C. 23 周岁D. 25 周岁20. 司机李某向交替说明自己违反交通规则的原因是为了救一位急症病人,这是李某在行使A. 告知权B. 知情权C. 建议权D. 申辩权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法学-全国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事证据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事证据学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事证据学试题课程代码:0037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依据法定证据制度规则,下列证据中属于完全证据的是( )A.一个可靠证人的证言B.被告人的自白C.询问当事人的四邻所得到的材料D.共犯的攀供2.刑事证据的客观性是指( )A.刑事证据是不依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独立存在B.刑事证据是不依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C.刑事证据是纯客观的独立存在D.刑事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3.根据书证的制作权限不同,可以将书证分为( )A.一般书证和特别书证B.文字书证、图形书证和符号书证C.公文性书证和非公文性书证D.原本书证、副本书证和正本书证4.下列各项表述中,符合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的是( )A.凡是知道案情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B.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的人不能作证人C.未成年人的证言不具有法律效力D.亲属间有权拒绝作证5.下列诉讼权利中,公诉案件中被害人不能行驶的是( )A.控告权B.申请回避权C.上诉权D.委托诉讼代理人权6.某项证据能够充分证明犯罪嫌疑人从未进入过犯罪现场,该项证据属于( )A.“正面防御型”辩护证据B.“法定减免型”辩护证据C.“釜底抽薪式”辩护证据D.“酌定减免型”辩护证据7.在下列各种证据中,属于实物证据的是( )A.鉴定结论B.证人证言C.勘验、检查笔录D.被害人陈述8.在下列关于直接证据的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是( )A.直接证据又可称为情况证据B.直接证据是指能够单独地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C.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有些物证也可能成为直接证据D.直接证据对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方法是推断的9.在英美法系国家刑事诉讼中,对被告人提出指控,举证责任的承担者是( )A.法院B.控诉方和法院C.控诉方D.法院和被控方10.在下列关于法律推定的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是( )A.法律推定即法律拟制B.法律推定是一种“假定”或推断C.法律推定的事项是不可推翻的D.法律推定是法律把某些实际上并不相同的事项,视为具有相同的意义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事诉讼法学》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0026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纸”上将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刑事诉讼所要解决的实体问题是【】A.民事责任B.法律责任C.行政责任D.刑事责任正确答案:B(1 分)教材 P22.狭义的司法机关是指【】A.人民法院B.检察机关B.公安机关 D.司法行政机关正确答案:A(1 分)教材 P333.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执行【】A.行政职能B.控诉职能C.起诉职能D.保卫职能正确答案:B(1 分)教材 P374.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处于【】A.被侦查的地位B.被起诉的地位C.被追诉的地位D.被处刑的地位正确答案:C(1 分)教材 P415.刑事诉讼中的管辖分为立案管辖和【】A.侦查管辖B.起诉管辖C.审判管辖D.治安管辖正确答案:C(1 分)教材 P806.审判人员的回避由【】A.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B.检察长决定C.法院院长决定D.司法局长决定正确答案:C(1 分)教材 P957.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A.人民法院应当指定辩护人B.人民法院可以指定辩护人C.人民法院根据情况指定辩护人D.人民法院根据被告人的要求指定辩护人正确答案:A(1 分)教材 P1068.辩护人的首要任务是【】A.查明事实真相B.维护法律尊严C.准确打击犯罪D.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正确答案:D(1 分)教材 P1079.被害人的陈述是【】A.证人证言B.人证C.物证D.书证正确答案:B(1 分)教材 P13310.对正在实行犯罪的人可以【】A.拘传B.取保候审C.先行拘留D.直接逮捕正确答案:C(1 分)教材 P19211.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是指【】A.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B.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C.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D.刑事原告人和被告人正确答案:C(1 分)教材 P20312.刑事诉讼中不服判决的上诉、抗诉期限是【】A.10 日B.5日C.分别是10日、5日D.分别是5日、10日正确答案:A(1 分)教材 P21313. 刑事诉讼的起始阶段是【】A.检举B.立案C.侦查D.起诉正确答案:B(1 分)教材 P22214.刑事立案的首要条件是【】A.有证据表明有犯罪事实B.案件发生C.需要追究刑事责任D.有检举、控告正确答案:A(1 分)教材 P22615.侦查工作的核心内容是【】A.打击犯罪B.预防犯罪C.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D.收集证据和运用证据正确答案:D(1 分)教材 P23616.凡是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A.公安机关决定B.检察院决定C.人民法院决定D.公、检、法共同决定正确答案:B(1 分)教材 P26117.刑事诉讼的中心环节和决定性阶段是【】A.立案阶段B.侦查阶段C.起诉阶段D.审判阶段正确答案:D(1 分)教材 P18718.人民法院开庭审判的最后一个阶段是【】A.法庭辩论B.被告人最后陈述C.评议和宣判D.执行正确答案:C(1 分)教材 P30119.在刑事诉讼中有权提起二审抗诉的机关是【】A.各级人民检察院B.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C.上级人民检察院D.公安机关正确答案:B(1 分)教材 P31920.生效判决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人民法院应当【】A.通过二审改判B.通过审判监督程序改判C.审委会决定改判D.院长决定改判正确答案:B(1 分)教材 P350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纸”上将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下列人员中属于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的有【】A.犯罪嫌疑人B.被告人C.辩护人D.被害人E.自诉人正确答案:ABDE(2 分)教材 P4122.下列人员中适用回避的有【】A.侦查人员 B.检察人员C.审判人员D.辩护人E.书记员正确答案:ABCE(2 分)教材 P9323.刑事诉讼证据具有的特点包括【】A.客观性B.严肃性C.相关性D.法律性E.重要性正确答案:ACD(2 分)教材 P12324.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勘验、检查可以分为【】A.现场勘验B.物证检验C.尸体检验D.人身检查E.侦查实验正确答案:ABCDE(2 分)教材 P24525.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的法庭组织形式有【】A.独任庭B.由人民陪审员组成的合议庭C.审判委员会D.由审判员组成的合议庭E.由审判员和陪审员共同组成的合议庭正确答案:ADE(2 分)教材 P288三、判断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判断下列各题,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正确涂“A”,错误的涂“B”。
26.公安机关是国家的行政机关,又具有司法机关的性质。
正确答案:教材 P37 正确。
27.故意杀人案件只能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正确答案:教材 P86错误。
28.犯罪现场发现的嫌疑人的遗留物是直接证据。
正确答案:教材 P137 错误。
29.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阶段发现犯罪嫌疑人具有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时,应当退回公安机关作出撤销案件的处理。
正确答案:教材 P275 错误。
30.被告人对人民法院未生效的一审判决不服的,可以通过提起上诉启动审判监督程序。
正确答案:教材 P351 错误。
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31.刑事诉讼法正确答案:教材 P15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的统治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志制定的有关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 分)32.证明要求正确答案:教材 P149 证明要求,是指用证据对刑事诉讼证明对象的证明应达到的程度。
(3 分)33.立案管辖正确答案:教材 P81 立案管辖,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上的分工。
(3 分)34.搜查正确答案:教材 P250 搜查,是指侦查人员在侦查过程中,为了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人,对有关的人身、处所、物品等进行的搜索和检查。
(3 分)35.判决正确答案:教材 P304 判决,是指人民法院解决案件实体问题所作的决定,也就是对被告人是否定罪处刑的决定。
(3 分)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36.简要回答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有哪些? 正确答案:教材 P307 (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2 分)(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2 分)(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的案件。
(2 分)37.简要回答刑事诉讼中适用逮捕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正确答案:教材P181 (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2 分)(2)可能判处徒刑以上的刑罚;(2 分)(3)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浦必要的。
(2 分)38.简要回答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时必须查明的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教材 P261 (1)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2 分)(2)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1 分)(3)是否属于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l 分)(4)有无附带民事诉讼;(1 分)(5)侦查活动是否合法。
(1 分)六、论述题(本大题 12 分) 39.试论未经法院判决不得确定任何人有罪的原则。
正确答案:教材P57未经法院判决不得确定任何人有罪的原则的主要含义和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只有法院有确定某人有罪或犯有某种罪行的权力;(2 分)(2)在人民法院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宣告前.不能在法律上确定任何人有罪,或者说,不能在法律上将任何人作为有罪的人或罪犯对待;(2 分)(3)人民法院的一切判决都必须是依法作出的。
(2 分)未经法院判决不得确定任何人有罪的原则具有重要意义:(1)有利于增强法制观念,进一步完善法制;(2 分)(2)有利于保障人民法院统一行使审判权:(2 分)(3)有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免遭侵害;(1 分)(4)有利于促进文明司法、民主司法和防止有罪推定。
(1 分)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 15 分)40.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某县人民检察院以张某犯盗窃罪为由,向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县人民法院经过立案审查以后,认为虽然张某不认罪,但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于是决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
经审理,判决张某犯盗窃罪,判处无期徒刑。
被告人张某不服,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上一级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定罪正确,但量刑过重,于是二审改判张某有期徒刑 10 年。
问:本案审理程序有无违法之处?如有,请指出,并简要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教材 P86、P312 和 P329 本案的审理程序有三处违法:(1)县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该案违法。
(3 分)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被告人不认罪的案件不得适用简易程序审理。
(2 分)(2)县人民法院判处被告人无期徒刑违法。
(3 分)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对可能判处无期徒刑以上的刑事案件无管辖权.因此,县人民法院无权对张某判处无期徒刑。
(2 分)(3)上一级人民法院直接改判张某有期徒刑 10 年违法。
(3 分)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可能判处被告人无期徒刑的案件.应当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本案中,上一级人民法院应当以一审法院违反程序为由.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县人民法院重审。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