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自动线安装、调试与维护-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自动线安装调试与维护 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自动线安装、调试与维护》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自动线安装、调试与维护适用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教学总学时:60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工业机器人自动线安装、调试与维护课程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各专业方向的一门专业技术课,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它涉及自动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电子技术和机械工程等多学科的内容。
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结构,了解和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对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为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机器人技术基础。
二、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的教学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应知、应会”的原则,以拓展学生专业知识覆盖面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
重点通过对主流工业机器人产品的讲解,使学生对当前工业机器人的技术现状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对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为学生进入社会做前导;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
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专业思维和专业应用能力,通过简单具体的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专业领域的知识。
三、课程设计思路以点带面,讲解授课为主的教学方式。
课程主要可以分为机械、运动、控制、感觉等几个部分,内容较多。
课堂教学上,我们使用重点突破的方法,讲解一个或者两个典型的实例,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带动整个知识面的学习。
我们让学生联系已学各门科目的知识点,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由于涉及的已学课程较多,学生由于基础薄弱,前面课程的遗忘率不容忽视,所以在讲解的过程中,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我们还要做一个较为详细的说明,从而可以加强学生的知识储备,为本课程的学习扫清障碍。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工业机器人自动线安装、调试与维护》是一门培养学生具有机器人设计和使用方面基础知识的专业课,本课程主要研究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基本理论。
《工业机器人基础》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基础》课程标准一、适用对象中等职业学校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三年制)学生。
二、适用专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三、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专业核心课。
本课程是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对本专业所面向的机器人安装调试员、机器人编程员等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支撑作用。
在课程设置上,它是承上启下的核心课程,非常重要,前面课程有电工技术基础与应用、机械基础和低压电器控制与应用,后续课程有机器人操作与编程、机器人系统集成运维等。
四、课程目标总体目标本课程主要介绍、讲解工业机器人本体结构组成、主要部件的控制原理和性能、工业机器人整体性能、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向等内容。
其中重点讲解工业机器人本体结构组成、主要部件的控制原理,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工业机器人运动系统、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能使用示教器操作工业机器人完成简单动作。
1.知识目标(1)了解机器人的产生与发展、组成与技术参数;(2)掌握机器人分类与应用,对各类机器人有较系统地完整认识;(3)了解工业机器人的组成与性能;(4)熟悉工业机器人本体的组成部分;(5)了解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构成;(6)了解工业机器人的编程语言和编程特点;(7)熟悉工业机器人示教器的基本操作;(8)熟悉机器人基本的故障排除。
2.技能目标(1)理解能力;能够熟悉机器人本体,示教器和控制柜之间的关系;外部设备与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关联;识读机械零部件装配图;(2)操作能力:规范使用工量具;能够使用拆装工具完成机器人本体的机械拆装;使用机器人示教器编辑机器人程序,并完成调试,实现机器人运动;(3)表达能力:能够表达出机器人系统组成部件、本体零件等专业名称;(4)逻辑能力:理解机器人系统的接线图;能够根据机器人的目标动作,完成基本程序的编辑,并了解程序中的含义。
工业机器人系统维护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系统维护》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定位与作用(一)课程定位工业机器人系统维护课程是工业机器人技术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本课程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工业机器人系统安装、调试与运行维护职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教师指导、学生上机操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具备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实际控制系统的安装、编程及调试运行的职业应用技能。
培养学生的应用与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二)课程的作用本课程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培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本专业最为重要的一门课程之一。
本课程与前修课程《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可编程控制器》等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对工业机器人智能控制相关国家标准的认识能力及工业机器人设备自动控制与维修的能力。
与后续课程《工业机器人故障诊断与排除》等相衔接,为后续《工业机器人故障诊断与排除》、《毕业设计》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实践操作基础。
三、课程设计理念遵循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要求确定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内容体现本课程的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知识内容、技能内容和素质内容。
工业机器人技能训练的基本知识包括控制系统的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配线及编程、西门子S7-1200PLC控制线路的设计、配线、PLC与工业机器人及外围设备的通讯等,培养岗位专业技能,最后通过系统设计与通调完成岗位专业素质的培养。
四、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相应的控制系统设计与编程知识,具备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为职业能力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知识目标】(1)熟悉 FANUC 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基础。
(2)掌握 FANUC 机器人的工业机器人的执行机构。
(3)掌握 FANUC工业机器人的传感系统。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主要培养学生工业机器人操作运维、应用编程、调试维护等职业能力,以及实践技能、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职业素养,使学生系统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基本原理、功能、应用技能、程序设计方法和编程技巧,为今后从事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工作打下基础。
前导课程:《机械基础》《电气控制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等。
后续课程:《智能制造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工业机器人综合实训》等。
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从应用角度和企业需求出发,培养学生系统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相关概念、原理、基本应用及标准规范,使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结构与组成,掌握装调、编程、调试、维护等基本技能和应用,熟悉工业机器人应用安全规范、应用标准,为从事工业机器人操作运维、应用编程、技术服务及生产管理等岗位奠定基础。
能力目标:1、掌握工业机器人安全规则和标准规范,具有排除安全问题和执行标准规范的能力。
2、能正确识别工业机器人品牌,能正确选型。
3、能熟练掌握工业机器人操作规范,能装配连接机器人,能正确使用机器人。
4、能熟练校准和标定机器人参数。
5、能熟练配置机器人I/O参数。
6、能熟练手动操纵机器人。
7、能熟练使用离线仿真软件配置机器人参数和离线编写程序并能运行调试。
8、能熟练使用示教器配置机器人参数和在线编写程序并能运行调试。
9、具有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技术设计开发能力。
10、能对工业机器人进行日常维护和简单的维修。
知识目标:1、掌握机器人及工业机器人的概念,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分类及品牌,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2、掌握ABB工业机器人基本组成的概念、原理和功能。
3、掌握ABB工业机器人I/O接口的概念、种类和使用方法以及接线原理、标准。
4、掌握ABB工业机器人参数的概念、功能和使用规则。
5、掌握ABB工业机器人参考坐标系的概念、识别及应用。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标准一. 课程基本信息二. 课程详细信息(一)课程简介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它能自动执行工作,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主要了解机器人的分类与应用、机器人运动与动力学基本概念、机器人本体基本结构、机器人轨迹规划、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构成及编程语言、典型工业机器人自动线的基本组成及特点等内容,对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有一个完整的理解。
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为毕业后从事“工业机器人”及“服务机器人”系统的模拟、编程、调试、操作、销售及自动化生产系统维护维修与管理、生产管理等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机器人技术基础。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选修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
工业机器人课程应定位于为企业培养能够完成工业机器人编程、操作、维保的应用型人才。
其前修课程有《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控制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等,后续课程有《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课程。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职业能力发展的阶段确定相应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从初级工到专家的发展顺序,来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从单一机器人的操作,到机器人工作站的整体把握。
全部课程都安排在机器人实训室上课,每一个项目都有实践环节,每一次的学习过程就是工作的过程,并且在实践操作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安全生产、规范操作意识、团队合作意识,每一次的考核评价都有相关内容,这种职业素质是在任何企业工作都应具备的。
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根据项目任务通过视频、图像、实训设备等,使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在各种场合的应用。
对于机器人的工业应用着重讲解其各种结构形式及应用场合,通过该项目使学生对机器人学科有全面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RT-TOOLBOX2仿真软件完成虚拟机器人的加载和控制。
关于工业机械人的安装和调试的全面方案
关于工业机械人的安装和调试的全面方案1. 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工业机械人安装和调试的全面方案,以确保安装和调试过程的顺利进行。
工业机械人的安装和调试是整个生产线的关键环节,因此需要小心谨慎地进行。
2. 安装方案2.1 确定机械人位置在安装机械人之前,需要仔细选择机械人的安装位置。
考虑到生产线的布局和机械人的操作需求,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2.2 安装机械臂安装机械臂是安装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根据机械臂的规格和要求,确保机械臂正确地安装在支架上,并固定好。
2.3 连接电源和控制系统在安装过程中,确保将机械人正确地连接到电源和控制系统。
检查电源线和控制线的连接是否牢固,以避免电气问题。
2.4 安装末端执行器根据具体的工作需求,安装末端执行器。
确保末端执行器与机械臂的连接稳固可靠,并进行必要的校准。
3. 调试方案3.1 软件调试在机械人安装完成后,进行软件调试是必要的。
确保机械人的控制软件正确安装,并进行相应的配置和校准。
3.2 动作测试进行机械人的动作测试,检查机械臂和末端执行器的运动是否符合预期。
如果发现异常,及时调整和校准。
3.3 系统整合测试将机械人与整个生产线的其他设备进行整合测试。
确保机械人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讯和协调工作正常。
3.4 安全检查在调试过程中,进行安全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确保机械人的安全装置和紧急停止功能正常运作。
4. 结束语通过本文档提供的全面方案,您可以顺利地进行工业机械人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请在操作过程中小心谨慎,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课程标准课程编码:17010015课程类别:综合实习实训课适用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参考学时:72学时一、课程性质与定位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综合实习实训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1+X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职业技能培训的主要内容,通过学。
2.课程定位根据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立足于工业机器人的行业发展,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建筑行业生产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3.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本课程后续课程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电气线路安装与维修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岗位实习二、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本课程内容是根据《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和《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四级/中级工等级的知识要求而设置。
将基本理论知识点内容融入到工作过程中进行课程建设,采用工作过程中讲解理论知识点的形式进行教学单元设计。
本课程采用讲授、多媒体、参观、虚拟仿真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
三、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通过本课程学习和线下的实践练习,能够达到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和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达到四级/中级工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要求能够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基本技能,同时,也规范从业者的工作行为,使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客观需要,成为智能制造高技能应用人才。
(一)知识目标学习者能够识记和理解工业机器人系统所涉及到的机械、电气和法律法规知识。
1.识记职业道德基本知识和职业守则;2.理解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知识及技术原理;3.识记常用装配工具、仪器和工装夹具的使用方法;4.识记机械、电气装配工艺与操作的方法;5.识记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知识:现场文明生产要求、安全操作与劳动保护、安全用电、环境保护;6.识记质量管理知识:企业质量管理目标、岗位质量管理要求、岗位质量保证措施与责任;(二)技能目标学习者能够完成机器人的机械、电气装置的装调,相关信号、参数配置,示教操作和编程调试,安全防护装置安装和操作,填写装调和操作记录等工作:1.能够完成工业机器人系统的系统操作与设定;2.能够完成示教编程与调试;3.能够对工业机器人进行基本的保养与维护4.能够做到安全操作,读各种安全标识(三)素质目标培养从业者深厚的爱国情感,具备质量、安全、规范意识、实践动手、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和工匠精神和创新思维等职业素质。
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完整
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先修课程:机械设计基础、电气控制与PLC、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后续课程: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自动化工业生产的安装与调试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二、课程性质工业机器人的安装与调试是为了满足工业机器人行业要培养工业机器人装配调试、操作维修、设备维护管理专业人才需要而开设的一门专业方向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的一般流程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工业机器人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维修等工作。
为学生后续学习和今后从事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课程在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该课的先导课程为《机械设计基础》、《电气控制与PLC》和《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经过这三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已具备机械部件拆装、机电设备电器控制、电子产品焊装调试、软件编程和机械图和电器原理图的识读能力。
已基本具备学习本课程的知识、技能基础。
《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后续课程为《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自动化工业生产的安装与调试》,进一步学习工业机器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典型案例为载体,设计课程结构;以双证书标准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基础,改革课程内容;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四、课程设计该课程是依据“机电一体化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职业岗位工作项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通过对课程内容高度归纳,概括了工业机器人系统构成、机器手动操作、机器人编程控制、机器人参数设定及程序管理等,容的组织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基本理论知识到提高知识与技能训练。
工业机器人的维护和保养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的维护和保养课程标准---1. 引言工业机器人已成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机器人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维护和保养工作尤为重要。
本文档旨在为培训机构和工业机器人维护人员提供一套全面的维护和保养课程标准,以指导其在实践中进行维护和保养工作。
---2.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员具备以下维护和保养工作的能力:- 熟悉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理解工业机器人的巡检和维护流程;- 研究工业机器人的保养和更换常见零部件的方法;- 培养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安全操作的意识;---3. 课程内容3.1 工业机器人基础知识- 工业机器人的定义和分类;- 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工业机器人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 工业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和编程方法。
3.2 工业机器人故障排除- 工业机器人的常见故障及其原因分析;- 工业机器人故障排除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工业机器人故障排除所需的工具和设备。
3.3 工业机器人巡检和维护- 工业机器人巡检的目的和要点;- 工业机器人巡检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工业机器人巡检记录和报告的编写。
3.4 工业机器人的保养和零部件更换- 工业机器人常见零部件的检查和保养方法;- 工业机器人常见零部件的更换步骤和技巧;- 工业机器人保养和零部件更换记录的管理。
3.5 工具和设备的使用与安全操作- 各种维护工具和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工具和设备的保养和存放;- 安全操作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4. 培训方式和评估方法本课程将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包括教师讲授、案例分析、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等。
为了确保学员掌握并应用所学知识,将进行课程结束后的综合评估,包括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
---5. 培训资源为了保证培训的有效进行,需要准备以下资源:- 工业机器人实物;- 维护工具和设备;- 相关维护和保养文献资料;- 理论和实践课程教材。
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先修课程:机械设计基础、电气控制与PLC、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后续课程: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自动化工业生产的安装与调试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二、课程性质工业机器人的安装与调试是为了满足工业机器人行业要培养工业机器人装配调试、操作维修、设备维护管理专业人才需要而开设的一门专业方向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的一般流程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工业机器人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维修等工作。
为学生后续学习和今后从事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课程在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该课的先导课程为《机械设计基础》、《电气控制与PLC》和《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经过这三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已具备机械部件拆装、机电设备电器控制、电子产品焊装调试、软件编程和机械图和电器原理图的识读能力。
已基本具备学习本课程的知识、技能基础。
《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后续课程为《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自动化工业生产的安装与调试》,进一步学习工业机器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典型案例为载体,设计课程结构;以双证书标准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基础,改革课程内容;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四、课程设计该课程是依据“机电一体化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职业岗位工作项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通过对课程内容高度归纳,概括了工业机器人系统构成、机器手动操作、机器人编程控制、机器人参数设定及程序管理等,容的组织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基本理论知识到提高知识与技能训练。
学生通过学习,基本掌握本课程的核心知识与技能,初步具备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能力以及有关的创新创业技能。
《工业机器人系统维护》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系统维护》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系统维护课程编码:11212010课程类型:理论开课部门:电气工程系规定课时:48一、前言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中的必修课程。
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工业机器人电气设计、电气制造、系统集成等职业岗位的工业机器人本体及点焊、弧焊、搬运、上下料和装配工作站的维护与保养的技能。
2.课程定位工业机器人系统维护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专业专项能力课程,该课程的核心技能是掌握如何通过保养、维护的方法,为构建维护保养计划提供必要的素材,是安全使用工业机器人系统的一项技能。
工业机器人系统维护是根据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能拆装、维护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电气系统任务来设置的。
前导课程:《上下料机器人工作站系统应用》、《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集成》等。
后续课程:《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3.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内容设计重在培养学生工业机器人系统维护和保养能力,围绕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及设备维护和保养能力要求,通过日常维护保养方法设置和工具使用等技能应用,依据维护保养制度和维护保养工作计划,组织学生完成保养卡的制订、保养计划的制订、维护保养作业和设备正确更换能力。
为充分体现任务引领、项目导向课程思想,本课程根据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分析,以工业机器人本体及点焊、弧焊、搬运、上下料和装配工作站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展开以操作安全事项、机器人维护事项、机器人本体、机器人控制柜和工作站维护与保养等内容安排,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项目维护为载体组织项目课程内容。
本课程对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开设,共48课时,其中实践课时占24课时。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熟悉工业机器人系统安全操作规程;2)熟悉工业机器人常见安全警示标志;3)熟悉工业机器人技术手册;4)熟悉机器人控制柜电气系统图;5)了解工业机器人常见运行故障代码;6)掌握工业机器人的日常维护与保养知识;7)掌握工业机器人系统周期维护的基本内容及流程。
《工业机器人安装、编程与调试》一体化课程标准
一体化课程名称
工业机器人安装、编程与调试
基准学时
120
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在智能制造控制系统中,机器人是工业及非产业界的重要生产和服务性设备,也是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不可缺少的自动化设备。维护人员对机器人的安装、编程与调试是保障设备正常生产中的重要一环系。设备维护人员从主管处接受安装与调试任务单,明确工作任务要求,与客户和设备操作人员沟通,准确掌握现场情况;查阅设备图纸、手册、技术协议等相关技术文件,制定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安装、编程与调试方案;在规定时间内,按作业流程及规范要求完成设备的硬件安装、线路连接、通讯设置与测试、设备与系统平台互联集成、程序编程及调试、数据采集与分析、填写调试报告等工作;作业过程中要有安全意识,在检查合格后交付组长验收,并整理相关技术资料及存档。并对本次安装及调试进行总结和交流。
1.能读懂任务单,接受工作任务,明确作业项目及工期要求。
2.能与现场相关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准确获取现场情况信息。
3.能准确查阅设备图纸、手册、技术协议等相关技术文件,确定工业机器人安装、编程与调试的内容、流程与规范,记录相关技术要求,并综合考虑质量、经济、时间等要求制定调试工作计划。
4.能操作机器人示教器对点位进行示教。
学习任务1工业机器人手机装配工作站的安装、编程与调试(40%);
学习任务2工业机器人汽车涂胶工作站的安装、编程与调试(30%);
学习任务3工业机器人轮胎码垛工作站的安装、编程与调试(30%)。
完成各学习任务后,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考试,独立完成工业机器人安装、编程与调试工作任务,完成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考核,由教师及企业专家进行成绩评定,并作为课程终结考核成绩。课程成绩=学习任务成绩×60%十课程终结考核成绩×40%
自动生产线的安装调试及维护课程标准96课时
《自动生产线的安装调试及维护》课程标准二、课程性质和任务《自动生产线的安装调试及维护》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三年制高职专业设置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全面提升学生机电一体化知识与技能。
针对的职业岗位主要有自动生产线的维修工、车间电气技术员、设备安装调试工等。
本课程开设一学期,教学96学时,6学分。
《自动生产线的安装调试及维护》的主要任务是以自动生产线为载体,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教学的主要项目,通过学生的探讨、资料查询、说明书及操作指导书的阅读,通过小组协作,综合运用电工电子技术、传感检测技术、PLC控制技术、气动及机械等相关知识,进行自动生产线的安装调试、系统控制程序的设计、网络的组建等工作,使学生掌握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及维护的技能及相关专业知识,提高学生从事自动化系统的安装、设计、维护的综合职业素养。
三、课程教学目标通过自动生产线的安装调试及维护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工业化进程中工业产品的加工过程,掌握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结构、运动、驱动、传感、控制方式,并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分析,学会协作沟通,为将来胜任机电一体化技术岗位群职业需要、具备优良的职业素养和突出的岗位创新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知识目标1)了解自动生产线的分类及发展趋势。
2)掌握自动生产线基本操作的安全知识及操作工艺。
3)掌握自动生产线中传感器的使用。
4)掌握自动生产线中运动控制的基本知识。
5)掌握自动生产线中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程序的编制的基本知识。
6)掌握自动生产线的装配、调试、维护、维修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工艺方法,7)了解产品开发的基本方法。
(二)能力目标1)能根据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进行操作及使用2)能进行自动生产线的常规操作及维护。
2)能熟练完成自动生产线的机械部分、气动部分、电气部分的拆装。
3)能熟练进行控制程序的编写及调整。
4)能进行自动生产线的综合调试。
《工业自动控制设备编程与调试》课程标准
《工业自动控制设备编程与调试》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工业自动控制设备编程与调试》课程学时:366开课时段:第三学年(第6学期)、第四学年(第7学期)适用专业:适用六年制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授课对象: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学生二、制订课程标准的依据本标准依据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教学标准中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对《工业自动控制设备编程与调试》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对接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服务的职业岗位群职业能力和相关技能标准而制订。
用于指导《工业自动控制设备编程与调试》课程建设与课程教学。
三、课程性质与任务《工业自动控制设备编程与调试》是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之一,是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配套课程,是工业机器人系统安装与调试必备的知识,通过专周项目实训实现。
本课程实践性较强,学习时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实际应用能力,是集专业理论与技能训练于一体的专业方向课程,是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方向性课程,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单片机和PLC的应用技能,学会运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树立安全用电意识,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科学的工作方法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为职业能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五、课程目标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能力-素质:1.了解单片机结构2.了解C语言基本语句格式3.掌握C语言模块化编程方法4.学会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和维护方法5.能对设备装置(送料、分拣单元)进行装配和调试6.能理解S7-300的系统特性;7.能掌握编程语言、指令及程序结构,正确使用软件进行程序设计;8.能设计WINCC的监控画面;9.能正确应用变频器和射频装置;10.能正确应用PROFINET进行组网;11.能综合应用传感器技术、气动技术、HMI技术以及PLC技术编程并调试自动化生产线;12.具有电气控制、可编程控制器、变频器等现代化工业控制系统技术知识;了解掌握工控组态和触摸屏应用技术,了解一定的自动化系统集成知识和自动控制系统及监控系统装调的基本知识;具备电气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能力,具备生产自动化设计、编程、装调能力。
工业机器人应用和维修专业课程标准和方案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标准与方案一、招生对象及学制1.招生对象:普通高中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2.学制:三年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和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
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意识和能力,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需求。
熟悉企业生产流程,具有安全生产意识,严格按照行业安全工作规程进行操作,遵守各项工艺流程,重视环境保护,并具有独立解决非常规问题的基本能力。
掌握现代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维护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机械结构设计、电气控制、传感技术、智能控制等专业技能,能从事工业机器人系统的模拟、编程、调试、操作、销售及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维护维修与管理、生产管理及服务于生产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三、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分析1.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1)工业机器人技术发展现状a.工业机器人正向全球范围内普及生产力在不断进步,推动着科技的进步与革新。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力劳动已经逐渐被机械所取代,工业机器人的出现是人类在利用机械进行社会生产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全球诸多国家近半个世纪的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实践表明,工业机器人的普及是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社会生产效率,推动企业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手段。
随着工业机器人向更深更广方向的发展以及机器人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机器人的应用范周还在不断地扩大,已从汽车制造业推广到其他制造业,进而推广到诸如采矿机器人、建筑业机器人以及水电系统维护维修机器人等各种非制造行业。
此外,在国防军事、医疗卫生、生活服务等领域机器人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如无人侦察机(飞行器)、警备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家政服务机器人等均有应用实例。
机器人正在为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工业 4.0”两大主题,“智慧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
《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与维护》教学课件—第一章 工业机器人装调维修基础
1.2工业机器人通用机械部件装调与维护
(3) 复合关节 复合运动关节是指由多个简单运动关节构成的连接。例如万向节(又称为虎克铰), 通常缩写为“U”,就是典型的具有两个自由度的关节。在运动学上,可以把它看成 是由两轴正交的两个旋转式关节串联而成。 (4) 六自由度关节 两个不连接在一起的物体的运动,可以建模为一个无约束的六自由度关节。这对于移 动机器人特别有用,例如航空器。[1]由于移动机器人超出了本文主要讨论的技术范 畴,所以不再介绍。 (5) 物理实现 由于组成关节的构件之间是由物理连接而成,因此,关节具有天然的物理约束性,并 且超出该约束的运动是被禁止的。在工业机器人的机构中,旋转式关节易于由旋转式 电动机驱动,如步进电机、变频电机、伺服电机,因而得到了极为广泛的使用。棱柱 式关节易于由线性驱动器驱动,如气缸、液压缸、电缸,因而也比较常见。螺旋关节 在机器人机构中常用做被动关节。此外,球面式关节、万向节也经常在机器人机构中 使用。
第1章 工业机器人 系统安装调试与维护基础
第1章
工业机器人装调维修基础知识
1.1 工业机器人装调维护流程 1.2 工业机器人通用机械部件装调与维护 1.3 工业机器人电气系统连接与维护
1.1工业机器人装调维护流程
工业机器人进行装调与维护必须在机器人技术手册和装配维修经验的人员帮助下来 进行。在装配维修过程中,使用通用工具来装配机器人和使用仪器仪表检测故障源来 查找出故障原因并进行修复,要随时记录故障数据并存档。维修人员根据工业机器人 执行的不同工作任务,须在示教器或用户端计算机上编写机器人执行程序来控制机器 人运动。同时需密切注意机器人的运行情况,防止出现差误。机器人完成工作后,停 止执行,关闭电源,记录机器人工作过程中的有效数据并存档。在整个维修过程中, 都要注意操作人员自身的安全。工业机器人装调维护主要涉及到机器人的安装、调试 及验收等流程。
工业机器人自动线安装、调试与维护-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自动线安装、调试与维护》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自动线安装、调试与维护适用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教学总学时:60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工业机器人自动线安装、调试与维护课程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各专业方向的一门专业技术课,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它涉及自动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电子技术和机械工程等多学科的内容。
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结构,了解和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对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为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机器人技术基础。
二、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的教学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应知、应会”的原则,以拓展学生专业知识覆盖面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
重点通过对主流工业机器人产品的讲解,使学生对当前工业机器人的技术现状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对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为学生进入社会做前导;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
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专业思维和专业应用能力,通过简单具体的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专业领域的知识。
三、课程设计思路以点带面,讲解授课为主的教学方式。
课程主要可以分为机械、运动、控制、感觉等几个部分,内容较多。
课堂教学上,我们使用重点突破的方法,讲解一个或者两个典型的实例,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带动整个知识面的学习。
我们让学生联系已学各门科目的知识点,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由于涉及的已学课程较多,学生由于基础薄弱,前面课程的遗忘率不容忽视,所以在讲解的过程中,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我们还要做一个较为详细的说明,从而可以加强学生的知识储备,为本课程的学习扫清障碍。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工业机器人自动线安装、调试与维护》是一门培养学生具有机器人设计和使用方面基础知识的专业课,本课程主要研究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基本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机器人自动线安装、调试与维护》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自动线安装、调试与维护
适用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教学
总学时:60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工业机器人自动线安装、调试与维护课程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各专业方向的一门专业技术课,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它涉及自动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电子技术和机械工程等多学科的内容。
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结构,了解和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对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为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机器人技术基础。
二、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的教学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应知、应会”的原则,以拓展学生专业知识覆盖面为重点;
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
重点通过对主流工业机器人产品的讲解,使学生对当前工业机器人的技术现状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对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为学生进入社会做前导;
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
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专业思维和专业应用能力,通过简单具体的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专业领域的知识。
三、课程设计思路
以点带面,讲解授课为主的教学方式。
课程主要可以分为机械、运动、控制、感觉等几个部分,内容较多。
课堂教学上,我们使用重点突破的方法,讲解一个或者两个典型的实例,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带动整个知识面的学习。
我们让学生联系已学各门科目的知识点,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由于涉及的已学课程较多,学生由于基础薄弱,前面课程的遗忘率不容忽视,所以在讲解的过程中,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我们还要做一个较为详细的说明,从而可
以加强学生的知识储备,为本课程的学习扫清障碍。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工业机器人自动线安装、调试与维护》是一门培养学生具有机器人设计和使用方面基础知识的专业课,本课程主要研究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基本理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基本概念、机器人运动学理论、工业机器人机械系统设计、工业机器人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四个方面的能力:
1、掌握工业机器人运动系统设计方法,具有进行总体设计的能力;
2、掌握工业机器人整体性能、主要部件性能的分析方法;
3、掌握工业机器人常用的控制理论与方法,具有进行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的能力;
4、了解工业机器人的新理论,新方法及发展趋向。
二、职业能力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机器人的由来与发展、组成与技术参数,掌握机器人分类与应用,对各类机器人有较系统地完整认识。
2.了解机器人运动学、动力学的基本概念,能进行简单机器人的位姿分析和运动分析。
3.了解机器人本体基本结构,包括机身及臂部结构、腕部及手部结构、传动及行走机构等。
4.了解机器人轨迹规划和关节插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5.了解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构成、编程语言与编程特点。
6.了解工业机器人工作站及生产线的基本组成和特点。
7.对操纵型机器人、智能机器人有一般的了解。
(二)、能力目标
《工业机器人自动线安装、调试与维护》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的专业核心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掌握机器人机构设计、运动分析、控制和使用的技术要点和基础理论。
机器人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装置,它不是机械、电子的简单组合,而是机械、电子、控制、检测、通信和计算机的有机融合,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机器人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并相应的掌握一些实用工业
机器人控制及规划和编程方法。
(三)、素质目标
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机器人设计、控制、编程和使用的理论基础和技术要点,包括工业机器人的一般概论,机器人运动学,静力/动力学分析,工业机器人机械系统设计,工业机器人的控制和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等内容。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对工业机器人机械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法有初步了解。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与教学改革
一、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
(一)、对学生的评价
1.考核内容
参看第三部分知识内容及要求。
2.考核方法
本课程的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40%)和考试成绩(60%)两部分组成。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讨论课成绩和作业成绩3部分。
每项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1.出勤及讨论课成绩满分为20分,出勤成绩=出勤次数/统计次数×10,出勤次数由课前学生签名为依据,统计次数为学生出勤考核总次数。
讨论课成绩10分,由讨论课后提交的报告情况评分。
2.作业成绩满分为20分,平时作业最终成绩=累计作业成绩/作业次数,每次作业成绩依据学生提交作业的正确情况评分,每次作业成绩按满分20分打分,雷同记0分,平时作业最终成绩为累计作业成绩的平均成绩。
3.试卷成绩满分为60分,试卷成绩依据学生考试试卷按照标准答案评分。
(二)、对教师的评价
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
(三)、对课程体系的评价
按照《课程建设工作条例》评价。
二、教学建议
1.本课程在教学活动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本课程的教学关键是现场教学,“教”与“学”互动,教师示范,学生操作,学生提问,教师解答、指导。
3.在教学过程中,按照职业要求,创设工作情境,强化实际操作训练;要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在实操训练中,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工业机器人结构知识。
4.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的采用实物教学、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模式。
5.尽量采用小班化教学,利于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6.教师应因材施教,着力培养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7.教师应具有双师型工作能力,具有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工业机器人维修能力,边操作、边演示、边讲解。
三、评价建议
1.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加强实践环节的考核,可采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
2.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及考试情况,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
3.应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特别给予鼓励,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注重实训指导书和实训标准的开发和应用。
2.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利用多媒体软件、电子教案、工业机器人各系统总成实物以及示教台架等课程资源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建议加强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简历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
从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使教学媒体从
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
4.创造一体化教学设备条件。
具备进行多媒体教学和现场教学的专业教室;具备工业机器人维修、检测级故障诊断所必需的实训设备和场所。
5.产学合作开发实验实训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各维修企业的资源,进行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满足学生的实训需求,在此过程中进行实训课程资源开发,同时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开辟就业渠道。
6.开放式实验实训中心的利用。
最大程度地利用开放式实训基地,进行实验实训、现场教学,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
五、教材的编写与使用建议
1.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于汽车发动机结构的认识。
2.对于涉及本专业岗位的实践活动,教材应以岗位的操作规程为基准,并将其纳入其中。
3.教材内容应不断拓展。
将工业机器人的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及时地纳入教材,以满足工业机器人维修业不断发展的实际需要。
4.建议为教材配置专门的多媒体光盘,以利教学和学生自学。
六、说明
1.授课: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
2.环境:实训室
3.能力培养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主讲教师根据本课程标准制定具体的授课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