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导学案
2022年人教版小学数学《梯形的面积第2课时》精品导学案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梯形的面积的练习(二)。
(教材第97~98页)教学目标1.巩固学生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使其能正确应用公式解题。
2.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难点:正确应用公式解题。
教具学具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二教学实施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97页第5题。
(1)提问:求梯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你能从下面图形中寻找出合适的条件计算它们的面积吗?(2)学生先口答每个图形中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再独立完成。
(3)其中图2的梯形下底间接给出,要用(5-2.3)得到;图3中梯形的上底间接给出,要用(7.2-1.6-2.2)得到。
2.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98页第6题。
(1)让学生观察图,找到计算花坛面积所需条件。
花坛的三面围篱笆,形成一个直角梯形,篱笆长是46m,20m是梯形的高,用46m减去20m可以得到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
(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97页第1题。
结合图,让学生理解水渠的横截面,以及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分别是多少。
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98页第8题。
结合示意图,让学生找到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
求圆木的总根数,可以借助梯形的面积公式计算。
5.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98页第11*题。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2)汇报各小组的思路。
以梯形的上底长度为底长的平行四边形是要剪去最大的平行四边形,剩下的三角形,可以有两种方法求面积。
方法一:梯形的面积减去最大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方法二:用梯形的下底长度减去上底长度得到剩下三角形的底长,乘梯形的高,再除以2,得到剩下的三角形的面积。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在平行线之间有5个图形,请你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
人教版八年级下梯形导学案
§19.3梯形(一)学习目标:1,了解梯形的概念,图形。
2,掌握梯形的有关性质。
3能利用梯形的有关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一、预习导学四边形的内角和是;n边形的内角和是;n边形外角和是。
看书106-107页完成下列问题1.一组对边,另一组对边的四边形叫梯形;平行的两边叫梯形的不平行的两边叫梯形的;2. 的梯形是等腰梯形;3. 的梯形是直角梯形。
4.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是什么?答:5.探究等腰梯形的性质1)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吗?若是请画出它的对称轴2)连接等腰梯形两条对角线,量一量是否相等;你还能发现哪些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归纳性质①等腰梯形是___ 对称图形,上下底的中点连线是_____②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③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试一试1.如图,已知等腰梯形ABCD中,A D∥BC,达D点作DE∥AB,求证:∠B=∠C证明:在等腰梯形ABCD中,AB=∵AD∥BC, DE∥AB∴是平行四边形∴AB= , ∠B= ,∴CD= , ∠C= ,∴∠B=∠C归纳:等腰梯形;2. 如图,已知等腰梯形ABCD中,A D∥BC,求证:AC=BD。
归纳:等腰梯形对角线;尝试练习1.如图,已知等腰梯形ABCD中,AB∥CD∠A=40°,∠ABC= ,∠ADC= .若BD=8.则AC= 。
二、梯形的性质及应用1. 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5 ,BC=11, 高DF=4,.求等腰梯形的周长和面积。
2.已知: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DE,BC=10, AB=6, AD=3, 求△CDE的周长三、回顾与反思1、梯形的性质:2、归纳:梯形的计算.证明、一般转化为形和形;3、你还有哪些疑惑?四、达标测评在梯形ABCD中,已知AD∥BC,∠B=50则∠A= ;∠C=60°,∠D= ;2.一个梯形的四个角的比是3:5:5:7.求这个梯形的四个角的度数。
1.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点E是AD的延长线上的一点,且EC=CD,求证∠B=∠E.3.已知: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B∥CD,AB>CD,AD=BC,BD平分∠ABC,∠A=60°,梯形周长是20cm,求梯形的各边的长.§19.3梯形(二)学习目标:1、理解并证明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2、能利用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进行有关的判定、论证、计算3、了解有关梯形的中位线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梯形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腰梯形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梯形的面积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新知探究:1、梯形的判定(1)定义判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做梯形ABCD的高AE,DF,并利用此图证明“同一底上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D(2)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求证: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已知:求证:分析:证明本题的关键是如何利用对角线相等的条件来构造等腰三角形.在ΔABC和ΔDCB中,已有两边对应相等,要能证∠1=∠2,就可通过证ΔABC ≌ΔDCB得到AB=DC.证明:问:能否有其他证法,如图,作AE⊥BC,DF⊥BC,可证RtΔABC≌RtΔCAE,∠1=∠2.结论:2、补充:梯形的中位线:梯形中位线定义:连结梯形两腰中点的线段叫做梯形的中位线如图,在梯形ABCD中,A D∥BC,按下列方法操作:(1)找出腰AB、DC的中点E、F;(2)过点E、F分别做P Q⊥BC于点Q,MN⊥BC于点N且PQ交DA延长线于点P,MN交AD的延长线于点M。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导学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导学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导学案第【1】篇〗《梯形的认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66页的教内容,教学梯形的认识和给梯形画高。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和垂直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将为后面继续学习梯形的面积奠定基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梯形的特征和梯形各部分的名称,同时沟通梯形与其它平面图形的联系。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梯形的特征和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沟通梯形与其它平面图形的联系。
学具(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直钝各一、近似等腰梯形)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游戏激趣。
教师:喜欢做游戏吗?好,我们来玩一个猜图形的游戏。
这是一个四边形,可是它被数学书盖住了。
(1)能猜出来吗?不可能是哪个四边形?(2)现在呢?不可能是哪个图形?(3)到底是什么图形?这个四边形大家认识吗?2.引入课题。
教师:梯形有什么特点?和我们前面认识过的四边形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梯形的认识。
2.【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中,在比较中既能激发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同时也有意识地渗透了梯形与其他四边形之间的关系,为整体建构四边形知识网络,理解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做了铺垫。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认识梯形的特征。
(1)感知梯形。
①你在生活中见过梯形吗?让学生先说一说。
②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实物,找一找哪儿有梯形?课件出示后随着学生的回答逐步隐去情境图,抽象出梯形几何图形。
(2)探究梯形的特征。
①刚才我们在生活中找到了这么多的梯形,梯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②出示准备好的小练习。
要求:根据第一组图独立研究梯形有哪些共同特征?根据你们的发现找出第二组图中具备上述特征的图形。
梯形的性质导学案
《梯形的性质》复习学案制作人:审核人:复习目标:1、掌握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的概念。
2、熟练掌握并运用等腰梯形的有关性质。
3、进一步了解梯形中常用的辅助线的作法,能将梯形分为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转化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复习重点:掌握并运用等腰梯形的有关性质。
复习难点:梯形中辅助线的作法。
【学习过程】一、课前延伸:①定义:一组对边,另一组对边的四边形是梯形。
直角梯形:有一个角是的梯形是直角梯形梯等腰梯形定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形②分类等腰梯形是对称图形。
性质等腰梯形的对角线。
一般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
③面积:S= 。
二、课内探究:(一)自主学习: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思路:转化梯形问题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问题。
分割、拼接这种思路常通过平移或旋转来实现。
(1)平移一腰(2)作梯形的高或等腰梯形的对称轴。
(3)作对角线或平移对角线。
(4)延长梯形两腰,使它们交于一点,把梯形转化为三角形。
B EC B M N C(1)(2)(2)C(3)(3)(4)(二)合作交流。
1、如果以14 cm 、9 cm为底,13 cm、7 cm为腰画梯形,这个梯形能不能画出来?为什么?2: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90°,AD=2,AB=3,∠C=45°,求BC的长。
(友情提示:本题有多种解法,需认真思考、交流) A DB C(三)精讲点拨60°30°D CB A 1、如图,已知梯形ABCD 中,AD ∥BC ,∠B =30°,∠C =60°,AD =4,AB=BC 的长为 __________. 2、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对角线AC ⊥BD 于点O ,AE ⊥BC ,DF ⊥BC ,垂足分别为E 、F ,AD =4,BC =8,则AE +EF 等于()A .9 B .10 C .11 D .12(四)巩固检测:(相信自己,你能行!)(A 组)、1、梯形ABCD 中,AD ∥BC ,∠B=50°,∠C=80°,BC=5,AD=3,则CD= 。
梯形的中位线
《梯形的中位线》导学案学习目标1、探索并掌握梯形中位线定理.2、会利用梯形中位线定理进行计算和证明. 一、自主学习(一)梯形的中位线的定义1、阅读课本第36页,回答:_________________2、在右面的空白处画出梯形ABCD 的中位线, 并说明三角形中位线与梯形中位线有何不同总结:一个三角形共有_____三角形的中位线是连接__________________梯形的中位线是连接_________ ___________二)探究梯形中位线的性质如图:画出梯形ABCD 的中位线EF , 探究思路:探索—发现—猜想—证明量一量、考:(1)梯形中位线与底边的位置关系如何?(2)梯形的中位线与两底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 得出如下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写出完整的证明过程。
已知: 求证: 证明:2、用规范的语言叙述你所证明的结论并用几何语言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巩固运用1、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MN 是它的中位线。
(1)若AD=3,BC=5,则MN= ______;(2)若AD=a ,MN=7,则BC= ______; (3)若BC -AD=4,MN=8,则BC=______。
形成性练习(1)若AD=4,BC=8,梯形的高AE=5,则S 梯形ABCD =____. (2)若MN=6,梯形的高AE=5,则S 梯形ABCD =_____。
归纳总结出梯形的又一个面积公式: S=(a+b)·h=l ·h (l 为梯形的中位线)强化练习1)已知梯形的面积是12cm 2,底边上的高线长是4cm ,则该梯形中位线长是_2)一个梯形中位线的长是高的2倍,面积是18 cm 2,则这梯形的高是 一个等腰梯形的周长是80cm,且它的中位线长与腰长相等,它的高长12cm ) A.60cm 2 B.120cm 2 C.240cm 2 D.300cm 2 典例分析ABCD 中,A D ∥0的中位线EF 的长。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梯形的认识》导学案教学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梯形的认识》导学案教学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第2课时梯形的认识导学案设计课题梯形的认识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1.梯形概念的建立,不是老师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猜想、验证、归纳的方式自主建构。
在探究活动中,学生通过对不同形状的梯形进行观察、对比,得出梯形的概念: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2.在教学四边形的分类时,不仅让学生在判断、分类的基础上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加以巩固、总结、辨析、掌握,还借助的演示,顺势导入,让学生在头脑中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使学生对这几个图形相互之间的联系有一个比较清晰地认识,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梯形教具学生准备:三角尺、直尺、量角器、四边形学具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复习引入。
1.出示若干个四边形。
把你认识的图形指出来。
质疑余下不认识的图形。
2.揭题。
像这样的四边形就是梯形实物,也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1.根据图形思考。
自由指一指。
思考余下图形的特征。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填空。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交点叫做。
两组对边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梯形。
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图形吗?说一说。
出示生活中的梯形实物,如梯子、水渠截面、凳子……梯形都有什么特征呢?拿出学具检验一下。
2.认识梯形的各部分名称及画梯形的高。
出示梯形,介绍名称。
①梯形中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叫做上底和下底,另外两条边叫做梯形的腰。
②从梯形上底的任意一点向下底画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让学生同桌间互相指认梯形的各部分名称。
引导学生试着画梯形的高。
3.认识等腰梯形。
师:观察这个梯形的两腰有什么特征。
你能想办法验证一下吗?师: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性质导学案
学一学:请同学们自学课本94页完成下面的任务,了解梯形的相关概念。
1、定义:的四边形叫梯形。
2、特殊梯形包括和。
3、等腰梯形的定义:4、直角梯形的定义:5、画一画:请你在下面画出具有不同特征的梯形16.7 等腰梯形性质检测1、如图、在梯形ABCD中,如果AD∥BC,AB=CD,∠B=60°,AC⊥AB,那么∠ACD=____,∠D=____.BBB1题图 2题图 3题图2、在梯形ABCD中,BC∥AD,DE∥AB,DE=DC,∠A=100°则∠B=____,∠C=____,∠ADC=____,∠EDC=____.3、等腰梯形ABCD中,AD∥BC,∠B=60°,AB=8厘米,则∠C=____,∠D=_____CD=____厘米.4、等腰梯形ABCD中,AD∥BC,∠B=60°BC=10,AD=4求AB的长。
B1、请观察下面等腰梯形的内角、对角线的特点,写出你的发现,你能证明你的发现吗?BBB2、知识点:⑴等腰梯形性质定理1:写出一步推理:(结合上1图)⑵等腰梯形性质定理2:写出一步推理:(结合上3图)等腰梯形性质的应用:3、关于等腰梯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两底角相等②对角线的交点是对角线的中点③对角线的交点在梯形的对称轴上④对角线互相垂直A.③④ B.①②C.①②③④ D.③4、已知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DC,∠B=70°,则另外的三个内角分别为________5、等腰梯形的上底长为2,下底长为10,高为3,求它的腰长。
6、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已知AB∥CD,AD=BC,AC 和BD相交于点O,试说明OD=OC7、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CD,对角线AC、BD于点E,∠ADB=60°,BD=10,BE∶ED=4∶1,求梯形ABCD的腰长B。
人教版四年级上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导学案
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课标要求解读:本单元将深入地研究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掌握平行和垂直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
进一步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同时又将认识一种新的四边形——梯形。
知道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会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学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2、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3、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学习难点:画垂线、画平行线、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课时划分:5课时垂直与平行——3课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2课时1、垂直与平行课题一:垂直与平行的概念班级姓名主备人审核人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66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带﹡号的5、6号同学不做。
学习目标:1、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2、通过讨论交流,使思考能力与合作精神得到和谐发展。
3、在比较分析,综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
培养学以致用的习惯,体会数学的应用与美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通过自主探究,初步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学习难点: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
一、合作探究(在已预习的基础上完成)1、小组内讨论,直线有哪些特点?各小组作好记录。
第1组汇报讨论结果,其它组补充。
2、把两支铅笔想象成直线,摆一摆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关系?各小组作好记录。
第3小组展示,其它小组补充。
二、自主学习:1、找一找,想一想你的身边有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找到后自由举手发言,把你的发现告诉全班同学。
2、自己对旁边的同学说一说,互相平行、互相垂直、垂线和垂足的概念。
梯形导学案
1.5梯形导学案(2)诸城市石桥子初中孙立芳年级:九年级学科:数学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能说出和证明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2、经历探究梯形的判定条件的过程,•在简单的操作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说理意识.3、能运用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进行有关的判定、论证和计算.4、初步学会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问题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矩形、•三角形来解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等腰梯形是判定定理及应用。
教学难点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方法。
课前延伸1、什么叫等腰梯形?它有什么性质?2、在下图中的每个三角形中画一条线段.(1)怎样画才能得到一个梯形?(2)在哪些三角形中,能够得到一个等腰梯形呢?课内探究一、自主学习1、你能说出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1的逆命题吗?2、小组成员相互检查。
二、合作交流1、能证明你的结论是真命题吗?(先独立思考,形成个人意见,与同学交流,后完成证明)已知:求证:证明:两生板演,学生讲评,展现几种学生有代表性的证明方法。
证法一:如下图延长BA、CD相交于点E.∵∠B=∠C,(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BE=CE.∵四边形ABCD是梯形,∴AD∥BC.∴∠EAD=∠B,∠EDA=∠C.∴∠EAD=∠EDA.(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AE=DE.∴BE-AE=CE-DE.即AB=CD,∴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证法二:如下图将CD平移到AE位置,此时四边形AECD是平行四边形.则AE∥CD且AE=CD,∴∠AEB=∠C.又∵∠B=∠C,∴∠B=∠AEB.∴AB=AE.(三角形等角对等边)∴AB=CD,因此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证法三:如下图作梯形ABCD的高AE、DF分别交BC于E、F.∵梯形上、下底平行,即AD∥BC,∴AE=DF.(夹在平行线间的垂线段相等)又∵∠AEB=∠DFC=90°,∠B=∠C,∴△ABE≌△DCF.∴AB=DC.∴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师总结:通过活动,我们得到等腰梯形的两种判定方法。
(1)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2)同一底上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梯形的认识》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梯形的认识》一、导学目标1.掌握梯形的概念及特征;2.能将梯形与其他几何图形区分开来,正确识别梯形;3.理解“梯”字的特点,并能自主探究梯形的性质。
二、课前预习1.用纸和笔画出不同形状的四边形,并找出其中的梯形;2.查询相关资料,了解梯形的起源、历史及应用场景。
三、课堂探究1. 梯形的定义梯形是有两条平行边的四边形,非平行边被称为梯形的腰。
2. 梯形的特征•有两对平行边;•非平行边长度可以相等或不相等;•两对相邻角为补角。
3. 梯形的符号表示梯形常用⊥和∥符号表示,其中⊥符号表示梯形的腰与底边垂直,∥符号表示顶角与底边平行。
4. 梯形的分类•等腰梯形:两个腰的长度相等;•直角梯形:指有一个直角的梯形;•一般梯形:指除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之外的其他梯形。
5. 梯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公式为$S=\\dfrac{(a+b)h}{2}$,其中a和b分别表示梯形上底和下底的长度,ℎ表示梯形的高。
6. 梯形的性质•等腰梯形的两个腰相等;•直角梯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且等于 $90^\\circ$;•两个底角和等于 $180^\\circ$;•在梯形的对边上,两个内角互补。
四、课后习题1.用图线代数的方法证明梯形面积公式;2.仔细观察下面五张图片,从中找出错误图形,并说明原因。
(图片省略)五、延伸拓展1.了解更多的几何图形及其性质;2.应用梯形,设计一个能够稳定放置物体的载体,并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来。
六、学习心得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梯形的定义、特征、符号表示、分类、面积及性质。
同时,在实践操作中,我们加深了对梯形的认识,体会到了数学知识的乐趣和应用价值。
希望大家能够继续热爱数学学科,不断深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梯形的中位线导学案
梯形的中位线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类比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得到梯形中位线概念。
2、通过探索得到有关梯形中位线的猜想,在进一步验证的基础上,掌握梯形中位线定理.3、通过有梯度的巩固练习,学习使用梯形中位线定理,能正确运用梯形中位线定理进行计算和证明.4、通过教师引导,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得到用梯形中位线表示的梯形面积公式,并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正确运用这种公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链接1、什么是三角形中位线?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内容是什么?2、还记得你是怎样验证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吗?2、你会计算梯形的面积吗?你能说出一种计算梯形面积的公式吗? 问题思考梯形有中位线吗?如果有,梯形有没有中位线定理呢? 学法指导可以类比三角形中位线定义、定理自主探究梯形中位线定义、定理。
预习导学1、定义梯形也有中位线,类比三角形中位线定义,你能给出梯形的中位线的定义吗? 2、 猜想梯形的中位线与两底有什么关系?(提示:包括位置关系和大小关系)任意画梯形 ABCD ,如图1,设AB 、CD 边的中点分别为E ,F ,连接EF ,分别度量∠AEF 与∠B 的大小,你发现EF 与BC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分别量出线段EF 与AD 、BC 的长,你发现EF 与AD 、BC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已知:如图1,在梯形ABCD 中,点E 、F 分别 是 AD 与BC 边 的中点, 求证:EF ∥BC , EF=21(AD+BC )(温馨提示:同学们可以连接AF 并延长与BC 延长线交于点G ,构造三角形,如图2,再运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进行证明。
) 同学们尝试写出你的证明过程:3、总结归纳通过刚才的证明,你能叙述你所证明的结论吗?梯形中位线定理 如果写成 “∵” “∴”形式该怎么写? ∵ ∴ . 学以致用1、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CD ⊥ BC ,∠B =45.,AD =CD =a, 求梯形ABCD 的中位线EF 的长.2、 如图,已知在梯形ABCD 中, AB ∥CD ,DI =IG =GE =EA ,CJ =JH =HF =FB ,AB =50cm,CD =26cm. 求线段GH,EF ,IJ 的长。
四年级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导学案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温故我能知新1、巧妙填一填()叫四边形。
长方形的对边(),四个角都是()。
正方形的四条边(),四个角都是( )。
正方形是特殊的()。
2、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图填入下图中。
二、学习任务大挑战,我最棒!(一)、学习任务一1、欣赏美丽的校园图,找一找图中有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2、自己动手画一画:(1)、画出形状和大小不同的四边形。
(2)、标出你知道的图形的名称并介绍它的特点。
3、填一填()叫平行四边形。
()叫梯形。
4、长方形和正方形可以看成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5、你能表示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吗?、(二)、学习任务二1、做一做,想一想。
用硬纸条做的一个长方形、一个三角形,用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变成什么图形?在拉一拉三角形,得出什么结论?2、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看72页的概念,试画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
3、看一看这个梯形有什么特殊的地方()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三、自我检测1、火眼金精——试一试你的好眼力。
(1)、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也相等。
()(3)、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4)、两个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画一画。
(1)、在平行四边形纸上剪一刀,使剪下的两个图形都是梯形。
(2)、如图,要从东村挖一条水渠与小河相通,要使水渠最短,应该怎样挖?请在图上画出来。
四、总结收获。
幼儿园中班教案《梯形》
幼儿园中班教案《梯形》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梯形这一平面图形;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梯形的特点和性质;3.通过辨认和拼图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形状认知和手眼协调能力;4.通过体验和游戏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1.认识和掌握梯形这一平面图形;2.能够通过简单的语言描述梯形的特点和性质。
教学难点1.通过拼图等活动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2.如何让幼儿理解和掌握梯形这一平面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教学准备1.拼图游戏等活动的材料;2.画笔、颜料、彩纸等制作教具和辅助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识1.通过展示梯形图片来让幼儿认识和了解梯形这一平面图形。
2.与幼儿互动,问幼儿:你们见过这个形状吗?这个形状叫什么?它有哪些特点和性质呢?第二步:梯形的特点和性质1.通过示范,让幼儿使用画笔和纸来画出梯形,并分析和描述梯形的各个部分和性质。
2.给幼儿展示一些梯形的图片和图形,并引导幼儿自己发现梯形的特点和性质,如上底、下底、斜边等。
3.引导幼儿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梯形的特点和性质。
第三步:游戏活动1.制作梯形拼图游戏等活动材料,让幼儿在拼图过程中巩固和加深对梯形的认识和理解。
2.制作梯形彩纸等教具材料,让幼儿在亲手制作中体验和感受梯形这一平面图形的魅力和奥秘。
3.通过游戏和体验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们掌握了梯形这一平面图形的特点和性质,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梯形,并通过游戏和体验活动巩固和加深了对梯形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本节课通过互动和体验等多种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为幼儿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八年级数学下册 19.3 等腰梯形的性质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 19.3 等腰梯形的性质导学案新人教版19、3 课题:等腰梯形的性质<目标导学>1、学会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的定义2、学会等腰梯形的性质学习过程一、温故知新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边角对角线对称性二、自主学习:自学教材106—107页、记录重、难点及疑惑,独立完成下面的1、21、梯形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腰梯形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角梯形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等腰梯形的性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三、对学交流1、证明等腰梯形的性质2、自学例1,并完成P108的练习3、梯形的中位线及定理的证明。
(1)、梯形中位线如图,在梯形ABCD中,E、F分别是腰AB与CD的中点,则线段EF是梯形的中位线。
梯形中位线定义:(2)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已知:如图,梯形ABCD中,AD//BC,AE=EB,DF=FC、求证:EF∥BC,EF= (BC+AD)、(提示: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四、巩固提升1、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D=DC=AB,BD=BC,求∠A的度数、五、达标检测1、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 ,AD=2,BC=4,高DF=2,所以它的面积= ,腰长DC= ,周长= ,2、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DE,BC=9,AB=6,AD=5所以DE= ,DC= ,EC= ,△CDE的周长是△CDE的面积是评价与反思: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梯形导学案(第十一课时)
16.3梯形(第1课时)怀柔四中 刘长红学习目标:探索并掌握梯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探索、了解并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 能够运用梯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进行有关问题的论证和计算。
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的问题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使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方法和转化的思想.重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难点: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方法及梯形有关知识的应用. 学习过程一、温故知新 1.如图(1),已知方格纸中的4个相同的正方形,则∠1+∠2+∠3=_________.2.如图(2),P 是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BD 上一点,PE ⊥DC 于E ,PF ⊥BC 于F ,则PA 与EF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二、学习新知:自学P124-125页1.梯形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腰梯形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角梯形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腰梯形的性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以上性质: DC B A3.自学例1,并完成P126的练习1、2,P127---1、2.(1)(2)三、释疑提高1.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AD=DC=AB ,BD=BC ,求∠A 的度数.DC B A3.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 、有一组对边平行但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B 、直角梯形中只有一个直角C 、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D 、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4.如图,在梯形ABCD 中,∠D=90°,AD=DC=4,AB=1,E 为AD 的中点,则点E 到BC 的距离为___________.四、小结归纳等腰梯形的性质:梯形辅助线的作法:五、巩固检测:P127 习题 6。
梯形的认识-导学案
(推荐)梯形的认识-导学案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66、67页,用红笔勾画出疑问点;独立摸索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问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1、认识梯形的底和高以及底和高的意义并会画梯形的高,明白什么叫等腰梯形和梯形的关系。
2、培养同学们的空间观念,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学习重点:明白得梯形的高,并能正确作高。
学习难点:明白得它们的高有许多条。
用集合图表示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导学过程一、知识链接二、自主学习:自学例3,明白得梯形的定义和特点。
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依照梯形的定义和观看,用自己的笔画一画,上面图形中还有没有梯形。
把梯形各部分的名称标在下面图上。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
2、完成66页做一做。
3、剪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再剪一个平行四边形,上课要用。
三、合作探究、归纳总结:1、梯形的特点。
通过梯形的定义我们明白,梯形只有对边,另一组对边。
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区别是:2、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我们学过的四边形有哪些?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用集合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四、过关检测:1、梯形和平行四边形都能够作()条高。
2、完成课本第67页第5题。
我们用四个顶点的字母来表示一个梯形,把梯形的名称写在下面。
3、完成课本68页第7题.把图形名称写下来。
4、判定:(1)平行四边形是专门的梯形。
()(2)两个梯形能够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一个直角梯形不可能是等腰梯形。
()5、右图中一共有()个平行四边形,有()个梯形。
五、总结、评判: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专门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快乐、一样、痛楚)。
梯形中位线教学设计
梯形中位线导学案【教学目标】:1、理解梯形中位线概念,掌握梯形中位线定理并能运用定理解决有关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分析、探索知识、推理论证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梯形中位线定理及应用【教学难点】:梯形中位线定理的论证课前延伸:联系生活,体会生活1、观察1.观察图片2、思考(计算过程中,出现疑问)课上探究:一、自主学习:利用几何画板制作课件,把三角形顶点展开形成梯形,建立三角形中位线与梯形中位线的联系。
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的运动变化,结合三角形中位线定义,归纳出梯形中位线定义。
梯形中位线:连结梯形两腰中点的线段叫梯形中位线MNBCDEAEFBCD A'A猜想梯形中位线与梯形的两底有什么位置关系,数量关系?二、 合作交流结论:梯形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证明猜想已知:梯形ABCD 中,AD//BC ,M,N 分别为AB,,CD 中点 求证:MN//BC ,)(21BC AD MN +=E BC AN AN 延长线于交并延长证明:连结∵BC AD // ∴NCE D E DAN ∠=∠∠=∠, ∵CN DN DC N =的中点,是∴ECN ADN ∆≅∆ ∴CE AD EN AN ==, ∵的中位线是中点为ABE MN AB M ∆∴∴BE MN BE MN 21,//=∵AD CE CE BC BE =+=, ∴)(21,//BC AD MN BC MN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请学生展示不同证明方法) 归 纳梯形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三、应用知识,培养能力1.基本练习①如图:∵梯形ABCD 中,AD//BCM 是AB 中点,N 是DC 中点 ∴MN 是梯形ABCD 的_____(梯形中位线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梯形上底8厘米,下底为10厘米,则中位线为_____③已知梯形中位线长9厘米,一底长12厘米,则另一底为___________④梯形上底长为a ,下底为b ,中位线为m ,高为h ,则 m______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梯形面积=__________或__________⑤等腰梯形中位线长6,腰为4,周长为____________⑥DE 是三角形ABC 的中位线,FG 为梯形中位线,DE=4,则精讲点拨1、已知,如图梯形ABCD 中,AD//BC ,对角线AC 与BD 垂直相交于O ,MH 是梯形中位线,∠DBC =30o ,猜想MN 与AC 什么关系?并证明猜想2、已知如图梯形ABCD 中,AB//CD//FE//GH ,C , E 为AG 的三等分点AB=3,GH=6,求CD ,EF 的长四、拓展提升如图,过平行四边形ABCD 的四个顶点A,B,C,D 分别做四条平行线L 1// L 2// L 3 //L 4 设L 1,L2,L 3,L 4 与平行四边形ABCD 外的一条直线交于 A 1,B 1,C 1,D 1证明AA 1+CC 1=BB 1+DD 1CC课堂小结,回顾知识学生自由讨论、发言补充的过程中,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结合学生的发言教师给出评价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梯形导学案(教学设计)
一、课前复习
1、我们学过哪些特殊的四边形?
二、阅读教材106---107页,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
问题2:你知道哪些特殊的梯形,它们是怎么定义的。
问题3:看书思考
一、动手操作,拿出准备好的等腰梯形,解决问题
1、等腰梯形是轴对称梯形吗?有几条对称抽?对称轴是哪条直线?
2、等腰梯形的性质:
(1)
(2)
二、你能证明吗?
已知:等腰梯形ABCD ,AD ∥BC AB=C D 求证:∠A=∠D ∠B=∠C
你能由性质1得到性质2吗?
已知:等腰梯形ABCD ,AD ∥BC ,AB=CD ,AC 、BD 是对角线。
求证:AC=BD
2、等腰梯形性质的推理格式
性质1:∵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 ∴∠A=∠D ∠B=∠C 性质2:∵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 ∴AC=BD
三、知识应用
例1:如图:延长等腰梯形ABCD 的腰BA 与CD
△EBC 和△EAD 都是等腰三角形。
四、巩固练习
1、如果等腰梯形的面积是144,且两底的比是4:5
是
2、已知直角梯形一腰长为10cm ,这条腰与底的夹角是30°,那么另一腰为
3、
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DE ∥AB △DEC 的周长为10cm ,BE=5cm,
求梯形ABCD 的周长。
4、已知等腰梯形ABCD ,AB=CD ,∠B=60度,AD=15cm ,BC=49 cm ,求腰长AB 。
思考题:等腰梯形ABCD 中,DC ∥AB ,AD=BC 对角线AC ⊥BD 于O ,若
DC=3cm ,AB=8cm ,求梯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