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创新设计高中物理第一章 基础课1教师版

合集下载

2019创新设计高中物理第一章 能力课教师版

2019创新设计高中物理第一章 能力课教师版

能力课 运动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运动图像的理解及应用1.对运动图像的认识,应注意以下三点(1)无论是x -t 图像还是v -t 图像都只能描述直线运动。

(2)x -t 图像和v -t 图像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x 、v 与t 一一对应。

(3)一般试题中,关键点是根据斜率判断物体的运动状况,x -t 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根据x -t 图像的斜率判断速度变化情况;v -t 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根据v -t 图像的斜率判断加速度的变化情况。

2.分析图像问题时应注意“六看”一看“轴”⎩⎨⎧x -t 图像纵轴表示位移v -t 图像纵轴表示速度二看“线”⎩⎨⎧x -t 图像上倾斜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v -t 图像上倾斜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 三看“斜率”⎩⎨⎧x -t 图像上斜率表示速度v -t 图像上斜率表示加速度四看“面积”⎩⎨⎧v -t 图像上图线和时间轴围成的“面积” 表示位移五看“纵截距”⎩⎨⎧x -t 图像表示初位置v -t 图像表示初速度六看“特殊点”⎩⎨⎧拐点(转折点):一般表示从一种运动变为另一种运动交点:在x -t 图像上表示相遇,在v -t 图像上表示速度相等命题角度1 [常考点]图像选择类问题依据某一物理过程,设计某一物理量随时间(或位移、高度、速度等)变化的几个图像或此物理过程中某几个物理量随某一量的变化图像,从中判断其正误。

【例1】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冲上光滑且足够长的斜面,并做直线运动,则下列描述该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可能正确的是()解析物体冲上斜面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然后返回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该过程速度方向发生变化,由于斜面光滑,故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不变,上滑与下滑运动距离等大,选项A、B错误;物体在光滑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g sin θ<g,选项C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符合事实,选项D的加速度大小为20 m/s2,不符合事实,故选项C正确,D错误。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9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9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9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9

注意: 如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已知量和未知量都不涉及时间, 则利用 公式 vt 2-v0 2=2ax 求解问题时,往往比用两个基本公式解题方便.
答案
2.对公式的理解 (1)适用条件:匀变速 直线运动 (2)vt 2-v0 2=2ax 为矢量式,x、v0、a 都是矢量,应用时必须选取统一的 正方向,一般选初速度 v0 的方向为正方向. ①匀加速直线运动,a 取 正 值;匀减速直线运动,a 取 负 值. ②位移与正方向相同,取正值;位移与正方向相反,取负值. (3)当 v0=0 时,vt 2= 2ax (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目标 定位
1.会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 vt 2-v0 2=2ax, 并能利用公式解决相关题目.
2.能推导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比例式,并能简
单应用.
栏目 索引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关系 二、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 对点检测 自查自纠
停止的位置和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为 15 m-12 m=3 m.
答案 3 m
总结提升
解析答案
针对训练
机场跑道长为2 500 m,喷气式飞机以恒定的加速度a=3.5 m/s2
加速,当速率达到 95 m/s时可升空.假定飞机在到达此速率时因故要停止 飞行,则喷气式飞机的制动系统至少要产生多大的加速度? 解析 设飞机从开始起飞到达到95 m/s时前进的位移为x1
答案
典例精析
例1 汽车正在以12 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前进,在它的正前方
15 m处有一障碍物,汽车立即刹车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6 m/s2,求汽车停止的位置和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为多大?

【创新设计】高一物理教科版必修1课件: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章末整合提升[ 高考]

【创新设计】高一物理教科版必修1课件: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章末整合提升[ 高考]

以恒定的加速度下滑,依次通过A、B、C 三点,已知AB=12 m,AC=32 m,小物块 通过AB、BC所用的时间均为2 s,求:
图1
(1)小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
(2)小物块通过A、B、C三点时的速度?
章末整合提升
22
解析
方法一
(1)设物块下滑的加速度为a,则xBC-xAB=at2,
xBC-xAB 20-12 2 2 所以 a= = m/s = 2 m/s 22 t2
图5
章末整合提升
42
(1)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
解析
由纸带的数据可知,小车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0.1 s内的
位移分别为x1=8.69 cm,x2=7.30 cm,x3=5.88 cm,x4=4.48 cm,
x5=3.10 cm,x6=1.72 cm.
第一章——
章末整合提升
1 网络构建
客观·简明·了然 整合·释疑·点拨
2 分类突破
网络构建
客观·简明·了然
运动的描述
(1)质点是对实际物体的一种科学抽象,它忽 三个 概念 略了物体的 形状和大小 ,把物体简化为一 质点 个 有质量的点 (2)实际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 形状和 大小 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忽略不计
章末整合提升
) B.1∶4 D.4∶1
27
解析
斜面上的匀加速运动和水平面上的匀减速运动的
平均速度是相等的,所以位移之比等于时间之比.选A.
答案 A
章末整合提升
28
三、运动图像的意义及应用
首先要学会识图 . 识图就是通过 “看 ”寻找规律及解题 的突破口 .为方便记忆,这里总结为六看:一看 “轴”,
速度与初速度的矢量差;加速度a是速度变化量Δv与所用

创新设计物理教师用书必修一 3-1

创新设计物理教师用书必修一 3-1

第1讲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对应学生用书P37,牛顿第一定律 Ⅱ(考纲要求)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2.意义(1)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2)指出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3.惯性(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2)量度: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3)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牛顿第三定律 Ⅱ(考纲要求)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另一个物体一定同时对这一个物体也施加了力.2.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可总结为“三同、三异、三无关”.(1)三同⎩⎪⎨⎪⎧同大小同时产生、变化、消失同性质(2)三异⎩⎪⎨⎪⎧反向异体不同效果(3)三无关⎩⎪⎨⎪⎧与物体的种类无关与相互作用的两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是否与另外物体相互作用无关1.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 ).A.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C.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D.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受力解析 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会逐渐停下来,故A 、B 、C 均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只有D 中说法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相反.答案 D2.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B.汽车速度越大刹车后越难停下来,表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宇宙飞船中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没有惯性D.乒乓球可以被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解析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A 错误;惯性的大小仅取决于质量,与其速度的大小及运动的时间无关,B 错误;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的物体,失去的不是重力,更不是质量,而是物体对悬挂物或支撑物的弹力为零,C 错误;乒乓球可以被快速抽杀,是由于它的质量小,即惯性小,D 正确,本题答案为D.答案 D3.关于运动状态与所受外力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恒定的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B.物体受到不为零的合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要发生改变C.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它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物体的运动方向与它所受的合力的方向可能相同解析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只要物体受力(合力不为零),它的运动状态就一定会改变,A 错误、B 正确;物体不受力或合力为零,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 错误;物体的运动方向与它所受合力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还可能不在一条直线上,D 正确.答案 BD4.关于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不同时产生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相同性质的力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效果会相互抵消解析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力的性质一定相同,由于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故A 、C 对,B 、D 错.答案AC5.图311如图311所示,杯子放到水平桌面上时,下列关于F1和F2的说法正确的是().A.力F1就是杯子的重力B.力F1和力F2是一对平衡力C.力F1和力F2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力F1的大小大于力F2的大小解析力F1和F2分别是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它们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是平衡力,故C对,A、B、D都错.答案 C对应学生用书P38考点一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明确了惯性的概念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物体所具有的一个重要属性——惯性,即物体总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2.揭示了力的本质牛顿第一定律对力的本质进行了定义: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3.揭示了不受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而实际中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当物体受外力但所受合力为零时,其运动效果跟不受外力作用时相同,物体都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典例1】在水平的路面上有一辆匀速行驶的小车,图312车上固定一盛满水的碗.现突然发现碗中的水洒出,水洒出的情况如图312所示,则关于小车在此种情况下的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小车匀速向左运动B.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加速C.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减速D.小车可能突然向右减速解析原来水和小车相对静止以共同速度运动,水突然向右洒出有两种可能:①原来小车向左运动,突然加速,碗中水由于惯性保持原速度不变,故相对碗向右洒出.②原来小车向右运动,突然减速,碗中水由于惯性保持原速度不变,相对于碗向右洒出,故B、D正确.答案BD——用惯性解释运动现象的思路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与惯性相关的运动现象,如人乘车时的前倾后仰、跑步时的跌跟头、用铁锤钉钉子等,运用惯性知识解释这些现象的思路是:(1)明确要研究的是哪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它原来处于什么运动状态.(2)确定外力作用在此物体的什么位置,物体在此位置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由于惯性的原因,物体上没受力的部分保持原运动状态.(4)物体的不同部位运动状态不同,引起了惯性现象的出现.【变式1】就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某同学试图从惯性角度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采用了大功率的发动机后,某些一级方程式赛车的速度甚至能超过某些老式螺旋桨飞机,这表明可以通过科学进步使小质量的物体获得大惯性B.射出枪膛的子弹在运动相当长一段距离后连一件棉衣也穿不透,这表明它的惯性变小了C.货运列车运行到不同的车站时,经常要摘下或加挂一些车厢,这会改变它的惯性D.摩托车转弯时,车手一方面要控制适当的速度,另一方面要将身体稍微向里倾斜,通过调控人和车的惯性达到转弯的目的解析采用了大功率的发动机后,可以提高车速,但功率的大小与惯性无关.只要质量不变,惯性就不变,故A错;惯性与运动时间无关,故B错;摘下或加挂车厢,会使列车的质量增大或减小,惯性发生变化,故C对;摩托车转弯时,身体稍微向里倾斜是改变其受力情况,惯性与力无关,故D错.答案 C考点二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典例2】在滑冰场上,甲、乙两小孩分别坐在滑冰板上,原来静止不动,在相互猛推一下后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假定两板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已知甲在冰上滑行的距离比乙远,这是由于().A.在推的过程中,甲推乙的力小于乙推甲的力B.在推的过程中,甲推乙的时间小于乙推甲的时间C.在刚分开时,甲的初速度大于乙的初速度D.在分开后,甲的加速度的大小小于乙的加速度的大小解析作用力、反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且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作用时间相等,故A、B均错;对两小孩分开后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所以a=μg,因为两板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故加速度相同,D错;分开后,甲、乙都做匀减速运动直到停下,由2ax=v2,x甲>x乙,得v甲>v乙,C对.答案 C——此题容易错选D.误认为:两人的推力一样,作用时间一样,分开时的速度一样,由2ax=v2得出a甲<a乙的结论.实质上在推开的那段时间内,虽然力相同但两人的质量不同,加速度会不同,导致分离时的初速度不同.【变式2】如图313所示,图313我国有一种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叫做“押加”,实际上相当于两个人拔河,如果甲、乙两人在“押加”比赛中,甲获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所以甲获胜B.当甲把乙匀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小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C.当甲把乙加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D.甲对乙的拉力大小始终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只是地面对甲的摩擦力大于地面对乙的摩擦力,所以甲获胜解析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由其自身的受力情况决定的,只有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不论物体处于何种状态,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于它们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其效果可以不同.甲加速前进的原因是甲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大于绳子对甲的拉力;乙加速后退的原因是绳子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但是,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甲对乙的拉力大小始终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B、D正确.答案BD对应学生用书P397.考查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阅卷教师揭秘(1)命题分析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中,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方面的命题虽然不多,但做为基础题出现也需引起高度重视.试题主要考查惯性的概念、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例如2010广东20题,2011浙江14题,2011上海4题等.(2)主要题型:选择题(3)卷面错因:①思维定势作用造成审题不清.②不能正确区分作用力和反作用与一对平衡力.③不能正确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认为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运动.(4)解决方法①正确理解牛顿三个运动定律.②注意审题,提取有用信息.③弄清要判断的问题属于牛顿的哪个定律所解决的范畴.对应学生用书P39一、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考查(低频考查)1.(2009·辽宁、宁夏)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作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笛卡儿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解析行星运动定律是开普勒发现的,选项A错误,B正确.伽利略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选项C错误,D正确.答案BD二、对牛顿第三定律的考查(中频考查)2.(2010·广东理综,20)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B.太阳系中的行星均受到太阳的引力作用C.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所受引力的方向不变D.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解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A错误;太阳系中的所有行星都要受到太阳的引力,且引力方向沿着两个星球的连线指向太阳,B正确、C错误;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正确.答案BD3.(2011·上海综合,4)在日常生活中,小巧美观的冰箱贴使用广泛.一磁性冰箱贴贴在冰箱的竖直表面上静止不动时,它受到的磁力().A.小于受到的弹力B.大于受到的弹力C.和受到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和受到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解析因磁性冰箱贴静止不动,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磁力与弹力,应为平衡力,所以D正确,A、B、C错误.答案D。

2019版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教师用书: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5 含答案

2019版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教师用书: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5 含答案

5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学习目标] 1.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及分类.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特点.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并会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一、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1.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即加速度恒定的运动.2.速度与时间的关系速度公式:v t=v0+at,其中v0为初始时刻的速度,v t为t时刻的速度.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公式v t=v0+at表示了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v t是时间t的一次函数,对应的v-t图像是一条斜线,其斜率错误!表示了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1)匀加速直线运动: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Δv>0,a=错误!>0,a与v0同向,如图1甲所示.图1(2)匀减速直线运动: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Δv〈0,a=错误!〈0,a与v0反向,如图乙所示.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不变.(√)(2)速度逐渐增加的直线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3)公式v t=v0+at适用于任何做直线运动的物体.(×)(4)公式v t=v0+at既适用于匀加速直线运动,也适用于匀减速直线运动.(√)(5)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的斜率逐渐增大.(×)2.一质点做直线运动,速度v t=5+0。

3t(m/s),则质点的初速度为________,加速度为________,3 s末的速度为________.答案 5 m/s0.3 m/s25。

9 m/s一、速度与时间关系式的理解及应用设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运动开始时刻(t=0)的速度为v0(叫做初速度),加速度为a,请根据加速度定义式求t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答案由加速度的定义式a=错误!=错误!,整理得:v t=v0+at。

速度与时间关系的理解1.公式v t=v0+at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2.公式的矢量性:公式v t=v0+at中的v0、v t、a均为矢量,应用公式解题时,首先应选取正方向.一般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若为匀加速直线运动,a>0;若为匀减速直线运动,a<0。

新高中物理第一章教案

新高中物理第一章教案

新高中物理第一章教案学科:物理
年级:高一
章节:第一章古典力学概念
教学目标:
1. 理解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2. 掌握物理量、单位制和物理测量的基本概念;
3. 能够运用基本物理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重点难点:
1.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2. 物理量、单位制和物理测量的基本概念;
3. 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
1. 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物理量的概念和分类;
3. 单位制和物理测量;
4. 牛顿力学的基本原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提出问题:什么是物理学?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
二、讲解:
1. 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物理量的概念和分类;
3. 单位制和物理测量;
4. 牛顿力学的基本原理。

三、练习:
1. 解答选择题和填空题;
2. 进行实验操作,测量物理量并计算结果。

四、拓展:
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2. 分组讨论物理学的应用领域。

五、作业:
1. 完成课堂练习题;
2. 思考物理学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实验能力。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将继续深入探讨物理学的各个方面,使学生在物理学领域的知识更加丰富和系统化。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9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1)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9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1)

图2
答案
【深度思考】
路程和位移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答案 区别: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联系:物体位移大小小于等于路程,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 的大小等于路程.
答案
典例精析
例2 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
B.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
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
D.在曲线运动中,物体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其路程
总结提升
解析答案
例 3
向东行驶500 m 小灰灰一家周末外出的行车路线:狼堡 ― ― ― ― ― ― ― ― ― → 超市
1.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质点)的位置 以及 位置的变化 , 需 要 在 参 考
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如果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只需建立直线 坐标系就能准确表达物体
的位置;如果物体在一平面运动,就需要建立 平面直角 坐 标 系 来 描
述物体的位置.
3.坐标系的三要素: 原点 、 单位长度 和 正方向
图5
解析答案
所示,若AC=100 m,BC=30 m,以B点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建立 直线坐标系,则出发点的位置坐标为 ________ m,B 点位置坐标为 ________ m,C 点位置坐标为 ________ m;A 点到 B 点的位置变化为 ________ m,方向__________;C点到B点的位置变化为________ m, 方向________. 图1
总结提升 解析答案 返回
对点检测
自查自纠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9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9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

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部分描绘的运动情景,可以选取山为 )
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C.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解析答案
返回
三、空间 时间 知识梳理
时刻
1.时刻:指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时刻用 点
来表示.
时间间隔:指某两个 时刻 之 间 的 间 隔 . 在 时 间 轴 上 , 时 间 间 隔 用
解析答案
2.(对质点的理解)(多选)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
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被看成质点
C.万吨巨轮非常大,无论何时都不能看做质点来处理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与所研究的问题无关或属于次要因素时,可
把物体看成质点
解析答案
3.(对参考系的理解)(多选)我们描述某个物体的运动时,总是相对一定
的参考系而言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
D.质点是为了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而建立的理想模型 解析 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
与物体大小无关,所以A错误,D正确; 研究香蕉球的轨迹弯曲的成因时,足球各部分的运动情况不同,所以不 能把足球看做质点,B错误; 研究跨栏运动员动作时,不能将运动员看做质点,C错误.
答案
(2)5 s内、第5 s内、第5 s末、第5 s初分别表示时刻,还是时间?试在 时间轴上表示出来. 答案 5 s内、第5 s内指时间,第5 s初和第5 s末指时刻.
答案
典例精析
例3
在如图4所示的时间轴中,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 )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7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7

图4
答案
4.注意:(1)无论是v-t图像还是x-t图像都不是 物体的运动轨迹(填“是”或 “不是”). (2)v-t图像和x-t图像都只能描述 直线 运动,不能描述 或“曲线”).
曲线 运动 ( 填“直线”
答案
典例精析
例4 )
如图 5 是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 A 、 B 两质点的 xt 图像,由图可知 (
解析答案
4.(位移-时间图像 )(多选)甲、乙两物体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它们
的位移x与时间t的图像如图7所示,则( B.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
C.出发时乙在甲前x0处
)
A.甲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曲线运动
D.甲、乙两物体有两次相遇
图7
解析答案
返回
v0=4 m/s,a=8 m/s2,A 错误,B 正确.
A.v0=4 m/s,a=4 m/s2
把t=2 s代入公式可得x=24 m,C正确.
由于v=v0+at,即v=4+8t,把t=2 s代入可得v=20 m/s,D错误.
解析答案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及有关计算)(多选)某物体运动的v-t图像如图6 所示,根据图像可知,该物体( )
用于变加速直线运动,用同样的方法可证明:变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 的位移也对应v-t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包围的面积.
答案
典例精析
例1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0=5 m/s,加速度为a=
0.5 m/s2,求:
(1)物体在前3 s内的位移;
解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前3 s内物体的位移
答案
方向 时刻
位置
相遇 ,横截距表示物体开始运动的
3.几种常见的位移-时间图像

2019版高考物理创新大一轮基础课+能力课+实验课江苏专

2019版高考物理创新大一轮基础课+能力课+实验课江苏专

基础课2电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识排查电阻的串联、并联电动势和内阻1.电动势(1)定义:电源在内部移动电荷过程中,非静电力对电荷做的功与移动电荷的电荷量的比值。

(2)定义式:E=Wq,单位为V。

(3)大小: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把1 C正电荷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所做的功。

2.内阻:电源内部导体的电阻。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1.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1)内容:闭合电路里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阻之和成反比。

(2)公式①I=ER+r(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②E=U外+Ir(适用于所有电路)。

2.路端电压与外电阻的关系小题速练1.思考判断(1)电动势的大小反映了电源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本领强弱。

()(2)电动势由电源中非静电力的特性决定,与电源的体积无关,与外电路无关。

()(3)电动势等于电源的路端电压。

()(4)闭合电路中外电阻越大,路端电压越大。

()(5)在闭合电路中,外电阻越大,电源的输出功率越大。

()(6)电源的输出功率越大,电源的效率越高。

()答案(1)×(2)√(3)×(4)√(5)×(6)×2.[人教选修3-1P63第1题]一个电源接8 Ω电阻时,通过电源的电流为0.15 A,接13 Ω电阻时,通过电源的电流为0.10 A,则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为() A.2 V 1.5 Ω B.1.5 V 2 ΩC.2 V 2 ΩD.1.5 V 1.5 Ω解析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I1(R1+r)E=I2(R2+r)代入数据联立得r=2 Ω,E=1.5 V。

答案 B3.[人教版选修3-1P63第3题]许多人造卫星都用太阳电池供电。

太阳电池由许多片电池板组成。

某电池板不接负载时的电压是600 μV,短路电流是30 μA。

则这块电池板的内阻()A.2 ΩB.20 ΩC.200 ΩD.2 000 Ω答案 B4.[人教版选修3-1P66第2题]一个量程为0~150 V的电压表,内阻为20 kΩ,把它与一个大电阻串联后接在110 V电路的两端,电压表的读数是5 V。

【创新设计】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同课异构课件:第一章 第1讲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1) [ 高考]

【创新设计】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同课异构课件:第一章 第1讲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1) [ 高考]

人教物பைடு நூலகம்必修一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三、坐标系 1.坐标系相对于参考系是静止的,它是为了定 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变化而引入的. 2. 质点的位置对应于坐标系中的点的坐标,而 质点位置的改变则用坐标值的变化描述.
人教物理必修一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 典型例题
3.一个小球从距地面5 m处落下, 被地面弹回,在距地面0.5 m处被 接住.取坐标原点在抛出点下方2 m处,向下的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 向.则小球的抛出点、落地点、接 住点的位置坐标分别是( A ) A. -2 m,3 m,2.5 m B. 2 m,-3 m,-2.5 m C. 5 m,0 m,0.5 m D. 0 m,5 m,4.5 m
人教物理必修一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典型例题
1. 下列运动中,可把运 动物体看做质点的是( AB) A.研究绕太阳公转时的地球 B.研究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 的运动 C.研究足球运动员的射门技 术时的足球 D.研究运动汽车上的轮胎运 动时的轮胎
自传不能看做质点 平动看做质点 若整个球都看做质 点怎么研究在那个 地方踢 轮胎上的点哪里去找
人教物理必修一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 2010年3月15日,在多哈室内田径世锦赛男子60米栏 决赛中,伤后复出的刘翔以7秒65获得第七名,也刷新 了个人赛季最好成绩.关于刘翔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 是(AD ) A. 刘翔在飞奔的60米中,测其速度时可以看成质点 B. 教练为了分析其动作要领,可以将其看成质点 C. 无论研究什么问题,均不能把刘翔看成质点 D. 能否把刘翔看成质点,取决于我们研究的问题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2. 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 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 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 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 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 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A) A.船和山 B.山和船 C.地 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

2019版高考物理创新大一轮基础课+能力课+实验课教科版

2019版高考物理创新大一轮基础课+能力课+实验课教科版

基础课2 变压器 远距离输电知识排查理想变压器1.构造和原理(1)构造:如图1所示,变压器是由闭合铁芯和绕在铁芯上的两个线圈组成的。

图1(2)原理:电磁感应的互感现象。

2.基本关系式(1)功率关系:P 入=P 出。

(2)U 1n 1=U 2n 2。

有多个副线圈时U 1n 1=U 2n 2=U 3n 3=…。

(3)电流关系:只有一个副线圈时I 1I 2=n 2n 1。

由P 入=P 出及P =UI 推出有多个副线圈时,U 1I 1=U 2I 2+U 3I 3+…+U n I n 。

远距离输电图21.电压损失:(1)ΔU =U 2-U 3。

(2)ΔU =I 2R 线。

2.功率损失:(1)ΔP =P 2-P 3。

(2)ΔP =I 22R =ΔU 2R 线。

3.功率关系:P 1=P 2,P 3=P 4,P 2=P 损+P 3。

4.电压、电流关系:U 1U 2=n 1n 2=I 2I 1,U 3U 4=n 3n 4=I 4I 3,U 2=ΔU +U 3,I 2=I 3=I 线。

5.输电电流:I 线=P 2U 2=P 3U 3=U 2-U 3R 线。

6.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P 损=I 线ΔU =I 2线R 线=⎝ ⎛⎭⎪⎫P 2U 22R 线。

小题速练1.[教科版选修3-2·P 62·T 10改编]有些机床为了安全,照明电灯用的电压是36 V ,这个电压是把380 V 的电压降压后得到的。

如果变压器的原线圈是1 140匝,副线圈是( ) A.1 081匝 B.1 800匝 C.108匝D.8 010匝解析 由题意知U 1=380 V ,U 2=36 V ,n 1=1 140,则U 1U 2=n 1n 2得n 2=U 2U 1n 1=108。

选项C 正确。

答案 C2.(多选)如图3所示是通过变压器给用户供电的示意图,变压器的输入电压是电网电压,基本稳定,输出电压通过输电线输送给用户。

2019版高考物理创新一轮复习江苏专用版课件:第一章 直线运动基础课1 精品

2019版高考物理创新一轮复习江苏专用版课件:第一章 直线运动基础课1 精品

解析 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零时,速度有极值,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时,物体做减速运动,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有最小值,选 项A错误;根据加速度定义可知,速度的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选项B错误; 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可能相反,选项C正确;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 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减小,速度仍然增加,选项D错误。 答案 C
【变式训练】 如图4所示,在气垫导轨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A、
B,A、B间距离为L=30 cm。为了测量滑块的加速度,在滑块
上安装了一宽度为d=1 cm的遮光条。现让滑块以某一加速度通
过光电门A、B。现记录了遮光条通过两光电门A、B的时间分
图4
别为0.010 s、0.005 s,滑块从光电门A到B的时间为0.200 s。则
2.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 (1)速度的大小和加速度的大小无直接关系。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 大,速度也不一定大;加速度为零,速度可以不为零,速度为零,加速度也可以 不为零。 (2)速度的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无直接关系。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可能相同,也 可能相反,两者的方向还可能不在一条直线上。
【例5】 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零,速度具有最大值 B.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一定大 C.物体具有向东的加速度时,速度的方向可能向西 D.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减小,速度也一定减小
解析 两车的速度相同时,其相对位置不变,以其中任意一辆车为参考系,另一辆 车一定是静止的,故选项A正确;若有第三辆车丙与甲、乙两车同向同速行驶,以丙 车为参考系时,甲、乙两车均静止,故选项B正确;若以在甲车中一走动的人为参考 系时,他与乙车的相对位置是变化的,则乙车是运动的,故选项C错误;甲车刹车停 下,乙车向东行驶,甲车与乙车间的距离增大,甲车相对乙车向西运动,故选项D正 确。 答案 ABD

《创新设计》高中物理教科版选修1-1课件第一章电荷与电场章末整合

《创新设计》高中物理教科版选修1-1课件第一章电荷与电场章末整合
图2
• A.电场线由B指向A,该电荷做加速运动, 加速度一定越来越小
• B.电场线由B指向A,该电荷做加速运动, 由题设条件知其加速度大小的变化不能确 定
• C.电场线由A指向B,电荷做匀加速运动
• D.电场线由B指向A,电荷做加速运动,加 速度一定越来越大
• 答案 B
• 解析 负点电荷在O点向B点运动,说明该 负点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方向由A指 向B,而负点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电场力方向 与电场强度方向(即电场线方向)相反,所以 电场线应由B指向A,选项C错;因一根电场
可以使用库仑定律公式
• B.只要是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计算,都 可以使用库仑定律公式
• C.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无论是在 真空中还是在介质中,一定是大小相等、方 向相反的
• D.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碎纸屑,说明碎
• 答案 C
• 解析 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为真空中的两 点电荷,库仑力作用满足牛顿第三定律.
• B.乙物体可能带有负电荷2.4×10-15C
• C.丙物体一定带有正电荷8×10-16C
• D.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8×10-16C
• 答案 AD
• 解析 由于甲、乙、丙原来都不带电,即都 没有净电荷,甲、乙摩擦导致甲失去电子 1.6×10-15C而带正电,乙物体得到电子而带 1.6×10-15C的负电荷;乙物体与不带电的丙 物体相接触,从而使一部分负电荷转移到丙 物体上,故可知乙、丙两物体都带负电荷, 由电荷守恒可知,乙最终所带负电荷为 1.6×10 - 15C - 8×10 - 16C = 8×10 - 16C , 故 A 、 D正确.
高中物理·选修1-1·教科版
章末整合

产生:摩擦起电、感应起电
• • •

2019版高考物理创新大一轮基础课+能力课+实验课教科版

2019版高考物理创新大一轮基础课+能力课+实验课教科版

基础课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自感涡流知识排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感应电动势(1)概念: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

(2)产生条件: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发生改变,与电路是否闭合无关。

(3)方向判断:感应电动势的方向用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判断。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内容: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个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2)公式:E=n ΔΦΔt,其中n为线圈匝数。

(3)感应电流与感应电动势的关系:遵守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即I=ER+r。

3.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情形(1)若B、l、v相互垂直,则E=Blv。

(2)v∥B时,E=0。

自感、涡流1.自感现象(1)概念:由于导体本身的电流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称为自感。

(2)自感电动势①定义:在自感现象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叫做自感电动势。

②表达式:E=L ΔI Δt。

(3)自感系数L①相关因素:与线圈的大小、形状、匝数以及是否有铁芯有关。

②单位:亨利(H),1 mH=10-3 H,1 μH=10-6 H。

2.涡流当线圈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在它附近的任何导体中都会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电流像水的漩涡所以叫涡流。

小题速练1.思考判断(1)Φ=0,ΔΦΔt 不一定等于0。

( )(2)感应电动势E 与线圈匝数n 有关,所以Φ、ΔΦ、ΔΦΔt 的大小均与线圈匝数有关。

( )(3)磁场相对导体棒运动时,导体棒中也能产生感应电动势。

( ) (4)线圈匝数n 越多,磁通量越大,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越大。

( ) (5)线圈中的电流越大,自感系数也越大。

( )(6)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变化,但不能阻止电流的变化。

( ) 答案 (1)√ (2)× (3)√ (4)× (5)× (6)√2.[教科版选修3-2·P 33·T 2改编]如图1所示,纸面内有一矩形导体闭合线框abcd ,ab 边长大于bc 边长,置于垂直纸面向里、边界为MN 的匀强磁场外,线框两次匀速地完全进入磁场,两次速度大小相同,方向均垂直于MN 。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9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0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9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0

Δx
各位移差与平均值最多相差________cm,即各位移差与平均值最多 相差________%.由此可得出结论:小车在________的位移之差,在 ________范围内相等,所以小车的运动是________.
小车、细绳、钩码、刻度尺 、坐标纸.
答案
二、实验步骤 1.如图1所示,把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
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
面,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没有滑
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2. 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跨
过滑轮,下面挂上适当的钩码,把纸
图1
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带的另一
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答案
5.在坐标纸上画v-t图像时,注意坐标轴单位长度的选取,应使图像尽 量分布在坐标平面中央. 6.利用描出的点作v-t图像时,不要将相邻的点依次相连成折线,而应 使大多数点在直线(或曲线)上,不在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或曲线) 两侧,个别离线较远的点应舍去.
五、误差和有效数字 1.误差:测量值与 真实值 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误差按产生原因可分 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1)系统误差 ①产生原因:由于仪器本身不精确 或实验方法 粗略 ,实验原理 不完善 产生的. ②特点:当多次重复测量时,测量值总是同样的 偏大 或 偏小 . ③减小方法:校准测量 仪器 ,改进实验 方法 ,完善实验原理 .
答案
(2)偶然误差 ①产生原因:由于各种偶然因素对实验者、 测量仪器 、被测 物理量的 影响而产生的. ②特点:测量值和真实值相比有时偏大,有时偏小 ,并且偏大和偏小 的 概率 相同. ③减小方法:多次测量求 平均值 .
答案
2.有效数字 (1)可靠数字:通过直接读数获得的 准确数字 . (2)存疑数字:通过 估读 得到的数字. (3)有效数字:带有一位存疑数字 的全部数字. (4)凡是用测量仪器直接测量的结果,读数一般要求在读出仪器最小刻 度所在位的数值(可靠数字)后,再向下估读一位(存疑数字). (5)运算结果一般可用2~3位有效数字表示.

2019版一轮创新思维物理(人教版)课件:第一章+第一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2019版一轮创新思维物理(人教版)课件:第一章+第一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学习目标] 1.知道参考系、质点的概念,在实际问题中能恰当地选择参 考系和构建质点模型. 2.区分位移和路程、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速度和加速度的 概念及其关系,体会极限的思想方法.
一、参考系 1.参考系
质点
(1)定义: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不动 的物体. (2)选取原则:可任意选取,但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所选的参考 系不同,对它运动的描述可能会 不同 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 质量的点. (2)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

实验一: 研究匀变 速直线运动

Ⅰ卷 T225 分 力的考查,结合打 Ⅱ卷 T226 分 Ⅱ卷 T226 分 点计时器或光电门 等仪器测量速度、 加速度
注:各考点要求中罗马数字Ⅰ、Ⅱ的含义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 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 直接使用. Ⅱ.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 能够进 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 过程中运用.
答案:D
解析
答 案
[反思总结] 理解质点和参考系,应注意以下两点 (1)质点的模型化:建立模型.一是要明确题目中需要研究的问 题;二是看所研究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是否有影响. (2)运动的相对性: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对同一运动的描述一般 是不同的.
考点二 位移与路程的比较 位移 x 物理 意义 决定 因素 运算 规则 关系
大小和 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
二、位移
速度
1.位移和路程 位移 定义 路程
表示质点位置的变动, 它是质点由 等于质点
初位置 指向 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运动轨迹 的长度
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导航]基础课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知识排查参考系、质点1.参考系(1)定义:在描述物体运动时,用来作参考的物体。

(2)选取:可任意选取,但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所选的参考系不同,运动的描述可能会不同,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2)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位移、速度1.位移和路程(1)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位置的变化称为位移,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2)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2.速度和速率(1)平均速度:物体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ΔxΔt,是矢量,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

(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加速度1.定义: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2.定义式:a=ΔvΔt。

单位:m/s2。

3.方向:与Δv的方向一致,由合力的方向决定,而与v0、v t的方向无关。

4.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小题速练1.思考判断(1)研究里约奥运会跳水冠军陈艾森的动作时,不能把运动员看做质点。

()(2)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在该时刻或该位置的运动方向。

()(3)甲的加速度a甲=2 m/s2,乙的加速度a乙=-2 m/s2,甲一定做加速运动,乙一定做减速运动。

()答案(1)√(2)√(3)×2.[教科版必修1·P14·T2](多选)下列所说的速度中,指平均速度的是()A.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9.5 m/s的速度冲过终点线B.列车提速后的速度达到250 km/hC.由于堵车,汽车的车速仅为1.2 m/sD.返回地面的太空舱以8 m/s的速度落入太平洋中答案BC3.(多选)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A.出租车的收费标准为1.60元/公里,其中的“公里”说的是位移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0,而速度却不等于0C.两物体相比,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比较大,而加速度却比较小D.物体具有向东的加速度,而速度的方向却向西答案BCD对质点、参考系、位移的理解1.对质点的三点说明(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2)物体能否被看做质点是由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的,并非依据物体自身大小和形状来判断。

(3)质点不同于几何“点”,是忽略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的有质量的点,而几何中的“点”仅仅表示空间中的某一位置。

2.对参考系“两性”的认识(1)任意性: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通常选地面为参考系。

(2)同一性: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同一参考系。

3.位移和路程的“两点”区别(1)决定因素不同:位移由始、末位置决定,路程由实际的运动路径决定。

(2)运算法则不同:位移应用矢量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运算,路程应用标量的代数运算。

1.(2018·自贡市诊断)下列比赛项目中,运动员可被看做质点的是()A.自由体操B.柔道C.拳击D.马拉松赛跑解析自由体操要根据运动员的动作进行打分,柔道要看运动员着地时的身体部位,拳击要看身体的着拳部位,这三种运动的运动员都不能被看做质点,A、B、C项错误;马拉松比赛中运动员可以被看做质点,因为运动员的身高和动作相对于路程来讲可以忽略,D正确。

答案 D2.(多选)《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于2017年春节期间在央视一套、十套播出,备受广大观众喜欢,在中国大地掀起诗词热。

在这些脍炙人口的诗词中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宋代诗人陈与义的诗句“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其中“云与我俱东”意思是说诗人和云都向东运动,诗人以两岸或两岸的红花、榆树为参考系B.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根据“千里江陵一日还”可估算出诗人李白的平均速度C.辛弃疾描写月亮的诗句“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说明万有引力的存在D.毛泽东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说明地球在自转解析宋代诗人陈与义的诗句“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中“云与我俱东”意思是说诗人和云都向东运动,根据诗的前两句我们可以推测出诗人是以两岸或两岸的红花、榆树为参考系的,选项A正确;由于李白诗中只给出了时间“一日”和路程“千里”,而没有给出白帝到江陵的位移,所以不能估算出诗人李白的平均速度,选项B错误;辛弃疾描写月亮的诗句“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诗句中的“飞镜”指月亮,月亮绕地球运动,说明万有引力的存在,选项C正确;毛泽东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说明地面上的人随地球自转运动,可以看到日月星辰,这说明地球在自转,选项D正确。

答案ACD3.(多选)湖中O处有一观察站,一小船从O处出发一直向东行驶4 km,又向北直线行驶3 k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于O处的观察员,小船运动的路程为7 kmB.相对于小船,O处的观察员始终处于静止状态C.相对于O处的观察员,小船最终位于东偏北37°方向5 km 处D.相对于湖岸上的另一观察员,小船不可能是静止的解析在O处的观察员看来,小船最终离自己的距离为32+42km=5 km,方向为东偏北θ,满足sin θ=35,即θ=37°,运动的路程为7 km,选项A、C正确;由运动的相对性可知B错误;若湖岸上的观察员运行速度大小、方向均与小船一样,则小船相对观察员而言是静止的,选项D错误。

答案AC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1.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1)平均速度与位移或时间有关,表示物体在某段位移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运动快慢程度。

(2)瞬时速度与位置或时刻有关,表示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运动快慢程度。

2.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联系(1)瞬时速度等于运动时间Δt―→0的平均速度。

(2)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相等。

1.(2017·江苏扬州模拟)关于速度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图甲中,电动车限速20 km/h,指的是平均速度大小B.图乙中,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大小为500 m/s,指的是平均速度大小C.图丙中,某运动员百米跑的成绩是10 s,则他冲刺时的速度大小一定为10 m/sD.图丁中,京沪高速铁路测试时的列车最高时速可达484 km/h,指的是瞬时速度大小解析电动车限速20 km/h,限制的是瞬时速度大小,不是平均速度大小,故选项A错误;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大小与枪口这一位置对应,因此为瞬时速度大小,选项B错误;根据运动员的百米跑成绩是10 s可知,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 m/s,但其冲刺速度不一定为10 m/s,故选项C错误;列车的最高时速指的是在安全情况下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瞬时速度大小,故选项D正确。

答案 D2.(多选)如图2所示,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A和目的地B的直线距离为9 km,实际从A运动到B用时5 min,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增加了15 km。

当他经过某路标C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 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图2A.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180 km/hB.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108 km/hC.赛车经过路标C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150 km/hD.赛车经过路标C时速度方向为由A指向B解析从A到B位移为9 km,用时112h,由平均速度定义式可得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08 km/h,故选项A错误,B正确;速度计显示的是瞬时速度大小,故选项C正确;经过C时速度的方向沿C点切线指向运动方向,故选项D错误。

答案BC3.(多选)某质点沿一边长为2 m的正方形轨道运动,每秒钟匀速移动1 m,初始位置在bc边的中点A,由b向c运动,如图3所示,A、B、C、D分别是bc、cd、da、ab边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A.第2 s 末的瞬时速度大小为1 m/sB.前2 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2 m/sC.前4 s 内的平均速率为0.5 m/sD.前2 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 m/s解析 由题意知,质点运动的速率为1 m/s ,即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率均为1 m/s ,每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也均为1 m/s ,选项C 错误;在前2 s 内质点通过的路程为2 m ,由A 运动到cd 边的中点B ,在第2 s 末瞬时速度大小为1 m/s ,方向由B 指向d ,选项A 正确;前2 s 内的位移大小为x 1=AB = 2 m ,平均速度 v =x 1t 1=22 m/s ,方向由A 指向B ,选项B 正确,D 错误。

答案 AB(1)计算平均速度时应注意的两个问题①平均速度的大小与物体不同的运动阶段有关,求解平均速度必须明确是哪一段位移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②v =Δx Δt 是平均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

v =12(v 0+v t )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2)可用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来表示某时刻的瞬时速度。

(3)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加速度1.加速度的定义式和决定式a =Δv Δt 是加速度的定义式,a =F m 是加速度的决定式,即加速度的大小由物体受到的合力F和物体的质量m共同决定,加速度的方向由合力的方向决定。

2.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1)加速度的大小和速度的大小无直接关系。

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大,速度也不一定大;加速度为零,速度可以不为零;速度为零,加速度也可以不为零。

(2)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无直接关系。

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两者的方向还可能不在一条直线上。

【典例】(多选)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 m/s,1 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 m/s,在这1 s内该物体的()A.加速度的大小为6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B.加速度的大小为6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C.加速度的大小为14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D.加速度的大小为14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审题关键点①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 m/s;②1 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 m/s。

解析选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若初、末速度方向相同,a=v t-v0t=10-41m/s2=6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选项A正确,B错误;若初、末速度方向相反,a=v t-v0t=-10-41m/s2=-14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选项C错误,D正确。

答案AD易错提醒(1)加速度公式a=ΔvΔt=v t-v0t是矢量式,注意正方向的选定。

(2)“+”“-”号只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不表示大小。

1.(多选)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A.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在增大B.加速度方向变化,而速度不变C.加速度和速度大小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速度最大时加速度最小D.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方向变化解析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当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仍在增大,选项A正确;加速度方向发生改变,既然有加速度,则速度一定发生改变,选项B错误;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当加速度最大时,速度可能取最小值,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当加速度最小时,速度增大得最慢,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选项C正确;若物体做平抛运动,加速度方向不变,速度方向时刻变化,选项D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