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 3.AE-NI(2)
宏观经济学详细知识点
宏观经济学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一.GDP的概念: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所有最终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二.核算GDP的支出法支出法衡量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
一国经济按照产品和服务需求方面可以的分为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
家庭部门其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称为消费支出,一般用C来表示,可分为三种类型:耐用品消费支出,非耐用品消费支出和服务消费支出;企业部门用于投资支出,一般用I来表示,主要在厂房,设备和住宅等上的投资;政府部门是各级政府用于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支出的称为政府支出,例如修建道路,开办学校等,一般用G来表示;国外部门中出口算入GDP,而进口不算,用X来表示出口,M来表示进口,则X-M(NX)来表示国外部门。
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为GDP=C+I+G+NX三.GDP平减指数GDP平减指数是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价格指数,反映了经济体总体价格水平发生的变动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四.消费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度量商品及其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着时间变动的相对数,反映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的变动程度和变动趋势。
CPI=现期价格下的商品篮子的费用额/基期价格下商品篮子的费用额*100%五.通货膨胀一个经济体在一段时间内价格水平普遍持续上升的过程六.失业/失业率失业:处于法定劳动年龄阶段,具有劳动能力且有工作意愿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岗位的经济现象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力人口*100%七.失业的类型,政府最关注的失业失业的类型有三类: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指工人和工作之间不匹配的过程所引起的失业;结构性失业指工人的技能和特征与工作要求的持续不匹配所引起的失业;周期性失业是指在宏观经济学运行过程中,随着经济的衰退而上升,随着经济的扩张而下降。
政府最关心的是周期性失业。
因为周期性失业一般发生在整体经济的支出和产出水平下降即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标志着经济的衰退。
清华大学 宏观经济学课件第3讲 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
IU>0
E
IU<0
I0
AD=A0+by
C=a+by
F
y
Y0
•消费—投资法:
AD线与45线在E点相交,E点称为均衡点, 表明国民收入在上E点达到均衡(总供给等 于总需求),这时国民收入为Y0。 Y=AD Y=A0+bY (1-b)Y=A0
y0 A0 1 b
均衡国民收入,AS=AD
•储蓄-投资法
A
450
y 0
y0
Y
0
y0
本讲结束!
1.消费函数
消费函数可以表示为:C=a+bY
C为消费支出, Y为收入, a为自发消费,即收入Y为0时的消费, b是消费对收入的变化率, bY称为引致消费,即收入增加引起的消 费。
2.消费倾向
( 1 ) 边 际 消 费 倾 向 (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MPC) 指消费增量和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
S ds MPS (1 b) y dy 可见 MPC+MPS=b+(1-b)=1 平均储蓄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ing, APS) S a APS (1 b) y y
所以,APC+APS=1
三、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决定
(一)两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二)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 (三)国民收入的决定 (四)乘数理论
(二)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
2.从需求方面看,一国的国民收入是一定时 期内国内用于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的总和。 AE=Y=消费需求+投资需求 =消费支出+投资支出 =C+I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
宏观经济学基础第一讲序论一、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对整个经济行为的研究:它分析长期的经济增长以及总产出的周期波动、失业率和通货膨胀、货币供给和预算赤字、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
与之相对应的是研究个别市场、价格及产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
所有的市场经济需要面对的三个核心的宏观经济问题是:(1)产出和就业率为什么有时会下降?如何减少失业率?(2)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控制它?(3)一国如何提高其经济增长率?二、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的出版,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系统理论的开端。
凯恩斯在理论、方法和政策三个方面都提出了不同于20世纪30年代以前居于西方经济学界正统地位的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和主张。
在理论上,传统经济学以“萨伊定律”(即“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为基础,以供给为中心,断定需求是供给的函数。
因此坚持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将存在保证充分就业均衡趋势的自动机制这一信条。
凯恩斯否定了“萨伊定律”,从而抛弃了“储蓄会自动转化为投资”的传统观点。
他认为,“需求会自动创造供给”(即凯恩斯定律),供给就是需求的函数,即产出量和就业量的总水平决定于总有效需求(所谓“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在方法上,传统经济学关心个别厂商和个别消费者的行为活动,以及单个商品市场的交换过程及其相对价格的决定,即着重个量分析或微观经济分析。
凯恩斯则关心经济中的总量(总产量或国民收入总量、总消费、总投资、总就业等)行为活动,特别是总产出(投资支出、消费支出、政府支出)所产生的收入效应。
他开创了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即总量分析。
在政策上,凯恩斯反对传统经济学提倡的“自由放任”,积极主张政府干预和调节私营经济。
由以上三个方面的“变革”而形成的凯恩斯经济学或凯恩斯主义,在二战后成为西方经济学的新正统。
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界围绕凯恩斯经济学的讨论已演变成两大派:现代凯恩斯学派和现代古典学派——就经济哲学而言,无非是政府干预派和自由放任派。
袁志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学习指南第一部分各章提要、补充说明、习题选答及补充练习第1章宏观经济学导论一、本章提要本章是全书的导论部分,因此,它要告诉读者的首先是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容、研究方法以及这门学科存在的意义,也就是说,它力图要给出宏观经济学这门学科的一个大概轮廓。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以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它需要揭示的最主要问题是宏观经济在短期为何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波动,在长期又是什么力量决定一国经济的增长。
经济运行中最常见的宏观问题是通货膨胀和失业,因此,宏观经济学必将以相当的篇幅来讨论这两个问题。
由于本书是以中国读者为主要对象的教材,因此我们在导论中还特别描述了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个大概状况。
宏观经济学存在意义,是通过宏观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对宏观经济现象作出的有效的分析,然后判断和预测宏观经济运行的现状和趋势,从而为政府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提供依据。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宏观经济学,两个主要流派(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之争构成了宏观经济经济学发展的主要线索,它们在市场机制能否保证使经济波动回复到均衡状态上面有着截然相反的哲学信念和观点,但是,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毕竟有着各个流派都遵循的规则和方法。
二、补充说明1.宏观经济学导读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容,从短期看,是要解决实际总产出的决定问题以及为什么实际总产出会围绕潜在总产出发生波动;从长期看,是要探讨潜在总产出在怎样的条件下才能增长,为什么有的国家经济增长迅速而另外的一些国家经济增长则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因此,在学习宏观经济学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时间概念,因为在不同的时间围,宏观经济学关注的对象是不一样的,当然,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手段也各自不同。
在短期里,宏观经济学假定潜在总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均固定不变。
在这一假定之下来分析实际总产出的决定与波动问题。
由于潜在总产出水平既定,因而实际总产出的大小就主要取决于总需求。
总需求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净出口,这四部分的大小就决定了一个国家短期里实际总产出的大小。
宏观经济学逻辑框架
宏观经济学逻辑框架宏观经济学逻辑框架一. 宏观经济学演变、分析对象、分析方法、流派二. 对比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三. 宏观经济学复习总纲GDP为核心1.GDP概念及核算y=min(AD,AS)2.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AE-NI 只考虑产品市场3.扩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IS-LM 加入货币市场4.完整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AD-AS 加入劳动力市场5. 开放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IS-LM-BP 加入国外经济部门6.封闭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财政货币效力政策搭配7.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区分N种情况画图8.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与经济短期波动(失业和通货膨胀)第2-8点为短期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又称为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注重国民收入的短期决定和波动分析,解决的是一国国民收入是如何核算的?一国国民收入是由哪些变量决定的?这些变量哪些是经济决策者可以完全控制的,哪些是部分控制的?一国为什么会出现繁荣与萧条?政府应当如何进行政策搭配控制经济变量来干预经济?干预的规则应当是什么?干预的机制和效力又是如何?AS究竟是短板、长板还是恒定?针对AS情况需求管理政策的运用分类。
以上是宏观经济学的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学的第二部分是国民收入的长期决定理论1.经济增长的概念、核算、原因及经济增长理论运用经济增长理论解决一国应如何实现稳定的增长?稳定的涵义是什么?如何理解稳定增长的条件?经济决策者应该控制哪些变量变量控制的规则应该是什么?2.经济周期的概念(古典定义和现代定义)和原因运用经济周期理论阐述经济长期波动的原因重点包括RBC和乘数—加速数理论前者是外生的代表后者是内生的代表掌握其他的外生周期理论和内生周期理论另一种宏观经济学梳理框架:&熟练推导书上所有的几何模型和数学方程掌握四大流派之理论——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新凯恩斯主义1.前提假定、基本主张、代表人物2.对市场机制内在稳定性的看法(自由主义or干预主义)3.政策规则调控的看法(财政货币政策)4.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力分析(财政货币政策)5.对总供给曲线斜率的观点及重要的理论!6.统一于IS-LM、AD-AS框架分析,短期+长期7.对于失业和通货膨胀的看法(短长期Philips曲线)8.对于经济波动之原因及采取的政策干预9.对经济增长的看法10.社会影响力&重点掌握Keynes理论的基本框架图(书上)Y=C+I+G+NXC如何被决定?I如何被决定?G如何运作?NX如何被决定?——具体分析开放经济部分需熟练背诵国际金融学财政政策如何影响经济?(分析传导机制)财政政策的概念组成调控规则货币政策如何影响经济?(分析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的概念组成调控规则何时财政政策优于货币政策?(涉及斜率分析、利率弹性、繁荣与萧条)何时货币政策优于财政政策?运用微分法推导财政货币政策效力(必须掌握数学推导)面对不同的国内经济形势如何进行财政货币政策搭配?四象限推导IS、LM曲线!掌握IS、LM曲线图形推导出AD曲线及斜率掌握短期分析的框架IS-LM 长期分析AD-AS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IS-LM-BP影响IS、LM、AD、AS、BP曲线斜率的因素及影响其移动的因素Keynes\Friedman\Lucas是如何分析失业与通货膨胀的?简单Philips曲线、附加预期的Philips曲线、长期Philips曲线掌握政策临界点调控理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斟酌权衡)影响上述Philips曲线移动的因素掌握Philips曲线的数学表达并运用Philips曲线推导总供给曲线!(重要)掌握在失业与通货膨胀问题上一系列重要的概念!!通货紧缩理论!! Fisher的债务通缩理论尤其重要,其次分析Keynes与Friedman经济周期理论——Keynes主义的乘数加速数理论,货币主义与理性预期学派的货币周期理论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长期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分解方程、Keynes主义的哈多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Solo模型)、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理性预期)的AK模型(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宏观经济学目前的共识、如何从供给角度分析经济运行(重要)名词解释:1 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区分实际与名义)2 存量与流量3 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4 国民生产净值5 利率6 消费与储蓄7 投资(存货投资和重置投资)8 摩擦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结构型失业9 隐蔽性失业和隐蔽性通货膨胀10 自然失业率与充分就业11 需求拉上与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12 结构型通货膨胀(需求移动论和斯堪的纳维亚模型)13 萨伊定律和古典的货币数量论14 总量生产函数15 劳动供给函数和劳动需求函数(劳动市场均衡)16 消费函数a、绝对收入论(边际消费递减规律)b、相对收入论c、生命周期论d、恒久收入论17 储蓄函数18 资本边际效率19 加速系数20 紧缩缺口和膨胀缺口21 IS曲线和LM曲线22 自动稳定器23 财政政策(增支和减税)24 累进所得税25 货币政策a、一般性货币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改变贴现率、变动存款准备金率)b、选择性货币政策(消费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道义劝告)26 凯恩斯效应和庇古效应27 菲利普斯曲线28 凯恩斯陷阱29 奥肯定律30 需求管理31 相机抉择(逆风向行事)和单一规则32 经济周期(长波、中波、短波)33 乘数-加速数模型34 消费不足论和投资过度论35 挤出效应36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37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只需掌握哈罗德模型即可)38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39 经济增长中的黄金分割率40 滞胀41 乘数42 货币幻觉43 货币乘数44 系统性风险45 效率工资46 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47 货币乘数a、弗里德曼--施瓦兹分析b、卡甘分析c、乔顿分析48 托宾的货币供应新论49 李嘉图等价定理50 理性预期与适应性预期51 卢卡斯批判52 现代货币需求理论a、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b、鲍莫尔模型c、惠伦模型d、托宾模型(托宾曲线)e、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弗里德曼的实证研究)5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a、利率传导机制(凯恩斯的分析、托宾和莫迪利安尼的发展)b、货币供应传导机制(货币学派的分析)c、信贷配给传导机制d、汇率传导机制54 货币政策的时滞(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55 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和最终目标56 非均衡理论57 托宾的q理论58 AD-AS模型59 潜在产量60 古典总供给曲线和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国际金融逻辑框架国际金融三大支柱国际收支理论汇率决定理论国际货币体系一国际收支理论1.分析开放下的国民收入恒等式 Y=C+I+G+X-M2.开放条件下的国际收支账户经常账户资本金融账户错误和遗漏账户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组成国际收支的判断贸易收支经常账户收支资本金融账户收支总差额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国际收支平衡和均衡的概念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偶然性临时性周期性收入型结构性货币性外汇投机和不稳定的资本流动)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和政策调节机制(国际金本位纸币本位-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制度)金本位制度下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主要是古典经济学家大卫休谟提出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以及后来新古典学派加入对短期资金流动的分析纸币本位下的固定汇率主要是货币价格机制货币利率机制货币收入机制固定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的不平衡直接作用于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会导致对内部均衡的冲击 MS直接影响P Y R 画图解释自动调节机制固定汇率下的政策调节机制主要是官方汇率法定升值贬值改变汇率制度以及政策协调(如备用信贷互惠信贷支付协议)浮动汇率制度下自动调节机制主要是名义汇率机制画图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会导致名义汇率自动上下浮动汇率政策自发调节外部均衡国际收支不会影响国内的货币供应量名义汇率变动导致实际汇率变动导致国内外相对价格的变动导致进出口变动同时浮动汇率制度下也存在利率机制和收入机制的影响对利率机制的影响还要具体区分资本流动的弹性问题画图浮动汇率制度下的政策调节机制主要是外汇市场干预(管理浮动)3.汇率决定理论流量理论e=f(p,i,BP) 分别是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国际收支说总论框架:第一个理论侧重中长期分析货币供应量-货币购买力和物价水平-汇率注重商品市场上供求的流量均衡几乎不考虑国际资金流动第二个理论侧重短期分析货币供应量-利率-资本流动-汇率注重货币市场上的流量均衡第三个理论根据凯恩斯开放条件下国民收入决定公式也是侧重分析短期各个宏观经济变量对汇率变动的影响 e=f(y y* p p* i i* Eef) 分别分析各个变量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三个方面经常账户资本金融账户预期)购买力平价理论掌握要点第一理论基础货币数量说和一价定律掌握货币数量论和一价定律解释第二数学公式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推导第三优点最基本的理论其他汇率决定理论的基础从货币具有购买力这一根本属性出发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是货币数量角度解释汇率的深远的理论缺点不足:理论基础是货币价值决定货币购买力而不是购买力决定价值苛刻的前提一价定律未必成立存在贸易壁垒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计量检验上的困难不同的物价指数会导致不同的购买力平价物品主观分类上的差异性会影响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隐藏了基期年为均衡汇率的假定忽略的重要事项忽略了国际资金流动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与实际不符第一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实际汇率应当是不变的但实证表明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具有较大程度的相关性且实际汇率变动很大没有向均衡汇率回归的趋势第二很多因素都可以导致汇率暂时偏离购买力平价如国际资金流动生产率的变动消费偏好的转移第三购买力平价只有在高通胀时代比较成立其余实证均不支持最后理论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汇率决定理论该理论认为汇率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数量决定相对物价水平决定汇率但汇率也会影响相对物价水平并没有做出严格的区分利率平价理论掌握要点利率平价理论根据投资者风险偏好不同可以分为CIP 和 UIP推导CIP 和 UIP成立的条件指出投机者对远期汇率的投机活动使得CIP和UIP统一利率平价理论的优点:把汇率分析的视角从产品市场转移到货币市场适应了国际资金高度流动和高度货币化的社会具有进步意义指出了利率和汇率存在的关系为中央银行政策调控提供参考具有极高的实践价值实证研究除外汇投机极度剧烈时期一般情况下利率平价均可以很好的成立不足:理论前提假定完美资本市场无摩擦不考虑交易成本假定资本完全流动不是一个完整的理论只是指出利率和汇率之间的关系利率通过资本流动决定汇率但汇率也可以影响资本流动对国内货币市场上的价格——利率产生影响利率平价理论并没有做出严格的说明国际收支说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从产品市场上的价格-物价水平考查汇率决定利率平价理论是从货币市场上的价格——利率考察汇率决定国际收支说放弃了从货币数量角度分析汇率而是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如消费投资收入利率价格预期等宏观经济变量考察这些变量时如何影响汇率供求流量变动进而决定汇率实质上是汇率的供求决定理论理论假定;浮动汇率制度汇率自发变动使国际收支维持均衡政府不加以任何干预资本可以完全流动数学公式 CA+KA=0CA=f(y y* p p* e) KA=f( i i* Eef)结合 e=f(y y* p p* i i* Eef)分析上述自变量变动对经常账户资本金融账户预期的影响优点:开辟了新的分析角度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如消费投资收入利率价格预期等宏观经济变量考察这些变量时如何影响汇率供求流量变动进而决定汇率具有较强的政策意义短期来看理论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不足:不是一个完整的汇率决定理论只是指出汇率与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而没有深入分析最多只是其他理论的基础和补充并且流量理论随着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由于国际资金的高速流动而变得更加不足比如当一国利率上升时未必会引起资金的流入并且汇率在短期之内就会大幅度波动这就启示我们汇率是一种资产价格应该是由存量决定于是出现了第二代的汇率决定理论资产市场说资产市场说存量理论的代表三个假定 1资本可以完全流动UIP 始终成立 2 是存量决定汇率而不是流量 3 预期对汇率决定具有重大影响 4 本国居民不持有外国货币外国居民不持有本国资产按照本币资产和外币资产是否可替代(本质上是投资者风险偏好问题)可以分为货币分析法和资产组合分析法。
宏观经济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大纲一、介绍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经济整体运行的原理和规律。
它关注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的演变趋势,以及影响这些指标变动的各种因素。
本文将介绍宏观经济学的相关概念、基本理论和各项指标。
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宏观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总体运行规律和政策调控的学科。
它关注整个经济系统的总量指标,研究经济增长、通胀、失业以及国际贸易等宏观经济现象。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国家或地区的整体经济,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企业、个人等不同。
3.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宏观经济学主要使用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建立经济模型和利用实证数据进行研究分析。
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1.经济增长理论: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增长的原因和机制。
经济增长理论包括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古典主义增长理论等。
2.失业理论:宏观经济学研究失业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常见的失业理论包括凯恩斯主义理论、自然失业率理论和结构性失业理论等。
3.通货膨胀理论:宏观经济学研究通货膨胀的原因和控制方法。
著名的通货膨胀理论有货币供应量理论、成本推动理论和需求拉动理论等。
4.国际贸易理论:宏观经济学研究国际贸易的原因和影响。
常见的国际贸易理论有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等。
四、宏观经济学的指标1.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2.通货膨胀率(Inflation Rate):衡量物价水平变动的速度,表示一段时间内物价水平上升的百分比。
3.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衡量劳动力市场上没有工作但正在寻找工作的劳动力的比例。
4.货币供应量(Money Supply):衡量经济体内流通的货币数量,通常包括货币的狭义和广义概念。
AE-NI模型
第11章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AE-NI模型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可以了解:凯恩斯消费函数的形式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三部门与四部门的国民收入实现均衡的条件、各种乘数的含义及计算方法第一节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一、两部门经济模型的基本假设1.存在家庭和企业部门,而不存在政府和国外部门,因此Y=Y d;2. 利率、工资和价格水平保持不变;3. 企业投资是自发的,即投资为外生变量,I=I0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1. 消费函数: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影响居民个人或家庭消费的因素是很多的,如收入水平、消费品的价格水平、消费者个人的偏好、消费者对其未来收入的预期、甚至消费信贷及其利率水平等等,但凯恩斯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居民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
因此,宏观经济学假定消费及其消费的规模与人们的收入水平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C = c(Y d)(其中C代表消费,以Y d代表个人可支配收入)(1)消费函数的形式:如果我们把该函数视作一个简单的线性函数,则其表达式为:C=a+bYd (Y=Y d,0<b<1)在横轴为收入Y,纵轴为消费C的座标中,消费函数C = a + bY的图象如下:C = a + bYCY(2)边际消费倾向: MPC=dC/dYd=a(3)平均消费倾向: APC=C/Yd=(a/Y d)+b2.储蓄函数储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
储蓄函数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
影响储蓄的因素是很多的,如收入水平、财富分配状况、消费习惯、社会保障体系的结构、利率水平等等,但凯恩斯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居民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
因此,宏观经济学假定储蓄及其储蓄规模与人们的收入水平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
如果我们以S代表储蓄,以Y d代表收入,则上述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为:S = s(Y d)(1)储蓄函数的形式: S=-a+(1-b)Y d在横轴为收入Y,纵轴为消费C或储蓄S的座标中,储蓄函数S = - a + (1-b)Y的图象如下:C, S(2)边际储蓄倾向: MPS=dS/dY=1-b(3)平均储蓄倾向: APS=S/Y=(-a/Y)+(1-b)3.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C+S=YAPC+APS=1MPC+MPS=1三、两部门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1. 均衡条件:AE=NI或I=S2.均衡的国民收入:YE=(a+I)/(1-b)3.图示四、两部门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乘数原理1. 乘数的含义指当影响国民收入的因素变化以后,均衡的国民收入会以一个倍数的形式发生变动,乘数反应了这种变动的程度。
宏观经济学《支出-收入模型》课件
该距离为ΔI
I=S的方法:
该角为(1-b)
KI=ΔY/ΔI=1/1-b
该线段为ΔY
(4)The Explanation of Derivative 导数的解释
I=S;I0=-a+(1-b)Y; Ye=(a+I0)/(1-b); KI=dye/dI0=1/(1-b)
(5)The Multiplier of Spontaneous Consumption
一般可表示为:S=f(Yd) 由于Yd=C+S,所以,S=Yd-C
在线性条件下, S=Yd-(a+bYd)=-a+(1-b)Yd
(2)APS and MPS
A.平均储蓄倾向(APS)是储蓄与个人可 支配收入之比:APS=S/Yd
APC+APS=C/Yd+S/Yd=(C+S)/Yd=1 B.边际储蓄倾向(MPS)是储蓄增量与个
以及对分期付款消费的影响。 收入分配的政策:
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消费倾向不同, 税收政策,会改变收入水平的层次。
D.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凯恩斯认为, 在短期内,由于人们 爱好储蓄的天性和消费习惯的 相对稳定性,消费的增幅要
小于收入的增幅。
E.长期的或社会的消费函数
在长期,从全社会看,消费在收入 中所占的比例基本是固定的。
自发投资
A.定义:独立于国民收入的投资量,
I I
Y
B.自发投资的移动
投资决策取决于投资的预期利润 与利息水平的比较;
因此,利率、预期利润影响着投资决策, 而税收政策、全社会生产能力的状况, 又影响着预期利润。 讨论:为什么?
(2)投资与储蓄的关系
A.一致性: 储蓄最终要转变为投资, 投资归根到底是由储蓄转变而来。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宏观经济学(英文名称:Macroeconomics)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
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的。
宏观经济学本质上是修正主义性质的,集合了保守哲学观念和激进政策设计。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1.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 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
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3.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这条曲线上仸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成为IS 曲线。
4. LM曲线:表示在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
5.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即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增加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
(或者: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
)6.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周期或商业循环,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
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是国民收入或总体经济活动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
7.奥肯定律: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 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
8.自然失业率为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这里的稳定状态被认为是: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通货紧缩的状态。
9.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从国外收进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的对比关系。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
I,G,X又被称为国民经济的注入因素,S,T,M又被称为国民经济的漏出因素。
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那么可写成总注入=总漏出。
一国经济活动循环流动模型是一种表现稳定流动的宏观模型,而不是表现经济周期波动的模型。
但它却是宏观经济运行最根本的概括。
二、国民收入的概念对国民收入的研究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也是宏观经济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国民收入,从广义上讲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所创造的最终产品及劳务价值的总和。
它包括五个经济总量指标: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或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狭义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
(一)国民生产总值(GNP)及国内生产总值(GDP)GNP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格总额。
理解此概念需注意几个问题:第一,GNP是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总值,它不包括以前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
所以GNP是一流量而不是存量概念。
第二,GNP看的是“生产〞的情况,计算的是当年生产的产品。
如果去年生产的产品,但在今年销售,不能算进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第三,GN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
因此计算时不包括中间产品的产值,以防止重复计算。
第四,GNP不仅包括各种最终物质产品的价值,也包括各种劳务的价值。
第五,GNP的统计都是按当年的“市场价格〞加以计算的。
按市场价计算出来的GNP中包括价格变动因素,称为“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如果扣除价格变动因素,得出的是“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第六,GNP不包括非市场交易(如家务劳动的价值)和非生产XXX指(纯粹金融市场交易)。
第七,GNP是一个以人口标准做根底的概念,测度的是本国国民在国内和国外的生产产值。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GDP概念。
GDP是指在一个国家的国土上一年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格总额。
它是一个以地理标准为根底的概念。
GDP=GNP-本国国民在国外生产的局部+外国国民在本国生产的局部。
宏观经济学课件全(共427张PPT)
1. 宏观经济思想的早发展:
a. 古代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b. 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
c. 重农学派的宏观经济思想
d. 斯密的宏观经济思想 e. 19世纪70年代出现的边际革命和均衡分析方 法
f. 20世纪初一些经济学家对宏观经济分析和理论的贡献
2. 凯恩斯革命——现代宏观经济学的 形成:
流量与存量的含义
GDP 是一国一年当中市场价值量的总和 e. GDP既包括物质产品价值又包括劳务价值:
在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中不仅物资生产部门创造 价值,而且非物资生产部门同样也创造价值 f. GDP是在本国领土上提供的价值:
即既包括本国居民在本土上提供的价值又包括外国居 民在本土上提供的价值,但不包括本国居民在外国领土上 提供的价值。
d.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的方法;
总量,即反映经济整体运行状况的经济变量。 总 量既是个量的总和或加总(如总收入、总产出、总 投资、总储蓄等),也是指均量(如价格水平、利 率、人均收入等);总量也分为存量(某一时点发 生的经济量)和流量(某一时期发生的经济量)。
2.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二、宏观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1. 两部门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见下页图):
收入循环流量模型图:
货币收入流向
要素市场
消费者
商品市场
厂商
(箭头是货币收入流向)
消费者
(居消民费户者)
要素市场
厂商支付要素报酬
产品市场
生产者 (厂商)厂 商
居民购买产品与劳务
如果居民全部收入购买产品和劳务,则:总支出 = 总收入 也就是:总需求 = 总供给 或: AD = AS
c. GDP是最终产品的价值(即要剔除中间产品的价 值或只计算各道工序的增加值):
宏观经济学基本公式
宏观经济学基本公式-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字母定义:X:出口 M:进口 NX=X-M:净出口C:消费 I:投资 G:政府购买性支出To:全部税收收入,Tr:政府转移支付 T政府净收入 T=To-Tr国内生产总值GDP:Y=C+I+G+NX国内生产净值 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Yd=Y-T一、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1、两部门(消费者,企业)Y=C+I (支出)Y=C+S (收入)(总需求=总供给) I=S 投资=储蓄恒等式2、三部门(消费者,企业,政府)Y=C+I+G (支出)Y=C+S+T (收入) I=S+T-G3、四部门(消费者,企业,政府,国外部门)Y=C+I+G+(X-M)Y=C+S+T+Kr Kr: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二、产品市场消费函数 : c=α+βyα:自发消费,β:边际消费倾向(MPC), y是可支配收入,Yd=Y-T储蓄函数:s=y-c=y-(α+βy)= -α+(1-β)y (1-β):边际储蓄倾向(MPS)1、两部门的收入函数y=c+i;c=α+βy; 联解得:y=(α+i)/(1-β)投资乘数:总投资增加时,收入的增量是投资增量的k倍,k为投资乘数,k=1/(1-β)2、三部门的收入函数y=c+i+g; c=α+βYd=α+β(y-t);联解得:y=(α+i+g-βt)/(1-β) Yd=y-t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g=1/(1-β)税收乘数:kt=-β/(1-β)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tr=β/(1-β)3、四部门的收入函数进口函数 m=mo+ry ;出口函数x=Xo-ryy=1/(1-β+r)*(α+i+g-βt+βtr+x-mo)对外贸易乘数:k=1/(1-β+r)三、货币市场投资函数:i=e-dr e:自主投资,-dr,投资需求与利率有关,r,利率货币需求两部门经济中:1、货币需求Y=(α+i)/(1-β)= (α+e-dr)/(1-β)r=(α+e)/d-(1-β)y/d IS曲线2、货币供给货币需求量L=(ky-hr)P P为价格指数 m=ky-hr实际货币量则有 y=hr/k+m/kR=ky/h-m/h LM曲线2。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1国民收入(NI):从国内生产净值中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政府补助金,就得到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意义上的国民收入。
2 国内生产总值(GDP):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3经济政策: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
它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对经济活动有意识的干预。
4财政政策: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
5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
6通货膨胀: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通上涨时,宏观经济学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
7经济增长:通常被定义为产量的增加,这里的产量既可以表示为经济的总产量,也可以表示为人均产量。
经济增长的程度可以用增长率来描述。
8挤出效应:利率的上升抑制了私人投资。
9流动性偏好: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10流动偏好陷阱(凯恩斯陷阱):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
11自动稳定器(内在稳定器):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12托宾的“q”说: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其重置成本之比(q)可作为要不要进行新投资的标准。
q=企业的股票市场价值/新建造企业的成本实际GDP:用从前某一年的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2.自动稳定器: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国民收入决定的NI-AE模型(精)
⑷消费与可支配收入的函数关系
表2-1 消费和储蓄举例(单位:元)
消费C 3000 7000 11000 15000 19000 储蓄S -3000 -2000 -1000 0 1000
从表2-1中可以看出:
可支配收入DI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①消费总为正数;
②消费与可支配收入 呈同方向变化; ③消费的增加不如可 支配收入增加的快。
dC dDI
⑹线性消费函数 线性消费函数的 一般形式:
C=C+MPC· DI
自主消费 引致消费
C 20000 19000 15000 10000 △C 5000 3000 △D C=3000+0.8DI
E
45° ) 5000 10000 15000 20000 O
DI
图2-2
消费函数
⑺边际储蓄倾向和储蓄函数 边际储蓄倾向(MPS):储蓄增量与可支配收入增 量之比。
二、数字举例及其图示
⒈收入-支出法 假定C=200+0.8NI,I=100, 于是总支出为:
AE 1500 1000 E C C+I I=100
AE=C+I=200+0.8NI+100
代入均衡公式: NI=AE
NI=200+0.8NI+100
NI-0.8NI=200+100 NI=1500 均衡国民收入为1500。
⑸自主消费与引致消费 全部消费可以分为两部分:不取决于收入的自主消 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动的引致消费。
自主消费 引致消费
如:C=3000+0.8DI
⑹边际消费倾向(MPC) 边际消费倾向指消费增量△C和可支配收入增量△DI 之比,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收入时消费的变动情况。
MPC= ΔC ΔDI
3.AE-NI模型
某家庭的消费函数
C 15 13 11
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从图形上看,MPC 与 APC应 如何表示?
C=c(Y)
G F E D C B A
Y
0
9 11 13 15
MPC 是 消 费 曲 线 切 线 的 斜 率 ; APC 是 消费曲线上的点与 原点连线的斜率。
1
B
0.89
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APC)
消费函数
边际消费倾向(MPC) 增加1单位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
MPC C 或MPC dC
Yd
dYd
消费函数
平均消费倾向(APC) 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中的比例
APC C Yd
GDP、GNP、NDP、NI和PI是相等的,我们统 一用Y表示。
宏观经济学中关于总供求的定义
总支出 (AE)= 总需求 (总支出视为需 求因素)
总产出 (NI)= 总收入 = 总供给 (总 产出和总收入视为供给方因素,因为通过 生产供给才形成产出与收入)
均衡条件
计划总供给(AS)=计划总需求(AE) 实际总产出(Y)=计划总支出(E) (计划总产出=计划总支出=计划总收入) 计划投资=计划储蓄 非计划存货=0
消费函数
注意
C 消费总是大于0,即使收入为0 ——消费函数有正截距。
所得增加时,人们将增加其消费 ——消费函数是增函数
消费之增加,不若其所得增加之甚
——消费曲线与45°线相交。
45°
0
B
C c(Y)
Y
消费函数
两个重要概念:
第三章 AE-NI模型
第三章:AE-NI 模型一、判断1、一个国家的法律框架不能影响到该国企业和居民的经济行为。
( )F2、均衡的消费量是由消费函数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垂线的交点所决定的,而不是由消费函数与︒45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
( )F3、当可支配收入为零时,居民户的消费支出一定也是零。
( )F4、如果平均消费倾向为0.75,那么平均储蓄倾向就一定是0.25。
( )T5、可支配收入的变动会引起消费函数的移动。
( )F6、如果其他国家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而一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不变,那么该国的净出口就会减少。
( )F7、净税收增加使得消费曲线向上平移。
( )F8、在任何情况下,个人储蓄的增加都会使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这就是节俭的悖论。
( )F9、当边际消费倾向为0.75时,自发消费支出的乘数为4。
( )T10、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净税收也在增加。
( )T11、根据生命周期假说,消费支出不仅与收入相关,还与财产相关。
( )T12、根据持久收入假说,在长期中影响消费支出的收入是持久性收入与暂时性收入。
( )F二、选择题1、在两部门经济中,当( C )时,达到均衡。
A 、实际储蓄=实际投资;B 、实际的消费+实际的投资=产出值;C 、计划储蓄=计划投资;D 、总支出=企业部门的收入。
2、凯恩斯模型中,45度线表明: 。
( B )A 、消费者增加时,GNP 的值增加;B 、实际支出总是等于收入;C 、当实际收入增加时,均衡水平的收入增加;D 、以上都对。
3、家庭消费—收入图中的收入均衡点是: 。
( C )A 、储蓄等于消费;B 、消费等于投资;C 、收入等于消费;D 、储蓄等于投入。
4、如果消费—收入图形上,消费曲线向上移动,这意味着消费者(D )A 、由于减少收入而减少储蓄;B 、由于增加收入而增加了储蓄S ;C 、不是由于增加收入,而是其他原因使储蓄S 增加;D 、不是由于增加收入,而是其他原因使储蓄S 减少。
5、凯恩思︒45线图中,消费函数与︒45线相交点的产出水平表示:( 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2)
判断题
1.当实际GDP增加时,引致支出沿总支出曲线而变动。
()
2.因为自发支出的增加导致由其他因素引起的消费支出增加,所以乘数大于
1 。
()
3.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小。
()
4.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是0.8,而且不存在所得税和进口,则乘数等于
5.0。
()
选择题:
1. 无论何时,只要MPC ,投资支出的增加使AE曲线移动的距离就越大。
A 越大;向右B越小;向右C越大;向左D越小;向左
2.自发支出增加会导致总支出曲线( )
A 向上移动,但其斜率不变
B 向上移动,该曲线更陡峭
C 向上移动,该曲线更平缓
D向下移动,该曲线更陡峭
4. 如果MPS=0.1,不考虑政府收支和对外部门,那么,乘数为( )
A 10.0
B 5.0
C 1.0
D 以上选项都不对
5. 当时,经济衰退开始。
A 乘数因为边际消费倾向的下跌而下降
B 自发支出增加
C 自发支出减少
D 边际消费倾向的增加,导致乘数增加。
6. 如果价格水平不变而乘数为5,那么,100亿元的投资支出的增加会使均衡支出增加( )
A 500亿元
B 100亿元
C 50亿元
D 20亿元
7. 不考虑政府收支和对外部门,如果价格水平不变而MPC=0.1,那么,50亿元的投资的增加会使均衡支出增加( )
A 250亿元
B 150亿元
C 100亿元
D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