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医治疗脑出血的安全性研究

合集下载

介绍中药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介绍中药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变的改善情况。
安全性问题及应对措施
药物不良反应
关注患者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恶心、呕吐、腹 泻等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禁忌症和慎用情况
明确中药的禁忌症和慎用情况,确保用药安全。
ABCD
药物相互作用
注意中药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 反应的发生。
质量控制与监测
加强中药的质量控制,定期进行药品质量监测, 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脑卒中案例
案例一
患者中年男性,因突发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就诊,诊断为脑出血。中医治疗以平肝熄风、化 痰通络为原则,给予天麻钩藤饮合星蒌承气汤加减治疗,患者症状逐渐改善,神经功能恢复良好。
案例二
患者老年女性,因脑梗死导致左侧肢体偏瘫、言语不清等症状。中医治疗以益气活血、通络开窍为原 则,给予补阳还五汤合解语丹加减治疗,患者肢体功能逐渐恢复,言语功能有所改善。
未来发展趋势及研究方向
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中药在心脑 血管疾病治疗中的研究将更加深入,未 来可能出现更多具有明确有效成分和作 用机制的中药制剂,提高临床疗效和安 全性。
VS
研究方向
加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阐明中药有 效成分及作用机制;开展中药复方配伍规 律研究,优化组方配伍,提高临床疗效; 加强中药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生产研究,确 保中药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长期随访结果展示
远期疗效评估
通过长期随访,观察中药对心脑血管疾 病的远期疗效,评估其持久性和稳定性

生存质量评价
关注患者的生存质量,包括身体功能 、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等方面的改善
情况。
复发率和再入院率统计
统计患者的复发率和再入院率,评估 中药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

脑出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现状与进展

脑出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现状与进展
存 在继 续 出血 ,且血 肿扩 大 >3 %。继 续 出 血多 发生 在 发病4 之 内 。Z zl 等 [ 为 ,早 期 出 现病 情恶 3 h aui 2 a 认 化 是 血 肿 增 大引 起 , 即存在 继 续 出血 ,而 4 h 则 主要 是 由于 脑水 肿 和脑 积 水 所致 。近 年 的 研 究结 果 8后
第 2 卷 第2 9 期
201 2年 4 月
医 学 研 究 与 教 育
M e i a s a c ndEd c t0 d c lRe e r h a u ai n
V_ . 9 No. 0 2 1 2
Ap ̄ 201 2
脑 出血的中 西医结合治疗现状与进展
王乾
( 河北 大学 ,河北 保定 0 10 7 0 0)
生命有益 ,但是由于手术的时间长 、 创伤大 ,这类患者又多为老年人 ,手术耐受性差 ,故并未能降低病
死率 。
22 中 医治 疗 .
I H 于中医学 “ C属 中风 ”病的范畴 ,急性期以标实为主 ,由风 、火 、痰 、气 、瘀为发病之邪 ,上 冲壅阻脑络 ,脑窍闭阻 ,气机失调 ,阴阳气血逆乱而为病 ;恢复期多由肝 肾阴虚 、气血亏虚为主 。兼 扶风 、火 、痰 、瘀之邪留滞经络 ,而致气血运行不畅 ,留有半身不遂 、口歪或不语等后遗症【 。中医 J
摘 要 :脑 出血 的特 点是 发病急 、变化 快 、致残率 高 、病死率高 。随着 现代医学 的发展 和中西医结合研究 的不断深入 人

们 对于脑 出血的认识 和治疗 手段 不断提 高 。传统 中医与现 代医学相结 合 的方 法在脑 出血的治疗 上起到 了优势互补 的效 果 。现就脑 出血 的病理生理及近几年 中西医结合治疗 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 。

中西医结合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观察
现有研究尚未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远 期预后进行深入探讨
未来研究和展望
开展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中西医结合治 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
结合现代医学技术,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最佳时机和 方式
针对不同病情、不同病程的患者进行精细化治疗方案的 制定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远期预后进行深入研究,为患者提 供更加全面的治疗选择
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各器官和组织 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脑出 血是机体内部气血阴阳失调的表 现,需从整体角度调节机体状态

辨证施治
根据患者病情的证候类型,制定 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如活血化瘀
、平肝熄风等。
治未病
中医强调预防为主,通过调理身 体,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再次
发生。
中医药治疗的临床实践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 生率、死亡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等方面进行比较。
研究结果和讨论
01
02
03
04
05
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 90%,西医组总有效率为 70%,中西医结合组明显 高于西医组。
并发症发生率
中西医结合组并发症发生 率为10%,西医组并发症 发生率为30%,中西医结 合组明显低于西医组。
研究结论和意义
结论
本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意义
本研究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提供了临床依据,有助于推广中西医结合治疗基底节区脑出 血的应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05
中西医结合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展望
参考文献3
陈某某, 王某某. (2012).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基底 节区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中国中西医结 合急救杂志, (4), 234-237.

中医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

气不 足 , 气 独 留 ; 金 匮 要 略 》 为 : 络 空 虚 , 邪 乘 虚 人 中 。 邪 《 认 脉 风 唐 宋 以 后 , 别 是 金 元 时 代 , 突 出 以“ 风 ” 特 才 内 立论 , 谓 中 风 病 可 因 学 说 上 的 一 大 转 折 。其 中刘 河 间 力 主 “ 火 暴 甚 ” 李 东垣 认 心 ; 为 “ 气 自虚 ” 朱 丹 溪 主 张 “ 痰 生 热 ” 正 ; 湿 。其 后 明 代 医家 张 景 岳 又倡 导 “ 风 ” , 出 : 内 伤 积 损 ” 论 点 。并 指 出 : 凡 病 此 非 说 提 “ 的 “ 者 , 以素 不 能 慎 , 七 情 内伤 , 酒 色 过 度 , 伤 五 脏 之 真 阴 , 多 或 或 先
9 , 显 率 为 6 , 死 率 为 6 , T 示 血 肿 完 全 和 大 部 分 o 愈 6 病 % C 吸 收 率 为 8 ; 照 组 总 有 效 率 为 6 , 显 率 为 2 , 死 2 对 4 愈 8 病 率 为 1 , T 示 血 肿 完 全 和 大 部 分 吸 收 率 为 3 , 4 C 8 两组 疗 效 比较 治 疗 组 优 于对 照组 ( O 0 ) P< . 1 。陈 隐 漪 等 观察 了 治 疗 组
主 要 包 括 出 血 性 中风 ( 出血 ) 缺 血 性 中风 ( 梗 死 ) 大 类 。 脑 和 脑 两
中 风 病 因 学 说 的 发 展 大 体 可 分 为 两 个 阶段 。 唐 宋 以前 主 在
要 以 “ 风 ” 说 为 主 , 以“ 虚 邪 中 ” 论 , 《 枢 》 为 : 外 学 多 内 立 如 灵 认 真
在 常规西药治疗 的基础上加用 祛瘀通腑 法 ( 以水 蛭 4 ( 服 ) g冲 , 大 黄 l ~2 g 益 母 草 、 兰 各 3 g为 基本 用 药 ) 疗 脑 出 血 3 5 0, 泽 0 治 9 例 , 常规西医治疗 的 3 与 O例 作 对 照 , 果 两 组 比较 总有 效 率 差 结 异 有 显著性 ( P< 0 0 ) 樊 蓥 " 等 用 ( 制 大 黄 1 g . 5。 由 0 ,水 牛 角

脑出血的中医治疗方法分析-永旺脑病医院高允旺

脑出血的中医治疗方法分析-永旺脑病医院高允旺
5.头痛头晕
头痛是脑出血的首发症状,常常位于出血一侧的头部;有颅内压力增高时,疼痛可以发展到整个头部。头晕常与头痛伴发,特别是在小脑和脑干出血时。
辨证治疗
闭证
①阳闭
症状: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面赤身热,气粗息高,抽搐项强,二便失禁;或两手紧握,躁扰不宁,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痰声辘辘,语言不利,大便干燥,唇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用力过猛、气候变化、不良嗜好(吸烟、酗酒、食盐过多,体重过重)、血压波动、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为诱发因素。
临床表现
高血压性脑出血常发生于50~70岁,男性略多,冬春季易发,通常在活动和情绪激动时发病,出血前多无预兆,半数患者出现头痛并很剧烈,常见呕吐,出血后血压明显升高,临床症状常在数分钟至数小时达到高峰,临床症状体征因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不同而异,基底核,丘脑与内囊出血引起轻偏瘫是常见的早期症状;少数病例出现痫性发作,常为局灶性;重症者迅速转入意识模糊或昏迷。
附:针刺疗法
(1)操作
闭证:刺络放血,急救多取人中、内关、中封,毫针刺,用泻法。取血海、膈俞、十二井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或在风池、心俞、肝俞、至阳刺络放血加火罐。痰多加丰隆,高热加大椎,大便干燥加天枢、大肠俞。
脱证:灸百会、合谷,用三角灸;涌泉、神阙、足三里、气海,隔姜灸、麦粒灸。
(2)随证配穴:
②阴闭
症状:突然昏仆,口噤不开,两手紧握,肢体强痉,静卧不烦,四肢不温;或半身不遂,昏迷不知人事,痰声辘辘,语言不利,二便失禁,面白唇紫,苔白腻,脉沉滑。
治法:镇肝息风,涤痰开窍。
方药:先灌服(或鼻饲)苏合香丸,以温宣开闭,再配以化痰开闭汤。羚羊角粉0.2g(另冲),菊花10g,胆南星9g,竹茹12g,淡竹沥2g(冲服),白矾3g(冲服),赤芍10g。

脑出血急救措施中医

脑出血急救措施中医

脑出血急救措施中医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危险疾病,如果情况不及时处理,就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因此,急救措施在脑出血的治疗中非常关键。

虽然现代医学为脑出血提供了许多有效的治疗手段,但中医治疗也有自己的疗效。

本文将介绍在脑出血急救过程中中医常见的几种治疗方式。

1. 避免过度活动脑出血病人要先保持冷静,避免恐慌。

在急救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病人的情绪和状态。

中医认为,脑出血属于“中风”范畴,病人平时应该多休息、避免太过疲劳。

此外,多做保健功法,如气功、太极拳等,有益于身体健康。

2. 让病人保持清醒在急救过程中,要尽量让病人保持清醒。

中医认为,清醒的状态有助于气血畅通,也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可以通过半坐半站或者侧卧的方式让病人保持清醒状态。

同时,可以采用轻柔的按摩手法,在头、颈、肩等部位按摩,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

3. 用针刺治疗针刺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手段,对于脑出血有一定的疗效。

具体操作时,可以选择在手、足等穴位进行针刺。

通过针刺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促进循环系统的运行。

但是,在进行针刺治疗时,需要有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4.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常用的方法,对脑出血也有一定的疗效。

在急性期,如草果、三七等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草药可以帮助缓解病人的症状。

在缓解症状之后,可以选用复方等中草药维持治疗,有助于加快康复过程。

5. 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中医认为,呼吸是人体最基本的生理活动,通过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可以改善身体的气血状态,促进身体的康复。

针对脑出血的患者,建议采用浅而长的呼吸方式,以减轻心脏的负担,降低血压,有利于缓解脑出血的症状。

结论综上所述,在脑出血急救过程中,中医治疗也有可取之处。

采用中医的治疗方式可以改善病人的气血状况、加速康复、提高治愈率。

在采用中医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有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同时,中医仅是脑出血治疗的辅助治疗方式,治疗的基础还是在现代医学方面。

因此,在进行脑出血治疗时,更应该注重综合治疗。

脑出血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指南

脑出血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指南

脑出血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指南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生常伴随着急性神经系统损伤和功能障碍,给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将中医和西医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风险,逐渐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重视。

本文将详细探讨脑出血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指南,包括治疗原则、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关键技术和临床应用等方面。

一、脑出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则脑出血的治疗目标主要包括保护神经功能、减轻颅内压、防止并发症、促进康复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制定治疗原则:1.综合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应充分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病程等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估。

这有助于确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合理选择中西医治疗方法。

2.早期干预:对于急性期的脑出血患者,早期干预尤为重要。

西医方面,通过药物治疗控制颅内压、抗凝、降低血压等;中医方面,可采用针刺、中药等方法,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脑水肿。

3.强调个体化治疗:脑出血患者的病因、病情和体质各异,因此治疗应强调个体化。

中西医结合治疗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避免盲目使用。

4.防治并发症:脑出血患者常伴随着各种并发症,如脑水肿、脑血管痉挛、感染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应注意预防和积极处理这些并发症,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风险。

5.强调康复:脑出血后的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西医结合治疗应注重康复阶段的干预,包括康复训练、中医理疗等,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与关键技术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可以综合运用中医、西医的药物、物理疗法、康复训练等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

以下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一些常用方法和关键技术:1.药物治疗:西医药物可用于控制高血压、抗凝、抗凝血等,中医药物则可以通过活血化瘀、理气宽中等作用,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脑水肿。

常用中药包括丹参、川芎、红花等,可单独使用或配伍应用。

中医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研究进展
识 , 其病 因 主要 表 现 在 虚 、 、 、 、 、 六 个 方 面 , 而 这 几 个 方 面 气 痰 风 火 瘀 然
症之 一 , 性 发 病 率 稍 高 , 见 于 5 男 多 O~6 O岁 的 老 年 人 , 年 轻 的 高 血 压 但
病人 也 可 发 病 。
病 因 : 血 压 病 患 者 因情 绪 激 动 、 度 脑 力 与 体 力 劳 动 或 其 它 因 素 高 过 引起 血 压 剧 烈 升 高 , 导致 已 病 变 的 脑 血 管 破 裂 出 血 所 致 。长 期 高 血 压 可 促 使 深 穿 支 动脉 血 管壁 结 构 变 化 , 生 微 小 动 脉 瘤 。 目前 普 遍 认 为 , 发
光 明中医2 1 0 0年 7月 第 2 5卷 第 7期
C G C Jl 2 1 . o 2 . J M M uy 0 0 V l 5 7
・l 1 ・ 33
中 医治疗 高血 压 性 脑 出血研 究 进 展
宋海宏 河北省 永年县 中医院 ( 永年 0 7 5 ) 5 1 0 摘要: 脑出血属中医 “ 中风” 范畴, 是一种常见急性病, 病死率、 病残率均居脑血管病之首。在脑血管病中所占的比例为 1% ~ 4 4%, 8 在中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 病死率为4 % 一 0 存活者中7 % ~ 0 0 6%, 0 8%有残疾, 0 且4 %左右为重残。关于脑出血急性期的救 治一直是中西医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积极有效的早期治疗对最大限度地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至关重要。近年来, 中医药在大量
理 表现 以肝 、 、 等 为 主 。病 性 多 为 本 虚 标 实 , 盛 下 虚 。 在 本 为 肝 脑 心 上
临 床 症 状 : 床特 点 为突 然 出 现 剧 烈 头 痛 , 且 多 伴 有 躁 动 、 睡 临 并 嗜

中医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研究进展

切疗效已使其在传统康复医学中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康复手 段,但对于是否适用于急性期的治疗一直有着不同的看法,特别对于脑 出血急性期,有人认为针灸治疗会刺激患者而加重其出血,因此反对早 期即开始行电针治疗。但相悦丽等【121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急性脑 出血12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抢救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治 疗基础上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每日1次。两组均30天为1个疗程, 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对照组120例,总有效率为79.1%;治疗组 120例,总有效率为94.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王利 春等”“用针刺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将140例脑出血急性期 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针刺组、醒脑静组和常规治疗组,采用单一 或联合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不同方案对各组患者血肿吸收速度和神 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联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J:采用针对病因的系 统的针刺方案。选穴如下:头部选用百会、四神聪、水沟、印堂、风池;躯 干选用大椎;肢体选用太冲、曲池、合谷、丰隆、内关、m海、-三阴交。采 用快速进针法,得气后捻针,以泻法为主。针刺每天1次,每6次休息1 天,其他治疗不间断,共4周,治疗期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结果: 各治疗方案对血肿吸收和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显著疗效。但尤以联合治 疗组效果最佳(P<0.01或P<0.001)。
3预防
患者应戒酒并合理饮食,烟酒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尤其是 大量饮酒是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脑出血的患者运动应以动作缓慢、 轻柔的运动项目为宜,康复期iJlI练不可过急、过猛,要循序渐进,量力而 行。调摄精神,保持心理平衡:中医认为精神情志活动,与人的生理、病 理变化有密切的关系。注意防寒避暑,适应四时气候变化。中医认为 “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 不起,是谓得道。”指出了机体必须适应自然气候的重要意义。一些研 究表明中医的辨证论治对预防脑出血复发亦有良好的作用。 4展望 近年来中医对脑出血急性期的治疗有很大的进展.尤其是在理论 上已有了较大的突破,这充分显示了中医的优势。目前,运用中医药治 疗脑出血已逐渐被科研人员、临床医师所接受。其中以活血化瘀法最 为突出,临床观察表明活血化瘀法不仅可以促进血肿吸收,减轻脑水肿 及降低颅内压.而且具有改善脑组织供血,促进大脑功能恢复等作用, 这为急性脑出血的治疗提供r一条新的途径。其他治疗方法也不应忽 视,这些治疗方法临床上同样具有独特的疗效,为今后沧疗脑出血提供 了新思路。但也同时存在很多争议,如:临床各医家所采用的疗效标准 不统一,随意性大,无可比性;临床多是用西医的指标判定中医疗效,这 种方法是否正确,值得商榷;临床治疗脑出血还没有形成一套规范的治 疗方案,有很多研究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应用中药治疗应把握中 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精髓,不可生搬硬套。同时应加快中医药 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剂型改革,加强实验研究.从现代科学角度深入探 讨中药方药的作用机理,中医药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前景将是乐观的。 参考文献 [1] 钱红雨,陈克进,崔京政.中医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近况[J].湖 北中医杂志,2009,31(6):31-36. [2] 韩纯庆.试述中风病的三次突破性进展[J].中医药学报,

中西医结合论治脑出血后遗症

中西医结合论治脑出血后遗症

中西医结合论治脑出血后遗症发布时间:2023-05-30T09:18:41.202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1月1期作者:廖勇利[导读]中西医结合论治脑出血后遗症廖勇利(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中医医院;四川凉山615500)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

同时,由于生活及工作的压力不断上升,就会导致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现在的脑出血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或药物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得患者的机体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但会有40%-50%的患者存在一些偏瘫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由此为了更好的帮助患者获得健康状态,接下来就由我向大家介绍一些治疗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

1. 脑出血及其后遗症的概述脑出血是指因脑实质内血管破裂而出血,其病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理改变有关,即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

脑出血患者常因情绪激动、劳累过度而突然发病,早期死亡率非常高。

发病时伴有明显的症状,如偏瘫和发作后神志不清,需要较长的临床治疗时间。

为了逆转疾病状况,必须及时进行血肿引流改善神经系统损害和预后。

而脑出血后遗症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一些治疗方法或疾病发展所导致的,其主要表现出偏瘫,吞咽障碍、言语障碍等等2. 怎样更好的治疗脑出血后遗症根据近代康复理论,中枢神经系统可以通过外来的因素进行补充和重组结构。

其中对中枢神经系统恢复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是功能恢复训练。

2.1中医治疗中医将脑出血归于中风的范畴,主要病因是经脉运行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和精血不足,致使肢体功能受到限制。

因此,在中医管理模式下,针对脑出血后遗症患者的康复管理,强调补气益血、通经活络的作用。

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患者各种情况选择穴位,刺激患者的经络,从而达到促进气血循环的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针灸可以激活上升的脑干网络的结构,刺激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并促进受损神经细胞的恢复。

对于脑出血患者而言可以进行中药内服治疗,但是此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实际病症进行分析,以达到对症治疗的目的。

脑出血急性期的中医药治法概要

脑出血急性期的中医药治法概要
【 关键词 】 脑 出血 ;中医药;综述
[ b tat It crba h moraei bln eso eo edsaearp,s o A src] nr eerl e r g eo gt t cp fh i s bu tiac mmo l i lme e c di e s e a h s oh t e ncnc r nya tni . i ae g n n v
faiit, ae n f cie e s o i ai,sga u l rvn ,ome t en e so iia meg n y e sbly sft a de e t n s, nt s ss i rd al i o ig t e e d fc nc l i y v h b y mp h t l e re c .
郁金 1g 0 ,石菖蒲 2 g 0 ,土元 1g 0 ,僵蚕 l g O ,莶草 2 g 0 )配合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脑 出血 5 0例 ,总有效率为 8%,提示本方 8
能显著提高急性脑 出血的治疗效果 。 1 - 3祛痰息风法:《 景岳全书 》指 出 “ 津凝 血败 ,皆化 为痰 ” 。
要方面 。另外 ,应 加快中药复方制剂的研究 ,结合 生化 、药理 等学科 ,研制 出疗效稳定可靠 、副作用小、给药方便 的中药复 方制剂 ,以适应 临床急救之 需要 。
两组 比较有统 计学意义 ( l . ) 尸 0 5 。赵 辉 明等 L】 <0 l观察 了治疗 组
在对 照组治疗 ( 西医常规 ) 基础上加服镇肝 熄风 汤 ( 生代赭石 、
照组 ,治疗 组在 西药常规 治疗基础上用 息风化痰药物治疗 ,而 对 照组在一般治疗 的同时 ,予 以脑 复康或胞二磷胆碱 ,昏迷 用 清开灵 4 ml 0 或醒脑静 2 ml 0 静滴 ,曰 1 ,连用 4周 ,结果治 次 疗 组与对照组分别基本治愈 3 ,6例 ,显著进步 2 ,3 6 8例 ,进 步 2 ,1 2 0例 ,无变化 3 ,7例,恶化各 3例 ,死亡 0 ,6例, 总有效率 8 .%,7 . 9 5 61 %;神经功能缺损两组 治疗前 后 自身比

脑出血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脑出血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气 不足 , 必 致 气 虚 无 力 行 血 而 致瘀 , 肾精 不 足 , 精不化血则血少 , 血 脉不充 , 血行迟缓 亦致瘀 。多慧玲 等[ 6 ] 认 为 本 病 病 理 变 化 主 要 是瘀 血 未 去 , 滞 留脑 中, 阻塞 经络 , 如 瘀 阻 目系 , 则 视物 不清 ; 瘀 阻舌 窍 , 则言语不 利 ; 瘀阻经络 , 则 肢 体偏 瘫 。 张 碉 [ 7 ] 认为, 在 脑 出血 早期 用 活 血 化 瘀 , 可减 轻脑 实 质 内凝 血 块 形 成 , 促 进 血 肿 液 化吸收 , 从而改 善血液循 环 , 防止脑疝形成 , 提 高 治 愈 率 及 减
存 在 的 问题 和 展 望 。
关键词 : 脑 出血 ; 病机 ; 中 医 治疗 ; 综 述
中图分类号 : R 7 4 3 R2 5 5 .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1 3 4 9 ( 2 0 1 3 ) 0 5— 0 6 0 5 —0 3 冬 、 五 味子 ) 加 昧 J 。
研究, 总结病 机如下 。
或 痰 湿 蒙 塞 清 窍 论 治 。肾 主 气 化 为 水 脏 , 肾虚气化失职 , 聚 湿 生
痰, 赵献可《 医贯》 云: “ 要之 痰从何来 , 痰者 水也 , 其 源 发 于 肾” 。 年 高脾 失 健 运 , 也 易 酿湿 为痰 , 痰之生成 , 多由于虚 , 而 以 阳气 虚 为 主 。 老年 人脏 气 虚 损 , 五脏 皆衰 , “ 五脏 之 病 , 俱 能 生 痰 … …痰 之 化无 不 在 脾 , 而痰 之 本 无 不 在 肾” 。从 根 本 来 说 , 痰 的 生 成 是 由于肾亏气虚 , 气 化 失 司 而致 脾 失 健 运 , 痰 浊 内生 。痰 浊 一 旦 生 成, 或伴随血行 , 或留着一 处 , 均 可阻滞 脑脉 , 损络溢 血 , 或 者 痰 湿、 痰热上蒙清 窍, 出 现 昏迷 。林 安 基 等 _ 日 ] 认为 , 痰水 相 生 、 水 肿 与瘀 血 并 存 是 脑 出 血 进 行 期 的 一 大 病 机 特 点 , 故 治 疗 以破 瘀 醒

血府逐瘀汤口服液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血府逐瘀汤口服液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压性 脑 出血 患 者 随 机分 为 中药 组 ( 2 9例 ) 和 对 照组 ( 4 1 例) , 两组 均 给 予 脱 水 、 降 血 压 及 营养 神 经 治 疗 , 其 中中 药组 加 用 血 府 逐 瘀 汤 口服液 , 以 2周 为 1 个疗程 , 治 疗 两 个 疗程 。分 别 评 估 治 疗前 后 患 者 神 经 功 能评 分 和 颅 内 出 血量 的变 化 。 结果 两组 患 者 凝 血 功 能 指标 并 无 显 著 差 异 。 与 人 院 时 比较 , 两 组 患者 颅 内血 肿 量 和神 经 功
【 关键 词 】 血 府 逐 瘀 汤 口服 液
高血压脑出血
出血 量
Hale Waihona Puke 神 经 功 能缺 损 程 度 评 分
C l i n i c a l S t u d y o f X u e f u z h u y u De c o c t i o n o n H y p e r t e n s i v e I n t r a c e r e b r a l He mo r r h a g e WA N G Y o n g - q i a n ,
能 缺损 程 度 评 分 均 明 显 减少 ( P< 0 . o 1 ) 。 治疗 2周 至 1 月时 , 中药 组 患者 颅 内血 肿 量较 前 明显 减 少 ( P < 0 . 0 5 ) 。
1 年后随访时 , 中药 组 神 经 功 能 缺损 程 度 评 分 优 于对 照组 , 差异 显 著 ( P <0 . 0 5 ) 。 结论 血 府 逐 瘀 汤 口服 液可 促 进 脑 内血 肿 和 水 肿 的吸 收 , 从 而 改 善 脑 出血 患 者 的 神 经 功能 评 分 及 预 后 。
S H I Q i , W A NG We i - p i n g .L o n g h u a Ho s p i t a l , S h a n g h a i U n i v e r s i t y o fT C M, S h a n g h i a 2 0 0 0 3 2 , C h i n a

脑出血中医治疗的临床现状及研究进展

脑出血中医治疗的临床现状及研究进展

脑出血中医治疗的临床现状及研究进展摘要:脑出血是临床常见重症疾病之一,其主要指脑实质及脑室内的出血。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脑出血患者给予综合救治措施逐渐受到广泛重视,而运用中西医结合则可通过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相互为用,往往能够获得较高的临床疗效,尤其是中医治疗,以其手段丰富、疗效明显、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等特点受到医学界广泛关注。

关键词:脑出血;中医治疗;现状;进展脑出血一般病情凶险、发病迅速,严重者可对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同时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经济负担。

临床研究显示[1],脑出血发病原因与脑血管病变有一定关系,即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关系密切,其最常见的出血部位是基底节区出血,同时脑桥、脑叶、小脑及脑室也可发生出血现象。

脑出血根据其发病特点可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临床在治疗中多根据脑出血分期给予西医保守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但临床效果并不理想,中医在脑出血治疗中极具潜力和优势,将其与西医联合治疗,对提高患者临床疗效,降低致残率与病死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

笔者就近几年中医在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现状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中风是传统中医的一个病名,出血性中风即脑出血与缺血性中风即脑梗死均属于传统中风范畴,《杂病论》中有云:“或左或右,……歪僻不遂……邪入于腑,即不识人。

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中风使然。

”即中风典型症状。

有学者认为[3],出血性中风病位虽在脑,但与脾胃有关,气机升降失常,中焦壅塞不通,可致气血乱逆于脑;《血证论》中提出出血性中风属中医血症,其基本病机在于瘀血阻滞。

亦有学者认为“出血性中风病发后,瘀血、痰浊、热邪偏盛,壅滞体内不得外泄,则化成毒邪。

”认为出血中风的病变机制为内生热毒所致[4]。

明代医家张景岳则从“非风”说进行论述,提出“内伤积损”的论点。

同时指出“凡病此者,多以素不能慎,或七情内伤,或酒色过度,先伤五脏之真阴,……以致阴阳相失,精气不交,所以忽而昏愦,卒然仆倒”[5]。

急性脑出血中西医结合治疗指南

急性脑出血中西医结合治疗指南

急性脑出血中西医结合治疗指南脑出血一般是因为脑实质内血管破裂而导致的出血,是内伤,而不是外伤性的,该疾病是重症疾病,在急性期有较高的死亡率,最高有68%。

患者该疾病的程度情况,与患者的出血部位以及量有直接的联系,通常,患者的出血量越多,出血部位更深,且出血位置距离大脑半球中线越近,那么患者的病情自然就比较严重。

患者如果昏迷时间较长,昏迷程度较深,那么就会影响到患者的预后,效果会降低。

一般该疾病容易出现在45-75岁的人身上,且具有一些显著特点,包括致残率、病死率以及发病率都很高。

2、急性脑出血中西医结合治疗指南该疾病起病比较急,病情比较危险,容易病死,且会给患者带去其他的影响,一般很多患者在治疗之后都会产生后遗症,只不过程度上存在差异,如,认知、吞咽以及运动障碍等。

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在治疗方面就需要注重减少血肿给脑组织带去的压迫,对颅内压进行降低,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提升血肿吸收速度,或者是将血肿消除掉。

在西医治疗方面,会给患者应用甘露醇,这能够对患者的颅内压进行降低,还会一起使用吠塞米,二者结合可以发挥出更好的疗效。

人血蛋白具有重要作用,其能够提供营养支持,还可以对脑细胞水肿情况进行缓解,这样患者在脑出血之后的继发性损伤就能够得到降低。

这些治疗,都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脑水肿情况,降低他们的颅内压。

在中医治疗急性脑出血中,这种疾病被看做是中风、厥证范围中,很多患者都有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的情况,由于内风旋动而引发病症,也就是火升痰动以及气血上逆,使得患者的脑脉受到影响,出现麻痹阻塞的情况,蒙蔽脑窍。

对于出血性中风,一般症状包括癖血阻窍,因此,对于这种情况的治疗,就需要采取活血化癖的方式,三七就是一种合适的治疗药物,其活血化癖效果很好,这种重要也被称作是血管清道夫,具有多种功能,比如,活血、止血以及补血等,其中就止血功能来说,主要的物质有三七素以及棚皮昔等等。

而活血化癖的功能中,主要的活血成分就是皂昔类以及黄酮类,三七粉中的三七总皂昔之所以可以对血小板聚集进行抑制,主要还是依靠人参皂昔以及人参三醇型皂昔的成分。

中医综合康复方案用于急性脑出血疗效观察

中医综合康复方案用于急性脑出血疗效观察

02
急性脑出血概述
急性脑出血定义与病因
急性脑出血定义
急性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 全部脑卒中的20%左右,发生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 ,如高血压、血管畸形等。
急性脑出血病因
主要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畸形、颅内血管瘤破 裂、血液病等,其中高血压是最常见病因。
急性脑出血临床表现
中药治疗
根据中医理论,针对不同症状进行 辩证施治。
研究目的与方法
研究目的
观察中医综合康复方案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
研究方法
选取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 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中医综合康复方案。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 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等指标,评估中医综合康复方案的疗效。
辨证论治
中医治疗疾病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病情等进行个体化辨证施治, 综合分析病因病机,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方案。
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原则
扶正祛邪
中医认为人体在疾病过程中存在正邪相争,治疗需要扶助正气,祛除邪气,调整机体内在 平衡。
调理气血
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和能量,调理气血是治疗疾病的重要环节,包括 调理气机、调理血脉、调理津液等。
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03
市场需求
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急性脑出血患
者的康复需求日益增长。中医综合康复方案作为一种具有特色的康复
手段,在满足患者需求方面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07
结论与讨论
研究结论总结
01
中医综合康复方案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疗效显著
02

活血化瘀中药三七治疗脑出血急性期大鼠的安全性分析

活血化瘀中药三七治疗脑出血急性期大鼠的安全性分析
1 资料 与 方 法
需关注大 鼠神经系统及体征改变情况 。 各划分小组均按照其
分组类型在制模 后不 同时间段应用三七颗粒 , 1 0 g / k s溶解到
纯净水 中 , 应用 1 0 m l / k g灌 胃给药 ; 模 型组应用 同样量 的纯
1 . 1 一般 资料 : 选取 4 2 0只健 康雄性 s D大 鼠 , 体 质量 范 围 在2 6 0 ~ 3 6 0 g , 将其 随机分成制模 后 即刻 给药组 , 制模 后 1 、 2 、 3 、 5 、 7 d给药组 、 模 型组 , 每组有大 鼠 6 0只。 1 . 2 方法 : 按照准确 脑出血模 型进行 大 鼠制备 。 制备完 成后
测 出的突变 率最高 ( 5 7 / 1 0 0 , 5 7 %) , 包括 7 例Y I D D / Y V D D混 合感染患者 , 略高于 MG B和 A R MS方法 。另外 , 4种方法 中, D N A直接测序法有 6个标本 因为 D N A质量较差 ,测序反应
失败 ( 6 / 1 0 0 , 6 %) ; D P O法 和 MG B探针 法均 为 1 0 0 %检 出 , A R MS法有 1 例不能准确判读结果 ( 见表 3 ) 。
表3 4种方法在临床标本中的比较
3 讨

试 验过程中不需要对引物进行筛选及对退火 温度 进行 优化 ,
从 而简化 了操作步骤 。D P O引物特 异性 非常高 , 一 旦有 3个 碱基发生错配 , 就不会成 功扩增 。 本 组结果显示 , D P O法的特
核 苷类药物拉米 夫定治疗 乙型肝 炎 的机制 是抑制 H B V D N A多聚酶 P基因 , 从而干扰病毒反转录 , 阻碍病毒 D N A的 合 成和转 录。拉米 夫定 可迅速抑制慢性 乙型肝炎患者体 内的

中医在治疗脑血管病并发症中的策略与效果

中医在治疗脑血管病并发症中的策略与效果

中医在治疗脑血管病并发症中的策略与效果一、引言脑血管病,作为全球范围内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的疾病之一,其复杂性在于它不仅对患者的生命构成直接威胁,还往往伴随着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偏瘫、失语、认知障碍等。

这些并发症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恢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

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减轻这些并发症的影响,成为了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医学价值的重新认识,中医在脑血管病并发症的治疗中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深入探讨中医治疗脑血管病并发症的策略及其效果。

二、中医治疗脑血管病并发症的理论基础2.1 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中医治疗疾病的核心理念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所谓整体观念,是指中医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不仅仅关注病变局部,而是从整体上把握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认为人体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

而辨证论治则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及生活习惯等信息,综合分析病因、病位、病性(寒热虚实阴阳等)及病机演变,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这种治疗策略强调因人而异,灵活多变,能够更好地适应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

2.2 气血理论与活血化瘀气血是中医理论中描述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其中气为阳,血为阴,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

在脑血管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气血失调的状况,如气滞血瘀、气血两虚等。

中医认为,活血化瘀是治疗这类病症的关键。

通过运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或疗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脑部供血不足的状况,进而缓解或消除并发症的症状。

2.3 脏腑相关与调和阴阳中医认为,人体五脏六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脑血管病并发症往往涉及到多个脏腑的功能失调,如肝肾阴虚、脾虚生痰等。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中医注重调和脏腑功能,通过补益肝肾、健脾化痰等方法,使脏腑功能恢复平衡。

中医还强调阴阳调和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阴阳平衡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探究中医治疗脑出血的安全性

探究中医治疗脑出血的安全性

探究中医治疗脑出血的安全性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中医治疗脑出血的安全性。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20例脑出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

其中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对照组选用西医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分析中医治疗的安全性。

结果观察组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伤口感染2例、西药所引起的并发症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6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医和西医对脑出血患者的治疗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中医治疗脑出血的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中医;西医;脑出血;并发症;安全性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safety of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120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Their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6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The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and the safe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re was no case of adverse re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re were 2 cases of wound infection and 3 cases of complications caused by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8.3%,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total effectiverat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5%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63.3%),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have certain effect on the treatment of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but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s better and safer,and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widely in clinical treatment.[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western medicine;cerebral hemorrhage;complications;safety脑出血导致死亡的数据是非常令人震惊的,占全部脑卒中的30%左右,由于脑内血管破裂而引发出血,病发原因与脑血管病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以及血管老化的患者很容易发生脑出血的情况[1]。

中医治疗脑出血研究概况的综述

中医治疗脑出血研究概况的综述

中医治疗脑出血研究概况的综述
李作伟;李平
【期刊名称】《医疗装备》
【年(卷),期】2016(029)008
【摘要】脑出血在临床上属于急危重症,脑出血发病因素较多,其中最常见的是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如何有效治疗脑出血减少并发症以及有一个良好的预后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中医治疗脑出血在临床上还没有十分有效的方法,中医治疗脑出血虽有一定的优势,但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本研究主要从中药、针灸两方面展示中医在治疗脑出血上所表现出的优势和不足,对有关文献中所描述的治疗脑出血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待对未来临床上中医治疗脑出血新方法的探索有所贡献。

【总页数】2页(P202-202,203)
【作者】李作伟;李平
【作者单位】天津市南开医院中西医结合脑病科天津 300100;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天津 3001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4
【相关文献】
1.中医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 [J], 栾厚强
2.中医治疗阳痿概况(综述) [J], 荀建宁;卢惠萍
3.脑出血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J], 张树泉;刘强
4.脑出血的中医治疗研究 [J], 邱芬芬;赵建军;吕志国;胡秀武
5.中医治疗脑出血对炎症因子影响的研究进展 [J], 邵文娜; 邵佳凯; 崔海; 李华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中医治疗脑出血的安全性研究
发表时间:2017-11-29T15:50:06.730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20期作者:宫兴胜
[导读] 中医和西医对脑出血患者的治疗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中医治疗脑出血的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

大庆市萨尔图区东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内科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311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中医治疗脑出血的安全性。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20例脑出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

其中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对照组选用西医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分析中医治疗的安全性。

结果观察组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伤口感染2例、西药所引起的并发症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6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医和西医对脑出血患者的治疗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中医治疗脑出血的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中医;西医;脑出血;并发症;安全性
脑出血导致死亡的数据是非常令人震惊的,占全部脑卒中的30%左右,由于脑内血管破裂而引发出血,病发原因与脑血管病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以及血管老化的患者很容易发生脑出血的情况[1]。

出现这类疾病的患者往往是由于情绪过于激动、用力过猛以及过大导致突然发病,即使抢救及时成功率也较低,抢救过来的患者大多都有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言语障碍、吞咽障碍、运动障碍等后遗症[2]。

本实验主要是针对本院2016年3~11月所接收的120例脑出血患者,对其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加以分析和讨论,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是本院2016年3~11月所治疗的120例脑出血患者。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

其中观察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60.16±5.87)岁;28例基底节区血肿,18例血肿破入脑室,14例大脑半球血肿。

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61.06±5.97)岁;25例基底节区血肿,20例血肿破入脑室,15例大脑半球血肿。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中药和针灸的中医治疗办法,具体如下:痰火闭窍型煎服天麻钩藤饮、痰瘀阻窍型煎服血府逐瘀汤、元气衰败型煎服参附汤、痰湿蒙窍型煎服涤痰汤,2剂/d,早晚煎服;再配合针刺疗法。

对照组用西药和手术联合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3]
显效:患者的意识清醒,头痛头晕症状已经完全消失,可以进行一定社会活动,沟通交流无太大的障碍,没有呕吐现象;有效:患者眼部症状有所好转,头晕头痛得到一定的缓减,嗜睡或昏迷的程度得到较大的缩短,偶尔有呕吐,运动和语言存在一定的障碍;无效:患者存在严重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语言障碍,瞳孔不等大,头晕头痛比较严重;死亡。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
观察组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伤口感染2例、西药所引起的并发症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大约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

随着我国医疗手段的改进,引进了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医疗技术和设备,针对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传统的物理治疗效果较好,患者死亡人数较少,安全性高[4]。

在本文的研究中,采用西医治疗手段的患者死亡率高达12例,占了该组人数的1/5,而中医治疗手段的仅仅死亡了4例;采用西医治疗有10例无效,中医仅为5例,是西医的1/2,说明中医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在进行西医治疗时,手术的护理不当容易导致患者感染细菌,患者本身免疫力较差,加快了病情的恶化速度;西药中含有过多激素,与人体内部的一些物质较易发生化学反应,进而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采用中医治疗手段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因为中医治疗主要是对人体物理性的调整,对身体没有伤害,也不会带来伤害[5]。

同时,脑出血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切记安静卧床休息,医护人员随时清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证呼吸道通畅;入液量可按尿量+500 ml/d计算输入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调整血糖、降低颅内压等工作内容。

综上所述,采用中医治疗脑出血患者具有很大的优势,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并发症状的出现,避免了西医治疗的感染及不良反应,对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具有积极作用,有效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对患者治疗具有很高的安全性,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晓晨,田昕,杨傲然. 中医益气活血法辅助治疗脑出血类疾病的机理及临床效果研究进展. 现代中医临床,2010,17(1):34-36.
[2]叶锋,龙春霞. 微创穿刺清除术联合中医理疗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观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7):54-56.
[3]唐月学. 脑出血预后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中国医学工程,2013(11):67-68.
[4]陈静,吴妮娜. 针对患者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中医护理对策分析.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4):198-199.
[5]元国芬,王美红.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中医护理.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3):1872-18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