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3节《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人教新课标高中地理第一章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设计
7.适时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等方面的表现。通过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4.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本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人口合理容量的相关知识,掌握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培养学生关注人口问题、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关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培养学生树立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认识到人口合理容量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增强学生爱护环境、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
2.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可能缺乏运用地理研究方法分析人口合理容量问题的经验,教师应通过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学生可能对人口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教师需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人口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4.学生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方面,可能存在技能不足的问题,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这是本章节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容易混淆的部分。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这些概念,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高一地理《人口的合理容量》的教案设计
高一地理《人口的合理容量》的教案设计教案概述本次教案设计针对高一地理中的《人口的合理容量》这一主题,旨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人口合理容量,以及如何评估地区的人口容量。
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人口容量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掌握客观评估地区人口容量的方法和技能。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人口容量及其重要性2.掌握评估地区人口容量的方法和技能能力目标1.运用地图、表格等工具,评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2.运用多种调查方法,了解地区人口容量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2.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人口容量及其重要性2.掌握评估地区人口容量的方法和技能教学难点1.客观评估地区人口容量的标准和方法2.如何科学、准确地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课堂讨论法”和“实践教学法”。
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1.老师简述人口增长的问题,并探讨人口增长的重要性。
2.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认为什么是人口合理容量?为什么要评估地区的人口容量?3.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和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性。
第二步:案例分析1.老师提出案例:某地区的人口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当地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可持续发展能力正在逐渐下降。
请学生们分析该地区的人口容量,提出改善措施。
2.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上述问题,并向全班汇报分析结果和改善措施。
第三步:课堂讨论1.老师针对案例展开全班讨论,让学生认识到人口容量是如何影响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
2.同时,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评估地区的人口容量,并介绍客观评估人口容量的方法和标准。
第四步:实践教学1.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研,以深入了解本地区的人口状况和环境。
2.学生汇总调查结果,并针对评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善措施。
第五步:总结讲评1.老师对上述方案进行总结,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如何评估一个地区的人口容量?你认为评估人口容量有什么重要性?2.总结该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进行概括和总结。
高中地理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
高中地理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3篇2020高中地理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能说出环境承载量、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三个概念的区别2.理解环境人口容量与四个制约因素的关系3.能够说出人类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各国须采取相应措施(2) 过程与方法1.培养自我探究能力2.培养小组合作能力3.培养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
2.进一步形成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2.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教学难点::1.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及估计2.理解人类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各国须采取相应措施教学方法:启发式、小组合作与探究、讨论法、归纳法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4分钟导入+看书4分钟前面两节我们讲了人口增长的两种类型,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
人口的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人口的机械增长是由迁移率决定。
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这样的问题:目前世界人口在不断的增长,地球是否能够承受得住呢?有没有一个极限呢?提问学生:现在地球有70亿左右的人口,你认为地球最多能容纳多少人?生:略教师总结:人类本身所占据的空间并不算大,但人类的生存空间却要大得多。
有人曾计算出下列有趣的结果:当前全世界所有的人口都可以放在英国的一个小岛——怀特岛上,而且人人有“立足”之地。
当前世界上所有的人,若按每人1.70米高、0.40米宽、0.30米厚计算,全都可以放进一个长、宽、高分别为1100米的大箱子里。
显然,人类是不能这样“零距离”生活的。
那么地球究竟能容纳多少人呢?为了研究这个问题,人们提出了两个概念:环境承载力和环境人口容量,请同学用三分钟的时间看书第三节第一个标题“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说说什么叫环境承载力和环境人口容量?[新课教学]: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的教学设计1、区别“环境承载力”和“环境人口容量”两概念5分钟提问学生:环境承载力的概念——环境能持续供养人口的数量; 环境人口容量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环境人口容量下了一个较为精确的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二(2019年新编)1-3人口容量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第三节人口容量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讲解1、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通过情景实验,指出资源、环境对人口数量的支撑能力是有限度的,并点明了影响区域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2、人口合理容量。
从当前人口增长现状出发,说明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并提出相关措施。
二、教学目标区域认知:学会分析某一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
综合思维:了解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理解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和措施。
地理实践力:根据区域的资源状况,判断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及人口合理容量。
人地协调观:结合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树立良好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三、教学目标1、教学重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及影响因素、人类在世界上各地要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合理容量,各国必须采取相应措施2、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之间的区别四、教学方法实验演示小组讨论活动探究教师讲授五、教学过程:视频导入: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引发学生关注人口数量的多少及其增长的速度,并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的思考,让其产生疑问:地球到底可以承载多少人口?师:在刚才的视频中,我们看到了世界人口在不断增长,数量越来越多,并引发了人们的一系列思考,那么今天老师将带着同学们针对这个问题,一起来寻找答案。
师: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人类的生产和发展必定离不开地球上的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在地球上是以某个区域为载体,依托区域而存在,然而这个区域有大小、方位之区别,不同的区域,由于组成它的地理要素会有很大的区别,因此,不同区域之间的地理环境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地理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影响了某个区域人口数量的规模和大小,进一步影响人类在某个区域里面发展的方向。
师:为了研究某个区域里面能容纳人口数量的多少,科学家们提出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这个概念。
师:某个区域,由于人类和环境不断的产生一系列的关系,从而导致了组成环境的各个地理要素不断的发生着变化,进一步影响着人口的数量,那某个区域环境承载力和人口的数量究竟有什么关系呢?小组实验环节:每个小组分发一块纸板,若干块小石头,让组上同学将纸板支在书上,然后不断的向纸板上面加石块,并直到纸板断陷,小组成员记录此刻加石块的数量,将纸板恢复,再次继续加石块,直到纸板再次下陷,小组成员记录此刻加石块的数量,得出对比,第一次纸板承载的石块数量比第二次多。
人教版地理必修2第一章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设计
(2)运用课堂所学的方法和技巧,结合GIS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数据分析。
(3)报告不少于800字,要求条理清晰、观点明确、数据准确。
3.思考题: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并撰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1)人口合理容量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3.利用GIS等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分析人口容量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设计课堂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分享观点,培养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我国人口问题的关注,增强人口资源环境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口合理容量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4.案例分析,提升能力:设计具有代表性的人口容量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总结反思,情感升华: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人口合理容量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环保、节能等行为,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课后作业,巩固拓展: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适当拓展。
人教版地理必修2第一章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人口合理容量的基本概念,理解其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关系,能运用相关指标进行简单测算。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统计数据等资料分析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3.使学生掌握人口容量预测的方法,能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初步分析和判断。
2.学生在数据分析、GIS操作等方面的能力差异,适当调整教学难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就感。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环境承载力(1)概念:指□01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衡量指标:□02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1)影响因素⎨⎧资源(主要因素)□03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2)观点:乐观、□04悲观、介于乐观和悲观之间的观点。
[自我探究] 所有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和环境人口容量之间都呈现正相关性吗?为什么?[提示] 不是。
环境人口容量的大部分因素和环境人口容量之间呈现正相关性,但是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和环境人口容量之间为负相关性。
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1.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按照□01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02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03适宜的人口数量。
2.研究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 (1)影响□04人口战略。
(2)影响人口政策。
(3)影响区域的□05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紧迫性现实中的人类社会,已经出现了人口过快增长、人口□06老龄化等人口问题,并由人口问题进一步引发了严重的资源问题和□07环境问题。
4.控制人口在合理规模之内的措施[自我探究]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贫乏,是依靠什么条件提高本国人口合理容量的?[提示]依靠岛国的位置、众多的良港,进口资源能源,出口工业产品;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社会生产力。
『自我反馈』1.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理想的人口规模B.不同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差别不大C.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发展水平D.消费水平的高低,对环境人口容量有较大影响答案 D解析A项指的是人口的合理容量;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人们对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存在较大差别;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有较大的影响。
2.为了简便,在实际中通常把某一种或几种资源能供养的人口数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 第三节 人口合理容量学案 鲁教版第二册
第三节人口合理容量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1.概念:某区域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技术水平、社会文化条件下,由本地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所决定的人口规模。
2.超过这个限度的后果: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而失去平衡,并最终丧失原有的承载能力。
二、人口合理容量1.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技术水平、社会文化条件下,在保证居民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后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所能容纳(承载)的适度的人口数量.2.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是决定一个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基础。
(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水平和产业结构等起重要作用。
(3)对外开放程度:对外开放的地区,资源的互补性强,可大大提高人口合理容量。
封闭的地区,由于某些重要资源匮乏,人口合理容量大大降低.3.人口合理容量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技术水平、资源基础相对稳定,人们的生活水平变化不大。
4.人口合理容量动态变化(1)同一时期:在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经济、技术水平、产业结构以及生活水平等条件下,人口合理容量是不同的。
(2)不同时期:同一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也各不相同.5.我国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途径要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按政策生育,充分发挥全面两孩政策效应,并努力提高技术水平、资源利用率以及资源管理水平,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三、案例:应用地理信息技术探究湖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1.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分析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可提高研究的准确性.2.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可实现对区域内可利用资源的评价。
一、判断题1.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一个地区理想的人口规模。
( )2.人口合理容量的人口规模小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人口规模。
()3.资源缺乏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一定小。
()4.社会文化条件对人口合理容量大小没有影响。
( )5.在一定历史时期,人口合理容量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
2019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3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课标要求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学习目标1、理解环境承载力和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分析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2、理解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认识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
3、举例分析比较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不同。
4、联系北京市、中国及全球人口的实际情况,认识控制人口在合理容量内的迫切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难点: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教学内容安排知识结构:教学思路:学时建议:1学时教学资源建议1.本节教材中的图像及文字资料;以及中图版教材、地图册、影像资料2.《人文地理学》王恩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中国文化地理概述》胡兆量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相关网站:教法与学法策略1.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1)讲授法:阅读教材与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讲授环境承载量、环境人口容量含义、讨论明确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有哪些方面。
(2)合作学习法:指导学生收集人口与环境问题的资料,进而讨论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探讨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明确环境人口容量的含义及其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
2.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1)讲授法:结合教材及实例,讲授环境人口合理容量。
(2)探究法:结合教材与收集的资料,分组探究,明确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就制约环境承载力的因素、人口合理容量及人口和环境的可持续等问题发展进行展开和探讨。
重要的是讲清环境、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课堂评价建议1、举例说明人口与环境的关系2、举例说明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3、办一个辩论会,辩论会主题:地球环境人口容量。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
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的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的第三节。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主线之一,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是关键的因素之一。
因此,本章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全面的理解人地关系这一人类关注的永恒话题,为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及区域地理等相关内容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谋求人口合理容量”主要说明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影响因素,说明人口合理容量具有不确定和相对稳定的双重性。
指出我国必须谋求合理人口的容量,坚定不移地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这是对本单元知识的总结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起到了点睛的作用。
本节教材内容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从整体的知识结构上看,在前两节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分析了人口变化的基本过程之后,本章用一节的篇幅阐述了“人口的合理容量”,重点说明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口观;通过对“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问题的探究,知道了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并了解到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对人口合理容量有很大影响;通过对“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问题的探究,知道了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认识到人口增长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人类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可以说本节在全章节中起到总结本单元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本节教材由“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两部分内容组成。
教材设置“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这两个问题作为段落的标题,激发学生探求答案而进行学习。
“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最大值)、“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最佳值)这样两个标题的对比,可以很好地揭示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异。
显然,最佳值小于最大值。
“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人教新课标高中地理第一章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优秀教学案例
1.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实现人口合理容量的短文。
2.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提出自己在生活中可以实施的措施,促进人口合理容量的实现。
3.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深入研究,拓展对人口问题的了解和认识。
4.提醒学生在下节课前提交作业,并做好课堂展示的准备。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动的生活实例和丰富的数据资料为依据,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认识人口增长对环境、资源和社会的影响。通过分析我国人口政策的历史演变,使学生了解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实现人口合理容量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结合自身所见所闻,探讨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实现人口的合理容量。
在案例教学中,我充分运用讨论、小组合作、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通过设置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在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人口合理容量的相关知识。此外,我还注重将德育教育融入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在关注国家人口政策的同时,关心社会、关爱他人。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动的生活实例和丰富的数据资料为依据,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认识人口增长对环境、资源和社会的影响。通过分析我国人口政策的历史演变,使学生了解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实现人口合理容量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结合自身所见所闻,探讨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实现人口的合理容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数据资料,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2.运用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思辨能力。
3.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感受人口增长对环境、资源和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中地理人口的合理容量优秀教案3教学设计范文
高中地理人口的合理容量优秀教案3教学设计范文下面是为大家准备了人口的合理容量,希望能帮助到您。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分析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及其发展。
2、过程与方法通过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对比分析,培养学生辩证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对影响人口合理容量因素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放入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资源与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与资源、科技、消费等关系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理解我国人口政策的正确性和控制人口对世界人口发展所取得巨大成就,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
区别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认识我国人口政策的正确性。
2、教学难点区别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理解人类要在世界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各国需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的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的第三节。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主线之一,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是关键的因素之一。
因此,本章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全面的理解人地关系这一人类关注的永恒话题,为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及区域地理等相关内容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在前两节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分析了人口变化的基本过程之后,本章用一节的篇幅阐述了“人口的合理容量”,重点说明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口观。
教材设置“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这两个问题作为段落的标题,激发学生探求答案而进行学习,当然在学习过程中并不能得到这两个问题的精确答案。
但是通过对“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问题的探究,知道了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并了解到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有很大影响;通过对“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问题的探究,知道了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认识到人口增长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人类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019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3节《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明确三者的关系和区别。
2.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3.了解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估算和前景,结合我国实例,了解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意义。
4.理解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各国须采取相应措施。
【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较找出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从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入手,引入一些代表性国家和地区,讨论环境人口容量概念的含义,并由此推断出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3.通过读图分析对比,了解世界和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如何估计,并学会读图。
4.紧紧围绕人口合理容量这一核心内容,从目前存在的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入手,认识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紧迫性和解决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会处理复杂社会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
2.树立人口可持续发展观念,进一步加深对我国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两项基本国策的认识。
■教学重点1.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
2.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的理解。
3.由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紧迫性和解决措施,结合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认识我国人口政策的合理性。
■教学难点1.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教具准备利用网络技术手段,收集整理与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相关的图文声像资料,加工成教学插件,用作有关内容分析时的补充论证材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公元初年时,全世界的人口也就是2亿到3亿,一直到1650年之前,世界人口的增长都十分缓慢。
然而自1650年后……(图片展示:世界1650年以来人口增长柱状图)学生:观察、判读图片。
教师: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出现?学生:世界人口的加速增长。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1.3 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1.3 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认识“人口爆炸”的含义。
2 .了解人口急剧增长对自然资源产生的影响。
3 .了解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4 .分析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及人口容量的自身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分析计算人口增长的数据资料,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计算能力。
2 .通过分析环境资源这个限制性因素对人口增长快慢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分析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发展观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2 .通过学习人口的合理容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国人口政策的正确性和控制人口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教学重点是:①环境的限制性;②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及其特点。
教学方法:①采用多媒体教学;②案例分析;③学生收集资料并相互交流。
教学过程:案例分析,引入教学:从拥挤效应看环境人口容量科学家曾用一些小种群的老鼠进行实验。
他们将几十只老鼠放在面积约 9 平方米的笼内,不限制它们的食物、饮水和空气,研究长达两年。
按正常繁殖比例计算,预计两年后最终会有 5000 只成年鼠。
然而,根据实验结果发现,栏圈中的成年鼠数目一直在150一 200 只之间。
科学家还发现,在这拥挤的环境里,虽然食物、饮水和筑巢材料很丰富,但动物的行为发生了异常。
规律性的发情和交配行为丧失了,雌鼠甚至忘记了怎样筑巢和照顾幼仔。
老鼠通常并不啮同类,但在这里成年鼠却吃掉了幼鼠。
过分的拥挤使鼠群的行为出现反常,血糖急剧下降,甚至休克。
看来,生物不仅需要物质,还需要空间和领地。
生态学家把这种由于生物种群密度过大而产生的结果,称为“拥挤效应”。
人类是高级动物,和一般动物的拥挤效应显然有所不同,但既然是生物,也就可能会产生拥挤效应。
事实上,拥挤效应在人类社会中已有体现,地球上的许多地方已人满为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第3节《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明确三者的关系和区别。
2.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3.了解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估算和前景,结合我国实例,了解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意义。
4.理解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各国须采取相应措施。
【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较找出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从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入手,引入一些代表性国家和地区,讨论环境人口容量概念的含义,并由此推断出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3.通过读图分析对比,了解世界和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如何估计,并学会读图。
4.紧紧围绕人口合理容量这一核心内容,从目前存在的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入手,认识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紧迫性和解决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会处理复杂社会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
2.树立人口可持续发展观念,进一步加深对我国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两项基本国策的认识。
■教学重点1.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
2.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的理解。
3.由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紧迫性和解决措施,结合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认识我国人口政策的合理性。
■教学难点1.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2.如何正确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教具准备利用网络技术手段,收集整理与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相关的图文声像资料,加工成教学插件,用作有关内容分析时的补充论证材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公元初年时,全世界的人口也就是2亿到3亿,一直到1650年之前,世界人口的增长都十分缓慢。
然而自1650年后……(图片展示:世界1650年以来人口增长柱状图)学生:观察、判读图片。
教师: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出现?学生:世界人口的加速增长。
教师:是的。
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已达到60亿。
目前世界人口约为70亿。
依目前的情形发展,根据美国人口咨询局预测,2025年,世界人口会达到80亿,2046年,世界人口会突破i00亿。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是地球孕育的,同时地球又是人类的唯一家园。
在人类生活的地球村,空间是有限的,矿产是有限的,土地是有限的,淡水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只能供养有限的人口。
地球究竟能容纳多少人口?一个国家或地区又能容纳多少人口?研究这些问题对于协调人地关系十分重要。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节课的知识。
(板书)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新知识传授】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教师:人类社会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发展的,特定环境以其空间和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自然也就有一定的限度。
这个限度,在学术界进行相关研究时,就以“环境承载力”来表示。
(大屏幕提供“环境承载力”的阅读材料)教师:知道什么是环境承载力吧,说说看。
学生:“环境承载力”是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作用的阈值。
也就是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教师:对,很好。
它涉及了多种指标,其中的哪一项指标,是人们考虑得最多,引用得最多的?学生: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指标。
(推进)教师:这项指标又被人们称为什么?学生:环境人口容量。
教师:教材给它下的定义是怎么说的?学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教师:从这个定义的表述中,大家仔细品味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出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内容,或互相议论,仔细辨别后了解到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特定的历史时期、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和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对比分析)教师:下面咱们就逐个来看看这些因素的具体影响。
教师: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哪个相对更突出?学生:资源。
教师:确实如此。
事实上,人类社会的发展,正是建立在不断开发利用资源的基础上的。
一个地区,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其所能供养的人口相应也多,反之则少。
譬如:同在欧洲的德国和梵蒂冈,前者现有人口8000多万,后者人口只有1000左右。
香港经济繁荣,以1000多平方千米土地维持680多万人,社会稳定,人民生活也十分富足。
但若要它供养如河南9000多万人,则情况可想而知。
(延展)教师:那是不是资源相对少的国家(地区),其供养能力肯定就少呢?大家别忙回答,先看看下面的材料再作回答。
(材料展示)(师生互动)同读材料,教师启发引导,展开讨论材料一:以色列农业的魅力以色列农业概况国土面积 1.49万平方千米,2/3土地为沙漠和山地年均降水量约200毫米人均水资源 270吨,不足世界人均的3%耕地 41万公顷,人均1亩地1997年农业产值 37亿美元1997年农产品出口 8亿美元1997年农业劳动力 6.7万人,1个农民可供养90人以色列实际上只有北部加利利湖周围平原和约旦河谷适宜发展农业。
然而,正是在这块贫瘠缺水的土地上,以色列仅仅一代人就建成了现代农业,创造了令世界惊讶的奇迹。
教师:从这一材料中我们可以发现,小国以色列土地和水资源条件如何?学生:土地面积小,贫瘠缺水。
教师:但是,它的人口供养能力怎样?学生:很好,很高。
材料二:滴灌是法宝滴灌比漫灌节水1/3~l/2。
滴灌可使单位面积土地增产1/3到5倍。
滴灌使水、肥利用率高达90%。
滴灌有效防止土壤盐碱化和土壤板结。
以色列水资源总共才16亿立方米,其用水总量为20亿立方米,不足部分靠污水处理和海水淡化补足。
1962年,一位农民偶然发现水管漏水处的庄稼长得格外好。
水在同一点上渗入土壤是减少蒸发、高效灌溉及控制水、肥、农药最有效的办法。
发明滴灌以后,以色列农业用水总量30年来一直稳定在13亿立方米,而农业产出却翻了5番。
科技为本政府每年农业科研经费上亿美元,占农业产值的3%。
3500多个高科技公司。
7个研究所,250多位博士研究员,正在从事750多个科研项目。
以色列把科技兴农作为国策。
农业发展主要受益于科技,农业投入也主要用于农业科研,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和具体指导,鼓励农民采用新技术。
科技使农业工业化,以色列农业增产的95%靠科技。
以色列的农业奇迹表明,科技就是生产力,农业的未来在于科技。
教师:这下大家找到原因了吧?学生:是的。
教师:什么原因?学生:有发达的、以滴灌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
教师:大家回答的很正确。
(推进)教师:可见,科技发展水平高,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相应地区自然资源不足的缺陷的。
大家想想,现在世界上哪些国家(地区)就是凭借科技优势,以及与之相对应的雄厚财力物力,靠大量进口资源来维持其国民生活的,能否列举一些?学生:美国、日本、德国等大多数的发达国家都是。
(承转)教师:那么,除了资源和科技之外,还有什么因素也能显著影响一个地区的人口供养能力呢?学生:人口的生活和消费水平。
教师:正是。
教师:大家设想一下,中国现在的13亿人,如果生活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辉煌时期之一的大唐贞观年间,会怎么样?学生:绝大多数会死掉。
教师:为什么?不都生活在同一个中国吗?学生:虽然在同样的中国,但以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生产能力和生产力水平所能生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毕竟少,与现在相比是十分有限的。
这只能养活当时中国的几千万人口,根本养活不了现在如此多的人口。
再说,我们现在的生活消费水平也远比那时候高,这样,那时有限的那些财富,对于现在如此多的人,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教师:原来如此。
高潮(重难点突破)教师:从刚才我们分析的现实中国与盛唐时期的中国供养人口数量的巨大差异中,大家是否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便就某个确定的地区而言,所有能够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都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
这样的话,考虑这些因素而估计出的当地的环境人口容量的数值是不是固定不变的?学生:不是固定不变的。
教师:如果地区确定,时间明确,那么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影响因素的数量是不是相对确定的?学生:是的。
教师:那么,由此推算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不是也就相对确定了?学生:是的。
(归纳承转)教师:由上,我们可以归纳出环境人口容量的两大基本特点: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下面,我们看教材图1.10和图1.1l,具体了解一下,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应当怎么进行?对全球和我国,相应的评估结论会怎样?学生:(读图,讨论)1.P12图思考”1、2。
2.P13怎么看待世界环境人口容量的三个不同结果?[教师精讲]各种资源的综合决定着环境承载力,在所有不同种类的资源中,相对最少的资源直接决定环境承载力的大小;这个最小值就是环境人口容量。
(师生互动)教师:三种环境人口容量评估的结论为什么会不同?学生:它们评估时的假定条件不同。
教师:想一想,三种不同观点的人,他们各自的依据分别是什么?学生:乐观论者:人类是大自然中最高级的生物,有聪明才智,人类科技进步的潜力是无穷的;悲观论者:所有的资源潜力再大,终究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供养有限的人口,有些资源已经濒临枯竭,因此现在地球上人口已经太多;持中间观点的人:虽然有些资源已经濒临枯竭,但人类科技的发展潜力还是存在的,因此100亿左右是世界的环境人口容量。
教师:分析得很好。
下面咱们再看一下P14的“活动”。
请大家考虑:1.材料中提到的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多少,它主要以什么作为评估依据,为什么?学生: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是16亿。
它是以中国的土地资源作主要依据。
2.评估出的人口为16亿,现在是13.7亿。
那是不是意味着形势还并不严峻,还挺充裕?学生:不是,现在形势已经十分严峻。
教师:何以见得?学生:(回忆前述内容后)我们的人口基数庞大,每年的新增人口仍然很多;资源相对短缺严重,数十种主要的基础矿产和能源资源中已经有很多短缺,如石油;环境污染已相当严重,并且还有继续扩大和蔓延的趋势。
教师: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继续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两项基本国策。
(总结过渡)教师:前面我们深入探讨了环境人口容量的有关细节。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定时期、一定地区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但大家想一下,一日三餐,刚够温饱,好像就可以持续供养吧?学生:是啊!教师:可那是咱们向往的吗?学生:肯定不是。
教师:那你们想过什么样的日子?学生:幸福日子。
教师:怎样的日子可以称得上幸福呢?学生:生活方式合理,生活水平健康,不危害子孙后代。
教师:过这样的日子恐怕得消耗比仅仅一日三餐有保障就行的日子更多的资源和财富。
那么,一切条件等同的情况下,能够供养的人口肯定就会明显减少了吧?学生: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