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第八单元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目标、重难点、板书、反思)

第八单元课文
教材简析
本单元围绕“观察”这个主题编排了《雪地里的小画家》《乌鸦喝水》《小蜗牛》3 篇课文。
这些课文都以动物为主人公,充满了童真和童趣,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通过学习本组课文,学生可以体会到,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
教学目标
1. 认识39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16个字和1个笔画。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认识自然段。
3. 借助图画,自主阅读不全文注音的课文。
4.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一些自然常识,激发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生活的兴趣。
5. 背诵《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学重、难点
1.初步培养学生寻找明显信息的能力。
引导学生借助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从课文中提取相关的信息,再和大家交流。
2.借助图画阅读课文。
引导学生利用连环画课文图文对应的特点,借助图画理解课文内容,并借助图画猜猜不认识的字。
3.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自然段,知道每个自然段前都要空两格,能找到每一个自然段的起始和结束。
教学策略
写字教学中,让学生由观察到动笔,重点强调了字的间架结构,并通过评选激起学生写字的热情,为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打好基础;通过认读卡片、说出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并利用图画复述课文,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接着提出新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分角色朗读会让学习变得情趣盎然、生动活泼。
课时安排
12、雪地里的小画家 2课时
13、乌鸦喝水 2课时
14、小蜗牛 2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语文园地六八 3课时。
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材解析

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材解析本解析针对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材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建议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教材,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素养的全面发展。
由于篇幅限制,以下解析将涵盖单元整体分析以及部分重点课文的详细解读,其他课文参照类似方法进行分析。
一、单元整体分析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通常围绕某个主题展开,例如:自然、生活、节日等等。
单元主题的确定,体现了教材的整体设思路,即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通常包括:•识字写字方面: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能够正确读写,并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一年级识字教学应注重趣味性,采用多种识字方法,例如:图画识字、游戏识字、儿歌识字等。
•阅读理解方面: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要情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年级阅读教学应注重朗读,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优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口语交际方面:能够围绕单元主题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表达清楚、流畅。
一年级口语交际教学应注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写作方面:能够根据图片或生活经验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一年级写作教学应注重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并鼓励他大胆表达。
单元教材内容特点分析: (此处需要根据具体的教材内容进行分析,例如:课文类型、主题思想、语言风格、知识点分布等) 例如,如果本单元主题是“自然”,那么课文可能涉及到植物、动物、自然现象等方的内容,语言风格可能比较生动形象,知识点可能包括一些简单的自然常识。
如果本单元主题是“生活”,那么课文可能涉及到日常生活中的场景、人物和事件,语言风格可能比较平实自然,知识点可能包括一些简单的礼仪知识或生活常。
单元教学建议:•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实物等多种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日积月累解释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日积月累解释日积月累,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每天不断地积累,长时间累积下来能产生非常大的功效。
这个成语可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都需要我们去靠坚持和不断地积累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如果我们只做一天的努力,也许会有一些成效,但这种成效远远不足以真正地改变自己的命运或者实现自己的愿望。
如果想要取得更长远的成功,我们需要有持续不断的动力和坚定的毅力去坚持自己的目标。
在学习上,我们必须要坚持每天读书、看视频、做练习等等,才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在工作上,我们也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积累工作经验,才能够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在生活上,如果我们想要保持健康,就必须要坚持每天锻炼、注意饮食,日积月累地改善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日积月累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如果我们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那么我们能够实现的远远不止目前看到的那些成果。
我们还可以在将来不断地继续进步,成为更加优秀的人。
所以,我们需要一直保持努力的态度,并且不断地学习和积累。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未来展现更加出色的表现。
除了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日积月累的思想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比如说个人关系。
我们的亲密关系、友谊、社交能力等都需要我们日积月累地去维护和经营。
如果你想要和某个人建立起深层次的关系,就需要不断地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维护这个关系。
如果你想要交到更多的朋友,就需要不断地去参加社交活动,认识新的人,建立起新的社交圈子。
日积月累的思想,同样适用于我们的个人关系。
另外,日积月累的思想还可以帮助我们克服恐惧和焦虑。
当我们面对某个不熟悉的领域或者某个挑战时,往往会感到恐惧和焦虑。
这时候,我们需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同时坚定自己的信念,不断地去探索、学习和实践。
虽然你可能会犯错误,但是只要你坚持不懈,经过不断的尝试和反思,你就能够逐渐地掌握这个领域或者解决这个挑战。
日积月累地学习和实践,可以帮助我们增强自信心,克服恐惧和焦虑,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部编 一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八单元 课文 乌鸦喝水

是,瓶 子里 水 不多,瓶 口 又 小,乌鸦喝
bù zháo shuǐ zěn me bàn ne
不 着 水,怎么 办呢?
这里的问号表示乌鸦 喝水遇到的困难。提 出问题,引起思考。
教育部组织编写 一年级 | 上册
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水? 原因:
瓶子里的水并不多;
瓶子的瓶口太小了。
教育部组织编写 一年级 | 上册
朗读课文,说说乌鸦最终是如何喝到水的?
wū yā kàn jiàn pánɡ biān yǒu xǔ duō xiǎo shí zǐ xiǎnɡ chū
乌鸦 看 见
bàn fǎ lái le
旁 边 有 许 多 小 石 子,想 出
教育部组织编写 一年级 | 上册
课文导入
一只乌鸦口渴了,它找到了一个装有水的 瓶子,可是瓶里的水很少,瓶口又很小。乌鸦 喝不着水,看着干着急,怎么办呢?聪明的乌 鸦想到了一个办法,我们一起去文中看看乌鸦 是怎么喝到水的。
教育部组织编写 一年级 | 上册
课文讲解 yì zhī wū yā kǒu kě le dào chù zhǎo shuǐ hē
一只 乌鸦 口渴 了,到 处 找
水 喝。
思考:“到处”一词说明了什么?
“到处”一词说明了乌鸦找了很多的地方才找 到水喝。
教育部组织编写 一年级 | 上册
找一找,乌鸦在哪里发现了水?
wū yā kàn jiàn yí ɡè pínɡ zi shì pínɡ zi lǐ yǒu shuǐ dàn
乌鸦 看 见 一个 瓶 子,瓶 子里 有 水。但
chù
处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 课文《乌鸦喝水》

读一读
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 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乌鸦看见一个瓶子, 瓶子里有水。但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 不着水,怎么办呢?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乌鸦也许去( )找水喝,也许又去( )找水喝。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乌鸦看见一个瓶子, 瓶子里有水。但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 不着水,怎么办呢?
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想出办法来了。
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到瓶子里。瓶子里 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想出办法来了。
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 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乌鸦乌鸦本事大, 肯动脑筋想办法。 一个一个石子放, 困难再大也不怕。
我会写
要摆好两个“夕”的位 置,上下要对齐,不要横向 平行摆放。两个点画写在竖 中线上,要上下对齐。
我会写
笔顺依次是竖折、竖、 竖、竖折、竖;第一笔竖 折的横段要写在横中线上, 中间的竖要立在竖中线上。
我会写
你能用“渐渐” 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说,一想句出办话法吗来了? 。
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 乌鸦就喝着水了。
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到瓶子里。瓶子里 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想一想 仔细观察
这是一只(乌鸦说什么?
一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基础阅读课
《乌鸦喝水》
猜一猜
身穿黑袍子, 长个丑样子。 懂得爱妈妈, 是个好孩子。
wū yā
乌鸦
鸟
读一读
chù zhǎo pánɡ xǔ
部编一年级上册语文 第八单元整体设计

二、教学目标1、教学内容:认识39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认识“乙”1个笔画和“、、力、攵”等6个偏旁。
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的3篇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课文说明的道理,接受相关的思想教育和健康情感的陶冶。
2、单元知识结构:依据画面提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观察与演练结合,培养学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的态度。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字。
感受读书的快乐。
能看懂并述说多幅图构成的图意。
三、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
②语言运用:认识39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认识“乙”1个笔画和“、、力、攵”等6个偏旁。
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的3篇课文。
③思维能力: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课文说明的道理,接受相关的思想教育和健康情感的陶冶。
④审美创造:依据画面提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观察与演练结合,培养学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的态度。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字。
感受读书的快乐。
能看懂并述说多幅图构成的图意。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39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认识“乙”1个笔画和“、、力、攵”等6个偏旁。
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的3篇课文。
教学难点:依据画面提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观察与演练结合,培养学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的态度。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字。
感受读书的快乐。
能看懂并述说多幅图构成的图意。
单元主备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识字情况。
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z指名开火车认读,师生正音,注意下列生字的发音:翘舌音“住”,前鼻音“全、变、玩”,“子”在“孩子”一词中读轻声;“吧、呀”是轻声。
南通市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案及反思

南通市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案及反思一、教案1. 教学目标•能正确书写课文,认识生字并能正确读写。
•能理解课文内容,正确表达自己的理解。
•能用简单的语句描述课文内容。
•能够正确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2. 教学准备•课文教材《语文园地八》•课件PPT•黑板、彩色粉笔•老师准备好针对课文的问题和拓展思维问题3.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课前营造氛围,唤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唱歌、游戏等方式引入本堂课的内容。
第二步:讲授1.老师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跟读。
2.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解释和理解。
3.学生自读课文,老师进行点拨和纠正。
第三步:讨论交流1.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老师和学生共同总结课文内容,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
第四步:巩固练习1.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课文背诵和小作文,巩固知识点。
2.针对课文中的生字进行拼音或词语练习。
3.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巩固课文内容。
4. 教学反思•本堂课以情境感知作为主要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情境认识生字,增强学习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课后跟进,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及时巩固和反馈。
二、反思南通市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是一篇寓言故事,内容生动有趣,适合一年级学生阅读。
在本次教学中,我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注重引导学生提取关键信息,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总的来说,南通市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的教学让我对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未来的教学工作充满了信心。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8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学会观察》大单元教学设计年级/册次内容简介I一年级上册1单元l第八单元单元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编排本单元是本册的最后一个课文单元,以“学会观察”为主题,编排了《雪地里的小画家》、《乌鸦喝水》和《小蜗牛》3篇课文。
这3篇课文体裁多样,有儿歌、寓言和童话,课文内容充满了童真和童趣。
《雪地里的小画家》描写了雪地里一群“小画家“画画的场景,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又融汇了科普知识的儿歌;《乌鸦喝水》是一则经典的寓言故事,以“乌鸦喝水”为线索,描写了一只遇到困难能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乌鸦;《小蜗牛》以一只可爱的小蜗牛和它慈爱的妈妈之间有趣的对话呈现故事情节,生动鲜活地展现了一年四季的自然变化。
通过研究本组课文,学生可以体会到,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
二、课程标准要求(一)核心素养目标:1. 文化自信: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
2. 语言运用: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语感;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语言经验;具有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有深厚感情。
3. 思维能力: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够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思维具有一定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
有好奇心、求知欲,崇尚真知,勇千探索创新,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4. 审美创造: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学段要求:【识字与写字】1.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2.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说课稿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说课一、说教材:本册教科书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按照主题单元编排研究内容,在“我上学了”之后,安排了2个识字单元、2个汉语拼音单元和4个课文单元。
我本次说课的内容是本册教科书的第八单元,本单元围绕“观察”这个主题编排了《雪地里的小画家》《乌鸦喝水》《小蜗牛》3篇课文。
这些课文都以动物为主人公,充满了童真和童趣,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通过研究本组课文,学生可以体会到,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
单元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此外,单元后设一个口语交际话题,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二、说教学目标:1)三篇课文目标1.认识33个生字、2个偏旁和1个多音字;会写14个字和1个笔画。
2.精确、流利地朗诵课文;能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熟悉自然段。
3.借助图画,自主阅读不全文注音的课文。
4.通过研究课文,了解一些自然常识,激发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生活的兴趣。
5.背诵《雪地里的小画家》。
2)口语交际目标1.与人交流,能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2.积极参与讨论,能选出自己喜爱的方法,并能说出理由。
3)语文园地目标1.熟悉5个生字,会写2个字。
2.拓展积累由熟字构成的12个新词,研究写新年贺卡。
3.了解汉字“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4.背诵《风》。
5.把《春节童谣》读给大人听,分享过年的乐趣。
共约10课时。
3、说教法:1.识字与写字课标要求熟悉的字,只要可以在语境中熟悉、可以运用于阅读就可以了。
不要求书写,也不需要对字形作过细的分析。
所以我在识字教学中采用加一加、图示记字法、图片对照、熟字组成新词等多种识字方法帮助学生识字。
如“乌”字可以与“鸟”字对比记忆,并结合“乌”是玄色的意思,和乌鸦外形特点相联系。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知识重点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知识重点单元主题本单元围绕“学会观察”编排了《雪地里的小画家》《乌鸦喝水》《小蜗牛》3 篇课文,都是和动物有关的故事。
通过学习本组课文,学生可以体会到,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
单元重点(1)培养学生寻找明显信息的能力。
本单元要继续引导学生借助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从课文中提取相关的信息,再和大家交流。
(2)借助图画阅读课文。
要引导学生利用连环画课文图文对应的特点,借助图画理解课文内容,并借助图画猜猜不认识的字。
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自然段,知道每个自然段前都要空两格,能找到每一个自然段的起始和结束。
教学内容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材分析:《雪地里的小画家》描写了雪地里一-群“小画家”画画的场景,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又融汇了科普知识的儿歌。
全文语言浅显易懂,排列整齐又错落有致,气韵生动,充满儿童情趣。
首句“下雪啦”重复出现,旨在营造冬日雪景氛围,可以想象,当小动物们看到雪后大地就像- - 张洁白的画布时,充满兴奋和喜悦的心情。
第二、三、四句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精确而又饶有趣味地描绘了4种小动物的足迹印在雪地里的不同形状。
紧接着,以设问结尾,既巧妙融入了青蛙冬眠这一科学知识,又使得全诗拥有了别样的想象空间。
一、我会写竹zhú(竹叶、竹子、竹笋)牙yá(月牙、牙齿、刷牙)马mǎ(小马、黑马、马上)用yònɡ(用力、使用、有用)几jǐ(几个、几朵、几只)二、我会认群qún(群众、羊群、一群人)步bù(步行、散步、脚步)为wèi (因为、为什么、为何)参cān(参加、参与、参军)加jiā(加入、加工、加快)洞dòng(山洞、洞口、黑洞)着zháo(着急、着火、睡着)三、多音字为wéi(以为)wèi(因为)几jǐ(几个)jī(茶几)着zhe(看着)zháo(着急)四、近义词里——内参加——加入五、反义词下——上里——外小——大六、理解意思参加:加入某种组织或某种活动。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复习知识归类

第八单元复习知识归类一、会写字竹牙马用几只石多出见对妈全回(要求:1、会写笔顺,知道每一笔是什么,这个字有几笔。
例如:才的笔顺是,第三笔是(丿),这个字共有(3)笔。
2、每个字最少用学过的字组两个词。
)二、会认字群竹牙用几步为参加洞着乌鸦处找办旁许法放进高住孩玩吧发芽爬呀久回全变工厂医院生(要求:1、会按结构归类;2、知道字的偏旁;3、会比较并会组词。
)三、新偏旁攵 (反文旁放)、王(王字旁玩)四、新笔画横折弯钩(“几”的第二笔)五、多音字着zhe看着zháo着火只 zhī一只猫zhǐ只有(能根据具体语境选择读音)六、近义词参加——参与许多——很多到处——四处渐渐——慢慢七、反义词放进——拿出升高——下降许多——很少回来——出去八、词语积累碧绿碧绿粉红粉红雪白雪白乌黑乌黑火红火红金黄金黄蜗牛发芽草莓蘑菇学校老师工厂工人医院医生军队军人果皮树皮加法办法旁边两边许多也许到处四处学生生气九、好句积累1.《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2.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3.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十、写话练习:新年到了,给家人或朋友写一句祝福的话。
十一、必会的组词:牙(上牙)(下牙)(门牙)竹(竹子)(竹叶)马(木马)(小马)用(日用)(用心)(中用)几(几个)(几月)只zhǐ(只有)(只好)对(对比)(对头)(对门)石(石头)(石子)多(多少)(多么)出(出门)(出头)(出力)见(不见)(听见)妈(妈妈)(大妈)全(全天)(全力)(全才)回(回去)(回头)。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学案〕第八单元课文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学案:第八单元课文一、课文简介(一)课文名称《小蝌蚪找妈妈》(二)课文内容概括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小蝌蚪寻找妈妈的过程。
小蝌蚪顺着父亲给他指的方向,寻找到一只青蛙、一只美丽的鱼和一只鳄鱼。
但是,它们并不是小蝌蚪的妈妈。
最后,小蝌蚪在池塘中发现了真正的妈妈,它们欢聚一堂,共同度过了快乐的时光。
(三)本篇课文的知识点1.学生会根据课文内容学习寓言故事的特点及鉴赏方法。
2.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能理解蝌蚪的生长过程,增强生命教育意识。
3.学生能通过学习课文,认识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了解生态知识。
二、课前准备1.PPT课件2.课文书籍3.乙醇染色镜片、显微镜、载玻片三、教学过程(一)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及鉴赏方法1.展示PPT第1页,介绍本篇课文的类型是什么?对学生进行提问:寓言故事是什么?如何区分寓言故事和普通故事?2.阅读本篇课文后,学生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鉴赏?(二)蝌蚪的生长过程1.展示PPT第2页,介绍蝌蚪的生长过程。
通过图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一只蝌蚪,讲述蝌蚪的生长过程,让学生知道蝌蚪最后是变成了什么。
2.分组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乙醇染色的蝌蚪幼体,辨认出蝌蚪的各个器官及其功能。
教师可引导学生就蝌蚪的眼、嘴、心脏、肺、鳃及内脏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解说。
(三)不同物种间的关系1.展示PPT第3页,简单介绍一下动物之间的生态关系。
2.指导学生寻找科普视频,以动画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
3.让学生自己动手模拟某种动物之间的生态关系,如狮子、羚羊、草、电子等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自己创新,模拟不同情景下的生态关系。
(四)文本分析与输出1.让学生分组,运用Markdown文本格式,将文本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提炼与输出,并将文本属性进行分析。
2.分组演讲,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Markdown文本,并进行点评与修改。
四、课后扩展1.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绘制一幅故事插图。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课文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课文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能够正确读写,理解字词的意思。
2.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借助图画阅读,体会课文的情感。
3.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增强环保观念。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3. 课文的拓展与思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2. 教学难点:课文的拓展与思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新单元的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本单元的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读写,理解字词的意思。
3. 课文朗读:教师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借助图画阅读,体会课文的情感。
4. 课文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布置课后作业。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对学生的朗读、理解等方面进行评价。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评价学生的课文朗读和理解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观念,使学生成为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
总之,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环保意识,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第八单元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对于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课文的朗读与理解,以及课文的拓展与思考。
部编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大单元备课

课堂教学教案时间:年月日第八单元任务一教学设计审查人:时间:年月日第八单元任务二教学设计审查人:时间:年月日一、引入本课1、谈话:出示乌鸦图。
同学们,你们认识乌鸦吗?知道它的一些故事吗?今天我们来认识一只聪明能干的乌鸦,你们愿意吗?2、活动:出示乌鸦喝水图,引导学生用一句简短的话,说出这幅图的意思。
比一比谁说的最简洁,最准确。
二、学习课文1、组织学生自由读文,勾画出生字生词,解决字音的问题。
2、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3、汇报A、利用字卡,互相指读生字,适当组词,同学间相互评价,纠正。
B、多形式读文。
(如同桌互读、男女生读、分段指读、小组齐读等。
)有重点地指出难点字的读音。
如“怎、找、旁等。
教师相机指导学生从读中体会感情,同时引导学生评价。
C、利用放大的插图或投影片,引导学生根据理解说出每幅图的意思。
D、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内容。
4、继续学习下边文章1)、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来体会乌鸦喝到水,想办法的心情。
结合进行朗读训练。
结合看图,理解乌鸦喝着水的原因。
指导朗读“怎么办呢?”启发学生想象,说说乌鸦会想什么办法。
2)、引导学生再看第一幅图,并要求学生思考:乌鸦想出什么办法?这个办法是怎么想出来的?小结:乌鸦的办法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一边观察周围事物,一边想办法的。
3)、利用第二幅图和实验,帮助学生理解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
让学生上讲台做实验: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在瓶子里。
要求学生看清楚水是怎么升高的。
要求学生讲出瓶子里的水是怎么升高的,书上是怎么写瓶子里的水升高的,理解“渐渐升高”。
并用“渐渐”说一句话。
4)、指导朗读。
①第一句用坚定的语气读“一个一个地放在瓶子里”。
②“水渐渐升高”要读得慢。
③“乌鸦就喝着水了”要用轻松的语气朗读。
第八单元任务三教学设计审查人:时间:年月日第八单元任务四教学设计审查人:时间:年月日第八单元任务五教学设计审查人:时间:年月日检查人签字:年月日。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目标、重难点、板书、反思)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目标、重难点、板书、反思)本单元的课文围绕“观察”这个主题展开,包括《雪地里的小画家》、《乌鸦喝水》和《小蜗牛》三篇文章。
这些文章以动物为主人公,充满了童趣和童真,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通过研究这些文章,学生可以体会到,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包括认识39个生字和2个偏旁,能够写出16个字和1个笔画;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并认识自然段;借助图画进行自主阅读不全文注音的课文;通过研究课文,了解一些自然常识,激发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生活的兴趣;背诵《雪地里的小画家》。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包括初步培养学生寻找明显信息的能力,借助图画阅读课文,以及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自然段,知道每个自然段前都要空两格,能找到每一个自然段的起始和结束。
在教学策略方面,可以让学生由观察到动笔,重点强调字的间架结构,并通过评选激起学生写字的热情,为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打好基础;通过认读卡片、说出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并利用图画复述课文,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接着提出新的问题,激起学生的研究兴趣;分角色朗读会让研究变得情趣盎然、生动活泼。
本单元的课时安排包括《雪地里的小画家》2课时、《乌鸦喝水》2课时、《小蜗牛》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和语文园地六八3课时。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又融汇了科普知识的儿歌,描写了雪地里一群“小画家”画画的场景。
全文语言浅显易懂,排列整齐又错落有致,气韵生动,充满儿童情趣。
首句“下雪啦”重复出现,旨在营造冬日雪景氛围,可以想象,当小动物们看到雪后大地就像一张洁白的画布时,充满兴奋和喜悦的心情。
第二、三、四句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精确而又饶有趣味地描绘了4种小动物的足迹印在雪地里的不同形状。
紧接着,以设问结尾,既巧妙融入了青蛙冬眠这一科学知识,又使得全诗拥有了别样的想象空间。
在教学上,需要让学生认识“群、竹”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着”的字音,会写“竹、牙”等5个字和横折弯钩1个笔画。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备课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备课教案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尝试找出课文中一些明显的信息。
3.学会认识偏旁,规范地书写汉字,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1.会认39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尝试找出课文中一些明显的信息。
教学难点:1.学会认识偏旁,规范地书写汉字,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课时安排:课题课时完成时间12、雪地里的小画家 2课时13、乌鸦喝水 2课时14、小蜗牛 2课时语文园地八 3课时共计9课时351”模式教学设计:一、导入(5分钟)1.播放与动物有关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2.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猜测图片中的动物是什么,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新授(25分钟)1.教师朗读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让学生跟读。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认识动物的脚印形状,了解青蛙冬眠的知识。
3.教师讲解生字,引导学生认识偏旁,规范书写汉字。
三、巩固(15分钟)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和书写。
2.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找出图片中的生字。
四、拓展(15分钟)1.教师出示其他动物的脚印图片,让学生猜测是哪种动物。
2.教师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幅动物脚印画。
五、总结(5分钟)1.教师与学生一起复本节课所学内容。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练书写生字。
1.自主朗读课文,并记录感悟。
2.利用课件和生字卡片复生字。
3.自主练写生字。
4.借助多媒体教法研究课文。
二、合作互助同桌互读,交流感悟和困惑。
三、精讲实练1.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感悟,鼓励学生认真思考遇到困难的道理。
2.教师示范如何利用多媒体教法研究课文,学生跟读。
3.学生自主练写生字。
四、测评达标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教师进行评价。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快速读出并写出拼音和笔画。
五、课堂小结组织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作业布置:1.复生字,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遇到困难时的解决方法。
2.朗读课文录音并反复听,准备下节课的课堂朗读。
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核心素养教案

二、教学目标1、教学内容:认识39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认识“乙”1个笔画和“、、力、攵”等6个偏旁。
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的3篇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课文说明的道理,接受相关的思想教育和健康情感的陶冶。
2、单元知识结构:依据画面提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观察与演练结合,培养学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的态度。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字。
感受读书的快乐。
能看懂并述说多幅图构成的图意。
三、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
②语言运用:认识39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认识“乙”1个笔画和“、、力、攵”等6个偏旁。
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的3篇课文。
③思维能力: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课文说明的道理,接受相关的思想教育和健康情感的陶冶。
④审美创造:依据画面提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观察与演练结合,培养学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的态度。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字。
感受读书的快乐。
能看懂并述说多幅图构成的图意。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39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认识“乙”1个笔画和“、、力、攵”等6个偏旁。
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的3篇课文。
教学难点:依据画面提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观察与演练结合,培养学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的态度。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字。
感受读书的快乐。
能看懂并述说多幅图构成的图意。
单元主备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识字情况。
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z指名开火车认读,师生正音,注意下列生字的发音:翘舌音“住”,前鼻音“全、变、玩”,“子”在“孩子”一词中读轻声;“吧、呀”是轻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字8》教学目标1、识“初、眉”等十个生子,会写“北、南”等5个字。
2、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谚语的美。
3、树立主动积累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了解谚语、懂得自然常识。
留心生活,热爱科学。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1、谈话导入。
师生互谈有关谚语的知识。
2、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1、圈出生字。
2、试读课文。
(读准、读顺。
)3、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4、反馈识字。
三、朗读感悟1、教师应从日常生活入手,引导学生了解科文。
(1)、那位小朋友知道早上太阳从什么地方升起?(2)、谁能说说大雁排着队往南飞,天气要怎么样了?(3)、请大家读读课文,看谁能从课文中找到写太阳升起和大雁南飞的句子。
2、教师范读或领读。
3、用读读、想想、说说的方法,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感悟。
(1)要求学生轻声读课文,读后给同桌说说自己读的那句谚语是什么意思。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请学生提出不懂之处,教师根据反馈情况相互帮助理解。
四、试背课文1、小组内合作学习,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快速背诵课文。
2、反馈背诵情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背诵比赛。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齐读课文,回忆课文内容。
2、认读生字卡片,分析记忆方法。
二、指导书写1、仔细观察。
2、教师范写。
3、学生描红临写。
三、实践活动1、课前指导学生搜集谚语,学完本科后在班级进行交流,比一比,看谁找的多,看谁记得牢。
2、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学生晚上观察北斗星,然后互相说说北斗星的样子。
四、布置作业收集谚语,将你喜欢的谚语制成谚语卡片。
棉花姑娘教学目标:1.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棉、许、恶、盼、帮、忙、害、啄、吐、忽”等10个生字;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汉字“吐、叶”;能用音序查字法查“恶”,并了解它有四种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且读出棉花姑娘和小动物们各自对话的语气。
3.让学生了解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害虫的科学常识,引导学生知道不同动物它们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教学难点、重点:1.学习10个生字,正确朗读课文并读出相应语气。
2.让学生了解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害虫的科学常识,引导学生知道不同动物它们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是谁呀?教师展示棉花的图片2.师:你瞧,棉花姑娘长得多漂亮啊!谁来夸一夸她?师:是呀,棉花姑娘长得白白嫩嫩的,穿着绿裙子,多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小姑娘!让我们一起来亲热地叫叫她的名字吧!板书:棉花姑娘师(指着):姑、娘,你们在哪儿见过这两个字?老师提醒学生注意两个字都是女字旁,同时指导轻声“娘”,学生齐读课题。
师:小朋友知道棉花有什么用处吗?(学习“棉”)联系生活中棉花的用处既是为了增进学生对棉花这一植物的了解也让学生自然认知了“棉”这一生字。
二、读通课文,识记生字1.师:刚才我们看了棉花姑娘的故事,动画很好看,现在我想让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这个故事,要想读好课文,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谁来说,读书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举例:姿势、不认识的字请教、难读的要多读、不添字不落字、注意停顿……师:小朋友真能干,那赶快去读读吧!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不会的生字和句子。
2.师:刚才你们读得可真认真,现在给小朋友们看个好看的动画,小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刚才自己读的时候的困难,动画中是怎么读的。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示范读动画视频,让学生注意其中生字的读音。
或3.师:我们一起来看看难读的句子呢?(1)第一自然段:生字多。
这里有几句话?都难读吗?第一句:指名读,读词语:蚜虫,谁记住了“蚜”字?(2)第二句:谁来读?注意停顿:盼望/(停顿)读词卡:盼望(在哪儿见过“盼”?)治病(谁见过这个字?)齐读第一自然段。
4.师:还有难读的句子吗?“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颗星星,大家都叫我们七星瓢虫。
”(指名读,齐读。
)5.课文中还有许多重复出现的句子,你们会读了吗?“请你帮我捉害虫吧!”“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来帮忙吧!”6.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难读的句子会读了,重复出现的句子也会读了,把课文连起来读有问题吗?那就去读读吧,老师相信这一次你会读得更好!7.我请几个小朋友来读读课文,该请几个呢?(按照自然段读)8.下面我们来赛一赛,一排一排读,看看,哪一排的小朋友读得最好!四、巩固生字1.今天我们要认识的生字中有两个特别难,谁有好办法帮帮大家?(啄、斑)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识字动画中的生字动画2.出示词语:(带音节)指名读一读。
姑娘蚜虫盼望治病啄木鸟斑点3.读单个字,并说说在哪儿见过或有什么好方法记住。
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写下词语。
姑姑姑妈蚜虫盼头治疗斑马斑点4.生字娃娃很调皮呢,躲在这些句子里面不出来!谁找到了,谁会读?句子:(1)盼盼到家,安居乐业。
(2)我的小表弟盼盼把手张开,小鸟用嘴在他的手心啄了一下。
(3)啄木鸟是益虫,蚜虫是害虫。
(4)我终于把姑妈盼来了。
(5)王母娘娘开蟠桃盛会。
5.小朋友真了不起,不仅会读课文中的生字,还把生活中的词语请进了课堂,下面就让我们运用他们来了解更多的知识吧!小小知识库:(1)啄木鸟姑娘是大树的好朋友。
(2)禾苗的脸上长满了黑斑,青蛙马上赶来治病了。
(3)蚂蚁喜欢吃蚜虫拉出来的蜜。
(4)猫头鹰天天盼着捉田鼠。
五、写字:只、星。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识字动画中的生字动画1.今天我们还要学会写两个字:只、星2.请小朋友们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上下结构)3.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子,你又发现了什么?六、结束语。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上节课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认识了一个新朋友,你能说说是谁吗?师:没错,就是棉花姑娘。
2.师:可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棉花姑娘生病了,你们瞧(出示生病的棉花图),出示生病的棉花的图片3.师:多好看的棉花姑娘啊!可是,有一天她却变成了这个样子,你们想对棉花姑娘说什么?你看了这样的情景,会提出什么问题呢?归纳为三个问题:(1)棉花姑娘得了什么病?(2)会有谁来给他治病呢?(3)结果病好了吗?二、初读1.师:小朋友们多关心棉花姑娘啊,她到底是生了什么病?有没有治好呢?我们来一起看看棉花姑娘的故事。
看动画的时候,小朋友们要听清字音,想想刚才自已提出的问题。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示范读动画视频。
2.自由读。
要求: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尽量把课文读通顺。
三、学习课文(一)学习第一段1.师:棉花姑娘得了什么病?举例:她浑身长满了蚜虫。
2.师:你是怎么知道的?举例:我读了第一段以后知道的,我还看图,知道蚜虫很小,很多,棉花姑娘一定很难受!师:你真是细心的孩子!你能把这一段读给大家听吗?指名学生朗读。
3.师:哪个小朋友见过蚜虫?举例:我见过蚜虫,我家的花上长过。
一下子会有很多很多蚜虫,它们把花的叶子都快吃光了,差点把花都害死,我爸爸打了好多药才把它们杀死呢!师:是呀,浑身长满蚜虫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呀!你是个善于从生活中学习的孩子!你能把这段话读一下吗?4.师:请小朋友们一起来读这一段。
想一想生病的棉花姑娘的心情该是怎样的呢?师:如果是我们生病了,我们会最想干什么?举例:生1:我希望我的病快些好!生2:我希望爸爸妈妈关心我,陪着我。
师:是呀!棉花姑娘这时多么希望有人来帮她治好病呀!所以她不断向身边的人求助,请小朋友们接着读课文,看可怜的棉花姑娘到底向谁求助了呢?(二)学习2——5段1.扶学第2段(1)师:棉花姑娘先请求得到谁的帮助?举例:燕子。
师:他们说了些什么?请小朋友们们用“——”划出燕子的话,用“﹋﹋”划出棉花的话,然后读一读。
学生进行总结交流。
(2)师:老师要请两个小朋友来读课文,一个同学读棉花姑娘说的话,一个同学来读燕子的话,谁要试试?(挑选同学)请其他小朋友来读作者说的话,好吗?学生合作读。
师:好孩子会学习,刚才这两个小朋友找的对,读的好,那么你最喜欢他们谁读的课文?师:两个小朋友读的这么好,是因为他们在用心感受了棉花姑娘无助的心情,你们想和他们比比赛吗?师:请你们在三个人小组里来分分工,一起再来读一读。
老师挑出两个小组展示读并指导朗读,然后进行男女生合作读、大组合作读等,引导学生读出棉花姑娘的诚恳和燕子的爱莫能助的心情。
2.放学3——5段(1)师:棉花姑娘并没有放弃,她又分别向哪些朋友请求了帮助?举例:啄木鸟和青蛙。
师:他们说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接着读一读课文,用和刚才相同的标记在标一标。
学生读文,标记。
角色扮演读、师生合作读,个别与集体合作读。
(2)师:小燕子、啄木鸟、青蛙对棉花姑娘的病都无能为力,正当棉花姑娘着急的时候,又来了一个好朋友,是谁呢?同学们自己找一找。
举例:七星瓢虫。
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的样子呢?举例:生1:他们身上有7个小斑点,就像7颗小星星。
生2:他们的身子圆圆的。
生3:我见过的,他们和黄豆差不多大。
师:小朋友们说的真棒!我们来看看这张图片,看看他们说的对吗?(3)师:谁能完整的读一下这段话?(指名学生来读)师:三个人小组读起来,看谁读的最好!学生练读,展示读。
(三)学习第6段1.师:棉花姑娘的病终于治好了,她的心情会怎样呢?让我们和棉花姑娘一起陶醉一下吧!生有感情的朗读,有些同学甚至露出了高兴的表情。
师:看谁是个细心的孩子,知道棉花姑娘的心情?举例:很高兴。
师:你读的真仔细,但是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举例:生1:因为她的病治好了,所以她一定高兴。
生2:正因为身体康复了,她高兴起来了,所以她才会:长出嫩绿嫩绿的叶子,吐出雪白雪白的棉花,咧开嘴笑了。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很了解棉花了!今天的小功臣是七星瓢虫,谁想来夸夸这个能干的小功臣?举例:七星瓢虫你真棒!七星瓢虫,你真能干!没有你棉花姑娘的快乐。
请小朋友们想想棉花姑娘病好后长得什么样?她会对吃蚜虫的七星瓢虫说些什么呢?说明:拓展思维,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地球爷爷的手教学目标: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
会写“球、玩”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
感受读书的乐趣。
3.初步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
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玩纸吧! 现在,老师和你们一起做这个游戏,我们来比一比谁的纸飞机飞得远,飞得高。
(师生一起做游戏)不管我们的纸飞机能飞多远、多高,最后它们总会掉下来。
想知道为什么吗?读懂了课本上的这个故事,你们就找到答案了。
2.老师将自己的手贴在黑板上,用粉笔勾勒出手的轮廓。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小手也画在黑板上?”师指着黑板上画出的小手问:“这些小手都能做什么呢?”(生自由答)3.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双特殊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