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鞍区病变MR诊断
鞍区病变影像诊断-(上)
空蝶鞍与年龄有关,可引起空蝶鞍综合症,主要是垂 体功能减退的表现。
可能的机理:鞍隔孔生理缺陷-过大,鞍上脑脊液搏 动使鞍上池脑脊液从扩大的鞍隔孔下疝,压迫垂体至
萎缩、变薄。
CT:垂体窝内脑脊液密度,不能与垂体囊肿区分。 MRI:垂体窝内脑脊液信号,垂体组织受压位于垂体窝的周围,视交叉下移。
垂体受压的部位不同,空蝶鞍的表现各异:
水肿
下丘脑:三脑室外侧壁和下 壁
胶质瘤
错构瘤 生殖细胞瘤 嗜酸性肉芽肿
颈动脉:海绵窦侧壁通过, 流空 动脉瘤 闭锁或闭塞 发育异常 海绵窦:静脉复合体,外侧壁 颅N 神经鞘瘤 感染性病变 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海绵窦动静脉瘘
脑膜:覆盖海绵窦,上外侧较内下 侧厚 脑膜瘤 转移性肿瘤 感染性病变:TB 非感染性病变:结节病 蝶窦/颅底骨:蝶窦含气、粘膜及骨 壁 蝶窦粘膜来源的癌:鳞癌、粘液囊
性激素腺瘤--阳萎。
垂体无功能腺瘤--视力障碍(失 明)。
8-27%的垂体瘤不引起症状,不 发病,常为偶然发现。
2)垂体瘤大小区分: 微腺瘤:直径≤l0 mm 小腺瘤:20mm≥直径﹥l0mm 大腺瘤:50mm≥直径﹥20mm
巨大腺瘤:﹥50 mm。
内分泌评价
内分泌检查对判断肿瘤的激素分泌重要。可对有内分 泌功能的肿瘤起定性诊断。
口干、多饮多尿—确定为中枢性尿崩症
垂体病变----结合临床表现
“停经(月经不调)、溢乳”
高泌乳素血症≠垂体泌乳素瘤(PRL瘤)
▪ 垂体PRL瘤 ▪ 颅咽管瘤 ▪ 垂体Rathke裂囊肿 ▪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
蝶鞍增大及肿块
女,32 闭经3个月
鞍区病变磁共振影像表现PPT课件
鞍区病变磁共振影像表现
医之为道大矣,医之为任重矣。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概述
MRI是目前显示蝶鞍和鞍旁区正常结构 及病变的最佳检查方法,由于MRI 对软 组织对比分辨率高,可直接显示该区域 内许多结构,如垂体、垂体柄、海绵窦 及颈内动脉等。多方位扫描,特别是冠 状位薄层扫描对发现该区域的细微病变 具有独特优势。
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指蛛网膜憩室 通过扩大的漏斗孔从鞍上池突入到垂体窝内。 本病常于偶然行CT和MRI检查时发现,最多见 于女性。继发性指因鞍内病变术后和放疗后, 过大的蝶鞍被鞍上的蛛网膜疝入充填。MR检 查可见垂体腺高度很小,呈扁平状紧贴鞍底, 漏斗居中,可轻度向后移位,但仍插入垂体前 后叶之间。绝大多数空泡蝶鞍患者在临床上没 有内分泌异常的表现,少数也可以表现有泌乳 素增高。
经节处,该神经节紧邻海绵窦后部,表现为鞍旁及 桥小脑角占位,形态呈哑铃状,分布具有沿三叉神 经走行的特点。通常容易诊断。
2、痛性眼肌麻痹 为海绵窦的非特异性炎症,
病因不明,可能与免疫机制有关。病理上可见海绵 窦内有大量肉芽组织形成,并累及海绵窦内血管及 神经。临床多见于青壮年,常以球后眶区持续跳痛 为首发症状,重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很快出现后眼 肌麻痹,其中以动眼神经麻痹最常见,相应症状包 括上睑下垂、瞳孔扩大和调节麻痹。病情常有反复, 血沉快,其他全身症状少。激素治疗效果奇特。
鉴别:肿瘤可伸入鞍内引起蝶鞍扩大,这时应 与垂体瘤鉴别,矢状或冠状位MR检查多能与 垂体腺分开。
感谢观看Biblioteka 鉴别:垂体瘤向鞍上发展,与颅咽管瘤鉴别,后者
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位于鞍上,囊实性肿块,蝶鞍 不扩大。 向下发展,破坏颅底骨质的与颅底骨源性 肿瘤(主要脊索瘤)鉴别,后者常有钙化T1加权常 呈很高信号,且不均质,而向颅底发展的垂体瘤呈稍 高信号。
鞍区病变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空泡蝶鞍
95
结核病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 T1Sag+C垂体柄增厚 并强化
• 下丘脑内结节强化
96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 (lymphocytic hypophysitis)
• 少见的自身免疫性内分 泌疾病,以垂体淋巴细 胞浸润为特征,多见于 妊娠晚期和产后年轻女 性;尿崩为主要临床表 现
56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鞍区脊索瘤
57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蝶骨骨纤维异常 增殖症 男,22岁。 双眼视力下降2月
58
蝶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增强后有强化
59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蝶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60
表皮样囊肿(epidermoid)
• 表皮样囊肿为非肿瘤性病变,约占 颅内肿瘤的0.2 ~1.8%
15
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
鞍上池层面(横轴位SET1)
16
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
蝶鞍层面(横轴位SET1)
17
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
颅底层面层面(横轴位SET1)
18
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
垂体冠状位SET1
19
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
腺垂体及神经垂体正中矢状位SET1WI、 SET2WI
20
正常影像学表现
脑MRA
• 鞍区表皮样囊肿是仅次于桥小脑角 的好发部位,约占7%
61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患者 男 23 右侧三叉神经痛8月余
表皮样囊肿
右侧CPA胆脂瘤累及鞍区
62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表皮样囊肿
弥散成像呈高信号 增强未见明显强化
鞍区少见病变的MR诊断及鉴别诊断
·论
维普资讯
鞍 区少 见 病 变 的 MR诊 断及 鉴别 诊 断
辛 小燕 ,朱 斌 ,周正扬 ,张 冰 ,樊 祥 山 ,中景 涛3
(南京大学 医学 院附属鼓楼 医院 1.放射科 ;2.病理科 ;3.核医学科 江苏 南京 210008)
【摘 要 】 目的 :通过 分析探讨 鞍区少见病变 的 MR表 现特点及其 鉴别诊 断 ,提高 MR对鞍 区病变 的诊断 准确性 。方 法 : 手术病 理证实的病例 6例 ,年龄 18~61岁 。均行 MR平 扫和增强 检查。分析其 MR信号特点 与周 围解剖结构 的关系 。结 果 :累及鞍 内及 鞍上病 变 1例为下视丘胶质瘤 ;鞍旁病变 2例 ,为中颅窝鞍旁硬膜型海绵状血管瘤 。鞍 上病 变 3例 ,1例为 垂 体柄 的生殖细胞瘤 ,2例为胆脂瘤 。以上 6例 病例 ,5例术 前均误 诊 ,1例术 前未 能正确 定性 。结论 :为提高 诊 断准确 性 ,减少误诊 ,应认真分析鞍 区病 变的 MR信号特点及与周 围结构的关系 ,同时加强对少见病 的认识 。 【关键词】 鞍区,海绵状血管瘤。垂体柄 ;生殖细胞瘤;磁共振成像 中 图分类号 :11742;R44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9011(2007)08—0r769—04
【Abstract】 Objective: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MRI diagnosis of seUar region diseases by investigating MR imaging manifestations of
sellar reglo. rare diseases and its diferential diagnosis.M ethods:6 easels,which proved by pathology,ranging in age from 18 to 61 years,were examined hy MR p1.in scans and MR contrast scans.MR si lal manifestations and peripheral invasion were 8x ̄lysesea.Re- suits:There are 1 case of optic-hypothalamic glloma.which involves intrasellar and suprasellar region;2 easels of dural cavemolls angiom ̄l in middle fo6sa.which located parasellar lesions; 1 case of germinoma in pituitary stalk and 2 cases of cho]esteatoma which located supraseUar region.Among these 6 easels.5cases were misdiagnosis and 1 case could’t be qualitation.Conclusion:To improve the accura- cy of MRI diagnosis of sellar regio.diseases,it is neco ̄q.sary to analyses the MR si manifestat ions carefully and recognise of the rare diseases.
鞍区病变的磁共振诊断
鞍区病变的磁共振诊断殷悦;佟丹;袁婷婷;赵小二【摘要】目的探讨鞍区病变的磁共振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经手术病理和临床实验室检查证实的鞍区病变磁共振图像资料,依据疾病中垂体形态的改变,将鞍区病变分为垂体瘤和非垂体类疾病,再依据疾病的组织学特点将非垂体类疾病分为囊性病变、实性病变、囊实混合性病变.结果垂体瘤30例,非垂体类囊性病变24例、实性病变66例、囊实混合性病变22例.结论将鞍区病变进行详细的分类,对其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ole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lesions in the sellar region. Methods The MRI data of 142 patients with surgically and pathologically proved lesions in the sellar region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Based on the MRI findings, the lesions were divided into pituitary adenoma and sellar region diseases except pituitary adenoma. According to the pathologic features , the sellar region diseases except pituitary adenoma were further divided into cystic lesions, parenchyma-tous lesions, and cystic and parenchymatous lesions. Results Of these 142 patients, pituitary adenoma was found in 30 cases, cystic lesions of sella region diseases except pituitary ademoma in 24. Further classification resulted in 66 cases of parenchymatous lesions and 22 cases of cystic and parenchymatous lesions. Conclusion MRI-based classification of lesions in the sellar region is useful for the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期刊名称】《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34)005【总页数】5页(P492-496)【关键词】鞍区病变;垂体;磁共振成像;鉴别诊断【作者】殷悦;佟丹;袁婷婷;赵小二【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放射科,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放射科,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放射科,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放射科,长春1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2;R447鞍区解剖结构复杂,并且是颅内病变的好发部位,从解剖学角度可将鞍区病变分为鞍内病变、鞍上病变、鞍旁病变3种。
29例鞍区占位性病变的CT与MRI影像学诊断分析
垂体腺瘤 占颅脑肿瘤 的 1 % ~ 5 0 1 %… , 颅内肿瘤中仅低 在 于胶质细胞瘤 和脑 膜瘤 , 鞍 区 占位性 病 变 中所 占 比例 更 在 高, 本组垂体腺瘤 1 8例 , 6 % 。垂 体腺瘤根据直径可分 为垂 占 2 体 微腺瘤 、 大腺 瘤和巨大腺 瘤 , 体微 腺瘤 早期 临床症 状不 明 垂 显, 内分泌检查 不典 型 , 影像学发现具有 重要的诊断价值 。MR I 在 <1c m以下的肿瘤方 面较 C T敏 感 , 区周 围骨质 较多 , T 鞍 C
晰, 1 另 例平扫及增强 未见异常 。MR 表 现为 圆形或椭 圆形囊 I
良好 、 骨伪影 、 无 不需注射造影剂及 三维成像等优 点 , 断鞍 是诊
区肿瘤的理想方法 。我 们收集 2 9例经手术与病理结 果证 实的 鞍区肿瘤及肿瘤样病 变 , 分析 其 C T和 MR 表 现 , 1 结合 临床 资
2 1 诊断情况 :9例患者经手术和病理结果证实 , . 2 分别为垂体 腺瘤 1 , 8例 颅咽管瘤 5例 , 脑膜瘤 2例 , 移瘤 1 , 囊虫病 转 例 脑
2例 , 索瘤 1例。2例脑囊 虫患 者血清 和脑脊液 做脑囊 虫抗 脊
体试验结果亦示 阳性 。c T显示异常 2 1例 , 正常 8例 , 增强扫描
料探讨其在鞍区 占位性病变定性与鉴别诊 断的作用 。
1 资 料 与 方 法
状, 囊壁薄 , 内 隐约可见 点状 头节 , 囊 壁及 头节 在 T WI . 为等信 号 ,: 为低信号 , T WI 增强后大部分囊壁及头节未见强化 。 脊索瘤 和转 移瘤 C T平扫示 密度均 匀 的实质 性肿块 影 , 边
笪 宏 胡 明杰 左 中九
( 河南省 固始 县人 民医院放 射科 , 固始
鞍区非肿瘤性病变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MR I f e a t u r e s o f s e l l a r n o n—n e o p l a s t i c l e s i o n s a n d t o e v l a u a t e t h e MR I d i a g n o s i s
R a t h k e c l e f t c y s t , 3 c se a s o f e p i d e r mo i d c y s t , 2 C se a s o f d e r mo i d c y s t s , 2 C se a s o f a  ̄ e io f v e n o u s ma l f o r ma t i o n, 5 c a s e s o f c a v -
( 1 . 泰安市第一人 民医院影像 中心 , 山东 泰安 2 7 1 0 2 6 ; 2 . 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 山东 济南 2 5 0 0 2 1 )
摘要 : 目的 分析鞍 区非肿瘤性病变 的 MR ] 影像特征 , 评价 MR ]对鞍 区非肿瘤 性病变 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 顾性分析 5 2例经手术病理及 临床证 实的鞍 区非肿瘤 性病 变的 M R / 表现 , 其 中空蝶 鞍综合征 1 0例 , 下丘脑错构瘤 5 例, R a t h k e裂囊 肿 1 0例 , 表皮样 囊肿 3例 , 皮样囊肿 2例 , 动静脉畸形 2例 , 海绵状血管瘤 5例 , 蛛 网膜囊肿 2例, 动 脉瘤 5例, 朗格汉斯细胞 性组 织细胞 增多症 2例, 淋 巴细胞 性垂体炎 2例 , 鞍 区增殖 性炎症 2例, 垂体脓肿 2例, 全 部病例均行 MR ] 平扫及增 强检查 。结果 鞍 区不同类型的非 肿瘤性病 变有其不 同的好发部位 、 好发年龄 以及临床 M ] 的多参数 、 R 多方位 成像 能够 显示鞍 区各种 非肿瘤 症状 , MR I 图像 上也 有各 自的形态特征及信号特点。结论 关键词 : 鞍 区肿 瘤; 磁共振成像 ; 鉴别诊断
鞍区解剖及病变的MR改变
脑 膜 瘤
鼻 咽 血 管 纤 维 瘤
脑膜瘤
垂体瘤术后
鞍棘
• 磁敏感伪影 1、原因:垂体与蝶窦 之间隔一薄的骨皮质, 蝶窦气体与皮质骨之 间组织性质的突然改 变,导致局部磁场的 扭曲,这种磁敏感效 应导致垂体底部T1信 号的细微变化。 2、该伪影梯度回波序 列更明显,3T超高场 磁共振伪影更易出现。 3、如附图箭头所示, 在蝶窦分隔处,该伪 影有中断现象。
颅咽管瘤(右图)有时可见假液-液面征(囊性-实 性),不同于垂体瘤出血(左图)的液液面(按重
力方向排列)。
蝶窦粘液囊肿 1、发病机制: 蝶窦口慢性阻 塞—窦腔内含 蛋白分泌物聚 积、脱水—蛋 白含量高—T1
高信号 。 2、粘液囊肿边 界清楚,信号
均匀。
• 1、出血:垂体卒中、垂体瘤卒中、其他肿瘤内的出 血、动脉瘤血栓形成 2、高蛋白含量:Rathke囊肿、垂体脓肿、颅咽管瘤、 鼻窦粘液囊肿、胶样囊肿 3、脂肪:脂肪瘤、皮样囊肿、脂肪瘤样脑膜瘤、畸 胎瘤 4、钙化:颅咽管瘤、脊索瘤、软骨瘤、软骨肉瘤 5、顺磁性物质:锰沉积、黑色素瘤 6、医源性:金属植入物、明胶海绵、脂肪、残存垂 体前叶过度分泌(注意某些病变T1WI高信号的组织 学基础复杂,可能由出血、高蛋白含量或钙化等多种 因素所致)
鞍区解剖及病变的MR改变
鞍区的正常解剖(左图:冠状面解剖示意图;右图:MR冠状 面T1WI):(A :腺垂体, B : 神经垂体, C :垂体柄, D : 视交叉, E : 三脑室, F :颈内动脉分叉, G :动眼神经, H:
滑车神经, I :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 J :外展神经, K :眼神经, L:上颌神经, M : 颞叶, N : 海绵窦, O : 蝶窦)
4、动脉瘤的信号表现复杂,MRA或DSA检 查很有必要。
鞍区囊性病变的MRI影像学表现
医 学 影像 学 杂 志 2 1 0 0年第 2 0卷 第 9期
—
J M 璺 n ! g :
鞍区病变鉴别
个别垂体腺瘤可因为肿瘤硬膜浸润或转移而表现 为硬膜增厚、强化
鞍区病变鉴别
Cattin F, Bonneville F, Andrea I, et al. Dural enhancement in pituitary macroadenomas. Neuroradiology ;42:505-508
Dietemann JL, Kehrli P, Maillot C, et al. Is there a dural wall between the cavernous sinus and the pituitary fossa? anatomical and MRI findings. Neuroradiology 1998 ;40:627-630
第27页
鞍区病变鉴别
第28页
鞍区病变鉴别
第29页
垂体腺瘤CT表现
微腺瘤:稍低密度灶,低强化;CT较难发觉
鞍区病变鉴别
第30页
鞍区病变鉴别
第31页
垂体腺瘤MRI表现
微腺瘤
1,鞍隔膨隆、鞍底下陷、鞍内结节影 2, T1WI略低信号、T2WI略高信号 3,增强: 低信号:强化低于正常垂体
(垂体先于肿瘤强化) 等信号:扫描延迟 4,薄层动态增强:早期呈低信号 5,垂体柄偏移
– 位于鞍内,向鞍上发展
– 垂体高度:>10mm,到达15mm
– T1WI:等信号;T2WI:等信号
– C+:多为弥漫均匀强化
可为局灶结节状强化
鞍区病变鉴别
第14页
垂体增生
• 生理性增生 • 继发增生
– 甲状腺功效低下 – 终器官功效低下 – 神经内分泌肿瘤
鞍区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鞍区及鞍旁肿瘤
鞍上肿物: 1.先天性或后天发育性:
(3)胶样囊肿:主要部分在Monro氏孔区, CT显示为高密度影,不强化,可低或等密度 周边轻度强化影;MR显示T1高信号影,T2 高或等信号影; (4)三室内室管膜囊肿:CSF信号,不强化 可见梗阻性脑积水; (5)扩大的三脑室:导水管梗阻造成三室前 疝。
可见视束受累为胶质瘤特点。CT显示 等密度影或稍低密度影,可见钙化,等 密度强化明显。MR显示T1等信号影, T2高信号影,可见强化。
鞍区及鞍旁肿瘤
鞍上肿物: 4.肿瘤性: (5)皮样囊肿:典型病例位于中线部位,
其内含有脂肪或钙化,为外中胚层起源, CT显示鞍上不强化低密度及等密度影。 MR显示T1高信号影,T2低信号影, 当液态脂肪从囊肿中破裂出后可见蛛网 膜下腔或脑室内高信号。
谢谢
鞍区及鞍旁肿瘤
鞍上肿物: 4.肿瘤性: (1)垂体瘤:发病率高,儿童罕见,边
界清、分叶状、侵及鞍内及鞍上,CT 显示等密度影,可见伴有囊变坏死,钙 化罕见;MR显示T1低信号影,T2略 高信号影,可见出血、坏死或蛋白类液 体。
鞍区及鞍旁肿瘤
鞍上肿物: 4.肿瘤性: (2)颅咽管瘤:起源于Rathke’s隐窝的鳞
状上皮细胞残留,良性,生长缓慢。鞍上、 鞍内混合型占70%,鞍上型占20%,鞍内 型占10%。常见于儿童或青年,中年为第二 高峰期,表现为囊性、实性密度及信号表现 多样,实性部分可见强化。CT显示囊性、周 边可见钙化,可见边缘强化。MR显示T2高 信号,T1轻度或高信号,与胆固醇或亚铁血 红蛋白含量有关。
鞍区及鞍旁肿瘤
鞍旁肿瘤: 2.脑膜瘤:表现与其他部位相同。 3.脊索瘤:起源残存脊索,35%-40%于颅底,
34例鞍区肿瘤的MR影像学表现及诊断
多数鞍区肿瘤都有其特定的发病部位及
MR 对于鞍 区占位性病变的定位与定性都具有重要价值。 I 诊断 鉴别诊断
[ 标 识码 J A 文献 ‘
MR 1
M RI indi f ngs and di e e ta di no i o el r ie s : A n nalss f 3 c e ZH U Xi -l 。 f r n i l ag ss f s la ds a e a y i o 4 as s ng i
【 y wo d 】 S l rds ae Ke r s el ies a
MRI
Dig o i an s s
Diee t lda n ss f rni ig o i a
鞍 区结 构 复杂 。 占位 性 病 变种 类 繁 多 , 床诊 临 断 比较 困难 。 MR 能准确地 显示病 变与周 围结构 而 I
窄 的患 者 要 做进 一 步造 影 以行 内支 架 置人 和冠 脉 搭 桥术 , 对这 类 患 者 , 常规 冠 脉造 影 仅 能观 察 管 腔 的狭 窄情 况 。冠 脉 C T成像 可辅助提 供管壁 的情 况
力下降 ; 脑膜瘤 6 男 1 女 5 ; 例, 例, 例 年龄为 2~ 1 67
Z OU We,Q A i —u .e a R R o ,N ,10H si lo P A L oa g4 13 ,C i H i U N Xa y e t l n , om o 5 opt f L , uyn 7 0 1 hn a a
【b t c] Obet e T x l e h f tr fMR i ns n ieet ldans fslr A sr t a jcl o epo t e ue o I da oi ad df rni igoi o ea v r e a s g s a s l
鞍区囊性病变的MRI鉴别诊断
现为所有序列灰质样 的等 T 等 1 l 1 2信号 , 有对 比增强 。 囊变垂
体 瘤 因 液 体 成 分 不 一 , 出 现 两种 信号 形 成 的界 面 , 现 为囊 常 表
内液一液平 ,亚急性出血在 Tl 上为高信号 , 内壁不 光整欠 囊 规则 , 增强后扫描 , 壁有强化。垂体微腺瘤一般病变 呈长 T 囊 I 长r I ’ 2信号改变 , 局部局限性膨隆 , 垂体柄移位 , 强早期相对 增
洪
楠
北 京人 民 医院放射 科
【 要】 目的: 摘 探讨鞍 区囊性病 变的 MR 表现 , I 以提高对
此 类病 变 的鉴 别 诊 断水 平 。 法 :3例 经 病 理 证 实 的 囊 性 病 变 方 l 包括 垂 体 大 腺 瘤 囊 变 1例 、 体 大 腺 瘤 囊 变 伴 出血 3例 、 垂 垂体 微 腺 瘤囊 变伴 出血 2例 、 体 微 腺 瘤 囊 变 2例 、 咽 管 瘤 3例 、 垂 颅
鞍区占位性病变的MRI诊断价值分析
采用 S P S S 1 6 . 0 统计软件处理所有相关数据 ,计数资料采用
x 检验 。
2 结果
2 . 1 MRI 与C T临床诊 断情 况
统计情 况显示 ,该 文 8 0例 c T对鞍区 占位 性患者 中 , M R I
共诊 断出 7 9例 , 符合率 为 9 8 . 8 %, 误 漏诊 率 1 . 2 %。C T共诊 断 出 7 2 例, 符合率为 9 0 . O %; 误漏诊率 1 0 . 0 %。 MR I 诊断符合率相对更 高( P < 0 . 0 5 ) 。见表 1 。
床 主要表现 为视神经异常 、 精 神异常、 头痛 、 尿频等 。 其 中, 7例脑 2 . 2 MRI 临床 具体诊 断情 况 该研 究确诊 的 8 0例鞍 区占位性 患者 中,鞍旁病 变 2 2例 患 者 MR I 共诊 断 出 2 2例 ,符 合率 1 0 0 . 0 %;鞍 内病 变 4 0例患者
日固
… … 酬
影像与检验
鞍 区 占位性病变 的 MR / 诊 断价值 分析
唐 绍 德
湘雅博爱康复 医院, 湖南长 沙 4 1 0 1 5 1 【 摘要】 目的 探讨鞍区 占位性病变 的 MR I 诊断价值 。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 8 0例鞍 区占位性病变患者 , 均分别采用 C 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扫描 , 相关参数设置均 同平扫 。
1 . 4 评 价 指 标
有鞍 旁 、 鞍 内以及鞍上等几 个部位 的病变 , 病变 种类 比较 复杂 ,
颅咽管瘤 、 垂体瘤均 是 比较常见的鞍 区病变类型 , 一旦发生后 如
不能及时有效诊断 , 容易 因病情 的进展增加 临床 治疗难度【 1 J 。加
鞍区常见肿瘤的影像鉴别诊断
T1+C
病灶明显强化(瘤内血栓未强化), 边界清楚,与右侧颈内动脉海绵段分界不清。 垂体大小、形态未见异常。
治疗: •手术:动脉瘤颈夹闭或结扎、动脉瘤孤立术、 动脉瘤包裹术、血管内介入治疗
•破裂出血后的非外科治疗:防止再出血、降 低颅内压、脑脊液引流(脑室引流、腰椎穿 刺或腰大池引流)、防治脑血管痉挛
• 病理: 呈球形生长,有包膜,与脑组织边界清楚,
可见出血或钙化,血运丰富,以广基底与 硬脑膜相连。
• 临床:多见于成年人,女性发病率约为男 性2倍。主要为压迫症状。
• 好发部位依次为:矢状窦旁、大脑镰、脑 凸面、溴沟、鞍结节等。
• MRI首选,CT补充(是否钙化、有无出血、 颅骨有无累及等)。
鞍区常见肿瘤的影像鉴别要点
垂体大腺瘤 颅咽管瘤 脑膜瘤
动脉瘤
部位
鞍内为主
鞍上为主
鞍内或鞍旁
鞍内或鞍旁
形态
束腰征
椭圆形
规则
圆形,光滑
垂体
消失
存在
存在
存在
密度/信号
不均匀
钙化
少见
邻近骨质 强化
案底骨质吸收或 破坏
明显,多数实质 均匀强化
不均匀,多为 囊实性
多见,壳样或 斑点样
部分出现受压 吸收改变
明显,边缘或 实质强化
• 密度/信号均匀,有包膜,可有斑点状钙化; 增强均匀 、显著强化,脑膜尾征。
CT平扫
482933 女 61岁 反复头晕3年余 鞍上可见一类圆形均匀稍高密度灶,CT值约47HU, 边界清楚,其内见一小点片状钙化灶;继发鞍上池受压伴变性。
T1
T2
鞍区占位肿块,呈等T1等T2信号,信号均匀,边界清楚。
MR检查操作规范
MR检查操作规范本规范以检查部位为依据,兼顾部分有MRI鉴别意义疾病类型,提出各部位检查基本原则,适用于各级医院及各种不同类型MR检查设备。
本规范采用相同写作结构,包括线圈类型、体位、定位像、成像范围、检查方位、检查序列、扫描基准、层厚/层间距、FOV、患者准备与配合和优化选项,旨在为同行提供清楚各部位MRI检查方法。
MRI检查适用于罹患各系统疾病者和要求健康体检者。
检查前应去除患者体内及体表磁性金属物。
对于儿童、烦躁不安及有幽闭恐惧症者,应镇静后进行检查。
实施检查前,应先除外检查禁忌症。
本规范适用于成人MRI检查,儿童MRI检查原则相同,具体参数请根据情况适当调整。
第一节 MRI检查规范总体要求1.线圈选用合适。
2.患者体位标准。
3.检查方位准确。
4.扫描基准线符合要求5.序列选择得当、齐全。
6.FOV适当。
7.层厚/层间距适当。
8.TR、TE、扫描时间与机型有关,主要参数范围见表1。
9.其他优化选项应用合理,如呼吸门控、心电门控、流动补偿等。
10.每个检查部位,≥2个检查方位(其中一个为基本检查方位)。
11.每个基本检查方位上,≥2个基本检查序列。
12.合理控制运动、呼吸、血管/脑脊液搏动、异物/金属等伪影,无卷褶伪影。
13.图像重建规范。
表1 MR主要扫描参数范围一. 颅脑线圈:头线圈,或头颈联合相控阵线圈。
体位:仰卧位、头先进。
定位像:3平面定位像,或矢状位定位像。
成像范围:颅底到颅顶。
(一)MR平扫1.检查方位(1)基本检查方位:横轴位(Axi)。
(2)辅助检查方位:冠状位(Cor)、矢状位(Sag)。
2.检查序列(1)基本检查序列:T1WI、T2WI、T2 FLAIR、DWI 。
(2)辅助检查序列:疑脂肪性病变者,加扫脂肪抑制序列。
疑出血性病变者,加扫T2*WI,或SWI 。
3.层厚/层间距:层厚≤6mm,层间距≤2mm。
4.扫描基准:Axi—平行于额叶底面或蝶骨平台或前-后联合连线(Sag定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动态增强:突出强化的时间 差异,进一步提高对比
Series 1 Non- Series 2 Series 2 Series 2 Series 2
Contrast Phase 1 Phase 2 Phase 3 Phase 4 Sub- Contrast Contrast Contrast Contrast Mask
号;T2WI表现为中等或明显高信号,钙化多表现为低信 号;增强扫描实性成分及囊壁强化。
颅咽管瘤 ,CT示囊壁 钙化,T1WI高信号
颅颅咽咽管管瘤瘤,,不不同同信信号号
• 生殖细胞瘤
• 发病年龄10-20岁,15岁时最高峰龄; • 最好发于松果体区(好发于男性),其次是下丘脑(女性
多见)、基底节区,常可沿脑脊液及室管膜播散; • 信号与脑灰质相近且明显强化,肿瘤可深入鞍内引起蝶鞍
扩大,冠状位及矢状位多能与垂体腺分开; • 尿崩症、视力下降。 • 松果体区同时合并有肿瘤存在时,首先考虑生殖细胞瘤。
男/11岁,多饮多尿
• 错构瘤
• 下丘脑(灰结节)错构瘤属先天性、非肿瘤性灰质异位; • 性早熟、痴笑性癫痫; • 漏斗与乳头体之间的实性结节,T1WI与脑灰质呈等信号
,T2WI稍高于脑灰质,无钙化,增强扫描无强化; • 可合并其他颅内畸形,如胼胝体发育不全,大脑半球发育
• 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头痛,其次为视交叉受累的症状,如 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内分泌症状既可以是垂体功能亢 进也可以表现为垂体功能低下,约50%患者可有发热。
• 鞍区病灶为囊样,T1WI低/等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 后呈现环形强化。可伴脑膜增厚、强化。
SagT1WI显示垂体明显增大,接近等信号。SagT1WI增强 扫描显示垂体明显增大,呈明显环形强化。
儿童鞍区病变-鞍上
• 颅咽管瘤 • 生殖细胞瘤 • 灰结节错构瘤
• 颅咽管瘤
• 颅咽管瘤来源于颅咽管的残存鳞状上皮细胞; • 多数为囊实性,少数为实性;
• 囊肿成分复杂,囊内富含胆固醇结晶和液体,囊壁及实性 成分钙化多见;
• 占儿童鞍上肿瘤的50%; • 第一发病高峰8-12岁,第二高峰40-60岁; • 信号强度多样,常表现为混杂信号。T1WI为低等或高信
抗利尿激素具有 明 显 的 短 T1 效 应,因此形成了 较 有 特 征 的 MRI 信号。
视交叉:一字形
垂体柄:上粗下细, <4mm
颈动脉:海绵窦侧壁通过, 流空
海绵窦:静脉复合体, 外侧壁颅N
各种生理阶段垂体高度值
12
10
8
6
4
2
0婴
男哺
怀
儿 及 儿 童
性 妇及 女绝
经
乳 期 妇 女
后 妇 女
• 3、垂体大腺瘤瘤内可有囊变、坏死、出血,而导致信号 高低不一,垂体增生信号均匀一致,没有囊变、坏死的区 域。
• 4、注意年龄,儿童垂体腺瘤诊断需要谨慎。
Rathke裂囊肿
• 源于Rathke裂残留,囊内容物为浆液性或粘液性; •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40-60岁多见; • 男女比例为1-2:3; • 部位:鞍上鞍内均存在(75%),鞍内(20-25%),仅
12岁男孩,发作 性头疼、高热3个 月,逐渐加重, 曾出现过一过性 多饮、多尿。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
• 一种自身免疫性炎症,伴有垂体功能低下; • 累及垂体前叶时导致垂体前叶激素分泌紊乱,累及垂体后
叶时可引起中枢性尿崩症;
• 女性(妊娠后期和分娩后)发病率高,漏斗及全垂体炎多 见于儿童和青少年,自限性;
孕 后 期 及
后产ຫໍສະໝຸດ 垂体高度垂体的高度是重要的诊断指标
矢状位和冠位均可测量
增强扫描垂体均匀一致强化
垂体的病变
发育异常 垂体发育不良
垂体病变
增大
垂体增生 垂体腺瘤 垂体炎症
鞍内囊性病变
垂体腺发育不良
pituitary hypoplasia
常表现为体格发育低下,通常于幼年期因个子低而就诊。 也可同时有颅面发育异常。 MR检查表现为小蝶鞍,垂体腺小,垂体高度小于2mm,垂 体柄不连续,垂体后叶T1高信号缺乏或异位。
Rathke裂囊肿位于垂体前后叶间,信号与囊液的性质有关 ,对前后叶及邻近结构产生压迫。
T1WI、T2WI均为高信号
垂体脓肿
• 罕见,约占垂体占位性病变0.2%,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表 现与垂体肿瘤相似,术前诊断较为困难;
• 绝大多数患者数前被诊断为垂体瘤,少数被诊断为颅咽管 瘤、Rathke裂囊肿。
不良等;
男/9岁,性早熟,灰结节部 等T1信号结节
鞍区病变诊断思路
• 临床症状、病史 • 相关实验室检查
– 内分泌激素 – 脑脊液 • 影像学表现
谢谢
蝶鞍平片
颅骨平片显示垂体病变的间接征象,不具特异性。 颅骨平片显示蝶鞍扩大,骨质的改变。
蝶鞍CT扫描
可清楚显示垂体及周围组织结构。 常规冠状位增强,薄层高分辨扫描,检出局部低强化区。 CT显示垂体瘤引起的骨质改变优于MRI。
蝶鞍MRI扫描——最佳方法
常规序列及显示平面:矢状位SE T1WI,冠状位SE T1WI及 T2WI,冠状位与垂体柄平行;轴位作为补充序列。
增强:疑为微腺瘤,作垂体动态增强,观察垂体局部有无 异常强化。
垂体大腺瘤,作常规三平面增强,观察正常垂体组织受压 移位的方向;观察邻近结构的累及。
MRI为鞍区病变首选影像学检查
• 冠状位及矢状位薄层、小 FOV成像
– FOV: 15~20cm
– ≤3mm层厚
• T1WI及T2WI
• 平扫:直接显示腺垂体与神 经垂体
,冠状位图可见“束腰征”或“雪人征”、“8字征”; • 肿瘤常鞍内、鞍上同时受累,坏死、囊变、出血常见;
—坏死、囊变——T1低信号、T2高信号; —出血——MR信号变化与出血期龄有关;
急性期MR不敏感,结合CT扫描; 亚急性期T1WI高信号,可见分层;
• 增强扫描实性成分显著强化,囊变坏死不强化。
微腺瘤
鞍区结构
腺垂体
结节部 中间部 远侧部
视交叉
垂体前叶 (占4/5)
乳头体 正中隆起 垂体柄
神经垂体
漏斗 神经部
垂体后叶 (占1/5)
垂体影像解剖学
垂体解剖学分为腺 垂体和神经垂体。
垂体前叶在MRI的 T1WI和T2WI上均呈 等信号,而垂体后 叶呈高信号,
垂体后叶正常呈 新月形或结节状 高信号,
激垂体代偿性增生,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功能减退、 性腺功能低下等,对原发病治疗后垂体可恢复正常;
• 生长发育迟缓,头痛、皮肤干燥,溢乳等症状,也可因周 围器官受压视力障碍就诊;
• MRI 示垂体增大,信号均匀,无囊变及坏死,增强扫描 均匀强化;
F/14岁, 垂体高度11.2mm
68760
甲低
COR、AXI T1WI增强扫描 肿瘤均匀强化。
无功能大腺瘤
垂体上半部合并出血 ,可见液-液平面
生长激素微腺瘤 (垂体左翼)
垂体微腺瘤
MRI平扫:COR T1WI、T2WI显示垂 体右翼小病灶。
COR 及AXI T1WI增 强扫描示垂体右翼增 大,肿瘤呈低信号
垂体增生
• 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 • 病理性的垂体增生主要是垂体靶腺长期功能低下,反馈刺
• 动态增强扫描 • 与正常垂体相比多为T1低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因较正常垂
体强化晚,故也呈相对低信号; • 泌乳素瘤和生长激素瘤多位于垂体侧翼, • 泌乳素瘤女性多于男性,女:男=4-5:1; • 生长激素瘤男性多于女性,男:女=2:1。
垂体大腺瘤
CORT1WI、 T2WI平扫示肿 瘤向上长入鞍上 区,压迫视交叉 、下丘脑,可见 “束腰征”
女/13岁,怕冷、肥胖、身材矮小
甲低治疗后3月复查
大腺瘤与增生鉴别
• 1、垂体大腺瘤向鞍上生长,出现“腰身征”时,鞍上部 分往往可明显增大,大于鞍内部分,而垂体增生向鞍上生 长时,往往呈“葫芦型”,鞍上部分小于或等于鞍内部分
• 2、垂体巨腺瘤可累及海绵窦、斜坡、蝶窦,压迫视交叉, 包绕颈内动脉,而垂体增生即使垂体增大的十分明显,压 迫到视交叉,但很少出现累及鞍旁的征象,不会侵袭海绵 窦等区域;
• 垂体腺瘤:
• 引起垂体增大最常见的原因,70%垂体腺瘤有分泌功能; • 起源于垂体前叶,约占颅内肿瘤的15%; • 影像学根据大小分大腺瘤(>1cm)、微腺瘤(<1cm); • 大腺瘤多无分泌功能,压迫视交叉造成视力障碍; • 微腺瘤多有分泌功能; • 好发于成人,儿童少见。
垂体大腺瘤
• 矢状位及冠状位MR序列观察最满意。 • T1、T2WI与正常垂体腺呈等信号,与正常垂体分界不清
•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
• 病因: —生后窒息所致低氧血症或低灌注; —垂体柄及垂体先天发育异常;
• 下丘脑分泌的激素无法输送到垂体后叶,也无法通过垂体 门脉系统作用于垂体前叶;
• 男性常见,男女比为3:1;
• 异位的垂体后叶可出现在漏斗隐窝或正中隆起。
• 垂体柄变细易引起单一生长激素缺乏。垂体柄缺如常致多 种腺垂体激素缺乏。
• 垂体肿大,边界欠清,垂体柄增粗,神经垂体高信号消失 ,增强扫描有强化,邻近脑膜也可见强化;
• 鉴别诊断——垂体增生、垂体瘤 • 腺垂体炎可有邻近脑膜的强化,垂体增生、垂体瘤中不会
出现脑膜的强化;神经垂体炎垂体后叶高信号消失,鉴别 于垂体增生、垂体瘤。
F/16岁,间断 性头痛,加重 伴恶心、复视1 月,伴多饮多 尿
患者男性,6岁,肌张力减低,分娩时有臀先露的历史。
冠状位T1序列显示垂体前 叶显示不清,垂体后叶异
位。
矢状位T1平扫显示垂体柄 增强扫描显示垂体前叶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