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地理七年级下湘教版2.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导学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导学案1 湘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导学案1 湘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导学案1 (新版)湘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导学案1 (新版)湘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导学案1(新版)湘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可以编辑修改。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希望各位朋友能借助这个阶梯不断进步。

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这一切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和休闲的方式。

很多人已经不再如饥似渴地追逐一篇文档了,但只要你依然有着这样一份小小的坚持,你就会不断成长进步,当纷繁复杂的世界牵引着我们疲于向外追逐的时候,阅读一文或者做一道题却让我们静下心来,回归自我。

用学习来激活我们的想象力和思维,建立我们的信仰,从而保有我们纯粹的精神世界,抵御外部世界的袭扰。

The above isthe whol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Gorky said:"th ebook istheladder of human progress." I hopeyoucan make progresswith the helpof this ladder. Material life isextremely rich,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developingrapid ly, all of which gradually change the way ofpeople'sstudy and leisure. Manypeople are no longer eager to pursue a document,but as long as you still have such a small persis tence, you will continue to growand progress. When the complexworld leadsusto chaseout, reading anarticle or doing a problem makesus calm down and return to ourselves. W ith learning,we canactivateour imagination and thinking, establish ourbelief, keep our pure spiritualworld and resis ttheattack ofthe external world.。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7.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练习1含答案详解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7.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练习1含答案详解
30.关于我国南极考察站的经纬度位置,正确的是( )
A.长城站(58°E,62°S)B.中山站(76°W,66°S)
C.昆仑站(77°W,80°S)D.泰山站(77°E,74°S)
5.读南极洲示意图,关于南极洲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南极洲被海洋环绕B.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C.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D.南极洲全部位于南极圈以内
9.C
【分析】
【详解】
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地区近年来冰川逐渐缩小;南极地区代表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南极地区是主要是陆地,北极地区主要是海洋,南极地区的地势比北极地区高,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吸收的热量少,故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低;北极地区的陆地面积小于南极地区的陆地面积。故选C。
(2)北极地区以洋为主体,四周被、、三洲的陆地和岛屿环绕。
(3)北极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动物是,我国建在北极的科学站是站。
(4)北极气温比南极,(填“偏低”或“偏高”)所以有居民居住。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所以太阳直射点在南极洲的北面,为了采光好,房屋应坐南朝北。
10.C
【详解】
两极地区都是大部分位于极圈内,但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所以北极地区有面积广阔的海洋,而南极地区则是气温最低的大陆,覆盖着两千多米厚的冰雪,有“冰雪大陆”的称号;两极地区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两极地处的季节相反,所以科学考察的时间也不同,北极地区最佳时间是6-8月,而南极地区最佳时间则是气温最高的12月-次年的2月,故选C。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7年级下册第7章第5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7年级下册第7章第5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A

B. 极地干燥,缺乏淡水
C. 遇到当地土著人的袭击
D. 找不到裸露地建立营地
4. 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相同的景色是
(D )
A. 都是一片冰雪高原
B. 到处是成群的企鹅
C. 到处是上千米厚的冰雪
D. 周围多冰山、浮冰
5.去南极地区探险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A. 12—2月
B. 3—4月Βιβλιοθήκη AC. 11—12月
2.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2018年2月7日正式选址奠基,预计于2022年全面 建成。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选在2月份,原因是 ( ) A.此时积雪最多,降水丰富 B.有极昼现象,气温相对较高 C.有极昼现象,草类茂盛 D.是南半球的冬季,风力较小
解析 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选在2月份,原因是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2月份时,太 阳直射在南回归线附近,南半球是夏季,此时是南极洲一年中的暖季,有极昼现象,气温又较高, 适合科学考察,故选B。 答案 B
(4)有关南极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酷寒、干燥、烈风
B.纬度最高的大洲
C.长城站地处北温带
D.被称为“冰雪高原”
(5)关于南极大陆科学考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A.在南极地区可开展多学科、多领域的考察研究 B.在南极地区只可监测和探测全球大气环境变化 C.南极地区丰富的环境资源早已为人们所开发利用 D.南极地区有少量的常住居民及各国科学考察人员
2.南极大陆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平均厚度2 000多米,因此被称为 ( C )
A.“风库”
B.“白色荒漠”
C.“冰雪高原” D.自然资源“大仓库”
3.南极洲气候极为严寒的主要原因是 ( A ) A.地处最高纬度,海拔很高 B.冰层很厚,周围多冰山 C.沿海寒流的影响 D.黑夜时间长,半年没有阳光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地理七年级下湘教版2.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案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地理七年级下湘教版2.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案

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南极洲地理位置的特点;在南极洲地图上能正确指出南极洲濒临的三个大洋、长城站和中山站的位置及名称。

2、能力目标:在南极洲地图上培养学生辨别方向的能力。

让学生了解南极气候的特点,理解气候的成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理解保护南极环境的意义,认识到保护南极洲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南极洲位置特点和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南极洲的气候特点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教学难点:南极洲气候的成因。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请同学说说你了解的欧洲西部。

(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高大的浮冰,刺骨的海水,凶悍的北极熊,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区吗?讲述,引导学生回答。

学生自由发言。

冰天雪地,企鹅成群、冰川深厚,这又是什么地方呢?今天我们就走进这两个神秘的地区。

师生互动,新知探索一、位置和范围①学生读图2-29,回答下列问题。

⑴北冰洋的纬度位置特点(纬度最高的大洋)⑵几乎被哪几个大洲包围?(注意方位)北美洲、亚洲、欧洲。

⑶北冰洋跨多少个经度?(跨360度,跨经度最多的大洋)⑷我们要讲的地区是否就是北冰洋?不准确。

应该是北极圈以内的地区,面积要大于北冰洋。

1、北极地区:北极圈以北②学生阅读材料“北冰洋”,了解北极地区的特点。

③学生读图2-30,回答下列问题。

⑴南极洲的纬度位置特点⑵环绕三大洋(方位、顺时针由东往西各是哪几个大洋?)⑶与哪几个大洲隔海相望?2.南极地区:南极大陆及附近岛屿和陆缘冰。

阅读图2-25,了解欧洲西部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④学生阅读图2-32,了解南极洲地形特点。

⑤学生阅读《海上浮冰》、《南极冰盖》。

提出问题:想一想,为什么浮冰对海上航运会构成较大的威胁?浮冰陆在海面上的部分体积小,不易被发现,但在水下部分的体积巨大,所以船只很容易被巨大的浮冰撞毁而沉没。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导学案(第一课时)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导学案(第一课时)
想一想
(1)你是怎样理解“极点”、“南极点和北极点”的?
(2)请同学们说说你对“南极和北极”的含义是怎么理解的?
仔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5′
探究二:极地地区方向的判定
(1)在“极地地区俯视图”中如何确定地球自转的方向?
(2)在“极地地区俯视图”中经线和纬线各有什么特点?如何确定南北极点的方向?
学习
重点
1.两极地区的位置、气候、资源;2.两极地区方向判断。
教学
难点
两极地区方向判断
导学环节
课堂流程
时间控制
任务驱动,问题导学
学法指导
当堂反思
学习目标
学什么
2′
1.了解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位置、范围,会在两极地图上辨别方向;
2.了解两极地区气候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阅读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新课导入
3′
指导学生看着地球仪回答:
A.2608千米B.1400千米C.1300千米D.3000千米
板书
总结提升构建知识体系表
2′
冰雪覆盖的地区范围:南北极圈内的陆地、岛屿及海洋
气候:狂风、酷寒、干燥
(3)在“极地地区俯视图”中如何确定东西经范围和判别东西方向?
带着问题阅读教p极地地区俯视图
展示交流
小组展示
5′
我对“极点”、“南极点和北极点”是这样理解的?
小组代表发言
班级展示
3′
极地地区方向如何判定?
各组对小组成员的发言汇总
点拨升华
反馈矫正
2′
指出学生学习展示中出现的错误,给出正确的答案
点评学生发言,纠错。
1.地球最北端和最南端的海陆分布有什么不同?

七年级地理下册7.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第2课时)教案(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7.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第2课时)教案(新版)湘教版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第2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2)了解北极和南极地区代表性的动物。

(3)了解人类进行极地探险的历史进程,理解进行科学考察的意义。

(4)知道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站的名称和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极地的科学考察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极地科考实例,培养学生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增强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两极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教学难点】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站的名称和相对位置。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2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视频:《两极地区独特的野生动物》。

从视频中我们知道,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都生活着独特的野生动物,除此之外,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地理风貌也吸引了无数探险者和科学考察队。

早在15-16世纪,就有航海家开始了北极探险之旅,南极大陆发现后,前往南极的探险者也络绎不绝。

两极地区都有哪些独特之处吸引着众多人前往呢?过渡: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两极地区独特的野生动物和极地考察、探险。

二、新课学习(二)独特的野生动物活动1:1.说一说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各有哪些代表性的动物?(学生回答)明确: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有北极熊、北极狐、海豹、海象等;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有企鹅、海豹、磷虾、鲸等。

介绍:北极熊素称“冰海霸王”,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

北极狐生活在北极冰原地带,善于在冰面上奔跑。

海象,身躯肥大,常常聚集在北极冰原上。

海豹,广泛生活在南、北极地区,擅长游泳和潜水。

企鹅,属游禽,不会飞,为南极洲的代表动物。

磷虾,广泛分布在南极海域,是鲸、海豹、企鹅等的主要食物。

2.极地动物一般都有哪些特点?它们怎样适应严酷的自然环境呢?(学生思考回答)明确:极地动物一般都能耐严寒;它们依靠厚厚的皮毛和皮下脂肪来抵御严寒。

3.谈谈你对下列行为的看法。

(学生发言)为了确保极地科考队员的人身安全,对所遇到的北极熊予以猎杀。

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案书下册

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案书下册

教案名称: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亚洲及欧洲》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亚洲及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掌握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

2. 了解时区的划分,知道地方时、时区、区时、北京时间、国际日期变更线等概念,学会简单的区时换算。

3.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1. 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2. 引导学生通过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方法:1. 读图分析法2. 对比分析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5分钟)1. 在上学期我们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

本学期将以我们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2. 通过七大洲轮廓图提问面积最大的是哪个大洲?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

二、亚细亚和欧罗巴(15分钟)1. 大洲名称的由来(阅读课文第一段,了解洲名由来,在图中找出地中海)2. 亚欧大陆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让学生通过阅读图6-1,进行讨论后总结。

三、亚洲的地理位置(10分钟)1. 让学生读图6-1,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

2. 引导学生掌握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并能用简洁的语言描述。

四、欧洲的地理位置(10分钟)1. 让学生读图6-2,了解欧洲的地理位置。

2. 引导学生掌握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并能用简洁的语言描述。

五、时区的划分(10分钟)1. 讲解地方时、时区、区时、北京时间、国际日期变更线等概念。

2. 让学生了解时区的划分,并能进行简单的区时换算。

六、总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2. 激发学生热爱亚洲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地图的阅读,使学生掌握了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了解了时区的划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七章 了解地区 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案_7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七章 了解地区  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案_7

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学案教学内容:湖南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学期第七章第五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认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范围和地理位置特点。

2.学会在极地投影图中判别方向,认识极地在空中交通上的重要意义。

3.知道两极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分析其形成原因。

过程与方法:读图分析法、问题探究法、演示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两极地区淡水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现状,认识到保护两极地区生态和资源的重要性。

2.了解人类对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的现状,感悟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重点:1.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2.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在北半球图上认识北冰洋周围的大洲,能够根据地球运动的方向判断大洲的位置;在南半球图上认识南极洲周围的海洋,根据地球运动的方向判断大洋名称;能够准确判断两个不同位置的方向。

教学过程:一、时事链接,引入课题(2分钟)据新华社电,记者日前从国家海洋局获悉,2016年将推进“雪龙探极”、“蛟龙探海”重大工程。

确保“科技兴海”战略深入实施。

为推进“雪龙探极”科考工程,国家海洋局计划于2016年组建航空队,初步构成极地区域的海-陆-空观测平台。

建立适用于极地环境的空间、遥感、冰雪和海洋探测技术及装备支撑体系,建立长期、系统和网络化的极地综合观测与应用服务系统。

此外,国家海洋局还将组织完成第7次北极科考,力争首次中俄联合北冰洋考察。

问:我国为什么对极地进行科学考察?今天就让我们进入两极地区。

设计意图:通过新华社记者采访的时事资料导入,如同戏曲的序幕,抓住听众。

用短短数语把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巧妙交待,这样可以达到在学习之初就从情感上感染学生的目的。

二、课前预习,探求新知(10分钟)学习提示:1.参照学习目标,自学教材60—67页,把握本节基础知识,注意做到读、写、指、划,并记录自己的疑问。

2.小组内互相检查、提问,将答案进行展示。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优秀教案 (新版)湘教版-(新版)湘教版初中七年级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优秀教案 (新版)湘教版-(新版)湘教版初中七年级

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在教材第58-64页,冰雪世界南极洲和北冰洋的位置、X围、特点、动物等,以及因纽特人。

还介绍了极地科学考察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两极地区的位置、X围、气候特点等。

2.能通过分析地理景观图片和地图了解一个两极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3.能利用所学地理知识理解和解释相关问题,并能从相关学科内容中挖掘地理知识。

过程与方法借助语文课本《伟大的悲剧》中南极探险内容的描述,讲述地理课本中南极洲部分知识,让学生从自然与人文两个角度去感悟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过程。

引进语文课本中的内容,来体现地理科学的价值,并促进对语文课本知识的理解。

将语文课本中鲜活的情感内容充实到地理教学中,以地理知识的学习加深对语文课文的进一步理解。

促进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学生对知识的内在把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伟大的悲剧》的感悟,培养科学精神和积极的人生观。

认识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及人类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优秀品质。

2.引进语文课本中的内容,来体现地理科学的价值,并促进对语文课本知识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科学考察四个方面。

难点南极洲气候严寒的原因。

教学突破1.通过学生阅读《伟大的悲剧》一文,感受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南极地区气候的变化。

2.通过利用地球仪和课件演示明确独特的地理位置。

3.通过设置企鹅母子的情景对话理解南极大陆气候的演变和大陆漂移的关系。

4.学生讨论,归纳总结南极气候寒冷的原因。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预习: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语文课本中《伟大的悲剧》一课,并提出相关阅读要求。

探求课本中所体现出来的地理知识和科学精神。

2.设计教学软件。

学生准备预习地理课本北极和南极地区一节,认真阅读语文课本中《伟大的悲剧》一课,要求学生能将南极洲的自然地理特点与语文课本中的相关描述相对应理解。

教学步骤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1.组织学生汇报预习情况1.学生汇报预习情况2.位置、地形、面积授课2.根据教师提供资料和地球仪明确所学内容3.组织学生探究南极洲气候特点3.根据语文课本内容、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得出结论。

初中地理_第七章了解地区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第七章了解地区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但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众多的不足之处。如在组织课堂时的语言相对贫乏,缺少对学生的鼓励,对课堂的教学时间的把握上有一定的欠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够深入等。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积极改进,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再进一步提高。
课标分析
《了解地区》是湘教版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的内容。本章内容较多,会考所占分值也比较多。复习课分2课时。本节课为第1课时,复习东南亚、南亚和西亚。
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大部分学生在会考之前的这一段时间学习非常刻苦认真,但是还有个别同学厌学情绪严重,一摸书本就头痛,他们学习成绩差主要是态度问题,缺乏学习的自信心,有的受“学习无用论”思想的影响,对这类学生,要多和他们沟通,交流,多关心他们,并与班主任结合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效果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中,充分注重了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如各个地区的政区图,地形图等及空白地区图,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丰富了课堂教学,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解决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复习课课堂容量较大,充分利用地图,让学生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轻松、直观的学习,掌握知识。
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本章要求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际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运用地形图说明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举例说出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运用资料描述某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查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章了解地区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说课)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章了解地区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说课)

antai
国际科考队穿越南极大陆
antai
中国的南极考察
长城站:1985年建
斯瓦尔巴群岛
中山站:1989年建 北极考察点:2001年
antai
迄今为止,世界 上已有18个国家建立 了140多个科学考察 站。很多国家对南极
提出了领土要求。
antai
保 护 世 界 最 后 一 块 净 土
保护世界最后一块净土
将同学们分成代表南极 地区的企鹅队和代表北极地区 的北极熊队,调动他们的积极 性,适合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 效果会更好。
团 你们去给大家介绍你们“家乡” 队
的情况。答得对、介绍得好,
得分就会高。
成 绩
antai
l、北极点(90°N); 2、北极圈(66.5°N); 3、北冰洋; 4、亚、欧、北美洲的陆地和岛屿; 5、总结:北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北 极地区是指66.5°N以北的广大地区,包 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亚、欧、 北美三洲的陆地和岛屿。 l、南极点(90°S); 2、南极圈(南纬66.5°S); 3、南极大陆; 4、所临的海洋; 5、总结:南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南极 地区是指66.5°S以南的广大区域,包括 南极大陆,以及周围的海洋。
1979年
antai
antai
(一)世界最大的淡水库
★在南极地区冰雪世界中,一目了然的丰富资源便是巨大的冰雪资 源。据统计,在南极地区,冰雪总量之和约达2700万立方公里,储存 了全世界可用淡水的72%。
(二)丰富的生物资源
★受气候的影响,南极地区的生物集中在沿海地带及周围海域,主 要的生物资源有:磷虾、鲸、海豹以及企鹅等。
(三)丰富的矿产资源
★南极地区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据已查明的资源分布来看,煤、 铁的储量最为丰富,其它的矿产资源还正在勘测过程中。在南极地区, 可望发现更多更丰富的矿产资源,为人类利用这些资源提出科学依据。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7.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导学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7.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导学案

第七章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学习目标】1、了解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位置、范围,会在两极地图上辨别方向2、了解两极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3、了解两极地区气候特征并分析其成因,4、了解两极地区丰富的淡水资源、矿产资源、海洋生物资源5、了解两极地区是科学研究的宝地以及我国对两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增强南极地区的环保意识【学习重难点】1、两极地区的位置、气候、资源2、两极地区方向判断【自主互助合作学习】一、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读图2-29、2-31,找出两极地区的位置及重要的地理单元,从地图上辨别南北极方向及东西经范围1、北极地区指的区域,包括、和北部及一些岛屿,北冰洋被三大洲包围,它属于北极地区2、南极地区包括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的一部分,南极洲被、、所包围,与、、隔海相望,它属于南极地区二、两极地区的气候读课本P60-61,小组讨论完成下列各题1、南极地区以气候为主,两极地区的气候特征是、原因:两极地区所处纬度,太阳高度角,海拔,表面被冰雪覆盖,反射了部分阳光2、南极地区教北极地区气温原因:南极地区以为主,北极地区以为主,陆地吸热,放热,温度3、两极地区有大量,给船只带来巨大威胁,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引起冰盖融化,造成上升,给人口稠密海波较低地区带来巨大灾难三、两极地区的资源读课本P60、6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动物:南极地区有、,北极地区有、,两极地区都有的动物是、,总体来讲,两极地区动物种类,数量2、植物:南极大陆有800多种植物,主要是、、3、矿产:南极洲储量丰富,查尔斯王子山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还有丰富的和资源4、淡水:被称为“固体水库”,地球上68%的淡水资源以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四、两极地区的居民1、北极地区:人口接近300万,主要是人和人2、南极地区:没有国家与定居人口五、极地科学考察读图2-29、2-31,找出阿蒙森—斯科特站,长城站,中山站,黄河站,回答课本P64活动问题,了解保护两极环境是人类共同的责任【巩固练习】1、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2、1985年,中国在建立了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3、2001年,在挪威的群岛上,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4、我国去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季节是5、有关南极地区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A距南极洲最近的南美洲南端属于南极地区 B南极地区仅仅局限于南极圈以南地区C南太平洋的一部分属于南极地区 D南极洲的面积比南极地区大6、从白令海峡向东,环绕北冰洋的大洲依次是A亚洲、欧洲、北美洲 B北美洲、欧洲、亚洲C亚洲、欧洲、北美洲D亚洲、北美洲、欧洲7、南极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上储存着大量的A 煤炭资源B 生物资源C 固体淡水资源D 铁矿资源8、关于南北两极地区差异的叙述A南极地区是海洋、北极地区是陆地 B南极地区最低气温更低C北极地区有漂浮的冰山,南极地区则没有 D南极地区有常住人口,而北极地区没有9、读“南极地区略图”,回答:(1)在图中纬线上用箭头标明地球自转方向。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第二章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第二章

河的船舶大量减少,给____国的经济造成不小的损失。
第二章 第四节 欧洲西部导学案
1、纬度位置:大部分在
之间;轮廓、范
围像亚欧大陆向西突出的大半岛,三面环海海岸线非常
,多半岛、岛屿、内海和海湾,是世界上海岸
线最曲折的地区
6
填出下列地理事物: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
3、找出下列国家及其首都:英国
A.欧洲西部大部分位于西半球
B.欧洲西部只有西面濒临海洋
C.欧洲西部主要位于北温带和亚热带 D.欧洲西部面积约 500 万平方千米,包括 30 多个国家
2.既临大西洋又临地中海的国家有( )A 意大利和罗马 B 西班牙和葡萄牙 C 法国和西班牙 D 法国和葡萄牙
”之称
3、东南亚的气候及对农业的影响
①中南半岛:
气候,气候特征
雨季:
月至
月,盛行
风 旱季:
月至
月,盛行
风,农作物一般在
季播种,
季收获
②马来群岛:
气候,气候特征
,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一年到头都有收获
4、湄公河在我国境内叫
,流经国家有
,在
国家注入
海,属于 洋水系。
1
(二)、马六甲海峡:
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有“十字路口”之称,原因是:东南亚处在 洲与
________________,
黄麻以________________种植面积最广,棉花主要分布于______________.
由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年际变率大,容易发生____________.
五、宗教与社会:南亚是______教_______教等宗教的发源地,佛教主要流传于________和_______;印度教主要

13 湘教版 七年级下 第七章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导学案

13 湘教版 七年级下 第七章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导学案

榆林市十一中学生自主学习方案
班级组号________姓名
求真务实崇善尚美
【自主学习】
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
【讨论展示】
两极地区的气候特点?
学年
2016-2017
第一学期
科目
七年级地理

课题
第七章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

授课
时间
2016年8
月24日主备人高娟娟使用人
七年级
全体师生
课型新授课
审核
签字
学案
序号
13
学习目标
1、了解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
2、了解两极地区的独特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及独特的野生动物;
3、了解科学探险和科学考察,两极地区有哪些考察价值。

重点
1、了解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
2、了解两极地区的独特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及独特的野生动物;
难点了解科学探险和科学考察,两极地区有哪些考察价值。

教师寄语心容万象,大有担当
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学习我主动,我的人生我努力!
求真 务实 崇善 尚美 【检测小结】
1、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是( )
A 、亚洲
B 、欧洲
C 、北美洲
D 、南极洲
2、探险队到达地球的某地,环顾四周,发现前后左右都是北方,他们站在了( )
A 、北极点
B 、北极圈
C 、南极点
D 、南极圈
【学后反思】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都学到了 。

2、我在 部分的学习还不透彻。

【教后反思】。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最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极地地区》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说出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通过活动,学会以极点为中心在地图上辨别方向;能根据资料比较自然环境的差异,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注重读图,以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和知识为主线的开放式课堂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地理、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重点: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殊的自然环境。

难点:运用地图在极地辨别方向教学过程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四个问题:1、在南极地区,一条锈迹斑斑的铁链被放到户外后,一段时间后就变得光亮如新,为什么?2、在南极地区,一块钢板从空中坠落能摔得粉碎,为什么?3、在南极地区,各国科学考察站都把防火当作是性命攸关的大事,为什么?4、为什么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冷?出示北极的地图,认识周边的海洋和陆地。

出示南极图,学生不但要认识到南极大陆的轮廓象大象,而且要会辨认周边的海域。

(顺口溜:脚太平洋,头顶大西洋,背靠印度洋),经度的分布(正十字位置),还有周围的陆地分布。

北极是“陆包洋”,南极是“洋包陆”。

结合相应的练习,巩固知识1、阅读材料p94页《南极地区的大风》,学生得出南极地区“风库”的特点。

2、阅读课件“极地气候资料”:得出南极地区降水少的特点,称为“白色荒漠”。

3、阅读课件中“七大洲海拔高度图”,知道南极大陆是平均海拔最高的洲,称为“冰雪高原”大陆4、课本活动p95:读图10.5,比较南北极气温,可知地球上最冷的地方是南极,称为地球的“寒极”。

教师引导并小结:南极地区是世界最冷的地方。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7.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导学案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7.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导学案

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学习目标】1、了解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所包括的范围、纬度位置特点;在北极地区地图上能正确指出北冰洋周围的大陆;在南极地区的地图上能正确指出南极濒临的三大洋,长城站和中山站的位置。

2、了解两极地区的气候特征,并能分析其成因。

3、了解两极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及丰富的淡水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学习重难点】两极地区的位置特点、南极的气候特征和成因【学习过程】回忆:地球最北端和最南端的海陆分布有什么不同?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一、读图2-29,了解北极地区的范围和位置特点。

1、北冰洋的纬度位置有什么特点?位于地球的最端,是纬度最的大洋。

2、北冰洋几乎被哪几个大洲包围?3、北冰洋跨经度多少度?算一算:纬度相差1°,距离约为111千米。

估算一下,我们的学校所在地到北极点的直线距离大约有多远?思考:我们所讲的北极地区是不是北冰洋?对着地图说出北极地区的范围。

二、读图2-30,了解南极地区的范围和位置,分析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1)南极洲的纬度位置有什么特点?位于地球的最端,是纬度最的大洲(2)南极洲被哪三大洋环绕?(3)南极洲跨经度多少度?(4)南极洲与哪三大洲隔海相望?小组合作:如果一架飞机从南美洲南端出发,飞往澳大利亚西海岸,你认为沿什么线路飞行距离较近?思考:我们所讲的南极地区是不是南极洲?对着地图说出南极地区的范围。

三、根据所学知识,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从两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来分析,两极地区的气候有什么共同点?2、两极地区的寒冷程度是否相同呢?为什么?3、阅读P60活动中的材料,根据材料概括南极的气候特征:、、。

4、南极地区酷寒的原因是什么?南极洲降水少,为什么会形成巨厚的冰层?四、阅读“海上浮冰”一段,想一想:1、海上冰山是怎样形成的?2、海上冰山会使其周围海水的温度发生什么变化?3、为什么说冰山对海上航运会构成较大的威胁?五、阅读P61-62阅读材料,思考:1、两极地区有哪些丰富的自然资源?2、煤是深埋在地下的古代植物,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化而形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自主探究】
1、位置与范围:读课本图2-29,
北极地区指以北的区域,包括洋、大陆和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

南极地区指,包括
2、气候:
两极地区气候特点:,多,稀少。

3、资源:
水资源:地球上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矿产资源:铁矿、石油、天然气
动物资源:北极熊、南极企鹅
4、人口:在北极圈内,有长期居住的人口,主要是人和人。

南极洲没有国家和定居人口。

5、科学考察站:
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站,在南极地区建立站和站,其中站位于南极圈内。

【当堂达标】
1、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极地区有许多常住人口B两极地区非常寒冷,多强风
C两极地区多冰雪,降水丰富D两极地区淡水资源丰富,缺乏矿产资源
2、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
B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降水少
C南极地区全部是陆地,北极地区全部是海洋
D都有极昼夜现象,且出现日期相同
3、南极的科考队员要克服的恶劣天气是()
A倾盆大雨B酷寒烈风C烈日炎炎D阴雨绵绵
4、南极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储存着大量的()
A煤炭资源B生物资源C固体淡水资源D铁矿资源
5、下列关于两极地区共同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建立了众多科学考察站B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C都非常寒冷D都没有长期定居人口
6、南极洲储量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
A石油、天然气B煤、铁C煤、石油D铁、天然气
7、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要克服的恶劣气候是()
A酷寒、干燥、烈风B飓风、暴雨、寒潮
C暴雨、雷电、冰雹D台风、寒潮、干旱
8、我国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一般在11—12月抵达南极洲,主要原因是()
A此时正是南极极夜时期,风雪小B此时南极冰雪大量消融
C11月到次年3月为南极的暖季D此时为南极的雨季
9、近几年极地冰雪消融加快,北极熊等生存空间缩小,主要原因是()
A周边各国填海造陆B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
C极地科学考察活动D极地矿产资源的开发
二、综合题
1、2007年至2008年是第四次“国际极地年”。

近年来,我国相继建成了长城站、中山站、黄河站以及第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昆仑站。

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上序号中,表示昆仑站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下列四站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A长城站B中山站C昆仑站D黄河站(3)在上图中标出南极洲所频临的大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