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深加工项目计划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叶深加工项目
计划书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说明—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叶生产大国。
近几年,中国茶叶生产快速发展,茶叶种植面积扩大,茶叶产量不断增长。
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产叶
产量仅192.4万吨,到2017年增至260.9万吨。
2018年中国茶叶产量达到261.6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0.7万吨,增速放缓。
据预测,2019年
我国茶叶产量将保持增长趋势发展,产量约265万吨。
该茶叶项目计划总投资21668.4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6334.8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5.39%;流动资金5333.5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4.61%。
达产年营业收入40784.00万元,总成本费用31606.80万元,税金及
附加383.16万元,利润总额9177.20万元,利税总额10826.18万元,税
后净利润6882.9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943.28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
率42.35%,投资利税率49.96%,投资回报率31.76%,全部投资回收期
4.65年,提供就业职位766个。
中国作为茶产业生产和消费上的世界第一大国,中国上千年饮茶文化
的悠久历史,带给茶叶产业的不仅是历史的传承和积淀,同时也有相应的
问题亟待解决。
随着近年来中国消费市场的消费升级以及国家“一带一路”等相关政策的变化,茶产业也正在发生着变化。
第一章项目概述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及背景
茶叶深加工项目
中国茶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是茶叶种植行业,中游是茶叶加工行业,
下游主要是茶叶流通消费领域。
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和对外输出的不断推进,代表着中国文化和传统
的产品也必然崛起。
2012年莫言代表中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本身就是
国家文化产品繁荣的标志和体现。
随着中国经济的由大转强,承载着中国
文明、中国文化的商品也必将出现,而茶叶则具备这样的精髓内涵和文明
特质。
(二)项目选址
xx保税区
投资项目对其生产工艺流程、设施布置等都有较为严格的标准化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其经济效益并综合考虑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根据项目选
址的一般原则和项目建设地的实际情况,该项目选址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的要求。
投资项目对其生产工艺流程、设施布置等都有较为严格的标准化
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其经济效益并综合考虑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根据项目选址的一般原则和项目建设地的实际情况,该项目选址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的要求。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57815.56平方米(折合约86.68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50.47%,建筑容积率1.33,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60%,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88.45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57815.56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9179.5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6894.69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55810.12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5842.83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44台(套),设备购置费4582.94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603328.89千瓦时,折合74.15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22462.17立方米,折合1.92吨标准煤。
3、“茶叶深加工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603328.89千瓦时,年总用水量22462.17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76.07吨标
准煤/年。
达产年综合节能量19.02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2.90%,
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xx保税区发展规划,符合xx保税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
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
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
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21668.4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6334.8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5.39%;流动资金5333.5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4.61%。
(十)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40784.00万元,总成本费用31606.80万元,税
金及附加383.16万元,利润总额9177.20万元,利税总额10826.18万元,税后净利润6882.9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943.28万元;达产年投资利
润率42.35%,投资利税率49.96%,投资回报率31.76%,全部投资回收期
4.65年,提供就业职位766个。
(十二)进度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实行动态计划管理,加强施工进度的统计和分析工作,根据实际施工进度,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随时掌握关键线路的变化状况。
选派组织能力强、技术素质高、施工经验丰富、最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投入本项目施工。
项目承办单位一定要做好后勤供应和服务保障工作,确保不误前方施工。
二、项目评价
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xx保税区及xx保税区茶叶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xx保税区茶叶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科技发展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茶叶深加工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xx保税区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766个,达产年纳税总额3943.28万元,可以促进xx保税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2.35%,投资利税率49.96%,全部投资回报率31.76%,全部投资回收期4.65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4.65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从经济的贡献看,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的数量超过27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了6500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5万亿元,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超过了60%,撑起了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
作为中国经济最
具活力的部分,民营经济未来将继续稳步发展壮大,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
持续健康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十三五”时期,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
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增材制造、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
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
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
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
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
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为我省制造业
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发展领域和重要战略机遇。
三、主要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第二章投资单位说明
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名称
xxx科技发展公司
(二)公司简介
公司满怀信心,发扬“正直、诚信、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和“追求卓越,回报社会” 的企业宗旨,以优良的产品、可靠的质量、一流的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产品。
企业“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基于特征对用户群进行划分,从而有针对性地打造满足不同用户群多样化用能需求的客户服务体系。
公司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最高机构为股东大会,日常经营管理为总经理负责制,企业设有技术、质量、采购、销售、客户服务、生产、综合管理、后勤及财务等部门,公司致力于为市场提供品质优良的项目产品,凭借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全新服务理念,不断为顾客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优质的产品和贴心的服务。
公司凭借完整的产品体系、较强的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强大的订单承
接能力、快速高效的资源整合能力,形成了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业
务经营模式。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产品已覆盖全国各省市。
公司与国内
多家知名厂商的良好关系为公司带来了新的行业发展趋势,使公司研发产
品能够与时俱进,为公司持续稳定盈利、巩固市场份额、推广创新产品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随着新项目的建设及
未来产能扩张,将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建设、生产、研发、销售、管理等环节中。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公司在吸引高端人才方面不具备明显
优势。
未来公司将通过自我培养和外部引进来壮大公司的高端人才队伍,
提升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
产品的研发效率和质量是产品创新的保障,公
司将进一步加大研发基础建设。
通过研发平台的建设,使产品研发管理更
加规范化和信息化;通过产品监测中心的建设,不断完善产品标准,提高
专业检测能力,提升产品可靠性。
二、公司经济效益分析
上一年度,xxx科技发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808.91万元,同比增长8.13%(2016.38万元)。
其中,主营业业务茶叶生产及销售收入为
22372.47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3.45%。
上年度营收情况一览表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6820.23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69.04万元,增长率29.88%;实现净利润5115.17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08.92万元,增长率16.09%。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第三章项目基本情况
一、茶叶项目背景分析
中国作为茶产业生产和消费上的世界第一大国,中国上千年饮茶文化
的悠久历史,带给茶叶产业的不仅是历史的传承和积淀,同时也有相应的
问题亟待解决。
随着近年来中国消费市场的消费升级以及国家“一带一路”等相关政策的变化,茶产业也正在发生着变化。
目前,中国茶叶市场较分散,处于无序竞争的混乱状态,茶企共有7
万多家,上亿元规模的茶企不超过100家,绝大多数是千万元、百万元级
别的中小型企业。
目前茶叶行业的集中度低,不能够发挥规模化生产的效应,也不利于资源的优化组合。
传统茶产品更多的是以茶叶产区为产品的
宣传点,茶企通常销售本地的茶叶,对于品牌的关注度较低,在消费者与
市场研究中心调研中发现,例如安化黑茶这两年的热点茶品类,普通消费
者甚至很难回忆起相关的品牌,消费者对于其品牌的认知往往较为模糊。
目前中国的茶叶零售市场还带有小农的经济色彩,茶农们各自为政,
茶商采购需要一家家去谈,无形之中增加了茶叶流通的成本,且茶叶的品
质也难以统一。
这两点都限制了茶企的进一步发展及规模化。
大型茶企已
着手进行并购及扩建。
例如中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茶叶注册商标“中茶”的拥有者,在近几年一直致力于整合优质茶叶资源,推广“中茶”品牌,成为国内乌龙茶、普洱茶等品类的领军企业,并大力发展绿茶业务,力争成为新时代中国茶叶行业的领导者。
其他的行业领先品牌也同样在斥
资并购,希望通过覆盖的茶品类整合,进一步扩大品牌效应。
通过访谈茶叶流通协会会长,我们了解到近十年来,我国茶叶产量保
持稳定增长,2016年中国茶叶总产量约为243万吨,比2015年增加16万吨,增幅7%,比上年低约2个百分点。
总产量中内销150万吨,出口30万吨,深加工10万吨,其余均为库存。
我国茶叶面临着产大于销的问题,且
自2014年起,我国茶叶消费增长始终低于总产量的增长,茶叶库存仍在不
断增加。
近几年热点茶类相继接棒之后,国内消费市场的茶品类格局稳固,未
出现大规模调整。
长年积淀之下,绿茶主体优势未发生改变,仍占据市场
半壁江山,2016年总销量达到94.7万吨,占市场总量的52.32%,比去年
下降1%。
黑茶是近几年茶叶消费市场的热点茶类,2016年全国总销量达到
23.1万吨,占市场总销量的12.75%,比去年上涨1%,已跃居成为市场第二大茶类。
乌龙茶市场基本稳定。
2013-2014年上升趋势明显的白茶涨速有所回落,但原先占领的市场“阵地”稳固,年消费量达到1.7万吨,占市场
的0.92%。
其他茶类的发展与总体市场基本同步。
尽管我国茶叶产业面临着去库存的问题,但是从茶叶出口量而言,我
国茶叶整体处于逐年增加的状态。
我国自古就有茶马古道,它是中国最为
悠久的边销茶贸易通道,地跨川、滇、青、藏,穿越蒙古高原,向外延伸
至南亚、西亚、中亚和东南亚,远达欧洲。
而当今的“一带一路”政策就
如同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将为我国茶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2015年国
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战略正式启动。
根据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数据,2015年,中国茶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
家出口8.23万吨,同比增长15.2%,改善了2014年全茶类出口下降的颓势。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茶叶的消费者群体增长至
4.71亿人,其中城市消费者2.99亿,农村为1.72亿,2016年我国茶叶的
消费者为4.78亿人,中国茶叶消费群体仍在不断增长(如图2所示),且
存在巨大的潜在人群。
但作为茶叶的第一大产国及主要消费国家,我国人均茶叶消费量也仍
然偏低,据2014年Euromonitor的数据统计,中国人均茶叶消费量仅排世
界第9,前三名为土耳其、爱尔兰及英国。
青锐创投调研显示,从冲泡习惯
来看,中国的茶叶消费者中大多数人每天投放茶叶的次数仅为一次,只有少数人会每天多次投放茶叶,如对于消费者的冲泡习惯进行教育,市场仍有巨大的空间。
在未来茶行业会形成“茶tea”的格局,茶是传统茶文化的延续,将以文化(茶文化及养生)为消费者购买的驱动力;而tea是指一些新兴的茶企,以小罐茶、喜茶、星巴克等为代表,需要工业化、标准化、品牌化,消费者因为时尚、健康或其他驱动因素购买此类茶产品。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我国的饮茶文化有着上千年的悠久历史,正如人们常说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中国消费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中国的茶叶市场面临去库存、行业整合等问题,只有茶企抓住在这场消费升级中的机遇,深化品类细分,顺应消费趋势,才能够进一步的发展,开拓我国茶叶行业的新局面。
二、茶叶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叶生产大国。
近几年,中国茶叶生产快速发展,茶叶种植面积扩大,茶叶产量不断增长。
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产叶产量仅192.4万吨,到2017年增至260.9万吨。
2018年中国茶叶产量达到261.6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0.7万吨,增速放缓。
据预测,2019年我国茶叶产量将保持增长趋势发展,产量约265万吨。
从茶叶消费情况来看:2018年,中国茶叶国内销售量达到191万吨,
较前一年增长9.3万吨,增幅为5.1%;市场内销额达到2661亿元;销售均价为139.3元/公斤,同比增长5.2%。
从茶叶县域分布情况来看:我国茶业十大县分别是:勐海县、湄潭县、安溪县、安化县、福鼎市、信阳市浉河区、新昌县、武夷山市、松阳县以
及横县。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十县中,福建占据了其中的3席。
据了解,
福建安溪自然环境得天独厚,茶树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收集的茶树品种达
50余种,被誉为“茶树良种宝库”。
安溪拥有六大名茶,其分别为铁观音、黄金桂、本山、毛蟹、梅占、大叶乌龙。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许多新的销售模式涌现,茶叶的销售渠道也越来
越多样化。
而不同类别的销售渠道因其与消费者接触方式和场景的差异,
针对这不同的消费人群;而线上线下,直营加盟渠道有着不同的经营侧重点,销售网点的布局或是更大的品牌占有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天然、健康的特点以及对茶文化的推广,茶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茶叶的主要消费人群也从中老年为主向
各类年轻人群扩散,不同类别的消费者对茶叶的消费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
同时,茶叶消费从最初的“礼品”“自饮”不断的延伸和细化,由此衍生
出多元化的新需求,新模式。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品牌化商品的选择,“品牌”成为消
费者选购茶叶时的首要关注因素。
同时,对于企业来说,品牌内涵与消费
者感知高度匹配预示着企业的品牌化道路相比竞争对手走得更远。
企业以后必将更注重品质的追求,改变以往粗放式以量取胜的模式,将自身品牌做大做强,让消费者对茶叶品牌有更深认识,提升品牌的附加值。
茶叶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的重要商品,茶文化也一直是中华文明传播于全世界的重要象征。
“一带一路”涵盖全球44亿人口,该区域又是全球最重要的茶叶生产和消费地,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人口红利。
在“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中国茶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第四章市场研究
一、茶叶行业分析
中国茶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是茶叶种植行业,中游是茶叶加工行业,下游主要是茶叶流通消费领域。
茶叶种植为茶叶加工提供最基础的原材料供应。
中国的茶叶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以传统的生产加工方式为主,生产组织形式以(茶场、市场、公司)+农户为主;区域分布明显,新型茶区,尤其是绿茶快速发展;茶叶产业技术水平与先进产茶国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表现为茶树良种普及率低生产力整体水平低下。
茶叶加工属于茶行业产业链中间环节,对上游和下游的发展都起到一
定的影响,同时上下游的发展对茶叶加工行业也有较大的影响。
经过多年
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加工工艺,茶产品结构也朝优质、有机、
特色、质优价廉方向发展。
但是,我国的茶叶加工行业仍然存在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产品品质参差不齐等弊端。
流通销费环节是指产品(服务)由生产者到终端消费者的一系列过程,主要包含流通和消费两部分。
其中,茶叶流通主要是通过贸易市场、批发
市场、经销商等各种批发渠道进入茶庄、专卖店、茶馆以及商场专柜等零
售商;近年来,茶加工企业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在批发渠道的基础上,建
立了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直销渠道,不仅降低了流通环节的费用,还有利
于在消费者当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而在消费领域,根据消费习惯的不同,茶叶的消费主要可分为家庭消费、服务性消费、团体消费、礼品消费、休闲消费以及收藏消费等。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中国茶叶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茶叶产业在生产成本
持续上涨、市场需求不断升级的双重挑战下,依然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各项经济指标均持续稳步增长。
2015年,全国(18个产茶省)茶园面积扩
增至4,316万亩,其中采摘面积3,387万亩,投产率达78.5%;茶叶总产量增加至227.8万吨,农业产值达到1,519.2亿元;茶叶内销量预计达到172万吨,销售额约为1,580亿元;茶叶出口量继续保持在30万吨左右,出口
金额上涨至12亿美元,出口单价超过4000美元/吨。
产业布局渐趋合理,
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意识不断提升,淘汰落后产能和产业结构
重组步伐加快,为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谋求经济新常态下的产业新空
间拓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2016年中国茶业经济形势简报》,2016年,全国总面积接近4,400万亩,采摘面积3,637万亩;茶叶总产量约为243
万吨,农业产值达到1,680亿元;茶叶内销量约为182万吨,销售额约为
2,002亿元;茶叶出口总量32.9万吨,出口金额14.8亿美元,出口均价
4,490美元/吨。
中国茶叶已经连续十年增产增收,茶园总面积和可采摘茶叶面积连年
扩大,茶园总面积、茶叶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茶叶市场消费持续向好。
我国的茶叶生产正在由依赖面积扩张的粗放发展向提高茶叶品质和综合利
用率的集约发展转变。
目前,我国茶叶行业品牌影响力和集中度均十分低,前四大品牌企业
各自市场份额均不超过5%,相比于台湾、英国等地存在巨大差异,造成国
内企业竞争力低下。
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从国家工商总局企业注册统计和
市场主体发展数据综合分析,截至2015年底,我国登记注册并实际运转的
茶叶企业共有53,976家,与2014年的数量大体持平。
其中,规模以上企
业仅占3%,其余97%均为中小型企业。
茶叶行业企业数量多而分散,企业
整体规模不大,作坊式小企业较多,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
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较少。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升级国内消费者已经由购买非品牌茶叶逐
步转向购买品牌茶叶,同时品牌茶叶又可以利用多种渠道快速占领市场,
未来品牌茶叶市场份额将会继续提升,茶叶品牌化是未来发展趋势,有望
催生大型龙头企业。
茶叶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传统优势产业。
近年来,我国茶叶生产
快速发展,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成为世界第一大产茶国。
但是,我国茶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差距明显,影响了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实施,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消费结构加快升级,茶产业提档
升级发展迎来难得的机遇。
2016年10月,农业部发布《农业部关于抓住机遇做强茶产业的意见》,《意见》强调到2020年的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目
标为提高茶叶质量效益、提高茶产业竞争力、提高茶产业持续发展能力;2017年2月5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新世纪以来首次明确提到“茶”,强调要“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提出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
增效行动计划,促进茶叶等产业提档升级。
自2016年起,自饮茶展现出新的增长潜力,开始回归日常饮品的属性,2017年,茶行业市场将继续这一趋势。
数据显示,过去10年间人均茶叶消
费量复合增长率达到11.1%。
消费升级和人口红利的双重叠加,营造出更好的产业成长氛围。
“国八条”发布以来,茶叶的产品结构也在逐步的调整,高端茶市场预冷,整体行业的利润率自2013年以来出现回落。
行业利润的
回落预示着茶叶的消费也渐渐回归饮品的基本属性。
从消费习惯来看,2017年消费群体将进一步细分,多元化的消费观念
成为茶叶消费的新趋势。
茶叶天然、健康的特点以及对茶文化的推广,茶
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茶叶的主要消费人群也从中老年男性为主向各
类人群扩散。
不同类别的消费者对茶叶的消费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
茶叶
消费从最初的“礼品”、“自饮”不断的延伸和细化,由此衍生出多元化
的新需求、新模式。
创新产品和新的茶叶衍生品的发展,将进一步满足不
断分化的消费需求。
二、茶叶市场分析预测
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和对外输出的不断推进,代表着中国文化和传统
的产品也必然崛起。
2012年莫言代表中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本身就是
国家文化产品繁荣的标志和体现。
随着中国经济的由大转强,承载着中国
文明、中国文化的商品也必将出现,而茶叶则具备这样的精髓内涵和文明
特质。
在国内市场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也更加关注
文化品位和产品特色。
高出普通手机价格一倍的苹果手机的热卖、《舌尖
上的中国》等节目的热宝,都体现了国人文化消费、个性消费的潜力。
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