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终极秘诀
自考《马克思哲学原理》复习应试技巧

自考《马克思哲学原理》复习应试技巧自考《马克思哲学原理》复习应试技巧哲学是一门高度笼统的学识,是从最一般含义上掌握事物,因而,学习哲学时就应考虑到这门学识自身的特色。
下面是自考《马克思哲学原理》复习应试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一、摸规则,找共性──谈谈对哲学进行全体掌握的疑问很多人总有一种误解,好像对一门课程进行全体的,微观的掌握,关于自学考试含义不大,相反,特别留意死背硬记详细的疑问及答案。
应当说这么是舍本而求末的作法。
要做到对哲学课的微观掌握,最少以下四点是必不行少的。
榜首,哲学分为两大有些和五小块。
两大有些即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五小块则指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唯物论(物质,知道),辩证法(三大规则,五大范畴),知道论(实习,知道,真理)和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唯物史观(社会根本敌对,阶层,国家,社会革新,社会知道),大众史观(大众和自己)。
各块的侧重点是不相同的。
比方:唯物论有些偏重阐明物质决议知道,知道反效果于物质,而辩证法有些则偏重阐明事物(物质或精神)是有敌对的,运动的,联络的,全体的,悉数的。
搞清楚这些,在答复论说题时就不会违背标题的根本方向。
第二,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悉数哲学的中心,无处不表现。
对任何哲学识题既唯物又辩证的了解是学习时有必要掌握的,因为它表现在哲学教科书中所有疑问上。
比方:关于运动,一是着重运动是物质的运动(唯物论);二是着重运动的方法是多样的(辩证法);关于真理规范疑问,一是着重只需客观的实习是唯一规范(唯物论);二是着重实习查验是一个不断开展的进程(规范法);关于敌对,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等也相同如此,一是着重其客观性或客观普遍性(唯物论);二是着重其多样性和复杂性(辩证法)。
搞清楚哲学了解疑问时的唯物辩证准则,无疑对学习哲学和答复试卷中的简答题和论说题是大有利处的。
第三,因为哲学是事物存在本质和开展规则最一般本质的最高归纳和反映,所以,在哲学中,有几类联络方法应当掌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技巧分享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技巧分享马克思主义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剖析和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然而,作为一门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庞大而复杂,对于学习者来说,如何有效地进行概论的复习,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本文将分享一些复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技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这一学科。
一、全面了解基本原理概论的核心内容在复习之前,首先需要全面了解基本原理概论的核心内容。
这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等几个重要方面。
通过系统学习和掌握每个方面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原理,能够为复习提供明确的方向和框架。
二、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复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需要有一个合理的计划。
首先,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学习进度,将整个复习内容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并为每个阶段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其次,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保证每个阶段都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巩固。
最后,要有一定的弹性,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计划,确保复习过程的高效进行。
三、灵活运用多种学习资源在复习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学习资源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方式。
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课堂讲义、学习网站等传统学习资源,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基本原理概论的知识点和理论框架。
此外,扩大学习资源的范围,可以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书籍、杂志,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
还可以参与讨论组、学术讲座等学术交流活动,借助他人的观点和经验,提升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四、合理组织复习材料在学习一门学科时,合理组织复习材料可以使知识更加系统和有序。
可以建立层次清晰的思维导图或纲要,将各个知识点和理论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同时,使用简洁明了的笔记或总结,将重要的概念、原理和论证过程记录下来,便于日后的复习和回顾。
此外,通过编写小结、思考题等方式,巩固自己的理解和记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多做总结和归纳在复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时,多做总结和归纳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
马哲做题技巧

马哲做题技巧
马哲做题是指在考试或学习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法和原理来解决问题。
马哲做题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辩证思维: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辩证法,即对问题进行全面、具体、一分为二的分析。
在做题过程中,我们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思考问题,把握问题的矛盾和对立,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
2. 实践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做题也需要注重实践。
我们要积极动脑动手,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来验证和巩固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3. 问题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做题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将问题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动力和动力。
4. 综合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鼓励综合思考,即把各个问题联系起来,形成系统和整体的认识。
在做题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将所学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整合和运用,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5. 批判思维:马克思主义哲学倡导批判思维,即对信息和观点进行思考和评估。
在做题过程中,我们要善于质疑和分析问题,不盲从、不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
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综上所述,马哲做题技巧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和思维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提高解题能力和学习效果。
因此,在学习和考试中,我们应该积极运用马哲做题技巧,不断提升自己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记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和窍门

记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和窍门记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和窍门苏培庆记忆是有规律的,也是讲究方法和窍门的。
本文将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下,遵循记忆规律,介绍一些便于操作的有针对性、实用的记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和窍门。
(一)自写“教案”法此法是解决自学者面对厚厚的哲学教材无从下手这一难题的有效办法。
自学者给自己当老师,可以按自己制订的学习计划,根据指定的哲学教材的内容,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要点分析为基本框架,像老师授课教案那样写出自己的“教案”,然后,回过头来学习这个“教案”,自己给自己“讲课”。
例如,在学习“真理”这个概念时,可写“教案”如下:1.定义: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里的正确反映。
2.理解①真理是一种正确反映,它属于意识的范畴,不是客观实在。
②真理的物质承担者是人的头脑,不是别的。
③真理的内容来源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3。
举例和应用例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真理,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例2,中专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是真理,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实践中对某一学科或领域中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自写“教案”记忆法的意义有两点:一是便于自己学习;二是促进自己学习。
写“教案”的过程,也是人们最全面、最深刻、最扎实地学习的过程,它对自学者理解并记忆哲学内容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手脑口并用”法所谓“手脑口并用”,就是边用脑子记,边用手写,边用口念,三者齐动来记忆。
“手脑口并用”记忆法不仅使记忆扎实牢固,而且由于平时手写口念数遍,答题时便“顺路”了,能收到快而准确的效果,更能避免错别字。
(三)“联系”法所谓”联系”记忆法,就是联系人们所熟悉的人或事来记忆有关哲学内容。
例如,可以这样记忆划分阶级的标准:土地改革时,在农村划分成分,不是看其政治立场,也不是看其人际关系,而是看其对土地等生产资料占有的状况如何,以此便可记住了划分阶级的标准是经济标准而不是其它。
再如,可以这样记忆马克思的诞辰日“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把资本主义打得呜呜哭”(1818年5月5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技巧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技巧总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人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起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复习这门课程对于掌握和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和方法论非常关键。
本文将总结一些复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准备和应对考试。
一、理论框架梳理在复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之前,我们需要先理清该学科的理论框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要包括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五个部分。
我们应该明确每个部分的核心内容和理论要点,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复习和记忆。
二、重点内容梳理在复习过程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每个部分的核心内容。
例如,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中的辩证法、发展规律和阶级斗争理论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理论和社会主义经济学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等。
能够抓住每个部分的重点内容,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记忆整个学科的核心观点。
三、文字记忆与图表梳理相结合复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需要大量的记忆,这就要求我们采取适当的记忆方法。
除了传统的文字记忆外,我们还可以结合制作图表来梳理和记忆知识点。
例如,可以制作思维导图、图表或流程图等,将各个理论要点之间的联系清晰地展现出来。
这样的可视化方式有助于加深记忆并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
四、多维度理解和应用复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不仅仅是死记硬背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理解和应用。
我们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问题运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例如,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时,可以通过分析当前社会经济问题,如贫富差距、就业问题等,来深入思考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
五、梳理与练习相结合在复习中,我们不仅要梳理知识点,还应该进行大量的练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复习方法及应试技巧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复习方法及应试技巧“一个有文化的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像一座庙,其他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一样”。
——黑格尔庙里的神是使“庙”成其为庙的“灵光”,哲学则是使人类的“文化殿堂”和“精神家园”成其为文化殿堂和精神家园的“灵光”。
黑格尔把人们对哲学的学习视为是“使人崇高起来”。
他说“人应该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
”所以在他看来,哲学是照亮人类生活的“普照光”,也是使人类文化和精神成其为文化和精神的“灵光”。
正因为如此,黑格尔把哲学比喻为“庙里的神”。
哲学,是照亮人类生活,是人类崇高起来的“普照光”。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
”无产阶级是人类解放的心脏,哲学是人类解放的头脑。
——马克思“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
——恩格斯毛泽东、邓小平、陈云:“学好哲学,终生受益。
”一个发达的民族,不仅有光辉灿烂的物质技术成就,而且有恢宏博深的文化积累,而哲学则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活的灵魂。
它既依存于文化,又以其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其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成为各种文化形式的精华和发展方向的导航器。
人类文化史表明,任何一种比较发达的文化形态都有相应发展的哲学水平。
无论是西方的古希腊罗马文化,还是东方的印度和中国文化,无不如此。
中国传统文化中哲学是很发达的,先秦的诸子百家、两汉的经学、魏晋的玄学、宋明的理学以及明清之际的哲学思想,都是中国哲学的辉煌成就。
中国的著名哲学家很多,传世之作也很多,因而中国文化中所蕴含的智慧也是无与伦比的。
在旧时,一个人只要受教育,就是用哲学发蒙。
儿童刚刚开始识字,就读一种课本,叫《三字经》,开头两句是“人之初,性本善”,这是孟子哲学的基本观念之一。
儿童入学,首先教他们读“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是新儒家哲学最重要的课本。
西方人看到儒家思想渗透中国人的生活,就觉得儒家是宗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答题技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答题技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答题技巧(第34题)总论:哲学就考研而论最重要的东西是原理1、搞透哲学原理:注:哲学关于辩证关系原理的万能公式:哲学的辩证关系特别多(共计48对),但无非两类,一是并列关系,二是从属关系。
⑴A和B并列关系(40对):①总论:A和B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②区别:A和B的定义、特征、作用、地位不同。
③联系:A和B相互依存:A离不开B:B离不开A(有两种解释,一是一句话变三句话(任何A离不开B,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离开B的A,离开了B,A 也不存在了);二是正说说,反说说,换个说法再说说。
只有。
才。
如果没有就。
所以。
,A和B相互渗透:A渗透着B:B渗透着A;A和B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A能转化成B:B也能转化成A⑵A和B从属关系(6对: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形式与内容)①总论:A和B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②区别:A和B的定义、特征、作用、地位不同。
③联系:A决定B(一定的A决定一定的B的产生、发展、灭亡、性质和内容);B反作用于A(当B适应A促进A的发展,当B不适应A阻碍A 的发展)。
⑶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即是并列关系也是从属关系。
2、搞活哲学原理:注意:第一、哲学的题型有三种1、死记硬背的题目2、哲学家的命题或原话3、情景型题目(例子题)第二、哲学分析题的答题模板:1、先写......认为:①唯物论: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认为:②辩证法:马克思唯物辩证法认为:③认识论: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④唯物史观: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2、写出原理,并指出方法论意义。
3、概括材料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或摘抄材料。
4、指出材料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并反对错误。
5、再写一原理,并重复3、4操作。
6、此外,多写几个原理但不必解释。
如果实在不会就写两个万能原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和矛盾普遍性的原理),但着重考虑三个黄金原理(自在世界与人化世界的辩证关系原理;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原理;改变了物的量的结构引起质的飞跃的原理)。
四大技巧助你攻克考研政治马哲

政治考试中,直接地⽤考试⼤纲上的知识点来命制题⽬的时代已⼀去不复返,取⽽代之的是以考纲知识点为基础,将知识点下的某⼀具体概念或命题结合⽣动鲜活的现实材料或具有现实意义的古典材料,来命制材料选择题或材料分析题。
题⽬五花⼋门,内容丰富有趣,却⼜暗藏杀机。
这种情况使得⼀部分经过认真复习结果成绩却不理想的考⽣感到委屈,甚⾄陷⼊迷茫,觉得照此下去,马哲岂不是题海⽆边。
这似乎是摆在⼴⼤考⽣⾯前的⼀个难题,但它其实是⼀个假问题。
它产⽣于我们在考研政治复习上的⼀个认识误区——将复习政治等同于“背政治”,甚⾄仅仅归结为死记硬背。
需要提醒⼴⼤考⽣的是,复习政治需要背,但不完全依赖背诵。
在背的基础上,⼤家还应该从以下⼏⽅⾯着⼿: 梳理知识线索 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点繁多、概念抽象,看似林林总总,难以把握,但是,如果抓住其内在的逻辑线索,许多难点便可得到系统化的梳理,形成⼀个个“连环套”。
其中最根本最有⽤的就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
“哲学基本问题原理”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这⼀基本原理。
这⼀原理既是贯穿于整个哲学体系的理论线索,也是考试中重要的解题⽅法。
这个原理表现在第⼀章中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在第⼆章中表现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在第三章中表现为唯物辩证法和唯⼼辩证法的对⽴、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关系。
在第四章中表现为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主义先验论的对⽴、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在第五章中表现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的关系、经济和政治的关系,并进⼀步表现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有关意识形态的原理;在第六章中表现为⽣产⼒、⽣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原理,或者说由这两个原理构成的两条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基本规律——⽣产关系⼀定要适合⽣产⼒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在第七章中表现为社会形态范畴,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还体现为社会发展和⼈的活动的关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的关系、必然和⾃由的关系。
大三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终极秘诀

1、“仁者见仁,智者见着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的认识,讲真理是客观的,主要是指真理有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但是,作为反映真理的人的形式是主观的,由于人们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角度等不同,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会有主观差异性,因而会造成“仁者见仁,智者见着智”。
2、中国古代认为,“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答: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这说明了中国古代具有的朴素辨证法的观点。
这个观点揭示了世界万物普遍都存在着矛盾,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存在着对立统一。
3、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必要前提答: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而劳动力这种商品有着特殊的使用价值,即它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生产出比自身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所以,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必要前提。
4、资本主义工人的工资就是工人劳动的报酬。
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报酬。
5、存在就是被感知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这是唯心主义观点。
他认为事物的“存在”是由我的主观感知所决定的,即客观世界是随人们的主观意志决定的。
因而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6、不变资本就是固定资本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不变资本是指资本家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
而固定资本是指资本在周转的过程中,资本家所购买的机器、厂房等劳动资本的那部分资本,由于他们在资本的周转过程中,其价值是分批逐渐转移到新价值中去。
7、如果我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什么悬崖答: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这是唯心主义思想。
即‘心外无物’。
认为存在即被感知,感觉不到的事物就不存在。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8、万物莫不有对答: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这个观点揭示了世界万物普遍都存在着矛盾,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存在着对立统一9、只有判断和判断才能相互矛盾,事物是不能相互矛盾的,世界本身不存在着什么真正的矛盾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马克思哲学原理”复习应试技巧_学习指导_自考在线

第三步,具体展开联系实际加以论述。在这里,不少考生觉得无话可说,其实,至少以下三个方面是可以考虑加以论述的。首先可以说明A重要,其次可以说明B也重要。分别谈完现实中两个方面以后,最后说一下只重视A或只重视B都是错误的,我们的态度是既要A也要B.这样一来,只要在每一步骤中加以说明的话,就可以说明问题了。
一、摸规律,找共性──谈谈对哲学进行整体把握的问题
许多人总有一种误解,似乎对一门课程进行总体的,宏观的把握,对于自学考试意义不大,相反,特别注意死背硬记具体的问题及答案。应当说这样是舍本而求末的作法。要做到对哲学课的宏观把握,至少以下四点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哲学分为两大部分和五小块。
两大部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第四步,说一下实践证明,题目中让论述的现实问题是重要的,正确的或者有意义的等。比如,实践证明,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是正确的。
需要说明了一点是,由于哲学这门这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的题目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所以,对于自学考试来说,采取押题的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关键是对自考中哲学答题的要求有了了解之后,再从总体上把握一般性和哲学问题。比如下面两道论述题的答题思路是有差别的:第一题,根据实践和认识的相互关系原理,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正确性;第二题,根据实践和认识的相互关系原理,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性。这两个题的理论部分一样,但联系实践办法则有不同侧重点。第一题要求说明初级阶段理论的正确性,即这一理论来自实践,主要应说明实践决定认识;而第二题既然要求说明这个理论有什么作用,即反作用,对实践有指导作用,所以应侧重说明理论反作用与实践。
马哲学习技巧怎么快速记马哲的那些原理

关键词组▲矛盾:同一与斗争;普遍与特殊答题要点A.矛盾及其根本属性(1)矛盾、对立统一(2)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C.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即共性与个性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a.相互区别b.相互依存c.相互转化D.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⑴实质与核心(三个知识点)⑵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a.矛盾普遍性两个基本含义:b.矛盾特殊性三种具体表现:(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三点)(4)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在认识和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a.就人类认识过程而言b.就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而言3.质量互变规律记忆口诀▲量变质变前提结果关键词组▲质、量、度答题要点A.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对立统一。
质与量的结合就是度。
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界限。
B.量变、质变及其相互转化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质变和量变两种形式。
事物的量变与质变是相互联系的,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质量互变规律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4.否定之否定规律记忆口诀▲扬弃克服保留关键词组▲辩证否定前进性和曲折性答题要点A.辩证否定观:扬弃;克服保留B.否定之否定规律它揭示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又是曲折的、迂回的,事物的自我发展的道路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1.现象与本质记忆口诀▲现象本质感性理性.关键词组▲现象和本质答题要点A.现象和本质的含义B.现象有真相和假象的区别。
真相是以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则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不同于错觉,错觉是认识上的错误,属于主观范畴,而假象则是客观存在的C.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对立与统一的表现D.根据现象和把握本质2.形式与内容记忆口诀▲形式主义与必要形式是两回事关键词组▲内容和形式答题要点A.内容和形式的含义B.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方法与技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方法与技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指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和理论基础。
对于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学来说,复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复习方法与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
一、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复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前,我们首先需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
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能力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将整个学习内容分成小块,每天学习一块,保证每块内容都能够充分掌握。
二、理清知识框架在复习过程中,要先理清整个知识框架。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按照逻辑顺序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思维脉络。
这有助于我们建立知识的体系,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每个概念和原则。
三、多角度学习复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时,我们可以通过多个角度来学习,这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可以阅读相关的经典著作,如《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了解原理的发展历程。
同时,还可以参考不同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解读,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四、重点突出记忆在学习过程中,要抓住重点,并加强记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涉及的内容较多,我们需要确定哪些是重点,着重掌握。
可以通过划重点、做笔记等方式,加强对重点内容的记忆,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和知识框架。
五、多练习、巩固知识在理论学科的学习中,光靠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通过练习来巩固知识。
可以找一些相关的习题来做,不仅能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此外,可以主动参与讨论,与同学们一起探讨问题,不断提高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及时复习总结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巩固和复习。
复习时可以采用分块复习的方式,先复习前几天的内容,再逐渐扩大范围,回顾整个知识体系。
并在复习的同时,及时总结归纳,将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记录下来,方便以后的复习和回顾。
七、与他人学习交流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参与学习小组或者论坛,与他人进行学习交流。
马哲分析答题技巧..

答:(1)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 的内部联系和根本性质。现象与本质是辩证统一的,既对立 又统一。二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现象表现本质,本质决定 现象。因此,我们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材料中府吏倪寻和李延俩人均头痛发热,表现的现象 是一样的,但是华佗经过仔细的望色、诊脉,透过两人病症 的现象,正确的把握了两人病因的不同本质,所以开出不同 的药方。华佗最终将二者的病全部治愈的过程,是透过现象 认识事物本质的表现。 (2)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 的现象。原因和结果是辩证统一的,既对立又统一。二者既 有联系也有区别。万事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此,我 们要辩证的分析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 预见性。 材料中,华佗正是科学的把握了府吏倪寻和李延病症 不同的内在原因,才开出了不同的药方对症下药最终将二者 的病全部治愈。
马克思主义哲学 分析题答题技巧
Hale Waihona Puke 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题类型一、运用原理分析(说明)型 二、为什么型 三、启示型,并举例
一、运用原理分析(说明)型: (一)、问题经典表述: 1、材料中蕴含何种哲理
2、运用----部分的原理分析材料
(二)、答题思路和规范:
1、如果是只体现一个原理
答:(1)原理内容+方法论。 (2)材料中------,结合原理分析。
二、为什么类型: 问题经典表述: 1、为什么----对或者错? 2、为什么----会发生? 3、为什么----要这样做?
1、为什么----对或者错?(科学或不科学)
答题思路和规范; 答:(1)原理内容+方法论。 (2)因此,要------必须(重述方法论)。 材料中的-----正是坚持(重述方法论), 所以是对的。 材料中的-----正是没有坚持(重述方法论), 所以是错的。
马哲终极笔记(考试制胜宝典)

终极笔记:马哲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2个核心:物质、意识2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二、辩证法(2个核心、3大规律、4对范畴)2个核心:联系、发展3大规律:质变量变律、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律4对范畴: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原因与结果、可能与现实三、认识论(3个核心、3大规律)3个核心:实践、认识、真理3大规律: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发展律、真理发展律四、历史观(2个核心、2大规律)2个核心:社会、人2大规律:社会发展律、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律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2个核心:物质、意识物质(客观实在性)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是对一切可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反映性)1、(起源)意识与人脑: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本质)意识与客观存在:(近似、能动、原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能动的反映;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都能从客观实在找到原形,也即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
(内容与形式)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意识体现了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2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多样性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物质统一性。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意识能动性原理)1、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的原理。
2、意识的能动作用,亦称为主观能动性,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
具体3表现①认识世界;②指导实践、改变世界;③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和调节。
二、辩证法(2个核心、3大规律、4对范畴)2个核心:联系、发展联系(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1、(内部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马原简答记忆口诀

马原简答记忆口诀
摘要:
1.马原简答记忆口诀的背景和意义
2.马原简答记忆口诀的具体内容
3.如何有效地使用马原简答记忆口诀
4.马原简答记忆口诀的实际应用案例
正文:
马原简答记忆口诀是一种帮助学生记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原)简答题目的方法。
这种口诀通过对马原课程中的重要概念、原理和方法进行概括和简化,使得学生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和记忆这些内容。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马原简答记忆口诀的具体内容,以及如何有效地使用它。
马原简答记忆口诀的内容涵盖了马原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等。
以唯物辩证法为例,口诀中将其概括为“矛盾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
这样的概括不仅简洁明了,而且有助于学生快速回顾和记忆相关知识点。
要有效地使用马原简答记忆口诀,首先要对马原课程的结构和内容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将口诀与课本内容相结合,通过不断地重复和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此外,还可以将口诀与其他学习方法如做笔记、做题等相结合,以提高学习效果。
马原简答记忆口诀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许多学生通过使用这种口诀,成功地提高了对马原课程的理解和记忆能力,从而在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同时,这种口诀也受到了教师的好评,认为它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和效果。
总之,马原简答记忆口诀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原如何得高分

马原如何得高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简称马原,是高校哲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马原往往是一门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学科。
然而,在高校学习阶段取得高分的关键之一就是掌握并理解好马原。
本文将为大家分享一些方法和技巧,帮助您在马原学习中取得高分。
1. 系统学习马原课程高效学习马原课程的前提是要对整个课程有一个系统性的认知。
首先,了解课程纲要和目标,明确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重点。
然后,通过课程大纲、教材目录等,进行整体了解,建立起对课程的整体框架。
这样可以避免碎片化的学习,有助于全面掌握马原的核心概念和理论。
2. 善用思维导图在学习马原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
通过画出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帮助记忆和理解。
将重点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演绎关系进行可视化呈现,会更加清晰地展现整个知识体系。
同时,通过不断完善和细化思维导图,可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3. 注重逻辑思维训练马原学习是一门需要进行逻辑思维的学科。
为了在考试中得到高分,需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做题和解析经典案例来进行训练。
在解题过程中,要注重分析问题的逻辑结构、关系和演绎过程。
同时,也可以多进行思维实验和思维练习,提高自己的思维敏捷性和逻辑推理能力。
4. 多与他人讨论和交流与他人讨论和交流是提高马原学习效果的一种重要方式。
可以组建学习小组,与同学们一起学习和讨论,互相解答疑惑,分享不同的观点和理解。
这样可以加深对马原内容的理解,并且通过和他人的交流,能够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5. 高效备考和复习考试的备考和复习阶段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在备考过程中,要注意梳理知识点,整理复习资料。
可以制作复习卡片或者笔记,方便日常复习和记忆。
同时,要注重进行真题和模拟题的练习,熟悉考试题型和要求。
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问题讨论,对理论知识进行应用和拓展。
总结起来,马原课程是需要系统学习和逻辑思维的学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三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终极秘诀王梦颖1、“仁者见仁,智者见着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的认识,讲真理是客观的,主要是指真理有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但是,作为反映真理的人的形式是主观的,由于人们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角度等不同,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会有主观差异性,因而会造成“仁者见仁,智者见着智”。
2、中国古代认为,“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答: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这说明了中国古代具有的朴素辨证法的观点。
这个观点揭示了世界万物普遍都存在着矛盾,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存在着对立统一。
3、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必要前提答: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而劳动力这种商品有着特殊的使用价值,即它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生产出比自身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所以,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必要前提。
4、资本主义工人的工资就是工人劳动的报酬。
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报酬。
5、存在就是被感知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这是唯心主义观点。
他认为事物的“存在”是由我的主观感知所决定的,即客观世界是随人们的主观意志决定的。
因而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6、不变资本就是固定资本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不变资本是指资本家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
而固定资本是指资本在周转的过程中,资本家所购买的机器、厂房等劳动资本的那部分资本,由于他们在资本的周转过程中,其价值是分批逐渐转移到新价值中去。
7、如果我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什么悬崖答: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这是唯心主义思想。
即‘心外无物’。
认为存在即被感知,感觉不到的事物就不存在。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8、万物莫不有对答: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这个观点揭示了世界万物普遍都存在着矛盾,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存在着对立统一9、只有判断和判断才能相互矛盾,事物是不能相互矛盾的,世界本身不存在着什么真正的矛盾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只有判断和判断才能相互矛盾”,这里的判断是指人的思维对某一特定事物的预测和估计,属于意识的范畴。
而“判断和判断构成的矛盾”是指人的思维内部矛盾,即逻辑矛盾或主观矛盾(又称自相矛盾)。
而辩证矛盾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观点,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题干中的观点显然将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混为一谈,用逻辑矛盾否认了辩证矛盾的客观普遍性,否认了逻辑矛盾是辩证矛盾的主观映像。
10、思维着的东西乃是某种物质的东西,因为一切活动的主体,依我看来只能设想为某种有形的或物质的东西。
我们不能把思维着的物质分开答: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物质的东西是通过辨证的发展的,这个辨证发展就是思维。
也就是思维存在于物质的变化中。
11、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共同创造历史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原理。
人民群众不但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而且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不能把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相提并论。
宣扬“共同创造历史”论,本质上是鼓吹英雄史观的错误,是形式上的“二元论”实质上的历史唯心论。
(3)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但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从属于并受制于人民群众的作用。
12、市场上商品供不应求,市场价格上涨;供过于求,市场价格下跌。
所以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商品的供求关系不是影响商品价格的唯一直接因素,国家政策、货币价值、国际价格水平、纸币的发行量都会直接影响商品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决定因素。
13、真理是有用的,因此一切有用的认识都是真理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因为:一、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它对实践又具有指导作用,真理和有用有联系,但有用的并不一定是真理,二者有本质区;第二,上述命题将真理与有用等同,犯了实用主义真理观的错误。
14、资本就是一定数量的货币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资本的现象形态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即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
资本的本质既不是物,也不是货币,而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它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所以资本和货币不能等同。
15、不管是正确的思想,还是错误的思想,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答: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因为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和对客观世界的主观现象。
因此,不管是正确的思想,还是错误的思想,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只不过错误的错误的思想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
16、国家是按地域来划分的,因此,国家本质上是代表全公民利益的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它是经济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其根本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强制性的暴力机关,以保障其在政治上也成为统治阶级。
1、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答: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而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
认识不能自己检验自己,而客观事物又不会自己检验自己,要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点。
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型的特点,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对照。
因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什么是生产关系?其主要内容是什么?答: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的分配关系。
3、什么是价值规律?其表现形式是什么?答: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这就是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上下波动。
4、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其实质是什么?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其实质是更好地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饿垄断利润,更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5、简述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答: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第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第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第三,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6、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第二,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渐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第三,对个人消费品实习“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
第四,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
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7、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答:这是因为: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的方法8、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答、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卖,自由的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
9、什么是辩证的否定观?答:辩证的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自身内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批判有继承,即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10、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什么?答: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1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其基本内容是什么?答: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基本内容:一、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就是世界本源的问题;二、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
12、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答: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企业。
第二种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第三种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
第四种是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
13、为什么说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答:实践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活动,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
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对现实的直接改造,从而影响人们对客观存在的认识,所以说实践决定认识。
1、试用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来说明我国进行政府机构改革的必要性答: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也是我们进行改革的根源。
政府机构属于政治上层建筑,因此,我们进行的政府机构改革就是要对不适应我国经济基础的某些方面和某些环节进行改革,以适应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
我国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与此相适应,我国的政府机构要逐步适应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当前,最主要的是要转变政府的职能,提高服务意识和行政效率,建立起全面的服务型的政府。
2、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突显期,处理得好,就能顺利发展,处理不好,将对经济社会产生不利影响。
我国已进入这一时期,请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
答:一、对立统一规律是任何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存在着两对社会矛盾,一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二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些矛盾解决得好,就能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解决得不好,就会极大地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努力克服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部分,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加大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
二、人均GDP进入1000-3000美元时期,一方面生产力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普遍有了较大提高,这自然有利于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所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黄金发展期。
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与现实的差异,所有制形式与分配方式的差异等,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相对处于不平衡状态,各经济实体中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也出现了逐渐拉大差距的趋势,甚至引发局部贫富不均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