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学生军训模式研究
军训研究报告
军训研究报告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军训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军训。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分析等方法,发现军训对学生具有一定的身心发展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加强管理与培训。
针对这些问题,本报告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一、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军训越来越成为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但目前对军训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尤其是关于军训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具体作用和存在的问题的探讨,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二、研究方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资料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某高校学生军训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
三、研究结果1.军训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和相关文献资料分析,本研究发现,军训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首先,军训能够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提高身体素质。
其次,军训可以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
再者,军训能够提高学生的纪律性,锤炼意志,增强学生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2.军训存在的问题仅仅把军训当作学生的体育锻炼和军事训练,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教育,导致军训锻炼效果不尽如人意。
学生军训时间长、任务重,加之人员管理不当和无效的培训,给学生带来了身心负担。
四、建议1. 整合军训资源。
军训要和学生思想教育相结合,教育引导学生理解爱国、尊重教师、友爱互助等思想,从根本上培养学生自律、自立、自强、自信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
2. 适当减轻学生军训负担。
要尽量减少军训时间,增加休息时间和晚自修时间,疏导学生情绪,缓解肉体和心理的负荷。
3. 加强军训管理与培训。
学校应建立科学的军训管理机制,制定各种管理规定和操作规程,加大培训力度,增强军训质量,提高效益。
结论:军训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全面深入地研究和解决。
本研究建议在军训期间注重学生思想教育,减轻学生军训负担,管理与培训要得到重视,从而提高军训效果。
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军事训练体系与运行模式
训、军事理论教学,还将拓展到国防体育、军民融合等领域,形成更加
全面的国防教育体系。
02
精细化运作
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军事训练将更加注重精细化运
作,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军事训练进行精细化管理,提
高训练质量和效果。
03
全面质量管理
未来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军事训练将更加注重全面质量管理,对军事训练
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军事训练
04
保障体系
组织保障
组织领导
明确各级领导在国防教育军事训练工作中的责任 和义务,建立完善的组织领导体系。
机构设置
设立专门的国防教育军事训练机构,负责统筹规 划、组织协调和监督实施相关训练工作。
人员配备
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专业的教师、管理人员和辅 助工作人员,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02
03
训练内容
包括基本军事技能、战术 动作、射击、野外生存等 。
训练方法
采用示范教学、实践操作 、模拟演练等方式,注重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
训练评估
通过考核、比赛等方式进 行评估,确保学生掌握必 备的军事技能。
军事体育训练
训练内容
包括体能训练、军事体育 游戏、障碍跑等。
训练方法
采用集体训练、小组训练 、个人训练等方式,注重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自 我挑战能力。
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军事训练
02
内容与方法
军事理论教学
01 教学内容
包括国防历史、国防法规、军事思想、国际军事 动态、国家安全形势等。
02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注重理 论与实践相结合。
03 教学评估
通过考试、论文等方式进行评估,确保学生对知 识的掌握和理解。
普通高校学生军训“以老带新”自训模式研究
也 不 一 致 。 为 普 遍 的 是 聘 请 当地 部 队 官 数 迅 速 增 长 , 1 8 增 至 2 0 年 的 6 9 能 在 训 练 中 潜 移 默 化 的 影 响 新 生 , 时 学 较 从 万 0 09 2 同 专 门的学生军训基地 , 北京 、 宁等地 ; 如 辽
1 8 年 恢 复学 生 军 训 试 点 以 来 , 台 了 一 5 o 95 出 5 N减 至2 o 。 减 军 队 员额 致 使 大 学 管 理 等 重 大 问 题 上 , 校 必 然 处 于 从 属 地 3万 裁 学
系 列 的 法规 文 件 来 规 范 此 项 工 作 。 目前 , 大 生 军 训 工 作 出 现 了 承 训 教 官 少 而 参 训 学 位 和 协 助 角 色 , 若 是 采 用 “ 老 带新 ” 但 以 的 学 生 接 受 军事 技 能 训 练 已经 是 每 一 名 普 通 生 多 的 突 出矛 盾 。 本 专 科 学 生 的 必 修 课 , 时 也 是 青 年 学 生 1 2 高等教 育快 速发展 同 . 自U 模 式 , 校 则 能 够 完 全 掌 握 训 练 的 主 I J 学 动 权 。 要 优 势 可 以概 括 为 以 下三 个 方 面 : 主
高校 招 生 人 数 从 2 万 增 长 到 9 万 , 2 7 一直 控 用 “ 以老 带 新 ” 自U 模 式 后 , 官 是 学 校 的 I I 教 制在 1 0 以 内 , 从 1 9 年 开 始 , 生 人 的 老 生 , 们对 学 校 内 涵 底 蕴有 深 刻 了解 , 0万 但 98 招 他 万 。 以 2 0 年 的 数 据 为 计 算 基 数 , 照 生 教 官 与 新 生 更 有 共 同 语 言 , 容 易 了 解 若 09 按 更 教 育 部 、 参 谋 部 、 政 治 部 下 发 的 《 生 总 总 学
普通高校大学生军训现状及创新方式初探
普通高校大学生军训现状及创新方式初探[摘要]地方高等院校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是国家昌盛、繁荣、富强的根本保证。
根据《宪法》、《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地方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和产生背景,通过中外开展大学生军训工作的比较,论述大学生军训的意义、作用和取得的成效,分析存在的不足,提出创新工作方式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军训现状创新方式军训是大学生入学后接受的一次特殊教育,脱离繁重的应试教育阶段进入相对轻松的专业学习阶段,使每个成员在个性差异下交往、融合,个体就能在精神上大大丰富起来,在智能上更快地成熟,也能更快获得其本身所缺乏的那些品质。
一、普通高校大学生开展军训的背景。
在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就其基本指导思想和所要达到的目的而言,与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的基本精神和育人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十几年来的国防教育活动也证明,军训既是德育为纲这一理念的必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是国家昌盛、繁荣、富强的根本保证。
认识国防教育的意义,了解国防教育的内容,明确国防教育的目的,接受国防教育的培训,承担国防教育的责任,是国家对每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更何况是大学生呢?因此,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国防生入学“第一课”必须进行军训,这也是《宪法》、《兵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所规定的内容。
《兵役法》第43条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的军事训练。
根据国防建设的需要,对适合担任军官职务的学生,再进行短期集中训练,考核合格的。
经军事机关批准。
服军官预备役。
”第45条规定:“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配备军事教员,对学生实施军事训练。
”为了贯彻执行《宪法》和《兵役法》的规定,全国各级地方政府又相继制定了结合本地区特点的国防教育法规。
200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用一章共五条的条款对学校开展国防教育作了明确的规定。
高校军训调研报告
高校军训调研报告高校军训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军训是高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身体素质。
为了进一步了解高校军训的现状和效果,本文进行了一次调研。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不同高校的学生进行了调查,收集了关于军训的意见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1. 学生对军训的态度在调查中,大多数学生对军训持积极态度。
他们认为军训能够增强体质、锻炼意志力,培养纪律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一部分学生表示军训过程中的压力较大,但他们也认为这是一种锻炼,能够适应社会求职和生活的需要。
2. 军训内容和组织形式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军训的内容和组织形式非常符合预期,并且军训活动安排合理。
军训内容包括队列训练、军事基础知识教学、搏击技能学习等,学生觉得这些训练对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同时,学生也提到希望能够增加一些实际应用能力的培训,比如急救技能等。
3. 军训效果大多数学生认为军训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有积极作用。
他们感到在军训中锻炼了意志力和毅力,并且增强了与他人的合作能力。
此外,军训也让他们更加了解军人的艰辛和付出,对军人的工作表示敬意。
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表示军训对他们的影响不大,更希望能有更多的选择性和个人发展空间。
4. 军训问题和建议在调查中,少数学生提到了一些军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训练强度过大、军训时间过长、军训中的体罚现象等。
对于这些问题,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以关注并改进。
此外,一些学生也提到了军训企业组织形式的单一性,希望能够增加一些丰富多样的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四、结论整体而言,高校军训在学生中获得了较高的认可度。
军训通过锻炼实际能力和培养纪律意识,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也需要关注一些军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改进和创新。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高校军训的现状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并收集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为今后的军训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普通高校国防教育中老生训新生模式研究
使部队无力全面承担普通高校的学生军训任务 。改革开放 以来 , 国的教育事业有了很大 的变化和发展 , 我 培养 、 造就合格 人才 , 已成为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和义务。随着人口高峰期的
到来 , 高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加。 97年 , 17 我国高校招生人数是 2 2 万 , 19 到 97年 2 O年间 , 招生人数一直控 制在百万之内 , 19 自 98 年 招生 人数 突破百 万后 ,0 8年的招 生人 数更 是达 到 了 59 20 9
2 高等教 育加速发展 、
训模式将会产生不同的训练效果 ,离开了相应的军训模式 , 学
生军训 的诸多因素就 无法构成有机的整体 , 就难 以发挥应有的 效能。多年来 , 人们对学生军训模式有各种各样的划分和归纳 ,
但归根结底 , 也就是校内校外的区别 。其 中校外模式是 由部队
全面承担 军训任务 , 校方在学生军训期间起协助作用。校内模 式可分为请部队官兵帮训和校方 自训两种。请部队官兵进校帮 训 , 实上就校 外模 式的校内版本 , 事 校方在学 生军训过程 中仍
不可能与高等学校所处的实际地理位置相对应 。军队的布防是 以主要文化经济 中心和边 海防为重点 ,不可能把军队平 均分 布。驻内地的部队和军事院校 , 不可能放下繁重的工作 , 倾巢出 动搞 军训 ; 而驻边海防 的军队 , 更不可 能出动大量的兵 力到内 地搞军训。因此 , 对于普通高校 , 特别是 当对驻军少或无驻军的 高校而言 , 依靠军队搞军训具有较大的难度 。
点 , 中较 为突出的就是希望高校军训模 式应尽量统一 , 其 以利
于统一标准 , 步调一致。这种观点的出发点是好的 , 可是由于我
队抽调官兵进行 学生军训的难度会越来越大 。
大学军训的创新与改革探索
大学军训的创新与改革探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变革,大学军训也在不断进行着创新与改革。
军训作为大学生活中的一项重要活动,不仅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更是锻炼学生意志品质的有效途径。
为了提高大学军训的实效性和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各个高校积极探索创新军训的方式和方法。
首先,大学军训的创新在于理念改革。
传统的军训通常重视对军事知识和基础操练的训练,但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大学军训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才能。
一些高校将体能训练、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参与模拟战场、突发事件处置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应对能力。
其次,大学军训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进行了创新。
相比于传统的军训教学形式,一些高校增加了多种军事技能培训项目,如射击、格斗术、战场急救等。
这些项目的设置使得学生在军训中不仅能够学到直接的军事知识,还能够了解到军队的多重职能和军事道德。
同时,一些高校引入了现代教育技术,通过虚拟现实、仿真训练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体验军事训练,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
第三,大学军训的创新体现在组织管理上的改革。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组织军训活动,高校成立了专门的军训指导组织,配备专业的军事教官和管理人员,确保整个军训过程的有效进行。
同时,一些高校还注重学生自主参与和管理,设立学生军训干部和志愿者,培养学生的组织和领导能力,使他们在军训中能够充分发挥个人潜能。
另外,大学军训还在体验活动和实践教学上进行了创新。
许多高校将军训与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了解和体验到真实的军事环境和社会环境。
通过参与灾难救助、扶贫助困等公益活动,大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总结起来,大学军训的创新与改革探索在于理念改革、教学内容与方式创新、组织管理改革以及体验活动与实践教学的创新。
通过这些创新,大学军训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更好地为将来的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军训调研报告论文
军训调研报告论文[标题]军训调研报告[摘要]本文对军训活动进行了调研研究,分析了军训对参训学生的影响以及军训活动的意义。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得出了军训能够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结论。
此外,军训活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拓宽视野,培养他们面对挑战和困难时的勇气和毅力。
[引言]近年来,我国高校日渐重视军事教育,军训活动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军训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体质锻炼,还能培养他们的纪律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军训调研,探讨军训活动对参训学生的影响和意义。
[方法]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
问卷调查对象为参加军训的学生,访谈对象为军训指导员和部分参训学生。
问卷调查包括了关于军训活动内容、对参训学生影响的问题,访谈主要是对军训活动进行深入探讨,了解学生和指导员的体验和见解。
[结果与讨论]1. 军训能够培养纪律意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参训学生认为军训活动对他们的纪律意识有所提高。
访谈中,学生们表示在军训过程中,他们接受了严格的纪律要求,例如按时起床、整理行装等。
这些规范化的要求让他们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培养了他们的自律能力。
2. 军训有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90%的参训学生认为军训活动对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有所帮助。
在军训中,学生们需要相互配合完成各项训练任务,这促使他们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访谈中,学生们表示军训过程中的合作让他们更加了解团队的重要性,并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有效地合作。
3. 军训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参训学生认为军训活动对他们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提升。
在军训过程中,学生们进行了大量的体能训练,包括跑步、俯卧撑、仰卧起坐等。
这些训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耐力和毅力。
4. 军训能提升自信心和拓宽视野访谈结果显示,参训学生在军训之后感到自信心得到了增强。
军训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军训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防建设的不断发展,军训作为一种提高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教育方式,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不少中小学和高校都纷纷开展了军训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了解军营生活和国防知识的机会。
然而军训活动究竟对学生有何益处,是否值得推广,仍有待深入研究。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从多个角度对军训活动进行分析和评估,探讨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可行性和意义,为学校、教育工作者和决策者提供相关建议。
三、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分析军训活动的理论基础、实施情况和效果评价,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 调查研究:设计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收集学生、教师和家长对军训活动的看法和意见,了解不同群体对军训的态度和评价。
3. 统计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检验军训活动对学生的影响和效果,发掘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四、研究内容1. 军训活动的意义和价值:通过文献综述和调查研究,分析军训活动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和影响,探讨其在培养学生纪律性、团队合作能力、体能素质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意识方面的作用。
2. 军训活动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评估:通过实地观察和统计分析,了解军训活动在各地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评价,分析其优缺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3. 军训活动的可行性分析:综合以上内容,从经济、社会、教育等多个方面分析军训活动的可行性,探讨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五、研究结论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军训活动在提高学生纪律性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意识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值得推广。
2. 军训活动的实施需要有针对性和科学化,要注意避免过度强调体能训练和武器装备,更要注重思想教育和人文关怀。
3. 军训活动的可行性有赖于学校领导及教师的支持和配合,也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注。
六、建议与展望1. 加强对军训活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不断优化活动内容和方式,提高其教育效果。
军训学生调研报告
军训学生调研报告军训学生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高校军训逐渐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学校活动。
为了了解学生对军训的态度和体验,我们进行了一次军训学生调研。
通过这次调研,旨在对军训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为今后的军训工作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的军训情况进行了调研。
问卷涵盖了军训的时间安排、内容、感受等相关问题。
我们在校园内发放了200份问卷,收回了187份有效问卷。
通过对问卷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了以下调研结果。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 军训时间安排:调研结果显示,60%的学生认为军训时间安排合理,能够兼顾学习和军事训练。
这说明学校在制定军训计划时考虑到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为学生提供了合理的时间安排。
2. 军训内容:调研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对军训内容较为满意。
特别是军事训练环节,90%的学生认为这对他们的身体素质和纪律观念有所提高。
然而,少部分学生表示对军训内容过于单调,希望增加一些其他活动,如军事知识讲座等。
3. 军训感受:调研结果表明,军训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一次宝贵的经历。
80%的学生表示通过军训培养了坚韧的毅力和集体荣誉感。
此外, 70%的学生认为军训促进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和团结。
然而,也有20%的学生认为军训过程中存在体力透支和压力过大的问题。
这对后期的课程学习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4. 军训效果:对于军训的效果评价,大部分学生认为军训对塑造个人品质和提升集体凝聚力有一定的作用。
75%的学生表示军训后感到身体素质有所提高。
然而,也有少部分学生认为军训对于个人能力的提升作用有限。
四、调研结论和建议综上所述,通过对学生的军训情况进行调研,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和建议:1. 学生对于军训整体满意度较高,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军训内容的单一性等问题。
建议学校在军训计划中增加一些有趣的活动,丰富军训内容。
2. 部分学生认为军训过程中存在体力透支和压力过大的问题,对后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高等院校军训自训模式研究——以大连医科大学为例
128高等院校军训自训模式研究——以大连医科大学为例■芦芸苇 霍小舟★/大连医科大学摘 要:军训是我国高校的传统,也是学生入学后的第一课,是适应大学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基础,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手段。
近年来,大连医科大学加强与地方参训部队的联系,大胆尝试,开拓创新,总结出了一套军训自训模式,进一步强化了军训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高校 军训 自训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并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军训作为高校入学的第一课,承担的使命和责任重大,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适应大学生活,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能否第一时间打入学生内心,关系到我们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质量。
军训是立德树人的第一环节,是全程育人的开始,高校要以极大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军训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明确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
各高校也以各种形式开展学生军训工作,有的高校学生进驻军营开展军训,有的高校请教官进学校帮助军训,也有的高校自己培养学生军训教官。
大连医科大学经过多年探索,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自己学校校情的军训自训体系,运行至今,收到了很好的反响。
一、高等院校军训现状分析我国自1985年开始就逐步在各地推行军训试点工作,高校越来越重视军训工作,意识到军训对于大学生入学教育、国防安全教育等的重要作用,纷纷加大对于军训的投入和关注程度。
军训逐渐成为高校设置的一门入学必修课程,而承接军训任务的都是高校联系的承训部队,这样的军训模式持续了多年,在取得显著效果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部队改革化的进程加快,导致很多高校和承训部队之间无法完成教官的足额匹配,可以参与军训的教官越来越少,而高校也在扩招,学生人数在慢慢增加,这个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显现出来。
普通高校学生军训“以老带新”自训模式研究
03
普通高校学生军训现状分析
普通高校学生军训的现状与问题
1 2
军训内容单一
目前,许多高校的军训内容仍停留在简单的军 事技能训练上,缺乏对军事理论、国防教育等 内容的深入挖掘。
军训师资力量不足
部分高校缺乏专业的军训教师,导致军训质量 不高,学生的军事素质得不到有效提升。
3
学生参与度低
由于军训内容单一、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导 致部分学生对军训失去兴趣,参与度低。
军训自训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 优势 • 提高效率:由于高年级学生已经接受过军训,因此他们能够迅速指导新生进行训练,提高了训练效率。 • 加强团队协作:通过高年级学生的带领,新生能够更快地融入团队,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 知识传承:高年级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经验和技巧传授给新生,使新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军训知识。 • 不足 • 培训质量不均:由于高年级学生的经验和技能水平不同,可能会导致培训质量不均。 • 知识更新不及时:如果高年级学生所掌握的军训知识已经过时,可能会对新生产生不良影响。 • 管理难度大:对高年级学生的培训和选拔需要进行一定的管理和监督,增加了管理难度。
军训自训模式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军训自训模式在我国普通高校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一 些高校就开始尝试采用这种模式进行军训。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模式逐渐得 到推广和应用,成为高校学生军训的一种重要形式。
发展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军训自训模式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一些高校开始注重对高年级学生的培训和选拔,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培训和 考核体系,以确保军训自训的质量和效果。
0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深入研究以老带新自训模式的原理和机制,进 一步优化其训练方案
新时代组织青年学生军训方法大讨论
新时代组织青年学生军训方法大讨论(原创版4篇)目录(篇1)1.背景介绍:新时代组织青年学生军训的重要性2.军训方法的探讨:传统军训方法与现代军训方法的对比3.创新军训方法的实践:体验式军训、模拟战争等新型军训方式4.探讨军训方法的效果: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团队协作能力等5.总结:对新时代组织青年学生军训方法的思考和建议正文(篇1)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组织青年学生进行军训具有重要的意义。
军训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体能水平,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他们的国防观念。
然而,传统的军训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需求,因此,我们需要对军训方法进行探讨和创新。
传统的军训方法主要包括列队、操练、野外生存等,这些方法虽然能够提高学生的体能和纪律性,但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国防观念方面却效果有限。
相比之下,现代的军训方法更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参与,例如体验式军训、模拟战争等,这些方法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从而更好地实现军训的目标。
体验式军训和模拟战争等新型军训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纪律性,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国防观念。
在体验式军训中,学生需要通过完成各种任务来达到训练目标,这不仅能够锻炼他们的体能,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模拟战争中,学生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策略和协作来完成任务,这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战术素养,还能够增强他们的国防观念。
总的来说,新时代组织青年学生军训,应该注重军训方法的创新,从传统的列队、操练等方式转变为体验式军训、模拟战争等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军训的目标,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他们的国防观念。
目录(篇2)1.背景介绍:新时代组织青年学生军训的重要性2.军训方法的现状与问题3.各种建议和讨论:改进军训方法4.总结:对新时代组织青年学生军训方法的展望正文(篇2)在我国,青年学生参加军训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活动。
高校新生军事训练方案设计与实施
高校新生军事训练方案设计与实施引言:高校军事训练是培养大学生健康体魄、提高军事素养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高校新生军事训练方案设计与实施的相关问题。
一、军事训练的目标和意义军事训练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体魄健康、纪律意识、军事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军事训练,学生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并提高身体素质。
二、制定军事训练方案的原则针对高校新生,制定军事训练方案应遵循以下原则:1.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身体状况和心理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
2.循序渐进:从基础技能出发,通过渐进式训练逐步提升学生的军事素养。
3.全面发展:综合考虑体能、技能、智力和道德等方面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训练内容的多样性为了使新生军事训练更加有趣和有效,训练内容应当具有一定的多样性。
比如,包括军体拳、军事操、橄榄球、登山等多种项目,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喜好和发展需求。
四、训练方式的创新在军事训练中,采取创新的训练方式可以增加训练的有效性和吸引力。
例如,可以引入VR技术进行实战模拟训练,或者将竞赛元素融入到训练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五、保障训练安全的措施训练安全是军事训练中的重要问题,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学生的安全。
包括设立安全防范措施、加强预防意识培训、合理配备医疗人员和器械等,以应对潜在的安全风险。
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新生军事训练不仅是个人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小组训练、协同作战等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七、充分利用军事资源在大学校园中,军事资源丰富,可以充分利用。
高校可以租借军事设施,邀请专业军事教官进行指导,以提供更好的训练条件和敏锐的专业视角。
八、培养军事素养军事素养的培养是高校新生军事训练不可忽视的目标。
通过学习军事理论、国防知识以及模拟演练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国家安全和军事事务的关注和理解。
九、兼顾理论与实践军事训练要兼顾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基于普通高校学生军训模式的思考
二、普通高校学生军训模式比较分析
根据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学生军训试点的施行实际,结合 表1分析可得现行6种军训模式的优缺点如表2所示: 从上表军训优缺点分析可以看出 , 设立学生军训基 地 , 由部队施训是相对理想模式 , 但就目前普通高校军训 实践看 , 众军训模式中较为广泛为普通高校采用的是部队 施训。如果考虑表1中由部队、校内复转军人与学生教员共 同施训 (ABC) 的军训模式 , 可谓是最优模式 , 但目前尚未 有高校采用。
三、普通高校学生军训模式创新及成效巩固对策
(一)普通高校学生军训模式创新 目前高校学生军训采用的众多模式,在施训主体上倚重 于部队,在高校自身人力资源利用方便有待进一步加强,在 军训时间上局限在军训期间,既没有做好前期充分宣传,也 没有关注军训时与日常学习生活紧密相关项目的后期巩固, 在军训内容上缺乏有益补充,军事理论课教学滞后等,长此 以往,不利于军训目标的达成。有鉴于此,在短期集中训练 获取基本的军事技能之外,更应该勇于探索一种以高效自身 为主体的,能够集军事理论知识学习、政策法规学习、军事 课程教学研究于一身,融人才培养目标在内,有科学的、可 操作的考核评估体系于一体的一套军训模式。 (二)普通高校学生军训成效巩固对策 1.建立健全校内武装部队伍 高校可以利用校内武装部运行的有益经验和优势,引进 复转军人、退役士兵充实后勤保卫部门,在宿舍管理服务上 探索准军事化管理路径,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这支管理服 务队伍不仅是探索高校军训模式创新路径的有生力量,还是 巩固军训中纪律条令和内务条令成效的得力保障。 2.建立健全教学规章 军事教育教学是是军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深度和广 (下转第144页)
. 高等教育 .
青年时代 YOUTH TIMES
基于普通高校学生军训模式的思考
基于普通高校学生军训模式的思考作者:陆全胜来源:《青年时代》2016年第32期摘要:普通高校学生军训试点施行经历30年蓬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根据军训官和军训场地的不同,可将军训分为设立学生军训基地,由部队施训、校内复转军人施训、部队施训、学生教员施训、部队与校内复转军人共同施训、部队与学生教员共同施训等模式,并对比分析各种军训模式的主要优缺点,从高校学生军训模式创新与高校学生军训成效巩固对策方面概述高校学生军训进一步发展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军训模式;成效;巩固对策我国普通高校学生军训具有全员育人,以学校为施训主体和短期集训,训练模式多样的特点。
在高校贯彻落实《国防教育法》要求中,也将军事理论课程的教与学和军训纳入教学计划,并赋予相应的课程学分,规定学生必须修满相应的学分才能顺利毕业,《兵役法》也规定高校学生在学期间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
集训期,成效显著,但军训结束,缺乏必要的巩固措施,成效渐消至无。
梳理并比较分析不同军训模式的优缺点,有利于创新高校军训新模式,提升军训效能。
一、普通高校学生军训模式梳理建立高校学生军训模式是为了解决高校学生军训规范化与科学化问题,并探索培养高素质的军地两用人才——拥有丰富文化知识与良好军事技能的路径和方法。
自拿破仑于200年前在巴黎理工学校开创军事练习以来,以军事科目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军事练习相继在美、英、俄等国家高校开展。
相对于美国高校采用的由军队军事学部负责的校内两时段教学加基地集训的“军官练习团”模式、英国高校采用的由陆海空三军在校内组建专门的预备军官练习团模式、俄国高校采用国防部负责的分散练习加野营集训的合同制模式等。
相较于国外高校学生军训,我国高校学生军训试点经历30年的施行实践,根据军训官和军训场地的不同选择进行组合,逐渐形成了以下几种模式(见表1)。
表1 普通高校学生军训模式[1]军训场地军训官军训基地高校校内复转军人施训(A)X √部队施训(B)√ √学生教员施训(C)X √部队与校内复转军人共同施训(AB)X √部队与学生教员共同施训(BC)X √校内复转军人与学生教员共同施训(AC) X X部队、校内复转军人与学生教员共同施训(ABC) X X根据军训官和军训场地的不同组合,从表1可以看出较多采用的是在高校施训,而很少在军训基地施训。
通高校学生军训模式研究
普通高校学生军训模式研究【摘要】为了贯彻落实《兵役法》,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我校于1985年恢复军训,1995年被正式列入第一批军训试点院校。
我们通过探索性的总结历年军训的教学环节,不断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我校特色,同时又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军训之道,明确提出了普通高校学生军训模式方案。
【关键词】普通高校学生军训模式一、立项背景与基础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关于对学生军训的规定,使高校学生军训工作规范化,在军训实践中,我们不断加深对高校学生军训的战略意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的理解,将它提高到素质教育和国防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来认识。
1.立项背景当前的国内政治和经济形势,改革开放以来,已是一片欣欣向荣。
但是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来自敌对势力的不轨企图,随时考验着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综合实力。
为保证国力的持续发展,经济快速增长,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更高。
对高知识层次的高校学生军训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途径,是以教育为手段以国防为目的的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军训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国防意识,训练了军事技能、锻炼了学生的体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严格了作为国家栋梁人才的组织纪律和生活行为规范。
更为重要的是能够落实《兵役法》通过军训培养预备役兵源的要求。
国际上,随着世界政治与军事格局的演变,强权政治下的武力威胁日显突出。
要应对复杂的国际政治和新军事革命形势下的军事格局,唯有努力培养现代高技术战争需要的既有高知识水平和专业科技能力,又掌握现代军事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国防预备役兵源,常备不懈。
2.课题的提出有了对军训工作重要意义的深刻认识,明确了国防教育必须有效地结合到普通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计划中。
经过对全国四十多所高校军训工作的调研,我们发现现行的军训工作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军训的组织形式没有一个较统一的训练模式,各行其是。
集中军训草草过场,效果不佳,造成时间、人力、财力的浪费。
高生军训模式研究
高生军训模式研究为了提高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身体素质,许多学校都会在开学之前组织军训。
军训是一种集“体能、技能、纪律”于一体的训练模式,旨在通过军事训练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律、团结、协作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如何科学地组织高中生的军训模式,使其达到最佳的效果?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高生军训模式的问题。
一、提高健康水平军训最基本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在增强体质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健康,并尽量避免受伤的情况。
尤其是对于女生来说,应该根据性别差异,为其定制针对性的训练计划。
军训时可设置多种体育运动,如慢跑、健身操、太极拳、拔河等,以增强学生的心肺功能、肢体协调性和耐力,同时调整饮食,尽量避免学生吃零食和油炸食品等,以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
二、磨练意志力通过组织严格的纪律训练,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力。
在军训中不能随意逃脱或懈怠,在时间规定内完成一定的训练任务是必须的。
对于存在逃避、投诉、反感心理的学生,军训可以帮助他们克服自我,消除消极心态,慢慢培养出耐心和自制力。
当学生发现自己可以承受更多的压力,并且取得了成绩时,就会慢慢形成让自己忍耐、坚持下去的信心。
三、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军训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构建一个严明、协作和友爱的团队。
在军训中,学生需要和其他队员互相扶持、协作配合,相互信任,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
同一场所,同一种制服,同一种饮食和训练,高中生的身份差异不再是很大的差异。
每天的团队建设和各种集体活动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深化与队友志同道合的感情。
四、培养领导能力军训中,一些学生会成为军训队的领导,负责组织、协调和管理整个队伍。
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增强领导能力,还可以加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意识。
领导者通常会被评选出来,而且会获得许多奖励和鼓励;同时,也可以给其他人一个机会,让他们学习如何建设团队,如何提高领导能力。
尝试担任领导角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促进他们继续发展和成长。
综上所述,在高生军训模式研究中,学校应该根据学校生活、人口和地理位置等的特点,采取一种适合学校的军训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校学生军训模式研究
【摘要】为了贯彻落实《兵役法》,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我校于1985年恢复军训,1995年被正式列入第一批军训试点院校。
我们通过探索性的总结历年军训的教学环节,不断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我校特色,同时又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军训之道,明确提出了普通高校学生军训模式方案。
【关键词】普通高校学生军训模式
一、立项背景与基础
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关于对学生军训的规定,使高校学生军训工作规范化,在军训实践中,我们不断加深对高校学生军训的战略意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的理解,将它提高到素质教育和国防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来认识。
1.立项背景
当前的国内政治和经济形势,改革开放以来,已是一片欣欣向荣。
但是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来自敌对势力的不轨企图,随时考验着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综合实力。
为保证国力的持续发展,经济快速增长,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更高。
对高知识层次的高校学生军训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途径,是以教育为手段以国防为目的的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军训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国防意识,训练了军事技能、锻炼了学生的体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严格了作为国家栋梁人才的组织纪律和生活行为规范。
更为重要的是能够落实《兵役法》通过军训培养预备役兵源的要求。
国际上,随着世界政治与军事格局的演变,强权政治下的武力威胁日显突出。
要应对复杂的国际政治和新军事革命形势下的军事格局,唯有努力培养现代高技术战争需要的既有高知识水平和专业科技能力,又掌握现代军事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国防预备役兵源,常备不懈。
2.课题的提出
有了对军训工作重要意义的深刻认识,明确了国防教育必须有效地结合到普通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计划中。
经过对全国四十多所高校军训工作的调研,我们发现现行的军训工作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军训的组织形式没有一个较统一的训练模式,各行其是。
集中军训草草过场,效果不佳,造成时间、人力、财力的浪费。
(2)没有充分发挥军训成果的长效作用。
集中军训结束,没有一
个继续教育管理的机制,使军训学生的精神状况很快地回到原来的位置,未能巩固军训成果。
(3)《兵役法》中培养学生军官预备役的规定未付诸实施。
通过军训的大学生,军政素质均有较大提高,但高校学生军训未被纳入国家的预备役体系。
为此,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相对统一的训练方法和训练管理运行机制,使高校学生军训实践教育课真正达到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二、建立高校学生军训模式的内容分析
建立高校学生军训模式是基于解决高校军训规范化、科学化的问题,并探索培养既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又有良好的军事技能的高素质军地两用人才的途径和方法。
在对比分析了外国高校学生军训以及大学生预备役人员培养之后,我们依照国情,从法规、制度、运行机制、教育训练内容等方面入手,结合专业设置,人员管理方法,建立了合理的训管结合、教养一致、训、管、一体的军训运行机制。
1.我国高校学生军训的一般特点
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157所军训试点院校,按照《高等学校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组织军事理论课教学和军事训练。
实践已证明应训的学生通过军训除掌握了一定的军事知识和技能之外,普遍增强
了国防意识,全面提高了大学生素质水平。
另一方面,学生军训仍属于试点,并没有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还存在前面已述的一些问题。
这种结果最终导致军事教育评估难立标准,影响高校国防教育领导体制、计划学时、经费保障、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的指标体系建立。
2.针对难点问题进行重点研究
课题通过对高校各种军训模式的对比分析和实践,探索“集中军训”、“理论教学”和“巩固成果”为一体,结合科学完整的考核、评估体系所组成的高校军训模式。
以对国防建设长期发挥积极作用。
(1)集中军训。
在多年的军训实践中,针对军训教官选择这一难点,我们曾进行了五种形式的探索,分别是:校内复转军人施训;部队和校内复转军人共同施训;部队承训;老生训新生;部队和学生教官共同施训。
比较发现,它们各有短长:
经过反复论证,我们得出“部队和学生教官共同施训”这种形式能落实《军训教学大纲》中提出的“既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军事知识技能,为国防建设培养大量的高素质后备人才,又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高质量的技术人才”的要求。
这种形式的特点:
①学生教官成了部队教官与受训新生之间的纽带,军训效果好。
学生作为教官,他们既能按照部队条令的要求,严格训练,又能根据自身受训的经历去训练和管理,以提高训练质量;作为学生,他们能设身处地为新生着想,关心爱护新生,以学兄学姐的亲情做好传、帮、带。
②不普生教员提供了锻炼自己的舞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军训的实践使这些学生教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③培养厂一批学生工作骨干,巩固了军训成果,促进了学风校风建设。
军训结束后,可充分发挥学生教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④学生教员的使用,减轻了部队承训的任务和压力。
⑤培养了一大批高质量的国防建设后备力量,为储备国防后备兵员探索一条新路,为落实《兵役法》中培养学生预备役军官的规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施方法。
(2)理论教学。
军事理论教学是高校学生军训的第二阶段。
军事理论课被列入教学计划,是军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中训练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延伸。
(3)巩固成果。
巩固军训成果,是许多学校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
课题针对此阶段时间周期长、难度大的特点提出了“训管结合,教养一致”的原则,采取了三项措施:
①制定了军训结束后学生教官直接参与各院(系)新生管理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以继续保持集中军训成果。
②结合专业特点,对一些特殊专业的学生,釆取更严格规范的军
训后期管理。
③在学生整个大学期间,经常性地组织各种国防教育和军事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军事素质。
三、高校学生军训模式构成
经过理论研究和军训实践,我们提出了“立足校内,部队主训,军政并重,训管结合,教养一致,服务国家,战备国防”军训指导思想,构建了集中军训模块、理论教学模块,巩固军训成果模块,再结合比较科学完整的考核、评估体系所组成的军训模式。
为普通高校学生军训工作的规范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施范例,为在新的教育改革形势下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跨世纪高素质预备役人才培养,探讨了可行的方案。
由于军训模式的建立意义重大,实际中涉及到政治、军事、政策、法规、教育等多方面的因素,需要在新的形势下不断地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统一的目标:高校军训,如何运用有限的教学时限和人力、物力、财力,融高校国防教育和高校人才培养于一体,满足新时期国家对国防预备役人才培养的需要。
课题表达的军训模式构成如下:
其中,理论依据是军训模式确定目标和价值准则构成的理论核心及研究指南。
政策法规是国家管理部门对学校国防教育工作制订的法律文件和一些工作指导方针、政策,是我们从事这项工作研究和实施的根本法典。
研究工作的结论之一也就是需要依据此项法规政策解决运行机制上下不顺,布置与落实脱节的问题。
从而实现条例化、规范化。
教学研究是我们研究的工作重点,需要解决军事理论分散教学工作的难点,军训教员成份、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并与集中军训教学的有机结合,组成一整套科学的、系统的教学体系,此项工作完成的好坏是保证高校军训教学成果的关键,是决策技术分析评估的重要一环,
本研究决策的目标最终要解决的就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确定入的才质问题。
这就需分析研究什么质量的人才才是四有人才;掌握了多深的军事知识和本领才能胜任国防预备役军官。
这一模块所分析的结论决定了实践证实的效果是否满足决策的最优化,否则就需要重新调整。
优势人才反映的是通过了实践证实过程后所反馈的人才质量信息,是人才素质目标最终的体现。
军训效果综合考核评估指标体系,高校军事教育综合考核评估应包括二个方面:一是作为高校军事教育管理系统整体性、目的性和有效性的组成部分,需对高校国防教育的管理目标、管理质量进行评估;二是对一种军训模式训练的高校学生综合军事素质要素的优劣进行评判。
总之,课题的研究揭示了普通高校学生军训的主要矛盾、特点和
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了高校学生军训模式的基本思路,构建了特色突出的一套学生军训的基本方法和指导性原则。
为贯彻落实《兵役法》,在军训大学生中选拔军官预备役,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高素质的后备人才探索了一条新路。
(注:该论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研究课题,获2005年度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