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小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原因论文
小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及培养策略
管理篇誗德育天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羊跪乳,鸦反哺”这些经典诗句和故事常常告诉人们要知恩图报,要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个人与社会,可见,感恩是一个人必备的优良道德品质,是衡量一个人好坏的标准之一。
各级各类学校开始了感恩教育,开展各种感恩大会,布置“帮妈妈洗脚”的作业,感恩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会上抱头哭成团,也认真帮妈妈洗脚,但对学生内心的触动到底有多大呢?要实施感恩教育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感恩意识的培养,无意识就无行动。
林崇德指出: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道德信念逐渐萌芽,道德情感也丰富起来。
因此,感恩意识的培养应从小学开始。
一、小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万娟采用《小学生感恩意识的特点调查问卷》对四、五、六年级小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感恩意识的总体情况是比较好的。
但是感恩珍惜的均值要高于感恩认知和感恩行为的均值,而感恩珍惜的均值远远高于感恩亏欠。
从这个研究中,可以看出,小学生的感恩意识还停留在表面,能感知和体验别人给予的恩情,但是缺乏回报恩情的意识。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有些小学生也难以感知和体验恩情。
现在有些孩子长期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更不用说帮助父母做家务,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以小皇帝、小公主自居,自私自利,不懂得体谅父母,父母生病时不安慰,父母辛苦时不帮忙,和父母意见不一致时坚持己见,稍有不如意就大发雷霆,动不动就逃学、出走;有些孩子在家里是乖宝宝,能感知到父母的恩情,对其他人、其他事无动于衷,对老师和学校怀有不敬,对社会怀有戒备或敌意,对大自然不敬畏。
这些都是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有的是不感恩父母,有的是不感恩师长、社会、自然等。
二、小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导致小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社会、家庭养育、学校的影响。
1.社会不良风气影响首先,网络新闻中的某些负面新闻,如被扶老人讹诈救助者,被资助者不回报恩人,……人们看到这些个案总会对社会和人怀有戒心,不知不觉中自己也变成了那样的人。
论现代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及教育对策
论现代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及教育对策摘要:小学品德教育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
因之,借助品德教育教孩子们学会感恩尤其重要。
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就“如何学会感恩,让感恩之声扬起飞翔的翅膀”进行了详细地分析阐述。
关键词:感恩意识品德教育教育对策一、全面诠释理解感恩的含义感恩,《现代汉语词典》上的释义是:对别人的帮助表示感激。
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三国志·吴志·骆统传》“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唐朝陈润的诗《阙题》“丈夫不感恩,感恩宁有泪。
心头感恩血,一滴染天地”;以一种咏叹的方式抒发了古人对“报恩”的认同和崇尚,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
二、对现代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分析据《关于大学生感恩亲情缺失的调查报告》显示,32.3%的大学生表示,上大学是为了“改善父母生活,孝敬父母”,38.5%的人认为上大学是为了“找份好工作,好好过日子”,18.4%的大学生是为了“实现自己在学术领域的理想”,此外还有10.8%的大学生是为了遵从“父母的命令”。
这个调查反映,当今知识青年存在那么多为个人奋斗的思想是常有的现象,由此可见,从小教育孩子们心怀感恩、学会感恩势在必行。
1、社会大环境的教育缺乏产生感恩意识的氛围随着物质文化的不断丰富,人们生活越来越好的同时,金钱、利益等不良因素也对道德不断形成冲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淡薄,人们普遍更关注自我,更在意自己的感受,关爱他人之心不够。
面对法制观念的深入生活,在人们利益不断得到保护的同时,见义勇为有时也面临尴尬,做了好事反被误会反被要求赔偿的事是有发生。
于是,面对突发情况,人们变得迟疑,开始观望,比如:一位老太摔伤了,路人的做法是报120,看着老人躺在那儿,然后等着救护车来,而不是及时地查看老人伤势、搀扶老人起来、送往医院救治,因为担心惹祸上身。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缺失与完善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缺失与完善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日益凸显。
然而,许多学校在感恩教育方面存
在缺失,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首先,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缺失表现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忽视。
目前,学校倾向于注重
学术成绩和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学生没有意识到对家长、老师
和周围环境的感激之情,缺乏对付出与帮助的回报之心。
其次,现代社会的消费主义观念对中小学生的感恩教育产生了消极影响。
广告和社交
媒体的普及让学生更加注重物质享受,忽视了珍惜和感激现有的资源和关系。
这种消
费主义意识让他们从小就抱有一种“得到就是理所应当,无需感激”的心态。
为了完善中小学生的感恩教育,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学校应该把感恩教育纳入正式课程中。
开设相关的教育课程,如情感教育或品
德教育课程,专门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其次,学校应该注重家校合作,家长也要积极参与感恩教育。
学校可以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感恩活动,共同感受感恩之情。
最后,学校可以通过树立榜样和开展感恩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例如,可以邀
请社会公益活动的志愿者来学校讲解和分享他们的经验,激励学生感恩并通过行动回
报社会。
总之,中小学生感恩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应该重视并完善相关的教育体系,以培
养学生的感恩之心,让他们从小学会感激,珍惜和回馈。
对当前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的探讨
当前青少年普遍存在感恩意识的缺失问题,这个问题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日益繁忙的生活节奏密切相关。
在面对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原因,并探讨解决方案。
导致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物质享受过剩。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一些家庭的经济状况大幅改善,青少年可以获得更多的物质享受。
然而,这种物质过剩往往使得他们对于所拥有的东西变得漠不关心,缺乏感恩的意识。
他们习惯了物质的丰富,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忽视了自己所享受到的福利来自于家庭的辛勤努力和社会的支持。
另一个导致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是信息超载。
现代社会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渠道,如网络、社交媒体等。
青少年常常陷入信息的海洋中,从中获取到大量的新闻、消息和社会信息。
然而,大量的信息传递往往使他们变得冷漠和麻木,无法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各种有价值的事物,并形成感恩的情感。
此外,一些负面信息,如社会不公、贫困等也会让一些青少年产生对社会的怨恨和不满,进而淡化感恩的意识。
教育方面也是导致感恩意识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的教育体制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考试成绩的评价,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情感教育。
学校和老师应该在课堂上注重感恩教育,引导学生从小事情中发现生活的美好和他人的帮助与关怀,培养其对生活的感恩之心。
解决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家庭应该成为培养感恩意识的第一课堂。
父母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关心,并定期与孩子进行交流,让孩子了解到家庭的努力和付出。
其次,学校应该加强感恩教育,包括设立感恩教育课程、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等。
教育机构也可以邀请慈善组织的志愿者来学校讲座,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帮助他人的乐趣和价值。
此外,社会也应该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多组织一些公益活动,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并从中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
总的来说,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通过多方面的教育和引导,才能使得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懂得感恩,珍惜所拥有的一切,并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现代小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及培养措施
现代小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及培养措施摘要】在大力提倡道德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其感恩意识和感恩能力,而且有助于社会向更和谐的方向发展。
【关键字】现代小学,感恩意识,缺失原因,培养措施前言德育是五育之首,而感恩教育又是德育的重要内容,懂得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目前我国小学生的一些行为让人担忧。
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有学校方面的,也有家庭和社会方面的。
对小学生实施感恩教育,不仅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和感恩行为的发展,最终培养人格健全的孩子。
1.小学生感恩教育的相关概念界定对于感恩当面的理解,现在在学术界普遍比较承认的就是注明教育学家陶志琼的思想;所谓的感恩教育,指的就是教育实施者利用一定的教育方式与办法,传授感恩方面的教育内容,明白报恩与施恩的一种人文方面教育,采用的是一种感情教育的形式,培养学生在品德方面的良好品质。
通常情况下,我们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阶段都是小学阶段,教育者使用一定的教学方式,充分结合小学生这个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制定一套完整的感恩教育计划,有目的的实施教育过程。
注明教育学家王律言认为,对于学生的感恩教育必须要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实施,在小学教育的过程中创造良好的感恩教育环境,开展感恩教育方面的活动,使小学生能够与爸爸妈妈、老师以及小伙伴们一起感悟大自然,充分的了解周边的任何事物,明白父母的用心良苦,并学会对父母感恩,帮助学生实现良好的发展,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深入到学生的意识当中。
2.小学生感恩教育现状和问题的原因分析2.1社会层面的原因在现代社会的教育大环境之中,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性的道德规范,在这个个人利益膨胀、动机不纯的社会背景下,不仅是社会的极端个人主义、就算是自私自利的行为也会对感恩教育的效果起到严重的影响;再加上社会上新闻对一些负面时间的报道,导致人们具有负面情绪;有人通过对负面报道的了解,而认为善良、同情心都是让自己受伤的原因,帮助别人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这样的情况严重的打击了人们助人为乐的积极性。
教师德育论文小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分析与感恩教育实践
教师德育论文小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分析与感恩教育实践在感恩教育课题实施的进程中,笔者曾在小学低中高年级做了问卷调查、访谈,并运用自然观观点,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进行了观看,同时,也借鉴了其他研究者的资料,对小学生的感恩意识现状加以分析和整理,希望能加倍全面的反映其问题和实质性缘故。
一、小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概述调查发觉,“以为父母对自己超级关切”的学生高达90%,而对父母的付出能够感激和回报的仅有30%。
调查中,多数小孩对父母为自己的付出已是“见怪不怪”了,以为这是天经地义的,没必要感觉内心过意不去。
关于“你是不是取得过他人的帮忙?”,很多小学生以为帮忙自己的人很少,或直接说没有人帮忙过自己。
他们说“没有人帮忙过我,我都是靠自己”“有,可是太少了”“我不需要帮忙”。
有些学生以为像交警、医生等效劳人员的帮忙都是没必要感激地,因为这是“他们的工作”。
当问及“他人碰到困难时,你会怎么做?”有很多学生说会去帮忙,可是却发觉不到他人的困难。
在最感激的人中有许多学生把自己排在了前面,只是父母作为最感激的人被排在第一的占到大多数,可是能想到或成心识的想到回报父母的学生很少。
有的学生说“学好习确实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其余的他们不在意”。
当问到“你记得帮忙你的人么?”有许多小学生说不出来,记不得,有得说只记得大事而细微的帮忙就记不得了。
当问到“他人帮忙你时,你是怎么做的?”有些小学生明白说“谢谢”,有些学生会想到报答他。
在学校门口,父母风雨中辛苦接送小孩,而能说声感激之言的学生很少。
总之,小学生感恩缺乏的表现归纳如下:(1)日常行为方面在日常行为适应上,表现为不注意爱惜环境卫生,不爱惜社会公物、学校公物和自然的花草树木,不珍爱他人的劳动功效,不遵守大体的校规校纪。
马路上、公园里、校园里,有些学生随地抛撒垃圾,校园里垃圾见不到学生们哈腰捡拾,教室的桌椅板凳一次次的修缮却又一次次地再度“伤残”……(2)消费观念方面随着人们生活的慢慢提高,很多学生不顾家庭生活状况,盲目攀比、超前消费,很少能明白取得父母培育自己的艰辛,还有些学生浪费严峻,不珍爱取得的任何东西,书包一年要用好几个,随意乱扔,文具常常丢常常换,铅笔用了一半就扔的现象很多;本子更是用不了几页就扔。
论小学感恩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论小学感恩教育的问题与对策隆阳区永昌小学万静摘要当前,小学的感恩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其中仍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学校重智育轻德育,忽视感恩教育,家长对感恩教育的认识不够、社会“感恩意识”的淡化等。
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实际,加以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推动小学感恩教育更好发展。
关键词:感恩教育小学生对策一、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
”目前,我国的小学教育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国家、社会、家庭给予了小学极多关注,而处于一生发展关键时期的小学生们,不仅需要在知识上有所增长,更重要的是要在道德品质上得到很好的塑造。
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课,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感恩教育更应该加强实施。
首先,实施感恩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切实地体验与实践知恩、感恩、报恩,可以使学生更加懂得珍惜生命、感激万物,从而更易提升道德品质,常怀一颗感恩之心,最终成为一代健康的新人。
其次,实施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
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就决定了加强公民的以感恩教育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应是当前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
开展感恩教育也是为了改变也是为了改变现代家庭独生子女唯我独尊的心态,让他们对周围给予其关爱的人心存感激。
再次,实施感恩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让孩子认识到自身的成长离不开国家的培养、大自然的给予、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亲友的关爱、他人的服务等,要多些宽厚、友善和快乐,才会对别人施以爱心,对工作报以敬意,对社会予以回报;才能对家庭、他人和社会常怀感恩之心,常留感恩之意,常存感恩之情;才能让世界充满爱,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二、小学感恩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很多西方的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等已在中国流行,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但被美国人看重的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却很少得到我们的响应,这无疑是一种遗憾。
当代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成因及对策
2 学校教 育急功 近利 。多 年来 ,学校教 育更 多 . 的是关注升学率和就业率 ,教学成绩成 了学校的唯一 追求 ,甚至主宰着学校 的生存和发展 。在这一价值取 向的影响下 ,育人变得 更加微不足道 ,感恩教育很难 实质性地融入学校教育教学 。学生缺乏修养 、自私 自 利 、情感冷漠 ,这 与学校德育落实不到位 ,尤其 是忽
高
等
教
育
当代 学 生感 恩 教 育缺 失 的成 因及 对 策
文/ 江西师范大学政 法学院 傅 以君
摘
要 :感恩教 育在我 国是一项重要 的传 统教 育,然而,当代学生普遍存在 感恩的缺失 。本文 简要剖析 当代
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主要成 因,并探 究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对 学生进行知恩、感恩的教 育,使 学生知恩 于心 ,报
还有 一些 “ 以怨报德 ” “ 、 善无善 报”的事情 ( 管 尽
是个别现象 )一经披露 ,严重挫伤 了人们热心助人的 积极性 ,使人在感恩路上望而却步 。总之 ,一幕幕 丑
陋的社会现象严 重侵蚀着青少年 的感恩心 ,并消解 家
庭 、学校教育的积极成果 ,青少年难免会受 到感恩意 识淡漠的感染。
次要 ,忙起来 不要 ”的现象 。在升学和就业 的指挥棒
下 ,许多学校把文化课 当成 了唯一 ,德育课成 了空 口
师道 ・ 教研 21 0 1年第 4期
生命旅 程的录像 ,录像 内容为生命形成的过程以及父
母教 孩子牙 牙学语 的辛苦 ,激起学 生懂 得感 恩 的情
结 ,然后让学生互相讨论 ,发表 自己的看法 ,从 而引
1 家庭教 育缺乏理 性。心理 学家研 究发 现 ,从 . 专制 、拒绝 、放任 、非 道德 的父母教育方式中成长起 来的孩子 ,有更大概率患心理疾病。计划生育被定 为
感恩缺失现象的原因分析
感恩缺失现象的原因分析造成当今孩子感恩缺失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有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和自身因素等。
家庭教育中感恩意识教育不足家长自身缺乏感恩和索爱意识。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父母如果很少感恩别人,怎么能教孩子学会感恩?“上行下效”的道理毋庸置疑,可现在有的父母,自己缺少感恩意识,总觉得父母为孩子做事是理所应当,从不言谢。
对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也不以为然。
学校开展感恩教育,要求回家为父母洗脚,作为父母不仅不予配合,还说是“形式主义”,并告诉孩子就算是已经洗过了。
这样久而久之,就给孩子造成一种误解:父母为我做的是应该的,谁叫你们是我们的父母呢?家庭教育的重心失衡。
望子成龙,盼女成风的家长只注重孩子的智力发展,对孩子最大的希望就是学习成绩优秀,其他一切问题都是可以忽略的。
天津25中高中生孟旭曾经做过一个关于学生感恩缺失现象的调查,其中就有七成的同学认为,导致孩子感恩缺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来自父母这种思想。
他们都觉得“父母最关心的就是我们的学习状况和生活状况,只要我们把学习搞好了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回报。
不当的家庭教养方式。
祖父母的过度溺爱,使得孩子对来自长辈的爱麻木了。
这些孩子,父母稍有不顺自己的心意,就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乱发脾气,此时家长又常常妥协。
最终导致孩子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养成了唯我独尊,不知感恩的坏习惯。
有的家庭则采取专制的教养方式,家长对孩子过于刻薄或严厉。
有的父母,把工作或生活中的不如意转嫁到孩子身上,孩子稍不遂意,对孩子非打即骂;有的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管教过严,使孩子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
这些都不利于引导孩子对父母有感恩之心。
浅谈小学生感恩之心缺失的原因及教育对策
浅谈小学生感恩之心缺失的原因及教育对策作者:王惠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25期“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生命,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一首《感谢之心》引起成千上万人的感动与共鸣。
这说明我们的社会成员对感恩之心的渴望。
而不争的事实是,作为祖国未来、民族复兴希望的很大一部分小学生缺失感恩之心。
那么小学生感恩之心缺失的原因何在?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教育对策呢?一、小学生感恩之心缺失的原因原因之一:没有很好的言教环境。
现在很多家庭四五个大人的爱心都倾注在一个孩子身上,对孩子的需要无止境地满足。
由此孩子自幼的眼光都鎖定在如何“满足自己”的焦点上,因为他所看见的世界是围绕着他转的。
而有些家庭的情境却恰恰相反,常为孩子一点的错误而数落孩子的不是。
常被批语的孩子自然也用同样的模式对待自己周边的人,在言词上也会模仿大人的言词苛责别人,却无法看见别人的优点。
如今的社会竞争非常激烈,导致不少家庭急功近利,在孩子教育上重学习、轻品德。
而在分数的指挥棒下,许多学校似乎也把学习文化知识看成他们的唯一任务。
人的成长不仅仅只是知识的学习,还应学习怎样融入社会,学会感恩,回报他人。
原因之二:没有很好的身教环境。
在学生身教的对象互动间彼此的言词多为指责或彼此冷漠以待,学生便无从模仿感恩的态度和语言。
在学生受伤或受委屈时,教师或家长未适时给予教育,指出孩子的缺失,反而将责任推卸出去。
在学生偶有贴心的动作或是甜蜜的话语时,大人没有适时地响应孩子的情感。
许多孩子向父母表示“你辛苦了”的时候,父母往往说“你把书读好就行了”等诸如此类的言语。
很多父母什么事都不要孩子做,好像孩子获得的知识,便是对父母付出的回报。
这也许是受我们中国国情、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文化不同于西方的国家那样外露,它含蓄、中庸而充满智慧,因此中国人情感的表达历来也都比较含蓄。
所谓“棒下出孝子”根深蒂固,由于父母表达上的含蓄,容易造成孩子错误的认为,父母不爱他,对爱的回报、感恩也是多余的。
了解小学生感恩意识现状加强小学生的感恩教育的研究-毕业论文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了解小学生感恩意识现状加强小学生的感恩教育的研究1.研究背景(问题和原因分析);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精神素养的体现,是需要我们传承延续的优良品质。
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更大的情感回报。
只有知道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
小学阶段是人生受教育的起始阶段,一些行为习惯就是这时养成的,好的习惯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让小学生学会感恩,对小学生实施感恩教育,不仅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和感恩行为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最终培养人格健全的孩子。
然而,当前在小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不知感恩的情形令人痛心和警醒,很多小学生感恩意识极其缺失。
为此,了解小学生感恩意识现状并加强小学生的感恩教育是小学德育的当务之急。
研究感恩教育,提升小学生基本的道德素养,对于加强小学道德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2.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综述;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活动对学生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
小学生感恩意识与感恩行为的脱节、不协调,已反映出青少年道德和人格的缺陷,也严重背离了我们国家现阶段的教育方针和目标。
(1)家庭层面如今的小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每个家庭的“小皇帝”。
在众多长辈的呵护下,他们已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
家长对孩子的物质要求是“有求必应”总认为只要孩子成绩好,,其他方面都不重要。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却忽略了对孩子最基本的道德和感恩教育。
父母对孩子的溺爱让孩子在情感上被动地获取,不知道回报。
这就导致孩子人格发展不平衡。
很多孩子面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表现冷漠,孝敬之情在心目中淡化,只知受宠,不知感恩。
(2)学校层面现行的应试教育,使得学校教育始终未能摆脱考试的圈子。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缺失与完善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缺失与完善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在今天的社会中确实存在一些缺失,但也有一些可以进行完善的方面。
首先,感恩教育缺失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社会价值观的变化。
现代社会追求物质享受和个人利益最大化,忽视了对他人的感恩和回报。
这种价值观的转变直接影响了中小学生的心态和行为,使得他们更加自私和自我中心。
因此,教育部门需要加强对中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现行的课程大多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缺乏对感恩的教育。
学校通常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和竞争力,忽视了学生对他人的感激和帮助。
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入更多与感恩相关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感恩的重要性,并通过各种互动方式培养他们的感恩心。
另外,家庭教育也是感恩教育的重要环节。
现代社会家庭结构多样化,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式也各不相同。
一些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导致孩子缺乏对他人的感恩之心。
因此,家长也需要加强对孩子的感恩教育,通过引导和榜样的力量,培养孩子懂得感谢他人的重要性。
为了完善中小学生感恩教育,学校和家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鼓励学生参加公益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
2.开展感恩教育主题的班会、讲座和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所受到的关爱和帮助。
3.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认可,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
4.加强家校沟通,让家长了解到学校的感恩教育措施,并积极参与,共同培养学生的感恩心。
总之,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确实存在缺失的问题,但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努力,可以完善这一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感恩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小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及培养策略
小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及培养策略作者:韦雪松来源:《新课程·小学》2016年第09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羊跪乳,鸦反哺”这些经典诗句和故事常常告诉人们要知恩图报,要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个人与社会,可见,感恩是一个人必备的优良道德品质,是衡量一个人好坏的标准之一。
各级各类学校开始了感恩教育,开展各种感恩大会,布置“帮妈妈洗脚”的作业,感恩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会上抱头哭成团,也认真帮妈妈洗脚,但对学生内心的触动到底有多大呢?要实施感恩教育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感恩意识的培养,无意识就无行动。
林崇德指出: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道德信念逐渐萌芽,道德情感也丰富起来。
因此,感恩意识的培养应从小学开始。
一、小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万娟采用《小学生感恩意识的特点调查问卷》对四、五、六年级小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感恩意识的总体情况是比较好的。
但是感恩珍惜的均值要高于感恩认知和感恩行为的均值,而感恩珍惜的均值远远高于感恩亏欠。
从这个研究中,可以看出,小学生的感恩意识还停留在表面,能感知和体验别人给予的恩情,但是缺乏回报恩情的意识。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有些小学生也难以感知和体验恩情。
现在有些孩子长期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更不用说帮助父母做家务,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以小皇帝、小公主自居,自私自利,不懂得体谅父母,父母生病时不安慰,父母辛苦时不帮忙,和父母意见不一致时坚持己见,稍有不如意就大发雷霆,动不动就逃学、出走;有些孩子在家里是乖宝宝,能感知到父母的恩情,对其他人、其他事无动于衷,对老师和学校怀有不敬,对社会怀有戒备或敌意,对大自然不敬畏。
这些都是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有的是不感恩父母,有的是不感恩师长、社会、自然等。
二、小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导致小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社会、家庭养育、学校的影响。
1.社会不良风气影响首先,网络新闻中的某些负面新闻,如被扶老人讹诈救助者,被资助者不回报恩人,……人们看到这些个案总会对社会和人怀有戒心,不知不觉中自己也变成了那样的人。
浅谈小学生感恩教育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生感恩教育教学论文推荐文章有关小学生国防教育论文热度:浅谈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论文怎么写热度: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热度:浅谈小学生健康教育论文范文热度:小学生的卫生与健康教育论文热度:教会学生感恩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学校应该要引起重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感恩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小学生感恩教育论文篇一:《小学生感恩教育实施方略探究》摘要:感恩是一种文明,是一种传统美德。
人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
我们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存在而变得愉快和健康起来,生命也将变得更加有意义。
然而学生的感恩心具备现状并不乐观甚至令人担忧,尤其是对于小学生,小学阶段是人生受教育的起始阶段,一些行为习惯就是这个阶段养成的,这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因此,本文从学校教育入手,通过结合学科教学,与家长配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等三个方面来进行感恩教育。
关键词:感恩教育小学生和谐一、小学感恩教育的研究意义通过对学生感恩教育与培养的研究,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懂得心存感激和知恩图报。
树立感恩情怀,怀有感激之心去对待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过自己的人。
学会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自然,爱社会,使学生的感恩情怀内化为良好的品德,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建设和谐社会同样需要感恩教育。
对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实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只有每个人从小就接受感恩教育,为感恩情感的养成、感恩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使个人成为和谐的个人,进而构建和谐家庭。
须知,人与动物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人有一个内在的、具备丰富潜能的心灵世界,而感恩教育正是充实学生心灵世界、提升学生人格修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小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一)家庭方面小学生感恩情感比较丰富,觉得帮助别人与被别人帮助会有发自心底的感动与快乐。
说明也平时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
但感恩父母的行为较缺失也是由于大部分学生从小娇生惯养,受到过多的呵护和关爱,造成了孩子依赖心太强和寄生思想,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认为父母的付出都是天经地义的,从不会萌生任何感激之情。
浅谈现代小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浅谈现代小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摘要】“知感恩,懂回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古人用自己对父母、对他人帮助后表达自已感激之情的肺腑之言。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应该知道感恩,孝敬父母,尊重长者”。
然而,当前在我们的小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不知感恩的情形令人痛心和警醒。
究其原因可能是道德认识方面的,也可能是道德行为方面的,或二者兼而有之。
虽然表现出来的是少数同学,但却呈现增长趋势,而且出现低龄化的现象,这应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关注。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只希望所有的人都为自己服务,自己却吝啬到没有一句感谢的话。
这样的孩子长大还能有爱心、责任心吗?为此,了解造成小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探讨培养小学生感恩意识的对策,加强小学生的感恩教育是小学德育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感恩;美德一、家庭方面的原因1、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的娇宠和溺爱。
使孩子们缺乏对他人的尊重与理解,缺乏对父母付出的认可,认为所有的人对自已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的。
事例1:有个孩子上学父母天天送,可有一天放学,父母稍微迟了一些,这个孩子就不停地哭闹。
而她的母亲则不断的自我责备。
事后问这个孩子,为什么要哭闹呢?孩子说:“我是家里的宝贝,父母接我是应该的”。
事例2: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讲空话,被老师发现后批评了几句。
下课时,他恶很狠地对同学说:“找个机会给这个呆子一个教训”。
事例3:“六一”节,政府和学校给贫困学生准备了一份爱心礼物,上台领取时,每个学生都淡淡地接过礼物。
从他们的脸上看不到应有的感激,有的只是一份理所当然……从以上的三个事例中我们知道,现在的家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家庭对孩子的娇宠和溺爱。
使他们从小娇生惯养,优越的生存环境使他们只想到自已的需求而从不站在他人立场上看待问题。
也有些父母不是按照一个合格社会成员的要求来塑造和培养子女,而是把子女当作自已的“私有财产”,在生活上大包大揽。
小学感恩教育实践论文
摘要感恩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感恩情感和感恩行为的德育教育。
在我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感恩教育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以小学阶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践探索,分析了小学感恩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小学感恩教育的实践策略,旨在为小学开展感恩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感恩教育;实践;策略一、引言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人类道德的基本品质。
感恩教育是指通过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感恩意识、感恩情感和感恩行为的教育活动。
在我国,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开展感恩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小学感恩教育实践的分析,探讨小学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
二、小学感恩教育的现状1. 教育理念有待提高目前,部分小学对感恩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教育理念较为陈旧。
学校将感恩教育视为德育教育的一部分,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和实施。
2. 教育内容较为单一感恩教育内容主要集中在传统美德教育,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等。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感恩教育的内容应与时俱进,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
3. 教育方法较为单一在感恩教育过程中,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被动接受教育。
4. 家庭和社会支持不足家庭教育在感恩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部分家长对感恩教育的认识不足,缺乏与学校的教育配合。
三、小学感恩教育的实践策略1. 加强教育理念更新学校应将感恩教育纳入德育教育体系,明确感恩教育的重要性,更新教育理念。
同时,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感恩教育的认识。
2. 丰富感恩教育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求,丰富感恩教育内容。
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同学、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等。
3. 创新感恩教育方法(1)注重情感体验。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关爱弱势群体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感受感恩。
(2)开展主题班会。
定期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引导学生分享感恩故事,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
(3)实施榜样教育。
“00后”小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困境及其应对策略
“00后”小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困境及其应对策略感恩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知恩不报非君子”、“孝感动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卧冰求鲤”等经典古训和经典孝事。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物质生活虽然获得满足和丰富,但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却使人们更关注于追逐名利和物质享受,加之西方多元文化思想的影响,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感恩意识正从人们的思想中逐渐淡化。
特别是现在大多数家长只注重对孩子物质上的满足,造成其自私自利、骄横霸道、忘恩负义。
小学作为我国未来现代人才培养的摇篮,“00后”小学生的“道德危机事件”层出不穷,引起整个社会的普遍关注。
本文拟从教育实践出发,根据“00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阐明其感恩意识缺乏的困境,浅析对策,这对丰富小学生感恩方面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困境一:家庭教育的“先天不足”造成小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由于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计划生育的原因,现行421家庭(四个老人、两个父母、一个孩子)的“00后”小学生,是家中的独苗—“小皇帝”,可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他们已习惯了父母的付出,在父母羽翼庇护下,使其缺乏挫折感,造成其个人自我中心和自私自利倾向严重,不懂得尊重与关爱他人。
加之不少家长认为,孩子作为学生,学生就是“以学为生,以学为本”,其天职就是学习,只要认真学习,考试成绩好,自己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而孩子因此缺乏在艰苦环境锻炼的机会。
久而久之,孩子认为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疼爱是天经地义,根本没有形成对父母的感恩和孝道意识。
同时,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一言一行对孩子良好道德品行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部分家长在处理家庭问题上,其自身一些不良行为,也是导致“00后”小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原因。
困境二:“应试”视阈下的学校教育造成小学生感恩意识“后天不足”学校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尺就是学习和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感恩教育。
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与培育
生的感恩意识迫在眉睫。
一
二 、 生 感 恩 意 识 缺 失 的 原 因 分 析 学
1家庭教 育的偏颇 。现在 的学生 多是 独生子女 , .
I 这些 独根独苗. 占据家庭 的中心 。“ 首甘为孺子牛 ” 俯 I自不 待言 ,再 苦不能苦孩 子” “ 的养育理念 , 使得 父母
《 教学与管理 》
2 1 年 7月 2 01 O日
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与培育
◎广东机 电职业技术 学院 杜建华
感恩 思想 在 中国文化 中源远流 长 ,诗 经》 中说 I 《
徐念农
3学生对社会 的给予缺 失感恩之 情。 . 有些学生认
为社 会对 待他们不公平 , 认为社会没有给他们提供足 “ 哀哀父母 , 生我劬劳”《 ,游子吟》 有感人的诗句:准 { “ 够优越 的生存 和发展 的条 件 , 常常抱怨 “ 学校 的伙食 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不惟父母, 对待师长也讲究 I
“
一
日为 师 , 身 为父 ” 对 待朋 友 , “ 终 ; 则 士为 知 己 者 l 不好 ” “ 校 的住 宿 条件 差 ” “ 、学 、 学校 的 硬件 软 件都
死”哪怕是陌生人的恩惠 , “ , 也要 滴水之恩 , 当涌泉 相 l 、城市 的交通不顺畅 ” , 差” “ 等 他们在抱怨的时候根本
2学生对老师的教诲缺 失感恩之 意。 . 尊师重教是 l , 学校教 育唯智化倾 向严重 , 下 学校更多 地是在关 注
中华的传统美德 , 反映着全社会的道德风尚优劣。然 I 升学 率 , 学成绩成 了学 校的惟一追 求 , 教 甚至主宰着
而 , 中学校 园里 , 同学见 了老 师 , 为透明物 , 学校 的生存和发展 。 在 有些 视 l 正如一首歌谣所描述的 :一张试 “
感恩的心论文:我国学生感恩之心缺失现状堪忧
生到养老院、残疾人医院接触并学会照顾老人、残疾人,学 各种不良讯息通过多种渠道对涉世未深的青少年造成了很
会沟通、学会相处。 而我国的中小学普遍追求升学率,忽视了从小培养孩
子感恩意识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借鉴日本感恩教育的先进 经验,把感恩教育纳入到道德教育中来。
2)家庭教育方面。即便学校开设并坚持执行了感恩教 育的全部课程,但对孩子的教育却依然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因为学校的职责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事”,成为具有社会竞 争力的社会人。相对来说,家庭在培养学生道德方面的责任
的内容很多。如果能够很好地结合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开设 一个“世博专题”,让学生了解世博,了解新的流行的“低碳” 生活理念,并开展“体验世博,过‘低碳’生活”的活动,迎合 学生追求时尚的潮流,借此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可以说是 一项一举两得的活动。
时尚的话题包括很多,既可以是一种文化品位,也可以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
(下转第 18 页) 15
德育
2 0 1 0. 0 9 ( 中 旬 刊)
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它往往由思想意识起步,以各种物质 和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关系到社会交往中的素质修养的内容
形式来表达,是一种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社会文化,并与 比比皆是,可以成为教师和学生探讨时尚话题的丰富资源。
时代大众的精神诉求息息相关,成为一段时期内流行的生 活态度和生活方式。[4]在思政课中加入时尚的元素,则有助 于教师在教学中寻求到最新的学生感兴趣的谈话内容,从 而使学生在课堂上容易和教师产生共鸣,提高课堂教学的 效果。
今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其实也是在向我们展示一种 将逐渐为多数人所接受的生活理念,那就是“环保和低碳”。 在思政课教学中,有关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科学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现代小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摘要】“知感恩,懂回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古人用自己对父母、对他人帮助后表达自已感激之情的肺腑之言。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应该知道感恩,孝敬父母,尊重长者”。
然而,当前在我们的小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不知感恩的情形令人痛心和警醒。
究其原因可能是道德认识方面的,也可能是道德行为方面的,或二者兼而有之。
虽然表现出来的是少数同学,但却呈现增长趋势,而且出现低龄化的现象,这应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关注。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只希望所有的人都为自己服务,自己却吝啬到没有一句感谢的话。
这样的孩子长大还能有爱心、责任心吗?为此,了解造成小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探讨培养小学生感恩意识的对策,加强小学生的感恩教育是小学德育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感恩;美德
一、家庭方面的原因
1、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的娇宠和溺爱。
使孩子们缺乏对他人的尊重与理解,缺乏对父母付出的认可,认为所有的人对自已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的。
事例1:有个孩子上学父母天天送,可有一天放学,父母稍微迟了一些,这个孩子就不停地哭闹。
而她的母亲则不断的自我责备。
事后问这个孩子,为什么要哭闹呢?孩子说:“我是家里的宝贝,
父母接我是应该的”。
事例2: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讲空话,被老师发现后批评了几句。
下课时,他恶很狠地对同学说:“找个机会给这个呆子一个教训”。
事例3:“六一”节,政府和学校给贫困学生准备了一份爱心礼物,上台领取时,每个学生都淡淡地接过礼物。
从他们的脸上看不到应有的感激,有的只是一份理所当然……
从以上的三个事例中我们知道,现在的家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家庭对孩子的娇宠和溺爱。
使他们从小娇生惯养,优越的生存环境使他们只想到自已的需求而从不站在他人立场上看待问题。
也有些父母不是按照一个合格社会成员的要求来塑造和培养子女,而是把子女当作自已的“私有财产”,在生活上大包大揽。
过多的呵护助长了孩子的依赖心理和寄生思想。
“只要你学习好,就是对我好”这种片面的教育方式,造成个别孩子由娇而横,唯我独尊,由爱生恨,甚至有的还恩将仇报,这必然使子女将父母为自已所做的一切视为天经地义的事情,而根木不会对父母萌生任何感激之情。
在许多学生看来,学习是我的天职,感激父母暂时还没想到。
这的确是一般学生的“正常”思维,也是当前一部分父母教养观的必然结果。
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小皇帝”心安理得地大把挥霍父母的血汗钱,享受父母细致周到的照顾,偶有一点不如意,就给父母以脸色,甚至以离家出走、自杀相威胁。
感恩应首先从对父母的感恩开始,而很多的父母很少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甚至给孩子的爱过于“伟大”,使自已失去了的尊严,失去了地位和人格,也使得
孩子失去了感恩教育的最佳时期。
因此,父母要有自已的尊严,应与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要对孩子过分关爱和亲密,让各自都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让亲子之间彼此尊重,这对双方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二、教育误区使孩子缺乏感恩。
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然而,最终的人才选拔、未来生活的质量,依然由考试一锤定音。
为了“金榜题名”、“光宗耀祖”、“成龙成凤”,家长、学校和社会放松了对孩子的做人教育、品德教育、感恩教育。
不是真的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
许多教师认为:语数等学科是重要的,因为要考试。
而学生的爱心品质在试卷上不能体现。
因此不去特别重视,只要学生不出大问题,品德课好坏无所谓。
应试教育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正因为学校教育对孩子感恩教育的偏颇,让孩子的感恩缺失。
在对孩子的思想教育中,教师们也从不将“感恩”放在嘴上。
尽管有的教师对学生的一些行为认为“没良心”,但更多的教师是从未意识到“感恩”。
学校是学生全面发展和道德品质培养的主要场所,因此,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学校没有给予感恩教育足够的重视,道德教育缺乏实效性。
三、社会缺乏“感恩”教育的氛围。
孩子生活在社会中,社会中成人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价值观、道德观。
“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这种行为意识在成人的世界中似乎已渐渐远行,而我们的孩子得不到这种耳染目睹的感
染,对社会对他人自然缺乏了一种回报的心态。
比如现在的端午节,人们只知道吃粽子、赛龙舟,而忘却了端午节是一个感恩节。
感恩屈原、纪念屈原,这种感恩本意被渐渐淡化,孩子们今后将如何“感恩”。
因此,小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社会大环境也负有一定的责任。
古人云:“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他,不可不忘也”。
感恩被孩子疏忽,其实是成人的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