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道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合集下载

医院感染的泌尿道感染与防控

医院感染的泌尿道感染与防控
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健康教育
向患者和家属宣传泌尿道感染 的预防知识,提高防控意识。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根据感染的具体病菌类型,选择 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辅助治疗
如多饮水、碱化尿液等,有助于 缓解症状和促进康复。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感染或合并其他泌尿系 统疾病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
术治疗。
05
医院感染的防控管理
监测与报告
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并报告感染病 例,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传播。
隔离与控制传染源
对疑似或确诊感染的病人进行隔离,控制传染源 的传播,防止感染扩散。
规范抗菌药物使用
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避免滥用和不合理使 用,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
医院感染的治疗
针对病原体治疗
根据感染的具体病原体,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02
减少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保障医护人员安全
03
降低医护人员感染风险,维护医护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未来研究方向
深入研究病原菌耐药性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病原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需要加强 耐药性监测和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探索新型防控技术
针对泌尿道感染的特点,研究新型的防控技术和方法,提高防控效 果。
感染途径
通过呼吸道、消化道、血液等途径传 播,引起泌尿道感染。
其他感染源
真菌感染
念珠菌、曲霉菌等,多见于长期 使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患者

寄生虫感染
阿米巴原虫、滴虫等,通过直接接 触或间接接触传播。
物理化学因素
长期留置尿管、膀胱镜检等操作引 起的物理损伤,以及化学药物的刺 激等。

泌尿道感染预防控制方案及措施

泌尿道感染预防控制方案及措施

泌尿道感染预防控制方案及措施
1、严格掌握适应证,在一般情况下避免使用导尿管。

2、使用其它方法代替膀胱内导尿管,如间歇性导尿、阴茎套导尿
等。

3、尽量减少导尿管留置时间,每天评估持续性导尿的必要性。

4、严格掌握导尿管插入和护理时无菌技术。

(1)在导尿管插入之前,用消毒剂消毒尿道口周围。

(2)在灭菌条件下,无菌操作插入导尿管。

(3)保持整个集尿系统闭合,尽可能缩短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操作时间。

(4)保持尿液从上往下的重力引流。

并随时观察尿液是否从导尿管中流出,以确保导尿管未阻塞。

5、有条件时应使用一次性导尿管和集尿系统。

否则对上述物品彻
底清洗后;再高压蒸汽灭菌或化学灭菌。

6、不建议为预防尿路感染使用抗生素和在尿道口使用抗菌软膏,
以防止产生耐药菌株。

7、不建议冲洗导尿管和更换导尿管,也不宜频繁进行菌尿检测。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精选五篇)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精选五篇)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精选五篇)第一篇: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一、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定义及诊断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主要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

临床诊断: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者有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有或不伴有发热,并且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女性≥10个/高倍视野,插导尿管者应当结合尿培养。

二、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医务人员应当接受关于无菌技术、导尿操作、留置导尿管的维护以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的培训和教育,熟练掌握相关操作规程。

1、置管前(1)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征,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实施预防和控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措施。

(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导尿包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立即更换导尿包。

(3)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等情况选择合适大小、材质的导尿管,最大限度降低尿道损伤和尿路感染。

(4)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当采用密闭式引流装置。

(5)告知患者留置导尿管的目的,配合要点和置管后的注意事项。

2..置管时(1)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后,戴无菌手套实施导尿术。

(2)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原则留置导尿管,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

(3)正确铺无菌巾,避免污染尿道口,保持最大的无菌屏障,操作无污染。

(4)按导尿操作要求充分消毒尿道口,防止污染。

用0.5%碘伏消毒剂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粘膜,一次只能使用一个棉球,不得重复使用。

男性:先协助患者洗净包皮及冠状沟,然后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

女性:先按照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的原则清洗外阴,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

(5)导尿管插入深度适宜,男性20-22cm,女性4-6cm,插入后,向水囊注入10—15毫升无菌水,轻拉尿管以确认尿管固定稳妥,不会脱出,避免损伤尿道。

输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输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输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中输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是指感染发生在输尿管以及与之相连的其他器官的情况。

为了预防和控制输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措施:
1. 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温水和无香味的肥皂清洗。

尽量避免使用香皂、洗剂和沐浴露,因为它们可能会刺激尿道的皮肤。

2. 喝足够的水:饮水可以帮助稀释尿液,减少细菌在尿道内的滋生。

建议每天喝足够的水,以保持尿液的健康排出。

3. 排尿后注意清洁:每次排尿后,请用纸巾或湿巾从前往后擦拭外阴,以避免将细菌带入尿道。

4. 避免憋尿:尽量避免憋尿,及时去厕所排尿。

长时间的憋尿会增加尿液中的细菌滋生的机会。

5. 避免过度清洁:过度清洁外阴可能会破坏正常的衡,导致感
染的风险增加。

建议使用温水进行清洁,避免使用含有荧光剂或添
加剂的清洁剂。

6. 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过度使用抗生素可能会导致细菌产生
耐药性,使治疗变得更加困难。

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抗生素。

7. 均衡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降
低感染的风险。

注意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维持身体健康。

8. 避免过度使用冲洗剂:使用冲洗剂可能会干扰的自然酸碱平衡,增加感染的机会。

如果有必要使用冲洗剂,请遵循医生的建议。

根据个人情况,以上措施中的一些可能更适合您。

请咨询医生
获取针对您情况的具体建议和治疗方案。

请注意,上述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应根
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制定。

尿路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尿路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尿路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尿路感染预防控制措施1. 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适应症,避免不必要的留置。

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尿道等情况选择合适大小、材质的导尿管,采用密闭式引流装置,尿道口严格充分消毒,插管动作轻柔,最大限度的降低尿道损伤和尿路感染。

3. 置管前,正确铺无菌巾,避免污染尿道口,保持最大的无菌屏障;置管过程中。

指导患者放松,协调配合,避免污染,如尿管被污染要重新更换尿管。

4. 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受压,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和完整,悬垂集尿袋,不应高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活动或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逆行感染。

5. 及时清空袋内尿液,清空尿液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集尿袋的出口触碰到收集容器。

6. 不应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来预防尿路感染,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消毒尿道口两次,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后应当进行消毒。

患者沐浴或擦身是应当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应把导管浸入水中。

7. 长期留置导尿者,每周更换集尿袋,每月更换导尿管。

若导尿管阻塞或不慎脱出时,留置导尿装置的无菌性和密闭性被破坏时,以及出现尿路感染时,应当立即更换导尿管。

8. 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

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时间,尽早拔除导尿管。

9. 疑似尿路感染用抗生素前,应先更换导尿管。

10. 医护人员在维护导尿管是,要严格执行手卫生。

定期培训。

尿路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篇2]尿路感染是人体泌尿系统中比较常见疾病,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很多,其中日常生活中不注意卫生或是卫生控制不当是重要原因,如何预防尿路感染呢?唐山男科专家提出以下几个方面:1.保持外阴清洁成人应每日清洗外阴1次,勤换内-裤。

禁用坐浴,污水容易浸入尿道,引起感染。

2.注意性生活卫生泌尿系感染的发病原因,性生活卫生习惯不良较为常见,男女一方外阴或阴-道、尿道的病菌极容易传给对方,也容易自身感染。

3.防止尿液满留有尿意时,及时排尿,不要憋尿,每晚临睡前,排空膀胱。

泌尿道感染预防控制方案及措施

泌尿道感染预防控制方案及措施

泌尿道感染预防控制方案及措施1.教育宣传和健康教育通过开展泌尿道感染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该疾病的认识和了解,增强预防意识。

在学校、社区、医疗机构等地开展宣传活动,向公众介绍泌尿道感染的症状、传播途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提供正确的预防指导。

此外,应加强对医务人员和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泌尿道感染的认识和预防能力,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2.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饮食卫生是预防泌尿道感染的重要措施。

建议人们饮食要均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油脂和高热量食物,保持体内酸碱平衡。

此外,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外阴部清洁,每天使用温和的洗液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学物质。

3.控制尿滞留和尿道反流尿滞留和尿道反流是泌尿道感染的重要因素。

对于有尿潴留的患者,应及时排尿,避免尿液在膀胱内滞留过久。

对于有尿道反流的患者,可以采取各种方法进行控制,如使用尿道止液、提高排尿姿势等。

如果有结石等潜在因素,应及时治疗。

4.注意个人卫生个人卫生对于泌尿道感染的预防非常重要。

建议患者每天多饮水,以促进尿液排出和尿道的清洗。

同时,要避免憋尿,经常去厕所排尿,避免长时间保持尿液在膀胱内。

女性应从前往后擦拭外阴,避免将肛门细菌带入尿道。

5.合理使用抗生素过度使用抗生素是导致抗药性细菌出现的主要原因。

在预防和治疗泌尿道感染时,应根据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并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用药。

同时,要注意用药周期和用药剂量,不得随意更改或中断治疗。

6.加强医疗机构感染控制医疗机构应加强感染控制措施,减少医源性感染。

提高医务人员的洗手频率和洗手操作的科学性。

医护人员穿戴适合的防护用品,根据需要使用指定的清洁消毒剂进行擦拭和消毒医疗设备和环境。

医疗机构要加强感染监测和报告体系,及时掌握和处理感染爆发的情况。

综上所述,预防和控制泌尿道感染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公众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注意个人卫生并遵循饮食卫生原则。

医疗机构应加强感染控制和预防工作,提高医务人员的科学知识水平并规范操作行为。

预防和控制泌尿系统感染的方法

预防和控制泌尿系统感染的方法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及时发现泌尿系统感染 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了解肾脏健康状况 定期进行超声检查,了解泌尿系统结构变化 定期进行尿培养检查,确定感染类型和药物敏感性
感谢8杯水, 约2升左右。
饮水时间:全天 均匀饮水,避免 一次性大量饮水。
其他注意事项: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如勤洗澡、 勤换内衣等,也 有助于预防泌尿 系统感染。
避免憋尿
及时治疗其他疾病
及时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以降低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 及时治疗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等泌尿系统疾病,以防止病情恶化和感染扩散 及时治疗妇科疾病、性传播疾病等,以防止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 及时治疗皮肤病、口腔疾病等,以防止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
控制泌尿系统 感染
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药物治疗
抗病毒药: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 等,用于治疗病毒感染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抗真菌药:如氟康唑、伊曲康唑等, 用于治疗真菌感染
免疫调节剂:如干扰素、白细胞介 素等,用于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 体抵抗力
饮食调整
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预防和控制泌尿系 统感染的方法
汇报人:XX
目录
01 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02 控制泌尿系统感染
预防泌尿系统 感染
保持个人卫生
勤洗澡、勤换内衣裤 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产品 排便后擦拭干净,避免污染尿道口 避免使用公共浴池、浴巾等物品,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增加饮水量
饮水量与泌尿系 统感染的关系: 多喝水可以稀释 尿液,降低细菌 浓度,从而降低 感染风险。
避免摄入过多的糖分和盐分
增加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A的 食物摄入

泌尿道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泌尿道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3、对短期插管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虽可以减低菌尿症 和感染的危险,但费用高,且易引起耐药微生物的出现, 故不主张常规使用。长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无效且易诱 发耐药更强的微生物感染。
4、插管患者无症状菌尿通常不需要治疗,一旦拔出导管, 膀胱定植的菌群就会消失。
泌尿系统感染的护理
1、一般护理
(1)合理休息: 尿毒82尿毒4如 尿男或或如临左 多8③因泌长急尿3如观除女尿毒2内如、 、 、 、 、 、液剂液剂出道性尿尿果床右见治此尿期性道果察此性液剂源出尽应从尽性应导 污 导 污 现膜 成 细 细 需 上 各大 疗 预 道 预 发 膜 需 尿 之 尿 导 污 性 现可限膀可别限管染管染阴 部人胞胞要导一 肠失防感防作部要路外道管染感阴能制胱能和制引以引以茎 、平排排冲尿, 杆败和染性时、冲刺,长引以染茎的引到的年引流及流及刺 尿均泄泄洗管腹 菌:控常应应尿洗激插3流及:刺把流收把龄流-(5止超充日系未系未激 道是率率血相膜 、治制见用增道血征管系未在激c尿的集尿(的急疼给m统采统采症 外长白白块关后 克疗感诱抗加外块、时统采住症2管持袋管女持水饮过痛,污用污用状 口细细,性脊 雷后染发生休口,腰尿污用院状1性)痛 予固续的固性续8宽染标染标或 三胞胞要菌柱 伯持,因素息三要痛道染标患或c分水3剂定 时 引 定 病 时m短的准的准皮处使尿两氏续是素无与处使的机的准者皮≥≥发饮明高9。33牢间流牢人间直,常无常无肤 狭用病侧 菌菌提和效睡狭用情械常无中肤量00。℃,。要,、。万万作食显蛋,见菌见菌损 窄无人和尿高危且眠窄无况损见菌,损防保防老同//不后尿小小原技原技伤 ,菌仅假或医险易,,菌,伤原技绝伤时时护时白止持止年方时时因术因术时 是操有单复疗因诱为是操有,因术大时时少尿通尿病频可临。。有等有等, 尿作胞发质素发病尿作无有有等多,2应理应、管畅管人0近做::以 。菌。量耐人。伴利:数以于%者采在,在)增:肛卧高医医除 。,药提随于医的除-3尿引尿。好20务务去 保更供症微务泌去提用加%道流道床维0人人导 证强安状生人尿导口的内袋内0供冰员员管 医的静;物员道管休休生患移放移0腔手手, 疗微、自手感,者床动置动敷m息息素的的一 安生舒损的染一出。位。护污污次 全物适伤污都次l边现、与,置和,染染性 的感的粘染与性理临要小使 重染环膜使使;;;睡酒少污污污床易嘱低。用 要。境处用用染染染症于便眠精量避 举侵导避消病的的的状膀孕 措入尿孕膀膀膀,用,擦多胱化人套 。。装套胱胱胱而水不 置不为具浴次冲冲冲大的少平要 有要洗洗洗多。病。等饮超 关超清站液液液数过 。过、、、患人高水措淡立22使使使者44提小 小热用用用,则施饮或时 时灭灭灭表供病以进。 。食弯菌菌菌现不不不无安人保行腰,彻彻彻症静底底底状持时物, 鼓的的的性、2应理器器器励必菌—械械械尿舒卧降病要、、、症3适插插插。床温小人时管管管的时时时休,时多遵会会会环息并一饮医阴阴阴境部部部,次注水嘱消消消毒毒毒排给体,意不不不尿予每补温彻彻彻底底底,或或或消消消

泌尿道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

泌尿道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

泌尿道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一、严格导尿指征。

只有当病人病情需要时才放置导尿管,根据需要决定置留时间。

二、在导尿和留置期间的护理操作前后均应洗手。

三、在导尿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使用无菌导尿管和闭合式无菌集尿系统。

根据年龄、性别、尿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四、每天评价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减少导尿管留置时间,每天要检查导尿管有无移位,导尿管是否通畅,集尿系统有无破损漏尿;如果导尿管不慎脱落或导尿管密闭系统被破坏,需要更换导尿管。

五、加强集尿系统的管理,保持集尿系统闭合,尽可能减少、缩短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操作频率和时间;病人洗澡或擦身时要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要把导管浸入水中。

六、集尿袋需放置在低于病人耻骨联合的位置,并及时清空袋中尿液:保持尿液从上往下的重力引流,保证导尿管无阻塞、尿液不返流;排空集尿袋时应使用病人各自的专用容器,分离导尿管-引流管连接处前应先进行消毒。

七、留取尿标本时,不应打开集尿系统,以无菌方法从导尿管留取尿液,以保持集尿系统的密闭性,尽量减少尿液监测频率。

八、预防尿路感染:不主张常规使用抗菌素,不主张常规在尿道口使用抗菌药物软膏;发现当病人有尿路感染征兆时,应开始使用抗生素治疗之前就先更换导尿管。

九、保持导尿管通畅:导尿管和引流管均应避免扭结;如果导尿管出现阻塞应及时更换;不主张常规膀胱冲洗和频繁更换导尿管。

十、做好会阴部及尿道口的清洁、消毒及皮肤护理:插管后,每日用碘伏消毒尿道口周围皮肤粘膜2次,集尿袋每周更换2次,抗反流尿袋每周更换1次。

十一、插管病人的空间隔离,为减少交叉感染发生的机会,感染病人和非感染病人不应住同一房间。

十二、加强医护人员的在职培训。

泌尿系统感染预防控制制度与措施

泌尿系统感染预防控制制度与措施

泌尿系统感染预防控制制度与措施泌尿系统感染的定义与风险因素
泌尿系统感染是指细菌或其他微生物侵入泌尿系统引起的感染。

常见的泌尿系统感染包括尿道感染、膀胱炎和肾盂肾炎等。

以下是
一些常见的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因素:
- 尿液滞留:包括尿路结石、尿道狭窄等情况下的尿液滞留增
加了感染的风险。

- 尿路插管:尿管插入可导致细菌进入尿道并引发感染。

- 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更容易感染泌尿系统。

- 不适当的卫生惯:如不良的个人卫生惯、不洁净的医疗设备
等也可能导致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预防控制制度与措施
为了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以下是一些预防控制制度与措
施的建议:
1. 个人卫生教育:提供个人卫生方面的教育,包括正确的洗手方法、保持个人卫生等。

2. 医疗设备消毒:确保所有使用的医疗设备都经过正确的消毒和清洁,减少细菌的传播风险。

3. 尿液排空:定期排空尿液,尤其对于存在尿液滞留风险的个体,如使用尿管的患者。

4. 尿路插管的使用和管理:在使用尿管插管时,确保遵循正确的插管和管理程序,减少感染的风险。

5. 免疫系统管理: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需要进行合理的免疫系统管理,以降低感染风险。

6. 监测和报告:建立监测系统,对泌尿系统感染进行及时的报告和跟踪,以便及早采取必要的措施。

总结
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控制制度与措施是减少感染风险的重要环节。

通过个人卫生教育、医疗设备消毒、尿液排空以及尿路插管的正确使用和管理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

同时,建立监测和报告机制也能帮助及早发现和应对感染情况。

泌尿系统预防泌尿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泌尿系统预防泌尿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泌尿系统预防泌尿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泌尿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排尿、排泄废物以及调节体液平衡等功能。

然而,泌尿系统也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扰,如泌尿感染、结石、肾炎等。

为了维护泌尿系统的健康,我们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介绍泌尿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泌尿系统疾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要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每天饮水量应在1500-2000毫升之间,以促进尿液的排出和维持适当的尿液浓度。

其次,要养成定期排尿的习惯,避免憋尿过久,因为憋尿会增加尿液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容易导致泌尿系统感染。

此外,适度运动、均衡饮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预防泌尿系统疾病的关键。

二、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个人卫生和防护是预防泌尿系统疾病的基本措施。

首先要注意外阴部的清洁,女性每天应该用清水及无刺激性洗液洗涤外阴,男性则要注意包皮清洁,并避免包皮过长。

其次,在性行为时要注意安全措施,避免性传播疾病的发生。

此外,也要避免使用过紧或过湿的内裤,保持生殖器的通风透气。

三、远离诱因和危险因素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生与个人行为和环境因素密不可分。

例如,长时间憋尿、过度饮酒、辛辣食物、药物滥用等都会增加泌尿系统疾病的风险。

因此,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以上诱因和危险因素的影响。

同时,还要警惕家族遗传史和身体虚弱等因素对泌尿系统健康的影响,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四、定期体检和早期干预定期体检是发现泌尿系统疾病早期迹象的重要手段。

通过尿液和血液检查、B超、CT等检查方法,可以及时了解泌尿系统的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

在早期发现和治疗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泌尿系统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泌尿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控制需要我们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远离诱因和危险因素,以及定期体检和早期干预。

只有我们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注重个人卫生和预防,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生,维护身体的健康。

泌尿系统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泌尿系统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泌尿系统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妇科 孙冬梅
尿路感染是由细菌(极少数可由真菌、原虫、病毒) 直接侵袭所引起。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 上尿路感染指的是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包括尿道炎和膀 胱炎。肾盂肾炎又分为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好 发于女性。 据描述性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在我国医院内 尿路感染的发生约95%与导尿或尿路器械操作密切相关。 因此针对可能诱发医源性尿路感染的各种因素,采取行之 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可使尿路感染降低至最低程度。
9.尿路感染科通过医人员的手进行传播,故在导尿或其他泌 尿道操作时必须严格洗手和进行手消毒。 10.插入尿管时不主张会阴剃毛,剃毛易损伤会阴部皮肤,使 细菌易于定植,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并且要经常保持会 阴部皮肤清洁。 11.提倡临时导尿,坚决杜绝为减轻护理负担而盲目留置或延 长导尿时间。 12.对神志不清,躁动不安的患者,必要时可使用束约带,防 止其粗暴拔尿管,同时要加强护理和对陪护人员的卫生宣 教,以减少尿路感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加强教育与培训,包括医务人员、家属及患者,都应掌握 或熟悉无菌导尿及留置导尿管的护理剂注意事项。 2.不是病情需要,应避免导尿,确因病情需要导尿者,尽可 能缩短尿管留置时间。 3.严格导尿管管理,保持集尿系统密闭性。医护人员在导尿 管的插入过程和留置期间的管理都必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 和无菌操作的原则,如每日检查尿管有无移位、是否保持 通畅、集尿系统有无破损漏尿等,封闭性引流装置出现问 题立即更换。 4.对需要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很难避免尿路感染的发生, 但可使用无菌封闭引流装置,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尿路感 染的发生。
5.多饮水,勤排尿(每2~3一次),以冲洗尿路,避免细菌 繁殖。 6.使用留置导尿管发生尿路感染的患者应与非尿路感染的患 者适当隔离。 7.导尿管粗细选择对预防尿路感染十分重要,通常选择合适 的导尿管,最好是带有壶腹的硅胶导尿管,因硅胶对粘膜 的刺激反应小,带有壶腹用于内固定,可避免胶布外固定 的污染及刺激,防止脱落。 8.不提倡膀胱冲洗,因为膀胱冲洗易增加感染机会或加重尿 路感染,除非治疗所需。多鼓励使用尿不湿代替放置导尿 管,若导尿管有阻塞应立即更换。

泌尿道感染预防控制方案及措施

泌尿道感染预防控制方案及措施

泌尿道感染预防控制方案及措施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经常清洗外阴和肛门区域,尿道口周围的清洁非常重要。

女性尤其应注意,每次使用卫生纸时,应该从前向后擦拭,以防止肠道菌进入尿道。

2.饮食方面的预防措施: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喝水有利于清洗泌尿道,防止细菌滋生。

此外,饮食要注意均衡,多摄入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3.规范使用抗生素:泌尿道感染经常与抗生素的滥用相关。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应尽量选择对病原体敏感的抗生素,并根据病原体分析的结果进行个性化治疗。

患者必须按照医生的指导完成整个抗生素疗程,不得自行减少剂量或中断治疗。

4.尿道插管和导尿管的复用:尽量避免尿道插管和导尿管的使用,因为这些操作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如果必须使用,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每次使用后要立即更换。

5.提高意识:加强对泌尿道感染的宣传教育,使公众了解该疾病的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

医疗机构应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泌尿道感染的认识和控制能力。

6.提高医疗机构的卫生管理水平:医院和诊所应加强卫生消毒,特别是操作室、器械和设备的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

7.定期检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包括尿液检查等,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泌尿道感染。

8.避免过度使用荷尔蒙替代疗法:长期使用荷尔蒙替代疗法的女性更容易患上泌尿道感染。

因此,避免过度使用荷尔蒙替代疗法是预防泌尿道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9.避免过度清洁:过度清洁外阴区域可能会破坏局部的酸碱平衡,削弱防御机制,容易导致感染。

因此,应避免频繁使用肥皂和洗液,并保持身体和内衣的干燥。

总之,预防和控制泌尿道感染需要个人的卫生习惯、医疗机构的卫生管理、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以及宣传教育。

只有综合运用以上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才能有效降低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保护人体健康。

泌尿系统感染需要注意什么

泌尿系统感染需要注意什么

泌尿系统感染需要注意什么泌尿系统感染是指泌尿系统内的各种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性疾病。

泌尿系统包括肾脏、尿路和生殖器官,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尖锐湿疣等都属于泌尿系统感染范围。

以下是关于泌尿系统感染需要注意的方面:预防、症状、诊断、治疗和饮食。

预防方面: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将细菌带入泌尿系统。

2.避免过度疲劳和抵抗力下降。

充足的休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预防感染。

3.注意适当清洁外阴,女性应该从前往后擦拭以避免细菌进入尿道。

4.多饮水,尤其是多喝水有助于稀释尿液,减少细菌滋生的环境。

5.定期排尿,避免憋尿。

过长的尿液停留在泌尿系统中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症状:泌尿系统感染的常见症状包括:1.尿频: 尿液排出的次数明显增多。

2.尿急: 尿液排出的感觉紧迫,常常伴随尿频。

3.尿痛: 排尿时感到疼痛、灼热或刺痛。

4.尿道刺激: 尿道口周围瘙痒或灼热感。

5.腰痛: 腰部不适或疼痛,可能是肾脏感染引起的。

6.发热: 体温升高,可能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典型症状。

诊断:泌尿系统感染的确诊需要通过以下方法:1.病史询问: 医生会询问病人的病史,包括症状出现的时间、持续时间、有无复发等。

2.身体检查: 医生会触摸腹部、腰部和耻骨区域,检查是否有肿胀或压痛等症状。

3.尿液检查: 医生会要求病人进行尿液分析或尿培养,以确定是否有细菌感染。

4.影像学检查: 可能会进行B超、CT扫描等检查,以帮助医生了解感染的程度和病因。

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治疗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1.抗生素治疗: 根据尿液培养结果指导选择适当的抗生素,一般需按时、按量服用,直到症状缓解并连续几天没有发热。

2.止痛药物: 可以用来减轻尿痛和腰痛的不适,如非处方药物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3.充足饮水: 多喝水有助于稀释尿液,减少细菌滋生的环境。

4.遵医嘱: 患者需按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并及时复诊以确保治疗效果。

饮食: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来帮助泌尿系统感染的康复:1.饮食清淡: 避免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与治疗

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与治疗

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与治疗一、泌尿系统感染的概述泌尿系统感染是指细菌感染导致尿道、膀胱或肾脏等泌尿系统部位发炎的疾病。

这种感染常见于女性,但男性也可能受到影响。

主要症状包括排尿时的灼热感、频尿、尿急和血尿等。

二、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的措施1. 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外阴清洁干爽,并定期更换内裤以避免细菌滋生。

女性应注意从前向后擦拭,以减少细菌进入尿道的风险。

2. 多喝水适量饮水可以促使频繁排尿,帮助冲洗掉潜在的致病菌,降低感染发生率。

建议每天摄取足够的水分,特别是在气候干燥或剧烈运动后。

3. 充足而规律的排尿遵循排尿“两小时一次”的原则,不要过度憋尿,以减少细菌在体内滋生的机会。

尽量排空膀胱,在排尿后用纸巾轻轻擦拭以防止细菌侵入。

4. 避免过度清洗阴道使用含有香料或化学物质的洗液或器具会破坏阴道的自然平衡,增加感染的风险。

可以选择温和的清洁产品,减少洗涤频率,并避免刺激性清洁剂。

5. 预防性使用抗感染药物对于一些高风险人群,如经常复发感染的女性、妊娠期妇女或进行泌尿系统手术的患者,预防性使用抗感染药物可能是必要的。

然而,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避免滥用抗生素。

三、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方法1. 细菌培养和抗生素选择确诊泌尿系统感染需要进行细菌培养,以确定导致感染的细菌类别,并测试其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根据培养结果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2. 饮水增加排尿喝足够的水有助于冲洗尿道和膀胱,帮助排除细菌。

同时,多饮水还能稀释尿液,减少对膀胱的刺激。

3. 使用疼痛缓解药物感染常伴有尿频、尿急和灼热感等不适症状。

在医生的建议下,可以使用一些非处方的疼痛缓解药物来减轻这些不适。

4. 遵循完整的抗生素治疗方案即使在开始服用抗生素后出现了缓解,也必须遵循完整的治疗方案,按时完成所有剂量。

过早停药可能导致细菌抵御药物,并引发复发性感染。

5. 其他治疗方法对于复杂情况或反复发作的泌尿系统感染,医生可能会采取其他治疗措施。

泌尿道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

泌尿道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抗生素
在需要使用抗生素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适当的药物和剂量 。
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
不要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以免产生耐药性。
注意抗生素的副作用
在使用抗生素期间,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过敏反应、恶心、 腹泻等。
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紧张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 间,避免过度劳累。
01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医护人 员对医院感染危害性的认识,强 化预防与控制感染的意识。
03
02
加强设施投入
完善制度建设
制定科学、规范的医院感染预防与 控制制度,明确各项工作的操作流 程和责任人。
加大对医院环境卫生和消毒隔离 设施的投入,改善医疗条件,提 高感染防控水平。
04 加强监测与监督
建立完善的泌尿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有助于减少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 质量和安全。
目的和意义
目的
通过建立完善的泌尿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提高 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意义
加强泌尿道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有助于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减少 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保障医疗安全。
进行适当的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 免疫力,预防感染。
学会调节情绪
情绪紧张和焦虑可能会降 低免疫力,增加感染的风 险,因此应学会调节情绪 。
及时治疗泌尿道疾病
定期进行体检
01
定期进行泌尿道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泌尿道疾病。
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02
如果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道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
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建立员工职业安全防护制度,保障员工健康权益。

泌尿系统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制度

泌尿系统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制度

泌尿系统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制度制度目的:为了防止泌尿系统相关尿路感染在我们机构内的发生及传播,保障患者、医护人员和访客的健康与安全,制定此预防控制制度。

为了防止泌尿系统相关尿路感染在我们机构内的发生及传播,保障患者、医护人员和访客的健康与安全,制定此预防控制制度。

1. 泌尿系统相关尿路感染的定义泌尿系统相关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是指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入侵泌尿系统,引起尿液中的白细胞数目增加,且伴有尿路症状的疾病。

2. 预防措施- 2.1 患者预防- 2.1.1 鼓励患者增加饮水量,达到每天2000-3000ml,并鼓励多尿。

- 2.1.2 提供清洁卫生的尿液收集,定期清洁更换。

- 2.1.3 避免滥用抗生素,遵医嘱使用,并按疗程完成。

- 2.1.4 合理使用导尿管,遵循无导尿管途径适用原则,减少导尿时间。

- 2.1.5 提供专业导尿护理,保持泌尿系统通道清洁。

- 2.2 医护人员防护- 2.2.1 医护人员应戴手套和口罩,正确洗手并采用手卫生消毒。

- 2.2.2 按照消毒规范对使用的导尿器械进行消毒处理。

- 2.2.3 定期进行医护人员感染控制培训,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和操作技能。

- 2.3 环境卫生控制- 2.3.1 定期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无菌状态。

- 2.3.2 配备合适的储存设施,避免器械污染。

- 2.3.3 建立消毒记录,确保消毒操作及时、规范而有效。

3. 感染预防与控制- 3.1 监测与报告- 3.1.1 定期监测感染预防与控制指标,如感染发生率、菌群分布等。

- 3.1.2 及时报告感染病例,进行追踪和分析,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 3.2 教育与培训- 3.2.1 向医护人员提供专业的感染控制培训,提高其科学素养和操作技能。

- 3.2.2 向患者及家属提供相关预防知识,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

- 3.3 感染控制措施- 3.3.1 对发生感染的患者进行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泌尿系统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

泌尿系统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
对监测和报告制度进行定期评估和修订
根据监测结果和实际情况,对现有的监测和报告制度进行评估和修订,提高防控效果。
04
重点区域的感染预防与控 制措施
泌尿科门诊
保持门诊内清洁卫生,定时进行空气消 毒。
提供一次性手套、纸张等用品,方便患 医生检查患者前应洗手,并严格执行无
者使用。
菌操作规范。
泌尿科病房
《泌尿系统医院感染的经济损 失与预防策略》
相关法规和政策文件
01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02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03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相关指南和标准
01
02
03
《泌尿系统医院感染预 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预 防与控制标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 导原则》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开展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让其了解医院感染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对保洁员、后勤人员等开展环境卫生和消毒灭菌等方面的培训,确保其能正确进行 清洁和消毒工作。
完善消毒灭菌制度
制定严格的消毒灭菌制度,对 医疗器械、设备和器具等进行 彻底消毒。
定期对医院内的空气、物体表 面、医务人员手等进行微生物 学监测,确保其符合卫生标准 。
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防控体系, 包括感染防控管理部门、感染防 控监督部门和感染防控实施部门

制定完善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相关制度和规范,确保各项措施
落到实处。
加强与疾控中心等外部机构的联 系与合作,共同推进医院感染防
控工作。
强化人员培训和健康教育
对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感染防控意识和能力。
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防止泌 尿系统感染。

如何预防路感染与保护泌系统健康

如何预防路感染与保护泌系统健康

如何预防路感染与保护泌系统健康路感染是指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通过尿路感染泌尿系统的疾病,其多见于女性。

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平时的预防措施和合理的保护对于维护泌尿系统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个有效的预防路感染和保护泌尿系统健康的方法。

一、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路感染的第一步。

首先要保持外阴的清洁,每天用温水进行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液和香皂。

在上厕所后,应从前向后擦拭,以避免将细菌带入尿道。

同时,应避免使用过于紧身和潮湿的内衣,尽量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内裤,保持局部干燥。

二、频繁排尿及充足的水分摄入频繁排尿有利于将细菌及时排出尿道,减少感染的机会。

因此,尽量避免憋尿,经常去上厕所排尿。

此外,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增加排尿次数,稀释尿液中的细菌,减少感染的风险。

建议每天饮水量不少于1.5升,并避免过多摄入咖啡、茶和含糖饮料等刺激性饮品。

三、注意饮食均衡均衡的饮食可以增强免疫力,提高抵抗力,从而预防路感染。

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红椒、葵花子等,这些食物具有抗氧化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此外,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膳食纤维和益生菌也有助于维护泌尿系统的健康。

四、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长期或过度使用抗生素可能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增加细菌耐药性,从而引起路感染。

因此,在使用抗生素前应谨慎考虑,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同时,也可以考虑在饮食中增加一些益生菌,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五、保持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对于预防路感染和保护泌尿系统健康非常重要。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跑步、游泳等,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可以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抵抗病菌的能力。

六、定期体检和咨询医生定期进行泌尿系统相关的体检是保护泌尿系统健康的重要方式。

例如,定期检查尿液常规、尿液培养等,了解自己的泌尿系统健康状况。

同时,如果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路感染
插管相关
Pressure ulcers (decubitus ulcers), 褥疮 Vascular catheter-associated infections, 血管插管相关感染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 mediastinitis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手术部位感染-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纵隔炎 Hospital-acquired injuries – fractures, dislocations, intracranial injuries, crushing injuries, burns, and other unspecified effects of external causes 医院内获得的外伤-骨 折,脱臼,颅内损伤,挤压伤,烧伤,其他外源性的影响
尿路感染的现状
尽管大多数患者的尿道感染是自限性无症状 菌尿或轻微感染,但当引流装置去除后,某 些患者可能发生更严重的感染,如肾盂肾炎 等。 尿道感染可使病人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 增加(美国每例UTI可使住院成本加大675美 元,如发展成菌血症最少要增加额外费用 2800美元),严重的尿路感染可导致死亡。
常见的感染原因
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尿道周围菌丛进入 膀胱。 细菌沿导尿管外表面向上移行。 开放式引流 封闭式引流的破裂
常见危险因素
引起感染的决定性因素为机体的抗病能力 和微生物的致病力。导致泌尿道感染的常 见危险因素有: 导尿管使用的时间(过长); 导尿系统的密闭性(开放性或密闭性被破 坏); 导尿管口附近病原菌滋生、非感染性泌尿 道疾患
导尿管分类
导尿管可按使用位置和或留置时间分类 按使用位置可分为 尿道导尿管 肾造口术导尿管 耻骨联合上导尿管
导尿管分类
按留置时间可分为 间断使用导尿管 短期留置导尿管 长期留置导尿管
泌尿道感染的发病机理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方式 主要为逆行性感染。
内源性感染
插入尿管时排尿冲洗功能丧失 ,会阴部 和尿道菌丛在尿管外部和尿道粘膜之间上 行扩散至膀胱(在24--48小时内完成)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主要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 者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 统感染。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定义
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是由各种病原体所致泌 尿系统的急、慢性炎症。尿培养阳性(1或2 种),细菌定量至少≥105cfu/ml,伴有或 不伴有临床症状。 ---WHO的诊断标准
插管时尿道机械损伤 ,有利于微生物自 损伤粘膜处侵入。
外源性感染
由尿液引流系统(通过远端引流管和近端引 流管交接处导致细菌侵入)受污染,尿液中 的细菌逆流至膀胱引起。 医务人员手的污染 污染的膀胱冲洗液
外源性感染
使用灭菌不彻底的器械 插管时会阴部消毒不彻底 消毒剂污染 未采用标准无菌技术
泌尿道感染的鉴别诊断
非导尿或穿刺留取的尿液标本,细菌培养 结果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菌,为排除污染 可能,需重新留标本送检。 非插管的泌尿道感染通常由单一微生物引 起,而留置尿管患者的感染通常由多种微 生物引起(检出多种微生物并不一定表明 就有污染)。
泌尿道感染的鉴别诊断
尿标本应及时送检,若在室温下放置超 过2小时,即使培养结果细菌数 ≥104cfu/ml或≥105cfu/ml,亦不作为诊 断依据,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 影像学、手术、组织病理或其他方法证实 的、可定为的泌尿道感染(如肾、输尿管、 膀胱、尿道),报告时应分别标明。
下呼吸道28% 泌尿道19%
尿路感染的现状
每年大约有9600万条尿道导管在世界各地销 售,有1/4是在美国销售,在美国有16—25% 的住院病人留置尿管,在留置尿管的病人中 每日大约有3—10%获得菌尿症,其中10— 25%的菌尿症病人出现尿路感染(UTI)的症 状。在有症状的尿路感染者中,有1—4%的 患者可能会发生菌血症,菌血症的患者中有 13—30%会死亡。
我院2013年尿路感染情况
2013年全院院内感染发生155例 尿路感染29例,占院内感染部位的19%。 由导尿管引起的尿路感染25例,占尿路感染发生中 的86%。
我院2013年尿路感染情况
2013年感染部位分布
皮肤软组织5% 手术切口8% 消化道8% 生殖道3% 血液1% 上呼吸道28%
泌尿道感染常见致病菌
医院获得性泌尿道感染 其中尿路病原体中的粘质沙雷氏菌和假单胞 菌有特殊的流行病学意义,由于这些微生物 通常不寄生在胃肠道,从插管病人身上分离 到这些细菌,表明他们是从外环境获得的, 很可能是通过医护人员的手传播的。 此外,葡萄球菌和肠链球菌的L型变异,是泌 尿道感染反复发作的常见原因,给临床诊断 和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泌尿道感染的临床表现
有症状患者常出现尿急、尿频、尿痛等尿 路刺激症状,或出现排尿困难、下腹触痛、 血尿、肾区叩痛,伴或不伴发热。
泌尿道感染的诊断
尿沉渣镜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 女性≥10个/高倍视野;或尿细胞排泄率 白细胞≥30万/小时。 临床医师诊断泌尿道感染,或抗菌治疗有 效而认定的泌尿道感染。 插导尿管者应结合尿培养结果进行诊断。
明确尿路置管的适应症 了解与尿管有关的感染并发症和患者的不适 症状 选择最合适的使尿液自由流出的最小号导管 导管插入和护理的正确技巧 采用和保持无菌的持续封闭尿液引流系统 维持通畅的尿液流出并给予足够的液体以维 持尿量大于100毫升/小时。
培训内容
利用重力引尿 减少尿管留置时间,留置尿管超过6天,相对危险 度增加,留置尿管30天,感染几乎是100%。 不进行不必要的导管更换,避免把更换导管当作常 规操作 对可能出现严重的导尿管相关性并发症的高危患者 (菌尿症),可考虑用抗菌药物包裹的导管(药物 导尿管为留置导尿管2天--10天的病人提供临床和 经济效益)
泌尿道感染常见致病菌
社区获得性泌尿道感染 多数由患者粪便中微生物污染引起的感染。 最常见的微生物是大肠杆菌,其次是变形 杆菌和粪便中的肠球菌,女性患者亦可由 会阴部的腐生葡萄球菌引起感染。
泌尿道感染常见致病菌 泌尿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
医院获得性泌尿道感染 大多是由具有多重耐药性的肠道细菌引 起。多见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变形 杆菌、绿脓杆菌和假单孢菌等;还包括 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念珠菌感染 有上升趋势,如白色念珠菌、酵母菌、 隐球菌等。
美国医疗保险相关政策
美国联邦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服务中心 停止支付部分医院感染诊疗费 2008年10月1日后出院的病人,如出现以 下八类情况,CMS将不再支付给医院相关 费用,2009年还将增加项目。
美国医疗保险相关政策
1. 2. 3. 4. 5. 6. 7. 8. Object left in surgery, 手术留下异物 Air embolism,空气栓塞 Blood incompatibility, 配血不合 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泌尿道感染的鉴别诊断
非留置导尿管病人,镜检或尿试纸(白细 胞酯酶)检查提示脓尿,高度提示泌尿道 感染存在。如果试纸检查显示亚硝酸盐反 应阳性,同时白细胞酯酶反应也阳性,则 可以做出诊断。 非离心的尿液革兰氏染色试验阳性,也可 作出诊断。
泌尿道感染的鉴别诊断
非留置导尿管,临床又无尿路感染症状的 女性患者,尿液中细菌数≥105cfu/ml, 先排除阴道炎,再考虑泌尿道感染。 尿培养霉菌阳性,但无临床症状,不算医 院感染。但重新送检尿标本,连续两次以 上培养阳性应诊断。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定义
病原学诊断
患者虽然没有症状,但 在1周内有内镜检查或 导尿管置入,尿液培养 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 ≥104cfu/ml,革兰阴性 杆菌菌落数≥105cfu/ml, 应当诊断为无症状性菌 尿症。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定义
分类 ---上尿路感染: 主要是肾盂肾炎 ---下尿路感染: 主要是膀胱炎
常见危险因素
导尿管置入时插管局部消毒不严格、 黏膜破损或无菌操作有疏漏; 导尿管护理质量差:接触尿管未进 行手卫生;尿管粪便污染没有及时 冲洗消毒。
常见危险因素
性别和年龄(女性病人;老年人); 基础疾病(糖尿病、慢性消耗性疾病); 健康状况不佳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 治疗因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 制剂等)。
新鲜尿液标本经离心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 在每30个视野中有半数视野见到细菌。 经手术、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有尿路 感染证据的。
无症状菌尿症
是指病人有真性细菌尿而无任何尿道感染 症状,该患者常在1周内有内镜检查或导 尿管置入; 尿液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 ≥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 ≥105cfu/ml; 连续2次清洁中断尿培养(间隔24小时以 上)为同一种细菌,或新鲜尿亚硝酸盐还 原试验阳性。
泌尿道感染的鉴别诊断
有明显尿路感染症状和白细胞尿的女性患 者,中段尿细菌培养计数≥102cfu/ml, 提示泌尿道感染。
新鲜尿亚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常表明G杆菌感染,确诊率在80%以上,且一般无 假阳性。
泌尿道感染的鉴别诊断
非留置导尿管病人,患者临床又无尿路感 染表现,则要求2次尿培养的细菌数均 ≥105cfu/ml,并为同一细菌。 对留置导尿管患者,在无菌操作下从引流 管近端抽取标本,若培养的菌落数 ≥102cfu/ml,则提示有泌尿道感染存在。
管理要求
医务人员应当评估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尿 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预防和控制导尿 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工作措施。
医疗机构应当逐步开展导尿管相关尿路感 染的目标性监测,持续改进,有效降低感 染率。
感染预防要点—置管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