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消费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分析消费股:一位8年港股重量级研究员的经验总结

作者:张薇

导读

长期看,消费领域是能够穿越牛熊,穿越周期的牛股辈出之地,也是价值投资大佬们最钟情的领域之一。如何才能挖出消费领域的牛股?本期港股那点事隆重推

出一位深耕港股消费股长达8年的重量级资深研究员、格隆汇会员张薇的经验

总结(本文)和消费类公司的分析思路(第二篇)。这两篇文章绝对可以当作任何行业和公司分析的经典教材,建议每位读者仔细阅读。同时,我们也诚挚的祝愿她在转型之后写出更辉煌的人生篇章。

每天都在拜读格隆汇的文章,受益良多,在之前的一期里面,转载了许巍的新歌“第三极”,唱的是藏人虔诚的信仰以及回归内心的平静之意境,也由此想到了藏传佛教里对“上师”的尊崇,我想,格隆汇每天做的事情,谈的是投资,但是实质上是类似一个上师,在宣扬信仰,信仰价值投资,信仰勤劳奋斗,信仰良善,信仰是金子终会发光。所以,会有港股最低迷时的“珍珠白菜价系列”,也有港股启动前的振奋人心的激扬文字。这是一种坚持,也是一种信念。

我05年在港大毕业,应该比许多当时的内地学生对香港有更直观的理解,07

年以来一直从事卖方港股研究,有8年的消费行业研究经验。现在,我将转型

买方,在离开券商之际,将过去消费行业的经验汇总下来。佛说,诸善奉行,其旨不为功利,在港股,我只是一个晚辈,但对于许多新入市的投资者或者研究员,可能对市场的理解又相对快了一步,因此,将这个文稿分享出来,希望能够对新进入这个市场的朋友有微薄助益。

以下是对消费行业的整体总结,分三部分进行阐述,首先是自上而下的选股方法,然后是具体的细分行业公司,最后是公司分析。这里面更多的是提供一种分析方法和思路,以及研究的流程,它可以被复制到分析任何公司,任何行业。里面有逻辑推理的部分,也有具体的案例,读来不会那么的枯燥。

一)自上而下的选股方法

从宏观的大层面看,当25-44岁人口占比开始下降时,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

市场利率都是下行的趋势,这个在中国也将不会例外,其背后的逻辑是工业经济转向服务业经济,经济增长的动力由投资拉动转为创新推动。而当市场利率处于下降趋势时,同时伴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居民存款会加快流向银行理财

产品,2013年末,银行理财产品达到10万亿的规模,这个仅占银行100万亿存款规模的10%,预计以后这个比例还将继续提升。

因此:1)在实业层面:劳动人口占比下降---》工业经济转型服务型经济---》对资本的需求下降,对劳动的需求提升---》资本价格下降,劳动成本提升---》劳动报酬占比提升---》人均收入提升---》利好居民消费---》按海外经验,当人均收入达到3000美元时,大众消费及百货业态会发展迅速,当人均收入达到7000美元时,服务型消费及购物中心和大型OUTLET的需求将大幅提升---》a.旅游(对应海昌控股),b.专业体育用品及体育赛事承办商(对应安踏,智美),c.购物中心(对应银泰)

2)在金融层面: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实业层面对资本需求下降,利率下行---》居民存款流向高收益银行理财产品---》以2014年新增6亿的理财产品金额为常态作为预测依据,按8号文规定,其中35%配置非标准化产品(贷款类),65%配置债券和股票(一般是60%债券和5%的股票)---》由银行存款搬家流向股市的金融每年是新增6000亿---》每年股市新发行股票不超过5000亿---》股票新增供给小于新增需求---》高股息率的股票会被首先配置(理财产品的高期望收益必然导致配置上优先考虑高息股,参考去年国投电力的走势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来)---》消费行业高派息公司受益---》消费行业股票池里所有股息率超过5%的优质公司都值得重点覆盖

以上是从宏观---》行业---》公司自上而下选股的过程。

二)细分板块分析

选股以后,我们按不同的细分板块进行阐述,努力找寻在研究中应该把握的最本

质的东西:

1)百货:

首先,要知道一个事物的现状,必须理解它的历史,如下:

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取消私营经济,各地的供销社和国有商超成为改革开放前的

商品提供平台---》改革开放后,各地的国有商超各自为政,地方割据,没有跨区域的百货公司---》90年代以后,以新世界百货,百盛为代表的港资百货公司登陆中国,延续它们在香港的经营方式,以小而精的门店为主,多租赁门店,以联营销售为主(二房东角色)---》2000年以后,以银泰,茂业为代表的民

营资本进入百货公司,它们学习港资百货的经营方式,但是因为他们自己是做地产起家的,所以也结合了中国人自身的特点,经营的百货多大面积,且以自有物业为主,也是二房东的角色(回顾刚才上面的宏观和行业分析,人均收入达到

3000美元时,是百货行业的迅速发展期,这是世界其他国家的经验证明了的,而我们的银泰,茂业这个时候开始发力,是不是正好对应这个收入阶段,研究需要多思考,多分析,多回顾)----》2012年后,人均收入突破7000美元,购物中心开始兴起,百货增速放缓。

因此,从以上的历史看,中国百货行业群雄割据,如美国梅西百货那样的强势的跨区域的百货公司很少,加上购物中心的冲击,以及现在电商的冲击,整体供大于求。加之之前学习港资百货的经营方式,只懂陈列,不懂商品运营,因此在目前的冲击下开始逐步转型。

那么,目前百货公司的看点:a)资产值严重低估,比如茂业,茂业除开自己持有的A股各上市公司股权的市值仅20亿港币,而它85%的门店都是自有物业,这意味着,几乎所有的门店都是白送的。

b)积极转型购物中心及OTO:和茂业类似,银泰的资产值也被低估,它也是75%的自有门店比例,同时,银泰是获得阿里入股的百货公司,在OTO的进程上远快于同行。

因此,当它们的市值在NAV之下30%时,都是安全的推荐标的,同时要关注它

们的转型和实际的经营数据,比如同店增速这些。

2)服装

和百货行业类似的分析逻辑,从历史入手:

改革开放后,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轻工和纺织发展迅速---》生产廉价商品出口国外---》部分公司开始自营,销往国内---》部分公司开始建立品牌---》2000年以后,大众品牌建立,渠道为王的时代到来---》2012年以后,

海淘,电商的冲击,传统服装企业开始受到冲击(回购一下百货,都是二房东模式,靠联营扣点为生,百货的收入就是服装公司的销售成本,因此在电商时代,传统渠道的价值开始下降,网上销售直接节约渠道开支,对服装公司的冲击很大)

因此,从以上的分析看,和百货一样,供大于求。但是,这个时候就需要精选公司。

目前服装公司的看点:a)行业龙头,高股息率:比如百丽(60%鞋,40%运动服饰代理),占据中国中高端女鞋30%的市场份额,2万间门店。比如安踏,国内专业体育服饰的市场占有率第一名,7000多家门店。它们都强大的渠道管控力,完备的供应链体系,快速的补单和生产流程,精准的产品定位,渠道建设加品牌营销,这些都决定了短期内龙头地位很难撼动,每年维持40%以上的派息率,符合宏观分析里说的,资金青睐高股息率的公司。

b)低市值,低市盈率的精品公司:比如利邦,23亿人民币的市值,拥有4大男装品牌,都是源自欧洲可追溯的贵族品牌,在全球有400家门店,所有的过季存货都已经出清,开始进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低市值,高品质的品牌,就是安全边际,巨大的安全边际。看看A股的海澜之家吧,在资金出海的当下,就不要说两地估值的差异,这个鸿沟迟早会被填平,真正的贵族品质,它的光辉,迟早是会被体现的。比如莱尔斯丹,30年悠久历史的家族企业,在百丽的多次收购要求下都不动心,在中高端女鞋领域做性价比,舒适度和设计感最好的品牌,精准的定位,对品质的追求,5%的股息率,7倍的市盈率,依然是,巨大的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