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唐宋诗中的物候》同步练习及答案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竺可桢①我国古代相传有两句诗说道:“花如解语应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但现在看来,石头和花卉虽没有声音和语言,却有它们自己的一套结构组织来表达它们的本质。
自然科学家的任务就在于了解这种本质,使石头和花卉能说出宇宙的秘密。
正如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里所指出的那样,杏花开了,好像它传语农民赶快耕土;桃花开了,好像它暗示农民赶快种谷子。
春末夏初布谷鸟来了,农民知道它讲的是什么话:“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从这一角度看来,花香鸟语都是大自然的语言,重要的是我们要能体会这种暗示,明白这种传语,从而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然。
②明末的学者黄宗羲说:“诗人萃天地之清气,以月、露、风、云、花、鸟为其性情,其景与意不可分也。
月、露、风、云、花、鸟之在天地间,俄顷灭没,而诗人能结之不散。
常人未尝不有月、露、风、云、花、鸟之咏,非其性情,极雕绘而不能亲也。
”换言之,月、露、风、云、花、鸟乃是大自然的一种语言,从这种语言可以了解到大自然的本质,即自然规律。
而大诗人能掌握这类语言的含意,所以能编为诗歌而传之后世。
③唐白居易十五岁时,曾经写过一首咏芳草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人顾况看到这首诗,大为赏识。
一经顾况的吹嘘,这首诗便被传诵开来。
这四句古诗指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规律:第一是芳草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第二是这循环是随气候转移的,春风一到,芳草就苏醒了。
④在温带的人们,经过一个寒冬以后,就希望春天的到来。
但是,春天来临的指标是什么呢?这从许多唐、宋人的诗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李白诗:“东风已绿瀛州草,紫殿红楼觉春好。
”王安石晚年住在江宁,有句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据宋洪迈《荣斋续笔》中指出:王荆公写这首诗时,原作“春风又到江南岸”,经推敲后,认为“到”字不合意,改了几次才下了“绿”字。
李白、王安石他们在诗中统用“绿”字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到如今,在物候学上,花木抽青也还是春天重要指标之一。
9《唐宋诗中的物候》同步练习及答案
9.唐宋诗中的物候caijuyudonglixi[文笔精华]美文中散步,品尝心灵的鸡汤……◎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自主积累]积累中运用,构建知识的殿堂……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贾思勰.()黄宗羲.()物候.()瀛.州()滹沱..()()觳.纹()2.根据拼音写汉字。
花huì()qiāng()笛相得益zhāng()3.结合语境,解释加点的词语。
(1)其中许多诗句,因为含有至理名言....,传下来一直到如今,还是被人称道不已。
至理名言:(2)为了了解我国南北、东西、高下、地点不同,古今时间不同而有物候的差异,必须与世界其他地区同时讨论,方能收相得益彰....之效。
相得益彰:4.填空。
(1)《唐宋诗中的物候》作者,我国著名的家、家,他在学、学、资料考察、科学普及等方面都有建树。
(2)“唐宋诗中的物候学”说的也就是从这一特殊领域,介绍物候学的知识。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现了雄浑,开阔的意境。
古诗词中有很多这样的写景诗句,请写出你最熟悉的连续两句:(江西中考题),。
5.请根据语境及拼音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字。
(3分)(浙江绍兴中考题)烦恼yōu 愁时,不妨读读唐诗宋词。
这样,春风秋雨会渐渐冷却你急zào 的情绪;小桥流水能慢慢松弛你紧张的神经。
那溪头卧剥莲蓬的小儿,那见人羞涩的村姑,无不使你yí然自得,超然物外。
[阅读探究]品读中探究,体味语言的蕴籍……(一)课内精读我国唐宋的一些诗人,一方面关心民生疾苦,搜集了各地方大量的竹枝词、民歌;一方面又热爱大自然、善于领会鸟语花香的暗示,模拟这种民歌、竹枝词,编成诗句。
其中许多诗句,因为含有至理名言,传下来一直到如今,还是被人称道不已。
明末的学者黄宗羲说:“诗人萃天地之清气,以月、露、风、云、花、鸟为其性情,其景与意不可分也。
月、露、风、云、花、鸟之在天地间,俄顷灭没,而诗人能结之不散,常人未尝不有月、露、风、云、花、鸟之咏,非其性情,极雕绘而不能亲也。
【七年级】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唐宋诗中的物候》同步练习
【七年级】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唐宋诗中的物候》同步练习《唐宋诗中的物候》同步练习第一部分:1,给下面带点的字注音应州()子店()商议()滹沱()?西()2,文章选自,作者,是我国.3.什么是物候学4,'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诗,指出了物候学上哪些重要规律(用原文回答)阅读所选文本并回答以下问题:物候就是谈一年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对于物候的歌咏,唐宋大诗人是有杰出成就的.一年中,平原上每一片茂盛的草木都凋零一次(白居易),唐朝(乐天)在草木上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是“从草木上,一年之久,野火不灭,春风又吹。
”“诗人顾匡非常欣赏这首诗。
”(15)古诗四首五言在物候学上指出了两条重要规律:一是芳草兴衰,具有一年一次的特点;第二,周期随气候而变化。
春风一到,芳草就醒了在温带的人们,经过一个寒冬以后,就希望春天的到来.但是,春天来临的指标是什么呢这在许多唐,宋人的诗中我们可找到答案的.李白诗'东风已绿瀛州草,紫殿红楼觉春好.'王安石晚年住在江宁,有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据宋洪迈《容斋续笔》中指出:王荆公写这首诗时,原作'春风又到江南岸',经推敲后,认为'到'字不合意,改了几次才下了'绿'字.李白,王安石他们在诗中统用绿字来象征春的到来,到如今,在物候学上,花木抽青也还是春天重要指标之一.王安石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能说明物候是有区域性的.若把这首诗哼成'春风又绿河南岸',就很不恰当了.因为在大河以南开封,洛阳一带,春风带来的征象,黄沙比绿叶更有代表性,所以,李白《扶风豪士歌》,便有'洛阳三月飞胡沙'之句.虽则句中'胡沙'是暗指安史之乱,但河南春天风沙之大也是事实.可以肯定的是,树木的绿色在早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然而,所有的树木都有不同的时间来绘制绿色。
最新版河大版河大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6《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同步练习
河大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6《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组( )A.花卉(huì) 譬如(bì) 吹嘘(xū) 竺可桢(zhēn)B.循环(xún) 滹沱(hú) 觳文(hú) 送瘟神(wēn)C.羌笛(qiáng) 推敲(qiāo) 黄鹂(lí) 贾思勰(xié)D.蜀东(shǔ) 瀼西(ráng) 锦城(jǐn) 瀛州(yíng)2.下面的句子中有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格中,然后改正。①我国唐宋的一些诗人,一方面关心民声疾苦,搜集了各地方大量的竹枝词、民歌。②其中许多诗句,因为含有志理名言,传下来一直到如今,还是被人称道不已。③对于物侯的歌泳,唐宋大诗人是有杰出成就的。④一经顾况的称赞,这首诗就被传颂开来。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①最正确,最有价值的话。( )②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好处。( )4.了解有关说明文的知识。(1)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2)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有: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 _____(3)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4)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是 ________。5.竺可桢,中国______学家、______学家,中国近代气象事业主要奠基人。6.补全下列唐诗。①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③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孤舟蓑笠翁,____________________7.将下列古诗句中的对偶上下句连线。①无可奈何花落去②雪却输梅一段香③落霞与孤鹜齐飞④深巷明朝卖杏花⑤万里悲秋常作客⑥秋水共长天一色⑦小楼一夜听春雨⑧似曾相识燕归来⑨梅须逊雪三分白⑩百年多病独登台8.你能说说下面诗句所包含的物候知识吗?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阅读(一)我国古代相传有两句诗说道:“花如解语应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但现在看来,石头和花卉虽没有声音和语言,却有它们自己的一套结构组织来表达它们的本质。自然科学家的任务就在于了解这种本质,使石头和花卉能说出宇宙的秘密。而且到现在,自然科学家已经成功地做了不少工作。以石头而论,譬如化学家以同位素的方法,使石头说出自己的年龄;地球物理学家以地震波的方法,使岩石能表白自己离开地球表面的深度;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以地层学的方法,初步摸清了地球表面,即地壳里三四十亿年以来的石头历史。何况花卉是有生命的东西,它的语言更生动,更活泼。像上面所讲的,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里所指出的那样,杏花开了, 好像它传语农民赶快耕土;桃花开了,好像它暗示农民赶快种谷子。春末夏初布谷鸟来了,我们农民知道它讲的是什么话:“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从这一角度看来,花香鸟语都是大自然的语言,重要的是我们要能体会这种暗示,明白这种传语,来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然。我国唐宋的若干大诗人,一方面关心民生疾苦,搜集了各地方大量的竹枝词、民歌;一方面又热爱自然,善能领会鸟语花香的暗示,模拟这种民歌、竹枝词,编成诗句。其中许多诗句,因为含有至理名言,传下来一直到如今,还是被人称道不止。明末的学者黄宗羲说:“诗人萃天地之清气,以月、露、风、云、花、鸟为其性情,其景与意不可分也。月、露、风、云、花、鸟之在天地间,俄顷灭没,而诗人能结之不散。常人未尝不有月、露、风、云、花、鸟之咏,非其性情,极雕绘而不能亲也。”换言之,月、露、风、云、花、鸟乃是大自然的一种语言,从这种语言可以了解到大自然的本质,即自然规律。而大诗人能掌握这类语言的含意,所以能编为诗歌而传之后世。物候就是一年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对于物候的歌咏,唐宋大诗人是有杰出成就的。9.文章开头所引两句诗的目的在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文中哪些语句说明了人类研究大自然语言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作者引明末学者黄宗羲的话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二)读选文,回答问题:树木抽青是初春很重要的指标,这是肯定的。但是,各种树木抽青的时间不同,哪种树木的抽青才能算是初春的指标呢?从唐宋诗人的吟咏看来,杨柳要算是最受重视的了。杨柳抽青之所以被选为初春的代表,并非偶然之事。第一,因为柳树抽青早;第二,因为它分布区域很广,南从五岭,北至关外,到处都有。它既不怕风沙,也不嫌低洼。唐李益《临滹沱见蕃使》诗:“漠南春色到滹沱,碧柳青青塞马多。”刘禹锡在四川作《竹枝词》云:”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縠水生,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足见从漠南到蜀东,人人皆以绿柳为春天的标志。王之涣著《出塞》绝句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之句。这句寓意诗是塞外只能从笛声中听到折杨柳的曲子。但在今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无论大山南北,随外均有杨柳。所以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送瘟神》诗中就说:“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而今春风杨柳不限于玉门关以内了。12.初春很重要的一个指示是_________。13.王之涣《出塞》中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4.为什么杨柳抽青被作为初春的代表?从科学上和唐诗中寻找证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本段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说明文用语准确,试从文中找一句分析其语言的准确性。阅读(三)植物缠绕方向之谜牵牛花、金银花等攀援植物有一套非凡的本领,这就是能够依附支架,利用茎尖的“运动”不断向上爬攀。就拿牵牛花来说,它茎的顶端10~15厘米一段,由于各个方向的表面生长速度不一致,能在空中不断改变自己的位置。而且经络以一定的方向旋转着,并以此为半径,在一圆周内遇到依附物后,就会把依附物缠绕起来,以此攀向高处去争取阳光和雨露。有趣的是,大多数植物的“转头运动”是有一定方向的,如金银花、菟丝花、鸡血藤等始终向右旋转,牵牛花、扁豆、马兜铃、山药等则向左旋转缠绕向上,而何首乌却是“随心所欲”的转头,有时左旋,有时右旋。那么,这些缠绕茎植物为什么会有固定的缠绕方向呢?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植物旋转缠绕的方向特性,是它们各自的祖先遗传下来的本能。远在亿万年以前,有两种攀援植物的始祖,一种生长在南半球,一种生长在北半球。为了获得更多的阳光和空间,使其生长发育得更好,它们茎的顶端就紧紧随时朝向东升西落的太阳。这样,生长在南半球植物的茎就向右旋转,生长在北半球植物的茎则向左旋转。经过漫长的适应、进化过程,它们便逐步形成了各自旋转缠绕的固定的方向。以后,它们虽被移植到不同的地理位置,但其的特性被遗传下来而固定不变。而起源于赤道附近的攀援植物,由于太阳当空,它们就不需要随太阳转动,因而其缠绕方向没有固定,可随意旋转缠绕。分清作物的左旋、右旋在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若错把左旋植物以右旋方式缠绕在支架上,则很快就会自行脱落;若绕的方向与其习性相同,则会缠得更紧,顺利向上攀援,生长发育良好。17.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文章主要说明的是它们的什么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牵牛花等植物缠绕支架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本文所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的逻辑顺序。21.第①段告诉我们,牵牛花能够旋转爬攀,其自身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需要具备的客观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第②段说明的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第④段中加点的“本能”具体指的是什么?(可以用原文语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在种植攀缘植物时应注意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D2.声——生志——至泳——咏颂——诵3.①至理名言②相得益彰4.(1)分类别、举事例、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画图表等。 (2)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3)“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 (4)准确性5.气象地理6.①绝胜烟柳满皇都②停车坐爱枫林晚③千树万树梨花开④独钓寒江雪7.①——⑧③——⑥⑤——⑩⑦——④⑨——②8.(1)随着山势增高,气温变低,花期也相应推迟,说明物候有高下差异。 (2)凡花木向阳而茂,背阳而衰,凡鸟禽暖而出,寒而伏,说明物候与气候有关。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为了引出“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进而进出本文说明的目的。10.重要的是我们能体会着这种暗示,明白着这种传语,来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然。11.诗人关心民生疾苦,搜集各地大量的竹枝词、民歌,又热爱大自然,善于领会鸟语花香的暗示,模拟民歌、竹枝词编成诗句。12.树木抽青。 1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4.以科学角度讲:因为杨柳抽青早,分布区域广,南从五岭,北至关外,到处都有。它既不怕封杀,也不嫌弃低洼。从唐诗中有李益的“漠南春色到滹沱,碧柳青青塞马多”。 15.由总到分的逻辑顺序。 16.如:从唐宋诗人的吟咏看来,杨柳算是最受重视的。“最”表程度,突出杨柳非常受重视,被选为初春的代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定。17.缠绕茎植物,或攀援植物 18.它们会朝着一定方向缠绕。 19.借助依附物攀向高处,以获取更多阳光和雨露。 20.由现象到本质 21.茎的顶端10-15厘米一段,各个方向的表面生长速度不一致有依附物 22.大多数植物的“转头运动”是有一定方向的举例子 23.为了获得更多的阳光和空间,生长发育得更好,它们茎的顶端就紧紧随时朝向东升西落的太阳或:植物旋转缠绕的方向性 24.必须攀缘植物生长的习性(意思对即可)。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唐宋诗中的物候》精题精练
唐宋诗中的物候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譬如()循环()相得益彰()歌咏()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⑴我国唐宋的一些诗人;一方面关心民声疾苦;搜集了各地方大量的竹枝词、民歌。
⑵其中许多诗句;因为含有志理名言;传下来一直到如今;还是被人称道不已。
⑶对于物侯的歌咏;唐宋大诗人是有杰出成就的。
⑷一经顾况的称赞;这首诗就被传颂开来。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⑴最正确;正有价值的话。
()⑵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好处。
()4.补全下列唐诗。
⑴最是一年春好处;。
⑵;霜叶红于二月花。
⑶忽如一夜春风来;。
⑷孤舟蓑笠翁;。
5.将下列古诗句中的对偶上下句连线:无可奈何花落去雪却输梅一段香落霞与孤鹜齐飞深巷明朝卖杏花万里悲秋常作客秋水共长天一色小楼一夜听春雨似曾相识燕归来梅须逊雪三分白百年多病独登台6.读完课文后;请给物候下个定义。
7.你知道哪些物候知识;请写出一两条。
⑴⑵二、同步解读在温带的人们;经过一个寒冬以后;就希望春天的到来。
但是;春天来临的标志是什么呢?这从许多唐、宋人的诗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李白诗:“东风已绿瀛州草;紫殿红楼觉春好。
”王安石晚年住在江宁;有诗句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据宋洪迈《容斋续笔》中指出:王荆公写这首诗时;原作“春风又到江南岸”;经推敲后;认为“到”字不合意;改了几次才定下了“绿”字。
李白、王安石他们在诗中统用“绿”字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到如今;在物候学上;花木抽青也还是春天的重要标志之一。
王安石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能说明物候是有区域性的。
若把这首诗吟成“春风又绿河南岸”;就很不恰当了。
因为在黄河以南开封、洛阳一带;春风带来的征象;黄沙比绿叶更有代表性;所以;李白《扶风豪士歌》;便有“洛阳三月飞胡沙”之句。
虽则句中“胡沙”是暗指安史之乱;但河南春天风沙之大也是事实。
8.除了文中所写;春天初到还有哪些特征?9.王诗中的“绿”字写出了怎样的情致?10.从春天的季节特征及区域特征说说王安石诗句的两个妙处。
唐宋诗词中的物候 答案
唐宋大诗人中的物候竺可桢宛敏渭唐宋许多大诗人,善于鸟语花香的暗示,把大自然的变化写进诗篇。
其中许多诗句,经过千百年的,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至今还脍炙人口。
明末的学者黄宗羲说:“月、露、风、云、花、鸟之在天地间,俄顷灭没,而诗人能结之不散。
常人未尝不有月、露、风、云、花、鸟之咏,非其性情,极雕绘而不能亲也。
”这就是说,只有对大自然很深的人,才能领悟它的语言,和它亲密对话。
唐白居易十五岁时,曾经写过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从物候学角度来说,这首在当年就很轰动的诗,表现了两个重要规律:第一,草木得茂盛和凋谢,有一年一度的循环的规律;第二,这循环是随气候转化的,春风一到,头年枯黄的草木就苏醒了。
春天来临的信息是什么呢?从许多唐、宋人的诗中可以找到答案。
李白诗曰:“东风已绿瀛州草,紫殿红楼觉春好。
”王安石晚年住在江宁,有句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洪迈《荣斋随笔》中指出:这首诗原作“春风又到江南岸”,几经推敲,改了几次才定了“绿”字。
李白、王安石他们在诗中用“绿”字来象征春天的到来,这是符合物候学的规律的。
王安石这句诗还能说明物候是有区域性的。
⑤若把它改成“春风又绿河南岸”,就很不恰当了。
因为在大河以南开封、洛阳一带,春风挟带黄沙比吹绿草叶更有代表性,所以,李白《扶风豪士歌》中,有“洛阳三月飞胡沙”之句。
虽则句中“胡沙”是暗指安史之乱,但河南春天风沙很大也是事实。
11.依次填入文中划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A.领悟考验感悟B.领略考验感觉C.领悟考证感悟D.领略考证感觉12. 从文章内容看,本文作者认为江南春天来临的信息是什么?绿色.13.“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是诗人几经推敲才改定的,本文作者认为用“绿”字的好处是什么?用“绿”字来象征春天的到来。
王安石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能说明物候是有区域性的。
14. 文章引用李白《扶风豪士歌》中的诗句目的是什么?使语言典雅而具有说服性,更生动形象的证明“大河以南开封、洛阳一带,春风带来的象征,黄沙比绿叶更有代表性。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同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一、基础攻坚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
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代表作有《江城子·密州出猎》《记承天寺夜游》等。
B.《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世家”是传记的一种体例,主要记叙诸侯之事。
C.《夜》是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的作品。
诗歌着力展示夜的静谧、美丽,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D.在中国历史上多有凛然正气的布衣之士,《战国策》中安陵君的使臣唐雎就有着独立人格和自强精神,他不畏强暴,冒死与秦王抗争,终于使秦王词穷色挠。
答案:C解析:C《夜》是叶赛宁的作品。
点评:名著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知识积累判断即可。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一般为八句,依次称为首联、颈联、颔联、尾联。
B.在古代,“江”指长江,“河”指黄河,今天的“江”则泛指大的河流。
C.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散文作家、诗人、学者。
《春》《背影》是他的散文代表作。
《背影》集中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深情。
D.“唐宋八大家”中有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人。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代表作。
答案:A解析:A项中,律诗一般为八句,依此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点评:可借助人从头到脚的顺序去记忆。
3.请选出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是鲁迅,选自《朝花夕拾》。
B.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宋代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丑小鸭》是一篇带有自传色彩的童话故事。
丑小鸭最突出的特点是对美的向往和不懈的追求。
D.普希金,法国诗人,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第16课《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同步练习(冀教版初二上)doc初中语文
第16 课《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同步练习(冀教版初二上)doc 初中语文第一部分:1、给下面带点的字注音瀛州〔〕紫殿〔〕推敲〔〕滹沱〔〕瀼西〔〕2、文章选自,作者,是我国。
3、什么叫物候?4、”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诗,指出了物候学上哪些重要规律?〔用原文回答〕读选文,回答以下咨询题:物候确实是谈一年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关于物候的歌咏,唐宋大诗人是有杰出成就的。
唐白居易〔乐天〕15 岁时,曾经写过一首咏芳草〔?古原草?〕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人顾况看到这首诗,大为赏识。
一经顾竞的吹嘘,这首诗便被传播开来。
这四句五言古诗,指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规律:第一是芳草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特点;第二是这循环是随气候为转移的,春风一到,芳草就清醒了。
在温带的人们,通过一个寒冬以后,就期望春天的到来。
然而,春天来临的指标是什么呢?这在许多唐、宋人的诗中我们可找到答案的。
李白诗”东风已绿瀛州草,紫殿红楼觉春好。
〞王安石晚年住在江宁,有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据宋洪迈容斋续笔?中指出:王荆公写这首诗时,原作”春风又到江南岸〞,经推敲后,认为”到〞字不合意,改了几次才下了”绿〞字。
李白、王安石他们在诗中统用绿字来象征春的到来,到现在,在物候学上,花木抽青也依旧春天重要指标之一。
王安石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能讲明物候是有区域性的。
假设把这首诗哼成”春风又绿河南岸〞,就专门不恰当了。
因为在大河以南开封、洛阳一带,春风带来的征象,黄沙比绿叶更有代表性,因此,李白?扶风豪士歌?,便有”洛阳三月飞胡沙〞之句。
虽那么句中”胡沙〞是暗指安史之乱,但河南春天风沙之大也是事实。
树木抽青是初春专门重要的指标,这是确信的。
然而,各种树木抽青的时刻不同,哪种树木的抽青才能确实是初春指标呢?从唐、宋诗人的吟咏看来,柳暗花明要确实是最受重视的了。
【唐宋大诗人中的物候阅读答案】唐宋大诗人中的物候阅读答案
【唐宋大诗人中的物候阅读答案】唐宋大诗人中的物候阅读答案唐宋大诗人中的物候阅读答案唐宋大诗人中的物候阅读答案我们在语文学习中,语文阅读无论在考试还是在平日的积累中都非常重要,在升学考试中也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
xxxx为大家整理的唐宋大诗人中的物候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
唐宋大诗人中的物候阅读答案原文我国古代相传有两句诗说道:花如解语应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但现在看来,石头和花卉虽没有声音和语言,却有它们自己的一套结构组织来表达它们的本质。
自然科学家的任务就在于了解这种本质,使石头和花卉能说出宇宙的秘密。
正如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里所指出的那样,杏花开了,好像它传语农民赶快耕土桃花开了,好像它暗示农民赶快种谷子。
春末夏初布谷鸟来了,农民知道它讲的是什么话: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从这一角度看来,花香鸟语都是大自然的语言,重要的是我们要能体会这种暗示,明白这种传语,从而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然。
明末的学者黄宗羲说:诗人萃天地之清气,以月露风云花鸟为其性情,其景与意不可分也。
月露风云花鸟之在天地间,俄顷灭没,而诗人能结之不散。
常人未尝不有月露风云花鸟之咏,非其性情,极雕绘而不能亲也。
换言之,月露风云花鸟乃是大自然的一种语言,从这种语言可以了解到大自然的本质,即自然规律。
而大诗人能掌握这类语言的含意,所以能编为诗歌而传之后世。
唐白居易十五岁时,曾经写过一首咏芳草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人顾况看到这首诗,大为赏识。
一经顾况的吹嘘,这首诗便被传诵开来。
这四句古诗指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规律:第一是芳草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第二是这循环是随气候转移的,春风一到,芳草就苏醒了。
在温带的人们,经过一个寒冬以后,就希望春天的到来。
但是,春天来临的指标是什么呢这从许多唐宋人的诗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李白诗:东风已绿瀛州草,紫殿红楼觉春好。
王安石晚年住在江宁,有句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据宋洪迈荣斋续笔中指出:王荆公写这首诗时,原作春风又到江南岸,经推敲后,认为到字不合意,改了几次才下了绿字。
9唐宋诗中的物候
•答案2:重要的是我们要能体会这种 暗示,明白这种传语,来理解大自然, 改造大自然。
阅读第二段回答下列问题:
2、作者引明末学者黄宗羲的话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道出了诗人为何能掌握大自然 语言,编成诗句。
阅读第三、四、五段回答下列问题
《出塞》
变迁是分不开的。
《送瘟神》
“西川有杜鹃…” 侯鸟与物候的关系
《鸟啼》
侯鸟与农事的关系
。 ⑦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诗人 白居易
李白 王安石
李益 刘禹锡 王之涣 毛泽东 杜甫
陆游
诗文
物候
《赋得古原草送 1、草木有一年一度的
别》
循环规律
2、循环随物候转变。
“东风已绿瀛州 物候有区域性 草…”
《扶风豪士歌》
“春风又绿江南 岸…”
《临滹沱见蕃使》杨柳是初春的象征;物
《竹枝词》
候的地域性和历史
1、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中,我们得到的物候 学知识是? 2、引用李白诗和王安石诗在于说明什么? 3、引用李益诗、刘禹锡诗、王之涣诗在于说明什么?
❖ 答案1:第一是芳草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第二是这种循环 是随气候转移的,春风一到,芳草就苏醒了。
❖ 答案2:为了说明树木抽青是初春重要指标。 ❖ 答案3:说明杨柳抽青之所以成为初春代表的原因之一:分布区
第八段总结唐宋诗人所吟咏的物候是因地 而异、因时而异的。
课文结构层次
1、2 →引出说明的内容及目的。
段
3------7段 →具体说明唐宋大诗人诗 中的物候现象。
3、4、5段写植物,6、7段写动物
第9课《唐宋诗中的物候》精题精练(鄂教版初一下)doc初中语文
第9课《唐宋诗中的物候》精题精练(鄂教版初一下)doc初中语文一、基础知识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譬如〔〕循环〔〕相得益彰〔〕歌咏〔〕2.找出以下句子中的错不字并改正。
⑴我国唐宋的一些诗人,一方面关怀民声疾苦,搜集了各地点大量的竹枝词、民歌。
⑵其中许多诗句,因为含有志理名言,传下来一直到现在,依旧被人称道不已。
⑶关于物侯的歌咏,唐宋大诗人是有杰出成就的。
⑷一经顾况的赞扬,这首诗就被传颂开来。
3.依照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⑴最正确,正有价值的话。
〔〕⑵指互相关心,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好处。
〔〕4.补全以下唐诗。
⑴最是一年春好处,。
⑵,霜叶红于二月花。
⑶忽如一夜春风来,。
⑷孤舟蓑笠翁,。
5.将以下古诗句中的对偶上下句连线:无可奈何花落去雪却输梅一段香落霞与孤鹜齐飞深巷明朝卖杏花万里悲秋常作客秋水共长天一色小楼一夜听春雨似曾相识燕归来梅须逊雪三分白百年多病独登台6.读完课文后,请给物候下个定义。
7.你明白哪些物候知识,请写出一两条。
⑴⑵二、同步解读在温带的人们,通过一个寒冬以后,就期望春天的到来。
然而,春天来临的标志是什么呢?这从许多唐、宋人的诗中我们能够找到答案。
李白诗:〝东风已绿瀛州草,紫殿红楼觉春好。
〞王安石晚年住在江宁,有诗句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据宋洪迈«容斋续笔»中指出:王荆公写这首诗时,原作〝春风又到江南岸〞,经推敲后,认为〝到〞字不合意,改了几次才定下了〝绿〞字。
李白、王安石他们在诗中统用〝绿〞字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到现在,在物候学上,花木抽青也依旧春天的重要标志之一。
王安石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能讲明物候是有区域性的。
假设把这首诗吟成〝春风又绿河南岸〞,就专门不恰当了。
因为在黄河以南开封、洛阳一带,春风带来的征象,黄沙比绿叶更有代表性,因此,李白«扶风豪士歌»,便有〝洛阳三月飞胡沙〞之句。
虽那么句中〝胡沙〞是暗指安史之乱,但河南春天风沙之大也是事实。
八年级语文上册《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优化训练(含答案)
初中语文同步测控优化训练16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滹沱.(tuó)萃.(cuì)涪.万(bèiB.花卉.(huì)悯.蚕(mǐn)贾思勰.(xiC.黄宗羲.(xī)瀛.洲(yínɡ)循.环(xúnD.馨.香(xīn)觳.文(hú)相得益彰.(zhānɡ)提示:A项中的“涪”应读“f答案:A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其中许多诗句,因为含有治理名言,传下来一直到如今,还是被人称道不置。
B.第一是芳草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第二是这循环是随气候转移的,春风一到,芳草就苏醒了。
C.自然科学家的任务就在于了解这种本质,使石头和花卉能说出宇宙的密秘。
D.春未夏初布谷鸟来了,我们农民知道它讲的是什么话:“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提示:A B C项“秘密”应为“秘密”。
D答案:B3.(1)_______________,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________________(2)“东风已绿瀛洲草,紫殿红楼觉春好。
”这是_______(3)“漠南春色到滹沱,碧柳青青塞马多。
”这是_______(4)“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这是_______(5)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7)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
答案:(1)离离原上草(2(3(4(5)春风又绿江南(6(7)春风不度玉门关4.竺可桢,_______人,我国著名的_______家、_______家。
他在_______学、_______学、资料考察、科学普及等方面都有建树。
竺可桢一生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地从事科学普及工作,他一直认为科学普及事业是整个科学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他和_______合著的《物候学》是他的科普创造思想的代表作品。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选自_______。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课后习题答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课后习题答要学好语文,不仅仅要稳固好基础学问,更要多做练习题,下面是我收编的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课后习题答案,希望给你带来关怀。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阅读练习探究第一题答案你能从本单元和读过的诗词中找出能反映物候的诗句吗?在班上沟通,看谁找得多。
本单元中能反映物候的诗句有:《江南春绝句》中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游园不值》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玉楼春》中的"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鹧鸪天》中的"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等。
其他诗词如《山行》中的"霜叶红于二月花',《渔家傲》中的"衡阳雁去无留意',《采桑子重阳》中的"寥廓江天万里霜',《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等。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阅读练习探究第二题答案指出一个事物的特征(或提出一个观点),引出一些例子来说明它,叫做举例子,这是很重要的一种说明〔方法〕。
请从《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中找出例子来。
唐宋诗人对于候鸟,也给以极大留意。
初春留心的是燕子;暮春、初夏,在西南的诗人,关注的是杜鹃;在华北、华东的诗人,则青睐布谷。
如杜甫晚年入川,对于杜鹃的分布,在诗中说得很清楚:"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涪万无杜鹃,云安有杜鹃。
我昔游锦城,结庐锦水边,有竹一顷余,乔木上参天,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阅读练习探究第三题答案对现象背后的缘由作出多方面的说明或分析,是使〔文章〕丰富、深刻的重要方法之一。
"缘由'多,忌杂乱,条理性和层次性就显得特殊关键。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做到了吗?例如它为什么反复地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作为许多自然段的开头?请〔说说〕你的看法。
【2019最新】《唐宋大诗人中的物候》阅读及答案-优秀word范文 (2页)
【2019最新】《唐宋大诗人中的物候》阅读及答案-优秀word范文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唐宋大诗人中的物候》阅读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唐宋大诗人中的物候竺可桢宛敏渭唐宋许多大诗人,善于鸟语花香的暗示,把大自然的变化写进诗篇。
其中许多诗句,经过千百年的,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至今还脍炙人口。
明末的学者黄宗羲说:“月、露、风、云、花、鸟之在天地间,俄顷灭没,而诗人能结之不散。
常人未尝不有月、露、风、云、花、鸟之咏,非其性情,极雕绘而不能亲也。
”这就是说,只有对大自然很深的人,才能领悟它的语言,和它亲密对话。
唐白居易十五岁时,曾经写过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从物候学角度来说,这首在当年就很轰动的诗,表现了两个重要规律:第一,草木得茂盛和凋谢,有一年一度的循环的规律;第二,这循环是随气候转化的,春风一到,头年枯黄的草木就苏醒了。
春天来临的信息是什么呢?从许多唐、宋人的诗中可以找到答案。
李白诗曰:“东风已绿瀛州草,紫殿红楼觉春好。
”王安石晚年住在江宁,有句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洪迈《荣斋随笔》中指出:这首诗原作“春风又到江南岸”,几经推敲,改了几次才定了“绿”字。
李白、王安石他们在诗中用“绿”字来象征春天的到来,这是符合物候学的规律的。
王安石这句诗还能说明物候是有区域性的。
⑤若把它改成“春风又绿河南岸”,就很不恰当了。
因为在大河以南开封、洛阳一带,春风挟带黄沙比吹绿草叶更有代表性,所以,李白《扶风豪士歌》中,有“洛阳三月飞胡沙”之句。
虽则句中“胡沙”是暗指安史之乱,但河南春天风沙很大也是事实。
11.依次填入文中划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A.领悟考验感悟 B.领略考验感觉C.领悟考证感悟 D.领略考证感觉12. 从文章内容看,本文作者认为江南春天来临的信息是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唐宋诗中的物候caijuyudonglixi[文笔精华]美文中散步,品尝心灵的鸡汤……◎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自主积累]积累中运用,构建知识的殿堂……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贾思勰.()黄宗羲.()物候.()瀛.州()滹沱..()()觳.纹()2.根据拼音写汉字。
花huì()qiāng()笛相得益zhāng()3.结合语境,解释加点的词语。
(1)其中许多诗句,因为含有至理名言....,传下来一直到如今,还是被人称道不已。
至理名言:(2)为了了解我国南北、东西、高下、地点不同,古今时间不同而有物候的差异,必须与世界其他地区同时讨论,方能收相得益彰....之效。
相得益彰:4.填空。
(1)《唐宋诗中的物候》作者,我国著名的家、家,他在学、学、资料考察、科学普及等方面都有建树。
(2)“唐宋诗中的物候学”说的也就是从这一特殊领域,介绍物候学的知识。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现了雄浑,开阔的意境。
古诗词中有很多这样的写景诗句,请写出你最熟悉的连续两句:(江西中考题),。
5.请根据语境及拼音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字。
(3分)(浙江绍兴中考题)烦恼yōu 愁时,不妨读读唐诗宋词。
这样,春风秋雨会渐渐冷却你急zào 的情绪;小桥流水能慢慢松弛你紧张的神经。
那溪头卧剥莲蓬的小儿,那见人羞涩的村姑,无不使你yí然自得,超然物外。
[阅读探究]品读中探究,体味语言的蕴籍……(一)课内精读我国唐宋的一些诗人,一方面关心民生疾苦,搜集了各地方大量的竹枝词、民歌;一方面又热爱大自然、善于领会鸟语花香的暗示,模拟这种民歌、竹枝词,编成诗句。
其中许多诗句,因为含有至理名言,传下来一直到如今,还是被人称道不已。
明末的学者黄宗羲说:“诗人萃天地之清气,以月、露、风、云、花、鸟为其性情,其景与意不可分也。
月、露、风、云、花、鸟之在天地间,俄顷灭没,而诗人能结之不散,常人未尝不有月、露、风、云、花、鸟之咏,非其性情,极雕绘而不能亲也。
”换言之,月、露、风、云、花、鸟乃是大自然的一种语言,从这种语言中可以了解到大自然的本质,即自然规律,而大诗人能掌握这类语言的含义,所以能编为诗歌而传之后世。
物候就是谈一年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对于物候的歌咏,唐宋大诗人是有杰出成就的。
6.“翠”读,意思是。
7.你怎样理解文中划线的黄宗羲的话。
8.选段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引用明末学者黄宗羲的话揭示了。
9.联系全文谈谈唐宋诗词为什么能反映出当时的物候现象?(二)课外拓展(河南中考题)语文诗话①语文的实质是什么?有人认为语文的实质是工具性。
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它忽视了语文功能的多样性。
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正常的人都能很熟练地进行语言交流,甚至有明显语法错误的表达也不影响双方的交流。
我认为,语文的产生、发展决定了语文的浅层次表达是生活实践,具有工具性;高层次表达则是精神万象,具有精神性。
②我想,语文应该是热爱。
没有一颗对生活炽热的心,怎会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热烈浪漫?没有对祖国山水、人文风物的痴迷神往,怎会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的拳拳诗情?怎会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陶醉?……③热爱生活,热爱山川风物,更应该热爱我们人自己,爱亲,爱友,爱人,便会有诗情,便会有语文。
④“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关爱亲人反使诗情更怯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友情因诗句而彼此拉近;“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寂寞因诗句而得以慰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情因友情而更酣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多少萍水相逢的人因此而更具人文关怀……⑤语文不仅表达着热爱,悠悠千古,浩瀚的文学海洋,更浮涌着多少忧愁、郁闷甚至或是猛呼抗争。
⑥屈原忧愁悲思而抒《离骚》,愤懑情极乃发《天问》;东坡遭贬、壮志未酬而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稼轩胡虏未灭而叹“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陈涉苦难深重怒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⑦古今中外,灿烂的文学长卷都缀满一个个“情”字,但也不乏冷静理性。
⑧陶渊明“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折射出冷静的人生选择;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道出政治家的深重责任感;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已经挣脱并超越了自己的苦难,显露出普度众生的情怀;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更是一代伟人对饱经沧桑的神州大地的历史性洪钟巨响……⑨“我以我的歌感动上帝/正如山以瀑布/正如山以瀑布/感动遥远的大海”。
泰戈尔沉沉的喉音唱出的诗,感动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用语文抒写你的心灵,便是你自己的呢喃情话,同时也感动了——你、我、他。
10.本文主要阐述了什么观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第②段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第⑧段中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均出自陶渊明的《饮酒》诗。
从全文看,作者引用这两句诗的作用分别是什么?(2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⑤段是个过渡段。
从内容上看,它在上文第____________段和下文的第___________段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分)13.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请从第④、⑥、⑧段中任选一段加以分析。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考链接]真题中撷英,把握中考的脉搏……(一)阅读链接(宜昌市中考题)诗中有科学(节选)□叶永烈①俗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这话不假。
②记得一位电影导演读唐诗,对杜牧的《山行》一诗进行分镜头:“远上寒山石径斜”是 (1) ,“白云生处有人家”是 (2) ,“停车坐爱枫林晚”是 (3) ,而“霜叶红于二月花”则是 (4) 。
他还认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后两句属“主观镜头”——“举头望明月”是仰视镜头,“低头思故乡”是俯视镜头。
③一位画家读古诗,则喜欢分析诗中的色彩,她以为“万绿丛中一点红”、“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强调了暖色调,而用冷色调为衬托。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把鹅在水中那鲜明的色彩写得多么逼真,而苏轼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则是一幅水墨国画。
④我很喜欢李贺那首充满幻想色彩的《梦天》。
诗人做起南柯之梦,翩翩然在太空中遨游,他“回头下望尘寰处”,看到什么景色呢?呵,“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原来,他看到中国九州就像九个烟点子似的,而大海仿佛杯中的一汪清水。
此景此情,犹如宇航员在太空中所见到的那样真切。
然而,李贺生活在唐朝,终生未离开过地球,也从未听说过什么“宇宙航行”,况且他只活了二十七岁。
我反复吟诵《梦天》,深深佩服这位青年诗人那丰富的科学想象力!⑤我以为王之焕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严格符合几何定律的。
确实,“望远必须登高,登高方能望远”。
观察点越高,可见范围越大、越广,即所谓“ A ”(杜甫《望岳》)。
古时候,人们修造高高的烽火台,后来人们打仗首先抢占制高点,直到如今人们利用飞机、人造卫星那“高度优势”进行侦察、勘查、摄影,其中的科学原理,岂不与王之焕的诗句属于“同理”!⑥辛弃疾在农村闲居了二十多年,他的词中富有农业知识,《西江月》中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揭示了“蛙声”与“丰年”之间的有机联系。
青蛙俗称“护谷虫”,是一员捕虫大将。
蛙声不息,除虫去害,便使稻花飘香,五谷丰登。
在《鹧鸪天》中,辛弃疾写下了“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这样清新的句子,表明宋朝已经深知养蚕技艺,很善于掌握孵蚕、养蚕的季节。
他在《菩萨蛮》中的名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则是符合现代热力学定律,说明任何物体都有自动降低自身能量的趋势,即使是“青山”也无法遮住!⑦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一诗中,有一句并不引人注目的诗——“夜雨剪春韭”。
我觉得,从这五个字中,可以考证出许多关于唐朝种植韭菜的知识:一、韭菜俗称“懒人菜”。
种一次,割多次。
唐朝种韭菜,已懂得韭菜是多年生草本,可以剪了长,长了剪,而不是连根拔掉收下来;二、唐朝时已知春天的韭菜鲜嫩好吃,而且懂得在春雨绵绵的夜间去剪,那时剪下的韭菜水灵灵的,可作佳肴。
⑧有趣的是,我还常发现,有的诗句从文学上讲是难得的佳句,从科学上考证则不尽然。
如李白《将进酒》一诗开头两句,曾为多少人所传诵——“ B ”,其实,“奔流到海”变为水蒸气后,还是“复回”了,依旧从“天上来”,落进黄河,再“奔流到海”,如此循环不已。
⑨中国是诗的国度。
多少年来,多少诗人“各领风骚数百年”,写下多少长诗短句。
然而,人们习惯地只从文学的角度审诗、选诗、注诗、评诗。
其实,诗中也有科学,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用科学的眼光来审诗、选诗、注诗、评诗。
14.请根据你对杜牧《山行》一诗的理解,将“特写”、“全景”、“中景、“远景”这几个分镜头名词分别正确填入第②段中的⑴、⑵、⑶、⑷处。
(3分)15.作者遣词用句非常准确。
比较第②、③段首句中加点的词语,你认为这两个词语能互换位置吗?为什么?(2分)16.请在第⑤段横线A处填入杜甫诗中的一个名句。
(2分)17.请在第⑧段横线B处填入李白诗中的一个名句。
(2分)18.“我也读古诗词,不过,我常常从科学的角度品诗、评诗,分析诗中的科学。
”一句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你认为应该放在哪两个段落之间,才能使文章通畅?(2分)19.不仅诗中有科学,成语中也有科学。
如“回光返照”,指太阳落下地平线时,由于光的反射,又有短时光亮,用来比喻事物灭亡前的短暂兴旺,十分形象。
请你也试举一个这样的成语,并作简略说明。
(4分)(二)新题链接(泰州中考题)20.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
(7分)(1)阅读下列诗句,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探究诗中蕴含的物候现象。
A.“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