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菌柜安全管理制度
消毒供应中心压力蒸汽灭菌器安全管理制度

消毒供应中心压力蒸汽灭菌器安全管理制度1.消毒员应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对工作认真负责,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密观察灭菌的时间、压力、温度以保证灭菌效果,及时做好相关记录。
2. 灭菌岗位人员(消毒员)持证上岗,应熟悉设备结构、性能,掌握设备使用方法、操作规程和应急措施。
3. 保持灭菌区域及用物清洁整齐,每日对高压灭菌器进行安全检查及清洁维护。
定期进行常规保养和检查,确保灭菌器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4. 每日第一锅做B-D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严格按规定记录每个灭菌程序物理、化学及生物监测结果。
所有物品以物理、化学及生物监测皆合格为放行标准。
每周进行一次生物监测,有植入物时,每锅进行生物监测。
5. 按规范进行物品的摆放及装载,尽量将同类物品同批次灭菌,包与包之间有空隙。
灭菌物品装载量不超过柜容量的90%。
6. 根据灭菌物品选择正确的灭菌程序,并按要求做好各项监测,并记录结果。
7. 按规范对新安装、移位和大修后灭菌器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监测。
物理、化学监测(B-D试验)连续3次合格后,再进行生物监测连续3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灭菌器使用规章制度

灭菌器使用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灭菌器的使用,保障生产环境的卫生和产品的质量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所有使用灭菌器进行消毒操作的单位。
第三条灭菌器是指一种专门用于对物品进行消毒灭菌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常见的蒸汽灭菌器、紫外线消毒灯等。
第四条灭菌器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灭菌器管理制度,配备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二章灭菌器的选购和验收第五条灭菌器使用单位在选购设备时,应当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设备的类型和规格,并选择有资质的厂家购买。
第六条灭菌器设备应当具备消毒效果好、操作简便、性能稳定等特点,同时要求设备的安全性和操作便捷性较高。
第七条灭菌器设备的验收应当由对设备性能有一定了解的专业人员进行,并根据验收结果做出合理的决定。
第三章灭菌器的安装和调试第八条灭菌器设备的安装应当由专业人员进行,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和技术要求进行。
第九条安装完成后,应当对设备进行调试,确保设备运行正常稳定。
第四章灭菌器的操作和维护第十条灭菌器的操作应当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不得私自操作或改动。
第十一条操作人员应当穿戴相应防护用具,注意操作过程中的安全,并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
第十二条灭菌器设备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问题,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五章灭菌器的消毒效果监测第十三条灭菌器使用单位应当定期对灭菌器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确保消毒效果达标。
第十四条消毒效果监测应当由有相关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结果应当及时报告上级部门。
第十五条发现消毒效果不达标的情况,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对设备进行检修,直至消毒效果符合标准。
第六章灭菌器的废弃处理第十六条灭菌器设备报废后,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废弃处理,不得将设备随意丢弃或回收。
第七章灭菌器的违规处理第十七条对于违反本规章制度的单位,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罚款、停业整顿等。
第十八条违规行为情节严重的单位,应当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高压灭菌器安全管理制度目录

1. 制度目的2. 适用范围3. 责任与义务二、高压灭菌器设备管理1. 设备采购与验收1.1 设备采购标准1.2 设备验收流程1.3 设备验收标准2. 设备标识与登记2.1 设备标识内容2.2 设备登记流程2.3 设备档案管理3. 设备维护与保养3.1 定期维护保养3.2 紧急故障处理3.3 设备报废与更新4. 设备使用管理4.1 使用人员资格要求4.2 使用培训与考核4.3 使用操作规程4.4 使用记录与台账三、高压灭菌器操作安全管理1. 操作前安全检查1.1 作业人员资质1.2 设备运行状态1.3 环境安全2. 操作过程中安全管理2.1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2.2 观察设备运行情况2.3 防止误操作2.4 紧急停机处理3. 操作后安全检查3.1 设备运行状态3.2 环境安全3.3 清洁与消毒四、高压灭菌器设备检验与检测1. 定期检验1.1 检验周期1.2 检验内容1.3 检验报告2. 不定期检测2.1 检测项目2.2 检测方法2.3 检测记录五、高压灭菌器应急预案1. 事故分类与应对措施1.1 事故分类1.2 应急预案2. 应急组织与职责2.1 应急组织架构2.2 应急职责分工3. 应急演练与培训3.1 演练内容3.2 演练周期3.3 培训内容六、高压灭菌器安全教育与培训1. 新员工入职培训1.1 基本安全知识1.2 设备操作规程1.3 应急预案2. 定期安全培训2.1 安全意识2.2 操作技能2.3 应急处理3. 安全考核与评估3.1 考核内容3.2 评估标准七、安全监督与考核1. 安全监督1.1 安全监督机构 1.2 安全监督内容1.3 安全监督方法2. 安全考核2.1 考核指标2.2 考核方法2.3 考核结果运用八、附则1. 制度解释2. 制度修订3. 制度生效日期。
小型灭菌器管理制度

小型灭菌器管理制度1. 背景介绍小型灭菌器是一种用于灭菌器具和容器的设备,常用于医疗机构、实验室等场所。
为了确保灭菌器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制定一套小型灭菌器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2. 管理责任2.1 责任部门小型灭菌器的管理工作由医疗机构/实验室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
2.2 管理人员负责小型灭菌器管理的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培训和资质,并且定期进行复查。
他们应具备以下职责:•监督小型灭菌器的正常运行;•制定并实施灭菌操作规程;•检查灭菌器的工作状态和灭菌效果。
3. 灭菌操作规程3.1 灭菌设备选择和验收在选购小型灭菌器时,应根据实际需求和使用情况,选择合适的设备。
在设备到货时,应进行验收,检查设备和配件的完好程度,并确保设备的技术性能符合要求。
3.2 灭菌操作流程灭菌操作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准备灭菌器:确保灭菌器清洁整齐,配备必要的灭菌剂。
2.准备被灭菌物品:清洗和包装被灭菌物品,并标明标识。
3.将被灭菌物品放入灭菌器:根据灭菌器的容量和要求,将被灭菌物品放入合适的容器中。
4.设定灭菌参数:根据被灭菌物品的特性和要求,设定合适的灭菌参数,例如温度、压力、时间等。
5.启动灭菌器: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操作,启动灭菌器,开始灭菌过程。
6.灭菌结束:等待灭菌器完成灭菌过程,并确保灭菌效果符合要求。
7.取出被灭菌物品:等待灭菌器冷却后,将被灭菌物品取出,并妥善存放。
8.记录和报告:将灭菌过程的相关信息记录下来,并及时报告管理部门。
3.3 灭菌剂使用和管理灭菌剂是灭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使用和管理工作应严格按照以下要求进行:•使用灭菌剂前应检查其有效期和质量,确保使用的灭菌剂符合要求;•使用灭菌剂时,应按照使用说明或相关规范进行正确操作;•保持灭菌剂存放的环境清洁,避免灭菌剂受到污染或损坏;•定期检查灭菌剂的库存情况,避免因缺少灭菌剂而导致灭菌工作中断。
4. 设备维护和保养为保证小型灭菌器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定期进行设备检查,检查设备的电源、控制系统、传感器等部件的工作情况;•定期进行设备清洁,清除设备内外的污物和细菌等;•定期进行设备校准,确保设备的工作参数准确可靠。
环氧乙烷灭菌器安全管理制度

环氧乙烷灭菌器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环氧乙烷是一种易燃易爆、有中等毒性的危险化学品,若空气中环氧乙烷浓度超过3%,遇到明火即可能引起爆炸。
环氧乙烷灭菌器又是机电一体,具有较高自动化程序、承受一定压力的设备。
因此,环氧乙烷灭菌器的使用和操作,必须严格遵守本安全管理制度。
2.范围适用于环氧乙烷灭菌柜的安全操作和维修保养。
3.职责3.1灭菌柜操作人员负责灭菌器的日常检查和设备安全运行操作,和异常情况的反馈。
3.2工程设备部负责灭菌器的维护保养。
3.3质量部负责监督执行及相关仪表的校准。
4.具体内容4.1环境要求4.1.1禁火环氧乙烷灭菌车间及灭菌区域内,应有明显禁火、禁烟的标记。
环氧乙烷灭菌车间,场地远离人群,现场30-50米范围内不得有明火作业,以及其它产生明火的情况。
4.1.2隔离环氧乙烷灭菌器安放的车间,必须有隔离措施,即环氧乙烷灭菌柜体、电气控制柜、机架、环氧乙烷钢瓶等,应分别安装在互相独立的房间。
4.1.3通风灭菌车间,要有良好的通风,通风条件差的要进行强制通风,严禁灭菌车间与户外密闭。
安装的通风设备应是防爆性的。
4.1.4照明设备要防爆环氧乙烷灭菌车间使用的照明设备均应是防爆型的。
4.1.5 排放安全灭菌完毕后,环氧乙烷残气需经设备废气处理系统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方可排出。
4.1.6标识灭菌车间应在显著位置做好安全警示标识:禁火、禁烟、禁止非操作人员入内、职业危害告知卡等。
4.1.7安全措施(1)必须配有足够的消防设备,消防喷淋、灭火器等。
(2)必须配有足够的人员保护措施,防毒面具、保护手套、洗眼器、人体静电释放器、EO浓度探测器等。
4.2气体储存要求4.2.1环氧乙烷应储存在单独的房间内;房间应有通风、防晒、防爆、消防设施。
4.2.2环氧乙烷钢瓶应储存在阴凉、远离热源处,环氧乙烷储存室温度应低于30℃。
4.2.3严禁穿带钉鞋子进入环氧乙烷存放区。
4.2.4照明设备采用防爆装置。
4.2.5瓶身要有防锈绝缘漆,防止碰撞产生火花。
灭菌器管理制度

灭菌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灭菌器使用和管理,保障医疗设备灭菌工作的质量和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灭菌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灭菌器使用和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第四条各级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灭菌器管理制度和相关规程,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和有效管理。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根据本制度的要求,合理制定灭菌器设备的使用计划、维护计划和保养计划。
第二章灭菌器设备管理第六条医疗机构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购买符合要求的灭菌器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第七条灭菌器设备应设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日常操作和维护,做到责任明确。
第八条灭菌器设备管理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九条灭菌器设备应在使用前经过严格的检查和测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条灭菌器设备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按照设备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格遵守操作流程。
第十一条灭菌器设备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洁消毒,确保设备干净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第十二条灭菌器设备日常保养应及时进行,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第三章灭菌器使用管理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建立灭菌器使用登记制度,记录每次使用的具体情况。
第十四条灭菌器使用前,应对物品进行分类,按照不同的材质和用途选择合适的灭菌程序。
第十五条灭菌器使用过程中,应对设备进行监控,确保操作过程中无任何异常发生。
第十六条灭菌器使用完毕后,应对灭菌效果进行检测,确保灭菌达标。
第十七条灭菌器使用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和考核,提高使用技能和质量意识。
第十八条灭菌器使用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私自更改灭菌程序或操作方法。
第十九条灭菌器使用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穿戴符合要求的工作服和防护用具,确保个人安全。
第四章灭菌器质控管理第二十条医疗机构应建立灭菌器质控体系,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
第二十一条灭菌器质控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负责质量监督和管理。
无菌物品存放使用管理制度范本

无菌物品存放使用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无菌物品的存放和使用,确保无菌物品的质量和安全,适用于所有使用无菌物品的部门和人员。
二、定义1. 无菌物品:指经过特殊处理,去除或破坏其中的微生物的物品。
2. 存放:指将无菌物品放置在指定的储存区域内,并采取妥善的保管措施,以防止其受到污染。
三、管理要求1. 存放区域(1) 存放区域应设立在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灰尘和异味的产生源。
(2) 存放区域应配备足够的储存设备,如无菌柜、无菌箱等,并确保设备无明显损坏和污染。
(3) 存放区域内应有明确的标识,标明存放物品的名称、批号和有效期等信息。
2. 存放要求(1) 存放无菌物品前,应对储存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确保无菌环境。
(2) 存放物品时,应按照指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和分区放置,避免混淆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3) 存放无菌物品时,应避免物品与物品之间的直接接触,以防止交叉污染。
(4) 打开包装后的无菌物品应立即使用,未使用完的,应进行适当标识并妥善存放。
(5) 存放无菌物品时,应定期检查物品的包装和标识是否完好,如有破损或标识不清晰,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3. 使用要求(1) 使用无菌物品前,应查验包装完好和标识清晰,确保物品的无菌性。
(2) 使用无菌物品时,应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避免污染物品。
(3) 使用完无菌物品后,应将剩余物品按照规定的方式妥善保存,避免重复使用和污染。
(4) 使用无菌物品过程中,如发现包装破损或标识不清晰,应立即报告并上报相关部门。
四、监督与评估1. 监督机制(1) 相关部门应定期对各使用单位的无菌物品存放使用情况进行抽查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 监督人员要定期对无菌物品存放区域和设备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质量评估(1) 根据无菌物品存放使用管理情况,定期进行质量评估,评估结果作为改进和优化管理的依据。
(2) 根据质量评估结果,对使用单位进行奖惩,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消毒灭菌管理制度一、前言为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健康,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感染管理要求,特制定本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二、目的1. 规范消毒灭菌工作,提高消毒灭菌效果,防止交叉感染。
2. 明确消毒灭菌工作的责任与分工,确保消毒灭菌工作的有效实施。
3. 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
三、适用范围1.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涉及消毒灭菌的部门和个人。
2. 本制度包括但不限于: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室、口腔科、检验科、供应室等。
四、组织管理1. 成立消毒灭菌管理小组,由医院感染管理科、护理部、医学装备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
小组成员应具备消毒灭菌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2. 消毒灭菌管理小组职责:(1)制定医院消毒灭菌工作计划,明确各部门职责与任务。
(2)制定消毒灭菌操作规程和标准,确保消毒灭菌工作的规范化。
(3)对消毒灭菌工作进行质量控制,定期检查、监测和评价消毒灭菌效果。
(4)对消毒灭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处理和改进。
(5)组织消毒灭菌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消毒灭菌意识。
五、消毒灭菌操作规程1. 消毒剂的选择与使用(1)根据消毒对象、消毒场所和消毒要求,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2)消毒剂应具备以下条件:广谱、高效、低毒、无刺激性、稳定性好、易保存。
(3)消毒剂的使用应遵循产品说明书,严格执行浓度、作用时间、使用方法等要求。
2. 物体表面消毒(1)物体表面消毒应采用擦拭、浸泡、喷洒等方法。
(2)擦拭消毒时,应选用合适的消毒剂,用干净的抹布或纸巾擦拭。
(3)浸泡消毒时,应将物品完全浸没在消毒液中,作用时间应符合产品说明书。
(4)喷洒消毒时,应均匀喷洒消毒剂,作用时间应符合产品说明书。
3. 空气消毒(1)空气消毒应采用紫外线照射、臭氧发生器等方法。
(2)紫外线照射消毒时,应根据照射强度和时间来确定照射距离。
(3)臭氧发生器消毒时,应根据臭氧浓度和时间来确定消毒效果。
产品灭菌管理制度

产品灭菌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产品灭菌管理工作,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进行灭菌处理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医疗器械、医用耗材、药品等。
三、责任部门1. 生产部门负责灭菌处理工作的具体操作。
2. 质量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灭菌处理工作的质量。
3. 安全部门负责灭菌处理现场的安全管理。
四、灭菌操作规程1. 灭菌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应的操作资格证书。
2. 灭菌操作应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严格控制各项操作参数。
3. 对灭菌设备进行定期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灭菌操作人员应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具,严格按照规程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5. 灭菌操作人员应进行手部消毒,确保灭菌操作的无菌状态。
五、设备管理1. 灭菌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测和校准,保证设备的灭菌效果符合要求。
2. 灭菌设备的维护应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对灭菌设备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保证设备的清洁卫生。
六、灭菌质量控制1. 对灭菌处理后的产品应进行灭菌效果检测,确保产品的无菌状态。
2. 对灭菌处理过程中的各项参数进行记录和备查,以便追溯和核查。
3. 对灭菌处理后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七、灭菌过程监控1. 对灭菌处理过程中的各项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如温度、压力、湿度等。
2. 对灭菌处理现场进行监控和检查,确保操作规范和灭菌效果符合要求。
3. 对灭菌处理产品进行取样检测,确保产品的灭菌效果符合要求。
八、灭菌处理记录1. 灭菌处理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应进行记录,并保存备查。
2. 灭菌处理后的产品检测和质量检验结果应进行记录,并保存备查。
3. 各项灭菌处理操作记录应保存至少两年,以备查证。
九、安全管理1. 灭菌处理现场应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识,确保员工安全。
2. 灭菌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
3. 对灭菌处理现场进行定期安全检查,确保现场安全。
高压蒸汽灭菌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防止交叉感染,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使用高压蒸汽灭菌器的工作人员。
二、安全责任1. 高压蒸汽灭菌室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上岗证后方可操作高压蒸汽灭菌器。
2. 各部门负责人应加强对高压蒸汽灭菌室的管理,确保灭菌器的安全、有效运行。
3. 高压蒸汽灭菌室的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制止和报告。
三、操作规程1. 灭菌前准备(1)检查高压蒸汽灭菌器各部件是否完好,安全阀、放气阀孔畅通。
(2)将待灭菌物品放置在耐热玻璃瓶中,液体不超过瓶体体积的3/4。
(3)检查灭菌器内液面,确保双蒸水充足,不得使用自来水。
2. 灭菌操作(1)开启高压蒸汽灭菌器,观察压力表指针正常升温。
(2)待压力表指针回零位后,方可排放蒸汽。
(3)待压力表指针稳定在规定压力后,开始计时。
(4)灭菌过程中,注意观察压力、温度变化,确保灭菌效果。
(5)灭菌结束后,待压力表指针回零位后,方可释放蒸汽。
3. 灭菌后处理(1)待高压蒸汽灭菌器内温度降至室温,打开盖子。
(2)检查灭菌物品,确保无损坏、变形。
(3)将灭菌物品存放于干燥、通风的柜内。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防护服等。
2. 不得在高压蒸汽灭菌器内进行任何非灭菌操作。
3. 高压蒸汽灭菌器内温度过高时,切勿触碰,以防烫伤。
4. 高压瓶装液体时,应将瓶口拧松,以防瓶内压力过大。
5. 高压物品要粘好,以防其在内部散落。
6. 确保安全泄压阀没有堵塞,活动顺畅,避免发生超压爆炸。
7. 定期对高压蒸汽灭菌器进行校验和维护,确保其正常、有效运行。
五、监督检查1. 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负责对高压蒸汽灭菌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应予以纠正,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3. 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负责解释。
灭菌器工作制度

灭菌器工作制度一、目的为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预防交叉感染,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水平,规范灭菌器的工作管理,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各科室使用的灭菌器及其相关工作。
三、灭菌器选用与配置1. 灭菌器的选用应根据医院规模、科室需求及灭菌物品的特点进行合理配置。
2. 灭菌器应具备安全、高效、节能、易操作等特点。
3. 灭菌器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四、灭菌器操作与维护1.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灭菌器的基本原理、操作程序和维护方法。
2.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灭菌器的操作规程,确保灭菌效果。
3. 灭菌前应检查灭菌器设备是否正常,确认无故障后开始操作。
4. 灭菌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灭菌器运行情况,如发现异常声音、气味或温度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运行,并进行排查处理。
5. 灭菌结束后,应待灭菌器冷却至室温后,方可取出灭菌物品。
6. 定期对灭菌器进行保养、清洁和维护,确保灭菌器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7. 灭菌器故障时,应及时联系专业人员进行维修,确保不影响正常使用。
五、灭菌物品的管理1. 灭菌物品应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定》进行分类、包装、标记,并注明灭菌日期。
2. 灭菌物品应存放于专用储物柜或储物架,避免潮湿、污染。
3. 灭菌物品的使用顺序应遵循先进先用的原则,确保灭菌物品的有效性。
4. 过期或可疑无效的灭菌物品,应及时进行标识、隔离,并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六、灭菌效果监测与评价1. 定期对灭菌器进行效果监测,包括生物指示物、化学指示物和物理指示物的检测。
2. 监测结果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3. 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
4. 每年对灭菌器进行一次全面性能评价,评价结果应符合灭菌器说明书要求。
七、记录与追溯1. 操作人员应做好灭菌器的使用记录,包括灭菌日期、时间、物品名称、数量、操作人员等信息。
2. 记录应真实、完整、清晰,便于追溯和管理。
3. 发生灭菌失败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进行调查,并按照规定进行报告。
无菌物品存放使用管理制度(3篇)

无菌物品存放使用管理制度按照____部《消毒技术规范》及《医院消毒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无菌物品存放的有关规定,制定我院《无菌物品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合医院消毒供应室、手术室、临床科室、医技科室、等使用并保存无菌物品的科室。
一、环境要求1、灭菌物品应存放在无菌物品存放间的存放架或存放柜内,存放架或存放柜应便于清洁,不易生锈;保存环境应清洁、明亮、通风或有空气净化装置,照明光线充足;温度低于24℃,湿度低于____%。
2、灭菌物品应分类存放,一次性无菌物品应去掉外层大包装存放,存放位置相对固定,标识清晰;物品存放应距地面20~25cm,距墙壁5~10cm,距天花板50cm。
3、手术室、治疗室、换药室等采用自然通风的,当通风不良时可使用排气扇强制换气;无菌物品保存环境均应每日清洁,物体表面及地面湿式擦拭,避免扬尘。
4、建立工作记录。
二、人员要求1、无菌物品存放区应有专人负责管理;接触无菌物品前洗手。
2、清点物品时以目测为主,减少触摸。
3、摆放无菌物品时应按照有效期限依次摆放,有效期标志醒目,邻近过期的物品放在方便取用位置;一次性使用无菌用品应一个批次用完再放入下一批次,或将剩余少量未用完批次物品放在上层。
三、无菌物品有效期1、无菌物品保存有效期无季节限制,依据包装材质不同保存有效期限不同,使用时应仔细查看有效期标志。
2、灭菌物品的包装应整洁不易松散,密封性好,无破洞,灭菌日期及有效期标志清楚,按照有效期顺序依次码放在储存架或储存柜内,有效期标志应明示,便于目测清点。
3、无菌物品保存有效期(1)使用棉布材质包装的无菌物品。
保存环境能达到要求的有效期可延长到____天;保存环境不能达到要求的各临床、医技科室,无菌物品存放有效期____天。
遇持续霉雨天气或沙尘天气保存期应缩减。
(2)使用一次性包装材质包装灭菌的无菌物品,保存环境清洁,温度湿度相对稳定的条件下:①医用一次性纸袋包装的有效期为____个月。
压力灭菌器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确保压力灭菌器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运行,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工作人员和患者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内所有压力灭菌器的使用、维护和管理。
三、职责1. 院长:负责本制度制定、实施及监督,确保压力灭菌器安全运行。
2.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压力灭菌器的采购、安装、调试、维修、保养及报废工作。
3. 消毒供应中心:负责压力灭菌器的操作、使用、维护及日常管理工作。
4. 保卫部门:负责压力灭菌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保卫工作。
四、管理制度1. 采购与验收(1)采购压力灭菌器时,应选择具有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证、技术合格证的企业。
(2)设备到货后,由设备管理部门、消毒供应中心及保卫部门共同验收,确保设备符合国家标准和医院要求。
2. 安装与调试(1)压力灭菌器的安装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工程师负责。
(2)安装过程中,应确保设备与电源、水源、气源等配套设施连接正确、安全。
(3)安装完成后,由设备管理部门、消毒供应中心及保卫部门共同调试,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3. 操作与使用(1)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压力灭菌器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2)操作前,应检查设备各部件是否完好,确认设备运行正常。
(3)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密切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操作。
(4)操作结束后,应及时关闭电源、水源、气源,确保设备安全。
4. 维护与保养(1)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压力灭菌器进行保养,确保设备运行良好。
(2)消毒供应中心应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设备管理部门。
(3)设备管理部门应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制定保养计划,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5. 报废与回收(1)压力灭菌器达到报废条件时,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报废。
(2)报废设备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确保环保、安全。
五、奖惩措施1. 对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压力灭菌器安全运行的个人和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个人和部门,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医院消毒设备管理规章制度

医院消毒设备管理规章制度第一条为了保障医院内部环境的清洁和卫生,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内部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加强医院消毒设备的管理,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消毒设备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消毒柜、消毒车、空气消毒器等。
第三条医院消毒设备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科学性原则:根据医院实际情况,科学确定医院消毒设备的种类、数量和布局。
(二)规范性原则: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相关规章制度要求,做好医院消毒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三)安全性原则:确保医院消毒设备的安全可靠性,杜绝事故的发生。
(四)效益性原则:优化医院消毒设备的使用,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效果。
第四条医院应设立专门的消毒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医院所有消毒设备的管理工作。
该部门应设置专职人员,负责具体操作和监督,确保消毒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五条医院消毒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的工作状态、消毒效果和消毒剂的使用情况等。
维护和保养应按照设备生产厂家的要求进行,确保设备的长期使用。
第六条医院应建立健全消毒设备的使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明确消毒设备的使用范围和对象。
(二)规范消毒设备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
(三)设定消毒设备的使用标准和要求。
(四)制定消毒设备的使用记录和管理制度。
第七条医院应建立健全消毒设备的清洁和消毒制度,确保设备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清洁和消毒工作应按照设备的不同要求进行,确保设备的卫生安全。
第八条医院应建立健全消毒设备的质控制度,监督和检查消毒设备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汇报上级主管部门。
质控制度应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消毒设备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第九条医院应加强对消毒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管理人员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和考核,不定期进行业务能力的培训和提升。
第十条医院应做好对消毒设备的台账管理和档案管理工作,确保相关资料的完整和准确。
高压灭菌使用管理制度

高压灭菌使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高压灭菌设备的使用管理,保证高压灭菌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单位内所有涉及高压灭菌设备的使用人员。
三、高压灭菌设备的管理1、高压灭菌设备的选择:根据使用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高压灭菌设备。
2、高压灭菌设备的维护:每年定期对高压灭菌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高压灭菌设备的使用:使用前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操作人员应按照设备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4、高压灭菌设备的清洁:每次使用后,要对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四、高压灭菌过程管理1、高压灭菌操作程序:操作人员应熟悉高压灭菌操作程序,按要求进行操作,确保高压灭菌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2、高压灭菌参数设置:根据被灭菌物品的特性和要求,设置合适的高压灭菌参数。
3、高压灭菌监测:在高压灭菌过程中,要定期对灭菌过程进行监测,确保灭菌效果符合规定。
4、高压灭菌记录:每次高压灭菌操作后,要进行记录,包括设备使用记录、灭菌参数记录、监测记录等。
五、高压灭菌质量控制1、高压灭菌质量控制标准:制定高压灭菌质量控制标准,确保高压灭菌过程的质量符合规定。
2、高压灭菌质量检查:定期对高压灭菌过程进行检查、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高压灭菌质量改进:不断改进高压灭菌质量控制措施,提高高压灭菌过程的质量。
六、高压灭菌安全管理1、高压灭菌安全规范:遵守高压灭菌安全规范,确保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高压灭菌意外处理:如果出现高压灭菌意外,应立即停止操作,采取相应救援措施,保障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3、高压灭菌安全培训:对操作人员定期进行高压灭菌安全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七、高压灭菌责任制度1、高压灭菌责任人:明确高压灭菌设备的责任人,负责设备的管理、维护和使用等工作。
2、高压灭菌工作责任:对高压灭菌工作中的各项责任进行明确划分,确保高压灭菌工作有序进行。
灭菌间管理制度

灭菌间管理制度一、灭菌间的设置1. 灭菌间的设置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设施设备完善、合理布局、有利于操作流程的合理顺畅。
2. 灭菌间的建筑材料应符合卫生安全要求,墙面、地面、顶棚均应光滑、易清洁,不得有裂缝、凹凸和脱落,利于清洁消毒。
3. 灭菌间应根据工作需要配置必要的设备设施,如灭菌器、洗消机、气体灭菌器等,确保设备设施功能齐全,保障灭菌工作的进行。
4. 灭菌间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进出通道,避免污染的交叉,确保灭菌工作的有效进行。
二、灭菌间的环境清洁管理1. 灭菌间应保持干燥通风,保持空气清新,避免灭菌环境的污染。
2. 灭菌间应定期进行全面清洁消毒,对墙面、地面、设备设施等进行定期清洁,保持整洁卫生。
3. 灭菌间应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湿度影响灭菌工作的进行。
4. 灭菌间应遵守医院的相关规定,禁止吸烟、聚餐、嬉戏等不文明行为,保持良好的工作秩序。
三、灭菌间的设备设施管理1. 灭菌间的设备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避免因设备设施故障导致的灭菌质量问题。
2. 灭菌间的设备设施应保持清洁卫生,经常擦拭消毒,避免细菌交叉感染。
3. 灭菌间的设备设施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洁维护,保持设备设施的使用寿命。
4. 灭菌间的设备设施应定期进行检验鉴定,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四、灭菌间人员管理1. 灭菌间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定期进行培训、考核,提高工作素质和技能水平。
2. 灭菌间人员应遵守纪律,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做到各项工作按规定流程进行,保障灭菌工作的质量。
3. 灭菌间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健康状况良好,避免因健康问题影响灭菌工作的进行。
4. 灭菌间人员应遵守相关规定,不得私自调整工作流程、操作方法,确保操作规范,保障灭菌工作的有效进行。
五、灭菌间的管理制度1. 灭菌间的管理应建立完善的制度,明确责任、权利、义务,确保灭菌工作的有效开展。
灭菌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灭菌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和范围
本安全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灭菌设备的安全运行,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护员工和设备的安全。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的灭菌设备。
二、安全管理责任
1. 公司负责人应制定并确保执行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到每个岗位和员工。
2. 灭菌设备管理人员应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操作,并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状况。
3. 员工要提高安全意识,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及时报告设备异常情况。
三、安全操作规程
1. 在操作灭菌设备前,员工应经过专业培训并获得相应证书。
2. 确保设备的电源接地良好,避免电气安全事故的发生。
3. 使用符合规范的灭菌剂,遵守使用说明书,正确设置操作参数。
4. 定期维护设备,包括清洁、检查和更换零部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5. 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使用设备,并报告管理人员进行维修。
四、事故应急处理
1. 若发生设备故障、泄漏等危险情况,员工应立即停止操作,并通知管理人员。
2. 管理人员应及时组织处理事故,采取措施保护现场安全,并进行相应的紧急维修。
五、安全监督和评估
1. 定期检查灭菌设备的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3. 定期进行安全评估,及时更新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六、附则
1. 公司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设备安全检测。
2. 员工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将依据公司规定予以相应的纪律处分。
以上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日期: [日期]
签字:[签字]。
灭菌柜管理制度

灭菌柜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有效性,保证医疗卫生机构内的灭菌工作顺利进行,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内的所有灭菌柜及其相关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三、责任部门医疗卫生机构的院长对灭菌柜的管理工作负最终责任,设立专门的灭菌管理部门,负责具体的灭菌柜管理工作。
该部门的职责包括:灭菌柜及其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灭菌柜使用过程中的监督和检查;灭菌柜维护保养工作的安排和督促;灭菌柜的定期检测和维修。
四、灭菌柜的采购与安装1. 灭菌柜的采购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实际需要,选择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产品,同时要求生产商提供相关的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和产品合格证书。
2. 灭菌柜的安装应留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和通风条件,设备周围应保持干燥清洁,确保安全使用。
3. 灭菌柜的使用人员应当接受专业培训,了解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五、灭菌柜的操作与管理1. 灭菌柜的开启和关闭操作应有专人负责,确保操作正确无误。
2. 使用灭菌柜前应检查设备是否完好,电源线是否接地,进气口和排气口是否畅通等,确保设备运行稳定。
3. 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手册上的要求正确操作,不得随意更改设备参数或开启设备保护装置。
4. 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清洁设备,及时处理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
5. 使用过程中,应做好记录工作,包括设备开启和关闭时间、温度和压力检测数据等。
六、灭菌柜的维护与保养1. 每次使用灭菌柜后,应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清除内部残留物和异味,保持设备干燥清洁。
2. 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包括外观检查、电源线、操作键盘、温度传感器等设备部件的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和使用。
3. 定期更换设备内部的滤网和过滤器,保证设备的通风和排气功能。
七、灭菌柜的定期检测1. 每半年对灭菌柜进行定期检测,包括温度和压力传感器的校准和检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运行效果的检查。
2. 按照规定对每台灭菌柜进行全面检测记录,并保存相关检测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灭菌柜安全管理制度
1.操作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必须掌握压力灭菌柜的基本构造、性能、操作规程及维护保养知识;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严格遵守操作,不得擅自简化程序。
2.严格遵守安全生产制度,每次灭菌柜使用前要认真检查各个开关、阀门是否完好、内室及内室排气口是否有杂质,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门胶条是否干净有异物。
检修正常后才能使用,使用完毕要关闭水、电、气开关,下班前要再次检查各个阀门、电源是否关好,确认后方能离开。
3.压力灭菌柜在使用过程中,操作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自离开或从事其他工作,应严格掌握压力、温度、时间,保证灭菌效果;要经常确认压力表的指示情况,正常压力范围在0.13MPA左右,当内室压力表达高于0.145MPA会报警,达到0.18MPA安全会自动打开,出现故障立即报修配合设备保障人员对机器进行检查,非操作员不得在灭菌柜旁闲谈逗留,不得触动灭菌器的各种开关。
4.按规定安全泄压阀每一年申请检验一次,申请技术监督局每半年对压力表检测一次,保证其正常运行。
5.每天灭菌柜使用前进行冲蒸汽试验,试验胶条和密封合格后方能进行整天的灭菌工作,不合格时要查找原因并检修。
6.各种试验、测试结果要认真登记、签名在册,保存三年。
各班做好清洁、保养工作,做好交接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