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病理学
动物病理学的常见疾病与诊断方法
动物病理学的常见疾病与诊断方法动物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发生和发展机理的学科,通过对疾病过程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帮助兽医诊断和治疗动物的疾病。
在动物病理学中,常见的疾病包括寄生虫感染、细菌感染、病毒感染以及肿瘤等。
本文将介绍这些常见疾病的病理表现以及相应的诊断方法。
一、寄生虫感染寄生虫感染是动物常见的疾病之一。
常见的寄生虫包括蛔虫、钩虫、绦虫和原虫等。
寄生虫感染的病理表现主要包括消化系统病变、营养不良和贫血等。
在病理观察过程中,可以通过组织切片的方式观察虫体、卵或虫道等寄生虫的痕迹,结合动物的临床症状进行诊断。
此外,还可以通过粪便检测和血液检测等方法来确定寄生虫感染的类型和感染程度。
二、细菌感染细菌感染是动物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常见的细菌感染包括病原性大肠杆菌感染、布鲁氏菌感染和沙门氏菌感染等。
细菌感染的病理表现主要包括炎症反应、组织坏死和化脓等。
在病理诊断中,可以通过组织切片进行细菌的染色观察,确定细菌的存在和定位,还可以通过培养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确定细菌的种类和数量。
三、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是动物病理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常见的病毒感染包括犬瘟热病毒感染、禽流感病毒感染和猫病毒感染等。
病毒感染的病理表现主要包括细胞变性、组织坏死和免疫反应等。
在病理检查中,可以通过组织切片观察细胞的典型病变,如核内包涵体或血管内溢血等,结合动物的临床症状进行诊断。
此外,还可以通过病毒分离和核酸检测等方法来确定病毒的存在和型别。
四、肿瘤肿瘤是动物病理学中的一大研究领域,常见的肿瘤包括乳腺肿瘤、淋巴肿瘤和皮肤肿瘤等。
肿瘤的病理表现主要包括细胞增生、组织异常和异型性等。
在病理学诊断中,可以通过组织切片的方式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排列方式,结合动物的临床症状和肿瘤部位进行诊断。
此外,还可以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和基因检测等方法确定肿瘤的类型和分级。
总结:动物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的重要学科,常见疾病包括寄生虫感染、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和肿瘤等。
第一章 动物病理学概要
(一)尸体剖检(简称尸检,autopsy ) 即对动物尸体或对发病动物扑杀进行病理剖 检。通过剖检可观察病变,分析病变的相互关 系,确定诊断,查明死因。 剖检也可对一些群发性疾病如传染病、地方 病、寄生虫病等及时作出诊断,为防治工作提供 依据。 实验动物的疾病复制模型可通过不同阶段的 剖检研究疾病的发病机理。
组织制片技术是教学、医学和科研中不可缺少的一 个组成部分。
(三)活体组织检查 运用切除、穿刺、钳取等手术方法从 发病动物活体采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活体组织检查(Biopsy,简称活检) 即用局部切取、细针吸取、钳取、搔刮和手术摘取等方 法,从患病动物活体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等。 优点:材料新鲜保持活组织状态,可以在疾病的各个阶段 取材。 缺点 : 不能在活动物身上任意取材 , 不能做全面系统的检 查,取材有局限性。 此方法在人医临床上是非常常用的病理诊断方法,尤 其是肿瘤病的诊断。在兽医临床上,国外也已应用很普遍, 国内也已开始应用。如在动物医院宠物的肿瘤病、皮肤 病.某些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中;还有在畜禽的某些群发病 诊断中 , 也可用活体组织检查法 , 如口蹄疫或水疱病的生 前诊断取水疱液作检查。对珍惜动物的疾病诊断(如大熊 猫等等),活体组织检查可能更具优势。
五、动物病理学发展简史与趋势 (一)动物病理学发展简史 (二)动物病理学发展趋势
(一) 动物病理学发展简史
病理学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它是在人类探 索和认识自身及动物疾病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它寓于医 学的发展之中。 在欧洲,以古希腊学者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 元前460~前377)提出的“液体病理学”和 Democritus(公元前470一前380)提出的“固体病理学”为 原始的病理学代表.它控制和影响了欧洲医学思想长达 2000年之久。 在我国,以《皇帝内经》为代表,它的“阴阳五行”学说 支配和影响了祖国医学2000多年。由于生产力和科学发展 水平所限,这些学说只不过是作者对患病机体的形态和机 能改变的观察、分析和总结,不可能阐明疾病的本质。
动物病理学
动物病理学动物病理学是一门研究动物器官和组织病理学的学科。
它既涉及病理形态的剖析、动物的内部器官的区分,也涉及对动物的病变组织的检查,如肝脏、肺脏、肾脏等病理学的实地考察。
它是医学科学的辅助研究,也是动物医学的重要手段,在医药学以及动物科学研究中都有重要意义。
动物病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解剖病理学、细胞病理学、免疫病理学和分子病理学。
解剖病理学是研究器官或组织结构形态及病理改变的学科,细胞病理学是研究胞内形态改变,过程的活动及其与病理病理的关系的学科;免疫病理学是研究免疫系统的分子结构,发病机理和病症发展的学科;而分子病理学则专门研究病毒、细菌和其它微生物对细胞的损害。
动物病理学的目的在于探究器官与组织的病理改变,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解释和推测,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进而用以预防疾病的发生,以及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使动物健康。
动物病理实验室是动物病理学重要的研究地点,它主要包括病理制片室、病理涂片室、病理切片室、生理检查室以及病理病理技术室。
其中,病理制片室主要是将死亡的动物体移到此处,进行检查和检验,并将死亡原因确定,以便作出正确的诊断报告;病理涂片室主要是为了取出组织细胞样本,以便进行放大和细胞形态学检查;病理切片室主要是为了将取出的组织样本以切片形式观察,所有这些研究都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动物的健康状况。
动物病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解剖学、组织学、免疫学、病理学、病理生物学和细胞学等多种形式。
解剖学研究包括解剖结构、体内机能和病理变化。
组织学研究细胞和组织病理的形态或病理改变,免疫学对于研究免疫反应的发生机理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病理学则着重于病变组织的形态和细胞变化。
病理生物学着重于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等微生物对动物组织和器官的损害;而细胞学则利用细胞形态学和免疫学研究细胞表型和功能状态。
以上是动物病理学的相关情况,动物病理学是一门广泛的学科,融合了多学科的知识,在动物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动物病理学实践心得体会
一、前言动物病理学是一门研究动物疾病发生、发展和防治的学科,是兽医科学的基础课程之一。
在兽医专业的学习中,动物病理学实践课程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实践课程,我不仅加深了对动物病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以下是我对动物病理学实践课程的心得体会。
二、实践过程1. 实践内容动物病理学实践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动物解剖学:学习动物各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了解正常动物的组织学特点。
(2)病理学实验:观察病变组织,学习病变的组织学、细胞学特点,了解疾病发生、发展过程。
(3)病理生理学实验:观察疾病对动物生理功能的影响,学习疾病的发生机制。
(4)病例分析:分析实际病例,提高临床诊断能力。
2. 实践过程(1)认真听讲:在实践课程中,老师会详细讲解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我们要认真听讲,确保对实验内容有充分的理解。
(2)做好实验记录:在实验过程中,做好实验记录,包括实验时间、实验材料、实验结果等,以便日后查阅和分析。
(3)积极参与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动手操作,熟悉实验技能,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4)认真观察、分析:在观察病变组织时,要仔细观察病变的特点,分析病变的原因,提高自己的病理学思维。
三、实践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动物病理学实践课程,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理论学习过程中,我们掌握了动物病理学的基本知识,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这些知识,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提高动手能力在动物病理学实践课程中,我们通过解剖动物、观察病变组织等操作,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这对于今后从事兽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3. 培养病理学思维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观察、分析病变组织,培养了病理学思维。
这对于我们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进行疾病诊断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4.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在动物病理学实践课程中,我们需要与同学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这有助于我们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动物病理学名词解释
动物病理学名词解释动物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科学。
通过对动物器官、组织和细胞的形态学、生理学和化学变化进行研究,动物病理学可以帮助理解疾病的发展机制,为动物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在动物病理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名词需要解释和理解。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动物病理学名词,以及它们在疾病研究和诊断中的作用。
1. 病理学(Pathology)病理学是研究疾病本质和机制的科学。
它包括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进行观察、研究和解释。
病理学分为一般病理学和专门病理学两个方面。
一般病理学研究疾病的共性和规律,而专门病理学则研究某一特定疾病或器官系统的病理变化。
2. 病理变化(Pathological Changes)病理变化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动物器官、组织和细胞出现的异常变化。
病理变化可以包括形态学、生理学和化学方面的改变。
通过观察和描述病理变化,可以帮助识别和诊断疾病。
3. 病理诊断(Pathological Diagnosis)病理诊断是通过对病理标本(组织、细胞等)的观察和分析,确定疾病的性质和类型。
病理诊断是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4. 病理标本(Pathological Specimen)病理标本是指从患动物体内采集的组织、细胞等样本,用于病理学分析和诊断。
常见的病理标本包括手术切除标本、活检标本和尸检标本等。
通过对病理标本的检查和分析,可以了解病变的性质、范围和程度。
5. 病理报告(Pathology Report)病理报告是病理学家对病理标本进行观察、分析和总结后所撰写的文书。
病理报告通常包括标本来源、临床信息、镜下观察、病变描述、诊断结论等内容。
病理报告是医生和研究人员了解疾病性质和发展趋势的重要依据。
动物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科学。
通过对疾病的病理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帮助识别和诊断疾病,并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动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动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一)课程性质动物病理学是兽医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包括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的改变)和转归的兽医学基础学科。
必修课程。
(二)课程任务其目的是认识和掌握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从而为防治疾病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主要课程专业知识包括普通病理学(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损伤的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和肿瘤)、系统病理学(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淋巴造血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和疾病病理学(细菌性疾病病理、病毒性疾病病理、寄生虫性疾病病理和营养代谢性疾病病理)三部分组成。
动物病理学需以基础兽医学中的动物生理学、动物解剖及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等为其学习的基础,同时又为临床医学提供学习疾病的必要的理论。
因此,动物病理学在基础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之间起着十分重要的桥梁作用。
二、学习目标(一)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达成目标是指导学生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指导下,探讨疾病的发生原因、发病机理和患病动物机体所呈现的代谢、机能与形态结构变化及其发生发展转归规律的基本理论,以及根据病变特点为临床诊断与防治提供依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认识和掌握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为防治疾病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培养学生具有兽医疾病诊断的能力,奠定执业兽医师基本职业素养和成长为优秀的兽医人才。
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自学、科学思维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动物病理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临床兽医学课程,参加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打下牢固的基础。
具体要求学生达到目标如下:1.掌握动物病理学中的基本概念、病因、病理变化、发生机制和结局。
2. 掌握病理变化的肉眼和光学显微镜观察,描述方法。
《动物病理学》课件
整体动物实验
通过观察动物在受到疾病或损伤后的生理反应, 分析病理生理过程和器官功能的变化。
病理形态学研究方法
肉眼观察与大体解剖
01
通过观察动物的整体外观、器官大小、色泽、质地等,初步判
断疾病或损伤的性质。
组织学观察
02
利用显微镜对组织切片进行观察,分析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
变化。
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03
利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组织中的特定成分进行
染色和定位,以揭示其功能和变化。
常见动物疾病的病
04
理学特点
传染病疾病的病理学特点
传染病疾病通常具有急性经过、全身性反应和病原体在体内 迅速繁殖等特点。
传染病疾病的病理学特点包括病原体在体内的繁殖和扩散, 导致组织器官的损伤和功能障碍。常见的传染病疾病包括病 毒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其病理学特点因病原体不 同而异。
基因组学在动物病理学中的应用
基因组学在动物疾病诊断 中的应用
通过基因检测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动 物疾病,为早期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
基因组学在动物疾病预防 中的应用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改良动物品种,提 高抗病性能和生产性能,减少疾病的发生。
蛋白质组学在动物病理学中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在动物疾病诊断中 的应用
疾病监测
动物病理学通过对动物群体的定期检查和监 测,能够及时发现疾病的迹象和传播趋势, 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疾病提供时间上的优势 。
预警系统建立
基于病理学的研究结果,可以建立动物疾病 预警系统,通过对历史病例数据的分析,预 测未来可能发生的疾病和疫情,提前做好应 对措施。
动物病理学
动物病理学一、名词解释:1、充血:局部组织器官的血管内血液含量比正常增多的现象,称为充血。
2、梗死:组织或器官的血液供应减少或停止,称为缺血。
由于动脉血流阻断,局部缺血而引起的坏死,称为梗死。
3、萎缩:发育成熟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发生体积缩小和功能减退的过程,称为萎缩。
4、坏死:在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称为坏死,是当局部组织、细胞内的物质代谢停止,功能完全丧失时出现的一系列形态学改变。
5、脂肪变性:是指细胞的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的游离脂肪滴,简称脂变。
6、适应:是生物对内外环境变化所做出的反应。
7、、再生:组织缺损后,由邻近健康组织细胞分裂来修复的过程称为再生。
8、肥大:由于实质细胞体积增大或数量增多而导致器官或组织的体积增大称为肥大。
9、化生:是指已分化成熟的组织,在环境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在形态和功能上完全转变为另一组织的过程。
10、病理性钙化:在骨、牙以外的非骨组织内有钙盐沉着的现象,称为病理性钙化,包括营养不良性钙化和转移性钙化。
11、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体温升高所导致的机能、代谢甚至结构变化的病理过程。
12、肿瘤:机体在某些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发生质变而呈现异常增生的细胞群称为肿瘤。
13、呼吸性酸中毒:由于呼吸功能障碍,CO2排出困难,或因CO2吸入过多而使血浆H2CO3含量增高的病理过程。
14、代谢性酸中毒:在某些病理情况下,体内固定酸增多或碳酸氢钠丧失过多,使血浆NaHCO3原发性减少的病理过程。
15、积水:当浆膜腔内液体积聚过多时称为积水。
16、休克:是机体在受到各种有害因子作用后发生的,以组织灌流量急剧降低为特征,并导致细胞功能障碍、结构损伤和各重要器官功能代谢紊乱的复杂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17、增生:从致炎因素作用于组织而出现炎症过程开始,伴随着组织损伤、血管反应,即可见到炎区内细胞的增生现象。
增生过程往往成为炎症的主要表现。
动物病理的学习计划制定书
动物病理的学习计划制定书一、学科简介动物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的病理变化和机制的学科,主要包括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病理损伤的形态学与功能学变化,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病因与发病机制等内容。
动物病理学在动物医学、兽医公共卫生、毒理学、实验动物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学习目标1.掌握动物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和机制;2.熟练掌握疾病的形态学与功能学变化;3.能够进行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4.了解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三、学习内容1.动物病理学基础知识(1)疾病的定义及分类(2)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3)病理学基本概念(4)病因与发病机制2.疾病的形态学与功能学变化(1)细胞损伤与修复(2)组织和器官的病理学变化(3)免疫病理学3.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1)常见的疾病的病理学特征(2)常见疾病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学联系(3)病理学检查与诊断技术四、学习方法1.理论学习(1)阅读相关教材,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2)在线学习平台学习相关课程,加强对病理学知识的理解。
2.实践操作(1)参与动物尸检,观察疾病形态学变化;(2)学习病理标本制备和病理组织学技术,提高实验技能;(3)参加病理诊断实习,了解疾病的临床表现与病理学联系。
3.讨论交流(1)参加学术讲座或研讨会,了解最新研究进展;(2)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学习体会,提高学习效果。
五、学习计划1.第一阶段(1-3周)(1)学习基础病理学知识,掌握疾病的定义及分类;(2)阅读相关教材,了解病因与发病机制。
2.第二阶段(4-6周)(1)学习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基本知识;(2)参与动物尸检实践,观察疾病形态学变化。
3.第三阶段(7-9周)(1)深入学习疾病的形态学与功能学变化;(2)学习病理学检查与诊断技术。
4.第四阶段(10-12周)(1)总结病理学知识,复习相关内容;(2)准备研究报告或论文,分享学习成果。
六、学习效果评估1.定期进行理论知识测试,检查学习效果;2.实践操作考核,考察学生动手能力;3.期末考试,综合评估学生学习成绩。
动物病理学的诊断与治疗
动物病理学的诊断与治疗动物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发生和演变的学科,通过对病变器官和组织的观察和分析,能够确定病因、诊断疾病、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动物病理学的基本诊断方法和常见的治疗手段,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动物病理学的诊断与治疗。
一、动物病理学的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观察临床症状观察是诊断动物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动物的行为表现、食欲、精神状态等,可以初步判断动物是否生病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
例如,动物呈现食欲不振、行动迟缓等症状,可能是消化系统疾病的表现;而体温升高、眼眶充血等表现,则可能是感染性疾病的症状。
2. 病理解剖病理解剖是通过对疾病动物尸体进行解剖观察,确定病因的一种有效手段。
可以通过观察病变器官的颜色、形态、结构变化等,判断动物的疾病类型。
例如,心脏增大、变色,可能是心脏疾病的病理特征;肝脏出现肿大、坏死等,可能是肝病的表现。
3. 组织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是通过对病变组织进行取样、制片和镜检,观察组织的细胞学改变和病变形态,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病变程度。
这是一种精确的诊断方法,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特点,确定病理性变化。
例如,细胞核的大小、形态改变、胞质内出现异常沉积物等,都可以提供疾病的诊断线索。
4.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通过对动物的体液、组织样本进行化验,在分子、细胞和组织水平上进行病变分析,为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包括血液学、尿液学、生化学、微生物学等。
例如,血液学检查可以通过检测血红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判断动物是否贫血或感染等。
二、动物病理学的治疗手段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动物病理学中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
根据动物的不同疾病类型,选择具有特定疗效的药物进行治疗。
例如,对于感染性疾病,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对于代谢性疾病,可以使用调节代谢的药物进行治疗。
2. 外科手术外科手术是对动物疾病进行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
动物病理学
病理性物质沉着
病理性钙化 黄疸 含铁血黄素沉着 尿酸盐沉着(痛风)
尿酸盐沉着(痛风)
体内嘌呤代谢障碍,血液中尿酸增高,并 伴有尿酸盐(钠)结晶沉着在体内一些器 官组织而引起的疾病。
尿酸盐结晶易于沉着在关节间隙、腱鞘、 软骨、肾脏、输尿管及内脏器官的浆膜上。
而引起的出血。 渗出性出血:(漏出性出血)由于血管壁
通透性增高,红细胞通过内皮细胞间隙和 损伤的血管基底膜漏出到血管外。
血液循环障碍
血栓:在活体的心脏活血管内血液发生凝 固。
栓塞:血液循环中出现不溶性的异常物质 随血流运行并阻塞血管腔的过程。(血栓 性栓塞、空气性栓塞、脂肪性栓塞、组织 性栓塞、细菌性栓塞、寄生虫性栓塞)
轻度尿酸盐沉着可因原发病好转或饲料变 更而逐渐消失,但尿酸盐大量沉着常可引 起永久性病变并可导致严重的后果,如关 节痛风带来的运动障碍,肾脏的尿酸盐沉 着引起慢性肾炎,或因急性肾机能衰竭而 导致死亡。
血液循环障碍
充血:局部器官或组织内血液含量增多。
由于小动脉扩张而流入组织或器官血量增 多的现象,成为动脉性充血,也称主动性 充血(简称充血)。鲜红
肾脏的损害:维生素A缺乏,长期大量服用 磺胺、某些抗菌药物,以及某些中毒(食 盐、硫酸钠、碳酸氢钠)、某些疾病。
饲养管理不良和遗传因素:日粮配合不当、 缺水、长途运输、高温。
痛风的病理变化
解剖变化:
内脏型:肾脏肿大、色泽变淡,切面可见 尿酸盐沉积而形成的散在的白色小点。输 尿管扩张,管腔内充满白色石灰样沉淀物。 有时尿酸盐变得很坚固,呈结石状;有时 则呈撒粉样被覆于器官的表面。严重时体 腔浆膜面及心、肝、脾、肠系膜表面出现 灰白色粉末状尿酸盐沉着,量多时形成一 层白色薄膜覆盖在器官表面。
动物病理学课程设计
动物病理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动物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疾病分类,培养学生对动物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动物病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掌握常见动物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动物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珍视生命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对动物疾病防治工作的认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动物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疾病分类,以及常见动物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动物病理学导论,介绍动物病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
2.第二章:疾病的基本概念,讲解疾病的定义、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
3.第三章:常见动物疾病,分析猪、牛、羊、禽类等常见动物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
4.第四章:动物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教授疾病诊断的方法和治疗原则。
三、教学方法为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疾病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病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诊断和治疗。
3.实验法:进行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测等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讨论法:学生就某一疾病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动物病理学》,提供基本知识和理论框架。
2.参考书:多种相关书籍,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生动展示疾病症状和病理变化。
4.实验设备:提供显微镜、病理剖检器械等,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评估为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以体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适量作业,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动物病理学
动物病理学一、名词解释1.充血:指某器官或局部组织血液含量增多的现象,可分为动脉性充血和静脉性充血两种。
P612.变质:指炎症局部细胞、组织发生变性或坏死的过程。
在变质部位,除有形态改变外,还有不同程度的代谢和功能障碍。
P1253.阴离子间隙(AG):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UA)与为测定的阳离子(UC)的差值,即AG=UA-UC。
P424.淀粉样变性:简称淀粉样变,指淀粉样物质在某些器官的网状纤维、血管壁或组织间隙沉着的一种病理过程。
P1005.碱剩余(BE):指在标准条件下,用酸或碱测定1L动物全血或血浆至PH为时,所用酸或碱的量。
P416.增生:指由于实质细胞数量增多而引起的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的现象,是在各种原因作用下细胞分裂增殖的结果,是细胞对增高了的功能需要的应答。
P1117.热限:发热时体温上升的高度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现象称为热限。
8.细胞凋亡:是指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为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有序性的死亡过程,故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或基因调控的细胞自杀。
P1049.肿瘤抑制基因:抑癌基因又称为肿瘤抑制基因,是在研究视网膜母细胞瘤的遗传损害时提出的,是一类可抑制细胞生长并具潜在抑制癌变作用的基因。
P18810.病理性钙化:11.实际碳酸氢盐(AB):是指隔绝空气的血液标本,在机体实际的CO2分压、体温和血氧饱和度条件下,测得的血糖HCO3- 的浓度。
P4112.凋亡小体:中后期凋亡细胞胞核逐渐碎裂成小片状,由核膜包裹胞体进一步凝缩,并从“发芽”根部或从胞膜深陷处断离下来大小不等的胞体片块形成凋亡小体。
P10513.败血症: 动物机体感染各种病原微生物后,如不能抵御微生物的侵袭,致使其迅速突破机体的防御系统,大量侵入血液并在内繁殖,在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作用下,造成广泛的组织损伤,临床上出现严重的全身性反应,这种全身性病理过程称为败血症。
P16214.瘢痕组织:是肉芽组织的继续和终结,其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结缔组织的成熟过程。
动物病理学:疾病的起因与进程
动物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疾病过程中动物机体与致病因素相互作用的科学。
通过学习动物病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动物疾病的起因、发展过程以及其可能的影响。
一、疾病的起因
1. 生物性致病因素: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以及寄生虫等,这些微生物和寄生虫可能通过直接感染或间接传播感染动物机体,引发疾病。
2. 非生物性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如气候、温度、湿度)、营养问题(如营养不良、缺乏某些必需元素)、环境污染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动物机体的生理机能紊乱,从而引发疾病。
3. 物理性因素:如机械性损伤、放射性照射、噪声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机体损伤或功能障碍。
二、疾病的进程
疾病的发展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病变前期、病变期和病变后期。
1. 病变前期:在此阶段,疾病的症状尚未显现或轻微,但机体已经开始出现一些生理机能的变化。
此时是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最佳时机。
2. 病变期:随着疾病的进展,机体开始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如组织损伤、炎症反应、细胞死亡等。
此时,治疗措施应尽快介入,以减轻病情。
3. 病变后期:随着病情的恶化,机体可能出现严重的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甚至导致死亡。
此时的治疗主要是为了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此外,不同动物的疾病进程可能存在差异,因为不同动物的生理机能和抵抗疾病的能力存在差异。
因此,了解不同动物的病理学特点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总之,动物病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动物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
动物病理学中的病理变化与病理诊断方法
动物病理学中的病理变化与病理诊断方法动物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的基础科学,旨在了解疾病的病理变化以及制定相应的诊断方法。
本文将探讨动物病理学中的病理变化以及多种病理诊断方法。
一、病理变化1. 细胞结构的改变在动物体内,疾病的发展常常伴随着细胞结构的改变。
细胞肿胀、细胞滋养器官的异常增生、细胞核的改变等都是常见的病理变化。
例如,细胞核的变异和核分裂指数的增加常常意味着细胞癌变的发生。
2. 组织结构的改变病理学研究发现,疾病的发展还伴随着组织结构的变化。
组织细胞的聚集、坏死、退变和纤维化都是常见的病理变化。
例如,在某些疾病中,淋巴细胞的聚集和纤维组织的增生可以导致器官结构的破坏。
3. 器官功能的改变病理变化还可以导致动物器官功能的改变。
一些疾病导致器官功能受损,甚至完全丧失功能。
例如,心脏肥大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从而影响心脏的正常泵血功能。
二、病理诊断方法1. 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是研究疾病的重要手段,它通过观察和分析组织和细胞的病理变化,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通过对组织标本进行切片、染色和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性质。
病理学检查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和兽医学领域。
2. 组织病理学组织病理学是病理学的核心分支,它研究病理变化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
组织病理学可以通过组织染色和显微镜下观察来识别疾病的病理变化。
它广泛应用于肿瘤学、感染病学等领域,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3. 分子病理学分子病理学是病理学的新兴分支,它研究病理变化与分子水平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基因、蛋白质和代谢产物的研究,分子病理学可以发现特定疾病的分子标志物,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4. 电镜病理学电镜病理学是一种特殊的病理学检查方法,它通过使用电子显微镜来观察细胞和组织的超微结构。
电镜病理学可以揭示细胞和组织的微细病理变化,从而提供更准确的疾病诊断。
5. 实验病理学实验病理学是病理学中的重要分支,它通过动物模型对疾病进行模拟和研究。
动物病理学
一、绪论1、动物病理学:又称兽医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的原因、发生机制及其发展过程中各器官组织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等变化的一门科学。
2、尸体剖检注意事项?①时间:死后12~24小时之间。
②地点:远离养殖区,专门剖检时最好。
③剖前做好自我防护。
④严格按照剖检程序。
⑤剖完后,妥善处理尸体及附属物。
第一章、疾病概论1、疾病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病因与动物体之间发生的损害与抗损害的复杂斗争过程。
2、动物疾病概念的基本特征?①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有原因和条件,没有原因的疾病是不存在的。
②任何疾病都有完整统一集体的复杂反应,呈现一定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变化,这些变化是疾病是机体产生各种症状和体征的内在基础。
③任何疾病都包括损伤与抗损伤两方面变化及其相互转化,而且两者的比例关系,决定着疾病的发展方向(恶化或好转)。
④疾病是一个过程,故其自身有发生、发展和转归的一般规律。
掌握疾病的变化规律,对认识疾病、预测其发展和转归以及进行有效的防治,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是积极意义。
⑤疾病实在正常生命活动基础上产生的一个过程,与健康有着本质的区别。
⑥疾病时,不仅动物的生命活动能力减弱,而且其生产性能和经济价值均降低。
这是动物疾病概念是最重要特征。
4、病因分为:外源性病因素和机体内部因素。
5、外源性致病因素种类生物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机体必需营养物质缺乏或过多。
6、生物性因素的致病特点:①有一定选择性。
②有一定特异性。
③有一定持续性。
④有明显潜伏期。
⑤产生有毒代谢产物。
7、机械性因素致病特点:8、物理性因素致病作用特点:①对组织没有选择性。
②除紫外线和电离辐射外,绝大多数机械致病因素所引起的疾病潜伏期很短或者根本无潜伏期及前驱期。
③大多数物理性致病因素只引起疾病,在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中其本身一般不再继续发挥作用。
④致病因素作用的强度、性质、作用部位和范围,与引起损伤的程度、性质和后果有直接关系,而一般不取决于机体的反应特性。
动物病理学
病理学:研究动物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患病机体所呈现在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的变化,来阐明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规律,为疾病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疾病:机体与外界致病因素相互作用下产生的损伤和抗损伤的复杂过程。
在此过程中,机体对外界环境适应力下降,动物的生产力下降。
疾病发展规律:①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与转化②因果转化③局部与整体。
疾病发生的机制:神经体液机制,细胞机制,分子机制。
疾病经过:潜伏期、前驱期、临床经过期、终结期。
疾病转归:完全康复、不完全康复、死亡。
充血:局部器官或组织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的现象。
【分为生理性充血病理性充血(分为炎症性充血、侧枝性充血和减压后充血)】淤血:局部器官或组织由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使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而发生的充血。
【分为全身性淤血和局部性淤血】梗死:指由于动脉血流断绝,局部缺血而引起的坏死(分为贫血性梗死、出血性梗死、败血性梗死)血栓: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成份析出并凝集成固体物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固体物质称为血栓。
【血栓形成条件:心血管内膜损伤、血流状态的改变、血液性质的改变】【血栓阶段及形态:1血小板粘集和白色血栓形成(头部)2血液旋涡和形成混合血栓(体部)3血液凝固和形成红色血栓(尾部)】血栓类型:红色血栓、白色血栓。
混合血栓、透明血栓栓塞:指在活体心血管内的异常物质随血液流动,阻塞某处管腔的过程。
休克:多种原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量降低,是组织微循环灌流量严重不足,以致细胞损伤,各重要器官功能代谢不全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变性:指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的数量显著增多,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变性分类:颗粒变性、水泡变性、脂肪变性、玻璃样变性、淀粉变性、粘液样变性、纤维素样变性)颗粒变性:是具有细胞肿胀的病变特征的早期细胞肿胀,是组织细胞最轻微且常见的细胞变性。
(常见于线粒体丰富、代谢活跃的肝细胞、肾小管上皮和心肌细胞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病理学一、名词解释1.充血:指某器官或局部组织血液含量增多的现象,可分为动脉性充血和静脉性充血两种。
P612.变质:指炎症局部细胞、组织发生变性或坏死的过程。
在变质部位,除有形态改变外,还有不同程度的代谢和功能障碍。
P1253.阴离子间隙(AG):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UA)与为测定的阳离子(UC)的差值,即AG=UA-UC。
P424.淀粉样变性:简称淀粉样变,指淀粉样物质在某些器官的网状纤维、血管壁或组织间隙沉着的一种病理过程。
P1005.碱剩余(BE):指在标准条件下,用酸或碱测定1L动物全血或血浆至PH为7.4时,所用酸或碱的量。
P416.增生:指由于实质细胞数量增多而引起的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的现象,是在各种原因作用下细胞分裂增殖的结果,是细胞对增高了的功能需要的应答。
P1117.热限:发热时体温上升的高度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现象称为热限。
8.细胞凋亡:是指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为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有序性的死亡过程,故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或基因调控的细胞自杀。
P1049.肿瘤抑制基因:抑癌基因又称为肿瘤抑制基因,是在研究视网膜母细胞瘤的遗传损害时提出的,是一类可抑制细胞生长并具潜在抑制癌变作用的基因。
P18810.病理性钙化:11.实际碳酸氢盐(AB):是指隔绝空气的血液标本,在机体实际的CO2分压、体温和血氧饱和度条件下,测得的血糖HCO3- 的浓度。
P4112.凋亡小体:中后期凋亡细胞胞核逐渐碎裂成小片状,由核膜包裹胞体进一步凝缩,并从“发芽”根部或从胞膜深陷处断离下来大小不等的胞体片块形成凋亡小体。
P10513.败血症: 动物机体感染各种病原微生物后,如不能抵御微生物的侵袭,致使其迅速突破机体的防御系统,大量侵入血液并在内繁殖,在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作用下,造成广泛的组织损伤,临床上出现严重的全身性反应,这种全身性病理过程称为败血症。
P16214.瘢痕组织:是肉芽组织的继续和终结,其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结缔组织的成熟过程。
P11815.标准碳酸氢盐(SB):指动物全血在38℃、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100%,CO2 分压为5.32KPa 条件下,测得的血浆HCO3- 的浓度。
P4116.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指在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亮促凝物质入血,微循环中形成广泛微血栓,同时或继发纤溶系统功能亢进,从而出现器官功能障碍、出血、溶血性贫血及休克的病理过程。
P8417.缓冲碱:18.休克:指机体收到某些有害因素作用时所发生的以血液循环障碍为主的一种复杂的全身性病理过程,其特征是微循环血液灌流量急剧减少、重要器官功能代谢紊乱和结构损伤。
P75 19.缺血再灌注损伤:各种原因造成的局部组织器官缺血,可使组织细胞发生缺血性损伤,但在一定条件下恢复血液再灌注后,部分细胞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破坏不但未减轻反而加重,这种血液再灌注后缺血性损伤进一步加重的现象称为缺血性再灌注损伤,又称再灌注损伤。
P93二、填空1.疾病的经过: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转归期2.水肿的两个基本机制: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钠、水潴留3.脱水的类型:低渗性脱水——失钠多于失水、等渗性脱水——钠与水按血浆比例丢失、高渗性脱水——失水多于失钠4.缺氧类型:低张性缺氧、等张性缺氧、低动力性缺氧、氧利用障碍性缺氧5.影响动物缺氧耐受性的主要因素:代谢耗氧率、机体的代偿能力6.血栓形成的条件:心血管内膜的损伤、血液缓慢或涡流形成、血液凝固性增强7.栓塞的种类:血栓性栓塞、脂肪性栓塞、气体性栓塞、寄生虫性栓塞、细菌性栓塞、组织性栓塞8.梗死的类型:贫血性梗死——肾、心、脾、脑出血性梗死——肺、肠管9.常见的出血性梗死:肺出血性梗死、肠出血性梗死、败血性梗死10.最常见的栓子:血栓最常见的梗死部位:肺11.休克的发展时期: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淤血期、微循环凝血期12.DIC的临床表现:出血、休克、功能器官障碍、溶血性贫血13.组织的适应:萎缩、肥大、增生、化生14.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变质、渗出、增生15.发热的原因:致热源和发热激活物、内生致热源16.败血症中常伴有:菌血症、病毒血症、虫血症、毒血症17.动物常见的肿瘤:上皮组织的肿瘤、间叶组织的肿瘤、神经系统的肿瘤三、简答题和论述题1.病理性萎缩的类型和原因(P107-108)答:病理性萎缩指组织、器官受某些致病因素作用而发生的体积缩小。
分为全身性萎缩和局部性萎缩。
(1)全身性萎缩:是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动物机体发生全身性物质代谢障碍,以致全身各组织、器官普遍发生萎缩。
多见于长期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和某些慢性消化道疾病所致营养物质吸收障碍(营养不良性萎缩)、长期饲料不足(不全饥饿)和消化道阻塞(饥饿性萎缩)、严重消耗性疾病(恶病质性萎缩)。
(2)局部性萎缩:是在某些局部性致病因子作用下发生的局部组织和器官的萎缩。
按引起的原因分为5种类型。
①压迫性萎缩:指组织和器官由于长期受机械性压迫而引起的萎缩,其发生除由于外力压迫的直接作用外,血液循环受阻和失血等因素造成的局部组织营养供应不足、以致组织细胞功能代谢障碍,也是引起局部组织萎缩的重要原因。
②缺血性萎缩:指当局部小动脉不全阻塞时,由于血液供应不足,引起相应部位组织的的萎缩。
③神经性萎缩:是由于中枢或外周神经受损时,功能发生障碍,受其支配的效应器官由于神经营养调节功能丧失而发生萎缩。
④失用性萎缩:是由于器官发生功能障碍,长期停止功能活动所致的萎缩。
⑤内分泌性萎缩;是由于内分泌功能丧失和紊乱(主要为功能低下)引起的相应靶器官萎缩。
2.变性的类型以及特征P95变性(可逆性损伤),指细胞或细胞间质的一系列形态学改变,并伴有功能的下降,表现为细胞内或细胞间质中出现非生理性物质或生理性物质过度堆集。
变性可概括为细胞含水量异常和细胞及间质内物质异常沉积两大类。
常见的细胞及间质变性有:(1)细胞肿胀特征:器官体积增大,被膜紧张、颜色浅淡、混浊无光泽、切面膨出、边缘外翻。
可分为:①颗粒变性:是组织细胞最轻微的一种细胞变性,主要发生于实质器官,故称实质变性。
特点:变性细胞肿大,胞质内出现细微淡红色颗粒,核淡染。
②水泡变性(水样~):特点:在变性细胞胞质、胞核内出现大小不一的水泡(空泡),使细胞呈蜂窝状或网状。
严重者小水泡融合成大的,细胞核悬于中央或被挤于一侧,细胞体积显著肿大,胞质空白,外形如气球状(故又称气球样变性)。
(2)脂肪变性特点:细胞质内出现了正常是光学显微镜看不见的脂肪滴,或胞质内脂肪滴增多。
电镜下可见形成于内质网的脂质小体。
初形成脂滴很小,随后可在光显下观察到。
(3)透明变性(玻璃样变性)在细胞内或细胞间出现均匀一致、无结构的伊红蛋白性物质即透明蛋白或蛋白素。
可分细胞内~、血管壁~、纤维结缔组织~。
(4)淀粉样变性简称淀粉样变,指淀粉样物质在某些器官的网状纤维、血管壁或组织间隙沉着的一种病理过程。
(淀粉样物质为一种细胞外的黏多糖蛋白质,而不是淀粉,遇到碘时被染成赤褐色,再加硫酸呈蓝色。
)3.坏疽的类型以及异同点答:(1)栓子的种类:最常见的栓子是脱落的血栓,还有空气、脂肪、细菌团块、寄生虫和肿瘤细胞等。
(2)运行途径:栓子的运行途径一般与血流方向一致,少数情况下可逆血液运行。
①来自肺静脉、左心或动脉系统的栓子随体循环(大循环)血液流动阻塞全身较小动脉分支引起栓塞(体循环性栓塞或大循环性栓塞),常见于脑、肾、脾等处;②来自右心及静脉系统的栓子随血液运行到达肺,阻塞不同肺动脉分支(肺循环性栓塞或小循环性栓塞);③来自门静脉系统的栓子,随门静脉系统的栓子,随门静脉血流进入肝,引起肝内门静脉分支栓塞(门脉循环性栓塞)。
5.单纯型碱中毒的类型、原因和机制(P45-47)答:单纯型碱中毒可分为代谢性碱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
(一)代谢性碱中毒原因及发生机制:(1)碱性物质摄入过多肾功能不全的动物摄入碱性物质过多或体内碱性物质排出障碍,可引起代谢性碱中毒。
(2)酸性物质丧失过多①酸性物质随胃液丢失肠液中NaHCO3不能被来自胃液中的H+所中和而吸收入血,从而使血浆NaHCO3含量升高,引起碱中毒。
②酸性物质随尿丢失因醛固酮可促进肾远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排H+保Na+,排K+保Na+,引起H +随尿流失增多,相应发生NaHCO3回流入血增多,导致代谢性碱中毒。
③低钾血症低血钾时,远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K+减少,分泌H+增多,引起NaHCO3生成和重吸收入血增加,导致代谢性碱中毒。
④低氯性碱中毒低氯导致H+分泌加强,肾小管上皮细胞生成过多的HCO3—,Na +被吸收后与HCO3—结合成NaHCO3,进入血液,引起代谢性碱中毒。
(二)呼吸性碱中毒原因及发生机制:(1)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在脑炎、脑膜炎等疾病的初期,可引起呼吸中枢兴奋性升高,呼吸加深、加快,导致肺泡通气量过大,呼出大量CO2,使血浆H2CO3含量明显降低。
(2)某些药物中毒使呼吸中枢兴奋,导致排出过多CO2。
(3)机体缺氧血氧浓度降低,反射性导致呼吸加深、加快,排出CO2过多。
(4)机体代谢亢奋产酸增多,加之高温血液直接作用,可引起呼吸中枢兴奋性升高。
6.缺氧的类型、原因、机制P52根据缺氧的原因和血氧变化特点可将缺氧分为四种类型。
一.低张性缺氧:动脉血氧分压明显降低,血氧含量减少,导致组织供氧不足为主要特点的缺氧,称为低张性缺氧,也称为呼吸性缺氧,乏氧性缺氧,低张性缺氧血症。
原因及发生机制1.吸入气中氧分压过低2.外呼吸功能障碍3.静脉血分流入动脉4.通气与血流比例不一致二.等张性缺氧:等张性缺氧是由于Hb含量减少或性质改变,以致血氧含量降低或Hb结合氧不易释出所引起的组织氧供应不足,故又称血液型缺氧.原因及发生机制1.Hb含量减少2.Hb性质改变(1)一氧化碳中毒(2)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三.低动力性缺氧:由于组织血流量下降使组织氧供给减少所引起的缺氧称为低动力缺氧,又称循环性缺氧。
原因及发生机制1.全身性血液循环障碍2.局部性血液循环障碍四..氧利用障碍性缺氧:又称组织性缺氧,是由于组织,细胞对氧的利用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缺氧。
原因及发生机制1.组织中毒2.维生素缺乏3.线粒体损伤7.发热、过热的异同点相同点:都是病理性体温升高不同点:发热指恒温动物在致热原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并伴有机体各系统器官功能和代谢改变的病理过程,是机体对致热原作用所长生的一个主动过程。
调节性体温升高,调定点上移。
体温有热限。
有致热原。
过热是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控或调节障碍的而发生的被动性反应。
非调节性体温升高,调定点未移动,而是体温调节障碍,体温可能很高,甚至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