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品德的故事)生活自立的故事_陈嘉庚的“节俭”
陈嘉庚的爱国事迹五篇
陈嘉庚的爱国事迹优秀作文1在一次机缘巧合中,我看了一本书––《陈嘉庚精神》,我便对陈嘉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陈嘉庚是一位着名的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他的感人事迹和他的精神教会了我很多。
陈嘉庚教会了我诚实守信。
当初,陈嘉庚家道中落,家里少了许多的债,他并没有逃避责任,而是担起家庭的重任。
他大力发展企业,最后还清了债务。
他的诚实守信在商界中赢得了良好的赞誉。
所以,他的成功离不开诚实。
俗话说:“人无信不立”。
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每件小事做起,让诚信扎根在我们的心里,让诚信遍布祖国的每个角落!我相信:只要人人都讲诚信,祖国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陈嘉庚教会了我勤俭节约。
陈嘉庚一向崇尚俭朴。
他说过:“该用的钱,几千几万都得花。
不该用的,一分钱也不能浪费。
”他穿的衣服,用的烛台,都是缝缝补补的,从不舍的买新的。
他对自己要求严格。
但是,对别人,总是慷慨解囊。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勤俭节约就是不浪费。
陈嘉庚教会了我爱国爱乡。
陈嘉庚是着名教育家,他在奋斗创业的同时,又积极倡导教育事业,为了培养教育下一代,他兴办学校,创办了集美大学和厦门大学。
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了巨大的贡献。
陈嘉庚也是一名社会活动家,他积极募捐支持革命活动。
抗战期间,他最大的贡献就是捐款援助祖国的抗战。
他呼吁祖国统一。
他的爱国爱乡的伟大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我想,中国梦的实现,就是需要弘扬我们中华民的伟大精神。
而从陈嘉庚先生身上,我学到了诚实守信,勤俭节约,乐善好施,爱国爱乡等的伟大精神。
作为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
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学习他的精神,还要从自己的身边小事做起,做一个拥有良好品格的人。
这样,中国梦的实现,我们也尽了一份小小的力量。
陈嘉庚的爱国事迹优秀作文2大家都知道厦门市许多著名的学校吧,如,厦门大学、集美学村……它们呀,全部都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建造的,他就是陈嘉庚。
(崇尚品德的故事)生活自立的故事_斗子文秉公执法
楚国的令尹(相当于丞相)斗子文,是楚国历史上治国安邦的雄才,有文韬武略的奇谋,而且为官廉洁,处事公平,不徇私情。
斗子文有个亲戚,认为同族中出了斗子文这样一个大官,一定会包庇亲朋,便有恃无恐地在外边胡作非为。
一次他在集市上买东西,不但不给钱,反而把卖东西的农夫打倒在地,被当时负责司法的官员廷理抓了起来。
审问的时候,斗子文的亲戚不但不服罪,反而十分嚣张,大声说:“我是令尹斗子文的堂弟,你们敢把我怎么样?”廷理本来对犯人有一肚子气,决心依法审判,一听说这犯人原来是令尹的堂弟,吓出了一身冷汗,暗自庆幸发现得及时,否则,一旦用了刑,岂不闯了大祸!想到这里,赶忙命令手下人给犯人松绑,还连连道歉说:“误会,误会!”笑嘻嘻地一直把犯人送到门外,回转身倒把手下人痛骂了一顿,说他们有眼无珠,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廷理放了犯人,觉得立了大功,连忙整理衣冠,兴冲冲地去报告令尹斗子文。
以为这回令尹会感谢他,赏识他,说不定还能在楚成王面前进言保举,得到提拔重用!谁知,斗子文听完汇报,不动声色地问道:“是你放的人吗?”廷理答道:“是的,是的,大人,这是我应该做的。
”斗子文猛拍几案,站起来厉声命令:“你马上给我把人抓回来!”这突如其来的愤怒,把廷理吓呆了。
他愣愣地站着,半天也答不出话来。
他怎么也不明白,令尹为什么发这么大的火。
斗子文又说:“楚国之所以设廷理一官,就是用来维护国家法令的。
正直的官员执行法令,灵活而不违背原则,坚决不损害法律。
现在你擅自释放犯法的人,这就没有维护国家的法律,没有秉公办事。
难道我当令尹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家族享受特权吗?你身为廷理连这点道理也不懂!”斗子文看到廷理很难为情的样子,又心平气和地说:“你想,我身为令尹,协助楚王治国,有人对我严格依法行事有意见,但我并不因此而抛弃法令,赦免那些违法的人。
现在我的这个堂弟明明是犯了法,你却为了照顾我的面子把他放了,这不是在全国人面前展示我的私心很重吗?掌握一国之权柄,而被人在背后骂我私心自用,这样活着还不如死了的好。
嘉庚精神勤俭语录
嘉庚精神勤俭语录
【最新版】
目录
1.嘉庚精神的概述
2.嘉庚精神的核心价值观
3.勤俭语录的内容
4.勤俭语录的现实意义
正文
陈嘉庚,一位杰出的爱国华侨领袖,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做出了巨大贡献。
陈嘉庚先生所倡导的嘉庚精神,是一种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它以勤俭、诚信、进取、创新为核心价值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有识之士为祖国的繁荣而奋斗。
嘉庚精神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是勤俭。
陈嘉庚先生认为,勤俭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品质。
勤俭语录是陈嘉庚先生关于勤俭的一些名言警句,它们饱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为我们提供了无穷的智慧。
勤俭语录的内容涵盖了很多方面,包括勤俭节约、勤奋工作、朴素生活等。
其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告诉我们,只有付出辛勤的努力,才能换来丰硕的果实;“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强调了勤劳的重要性,意味着只有勤奋工作,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朴素为本,奢华为末”则提醒我们,应该保持朴素的生活作风,远离奢华,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
在当今社会,勤俭语录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面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我们更应该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珍惜资源,减少浪费。
同时,我们还要勤奋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嘉庚精神及其勤俭语录,为我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我们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小学生作文陈嘉庚
小学生作文陈嘉庚小时候,常听父母跟我讲,家乡里曾有个爱国华侨陈嘉庚。
陈嘉庚年轻时就闯南洋,一生献给了家乡的教育事业。
在一九一三年后,他分别在福建修筑了七十三所学校。
在校中实行免费入学,设奖学金等办法,使福建各地贫苦学子得到了读书的机会,为祖国培养出许多人才。
陈嘉庚家中家财万贯,他却十分节俭节约。
他家中的家具多是旧的,家具坏了就自己修一修,衣服裤子上全都上了补丁。
陈嘉庚还“金钱就是肥料,用来播撒常把钱拿去资助那些寒窗学子,而自己每天的饭钱却只有五角。
他还常说:才有用。
”他的故事伴随着我慢慢长大。
如今,在开展《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陈嘉庚生平事迹展中,我再次读到陈嘉庚那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所感动。
想起来,我就十分感动。
有一次,妈妈给我买了一条白裙子,价格不菲。
那条裙子可好看了,领子那绣着两只蝴蝶,袖子和裙摆那还逢着蕾丝边,穿上就像个童话里的灰姑娘穿上了仙女给的裙子。
刚买来的时候我可爱不释手的看了好一会呢。
当天我就穿着它去上学,想跟同学炫耀一下,一路上,我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哼着小曲走进教室。
正好班里有一个同学在写钢笔字,那只钢笔突然写不出来了,那个同学把钢笔用力一甩,而我正好走过。
“刷--”那条裙子上多了一点一点的墨水,就像原本美丽的一幅画里多了一滴滴的油渍。
我的心情一下子从太空跌落谷底,我与那同学争吵了起来。
回到家后,我臭着一张脸对正在看报纸的妈妈说:“妈,你看我的裙子脏了,待会帮我把衣服扔了!”妈妈抬起头,看了看我的裙子,说:“没关系的,到时用漂白水漂一漂就行了。
”我嫌弃的说:“哼,就算用了漂白水,裙子上还是有痕迹的,要漂你去漂,反正我也不会再这条裙子的!”说完,便头也不回的走进房间,狠狠的摔上了房门。
从此,那条裙子就一直压在衣柜的最底层。
如今,我读完了陈嘉庚的所有事迹,我才惊觉,那时我做了一件多么错误的事,我在心中默默发誓,以后再也不浪费了!我要向陈嘉庚学习,学习他那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
做个美德少年!。
(崇尚品德的故事)生活自立的故事_朱买臣困厄中坚持不懈
朱买臣是汉武帝时期一位虔诚的读书人,他坚持不懈地勤奋读书,成为当时读书人的典范。
朱买臣家境不好,与妻子靠卖药材过着艰苦清贫的生活。
他不善经商,也从未有过发财致富的心思。
他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
他认为“书中自有黄金屋”。
家中卖药材的小店全靠妻子一人经营,他自己却全心投入到书本中,即使是背柴买米时,也一边走路一边读诗书。
妻子非常讨厌朱买臣这种附庸风雅、自命清高的样子。
她觉得自己的家中已经如此贫困了,可丈夫却始终在读那些无用之书,还好意思大声诵读,因此她时常提醒朱买臣,劝他改变改变,力求经商致富。
可朱买臣觉得这样的生活有滋有味、自得其乐,他不但没有听从妻子的劝告,反而愈演愈烈。
朱买臣的妻子实在忍无可忍,道不同不相为谋,于是决定与丈夫分手,各奔前程。
朱买臣倒也不强留妻子,他笑着对妻子说:“我到50岁,一定大富大贵,今年已经40多了,等不了多少时候了。
你跟随我多年,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希望你今后能过上好日子,待他日我富贵了,一定设法报答你待我的夫妻恩情。
”妻子早已对朱买臣失望了,不愿再听他什么大富大贵的荒唐言辞,收拾东西离他而去。
妻子走后,朱买臣依然我行我素,丝毫不曾改变。
一天,朱买臣遇到前妻,她正与新夫一起上坟,看到贫困潦倒的朱买臣,前妻心下可怜他,就招待他一起吃饭,朱买臣倒也不客气,给吃就吃,给喝就喝。
前妻见此情景,只得无奈地摇头叹气。
其实,朱买臣内心并不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他相信自己不是平庸之辈,有朝一日,定能一飞冲天。
于是,他更加刻苦钻研学问了。
过了数年,朱买臣得到被汉武帝召见的机会。
他拜见武帝,不慌不忙,侃侃而谈,说《春秋》,言《楚辞》,深得汉武帝欢心,立即下令召他为谋臣。
朱买臣终于到了出头之日,可以一展抱负了。
人生随时都有可能遭遇逆境。
对于成功者来说,在困境中坚持不懈比才干更重要。
因为只有坚持不懈总会获得机会,我们的成功也一定会在坚持不懈的追求中实现。
朱买臣在困境中不低头、不气馁,坚持不懈地奋斗,其品德可嘉。
嘉庚先生的主要故事
嘉庚先生的主要故事《嘉庚先生的爱国情怀》提起嘉庚先生,那可是咱心中的大英雄!嘉庚先生出生在福建集美,他从小就聪明伶俐,心怀大志。
长大后,他去到南洋打拼,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生意做得那叫一个红火。
可嘉庚先生心里头啊,始终装着自己的祖国。
当国家有难,他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抗日战争的时候,他把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大把大把地捐出来,支持抗战。
他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话说得多有气势!他不仅捐钱,还四处奔走,号召海外华侨一起为祖国出力。
他办学校,让更多的孩子能读书,能有知识,将来好为国家做贡献。
他常说:“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
”集美学校、厦门大学,这些都是嘉庚先生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嘉庚先生自己生活节俭,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但为了国家,为了教育,他从不吝啬。
他的房子又小又旧,可他建的学校却漂漂亮亮。
他一心想着国家能强大,孩子们能有出息。
嘉庚先生的爱国精神,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
他的故事,我们要一直讲下去,让子子孙孙都记住这位伟大的爱国人士。
《嘉庚先生的创业之路》嘉庚先生啊,那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年轻的时候,为了生活,离开家乡,去到了南洋。
刚开始,人生地不熟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艰难。
可嘉庚先生不怕吃苦,啥活儿都肯干。
他从小小的买卖做起,卖过水果,跑过运输,一点点积累经验和资金。
他脑子活泛,又肯努力,慢慢地生意就有了起色。
就这样,嘉庚先生的生意越做越大,成为了南洋有名的企业家。
但他没有忘记自己的根,没有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
他把赚来的钱拿回来,建设家乡,兴办学校,为家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嘉庚先生的创业之路充满了艰辛,但他靠着自己的毅力和智慧,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肯努力,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嘉庚先生的无私奉献》嘉庚先生,那是一个满心装着大家的好人呐!他自己在南洋辛苦打拼,好不容易积攒下了家业,可他没有只顾着自己享受。
他看到祖国的需要,看到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就把钱都拿出来,支持教育事业。
(崇尚品德的故事)生活自立的故事_范仲淹喝粥苦读
范仲淹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深为后人喜爱,广为传诵。
范仲淹年轻时,由于家境清贫,上不起学,就一个人跑到一个僧舍中去读书。
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上一点儿韭菜末,再加点盐,就算是一顿饭。
但他对这种清苦生活却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书中寻找着自己的乐趣。
这种情况被他的一个同学(南京留守的儿子)看到了,回家告诉了父亲,留守知道这个人将来必有所成,于是就叫儿子给范仲淹送来许多饭菜。
可是,几天过去了,食物都放坏了,仍不见范仲淹尝一口。
那同学问他为什么不吃?范仲淹诚恳地笑了笑说:“老兄误解了,我不是不吃,而是不敢吃。
我担心自己吃了鱼肉之后,咽不下去粥和咸菜。
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你千万别生气。
”朋友听了范仲淹的话,更加佩服他的人品高尚。
之后,他依旧以稀粥当饭。
范仲淹由于勤奋苦学,终于学问过人,备受世人的称赞。
范仲淹不仅生活艰苦,尤其懂得艰苦奋斗的道理。
他知道勤能补拙,苦能立志,怕吃了鱼肉而不思长进了,因此才宁愿吃苦。
看来,他是懂得贫富之道的。
作为吃穿不愁的我们,真的要好好借鉴一下这种以苦为动力的精神。
(崇尚品德的故事)生活自立的故事_尹翁岿惩一儆百
尹翁岿是西汉平阳人。
他为人耿直、坦率,不畏权势,敢于揭发奸邪,办案精明,执法严正。
尹翁岿任东海太守期间,陈纲立纪,严明法度,踏踏实实地做了许多有益于地方的事。
他经常微服出访,明察秋毫,各县吏民贤与不肖,奸邪之人及其犯罪事实他都了如指掌。
他责令各县将危害地方的黠吏豪民的罪行详细记录在案,处置之事由他一人决断,一改过去由县令负责,以防止他们与罪犯勾结串通。
遇有重大紧急的案犯,故意作出松懈的样子以麻痹对方,待罪犯失去警觉,即按名册一一抓捕归案,无有遗漏,然后分别情况依法治罪。
尹翁岿对罪犯的斗争很有办法。
他严惩案犯,总是在秋冬之际乘各地官员集中时或巡视各县时进行,以起到惩一儆百的作用。
因此,长期以来危害地方治安、鱼肉乡民的贪官污吏、豪强大族惶惶不可终日,纷纷收敛恶行,不敢胡作非为。
对于极少数顽固不化、作恶多端的地头蛇,尹翁岿决不心慈手软,放纵姑息。
郯县(今山东郯城北)大豪强许仲孙在当地无恶不作,百姓恨之入骨。
但因其势力大,只得忍气吞声,前任郡守在盘根错节的恶势力面前畏手畏脚,终至养虎遗患,成为郡中一害。
尹翁岿力排干扰,将许仲孙抓捕归案,并依法在闹市区将其斩首示众。
消息传开后一郡震栗,无人敢触犯禁律。
东海郡由此得治,百姓称颂。
依法办事,重要的一点是敢于碰硬,不惧怕权势的阻挠和报复。
敢于碰硬,才能做到杀一儆百。
因为许多犯罪分子之所以很嚣张,是因为他们的眼睛在盯着那个最有势力的人,如果执法者不敢碰硬,人心必不服;相反,如果那个最有势力的人也被处理了,其余的犯罪分子也必然有所收敛。
(崇尚品德的故事)生活自立的故事_老舍勤俭一生
在北京的西城,有一个小胡同,叫“小羊圈胡同”。
“小羊圈胡同”非常小,全是低矮的草棚一样的房子,住的老百姓都是些穷苦人家。
每逢刮风下雨,小胡同里低洼的地方就成了水塘。
冬天,这里奇寒无比,屋里和屋外一样冷,缸里的水常常冻得结成冰。
这里的老百姓吃的东西,常常是盐拌小葱,冬天是腌白菜帮子,有的人家长年只能从菜市场里找些烂菜叶子来吃。
公元1899年2月3日,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代表人物老舍就降生在这个小胡同里。
老舍的妈妈靠拼命地给人洗衣裳,来养活一大家人。
由于长年地洗衣裳,妈妈的手始终都是鲜红和微肿的。
而晚上,她还要在一盏小煤油灯下,做白天接下来的缝纫活。
过年了,老舍喜欢到大街上看人家放焰火,看人家穿新衣、戴新帽。
每当他看到街上谁家又宰了两头大猪,谁家又弄了一大筐冬天看不到的水果,妈妈总是说:“孩子,我们家的饺子肉少菜多,是北京城最好吃的,不要去看人家的了。
别看咱们家穷,可咱们要穷出志气来,让别人看到咱的腰不是泥做的,硬着呢。
”穷要穷出志气来,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老舍的心里。
老舍上小学那年,已经出嫁多年的姐姐,给小弟弟做了一双新袜子。
她兴高采烈地给老舍穿上了,看着弟弟一蹦三跳地去上学了。
可是弟弟放学回来时,她发现弟弟的脚上却是空空的。
她问老舍:“弟弟,你的新袜子呢?”老舍从书包里掏出那双新袜子,说:“老姐,我一出校门就脱掉了,我怕穿坏了。
我上学时穿,放学了就脱掉。
姐姐,我要和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比学习,不是比阔气。
”第二天上学,老舍仍穿着以前穿的旧袜子,头抬着上学去了。
走着走着,老舍想,我把鞋也脱下来,不就可以少磨些鞋底吗?于是,大街上多了一个光着脚走路的小小读书郎。
一天中午放学回到家,老舍问正在洗衣服的妈妈说:“有没有吃的?”妈妈正在洗衣裳,头也没抬地说:“没有啊,我还没有时间做呢。
”老舍听了,扭头又回学校去了。
中午当别的孩子在玩耍、在家里吃饭的时候,他一个人在教室里埋头写作业,头也不抬地写。
他希望这样能让自己忘记饥饿。
陈嘉庚爱国事迹材料
写陈嘉庚的爱国事迹1陈嘉庚是一位著名的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他的感人事迹和他的精神教会了我很多。
陈嘉庚教会了我诚实守信。
当初,陈嘉庚家道中落,家里少了许多的债,他并没有逃避责任,而是担起家庭的重任。
他大力发展企业,最后还清了债务。
他的诚实守信在商界中赢得了良好的赞誉。
所以,他的成功离不开诚实。
俗话说:“人无信不立”。
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每件小事做起,让诚信扎根在我们的心里,让诚信遍布祖国的每个角落!我相信:只要人人都讲诚信,祖国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陈嘉庚教会了我勤俭节约。
陈嘉庚一向崇尚俭朴。
他说过:“该用的钱,几千几万都得花。
不该用的,一分钱也不能浪费。
”他穿的衣服,用的烛台,都是缝缝补补的,从不舍的买新的。
他对自己要求严格。
但是,对别人,总是慷慨解囊。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勤俭节约就是不浪费。
陈嘉庚教会了我爱国爱乡。
陈嘉庚是著名教育家,他在奋斗创业的同时,又积极倡导教育事业,为了培养教育下一代,他兴办学校,创办了集美大学和厦门大学。
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了巨大的贡献。
陈嘉庚也是一名社会活动家,他积极募捐支持革命活动。
抗战期间,他最大的贡献就是捐款援助祖国的抗战。
他呼吁祖国统一。
他的爱国爱乡的伟大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我想,中国梦的实现,就是需要弘扬我们中华民的伟大精神。
而从陈嘉庚先生身上,我学到了诚实守信,勤俭节约,乐善好施,爱国爱乡等的伟大精神。
作为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
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学习他的精神,还要从自己的身边小事做起,做一个拥有良好品格的人。
这样,中国梦的实现,我们也尽了一份小小的力量。
写陈嘉庚的爱国事迹2有一个人,是着名的爱国领袖,成长于郑成功抗清复明的故垒;有一个人,一生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为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就是伟大的陈嘉庚先生。
陈嘉庚出身于1874年10月21日,虽身处南洋,但一直心系祖国。
(崇尚品德的故事)生活自立的故事_崔鸿对月苦读
崔鸿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历史学家,他曾编过《十六国春秋》,这部珍贵的历史文献以优美的文笔流传至今。
崔鸿从小就勤奋学习、刻苦读书,知识非常渊博。
崔鸿小时候酷爱读书,常常废寝忘食。
后来,由于父亲受贿被追查,家境败落下来,再也没钱去买书了。
当家中的藏书被他读完后,就只好向别人借书。
借的书人家一般都催要得很紧,为了既按时还书又能把书读一遍,崔鸿决定将书抄下来读。
崔鸿节衣缩食,把省下来的钱用来买纸。
晚上抄书读书要耗费很多的灯油,崔鸿家境贫寒,无钱买油。
一天夜里,灯油已经耗尽,崔鸿的母亲已经睡下了,崔鸿不得不放下手中没有读完的书。
他躺在床上,心里还在想着没有看完的书,难以入眠。
崔鸿翻身下床,信步走到门口,突然眼前一亮。
他抬头一看,原来天空晴朗,一轮明月当空,将大地照得如同白昼。
他把刚才没有看完的书拿来,借着月光展卷阅读,字句竟清晰可辨。
崔鸿高兴得跳了起来,这下他又能读书了。
崔鸿急忙跑到屋里,搬出一个小凳坐在月光下,认真地读起书来。
不知不觉,崔鸿发觉书上的字迹逐渐模糊了,他抬头看,原来月光已经移动了。
于是他也移动小凳,追随着月光读书。
就这样,月光不断移动,崔鸿也随之不断移动。
直到月亮渐渐西斜,光线暗淡下来,书上的字实在看不清了,他才恋恋不舍地放下书本,回屋睡觉。
从那以后,每当皓月当空,崔鸿就来到院中借着月光读书、抄书。
有时为了追月光,他竟然坐到院门外面还不知道。
崔鸿通宵达旦地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积累了丰富的历史资料。
正是凭着这种勤奋刻苦的精神,他终于成了著名的史学家。
可见,想读书,不是没有办法,难道我们会穷得像崔鸿那样连油灯都没有吗?条件越艰苦,越能磨炼人的意志,催人奋发。
(崇尚品德的故事)生活自立的故事_秦桧科场舞弊
南宋初年,宰相秦桧独揽朝政,奸诈毒辣,在科场上也是一手遮天。
他的子孙亲朋,在其权势的庇护下及第登榜,朝野上下一片怨声。
秦桧本没有儿子,后收养了小舅子王映的一个儿子,取名秦禧。
公元1142年,进士考试,秦桧把秦禧送入考场。
秦禧一向不学无术,但慑于秦桧的淫威,几位考官极尽巴结之能事,竟把秦禧推举为状元。
但老谋深算的秦桧怕太过招摇,在发榜时把秦禧排在了第二。
公元1153年,朝廷举行“锁厅试”,即大员子弟和宗室后裔参加的专门考试。
担任主考官的是朝臣陈之茂。
开考前,秦桧特地把陈之茂请到相府,暗示孙子秦埙参考,希望取为第一。
陈之茂一向正直,对秦桧的作为很看不惯。
他觉得只有以文章的优劣来分高低。
于是,考试一结束,他就把所有考卷连夜粗看一遍,发现有一份试卷文笔流畅,而且很有见解,原来是一代才子陆游的答卷。
陈之茂找来秦埙的文章反复阅看,实在相形见绌,他便毫不迟疑地把陆游取为第一名,而把秦埙排在第二。
若以实际水平来说,秦埙取为第二,已是照顾秦桧的面子了。
发榜后,秦桧见第一名不是秦埙,大发雷霆,怒骂陈之茂当杀。
“锁厅试”结束后的第二年,礼部举行省试,秦桧特推荐心腹魏师微、汤思退为主考官,并直言相告孙子秦埙应试。
魏、汤二人心领神会。
可是省试时,恰有同考官董德元推选陆游为第一。
魏师微和汤思退既然是受秦桧特殊委派入场主试,当然不想取陆游为第一,但陆游的卷子确实最好,如果把陆游的名次压低,最后循例公布录取者的卷子时,难免会引起众议。
于是,魏、汤和秦桧密谋后,决定把陆游拉下榜。
结果,陆游被黜落,秦埙则踩着陆游的肩膀被推为榜首。
而推荐陆游的董德元,后来被秦桧寻机报复,罢了官。
省试完了,紧接着是考取状元的殿试。
为了确保秦埙夺魁,秦桧又向宋高宗进言,让魏师微当阅卷官,汤思退为编排官。
由于安插了亲信,秦埙很快被作为第一名推荐上去。
这时,宋高宗对秦桧独揽朝政已很不满,在翻阅考官拟订的前几名卷子时,又看出秦埙使用的都是秦桧、秦禧父子常用的套语,而第二名张孝祥的卷子不仅文理畅通,而且字写得特别好。
(崇尚品德的故事)生活自立的故事_恪守情操的吴隐之
东晋末年,朝纲失禁,吏治腐败。
豪门权贵,大小官员竞相以奢侈腐化为荣,以盘剥肆虐百姓为乐,甚至监守自盗,将国家必备的军需财务窃为己有。
然而,也有为官数十年一尘不染、理财数载两袖清风的廉洁楷模,吴隐之就是其中的一个。
吴隐之的六世祖父是曹魏时的侍中吴质,为魏文帝曹丕所信赖。
后来家道衰落,吴隐之的父亲似乎没有做过官,是最下层的寒门士族。
家中本来就不富裕,到吴隐之十几岁的时候,父亲不幸病死,家境就更加困难了。
一家人常常以粗糙的豆类和咸菜充饥度日。
贫苦的生活,磨炼了吴隐之的品德。
他少年老成,不仅勤奋好学,吃苦耐劳,而且孝顺母亲,敬重兄长。
他为人处世,品行端正,从不贪图非分的财物。
不久,母亲也去世了,吴隐之悲痛欲绝。
哭泣之声感动得过路行人都为之落泪。
他的邻居是韩康伯,官拜太常。
韩康伯的母亲是位贤惠明达的老妇人,被吴隐之的操行所感动,就对康伯说:“如果你以后负责挑选官吏的工作,一定要举荐像吴隐之这样的人。
”后来韩康伯果然被任命为吏部尚书,于是提拔吴隐之为辅国功曹,随即又改任参征虏军事。
吴隐之本来为人谦和,又博涉文史典籍,善于言谈,长得仪表堂堂,所以很快就获得了“儒雅之士”的好名声。
公元385年,吴隐之以奉朝请的身份被卫将军、尚书令谢石聘请为卫将军主簿。
其后,适逢吴隐之的女儿出嫁,这在一般人家也是件大事,何况是官宦人家。
谢石知道他一向清贫,就派了自家的厨师带着物品去吴家帮助操办婚事。
当厨师来到吴家时,除看到他家的婢女牵着狗到市场上去卖外,其他与往常一样,根本看不出官宦人家嫁女的喜庆场面。
后来,吴隐之出任晋陵(今江苏常州)太守。
晋陵地处京师附近,西晋末年随迁的侨民很多,鱼龙混杂,秩序混乱,为地方官吏搜刮民财提供了方便。
然而吴隐之在任职期间,始终恪守情操,从未利用职权谋私骚扰百姓、加重过人民的负担。
他甚至连仆人都不用,砍柴烧饭做家务都由妻子一个人承担。
任职期满后,吴隐之被调回朝中做官并任中书侍郎、国子博士、散骑常侍等职,接连迁升至廷尉、秘书监、御史中丞、左卫将军等高级官职。
(崇尚品德的故事)生活自立的故事_董宣执法如山
光武帝年间,东汉出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强项令”——董宣。
他为官正直廉洁,秉公执法,不畏权势,不仅赢得了光武帝刘秀的信任,而且也受到当时人们的称颂。
董宣就任北海相时,当地有个臭名昭著的武官公孙丹,他仗着自己是大姓豪族,一向为所欲为,横行乡里。
公孙丹新建了一座宅院,落成入住前,请来一名阴阳先生占卜吉凶。
这个阴阳先生胡诌了一通新宅房基不吉利的鬼话,大放厥词说:住进去必将招致家人横死!公孙丹大惊,忙奉上重金以求破解之术。
阴阳先生暗暗指点:只要在宅子里放个死人就可躲过一切灾难。
公孙丹对此竟信以为真,便指使他的儿子在光天化日之下把一个无辜的路人拦截杀死,把尸体扛回宅子放了一夜,以为这样就可以消灾攘祸、吉祥如意了。
人们闻之,义愤填膺,纷纷向董宣控诉公孙丹父子残害百姓的种种罪行。
董宣受理此案后,不顾其他人的劝说和阻挠,查明了犯罪事实后,立刻命人缉拿公孙丹父子,斩首示众。
这一大快人心的壮举,得到了百姓们的交口称赞。
董宣面对豪强丝毫不手软,在皇亲国戚面前同样是鲠骨素志,不卑不亢,令人叹服。
居住在京城洛阳的皇亲权贵,骄奢淫逸,专横跋扈。
他们的家奴也狗仗人势,胡作非为,京城百姓敢怒不敢言。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光武帝特召董宣为洛阳令,以约束皇亲权贵们的不法行为。
董宣到任不久,即有人向他控告:湖阳公主(光武帝的姐姐)的心腹恶奴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凶杀人,正躲藏在公主府中。
董宣闻讯,即派衙役在公主府第附近秘密监视,伺机捉拿杀人恶奴。
终于有一日,湖阳公主乘车外出,杀人恶奴依然洋洋得意地陪乘。
董宣立即率领衙役守候在公主必经之地,当湖阳公主的车马驶近时,早已“恭候”在此处的董宣拔刀挡住公主的去路,厉声斥责公主不该目无国法,窝藏、庇护杀人恶奴。
同时喝令恶奴滚下车来,并就地将其斩首正法。
湖阳公主何曾受过这等屈辱,随即掉转车头,直奔皇宫,向光武帝哭诉。
光武帝听了姐姐的一面之词,勃然大怒,发誓要把董宣乱棒打死,为姐姐出气。
董宣处决了湖阳公主的家奴,便做好了被杀头的准备。
爱国华侨陈嘉庚的俭朴人生
爱国华侨陈嘉庚的俭朴人生作者:董立功来源:《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2021年第01期1874年10月21日,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出生在厦门集美的一个小渔村。
1890年,年仅16岁的陈嘉庚辞别母亲,前往新加坡跟随父亲学习经商。
到1919年时,陈嘉庚已经成为拥有400万资产的大实业家。
到1925年时,他的资产已经达到1200万,是名副其实的东南亚“橡胶大王”。
也许有人认为,陈嘉庚那么有钱,平时一定是花钱如流水,那就大错特错了。
虽然曾经是富甲一方的千万富翁,陈嘉庚从不大吃大喝,更不抽烟喝酒,而是粗茶淡饭伴随一生,始终保持俭朴的生活习惯。
自奉甚俭的优良品质陈嘉庚幼年和少年时代,父亲在新加坡经商,他跟随母亲在家乡集美生活。
陈嘉庚9岁入私塾,读书之余,他随母亲下田下海劳作,贴补家用,从小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可贵品质。
1890年,陈嘉庚奉父函召,到新加坡学习经商。
生意步入正轨之后,陈嘉庚即开始将经商赚来的钱投向教育。
他抱定“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的信念,毕生以诚信勤俭办教育公益。
1919年夏,陈嘉庚返回故乡集美,开始紧锣密鼓筹办厦门大学。
在筹办厦门大学期间,他发现集美学校少数师生常常会到厦门市去消费,就在集美学校“秋季始业式”上发表演讲进行批评。
他说:“本校性质如何?即省俭是也。
中国今日贫困极矣,吾既为中国人,则种种举动应以节俭为本。
”大概是为了让学生更信服,陈嘉庚现身说法,举了自己的例子:“鄙人在新加坡时,地處繁华,每月除正当费用外不及二元。
所以如此者,盖以个人少费一文,即为吾家储一文,亦即为吾国多储一文。
”可见,陈嘉庚不是守财奴,他的节俭不是为了把钱财留给子女,而是用来兴学报国。
据统计,陈嘉庚一生在国内外创办和资助的各类学校达118所,他一生捐献给文化教育事业的款项高达1亿美元。
陈嘉庚自奉甚俭,对浪费现象极其厌恶。
1940年3月,陈嘉庚亲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回国慰劳、考察。
陈嘉庚在去延安考察之前,先去了重庆。
舍己为国的陈嘉庚事迹介绍小故事
舍己为国的陈嘉庚事迹介绍小故事舍己为国的陈嘉庚事迹介绍小故事若是说爱国华侨是一顶皇冠,那么,陈嘉庚确实是这顶皇冠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
陈嘉庚曾经说过:“应该用的钱,万万万万也不要吝惜,不该该用的钱,一分也不要浪费。
”而他也正是这么做的。
陈嘉庚先生是举世公认的华侨领袖、中华英杰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海内外亿万中华儿女学习的表率。
他办学时刻之长,规模之大,毅力之坚,为世界之罕有。
陈嘉庚的生活十分简朴,可是,他关于教育方面却十分慷慨。
他几乎将自己所有的财产都捐给了教育事业。
但那些比他更有钱的人呢?他们视而不见,即即是捐个几十万元,其实对他们来讲也只是区区九牛一毫。
只要他们少吃几顿的大鱼大肉就可以够办到的事他们也不肯意做。
而陈嘉庚却不同了,他为了国家而做出奉献,丝毫不吝啬。
他不吝倾资开办学校。
而他自己呢?过着朴素的生活,床啊沙发什么的都是用了好久了的,鞋子、衣服即即是破烂不堪了也舍不得仍,补一补还继续穿。
他对祖国的钟爱是如此之深,对祖国的奉献如此之大,为了祖国的强盛,他是如此地呕心沥血。
这让我十分感动。
陈嘉庚同时也提出了很多教育方面的问题:他反对重男轻女,大力开办女子学校,他还强调优待贫困子弟,尽可能让每一个人都能上学,他还希望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进展。
这使我想到了一个人,他也是和陈嘉庚一样的爱国人士——他确实是钱学森。
钱学森早年到美国留学,考进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参加了美国的曼哈顿工程。
后来,钱学森听到了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一想到自己能为祖国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他感到异样的兴奋。
可是,美国方面明白后,将他软禁了起来,他们怕他将美国的核弹及火箭的科技知识带回中国。
钱学森的行动受到限制,被监听,晚上还按期被检查,弄得钱学森寝不安宁。
后来周总理出面与美国方面交涉,钱学森才回到了期盼已久的祖国。
钱学森和陈嘉庚一样让我感到伟大。
虽然陈嘉庚寿终正寝了,可是,他在华侨中树立的丰碑将永垂不朽!他对祖国的奉献人民永久可不能忘记,他伟大的形象永久会屹立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六年级:波澜青云88舍己为国的陈嘉庚事迹介绍小故事若是说爱国华侨是一顶皇冠,那么,陈嘉庚确实是这顶皇冠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
嘉庚节俭的故事
《嘉庚节俭的故事》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特别棒的人的故事,他叫嘉庚。
嘉庚爷爷呀,特别特别节俭。
他平时穿的衣服都不是新的,有的还打了补丁呢。
他觉得衣服能穿就行,不需要太漂亮太新。
有一次,嘉庚爷爷的鞋子破了个洞,身边的人说给他买双新的,可嘉庚爷爷却说:“还能穿,补一补就好啦。
”然后他就自己把鞋子补好继续穿。
嘉庚爷爷吃饭也很简单,不喜欢浪费。
他总是把碗里的饭菜吃得干干净净,一粒米都不剩。
他住的房子也不是很大很豪华,就是普普通通的。
他说房子能住人就行,不需要太讲究。
嘉庚爷爷把省下来的钱都用来做很重要的事情啦,比如建学校,让更多的小朋友能读书学习。
小朋友们,嘉庚爷爷是不是很厉害呀?我们也要向他学习,不浪费东西哦。
《嘉庚节俭的故事》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讲嘉庚爷爷的故事。
嘉庚爷爷出门的时候,很少坐汽车,大多数时候都是走路。
他说走路既能锻炼身体,又能省钱。
有一回,嘉庚爷爷要去一个地方办事。
别人都劝他坐汽车去,又快又舒服。
可嘉庚爷爷摆摆手说:“不用不用,我走得动。
”然后他就一步一步地走去了。
嘉庚爷爷用的东西也都很旧了还不舍得扔。
像他的笔呀,用得都快没水了,还继续用。
他还经常教育身边的人要节俭,不能浪费。
他说每一分钱都要花在有用的地方。
因为嘉庚爷爷的节俭,他攒下了好多钱,然后用这些钱帮助了很多很多的人。
小朋友们,我们也要像嘉庚爷爷一样,做一个节俭的好孩子哟。
《嘉庚节俭的故事》小朋友们,我再给你们讲讲嘉庚爷爷节俭的事儿。
嘉庚爷爷办工厂的时候,对每一样材料都很珍惜。
哪怕是一张纸,他都不让随便浪费。
有一次,一个工人不小心把一张纸弄破了一点,就想扔掉。
嘉庚爷爷看到了,连忙说:“别扔别扔,还能用呢。
”然后他把那张纸裁了裁,用来做了笔记。
嘉庚爷爷家里的家具也都是用了很久很久的。
有的椅子腿都有点摇晃了,他修一修接着用。
他去市场买菜,也从来不挑贵的买,总是买那些又便宜又好的。
嘉庚爷爷就是这样,一直保持着节俭的习惯。
他用自己节俭下来的钱,做了好多好多有意义的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50年代初期,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在厦门的办公室兼卧房里,一张木床,挂有一顶发黄的且有补丁的蚊帐;一张木桌,上面放着一个倒扣的破瓷碗,碗上立着半根蜡烛;两个破沙发不成对,一个是新修过的,一个是旧的;一个破旧的木茶几摆在中央。
接待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就在他这样的办公室里,只不过茶几瓷盘上多了一斤糖块,事后还批评下属“买那么多干什么?首长最多尝一两颗,买它二两糖果就蛮够了”。
毛泽东闻听此事,曾感慨地说:“当今华人世界中谁最富?陈嘉庚先生!可是这位最富有的华侨巨商,却用一斤糖果招待我们的陈毅市长!这还不令我们共产党人深省吗?”
最富有的华侨巨商何以如此“节俭”?陈嘉庚自己的话就是答案:“嘉庚一生所求:吾多储一文,亦即为吾国多储一文,积少成多,以之兴学,此乃我的本意。
”“事业上该花的钱千万都要花,生活上该省的钱一分一文也要省。
”原来,陈嘉庚节省钱,是用来兴学育人,用来支援革命和建设。
陈嘉庚的“节俭”,很容易让人想起延安精神。
其实,表现在陈嘉庚身上的“节俭”,比延安精神更有其深刻的含义。
毛泽东说过:“我们在延安的时候,是一无所有,想腐化吗?没有条件;而陈嘉庚先生呢,他是当代华侨巨富,自己拿钱办得起一所大学,可他对自己呢?……”毛泽东这番话表明,在延安时,没有腐化的条件,想腐化也腐化不了,不艰苦奋斗连生存都保不住。
而陈嘉庚有的是钱,存在腐化的条件,但他却如此“节俭”,其思想境界不是更高吗?
作为当时最富有的人,陈嘉庚仍然如此“节俭”,这并不是因为他是一个苦行僧,而是因为他心里装着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把省下来的钱奉献出来。
陈嘉庚的“节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我们坚持这个优良传统,不是仅仅因为我们尚处在学习和创业的阶段,即使将来发展了,仍应发扬这个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