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测试题汇总 -答案
第一次阶段性月考测试(试题)-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阶段性测试一、看拼音,写词语。
yǐn bìyǔn nuòdǎn qièqīn lüèpíng héng ()()()()()二、辩字组词。
嫌()框()浸()隔()协()歉()眶()侵()融()胁()三、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抵御.(xiè)上卿.(qīng)浩瀚.(hàn)强.逼(qiǎng)B.间.隔(jiàn)懒惰.(duò)谴.责(qiǎn)击缶.(fǒu)C.削.弱(xiāo)岔.道(chà)绰.绰(zhuó)游隼.(sǔn)D.树冠.(guàn)战袍.(páo)推辞.(cí)蔺.相如(lìng)2.要提高阅读的速度,下面同学的阅读方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集中注意力,连词成句地读,不要回读。
B.眼睛要看得快,读任何书都要尽量做到一目十行。
C.边读边想,带着问题或抓住关键词读,及时捕捉有用信息。
D.遇到不懂的词语,不影响阅读的可以不管它,继续往下读。
四、用“然”字组成不同的词填在下列句子中的括号里。
(1)这么难的一道奥数题,小亮()没用三分钟就做出来啦。
(2)()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但是我()喜欢它。
(3)电灯()灭了,屋子里变得黑漆漆的。
(4)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身临其境一看()名不虚传。
五、把词语补充完整。
()负()名()天()地()头()节守()相()香()十()日()而()六、按照要求改写句子。
1.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改为反问句)2.赵州桥横跨在37米宽的河面上。
(缩句)3.桂花纷纷落下来。
(改为比喻句)七、根据语境默写诗句。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古今中外有远大志向的人,没有一个不惜时如金的。
陶渊明的《杂诗》中直言:“,一日难再晨。
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七年级期中语文上册测试卷(满分100分)一、基础题(20)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奠.基(diàn)选聘.(pìng) 谣.言(yoá) 鞠躬尽瘁.(suì)B.硕.果(shuò) 卓.越(shuà) 迭.起(dié) 马革裹.尸(guǒ)C.洗涤.(dí) 咳嗽..(ké sou) 调羹.(gēng) 燕.然勒功(yān)D.草率.(suài) 萦.带(yíng) 澎湃..(péng bài) 鲜.为人知(xiǎn)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2分)A.元勋薪金可歌可泣当之无愧B.掣友深霄截然不同锲而毋舍C.昼夜吩咐锋芒毕露兀兀穷年D.碟疙瘩群蚁排衙迥乎不同3. (5分)(1)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2)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3),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4),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5)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己亥杂诗》)54.名著阅读。
(4分)(1)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骆驼祥子》,读一读,指出A、B两处的人物是谁。
A心里有数儿。
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
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
B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
(2)《海底两万里》是一部出色的悬念小说,小说从海面上“怪兽”出没开始,到( ) (潜艇名)被大西洋漩涡吞噬结束,悬念迭出,环环相加,读者始终想解开一个谜:船长( )(人名)究竟是什么人?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3分)“浅阅读”对我们增长学问、开阔眼界无疑起到促进作用。
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物理试题
初三年级第一学期物理学科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和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物体温度升高,其必定增加。
2、汽车沿着盘山公路可以驶上高耸入云的山峰,盘山公路修得弯弯曲曲主要目的是为了。
载重货车下山时,其重力势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优秀运动员短时间内的功率可达1kW,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 ;两台机器的实际功率之比为5:1,则做同样的功所需的时间之比是_______ 。
4、“神舟”六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的新突破.“神舟”六号飞船在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其动能 ,势能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5、小婷跳绳时所穿鞋的总质量为0.4㎏,她1min跳绳180次,假定每次双脚抬离地面的最大高度均为5㎝,则每上升一次,她对鞋所做的功为________J.跳跃时若上升所用的时间占每次跳跃时间的0.3倍,则每上升一次,她对鞋做功的平均功率为________W (g=10N/㎏)6、如图2所示,用甲、乙两个不同的滑轮把同一货物提到同一高度, 使用滑轮能够省力,使用滑轮机械效率较高。
(选填“甲”或“乙”)第6题第7题第8题第9题7、某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把重240N的物体提高1m,所用的拉力为150N,则该工人克服重力所做的有用功为J,总功为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如图所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在自由端拉力F作用下,重1600N的物体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则10s内对物体做的有用功为______J,拉力的大小为______N,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W。
9、如图所示,物体重G=500N,滑轮重10N,当物体G匀速上升时,则挂钩B承受拉力为__________N,挂钩A承受_______N的拉力,拉力F为_________N,若绳子自由端向上拉动0.5m,则物体向上移动________m。
七年级数学(上)第一次阶段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上)第一次阶段测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如果小明向东走40米,记作+40米,那么-50米表示小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1-的相反数的是________,绝对值是_________,倒数是_________。
3.写出一个小于2-的数: 。
4.绝对值不大于2的整数有_______个,它们的和是___________。
5.比较大小:(1)-|-2| ____ -(-2) (2)43-_____54- (3)-(+1.5)_____23-6.直接写出结果:(1)(-13)+25=______ (2)4.5+(-4.5)=_______ (3)7-(-4)+(-5)=______ (4)(9)32⨯-=________ (5))34(-÷⎪⎭⎫ ⎝⎛-43=_______ (6)-321⎪⎭⎫⎝⎛-=____________ 7.如果数轴上的点A 对应的数为5.1-,那么与A 点相距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对应的有理数为_________________。
8.地球与月球的距离大约为384000km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km 。
9.绝对值为3的数是___________,平方得36的数是______________。
10.若互为相反数,与2)3(2+-y x 则________=x y 。
11.若有理数a 、b 满足:0>a ,0<b ,且b a <,则0____b a +;0____a b - (填“>”或“=”或“<”)12.将一些半径相同的小圆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摆放:第1个图形有6个小圆,第2个图形有10个小圆,第3个图形有16个小圆,第4个图形有24个小圆,……,依次规律,第6个图形有 个小圆.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13.人体正常体温平均为36.50C,如果某温度高于36.50C ,那么高出的部分记为正;如果温度低于36.50C ,那么低于的部分记为负.国庆假期间某同学在家测的体温为38.20C 应记为( )A .+38.20CB .+1.70C C .- 1.70CD .1.20C第1个图形第2个图形第3个图形第4个图形…14.如图是一个简单的数值运算程序,当输入的x 的值为-1时,则输出的值为( )A .-5B .-1C .1D .5 15.下列各组数中,运算结果相等的是( )A .42-和4)2(-B .43和34C .5)3(-和53-D .2)43(-和432-16.某超市出售的三种品牌月饼袋上,分别标有质量为(500±5)g ,(500±10)g ,(500±20)g 的字样,从中任意拿出两袋,它们的质量最多..相差 ( ) A .10g B .20g C .30g D .40g 17.若m 是有理数,则下列各数中一定是正数的是( )A .||xB .2xC .12+xD . |1|+x18.若m 是有理数,则m m + ( )A .可以是负数B .不可能是负数C .必是正数D .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三、解答题:19.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里 (本题4分)88.1,2006,14.3,722,0,34,4+---(1)正数集合:{ …}; (2)负数集合:{ …}; (3)整数集合:{ …}; (4)分数集合:{ …}.20.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把它们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本题5分) ()213,2,0,5.1,1,3------21.计算:(每小题4分,共16分) (1)597351741+-+-(2)13(5)5-÷-⨯(3))314321(24-+-⨯- (4)18.0)35()5(124-+-⨯-÷-22.对于有理数a 、b ,定义运算:1+--⨯=⊗b a b a b a(1)计算4)3(⊗-的值(2)填空:5)2_____()2(5⊗--⊗(填“>”或“=”或“<”)(3)a b b a ⊗⊗与相等吗?若相等,请说明理由。
七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试题试题
2021-2021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试题本卷贰O 贰贰年贰月捌日编写; 出题人:令狐学复;欧阳化语;令狐理总。
试卷总分100分 测试时间是100分钟〕 一、 选择题〔每一小题2分,一共20分〕 1.-6的相反数是〔 〕.A .6B .61C . 61D .-62.如图,检测4个足球,其中超过HY 质量的克数记为正数,缺乏HY 质量的克数记为负数,从轻重的角度看,最接近HY 的是〔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积是〔 〕.A .正数B .负数C .非正数D .非负数 4.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n 个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B .正数和负数统称为有理数C .两个数相减,所得的差一定小于被减数D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5.设a 是最小的自然数,b 是最大的负整数,c 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那么a −b +c =〔 〕. A .−1 B .0 C .1 D .26.假设ab ≠0那么a a+bb的取值不可能是〔 〕. A .0 B .1 C .2 D .-2 7. 假如两个数的和为正数,那么这两个加数 〔 〕.A .都是正数B .一个数为正,另一个为0C .两个数一正一负,且正数绝对值大D .以上都有可能8.以下不等式正确的选项是〔 〕. A .<-100 B .76-<65- C .61>113D .01.0-> 0 9.1-3+5-7+9-11+……+97-99=〔 〕.A .−200B .-100C .-50D .5010.a ,b ,c 三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下图,以下几个判断:①a <c <b ;②ab <0;③a+b >0;④c-a <0中,错误的有〔 〕个. A .1 B .2 C .3 D .4二、填空题〔每一小题2分,一共20分〕 11.计算:〔1〕=--3112 〔2〕=-⨯⨯-106.34.9 . 12.2.0-的倒数是 .13.假如正午记作0小时,午后3点钟+3小时,那么上午8点记作 . 14. 在154,π,3.9-,0,32-,311-这六个数中,分数有 . 15.式子-5+〔-2〕-〔-4〕-〔+6〕写成略括号的和的形式是 . 16. 式子y x +-3有最 值时x 与y 的关系为 .17.从数-5,1,-3,5,-2中任取三个不同的数相乘,最大的乘积是 ,最小的乘积是 .18.四个互不相等的整数a ,b ,c ,d 满足abcd=77,那么a+b+c+d= . 19.假设abc >0,那么a ,b ,c 中负因数的个数为 .20.整数1a ,2a ,3a ,4a ……满足以下条件:01=a ,112+-=a a ,223+-=a a ,334+-=a a ……依此类推那么=2017a . 三、解答题〔一共60分〕21.计算〔每一小题4分,一共24分〕〔1〕)6(1232--+--- 〔2〕)5.2()7416(5.12)733(-+-++-〔3〕 )31()433(871-⨯-÷ 〔4〕 315)4(3÷--⨯〔5〕920945÷-〔用简便方法计算〕 〔6〕8171817119427527⨯+⨯-⎪⎭⎫⎝⎛-⨯22.〔5分〕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m 到原点的间隔 为1,求cd b a m -++2017)(2016 的值.23.〔5分〕a =5, b =7,且a b a b +=+,求a -b 的值.24.〔4分〕假设|x-3|+|x+y-7|=0,求xy ÷〔x-y 〕的值.25.〔6分〕体育课上,对七年级1班的男生进展了100米测试,达标成绩为15秒,下表是某小组8名男生的成绩测试记录,其中“+“表示成绩大于15秒.问:〔1〕这个小组男生的达标率为多少?〔2〕这个小组男生的平均成绩是多少秒?26.〔7分〕某自行车厂方案每天平均消费100辆自行车,而实际产量与方案产量有出入.下表记录了某周五个工作日每天实际产量情况〔超出方案产量记为正,少于方案产量记为负〕.〔1〕本周三消费了辆自行车.〔2〕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消费了辆.〔3〕该厂实行每日计件工作制,每消费一辆车可得60元,假设超额完成任务,那么超过局部每辆另奖15元,少消费一辆扣20元,那么该厂工人这一周的工资总额是多少元?27.〔9分〕阅读下面的材料: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a,b,A,B两点之间的间隔表示为|AB|.当A、B两点中有一点在原点时,设点A在原点,如图①|AB|=|OB|=|b|=|a-b|.当A、B两点都不在原点时,〔1〕如图②,点A,B都在原点的右边,|AB|=|OB|-|OA|=|b|-|a|=b-a=|a-b|〔2〕如图③,点A、B都在原点的左边,|AB|=|OB|-|OA|=|b|-|a|= -b-〔-a〕=|a-b|〔3〕如图④,点A、B在原点的两边,|AB|=|OA|+|OB|=|a|+|b|=a+〔-b〕=|a-b|.综上所述,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间隔 |AB|=|a-b|请用上面的知识解答下面的问题:〔1〕数轴上表示1和5的两点之间的间隔是______,数轴上表示-2和-4的两点之间的间隔是______,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间隔是______.〔2〕数轴上表示x和-1的两点A和B之间的间隔是______,假如|AB|=2,那么x为______.〔3〕当|x+1|+|x-2|取最小值时,相应的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七年级数学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答案) 〔试卷总分100分 测试时间是100分钟〕一、选择题〔每一小题2分,一共20分〕二、填空题〔每一小题2分,一共20分〕11. 313- 、 1- 12. 5- 13.4-小时14.154,3.9-,311- 15.6425-+-- 16.大、互为相反数 17.75、30-18.4± 19.0或者2 20. 1008- 三、解答题〔一共60分〕21.计算〔每一小题4分,一共24分〕 〔1〕38- 〔2〕10- 〔3〕61〔4〕27- 〔5〕2015- 〔6〕15- 22.解:由题意得:0=+b a ,1=cd , 1±=m …………………………………………〔3分〕 当1=m 时,原式=0 …………………………………………………… 〔4分〕当1-=m 时,原式=-2 ………………………………………………… 〔5分〕23.解:∵5=a ,7=b ∴5±=a ,7±=b …………………………〔1分〕∵a b a b+=+∴0≥+b a ∴5±=a ,7=b ………………………………………………………〔4分〕∴原式=12-或者2- ………………………………………………………〔5分〕24. 解:由题意得:⎩⎨⎧=-+=073y x x∴ 3=x ,4=y …………………………………………………………〔3分〕 ∴原式=12-………………………………………………………………〔4分〕 25. 解:〔1〕7586=%……………………………………………………………〔2分〕 答:这个小组男生的达标率为75%〔2〕6.11.04.06.07.002.118.0-=--+-+-+-〔秒〕 8.1486.115=-+〔秒〕 …………………………………………〔6分〕 答:这个小组男生的平均成绩是14.8秒.26.〔1〕96 …………………………………………………………………………〔1分〕 〔2〕17 …………………………………………………………………………〔3分〕 〔3〕超过5+13=18辆,少消费2+4+3=9辆 一共消费100×5+〔18-9〕=509辆509×60+18×15-9×20=30630元 ………………………………………〔7分〕答:该厂工人这一周的工资总额是30630元.27.〔1〕4; 2; 4; ………………………………………………………………〔3分〕 〔2〕1+x ;1,-3………………………………………………………………〔7分〕 〔3〕21≤≤-x ………………………………………………………………〔9分〕本卷贰O 贰贰年贰月捌日编写; 出题人:令狐学复;欧阳化语;令狐理总。
【解析】江苏省扬州市宝应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阶段测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高考]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中学高一(上)第一阶段测试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校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市公园游玩.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上述观察说明()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的体积足够小,物体就能看成质点B.研究杂技演员在走钢丝的动作表演时,杂技演员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C.在大海中航行的船,要确定它在大海的位置时,可以把它当作质点来处理D.研究地球的自转运动时,地球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3.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秒很短,所以1秒表示时刻B.第3秒是指一个时刻C.12秒80是男子110米栏最新世界纪录,这里的12秒80是指时间D.物体在5s内指的是物体在4s末到5s末这1s的时间4.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通过的路程不同,但位移可能相同B.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C.物体的位移为零,说明物体没有运动D.物体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的大小5.下列各选项中,所有物理量都是矢量的是()A.力、速率、加速度 B.力、加速度、位移C.速率、位移、加速度D.力、路程、速度6.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当作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在图中分别作出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的位移s、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A.B.C.D.7.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式为x=8t﹣2t2,x与t的单位分别是m与s,则质点的速度为零的时刻是()A.4 s末B.3 s末C.2 s末D.1 s末8.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越大B.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就越大C.加速度大小不断减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减小D.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速度的方向也保持不变9.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时做了著名的铜球沿斜面运动的实验,让小球分别沿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开始滚下.请根据物理史实判断下面关于他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说法正确的是()A.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B.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C.倾角一定时,不同质量的小球从斜面上同一位置滚下的时间相同D.通过改变倾角的大小,最终实验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10.某同学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后,绘出如图所示某质点的运动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质点()A.在t3时刻回到t=0时刻的位置B.在t1和t2时刻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在0~t1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小于v0D.在0~t3时间内运动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得得0分.11.下列所说的速度中,哪些是瞬时速度()A.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9.5 m/s的速度冲过终点线B.2011年8月28日铁路调整列车运行后,部分高铁和客专的动车组速度悄然降低,如济南西﹣杭州的G51次列车,在沪杭高铁段时速由350 km/h降至300 km/hC.返回地面的太空舱以8 m/s的速度落入太平洋D.由于堵车,在隧道内的车速仅为1.2 m/s12.如图所示,A、B 两物体在同一点开始运动,从A、B 两物体的位移图线可知,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A、B两物体同时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B.A、B两物体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B比A晚出发2sC.A、B两物体速度大小分别是5m/s、10m/sD.A、B两物体在B出发4s后在距原点20m处相遇13.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B.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4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14.在某一高度以v=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当小球速度大小为10m/s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g取10m/s)()A.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15 m/s,方向向上B.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5 m/s,方向向下C.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5 m/s,方向向上D.小球的位移大小一定是15 m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5.在用电火花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1所示是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电源频率为50Hz)(1)根据运动学有关公式可求得v B=1.38m/s,v C=m/s,v D=3.90m/s.(2)在图2中利用求得的数值作出小车的v﹣t图线(以打A点时开始计时).利用纸带上的数据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m/s2.(3)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纵坐标是0.12m/s,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16.某同学用图1所示的装置来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有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图2所示.(1)本实验中,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所使用的电源是(填“甲”或“乙”)甲﹣﹣电压合适的50Hz的交流电源;乙﹣﹣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2)设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则计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3)根据纸带上数据,重力加速度的计算结果是g=m/s2(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6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7.(10分)(2015秋•宝应县校级月考)比萨斜塔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它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上,是意大利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比萨斜塔从地基到塔顶高58.36m,从地面到塔顶高h=55m,如图所示.据《伽利略传》记载,1589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当着其他教授和学生的面做了个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伽利略在斜塔顶无初速度释放一个小球,小球经过t=3.35s到达地面,且小球经过第一层的时间为t1=0.2s,不计空气阻力.(结果均取三位有效数字)(1)求该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2)求比萨斜塔第一层的高度h1.18.(12分)(2012秋•宜秀区校级期中)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4s后速度达到20m/s,然后匀速运动了10s,接着经5s匀减速运动后静止.求:(1)质点在加速运动阶段和减速阶段的加速度的大小?(2)质点在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大?19.(14分)(2015秋•宝应县校级月考)在一平直公路上有一辆满载的货车以v1=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同时有一辆轿车在货车车后16m正以v2=30m/s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这时轿车司机立即刹车做匀减速运动,如果前方没有任何障碍物,由于路面比较湿滑,轿车将要滑行45m才能停止.求:(1)轿车在刹车时的加速度为多大?(2)货车若仍按原速前进,两车是否会相撞?若不相撞,求两车之间的最小距离?(3)在(2)中若两车能相撞,为避免相撞,轿车在刹车的同时发出信号,使货车接收到信号立即加速前进(不考虑接收信号的时间差),则货车的加速度至少是多大时,才能避免事故发生?2015-2016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中学高一(上)第一阶段测试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校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市公园游玩.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上述观察说明()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考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参考系是描述运动时,假设不动的物体.甲车内人看到乙没有动,则甲和乙的运动情况一样,乙车中的人看到路旁的树木向西运动,说明乙向东运动.解答:因为甲车看乙车没有动,则甲和乙的运动情况一致,而乙车的人看到路旁的树木向西运动,说明乙车相对路旁的树木向东运动,则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则乙向东运动,因为甲车和乙车运动状态一致,故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运动.故D正确.故选:D.点评:掌握参考系的概念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本题中乙车内的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说明该同学是以自己作为参考系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的体积足够小,物体就能看成质点B.研究杂技演员在走钢丝的动作表演时,杂技演员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C.在大海中航行的船,要确定它在大海的位置时,可以把它当作质点来处理D.研究地球的自转运动时,地球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考点:质点的认识.分析: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能忽略,物体可以看成质点,不是看物体的体积大小.解答:解:A、物体小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比如研究原子核的内部结构,原子核就不能看成质点.故A错误.B、若研究杂技演员在走钢丝的动作表演时,演员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不能看作质点;故B错误;C、在大海中航行的船,要确定它在大海的位置时,其大小和形状是可以忽略的;故可以把它当作质点来处理;故C正确;D、研究地球的自转运动时,地球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故不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故D 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物体能否看成质点的条件,关键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能否忽略3.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秒很短,所以1秒表示时刻B.第3秒是指一个时刻C.12秒80是男子110米栏最新世界纪录,这里的12秒80是指时间D.物体在5s内指的是物体在4s末到5s末这1s的时间考点:时间与时刻.分析: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时间间隔和时刻的区别,时间间隔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解答:解:A、时间和时刻的区别不是在于长短的不同,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时刻是指时间点,所以1秒表示时间间隔.所以A错误;B、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第3秒是一段时间,所以B错误;C、12秒80是男子110米栏最新世界纪录,这里的12秒80是指时间,所以C正确;D、第物体在5 s内指的是物体在1s初到5 s末这5 s的时间,所以D错误.故选:C.点评:时刻具有瞬时性的特点,是变化中的某一瞬间;时间间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与某一过程相对应.4.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通过的路程不同,但位移可能相同B.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C.物体的位移为零,说明物体没有运动D.物体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的大小考点:位移与路程.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位移是指位置的移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有大小有方向;路程是表示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解答:解:A、质点的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所以路程可能不同,但位移可能相同,故A正确;B、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两者不能相比较,即使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也不能比较位移的大小和路程的关系.故B错误.C、物体的位移为零,但路程不一定为零,比如圆周运动一周,故C错误;D、只有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故D错误.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位移是指位置的移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有大小有方向;路程是表示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5.下列各选项中,所有物理量都是矢量的是()A.力、速率、加速度 B.力、加速度、位移C.速率、位移、加速度D.力、路程、速度考点:矢量和标量.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是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是矢量,如力、速度、加速度、位移、动量等都是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如路程、时间、质量等都是标量,标量正负号表示大小,矢量正负号不表示大小,表示方向.解答:解:A、速率是速度大小,为标量,故A错误;B、力、加速度、位移全部为矢量,故B正确;C、速率是速度大小,为标量,故C错误;D、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为标量,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是一个基础简单题目,考查了学生对矢量和标量的理解和掌握情况.6.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当作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在图中分别作出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的位移s、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A.B.C.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的路程随时间均匀增加,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他们的速度v保持不变,v﹣t图象时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由图知在相等时间t内,甲的路程S甲小于乙的路程S乙,即S甲<S乙,由v=知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解答:解:由题意知甲乙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与乙的速度保持不变,在相等时间t 内S甲<S乙,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符合条件的图象是B.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匀速直线运动是路程时间图象与速度时间图象,物理学上经常用图象反应物理规律,我们要学会读图、识图.7.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式为x=8t﹣2t2,x与t的单位分别是m与s,则质点的速度为零的时刻是()A.4 s末B.3 s末C.2 s末D.1 s末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得出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质点速度为零的时刻.解答:解:根据s=v0t at2=8t﹣2t2得质点的初速度为:v0=8m/s,加速度为:a=﹣4m/s2,根据速度时间公式知:t===2s.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和位移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基础题.8.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越大B.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就越大C.加速度大小不断减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减小D.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速度的方向也保持不变考点:加速度;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加速度是反应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越大说明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小说明速度变化越慢.解答:解:A、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速度变化大,但不知所用时间的长短,故不能说明加速度大,故A错误;B、加速度反应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大小反应速度变化的快慢,故B正确;C、速度增加还是减小看加速度的方向,当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时做加速运动,相反时做减速运动,故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不一定减小,故C错误;D、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时,速度方向可以改变,比如平抛运动,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不变,而速度方向时刻改变,故D错误.故选:B点评: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度是反应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加速减速看加速度与速度方向而不是看加速度的大小变化,这是正确解决本题的关键.9.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时做了著名的铜球沿斜面运动的实验,让小球分别沿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开始滚下.请根据物理史实判断下面关于他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说法正确的是()A.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B.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C.倾角一定时,不同质量的小球从斜面上同一位置滚下的时间相同D.通过改变倾角的大小,最终实验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考点: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分析:伽利略通过通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发现,小球沿斜面滚下的运动的确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换用不同的质量的小球,从不同高度开始滚动,只要斜面的倾角一定,小球的加速度都是相同的;不断增大斜面的倾角,重复上述实验,得知小球的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解答:解:A、倾角一定时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故A错误;B、倾角一定时小球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小球的动能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故B错误;C、倾角一定时,不同质量的小球从斜面上同一位置滚下的时间相同,故C正确;D、通过改变倾角的大小,加上合理的外推,最终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要明确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的实验过程,可以通过阅读课本了解,同时实验事实与理论应该是一致的,故可结合匀变速运动的知识求解.10.某同学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后,绘出如图所示某质点的运动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质点()A.在t3时刻回到t=0时刻的位置B.在t1和t2时刻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在0~t1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小于v0D.在0~t3时间内运动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根据速度时间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来分析质点的位置.由图直接读出速度的大小.根据位移关系分析质点的平均速度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关系.根据斜率表示加速度分析加速度的变化.解答:解:A、质点的速度一直为正,说明质点一直沿正向运动,则知在t3时刻质点没有回到t=0时刻的位置,故A错误.B、在t1和t2时刻图象相交,说明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故B错误.C、在0~t1时间内运动的位移大于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所以平均速度大于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v0.故C错误.D、根据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在0~t3时间内运动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得得0分.11.下列所说的速度中,哪些是瞬时速度()A.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9.5 m/s的速度冲过终点线B.2011年8月28日铁路调整列车运行后,部分高铁和客专的动车组速度悄然降低,如济南西﹣杭州的G51次列车,在沪杭高铁段时速由350 km/h降至300 km/hC.返回地面的太空舱以8 m/s的速度落入太平洋D.由于堵车,在隧道内的车速仅为1.2 m/s考点:瞬时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瞬时速度是指物体通过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的速度大小,而平均速度与某段时间和某段位移相对应的,这是二者的本质区别,据此可正确解答.解答:解:A、百米赛跑的运动员冲过终点线的速度对应一个点,为瞬时速度.故A正确.B、济南西﹣杭州的G51次列车,在沪杭高铁段时速由350 km/h降至300 km/h,是平均速度,故B错误;C、返回地面的太空舱落入太平洋的速度对应一个位置,表示瞬时速度,故C正确;D、在隧道内的车速对应一段位移,是平均速度,故D错误;故选:A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会区分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瞬时速度表示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平均速度表示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位移内的速度;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是和物理知识相互对应的,因此要经常利用所学物理概念深入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应用.12.如图所示,A、B 两物体在同一点开始运动,从A、B 两物体的位移图线可知,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A、B两物体同时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B.A、B两物体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B比A晚出发2sC.A、B两物体速度大小分别是5m/s、10m/sD.A、B两物体在B出发4s后在距原点20m处相遇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在位移图象中图象的斜率代表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的位移发生变化时代表物体发生运动.解答:解:AB、由题意可知,A、B两物体由同一地点开始运动,但A比B提前2s开始运动.由于A、B位移图象的斜率都大于0,故两物体运动的方向都为正方向,故A错误,B正确.C、由图可知A物体的速度为:v1===5m/s,B物体的速度为:v2===10m/s,故C正确.D、由题意可知在t=4s时两物体到达同一位置s=20m处相遇,即在B出发2s后在距原点20m 处相遇;故D错误;故选:BC点评:①处理图象问题要注意纵横坐标所代表的物理意义.②s﹣t的斜率代表物体运动的速度,纵坐标相同代表两物体相遇.③无论v﹣t图还是s﹣t图只能描绘直线运动.13.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B.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4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考点:牛顿第二定律;自由落体运动.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分析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根据△x=aT2,判断小球运动的性质,并求出加速度.根据一段时间内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解答:解:A、若小球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之比为:1:3:5…,而题中,1、2、3、4、5…间的位移之比为2:3:4…所以位置“1”不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故A错误.B、由于相邻两点间位移之差等于d,符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x=aT2,所以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C、由△x=aT2,得:加速度a==.故C错误.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等于2、4间的平均速度,则有v==.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相当于打点计时器问题,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大推论求出加速度和速度,并判断小球运动性质.14.在某一高度以v=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当小球速度大小为10m/s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g取10m/s)()A.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15 m/s,方向向上B.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5 m/s,方向向下C.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5 m/s,方向向上D.小球的位移大小一定是15 m考点:竖直上抛运动.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竖直上抛运动的上升阶段和下降各阶段具有严格的对称性.(1)速度对称:物体在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中经过同一位置时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时间对称:物体在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中经过同一段高度所用的时间相等.(3)能量对称:物体在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中经过同一段高度重力势能变化量的大小相等,均为mgh.本题初速度方向已知,末速度方向未知,分情况讨论.解答:解:以向上为正方向,则初速度:v0=20m/s;①当末速度向上,即v=10m/s时,平均速度为:==m/s=15m/s,向上;运动位移:x==m=15m;②当末速度向下,即v=﹣10m/s时,平均速度为:==m/s=5m/s,向上;运动位移:x==m=15m;。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部分名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英语试题(含听力)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部分名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英语试题(含听力)1. When will the speakers meet at last?A.At 6:30 p. m. B.At 6:50 p. m. C.At 7:00 p. m.2. Why does the man refuse to eat more?A.He is full enough.B.He wants to control weight.C.He dislikes the apple pie.3. 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A.Manager and employee. B.Close friends. C.Husband and wife.4. What will the woman do this weekend?A.Go to see her sister.B.Go to the concert.C.Look after her nephew.5.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A.An applicant. B.An impression. C.A job.6. 听下面一段较长对话,回答以下小题。
1. How did the woman use to go to work?A.By bus. B.By car. C.On foot.2.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A.Saving traffic fares. B.Protecting the earth. C.Riding the bus.7. 听下面一段较长对话,回答以下小题。
1. Where is the typhoon expected to come from?A.The mainland. B.The western Pacific. C.The man’s city.2. When is the typhoon likely to come to the spe akers’ city?A.Tomorrow morning. B.Today. C.Tomorrow evening.8. 听下面一段较长对话,回答以下小题。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绥德中学2022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绥德中学2022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代表人物泰勒士提出了“水是万物的本原”的论点,春秋时代《管子》书中的《水地》篇中也表述了“水是万物的根源”的学说。
上述观点()A.是完全正确的,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不符合客观实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C.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存在不足之处D.否认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2.从古到今,哲学流派繁多,有些根本观点相同,有些根本观点完全相反。
但无论哪种哲学,都是()①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②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③科学之科学④正确的学说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东坡志林》里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收藏家有一幅出于唐代大画家戴嵩之手的《斗牛图》,视若珍宝,时常取出炫耀观赏。
有一次,一位农民看到了,在一旁窃笑;那人斥道:“你笑什么?你也懂画?”农民说:“我虽然不懂画,牛可是看得多了。
牛在打架时,力气用在角上,它的尾巴都抽进两腿之间。
可这画上的牛,正斗得起劲,而它们的尾巴却都翘了起来。
画错了,所以我觉得好笑!”这个故事包含的认识论道理是()①缺乏直接经验的认识具有局限性②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获得认识的途径和来源③来自于亲身实践的认识才是正确认识④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认识事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中国古人把日全食称“天狗食日”。
在古人看来,日食是天降灾难,预示着人间将会出现灾难。
而事实上世界上每天都有灾难产生,大灾小难正好印证了这种观点的正确性。
所以这种观点一直被很多人所接受。
认为日食必然带来灾难这一观点错在违背了()A.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认为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B.联系的条件性原理,没有认识到灾难是不需要条件的C.联系的客观性原理,以主观想象联系代替客观真实联系D.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忽视了其他因素也会引起灾难5.“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
语文第一阶段测试题
语文第一阶段测试题(1~3单元)(答题时间:110分钟)第一部分【基础知识】(27分)一、读句子查字典完成填空。
(教师给五分钟时间让学生动手查字典)(3分)伽利略的父亲是数学家。
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伽利略从小显示出数学方面的天赋。
二、看拼音写汉字,还能把字写得规范、美观。
相信你能行!(4分)duǒ qiào miǎn qiǎng jiān jù huāng táng ( ) ( ) ( ) ( ) màn yóu mãng lóng zǔ náo shãn shâng ( ) ( ) ( ) ( )三、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字、词。
(2分)(1)汹涌澎(pãng pēng)湃的海浪拍击海岸,他只好蜷(juǎn quán)缩身子一动不动。
(2)在中华神(州洲)大地上,鲜花(竟竞)相开放。
(3)在詹天佑的(主持、坚持)下,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峻)工了,比原计划提早了两年,这给(藐视、蔑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四、比一比,组成词语写下来。
(4分)桨()监()烘()俏()蕴()浆()滥()拱()稍()蔼()hã() háo()和号hâ() hào ()五、下面词语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精神饱满充满希望雨水充足青春焕发B.茫然眺望责任重大轻纱遮面设备机器1C.获取利益申请专利朗诵诗歌仰望星辰D.展现远景承载亲情体验快乐孕(yùn)育生机六、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选一个喜欢的词语造句。
(4分)可见一()自()自受思()起伏()()乐道1.我发现了草丛中小虫子快乐的天地。
缩句:2.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换成陈述句:3. 他笑嘻嘻地说:“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2024届北京市密云区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物理试题
2024届北京市密云区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物理试题一、单选题 (共7题)第(1)题如图所示,将一通电螺线管竖直放置,螺线管内部形成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的匀强磁场,在内部用绝缘轻绳悬挂一与螺线管共轴的金属薄圆管,则( )A.从上向下看,薄圆管中的感应电流为逆时针方向B.薄圆管有垂直于轴线方向向内收缩趋势C.轻绳对薄圆管的拉力的合力大于薄圆管的重力D.轻绳对薄圆管的拉力随时间减小第(2)题如图所示,N匝边长为L、电阻为R的正方形线框,绕OO′ 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OO′ 为中轴线,其左侧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线框通过电刷与阻值为3R的定值电阻和可变变压器相连,副线圈接有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原线圈和副线圈初始接入电路的匝数之比为3∶1,副线圈的总匝数与原线圈的匝数相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框从图示转过60°时,电动势的瞬时值为B.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为C.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2∶1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乘积最大D.滑动触头P向上移动时,电源的输出功率逐渐变大后变小第(3)题一个质量的蹦床运动员,从离水平网面高处自由下落,着网后沿竖直方向蹦回到离水平网面高处。
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g取,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运动员与网面接触过程动量的变化量大小为B.网对运动员的平均作用力为C.运动员和网面接触过程中弹力的冲量大小为D.从自由下落开始到蹦回高处这个过程中运动员所受重力冲量大小为第(4)题风力和空气阻力会影响雨滴下落的轨迹,如图为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的雨滴在水平x方向和竖直y方向的运动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雨滴做匀变速曲线运动B.雨滴的初速度是C.内,雨滴重力的瞬时功率一直增大D.内,重力和风力对雨滴做的功大于雨滴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第(5)题如图所示,两个单匝线圈分别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轴匀速转动,甲图中线圈面积为S,转动角速度为,乙图中线圈面积为,转动角速度为,甲图从线圈和磁场方向平行处开始计时;乙图从线圈和磁场方向垂直处开始计时,两图中磁感应强度大小相同,线圈电阻均忽略不计,外接电阻阻值均为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情况下,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相同B.甲、乙两种情况下,磁通量随时间变化的表达式相同C.甲、乙两种情况下,转过90°过程中通过线圈的电荷多少相同D.甲、乙两种情况下,电阻R消耗的功率相同第(6)题图甲是光电效应的电路图,分别用黄光、蓝光照射实验装置的K极,其中只有一种光照射时产生了光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产生光电流的光是蓝光B.P向右移,G表读数一定增大C.原子核的结合能约为5MeVD.原子核的核子结合得比的核子更牢固第(7)题如图所示,光滑竖直墙壁与光滑水平地面交于B点,质量为M的光滑半圆柱体,紧靠竖直墙壁置于水平地面上,O为半圆柱体横截面的圆心。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七校联考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数学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
2020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阶段性测试数学试题卷Ⅰ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若9x=5y,则xy=()A.95B.59C.94D.492.下列事件是随机事件的是()A.抛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正好正面朝上B.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出现点数为7C.从一副扑克牌中任抽2张都是红心5D.从装满红球的口袋中随意摸一个球是红球3.下列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对称轴是y轴的是()A.y=-(x+1)2+1B.y=(x-1)2+1C.y=-(x-1)2+1 D.y=-x2+14.如图,该几何体是由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建而成的,则它的左视图是()A.B.C.D.第4题图第6题图5.已知点A(1,y1),B(-2,y2),C(0,y3)是抛物线y=-x2+2x+1上的三个点,则()A.y1<y2<y3B.y2<y1<y3C.y3<y2<y1D.y2<y3<y16.如图,已知△ABC∽△BDC,其中AC=4,CD=2,则BC=()A.2B.C.D.47.如图,AC为⊙O的弦,B为优弧ABC上任意一点,过点O作AB的平行线交⊙O于点D,交弦AC于点E,连结OA,其中∠OAB=20°,∠CDO=40°,则∠CED=()A .50°B .60°C .70°D .80°第7题图 第8题图8. 如图,在△ABC 中,E 是线段AC 上一点,且AE ∶CE =1∶2,过点C 作CD ∥AB ,交BE 的延长线于点D .若△BCE 的面积等于4,则△CDE 的面积等于( )A .8B .16C .24D .329. 如图,小明家附近有一观光塔CD ,他发现当光线角度发生变化时,观光塔的影子在地面上的长度也发生变化.经测量发现,当小明站在点A 处时,塔顶D 的仰角为37°,他继续往前再走5米到达点B (点A ,B ,C 在同一直线上),此时塔顶D 的仰角为53°,则观光塔CD 的高度约为( )(精确到0.1米,参考数值:3tan374︒≈,4tan533︒≈) A .7.6米 B .7.8米C .8.6米D .8.8米第9题图 第10题图10.如图,点A 是二次函数2y =图象上的一点,且位于第一象限,点B 是直线y x =上一点,点B ′与点B 关于原点对称,连结AB ,AB ′,若△ABB ′为等边三角形,则点A 的坐标是( )A .(13 B .(23C .(1)D .(43试题卷Ⅱ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1.在Rt △ABC 中,∠C =90°,AC =3,BC =4,则tan A = .12.某市对一批口罩进行抽检,统计合格口罩的只数,得到口罩的合格频率如下:抽检只数(只) 50 100 150 500 1 000 2 000 10 000 50 000 合格频率0.82 0.83 0.82 0.83 0.84 0.84 0.840.84则从该批口罩中任抽一只口罩,是合格品的概率约为 .13.如图,点A ,B ,C 都在⊙O 上,若OB =3,∠ABC =30°,则劣弧AC 的长为 .第13题图 第15题图 第16题图14.将二次函数y =x 2+2的图象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所得新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15.如图,⊙O 的半径为4,AB 为⊙O 的直径,∠ABC =90°,直线CE 与⊙O 相切于点D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E ,A 为OE 的中点,则AC 的长是 .16.如图,在△ABC 中,AB =2,AC D 为△ABC 内部的一点,且CD ⊥BD ,在BD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 ,使得∠CAE =∠BAD .若∠ADE =∠ABC ,且∠DBC =30°,则AD 的长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8小题,共80分) 17.(本题8分)(1)计算:24sin 60tan 45|cos301|︒-︒+︒-; (2)若3b a =,求a b a b+-的值.18.(本题8分)小刚所在的社区为了做好应对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特招募社区抗疫志愿工作者.小刚的爸爸决定报名参加,根据规定,志愿者会被随机分到A (体温检测),B (便民代购),C (环境消杀)其中一组.(1)求小刚的爸爸被分到C 组的概率;(2)小明的爸爸也加入了该社区的志愿者队伍,请利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小明的爸爸和小刚的爸爸被分到同一组的概率.19.(本题8分)近几年中学生近视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为响应国家的号召,某公司推出了如图1所示的护眼灯,其侧面示意图(台灯底座高度忽略不计)如图2所示,其中灯柱BC=18 cm,灯臂CD=33 cm,灯罩DE=20 cm,BC⊥AB,CD,DE分别可以绕点C,D上下调节一定的角度.经使用发现:当∠DCB=140°,且ED∥AB时,台灯光线最佳.求此时点D到桌面AB的距离.(精确到0.1 cm,参考数值:sin50°≈0.77,cos50°≈0.64,tan50°≈1.19)20.(本题10分)如图,在7×7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线段AB的端点均在小正方形的格点上(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1)在图中画一个Rt△ABC,使其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①A为直角顶点;②点C在格点上;③3 tan2ACB∠=;(2)在(1)的条件下,请在网格中找到另一个格点D,满足tan∠CBD=1,连结CD,求线段CD的长.21.(本题10分)如图,在Rt△ABC中,∠BAC=90°,以点A为圆心,AC长为半径作圆,交BC 于点D,交AB于点E,连结DE.(1)若∠ABC=20°,求∠DEA的度数;(2)若AC=3,AB=4,求CD的长.22.(本题10分)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经过A(2,0),B(0,-8)两点.(1)求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当2≤x ≤5时,函数在点C 处取得最大值,在点D 处取得最小值,求△BCD 的面积.23.(本题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4,0),B 是y 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动点,以OA 为直径作圆,交AB 于点C . (1)求证:△AOB ∽△ACO ;(2)当∠OAB =30°时,求点C 到x 轴的距离; (3)求OCAB的最大值.24.(本题14分)定义:有一组邻边垂直且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称为垂等四边形.(1)写出一个已学的特殊平行四边形中是垂等四边形的是 ;(2)如图1,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F ,G 分别在AD ,AB ,BC 上,四边形DEFG 是垂等四边形,且∠EFG =90°,AF =CG . ①求证:EG =DG ;②若BC =n ·BG ,求n 的值; (3)如图2,在Rt △ABC 中,2ACBC=,5AB =,以AB 为对角线,作垂等四边形ACBD .过点D 作CB 的延长线的垂线,垂足为E ,且△ACB 与△DBE 相似,求四边形ACBD 的面积.2020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阶段性测试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1.4312.0.8413.π 14.y =(x +2)2-1(或y =x 2+4x +3)15.16.2三、解答题(本大题有8小题,共80分) 17.(本题8分)解:(1)原式=241|1|⨯-+ ···························································· 2分3411=⨯-+-3=. ·············································································· 4分 (2)∵3ba=, ∴b =3a , ······················································································· 2分 ∴原式=323a aa a+=--.······································································ 4分18.(本题8分)解:(1)P (小刚的爸爸被分到C 组)=13. ··················································· 3分 (2)根据题意,画树状图如下:··············· 6分由树状图可知,共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小明的爸爸和小刚的爸爸被分到同一组的结果有3种,∴P(小明的爸爸和小刚的爸爸被分到同一组)=3193 =. ························ 8分19.(本题8分)解:如图,过点D作DG⊥AB,垂足为G,过点C作CF⊥DG,垂足为F,··············································································· 2分∴四边形BCFG为矩形,∴∠BCF=90°,FG=BC=18 cm.又∵∠DCB=140°,∴∠DCF=50°. ···················································································· 4分∵CD=33 cm,∴DF=CD·sin50°≈33×0.77=25.41(cm),······················································· 6分∴DG≈25.41+18≈43.4(cm).答:点D到桌面AB的距离约为43.4 cm.·················································· 8分20.(本题10分)解:(1)由题意,知AB.∵3tan2ABACBAC∠==,∴AC=.··············································································· 3分如图,Rt△ABC即为所求:····································································· 5分(2)∵tan∠CBD=1,∴∠CBD=45°.如图所示,点D和点D′即为所求:······································································ 8分∴'===CD CD.························································10分(点D和点D′作出其中一个即可得分)21.(本题10分)解:(1)如图,连结AD.······························································· 1分∵∠BAC=90°,∠ABC=20°,∴∠ACD=70°.∵AC=AD,∴∠ACD=∠ADC=70°,∴∠CAD=180°-70°-70°=40°,∴∠DAE=90°-40°=50°. ································································· 3分又∵AD=AE,∴1(18050)652∠=∠=︒-︒=︒DEA ADE.············································ 5分(2)如图,过点A作AF⊥CD,垂足为F.······························································· 6分∵∠BAC=90°,AC=3,AB=4,∴BC=5.又∵1122AF BC AC AB⋅=⋅,∴1341221552AF⨯⨯==⨯, ··································································· 8分∴95 CF==.∵AC=AD,AF⊥CD,∴1825CD CF==. ·······································································10分22.(本题10分)解:(1)将(2,0),(0,-8)代入y=-x2+bx+c,得4208b cc-++=⎧⎨=-⎩,········································································ 2分解得68bc=⎧⎨=-⎩,∴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2+6x-8.············································· 4分(2)∵y=-x2+6x-8=-(x-3)2+1,∴当x=3时,函数取得最大值,且最大值为1,∴C(3,1).当x=5时,函数在2≤x≤5的范围内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3,∴D(5,-3).················································································ 6分如图,连结BC,CD,BD,过点C作CM⊥x轴,交BD于点M.设直线BD的表达式为y=kx+b,将(0,-8),(5,-3)代入y=kx+b,得853bk b=-⎧⎨+=-⎩,解得18kb=⎧⎨=-⎩,∴直线BD的表达式为y=x-8.························································· 8分∵CM⊥x轴,∴点M的横坐标为3,将x=3代入y=x-8,得y=-5,∴M(3,-5),∴CM=6,∴156152BCDS=⨯⨯=. ································································10分23.(本题12分)(1)证明:∵OA为直径,∴∠OCA=90°.又∵∠BAO=∠OAC,∠BOA=90°,∴△AOB∽△ACO. ··························································································4分(2)解:如图,过点C作CD⊥x轴,垂足为D.∵A(4,0),∴OA=4.在Rt△OAC中,∠OAC=30°,∴4cos30AC=⨯︒=∴sin30CD=︒=即点C到x. ··························································· 8分(3)解:由(1)知∠COD=∠ABO,且∠CDO=∠AOB=90°,∴△COD∽△ABO,∴OC CD AB OA=.∵直径OA=4,为定值,∴当CD最大,即CD为半径时,OCAB取得最大值.∴CD的最大值为2,∴OCAB的最大值为12. ··································································12分24.(本题14分)(1)解:矩形···························································································· 2分(2)①证明:∵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D=CD,∠A=∠C.又∵AF=CG,∴△ADF≌△CDG,∴DF=DG.∵四边形DEFG是垂等四边形,∴EG=DF,∴EG=DG.·····································································································5分②解:如图1,过点G作GH⊥AD,垂足为H,∴四边形CDHG为矩形, ···························································· 6分∴CG=DH.由①知EG=DG,∴DH=EH.由题意知∠A=∠B=90°,AB=BC=CD=AD,AF=CG,∴AB-AF=BC-CG,即BF=BG,∴△BFG为等腰直角三角形,∴∠GFB=45°.又∵∠EFG=90°,∴∠EFA=180°-90°-45°=45°,∴△A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E=AF=CG,∴AE=EH=DH,∴BC=3AE,BG=2AE.∵BC=n·BG,∴32BCnBG==. ········································································ 8分(3)解:如图2,过点D作DF⊥AC,垂足为F,∴四边形CEDF 为矩形. ∵2AC BC=, ∴AC =2BC .在Rt △ABC 中,AB ,根据勾股定理得,AC 2+BC 2=AB 2,即(2BC )2+BC 2=5,∴AC =2,BC =1.∵四边形ACBD 为垂等四边形,∴AB CD ==第一种情况:当△ACB ∽△BED 时,2AC BE BC DE==, 设DE =x ,则BE =2x ,∴CE =1+2x .在Rt △CDE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CE 2+DE 2=CD 2,即(1+2x )2+x 2=5,解得125x =,225x --=(舍去),∴DE =12CE DF x ==+=,∴S 四边形ACBD =S △ACD +S △DCB =112122⨯+⨯=; ·········· 11分 第二种情况:当△ACB ∽△DEB 时,2AC DE BC BE==, 设BE =y ,则DE =2y ,∴CE =1+y .在Rt △CDE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CE 2+DE 2=CD 2, 即(1+y )2+(2y )2=5,解得1y ,2y =(舍去),∴1CE DF y ==+2DE y ==,∴S 四边形ACBD =S △ACD +S △DCB =11212⨯⨯=.综上所述,四边形ACBD 35. ··························· 14分。
苏教版七上语文第一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沭阳银河学校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卷初一语文(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得分_______________ 亲爱的同学们,初中生活已经掀开了它美丽的面纱。
是苦?是乐?个中滋味惟有我们知晓!青春正值,我们明白七年级正是我们人生大厦的基石。
相信同学们能打好基础,接受挑战。
请同学们认真、规范答题!老师期待与你一起分享你的学习成果!一、积累与运用(31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bì) _ 益蓦.______ 地徘徊.______ zhào_______祸2、将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挑出来,并订正。
(4分)危言耸听潜移墨化相题并论摇摇欲坠镇定自若3、默写古诗文的上句或下句。
(11分)(1)成功的花, _____!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成功的花儿》(2) 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海上的夜是 _____,是 ___ ___ ,是 _______ 。
(4)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
(5)《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赤壁》中借用典故,以两个美女的命运象征国家命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A.走进书店,琳琅满目的书籍令学生和家长应接不暇。
B.一个时代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
C.课堂上,语文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
D.只有这神奇、美丽、和平的得天独厚的地方,才能成为生气勃勃的鸟的世界,成为繁荣昌盛的鸟的王国。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阶段测试题(新编)(Lesson 109--Lesson 120)(听力原文)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阶段测试题听力原文及试题答案(LESSON 109—LESSON 120)听力原文一、01.There’s somebody in the garden. 02.Everybody is asleep. 03.What’s the matter? 04.I saw no one. 05.I bought nothing.二、01.A:I’ve got no envelopes. B:Neither have I. Q:Has the man got any envelopes?02.A:I havn’t any milk. B:Neither have I Q:Has he got any milk?03.A:Can you change this ten-pound note? B:I’m afraid I can’t Q:Can he change the note?04.A:Haven’t you got any small change? B:I’ve got no small change Q:Has he got any small change?05.A:I’m hungry. B:So am I Q:Is the man hungry,too?三、听对话及问题,并回答问题01.A:This test is less difficult. B:No,it isn’t.It’s more difficult. Q:Is the test more difficult?02.A:Is the green apple as sweet as the red apple? B:Yes,it is. Q: Is the green apple sweeter than the red apple?03.A:Is the boy as tall as the girl? B:No,it isn’t Q:Is the girl as tall as the boy?04.A:Is this book as expensive as that book? B:Yes,it is. Q:Is this book more expensive than that book?05.A:Is this test more difficult than that one? B:Yes,it is. Q:Is this test as difficult as that one?试题答案一、A、A、B、B、A二、B、C、B、B、C三、01.Yes,it is. 02.No,it isn’t 03.No,it isn’t 04.No,it isn’t 05.No,it isn’t四、1—5 C、C、A、C、D 6—10 C、A、D、C、C五、01.went 02.shall wait 03.to pay 04.to use 05.get 06.was 07.was 08.has gone 09.will find 10.saw六、01.What a pity it is!02.Which does Jim like better,pears or apples?03.How many of the students go to bed early?04.Let’s ask the policeman over there,shall we?05.Neither of us is good at football.七、01.So/can 02.Neither/am 03.So/has 04.So/do 05.Neither/do八、01.The doorbell rang,as I was just opening the door.02.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I was watching TV?03.While waiting for the bus,I bought a newspaper.04.She was reading while he was singing.05.I was doing my homework when Joan called this morning.九、(A)BCADC BCCAA (B)CADBC DAADB十、(A)FFTFT(B)BABBC(C)CCDCB(D)01.two02.in a restaurant03.they order a bowl of vegetable soup,and a glass of tomato juice.Then they order baked chickenwith rice.They order a piece of apple pie,and a bowl of strawberries.04.No,they are too young to drink wine.05.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算法有哪些特征?怎样评价一个算法?答:算法有五个特性,分别为确定性、有穷性、可行性、0个或多个输入、1个或多个输出。
评价算法可以从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来衡量其效率。
2、头指针和头结点的类型不一样吗?答:略3、什么是静态分配?什么是动态分配?答:①静态分配是指变量或数据的空间是在程序加载时分配,其空间大小在程序运行不会改变,空间的分配和释放不能通过代码控制;②动态分配是指数据空间是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分配的,空间的释放也是在程序运行过程中通过代码完成。
4、在单链表中,什么是头结点?什么是头指针?什么是首元结点?答:头结点:为保护头指针而在链表中增设的结点,其数据域一般不用,指针域用以存储首元结点的地址;头指针:链表访问的起点,在带头结点的单链表中存储头结点的地址,在不带头结点的单链表中存储首元结点的地址;首元结点:第一个元素结点。
头指针头结点首元节点(头指针可以指向头结点或者首元节点)5、在单链表、双向链表和单循环链表中,若仅知道指针P指向某结点,不知道头指针,能否将结点*P从相应的链表中删去?若可以,其时间复杂度为多少?答:不管是什么链表,要将结点P从链表中删除均需找到P的前驱结点。
如果是单链表,在不知头指针的条件下无法找到前驱,故无法删除;如果是双向链表,则可通过P的前驱指针找到其前驱结点,故可直接删除,无需查找,其时间复杂度为O(1);如果是循环链表,则可通过指针移动找到其前驱,其时间复杂度为O(N)。
6、顺序栈和链栈哪一种更好?为什么?答:略7、递归算法效率是否非常低?答:略8、在顺序队列操作中,什么是“假溢出”现象?怎样解决这种现象?答:在顺序队列中,可能会因为频繁的入队和出队操作造成队列有剩余空间却无法完成入队操作的现象,即为“假溢出”现象。
可采用循环队列来解决此问题,通过求余运算将队列从逻辑上构造成一个环状结构。
9、循环队列的优点是什么?如何判定它的空和满?答、循环队列可以解决顺序队列中出现的假溢出现象,但仅凭头尾指针是否相等无法区分队空和队满。
此时有两种方案可以解决此问题。
一是使用标识符,如length来记录队列元素个数,当length==0时队列为空,当length==MAXQSIZE 时队列已满;另一种方案是少用一个元素空间,约定以队列头指针在队尾指针的下一个位置作队列呈满状态的标志,头尾指针相等时队列为空。
10、下述算法的功能是什么?LinkList Demo(LinkList L){ListNode *P,*Q;if (L&&L->next){Q=L;L=L->next;P=L;While(P->next) P=P->next;P->next=Q;Q->next=NULL;}return L;}答:将链表的头结点移至链表末尾,原链表首元结点作为新的头结点。
11、下述算法的功能是什么?…………SqQueue Q1,Q2;int x,I,m=0;…………while(!QueueEmpty(Q1)){x=DeQueue(Q1);EnQueue(Q2,x);m++;}for(I=0;I<m;I++){x=DeQueue(Q2);EnQueue(Q1,x);EnQueue(Q2,x);}…………答:将队列Q1的元素复制到队列Q2中。
12、下述算法的功能是什么?void demo2(SqQueue *Q){int x;SqStack S;InitStack(&S);while(!QueueEmpty(Q)){x=DeQueue(Q);push(S,x);}while(!StackEmpty(S)){x=pop(S);Enqueue(Q,x);}}答:将队列Q的元素按逆序存储,其第一个元素的起始位置将下移一段距离,此距离为队列的长度。
13、指出下列程序段的功能是什么?1)void demo1(SqStack *S){int I,arr[64],n=0;while(!StackEmpty(S))arr[n++]=pop(S);for(I=0;I<n;I++)push(s,arr[I]);}答:将栈中元素按逆序存放。
14、设计算法,实现顺序表的选择排序(元素类型为整型)void SelectSort(SqList L){for(i=0;i<L.Length-1;i++){min=i;for(j=i+1;j<L.length;j++)if(L.elem[j]<L.elem[min]) min=j;if(min!=i){L.elem[min]<->L.elem[i];}}}15、设计算法,实现顺序表的冒泡排序(元素类型为整型)void BubbleSort(SqList L){change=1;for(i=1;i<L.Length&&change==1;i++){change=0;for(j=0;j<L.length-i;j++)if(L.elem[j]<L.elem[j+1]){change=1;L.elem[j]<->L.elem[j+1];}}}16、设计算法,实现单向链表的就地逆置。
void ReverseList(LinkList L){p=L->next;L->next=NULL;while(p){q=p->next;p->next=L->next;L->next=p;p=q;}}17、设计算法,实现顺序表的就地逆置。
VOID ReverseList (SqList *L){ ElemType t;int i,j;for(i=0;i<=L->length/2-1;i++){ j=L->lenght-1-i;t=L->elem[i];L->elem[i]=L->elem[j];L->elem[j]=t;}}18、设顺序表L是一个递增有序表,试写一算法将X插入到L中,并使L仍是一个有序表。
void InsertSortedList(SqList *L,ElemType e){if(L->length >= L->listsize){L->elem=(ElemType*)realloc(L->elem,(L->listsize+LISTINCREMENT)*sizeof(ElemType));if(!L->elem) exit(OVERFLOW);L->listsize+=LISTINCREMENT;}for(i=L->length-1;i>=0;i--)if(L->elem[i] > e) L->elem[i+1]=L->elem[i];else break;L->elem[i]=e;L->length++;}19、试对顺序表(元素类型为整型)写出折半查找算法,并分析算法时间复杂度。
n┚+1)(时间复杂度为┖log2int BinarySearch(SqList L,ElemType key){high=0;low=L.length-1;while(low<=high){middle=(low+high)/2;if(L.elem[middle]==key)beak;else if(L.elem[middle]<key)low=middle+1;elsehigh=middle-1;}if(low<=high)//找到时,返回位置return low;elsereturn -1;//未找到时,返回-1}20、已经L1和L2分别指向两个单链表的头结点,且已知其长度分别为M和N,试写一算法将两个链表连接在一起,并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LinkList ConnectList(LinkList L1,LinkList L2,int m,int n){MinL=(m<n)?L1:L2;MaxL=(m<n)?L2:L1;p=MinL;while(p->next) p=p->next;p->next=MaxL->next;free(MaxL);return MinL;}时间复杂度:O(min(m,n))//最小的那个链表的长度21、写一算法将单链表中值重复的结点删除,使所得的结果表中各结点值均不相同。
void DeleteSameNode(LinkList L){p=L->next;//p为基准结点while(p->next){//删除链表中其余与p->data相等的结点;r=p;//r记录要删除节点的前一个节点q=p->next;//q为待比较结点,初始为基准结点的后继结点;r总是指向q的前驱,使用该指针的目的为方便删除结点qwhile(q){//判断p->data和q->data是否相等,如相等,则删除结点q if(q->data==p->data){r->next=q->next;free(q);q=r->next;}else{r=r->next;q=q->next;}}p=p->next;}}22、假设在长度大于1的单循环链表中,既无头结点也无头指针,S为指向表中某个结点的指针,试编写算法删除结点S的直接前驱结点。
void DeleteNode(LNode *S){LNode *p,*q;p=S;while(p->next!=S){q=p; p=p->next;}q->next=S;free(p);}23、试写一个判别表达式开、闭括号是否配对出现的算法;Status Match(SqStack *S,char a[]){int i; char e;for(i=0;i<strlen(a);i++){if(a[i]==’( ’ || a[i] == ‘[‘) Push(S,a[i]);else{if(a[i]==’)’)if(S->top==S->base||*(S->top-1 )= =’[‘)return FALSE//栈不为空并且栈首是[//栈头==栈尾的时候,栈就为空else Pop(S,&e);if(a[i]==‘]’)if(S->top==S->base||*(S->top-1)==’(‘] return FALSE;else Pop(S,&e);}}if (S->top==S->base) return TRUE;else return FALSE;}24、试写一算法,识别依次读入的一个以@为结束符的字符序列是否是形如“序列1&序列2”的字符序列,其中序列1和序列2均不包含字符“&”,且序列2是序列1的逆序;如“A+B&B+A”是这种序列,而“1+3&3-1”则不是这种序列;Status Match(){InitStack(S);ch=getchar();while(ch!=’&’) {if ch==’@’ return FALSE;Push(S,ch); ch=getchar();}ch=getchar();while(ch!=’@’){if(ch==’&’) return FALSE;if(S->top==S->base) return FALSE;if(*(S->top-1)!=ch) return FALSE;Pop(S,&e); ch=getchar();}if(S->top!=S->base) return FALSE;else return TRUE;//栈为空了}25、回文是指正读和反读均相同的字符序列,如“ABBA”和“ABDBA”等均是回文,但“GOOD”则不是回文,试写一算法判定给定字符序列是否为回文;Status Match(){SqStack S; LinkQueue Q;char ch;InitStack(S); InitQueue(Q);ch=getchar();while(ch!=’@’){push(S,ch); EnQueue(Q,ch);}while(!QueueEmpty(Q)){ DeQueue(Q,&ch1); Pop(S,&ch2); if(ch1!=ch2) return FALSE;}return TRUE;}26、假设循环队列定义为:以域变量rear和length分别指示循环队列中队尾元素的位置和内含元素的个数,试给出此循环队列的队满和队空条件,并写出相应的入队和出队算法;#define MAXQSIZE 100typedef struct{QElemType base[MAXQSIZE];int rear,length;} CirQueue;//循环队列的定义Status EnQueue(CirQueue *Q,QElemType e){if(Q->length==MAXQSIZE)//队满条件return ERROR;Q->base[Q->rear]=e;Q->rear++;Q->length++;return OK;}Status DeQueue(CirQueue *Q,QElemType *e)//出队的话只用改length- -;{if(Q->length==0)//队空条件return ERROR;int front=(Q->rear-Q->length+MAXQSIZE)%MAXQSIZE;*e=Q->base[front];//返回出队元素,就需要上面两句句Q->length--;return OK;}27、试写出双向栈的判定条件以及相应的入栈和出栈算法;#define MAXSIZE 100typedef struct{SElemType base[MAXSIZE];int top1,top2;}DblStack;//双向栈定义Status Push(DblStack *S,SElemType e,int index)//index标志插栈1还是2 {if(S->top1>S->top2) //栈满条件return ERROR;if(index==0)S->base[S->top1++]=e;//base相当于一个数组,存栈中的数据elseS->base[S->top2--]=e;return OK;}Status Pop(DblStack *S,SElemType *e,int index){if(index==0){if(S->top1==0) //栈1的栈空条件return ERROR;*e=S->base[--S->top1];return OK;}else{if(S->top2==MAXSIZE-1) //栈2的栈空条件return ERROR;*e=S->base[++S->top2];return OK;}return FALSE;}29、母牛问题:有一头母牛从第4年起开始每年生一头小母牛,每头小母牛也是从第4年起每年生一头小母牛,部N年后共有多少头母牛?年份 1 2 3 4 5 6 7 8 9 10头数 1 1 1 2 3 4 6 9 13 19归纳出数学模型1 (N<=3)F(N)= F(N-1)+F(N-3) (N>3) 其中F(N-1)为上一年母牛头数F(N-3)第N年能生养出小母牛的母牛头数.int Func(int n){if(n<=3) return 1;return Func(n-1)+Func(n-3);}30、分别写出长度为N的数组的最大值的递归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