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第二章
思修第二章
一.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 共同生活和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 展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 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 和道德规范的综合体现。
既要弘扬中国古代的民族精神,更要大力弘扬 和培育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 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 进程中形成进程中形成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增强国防观念
(
一)增强国防观念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国防是国家为抵御外来侵略与颠覆,捍卫国 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而 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 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1、是大学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 神的重要体现。 2、是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 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 3、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 (二)增强国防观念的重要意义 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这个道路 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 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 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 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 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 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 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 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民族 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 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 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 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 路奋勇前进。
三.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时代精神的内涵
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 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 价值取向、精神面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思修》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一、单项选择题1、( C )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
A、思想道德B、道德素质C、理想信念D、人生价值2、理想是( C )。
A、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B、缺乏客观根据的随心所欲的对未来的想象C、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
D、与现实有很大差距,毫无实现可能的种未来想象3、以下关于理想表述错误的是( C )A、理想带有时代的烙印,在阶级社会中,还必然带有特定阶级的烙印。
B、理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就在于它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预见性。
C、理想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一致性的反映,是人们在正确把握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理想必然可以实现。
D、实践产生理想,理想指引实践,理想与实践的相互作用推动着人们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在奋斗中追求,在追求中奋斗。
4、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我们党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理想,属于人生理想中( D )的内容。
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D、政治理想5、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C )。
A、理想就是现实。
B、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自动变为现实。
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现实的未来。
D、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6、以下关于理想、幻想、空想的表述正确的是(B )。
A、理想是个人对幻想空想的改进B、理想源于实践具有实现可能是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C、理想是永恒的,幻想和空想可以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D、知识渊博的人具有崇高的理想,而空想幻想则源于无知7、一般来说,( B )有盲目和科学之分。
盲目的信仰就是对虚幻的世界、不切实际的观念、荒谬的理论等的迷信和狂热崇拜,科学的信仰则来自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A、理想B、信仰C、信念D、意志8、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D )。
思修第二章教案
教学进程提问、演示、重点、难点、教具、时间分配、教法、互动等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大学生在正确理解爱国主义内涵的基础上,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统一,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为效国之行,做一个新时期坚定的爱国者。
[教学重点]: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做忠诚的爱国者。
[教学难点]:
1.爱国主义概念
2.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和怎样弘扬爱国主义
3.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教学时数]:
4学时
[授课形式]:
多媒体授课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听歌曲《国家》,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所作的一首主旋律歌曲,王力宏担任音乐制作,首版由成龙、刘媛媛演唱,整首歌表现出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以及对民富国强的期盼。
歌词为: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
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
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以和矗立国是荣誉的毅力家是幸福的洋溢
国的每一寸土地家的每一个足迹国与家连在一起创造地球的奇迹
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
教法多媒体演示。
思修第二章教案
思修第二章教案教案标题:思修第二章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思修第二章的核心概念和主题;2. 掌握思修第二章的重要内容和思想观点;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4. 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教学内容:1. 思修第二章的核心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思修第二章的主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3. 思修第二章的重要内容和思想观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意义等;4. 思修第二章的案例分析和讨论:通过实际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实践。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的新闻、图片或视频等素材,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兴趣和思考;2. 知识讲解:对思修第二章的核心概念、主题和重要内容进行详细讲解,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说明和分析;3. 讨论与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展开思考和交流,并进行集体讨论;4.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中存在的价值观冲突和解决方法,并引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5. 总结与归纳: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掌握;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阅读、写作或调研任务,巩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成果。
教学方法:1. 情境导入法:通过引入相关的新闻、图片或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讲授法:对思修第二章的核心概念、主题和重要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全面理解;3. 讨论与互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集体讨论,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4.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批判思维;5. 归纳总结法: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深度等,评估学生对思修第二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作业评估:对学生完成的阅读、写作或调研任务进行评估,检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成果。
《思修》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一、基本概念1、理想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具有超越性、实践性、时代性。
2、信念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追求理想目标的精神动力。
信念具有执着性、多样性。
二、基本问题1、理想信念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有什么重要意义?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成败。
(1)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
(2)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3)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大学生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激发起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而发愤学习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掌握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本领。
2、如何看待和处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待: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
(1)对立:二者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
假如理想与现实完全等同,那么理想的存在就没有意义。
(2)统一:理想的发展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现实孕育理想;理想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以及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
如何处理:(1)理想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要符合实际(2)在现实艰苦奋斗.3、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实现人生理想?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实现理想是长期的、艰巨的和曲折的。
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学习上:刻苦钻研、不畏艰难,孜孜不倦地学习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抵制和反对铺张奢华的思想和生活作风;工作上:奋发图强、不怕困难、不避艰险,努力完成各项任务。
思修 第二章 爱国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徐特立•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各尽所能。
————歌德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把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是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认同,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紧紧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爱祖国灿烂的文化认真学习和真正了解祖国的历史,深入理解祖国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爱自己的国家每个人都应认识到个人的发展都是同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爱祖国就要心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就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名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名言做人最大的事情是爱国。
¡ª孙中山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可容外族之研究,不容外族之探险;可容外族之赞叹,不容外族之觊觎也。
¡ª鲁迅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ª毛泽东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可耻。
¡ª邓小平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越洋对话金晶:最厉害的时候三、四个人来抢金晶语•“当时那是我的自然反应,其实所有爱国的人,在那个时刻都会做出同样的举动。
思修第二章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爱国主义所反映的个人与祖国的关系是()A.依存关系B.隶属关系C.敌对关系D.团结关系答案A2.()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A.爱国情感B.爱国行为C.爱国思想D.爱国主义答案D3.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是( )A.“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D.“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答案B4.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从戚继光抗击倭寇到郑成功收复台湾,从三元里人民抗英到全民族抗日战争等,这些都表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 )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B.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C.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精神D.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精神答案D5.以天下为己任,无论身居何位,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兴衰联系起来,把爱国的思想付诸行动。
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中( )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品质B.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品质C.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品质D.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品质答案D6.“八荣八耻”中,鲜明反映爱国主义的是()A.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B.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C.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D.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答案D7.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高尚品质的是( )A.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答案B8.被称为国家和民族“胎记”和“精神基因”的是()A.社会环境B.风俗习惯C.文化传统D.自然条件答案C9.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包括: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自己的国家和()A.爱劳动B.爱人民C.爱科学D.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答案D10.在当代,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A.对当代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B.对未来现代化中国的热爱上C.对古代封建主义中国的热爱上D.对近代半殖民地中国的热爱上答案A11.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A.国家B.政党C.国际组织D.国家联盟答案A12.经济全球化意味着()A.政治一体化B.商品流动全球化C.文化一体化D.价值观一体化答案B13.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需要( )A.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B.完全否定中国的传统和现实C.对本民族进行过度的颂扬和崇拜D.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都与西方接轨答案A14.今天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应该()A.全盘西化B.摈弃我国古代传统文化C.拒斥西方资本主义文化D.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答案D15.我国当今时代精神的核心是()A.改革创新B.求真务实C.自强不息D.爱国主义答案A16.在当今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大力弘扬( ) A.以趋利避害为核心的时代精神B.以救亡图存为核心的时代精神C.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以明荣辨耻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答案C17.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发展的模式是()A.资源型B.依附型C.创新型D.劳动力型答案C18.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阶级对待祖国的感情,既有一致的地方,也有差异的方面,甚至有对立的方面。
思修第二章课件
二 、 爱 国 主 义 的 优 良 传 统
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2.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团结统一始终代表 了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 方向,代表了全国各族 人民的共同心愿 。
自孔子以来,埃及、巴比伦、 波斯、马其顿,包括罗马的帝国, 都消亡了;但是中国却以持继的 进化生存下来了。
--罗素
一、爱国主义的
科学内涵
祖国
国土 文化
国民
祖 国
国家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爱祖国的文化 爱自己的国家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最主要的是培养 对人民群众的深厚 感情,紧紧地和人 民群众站在一起。
16
佤族
苗族
白族
纳西族
我们城市的农民工
他们寂寞,艰苦,思 乡,他们把汗洒在建设工 地上,把心留在家里。
我们该如何给他们更 多的温暖?
*
爱 祖 国 的 灿 烂 文 化
*
屈
爱原
自
己
的
国 家
秋 瑾
精忠报国
岳飞
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案例:林毅夫—留学、爱国、报国
林毅夫 :1952年生于台湾。 1986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 博士学位。1987年回国,供职于 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1994 年创办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 心。主要学术贡献在于提出了企 业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
大学思修第二章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基本概念,理解其相互关系,掌握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教学重点:1. 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基本概念。
2.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理解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相互关系。
2. 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概念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理解。
二、讲授新课1. 人生观的基本概念- 介绍人生观的概念,强调人生观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 分析不同的人生观及其特点。
2. 价值观的基本概念- 介绍价值观的概念,强调价值观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 分析不同价值观的来源和特点。
3. 世界观的基本概念- 介绍世界观的概念,强调世界观对个人思想观念的影响。
- 分析不同世界观的形成和特点。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之间的相互关系。
2. 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四、案例分析1. 教师提供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 学生讨论案例,总结案例中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特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基本概念,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2. 学生回答问题,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巩固新课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2.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应用于实际生活中?2. 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四、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性。
思修 第二章
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联,时
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 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 础和依托,它们都共同体现了爱国 主义这一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
国家,并形成了博大 精深,内容丰富的中 华民族精神,在当代, 爱国主义的时代精神 表现是许多方面的, 比如长征精\延安精 神\雷锋精神\焦裕 禄精神\大庆精神\ 抗洪精神\改革精神 \创新精神等等.
• 在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爱国 主义时,要以历史唯物主义态 度,将其放到历史发展的链条 中,依据当时的具体条件去进 行评价,尊重历史,不苛求古 人,既充分肯定历史上的爱国 人物、爱国情感、爱国思想和 爱国行为,又看到这些人物、 情感、思想和行为的历史局限 性,从爱国主义的丰富表现中, 升华出爱国主义的普遍情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共同价值基础 (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高思想和行
为原则
(3)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动力源泉
1. 事实材料的证明: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壮丽
历史画卷
2. 理论证明:从中西两大文明起点的差异谈中
国重整体、重大局、求和谐的思维方式。说 明国家民族整体利益的至上已凝结在中华民 族的制度和行为规范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
产党就不能发展中国”这同样是一个真 理。 从历史、现实、未来三方面论证。
三方面论证
历 史 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浴血奋战建立新中国
现 实
改革开放28年中国共产党的治国业绩的评价
未 来
共产党领导人民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历史走了一个“马鞍型”。中国不是从来就落后的,既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 • • • 第一,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第二,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第三,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第四,爱自己的国家。
思修第二章必背内容
思修第二章必背内容(划线部分重点背)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必背重点1.爱国主义的内涵2.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3.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4.做忠诚的爱国者重点内容梳理1.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爱国主义,总是有不同的内涵)。
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爱国主义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
(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国家消亡后,爱国主义就会失去存在的条件和意义)。
在阶级社会中,爱国主义具有阶级性,不同的阶级对待祖国的感情,既有一致的方面,也有差异的方面,甚至有对立的方面。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2)(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在这个问题上,爱国与否是最基本的政治原则)。
★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
(2)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第一,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第二,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第三,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所谓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第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热爱祖国是贯穿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第二,团结统一精神。
这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
第三,爱好和平精神。
第四,勤劳勇敢精神。
思修教材第二章
思修教材第二章思修教材第二章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这一章的内容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为基本原理的。
唯物史观强调物质决定意识,认为人类社会是物质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的产物。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事物的发展具有矛盾性和动力,强调事物的质变是通过量变积累而实现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为我们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发展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思考框架。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主要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实证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要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要对待事物的矛盾性、多样性和辩证关系。
实证主义注重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和论证理论的科学性,强调要以实际为基础进行研究和实践。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演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19世纪中叶逐步形成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
随后,列宁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关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实践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成果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和发展。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和改造现实生活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致力于解决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赋予了我们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和批判的工具,使我们能够辨别真理和谬误,深刻理解社会规律。
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和原理,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社会,改造社会。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面对的挑战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宗教信仰的复兴、西方哲学思潮的冲击、全球化条件下的文化多元等。
这些挑战要求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延伸,使其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
思修第二章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一、单项选择题1.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上,启迪和指引历代优秀人物壮丽人生的一个共同思想因素是()A.功利主 B.爱国主义 C.民主主义 D.社会主义2.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所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爱国主义 B.勤劳勇敢C.爱好和平 D.革命英雄主义3.在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发展史上,()是中华儿女爱国情怀的重要体现。
A.维护祖国统一、反对祖国分裂 B.促进祖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C.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D.促进社会公平正义4.坚持爱国主义与()的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A.爱社会主义 B.爱人民群众C.爱中国共产党 D.爱本职工作5.当前社会主义爱国者的宗旨是()A.为人民服务 B.维护祖国统一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6.胡锦涛说:“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
”这是指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的()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的团结 B.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C.心系民生乐苦,推动历史进步 D.热爱社会主义的表现7.“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
在当代中国,对“爱祖国”的要求最集中地体现在()A.坚持祖国的统一,反对分裂祖国的言行B.爱社会主义,积极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C.追求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D.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去获取利益和财富8.经历数千年大风大浪和兴衰变化的考验,整个中华民族却一直保持着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稳固地凝聚在一起,外来势力冲不散,帝国主义打不垮。
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把中国疆,域内众多的大小民族凝聚在一起,把亿万中华儿女牢牢地吸引在中国大地上。
大一思修第二章知识点
大一思修第二章知识点1. 世界观、方法论和认识论在思修课程中,我们学习的第二章是关于世界观、方法论和认识论的知识点。
这些概念对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2. 世界观的概念和种类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全面观点。
它反映了人们对宇宙、自然、人类社会等方方面面的理解和认识。
世界观分为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唯心主义世界观两种。
唯物主义世界观强调物质是世界的根源和基础,而唯心主义世界观则认为意识、精神或神秘力量是世界的本质。
3. 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和处理问题所采用的方法和规范。
它是指导人们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要求。
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包括实践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辩证性原则。
方法论要求我们通过实践来对事物进行认识,并提倡全面、多角度地去研究和思考问题。
4. 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认识论是研究人类认识活动的规律和方式的学科。
它从认识的起源和本质、认识的过程和方法等方面来探讨人类认识的问题。
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客观性观点和主体性观点。
客观性观点认为客观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而主体性观点则认为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进行主观反映的结果。
5.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活动形式,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活动,人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质规律。
6.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而价值是人们对事物的评价和取舍。
真理和价值是密切相关的,真理的探求和实践活动是为了实现人类的价值目标。
7. 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的培养科学精神是指人们追求真理、求实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
科学方法是指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进行实践活动和认识探索。
在大学生活中,我们应该培养科学精神,注重实践和创新,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8. 思维方法与逻辑思维思维方法是指人们在认识过程中采用的一种具体的推理方式或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
逻辑思维是一种运用逻辑规则和原则进行推理和分析的思维方法。
思修课件第二章
爱国箴言录◆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做人最大的事情是爱国。
—孙中山◆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可容外族之研究,不容外族之探险;可容外族之赞叹,不容外族之觊觎也。
—鲁迅◆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毛泽东◆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可耻。
—邓小平我所谓共和国里的美德,是指爱祖国、也就是爱平等而言。
这并不是一种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种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
——孟德斯鸠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
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我是你的,我的祖国!都是你的,我的这心、这灵魂;假如我不爱你,我的祖国,我能爱哪一个人?——裴多菲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啊!——大仲马只有热爱祖国,痛心祖国所受的严重苦难,憎恨敌人,这才给了我们参加斗争和取得胜利的力量。
——阿·托尔斯泰我们波兰人,当国家遭到奴役的时候,是无权离开自己祖国的。
——居里夫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位卑未敢忘忧国。
——无名氏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导入:爱国主义与" 近代情节"1900年●9月21日俄军入侵吉林省城●9月23日俄军入侵奉天牛庄●9月27日八国联军统帅瓦西德到达天津●9月29日俄军占领辽阳●10月1日俄军侵入沈阳(奉天府)、英军占领山海关●10月4日法国提出和议条款六条●10月13日法军占领保定●10月17日联军统帅瓦西德到达北京,设司令部于仪銮殿●10月18日法军占领正定●11月19日德、意侵占张家口●12月10日联军组织“管理北京委员会”1901年9月7日辛丑条约170多年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1840-1842 鸦片战争1851-1864 太平天国革命1898 戊戌变法1900-1901 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义和团运动1911-1912 辛亥革命1919 五四运动1921 中国共产党成立1945 抗日战争胜利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国大典1949-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社会主义旗帜下发展前进●历史给我们的启示1.爱国主义是凝聚中华民族推动中国历史的一面伟大旗帜。
思修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①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 社会活动的独立主体。只要国家继续存在,爱 国主义就有其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 ②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捍卫自己 国家的利益,这就更需要爱国主义; ③发展中国家不仅要面对经济方面的挑战,而且 还要面对政治和文化上的挑战,捍卫本民族的 利益。
九一八事件
中国军队在卢沟桥抗击日军
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大地震展现了中华民族同自然灾害抗争、 与困难搏斗的不屈精神,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2 )道德:境界
群己关系的升华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超越个体的追求
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3)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 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 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雪域 高原
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黄河壶口瀑布
茫茫草原
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长江
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中国的大好河山美不胜收
(二)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是一致的。这是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同胞、海 外侨胞的基本要求。
思修第二章总结
思修第二章总结思修第二章主要探讨了人的本质和人的社会性两个重要的思想问题。
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的本质特点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从人的本质和人的社会性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指人类作为一种生物的共同特性和固有属性。
在思修第二章中,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人的本质。
首先,人的本质是一种理性存在。
人类相比于其他生物,具有独特的理性思维能力。
通过感知和思维,人类能够认识世界、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正是由于人的理性,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发展进步。
其次,人的本质是一种自由存在。
人类相比于其他生物,具有自由选择和决定自己行为的能力。
这种自由不仅体现在个体层面上,也体现在社会层面上。
每个人都有权利自由表达意见、选择职业、追求幸福。
而社会管理的目的就是保障人们的自由和权利。
最后,人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存在。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依赖于社会与他人的联系和交往。
人在社会生活中才能完全实现自己的潜能和价值。
在人的本质中,社会存在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二、人的社会性人的社会性是指人作为社会个体的特点和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问题。
人的社会性在思修第二章中被提到,主要包括了共同体意识、个人目的与共同目的、社会规范等。
首先,共同体意识是人的社会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人们具有归属感和集体认同感,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社会群体的一员。
在共同体意识的引导下,人们能够团结合作,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其次,个人目的与共同目的是人的社会性的体现。
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和尊重他人的利益。
通过相互合作和共同努力,个人目的和共同目的得以统一。
只有实现个人与共同的发展,社会才能实现稳定和繁荣。
最后,社会规范是人的社会性的约束和引导。
社会规范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
它们规定了人们的行为界限和行为标准。
遵守社会规范能够保持社会秩序和和谐稳定。
三、人的本质与人的社会性的关系人的本质和人的社会性是密不可分的。
恩合在线整理思修官方笔记第二章
思修第二章官方笔记一、思修第二章结构图1、第二章二、知识点小结1、理想信念的概念。
【选择】理想: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信念: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2、理想信念的基本特点【选择】思想性、实践性、时代性、阶级性、多样性、共同性3、理想信念的基本类型【选择】①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②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③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④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4、理想信念的作用【简答】①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向导。
②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动力。
③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5、马克思主义科学信念的特点【选择】现实性、科学性、崇高性6、如何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①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③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选择】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8、当代大学生如何确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简答】①把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
②把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
③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
9、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追求理想过程中的问题?①充分认识理想实现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②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避免两种错误倾向:一是用“现实来否定理想”二是“用理想来否定现实”。
三、练习题1、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是( )A.信念B.理想C.情感D.意志2、理想信念存在于人们的内心深处,但它又不是一种纯粹的主观现象和静止的精神状态,而是一种包含着行动意志的复合现象,是一种从精神向行动的转变过程。
这就是说,理想信念具有()A.思想性和实践性B.多样性和共同性C.时代性和阶级性D.社会性和个体性3、人们的理想信念遍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类型。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属于()A.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B.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C.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D.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4、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么理想是引航的灯塔,信念是推进的风帆。
思修-第二章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重点提示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二、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祖国的河山在人们的心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一个爱国者都会把"保我国土"、"爱我家乡"、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作为自己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反映的是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自觉认同。
民族利益是整体的利益、长远的利益,这种利益高于民族内部的局部的、暂时的利益。
爱自已的同胞就是爱人民群众。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最主要的是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紧紧地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就应该认真学习和真正了解祖国的历史,深人理解祖国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
4、爱自已的国家。
爱祖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祖国的大好河山,自已的骨肉同胞,民族的灿烂文化,是同具体的国家相联系的。
我们每个人的发展都是同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爱祖国就要心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就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贡献力量。
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源远流长。
自古以来,爱国的思想和行为受到人们的褒奖和景仰。
中华民族由多民族融合而成,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共同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各民族中都涌现出了许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他们的英雄业绩为历史所铭记。
思修第二章
理想与信念一、理想与信念的内涵:1. 理想的内涵: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的特征:(1)超越性。
理想源于现实、超越现实,是与奋斗目标和联系的未来的现实。
(2)实践性。
理想是人们对社会实践活动理性认识的结晶,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够得以实现。
(3)时代性。
理想是时代的产物,带有历史时代的烙印,受时代条件的制约,随时代发展而发展。
2. 信念信念的内涵:信念是认知,情感,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信念的特征:信念具有执着性。
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一旦形成,会使人坚贞不渝,百折不挠地追求。
理想信念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
信念具有多样性。
信念有不同的层次和类型,高层次信念决定低层次的信念。
信仰是最高层次的信念,具有最大的统摄力。
信仰有盲目和科学之分,科学的信仰来自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人认识规律的正确认识。
二、理想信念的作用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成败,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理想信念昭示人生奋斗目标。
理想信念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理想信念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三、崇高的理想信念。
确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体现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观,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现阶段,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四、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 辩证的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1)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首先,理想与现实存在对立的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修第二章
1()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
A、思想道德
B、道德素质
C、理想信念
D、人生价值
2以下关于理想表述错误的是()
A、理想带有时代的烙印,在阶级社会中,还必然带有特定阶级的烙印。
B、理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就在于它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预见性。
C、理想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一致性的反映,是人们在正确把握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理想必然可以实现。
D、实践产生理想,理想指引实践,理想与实践的相互作用推动着人们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在奋斗中追求,在追求中奋斗。
3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我们党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理想,属于人生理想中()的内容。
A、道德理想
B、政治理想
C、职业理想
D、生活理想
4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
A、理想就是现实。
B、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C、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自动变为现实。
D、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现实的未来。
5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A、“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B、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C、“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以下选项中,对理想的含义和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理想是一种精神现象。
B、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C、理想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D、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E、理想与阶级阶层无关。
2下列内容中,属于理想特征的是()
A、时代性
B、实践性
C、政治性
D、超越性
E、执着性
3以下关于信念的表述正确的是()
A、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B、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
C、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D、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E、离开信念这种对奋斗目标的执着向往和追求,理想寸步难行。
4信念和信仰的关系是()
A、信仰是信念的最高表现形式
B、信念是信仰的最高表现形式
C、信念和信仰都是人的精神支柱
D、非科学信念不属于信仰,科学信念属于信仰
E、信仰属于信念,是信念的一部分
5我们之所以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是因为()。
A、马克思主义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
C、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生命力
D、马克思主义穷尽了世间一切真理
E、马克思是个名人
6对于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正确的理解有()
A、理想不等同于现实,不是立即可以实现的
B、在任何条件下,理想都能够转化为现实
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由对现实的认识发展而来的
D、现实是不完善和有缺陷的,理想的生命力表现为对现实的否定
E、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但这个转化是有条件的,是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1高层次的信念决定低层次的信念,低层次的信念服从高层次的信念。
信仰是最高层次的信念。
2信念可以说是最高层次的信仰,可以说,凡是信念,都是信仰。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群名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5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当代中国最大的现实,也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社会理想。
1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